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遇:加入WTO和我国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论文文献综述)
陈元春[1](2020)在《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国力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相对的是,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反复的对中国进行指责,其中之一的理由就是中国具有不正当的贸易行为,并且要求对双边的贸易协定进行重新谈判。大豆作为我国主要进口的农产品,在加入WTO以来,进口量不断攀升,在贸易协定的谈判中有重要作用,重新对我国大豆贸易进行审视在谈判中有积极作用。本文站在全球大豆贸易的高度来分析中国的大豆贸易,在全球大豆贸易中中国进口了绝大多数的大豆,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等国生产了绝大多数的大豆,但是美国居于支配地位。这个支配地位不仅体现在种子,生产,贸易,加工等方面,更体现在金融,补贴,贸易规则的制定上。综合来看,这些体现了美国强大的实力,也体现了美国寻求更进一步支配地位的愿望。因此研究中国的大豆贸易离不开这个大的环境。本文首先对有关贸易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标准贸易模型,再到新贸易理论等,通过梳理可以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然后从种子,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消费对世界大豆及其产品进行了简单的刻画。最后运用劳伦斯指数,进口商品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GL指数,Bruekhart指数,HIT指数等指数对我国大豆的国际贸易进行了量化。研究表明,从种子,生产,加工,贸易等各个环节,我们不仅在国际没有优势,就是在国内优势也不十分明显;我国的大豆进口量逐年创新高。由于影响贸易的因素很多,并且分为可以量化和不可以量化的,本文在第四章运用面板数据对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了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研究认为,两个国家的GDP和人口数,人均大豆消费量,汇率,国内外的大豆价格差,距离对大豆的贸易有显着的影响,其中GDP对大豆贸易有正向影响,距离对大豆的贸易量成反比关系,汇率的回归结果是正值,说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大豆的进口,通货膨胀率对大豆的贸易量有负向影响,中国大豆的市场价与美洲三国的价格差对大豆贸易的影响并不显着,人口对大豆贸易量的影响也是负值,人均大豆消费量是对大豆的贸易量有负向影响。不可以量化的因素对大豆的国际贸易也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究竟哪些因素有很重要的影响呢?这个要结合中国所处的贸易大环境说起,中国的贸易环境是处在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下从事的国际贸易,美国的政策指向性对中国大豆的国际贸易有重要的影响,美国农业的政策目标是支配农产品的贸易,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合适的补贴和提高农场主的收入,增进社会的福利。因此本文后续的写作将按照这个指向性研究对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价格是经济的核心变量,价格的高低决定了资源的流向,这也是美国支配贸易的一种手段,因此第五章开展对大豆定价权的研究。本章创新性的提出如下公式:期货价格=市场价格+中间商平均利润+操纵利润+随机波动误差则:期货价格=市场价格*(1+中间商平均利润率)+操纵利润+随机波动误差我们在这里设定中间商的平均利润率是恒定的,约等于10%,因为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如果一个行业长期保持超额利润,那么不断的资本就会进入这个行业来获取超额利润,如果一个行业长期不能获得平均利润或者亏损,那么就会不断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最终这个行业的利润率一定是平均利润率。同时,农产品市场是近似完全竞争市场,大豆的市场价格是在近似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均衡价格,那么从理论上讲大豆的CBOT价格也应该是均衡的,这符合一般经济学规律。通过检验可以发现大豆CBOT期货价格存在操纵行为。同时本文又设计了期货-成本(双重)价格加成差和期货-市场价格差两个指标对期货市场的价格操纵行为进行了判定。第六章分别对中美两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定,并且将中国主要大豆的省份运用DEA法进行分解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G)自改革开放以来呈下降趋势,美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G)以3-4年为周期进行增长。对中国各省大豆的管理无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各地相差极大。在对中美大豆农业支持政策研究的第七章,研究表明,中国对农业的整体支持没有超过中国承诺的WTO上限,但是已经非常的逼近上限;美国对大豆的支持自从2004年以来没有超过美国承诺的WTO上限;对大豆而言,中国政府对大豆提供的大量补贴对大豆产量的提高并不明显。第八章则研究了中国大豆贸易的福利效应,研究表明,大豆贸易的长期和短期的福利波动非常明显,但是总的福利是正向的。中国进口大豆总能给中国带来福利改善。本文整体研究表明,中国的大豆贸易是在以“二战”以来美国为首的国际秩序下进行的,美国通过和中国签订贸易协定获得优势,又通过操弄定价权不仅长期获得了超额利润,而且大幅减少了补贴,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对中国来讲,应该在目前的这个框架下,结合大豆供给安全和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尽力参与具有定价权的期货市场交易;根据定价理论,据理力争最大化的运用WTO规则寻求最大的补贴额度,在国内则寻找效率最高的补贴数额;由于我国大豆进口的集中度很高,对供给风险也要做好相应的预判。
苏梦颖[2](2020)在《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主导地位。尽管中国的煤炭储量总量很大,但随着改革开放40年,经济快速增长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已经导致煤炭资源供给压力增大,资源枯竭趋势正在快速显现。目前中国煤炭的储产比仅为38年,远低于世界132年的平均水平。虽然近年来中国加强了能源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清洁能源消费的比例,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非化石能源还不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煤炭能源的消耗仍将维持较高的比例,煤炭作为中国的长期主要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能源的加速消耗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导致中国从2009年开始成为煤炭净进口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煤炭进口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中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现象,无论作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还是出口国,中国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始终均缺乏国际定价影响力,常常是国际交易价格的被动接受者,长期被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体系边缘化,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在未来仍存在持续性的煤炭需求,我们应当以史为鉴,未雨绸缪,积极争取煤炭国际定价权,避免中国陷入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当中。因此探讨如何取得中国煤炭能源的国际定价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取得中国煤炭国际定价权。分析核心问题,首先必须了解定价权的形成机理以及作用机制,因此核心问题分为三个子问题,子问题1,从影响因素视角分析定价权形成机理。子问题2,中国煤炭的国际地位和定价权现状。子问题3,从现货和期货市场视角研究影响定价权的传导机制。在解决以上问题之前,我们考虑到中国在未来是否仍存在持续性的煤炭需求和进口是争取定价权的逻辑前提,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煤炭需求和进口趋势进行讨论。遵循问题导向,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首先对煤炭定价权的产生、煤炭定价权与市场势力的关系、煤定价权与煤炭期货市场的关系,煤炭现货市场与煤炭期货市场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其影响机制;其次,对中国煤炭未来趋势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本文对于中国煤炭定价权研究的必要性;再次,采用面板数据,从市场势力视角研究中国煤炭在全球煤炭贸易市场的定价权现状;然后,对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的短期和长期动态关系进行研究,探究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关系;接着,从时间序列实证研究角度,分析中国煤炭在全球期货市场上的定价影响力,以综合考察中国是否同时具有期货市场上的定价权;最后,根据分析所得结论,为加强中国煤炭国际定价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共有9章内容,首先进行理论基础的梳理,然后按照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思路撰写实证章节。第一,从供求定价理论开始,从理论上对定价权、市场势力、期货市场产生的脉络及研究必要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二,接下来是四章主体实证,中国争取煤炭定价权的必要性的实证分析、中国在全球煤炭现货市场上的定价权研究、中国煤炭市场和期货市场动态关系研究、中国在全球煤炭期货市场上的定价影响力研究。最后为结论总结和政策建议。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到第4章的内容。第1章是绪论,主要内容为背景、章节安排和创新点等,第2章是理论梳理和文献综述,对本文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找出优点与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展开研究。第3章是对全球及中国煤炭市场现状的研究。第4章根据前述章节的研究论述了中国煤炭定价权的形成及构建,对中国煤炭定价权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做了分析,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为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主体部分。包含第5章至第8章内容。第5章,首先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并将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纳入进来,重新预测煤炭需求峰值,考察中国树立和争取煤炭能源定价权的现实需要。本章运用煤炭消费EKC曲线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煤炭需求拐点测算。同时,构建了ARMA模型,对中国煤炭进口总量进行回归分析,以此对未来中国煤炭进口量的走势做出合理预测。本章对中国未来煤炭需求趋势做出了两个判断:第一,2013年并非煤炭需求下降拐点,若按6.5%的年均GDP增长率,在2037年才会达到煤炭需求拐点。第二,未来几年,中国煤炭进口量会处于上升状态。既然中国未来一定时期内处于煤炭需求上升期、煤炭进口增长期,煤炭价格的巨幅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家能源供给,因此,积极研究中国煤炭市场的国际定价权现状已刻不容缓。第6章,从市场势力的视角,分析全球主要煤炭进出口国贸易情况以及中国主要煤炭进出口国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关系。以煤炭价格为例采用面板数据,利用PTM模型估算了全球主要进出口大国的市场势力,并基于PTM的结果选择进一步对中国煤炭进出口的市场势力建立了基于剩余需求弹性模型的SMR模型。结果表明,在PTM模型框架下,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中国均在煤炭出口市场中市场势力显着,具有煤炭出口定价权。煤炭进口市场中,仅中国拥有较弱的煤炭定价权,印度、韩国、日本均没有煤炭定价权。煤炭国际贸易在主要煤炭出口市场均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属于卖方市场。煤炭出口贸易中,优势出口国可以通过汇率的传导在目标市场进行差别化定价,进而表现为在目标出口国拥有市场势力。煤炭进口贸易中,日本和韩国不存在市场势力与其煤炭完全依赖进口有密切关系。印度不存在市场势力,印度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进口价格的上涨,进而使得印度进口商的收益减少。以上结论反映了进口国在煤炭贸易上的弱势地位,同时也反应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煤炭能源产业落后的事实。由于本文主要侧重研究中国的市场定价权,第6章在通过进口商的PTM模型测度得到中国具有国际煤炭影响力后,选择了进一步构建基于Lerner指数理论的修正后的剩余需求弹性模型SMR,通过纳入更多变量对中国的进口定价权进行补充实证。结合PTM模型及SMR模型的实证结果,对中国煤炭的国际定价权的整体评估如下:第一,中国对印尼煤炭进口有市场势力,对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没有绝对市场势力。第二,在市场势力PTM及SMR模型下,影响煤炭进出口价格的主要因素是美元汇率、煤炭替代品如天然气等能源的价格、双方国家的GDP增长率、运输距离和进口国的需求弹性因素等。第三,在整个煤炭国际贸易市场中,中国具有一定的卖方市场势力,但中国煤炭出口量很少,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在中国煤炭出口的十一个主要目标市场上,除印尼外,均存在市场势力,由于目标出口国仅是亚洲国家,且出口量较小,可以认为,中国拥有亚洲范围内的煤炭出口定价权。可以成为全球煤炭能源定价的重要力量。第7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煤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影响机制,通过建立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煤炭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的动态关系,考察煤炭期货市场的价格是否能够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本章运用2013-2019年的1521组日度时间序列数据,将中国郑州动力煤市场价格对秦皇岛动力煤现货价格先后进行了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回归、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等,发现中国动力煤期货和中国动力煤现货的变动具有联动效应,他们在短期和长期内都存在稳定的动态联系。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有引导作用。说明中国动力煤现货价格和动力煤期货价格互为影响,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已经具备价格发现功能。这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煤炭期货市场的国际定价影响力提供了重要基础。