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焦距聚焦法的理论修正与完善

超焦距聚焦法的理论修正与完善

一、超焦距对焦法的理论修正和完善(论文文献综述)

桂歆瑜[1](2021)在《吴家林摄影艺术理念探究》文中提出摄影术自1839年诞生至今,摄影的纪实性就是其独特的本质特性,是区别于造型艺术独立于其他门类的基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西方文化养分和各种艺术信息的涌入,中国摄影届经历了三个重大发展,其中,第一个变化就是1980年代的“纪实转向”,云南摄影家吴家林也投入到了纪实题材摄影的探索中。吴家林作为中国唯一入选世界摄影大师系列丛书“黑皮书”[1](Photo Poche)的摄影家,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极致的中国化,也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吴家林在采访和作品集中多次提到他的个人摄影理念为“即兴抓拍,艺术记录”——将真实地抓拍与艺术地表现完美结合。在长达五十年的实践中,吴家林一直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和文化的关系,他避开潮涌深入民间,从山里人的视角,更为贴切地描绘出普通百姓的自然状态和美好瞬间,他的作品流露出与其骨血一脉相承的个性及独特的民族气质,形成吴家林独特的“视觉方言”和个人风格。马克·吕布称吴家林的作品为“治疗淫逸无度城市病的良药”。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对吴家林摄影艺术的个案研究,关注其创作历程、摄影作品的形式与风格以及其摄影艺术的价值意义,来探析吴家林“即兴抓拍,艺术记录”的摄影理念是如何逐步产生、发展、成熟并成为其风格特征。同时,吴家林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也见证了摄影从政治宣传的工具向独立本土化艺术门类过渡的过程,笔者通过对吴家林摄影艺术多方位的探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进行思考,阐述吴家林纪实摄影的意义和重要性。

孙志伟[2](2021)在《大景深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光学系统的焦深或者景深,通常由其口径、光阑、焦距等参数决定,较大的焦深或者景深使得系统能够从物方空间获取更多信息,并且减少离焦带来的诸多问题。在空间目标成像中,要求对目标在不同的有限距离下都能清晰成像,因为不同距离处对应着不同的最佳像面位置,这就意味着光学系统要有较大的焦深;另外,由于复杂的空间环境比如振动、温度影响,光学系统的结构参数及像面位置也会产生变化,通常为了保证清晰成像,在光学系统中需要增加调焦机构,这就使成像系统更加复杂,同时可靠性下降。因此,无调焦机构的大焦深成像系统在航天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需求。一直以来,扩展焦深技术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波前编码技术是一种新颖的、结合了光学与图像处理的焦深扩展技术。波前编码在传统光学系统的基础上,在光瞳处插入一片经过特别设计的相位板,对光瞳处的波前相位进行调制,使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及点扩散函数在一定离焦范围内变化很小,从而达到了扩展焦深的目的。波前编码技术能将系统的焦深扩展到一个量级以上,并且不减少通光量和降低分辨率,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课题结合波前编码技术,研究并设计了对不同有限物距目标实现大景深清晰成像,且无调焦机构的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同时,提出了一种以一阶二阶微分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梯度先验,并基于该先验合理的设计优化目标函数,最终实现良好的图像复原效果。满足了在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中,对物距变化目标的大景深成像需求,并且能抑制温度变化、振动等导致光学系统的离焦,并从原理和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本文在对国内外的波前编码技术研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基本理论、设计、仿真和图像复原进行了研究,并详实的介绍了一种基于波前编码的无调焦机构大景深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本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第一、对波前编码技术的基本理论从编码和解码两个部分进行了分析。对立方相位板的数学形式进行推导,验证了波前编码系统的离焦稳定性,提出了复原中间图像的方法和评价指标。第二、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利用波前编码扩大景深的无调焦机构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首先设计了一套焦距为20mm,入瞳直径为7mm的初始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其次,综合考虑系统对景深的扩展能力和图像的复原质量,优化了立方相位板的面型参数。最后,将优化后的立方相位板用于初始光学系统中,使焦深扩展为原来的28倍,景深扩展至0.5m~130m。第三、针对波前编码的去模糊问题,以及所设计光学系统的单光谱灰度成像特性,提出了以一阶二阶微分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梯度先验,并合理的设计优化目标函数,利用FOPD算法,实现了对波前编码中间图像的良好复原。

