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医体质理论对更年期症状及转归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伊娜[1](2020)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临床症治特点及理论探源》文中提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具有高度异质性,涉及多个系统的复杂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主要治疗目的在于纠正患者的内分泌紊乱,解决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从中医角度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涉及多个脏腑,临床辨证较为复杂。我是在澳大利亚悉尼执业的中医师,诊所规模较小,所见证型杂而散,有幸在广州跟师临证中,认识到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是临床的一个重要证型。当归四逆汤和温经汤为导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常用方药。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导师的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对使用当归四逆汤和温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有效病例,进行症治特点的分析。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与方当归四逆汤和温经汤的症治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方法:一、文献研究通过计算机以《中华医典》、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数据库为检索源,以“厥阴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当归四逆汤”、“温经汤”、“妇科”为关键词,对中医古籍及近二十年来的文献进行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以中医病名、症状、体征、证、方等作为字段,利用EXCEL及SPSS 26.0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库资分析,并借用黄金分割方法,从辨证思路和方证方面进行理论梳理。二、临床研究本研究共收集杨洪艳教授门诊病案416例患者,合计2798诊次。按照纳入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使用温经汤的为365诊次,使用当归四逆汤的有120诊次,故门诊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合计诊次为485诊次,约占整体诊次的17%。因数据仅仅保留初诊特征,故删除复诊信息,按照厥阴寒证治疗方剂分为温经汤证组及当归四逆汤证组,最后数据困存温经汤(加减)108条以及当归四逆汤(加减)65条。本次总计173诊次的分析中,使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知识图谱分析、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用Logist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数据173诊次,均有明确中西医诊断描述,均为使用方药的有效人群,按所使用方剂分为两组,其中温经汤证组108诊次,当归四逆汤证组65诊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利用卡方检验在两组间分别两两比较,痤疮粉刺、手足不温、怕冷、便秘4项症状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痤疮粉刺、手足不温、怕冷3项的P=0,提示此3项在两组之间可能有非常显着性的差异,而紧张焦虑情绪、口干口苦、睡眠障碍、便溏4项症状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组间是否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象及脉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的PCOS患者中,痤疮粉刺在温经汤证中的发生率较当归四逆汤证高,而手足不温、怕冷、便秘则在当归四逆汤证中的发生率较温经汤证高。两组患者均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伴有胰岛素抵抗高于伴有胰岛素抵抗。两组中均为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出现的频率较高。此次分析提示我们,当归四逆汤证患者的怕冷、手足不温此2项代表寒证的症状较温经汤证患者重,而痤疮粉刺此项代表有热象的症状则更显着的出现在温经汤证组中,从而可以推论寒象程度为当归四逆汤证>温经汤证,而温经汤证兼夹较多热象。结论:适合使用当归四逆汤的人群特征较温经汤的人群,寒证的症状较重;而适合使用温经汤的人群特征较当归四逆汤的人群,寒象中兼夹较多热象。
卢可[2](2020)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雌激素及其受体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雌激素及其相关受体的影响,探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雌激素及其相关受体的效应机制。方法:选择成年雌性SD大鼠。腹腔注射4-VCD溶剂造模15天,4-VCD剂量为80mg/kg。选择造模成功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针刺组、点灸组、模型组,另选未造模的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按常规的方式饲养,药线组除常规饲养外还需进行药线点灸,针刺组予以针刺治疗,治疗6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卵巢形态变化;取样本,测定血清中E2、LH、FSH的含量以及1、3、5、6周期E2的含量,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中ER/ERm RNA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1.血清中E2、LH、FSH水平结果表明,针刺组和点灸组E2水平相比于模型组升高,LH、FSH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2.血清中E2水平周期性变化:各周期中,周期1、3,点灸组的E2水平低于针刺组,从周期5开始,点灸组的E2水平开始高于针刺组,至周期6达到峰值;3.Western blot结果提示,点灸组可提高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中ER蛋白含量且高于针刺组;4.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点灸组可增强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中ER蛋白表达分布,且表达强度高于针刺组;5.RT-q PCR显示点灸组能提高各组织中ERm RNA基因表达水平,表达水平高于针刺组。6.卵巢HE染色显示点灸组可促进卵泡发育,改善卵巢一般情况。结论:1.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能提高血清中E2水平,降低LH、FSH水平且在一定时段内治疗时间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关系;2.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能提升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中ER蛋白和ERm RNA基因表达量,该疗法能够调控下丘脑-垂体-子宫-卵巢生殖-内分泌轴,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实现,其疗效优于针刺组。3.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能改善卵巢功能,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多种症状,起到调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