第8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期货市场与定价权之间的互动机制,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金融市场视角下的价格传递理论模型,并对期货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对中国煤炭期货市场的定价影响力与欧洲ICE理查德湾煤炭期货市场及ICE鹿特丹煤炭期货市场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本章选取ICE南非理查德湾煤炭期货、ICE荷兰鹿特丹煤炭期货、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三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谱分析方法对2013年-2019年间共1940组期货价格日度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显示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与ICE南非理查德湾煤炭期货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价格引导关系,ICE南非理查德湾煤炭期货市场对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的影响更大。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与ICE荷兰鹿特丹煤炭期货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价格引导关系,但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对ICE荷兰鹿特丹煤炭期货市场的影响非常微小。研究表明,中国缺乏与第一大进口国地位相匹配的定价权优势。最后一部分为第9章,为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前面每章的研究进行了总体总结,针对总结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针对本文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基于上述研究工作,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四点政策建议。第一,整合与完善中国煤炭产业链,规范煤炭现货市场;第二,实施企业联盟,争取国际价格谈判优势;第三,提高煤炭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信息有效性;第四,健全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参与国际煤炭定价,形成权威的国际煤炭基准价,积极打造国际煤炭定价中心。经过深入思考和总结后,笔者认为本文存在如下三个创新点:1.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较合理地将包含三次项的EKC曲线纳入空间计量模型,并以此预测煤炭需求峰值(拐点)。使用逻辑及高斯曲线的研究中,大多忽略了空间因素。经济增长对煤炭需求的影响同样缺乏细致讨论,本文试图引入EKC这一经验假说并对其验证。结合EKC与空间计量的研究中,或不直接涉及煤炭消费需求,或将EKC中经济增长对因变量的倒N型关系以简单的倒U型关系取代,本文将三次项纳入模型可以得到更为稳健的估计与预测。2.研究视角上的创新。从现货及期货市场两个视角测度中国煤炭国际定价权。相关研究通常只关注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中单个市场的定价权,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市场势力相关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不仅对中国在煤炭现货市场是否具有市场势力进行了检验,还对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对全球其它主要期货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煤炭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间的动态关系,从而能够更全面地测度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3.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替代品,或者拥有交易中心左右煤炭相关金融产品价格,对于煤炭定价权研究相对较少。中国学者则多侧重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本文展开对中国煤炭定价权的直接研究,是对能源定价权相关文献的有益补充,也能为解决中国能源结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
石启龙[3](2019)在《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场操纵通过虚构市场供求关系控制价格波动以制造交易价差获利的内在机理一成不变,但具体的实施策略则受制于资本市场的结构。在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中,市场操纵行为因被限制于单一市场而展现为传统的单市场操纵形态。随着金融衍生品的诞生开启了资本市场的融通趋势,股票市场与期指市场间的价格关联效应使跨市场操纵成为新动向,并形成交易型和信息型两种实施模式。其中,交易型模式利用股价指数的可操纵性,直接以交易行为虚构市场供求,控制市场价格,借助股票期现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牵引关联市场价格波动以获利;信息型模式通过向市场释放信息诱导交易的时点和方向,虚构市场供求,控制市场价格,借助股票期现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牵引关联市场价格波动以获利。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融合催生出利用资本市场跨境价格关联渠道实施的更为复杂、隐蔽的跨境操纵实施模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影响的波动性是市场操纵的实施基础,控制价格波动以获利的机理使操纵行为蕴含价格波动风险,风险在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中因被限制在单一市场内而显现非系统性。在资本市场融通趋势下,跨市场操纵的价格波动风险沿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释放,并在金融综合经营格局下跨行业、跨机构、跨市场系统性溢出,在现有基于金融分业体制和资本市场隔绝结构的监管法律制度下产生监管盲区,威胁金融安全,隐含市场和法治的双重危机。究其原因,一是监管权创设有欠缺,现有操纵行为监管局限于行为规制和事后惩治的微观层面,缺失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二是监管权配置不合理,以证监会为绝对权威的“倒金字塔”监管结构和低效监管协调机制抑制监管效率;三是监管权运行有障碍,市场分割式的操纵禁止规范框架缺乏整体监管视阈,造成跨市场监管缝隙,而价量控制的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疏离于操纵行为的实施机理和发展趋势。问题源于现有操纵行为本质认识囿于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下单市场操纵认知,将市场操纵监管局限于投资者保护和事后惩治等微观行为监管层面,无法应对跨市场操纵价格波动风险的系统性演变。对此,市场操纵本质把握应从关注操纵结果的价格操纵和价量控制以及操纵行为的欺诈和市场欺诈延展至操纵的实施条件。滥用市场优势控制价格的市场操纵本质认知通过行为的前提和结果表征行为的操纵性,可以重构市场操纵监管内涵,在完善市场分割、行为规制、事后惩治的微观监管制度基础上,引入全局视阈、风险治理和事前防范的宏观监管制度,构建统合性监管制度框架。首先,防范是关键。在操纵行为监管制度设计中引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和制度,在立法中确定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责,并顺畅其监管视阈覆盖资本市场的法律途径。然而系统性风险概念的模糊使宏观审慎监管权存在滥用可能,对此,一是在监管权配置方面贯彻以权力制衡理念,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议事机制基础上构建高效的资本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强化监管信息交流和共享,遏制监管行为偏差,构建监管资源高效配置、信息流动顺畅的“金字塔型”市场监管体系结构,在双边和多边层面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监管协作机制;二是在监管权运行方面限定监管权边界。围绕市场优势设置主动防御的信息监管制度,根据不同类型操纵行为的风险程度设置差异性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改进投资者分类监管制度,重点监测市场优势投资者;设置跨市场交易大额登记制度。其次,惩治是底线。惩治的正当性依赖于规范的科学性。跨市场操纵与单市场操纵具有相同内在机理和行为结构,只是借助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将原本局限于单市场内的价格控制行为和清仓获利行为分置于价格关联市场,并无实质独立性,可以纳入现有操纵禁止规范予以治理。但应修订现有市场分割的操纵禁止规范体系以应对跨市场操纵的新动向,一是加强立法衔接,弥合跨市场监管缝隙,确定《证券法》和《期货条例》为资本市场基本法和特别法,全面覆盖资本市场操纵行为;二是平衡规范的保障和保护功能,设置以行为模式为核心的“具体规范”规制已有操纵行为,以授权裁量为核心的“授权规范”涵射未来操纵行为;三是在“可替代”原则下通过危险犯、行为犯、结果犯等构成要件差异化设置,实现对跨市场操纵的有效监管。
吉洁[4](2017)在《我国股指期货的规制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核心问题是政府规制和自律规制制度的不足。这些问题源于股指期货规制设计的不合理,通过其它措施严格规制也是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甚至会陷入“规制严格了就抑制市场的发展,规制松了就迅猛发展,发展快了问题也就出来了”的中国式规制与发展的怪圈。规制问题上的风险,其解决之道还在于规制本身的改革。我国股指期货的规制可分为“股指期货市场规制”以及“股指期货和股票跨市场规制”。本文的基本结构由绪论和正文等七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问题提出、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文章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一章,文献综述。从股指期货市场规制、股指期货和股票跨市场规制这两方面梳理了现有的国内外文献。第二章,理论分析。首先阐明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保证金-市场风险理论模型、涨跌幅限制理论模型、规制调整影响的理论模型、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模型,最后基于路径依赖理论分析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第三章,当前我国股指期货规制的现状。主要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规制模式、规制制度、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规制的基本框架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规制的现状,论述了2015年-2016年多次调整股指期货规制的情况。第四章,我国股指期货规制的问题及成因。首先从股指期货市场规制和跨市场规制两个方面阐述了规制存在的问题,接着以我国熔断机制调整为例对规制调整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研究了规制问题的成因。第五章,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规制的比较和借鉴。首先阐述了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接着从股指期货市场规制模式、规制制度等方面对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市场规制进行比较,最后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市场规制的经验借鉴,从规制模式、规制体系、规制制度上得到提示,从规制模式、规制制度上进行借鉴。第六章,我国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对策建议。首先阐述我国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并论述我国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接着研究我国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指标及设计体系,最后提出我国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对策建议。总体来看,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首先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规制模式、规制制度、我国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规制的基本框架这三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股指期货规制的现状,提出股指期货市场规制和跨市场规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通过实证分析研究规制调整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和借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股指期货规制,然后分析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指标及设计体系,引出适合中国现实国情的股指期货规制体系,并提出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杨德森[5](2016)在《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07年发生的次贷危机严重打击了全球经济,在美日欧相继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时,人民币汇率却保持坚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逐渐上升。同时,加入WTO之后,随着我国的金融市场渐次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开始从学术讨论逐渐变成一种现实。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力推手是人民币外汇市场自由化,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迄今为止,金砖五国中只有中国还没有建立外汇期货市场。印度与巴西等在本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时就推出了外汇期货交易产品,而俄罗斯也早在90年代即推出卢布外汇期货产品。纵观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必须加快建立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采用公开、透明、现代化的市场决定机制,形成充足的流动性,才可能形成一个中国具有主导权的可以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价格决定中心,才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最终实现。确定本文主题一是受人民币国际化启发,二是受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与金融体制改革启发。本文的中心主题是如何在法律层面构建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其法律制度建设的关键是根据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的本质,合理划分市场主体、详尽规定市场交易制度和内外部风险控制制度,科学设计人民币外汇期货合约、市场交易模式和金融监管模式,并围绕市场交易模式和金融监管模式配置法律权利义务,创设、修改和整合法律规范。第一章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本章首先从人民币外汇期货的概念、特征以及法律关系入手,阐述了人民币外汇期货的本质;其次,在人民币外汇期货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制度秩序、效率、安全的价值观;最后,对应着人民币外汇期货的价值观,结合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提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制度应由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交易法律制度和风险控制法律制度构成。第二章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主体法律制度。本章分析了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的三大主体,投资者、期货交易所会员、金融监管主体。从投资者适当性角度出发探讨了投资者市场准入制度;从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与期货交易所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探讨了期货交易所会员的市场准入制度;从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的角度,论述了金融监管主体法律制度。第三章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交易制度设计。本章从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实际运行环节的角度结合国内外交易所规则和法律规范论述了市场交易法律制度,具体包括交易法律制度、结算交割法律制度,同时本章还结合我国实际设计了人民币外汇期货合约、人民币外汇期货混合交易模式和结算交割模式。第四章人民币外汇期货内部风险控制。本章从人民币外汇期货内部风险的表现形式、引发内部风险的法律成因以及法律控制手段入手,论述了价格限制制度、持仓限制制度和大户持仓报告制度,并借鉴海外监管实践针对未来人民币外汇期货设计新型的微观审慎监管模式。第五章人民币外汇期货外部风险防范。本章先以股指期货为例论述金融期货的外部风险,以外汇按金为例论述外汇衍生品的外部风险,并过度到论述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外部风险;其次,针对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外部风险,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法律制度、外汇管理法律制度进行阐述,并提出构建人民币外汇期货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设想。第六章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规范体系建设。本章以提出立法建议为中心,首先论证了人民币外汇期货立法需要层次分明、逻辑清楚;其次,论证了制定《期货法》、修订《人民银行法》和《外汇管理条例》的必要性;第三,对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规范如何体现在《期货法》、《人民银行法》、《外汇管理条例》中提出了自己的立法建议;最后,提出应以人民币法律关系为横轴、以期货法律关系为纵轴对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规范进行整合。
