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四种优势矿业资源将形成四大新兴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叶欣[1](2021)在《基于改进案例推理模型的矿业城市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与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城市布局的无序扩张,由此带来了土地破坏和耕地侵蚀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区域环境质量、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开展矿业城市格局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及趋势预测研究,能够揭示矿业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格局演变规律,进而为矿业城市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是有力保障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典型矿业城市-黑龙江省鸡西市为研究区,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手段,采用“演变规律分析→模拟分析与模型改进→模型验证→趋势预测”流程,具体工作包括:(1)利用鸡西市2005、2010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综合分析了鸡西市城市格局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地形因素、矿产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与人口、交通道路、政策规划方面对矿业城市扩张驱动力进行了分析。(2)采用城市扩张CBR模型对鸡西市2015年城市格局进行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的检验,提出改进的UGSCBR(Urban Growth Simulation Case Based Reasoning)模型,改进包括两方面:(1)针对传统CBR模型在模拟过程中仅检索出单一的案例作为推理依据的问题,本文提出将案例按照其演变结果进行分类,再对每种案例检索出多个最相似案例的综合检索策略;(2)考虑到矿业城市住房空置率不断增加,本文基于夜间灯光数据,首次制作并引入能够反映矿业城市人为因素的住房空置区指标,以控制城市空间格局模拟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扩张现象。(3)利用UGSCBR模型再次模拟鸡西市2015年城市格局,检验、分析模拟结果并对模型进行优化。采用CA模型模拟鸡西市2015年城市格局,并与UGSCBR模型进行对比。(4)利用鸡西市城市扩张UGSCBR模型模拟2020-2035年城市扩张格局,并对城市未来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2005-2015年间,鸡西市城市格局分布多集中于平坦地区,城市扩张以占用低地势区的耕地为主。受到煤炭资源枯竭及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城市扩张规模逐渐放缓,尽管城市整体格局松散,但研究期间呈现出在空间上聚集发展的趋势,且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地呈现在中心城区。(2)地形因素、矿产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交通网络及政策规划是影响矿业城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其中,矿产资源分布作为矿业城市的特殊驱动因素,对城市用地的空间发展起到了即吸引,又排斥的作用。“一核多心、点轴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确立了鸡西市中心城区组团式城市结构的发展战略;而鸡西市作为煤粮复合区,基本农田集中区成为最重要的鸡西市城市用地扩张限制因素。(3)采用改进的UGSCBR模型模拟鸡西市2015年城市格局,结果显示,当检索数量参数x=10时,模拟效果最好,总精度为97.02%,kappa为85.51%,Fo M值为0.1700,与城市扩张CBR模型相比模拟精度提升了57.8%。通过与CA模拟结果的对比,发现UGSCBR模型能够更好地在本研究中模拟出城市扩张趋势,模型的构建更加简单且易于理解。(4)在现有的发展趋势下,鸡西市2020-2035年城市用地面积将继续增加,但扩张规模将持续下降;城市扩张的趋势表现为从各城区中心向外扩张,中心城区将进一步聚集,使得城市格局的紧凑度逐渐提高。
李昂[2](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渠立权[3](2018)在《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及其实现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地缘经济是各种经济主体、经济要素与经济活动叠加到跨国界地区所形成的特殊经济综合体及其地域组织形式,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中国西南沿边地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空间邻近,具有发展地缘经济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改变区域的对内对外联系格局,区位优势得以加强。然而,该地区的地缘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对环境演变的自适应性调整也严重滞后于发展需要,重构地缘经济格局成为必然选择。产业发展、经贸合作和区域空间组织分别反映了地缘经济的经济主体、经济要素与产品流动、经济活动的地域组织模式等核心方面,因此,文章对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研究也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本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文章在系统梳理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国际贸易学等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和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用地理学的方法组织相关研究,技术路线可概括为:理论构建-现状分析-问题归纳-格局重构-实现路径。论文首先通过对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致力于厘清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构建机制,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地缘经济格局演化是多种影响因子共同驱动的结果,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截面,每个因子对地缘经济格局的作用力大小不一,方向各异,并且着力点不同,但它们会形成一个合力,最终决定了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方向和强度,使其由一种平衡状态演变到另一种平衡状态,即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综合驱动机制。在此机制中,因子的扰动发挥关键作用,重构是对扰动的响应,可以通过改变因子实现地缘经济格局的重构。产业格局重构是通过产业培育、产业转型、产业转移和产能淘汰,形成更高级的产业结构。文章采用波特钻石模型并配合专家调查方法,分区选择出对外贸易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主导产业和“互联网+”应用服务、现代中药与民族药、作物育种等战略新兴产业。文章分析指出,农业、有色金属、化工、非金属矿产制品业等是需要转型升级的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加工贸易业等是需要承接转移的产业类型,并提出产业转型和承接转移思路;最后根据产业集群等原则,提出优化产业布局思路,并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可能承接的转移产业进行了空间安排。经贸合作格局重构是从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合作机制和国家间经贸合作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按国别归纳了经贸合作领域拓展的方向及对应的合作方式,并提出边境经济合作机制、通道经济合作机制和境外经济合作区合作机制的建构思路。关于国家间经贸合作关系重构,文章指出,国家间经济上的“非对称相互依赖”未必能衍生出权力,经济控制才是权力的来源,构建国家间经济“依赖-控制”关系具有必要性,并提出构建思路。地缘经济空间重构方面,在中观、微观尺度上,克里斯泰勒结构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相反,“枢纽-网络”结构在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更具优势,是替代前者的理想空间图式。在宏观尺度上,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由“点-轴”结构形成网络空间结构,给县级城市发展创造更多机会。为便于跨境经济合作,需重构经济合作地域模式,文章建议把瑞丽、磨憨、河口、凭祥、东兴、吉隆等重要口岸城市打造成边境经济增长极,建成樟木、瑞丽、河口、凭祥、东兴等5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并打造多条跨境经济走廊。最后,为实现地缘经济格局重构,文章根据地缘经济格局建构综合机制并结合指出的地缘经济格局重构方向,从调整影响因子入手提出了加强地缘政治环境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区域间沟通与协作、发展地缘性战略产业等四条路径。地缘性战略产业是本文的一个重要创新点,它在追求国家利益和重构地缘经济格局中具有特殊作用,文章对其进行了重点讨论。
戴其文[4](2017)在《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和塑造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支巨大力量,深刻地改变着国内区域经济的框架构造。全球化与地方化过程是并存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产生作用。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家角色的转型,强化了国家角色的重要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的内陆转移,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贫穷地区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持续扩大已成为经济增长背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民族的团结、和政治的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论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新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探索新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过程、空间演化规律与机理。以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研究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广西作为沿海的西部落后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效应明显。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自贸区的建设显着地推动了广西各地区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基础理论,建立分析框架。以广西各地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衡量全球化,从政策视角解读地方化,包含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具体选择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作为地方化的表征指标。在考察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组织。以此为依据分别从全球化参与程度和地方化政策两个视角对广西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城市尺度上的剖解。从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系的视角,以县域尺度探讨广西水平层面上的空间差异。总结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规律特征。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研究证实了从全球化和地方化视角探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机制具有可信的解释力。全球化和地方化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垂直差异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方面的地方化因素也推动了城市间等级差距的扩大。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是单独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而是二者相互交织产生合力,借助于政府的角色,通过政策的落实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广西逐步形成"一主两副"的多中心结构和"西弱东强"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市之间层级逐渐拉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空间结构原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全球化和地方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政府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空间结构的惯性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3)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贸易、外资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在广西的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不仅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甚至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广西经济全球化的参与格局变化重塑了省内经济地理格局,改变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4)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产业结构是地方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综合表现,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国家力量和地方力量交互影响的产物。广西各地市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采矿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普通劳动力依赖较强,分布较为分散,而高关联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本、技术、人力、集聚有着较高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分工和协作,集聚在不同的中心城市并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集群。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导致产业空间发生重组,促进了城市垂直差异的扩大。(5)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产业园区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推手和重要增长极。园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拉大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推动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广西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分布在中心城区、次级中心城区及相邻的县域,等级性特征明显,不仅反映了广西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还会进一步拉大城市间的垂直差距。(6)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的水平差异影响不明显,而地方化产生显着作用,证实了多尺度和多机制框架对于分析欠发达地区省内不平衡现象的适用性。地理、环境和民族综合分析框架也证实了地理、环境和民族等地方化因素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论证了地理和环境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础结构特征,其对发展的严重制约难以完全克服。广西存在显着的异质空间结构,一些地方化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效应。