陈清[3](2020)在《调体治疗阳虚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比较调体治疗与辨证治疗阳虚质围绝经期综合征,观察评价调体治疗的临床疗效,明确调体治疗本病的效果,为从不同体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5例就诊时间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来自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妇科、针灸科门诊及病房阳虚质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7例,试验组38例。试验组从辨识体质的角度出发,通过用隔姜灸联合针刺调理体质进行治疗;对照组则运用常规辨证的针刺治疗方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6天,第7天休息,治疗4周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阳虚质转化分、Kupperman评分、Greene评分(心理症状P评分、躯体症状S评分、血管舒缩症状V评分、抑郁症状D评分、性S评分)、激素水平、安全性指标等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性(P<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可改善阳虚体质积分(P<0.05),试验组改善阳虚质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试验组每个证型阳虚质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阴阳两虚证的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在各证型的改善情况上无差异(P>0.05);4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感、情志不宁、尿频尿急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并且试验组在腰背酸楚、面浮肢肿、尿频尿急三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皮肤蚁行感、情志不宁上,两组无差异(P>0.05);5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Kupperman评分,Green评分(心理症状P评分、躯体症状S评分、血管舒缩症状V评分、抑郁症状D评分、性S评分),并且两组间的疗效相当(P>0.05);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不同证型的Kupperman及Green评分改善情况比较,疗效相当(P>0.05)。6研究中选取的患者以兼夹体质为主,其中兼夹气郁质人数最多,其次是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7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可改善激素水平,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8研究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无烫伤发生。结论1从辨识体质角度出发,调节阳虚体质治疗阳虚质围绝经期综合征,不仅可以改善阳虚质状态,还可以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确。2调体治疗方案,对Kupperman评分,Greene各项评分(心理症状P评分、躯体症状S评分、血管舒缩症状V评分、抑郁症状D评分、性S评分)、激素水平改善均有治疗效果。图0幅;表17个;参123篇。
路漫漫[4](2020)在《《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体质是人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随着现代中医体质学的提出,对于体质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五形人一直以来都被作为《黄帝内经》论述最为完整的体质类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需要对其理论以及应用价值进行挖掘。本研究从《黄帝内经》出发,对五形人相关内容及其结合历代医家的注解进行系统收集和整理,并借鉴近现代相关研究的交叉点,对五形人体质成因,分类依据,体质辨识特征等进行梳理,建立调理方法。并在现代中医体质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其辨识特征初步研制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试图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意在丰富中医体质学内容,为临床辨体论治与辨体养生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与内容:采用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类型进行梳理,从体质内涵、辨识标准、调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在调查问卷设计时采用专家访谈法,对调查问卷的维度和条目提供了专业的意见。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黄帝内经》体质总览。从体质的思维及概念出发,首先了解当时对于体质思维的认识,再对《黄帝内经》的体质观进行梳理,对其中体质思想及内容进行宏观把握。第二部分为《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辨识。首先对五形人框架涉及的阴阳、五行相关概念进行解读以便对其体质形成的内涵进行把握。再对五形人体质参照现代体质学框架进行梳理,综合古今文献对其体质特征进行分析和解读,形成五形人体质的辨识内容。并将五形人体质与《黄帝内经》中其他体质分类方式,与目前应用较多的体质相比较,找到其联系,对体质理论进行丰富。第三部分为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的初步研制。将五形人体质参照现代医学、体质学、心理学等辨识量表或问卷的标准,初步研制具有中医特色并符合现代体质学标准的调查问卷。以实现五形人体质类型的应用。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根据木形人、火形人、土形人、金形人、水形人五种体质的不同形成5个部分,每个部分分为4个维度,包括形态特征、心理特征、发病倾向、适应能力,根据已经总结的体质类型特征建立条目,采用专家访谈法对条目内容进行筛选,初步形成调查问卷。第四部分为五形人体质的调理,《黄帝内经》中已经提出的五形人针刺规律,又根据五形人的体质特点,相对应的五行属性等内容,归纳总结出五形人各自的调理和养生办法,包括药物调理、针刺调理、音乐调养、饮食调摄、运动养生五个方面,基本形成了五形人的调理原则和方案。结论:1.《黄帝内经》形成了特有的以天人一体观、形神一体观、五脏一体观为主的体质观内容,对体质进行总体的把握。同时,《黄帝内经》的体质虽具有不同的分类角度和依据,但都强调了体质形成的先天和生理因素,重视体质的动态平衡,在具体论述时侧重气血的描述,重视结合临床,突出因人制宜。2.五形人体质分类依据引用阴阳五行学说这一偏于抽象的概念,将其作为分类框架依据,以五行为依据,先将人分为五种体质,再将每种体质细分为五五二十五种,借五音的高低命名,实际将阴阳五行有机的结合,体现了“阴阳可分”“五行互藏”的理念,同时在内容的论述上又结合了藏象学说。巧妙而形象的突出了中医特色,也使五形人成为后世体质分类的蓝本。3.五形人体质类型的形成主要依靠先天因素,即生活的地域、性别、父母的遗传以及所处的社会因素等均会对体质内容所论及的形态结构、心理特征、适应能力、疾病的发病倾向和易感性等五形人体质的组成方面产生区别和影响,参考现代相关标准后,使其更具有现实意义。4.五形人与《黄帝内经》其他体质分类内容横向相比,从体质的分类依据、形态特征、生理机能、心理特征、气质性格,以及与体质的形成具有影响因素的地域、年龄等方面,具能找到相通的论述,强调了人的综合特性。5.五形人与朝医四象人都以人的先天生理为体质形成的因素,虽在理论基础和框架上有差别,但从脏腑角度木形人-太阳人、金形人-太阴人、土形人-少阴人、水形人-太阴人一一对应,九种体质的形成原因包含了先天禀赋和后天相关因素,因此五形人与其从脏腑、气血以及易患疾病方面,木形人-气郁体质、火形人-阴虚体质、土形人-痰湿体质、金形人-气虚体质、水形人-阳虚体质进行一一对应。在形态特征、心理特征、易患疾病方面均具有相通之处,对五形人体质的论述和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6.结合阴阳五行以及脏象学说,提出了体质的调理方法,以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纠正体质出现的偏颇。主要可采用针灸和方药形式,日常的调养从饮食、音乐、情志和四季养生方面进行。
王琨翎子[5](2020)在《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医综合调摄研究》文中提出围绝经期又称更年期,是指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完全停止其内分泌功能的一段过渡时期,也是妇女机体从旺盛时期走向衰老的一个转折时期。女性在围绝经期会出现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功能失调等生理特征,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精力逐渐减弱。而这一时期女性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社会职能改变,易出现抑郁、悲观、孤独的心理变化,甚至罹患抑郁症。围绝经期是每一个妇女都要经历的必然过程,而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此阶段妇女的高发疾病之一。作为一项发病率逐年增长的女性特有疾病,它在临床上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大,作为妇女在围绝经这一重要人生阶段的高发精神类疾病,单纯的抗抑郁药物很难达到预期的疗效,同时还会有副作用及依赖性等缺点。研究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医综合调摄方法,有助于从生理和心理各方面预防该疾病的发生,维护此阶段的广大妇女群体的身心健康,缓解抑郁症所带来的痛苦,也有利于给相应的临床研究提供一个合理全面的中医调摄参考。中医在情志病治疗调理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优势,在辨证论治和形神兼养的理论指导下,中医能通过精神、情志、生活、饮食、药物等多方面手段缓解精神疾病的痛苦,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中此类文献数目颇多,值得进行整理研究。本论文拟将古代中医典籍与现代中医文献相结合,进行有关中医综合调摄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古代文献主要通过咨询相关专家、阅读妇科中医专着、查找情志病中医名家医案,通过关键词检索相关中医古籍数据库等方法获取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现代文献查找主要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关于围绝经期抑郁症或更年期抑郁症的相关文献,尤其是与中医治疗、调养护理有关的文章,包括期刊、博士硕士论文、会议等文献,通过逐条查阅筛选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在文字工作的基础上,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在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室有目的性地学习了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针灸辨证取穴、针刺手法和按摩手法,在实践中获得了有价值的中医调摄方法。