曹姮[6](2013)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中美两国股市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全球股市间的相关性不断增强,一国股市的收益率和波动可能会对其他股市产生影响,同时也受到其他国家股市收益率和波动变化的影响。在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进程中,中国股市与外围股市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股市国际化必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规避国际市场波动所带来的投资风险,促进中国股市的稳健发展,研究中国股市与成熟资本市场间收益率与波动的相关性,尤其是与美国股市间的相关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01年12月11日到2011年12月30日期间上证综指、恒生指数及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日收益率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一些关键事件为分界点,将研究期间划分为六个阶段进行研究。在理论分析与股市运行状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VAR模型、DCC-MVGARCH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方法对不同阶段的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美国股市的收益率及收益率波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与美国股市间的相关性在不同阶段强弱并不相同。从总体上看,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以及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美国股市间的相关性逐渐提高,但三地股市的变动并不完全一致,中国股市的国际化进程仍面临诸多考验。最后本文对股市间相关性存在差异的原因即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后股市间相关性增强的原因、做空机制引入后股市走势逐渐不一致的原因以及整个研究区间内股市间相关性总体较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在促进中国股市健康发展、防止股市过度波动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促进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接轨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袁朝阳[7](2013)在《股指期货创新与证券市场监管研究》文中指出股指期货作为一种基础金融衍生工具,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年发展历史,却迅速地在世界范围崛起,被誉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尤其在经历了数次危机的验证之后,其作用和价值逐渐为人们认可和肯定。世界股指期货的发展对国内证券业金融创新取向、监管思路调整甚至证券业的发展方向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2010年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弥补了国内金融创新的不足,完善了证券市场风险管理的机制,丰富了资本市场交易模式,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风险。在运行的两年多时间里,国内市场上关于股指期货的运行是否有助股市稳定的争论喋喋不休,客观上需要拨云见日、理性评价我国股指期货的运行效果,深入剖析制约股指期货发挥作用的根本因素,进一步促进股指期货的健康发展;同时,面对股指期货的种种问题以及其带来的风险变化,适时、适当调整证券监管措施,用合宜的监管为金融创新铺设坦途,优化证券市场生态环境,也是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要求。本文用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以创新和监管为主线纵向梳理了我国证券市场20多年的发展历史,将当前的证券市场定位于创新发展期,即创新萌发踊跃,监管有待优化。而后结合国际经验和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横向对比认为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尚处于新兴市场阶段,即市场比较活跃但基础制度、机制环境不足。综合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创新发展期和新兴市场的两维交点,股指期货创新将对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产生重要影响。其次,本文采用归纳和演绎法综合整理了股指期货的基础理论,理论表明股指期货具有规避风险、价格发现、资产配置等功能,同时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兼有一般风险和自身特殊风险。之后通过考察国外股指期货的历史实践发现,股指期货的发展需要依托股票现货市场的健康与成熟;同时由于其自身先天交易特性,股指期货在回避风险的同时产生了新的风险,并有可能发酵、传递,形成更大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必须实现创新与监管的协同发展。第三,结合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两年以来的运行实践及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股指期货的功能实现状况。其中,通过估计协整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参数、对协整系数及长期、短期均衡调整系数的约束检验等方法检验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运用GARCH模型,同时在以股票价格波动性作为因变量的方差方程中引入期货是否推出这个虚拟变量作为自变量,检验股指期货的上市交易对现货价格波动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股指期货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用β系数来度量系统性风险,对比了具有代表性的上证180、上证50等6个指数在股指期货上市前后的B数值、差异、变化幅度,检验了股指期货降低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具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其上市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有所下降,但股指期货的角色分量比较有限;它有利于降低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但是降低风险的效果有限。针对此种结果,文章进而探寻了表象背后深层的原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深究我国股票市场、股指期货市场以及两市场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的缺陷。之后,就股指期货创新自身风险和新增风险,特别是跨市场风险展开论述,说明股指期货作为证券市场的构成部分,其运行改变了证券市场风险和外部风险传导机制,增加了风险传播、扩散的途径和通道。第四,在明辨创新与监管的辨证关系的基础上,得出股指期货创新的发展需要证券市场监管调整与之协调共进。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调整的思路建设,本文尝试从理论上构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探讨了股指期货作为创新加载项引入证券市场前、后的监管均衡的变化情况;从实践上确立具有更新内涵的三大监管目标,并重塑了“人”字形的监管模式,丰富了三级监管的内涵,增厚了第二级监管,即“五方”与行业协会的一线监管功能,强调了三个监管层级的融汇贯通。最后,在监管调整目标的引导下,就跨市场监管、股票与股指期货市场环境优化以及机构投资者发育等方面提出具体监管措施。主要通过跨市场监管协调机制的完善、稳定机制的构建、信息体制的改进,实现期现货市场的协同;通过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退市制度的落实、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分红制度的市场化、融资融券制度的完善,弥补股票市场缺陷;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的引导、产品线纵深的拓展、相关制度的创新,优化股指期货的市场环境;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基金、证券公司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同时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协作,抑制风险、保障市场安全,从多角度夯实市场基础,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谢政谕[8](2012)在《QFII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于2002年12月正式实施QFII制度,QFII是英文Qualified Foreign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缩写,所谓QFII,就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通常泛指保险、银行、证券商、基金管理机构,以及其它投资机构,包括共同基金、退休基金、政府基金及慈善基金等。QFII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货币未能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以及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这种制度要求外国投资者,在进入一国的证券市场时,必须符合一定条件,通过该国有关部门的审批后,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再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监管的专门帐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QFII制度的建立与证券市场开放有极大的关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证券市场开放达到与国际市场接轨。QFII制度就是有限制直接开放的一种模式。本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多方面地探讨QFII制度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的效应。中国施行QFII制度的效应,包括了提高中国与国际市场关联度;优化投资者结构与投资理念;推动金融创新;促进上市公司完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带来金融服务业的机会与挑战等。定量分析则是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市的国际接轨效应。研究期间为1997年至2011年,变量的选取为上证综合指数、深证综合指数、美国道琼工业指数、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香港恒生指数与台湾加权股价指数。以相关系数分析、因素分析法,分析中国引进QFII制度后,上海股市、深圳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收益率联动性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QFII制度实施后,中国股市不再是封闭的股票市场,中国股市的涨跌方向与国际股市走势方向一致,同时与国际主要股市的收益率联动性也比引进QFII前明显提高。此外,以动态条件相关GARCH模型(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GARCH Model,即DCC-GARCH模型)分析上海股市与深圳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QFII制度实施后,促进中国股市的波动性向国际股市靠拢,波动溢出效应非常明显。QFII的进驻,并没有对中国股票市场起到稳定的作用,而是加大了随国际股市波动的程度。论文最后总结了我国推行QFII制度后尚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人民币剧烈波动的防范问题;QFII的信息披露不够完善的问题;QFII对上市公司股权的掌控性问题;QFII可能带来国际传导性风险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包括继续采取循序渐进的稳健政策;强化QFII的信息披露;完善金融商品创新的配套制度;完善监管体制;以及培养国际证券人才等。
