雪力王对小鼠的抗放、化疗及解毒作用

雪力王对小鼠的抗放、化疗及解毒作用

一、血力旺对小鼠的抗放、化疗解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白尹豪[1](2020)在《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基于现阶段临床证据,探索采用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可行性;2.观察隔药灸脐法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甲状腺功能、形态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1.Meta分析: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全面检索所有关于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人工筛选的方法收集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证据,使用Cochrane Handbook推荐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isk of bias tool对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图。2.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单盲法将纳入的60例患者分为隔药灸脐组30例、隔淀粉灸脐组30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甲状腺激素滴度(TPOAb、TGAb)、甲状腺形态、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SF-36)的变化。结果:1.Meta分析结果:(1)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灸法在升高FT3值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降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GAb值、MCA值、TSH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且有优于西药的趋势,在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FT4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2)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灸法联合西药在降低桥本中状腺炎患者TGAb值、MCA值、TPOAb值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FT3值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效果优于西药;在降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SH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且有优于西药的趋势,在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FT4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且有优于西药的趋势。2.临床研究结果:(1)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隔药灸脐组患者颈前肿大、畏寒怕冷、胃脘或胁肋痛、情绪抑郁、便溏不爽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1),隔淀粉灸脐组患者情绪抑郁、便溏不爽的临床改善明显(P<0.01);隔药灸脐组总有效率为80.95%,隔淀粉灸脐组总有效率为42.11%,比较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情况:隔药灸脐组在治疗后FT3、FT4、TSH较治疗前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隔淀粉灸脐组在治疗后仅FT3水平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程度上,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甲状腺抗体滴度改善情况:隔药灸脐组治疗前后TPOAb、TGAb组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隔淀粉灸脐组患者治疗前后TPOAb、TGAb组内比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POAb、TG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甲状腺形态方面:隔药灸脐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甲状腺峡部厚度、左叶厚度、右叶厚度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隔淀粉灸脐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健康状况评分方面:隔药灸脐组患者治疗后在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方面均有改善(P<0.05);隔淀粉灸脐组患者仅在在一般健康状况方面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在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方面两组差值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生理机能方面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现阶段临床证据表明,与常规西药相比,灸法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面可能存在优势。2.隔药灸脐法可以明显改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以及甲状腺抗体滴度水平(TPOAb、TGAb),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改善甲状腺肿大程度,且疗效优于隔淀粉灸脐法。

宋磊[2](2018)在《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TNF-α、IL-2的影响及相关药效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初步探讨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药效学研究,为开发院内制剂一共实验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BALB/c小鼠腋下注射0.2ml浓度为2X 107MFC胃癌细胞株,建立MFC胃癌模型,观察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计算抑瘤率,测量脾质量、胸腺质量、脾指数、胸腺指数、通过ELISA方法测定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血清中的TNF-α、IL-2的影响;采用HE染色法观察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昆明种小鼠,通过足肿胀法、醋酸扭体法,观察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抗疲劳实验以及耐缺氧实验,观察桦褐孔菌醇提物对昆明小鼠体力的影响。