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在阐述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定义及西医、中医的诊断标准,确定该疾病的定义,为接下来的论述打下基础。鉴于此病目前没有确切的中医定义和诊断标准,笔者在基于中医妇科学和中医内科学官方教材对于绝经前后诸证和郁证的认识,结合妇女围绝经期的特殊年龄段和相关特殊生理病理表现,将此病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作了较为明确的划分。第二部分主要归纳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将古代与现代医家的认识加以总结归纳,明确这一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病因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方面论述,病机分别从古代文献相关病机和现代文献相关病机进行阐论。第三部分通过查阅相关疾病的诊疗标准及官方教材、围绝经期抑郁症知网文献相关统计,分析该病的临床常见基本分型,将分型确立为四种,分别为肾虚肝郁、肝郁气滞、心肾不交、肝郁脾虚,并明确了各个分型的临床表现,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分类思路和要点。第四部分具体论述了该疾病的中医综合调摄内容,从情志疗法、四时起居、食疗药膳、中药治疗、针灸按摩及养生功法五大板块入手,其中情志疗法和四时起居部分采用了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阐述,食疗药膳、中药治疗和针灸按摩养生功法这三板块均按照第三部分总结出的四种辨证分型为纲,列举了每种手段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为患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了提高调摄方法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在相关情志调理方法、中药方剂、药膳方以及导引功法之后附以相关对照研究文献或古籍评注等作为依据,使之更为严谨、科学。第五部分对以上四部分研究结果做了总结,明确了该研究的成果和内容。本研究为围绝经期抑郁症初步明确了其中医病因病机,制定了一个相应的临床诊断标准和基本证型,为诊断该病和选取合适治疗方法打下基础。其次通过对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医综合调摄方法的梳理整合,进行了一个五大板块的调摄研究,涵盖面广,为该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多样化思路。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中医调摄围绝经期抑郁症确有效果,且副作用小无依赖性,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受众人群大,可操作性强。对该病患者采用中医综合调摄方法,结合必要药物治疗,能够起到单纯抗抑郁药物或激素治疗难以达到的效果。对于这一受生理、心理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以整体观为基础,有治未病理念的中医调摄优势尽显,能充分的做到医养结合,为广大女性的健康提供保障。
马箫霜[6](2019)在《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Kupperman评分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绝经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了解绝经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深入研究中医体质与改良Kupperman评分的相关性,探索防治绝经综合征的新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确诊为绝经综合征的患者160例,填写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收集的数据在Excel中建立数据库,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60例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以阴虚质(34.4%)、气郁质(25.6%)为多见。改良Kupperman评分总分的平均分为22.11±6.88分,病情程度为中度者占多数。失眠(84.4%)、疲劳乏力(83.1%)、潮热及出汗(82.5%)、易激动(82.5%)症状出现较多。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本病的严重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Kuppeman评分总分与阴虚质和气郁质呈显着正相关,与平和质呈显着负相关。气虚质与抑郁及疑心、眩晕、疲劳乏力、心悸,阳虚质与骨关节、肌肉痛、泌尿系感染、性生活状况,阴虚质与潮热及出汗、失眠、易激动、性生活状况,血瘀质与骨关节、肌肉痛、头痛,气郁质与失眠、易激动、抑郁及疑心、心悸呈显着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阴虚质、气郁质为绝经综合征的易患体质。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患者病情较重。绝经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症状具有相关性。
罗辉[7](2019)在《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文中提出中医体质和疾病相关性(简称“体病相关”)是中医体质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2009年4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简称“《标准》”)的发布,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公认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因此,近10年来采用该标准开展临床研究所发表的文献从无到有,迅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对于认识体质和疾病的关系,促进体质在中医治未病和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尚未见到对于现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以及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全面系统研究。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如何?研究的重点病种和体质有哪些?各研究在体质和疾病的相关性方面有哪些发现?现有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如何?如何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现有文献对临床实践的价值?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见到相关论文发表。因此,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系统评价、理论研究等方法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1研究目的(1)通过对《标准》发布以来的所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评价,总结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体病关系结果、研究质量等,以期为读者了解体病相关研究领域的历程、现状以及各中医体质类型和疾病的相关性,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2)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选择一个特定的病种(代谢综合征),检索、纳入所有研究该疾病与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中相关数据的meta分析,研究该疾病人群的体质分布特征、体质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以获得基于更大人群的体病关系结果,从而为疾病防治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今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及时总结和应用提供示范。(3)分析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和面临的方法学挑战,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报告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今后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并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实施和报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更多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和应用。