龚金国[9](2011)在《中外股票市场联动性的非参数与半参数建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国际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也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消极影响,蝴蝶效应飞舞全球,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一员的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同样,作为政治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A股市场与世界主要市场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各股票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且呈现出高度的联动性。目前,作为全球第一大新兴市场与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的中国,和世界主要股票市场的联动性己成为监管当局、专家学者和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这一背景下,中国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联动性如何,这种联动性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动性是变化的,那么这种联动性将呈现出怎样的时变轨迹?进一步地,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间的联动性呈现出己有的时变模式?自从加入WTO以后,为了加快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中国资本市场更好地融入全球资本市场的金融改革,比如QFⅡ与QDⅡ制度的实施,股权分置与人民币汇率改革,创业板的推出与股指期货的上市等,这些改革对我国与国际股票市场间的联动性产生了怎样的作用?美国金融危机使得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同样遭受了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的考验,那么金融危机传染效应在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呈现?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深刻认识中国股票市场的变动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上述问题涉及到两个核心层面:第一,股票市场联动性如何科学合理地定量测度?由于金融时间序列收益率数据常呈现“非正态”、“波动聚集”、“尖峰厚尾”等特征,金融市场或金融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呈现“非对称”等特征,已有的基于多元正态分布假设的联动性测度方法就不再合适。此外,中外股票市场间的联动性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如果用具有固定时变相关结构的时变Copula模型来分析这种联动性,也略显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时变Copula非参数模型对中外股票市场间的联动性进行科学地定量测度。第二,如何对中外股票市场联动机理进行计量研究?关于中外股票市场联动机理的计量研究,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外股票市场联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主要通过参数线性回归模型与半参数部分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外股票市场联动机理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计量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以及主要结论如下:一、在对已有股票市场联动性测度方法的回顾剖析及评价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并论述了用时变Copula非参数模型对股票市场联动性进行定量测度。本文将Copula函数中的参数看成时间的一个非参数函数,提出“经验分布函数-局部极大似然估计(ECDF—LMLE)"两步法估计Copula函数中的时变参数;极大伪似然函数确定“最佳”光滑参数;通过广义伪似然比检验对Copula函数中的参数是否时变进行统计假设检验,检验统计量临界值的确定由参数Bootstrap方法完成;通过时变Copula模型的统计拟合检验与似然函数极大化相结合来完成时变Copula模型的选择。给出并证明了Copula函数中时变参数估计量的大样本性质,包括一致性与渐近正态性。最后通过设计大量的Monte-Carlo模拟,表明了时变Copula非参数模型在定量测度联动性方面所具有的可行性、稳健性及其优越性。二、本文基于时变Copula非参数模型对中国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进行估测,并进一步分析了:在中美发生重大事件前后,中国与美国以及大陆与香港间联动性是否存在显着的变化及其成因?本文选取1997-2010年中国大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香港六个重要资本市场的周收益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变Copula非参数模型对它们之间的联动性进行建模。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动性具有明显的时变性和区域性两大显着特征。在整个样本期,上证与恒生、日经225、欧美股市(标准普尔500、道琼斯、法国CAC40以及德国DAX)之间的联动性中,上证与恒生是最大的,其次是与日经225指数,与欧美股市的相关性都偏低。在中国加入WTO、中国正式启动QFⅡ、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这四个时期,大陆与香港之间的联动性在各时期后均比各时期前显着增加,即随着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股市之间的联动性有明显加强的趋势。然而中美股市间除了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这个时期,联动性明显加强;在中国加入WTO、中国启动QFⅡ、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三个时期前后,中美市场联动性差异不明显。三、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外股票市场联动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数据获取,特别是中国金融自由化这一影响变量。由于无法直接获取中国金融自由化这一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1982-2010年各季度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从构建出的指数结果可以看出,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并得出2010年我国的金融自由化化程度己达到66.65%,换句话说,中国金融市场化之路已完成了一大半,但与完全实现金融市场化的要求相比,我国目前还处于部分金融压抑状态,比如我国资本账户还未完全开放。四、基于参数与半参数部分线性回归模型,本文对中国与美国以及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间联动性的内在机理进行了计量研究。本文选取了中国金融自由化、对外贸易依存度、GDP增长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差异、利率差异、美国金融危机时期虚拟变量与中国金融自由化的交互影响、美国金融危机时期以及后金融危机时期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研究发现,半参数部分线性回归模型相对参数线性回归模型所得结论更加稳健,并且符合经济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股市之间的联动性,但降低了中美股市之间的联动性;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但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之间并不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伴随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加剧了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之间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反而减弱了中美之间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中美股市之间的联动性都有非常显着的提高;随着中国贸易依存度的提高,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中美之间的联动性都有加强的趋势,特别是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之间;宏观经济指标(GDP增长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差异、利率差异)较小时,大陆和香港股市之间联动性变化不明显,但当这三个宏观经济指标差异大到一定程度后,大陆和香港股市之间联动性有下降的趋势,这符合理论预期,但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对中美股市联动性的影响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提出时变Copula非参数模型,并将它用于定量测度股票市场的联动性。本文完整给出了该模型所涉及的统计推断理论,包括时变参数估计、光滑参数选择、参数是否时变的假设检验以及时变参数估计量的大样本性质;设计了大量的Monte-Carlo模拟,说明该模型在小样本时的可行性、稳健性和优越性。通过该模型不仅可以对股票市场联动性进行合理地定量测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该模型可以更科学、更合理地对金融市场或金融资产间相关结构进行动态建模,从而可以更好地为投资组合、风险管理以及衍生品定价等问题服务。二、改进了时变Copula模型的选择方法。针对现有文献只涉及到如何从某一特定方面来完成Copula模型(参数为常数)的选择,对时变Copula模型选择的研究还比较欠缺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通过时变Copula模型统计拟合检验与似然函数极大化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模型选择的思路及实施路径。三、本文对中国与美国以及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间联动性的内在机理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计量研究。其一,解释变量的选择较已有研究更加全面,并构建了1982年到2010年各季度的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这一解释变量数据;其二,模型设定较已有研究更加科学合理,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参数线性回归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进而设定了半参数部分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联动的内在机理。
王亚梅[10](2008)在《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交易所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地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越来越多的交易所开始变更传统的非盈利性的会员制互助结构,采用更富有竞争性和适应能力的公司制治理结构。中国的期货交易所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行政性会员组织”,会员在交易所没有话语权,交易所高级管理人员由证监会任命,交易所产权不明晰。在未来金融期货市场开放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中国期货交易所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会员制改造,然后再走上公司化的道路,还是跨跃式地直接完成公司化改制,是中国期货交易所所发展中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论文以“公司化”作为切入点。本文依次对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基本理论、改制的核心和难题进行了研究,然后论述了国内期货交易所的改制问题(必然性、可行性和改制方案设计)。论文以公司治理改革为主线。本文首先对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认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变革是公司化改制的本质。然后以交易所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变化为线索,对公司化改制的动因、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必然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设计了中国期货交易所的三阶段公司化改制方案。全文共分九个部分:第1章绪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浪潮。伴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这股浪潮逐渐波及到中国的期货交易所。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期货交易所之间兼并重组的浪潮以及国内资本市场限制的逐步取消,将会使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期货交易所面临国际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电子化、信息化动摇了期货交易所的生存基础,使得交易所产权和交易权分离成为可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期货交易所也将不可避免地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之中,必将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而出,除了期货市场的改革之外,期货交易所的公司化改革也将不可避免。然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文章框架,最后介绍了论文的创新和尚待研究之处。第2章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理论演进的分析,我们认为:建立以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中国企业改革的必然方向和实践选择。通过对公用事业理论演进的分析,得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共物品的属性正在发生变化,过去属于公共物品的产品现在可能已经成为“准公共物品”或竞争性产品;过去属于自然垄断的领域,现在有些已经可以划分为垄断环节和竞争环节。期货交易所提供的交易服务作为公共物品,受限于竞价方式和人力资本,过去交易权力一直被会员垄断。现在由于电子化和信息化,垄断不再成为必需,交易权和所有权分离成为必然,期货交易所的组织变革不可避免。通过对企业理论和公共事业理论演进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的期货交易所组织变革不可避免,改革的方向同大多数企业一样,必然是向现代公司转变。最后,我们对国内外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第3章是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核心: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改变。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司化就是期货交易所从非营利性组织转变为盈利性组织。我们认为期货交易所一直就是盈利性组织,是在会员层面上的盈利性组织;会员制交易所虽然不得向会员分配盈利,但是交易所可以通过返还手续费、降低服务收费间接地把盈利转移给会员。我们认为公司化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1)明确法人性质;(2)界定产权关系;(3)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明确交易所(或公司)的法人性质,交易所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只是为交易所公司化提供了基础,并不会给交易所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界定产权关系,为实现企业的自负盈亏提供了可能。但是在现代社会,所有者并不一定具有企业家才能,客观上要求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传统的西方期货交易所,改制前后产权都是明晰的,如果不使所有权和经营权、交易权分离,不降低会员对交易所的控制,即使转变成营利性组织,也不会给交易所带来质的变化。虽然对中国的期货交易所而言,界定产权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也只是把中国的交易所由原来的“行政性交易所”变为会员制交易所,同其它交易所一样,不会给自身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只有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机构和机制,才能从机构效率、决策效率、监督效率、融资和激励约束方面给交易所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才能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所的竞争力。