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两个论”与“社会学纲要”——答王炯华同志

谈“两个论”与“社会学纲要”——答王炯华同志

一、再谈《两论》与《社会学大纲》——答王炯华同志(论文文献综述)

乔怀丽[1](2018)在《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的“两论”(指《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如何看待毛泽东“两论”的理论来源、历史地位,国内外学者一直存在着争议。其中,关于李达“着译”(指李达翻译和撰写的着作)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学者们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因为李达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共鸣和契合之处,所以,不能简单的以“文字关联法”和“无文字关联法”来判定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不同的认识视角会得出不同的关系:从“两论”的不同版本来看,李达的相关着作对毛泽东的不同版本的“两论”产生了支援、参照和个别观点的充实作用,毛泽东的“两论”则是对李达“着译”的超拔;从“症候阅读”视角来看,毛泽东的“两论”与李达“着译”在写作背景、理论旨趣、实践场域等方面存在着异质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来看,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是共同发力,共同战斗的关系。厘清李达“着译”和毛泽东“两论”的关系,对于澄清二者关系认识误区,正确认识毛泽东“两论”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批判毛泽东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史论结合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主要内容为: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创新点;其次,分析了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原因、过程和目的;再次,对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内容及所使用的方法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进行了再思考;最后,在厘清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要正确认识“两论”的历史地位和科学价值,要继续深化和拓展对“两论”研究。

张莎莎[2](2018)在《毛泽东实践观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实践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实践观在当今仍然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教育等的方方面面。在新时代中国研究毛泽东实践观仍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毛泽东实践观的理论渊源。本文将毛泽东实践观的理论渊源分为三大来源,其中毛泽东实践观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的实践观,同时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哲学实践观思想的影响。第二,毛泽东实践观的形成。毛泽东实践观的形成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历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本文将毛泽东实践观形成的过程分为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发展阶段,并对不同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三,毛泽东实践观的主要内容。毛泽东的实践观以认识论为中心,阐述了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因、目的以及对真理的标准等中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实践观是认识的来源。第四,毛泽东实践观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实践观具有改造意识和改造社会的作用。毛泽东实践观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产物,更是作为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斗争的武器出现。历经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考验,毛泽东实践观变得更加成熟和系统。在新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实践观也将继续发挥实践作用,指导新时代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总而言之,毛泽东实践观要求我们以更宽广的视野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

刘晶[3](2017)在《时代变迁与道术变幻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形成、分化与重组》文中认为中国当代哲学是在社会主义文教体制下对中国现代哲学问题意识的延续和发展。中国当代哲学家在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后,面临着“中国向何处去”特别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等共同问题,他们在各自的哲学领域内用不同的范式阐述该问题。根据学术背景、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等差异性可以粗略地将中国当代哲学家划分为新儒家共同体、西方哲学共同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等研究群体。1949年以后,社会整体背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当代哲学的论述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以社会主义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背景下完成。中国当代哲学家作为一个共同体被这个时代所裹挟,在经历了数次政治变迁和思想改造之后,哲学家个体的思想发生巨大转变。对于这种转变海内外学者一直聚讼不已。本课题旨在通过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知识社会学等方法分析和揭示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形成、分化和重组的内在逻辑。论文主体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处境与语境;第二至四章将当代哲学家划分为新儒家共同体、西方哲学共同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通过对哲学家个体的命运和思想转变找寻共同体存在和变化的内在逻辑性;第五章结语部分旨在说明中国当代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即通过对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分化与改造营造出全新的哲学家共同体。

汪信砚,周可[4](2011)在《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文中指出毛泽东曾经说过:"山沟里出马克思主义,零陵出马克思主义。"①前一句可谓夫子自道,后一句则是指李达,而将李达与毛泽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与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两人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但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李达是大学教授型的哲学家,毛泽东则是革命领袖型的哲学家。两人之间长期密切而深入的哲学交往,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哲学家的互动交流中逐渐展开的生动图景。

汪信砚,周可[5](2011)在《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文中提出毛泽东曾经说过:"山沟里出马克思主义,零陵出马克思主义。"前一句可谓夫子自道,后一句则是指李达,而将李达与毛泽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与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两人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但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李达是大学教授型的哲学家,毛泽东则是革命领袖型的哲学家。两人之间长期密切而深入的哲学交往,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哲学家的互动交流中逐渐展开的生动图景。一、李达与毛泽东的哲学交往历程