2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研究一):全面系统地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检索期限从2009年4月1日(《标准》的颁布日期)至2018年12月31日。纳入所有研究中医体质与疾病关联性的文献(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从各文献中提取文献计量学特征、内容、结果、方法学要点等内容。采用横断面研究AHRQ标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所有数据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系统评价研究(研究二):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为例,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开展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研究,分析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与MS发病有关的危险体质因素。文献的检索数据库、研究类型、质量评价方法同研究一。采用R 3.5.2软件对各研究报告的MS患者人群中主要体质比例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er Manager 5.3软件比较MS患者和一般人群中各体质的分布差异,并用倒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方法学研究(研究三):在研究一、二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文献和理论研究、访谈循证医学和中医体质学专家等方式,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思路分析中医体质研究的特殊性,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质量评价和报告方面提出提高研究质量的相关建议。3研究结果研究一:共纳入1441篇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样本量总数达858271例。研究地域覆盖中国大陆29个省区、台湾、香港以及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法国。研究病种313个,覆盖了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的19个疾病类别,研究较多的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失眠、痛经、乳腺癌、乙肝、脂肪肝、骨质疏松症等。研究类型以横断面研究最多,共1300篇(90.2%),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分别有81篇和60篇。各体质的疾病谱分布:(1)气虚质在糖尿病、脑梗死、艾滋病、慢阻肺、冠心病、亚健康、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乙肝、乳腺癌等疾病中分布较高。(2)阳虚质在不孕症、骨质疏松症、肠易激综合征、膝骨关节炎、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流产等疾病中分布较高。(3)阴虚质在高血压、糖尿病、便秘、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干眼症、肺癌、复发性脑卒中、失眠等疾病中分布较高。(4)痰湿质在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脑卒中/梗死、冠心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超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中分布较高。(5)湿热质在痤疮、高尿酸血症、慢性胃炎、少弱畸形精子症、湿疹、乙肝、便秘、胆石症、高血压、痛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6)气郁质在乳腺增生、乳腺癌、失眠、抑郁症、卵巢早衰、偏头痛、青光眼、不孕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子宫腺肌病等疾病中分布较高。(7)血瘀质在冠心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脑卒中等疾病中分布较高。(8)特禀质在哮喘、变应性鼻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各体质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1)气虚质发生肥胖、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焦虑症等的风险较高。(2)阳虚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肥胖、颈椎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3)阴虚质发生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的风险较高。(4)痰湿质发生脑梗死、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5)湿热质发生便秘、高血压等的风险较高。(6)气郁质发生亚健康、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焦虑、乳腺癌、乳腺增生、痛经等的风险较高。(7)血瘀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脑卒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风险较高。(8)特禀质发生哮喘的风险较高。方法学质量:横断面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4.6%、90.8%和4.6%;病例对照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7.2%、51.9%和21.0%;队列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8.3%、58.3%和13.3%。各研究在体质测量的质量控制、控制混杂因素、应答率等条目的报告较差。研究二:共纳入23项研究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总样本量21239例,其中MS患者13393例,对照组人群7846例。按研究设计分类,病例对照研究3项,横断面研究20项,无队列研究。MS患者体质类型比例最高的3种依次为痰湿质[30%(22%-39%)]、气虚质[20%(15%-26%)]和湿热质[14%(11%-18%)]。痰湿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75(95%CI:1.17-2.62),校正混杂因素后的OR值为3.46(95%CI:2.14-5.59)。气虚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39(95%CI:1.04-1.85)。男性患者的痰湿质、湿热质比例分别是女性患者的1.19和2.10倍,女性患者的气虚质比例是男性的1.32倍。45岁以下MS患者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的比例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为最高。2项横断面研究属于高质量文献;20项横断面研究均属于中等质量文献。倒漏斗图分析显示:各文献向周围分散,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提示发表偏倚和研究异质性的存在。研究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属于一种特殊的观察性研究,开展高质量研究面临各种方法学挑战:一是观察性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较少,临床方法学研究滞后;二是体病关系的研究受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且体质对疾病的影响贯穿从发病到预后的全过程;三是体质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包括体质的主观性对量表调查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体质的动态可变性不利于长周期研究的开展。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中各有其应用范围和作用,对揭示体质和疾病的关联或因果关系的论证强度也有差异,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设计类型。研究实施阶段,受试者纳入尽可能选择典型体质的新发病例,并报告样本量估算依据;基线资料信息的采集做到全面、定量;体质测量应高度重视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数据统计分析应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控制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谨慎客观地作出体病关系的结论。观察性研究国际公认的现有标准和规范具有普适性,大部分条目适用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评价和报告。本研究根据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点,尝试在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相关条目进行完善,为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实施和报告规范提供参考。4研究结论《标准》发布10年来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验证体病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发现各体质类型与相关疾病存在的密切关联,为体质辨识在中医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有助于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分析,提供体病关系的更高级别证据,并为辨体-辨证-辨病诊疗模式提供参考。开展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在遵循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需充分考虑体质研究的特殊性,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设计类型,研究实施全过程均应重视质量控制,降低偏倚,研究的报告应遵循相关的报告规范,并体现中医体质的特色。最后,本文提出了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建议,以期为高质量研究的开展和发表提供指导,从而促进中医体质在疾病治疗和治未病中的应用。