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才是公司化改制的核心内容,公司化改制的本质特征是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发生了改变,因此公司治理就成为了研究和实施公司化改制的核心问题。之后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等方面对会员制交易所和公司制交易所进行了比较分析。第4章是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动因分析。国外有市场影响的期货交易所基本上都完成了公司化改制,公司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电子技术的进步和电子交易平台的出现、动摇了传统交易所的垄断基础,使会员不再成为必需,交易权和所有权分离成为可能;期货交易市场格局的变化要求期货交易所改变竞争战略,战略的调整和改变势必带来组织和治理方面的改革;信息化社会中,由于交易成本低廉,方式灵活,另类交易市场和其他场外交易市场给传统期货交易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必然要求交易所改变交易方式和组织变革;全球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浪潮和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化也必将对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带来深刻的影响。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期货交易所进行公司化改制必然有深刻的内部原因。传统期货交易所无论是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都已经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快速变化,所以才迫切地要求进行公司化改制。第5章是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难题:自律问题。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后,一方面存在着趋利的动机,追求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交易所仍然存在着对期货交易的监管职责,因而自律就成为一个影响交易所改制的重大问题。本章首先对会员制交易所的自律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指出了自律制度的优点和缺点。接着对公司化对于自律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一方面,公司化有可能加剧原有的利益冲突、增加新的利益冲突和增加了有效自律监管的障碍;另一方面,交易所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有效分离,可以缓解利益冲突。更进一步,如果交易所改制上市,交易所要承担信息披露义务,也可以缓解利益冲突。所以,自律也就成为了影响交易所改制的一个重要因素。第6章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必然性分析。中国的期货交易所既有与国外交易所相同的地方,也具有明显不同的地方。它除了具有国外交易所固有的弊端以外,还具有产权不清、行政性干预过多等问题。加入WTO以后,对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和国内资本投资海外市场的限制将会逐渐取消,中国期货交易所的垄断地位将会动摇,将必然面对全球期货交易所的激烈竞争;交易自动化使交易所失去采取会员制的必要。会员制是技术不发达的产物,适应了交易大厅的需要。在自动化的市场,进入市场没有任何技术障碍,投资者可在任何地方买卖任何一家交易所的股票,投资者直接交易的成本较低,从而减少了对金融中介的需求。也就是说,交易自动化使得交易所的产权可同会员资格分离,交易所无须采取互助性质的会员制;会员制的“决策一致性”增加了决策成本;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交易所在经营和管理层面缺乏创新,经营成本高,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此外,政府或监管部门对交易所过多的行政干预,也不利于交易所的经营和运作。所以,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参与全球交易所的竞争,中国的期货交易所就必须在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上做出变化,必须进行公司化改制。第7章是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可行性分析。公司化改制不但在理论分析上是必然的结果,在经济性、操作性和政策法律层面也是可行的。从法律层面上看,新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中虽然仍保留了“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在新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中又规定了“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期货交易所可以采取会员制或者公司制的组织形式”,这可谓是最大的创新。我们认为这为期货交易所的公司化改制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为期交所实行公司制组织形式预留法律空间,这也同时赋予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作为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的合法地位。公司化改制不但要在法律上可行,最重要的是必须在经济性上可行,这样才会诱使期货交易所实行公司化改制。通过对国外期货交易所改制前后的实证分析,我们得知改制后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效率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交易所的公司化改制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交易所的改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国外的交易所改制也是一个逐渐认识和完善的过程,所以就要求在操作上是可行的。中国国有企业50年的改革历程,特别是近年来的国企股份制改革,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改革经验和教训,所以交易所的改制不会盲目进行。最后,我们对“两阶段改制”思想进行了批驳。第8章是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方案研究。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和香港交易和结算所公司(HKEx)公司化改制的过程和程序以及两家改制后交易所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来看,我们发现为了使改制顺利进行和平稳过渡,两家交易所都实行了渐进式的改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金融市场化改革和期货市场日趋规范为中国期货交易所提供了契机,中国交易所公司化改制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依法进行的原则。改革的第一步是建立相对控股的期货交易所,即原来的会员转变为股东,并持有相当比重的股票,对机构投资者的身份和最大持股比例进行限制,这样既能改善现有的治理结构,又能照顾到原来会员的部分利益,有利于推进期货交易所的公司化改制;第二步,改造成为相对控股的交易所会有要求进一步改善治理结构的需要,会有增加交易所公平、透明性的需要,所以改造成为相对控股的交易所象其它公司一样,也有上市需求,所以我们认为股票上市,改造成为上市“公司”是交易所改制的第二步;由于交易所具有的公益性质,所以交易所股东在个人利益、公司利益和公众利益方面会有与一般公司不同的要求,所以交易所改制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起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交易所。第9章是总结与展望。本章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由于改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政府,期货公司等环节,不但需要交易所的组织制度改革,还需要监管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因而我们提出了几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改制是必然的,改制也是可行的,我们认为,中国期货交易所的改制,只是一个时机的选择问题。期货交易所的公司化改制是一项根本的制度变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只是在国内,在国外也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可循。论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本文是第一部对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进行系统论述的论文。尽管国内早在1998年前后就有学者对公司化进行研究,但是基本上所有的文章都是对国外期货交易所的公司化改制进行论述,然后得出对中国期货交易所的启示。本文是第一部对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专门论述的文章。第二,本文提出了公司化包括三个方面,论证了交易所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完善是公司化改制的本质。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以是否盈利为公司制交易所的主要或本质特征,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交易所公司化改制是交易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本质是降低会员对交易所的控制。本文第一个提出了交易所改制包含三个方面:明确法人性质、界定产权关系、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之后,本文又第一个论证了,在公司化改制包含的三个方面中,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是公司化改制的核心问题。第三,对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设计了三阶段方案。根据国外期货交易所的公司化改制实践和中国期货交易所的治理现状,第一个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三阶段的改制方案。
二、机遇:加入WTO和我国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遇:加入WTO和我国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 国际贸易的概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三 国外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二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图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可能的创新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 |
一 绝对优势理论 |
二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二节 新古典贸易理论 |
一 要素禀赋理论 |
二 里昂惕夫悖论 |
三 HOV模型 |
第三节 引力模型及其应用 |
一 引力模型 |
二 引力模型实证应用的定理 |
第四节 贸易措施 |
一 关税 |
二 区域贸易协定 |
三 出口补贴和进口配额 |
第五节 标准贸易模型 |
第六节 新贸易理论 |
一 产业内贸易理论 |
二 相互倾销理论 |
三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理论 |
第二章 世界大豆概况 |
第一节 生产 |
第二节 加工 |
第三节 贸易和流通 |
第四节 消费 |
第三章 中国大豆的国际贸易结构 |
第一节 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二节 进口商品结构相关指数分析 |
一 结构变化指数 |
二 进口集中度指数 |
三 产品分散度指数 |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相关指数分析 |
一 Bruelhart指数 |
二 HIT指数 |
第四章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主要大豆生产国概况分析 |
一 巴西农业概况 |
二 美国农业概况 |
三 中国农业概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和数据来源 |
一 万有引力模型 |
二 中国大豆进口影响因素分析 |
三 实证分析 |
第五章 大豆定价权研究 |
第一节 定价的方法 |
第二节 中美大豆价格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大豆期货价格与成本的关系 |
一 美国大豆价格分析 |
二 中国大豆价格分析 |
三 中美大豆价格比较 |
第四节 大豆期货市场操纵研究 |
第五节 大豆期货价格的几个特点 |
第六章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第一节 中美大豆生产概述 |
第二节 理论模型和数据来源 |
一 理论模型 |
二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 中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二 美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中国大豆主产省(区市)研究 |
一 理论模型 |
二 数据来源 |
三 实证分析 |
第七章 中美大豆补贴对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演变 |
第二节 《农业协定》 |
第三节 中国加入WTO时承诺 |
一 对农业的承诺 |
二 对农业支持措施的承诺 |
第四节 中国补贴的测算 |
一 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
二 农业“黄箱”补贴的测算 |
三 农业的单项补贴值和总补贴值 |
第五节 美国大豆补贴分析 |
第六节 中国对大豆的补贴是否提高了产量 |
一 模型和数据来源 |
二 大豆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七节 实证分析 |
第八章 大豆贸易的福利分析 |
第一节 理论模型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进口大豆的弹性值估计 |
第三节 大豆进口福利的长短期分析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国际定价权与国际定价影响力 |
1.5.2 国际定价中心与期货交易所 |
1.5.3 价格发现 |
1.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供求规律与价格理论 |
2.1.2 市场势力相关理论 |
2.1.3 期货市场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定价权的形成 |
2.2.2 能源需求相关研究 |
2.2.3 关于国际市场势力与国际定价权的相关研究 |
2.2.4 关于期货市场与国际定价权的相关研究 |
2.2.5 简要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全球及中国煤炭能源市场发展现状研究 |
3.1 煤炭能源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
3.1.1 全球煤炭能源市场总体供需形势分析 |
3.1.2 中国煤炭能源市场总体供需形势分析 |
3.2 煤炭能源市场贸易现状研究 |
3.2.1 全球煤炭贸易形势 |
3.2.2 中国煤炭贸易形势 |
3.3 煤炭定价方式分析 |
3.3.1 全球煤炭能源主要定价方式 |
3.3.2 中国煤炭能源定价历史变迁 |
3.4 中外煤炭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
3.4.1 国际煤炭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
3.4.2 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定价权的形成及构建 |
4.1 煤炭定价权的形成 |
4.1.1 煤炭能源定价权的形成 |
4.1.2 煤炭期货市场在定价中的作用 |
4.2 影响煤炭定价权的主要因素 |
4.2.1 现货市场因素 |
4.2.2 期货市场因素 |
4.3 中国煤炭定价权缺失的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 |
4.3.1 中国煤炭定价权缺失的影响因素 |