米瑞华[5](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战略部署为国家生产力布局适度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提供了预期。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要素将更加集聚。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交通运输、经济、文化、旅游、地缘、生态、考古等方面,关于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人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要素布局要以人口空间结构特征为基本依据之一,以使产业布局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环境和经济效率,同时权衡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为更多人所享受的社会治理目标。当下,我国人口结构失衡情况日益突出,甚至超越人口数量矛盾成为我国未来人口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而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使人口结构矛盾和人口一经济压力凸显于地图空间中,为经济、社会治理工具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而该领域研究的缺失必然会对政策制定形成误导,导致地方政府只以局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总量和均量值作为政策依据,而难以察觉区域人口构成在整个经济带中的地位、特色及其影射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治理重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面临水资源、土壤沙漠化等环境约束,需要吸取古代人类大规模开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使城镇化、工业化过程能够适应当地的基础生态环境而得以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慎重考察产业布局和人口空间结构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变动过程研究中,以文献研究、人口数据空间化、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两汉、隋唐、辽宋、元、明、清代等六个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分析了影响古丝绸之路沿线人口分布变动的重要因素,并对每一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简单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炼繁荣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古丝绸之路在西北边疆拉锯式收缩扩张的政治周期中,其人口分布几经聚散,人口构成不断更替,生产力和文化在盛唐时期最为发达,丝绸之路沿线商旅延绵,起点城市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际化大都市,但随着唐末爆发的连绵战争,以及西域政权割据、气候变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海运兴起等各种影响因素,长安城迅速衰落,丝路沿线人口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丝绸之路繁荣昌盛时期往往具有起点城市人口密集、丝路沿线人口空间分布连续、途径地区生产力和文化先进等人口空间结构特点,而丝绸之路萧条时期则正相反。当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处于国内外政治环境和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发展期,“以古鉴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重视西安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人口适度集聚于适宜发展区、充分向西开放、重视向西道路交通建设,并依靠科技手段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以人口密度格网化方法和人口构成趋势面分析方法,绘制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和人口构成空间分布图,通过地图叠加比较了各省、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异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约减人口空间结构变量以减少信息冗余和共线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研究区域的人口区划,以充分解释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的关键特征。研究发现2010年丝绸之路人口密集区集中分布在陕西关中、甘肃陇中、陇东南及河西走廊、青海西宁和海东地区、宁夏银川平原、以及新疆天山南北坡、伊宁平原、塔里木盆地外缘的绿洲地带等。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反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个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且这种差异化格局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客观性和稳定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自然构成、年龄构成、教育构成、人均收入、产业构成、城镇化水平等26个人口专题地图,反映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口属性分布各具特征,空间分异较大,各省区、各地区人口发展所处阶段具有差异性,陕甘等地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青、宁、新三省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尚处在人口快速惯性增长阶段,尤其是南疆三地州、青海玉树、果洛等州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受教育年限较低、人均收入较低,是人口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西安、乌鲁木齐等五大省会城市高素质人力资本聚集,外来人口比重大,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是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承接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甘青新交界处等矿区人口以第二产业人口为主,人均收入最高,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性别比最高,人口迁移流动较大;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约减变量以消除重复和冗余信息,得到“年龄结构因子”、“家庭规模因子”、“医疗卫生因子”、“民族因子”、“教育因子”、“收入与城市化因子”六个主成分,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360个区县聚为“人口快速增长的农业贫困区”、“水土流失型农业人口迁出区”、“人口较快增长的农业发展区”、“率先进入老龄化的综合发展区”、“外来人口聚集的高收入资源区”、“人口城镇化的重点承载区”六大人口区划,便于准确直观的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关键特征,并为预测和优化建议等人口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方面,主要采用边际理论分析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家庭决策过程,并分析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效应,考虑新型城镇化、道路交通建设、互联网贸易和新物流、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相关制度改革、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以数学模型表达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空间格局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回归系数较为显着。经济规律通过作用于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率、死亡率及二者速度差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变动(当前主要是人口城镇化)而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发挥作用;人口城镇化促使城镇人口增长、就业增加、技术进步及市场扩大,并促使农村地区劳动力减少、人均收入提高及农业技术进步。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新型城镇化和互联网贸易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平抑人口密度阶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小人口空间位移成本,促进人口点、轴状聚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将促使人口向西安等区域特大城市加速聚集;制度改革将减轻人口迁移流动的“配重”,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资源环境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形成约束条件;基于以上分析设计一个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简单模型,以简明的表达其变动机制。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部分,主要采用人口灰色动态预测方法预测人口,并基于格网化和趋势面方法进行预测值的空间化,基于预测结果给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分布的经济效率评价和优化建议。研究发现2010~202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快速增长,增长较快的区域主要为大中型城市、资源工业型经济热点地区、以及新疆、青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2020-2030年间,陕西、甘肃大部分区县进入人口拐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区县仍处于人口惯性增长阶段;大中城市人口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空间扩展;2030~2040年间,人口迁移的主流仍然是农业地区向城镇聚集,但迁移总量较前一个预测期略低,陕甘地区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人口规模持续减少,宁青新三省区将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区;大城市“郊区化”现象普遍出现;2040~20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城镇化过程基本实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各级城市或城镇中,人口聚集度非常高,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的规模非常小,城乡二元的界限模糊,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密度过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2050年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图的空间基本形态与2010年相似,但大中城市人口密度有大幅增加,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明显的珠串状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以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为起点,人口分布沿丝绸之路主干道(主要是陇海—兰新—北疆—南疆铁路)具有明显的点轴状特征,人口增长较快的城市主要有西安、成阳、宝鸡、榆林、延安、兰州、武威、金昌、嘉峪关、张掖、酒泉、西宁、格尔木、银川、吴忠、石嘴山、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奎屯、伊宁、库尔勒、喀什等区域中心城市,茫崖、若羌、哈密等过去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由于南疆铁路环线的建成通车而导致人口较快增长,而陕南地区、甘南、陇南、玉树、果洛、西海固、南疆三地州等地区将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疏散区;由于少子化、老龄化及人口城镇化等原因,陕甘宁等地的中小城镇、经济小县人口持续减少,且分布更加聚集,西北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度降低。研究认为人口空间结构应当与自然、经济等人口立地条件相适应,当人口空间结构与立地条件不相适应时,应通过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大迁移便利性等途径优化人口空间结构,建议以自由贸易区、内陆港等政策倾向为途径,充分培育西安、乌鲁木齐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加快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优化,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加速人口快速增长的南疆地区的铁路建设,人口迁移和科学生育并举缓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结构失衡问题,以利于人口密度和人口构成伴随着生产力布局的变动而匹配优化,依靠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市场规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效率提高、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人口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黄盛[6](2013)在《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快速增长,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区域,但近年来海洋经济增速下滑,海洋产值占地区产值和全国海洋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究其原因,除了受到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周期和西方金融危机影响外,其海洋产业结构也存在诸多问题。