尼克·奈特,姜锡润[6](2005)在《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中研究指明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李达已经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之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的传播及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翻译,李达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更广泛地介绍给共产党员及其支持者,而且,他的《现代社会学》一书是中国第一批涵盖了大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重要着作之一。虽然这部着作中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部分很简短,但是它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是"革命阶级"的哲学以及

尼克·奈特,姜锡润[7](2005)在《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李达已经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之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的传播及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翻译,李达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更广泛地介绍给共产党员及其支持者,而且,他的《现代社会学》一书是中国第一批涵盖了大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重要着作之一。虽然这部着作中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部分很简短,但是它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是"革命阶级"的哲学以及

向继东[8](2004)在《李达和毛泽东、陈独秀》文中研究说明陈独秀、李达和毛泽东都是中共的创建人,但他们却命运迥异,归宿不同:陈独秀数次坐牢被视为托派最后潦倒于江津,李达脱党教书后复入党最后冤死于“文革”,毛泽东则是缔造领导新中国的一代伟人。在风云动荡的20世纪的中国,是什么导致了他们命运的跌宕起伏,他们相互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历史纠葛呢?请看资深专家谈《李达和毛泽东、陈独秀》。

向继东,王炯华[9](2004)在《李达与毛泽东和陈独秀》文中指出 向继东(以下简称“向”):早在十多年前,我就读过你的大着《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印象很深,如今你又出版了《李达评传》。可以说,你是国内“李达研究”最权威的专家了,你最了解李达。我想请你专题谈谈李达和毛泽东、陈独秀之间的关系。

王元慎[10](1999)在《李达:被毛泽东称为理论界的鲁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去湖北,曾多次与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李达晤谈。毛泽东第一次在东湖客舍下榻时,对前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说:“有一个人要见我,你们谁也不能挡驾。”梅白问:“哪个?”“你猜”。毛泽东莞尔一笑。梅白想了想说:“是不是李达同志?”毛...

二、再谈《两论》与《社会学大纲》——答王炯华同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谈《两论》与《社会学大纲》——答王炯华同志(论文提纲范文)