4.3.2 煤炭定价权缺失对中国现货及期货市场的传导路径 |
4.4 中国构建煤炭定价中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4.1 中国构建国际定价中心的意义 |
4.4.2 中国构建煤炭定价中心可行性分析 |
4.5 实现煤炭定价权的路径规划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煤炭需求拐点预测及进口量研究 |
5.1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煤炭需求拐点预测 |
5.1.1 煤炭需求拐点理论假设 |
5.1.2 煤炭需求拐点模型 |
5.1.3 煤炭消费EKC曲线空间计量实证研究 |
5.2 基于ARMA模型的中国煤炭进口量预测 |
5.2.1 变量与数据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3 实证过程 |
5.2.4 实证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市场势力视角的中国煤炭能源定价权研究 |
6.1 市场势力与定价权的互动机理 |
6.1.1 定价权的经济学机理 |
6.1.2 市场势力的测度方法 |
6.1.3 市场势力与定价权的关系 |
6.2 基于PTM模型的全球主要煤炭贸易国市场势力研究 |
6.2.1 模型的选择与推导 |
6.2.2 变量与数据来源 |
6.2.3 全球主要煤炭出口国市场势力实证检验 |
6.2.4 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市场势力实证检验 |
6.3 中国煤炭能源进出口市场势力研究 |
6.3.1 基于PTM模型的中国煤炭进出口市场势力研究 |
6.3.2 基于SMR模型的中国煤炭进口市场势力研究 |
6.3.3 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煤炭能源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研究 |
7.1 煤炭期货市场对取得煤炭定价权的意义 |
7.1.1 大宗商品期货定价机制的产生 |
7.1.2 煤炭期货市场对取得煤炭定价权的意义 |
7.2 中国煤炭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相互作用机理 |
7.2.1 煤炭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价格的作用机理 |
7.2.2 煤炭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的作用机理 |
7.3 煤炭期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分析方法与理论模型 |
7.3.1 分析方法 |
7.3.2 理论模型 |
7.3.3 变量与数据来源 |
7.4 煤炭期货与煤炭现货长期与短期关系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期货市场的中国煤炭能源定价权研究 |
8.1 国际煤炭价格对中国煤炭价格的期货传导路径 |
8.1.1 国际煤炭价格对中国煤炭价格的期货传导路径 |
8.1.2 中国与ICE期货市场联动现实基础 |
8.2 期货定价机制下国际定价权的测度方法 |
8.2.1 期货定价机制下国际定价权的测度方法 |
8.2.2 不同期货市场联动过程中的表现 |
8.3 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 |
8.3.1 研究方法 |
8.3.2 数据选取 |
8.4 中国煤炭期货价格与ICE 理查德湾煤炭期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
8.5 中国煤炭期货价格与ICE鹿特丹港煤炭期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
8.6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
(3)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实证分析法 |
1.3.2 规范分析法 |
1.3.3 历史研究法 |
1.3.4 比较分析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跨市场操纵的可行性问题 |
1.4.2 跨市场操纵的本体论问题 |
1.4.3 跨市场操纵的监管法律制度 |
1.4.4 经济法理念和制度治理跨市场操纵的优势 |
1.5 研究逻辑思路与内容(图) |
1.6 难点与贡献 |
1.6.1 难点 |
1.6.2 创新 |
1.7 不足与展望 |
第2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的基本模式 |
2.1 跨市场操纵的生成逻辑 |
2.1.1 跨市场交易的界定 |
2.1.2 跨市场交易的类型 |
2.1.3 跨市场操纵的生成 |
2.2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
2.2.1 股价指数的可操纵性 |
2.2.2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
2.2.3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之一:操纵指数权重股 |
2.2.4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之二:操纵期指合约 |
2.3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
2.3.1 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机制 |
2.3.2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
2.3.3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 |
2.4 跨境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
2.4.1 资本市场国际一体化进程 |
2.4.2 跨境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
2.4.3 跨境型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 |
第3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的系统性风险演变 |
3.1 单市场操纵所蕴含风险的非系统性:以股票市场为例分析 |
3.1.1 市场操纵的价格波动风险 |
3.1.2 单市场操纵风险的表现 |
3.1.3 单市场操纵风险的特质 |
3.2 衍生品市场操纵蕴含风险的系统性端倪:以期指市场为例分析 |
3.2.1 期指市场的诞生 |
3.2.2 期指市场的特有属性 |
3.2.3 期指市场操纵风险的特质 |
3.3 跨市场操纵风险的系统性演变 |
3.3.1 资本市场的融通变革 |
3.3.2 跨市场操纵风险系统性演变的机理:跨市场信息传导机制 |
3.3.3 跨市场操纵风险系统性演变的渠道:跨市场价格关联机制 |
3.3.4 跨市场操纵风险的系统性展现 |
第4章 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的失灵 |
4.1 监管权配置的失衡 |
4.1.1 市场操纵监管主体的梳理 |
4.1.2 宏观审慎监管主体缺位 |
4.1.3 监管协作机制有待完善 |
4.1.4 监管体制的“倒金字塔”结构 |
4.2 监管权运行的失范之一:操纵禁止规范滞后 |
4.2.1 市场操纵禁止规范的梳理 |
4.2.2 缺失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基本规则 |
4.2.3 市场分割的规范体系 |
4.2.4 逻辑混乱的规范结构 |
4.3 监管权运行失范之二:操纵行为实质认知失当 |
4.3.1 市场操纵实质界定的梳理 |
4.3.2 立法中价量控制界定的“似是而非” |
4.3.3 实践中交易量控制界定的“舍本逐末” |
第5章 市场操纵本质的新认知及监管创新 |
5.1 域外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的考察 |
5.1.1 欺诈理论 |
5.1.2 市场欺诈理论 |
5.1.3 价格操纵理论 |
5.2 既有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的困境 |
5.2.1 疏离于市场操纵的实施机理 |
5.2.2 隐含监管权力滥用的危险 |
5.2.3 局限于对市场操纵的微观监管 |
5.2.4 聚焦于对操纵者的事后惩治 |
5.3 市场操纵本质的新认知 |
5.3.1 对价格控制能力的关注 |
5.3.2 市场优势与操纵行为的关联 |
5.3.3 滥用市场优势控制价格 |
5.4 统合式监管框架设计及实施路径 |
5.4.1 统合式监管框架设计思路 |
5.4.2 统合式监管框架的实现路径 |
第6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构建 |
6.1 跨市场操纵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 |
6.1.1 宏观审慎监管释义 |
6.1.2 宏观审慎监管与跨市场操纵的契合 |
6.1.3 跨市场操纵宏观审慎监管的展开 |
6.2 域外跨市场操纵监管主体的梳理 |
6.2.1 美国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
6.2.2 英国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
6.2.3 日本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
6.3 跨市场操纵风险监管体系设计 |
6.3.1 建立资本市场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
6.3.2 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协作机制 |
6.3.3 改进资本市场的微观监管结构 |
6.3.4 推进资本市场跨境监管协作机制 |
6.4 跨市场操纵防御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设计 |
6.4.1 设置差异性的资本市场合格投资者制度 |
6.4.2 完善资本市场投资者分类监管制度 |
6.4.3 改进跨市场大额交易登记制度 |
第7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行为监管法律制度完善 |
7.1 域外立法规制跨市场操纵的样本梳理 |
7.1.1 设置专门的跨市场操纵禁止规范 |
7.1.2 统合市场操纵禁止规范 |
7.1.3 改进市场分割的操纵禁止规范 |
7.2 跨市场操纵的实质独立性分析 |
7.2.1 跨市场操纵策略的理论纷争 |
7.2.2 跨市场操纵的理论类型 |
7.2.3 跨市场操纵策略的独立性分析 |
7.3 我国跨市场操纵行为监管法律制度改进 |
7.3.1 弥合市场分割立法体系的监管缝隙 |
7.3.2 优化市场操纵禁止规范框架 |
7.3.3 设置多元化市场操纵行为构成要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我国股指期货的规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国际背景 |
0.1.2 国内背景 |
0.2 问题的提出 |
0.3 研究的意义 |
0.3.1 理论意义 |
0.3.2 现实意义 |
0.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4.1 股指期货 |
0.4.2 规制和规制体系 |
0.4.3 股指期货的规制 |
0.4.4 规制改革和规制调整 |
0.5 研究方法 |
0.6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0.7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0.7.1 创新之处 |
0.7.2 不足之处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外研究状况 |
1.1.1 股指期货市场规制的相关研究 |
1.1.2 股指期货和股票跨市场规制的相关理论研究 |
1.2 国内研究状况 |
1.2.1 股指期货市场规制的相关研究 |
1.2.2 股指期货和股票跨市场规制的相关理论研究 |
1.3 文献评述 |
第2章 理论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保证金理论 |
2.1.1.1 违约风险理论 |
2.1.1.2 价格波动理论 |
2.1.2 涨跌幅理论 |
2.1.3 熔断理论 |
2.1.4 路径依赖理论 |
2.2 理论模型构建 |
2.2.1 保证金-市场风险理论模型 |
2.2.2 涨跌幅限制理论模型 |
2.2.3 规制调整影响的理论模型 |
2.2.3.1 规制调整影响市场波动性的模型构建 |
2.2.3.2 规制调整影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模型构建 |
2.2.4 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模型 |
2.2.4.1 股指期货规制的收益成本分析模型 |
2.2.4.2 股指期货规制的现实均衡和理想均衡 |
2.2.4.3 股指期货规制均衡的动态变化 |
2.3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股指期货规制改革 |
第3章 当前我国股指期货规制的现状 |
3.1 我国股指期货规制的现状 |
3.1.1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规制模式 |
3.1.2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规制的重要规则和办法 |
3.1.3 我国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规制的基本框架 |
3.2 2015 年-2016年多次调整股指期货规制 |
第4章 我国股指期货规制的问题及成因 |
4.1 当前我国股指期货规制存在的问题 |
4.1.1 股指期货市场规制存在的问题 |
4.1.1.1 法律体制不完备,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 |
4.1.1.2 政府规制手段单一化 |
4.1.1.3 规制的主体职责不清 |
4.1.1.4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职权受限 |
4.1.1.5 中国期货行业协会功能缺失 |
4.1.1.6 规制制度存在缺陷 |
4.1.2 跨市场规制存在问题 |
4.2 规制调整实证分析——以我国熔断机制调整为例 |
4.2.1 熔断机制的实施和暂停 |
4.2.1.1 熔断机制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
4.2.1.2 股灾后熔断机制的调整 |
4.2.2 熔断机制调整前后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4.2.2.1 实施熔断机制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4.2.2.2 暂停熔断机制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4.2.3 熔断机制调整前后对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
4.3 我国股指期货规制问题的成因 |
4.3.1 规制部门轻发展重规制,对市场的认识不足 |
4.3.2 组织管理行政化 |
4.3.3 中国市场环境不成熟,引进国外经验过于轻率 |
4.3.4 缺乏与制度相关的政策配套 |
第5章 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规制的比较和借鉴 |
5.1 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 |
5.1.1 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回顾 |
5.1.2 世界主要经济体主要股指期货市场概述 |
5.2 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市场规制的比较 |
5.2.1 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市场规制模式的比较 |
5.2.1.1 世界主要经济体规制模式分类 |
5.2.1.2 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市场规制模式的总结 |
5.2.2 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市场规制制度的比较 |
5.2.2.1 涨跌幅限制制度的比较 |
5.2.2.2 限仓制度的比较 |
5.2.2.3 合约乘数制度的比较 |
5.2.2.4 客户赔偿与争端制度的比较 |
5.2.2.5 熔断机制的比较 |
5.2.2.6 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 |
5.3 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市场规制的启示和经验借鉴 |
5.3.1 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市场规制的启示 |
5.3.1.1 规制模式的启示 |
5.3.1.2 规制制度的启示 |
5.3.2 世界主要经济体股指期货市场规制的借鉴 |
5.3.2.1 规制模式借鉴 |
5.3.2.2 规制制度借鉴 |
第6章 我国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对策建议 |