刘煜东[3](2020)在《光场层析成像火焰三维温度场测量方法与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烧广泛存在于能源动力、航空航天、冶金和化工等领域。准确可靠的火焰温度监测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排放、保证生产安全。同时,火焰三维温度分布的准确测量既是燃烧过程机理研究的基础,也是燃烧装置设计的重要依据。基于火焰辐射光场成像的火焰温度场测量方法具有非侵入、响应时间短、系统简单、不需要信号发射装置等优点,获得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开展了基于光场层析成像的火焰三维温度场测量方法研究,为开发可靠的火焰三维温度场测量仪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首先,介绍了火焰辐射的光场成像基本过程,发展了火焰辐射逆向光线追迹模型。结合火焰的辐射传输特性,提出了光场采样方向和位置特性的定量评价指标。分析了探测器像素、微透镜位置以及光场成像系统光学参数对光场采样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火焰辐射光场采样的优化方案,采集了轴对称和非轴对称火焰的辐射信息,并利用光场体重建方法重建了火焰温度分布。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火焰辐射角度采样增大了23倍,非轴对称火焰的重建误差小于3%。针对光场体重建温度场空间分辨率低的问题,将光场重聚焦成像和光学分层成像技术相结合,开展了光场层析成像三维重建方法的研究。着重研究了光学分层重建断层辐射强度重建精度低的问题,分析了火焰发射率对温度重建精度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改进的光场层析成像温度场测量方法(Light Field Sectioning Pyrometry,LFSP)。发展了光场重聚焦图像的点扩散函数模型,据此分析了光场相机光学参数与深度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了对LFSP重建空间分辨率的定量评价与相机的参数优化。结果表明LFSP重建的横向分辨率和深度分别可以达到100μm和10mm,显着高于传统的光场体重建方法。在相机参数优化的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光学参数可灵活调整的笼式光场相机,并对相机的装配精度、成像的渐晕与畸变、传感器的噪声与线性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开发了基于笼式光场相机的信息处理软件,具有相机拍摄参数控制、光场原始图像采集与解码、光场成像结果展示与存储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对测量系统进行了参数标定与性能评估。结果表明:笼式光场相机的装配精度、成像特性及图像传感器性能均满足实验需求;LFSP测量系统的温度标定误差小于3%。为了验证LFSP的可行性,对乙烯扩散火焰和高温多相流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于乙烯扩散火焰实验,主要重建了层流、湍流、双峰等不同结构和流动特性下火焰的三维温度场,并与热电偶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LFSP的测量结果与热电偶测温结果相吻合,具有较好的温度测量准确性;同时,LFSP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以及时间分辨率。对于高温多相流实验,根据对象特性改进了温度测量算法,将LFSP与粒子追踪测速技术相结合,同时测量了高温飞行颗粒的温度、速度参数,并与理论模型和实验现象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飞行颗粒的温度变化趋势与理论模型一致,大量颗粒温度高于铁及氧化亚铁的熔点,这与形态观察中发现大量颗粒出现熔化的现象相一致。总的来说,实验结果证明了LFSP测量技术的可行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帆[4](2019)在《基于视差测距的光电跟踪测量设备实时调焦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靶场高速运动目标引起的离焦成像模糊,严重影响光电跟踪测量设备的跟踪性能与精度,因此需要对光测设备进行实时调焦。现有自动调焦可分为基于测距、基于像检测和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类方法。像检测法对光照条件要求高,需要对设备光机结构进行改造,影响其测量头探测能力,目前未在光测设备中实现应用。图像处理法没有通用且完善的理论模型、计算复杂程度高、实时性差,现不能满足光测设备的调焦需求。所以,目前光测设备上主要使用的是基于测距的自动调焦方法。通常使用激光、雷达外引导或多台设备交会测量等方式获取目标距离信息用以调焦。激光、雷达在遭遇远距离小目标、大气状况不佳等情况时,通常会造成其回波能量过低,测距仪接收失败的情况,使得这种调焦方法的适用性受到一定局限。根据光测设备多测量头、跟踪精度高等特点,提出了在单台设备上基于双目视差测距的实时调焦方法。研究该方法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文中讨论了设备测量头布局和测角误差对视差测距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焦距视差测距模型并进行详细的误差分析。结合光学系统调焦原理,从理论分析了在满足调焦需求情形下,光测设备口径、焦距、基线、测量精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小口径、短焦距、长基线的设备上适应性更好。即:在CCD像素尺寸达到5μm,测量头精度达到0.7″的前提下,视差测距调焦方法对于口径在100200mm,基线在120700mm,焦距4001000mm的小型光测设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对于口径在200300mm,基线在120700mm的中型设备,只能满足10002254mm焦段的调焦需求。而对于口径和焦距更大的大型设备,将不再使用。结合某光测设备的具体参数,进行了测距调焦数值仿真和实时性分析。最后,根据实验数据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王帆,张孟伟,杜俊峰,任戈[5](2019)在《双目视差测距调焦在光测设备上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离焦造成的成像模糊,严重影响光测设备的跟踪性能与精度。根据光测设备传感器多、跟踪精度高等特点,提出了在单台设备上基于双目视差测距的实时调焦方案。建立了不同焦距双目视差测距模型并进行了误差分析,介绍了光学系统调焦原理,结合光测设备的具体参数,进行了测距调焦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像素尺寸越小,基线、焦距的乘积越大的传感器,其测距误差越小。以中波红外对目标进行中心跟踪,以电视脱靶方式进行测距调焦,能够很好地满足设备的实时调焦需求。仿真结果表明,双目视差测距实时调焦在单台光测设备上的应用是可行的。

