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以学习为中心的外语教学中教师的新角色(论文文献综述)
张硕[1](2021)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教师角色转变的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角色具有社会互动性,教师通过互动来表现自己的角色行为,同时又通过互动来完成角色转变。根据社会角色理论和角色认同理论,本文认为教师角色转变是一个从角色期望(角色定位)开始,逐渐到角色认同(角色认知、角色情意、角色行为),最后完成角色转变的动态过程。其中,角色定位是角色期望的重要条件,在角色期望中处于核心位置,角色认同是角色期望的继续和延伸,是角色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已有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都是以上述角色理论的某个要素作为分析视角来判断教师角色转变的。本研究尝试整合上述基本要素,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已有教师角色定位研究和教师角色转变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第二章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分别对已有教师角色理论定位和教师角色转变研究进行编码分析,通过比较发现教师角色理论定位与教师角色转变的现状存在一定差距,具体体现为:(1)在弱人工智能的早期阶段,教师对角色没有产生认知,整体上对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期望模糊;(2)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开始知道自身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但角色情意投入不足,大部分教师没有发生角色转变。第四章对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师角色转变研究的差异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包括:(1)教师角色的理论定位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到全国不同发展地区教师的实际情况;(2)教师对角色理论定位缺乏系统的了解,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能认知不清,存在认知偏差;(3)教师在角色行为过程中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同时外在因素也没有给予老师更多的支持与鼓励,阻碍了教师的角色转变。第五章针对上述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邱芳菲[2](2020)在《基于清单的初中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被视为“老大难”。学生难写、怕写,教师难教、怕教,教学低效、无序。究其原因,根源在于写作教学内容较为模糊,且常用的写作能力训练途径与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不契合。为此,本研究立足于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现状,在广泛吸纳国内外写作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引进美国过程写作流派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本土实际,探索过程写作教学法的本土化实践路径——“基于清单的初中写作教学”,分析其可行性、有效性,期望为优化写作“教”与“学”的效能、改善我国写作教学困境提供参考路径。本研究聚焦“清单写作”,以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为基本方法,研究涵盖“写作清单的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模式的实施”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提出:清单设计应以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学习要求、学生的写作心理能力发展特征及学情需求为依据,遵循“教材研读——目标提炼——难度定准——清晰表述”的设计流程,保证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以写作清单、合作学习小组为教学基础,按照“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个阶段,将教学环节划分为“确定素材——理解清单——片段写作——分享总结”,通过层层递进的写作环节,使学生能在写作课上保持较高的兴趣度,呈现较为活跃的写作思维。对比传统的写作教学发现,基于清单的写作教学有助于学生主体对写作知识的构建,能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能的提升,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全程提供了新思路。从创新层面来看,本研究借鉴过程写作法的教学理念,是我国写作教学从“结果”本位转向“过程”本位的一次创新实践;但本研究构建的写作教学模式主要集中于写作指导方面,对写作评改方面的内容有待开发。
卢兴钦[3](2020)在《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与角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从本质上来看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教育实践对语言有很大的依赖性,人们借助语言来开展教育活动。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往往依靠言语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来看,这种影响是教师言语行为施为性的体现,同时也意味着教师的语言素养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文献研究可以得知,教师言语行为的重要性在语言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凸显。若能揭示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特征,则能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促使教师正确利用言语行为的施为性。另外,教师有意识地使用言语行为的过程,也是形塑自我角色的过程。通过研究教师的言语行为,可以了解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扮演何种角色。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中上海市的6堂英语课作为研究的课例。研究过程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采用统计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模式。首先,观察这些课例的课堂录像,利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进行编码和记录。在统计记录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矩阵分析和比率分析,从稳态格、积极整合格和缺陷格,以及教师言语行为的地位、类型、倾向性等方面,展现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其次,由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的缺陷,无法进一步展现言语行为发生的具体教学情境和相关细节,所以还要结合课堂录像,分析课堂录像的转写文本,来解读教师的言语行为承载的角色信息。教师课堂角色定位的依据在于学生,优秀的课堂要具有互动性,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按照中介性学习经验理论的观点,此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中介者,他最重要的中介工具是语言。所以从总体上来看,优秀课例中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是以语言为主要工具的中介者。根据教学情境和学生获取经验的不同,所谓的“中介者”会分化为更多具体的课堂角色。将课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语料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可以发现,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课堂活动的组织,课程知识的讲授和情感的表达三方面。因此,在课例的特定情境下,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施为性促成他们发挥这些不同的课堂职能,从而扮演组织者、传授者和促进者的课堂角色。
