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保温杯生产的利润预测──量、本、利分析在生产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鲍兴瑜[1](2015)在《D公司量本利分析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在一定期间提供公司的控制、规划与专门决策专业的财务数据,公司专门研究了企业产品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联系的定量分析方法——量本利分析法。本文以D公司的量本利分析应用为例,为量本利分析的应用拓展可鉴性方法与实施措施。
李雪[2](2015)在《基于自组织原理的产业集群衰退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产业集群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传统的制造业到现代高科技产业,各个领域都遍布着产业集群的身影。在许多国家和政府将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工具的同时,一些衰退集群引发区域经济衰退的现象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尽管目前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在集群衰退阶段的现象、衰退的原因及衰退的风险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对集群衰退的内在机理及集群衰退的演化过程却缺少系统性的解释。本文以自组织原理为依据,构建了针对产业集群衰退问题的分析框架,将理论分析、模型分析及案例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集群衰退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对产业集群自组织演化特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利用自组织理论中协同机制、涨落机制和熵减机制构建了集群自组织演化的动力机制,揭示了产业集群衰退机理,即只有在这些动力机制能够正常运行的条件下集群系统才能够顺利的完成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一旦动力机制被破坏,集群将会因为失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而走向衰退。(2)以集群的专业分工为起点对产业集群协同机制的运行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了专业分工的变化对集群协同机制的促进和破坏双向作用,构建企业竞争合作的动态博弈模型,对集群协同机制下演化结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专业分工的影响下,当专用性租金过高、过度竞争等负面效应发挥主要作用是,就会出现部分企业被挤出或全部收益下降方式的集群衰退现象。只有在分工产生竞合双方企业都能从分工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协同机制才发挥积极作用,集群才能实现自组织演化的结果。(3)以集群的知识溢出为起点对产业集群的涨落机制的运行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了知识溢出的变化对集群涨落机制的正负作用,构建三段式集群创新和模仿博弈模型,对涨落机制下集群演化结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溢出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会对集群创新有促进作用,过度的知识溢出会引发企业创新惰性,导致集群涨落机制无法顺利进行而失去自组织演化动力走向衰退。而企业的创新成功率、知识转移价格、创新成本等因素会导致不同集群对知识溢出水平的容忍度不同。企业创新成功率低、知识转移价格低或者创新成本高都会让知识溢出产生衰退风险的发生更容易,反之亦然。(4)以集群的根植性为起点对产业集群的熵减机制进行分析。通过对根植性的产生及变化对集群熵减机制作用的分析,构建了企业资源分配模型,结合根植性对资源分配的影响,对熵减机制下集群演化结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企业对内部资源的使用比例存在最优值,当企业对内部资源消耗没有达到最优值时,根植性会通过促进企业消耗内部资源来提高利润,增加集群竞争力,促进集群自组织演化的结果。当集群企业对内部资源消耗达到或者超过最优值时,根植性会让企业在非经济因素的判断下过多的消耗内部资源,阻碍外部资源的流入,熵减机制将无法运行,使集群失去自组织动力而走向衰退。(5)通过衰退集群的案例分析对所得出的产业集群衰退机理进行验证。对东莞PC产业集群、永康保温杯产业集群、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衰退的过程以及衰退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这三个经典案例解释了三种集群衰退模式:专业分工引发协同机制失灵、知识溢出引发涨落机制失灵、根植性引发熵减机制失灵。综上所述,本文以部分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衰退这一实际现象为出发点,从自组织视角对产业集群衰退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丰富和完善了以往关于集群衰退问题领域研究的方法体系,也为从根源上解决和预防产业集群的衰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宋宁[3](2013)在《探讨量本利分析法在利润成本决策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简单分析了量本利分析法在企业使用中的基本模式,以及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以便于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量本利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是一种有效预测利润和判断经营状况的方法。量本利分析法的基本操作原理是依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对利润进行科学地匡算,即成本习性。在许多企业中,控制成本、预算财务都使用这种方法,不过这种方法虽然在使用时简单易行,但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
霍苗[4](2012)在《产业集群衰退过程中的企业非合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产业集群以其成功的区域经济拉动效应吸引着世界范围的目光,产业集群的成功,使得人们更多关注集群的竞争优势。但是,近年来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存在竞争优势的向时,也存在发展的弊端,尤其是很多曾经辉煌一时的产业集群的衰落甚至灭亡,使得我们把目光转向产业集群的衰退。产业集群的衰退同其形成及发展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存在发展的动因,在注意到外部因素的同时,集群内企业这一行为主体的作用更是对集群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集群内企业的行为中,企业的合作行为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基于利己动机的非合作行为则使得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非理性价格竞争、搭便车现象、机会主义行径、市场资源恶意垄断、公共资源过度占有、区域品牌资源透支以及研发投入惰性等等都是产业集群常见的非合作行为。本文在梳理主流经济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寻找企业非合作行为形成的内在原因及特征,总结集群内出现非合作行为的根本原因,从根植性、创新性以及共享性资源的使用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利用博弈论的分析工具,结合非合作行为出现原因的根本特点,尝试构建集群企业行为动态博弈模型,研究集群企业博弈策略的多重均衡解集与均衡策略的稳定性,并进一步考察集群企业非合作博弈均衡路径的演化与锁定效应及发生机制。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进行主要文献的梳理及分析。