祝鹏飞[6](2018)在《X射线检测7N01铝合金残余应力参数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在实际工程中,残余应力的大小很受人们的关注,在航天航空业,核电业以及轨道交通运输业都有对残余应力检测的要求。而X射线法作为目前最为成熟的残余应力检测手段,因为其测量准确度高,测量方便的特点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实际的测量中,X射线法测得的结果有时会大大超过应力值的正常区间,或者数据的离散性较为严重。所以研究X射线检测方法的参数影响以及误差分析对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X射线衍射法检测残余应力的原理是基于布拉格方程的衍射理论,通过检测晶面间距的变化,计算出晶面所受的应变,最后利用胡克定律来计算出相应的残余应力大小。由于X射线应力仪的测试深度很浅,属于微米级别,所以很容易受到试样表面状态的影响。并且在测试铝合金这种晶粒较大并且存在织构材料时,X射线的衍射峰会出现异常,在检测时参数的设置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最后残余应力的计算结果都是通过对多个衍射数据拟合的结果,所以对数据有效地筛选也很重要。本文以A7N01S-T5铝合金为试验材料,对比了sin2Ψ法和cosα法二者对铝合金焊接接头的测试数据,发现母材位置的残余应力sin2Ψ法的数值小于cosα法;热影响区和焊缝位置的残余应力值,sin2Ψ法的数值大于cosα法,纵向应力的分布规律上,cosα法测得数据的趋势明显,横向应力sin2Ψ法的趋势更明显。在测试误差分析中发现,对背底的扣除、ε-sin2Ψ拟合曲线上离散点的删除以及对焦距的调整都会一定程度地影响检测的结果,并且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打磨水平的不同、Ψ角个数的选择和试样表面的曲率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振荡法对铝合金的测试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振荡可以明显的改善测试的结果,尤其是焊缝中心的位置。而且可以通过适当减小计算范围来修正测得的应力大小,修正的范围达到刚好不存在衍射空缺即可,过多的排除会使衍射信息不足,同样会造成误差过大。本文对比了X射线法和超声波法测试铝合金材料的残余应力,并通过剥层法的方式研究了X射线检测残余应力沿层深的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剥层深度450μm以下X射线法测得的应力值明显低于超声波法;当剥层深度大于750μm时,射线法的测试结果与超声波法相近,有个别点甚至大于超声波测得结果,并且测试结果的大小趋于稳定。通过数据库的方式对之前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使残余应力的测试结果更加具体化,对评判产品的质量有着更直观的指导意义。

张朵朵[7](2017)在《摄像机自动聚焦与白平衡算法研究及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集成度高且功能强大的数字图像处理芯片层出不穷,在网络产品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网络摄像机应运而生。网络摄像机是传统摄像机与网络视频技术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智能化设备。图像信号处理器作为网络摄像机的核心模块,对其整体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自动聚焦和自动白平衡技术是图像处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对图像进行准确的校正影响甚大。本文对基于海思公司Hi3516系列音视频处理芯片的高清网络摄像机图像信号处理算法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自动聚焦和自动白平衡技术做了详细研究。在基于Hi3516C的平台上设计并完善自动聚焦算法,在基于Hi3516A的平台上实现针对单色场景的自动白平衡算法。自动聚焦是对光学镜头和图像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进行实时地分析评价,利用搜索算法给自动聚焦系统一个反馈信号来控制镜头移动,直到输出图像达到最清晰为止。本文针对基于Hi3516C的高清网络视频会议摄像机设计了一种精确、快速、稳定的自动聚焦方法。详细阐述自动聚焦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具体算法,针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完善自动聚焦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视频会议场景下均能精确聚焦,主观感知良好且鲁棒性好,平均聚焦时间为0.90秒,其中在小倍、中倍和大倍下的平均聚焦时间分别为0.60秒、0.85秒和1.25秒。满足自动聚焦的设计需求,已成功应用于高清网络视频会议终端产品中。自动白平衡是通过分析图像的颜色信息,迭代调节各通道的增益,以去除不同光源对物体本身颜色的影响。Hi3516A芯片的自动白平衡模块对普通场景有较好的白平衡效果,但在单色场景下会出现严重的颜色偏差。本文针对基于Hi3516A的高清网络监控摄像机自动白平衡模块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色温曲线的单色自动白平衡算法,与芯片自动白平衡算法有序切换来保证高清网络摄像机的整体白平衡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单色场景下有较好的白平衡效果,增益调节的稳定性好且收敛速度较快,且可实现与芯片自动白平衡算法的稳定切换。成功解决了芯片白平衡算法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高清网络监控摄像机系统的自动白平衡性能。