池夏冰[4](2020)在《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文中认为面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和国际文化冲突的时代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提出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要求,但在实践层面缺失具体路径,教育戏剧的体验特性为语文学科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提供新的思路。目前,有关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是稀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主,收集和分析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实物资料等质性资料,并辅之以调查问卷等量化数据,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探究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功能及其教学模式。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并检验其教学效果。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是研究准备,基于时代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围绕关键概念回顾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案。第二部分(第四、五章)是理论研究,构建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并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第三部分是实践研究(第六章),将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应用于语文课堂并检验其有效性。第四部分(第七章)是研究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性格特征、感觉偏好和阅读策略。第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在行为方面,它能唤醒学生的运动感觉,改善学生的朗读表现,让学生深入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情感方面,它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文化,提高学习参与度,并在移情中深化文化体验;在认知方面,它能优化学生理解、分析、创造这三类认知表现。第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在文本理解方面,教育戏剧能促进学生还原文字的本意,领会作品的深意;在角色代入方面,角色转换能提升文化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双重角色能促使学生连接文化和自我;在教学设计方面,“参与—描述—阐释—反省”教学循环圈以及肢体剧场、朗读剧场、故事剧场、提问角色、教师入戏等教育戏剧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文化体验发展;在教学环境方面,教育戏剧能模拟再现文化事件和人物关系,为学生的想象创设自由而宽容的开放情境,合作的人际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氛围中深化文化体验,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和学生相互尊重包容有助于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依据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四条建议: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本研究顺应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潮流,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了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探索出以教育戏剧为主要教学活动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将西方教育戏剧的前沿理论和教学实践本土化并革新。研究受限于实践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未来有待通过量化研究、跟踪研究、比较研究等路径,继续提升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品质。
张琳[5](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李依然[6](2019)在《职业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青岛某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教育正在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为了有效应对我国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改革的实践诉求,本研究立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聚焦研究职业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旨在通过评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了解职业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推进情况,归纳成效与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推进策略。首先,整理国内外研究成果,找出理论依据与研究工具。本研究梳理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依次为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经典教学模式,基于学生中心心理学原则的现代教学模式,以及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当代教学模式。其内涵也不断丰富,从重点关注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学生发展到关注学生和学习两方面,再到关注学生、学习和学习成果的应用与实现。在梳理过程中,发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践评估量表(LCB)和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同伴评估(PASCL)两套科学合理的评估工具。其次,设计评估方案并开展调查。本研究选取较早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青岛某高等职业学校为评估对象,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其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之后,分析并归纳评估结果。从学生、教师、学生管理与服务人员和学校领导四个视角分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施的现状,归纳评估结果发现,该校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推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学生不明确在变革中应承担的责任;学生在教学和学校治理中参与质量较低;学生的学习成果转化效果不理想;不同教师的改革进展存在较大差异;有待营造更加关怀、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学校为教师的支持服务有待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策略。根据持续改进的评估理念,对上述问题从教育理念、教学关键环节(制定学习目标、开发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考核评价方式与反馈)、学习环境、教师支持服务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五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策略。