晋溶辰[8](2018)在《明清情志致病医案整理及信息数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自《内经》提出“七情”的雏形以来,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重要影响。明清两朝是中医医案发展的成熟鼎盛期,情志致病理论及相关医案在此期医籍中有着丰富的记载和论述,整理并挖掘这一时期情志致病理论和医案对临床情志病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对明清情志致病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并对情志致病医案中的证治规律信息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学分析,分析情志致病的对象、特点、影响因素、辨证规律及主要治疗方法,从而丰富中医情志致病学说,为临床预防和干预情志病提供理论依据。内容及方法: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传统文献学的方法,考察明清情志致病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对此期重要医家关于情志致病的认识及主要观点进行提炼和总结,从唯物历史观角度勾勒出明清背景下医家对情志致病理论的认识。第二部分:收集明清情志致病相关医案,分析和总结此期情志致病医案的撰写特点及成就。第三部分: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情志致病文献数据库,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情志致病相关医案进行频数分析,分析情志致病的对象、特点、影响因素、辨证规律及治疗方法。结果:第一部分:明清情志致病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受到了五方面的历史影响,包括明以前情志致病理论的积淀、哲学思想的交锋、印刷业兴起、政府民间对医书整理的重视以及清朝后期西学东渐的趋势。第二部分:总结了明清情志致病医案在章目、内容、格式、语言方面的特点。在成就上,医案完善了情志病分类体系及命名;从温病学角度探讨了热病所致神志障碍的临床思维;情志之郁由理论到实践并展现了丰富的情志疗法。第三部分:共查阅到90本医案,单列情志病的有10本。最终共收集964条医案。七情总频次为1144次。23.6%的医案记载较全面,写明了姓氏、性别、年龄、症状、辨证和治法。1.医案中明确记录女性608例(63.1%),男性356例(37.0%),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另外中老年人、男性士官阶层易情志致病。2.情志致病医案除了集中于专列的情志门或郁门,还广泛地分散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近五十种病。其中以郁证为多。情志内伤急性起病者321条,常见于怒、惊、悲。缓慢起病者512条,常见于思、忧。3.365条医案情志致病记载了影响因素。其中来自社会文化因素较多,占31.8%。其次是伴有病理和体质个性的因素。4.病位共出现1121频次,情志致病的脏腑病位依次是肝、脾、心、胃、肾肺、胆、三焦。多种情志或单一情志致病伤肝(胆、脾胃)兼其他脏者占57%以上。5.情志致病医案用脏腑辨证较多,其中肝气郁结、肝胃不和、肝郁化火、脾胃气虚、痰火扰心最常见,分别为11.2%,10.7%,8.0%,6.9%,5.6%。从气血津液辨证角度看,气郁类证最多,占24.6%。情志致病多为实证。6.针对情志致病的治疗方法,312条医案单用药物治疗,13条单用情志疗法。超过66%的医案在以中药治疗为主的基础上提出宜怡悦开怀,调畅情志。结论:第一部分:明清历史大舞台深刻影响了情志致病理论的发展。此期医家辨析了情志之郁,从肝胃、心、脾论治了情志致病并在医案中总结了临证经验。第二部分:明清医家立案蔚然成风,情志致病相关医案颇具规模,特点和成就显着。显示出此期医家普遍接受了七情学说。第三部分:1.医案记载中,情志致病的对象以女性、中老年、士、官阶层较多见。2.情志致病特点为多情交织,常因怒引发。急性起病的也多集中于怒。而悲忧、思发病通常较缓。情志致病及其广泛,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危害甚笃,剧烈情志刺激下,可出现气绝、胞络绝等猝死危候。癔病、惊痫、梅核气、癫狂、胸痹、中风、郁证易受情志因素而复发。3.引起情志变化的刺激因素有来自外在的因素,如生活环境中的人、事、物等,也有来自身体内部的因素。来自社会的应激源是最大的情志致病要素。4.情志致病对脏腑的影响错综复杂,其中最易影响到肝。情志致病并非单一情志对应的“五志伤五脏”模式,多种情志交织致病伤肝,继而肝脾同病的概率更大。传病在心,渐及他脏,久病者,多累及于肾。不同情志病伤脏不同。郁证的病位最多为肝,其次为脾,昏扑、惊厥等神志失常多伤心,思虑致病多伤脾、肾。5.在病机上,情志致病少有单一脏腑、单一病机所致,多有脏腑失调、气血津液失和杂而为病。其中肝气郁结、肝火亢盛、肝郁脾虚较多见。6.从总体来看,药物治疗辅以情志调护是明清治疗情志病证的最重要措施。
王璐[9](2018)在《绝经综合征常见证素、体质及其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课题组自拟临床信息调查表观察绝经综合征患者“潮热”的发作特点及临床症状表现的多样性;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调查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运用朱文锋教授“证素辨证体系”进行证素辨识,探讨绝经综合征证素分布特点;运用相关性分析,探讨绝经综合征常见体质与证素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规范简化辨证诊疗绝经综合征,为“辨体-辨证论治”的临床诊疗路径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本研究依据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7年6月0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且符合疾病诊断及纳入标准的绝经综合征患者60例,运用课题组前期拟定的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症状调查,运用朱文锋教授“证素辨证体系”进行证素辨识,借助《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判定,运用Epidata软件建立关联数据库,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探讨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表现特点,证素、体质分布情况,以及彼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人口学资料本次调查绝经综合征患者共计60人,年龄平均为(49.48±4.07)岁;最大值59岁,最小值40岁。2.病史特征及目前伴随疾病2.1既往及目前伴随疾病史:既往有疾病史仅占比21.67%,有目前伴随疾病患者共6人,占比10.00%。2.2婚育史及流产史:入组患者均已婚已育,其中妊三胎的比例较高,约占33.33%;分娩情况中娩一胎比例最高占比85%。有流产史的绝经期患者共有43人,占比71.67%3.Kupperman评分表情况评分表具体条目包括潮热出汗、感觉异常、失眠等,共计11项。其中各条目症状发作频率降序排列如下:潮热汗出(100%)、失眠(90.00%)、焦虑(85%)、关节肌肉疼痛(76.67%)、疲乏无力(68.33%)、头晕(55%)、忧郁(45%)、心悸(36.67%)、头痛(25%)、感觉异常(8.33%)、皮肤蚁行感(3.33%)。4.潮热发作次数:发作0-3次/日及隔日发作者占41.67%,发作3-10次/日者占50.00%,共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1.67%;发作时间段按照降序排列依次为:夜间(85%)>下午及傍晚(83.33%)>晨起(53.55%)>上午及中午(40%);发作部位按照降序排列依次为:头面部(61.67%)>腰背部(60.00%)四肢及手足(58.33%)>颈胸部(51.67%);发作程度:轻度37例,约占61.67%;中度22例,约占36.67%;重度仅1例。发作持续时间:潮热发作最长时间持续1分钟内/1-3分钟的比例最高,共49例,约占总人数的81.67%。5.中医相关症状5.1妇科经带情况:(1)月经情况出现停经三个月以上的患者占比45%;近三月月经尚有来潮的患者占55%;其中月经周期有所改变的约占40%(先后不定>提前>错后),仅有15%患者与既往月经周期相同;经期未改的占比30%,经期改变的占25%(缩短>延长);经色方面以黯红为主,鲜红次之,淡红最少,仅两人而已;经血中有血块的占36.67%,未见血块的占18.33%;痛经人数不多,仅8人,占13.33%。