李志刚[8](2017)在《高精度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方法与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长焦距透镜被广泛应用于激光聚变系统、空间光学系统和高能激光武器等大型光学系统研究领域中,超长焦距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这些大型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及使用性能。但超长焦距的高精度测量一直是光学测试领域尚未解决的技术瓶颈。因此,开展高精度超长焦距的测量方法和技术研究对于激光聚变系统、空间光学系统和高能激光武器等大型光学系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论文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激光差动共焦扫描成像与检测仪器开发及其应用研究”(编号:2011YQ040136)资助下,开展了高精度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方法与技术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开展了一种具有参考镜焦距和组合透镜间隔自校准能力的激光差动共焦组合超长焦距测量方法研究,利用差动共焦轴向精密定焦技术,依次对参考镜焦点及其后表面顶点精确定位测得参考镜焦距值、对被测镜后表面顶点和参考镜后表面顶点精确定位测得轴向间隔、对有/无被测镜时系统焦点精确定焦测得焦点位置变化量,继而由组合焦距计算公式间接测得被测镜焦距;构建了激光差动共焦组合超长焦距测量光路,建立了激光差动共焦组合超长焦距测量光路理论分析模型,根据基尔霍夫衍射理论推导了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系统三维点扩散函数定焦表达式,为测量光路中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测量系统研制提供了核心理论依据;提出了参考镜焦距和镜组间隔自校准方法,该方法基于系统焦点与差动共焦光强响应曲线零点精确对应这一特性,对参考镜焦点及其后表面顶点进行精确定位实现参考镜焦距自校准,对参考镜后表面顶点及被测镜后表面顶点进行精确定位实现镜组间隔自校准,很好的解决了组合焦距测量中参考镜焦距和镜组间隔校准难题;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被测镜曲率半径高精度测量的激光差动共焦超大曲率半径测量方法,该方法将被测镜放置于参考镜出射会聚光路中,利用光束会聚点与差动共焦光强响应曲线零点精确对应这一特性,分别对被测镜猫眼位置和参考镜后表面顶点位置进行精确定位,获得被测镜移动的位置差值,利用光线追迹算法,实现被测镜曲率半径高精度测量,该方法可大幅缩短测量光路,减少测长长度,同时提高曲率半径测量精度;参与研制了首台测量口径?610mm,测量范围10m50m的大口径激光差动共焦组合超长焦距测量系统,分析了系统主要误差源及影响机理,基于该系统开展了超长焦距测量实验研究,采用蒙特卡洛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系统对31.2m焦距的相对重复测量精度为0.0034%(34ppm),对12m焦距的相对重复测量精度为0.0044%(44ppm);综上所述,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参考镜焦距和组合透镜间隔自校准能力的高精度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方法,基于所提方法研制了一套大口径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可行性,为解决大口径超长焦距的高精度测量难题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技术途径。