乔苏毅[7](2018)在《“以学习为中心”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和“学习活动整体性”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在倡导“英语学习活动观”所依据的主导原则(夏鸣谷、杨良雄,2018:39)。教师应树立教学“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的观念,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共同发展的学习者的位置。“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通过师生、生生的积极互动,“激活学习者学习情感,促进学习者思维发展,开发学习者智力,挖掘学习者潜能,发展学习者个性。”从而实现作为学习者的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阅读课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型,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以学习为中心”原则的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是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关键。然而,“学生中心论”在我国教育界更为流行,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也更多。相比而言,一线教师对“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还较为陌生,尤其是在“以学习中心”的高中阅读课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因此,该方面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研究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现代认知学习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江苏南京某四星高中高三(8)班关于“以学习为中心”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的行动研究。研究尝试回答下列问题:1.“以学习为中心”的中国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2.“以学习为中心”的中国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遵循什么原则?3.对“以学习为中心”的中国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怎样进行评价?4.“以学习为中心”的中国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是否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参与度并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作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收集数据,了解自己所任教的的阅读课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于“以学习为中心”的阅读课课堂活动的看法。通过行动研究,作者发现为了优化阅读教学,在课前,高中英语教师应先依据自己对文本的仔细解读和对学生的了解,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思维启发性原则、趣味多样性原则、情境求真性原则、循序渐近性原则、评价多元性原则和合作科学性原则设计课堂活动,再根据学生在用于预习的问题评价单凸显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活动设计,旨在精准的解决师生共同发现的学习重难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提供舞台。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通过综合性和关联性的学习实践,逐步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也在此过程中逐步实现专业化发展。通过研究,作者认为“以学习为中心”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以学习为中心”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有所提升,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然而,本研究过程仍有很多局限性:1.样本数量有限。且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因此问卷和访谈提纲设计的合理性值得商榷。2.后期研究在数量上和广度上不够.3.本次研究的数据采集方法比较单一。本研究目的在于对我国“以学习为中心”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活动设计提供一定的补充、借鉴作用,并能够促进作者自身的不断反思、改进,以实现高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努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本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试着从教师应丰富自己对于阅读课课堂活动的认识、适当选材、创设合理的交际情境和尊重学生的建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优化阅读课堂活动设计的具体建议,旨在为优化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做出一点贡献。
郑天霞[8](2017)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诞生于西方。1952年,美国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影响着各国原有的教学理念,引起了人们对应该采用何种教学理念的讨论,并引导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为直接的渠道。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就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国家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上,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探索不仅能够丰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很好的指导。论文第一章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内涵界定出发,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基础;第二章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学理念、教学主客体、教学方法、评估机制、教学环境、教学服务体系这六个方面;第三章从“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MOOC对“以学生为中心”在理论、实践上的体现及教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来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实施现状;第四章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估机制、教学环境、教学服务体系这五方面来具体论述“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完善路径。
饶佩,周序[9](2016)在《大学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时代辨析》文中认为目前学术界对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关系有四种基本观点,即"取代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利弊,取长补短"、"走出主客体说的误区"。不同观点蕴含着对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思想的不同理解和阐释。要合理把握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进行科学实践,应进一步对赫尔巴特以及杜威的学说进行系统深度解读;应摒除先入为主的观念,走出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全盘否定的误区,谨慎诊断传统教育教学的病症;应改变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理路,从理论理性转向实践理性,从优质课堂教学的角度来探讨课堂教学模式和师生角色及关系,尤其应该从技术层面出发来研究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及师生关系。