结果:桦褐孔菌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对MFC胃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3.2%,41.2%,33.6%,其抑瘤作用与给药浓度呈正相关;桦褐孔菌醇提物能提高MFC胃癌荷瘤小鼠脾指数与胸腺指数(P<0.05),达到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的作用(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组不同程度增加了 MFC胃癌荷瘤小鼠TNF-α的含量和IL-2的含量(P<0.05),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桦褐孔菌醇提物能减少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桦褐孔菌醇提物能显着价降低小鼠的足肿胀率及降低醋酸扭体实验中小鼠的扭体次数,桦褐孔菌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5-氟尿嘧啶组与对照组疼痛抑制率相比较,分别为62.78%、23.89%、5.00%、48.89%;桦褐孔菌醇提物能提高小鼠耐缺氧的时间及提高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说明桦褐孔菌醇提物能在一定程度中提高小鼠的身体机能,且其提高小鼠身体机能的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桦褐孔菌醇提物能有效抑制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发生,提高身体机能,调节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有关,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作用。

李晓贻[3](2017)在《B7-H4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内异停方对其在内异症中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同源体4(B7-H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异位内膜和非粘液性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EO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内异停方对其在内异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1.选取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至江苏省中医院就诊,符合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ian endometriosis,OEM)诊断的患者40例(包块大于等于5cm),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口服内异停方3个月后行手术治疗,B组直接行手术治疗,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B7-H4的表达情况。2.比较B组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与病理已确认的EOC(非粘液性)患者20例病理组织中B7-H4的表达情况。3.比较A组患者服药前后血清CA125和临床症状评分数值的变化。结果:B7-H4在OEM(B组)和EOC(非粘液性)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7-H4在A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B组(P<O.05),内异停方可有效降低B7-H4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A组患者服药前后血清CA125和临床症状评分数值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B7-H4可能成为内异症和非粘液性卵巢癌的诊治的新靶点;其与EMs与EOC发生发展可能有相关性,有望研发共同的免疫治疗药物,同时进一步探讨中药治疗EMs的作用机理,内异停方可控制EMs患者临床症状及显着降低患者血清CA125水平。

姚芃[4](2018)在《温阳化瘀法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文献研究及临床应用探讨》文中认为目的:广东省名中医林丽珠教授从事中西医肿瘤临床研究三十余年,擅长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林丽珠教授在研究、发展中医肿瘤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整理、总结林丽珠教授治疗肿瘤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文章总结了林丽珠教授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经验,并以病例报道的形式探讨林丽珠教授以温阳化瘀法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典型病例。方法:1.文献整理:对古现代文献中关于描述卵巢癌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进一步总结古现代医家治疗卵巢癌的经验;对古现代文献中关于温阳化瘀法治疗卵巢癌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初步证实温阳化瘀法治疗中晚期卵巢癌有一定的理论、实践、科研基础。2.总结经验及探讨典型病例:总结林丽珠教授以温阳化瘀法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经验并收集探讨典型病例,从而进一步证实温阳化瘀法治疗中晚期卵巢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果:1.古今医家对温阳化瘀法治疗卵巢癌的认识是继承与发展的,医家们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及学习。2.10例典型病例中,有3例为Ⅱ期患者,4例Ⅲ期患者,3例Ⅳ期患者;10例患者均经历了手术或化疗,其中5例患者初治治疗无复发,其中中药维持治疗的有2例,这2例患者中中药服用最长时间为32个月,中药服用最短时间为31个月;中药协同化疗治疗的有3例,其中中药服用最长时间为33个月,中药服用最短时间为12个月;10例患者既往治疗后复发的有5例,其中中药维持治疗的有2例,这2例患者中中药服用最长时间为43个月,最短时间为37个月;中药协同化疗的有3例,其中中药服用最长时间为29个月,最短服用时间为6个月。结论:1.恶性肿瘤的形成、发展、治疗效果均与“阳虚血瘀”密切相关,治疗上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应以温阳化瘀法为主。现代医学有大量药理研究、临床研究证实温阳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并有不少中成药已被CFDA批准用于阳虚血瘀证的恶性肿瘤。从先秦开始,便有从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方面来研究温阳化瘀法治疗卵巢癌,但仍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2.林丽珠教授认为中晚期卵巢癌患者多表现为阳虚血瘀证候。她以温阳化瘀法治疗中晚期卵巢癌有以下七个特点:(1)善用《伤寒杂病论》和经方辨治中晚期卵巢癌;(2)善用药对;(3)“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及“阳得阴助,生化无穷”;(4)常用温阳药、化瘀药及其用量如下:杜仲15g、牛膝15g、巴戟天15g、淫羊藿15g、附子10g、干姜10g、吴茱萸6g、小茴香10g、肉桂10g、桂枝15g、当归10g、鸡血藤30g、川芎10g、土鳖虫6g、桃仁10g、赤芍15g、莪术15g、红景天12g等。(5)常运用温阳化瘀法的方剂有:四逆汤、理中汤、真武汤、桂枝茯苓丸、肾气丸、少腹逐瘀汤、温经汤、暖肝煎、大黄蛰虫丸、下瘀血汤等;(6)药食同治;(7)内外合治。3.以温阳化瘀法治疗中晚期卵巢癌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