李巍[9](2019)在《光学复合仿生视觉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眼睛是人类感知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对于机器人系统来说,视觉传感器模拟人眼的功能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感知设备,其可以使机器人快速感知外界环境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策。目前,在机器人视觉系统的众多研究方法中,模仿生物自适应机制的仿生技术一直备受关注,研究模拟人眼视觉系统多通道视觉信号的采集、传输和处理过程,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机器人视觉领域中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工作。因此,本论文致力于模拟人眼的多通道传输和处理机制,通过对异源传感器图像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处理,从而解决复杂动态环境下智能机器人的感知、建模重构、目标检测、跟踪与人脸识别等仿生视觉关键技术问题。并在此研究内容基础上,构建智能机器人光学复合仿生视觉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鉴于可见光与热红外多通道图像反映的人脸特征信息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Student’s-T分布混合模型的多光谱人脸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特征点集的空间全局结构和局部形状特征两方面信息来解决多光谱人脸图像配准问题,通过基于内部距离的形状上下文描述子作为特征点集的局部形状特征建立多光谱人脸图像初始匹配关系,采用最大化观测数据的Student’s-T概率分布模型后验概率求解多光谱人脸图像的精确匹配关系及空间变换模型。并在已配准的图像上采用基于引导滤波和梯度保持策略进行图像融合,使合成图像包含更多可见光图像表观细节和红外图像热辐射信息,以增强后续人脸识别方法抗干扰能力。最后分别在UTK-IRIS标准多光谱人脸数据库和自己采集的多光谱人脸数据集上进行图像配准测试,综合主观和客观的评价标准进行配准方法对比实验,验证了本文配准方法的鲁棒性和高效性。(2)为了摆脱主动式手眼标定方法对精确靶标的依赖,本文结合单目立体视觉——运动恢复结构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被动式手眼标定扩展模型,并分别提出了基于二阶锥规划和光束平差的手眼标定扩展模型优化方法。基于光束平差的优化方法可以同时得到待测目标的三维信息、手眼关系及机器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方位关系的最优解。通过大量基于自然场景的仿真和实测实验表明,基于二阶锥规划的优化方法在有无靶标参与两种情况下都可以实现手眼标定任务,摆脱了对靶标的依赖,扩展了手眼标定方法在自然场景中的应用。为了实现基于光束平差的优化方法精确度定量评估,利用高反射率的摄影测量标志点和基准尺构建标定场,通过对比前后两次解算得到相机姿态矩阵以及基准尺测量值和标称值差值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标定得到相机姿态旋转矩阵相对误差低于5/10000,平移向量的相对误差低于8/10000,三维重建得到1米长基准尺两端标志点的距离测量平均误差接近0.1mm。(3)针对复杂多变动态环境下的行人检测与跟踪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利用可见光和热红外多通道图像反映的目标和场景特征信息的互补性,提出了基于多光谱复合图像的行人检测与跟踪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有三点:首先,设计可见光和热红外双视场多光谱图像采集系统,并使用液体变焦透镜自动调焦方法实现可见光图像自动对焦功能。然后,为增强核相关滤波目标跟踪方法在出视野、部分遮挡以及相似目标干扰等复杂情况下的鲁棒性,引入峰值旁瓣比作为检测跟踪失败的自适应判定条件;最后,模仿灵长类动物头眼协调运动机制,建立多光谱复合仿生视觉系统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基于可见光图像或红外图像单通道行人跟踪方法,基于多光谱复合图像的行人跟踪方法成功率分别提高了 22.3%和7.8%,能够在复杂动态场景下实现行人的准确检测和实时跟踪。(4)针对复杂动态环境下的目标检测和跟踪任务需求,研制了两级4自由度仿生视觉眼颈运动云台,构建了智能机器人光学复合仿生视觉系统。并在此视觉系统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可见光和红外异源传感器人脸图像配准和行人检测跟踪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图像配准和行人检测跟踪方法在复杂动态环境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肖裕[10](2016)在《用户持续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视角》文中认为随着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在线教育行业的重视,在线教育行业用户量和市场规模飞速发展。BAT、网易等国内巨头竞相推出各自的在线教育平台,在线教育行业竞争惨烈。在线教育平台是用户进行网上学习的主要途径,用户体验会影响用户的行为意愿。从用户体验的视角研究用户持续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意愿的影响因素,既能够丰富在线教育用户行为领域的理论研究,又能够为在线教育平台方和教育内容生产方提供发展策略的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在线教育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述评,本研究发现对在线教育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方面的研究主要从教育学和信息系统两个角度进行,但均有一定缺陷,并且缺乏从用户体验视角进行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基于用户体验的视角,结合感知价值理论、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互动理论和在线教育平台独特的系统、内容特征,构建用户持续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实证研究中,本研究建立了 16种实验情景,搜集了 354份有效问卷,利用SmartPLS3和SPSS21.0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效度检验、模型拟合和路径分析。最终研究结果表明:感知利得会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在线教育平台的意愿,而感知利失有负向的影响;用户的功能体验、情感体验和社会体验会对感知利得有正向影响,功能体验和情感体验会降低感知利失,而社会体验会增加用户的感知利失;平台系统质量会部分影响用户的功能体验、情感体验和社会体验;课程的时效性、针对性、权威性、教育性和丰富性会正向影响用户的功能体验和情感体验;学习者与老师的互动会正向影响用户的功能体验、情感体验和社会体验,学习者间的互动会正向影响用户的社会体验;课程类型具有调节作用,在技能型课程中用户更加追求学习的效果,更注重课程内容的质量,而在兴趣型课程中用户更希望获得课程过程中愉快的情感体验;学习交流工具质量、课程丰富性、学习效能工具质量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间接影响较大。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本研究对在线教育平台和课程内容提供方提出了可行的建议。例如,对在线教育平台而言,应正确地对待用户在平台中的社交活动,建立互动积分的机制鼓励学习的交互行为,限制无意义的社交行为。对课程内容提供方而言,应改进现有的用户评价机制,向淘宝等在线购物网站学习,将现有的直接评价改为从时效性、针对性、教育性等多维度打分,依此来评判课程的优劣。本文的贡献在于,基于用户体验的视角,结合感知价值理论、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互动理论和在线教育平台独特的系统、内容特征,本研究构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在线教育平台和课程内容提供方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二、超焦距对焦法的理论修正和完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焦距对焦法的理论修正和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1)吴家林摄影艺术理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关于吴家林的研究现状
        1.关于吴家林的书籍、文献
        2.关于吴家林的专访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性
一、吴家林摄影理念及艺术经历
    (一)吴家林摄影理念阐述
    (二)吴家林的艺术经历
        1.早期美术经历
        2.摄影之路的形成
    本章小结
二、吴家林摄影作品探究
    (一)摄影器材的选择
        1.相机
        2.镜头运用
    (二)吴家林摄影作品分类解读
        1.黑白胶片的影调控制
        2.吴家林的“视觉符号”
        3.前卫的人道主义
        4.纪实与超现实
        5.观看视角与纪实表达
    本章小结
三、笔者在纪实摄影创作实践中的探索与思考
    (一)对创作主题的选择与思考
    (二)吴家林摄影艺术对笔者创作的启发与影响
        1.吴家林摄影艺术对笔者的启发
        2.笔者纪实摄影的创作实践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访谈吴家林(录音整理)