在确定产业集群衰退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国内外出现衰退的产业集群,对这些集群按行业、地区、规模、类型、产业链位置、资本配置方式等整理为图表形式,总结不同类别及行业的产业集群出现衰退的不同情况,研究产业集群出现衰退的一般机理。(2)建立产业集群衰退过程中企业非合作行为的研究框架。在产业集群衰退范围内,找寻企业非合作行为的表现,分析这些非合作行为出现的原因,对各类原因进行归纳整理,可以发现,产业集群内的根植性、创新性和共享性资源的使用性是产业集群出现衰退的根本所在。(3)构建了产业集群内根植性与产业集群内过度竞争之间关系的模型应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机理,对产业集群内的根植性引发的集群内企业竞争进行了分析。在明晰产业集群根植性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根植性在产业集群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对根植性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由根植性过强引发的产业集群内的过度竞争行为,建立了斯坦科尔伯格模型,分析了根植性过强引发的集群内的价格战等恶性竞争行为的产生机理。此外,由本章模型分析得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的根植性越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的竞争越为激烈,而类似于价格竞争等过度竞争行为表现的越为明显。(4)构建了产业集群内溢出效应引发的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行为选择模型运用博弈论,对产业集群内的溢出效应引发的集群内企业的创新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在产业集群溢出涵义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集群内的溢出的各种效应,以及这些效应的优势及劣势;在溢出效应会引发集群内企业创新惰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集群内企业创新选择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讨论了集群内企业创新惰性选择均衡结果。在产业集群内的溢出效应强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内企业获得其他创新成果的便利性增加,企业不创新而进行产品模仿的收益要远远大于付出的成本,企业更多在强溢出的条件下选择不创新,这也是产业集群内溢出效应过强引发的创新惰性的产生。(5)构建了产业集群内共享性资源存在引发的集群内企业机会主义行为模型在明确产业集群内共享性资源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集群内企业对共享性资源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会导致的一些结果;为了进一步分析集群内的共享性资源的过度占有对集群的影响,使用了共享性资源使用问题中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集群内存在的资源过度使用问题。通过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分析了产业集群内共享性资源的过度占有引发的集群内企业的机会主义等负外部效应产生的机理。共享性资源的存在,加剧了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了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这也是加速产业集群衰退的主因。
董彦兵[5](2010)在《浙江制造业投资效率的制约因素研究 ——基于国际分工模式和产业集群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投资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一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投资效率提升的历史。目前,浙江制造业已取得辉煌的成绩,“浙江模式”已被世人所熟知。浙江的发展模式蕴涵怎样的投资效率机理,在新的国际分工背景下,浙江制造业该如何提升投资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浙江经济的发展,是学者和政府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浙江制造业投资效率进行了分析。文章对国际分工背景下的制造业投资文献进行述评。基于目前国际分工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及制造业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特征,笔者对垄断竞争市场及产业集群中这些新特征的相关文献进行了介绍与评论。另一方面,基于产业发展或多或少会受到制度因素的影响,笔者就产业集群中的制度因素进行了相关文献综述。在上述评说的基础上,文章对国际分工新模式下的浙江制造业投资效率进行了分析,认为国际分工模式的转变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求最佳配置的过程,分工模式的转变反映了投资效率的提升。浙江制造业的新特点是投资存在着无序性,本论文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浙江制造业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揭示了其中蕴涵的投资效率机理。基于产业集群是提升制造业投资效率的有效途径,笔者对浙江制造业的产业集群进行了分析,要促使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外部性以及技术溢出效应,必须重视制度的重要作用,在研究中要将其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分析范畴,并重点考察浙江产业集群中正式与非正式制度以及私人规则的影响,以便在资产专用性的分析层次上推进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最后,笔者依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阮建青[6](2008)在《基于产业集群模式的农村工业化萌芽与成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经验表明,贫困不是一种命运,成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陷阱。而发生在中国最近30年时间内的工业化过程是欧洲两个世纪以来工业化过程的一个缩影,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工业化发展模式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就。但是,在发展经济学的文献中,对中国快速工业化过程的理解依然是表面化和模式化的。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一个农村产业集群的深入剖析,结合浙江省改革开放后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工业化发展历史,从理论和实证上回答了产业集群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萌芽和成长过程中的4个关键性问题:(1)在工业化萌芽阶段,产业集群是如何帮助企业家克服工业化资本壁垒的?(2)产业集群为企业家提供了一条什么样的成长通道?(3)在工业化早期阶段,蕴藏在民间的稀缺的企业家才能是如何通过产业集群被动员和培育起来的?(4)已经发生的浙江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集群质量升级是如何实现的?对上述4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了本文的主要结论:(1)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制能够有效地降低工业化资本壁垒。具体而言,资本市场不发达和工业化资本壁垒的存在诱致了企业家进行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面临资本约束的企业家通过选择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制,将进入门槛很高的生产技术分解成了进入门槛很低的生产技术,使得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的潜在企业家能够根据自身可得资本选择进入不同的生产技术类型,从而融入工业化进程之中。