丁铌[5](2016)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胰腺癌临床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寻胰腺癌的古文献命名归属,挖掘医家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文献研究以中国知网、《中华医典》光盘等计算机检索为主,辅以手工检索,以“中医解剖”、“膵”、“附脾之物”、“脾之副脏”、“散膏”、“甜肉”、“脾”、“总提”、“积聚”等为关键词,对中医学近千种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进行检索,筛选与中医解剖、胰腺实体、积聚密切相关的内容,厘清中医解剖学发展滞缓原因,研究胰腺实体,并纳入广义的积聚概念进行胰腺癌的古文献研究;用药规律研究则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收集1978年至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录的中医治疗胰腺癌的文献,搜集中医处方,并建立现代医家处方数据库。导师处方则通过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跟诊予以收集,建立导师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对处方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运用Clementine 12.0软件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挖掘现代医家和导师治疗胰腺癌的基本规律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结果:文献研究发现胰腺的功能包含在中医脾的功能之中,胰腺癌与广义的积聚关系密切。临床研究发现,现代医家治疗胰腺癌的高频药物为茯苓、白术、白花蛇舌草、柴胡、黄芪、党参、莪术、半支莲、丹参和薏苡仁,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清热药、活血祛瘀药次之,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性以平、温、微寒、寒为主,药物多归脾、肝、胃和肺经,常用药对有谷芽与麦芽、桃仁与红花、茵陈与栀子、半夏与陈皮、菝葜与红藤等,注重补虚药的应用和配伍。导师治疗胰腺癌的高频药物为莪术、柴胡、郁金、白术、蚤休、延胡索、枳壳、半夏、白芍、陈皮、莱菔子、麦芽、白花蛇舌草、生甘草、木香、薏苡仁和厚朴。活血祛瘀药使用最为广泛,理气药次之,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温、微寒、平、寒为主,药物亦多归脾、肝、胃和肺经,常用药对有半夏与陈皮、白英与蛇莓、生地与天花粉、白术与枳壳、葛根与羌活、槟榔与火麻仁等,尤为重视活血祛瘀药的应用与配伍。结论:1.胰腺的功能归中医脾所主。2.广义的积聚可作为胰腺癌的古文献命名归属。3.医家治疗胰腺癌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注重补虚药、活血祛瘀药、理气药、清热药的应用,并通过配伍增强疗效。

莫晓文[6](2015)在《附子、半夏配伍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估附子、半夏配伍治疗阳虚痰饮型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随机纳入阳虚痰饮型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签署使用毒性药物知情同意书后,予服用含附子、半夏配伍的方药,服药前后予定期检查心电图、心酶、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以评估其安全性;定期检查相关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以评估其对肿瘤的影响并进行生存质量量表评分(EORTC QLQ-C30)、卡氏评分(KPS)以评估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此外,还需评估服药前后阳虚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根据以上收集的数值进行评估附子、半夏配伍治疗此类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共纳入恶性肿瘤患者51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6例。生附子最大量为150g,炮天雄最大量为200g,熟附子最大量为45g,生半夏最大量为130g。治疗期间共有16例患者出现了药后反应,包括了晕、麻、吐、泻及其他反应,程度均比较轻微,可自行缓解,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死亡。在心电图、心酶、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方面进行前后对比,无论是在均值比较方面,还是数值正常与否方面,其结果提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前后对照方面,共有28例患者服药后进行了复查,结果提示共24例(85.7%)患者肿瘤病变稳定(SD),1例(3.6%)患者肿瘤部分缓解(PR);在肿瘤标志物前后对照方面,共25例患者服药后进行了复查,结果提示肿瘤标志物稳定的共12例(48.0%),降低的共5例(20.0%)。服药后复查相关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结果提示其未进展率均超过了50%。在生存质量方面,KPS评分进行前后对照,治疗后与治疗前的KPS评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在生存质量量表(QLQ-C30+QLQ)方面,除了恶心与呕吐、经济情况没有显着性差异外,其他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治疗后评分均比治疗前良好。在阳虚症状及体征方面,服药后畏寒肢冷改善的占88.3%,面目虚浮改善的占74.5%,夜尿频多改善的占78.4%,咳嗽痰白改善的占84.4%,胸胁满闷改善的占84.4%,大便溏烂改善的占62.8%,阳虚舌脉改善的占39.2%,除阳虚舌脉改善未超过50%以外,其余阳虚主要症状改善均超过50%。在甲印方面,结果提示治疗前后甲印的数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甲印的数量较治疗前增多,在颜色方面,有20%的患者经治疗后甲印的颜色较前转红润。结论:附子、半夏配伍在治疗阳虚痰饮型的恶性肿瘤方面,很有可能没有明显的心、肝、肾及血液毒性,而且还有可能有效延缓肿瘤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阳虚症状及体征。由于本课题入组的病例数相对较少,且病种较为复杂,治疗方案涉及到了毒药、反药、超剂量,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临床时需辨证使用,不可盲目照搬!