(2)大景深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扩展景深的意义和方法
        1.1.1 扩展景深的意义
        1.1.2 扩展景深的方法
    1.2 波前编码技术介绍
    1.3 波前编码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波前编码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1.3.2 波前编码国内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1.3.3 波前编码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波前编码技术的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波前编码技术的编码
        2.2.1 模糊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
        2.2.2 立方相位板的推导
        2.2.3 离焦稳定性分析
    2.3 波前编码的解码
        2.3.1 图像复原
        2.3.2 图像复原质量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波前编码的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研究
    3.1 概述
    3.2 初始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结构选型
        3.2.1 匹兹瓦物镜
        3.2.2 柯克物镜
        3.2.3 双高斯物镜
        3.2.4 天塞物镜
    3.3 初始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设计与分析
        3.3.1 设计原则
        3.3.2 初始结构
        3.3.3 成像质量评价
    3.4 立方相位板参数的优化
        3.4.1 设计目标
        3.4.2 系统的离焦稳定性
        3.4.3 系统的可恢复性
    3.5 基于波前编码的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设计结果分析
        3.5.1 WFC系统离焦分析
        3.5.2 初始系统与WFC系统对比分析
        3.5.3 WFC系统公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图像的仿真与复原研究
    4.1 概述
    4.2 计算复原方法
    4.3 试验结果及讨论
        4.3.1 不同复原方法的试验对比
        4.3.2 WFC系统与初始光学系统成像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总结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光场层析成像火焰三维温度场测量方法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火焰温度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接触式测温法
        1.2.2 非接触式测温法
    1.3 辐射法火焰温度测量技术
        1.3.1 火焰辐射测温原理
        1.3.2 辐射成像温度测量技术
        1.3.3 光场成像火焰温度测量技术
        1.3.4 光场成像火焰温度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火焰辐射光场成像原理与光线采样特性研究
    2.1 火焰辐射光场成像过程
        2.1.1 火焰辐射光场成像原理
        2.1.2 光场逆向追迹模型
    2.2 火焰辐射的光场采样特性
        2.2.1 表征光线
        2.2.2 方向采样
        2.2.3 空间采样
    2.3 光场采样特性的影响分析
        2.3.1 像素与火焰位置
        2.3.2 微透镜放大率
        2.3.3 微透镜焦距
        2.3.4 主镜头放大率
        2.3.5 主镜头焦距
    2.4 光场采样优化及火焰温度体重建
        2.4.1 光场相机辐射采样性能优化
        2.4.2 火焰温度场三维体重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场层析成像火焰三维温度场重建方法研究
    3.1 火焰三维温度场的光场层析成像原理
    3.2 光场重聚焦图像的等效性分析
        3.2.1 火焰辐射光线传输过程的数学模型
        3.2.2 光场重聚焦成像的数学模型
        3.2.3 传统相机成像过程的数学模型
        3.2.4 等效性分析
    3.3 光场层析成像三维温度场测量方法
        3.3.1 光场重聚焦方法
        3.3.2 光学分层成像算法
        3.3.3 辐射测温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焰三维温度场光场层析重建的空间分辨率研究
    4.1 点扩散函数与重建空间分辨率
        4.1.1 点扩散函数
        4.1.2 深度分辨率
        4.1.3 横向分辨率
    4.2 火焰三维温度场光场层析重建
        4.2.1 模拟条件设置
        4.2.2 光场层析重建与点扩散函数的关系
    4.3 光场相机参数对重建空间分辨率的影响
        4.3.1 不同光场相机的重建空间分辨率分析
        4.3.2 重建空间分辨率的优化
    4.4 火焰重建的其他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场层析成像火焰三维温度场测量系统研究
    5.1 笼式光场相机设计
        5.1.1 总体设计
        5.1.2 结构设计
        5.1.3 组装与调试
        5.1.4 图像校正
    5.2 笼式光场相机成像性能评价
        5.2.1 装配精度检测
        5.2.2 笼式光场相机畸变特性
        5.2.3 图像传感器噪声
        5.2.4 图像传感器的线性度
    5.3 光场层析成像火焰三维温度场测量系统
        5.3.1 系统基本组件
        5.3.2 系统功能测试
    5.4 测量系统的实验标定
        5.4.1 重聚焦深度标定
        5.4.2 点扩散函数标定
        5.4.3 辐射强度标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光场层析成像火焰三维温度场测量实验研究
    6.1 乙烯扩散火焰温度测量实验系统及装置
        6.1.1 乙烯扩散燃烧实验装置
        6.1.2 热电偶火焰温度测量
    6.2 实验结果及讨论
        6.2.1 层流火焰
        6.2.2 双峰火焰
        6.2.3 湍流脉动火焰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光场层析成像的高温气固两相流温度、速度测量实验
    7.1 引言
    7.2 测量方法的改进与验证
        7.2.1 高温颗粒的温度测量
        7.2.2 飞行速度测量
        7.2.3 小球下落的验证实验
    7.3 实验系统及装置
    7.4 实验结果及讨论
        7.4.1 单个高温金属颗粒的温度变化
        7.4.2 高温金属颗粒的温度-速度分布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点
    8.3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视差测距的光电跟踪测量设备实时调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光测设备调焦方式概述
    1.3 自动调焦方法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3.1 基于测距的自动调焦发展现状与趋势
        1.3.2 基于像检测的自动调焦发展现状与趋势
        1.3.3 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发展现状与趋势
        1.3.4 三种调焦方法对比与本文方法的提出
    1.4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光电跟踪测量设备及其自动调焦原理
    2.1 光测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2.1.1 工作原理
        2.1.2 机架结构
    2.2 光测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2.2.1 作用距离
        2.2.2 测角精度
    2.3 光测设备调焦自动原理
        2.3.1 光测设备光学成像模型
        2.3.2 光学系统的景深和焦深
        2.3.3 自动调焦的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目视差测距原理
    3.1 光测设备双目视差测距数学模型
    3.2 双目视差测距误差分析
        3.2.1 光学测量头误差σ_(sen)
        3.2.2 图像识别误差δx_(reco)
        3.2.3 图像匹配误差δx_(match)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目视差测距调焦在光测设备上的应用研究
    4.1 适用范围和条件研究
        4.1.1 不同类型光测设备的参数选择
        4.1.2 小型光测设备视差测距调焦适用性研究
        4.1.3 中、大型光测设备视差测距调焦适用性研究
    4.2 某典型光测设备调焦仿真与实时性分析
        4.2.1 调焦仿真分析
        4.2.2 实时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方案验证
    5.1 双目视差测距调焦方案设计
    5.2 实验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双目视差测距调焦在光测设备上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光测设备双目视差测距模型
2 双目视差测距误差分析
3 双目视差测距实时调焦仿真分析
    3.1 调焦原理
    3.2 测距调焦仿真分析
    3.3 实时性分析
4 结论