(2)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制不仅为资本缺乏的企业家提供了融入工业化的机会,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成长的通道。本文检验了Baumol假说,该假说指出不同技术类型的资本回报率与其进入门槛正相关;本文的调研数据证实了Baumol假说在农村产业集群中的成立,这表明在一个产业集群内,高资本回报率能够激励企业家不断将利润转换成资本,实现从低进入门槛的生产技术类型跨越到高进入门槛的生产技术类型。(3)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制能够充分动员和培育蕴藏在民间的稀缺的企业家才能。具体而言,产业集群通过分工将一种企业家才能要求较高的一体化生产组织形式,分解成了企业家才能要求较低的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机制,发展中国家稀缺的企业家才能被充分动员起来,并且在一个动态过程中,企业家才能得到了培育。(4)在产业集群中,危机所引发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家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是促使产业集群实现质量升级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浙江省众多产业集群质量升级过程的考察,本文发现危机与产业集群质量升级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解释危机是如何激发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家、地方政府以及民间组织的联合行动,并使产业集群从低质量均衡跳跃到高质量均衡,本文进而利用浙江省100多个产业集群的历史资料和县级面板数据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假说。总体而言,本文将理论与实证较好地结合到一起,从产业集群的视角,解释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农村工业化过程的萌芽和成长机制。本文在如下方面可能对发展经济学的文献产生贡献:首先,本文将资本市场发展、工业化资本壁垒和产业集群联系了起来,这一联系在已有文献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次,本文利用产业集群微观调研数据,验证了Baumol假说;最后,本文将危机引入产业集群质量升级的分析框架中,将Sonobe & Otsuka的模型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理论上较有新意。
张静[7](2007)在《浅谈量本利分析法在自助餐饮业的应用——以巴达汉姆烤肉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量本利分析的原理量本利分析法(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又称盈亏平衡分析、保本分析,该方法通过分析生产成本、产品数量和销售利润三者的关系,揭示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变化关系,也是企业在利润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过程中的常用管理工具。利用量本利分析,对餐饮行业进行预测、分析,有助于对成本管理实行有效控制,挖掘潜力,降损提效。
何青松[8](2007)在《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人类社会存在以来,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但是生产要素在空间的配置问题却始终没能融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之中。集群的实践并没有因为理论研究的淡漠而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今经济全球化潮流席卷世界,企业的生产活动不是在全球范围内趋于空间上的均衡分布,与之相反,空间的产业集聚现象与日俱增,并成为支配当今世界经济版图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方兴未艾。有关集群的文献可以说汗牛充栋,但系统研究集群整个演进过程的却很少,尤其对集群衰败的研究更为缺乏,如果对产业集群各个演进阶段的主要特征以及支配集群发展变化的规律没有清晰的认识,公共政策制定者就难以根据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本文将产业集群的演进确立为研究对象。研究集群演进需要选择基础的经济理论做指导,现有解释集群的理论基础有资源禀赋理论、劳动分工理论与外部性理论等,但利用这些理论难以对集群的演进做出圆满的解释。资源禀赋理论忽视了集群是动态发展的这一事实,劳动分工与外部性理论则难以解释集群的萌芽,而且这些理论都不能分析集群的衰败,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企业通过地理上的邻近、组织上的接近和社会关系的亲近实现更大的生产力,并获得租金,企业对于租金的追逐成为集群形成的历史起点,对租金的分析便构成了研究集群演进的逻辑起点。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构成集群租金的源泉?租金诱导集群萌芽、促使集群兴盛的机制是怎么发生的?导致集群衰败的租金耗散何以成为现实?本文就是作者在思考集群现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集群演进的理论认识,作者在文中力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集群演进的背后,是什么样的规律在主宰着这一切?本文在回顾古典租金理论,并总结租金理论新的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租金”的概念,并由此衍生出三个子概念:地理租金、产业租金与组织租金。以产业集群租金为主线,本文首先分析了集群租金的来源,然后从地理租金、产业租金与组织租金三个维度,按集群生命周期所经历的萌芽、兴盛与衰败三个阶段,依次对产业集群的演进展开研究,就集群演进各个阶段与地理租金、产业租金与组织租金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一般性规律:1)生产要素对产业集群租金的追逐是产业集群萌芽的动因。生产要素可以通过地理上的邻近、组织上的接近和社会关系的亲近来实现更大的生产力,借助于产业集群获取租金。其中地理租金金往往是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优良的文化习俗、悠久的传统工艺、信息技术外溢以及政府推动等因素影响的结果,当生产要素在该地区能够或者预期能够获得地理租金时,集聚就会发生,产业集群萌芽由此而生。产业集群一方面可以通过生产要素在空间的自由流动集聚而成,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空间粘滞性要素在追求产业租金的动力下,由低利润产业向高利润产业转移,在当地形成产业集群。显然,如果产业集群是由区域外流入的要素和区域内生产要素共同集聚的结果,无疑其形成过程会加速。所以,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和地区市场分割,减少地方本位主义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可以促进集群的成长。2)随着集群租金主要来源由地理租金或产业租金向组织租金变化,产业集群由萌芽初期的非正式集群逐渐成长为兴盛时期的有组织的集群,而后者要比前者复杂和先进得多。在非正式集群中,企业仅仅是简单、被动地集中在一起,它们只能由于地理邻近而获得外部经济,在有组织的产业集群中,由于存在分工合作网络与集体协调行动,因此,有利于克服众多相互分散、独立的小企业所难以应对的不利因素。政府、行业协会等组织是推动非正式集群向有组织集群演进的重要力量。3)当集群所从事的产业发生衰退的时候,集群生产的产品失去了市场,因而必然面临着衰败的命运;当集群地理租金耗散的时候,一个集群就失去了发展相应产业的外生比较优势,如果集群此时没有内生出足够强大的组织租金来抵制地理租金耗散所形成的离心力,生产要素就会迁移出该地区,集群也面临衰败的危险;当集群组织租金耗散的时候,集群如果难以通过创新走出发展的低谷,集群也终将消亡。4)创新、尤其是革命性的创新,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路径。可持续的产业集群租金是在经济非均衡状态当中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的本质就是产业集群内企业在市场的某种失衡当中发现机会,通过创新获得租金。随着经济失衡程度的下降,产业集群得到的创新租金逐渐耗散,生产要素的边际收入趋于递减,直至下一次创新的来临。