根据海洋产业不同分类,形成了三次海洋产业结构、部门海洋产业结构、地区海洋产业结构以及传统、新兴和未来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受到自然资源禀赋、需求、科技、政府政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遵循着海洋主导产业转换、三次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和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变动等规律。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但2007年以来发展速度慢于区域其它产业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速度。从岸线海洋经济密度看,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开发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主要海洋产业发展迅速。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全员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海洋科技力量雄厚,是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环渤海地区三次海洋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结构。近年来,环渤海地区海洋第一产业比例下降,海洋第二产业比例略有下降,而海洋第三产业比例有所上升,基本符合海洋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环渤海地区三次海洋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较慢,但三次海洋产业结构在向均衡方向发展。虽然环渤海地区三次海洋产业不具有专业化优势,但辽宁、山东的海洋第一产业,天津、山东的海洋第二、第三产业具有专业化优势。环渤海地区有三大海洋支柱产业,即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的产业还有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等。此外,环渤海地区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装备业在产业技术和产业规模上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环渤海地区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但海洋渔业等海洋传统产业仍然占主体。山东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快于海洋传统产业发展速度,传统与新兴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慢于全国海洋新兴产业的平均速度。辽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较晚,虽然起点高但发展并不稳定,部分产业增长迅速而部分产业增长缓慢。山东海洋经济产值在环渤海地区比重超过50%。山东、天津的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快于辽宁、河北,在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在生产效率方面,除辽宁外,天津、山东、河北海洋经济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河北、辽宁、天津的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区域内其它产业的生产率。环渤海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下原则: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相协调;发挥地区优势;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区位熵分析,结合主导产业选择原则,环渤海地区可以将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在保持海洋三次产业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不断优化三次海洋产业结构。继续巩固三大海洋支柱产业,发展海洋油气、海洋盐业、海洋化工和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在对传统海洋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尤其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于区域内各省市,山东、天津应稳步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经济效益;辽宁和河北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增加海洋经济总量。根据分析,在政策方面建议:进行体制创新,建立环渤海地区海洋资源开发合作与协调机制;加强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合作;完善海洋法律法规,加强海洋执法管理;建立多元化海洋资源开发投入机制;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制;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华正伟[7](2012)在《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形态,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起,创意产业开始席卷全球,并全面影响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创意产业集群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创意产业兴起的背景着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意产业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几大代表性的产业集群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为逻辑起点,深入剖析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功能、主要模式及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并通过我国六大创意产业区域板块和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对比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创意产业发展差异性,阐述创意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借鉴西方发达的国家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从本文的结构上看,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是对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产业属性与特征进行界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点,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支撑,剖析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主要模式、空间功能与经济效应。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以期得到有益的经验借鉴。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以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西部黄金三角区、中部三角区和滇海地区六大创意产业区域板块为创意产业集群的重点区域,以六大区域板块中的中心城市为典型,详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及不平衡发展的趋势,集中阐述了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对城市功能转换、产业升级及城市形象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为第七章,面临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市场扩展的大趋势,我国已把发展创意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此,本文分析了各地区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并规划出创意产业集群区域性发展路线图,提出八大发展战略。
武健鹏[8](2012)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地区通常指因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和发展,并且资源产业在地区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地区。此类地区由于经济对资源的路径依赖深,资源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失衡,经济波动显着,面临就业、资源和环境等多重压力,发展路径的选择多遇挑战。在中国高调崛起的今天,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成功转型,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资源型地区研究侧重于“资源诅咒”、“荷兰病”等现实问题的剖析,产业变动规律和产业援助接续,以及地区综合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样化的研究视角。我的博士论文则基于政府作用的宏观视角,针对资源型地区路径依赖深的突出问题,希图构建政府把握经济全球化进程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期资源要素全球重新配置、产业分工重新布局的机遇,发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人才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作用,进而推进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新模式。本文以现代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能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知识,采用历史演进分析法、规范和实证研究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引入了路径创新、产业融合、企业融合和区域创新等新理念。本篇博士论文共分为九章,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着力对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国际经验借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原因探析、政府推动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实施框架及其主攻方向等方面内容递进式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论和政策建议是:1.系统阐释了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内涵。运用马克思经济学原理、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对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制度动因、制度主体、路径依赖作了分析,提出产业转型实质上是对产业组织、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制作出重新安排和选择的过程;运用熊彼特及其之后的创新理论,提出产业转型是技术和制度相互作用的创新过程;运用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强调产业转型是工业化大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创造性地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对产业融合的涵义作出界定,导出产业融合是产业转型的一大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作了求证,指出产业转型的关键是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动力机制;市场失灵问题在资源型地区同样存在,需要政府有效弥补;体制转轨尚未完成的背景下政府承担着推进制度顶层设计的重任;资源型地区所面对的特殊困难和矛盾的解决需要政府强有力推动。2.通过国际经验比较后发现,即便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型地区,其产业转型也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是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自觉的过程。德国鲁尔区产业转型之路是政府主导下的经济主体自行调整过程;日本九州等地区产业转型过程中政府着力实施扶植政策发展接续产业;法国洛林地区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高起点推动产业转型。3.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和锁定问题突出,存在技术、结构、功能和认知上的锁定效应,锁定因素背后有其深层原因。“资源诅咒”现象并非必然现象,资源型地区的兴衰与资源开发生命周期、资源消费生命周期、经济体制、思维定势及至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而转方式必须克服产业发展的锁定因素,这单靠企业或社会层面自发调整难以做到,需要政府强有力的规划和政策干预,避免资源比较优势发挥过度而落入“资源优势陷阱”。4.构造了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实施框架,明确了政府推动产业转型的目标原则和政策取向。克服路径依赖效应,导入路径创新的新理念,提出政府推动产业转型路径创新需把握知识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三个时代背景,在资源生产和消费周期的上升期主动进行,着眼于化解“资源诅咒”,坚持市场导向和技术引领,对原有路径进行扬弃,推动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5.产业融合、企业融合和区域创新是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三大主攻方向。首先,产业融合是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必然选择。产业融合促进了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重大路径转换,是新型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应通过产业融合促进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三次产业比例的优化。其次,企业融合是产业融合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是企业转型的关键。企业素质决定企业转型的效果。资源型地区企业转型能力的提升途径有:改善资源型地区企业自身结构,提高企业管理能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再次,以典型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例,就政府如何推动产业转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以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为动力,重点构建产业转型的宏观管理体制、现代产业组织体制、要素配置体制三大管理体制,建立产业准入门槛的动态调整机制、健全资源开发的总量和价格调控机制、完善传统产业转型的援助和倒逼机制、充实新兴产业的扶持机制、构建煤炭等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证券化运营机制、创新产业承接转移和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构建重大项目的动态管理机制等七个产业推进机制。6.