(2)带下情况带下异常的患者有31人,占比51.67%;带下色方面,白带人数最多,占43.33%;带下量方面,带下量偏少的占比最大约43.33%;大多数患者带下质地、气味未有改变,仅有腥味或臭秽共10人。5.2躯体症状躯体症状包含全身症状、疼痛性症状、局部症状、睡眠、饮食、二便症状及情绪症状等方面,范围比较广,选取其中发生率50%以上的症状降序排列如下:健忘(96.67%)、腰膝酸软(93.33%)、烦躁易怒(93.33%)、神疲(91.67%)、焦虑(85.00%)、睡眠异常(81.67%)、关节疼痛(77.55%)、四肢不温(76.67%)、畏寒(76.67%)、乏力(70.00%)、盗汗(70%)、太息(66.67%)手足心热(58.55%)、大便异常(58.33%)、面色晦暗(55.00%)、抑郁(53.33%)、自汗(51.67%)。6.实验室检查结果本次调查入组绝经期“潮热”女性的激素水平中,FSH为(36.491±18.6659)mIU/ml;最大值69.779mIU/ml,最小值4.071mIU/ml;LH为(24.8483±14.9608)mIU/ml;最大值55.3410mIU/ml,最小值1.4580mIU/ml。7.证素分布结果按频数降序排列,与绝经综合征关系较为密切的病位证素依次是肝(88.33%)、肾(85.00%)、脾(23.33%)、心(15.00%)、胃(5.00%),其中肝、肾频率较高;病性证素降序排列依次是;气滞(91.67%)、阳虚(80.00%)、阴虚(75.00%)、气虚(51.67%)、血瘀(36.67%)、血虚(20.00%)、湿(11.67%)、寒(8.33%)、痰(0%)、热(0%),其中气滞、阳虚、阴虚的占比较高。8.体质分布结果在入组的60例患者中可明确划分体质为九种体质类型的57个患者,另有3位患者不属九种典型体质分型的任意一种或兼夹情况。对于未能明确划分体质类型的3名患者,暂不予分析。在57例患者中分为单一体质29例(43.33%)和兼夹体质31例(51.67%)两大类型。兼夹分为兼夹两种、三种、五种体质类型的情况,兼夹两种体质24例,占比40.00%,兼夹三种体质5例,占比8.33%,兼夹五种体质仅2例,都以阳虚质及气虚质的兼夹体质为基础,一例兼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一例兼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占比3.33%。将兼夹体质患者兼夹情况拆解,分别予以统计后将体质类型占比降序排列如下:阳虚质(60.00%)>阴虚质(31.67%)>气郁质(23.33%)>痰湿质(13.33%)、气虚质(13.33%)、特禀质(13.33%)>血瘀质(6.67%)>湿热质(3.33%)。其中,阳虚质及倾向阳虚质患者占比最大,约71.67%。9.证素与体质相关性结果在入组的60例患者中,除去未能明确体质分型的3例患者,其余绝经前后诸证女性数据分析可知。在病位证素方面,气郁质与病位“肝”呈正相关,血瘀质与病位“脾”呈负相关,其余病位证素与体质类型未见明显相关性;病性证素方面气郁质与“气滞”、气虚质与“气虚”、阳虚质与“阳虚”、阴虚质与“阴虚”及血瘀质与“血瘀”之间均呈正相关。人数较少的特禀质则发现与“阴虚”及“气虚”呈正相关。结论(1)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属绝经综合征疾病的特征属性,具有发无定时、发无定处、发无定数的发作特点,与传统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的“潮热”概念临床辨证时应加以鉴别。(2)绝经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涉及躯体、精神、妇科经带等诸多方面,临床辨证应注意全面收集。(3)证素是证候的最小单元,包括病位和病性两大类,能够有效简化临床辨证。绝经综合征证素分布病位类以肝、肾为主,病性类涉及虚实两端,呈现出虚实夹杂的病证特点。(4)绝经期是女性由青壮年向老年过渡的关键时期,从体质调护入手能够有效帮助女性度过绝经期。该阶段女性体质构成复杂,以兼夹体质为主,在被调查患者中阳虚体质最为多见,其中以阳虚质及阳虚兼夹体质占总人数的60.00%。(5)体质与证素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人体本质的认识,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临床将辨体与辨证相结合,将更有利于疾病的诊疗与调护。
方刚,王茜娜,黄雪琼,杨美春[10](2017)在《民族医药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浅议》文中认为民族医药与中医药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上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其各自理论及对围绝经期的病因病机相似,都是从气血方面以及相关脏器的生理功能方面入手。在治疗上因人、因地、因时而异,辨证施治,从而达到调整人体阴阳气血平衡而治病的目的。但在具体治疗方法与药物上,因为地理人文环境的不同,以及当地特色药材的不同,各民族医学又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如壮医"毒虚致百病",治疗当以补虚祛毒为法;蒙医将治病的方法高度概括为"食、行、药、械",因病、因人、因时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型和采用不同的服药法。维吾尔医在治疗原则上以欧姆日台比耶(生命七要素)为基础,提倡精神疗法、饮食疗法、排泄、止泄、运动疗法、休息疗法、调整睡与醒、动与静疗法、新鲜羊皮被盖法等传统特色疗法。回医以其"四性体质学说",针对宁夏地区人民的特殊体质,善用"香药"发挥其芳香化湿的药效。"药乃局限于人",是朝医所独有的药性观,朝医注重人体对药物的选择性。藏医学中的"人体内环境动态论",要求以动态思维去辨病治疗,因其特殊地理环境,其药物品种、药效及炮制、服用方法也有独特之处。
二、朝医体质理论对更年期症状及转归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朝医体质理论对更年期症状及转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临床症治特点及理论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文献综述 |
一、背景介绍 |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现代医学研究 |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研究 |
四、小结 |
第二节 厥阴病文献综述 |
一、从提纲证看厥阴病 |
二、从病因病机看厥阴病 |
三、从“厥阴”看厥阴病 |
四、从厥阴病的实质看厥阴病 |
五、从主症看厥阴病 |
六、从主方看厥阴病 |
七、小结 |
第二章 |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临床症治特点 |
一、选题背景简介 |
二、杨洪艳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认识 |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病例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厥阴证古籍及现代文献研究 |
一、古籍文献研究 |
二、现代文献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纳入本研究 60 篇文献一览 |
致谢 |
(2)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雌激素及其受体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概况 |
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
壮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民族医药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3)调体治疗阳虚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标 |
1.3 诊断标准 |
1.3.1 PMS诊断标准 |
1.3.2 中医辨证标准 |
1.3.3 中医阳虚体质判别标准 |
1.3.4 纳入标准 |
1.3.5 排除标准 |
1.3.6 剔除及脱落标准 |
1.3.7 终止试验标准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分组方法 |
1.4.3 治疗 |
1.5 疗效评价指标 |
1.5.1 更年期综合征评分指标 |
1.5.2 中医证候评分 |
1.5.3 激素水平 |
1.6 安全性评价 |
1.7 统计学处理 |
1.8 研究结果 |
1.8.1 一般资料 |
1.8.2 临床疗效 |
1.9 讨论 |
1.9.1 阳虚质和阳虚证的辨析要点 |
1.9.2 穴位选择 |
1.9.3 艾灸调节阳虚体质 |
1.9.4 热病可灸 |
1.10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围绝经期综合征体质研究相关进展 |
2.1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 |
2.1.1 概念 |
2.1.2 症状表现 |
2.1.3 影响围绝经期的因素 |
2.1.4 围绝经期的生理病理改变 |
2.2 体质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质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影响体质的因素 |
2.3 调体治疗 |
2.3.1 调体的穴位选择 |
2.3.2 调体的方法 |
2.4 围绝经期体质的研究 |
2.4.1 体质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关系 |
2.4.2 调体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现状 |
2.4.3 不同体质的调养方法 |
2.5 小结 |
2.6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B 更年期评分表 |
附录C 中医证候积分判定标准 |
肾阴虚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篇表 |
肾阳虚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篇表 |