吕海霞,安晓灿[10](2015)在《大学英语数字化写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自我认知调查》文中指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的方法,结合数字化写作平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对大学英语写作中教师角色自我认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于自己角色的自我认识比较明确,能迅速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开展数字化写作教学,但教师对于自己的部分新角色的信心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论以学习为中心的外语教学中教师的新角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以学习为中心的外语教学中教师的新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1)弱人工智能阶段教师角色转变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概况 |
(二)教师角色转变的分析视角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师角色 |
(二)人工智能 |
(三)弱人工智能阶段 |
五、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社会角色理论 |
二、角色认同理论 |
(一)角色认知 |
(二)角色情意 |
(三)角色行为 |
三、教师角色转变的要素 |
第三章 教师角色转变的问题分析 |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的获取 |
二、教师角色理论定位的编码分析 |
(一)教师角色的基本理论定位 |
(二)教师角色理论定位的阶段性变迁 |
三、教师角色转变的编码分析 |
(一)开放式编码 |
(二)主轴式编码 |
(三)选择式编码 |
第四章 教师角色转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理论定位过于理想化 |
二、角色认知存在偏差 |
三、角色行为受到阻碍 |
第五章 弱人工智能阶段教师角色转变的对策 |
一、重塑角色理论定位,引导教师明确角色期望 |
(一)积极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者 |
(二)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者 |
(三)深度学习的引导者 |
(四)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
二、加强技术培训,帮助教师建立正确角色认知,积极投入情意 |
三、鼓励角色行为参与,助力教师角色转变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基于清单的初中写作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写作清单概述 |
第一节 写作清单的分类及功能 |
一、清单的分类 |
二、写作清单的功能 |
第二节 写作清单的设计 |
一、写作清单的设计依据 |
二、写作清单的设计步骤及要求 |
第二章 基于清单的写作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建构主义理论 |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启示 |
第二节 写作心理转换理论 |
一、写作心理转换理论概述 |
二、写作心理转换理论的研究启示 |
第三节 合作学习理论 |
一、合作学习理论概述 |
二、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启示 |
第四节 思维可视化原理 |
一、思维可视化原理概述 |
二、思维可视化原理的研究启示 |
第三章 基于清单的写作教学构想与实施 |
第一节 基于清单的写作教学构想 |
一、教学基础 |
二、教学设计 |
第二节 基于清单的写作教学的实施 |
一、实施过程描述 |
二、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三节 基于清单的写作教学有效性测试 |
一、测试目的 |
二、测试设计 |
三、测试过程 |
四、数据分析 |
第四章 基于清单的写作教学实践反思 |
第一节 基于清单的写作教学的反思 |
一、适切性 |
二、局限性 |
第二节 基于清单的写作教学的改进 |
一、关注学生需要,保障清单效能 |
二、创建高效课堂,增强交流意识 |
三、鼓励合作学习,激发内在动机 |
四、拓宽发表渠道,树立写作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与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为何研究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 |
(二)为何研究教师通过言语行为呈现的角色?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师言语行为的研究 |
(二)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 |
(三)关于教师言语行为与教师角色关系的研究 |
(四)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师言语行为 |
(二)教师角色 |
二、理论基础 |
三、研究问题、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三章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使用情况 |
一、研究课例的来源与选取 |
(一)“一师一优课”活动简介 |
(二)具体选取的课例 |
(三)研究伦理说明 |
二、观察系统的选择——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
(一)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简介 |
(二)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修改 |
(三)基于FIAS的教师课堂言语行为阐释 |
三、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观察和记录 |
四、教师课堂言语行为分析矩阵的构建 |
五、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观察结果分析 |
(一)矩阵分析 |
(二)比率分析 |
六、小结 |
第四章 小学英语教师通过言语行为扮演的课堂角色 |
一、FIAS分析结果的局限及其弥补 |
二、言语行为和角色的关系 |
(一)“戏剧化”视角下言语行为和角色的关系 |
(二)言语行为的施为性促成教师扮演相应的课堂角色 |
三、教师课堂角色的定位与分化 |
(一)教师课堂角色的分类理据 |
(二)教师课堂角色的总体定位 |
(三)基于言语行为分析结果的教师课堂角色类型 |
四、教师课堂角色类型的具体分析 |
(一)教师的组织者角色及其言语行为 |
(二)教师的传授者角色及其言语行为 |
(三)教师的促进者角色及其言语行为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 |
(二)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角色的总体定位应该是中介者 |
(三)教师的言语行为是角色行为,教师通过言语行为扮演具体的课堂角色 |
二、研究反思:“后方法”时代的教师言语行为与角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课堂言语行为观察结果记录表 |
附录2 课堂言语行为原始编码序对(以课例1为例) |
附录3 课堂录像转写文本(以课例5为例) |
后记 |
(4)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序幕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教育戏剧 |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基础 |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路径 |
三、教育戏剧的研究方法 |
四、教育戏剧与阅读教学 |
五、教育戏剧与情感教育 |
六、教育戏剧与文化传播 |
七、教育戏剧与体验发生 |
八、教育戏剧在中国的发展 |
第二节 文化教育 |
一、传统文化教育 |
二、文化体验教学 |
第三节 总结 |
一、探究教育戏剧在文化体验中的价值 |
二、设计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案 |
三、基于本土语境讨论教育戏剧和文化体验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流程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
二、研究资料的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一、长期参与 |
二、三角检验 |
三、自我反思 |
四、外部审查 |
五、深度描述 |
第四章 教育戏剧文化体验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 |
第一节 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分析框架 |
二、体验水平分析框架 |