政府应在提升山西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全力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第一,山西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深层原因是资源型经济的锁定效应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根本路径是建立学习过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战略举措是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第二,以金融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大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快推出层次分明的信贷创新产品,借助资本市场推进产业转型,支持保险资金进入经济建设领域,充分发挥货币市场融资功能。第三,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转型,重点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和园区承载战略,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为投资者创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第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中心城市、区域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区域合作,加快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本文在以下三方面有所创新:1.系统地从政府作用角度对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进行专门研究。提出资源型地区要克服产业结构失衡、体制改革滞后、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制度设计、规划引导、政策推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努力寻求熊彼特创新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理论二者的契合点,拓展路径创新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研究。2.首次将产业融合理论用于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研究。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对产业融合的内涵做了重新阐释,强调产业融合是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基本途径,提出三条必由之路:一是资源型产业的融合转型,包括循环经济产业链融合,资源上下游产业链纵向融合,主导产业之间或主导产业与其它非关联产业的横向融合;二是产业融合中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三是产业融合中三次产业的比例趋于合理。3.集中论述了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三大主攻方向:产业融合是突破口,企业融合是原动力,区域创新是整体保障。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实证研究,既提出了地方政府推动产业转型的对策,也对中央政府分类施策有所裨益。在研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时,将构建区域创新网络作为战略举措,强调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合力,协同推升区域创新能力。通过金融支持山西晋中市产业转型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新结论:我国目前存在总体流动性过剩而局部流动性不足、货币总量投放充足而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为金融支持区域的产业转型提供了政策依据。
闫沛禄[9](2012)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玉门市产业转型对策》文中认为甘肃省玉门市是一座因石油开采而兴建的资源型城市,自1939年开发建设以来,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经济建设、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蓝,“铁人精神”的发源地。经过70多年的发展,随着石油资源储量逐步枯竭,油田经济效益下滑,生存难以为继。如何通过产业转型,让这样一个在中国开发时间最早、发展历程最长的老油田实现成功转型,对打造“百年油城”,传承“铁人精神”,探索西部地区石油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资源型城市的起源、主要特征和发展规律入手,认真梳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成果,对美加澳、欧盟、日本、前苏联和我国辽宁阜新、黑龙江大庆、山西朔州、河南焦作等几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选择的模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体制、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上述研究发现,以往的转型研究,没有对资源型城市按照转型模式的选择进行科学分类,导致转型模式多种多样,无规律可寻。本文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理论基础,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进行了创新型分类,即分为:接续产业型、替代产业型、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混合型、服务业配套跟进型、整体迁移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适用范围、转型条件、发展策略进行了论述,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玉门市的经济结构特征、发展现状、转型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性预测,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SWTO方法,对玉门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理性分析,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转型经验,提出玉门要实现成功转型,需采用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混合的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依托玉门油田的人才、技术和基础设施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石化、炼油等接续产业;依托玉门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培育新的增长极;依托玉门土地、水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产业转型巩固基础;依托玉门矿产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的优势,加快发展先进载能和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依托玉门地位独特、资源丰富、人才聚集的优势,着力发展工业旅游、通道经济、物流配送、技术研发等配套服务业,扩大其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陈卫民[10](2011)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面临新的发展趋势,全球经济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夜。面对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明显变化的形势,我国出台和实施了“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以期提升整体产业发展水平。江西省萍乡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三产业拉动力不强:虽不断引进新兴产业,但传统产业仍占主体,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自萍乡市经国务院批准,经由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联合下文确定为我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之一之后,该市充分利用“三张城市名片”(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的城市、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试点城市),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核心,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推动城市转型,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从循环经济增长理论、公共经济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视角,以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为基准,研究了萍乡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必要性、转型思路、转型特色和基本特点等问题,并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建立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与分析萍乡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表现与实现程度,并分析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安排,进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萍乡市产业转型。论文首先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调整的研究现状入手,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目前,国内对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策和政策的研究、技术创新、政府职能调整和财政支持对产业调整与优化的影响、区域性案例研究、国外对比研究等方面;而国外对此问题的研究则比较深入,自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研究。20世纪30-70年代中期,国外研究主要以特定资源型城市为对象,研究产业发展周期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逐步在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中得到了应用。本文的第二章在阐述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理论以及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最后提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理论。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作出主要贡献的有: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莜原三代平的“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以及赫希曼的产业关联理论等等。通过以上的理论基础,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主要受到需求结构因素、供给结构因素和果际贸易因素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一般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本文的第三章介绍了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状况。这部分首先界定了何为资源型城市,并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然后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状况。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资源型城市一般都要经历“引入、成长、成熟、衰退”4个时期,由于资源的限制,许多资源型城市遇到了如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生态生存环境破坏严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和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型。本文的第四章主要研究内容为萍乡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首先分析了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面临困境,简述了萍乡市努力探索的出路,即建立“两个机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推动“三个转变”——一是转变产业结构,二是转变发展方向,三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协调发展;并提出了“四个对接”,即对接央企、对接外企、对接民企、对接科企抓项目,其中又把对接央企作为重中之重和发挥金融拉动效应。然后,讨论了萍乡市产业转型特点。本文的第五章致力于对于萍乡市的经济转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建立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该部分进行了三次产业结构分析、经济发展绿色评价、产业结构及其效益分析和单位GDP能耗比较分析。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萍乡市的经济转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例如在273个城市中,萍乡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在2007年绿色GDP总量、绿色经济指数、名义GDP总量和资源环境效率等几个方面的排序位次相当。但是,在有些方面还有进一步的上升空间。本文的第六章将视角转向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经验与教训上。从外国矿业城市和地区经济转型的实践来看,其政府干预情况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美国式的。第二类是欧盟式的,以法、德为代表。第三类是日本式的。第四类是前苏联式的。结合国外发展的状况,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在制定转型计划、人员安置、发展替代产业方而有所启示;而结合我国国内的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同样为萍乡市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一些思路。本文的第七章是对于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思考与建议。该部分首先总结了前文的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使用SWOT模型,对于萍乡市产业转型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根据增长极理论,捉出了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思路。最后,根据萍乡市的实地工作经验,阐述了关于萍乡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建议。
二、辽宁四种优势矿业资源将形成四大新兴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四种优势矿业资源将形成四大新兴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改进案例推理模型的矿业城市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扩张研究现状 |