创新使要素的报酬在这种从均衡到失衡、再从失衡恢复到均衡的循环往复过程中,演绎一轮又一轮的分工与报酬递增的故事,要素报酬表现为波浪式的递增,并基于因果累积循环机制不断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的壮大。所以创新租金是产业集群租金不竭的源泉,创新才是产业集群生命的永恒动力。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遵循以下原则:①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天性,生产要素所有者对地理区位选择与产业选择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起点,本文以此作为研究产业集群的逻辑起点。租金的存在构成集群萌芽的诱因,租金主要来源的变化则与集群的兴盛与衰败息息相关:②辩证的原则。在研究集群的过程中,人们注意到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与交易效率,但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中国的传统哲学易经与西方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都强调事物的多面性与矛盾发展变化的特性,集群也不例外,在特定的条件下,集群内部过于强大的合作关系对其经济效率可能形成损害,集群演变为“问题地区”。本文不仅阐述了集群对经济效率提高和改善的一面,而且也分析了集群对经济效率的损害,以求对集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③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指导原则:本文从全球集群的具体现象抽象出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一般规律运用到具体的个体分析,本文一方面以德国鲁尔钢铁产业集群为例,印证本文理论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根据研究结论得出发展中国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集群本身是一种经济活动在空间集聚的现象,这是一个涉及到空间经济学的问题,同时集群的发展、衰败又是一个涉及到产业经济学的问题。要对集群的生命周期做出完整的解释,必须从空间经济与产业经济相联系的角度着手。本文建立以租金的视角来研究产业集群的框架,在“产业集群租金”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地理租金”、“产业租金”与“组织租金”三个子概念,并相应确立了研究集群的三个维度,以此为分析框架,本文揭示了决定集群兴衰的产业集群租金的演变规律,进而为集群的发展给出理论解释,也为Lynn Mytelka与Fulvia Farinelli(2000)所提出的集群分类给出理论依据。2)从地理租金与产业租金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集群萌芽的两种模式。本文首先建立数理模型,研究生产要素通过空间转移形成的集群萌芽,对地理租金与集群萌芽之间的关系进行形式化论证;其次,本文认为生产要素具有空间流动粘滞性,这些要素通过产业之间转移在原定空间集聚是形成集群的又一种模式,本文从产业租金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从而解释为什么有的地区不存在比较优势但仍形成产业集群的事实。3)目前,从理论上系统地对产业集群衰败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利用产业集群租金的分析框架,从地理租金、产业租金与组织租金三个维度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的衰败。
武晓辉[9](2007)在《区域产业集群发育过程中组织代理人的学习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方式,而演化动态非均衡的发展观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特征,而且微观个体的活动更是宏观经济变化的基础。目前已有的建立在静态均衡对个体高度抽象的研究范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世界进行了解释,但随着认识的深入,这种研究范式体系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本文以演化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从个体行为角度,对区域产业集群的发育成长进行了微观至宏观的解析,构建了以个体学习为主要演化机制的研究框架,并尝试建立了个体学习的数学模型以及产业集群数量规模的演化模型,并进一步通过实证进行了有关的检验。因此,本文主要得的研究内容及成果有:(1)以演化经济学为基础,对产业集群这个特定的经济组织建立了基于演化理论的分析框架。明确提出了产业集群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产业集群的出现,是一个在历史与偶然作用的产物,但在这之后,个体学习机制对于产业集群的演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发育的整个历史就是个体学习机制下的演化历史。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集群所在的区域内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包括历史和偶然因素对个体的学习产生作用,从而影响了产业集群在这个特定空间内的发育过程。(2)以个体学习作为演化机制,以知识集,包括个人知识集和共同知识集作为产业集群演化发育过程的载体,构建了有别于SCP等已有分析范式的基于知识集的个体学习的产业集群演化范式,以此范式能够对产业集群发育过程中的基本现象: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过程、产业集群内部形成的高度紧密的分工体系,以及在产业集群发育中社会资本及其网络的相互作用等进行较好的说明。(3)以心理学构建主义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个体学习模型,进一步得到了产业集群发育数量规模演化的数学模型,并且通过实证检验了构建的理论体系以及有关模型与现实产业集群发育过程的相符程度和解释能力。(4)以社会经济学为基础,对影响产业集群中个体学习发生的社会资本及其网络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实证统计分析,对有关因素在特定产业集群发育中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5)分析了产业集群发育中路径依赖的个体根源,指出了产业集群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路径依赖源于个体学习的认知路径依赖,而且个体学习的路径依赖具有双重作用,包括了对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促进作用。(6)因此,以个体学习作为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能够完善了已有产业集群研究理论,实现了沟通个体微观与产业集群宏观演化过程的中间环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有:(1)构建了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的产业集群演化研究框架。(2)论证了产业集群演化的微观机制是个体学习:并对个体学习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提出了基于知识集的以个体学习作为主要演化机制的产业组织演化范式。(3)对个体学习与产业集群发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个体学习与产业集群的数量规模边界、产业集群分工进程、以及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的构建等方面内容。(4)论证了个体学习路径依赖是产业集群宏观发育路径依赖的微观机制,分析了个体学习路径依赖的产生原因及其双重作用,探讨了个体学习路径依赖的影响因素和路径创生,强调了从个体学习角度企业家的作用,实证了国内外多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中个体学习路径依赖。(5)综合考虑个体预期、个体认知特点和知识积累等因素,按照逐步深入的原则,构建了基于单Agent的Bayesian过程的MAS学习模型、将环境变化和知识积累纳入模型的基于个体历史信息与环境变化的个体学习模型,以及在网络互动状况下,包括了个体所处环境变化和知识积累的基于个体历史信息与环境变化和群体网络互动的学习模型,使得对于个体学习模型逐渐贴近实际社会活动中的个体学习过程,并且通过仿真对模型所表示的体学习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以个体学习模型为基础,借鉴投资心理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构建了产业集群发育的数量规模模型。(6)通过实证对研究内容进行验证,采用统计分析工具对本研究有关内容进行定量分析。此外,本研究创新之处还有诸如将生态位理论方法应用于产业集群研究中,构建了Logistic模型用于简要分析产业集群发育演化过程,解释了产业集群演化的可能结果等。