三、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 |
一、设计理据 |
二、模型建构 |
第三节 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 |
一、设计理据 |
二、模型建构 |
第五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构建 |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
二、教学模式的系统构成 |
三、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 |
第二节 思想基础 |
一、释义学的“体验”精神 |
二、经验主义教育思想 |
三、阅读交互理论 |
第三节 教学模式设计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策略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实践 |
第一节 教学设计示例 |
一、《卖炭翁》 |
二、《背影》 |
三、《愚公移山》 |
第二节 教学实践分析 |
一、学生文化体验的个案分析 |
二、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分析 |
三、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分析 |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 |
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
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 |
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得到实践印证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 |
二、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 |
三、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 |
四、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 |
第三节 研究贡献 |
一、理论层面的贡献 |
二、实践层面的贡献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职业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青岛某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经典教学模式 |
第二节 基于学生中心心理学原则的现代教学模式 |
第三节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当代教学模式 |
第三章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评估方案 |
第一节 评估方案的设计 |
一、评估的依据 |
二、评估对象和目的 |
三、评估方法 |
四、评估内容 |
第二节 评估的实施过程 |
第四章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评估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施现状的分析 |
一、学生视角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现状 |
二、教师视角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现状 |
三、学生管理与服务人员视角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现状 |
四、学校领导视角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现状 |
第二节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成效与问题 |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取得的成效 |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推进策略 |
第一节 以理念为先导,促使师生对新理念产生认同感 |
第二节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优化教学关键环节 |
一、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
二、开发与创新课程内容 |
三、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
四、合理安排考核评价并认真对待反馈 |
第三节 改善学习环境 |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第四节 给予教师支持服务更多的重视 |
第五节 完善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一、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指导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
二、完善和更新教学质量标准 |
三、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以学习为中心”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在新时代背景下,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学“以学习为中心”“以活动为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 |
1.1.2 我国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英语教师基于“以学习为中心”理念进行设计优化 |
1.2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以学习为中心 |
2.1.2 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 |
2.1.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设计原则 |
2.2 “以学习为中心”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2.2.2 现代认知学习观 |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 “以学习为中心”视阈下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的相关研究 |
2.3.1 学习中心教学的关键概念和教学特征 |
2.3.2 学习中心教学中教师作用及师生关系的研究 |
2.3.3 学习中心教学过程所遵循的原则和组织实施策略 |
2.3.4 学习中心教学评价方式 |
2.3.5 以学习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的特点 |
2.4 文献评析 |
2.4.1 国内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概念应该进一步清晰 |
2.4.2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的实证研究匮乏 |
第三章 行动研究的设计 |
3.1 研究的重点 |
3.2 研究问题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方法 |
3.4.1 问卷调查法(前期和后期) |
3.4.2 访谈法 |
3.5 研究步骤 |
3.6 行动准备 |
3.6.1 发现问题 |
3.6.2 提出假设和确认问题 |
第四章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中运用的行动研究的实施 |
4.1. 行动的第一阶段 |
4.1.1 “以学习为中心”的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 |
4.1.2 “以学习为中心”的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 |
4.1.3 行动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
4.2 行动研究第二阶段 |
4.2.1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调整 |
4.2.2 问题评价单的使用 |
4.3 行动总结 |
4.4 数据收集 |
4.4.1 调查问卷(前测和后测) |
4.4.2 学生访谈 |
4.4.3 阅读测试 |
4.5 数据分析 |
第五章 行动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
5.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1.1 关于“学习中心”课堂的特征 |
5.1.2 关于“学习中心”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
5.1.3 关于“学习中心”课堂的学习结果 |
5.1.4 关于课堂活动的不足 |