(6)X射线检测7N01铝合金残余应力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1.3 X射线法残余应力测试技术
        1.3.1 X射线法残余应力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3.2 X射线法检测残余应力的工程应用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X射线衍射法理论及检测方法
    2.1 X射线衍射原理
    2.2 平面应力的测定
    2.3 X射线应力仪硬件配置
    2.4 衍射晶面的选择
    2.5 X射线衍射仪测试原理
        2.5.1 传统sin~2Ψ法
        2.5.2 cosα法
第3章 sin~2Ψ法和cosα法检测残余应力的对比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设备
        3.2.1 焊接设备及工艺参数
        3.2.2 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设备
        3.2.3 电解抛光设备及参数
    3.3 残余应力测试结果
    3.4 测试误差分析
        3.4.1 背底的扣除
        3.4.2 ε-sin~2Ψ拟合曲线上的离散点处理
        3.4.3 仪器对焦误差
    3.5 工程实际误差
        3.5.1 打磨水平的影响
        3.5.2 角个数的影响
        3.5.3 其他误差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检测残余应力的参数优化
    4.1 振荡法对铝合金残余应力检测的影响
        4.1.1 振荡法原理
        4.1.2 振荡法对衍射德拜环的影响
        4.1.3 振荡法对测试时间的影响
        4.1.4 振荡法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4.1.5 振荡法影响分析
    4.2 应力计算范围的影响
        4.2.1 试验材料及测试参数
        4.2.2 应力计算范围的分析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X射线在线检测残余应力的工程化应用
    5.1 X射线法与超声波法的对比
        5.1.1 残余应力检测设备
        5.1.2 X射线和超声波测试结果对比
        5.1.3 X射线法剥层后与超声波法的对比
    5.2 轨道列车残余应力数据库
        5.2.1 轨道列车残余应力前期测试工作
        5.2.2 轨道列车残余应力数据库软件
        5.2.3 残余应力数据库的应用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摄像机自动聚焦与白平衡算法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动聚焦研究现状
        1.2.2 自动白平衡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摄像机图像处理关键技术
    2.1 图像信号处理介绍
        2.1.1 摄像机视频采集
        2.1.2 图像信号处理功能模块
    2.2 自动聚焦技术
        2.2.1 相关光学理论
        2.2.2 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
        2.2.3 聚焦区域选择算法
        2.2.4 自动聚焦调节方法
    2.3 自动白平衡技术
        2.3.1 颜色恒常性
        2.3.2 色温
        2.3.3 自动白平衡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Hi3516C的摄像机自动聚焦
    3.1 系统控制及清晰度评价
        3.1.1 系统平台介绍
        3.1.2 镜头控制方法
        3.1.3 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
    3.2 基于闭环状态转移的聚焦调节方法
        3.2.1 聚焦准备状态
        3.2.2 聚焦调节状态
        3.2.3 场景监测状态
    3.3 特殊场景聚焦方法
        3.3.1 强点光源和低照度场景
        3.3.2 单一场景
    3.4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3.4.1 聚焦精度测试
        3.4.2 聚焦速度测试
        3.4.3 聚焦鲁棒性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Hi3516A的摄像机自动白平衡
    4.1 开发环境及平台
        4.1.1 搭建开发环境
        4.1.2 系统平台介绍
    4.2 Hi3516A芯片白平衡算法
        4.2.1 AWB模块工作原理
        4.2.2 芯片白平衡实现方法
    4.3 基于色温曲线的单色AWB算法
        4.3.1 整体框架
        4.3.2 场景检测
        4.3.3 单色色温曲线
        4.3.4 增益调节
    4.4 实验测试及性能分析
        4.4.1 颜色分析工具测试
        4.4.2 单色场景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高精度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方法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焦距测量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基于几何成像原理的焦距测量方法
        1.2.2 基于泰伯摩尔技术的焦距测量方法
        1.2.3 基于干涉技术的焦距测量方法
        1.2.4 已有焦距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
    1.3 光学定焦方法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原理
    2.1 激光差动共焦组合超长焦距测量原理
        2.1.1 激光差动共焦组合焦距测量光路
        2.1.2 激光差动共焦组合焦距测量点扩散函数定焦模型
        2.1.3 被测镜焦距计算公式
    2.2 参考镜焦距自校准
    2.3 组合透镜镜组间隔自校准
    2.4 被测镜超大曲率半径测量
        2.4.1 被测镜超大曲率半径测量精度需求分析
        2.4.2 激光差动共焦超大曲率半径测量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关键因素影响分析
    3.1 探测器偏移量影响
        3.1.1 探测器轴向离焦量影响
        3.1.2 探测器径向偏移量影响
    3.2 探测器针孔尺寸影响
    3.3 噪声影响
    3.4 系统像差影响
        3.4.1 像差对测量系统定焦性能影响
        3.4.2 像差对被测镜焦距测量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系统及性能分析
    4.1 参考镜焦距选取
    4.2 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系统研制
        4.2.1 系统构成及各模块工作方式
        4.2.2 主控软件工作流程
    4.3 测量光路调整误差分析
        4.3.1 准直光束调整误差
        4.3.2 被测镜光轴调整误差
        4.3.3 探测器离焦量调整误差
    4.4 准直镜和参考镜像差影响分析与补偿
    4.5 运动与测长误差分析及补偿
        4.5.1 导轨旋转与平移误差及其补偿
        4.5.2 测长轴与运动轴夹角误差及其补偿
        4.5.3 干涉仪测长误差
    4.6 测量系统误差模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验证与分析
    5.1 参考镜焦距校准实验
    5.2 被测镜焦距测量实验
        5.2.1 焦距 31.2m被测镜焦距测量
        5.2.2 焦距 12m被测镜焦距测量
    5.3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5.3.1 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5.3.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得的奖励
致谢
作者简介