李丽恩[7](2012)在《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据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法组方的芪参消积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芪参消积通脉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依姆多)20mg/次,2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25mg/片,2次/d;阿托伐他汀片(立普妥)20mg/片,1次/d,二组均于疼痛发作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治疗12周后,对心绞痛主要症状、心电图、硝酸甘油用量、血脂、总有效率及毒副作用等进行评估。结果:①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23例(63.89%),有效11例(30.56%),无效2例(5.56%),总有效率94.45%;对照组显效10例(31.25%),有效15例(46.88%),无效7例(21.88%),总有效率78.13%。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②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22例(61.11%),有效12例(33.33%),无效2例(5.56%),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显效11例(34.38%),有效14例(43.75%),无效7例(21.88%),总有效率78.13%。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5)。③心电图疗效分析:治疗组显效13例(36.11%),有效14例(38.89%),无效9例(25.00%),总有效率75.00%;对照组显效5例(15.63%),有效10例(31.25%),无效17例(53.12%),总有效率46.88%。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④硝酸甘油用量情况:治疗组治疗前硝酸甘油片用量12.82±2.26片/周,治疗后2.64±0.89片/周,治疗前后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硝酸甘油片用量11.87±2.67片/周,治疗后6.11±1.63片/周,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亦明显减少,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部分停药,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⑤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TC、TG、LDL均有降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但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HDL均有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0.01),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但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⑥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Hs-CRP、Hcy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性(P<0.01)。⑦颈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治疗组36例中有13例斑块变小,22例无明显变化,1例较前增大;对照组32例中有4例斑块变小,20例无明显变化,8例较前增大。2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⑧治疗方法与心绞痛类型的关系:治疗组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中显效19例(67.86%),有效8例(28.57%),无效1例(3.57%),总有效率96.43%;稳定型心绞痛8例中显效5例(62.50%),有效2例(25.00%),无效1例(12.50%),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中显效9例(34.62%),有效12例(46.15%),无效5例(19.23%),总有效率80.77%;稳定型心绞痛6例中显效2例(33.33%),有效2例(33.33%),无效2例(33.33%),总有效率66.67%。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均有效果,且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法能有效治疗胸痹心痛,且安全无副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有效调节冠状动脉舒缩功能、稳定或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调节血脂、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等综合调节作用有关。

程堃[8](2010)在《理冲生髓饮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理冲生髓饮联合TC方案治疗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卵巢癌术后需化疗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中药组(中药+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每组25人。治疗三疗程后观察患者中医症候疗效积分、体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毒副反应评分及肿瘤标志物CA125数值的变化。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00%,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中药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中药组卡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卡氏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卡氏评分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中药组的体力状况优于对照组。3.治疗前后中药组QOL积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QOL积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治疗后统计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中药组能明显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4.安全性指标结果显示,中药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恶心呕吐、脱发、尿素氮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中药组粒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中药组干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表明中药组具有减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肾功损害等毒副反应的作用。5.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显示,治疗前后中药组CA125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5),治疗前后对照组CA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治疗后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CA125值,但辅助中药组CA125值的下降速度与幅度更明显。结论:1.理冲生髓饮能够提高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2.理冲生髓饮具有预防、减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肾功损害等毒副反应的作用。3.理冲生髓饮能增加化疗药物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许爱琴[9](2010)在《补肾填精法调控辐射小鼠骨髓ATM/ATR通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辐射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辐射虽可导致人体免疫、血液、生殖及其他多系统损害,但其根本原因是导致DNA这一重要射线靶的损伤,本文从外感热病角度研究补肾填精法调控辐射损伤的作用机理。