5.2 访谈结果分析 |
5.3 考试成绩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对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A quilt of many colors原文 |
附录2 关于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高三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调查(前测) |
附录3 关于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高三学生“以学习为中心”的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有效性情况的问卷调查(后测) |
附录4 访谈提纲 |
致谢 |
(8)“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提出 |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内涵界定 |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提出的理论背景 |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二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
一、教学理念 |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内涵 |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特点 |
二、教学主客体 |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中教学主客体的内涵 |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中教学主客体的特点 |
三、教学方法 |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内涵 |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特点 |
四、评估机制 |
(一)“以学生为中心”评估机制的内涵 |
(二)“以学生为中心”评估机制的特点 |
五、教学环境 |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环境的内涵 |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环境的特点 |
六、教育服务体系 |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服务体系的内涵 |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服务体系的特点 |
第三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实施现状 |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更新 |
(二)教学主客体关系的重新定位 |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
(四)教学评估机制的改善 |
(五)教学环境的优化 |
(六)教学服务体系的改进 |
二、MOOC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运用 |
(一)MOOC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现 |
(二)MOOC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 |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以学生为中心”内涵的误解 |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未实质落实 |
第四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完善路径 |
一、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 |
(一)分享权力 |
(二)转变角色 |
(三)调适内容 |
(四)变更场所 |
二、切实变革教学方法 |
(一)理论教学法 |
(二)实践教学法 |
三、大力完善评估机制 |
(一)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
(二)形成性评估 |
四、有效优化教学环境 |
(一)改变学生对学习的传统认识 |
(二)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三)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
五、加强改进服务体系 |
(一)服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
(二)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服务 |
(三)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力 |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9)大学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时代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什么是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 |
二、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关系 |
(一)学生中心将取代教师中心 |
1.对教师中心的批判 |
2.对学生中心的呼唤 |
(二)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
1.教师中心说中学生的价值、需要并未被忽视 |
2.学生中心说并非完全否定教师作用 |
(三)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各有利弊,可取长补短 |
(四)讨论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应走出主客体说的误区 |
三、未来研究的几点设想 |
(10)大学英语数字化写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自我认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方式写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师 |
2.数字化写作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新角色 |
3.研究设计 |
3.1研究对象 |
3.2研究工具 |
4.研究结果 |
4.1两种教学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异同 |
4.2新环境下英语教师的角色 |
4.3新环境下哪些角色扮演的比较好? |
4.4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认为哪些角色扮演的不够好? |
5.讨论 |
四、论以学习为中心的外语教学中教师的新角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弱人工智能阶段教师角色转变的问题研究[D]. 张硕.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2]基于清单的初中写作教学实践研究[D]. 邱芳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3]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与角色研究[D]. 卢兴钦.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D]. 池夏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职业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青岛某校为例[D]. 李依然. 天津大学, 2019(06)
- [7]“以学习为中心”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的行动研究[D]. 乔苏毅.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D]. 郑天霞.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3)
- [9]大学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时代辨析[J]. 饶佩,周序. 当代教育科学, 2016(01)
- [10]大学英语数字化写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自我认知调查[J]. 吕海霞,安晓灿. 当代外语研究,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