肾阴阳两虚证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篇表 |
附录D 调査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4)《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体质理论概说 |
1 《黄帝内经》体质概念 |
2 《黄帝内经》体质观 |
2.1 天人一体观 |
2.2 形神一体观 |
2.3 五脏一体观 |
3 《黄帝内经》体质分类的特点 |
3.1 分类方式多种,论述不离气血 |
3.2 强调先天因素,重视动态平衡 |
3.3 理论结合临床,突出因人制宜 |
第二部分 《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辨识 |
1 《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涉及相关概念解读 |
1.1 阴阳学说 |
1.2 五行学说 |
2 五形人体质类型 |
2.1 木形人体质类型 |
2.2 火形人体质类型 |
2.3 土形人体质类型 |
2.4 金形人体质类型 |
2.5 水形人体质类型 |
3 五形人体质与《黄帝内经》其他体质理论的联系 |
3.1 体质分类划分依据 |
3.2 生理功能形态机能 |
3.3 心理特征性格气质 |
3.4 地域不同产生体质差异 |
3.5 不同年龄段产生体质差异 |
4 五形人体质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
4.1 朝鲜四象体质分类 |
4.2 中医九种体质 |
第三部分 :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的初步研制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2.1 全面梳理论述五形人体质类型的特征表现 |
2.2 科学阐述五形人体质的理论内核 |
2.3 编制具有实用性的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 |
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3.1 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维度构架 |
3.2 条目池的编制依据 |
3.3 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条目池建立和筛选 |
3.4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四部分 《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调理与养生 |
1 五形人体质调理 |
1.1 药物调养 |
1.2 经络调理 |
2 五形人养生原则 |
2.1 四时养生 |
2.2 饮食调养 |
2.3 音乐疗法 |
2.4 情志调摄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医综合调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
1.西医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定义 |
2.西医诊断标准 |
3.中医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定义 |
4.中医诊断标准 |
第二章 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医病因病机 |
1.中医关于围绝经期抑郁症病因的认识 |
1.1 内因 |
1.2 外因 |
1.3 不内外因 |
2.中医关于围绝经期抑郁症病机的认识 |
2.1 中医古代文献相关病机阐论 |
2.2 中医现代文献相关病机阐论 |
第三章 围绝经期抑郁症常见中医辨证分型 |
1.相关诊疗标准及教材的辨证分型 |
2.知网相关文献辨证分型统计 |
3.总结分型 |
第四章 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医综合调摄方法 |
1.情志疗法 |
1.1 以情胜情 |
1.2 移情易性 |
2.四时起居 |
2.1 四时调摄 |
2.2 起居调摄 |
3.食疗药膳 |
3.1 肾虚肝郁证 |
3.2 肝郁气滞证 |
3.3 心肾不交证 |
3.4 肝郁脾虚证 |
4.中药治疗 |
4.1 肾虚肝郁证 |
4.2 肝郁气滞证 |
4.3 心肾不交证 |
4.4 肝郁脾虚证 |
5.针灸按摩及养生功法 |
5.1 针灸按摩 |
5.2 养生功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Kupperman评分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1.西医诊断标准 |
2.中医诊断标准 |
(三)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
(四)改良Kupperman评分标准 |
(五)纳入、排除标准 |
1.纳入标准 |
2.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方式及质量控制 |
(四)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的统计分析 |
1.绝经综合征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
2.绝经综合征患者的婚姻状况分布情况 |
3.绝经综合征患者的文化程度分布情况 |
4.绝经综合征患者的绝经情况 |
(二)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
1.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
2.不同年龄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
3.不同婚姻状况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
4.不同文化程度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
5.不同绝经情况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
(三)绝经综合征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情况 |
1.绝经综合征患者病情程度分布情况 |
2.绝经综合征患者各项症状分布情况 |
3.不同一般统计学资料绝经综合征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情况 |
(四)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改良Kupperman评分 |
1.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病情程度 |
2.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各项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一、绝经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
(一)肾虚是发病的根本 |
(二)肝郁是发病的关键 |
(三)脾虚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
(四)心神不宁是精神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 |
(五)痰、瘀是主要病理因素 |
二、绝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一)神经-内分泌变化学说 |
(二)免疫功能学说 |
(三)自由基学说 |
(四)血管舒缩因子学说 |
(五)细胞凋亡学说 |
三、中医体质的概述 |
(一)体质的概念 |
(二)体质的分类 |
(三)体质的影响因素 |
(四)体质与疾病 |
1.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和易感性 |
2.体质与疾病的发病倾向 |
3.体质与疾病的发展与转归 |
4.体质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
四、绝经综合征与中医体质学 |
(一)绝经综合征妇女的体质特点 |
(二)绝经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 |
1.阴虚质与绝经综合征 |
2.气郁质与绝经综合征 |
3.血瘀质与绝经综合征 |
4.气虚质与绝经综合征 |
5.阳虚质与绝经综合征 |
(三)绝经综合征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1.绝经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2.绝经综合征患者各项症状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四)偏颇体质的调治 |
1.阴虚质的调治方法 |
2.气郁质的调治方法 |
3.血瘀质的调治方法 |
4.气虚质的调治方法 |
5.阳虚质的调治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绝经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7)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理论综述 |
1 体病相关理论的渊源 |
2 体病相关理论的内涵 |
综述二 体病相关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开展的背景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 |
综述三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
1 适用于研究体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概述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设计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现状 |