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对Co60γ射线所致辐射损伤小鼠模型的作用,并通过观察其对DNA损伤修复ATM/ATR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抗辐射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雄各半的balb/c小鼠,分成正常组,病理对照组,补肾组,补血组及补阴组。采用Co60γ射线损伤小鼠模型,在造模后取骨髓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关键基因ATM/ATR信号通路上相关蛋白表达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分析;摘取动物眼球取外周血,对其外周血进行血常规分析;造模后取睾丸和卵巢,采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学。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补肾组和补血组与病理组相比在ATR蛋白表达方面存在差异(P<0.05)而ATM基因表达在各组中的差异不明显。2.生殖系统HE染色结果:睾丸的补肾组受损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别较大,修复更为明显;补血和补阴组受损程度与模型组比较较轻;卵巢的补肾组,补血组和补阴组大多数颗粒细胞外层保留,内层出现部分坏死、脱落,部分卵母细胞损伤,受损程度均较模型组轻。3.外周血结果: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补肾组和补血组与病理组有差异(P<0.05),淋巴细胞来看,补阴组和病理组有差异(P<0.05)而血红蛋白来看,3个组和病理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1.补肾填精方可促进ATR基因的表达增强;2.补肾填精方在一定程度上对受照小鼠生殖功能具有保护作用;3.补肾填精方对于放射后小鼠骨髓细胞的修复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对促进白细胞增生较为明显。综上补肾填精方具有抗辐射,保护小鼠生殖功能,促进血细胞生长的作用。

郭炜亚[10](2009)在《瘰消饮诱导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的初步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在我国,恶性淋巴瘤虽然相对少见,但近年来年新发病例数逐年上升。国内、外对于淋巴瘤的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现代医学在治疗淋巴瘤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疗效,但预后仍较差。中医历代文献中虽然没有恶性淋巴瘤这一病名,但就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看,当属中医“瘰疬”、“失荣”、“石疽”、“恶核”、“痰核”等病范畴。对此,历代文献记载有不少宝贵的治疗经验,值得借鉴。导师刘亚娴教授参考历代文献(如:《医学心悟》、《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温疫条辨》等),并考虑到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结合临床治疗体会,组成方剂瘰消饮。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对于恶性淋巴瘤患者,瘰消饮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并在放、化疗间歇期对预防淋巴瘤的复发和转移有显着疗效。对不宜、不能放、化疗的患者,以及晚期患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有的患者甚至可较长期的带瘤生存。在临床运用取得疗效的基础上,我们进行本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瘰消饮方剂在诱导恶性淋巴瘤细胞凋亡方面的作用机理,为该方治疗恶性淋巴瘤提供客观依据,进一步指导和扩大临床应用。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经预实验选取0.5mg/ml、1.0mg/ml、2.0mg/ml、4.0mg/ml、8.0mg/ml五个终浓度,同时设RPMI-1640为空白对照组,与肿瘤细胞共同培养24、48、72小时后,以苔盼蓝拒染法检测瘰消饮水溶液对肿瘤细胞体外作用后的细胞存活率;采用四氮唑盐(MTT)法检测瘰消饮对淋巴瘤细胞Raji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瘰消饮水溶液对肿瘤细胞作用后细胞的凋亡率及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并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瘰消饮作用肿瘤细胞后,对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苔盼蓝拒染法结果显示1.0mg/ml、2.0mg/ml、4.0mg/ml、8.0mg/ml浓度组瘰消饮分别作用于Raji细胞24、48、72小时后,细胞生长均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在该浓度范围内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但0.5m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P>0.05)。各中药浓度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明显(P<0.05)。2 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瘰消饮水溶液作用Raji细胞24、48、72小时后,1.0mg/ml、2.0mg/ml、4.0mg/ml、8.0mg/ml浓度组均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且增殖抑制率与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但0.5m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3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结果显示经过1.0mg/ml、2.0mg/ml、4.0mg/ml、8.0mg/ml浓度瘰消饮作用Raji细胞72小时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0.5mg/ml浓度组虽然也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经过2.0mg/ml、4.0mg/ml、8.0mg/ml浓度瘰消饮作用肿瘤Raji细胞72小时后,细胞凋亡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0.5mg/ml、1.0mg/ml药物组作用肿瘤细胞72小时后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4流式细胞术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随着中药作用浓度的增加bcl-2蛋白表达率明显降低,1.0mg/ml、2.0mg/ml、4.0mg/ml、8.0m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0.5m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各中药浓度组组间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通过细胞体外培养实验结果可以发现,瘰消饮方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明显抑制恶性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瘰消饮能够影响细胞周期分布,引起G0/G1期阻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瘰消饮的这些作用可能与其下调bcl-2蛋白表达率有关。

二、血力旺对小鼠的抗放、化疗解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力旺对小鼠的抗放、化疗解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灸法为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5 偏倚风险评估
        1.6 软件与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2.4 Meta分析结果
        2.5 安全性分析
    3 小结
    4 讨论
        4.1 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立法依据
        4.2 研究的局限性
        4.3 对临床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受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及样本量