1.2.2 CBR的研究现状 |
1.2.3 矿业城市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和范围 |
2.1.2 自然条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2.2.1 遥感影像数据 |
2.2.2 土地利用数据 |
2.2.3 夜间灯光数据 |
2.2.4 其他数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案例推理的城市扩张模拟原理与方法 |
3.1 城市扩张相关概念与内涵 |
3.1.1 城市用地 |
3.1.2 城市扩张 |
3.2 案例推理的认知机理 |
3.2.1 案例推理的基本内涵及优势 |
3.2.2 案例推理的认知模型 |
3.2.3 案例检索策略 |
3.3 土地利用变化案例推理模型简述 |
3.3.1 土地利用变化CBR模型的案例表达模式 |
3.3.2 土地利用变化CBR模型的案例相似性计算与推理 |
3.3.3 模型存在的问题 |
3.4 城市扩张案例推理模型设计 |
3.4.1 模型数据的组织与获取方法 |
3.4.2 城市扩张案例相似性计算与推理过程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业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
4.1 鸡西市城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1.1 鸡西市城市格局时空分布特征 |
4.1.2 鸡西市城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 |
4.2 鸡西市城市扩张驱动力分析 |
4.2.1 自然地理驱动因素 |
4.2.2 经济、政策及社会驱动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业城市空间扩张案例推理模型的改进与优化 |
5.1 鸡西市城市扩张驱动指标 |
5.2 鸡西市城市扩张CBR模拟流程 |
5.3 鸡西市城市扩张CBR模型的检验 |
5.4 改进的鸡西市城市扩张UGSCBR模型 |
5.4.1 模拟过程的改进 |
5.4.2 住房空置率指标研究 |
5.5 鸡西市城市扩张UGSCBR模型的优化 |
5.6 UGSCBR模型的评价 |
5.6.1 模拟过程的有效性评价 |
5.6.2 与CA模型的对比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鸡西市未来城市格局预测及分析 |
6.1 鸡西市2020-2035 年城市格局预测结果 |
6.1.1 鸡西市2020-2035 年城市用地数量预测 |
6.1.2 基于UGSCBR模型的鸡西市2020-2035 年城市空间格局预测 |
6.2 鸡西市2015-2035 年城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及其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区域 |
1.1.2 选题背景 |
1.1.3 选题缘由及科学问题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地缘经济研究进展 |
1.2.2 关于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的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的外部环境 |
1.3.1 越南的基本国情 |
1.3.2 老挝的基本国情 |
1.3.3 缅甸的基本国情 |
1.3.4 印度的基本国情 |
1.3.5 尼泊尔的基本国情 |
1.3.6 不丹的基本国情 |
第2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地缘经济 |
2.1.2 地缘经济格局 |
2.1.3 地缘经济格局重构 |
2.1.4 地缘性产业与地缘性战略产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 |
2.2.2 权力与相互依赖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系统论 |
2.2.4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2.3 地缘经济格局的分析框架 |
2.3.1 地缘经济的金字塔型分析结构 |
2.3.2 地缘经济格局的主要方面 |
2.3.3 研究设计 |
第3章 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建构机制 |
3.1 地缘经济格局对环境的自适应机理 |
3.2 地缘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因子 |
3.2.1 地缘环境类因子 |
3.2.2 国家利益类因子 |
3.2.3 区域关系类因子 |
3.3 影响因子对地缘经济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
3.3.1 地缘环境类因子的驱动机制 |
3.3.2 国家利益类因子的驱动机制 |
3.3.3 区域关系类因子的驱动机制 |
3.3.4 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综合机制 |
3.4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的关键着力点 |
第4章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性产业格局及其重构 |
4.1 目标区域地缘性产业格局分析 |
4.1.1 区域优势与支柱产业 |
4.1.2 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 |
4.2 地缘性产业现状格局问题解读及重构思路 |
4.2.1 问题解读 |
4.2.2 重构思路 |
4.2.3 重构原则 |
4.3 主导产业选择 |
4.3.1 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
4.3.2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
4.3.3 数据分析及结论 |
4.4 战略新兴产业选择 |
4.5 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
4.5.1 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
4.5.2 重点产业类型及其转型升级 |
4.6 落后产能淘汰 |
4.7 中东部产业转移承接 |
4.8 产业空间布局 |
4.8.1 产业布局原则 |
4.8.2 边境产业发展带与特色产业聚集区打造 |
4.8.3 主要产业的空间布局 |
第5章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经贸合作格局及其重构 |
5.1 边境经贸合作格局分析 |
5.1.1 目标区域对外联系格局 |
5.1.2 边界效应 |
5.1.3 边境经贸合作现状分析 |
5.2 边境经贸合作问题解读及重构思路 |
5.2.1 问题解读 |
5.2.2 重构思路 |
5.3 经贸合作领域与合作方式重构 |
5.3.1 中越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
5.3.2 中老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
5.3.3 中缅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
5.3.4 中印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
5.3.5 中尼、中不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
5.4 地缘经济合作机制建构 |
5.4.1 机制与地缘经济合作机制 |
5.4.2 目标区域地缘经济合作机制建构的必要性 |
5.4.3 目标区域地缘经济合作机制建构 |
5.5 中国与相关国家经贸合作关系重构 |
5.5.1 相互依赖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
5.5.2 “依赖-控制”关系的构建 |
第6章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空间格局及其重构 |
6.1 目标区域地缘经济空间格局分析 |
6.1.1 产业空间分工格局分析 |
6.1.2 目标区域地缘经济空间结构格局 |
6.1.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格局 |
6.1.4 边境区域经贸合作的地域形式 |
6.2 地缘经济空间格局问题解读及重构思路 |
6.2.1 问题解读 |
6.2.2 地缘经济空间重构的基本思路 |
6.3 目标区域内部经济空间格局重构 |
6.3.1 区域中心向专业化枢纽转变 |
6.3.2 “点-轴结构”向“网络结构”转变 |
6.4 目标区域对外经贸合作地域模式重构 |
6.4.1 规范边民互市贸易 |
6.4.2 共同打造口岸经济增长极 |
6.4.3 共建边境经济合作区 |
6.4.4 共建跨国经济走廊 |
第7章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的实现路径 |
7.1 加强地缘政治环境建设 |
7.1.1 增强政治互信与文化包容 |
7.1.2 关注非传统地缘安全问题 |
7.1.3 提高对外战略议程设置能力 |
7.1.4 适度发挥战略威慑作用 |
7.2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7.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7.2.2 加强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 |
7.3 加强区域间沟通与协作 |
7.3.1 建立协调的区内关系 |
7.3.2 加强对外沟通协调 |
7.4 促进地缘性战略产业发展 |
7.4.1 地缘性战略产业的特殊作用 |
7.4.2 地缘性战略产业选择 |
7.4.3 地缘性战略产业主体打造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区域与案例选择 |
1.4.1 研究区域 |
1.4.2 案例选择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全球化与地方化 |
2.1.2 欠发达地区 |
2.1.3 垂直差异与水平差异 |
2.1.4 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 |
2.2 基础理论 |
2.2.1 区域发展理论 |
2.2.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
2.2.3 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理论 |
2.2.4 制度经济地理学理论 |
2.3 研究进展 |
2.3.1 区域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发展 |
2.3.2 全球化、地方化与区域发展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1.1 城市中心性的测度 |
3.1.2 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评估 |
3.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3.2.1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测度 |
3.2.2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
3.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 |
3.3.1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
3.3.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2 研究方法 |
4.2 贸易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2.1 对外贸易与贸易依存度的城市差异 |
4.2.2 贸易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3 外商投资企业与广西城市发展 |
4.3.1 外资企业的整体数量变化 |
4.3.2 外资企业的城市数量和结构变化 |
4.3.3 外资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4 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城市发展 |
4.4.1 实际利用外资的城市差异 |
4.4.2 FDI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5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6 东盟案例分析 |
4.6.1 经贸合作成果惠及广西各市而南宁受益最大 |
4.6.2 投资合作项目增多而大型企业更具潜力和优势 |
4.6.3 大型企业抓住博览会契机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结构视角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产业结构与广西城市发展 |
5.2.1 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2 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3 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3 产业集聚、专业化与城市发展差距 |
5.3.1 城市工业和制造业空间格局 |
5.3.2 城市工业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化 |
5.3.3 城市工业产业的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
5.3.4 产业集聚与专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园区视角 |
6.1 广西产业园区、高新企业与城市发展 |
6.1.1 广西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 |
6.1.2 广西高新企业的时空格局 |
6.1.3 产业园区、高新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2 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1 南宁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2 北部湾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 欠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1 以"铝产业"为主导,结构效益低 |
6.3.2 产业集聚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
6.3.3 产业间缺乏协作分工,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
6.3.4 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突出 |
6.4 产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化一地方化视角下的广西区域发展的水平差异 |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1.2 区域不平衡的测度与时空分析方法 |
7.1.3 区域不平衡的多机制分析方法 |
7.2 多层级区域不平衡分析:尺度效应 |
7.2.1 Theil指数分析结果 |
7.2.2 Theil指数的分解结果 |
7.3 区域不平衡的分布演化趋势:时空转移 |
7.3.1 区域不平衡的总体分布动态 |
7.3.2 区域不平衡的趋同分析 |
7.4 区域不平衡的空间性:时空关联 |
7.5 区域不平衡演化的内在机理:空间与非线性视角 |
7.5.1 来自线性模型的证据 |
7.5.2 来自半参数模型的证据 |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基本结论 |
8.1.1 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 |
8.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
8.1.3 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 |
8.1.4 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 |
8.1.5 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 |
8.1.6 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
8.2 政策启示 |
8.2.1 加快桂西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经济空间结构的平衡 |
8.2.2 发挥政府的关键角色,加速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结 |
8.2.3 因地制宜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
