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身体发育的对比分析

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身体发育的对比分析

一、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体格发育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彩丽,冀京雷,冯会敏,王文丽,范雪爱[1](2022)在《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EENC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EENC)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产科分娩且长期随访的早产儿,根据护理方式分为EENC组(实施EENC)126例及对照组(常规护理)125例,收集早产儿分娩后性别、分娩时胎龄、体重、身长、头围等信息,对比分析EENC实施效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早产儿体格生长的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 EENC组早产儿较对照组具有更短的脐部完全干燥时间及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其脐炎发生率更低,所需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C组早产儿发生低体温、低血糖及低氧血症、24 h内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风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ENC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其第1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出院前以纯母乳喂养为主(74.17%),而对照组则以母乳喂养(54.17%)和混合喂养(44.17%)为主,两组早产儿喂养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出院后第6个月,EENC组发生生长迟缓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体格生长迟缓与正常的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发生脐炎、RDS、BPD、处理措施及出院前喂养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低于2 kg(OR=3.512,95%CI:1.008~11.332)、发生脐炎(OR=3.786,95%CI:1.464~9.788)、未采取EENC处理措施(OR=4.016,95%CI:1.159~13.914)及非纯母乳喂养(OR=3.817,95%CI:1.095~13.311)是早产儿体格生长迟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ENC可能通过维持早产儿体温、减少脐炎发生及促进母乳喂养等方面促进其体格生长。

朱贤[2](2021)在《中西部不同民族地区养育照护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中西部不同民族地区5岁以下儿童的养育照护和早期综合发展状况,分析各民族地区儿童在体格发育、常见病、伤害和早期发展等维度的早期综合发展情况差异,并探究看护人的养育照护对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养育照护改善措施,为中西部各地区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服务提供参考,也为未来持续关注该脆弱群体的早期综合发展状况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课题专家组统一设计的问卷,通过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对河南省、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6个县的家庭最小5岁以下儿童的看护人进行现场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儿童进行血红蛋白、身高和体重测量。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对儿童养育照护、体格发育、常见病和伤害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对儿童早期发展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或方差分析和最优尺度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次共在中西部地区调查了1348对5岁以下儿童及其看护人。河南地区483对,全为汉族;四川地区720对,以彝族为主(彝族占83.3%);西藏地区145对,全为藏族。2养育照护状况:被调查儿童留守率为45.5%;看护人健康知识素养合格率为34.0%;看护人至少在3个关键时刻洗手率为31.2%,看护人用肥皂洗手率为47.0%,饮用水来源受保护率为52.8%;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54.2%,及时辅食添加率为39.3%;1岁以内体检4次及以上率为7.6%,预防接种建卡率为95.2%;暴力管教率为72.7%;参加早教活动率为24.8%,良好亲子互动率为51.3%。不同民族地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状况:(1)体格发育:营养不良率为17.8%(西藏最高,33.1%),超重肥胖率为8.0%(河南最高,10.6%)。(2)常见病:贫血率为41.7%(四川最高,49.9%);腹泻两周患病率为17.6%(四川最高,25.4%);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综合征两周患病率为35.5%(河南最高,40.6%)。(3)意外伤害:意外伤害率为2.1%。(4)早期发展:早期发展总得分为(2.95±2.38)分。