(9)光学复合仿生视觉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仿生视觉技术概述
        1.2.1 晶状体仿生技术
        1.2.2 虹膜仿生技术
        1.2.3 视网膜仿生技术
        1.2.4 眼球运动仿生技术
    1.3 仿生视觉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可见光和热红外人脸图像融合
    2.1 人脸图像融合方法关键步骤
        2.1.1 特征提取和描述
        2.1.2 图像配准
        2.1.3 图像融合
    2.2 基于Student's-T分布混合模型的多光谱人脸图像配准
        2.2.1 基于局部特征描述的初始配准
        2.2.2 基于空间位置约束的精确配准
    2.3 基于引导滤波和梯度保持的多光谱人脸图像融合
        2.3.1 基于引导滤波和梯度保持图像融合方案
        2.3.2 图像融合评价标准
    2.4 实验验证与分析
        2.4.1 多光谱人脸图像配准实验
        2.4.2 多光谱人脸图像融合实验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自然场景的手眼标定
    3.1 手眼标定技术
        3.1.1 手眼标定研究概述
        3.1.2 手眼标定模型分类
        3.1.3 手眼标定方程参数化方法
    3.2 基于凸松弛优化主动式手眼标定优化方法
        3.2.1 全局优化算法问题描述
        3.2.2 基于全局优化算法的手眼变换矩阵估计
    3.3 基于二阶锥规划被动式手眼标定优化方法
        3.3.1 二阶锥规划简介
        3.3.2 基于二阶锥规划的标定模型参数优化
    3.4 基于光束平差被动式手眼标定优化方法
    3.5 实验验证与分析
        3.5.1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3.5.2 实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多光谱复合图像的行人检测与跟踪
    4.1 目标检测跟踪技术
        4.1.1 目标检测研究概述
        4.1.2 目标跟踪研究概述
    4.2 光学复合仿生视觉系统结构设计
    4.3 液体透镜自适应调焦方法
        4.3.1 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
        4.3.2 自适应步长调焦搜索策略
    4.4 复合图像行人检测算法
        4.4.1 HOG可见光图像描述子
        4.4.2 CENTRIST红外图像描述子
    4.5 基于核相关滤波的鲁棒性行人跟踪算法
        4.5.1 KCF跟踪算法
        4.5.2 跟踪失败检测
    4.6 多光谱复合头眼协调运动策略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光学复合仿生视觉实验系统
    5.1 光学复合仿生视觉系统硬件构成
        5.1.1 图像传感器选型
        5.1.2 电机选型
        5.1.3 控制器选型
    5.2 系统原理与工作流程
    5.3 系统软件主界面及主要功能
    5.4 实验平台和验证性实验
        5.4.1 人脸图像配准实验
        5.4.2 目标检测跟踪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附录: 缩写词说明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发表专利

(10)用户持续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问题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
    2.1. 感知价值理论
    2.2.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2.3. 互动理论
3. 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
    3.1. 模型构建
    3.2. 假设提出
4.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4.1. 问卷设计
        4.1.1. 实验情景设计
        4.1.2. 量表设计
        4.1.3. 预调查
    4.2. 样本收集与描述
        4.2.1. 样本收集
        4.2.2. 样本描述
        4.2.3. 样本分组的有效性检验
    4.3. 测量指标的统计分析
    4.4. 信度与效度检验
        4.4.1. 信度检验
        4.4.2. 效度检验
    4.5. 路径检验
    4.6. 课程类型的调节作用
    4.7. 用户特征的影响
    4.8. 结果讨论
5. 总结和展望
    5.1. 结论与启示
    5.2. 贡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情景材料
致谢

四、超焦距对焦法的理论修正和完善(论文参考文献)

  • [1]吴家林摄影艺术理念探究[D]. 桂歆瑜.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2]大景深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研究[D]. 孙志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3]光场层析成像火焰三维温度场测量方法与系统研究[D]. 刘煜东. 东南大学, 2020
  • [4]基于视差测距的光电跟踪测量设备实时调焦方法研究[D]. 王帆.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19(08)
  • [5]双目视差测距调焦在光测设备上的应用分析[J]. 王帆,张孟伟,杜俊峰,任戈. 半导体光电, 2019(01)
  • [6]X射线检测7N01铝合金残余应力参数优化[D]. 祝鹏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7]摄像机自动聚焦与白平衡算法研究及实现[D]. 张朵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4)
  • [8]高精度激光差动共焦超长焦距测量方法与技术研究[D]. 李志刚.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9)
  • [9]光学复合仿生视觉关键技术研究[D]. 李巍.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10]用户持续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视角[D]. 肖裕. 南京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超焦距聚焦法的理论修正与完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