(5)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人口空间结构定义 |
1.2.2 研究时空范围界定 |
1.2.3 研究区域概况 |
1.3 研究工具、方法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工具和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人口空间结构形成及变动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综述 |
2.2.2 人口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3 成果述评 |
第3章 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
3.1 古丝绸之路人口概况 |
3.2 历史时期西北丝绸之路人口空间分布演变过程 |
3.2.1 两汉时期——丝路开辟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2 隋唐时期——丝路兴盛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3 辽宋时期——丝路衰退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4 元时期——丝路复兴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5 明时期——丝路衰退Ⅱ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6 清时期——丝路萧条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3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
3.3.1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
3.3.2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 |
4.1 基于土地利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密度格网分布 |
4.1.1 格网化方法 |
4.1.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4.2.1 趋势面分析方法 |
4.2.2 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4.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省际、区际分异 |
4.3.1 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2 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3 青海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4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
4.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
4.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分异指标分析 |
4.4.1 指标分析方法 |
4.4.2 变量选取 |
4.4.3 结果分析 |
4.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
4.5.1 因子分析方法 |
4.5.2 变量选取与试验过程 |
4.5.3 因子解释 |
4.5.4 聚类分析方法 |
4.5.5 基于聚类结果的人口区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 |
5.1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空间相关性 |
5.1.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布局现状 |
5.1.2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相关关系 |
5.2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经济学原理 |
5.2.1 人口自然变动的区际差异及其经济学原理 |
5.2.2 人口城镇化的家庭决策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
5.4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 |
6.1 基于GM(1,1)修正系数模型的人口分布预测 |
6.1.1 灰色理论建模原理及过程 |
6.1.2 系数设定方法 |
6.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结果 |
6.2.1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至2050年人口规模变动趋势面 |
6.2.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5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
6.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人口密度变动情况 |
6.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未来趋势的经济效率评价 |
6.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5.1 论文的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基本理论研究 |
2.1 海洋产业结构相关概念 |
2.1.1 海洋经济 |
2.1.2 海洋产业 |
2.1.3 海洋产业结构 |
2.2 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2.2.1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2.2.2 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2.3 海洋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
2.3.1 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 |
2.3.2 海洋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 |
3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分析 |
3.1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基础 |
3.1.1 环渤海地区的界定 |
3.1.2 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2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分析 |
3.2.1 海洋生产总值 |
3.2.2 海洋经济密度 |
3.2.3 主要海洋产业 |
3.2.4 全员劳动生产率 |
3.2.5 海洋科学研究 |
3.3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优劣势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4 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分析 |
4.1 三次海洋产业结构分析 |
4.1.1 静态分析 |
4.1.2 动态分析 |
4.1.3 专业化分析 |
4.2 部门海洋产业结构分析 |
4.2.1 主要海洋产业结构 |
4.2.2 主要海洋产业内部结构 |
4.2.3 主要海洋产业与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结构 |
4.3 传统、新兴海洋产业结构分析 |
4.3.1 山东传统、新兴海洋产业结构 |
4.3.2 辽宁传统、新兴海洋产业结构 |
4.4 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分析 |
4.4.1 海洋生产总值 |
4.4.2 海洋生产效率 |
5 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5.1 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方向 |
5.1.1 基本原则 |
5.1.2 目标方向 |
5.2 确立海洋主导产业 |
5.2.1 海洋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
5.2.2 环渤海地区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 |
5.3 三次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5.3.1 海洋第一产业 |
5.3.2 海洋第二产业 |
5.3.3 海洋第三产业 |
5.4 部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5.4.1 海洋渔业 |
5.4.2 滨海旅游业 |
5.4.3 海洋交通运输业 |
5.4.4 海洋油气业 |
5.4.5 海洋盐业 |
5.4.6 海洋化工业 |
5.4.7 海洋生物医药业 |
5.5 传统、新兴海洋产业结构 |
5.5.1 对传统海洋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
5.5.2 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5.6 地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5.6.1 辽宁海洋经济发展 |
5.6.2 河北海洋经济发展 |
5.6.3 天津海洋经济发展 |
5.6.4 山东海洋经济发展 |
6 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政策建议 |
6.1 进行体制创新,建立海洋资源开发协调机制 |
6.1.1 地区现有经济合作和协调机制 |
6.1.2 建立地区海洋资源开发协调机制 |
6.1.3 制定海洋开发规划 |
6.2 加强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合作 |
6.3 贯彻与完善海洋法律法规,加强海洋执法管理 |
6.3.1 贯彻与完善海洋法律法规 |
6.3.2 加强海洋执法管理,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
6.4 建立多元化海洋资源开发投入机制 |
6.5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6.5.1 明确海洋科技发展规划 |
6.5.2 加强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6.5.3 促进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 |
6.6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
6.6.1 发展循环经济 |
6.6.2 推进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实施 |
6.6.3 加强陆域污染控制,减少海上污染 |
6.6.4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监控海洋污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
(7)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基本内容与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创意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创意产业概述 |
一、 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 |
二、 创意产业的定义与产业范畴 |
三、 创意产业的特征与产业属性 |
四、 创意产业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概述 |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
三、 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区别 |
第三节 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与劳动分工理论 |
二、 国外经典产业集群理论 |
第二章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主体模式 |
第一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与构成主体 |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 |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力 |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变规律 |
第三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一、 根据推动主体与机制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
二、 根据形成要素和功能特征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
三、 根据区域空间结构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
四、 根据依托区域空间功能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
第三章 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空间效应 |
第一节 创意产业集群区域空间效应的一般分析 |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经济马赛克”现象 |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模式与经济特征 |
三、 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空间效应表现 |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
二、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
三、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四、 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功能转化的影响 |
五、 创意产业集群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
第四章 创意产业集群模式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欧美发达国家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
一、 美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二、 英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三、 澳大利亚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二节 亚洲国家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
一、 日本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二、 韩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三节 港台地区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
一、 香港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二、 台湾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五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格局与区域发展比较 |
第一节 我国创意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
一、 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 |
二、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格局 |
三、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与基本态势 |
第二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比较 |