6.1 我国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
6.1.1 规制改革目标 |
6.1.2 规制改革原则 |
6.2 我国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
6.2.1 加快期货法制定进程 |
6.2.2 坚持三级规制模式 |
6.2.3 强调适度规制的透明度、深度和广度 |
6.3 我国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微观指标及监控指标体系 |
6.3.1 建立微观规制指标的必要性 |
6.3.2 我国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监控指标体系 |
6.3.2.1 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2.2 制约指标体系运用的因素和对策 |
6.3.2.3 逐步完善股指期货监控指标体系 |
6.4 我国股指期货规制体系的目标模式 |
6.4.1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规制体系的改革框架 |
6.4.2 三层规制体系的具体构成和职能设置 |
6.5 我国股指期货规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6.5.1 规制部门要不断提高规制水平 |
6.5.1.1 规制理念需要改革 |
6.5.1.2 规制基础需要完善和强化 |
6.5.1.3 规制人员的效率和水平需要提升 |
6.5.2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要成为规制核心 |
6.5.2.1 明确交易所自律规制的重要地位 |
6.5.2.2 进一步提高和规范交易所的自律规制 |
6.5.2.3 不断丰富交易所自律规制的措施和手段 |
6.5.3 加强期货业协会的自律管理 |
6.5.4 创新中介机构的监管 |
6.5.5 推进跨市场规制改革 |
6.5.5.1 深入理论研究,加强部委之间的沟通 |
6.5.5.2 加速实时监测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 |
6.5.5.3 加快完善法律空白 |
6.5.5.4 进一步完善跨市场规制体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三、现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 |
一、外汇期货的概念 |
二、外汇期货的特征 |
三、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法律关系 |
第二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制度的价值观 |
一、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制度中的秩序 |
二、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制度中的效率 |
三、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制度中的安全 |
第三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制度体系的架构 |
一、市场主体法律制度 |
二、市场交易法律制度 |
三、风险控制法律制度 |
第二章 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主体法律制度 |
第一节 投资者准入法律制度 |
一、投资者适当性 |
二、投资者适当性认定程序 |
三、投资者适当性认定的法律责任 |
第二节 会员准入法律制度 |
一、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取得、丧失 |
二、期货交易所会员权利义务 |
第三节 金融监管主体法律制度 |
一、微观审慎监管主体法律制度 |
二、宏观审慎监管主体法律制度 |
第三章 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交易制度设计 |
第一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制度设计 |
一、保证金制度 |
二、强制平仓制度 |
第二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结算交割制度设计 |
一、结算制度 |
二、交割制度 |
第三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模式设计 |
一、人民币期货交易模式 |
二、欧洲和台湾期货交易所外汇合约的混合交易模式及成功经验 |
三、我国人民币外汇期货采用混合交易模式的原因 |
四、未来人民币外汇期货混合交易模式的具体内容 |
第四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合约条款设计 |
一、人民币外汇期货合约标的及币种选择 |
二、合约面值 |
三、合约月份 |
四、保证金比率 |
五、保证金形式 |
六、报价形式 |
七、最小变动价位 |
八、最后交易日 |
九、持仓限额 |
第五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结算交割模式设计 |
一、当日结算价 |
二、结算货币 |
三、结算流程 |
四、交割日 |
五、交割结算价 |
六、交割方式 |
第四章 人民币外汇期货内部风险控制 |
第一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内部风险 |
一、人民币外汇期货内部风险的表现形式 |
二、引发人民币外汇期货内部风险的法律原因 |
三、对于人民币外汇期货内部风险控制的法律手段 |
第二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
一、价格限制制度 |
二、持仓限制制度 |
三、大户持仓报告制度 |
第三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微观审慎监管法律制度 |
一、海外微观审慎监管制度比较 |
二、构建人民币外汇期货微观审慎监管模式 |
第五章 人民币外汇期货外部风险防范 |
第一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外部风险 |
一、金融期货的外部风险——以股指期货为例 |
二、外汇衍生品的外部风险——以外汇按金交易为例 |
三、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外部风险 |
第二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宏观审慎监管法律制度 |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法律制度 |
二、外汇管理法律制度 |
三、构建人民币外汇期货宏观审慎监管模式 |
第六章 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规范设计 |
第一节 制定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规范的上位法《期货法》 |
一、制定《期货法》的必要性 |
二、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规范在《期货法》中的地位 |
三、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规范在《期货法》中的体现 |
第二节 修订人民银行法、外汇管理条例 |
一、修订《人民银行法》和《外汇管理条例》的必要性 |
二、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规范在《人民银行法》中的体现 |
三、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规范在《外汇管理条例》中的体现 |
第三节 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规范的法律编纂和法律清理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中美两国股市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股市相关性的理论基础与传导路径 |
2.1 股市相关性的内涵 |
2.2 股市相关性的理论基础 |
2.2.1 有效市场假说 |
2.2.2 行为金融理论 |
2.3 股市相关性的内在机制 |
2.3.1 经济基础说 |
2.3.2 市场传染假说 |
2.4 股市相关性的传导路径 |
2.4.1 基本面渠道 |
2.4.2 资金面渠道 |
2.4.3 预期面渠道 |
2.4.4 其他渠道 |
2.5 研究假设 第三章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中美股市运行状况的对比分析 |
3.1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简述 |
3.2 中美两国股市走势的比较分析 |
3.3 中美两国股市收益率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中美股市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方法及模型介绍 |
4.1.1 平稳性检验 |
4.1.2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
4.1.3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4.1.4 脉冲响应函数 |
4.1.5 方差分解 |
4.1.6 DCC-MVGARCH 模型 |
4.2 样本选取及数据处理 |
4.2.1 样本选取及阶段划分 |
4.2.2 数据处理 |
4.3 中美股市收益率的相关性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平稳性检验 |
4.3.3 VAR 模型的建立 |
4.3.4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4.3.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3.6 方差分解 |
4.4 中美股市收益率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
4.4.1 ARCH 效应检验 |
4.4.2 DCC-MVGARCH 模型估计 |
4.4.3 动态相关性分析 |
4.5 小结 第五章 股市间相关性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
5.1 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后股市间相关性增强的原因分析 |
5.2 做空机制引入后股市走势逐渐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
5.3 整个研究区间内股市间相关性总体较弱的原因分析 |
5.4 对策建议 |
5.4.1 促进中国股市健康发展,防止股市过度波动 |
5.4.2 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促进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接轨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股指期货创新与证券市场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3.1 股指期货的基础性研究 |
1.3.2 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相互关系 |
1.3.3 证券市场监管的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股指期货推出后证券市场发展阶段定位 |
2.1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阶段的纵向定位 |
2.1.1 国内一般观点 |
2.1.2 本文的划分依据及观点 |
2.2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阶段的横向定位 |
2.2.1 国际上对中国目前证券市场发展阶段的定位 |
2.2.2 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经验借鉴 |
2.3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意义 |
2.3.1 完善了我国证券市场体系及功能 |
2.3.2 丰富了资本市场交易模式 |
2.3.3 优化了股市生态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股指期货基础理论及国际发展借鉴 |
3.1 股指期货的基础理 |
3.1.1 股指期货的内涵界定 |
3.1.2 股指期货的基本功能 |
3.1.3 股指期货的风险 |
3.2 股指期货的产生、发展及启示 |
3.2.1 股指期货的诞生 |
3.2.2 股指期货的发展 |
3.2.3 国际股指期货发展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沪深300股指期货运行状况 |
4.1.1 沪深300股指期货简介 |
4.1.2 沪深300股指期货运行状态 |
4.2 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 |
4.2.1 数据选择 |
4.2.2 模型构建 |
4.2.3 实证分析 |
4.2.4 研究结论 |
4.3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数据选择 |
4.3.3 实证分析 |
4.3.4 研究结论 |
4.4 股指期货对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分析 |
4.4.1 模型构建 |
4.4.2 数据选择 |
4.4.3 回归分析 |
4.4.4 研究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证券市场缺陷及风险变化诠释 |
5.1 股票现货市场的基础性缺陷 |
5.1.1 股票现货市场的制度与机制缺陷 |
5.1.2 股票现货市场中投资者结构缺陷 |
5.1.3 股票现货市场中金融中介缺陷 |
5.2 股指期货发展的阶段性缺陷 |
5.2.1 市场容量有限 |
5.2.2 机构投资者参与不足 |
5.2.3 股指期货交易品种单一 |
5.2.4 股指期货入市门槛较高 |
5.3 期现货市场协调发展机制缺陷 |
5.3.1 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的发展不均衡 |
5.3.2 股票期现货市场相关交易制度不协调 |
5.3.3 跨市场稳定协同机制欠缺 |
5.4 证券市场风险变化诠释 |
5.4.1 股指期货分离了股市部分系统性风险 |
5.4.2 股指期货产生了新的风险 |
5.4.3 股指期货改变了外部风险的传导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证券市场监管调整的思路 |
6.1 证券市场监管对股指期货创新的作用 |
6.1.1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 |
6.1.2 证券市场监管与股指期货创新 |
6.2 股指期货与证券市场监管均衡 |
6.2.1 无股指期货的证券监管均衡 |
6.2.2 存在股指期货的证券监管均衡 |
6.3 股指期货推出后证券市场监管模式重建 |
6.3.1 监管目标重构 |
6.3.2 监管模式重塑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证券市场监管调整的政策建议 |
7.1 完善跨市场监管的机制建设 |
7.1.1 完善跨市监管的协作机制 |
7.1.2 构建跨市场的稳定机制 |
7.1.3 改进跨市场信息监管体制 |
7.2 弥补股票市场缺陷 |
7.2.1 促进股票发行制度改革 |
7.2.2 紧抓退市制度的落实 |
7.2.3 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
7.2.4 健全上市公司分红制度 |
7.2.5 完善融资融券制度 |
7.3 优化股指期货市场环境 |
7.3.1 扩大股指期货市场的容量 |
7.3.2 完善市场相关制度 |
7.3.3 丰富监管手段 |
7.4 促进机构投资者多元化发展 |
7.4.1 以创新推动基金公司向现代资产管理机构转型 |
7.4.2 以多种方式推动其它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
7.4.3 以制度引导证券公司拓展创新空间 |
7.5 加强国际监管协作 |
7.5.1 继续参与推动国际组织监管改革 |
7.5.2 加强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协作 |
7.5.3 加强金融衍生品的国际监管合作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与建议 |
8.2 研究不足与疏漏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QFII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QFII 与证券市场研究的文献梳理 |
1.2.1 国外相关文献 |
1.2.2 国内相关文献 |
第三节 论文主要内容与观点 |
1.3.1 章节安排 |
1.3.2 研究创新之处 |
1.3.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二章 证券市场开放与 QFII 制度的建立 |
第一节 QFII 制度的原理 |
2.1.1 QFII 制度的定义 |
2.1.2 QFII 制度的核心问题 |
第二节 QFII 制度与证券市场开放的关联 |
2.2.1 QFII 制度是有限制直接开放模式 |
2.2.2 QFII 制度与资本账户开放 |