(1)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缘起
    2.1 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争论的原因
        2.1.1 “毛泽东热”背后引发的争议
        2.1.2 毛泽东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
    2.2 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历史过程
        2.2.1 国外争论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原因
        2.2.2 国内争论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原因
    2.3 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目的
        2.3.1 否定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合法地位
        2.3.2 否定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第三章 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内容及评析
    3.1 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内容
        3.1.1 “抄袭说”
        3.1.2 “超越说”
    3.2 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评析
        3.2.1 “文字关联法”的评析
        3.2.2 “无文字关联法”的评析
第四章 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的再思考
    4.1 “两论”不同版本视域下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
        4.1.1 李达“着译”对毛泽东“两论”不同版本的支援作用
        4.1.2 毛泽东的“两论”是对李达“着译”的超拔
    4.2 “症候阅读”视域下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
        4.2.1 “症候阅读”在解读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中的重要性
        4.2.2 “症候阅读”视域下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差异性
第五章 厘清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的当代启示
    5.1 正确认识“两论”的历史地位
        5.1.1 “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
        5.1.2 “两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石
        5.1.3 “两论”是对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5.2 科学把握“两论”的当代价值
        5.2.1 “两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遵循
        5.2.2 “两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指引
        5.2.3 “两论”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提供重要方法论支撑
    5.3 准确回应“两论”的现实要求
        5.3.1 新时代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5.3.2 新时代要继续深化和拓展对“两论”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毛泽东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0.1.1 问题的提出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综述
        0.2.1 国内研究综述
        0.2.2 国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重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重点
        0.3.2 研究框架
        0.3.3 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与论文局限
        0.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0.4.2 论文的局限之处
第1章 毛泽东实践观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
    1.1 西方传统哲学的实践观
        1.1.1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
        1.1.2 康德的实践观
        1.1.3 黑格尔的实践观
    1.2 中国哲学的知行观
        1.2.1 中国古代哲学知行观
        1.2.2 中国近代哲学知行观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1.3.1 马克思的实践观
        1.3.2 列宁的实践观
    1.4 毛泽东实践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1.4.1 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4.2 中国革命的发展
        1.4.3 李达、艾思奇实践观对其思想影响
    1.5 毛泽东对实践观的界定与继承
        1.5.1 毛泽东实践观的界定
        1.5.2 毛泽东对中西实践观的继承
第2章 毛泽东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
    2.1 形成阶段
        2.1.1 毛泽东潜心钻研马列哲学着作
        2.1.2 毛泽东广泛深入社会调查实践
        2.1.3 毛泽东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2.1.4 毛泽东善于对各种主义进行分辨
        2.1.5 毛泽东坚定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
    2.2 成熟阶段
        2.2.1 革命的实践推动实践观走向成熟
        2.2.2 《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观的最初理论成果
        2.2.3 延安时期全面深入研究实践观
        2.2.4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实践观成熟的标志
    2.3 发展阶段
        2.3.1 实践观是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
        2.3.2 实践观指导社会主义初期建设
第3章 毛泽东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3.1 毛泽东实践观的基础地位
        3.1.1 确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1.2 确立人民是实践的主体
        3.1.3 创立基于实践的实事求是的思想
    3.2 毛泽东实践观的本质展开
        3.2.1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3.2.2 基于实践由感性向理性的升华
        3.2.3 实践-认识-再实践
    3.3 毛泽东实践观的检验标准
        3.3.1 实践应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3.2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3.3.3 人民群众是检验真理的主体
第4章 毛泽东实践观的特色、启示和贡献
    4.1 毛泽东实践观的四大特色
        4.1.1 毛泽东实践观是革命时代的理论产物
        4.1.2 毛泽东实践观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4.1.3 毛泽东实践观的鲜明的中国特色
        4.1.4 毛泽实践观具有改造社会的现实功能
    4.2 毛泽东实践观的理论贡献
        4.2.1 毛泽东实践观发展了中国知行观
        4.2.2 毛泽东实践观发展了马克思实践观
        4.2.3 毛泽东实践观助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举
        4.2.4 毛泽东确立和扞卫了科学的实践观
        4.2.5 毛泽东实践观对哲学认识论的创新
    4.3 毛泽东实践观对中国新时代的意义
        4.3.1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党干部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
        4.3.2 毛泽东实践观仍然是我们认识中国的思想武器
        4.3.3 毛泽东实践观仍然是改造中国的重要方法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3)时代变迁与道术变幻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形成、分化与重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处境与语境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与中国革命胜利(1919-1949)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与建国初期的探索与失误