一、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发展 |
二、 创意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的区域比较 |
三、 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发展格局的区域比较 |
四、 创意产业集群非均衡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差异性 |
一、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总体状况 |
二、 东部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
三、 中西部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
四、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总述 |
第六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空间 |
第一节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
二、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特点与布局 |
第二节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长三角创意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 |
二、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和布局特征 |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
二、 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布局特点和发展优势 |
第四节 中三角地区创意产业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中三角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
二、 中三角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特点与态势 |
第五节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 |
二、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特点和发展态势 |
第六节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 |
二、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态势 |
第七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战略 |
第一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形势 |
一、 国内外创意产业集群的总体趋势 |
二、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机遇 |
第二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实施战略 |
一、 实施创意人才开发战略,激发创意产业区域活力 |
二、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抢占创意产业发展高地 |
三、 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发挥民间资本市场作用 |
四、 实施集团化战略,实现创意产业规模化经营 |
五、 实施品牌化战略,形成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 |
六、 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创意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
七、 实施法制化战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八、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创意产业集群的贡献度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存在问题和未来期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主持项目情况 |
后记 |
(8)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资源型地区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总体框架及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理论分析 |
2.1 资源型地区转型的内涵 |
2.1.1 资源的概念 |
2.1.2 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地区 |
2.1.3 资源型地区转型 |
2.2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制度分析 |
2.2.1 马克思关于产业转型的分析 |
2.2.2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产业转型的分析 |
2.3 熊彼特及其之后的创新理论对产业转型的分析 |
2.3.1 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2.3.2 经济周期与创新生命周期 |
2.3.3 创新与创造性破坏 |
2.4 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对产业转型的分析 |
2.4.1 产业转型就是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
2.4.2 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理论分析 |
2.4.3 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分析范式 |
2.5 产业融合理论分析 |
2.5.1 产业融合的新制度经济学涵义 |
2.5.2 产业融合的方式 |
2.5.3 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2.6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中政府作用的理论依据 |
2.6.1 产业转型的动力来自于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 |
2.6.2 “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有效弥补 |
2.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 |
2.7 本章小结 |
3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中政府作用的国际经验比较 |
3.1 德国鲁尔区产业转型经验 |
3.1.1 政府推动鲁尔区产业转型的历史阶段 |
3.1.2 政府推动鲁尔区产业转型的政策体系解析 |
3.2 日本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经验 |
3.2.1 政府制定实施振兴产煤区临时措施法 |
3.2.2 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直接进行“产煤区”振兴活动 |
3.2.3 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产煤区进行转型 |
3.3 法国洛林地区产业转型经验 |
3.3.1 适应市场需求,进行高质量的产业转型 |
3.3.2 产业转型与体制转轨相结合,用转轨带动转型 |
3.3.3 社会共同行动,产业转型成为系统工程 |
3.3.4 出台系统优惠政策,促进产业转型 |
3.4 国外经验对政府推动我国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启示 |
3.4.1 政府应及早谋划产业转型 |
3.4.2 扎实提升技术水平和人才素质,全社会共同参与产业转型 |
3.4.3 坚持以制度体制创新推动产业转型 |
3.4.4 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建立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政策反哺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必要性:路径依赖和锁定原因的探析 |
4.1 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和锁定问题的提出 |
4.1.1 技术锁定效应 |
4.1.2 结构锁定效应 |
4.1.3 功能锁定效应 |
4.1.4 认知锁定效应 |
4.2 资源本不是诅咒:资源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兴与衰 |
4.2.1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矿产资源消费周期的演进分析 |
4.2.2 资源型地区与其资源产业生命周期互动关系分析 |
4.2.3 资源型地区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资源消费生命周期的互动关系 |
4.3 经济体制转型:资源型地区的沉与浮 |
4.3.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发展方式推动了资源型地区发展 |
4.3.2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资源型地区优势地位的分化 |
4.3.3 “二元结构”:后改革时代资源型地区的体制困惑 |
4.4 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比较优势发挥过度:资源依赖产业发展路径锁定 |
4.4.1 “资源优势陷阱” |
4.4.2 资源依赖的思维定势 |
4.5 产业结构失衡:地区竞争优势亟待重构 |
4.5.1 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层次不高 |
4.5.2 产业加工深度不足,在国际国内分工链条中处于价值链低端 |
4.5.3 服务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
4.6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
4.6.1 资源开发利用粗放导致浪费与破坏严重 |
4.6.2 传统矿业发展模式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
4.6.3 开发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4.6.4 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 |
4.7 本章小结 |
5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实施框架 |
5.1 路径创新 |
5.1.1 路径创新的内涵 |
5.1.2 路径创新的动因 |
5.2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内涵和关键 |
5.2.1 把握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 |
5.2.2 在原有路径基础上克服路径依赖 |
5.2.3 在资源生产和消费周期的繁荣时期主动进行 |
5.2.4 应着力避免“资源诅咒” |
5.2.5 坚持市场导向和技术引领 |
5.3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主要目标、政策取向和实现方式 |
5.3.1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主要目标 |
5.3.2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政策取向 |
5.3.3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实现方式 |
5.4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三大主攻方向 |
5.4.1 产业融合: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突破口 |
5.4.2 企业转型: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内在动力 |
5.4.3 区域创新: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整体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6 产业融合: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突破口 |
6.1 产业融合是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必然选择 |
6.1.1 产业融合与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内在联系 |
6.1.2 资源型地区产业融合的要义 |
6.2 资源型产业的融合转型途径 |
6.2.1 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融合 |
6.2.2 资源上下游产业链纵向融合 |
6.2.3 不同资源产业之间或资源产业与其它非关联产业的横向融合 |
6.3 产业融合中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 |
6.3.1 产业融合的终极结果是催生出新产业 |
6.3.2 产业融合推动资源型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可能领域 |
6.4 三次产业在融合中比例优化 |
6.4.1 强化工业和服务业对农业的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
6.4.2 通过关键环节的突破,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
6.4.3 加快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 |
6.5 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协同演化的数量分析 |
6.5.1 产业融合创新系统的指标选择 |
6.5.2 产业融合创新系统指标数据处理及其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7 企业融合: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融合的微观基础 |
7.1 企业融合的含义 |
7.1.1 横向一体化 |
7.1.2 垂直一体化 |
7.1.3 虚拟一体化 |
7.1.4 企业集群化 |
7.1.5 企业网络化 |
7.2 企业素质决定企业融合乃至产业融合的效果 |
7.2.1 企业素质是决定产业融合中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 |
7.2.2 高素质产生于企业的不断创新 |
7.2.3 不同素质企业获得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
7.2.4 企业融合能力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产权融合能力 |
7.3 提升资源型地区企业融合能力的途径 |
7.3.1 改善资源型地区企业自身结构 |
7.3.2 提高资源型地区企业的管理能力 |
7.3.3 提升资源型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7.4 本章小结 |
8.区域创新: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整体保障---以山西省为例 |
8.1 政府推动山西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思路目标、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
8.1.1 山西产业转型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
8.1.2 构建产业转型的管理体制 |
8.1.3 创新产业转型的推进机制 |
8.2 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
8.2.1 现状分析:山西省创新能力居全国中下游水平 |
8.2.2 深层原因:资源型经济的锁定效应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
8.2.3 根本路径:建立学习过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
8.2.4 战略举措:构建区域创新网络 |
8.3 以金融创新推动产业转型 |
8.3.1 金融支持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实证分析——以晋中市为例 |