        2.2 盲法实施
        2.3 治疗方法
        2.4 试验过程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方法
        2.7 评价标准
    3 结果
        3.1 病例剔除及脱落情况
        3.2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3.3 试验结果
    讨论
        1 中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证型分析
        1.3 中医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
        1.4 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机制研究
        1.5 小结
        2 西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2.1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
        2.2 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
        2.3 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
        2.4 小结
        3 结果分析
        3.1 试验结果分析
        3.2 隔药灸脐法与隔淀粉灸脐法疗效差异分析
        4 疗效机理分析
        4.1 隔药灸脐法应用概述
        4.2 灸法作用
        4.3 药物作用
        4.4 穴位作用
        4.5 综合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十年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2)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TNF-α、IL-2的影响及相关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传统医学对胃癌的认识
        1.1 传统医学对胃癌病因病机认识
        1.2 传统医学治疗胃癌的方法
    2. 现代医学对胃癌的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胃癌的分型
        2.2 现代医学对胃癌病因的认识
        2.3. 现代医学对胃癌发病机制的研究
        2.4 现代医学对胃癌的治疗现状
    3. 桦褐孔菌的药理学研究
        3.1 抗肿瘤作用
        3.2 抗氧化作用
        3.3 抗炎作用
        3.4 其他作用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菌株
        1.3 实验试剂与药品
        1.4 实验设备和器材
    2. 实验方法
        2.1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影响
        2.2 指标检测
        2.3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2.4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2含量的影响
        2.5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抗炎作用影响
        2.6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镇痛作用的影响
        2.7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耐缺氧作用的影响
        2.8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2.9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2.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率的影响
    3.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4.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5.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TNF-α含量的影响
    6.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白介素-2含量的影响
    7.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鸡蛋清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8.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9.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小鼠密闭缺氧耐受存活时间及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讨论
    1. 实验动物模型和阳性对照药物的筛选
    2.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一般状态及肿瘤抑制率的影响
    3.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4.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TNF-α及IL-2的影响
    5. 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
    6. 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抗疲劳作用
    7. 综合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肿瘤细胞形态图片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3)B7-H4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内异停方对其在内异症中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研究
        1.1 中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药治疗现状
    2. 西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
        2.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概述
        2.2 临床诊断与治疗
        2.3 B7-H4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卵巢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研究目的
        1.7 研究方法
        1.8 观察指标
        1.9 B7-H4的检测
        1.10 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B7-H4的表达情况
        2.2 A组服药前后血清CA125数值变化
        2.3 A组服药前后症状评分变化
    3. 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本课题对EMS研究的现实意义
        1.1 必要性
        1.2 可行性
    2. 内异停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立论依据
        2.1 气虚血瘀是子EMs的基本病机
        2.2 内异停方的组方分析
    3. B7-H4的表达
        3.1 B7-H4在OEM病灶组织中的表达
        3.2 B7-H4在EOC组织中的表达
    4. 内异停方对B7-H4的临床疗效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温阳化瘀法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文献研究及临床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卵巢癌的中医文献研究
        1.1.1 卵巢癌中医病名的文献研究
        1.1.2 卵巢癌病因病机的文献研究
        1.1.3 卵巢癌辨证分型的文献研究
        1.1.4 卵巢癌治疗的文献研究
    1.2 现代医学对卵巢癌的治疗现状
        1.2.1 卵巢癌的病理分类
        1.2.2 卵巢癌的分期
        1.2.3 卵巢癌的西医治疗
        1.2.4 中晚期卵巢癌的西医治疗