马冰[10](2006)在《基于生态创新视角的集群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战略,是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但集群经济并不是万能的,集群内外存在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严重制约着整个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集群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对产业集群进行创新是实现集群可持续发展和保持区域经济持续竞争优势的最有效途径,而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术的创新,二是组织生产模式的创新;本文选取第二种创新模式,即以产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改革集群内传统的线性数量型增长模式,实行循环经济生产的模式,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实现集群的创新升级,在集群内部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小排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集群本身是治理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但由于群内企业存在实施循环经济的诸多困难,缺乏实现产业生态平衡的条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尤其是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是循环经济模式得以实现的有效保障。
二、浅谈保温杯生产的利润预测──量、本、利分析在生产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保温杯生产的利润预测──量、本、利分析在生产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D公司量本利分析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D公司简介 |
二、量本利分析中的相关概念 |
(一) 量本利分析的定义 |
(二) 成本性态 |
(三) 基本量本利分析假设 |
(四) 量本利分析的相关公式 |
1. 量本利分析基本公式 |
2. 边际贡献方程 |
3. 盈亏临界点分析 |
4. 敏感性分析 |
(五) 量本利分析 |
三、量本利分析应用研究的意义 |
四、量本利分析在D公司的应用 |
(一) 产品成本性态分类 |
(二) 剩余产能下产品决策分析 |
(三) 产品销售定价决策分析 |
(四) 目标成本控制 |
(五) 盈亏临界点分析 |
(六) 敏感性分析 |
(七) 生成管理会计报表 |
五、结语 |
(2)基于自组织原理的产业集群衰退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群衰退的相关研究 |
2.1.1 集群衰退的原因 |
2.1.2 产业集群风险防范 |
2.2 自组织理论与集群衰退的相关研究 |
2.2.1 自组织方法论内容 |
2.2.2 自组织视角对集群衰退的研究 |
2.3 产业集群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
2.3.1 传统经济学视角 |
2.3.2 复杂性科学视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产业集群衰退的逻辑分析 |
3.1 集群衰退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
3.1.1 涨落机制 |
3.1.2 熵减机制 |
3.1.3 协同机制 |
3.2 集群衰退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
3.2.1 集群的基本特征 |
3.2.2 集群特征与风险因素的形成 |
3.3 集群衰退的动态性分析 |
3.3.1 集群特征的动态性 |
3.3.2 集群特征与演化方向的反馈机制 |
3.4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产业集群衰退研究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协同机制下集群衰退机理研究 |
4.1 集群协同机制分析 |
4.1.1 协同机制与集群自组织演化 |
4.1.2 集群协同机制的构成 |
4.2 专业分工对协同机制的影响 |
4.2.1 集群内的专业分工的构成 |
4.2.2 专业分工的动态演化 |
4.2.3 专业分工对协同机制的阻碍 |
4.3 集群协同机制演化模型 |
4.3.1 模型的假设 |
4.3.2 模型的构建 |
4.3.3 模型结果分析 |
4.4 协同机制下集群演化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涨落机制下集群衰退机理研究 |
5.1 集群涨落机制分析 |
5.1.1 涨落机制与集群自组织演化 |
5.1.2 集群涨落机制的构成 |
5.2 知识溢出对集群涨落机制的影响 |
5.2.1 集群内知识溢出路径分析 |
5.2.2 知识溢出在集群演化中的动态变化 |
5.2.3 知识溢出对集群涨落机制的双重影响 |
5.3 集群涨落机制演化模型 |
5.3.1 模型的假设 |
5.3.2 模型建立 |
5.3.3 模型结果分析 |
5.4 涨落机制下集群演化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熵减机制下集群衰退机理研究 |
6.1 集群熵减机制分析 |
6.1.1 熵减机制与集群自组织演化 |
6.1.2 集群熵减机制的构成 |
6.2 根植性与熵减机制关系 |
6.2.1 集群根植性的形成 |
6.2.2 根植性的动态演化 |
6.2.3 根植性对熵减机制的影响 |
6.3 集群熵减机制模型 |
6.3.1 模型假设 |
6.3.2 模型的建立 |
6.3.3 模型结果分析 |
6.4 熵减机制下集群演化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衰退集群的案例分析 |
7.1 协同机制下产业集群的衰退案例分析 |
7.1.1 案例介绍:东莞PC产业集群的演化 |
7.1.2 东莞PC产业集群的协同机制分析 |
7.1.3 东莞PC产业集群衰退机理分析 |
7.2 涨落机制下产业集群的衰退案例分析 |
7.2.1 案例介绍:永康保温杯产业集群的演化 |
7.2.2 永康保温杯集群的涨落机制分析 |
7.2.3 永康保温杯产业集群衰退机理分析 |
7.3 熵减机制下产业集群的衰退案例分析 |
7.3.1 案例介绍: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的演化 |
7.3.2 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熵减机制分析 |
7.3.3 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衰退机理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贡献 |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和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3)探讨量本利分析法在利润成本决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量本利分析法在企业使用中的基本模式 |
二、量本利分析法在使用时的局限性 |
三、探讨量本利分析法在利润成本决策中的应用 |
四、结语 |
(4)产业集群衰退过程中的企业非合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本文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群问题的提出 |
2.2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 |
2.3 产业集群衰退的研究 |
2.3.1 有关产业集群衰退的界定 |
2.3.1.1 产业集群规模变化 |
2.3.1.2 产业集群利润率变化 |