8.3.2 金融创新推动产业转型的对策 |
8.4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转型 |
8.4.1 实施开放引进战略 |
8.4.2 实施园区承载战略 |
8.4.3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
8.5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8.5.1 全力打造太原都市圈,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5.2 致力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发挥区域城镇群辐射带动作用 |
8.5.3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和生态保障 |
8.5.4 深化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开放格局 |
8.5.5 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 |
8.6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9.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9)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玉门市产业转型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玉门油田的历史贡献 |
1.1.4 玉门油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任务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资源型城市主要特征与发展规律 |
2.1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概念 |
2.1.1 资源 |
2.1.2 资源型产业 |
2.1.3 资源型城市 |
2.2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分类 |
2.3 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
2.3.1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程度大 |
2.3.2 突发性、被动性与孤立性 |
2.3.3 城市发展时间短,缺少规范性 |
2.3.4 城市具有双重功能属性 |
2.3.5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
2.4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 |
第3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基础 |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3.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1.3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
3.1.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3.2 循环经济理论 |
3.3 产业集群理论 |
3.3.1 产业集群的内涵 |
3.3.2 产业集群理论演化脉络 |
3.4 科学发展观 |
3.4.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3.4.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第4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案例分析与对比研究 |
4.1 美、加、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
4.1.1 美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匹兹堡和休斯敦 |
4.1.2 加拿大——萨德伯里 |
4.1.3 澳大利亚——珀斯 |
4.2 欧盟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
4.2.1 德国——鲁尔区 |
4.2.2 法国——洛林 |
4.2.3 英国——伯明翰 |
4.2.4 欧盟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启示 |
4.3 日本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
4.4 前苏联和委内瑞拉资源型城市的衰败 |
4.4.1 前苏联资源型城市巴库的兴衰 |
4.4.2 委内瑞拉波力瓦尔大油田的衰落 |
4.5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经验总结 |
4.6 国内资源型城市探求可持续发展范例 |
4.6.1 辽宁省阜新市 |
4.6.2 黑龙江省大庆市 |
4.6.3 山西省朔州市 |
4.6.4 河南省焦作市 |
4.6.5 国内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认识和政策建议 |
第5章 玉门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与产业发展战略 |
5.1 玉门市基本概况 |
5.2 玉门市产业结构特征 |
5.3 玉门市产业转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3.1 优势 |
5.3.2 劣势 |
5.3.3 机遇 |
5.3.4 挑战 |
5.4 玉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产业发展战略 |
5.4.1 石化产业发展战略 |
5.4.2 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 |
5.4.3 先进高载能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转化战略 |
5.4.4 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
5.4.5 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
第6章 玉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与保障措施 |
6.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障碍 |
6.1.1 产业因素 |
6.1.2 产权因素 |
6.1.3 体制因素 |
6.1.4 区位因素 |
6.1.5 资金因素 |
6.1.6 人力资源因素 |
6.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部成因 |
6.2.1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6.2.2 开发利用其他优势资源 |
6.2.3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6.3 玉门产业转型需要的政策支撑 |
6.3.1 产业政策 |
6.3.2 财税政策 |
6.3.3 社会发展扶持政策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7.1.1 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含义 |
7.1.2 关于资源型城市中的资源利用 |
7.1.3 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
7.2 问题与展望 |
7.2.1 玉门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确定性因素 |
7.2.2 玉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不可确定性因素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10)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内容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相关理论 |
2.1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及演进规律 |
2.1.1 配第——克拉克定律 |
2.1.2 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2.1.3 霍夫曼比例——“工业化经验法则” |
2.1.4 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
2.2 产业结构优化一般理论 |
2.2.1 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
2.2.2 莜原三代平——“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
2.2.3 赫希曼——产业关联理论 |
2.3 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
2.3.1 需求结构因素 |
2.3.2 供给结构因素 |
2.3.3 国际贸易因素 |
2.4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一般理论 |
2.4.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2.4.2 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 |
2.4.3 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 |
2.4.4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
2.4.5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原则 |
2.4.6 增长极理论 |
3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状况 |
3.1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3.1.1 资源的定义 |
3.1.2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
3.1.3 资源型城市的确定标准 |
3.2 资源型城市概况 |
3.3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困境 |
3.4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
4 萍乡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 |
4.1 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
4.1.1 历史问题 |
4.1.2 资源枯竭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4.1.3 萍乡市产业发展制约问题研究 |
4.1.4 产业转型之路是萍乡实现城市科学转型的必然选择 |
4.2 萍乡市的经济转型思路 |
4.3 萍乡市经济转型的特色研究 |
4.3.1 加强与央企对接 |
4.3.2 发挥金融拉动效应 |
4.4 萍乡市产业转型的基本特点 |
4.4.1 萍乡市产业转型特点之一:退二进二 |
4.4.2 萍乡市产业转型特点之二:由一到多 |
4.4.3 萍乡市产业转型特点之三:由封闭到开放 |
5 萍乡市经济转型的实证分析 |
5.1 经济转型的评价标准 |
5.1.1 构建经济转型评价标准的基本思路 |
5.1.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萍乡经济转型实证分析 |
5.2.1 经济数据直观图展示 |
5.2.2 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5.2.3 经济发展绿色评价 |
5.2.4 产业结构及其效益分析 |
5.2.5 单位GDP能耗比较分析 |
6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经验与教训 |
6.1 外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四种模式 |
6.2 两个日本案例 |
6.2.1 日本北九州——煤炭城市产业结构成功转型案例 |
6.2.2 日本夕张——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失败案例 |
6.3 国际经验和教训给我们的启示 |
6.3.1 政府主导,制定转型规划 |
6.3.2 发展替代产业 |
6.3.3 解决好转型中的社会问题 |
6.4 国内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经验 |
7 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思考与建议 |
7.1 萍乡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效果评价 |
7.2 萍乡市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7.3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萍乡市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思路 |
7.3.1 增长极理论与产业转型实践 |
7.3.2 萍乡市新产业增长极的定位和培育 |
7.3.3 萍乡市三大产业増长极的可行性分析 |
7.3.4 萍乡市增长极开发模式的极化一扩散效应解析 |
7.4 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转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7.4.1 科学谋划城市定位及城镇空间发展框架 |
7.4.2 系统优化城市专业规划 |
7.4.3 快速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
7.4.4 全面彰显城市特色 |
7.4.5 培育增长极过程中防止出现飞地经济 |
7.4.6 发展外向型经济中要注意度的把握 |
7.4.7 产业转型中进一步实现降低成本 |
7.4.8 产业转型的成功需要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7.5 优化萍乡市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
7.5.1 大力发展服务业 |
7.5.2 发展现代物流业 |
7.5.3 开发旅游资源 |
7.5.4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
7.5.5 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 |
7.5.6 推进自主创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辽宁四种优势矿业资源将形成四大新兴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改进案例推理模型的矿业城市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与模拟[D]. 叶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及其实现路径[D]. 渠立权.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2)
- [4]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D]. 戴其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5]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D]. 米瑞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6]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D]. 黄盛.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7]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华正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8]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D]. 武健鹏. 山西财经大学, 2012(10)
- [9]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玉门市产业转型对策[D]. 闫沛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 [10]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D]. 陈卫民. 武汉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