2.2.3 QFII 制度是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开放的现实选择 |
第三节 新兴国家(地区)发展 QFII 的经验 |
2.3.1 新兴市场的 QFII 发展 |
2.3.2 QFII 对新兴市场的正效应 |
2.3.3 新兴市场 QFII 经验的启发 |
第三章 QFII 制度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与 QFII 制度的建立 |
3.1.1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与渐进开放 |
3.1.2 中国引入 QFII 制度的背景 |
第二节 QFII 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3.2.1 暂行办法阶段 |
3.2.2 管理办法阶段 |
3.2.3 QFII 制度使资本账户处于有限制的开放状态 |
3.2.4 QFII 制度的创新 |
第三节 中国 QFII 制度的特色与衍生风险 |
3.3.1 中国 QFII 制度的独特性 |
3.3.2 中国引进 QFII 衍生的证券市场风险 |
第四节 QFII 在中国的投资现况 |
3.4.1 QFII 的投资规模 |
3.4.2 外资投资行为的研究 |
第四章 引进 QFII 制度后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
第一节 提高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关联度 |
4.1.1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奠定国际化基础 |
4.1.2 A 股与 H 股双挂牌的国际联动效应 |
第二节 改善市场参与者结构与促进市场理性投资 |
4.2.1 投资者结构多元化 |
4.2.2 促进市场理性投资 |
第三节 推动金融创新 |
4.3.1 QDII 的金融制度创新 |
4.3.2 股指期货的金融创新 |
4.3.3 融资融券业务 |
第四节 加速上市公司实行公司治理制度 |
4.4.1 QFII 对治理结构的积极作用 |
4.4.2 股改后 QFII 投资行为的转变 |
第五节 金融监管的崭新考验 |
4.5.1 完善 QFII 管理规范 |
4.5.2 提高 QFII 监管体制的要求 |
4.5.3 金融监管的新挑战 |
第六节 金融服务业的竞争与挑战 |
4.6.1 托管业务与经纪业务 |
4.6.2 中外合资券商快速成立 |
4.6.3 QFII 带来的新挑战 |
第五章 引进QFII 后沪深股市与国际股市收益率联动性研究 |
第一节 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5.2.1 平稳性检验 |
5.2.2 因素分析 |
5.2.3 主成分分析法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平稳性检验结果 |
5.3.2 描述性统计 |
5.3.3 相关系数阵 |
5.3.4 主成分分析结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引进QFII 后沪深股市与国际股市收益率波动性研究 |
第一节 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6.2.1 一般化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 |
6.2.2 动态条件相关系数 GARCH 模型(DCC-GARCH)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ARCH 效应检验 |
6.3.2 确定 GARCH 模型形式 |
6.3.3 DCC-GARCH 模型实证结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QFII 实施后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三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书籍与期刊或论文或网站 |
二、英文书刊与网站部份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中外股票市场联动性的非参数与半参数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述评 |
1.4.1 股票市场联动的界定 |
1.4.2 股票市场联动测度方法的演进 |
1.4.3 股票市场联动测度方法:Copula发展脉络 |
1.4.4 股票市场联动内在机制文献评述 |
1.4.5 股票市场联动性研究总的述评 |
1.5 研究思路 |
1.6 全文结构安排 |
1.7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2. 股票市场联动性测度方法比较研究 |
2.1 引言 |
2.2 线性相关系数的特点 |
2.3 DCC-MGARCH模型的结构及特点 |
2.3.1 DCC—MGARCH模型 |
2.3.2 DCC—MGARCH模型的估计 |
2.3.3 DCC—MGARCH模型的评价 |
2.4 COPULA方法 |
2.4.1 Copula函数的特点 |
2.4.2 条件Copula |
2.4.3 尾部相依性 |
2.4.4 常见的Copula函数 |
2.4.5 Copula模型的构建 |
2.4.6 Copula模型的参数估计 |
2.4.7 Copula模型的拟合检验 |
2.5 三种测度方法的比较 |
2.6 本章小结 3. 时变COPULA的非参数建模及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时变COPULA模型的理论文献述评 |
3.2.1 时变Copula模型的理论文献 |
3.2.2 现有时变Copula模型的述评 |
3.3 时变COPULA模型的非参数估计与检验 |
3.3.1 时变Copula模型的非参数估计 |
3.3.2 光滑参数的选择 |
3.3.3 参数是否时变的统计检验——广义伪似然比检验 |
3.4 时变参数估计量的大样本性质 |
3.5 时变COPULA模型的选择 |
3.6 模拟研究 |
3.6.1 时变Copula与DCC—MGARCH方法比较 |
3.6.2 ECDF-LMLE与Patton(2006)比较 |
3.6.3 时变Copula非参数模型的稳健性 |
3.7 本章小结 |
附录 |
附录3.1 :(定理3,时变参数估计量一致性的证明) |
附录3.2 :(定理4,时变参数估计量渐近正态性的证明) 4. 中国与世界股票市场联动性的估测——基于时变COPULA非参数模型 |
4.1 引言 |
4.2 样本选择 |
4.3 统计特征描述 |
4.4 中国与国际股指收益率动态相关性建模 |
4.4.1 中外股票市场联动性测度结果 |
4.4.2 中外股票市场联动性特点及成因分析 |
4.5 中美重大事件前后中、美、港市场联动性的统计研究 |
4.5.1 中美重大事件前后联动性变化的统计检验 |
4.5.2 重大事件前后联动性变化结果及成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与国际股票市场联动的机理分析 |
5.1 引言 |
5.2 中国金融自由化影响因素分析 |
5.2.1 QFII作用下的联动机制 |
5.2.2 人民币汇率改革作用下的联动机制 |
5.3 贸易依存度影响因素分析 |
5.4 宏观经济变量影响因素分析 |
5.5 共同冲击的影响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6. 中、美、港股市联动机理的实证研究——基于参数与半参数回归模型 |
6.1 引言 |
6.2 变量与数据的选择 |
6.2.1 被解释变量:联动性测度 |
6.2.2 贸易依存度 |
6.2.3 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 |
6.2.4 宏观经济指标 |
6.2.5 其它解释变量 |
6.3 中、美、港股票市场联动性内在机理的计量分析 |
6.3.1 参数线性模型设定及结果 |
6.3.2 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的设定及结果 |
6.3.3 参数与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估计结果比较 |
6.4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 |
7.1 本文主要工作 |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对公司化的理解 |
1.4 研究对象的限定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1.7 创新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第2章 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基本理论 |
2.1 现代企业理论回顾 |
2.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附属物理论 |
2.1.2 改革过渡时期的企业本位论 |
2.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理论 |
2.2 公用事业理论回顾 |
2.2.1 可竞争理论 |
2.2.2 新规制理论 |
2.2.3 激励性规制理论 |
2.3 交易所改制理论综述 |
2.3.1 交易所改制动因和本质理论 |
2.3.2 交易所公司化与自律理论 |
2.3.3 对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理论的评述 第3章 期货交易所改制的核心问题: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改变 |
3.1 会员制期货交易所与公司制期货交易所 |
3.1.1 期货交易所的定义 |
3.1.2 期货交易所的分类 |
3.2 期货交易所改制的核心问题: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改变 |
3.2.1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
3.2.2 公司化的核心: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改变 |
3.3 改制后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的转变 |
3.3.1 股东大会和会员大会 |
3.3.2 董事会和理事会 |
3.3.3 总经理 |
3.3.4 监事会 |
3.4 改制后期货交易所治理机制的转变 |
3.4.1 内部治理机制的转变 |
3.4.2 外部治理机制的转变 第4章 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动因研究 |
4.1 交易所公司化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
4.2 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外部原因分析 |
4.2.1 电子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交易平台的应用 |
4.2.2 期货交易市场格局的变化 |
4.2.3 另类交易市场和其他场外交易市场的冲击 |
4.2.4 全球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浪潮 |
4.2.5 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化 |
4.3 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内部原因分析 |
4.3.1 公司化改制可以改善交易所治理结构 |
4.3.2 公司化改制可以完善治理机制 |
4.3.3 公司化改制可以扩大融资渠道 第5章 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难题:自律问题 |
5.1 会员制期货交易所自律制度的基本分析 |
5.1.1 关于期货市场自律的基本理解 |
5.1.2 自律制度的特点 |
5.2 公司化改制对交易所自律监管的影响 |
5.2.1 公司化对利益冲突的影响 |
5.2.2 公司化对交易所公益性质的影响 |
5.2.3 公司化对财务能力的影响 |
5.3 中外期货市场自律组织及制度比较 |
5.3.1 美国期货市场的自律组织及制度 |
5.3.2 日本期货市场自律组织及制度 |
5.3.3 中国期货市场的自律组织及制度 |
5.4 改制后的自律监管模式 |
5.5 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 |
5.5.1 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
5.5.2 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的关系 第6章 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必然性分析 |
6.1 中国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制”现状 |
6.1.1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6.1.2 政府主导下的“会员制”现状 |
6.2 中国期货交易所改制的必然性分析 |
6.2.1 竞争颠覆了会员制存在的垄断基础 |
6.2.2 交易所的电子信息化使会员失去存在的必要性 |
6.2.3 明晰产权,可以减少政府对期货交易所的干预 |
6.2.4 期货市场结构的状况急需有效调整 |
6.2.5 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要求必须实行跳跃式发展,直接改制为公司制期货交易所 第7章 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可行性分析 |
7.1 法律层面的可行性分析 |
7.2 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1 期货交易所改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7.2.2 期货交易所改制前后的比较分析 |
7.3 国有企业治理改革为期货交易所的公司化改制提供了实践经验 |
7.4 对期货交易所两阶段改制观点的回应 第8章 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方案的研究 |
8.1 公司化改制案例分析:CME 和HKEx 的改制分析 |
8.1.1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改制分析 |
8.1.2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HKEx)的改制分析 |
8.1.3 改制方案比较 |
8.2 金融环境的变化为期货交易所改制提供了契机 |
8.2.1 金融自由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
8.2.2 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改制契机 |
8.3 中国期货交易所改制的原则和程序 |
8.3.1 改制原则 |
8.3.2 改制程序 |
8.4 中国期货交易所的改制方案设计 |
8.4.1 改制第一阶段:引入机构投资者,改造成相对控股的期货交易所 |
8.4.2 改制第二阶段:改造上市,成为上市公司 |
8.4.3 改制第三阶段:共同治理,成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交易所 |
8.4.4 改制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建立 |
8.5 外部环境改革 |
8.5.1 法律环境的改变 |
8.5.2 自律监管制度改革 |
8.5.3 政府监管的加强 |
8.5.4 品种上市制度改革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讨论的问题 |
9.3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机遇:加入WTO和我国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元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研究[D]. 苏梦颖.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3]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石启龙. 辽宁大学, 2019(05)
- [4]我国股指期货的规制改革研究[D]. 吉洁. 辽宁大学, 2017(04)
- [5]人民币外汇期货法律问题研究[D]. 杨德森. 华东政法大学, 2016(07)
- [6]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中美两国股市的相关性研究[D]. 曹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07)
- [7]股指期货创新与证券市场监管研究[D]. 袁朝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8]QFII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效应研究[D]. 谢政谕. 南开大学, 2012(07)
- [9]中外股票市场联动性的非参数与半参数建模研究[D]. 龚金国.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 [10]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研究[D]. 王亚梅. 中国人民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