不同民族地区儿童体格发育、常见病和早期发展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1)营养不良:≥12~月龄组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性高于0~月龄组(12~:OR=2.006,95%CI=1.196~3.366;24~:OR=4.312,95%CI=2.513~7.400;36~:OR=3.295,95%CI=1.743~6.230;48~59:OR=4.771,95%CI=2.461~9.252),看护人文化程度为文盲和小学的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性高于高中及以上(文盲:OR=3.473,95%CI=1.512~7.978;小学:OR=2.701,95%CI=1.163~6.272),饮用水未煮沸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性高于煮沸(OR=1.627,95%CI=1.039~2.549),看护人仅用清水洗手的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性高于肥皂洗手(OR=1.448,95%CI=1.002~2.093),西藏和四川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性高于河南(西藏:OR=5.437,95%CI=2.400~12.319;四川:OR=3.518,95%CI=1.801~6.874)。(2)常见病:<36月龄组儿童发生贫血的可能性高于48~59月龄组(6~:OR=7.575,95%CI=3.874~14.812;12~:OR=4.822,95%CI=2.609~8.912;24~:OR=2.164,95%CI=1.166~4.016),未达到最低进食频率儿童发生贫血的可能性高于达到(OR=1.494,95%CI=1.032~2.162),未预防接种建卡儿童发生贫血的可能性高于建卡(OR=2.562,95%CI=1.017~6.453),西藏儿童发生贫血的可能性低于四川(OR=0.395,95%CI=0.200~0.780)。<24月龄组儿童发生腹泻的可能性高于48~59月龄组(0~:OR=5.751,95%CI=1.881~17.580;12~:OR=5.542,95%CI=1.890~16.247),留守儿童发生腹泻的可能性高于非留守儿童(OR=1.724,95%CI=1.172~2.538)、西藏和四川儿童发生腹泻的可能性高于河南(西藏:OR=3.267,95%CI=1.374~7.770;四川:OR=5.080,95%CI=2.208~11.689)。河南和四川儿童发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综合征的可能性高于西藏(河南:OR=3.445,95%CI=1.681~7.061;四川:OR=4.163,95%CI=2.112~8.207),家庭第一个孩子发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综合征的可能性高于第三个及以上(OR=1.530,95%CI=1.021~2.294)。(3)暴力管教:24~和48~59月龄组儿童遭受暴力管教的可能性高于12~月龄组(24~:OR=2.615,95%CI=1.674~4.086;48~59:OR=2.602,95%CI=1.459~4.638),看护人为母亲的儿童遭受暴力管教的可能性高于非母亲(OR=1.824,95%CI=1.266~2.628),看护人支持体罚儿童遭受暴力管教的可能性高于不支持(OR=9.447,95%CI=6.165~14.475)。(4)早期发展:月龄越大(β=0.429,P<0.001)、良好亲子互动(β=0.189,P<0.001)、至少拥有3本读物(β=0.116,P=0.001)、正确引导(β=0.070,P=0.002)和参与早教活动(β=0.164,P<0.001)的儿童早期发展得分越高;低体重(β=-0.055,P=0.034)、孩次数越大(β=-0.064,P=0.033)的儿童早期发展得分越低。结论中西部被调查5岁以下儿童的养育照护状况较差,不同民族地区差异较大。暴力管教、缺乏早教活动、缺乏良好亲子互动、1岁以内体检次数不够等问题突出;看护人健康知识素养欠缺、卫生洗手行为较差、儿童缺乏科学喂养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儿童的早期综合发展方面,藏族和彝族地区营养不良、常见病、伤害和早期发展4个维度均形势严峻、亟待改善。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区、儿童月龄、看护人角色、看护人文化程度、留守儿童、饮用水煮沸、看护人洗手方式、最低进食频率、预防接种建卡、体罚态度、亲子互动、读物、低体重、孩次数、正确引导和早教活动情况。建议将藏族和彝族地区作为未来儿童健康发展干预项目的重点地区,采取改善饮用水习惯、看护人手卫生,加强儿童科学喂养、预防接种,改变传统的暴力管教观念,促进良好亲子互动、加强儿童系统早期教育、多购买图书和多进行正确引导等养育照护方面针对性措施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武宜亮,殷其改,霍汝亚寒,崔新华,盛红,刘恒[3](2021)在《宫外生长迟缓早产儿出院后不同营养策略对体格及神经发育的近期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对比分析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早产儿出院后不同的强化营养策略对其生后1~6校正月龄体重、身长、头围等体格生长及神经发育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寻找优化EUGR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住院治愈出院的EUGR早产儿共17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足量强化营养至校正胎龄40周后改半量强化营养至校正月龄6月龄,B组给予足量强化营养至体重达同校正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后改半量强化营养至体重达同校正胎龄平均体重的第25百分位。分别在校正胎龄40周、校正月龄1~6月龄进行体格发育指标测定、校正月龄6月龄进行神经发育指标测定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两组早产儿校正胎龄40周、校正月龄1月的体格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月龄2月龄A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均超过B组早产儿[体重(4 692±196)与(4 630±211)g,身长(55.7±0.8)与(55.3±0.9)cm,头围(37.4±0.6)与(37.0±0.6)cm,P<0.05]。校正月龄3月龄A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均超过B组早产儿(P<0.05)。