2.3.1.3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变化 |
2.3.1.4 产业集群竞争秩序变化 |
2.3.2 有关产业集群衰退的理论 |
2.3.2.1 产业集群发展周期理论 |
2.3.2.2 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理论 |
2.3.2.3 产业集群的内生性风险理论 |
2.4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认识与评价 |
第3章 产业集群衰退过程中的企业非合作行为的研究框架 |
3.1 产业集群内企业非合作行为 |
3.1.1 产业集群内企业非合作行为的的定义 |
3.1.2 产业集群内企业非合作行为的表现 |
3.2 我国衰退产业集群的经验总结及评价 |
3.2.1 国内产业集群衰退评价性分析 |
3.2.2 国内衰退产业集群的述评总结 |
3.3 衰退集群内企业非合作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
3.3.1 产业集群内的进入与退出壁垒 |
3.3.2 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数量 |
3.3.3 产业集群内资源的稀缺性 |
3.3.4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
3.3.5 产业集群内的溢出效应 |
3.4 引发集群内企业非合作行为的几个集群属性的问题 |
3.4.1 根植性的存在 |
3.4.2 溢出效应的存在 |
3.4.3 共享性资源的存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根植性引发的集群企业竞争行为研究 |
4.1 产业集群根植性涵义 |
4.1.1 产业集群根植性的提出 |
4.1.2 根植性在产业集群中的体现 |
4.1.3 产业集群根植性的社会网络性 |
4.2 根植性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
4.3 根植性引发的产业集群内企业的非合作行为分析 |
4.3.1 模型基本假设 |
4.3.2 模型分析 |
4.3.3 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知识溢出引发的集群企业创新决策研究 |
5.1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涵义 |
5.1.1 引言 |
5.1.2 知识溢出的定义 |
5.1.3 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的特征 |
5.2 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与集群内企业创新行为研究 |
5.2.1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与创新行为的研究进展 |
5.2.2 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行为选择分析 |
5.3 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创新行为选择的囚徒困境分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共享性资源引发的集群企业供给模型研究 |
6.1 产业集群内共享性资源涵义 |
6.1.1 引言 |
6.1.2 产业集群内共享性资源的定义 |
6.1.3 产业集群内共享性资源的形成机理 |
6.2 产业集群内共享性资源风险问题 |
6.2.1 产业集群内共享性资源刚性的存在 |
6.2.2 产业集群内共享性资源刚性的成因 |
6.2.3 产业集群内共享性资源刚性中的集群品牌及集体声誉问题 |
6.3 产业集群内企业对共享性资源使用的供给分析 |
6.3.1 模型建立基础 |
6.3.2 模型分析 |
6.3.3 结果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陷入伯川德陷阱的永康保温杯产业集群 |
7.1 产业集群内企业竞争中的伯川德陷阱界定 |
7.1.1 有关伯川德陷阱的定义 |
7.1.2 集群内企业陷入伯川德陷阱的竞争性特征 |
7.2 永康保温杯产业集群发展的背景介绍 |
7.3 永康保温杯产业集群陷入伯川德陷阱的演化路径 |
7.3.1 集群内保温杯产量的骤减,价格的降低 |
7.3.2 保温杯产品质量的下降 |
7.4 永康保温杯产业集群陷入伯川德陷阱的原因 |
7.4.1 根植性加剧了保温杯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 |
7.4.2 溢出效应存在加剧了集群的非合作竞争行为 |
7.5 永康保温杯产业集群走出伯川德陷阱的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8.2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贡献 |
8.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
作者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5)浙江制造业投资效率的制约因素研究 ——基于国际分工模式和产业集群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一节 国际分工背景下垄断竞争市场文献综述 |
一、国际分工模式文献概述 |
二、垄断竞争市场中的投资效率文献述评 |
三、小结 |
第二节 产业集群中的投资效率文献综述 |
一、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文献概述 |
二、产业集群中的制度因素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国际分工模式下的浙江制造业投资效率分析 |
第一节 制造业国际分工模式的转变 |
一、传统垂直分工模式及其机理特征 |
二、水平分工模式及其机理特征 |
第二节 浙江制造业现状概述 |
一、浙江制造业投资现状概述 |
二、浙江制造业产业结构现状 |
三、浙江制造业面临的无序性问题 |
第三节 浙江制造业的市场结构 |
一、浙江制造业存在的局部垄断特征 |
二、模型的建立 |
三、对浙江制造业市场结构的解说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投资效率分析 |
第一节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投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一、规模经济与外部性 |
二、浙江制造业技术溢出之概览 |
第二节 浙江省制造业的投资效率与制度安排 |
一、浙江制造业集群中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 |
二、浙江制造业集群中的私人规则特征 |
三、浙江制造业集群中的资产专用性约束 |
第三节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特殊性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产业集群模式的农村工业化萌芽与成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框架 |
1.5 数据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工业化发展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学的工业化发展理论 |
2.1.2 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发展理论 |
2.1.3 内生增长理论 |
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1 早期的产业集群理论 |
2.2.2 二战后的产业集群理论 |
2.2.3 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
2.2.4 国内学者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 |
2.3 本文在文献上可能的贡献 |
3 浙江省农村工业化与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3.1 浙江省农村工业化发展概况 |
3.1.1 浙江省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
3.1.2 农村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
3.1.3 浙江省农村工业化的企业和行业特征 |
3.2 浙江省产业集群概况 |
3.3 浙江省产业质量升级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4 濮院羊毛衫产业集群简介与调研设计 |