    第二节 中国大学哲学系的创立与发展
        一、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哲学系的建立及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教会大学及其哲学教育的转型抉择
        三、1952 年院系调整后哲学系的分化与重组
        四、1966 年后中国大学哲学系的发展与壮大
        五、党校和社科院的哲学教育
    第三节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处境与语境
        一、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处境
        二、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语境
        三、中国当代哲学家们的现实表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透过表象考察新儒家共同体的分化与重组
    第一节 操守与担当并重的梁漱溟
        一、梁漱溟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
        二、梁漱溟在新时代语境下的理性融通
        三、梁漱溟在耄耋之年的精神期盼
    第二节 一代狂哲——熊十力
        一、熊十力在建国初期的艰难抉择
        二、熊十力由佛学到儒学的后期思想论述转向
        三、熊十力在大同社会和共产主义之间找寻精神的超脱
    第三节 冯友兰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逢迎和疏离
        一、冯友兰后期生命际遇的转变与抗争
        二、冯友兰哲学共殊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三、冯友兰“新理学”思想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四、生命终点的自省与反思
    第四节 从唯心主义积极转向唯物主义的贺麟
        一、是光明的归宿还是创造力的扼杀
        二、从关注中西方唯心主义思想转向唯物主义理论的探索
        三、对贺麟在建国后巨大转变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过信仰与主义屏障审视西方哲学共同体的分化与重组
    第一节 张东荪与“张东荪叛国案”
        一、张东荪的“叛国案”与凄凉后半生
        二、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对张东荪晚年际遇的再思考
    第二节 游走于海德格尔思想、中国传统道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熊伟
        一、熊伟超脱释然的晚年际遇
        二、从独尊海德格尔哲学转向中、马、海思想相结合
        三、对熊伟思想变化的一点思考
    第三节 坚守逻辑实证主义思想的洪谦
        一、“对不可言说的东西只能沉默”
        二、从积极宣传维也纳学派思想转向关注伦理问题
        三、对洪谦晚年人生的一点思考
    第四节从克罗齐唯心主义美学转向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朱光潜
        一、朱光潜在社会动荡中的生命洗礼
        二、从克罗齐唯心主义美学转向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
        三、对朱光潜学术立场转变的一点思考
    第五节 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散步者”——宗白华
        一、宗白华推崇教育和远离政治的一生
        二、宗白华由“散步”方式展开的学术研究
        三、对宗白华晚年“散步者”形象的一点思考
    第六节 一代逻辑学大师——金岳霖
        一、金岳霖的“思想”与“改造”
        二、金岳霖整体学术思想的内部演变
        三、对金岳霖思想和行为转变的一点思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革命理论和大众哲学之间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的分化与重组
    第一节 大众哲学家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奋斗的一生
        二、艾思奇在建国后的研究重点与哲学论争
        三、从艾思奇的一生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杨献珍的哲学与“罪案”
        一、三次哲学论战中的杨献珍
        二、杨献珍在建国后的“三大罪案”及其申诉
        三、关于杨献珍人物性格和哲学“罪案”的思考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家和教育家——李达
        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和教育工作奉献的一生
        二、李达在建国后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与毛泽东思想的解读
        三、对李达建国后遭遇的一点思考
    第四节 在平凡的真理中探求冯定进击的一生
        一、调往北京大学后的冯定与修正主义批判
        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普及转向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考
        三、对冯定晚年经历的一点思考
    第五节 摇摆于政治和学术之间的张申府
        一、由《呼吁和平》引发的人生转折
        二、“合孔子、列宁、罗素,而一之”
        三、对张申府晚年际遇的一点思考
    第六节 用“综合创新”思想引领中国文化研究新方向的张岱年
        一、张岱年与社会变迁
        二、从“创造的综合”到“综合创新”
        三、张岱年与中国现代哲学
        四、从“三流合一”到“综合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在新历史境遇下的分化与重组:兼结语
    第一节 新旧范式转变意义下的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分化与重组
        一、范式与哲学范式
        二、新儒家共同体的哲学范式转变
        三、西方哲学共同体的哲学范式转变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的哲学范式转变
        五、中国当代哲学学科研究范式变迁
    第二节 对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分化与重组的一点思考
        一、从社会制度角度解读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变化
        二、从中国当代哲学的问题意识角度解读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变化
        三、从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和意识形态双重存在的角度解读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6)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写作与出版
影响
作为“作者”的李达
毛泽东的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学大纲》的影响
毛泽东对《社会学大纲》的注释
《社会学大纲》:中国视角
结论

四、再谈《两论》与《社会学大纲》——答王炯华同志(论文参考文献)

  • [1]李达“着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研究[D]. 乔怀丽. 西北大学, 2018(01)
  • [2]毛泽东实践观研究[D]. 张莎莎.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3]时代变迁与道术变幻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形成、分化与重组[D]. 刘晶. 黑龙江大学, 2017(03)
  • [4]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J]. 汪信砚,周可. 毛泽东研究, 2011(00)
  • [5]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A]. 汪信砚,周可. 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 2011
  • [6]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J]. 尼克·奈特,姜锡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5(00)
  • [7]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J]. 尼克·奈特,姜锡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5(00)
  • [8]李达和毛泽东、陈独秀[J]. 向继东. 文史精华, 2004(08)
  • [9]李达与毛泽东和陈独秀[J]. 向继东,王炯华. 书屋, 2004(07)
  • [10]李达:被毛泽东称为理论界的鲁迅[J]. 王元慎. 中国行政管理, 1999(08)

标签:;  ;  ;  ;  ;  

谈“两个论”与“社会学纲要”——答王炯华同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