        1.2.5 卵巢癌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1.3 温阳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的理论基础
        1.3.1 阳虚血瘀是导致恶性肿瘤的重要原因
        1.3.2 阳气虚衰、寒实血瘀贯穿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全过程
        1.3.3 温阳法的相关理论
        1.3.4 温阳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理研究
        1.3.5 温阳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1.3.6 温阳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的成果
        1.3.7 温阳化瘀法治疗卵巢癌的溯源
第二章 林丽珠以温阳化瘀法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经验
    2.1 临床经验
        2.1.1 善用《伤寒杂病论》和经方辨治中晚期卵巢癌
        2.1.2 善用药对
        2.1.3 “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及“阳得阴助,生化无穷”
        2.1.4 常用温阳药、化瘀药及其用量
        2.1.5 常运用温阳化瘀法的方剂
        2.1.6 药食同治
        2.1.7 内外合治
    2.2 典型病例
        2.2.1 病例1
        2.2.2 病例2
        2.2.3 病例3
        2.2.4 病例4
        2.2.5 病例5
        2.2.6 病例6
        2.2.7 病例7
        2.2.8 病例8
        2.2.9 病例9
        2.2.10 病例10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5)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胰腺癌临床用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中医解剖学的发展及胰腺实体探究
        (一)中医解剖学的发展
        (二)胰腺实体研究
        (三)小结
    二、胰腺癌的古代文献研究
        (一)广义的积聚概念及分期依据
        (二)秦汉时期
        (三)魏唐时期
        (四)宋金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六)黄疸与积聚关系探讨
        (七)总结
第二部分 现代医家用药规律研究
    一、一般资料
        (一)资料来源
        (二)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处方收集和整理
        (二)中药规范化处理
        (三)数据库建立和转化
        (四)统计方法
    三、期刊处方统计结果
        (一)期刊来源
        (二)频数统计结果
        (三)药物归类统计结果
        (四)前72位药物基本特征统计结果
        (五)中药聚类分析结果
        (六)关联规则结果
    四、讨论
        (一)现代医家对胰腺癌的认识
        (二)现代医家治疗胰腺癌的用药规律探讨
第三部分 导师临床用药规律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研究对象
        (二)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类型
        (二)处方收集和整理
        (三)中药规范化处理
        (三)数据库建立和转化
        (四)统计方法
    三、导师处方统计结果
        (一)频数统计结果
        (二)药物归类统计结果
        (三)前35位药物基本特征统计结果
        (四)中药聚类分析结果
        (五)关联规则结果
    四、讨论
        (一)导师对胰腺癌的认识
        (二)导师治疗胰腺癌的用药规律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6)附子、半夏配伍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
        1.1.1 肿瘤的成因
        1.1.2 扶阳的重要性
    1.2 附子、半夏配伍的研究现况
        1.2.1 附子的研究进展
        1.2.2 半夏的研究进展
        1.2.3 附子、半夏配伍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方法
    2.4 病例选择
        2.4.1 诊断标准
        2.4.2 纳入标准
        2.4.3 排除标准
        2.4.4 退出标准及脱落标准
    2.5 治疗方案
        2.5.1 药品来源
        2.5.2 煎服方法
    2.6 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急方案
        2.6.1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6.2 潜在不良反应的应急方案
    2.7 观察指标及方法
    2.8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入选病例情况
    3.2 安全性评估
        3.2.1 心脏毒性评估
        3.2.2 肝脏毒性评估
        3.2.3 肾脏毒性评估
        3.2.4 血液毒性评估
        3.2.5 出现药后反应的情况
    3.3 疗效评估
        3.3.1 治疗后复查肿瘤情况
        3.3.2 KPS评分前后对比
        3.3.3 生存质量前后对比
        3.3.4 甲印的前后对比
        3.3.5 阳虚症状的变化
    3.4 中西医组及纯中医组之间的相互对比
        3.4.1 中西医组及纯中医组之间的安全性相互对比
        3.4.2 中西医组及纯中医组之间的有效性相互对比
    3.5 生附子组及制附子组之间的相互对比
        3.5.1 生附子组及制附子组之间的安全性相互对比
        3.5.2 生附子组及制附子组之间的有效性相互对比
第四章 典型案例
    4.1 控制肿瘤进展案例
        4.1.1 肺转移瘤缩小案
        4.1.2 胸腺瘤缩小案
        4.1.3 癌标降低案
    4.2 治疗肿瘤并发症案例
        4.2.1 肺癌咯血案
        4.2.2 食道癌梗阻案
        4.2.3 癌性发热案
        4.2.4 癌性水肿案
    4.3 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案例
    4.4 预防复发转移案例
    4.5 化疗副反应案例
第五章 讨论
    5.1 附子、半夏配伍的立法依据探讨
    5.2 附子、半夏配伍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5.2.1 附子、半夏配伍的安全性研究
        5.2.2 附子、半夏配伍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5.3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4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 资料与方法
        (一) 病例选择
        (二) 研究方法
        (三) 一般资料分析
    二、 研究结果
        (一) 主要症状疗效
        (二) 疼痛改善情况
        (三) 心电图疗效分析
        (四) 硝酸甘油用量情况
        (五)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
        (六) 治疗前后 hs-CRP 与 Hcy 的变化情况
        (七) 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
        (八) 治疗方法与心绞痛类型的关系
        (九) 不良反应
    三、 研究结论
第二部分 讨论
    一、 胸痹心痛的病名研究
        (一) 胸痹心痛的病名来源
        (二) 胸痹心痛之我见
        (三) 胸痹心痛对应的西医病名
    二、 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 胸痹心痛的病因认识
        (二) 胸痹心痛的病机认识
    三、 气血亏虚、瘀积内蕴为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
    四、 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是治疗胸痹心痛的基本方法
        (一) 中医治病特点
        (二) 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是治疗胸痹心痛的基本方法