前言 |
第二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研究与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和筛选 |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
1.4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
2.2 文献计量学特征 |
2.3 研究设计基本信息 |
2.4 各体质类型的疾病谱分布 |
2.5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 |
2.6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低的疾病 |
2.7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8 纳入研究的体质测量方法信息 |
3 讨论 |
3.1 近10 年来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
3.2 各体质与疾病的关联性及其对临床和公共卫生的意义 |
3.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
3.4 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
3.5 对今后体病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启示 |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以代谢综合征为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
1.4 方法学质量评价 |
1.5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中医体质分布的meta分析 |
2.4 代谢综合征患者与一般人群体质类型比较的meta分析 |
2.5 中医体质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比较 |
2.6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2.7 倒漏斗图分析 |
3 讨论 |
3.1 代谢综合征与体质的关联性分析 |
3.2 纳入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 |
3.3 对临床和科研的启示 |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研究 |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
1.1 中医药领域观察性研究应用和方法学的相对滞后 |
1.2 体病关系的全过程均易受到混杂因素影响 |
1.3 体质自身的特殊性对体病关系研究的影响 |
1.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相对其他观察性研究的优势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
2.1 研究设计类型的选择与比较 |
2.2 受试者纳入和基线资料采集 |
2.3 体质测量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
2.4 研究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 |
3.1 现有标准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
3.2 根据现有标准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议 |
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报告规范 |
4.1 现有报告规范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报告的适用性分析 |
4.2 在STROBE声明基础上完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报告质量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明清情志致病医案整理及信息数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明清情志致病理论研究与文献概述 |
1 明清情志致病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1.1 明以前医家对情志致病理论的发微与积淀 |
1.2 明清思想交锋为情志理论发展提供了营养 |
1.3 印刷业勃兴使情志致病理论得以普及和流传 |
1.4 医书整理集成受到重视,涵盖情志致病理论的医籍得到集成 |
1.5 西学东渐促“脑主神明”说形成 |
2 明清代表性医家对情志致病理论的重要阐述 |
2.1 张介宾论治“情志之郁” |
2.2 赵献可论治木郁及节欲养生观 |
2.3 李中梓论人情及惊悸恐证 |
2.4 傅青主辨治妇女情志病及情志养生 |
2.5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的情志致病思想 |
2.6 王清任《医林改错》论情志发端 |
2.7 王孟英承景岳的情志致病思想 |
第二部分 明清情志致病相关医案的特点与成就 |
1 明清情志医案特点 |
1.1 情志病的诊治专科化程度加深 |
1.2 情志医案内容涉略的病种广泛 |
1.3 格式规范,理法并举 |
1.4 情志医案通俗易懂,文笔流畅 |
2 明清情志医案成就 |
2.1 完善了情志病分类体系及命名 |
2.2 探讨了温热病所致神志障碍的临证思维 |
2.3 发展了情志之郁理论 |
2.4 展现了丰富的情志疗法 |
3 明清情志医案不足之处 |
第三部分 明清医案情志致病规律及治疗方法数据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查询情志致病相关医案 |
1.2 情志致病病证范围的确立 |
1.3 医案纳入、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建立数据库、医案录入 |
2.2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3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医案一般资料收集情况 |
3.2 情志致病对象分析 |
3.3 情志致病特点分析 |
3.4 情志致病影响因素分析 |
3.5 情志致病病位分析 |
3.6 情志致病辨证 |
3.7 治疗方法分析 |
4 讨论 |
4.1 明清医家普遍接受了“七情学说”,医案着述较为详细 |
4.2 不同人群对情志易感性有别 |
4.3 情志致病的特点 |
4.4 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 |
4.5 情志所伤,多脏同病 |
4.6 情志致病多复合病机 |
4.7 疾病治疗身心兼顾,药情相辅 |
5 结论 |
6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9)绝经综合征常见证素、体质及其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资料来源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医体质与中医妇科常见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B |
附表1 |
附表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民族医药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壮医 |
2 蒙医 |
3 维吾尔医 |
4 回医 |
5 朝医 |
6 藏医 |
7 结语 |
四、朝医体质理论对更年期症状及转归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临床症治特点及理论探源[D]. 王伊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2]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雌激素及其受体的调控作用研究[D]. 卢可. 湖北民族大学, 2020(02)
- [3]调体治疗阳虚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清.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理论及应用研究[D]. 路漫漫.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医综合调摄研究[D]. 王琨翎子.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6]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Kupperman评分的相关性研究[D]. 马箫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7]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D]. 罗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明清情志致病医案整理及信息数理分析[D]. 晋溶辰.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2)
- [9]绝经综合征常见证素、体质及其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 王璐.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民族医药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浅议[J]. 方刚,王茜娜,黄雪琼,杨美春. 中医学报,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