4.1 濮院羊毛衫产业集群演变历史 |
4.1.1 发展历程 |
4.1.2 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 |
4.2 两种生产组织形式 |
4.2.1 生产流程与组织形式 |
4.2.2 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制的历史渊源 |
4.3 调研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产业集群与资本壁垒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和理论模型 |
5.2.1 概念性模型 |
5.2.2 数理模型 |
5.3 产业集群降低初始投资门槛 |
5.4 产业集群降低运营资本门槛 |
5.4.1 应用个人社会资本解决运营资本困境 |
5.4.2 应用集群内生社会资本降低运营资本需求 |
5.5 统计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产业集群与资本回报 |
6.1 理论模型与待检验假说 |
6.2 数据来源与统计特性 |
6.2.1 主要变量说明 |
6.2.2 统计性描述 |
6.3 假说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产业集群与企业家才能 |
7.1 引言 |
7.2 理论分析框架 |
7.3 企业家的分工协作与能力共享 |
7.4 企业家才能使用与生产效率 |
7.5 本章小结 |
8 危机与产业集群的质量升级 |
8.1 前言 |
8.2 浙江省产业集群遭遇危机的概况 |
8.3 典型案例分析 |
8.4 理论框架 |
8.5 实证检验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文的局限性 |
9.3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05年调研问卷 |
附录2 2007年调研问卷 |
附录3 2000年浙江省149个块状经济统计信息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从已有理论的不足谈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学术创新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和工具 |
1.2.3 本文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产业集群理论演进的脉络 |
2.1 区位选择与成本节约 |
2.1.1 区位优势与成本节约 |
2.1.2 外部性效应与成本节约 |
2.2 区位选择与收益增加 |
2.2.1 空间接近与报酬递增:新经济地理学 |
2.2.2 组织接近与报酬递增:网络组织学派 |
2.2.3 系统的观点:新经济社会学、创新系统学派与新竞争经济学 |
第3章 产业集群租金及其源泉 |
3.1 租金理论及产业集群租金的概念 |
3.1.1 古典租金理论 |
3.1.2 租金理论的新发展 |
3.1.3 产业集群租金的概念及分类 |
3.2 经济空间的异质性假设与地理租金 |
3.2.1 地理位置 |
3.2.2 自然因素 |
3.2.3 人力资源禀赋 |
3.2.4 市场条件 |
3.2.5 人文习俗 |
3.2.6 产业集群支撑组织 |
3.2.7 外部性效应 |
3.3 产业间利润率差异假设与产业租金 |
3.3.1 产业间利润率的差异 |
3.3.2 产业租金的起因 |
3.4 经济组织异质性假设与组织租金 |
3.4.1 降低风险成本 |
3.4.2 增加专用技能供给 |
3.4.3 形成独特的集体技能 |
3.4.4 提高适应性能力 |
第4章 地理租金、产业租金与产业集群萌芽 |
4.1 地理租金与产业集群萌芽 |
4.1.1 地理租金对集群萌芽的影响 |
4.1.2 地理租金与集群萌芽模型 |
4.2 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约束、产业租金与集群萌芽 |
第5章 组织租金与集群兴盛 |
5.1 劳动分工与集群兴盛 |
5.1.1 分工与生产效率 |
5.1.2 劳动分工的限制条件:市场范围与交易成本 |
5.1.3 市场协调、企业协调与劳动分工 |
5.1.4 集群协调机制下的劳动分工与集群兴盛 |
5.2 创新与集群兴盛 |
5.2.1 市场需求变化与生产方式的演进 |
5.2.2 创新及其范式的转换 |
5.2.3 组织模式的变革与集群创新 |
第6章 产业集群租金耗散与集群衰败 |
6.1 产业租金耗散与集群衰败 |
6.1.1 产业生命周期与产业衰退 |
6.1.2 产业租金耗散的原因 |
6.2 地理租金耗散与集群衰败 |
6.2.1 要素禀赋优势的丧失 |
6.2.2 结构性嵌入与集群学习失败 |
6.2.3 集体声誉败坏与负外部性 |
6.3 组织租金耗散与集群衰败 |
6.3.1 关系合约可能形成低效率合作 |
6.3.2 关系合约可能降低动态效率 |
6.3.3 关系治理可能增加交易成本 |
6.3.4 关系合约损害结构洞利益 |
6.4 集群主要租金来源的转变、集群成长规模约束与集群演进 |
6.4.1 集群成长规模分析 |
6.4.2 集群主要租金来源的转变与集群演进 |
第7章 案例:德国鲁尔钢铁集群的兴衰 |
7.1 鲁尔钢铁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7.1.1 鲁尔钢铁产业集群总体介绍 |
7.1.2 鲁尔钢铁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7.1.3 鲁尔钢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7.2 产业集群租金与鲁尔钢铁产业集群的兴衰 |
7.2.1 地理租金与鲁尔钢铁产业集群萌芽与成长 |
7.2.2 组织租金与鲁尔钢铁产业集群的兴盛 |
7.2.3 产业集群租金耗散与鲁尔钢铁产业集群的衰败 |
第8章 主要结论、启示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主要结论与启示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区域产业集群发育过程中组织代理人的学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研究的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产业集群研究文献综述 |
1.3.3 所涉及的其它理论文献综述 |
1.4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技术路线以及创新 |
1.5 本研究的内容安排 |
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演化经济学:简史、理论范式与分析框架 |
2.1.1 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
2.1.2 演化经济学简史及理论范式 |
2.1.3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 |
2.2 社会经济学:影响群体行为的环境的研究 |
2.2.1 社会经济学的产生 |
2.2.2 社会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
2.2.3 社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社会资本 |
2.2.4 社会经济学在产业组织研究中的作用 |
2.3 心理学理论:个体学习的微观理论基础和认知的哲学渊源 |
2.3.1 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 |
2.3.2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之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
2.3.3 学习理论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3 产业集群产生:历史与偶然因素的产物 |
3.1 产业集群理论与三个基本问题 |
3.2 产业集群产生的传统解释:基于成本与效率的产物 |
3.2.1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外部性与分工 |
3.2.2 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与战略竞争管理学 |
3.2.3 新产业区学派、新产业空间学派和区域创新学派 |
3.3 产业集群理论评述与本章研究内容 |
3.4 产业集群萌芽:从历史与偶然的解释 |
3.5 产业集群的发育过程:历史与偶然背后的人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4 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个体学习 |
4.1 产业集群内知识与知识扩散 |