    五、 芪参消积通脉汤组方分析
        (一) 组方依据
        (二) 处方组成及方解
        (三) 药物分析
        (四) 组方特点
    六、 芪参消积通脉汤临床疗效分析
        (一) 对临床症状的影响
        (二) 综合疗效评价
    七、 芪参消积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作用机理探讨
        (一) 补益气血,培元固本,调理体质,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二) 破瘀消积,通畅心脉,稳定或消除斑块,改善冠脉供血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详细摘要

(8)理冲生髓饮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对症瘕的认识
        1.1 症瘕的病因病机
        1.2 症瘕的辨证要点
        1.3 症瘕的治则
    2.中医药对卵巢癌术后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研究
        2.1 卵巢癌术后化疗的病机认识
        2.2 卵巢癌术后化疗的治法探究
        2.3 卵巢癌术后化疗的辨证论治
        2.4 中药复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3.现代医学对卵巢癌术后化疗的认识
        3.1 化疗毒副作用的机理研究
        3.2 卵巢癌术后化疗耐药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3.病例纳入标准
    4.病例排除标准
    5.研究方法
        5.1 实验分组及方法
        5.2 实验用药及服用方法
    6.疗效判定标准
    7.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两组患者化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2.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卡氏评分情况
    3.两组患者化疗前后QOL评分情况
    4.两组患者化疗后外周血象评分情况
    5.两组患者化疗后毒性反应评分情况
    6.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对症药物干预情况
    7.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肿瘤标记物变化比较
讨论
    1.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发病机制
        1.1 肾精亏虚
        1.2 脾失健运
        1.3 实邪未尽
        1.4 药毒侵害
        1.5 正虚与邪实之间相互转化
    2.填肾精、健脾、消症法的立法依据
        2.1 填肾精
        2.2 健脾
        2.3 消症
    3.理冲生髓饮的组方分析
    4.理冲生髓饮的现代研究
        4.1 理冲生髓饮的作用机制研究
        4.2 单药的现代药理分析
    5.理冲生髓饮的疗效分析
    6.安全性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9)补肾填精法调控辐射小鼠骨髓ATM/ATR通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理论探讨
    1. 辐射损伤的研究
        1.1 中医对辐射损伤的认识
        1.1.1 辐射损伤的病因当属外感热邪
        1.1.2 辐射损伤的临床表现符合外感热病的范畴
        1.1.3 辐射损伤的病理变化符合外感热病传变规律
        1.1.4 辐射极易深入下焦致肾精耗伤
        1.2 现代辐射损伤的本质
    2. 中医对肾精的认识
        2.1 中医学的肾精理论
        2.2 补益肾精的现代临床应用
    3. 补肾填精法立法处方依据
        3.1 补肾填精法的立法
        3.2 补肾填精法的处方
二 实验
    1. 实验动物与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1.2.1 药物
        1.2.2 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溶液配置
    2. 方法
        2.1 小鼠随机分组及给药途径
        2.2 药物的制备
        2.2.1 中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2.2.2 药物的制备过程
        2.3 模型的制备
        2.4 血清标本制备
        2.5 标本的制备
        2.6 骨髓免疫组化检测
        2.6.1 骨髓组织的制备
        2.6.2 骨髓细胞涂片
        2.7 生殖系统病理形态学研究
        2.7.1 睾丸和卵巢标本制备
        2.7.2 HE染色
        2.8 统计分析
结果
    1. 骨髓的ATM/ATR信号通路表达
        1.1 骨髓的ATM信号通路表达结果
        1.2 骨髓的ATR信号通路表达结果
    2. 生殖系统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3. 外周血象观察
讨论
    1. 骨髓的ATR信号通路研究
    2. 生殖系统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3. 外周血象研究
结论
    1. 骨髓的ATM/ATR信号通路研究
    2. 生殖系统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3. 外周血象研究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现代中医防辐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瘰消饮诱导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的初步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瘰消饮诱导淋巴瘤Raji 细胞凋亡的初步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浅述恶性淋巴瘤的中医药治疗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血力旺对小鼠的抗放、化疗解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D]. 白尹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桦褐孔菌醇提物对MFC胃癌荷瘤小鼠TNF-α、IL-2的影响及相关药效学研究[D]. 宋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B7-H4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内异停方对其在内异症中表达的影响[D]. 李晓贻.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7)
  • [4]温阳化瘀法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文献研究及临床应用探讨[D]. 姚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5]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胰腺癌临床用药规律的研究[D]. 丁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6]附子、半夏配伍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D]. 莫晓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2)
  • [7]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研究[D]. 李丽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12)
  • [8]理冲生髓饮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D]. 程堃.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3)
  • [9]补肾填精法调控辐射小鼠骨髓ATM/ATR通路的研究[D]. 许爱琴.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3)
  • [10]瘰消饮诱导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的初步实验研究[D]. 郭炜亚. 河北医科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雪力王对小鼠的抗放、化疗及解毒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