4.1.1 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基础 |
4.1.2 产业集群中隐性知识的特征:从演化学习的视角看 |
4.1.3 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的模式 |
4.2 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个体学习 |
4.2.1 产业演化机制:个体选择与复制 |
4.2.2 个体选择与复制的实现:个体学习 |
4.2.3 以知识集为载体的产业集群演化 |
本章小结 |
5 个体学习与产业集群发育 |
5.1 个体学习与产业集群空间集聚 |
5.1.1 产业发展的一般特征 |
5.1.2 产业集群数量规模的边界:一个基于生物模型的考察 |
5.1.3 个体学习与产业集群数量规模 |
5.2 个体学习与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 |
5.2.1 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集群竞争力 |
5.2.2 个体模仿学习与专业化分工 |
5.2.3 个体创新学习与杨格分工 |
5.3 个体学习与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构建 |
本章小结 |
6 个体学习与产业集群发育的路径依赖 |
6.1 路径依赖 |
6.2 认知路径依赖 |
6.2.1 基于演化的路径依赖的探讨 |
6.2.2 个体学习:路径依赖的微观个体机制 |
6.3 个体学习的路径依赖:效率与结果的探讨 |
6.3.1 个体学习路径依赖:推动产业集群发育的一面 |
6.3.2 个体学习与路径依赖:锁定产生的效率低下 |
6.3.3 个体学习的路径依赖与知识集和创新的关系 |
6.4 个体学习:从路径依赖到路径创生(Path Creation) |
6.5 个体学习路径依赖、路径创生与产业集群的发展 |
6.5.1 德国鲁尔煤铁产业集群 |
6.5.2 江苏杭集牙刷产业集群 |
6.5.3 个体学习与“柠檬市场” |
6.5.4 巴西圣 Caturina地区家纺产业集群 |
6.5.5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本章小结 |
7 个体学习与产业集群发育过程模型 |
7.1 个体学习过程的数学表述 |
7.1.1 预期、先验预期、后验预期 |
7.1.2 个体学习过程 |
7.2 基于单 Agent的Bayesian过程的MAS学习模型研究 |
7.2.1 Agent概述 |
7.2.2 简化了的基于 Bayesian思想的单个 Agent的学习模型 |
7.2.3 MAS |
7.2.4 基于 Bayesian学习过程的MAS |
7.2.5 基于单 Agent的 Bayesian过程的MAS学习模型仿真及其结论 |
7.2.6 模型的评价 |
7.3 基于个体历史信息与环境变化的个体学习模型 |
7.3.1 个体学习预期偏差 |
7.3.2 基于个体历史信息与环境变化的个体学习模型的构建 |
7.3.3 模型的仿真与评析 |
7.4 基于个体历史信息与环境变化和群体互动的学习模型 |
7.4.1 模型的建立 |
7.4.2 网络状态中个体学习与知识扩散 |
7.4.3 模型的仿真 |
7.5 产业集群宏观演化模型 |
本章小结 |
8 产业集群中个体学习的实证研究 |
8.1 案例选取标准及其基本情况 |
8.1.1 实证案例选取标准 |
8.1.2 永年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轨迹 |
8.1.3 永年标准件产业集群与温州标准件行业的对比分析 |
8.2 产业集群内个体学习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假设 |
8.2.1 企业主之间的差异性 |
8.2.2 知识扩散的方式与途径 |
8.2.3 外界环境因素 |
8.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8.3.1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主行为与预期的基本特征 |
8.3.2 产业集群数量规模的演化轨迹与个体学习 |
8.3.3 产业集群中影响企业主学习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9 研究成果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成果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博士学习期间参与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10)基于生态创新视角的集群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产业集群及其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3 本文的研究结构 |
1.2.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瓶颈 |
2.1 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 |
2.2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 |
3.1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
3.2 产业集群创新的必要性和特点 |
3.3 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选择 |
第四章 产业集群生态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 |
4.1 产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 |
4.1.1 理论产生背景 |
4.1.2 理论概述 |
4.1.3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动态 |
4.1.4 产业生态各具体研究领域的概况 |
4.2 生态工业园区理论 |
4.2.1 理论产生背景 |
4.2.2 生态工业园区概念 |
4.2.3 生态工业园区的特点 |
4.2.4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案例 |
4.2.5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实践 |
第五章 集群内部产业生态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实现 |
5.1 产业集群在防治污染方面的优势 |
5.2 集群内实施循环经济模式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
5.2.1 集群内企业的生态化改造 |
5.2.2 产业集群内部生态平衡条件的满足 |
5.3 政府角色合理定位 |
5.3.1 政府作用的基本原则 |
5.3.2 政府作用的基本内容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局限 |
6.1 结论:发展创新性产业集群和生态工业园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6.2 研究局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浅谈保温杯生产的利润预测──量、本、利分析在生产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D公司量本利分析的应用研究[J]. 鲍兴瑜. 中外企业家, 2015(33)
- [2]基于自组织原理的产业集群衰退机理研究[D]. 李雪. 东北大学, 2015(07)
- [3]探讨量本利分析法在利润成本决策中的应用[J]. 宋宁. 中国外资, 2013(11)
- [4]产业集群衰退过程中的企业非合作行为研究[D]. 霍苗. 东北大学, 2012(03)
- [5]浙江制造业投资效率的制约因素研究 ——基于国际分工模式和产业集群的分析[D]. 董彦兵. 浙江工商大学, 2010(03)
- [6]基于产业集群模式的农村工业化萌芽与成长机制研究[D]. 阮建青. 浙江大学, 2008(07)
- [7]浅谈量本利分析法在自助餐饮业的应用——以巴达汉姆烤肉店为例[J]. 张静. 浙江统计, 2007(08)
- [8]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 何青松. 山东大学, 2007(03)
- [9]区域产业集群发育过程中组织代理人的学习机制研究[D]. 武晓辉. 南京理工大学, 2007(12)
- [10]基于生态创新视角的集群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 马冰. 暨南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