校正月龄4月龄A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均超过B组早产儿[体重(6 480±305)与(6 385±270)g,身长(63.1±1.2)与(62.0±1.1)cm,头围(40.4±0.7)与(40.1±0.6)cm,P<0.05]。校正月龄5月龄A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均超过B组早产儿(P<0.05)。校正月龄6月龄A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均超过B组早产儿[体重(7 643±359)与(7 452±305)g,身长(66.1±1.3)与(65.7±1.0)cm,头围(42.2±0.7)与(42.0±0.6)cm,P<0.05]。校正胎龄40周两组早产儿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以及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月龄6月龄两组早产儿Gesell评分异常率、应物能、语言能、应人能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产儿粗大动作能及精细动作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早产儿(P<0.05)。结论两组所采用的强化营养策略均可帮助EUGR早产儿追赶性生长,足量强化营养至校正胎龄40周后改半量强化营养至校正月龄6月龄上在体格发育有明显优势,而神经发育的近期优势不明显。

章恒[4](2020)在《叶酸水平降低在孕期维生素D缺乏引起子代生命早期生长迟缓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母体孕期维生素D状况与胎儿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但母体孕期不同阶段维生素D状况与子代生命早期生长迟缓的关联及其机制未完全阐明。因此本课题基于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分析母体孕期不同阶段维生素D状况与子代生命早期生长迟缓的关联;分析母体孕期维生素D缺乏对母血叶酸、脐血叶酸和胎盘叶酸转运的影响,并探讨脐血叶酸在母体孕期维生素D缺乏诱发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中的作用。本研究包括两部分。1.孕期不同阶段维生素D状况与子代生命早期生长迟缓的关联。依托中国国家出生队列平台,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和分娩的1193例母婴单胎为研究对象。在孕期不同阶段(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采集孕妇外周血和收集问卷信息;在分娩期采集配对的母血和脐血及收集新生儿出生信息,并定期监测婴幼儿期(1月龄、3月龄、6月龄、8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身长、头围和牙萌出数量等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孕期不同阶段的母血和脐血血清维生素D[25(OH)D]浓度。按血清[25(OH)D]水平分成维生素D缺乏(<50nmol/L)、不足(50-75 nmol/L)和充足组(≥75 nmol/L)。分析孕期不同阶段的母血和脐血血清维生素D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孕期不同阶段的母血和脐血血清25(OH)D浓度与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和出生头围的关联;分析孕期不同阶段的母血和脐血血清维生素D缺乏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分析孕期不同阶段的母血和脐血血清维生素D缺乏对胎儿宫内和婴幼儿期生长(体重、身长和头围)的影响;分析孕期不同阶段的母血和脐血血清维生素D缺乏对婴幼儿生长的增长速度和加速度影响。结果显示,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的母血及脐血血清25(OH)D浓度分别为42.50、44.80、48.88和55.55(nmol/L);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的母血和脐血血清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75.0%、63.5%、62.3%和47.8%;与孕期维生素D未补充组相比,补充组孕早、晚期母血及脐血中25(OH)D浓度分别增加4.58、6.30和6.78 nmol/L;与春季相比,秋季孕早、中和晚期母血维生素D浓度分别增加3.52、9.78和10.67 nmol/L。LOESS曲线拟合分析发现,孕早期和孕晚期的母血及脐血血清25(OH)D浓度与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和出生头围均存在线性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与孕早期和孕晚期的母血及脐血血清维生素D浓度充足组相比,维生素D缺乏组胎儿出生体重分别降低0.18、0.21和0.19 kg;出生身长分别降低0.48、0.82和0.62 cm;出生头围分别降低0.55、0.69和0.45 cm。多元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维生素D非缺乏组(≥50 nmol/L)相比,孕晚期母血和脐血维生素D缺乏组(<50 nmol/L)早产发生风险分别增加3.42和6.39倍;孕早、晚期母血和脐血维生素D缺乏组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85、6.04和3.46倍;孕早和晚期母血维生素D缺乏组小于胎龄儿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12和2.36倍;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孕早期和孕晚期的母血及脐血血清维生素D缺乏导致胎儿出生时体重、身长和头围降低和男童婴儿早期生长延迟;潜变量二次增长曲线模型分析发现,孕期不同阶段母血血清低25(OH)D浓度降低子代男童婴幼儿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速度,但增加其追赶加速度。2.母体分娩期维生素D缺乏对叶酸水平和胎盘叶酸转运的影响以出生队列中分娩期产妇和胎儿为研究对象,在分娩期采集配对的母血和脐血,同时收集新生儿出生信息,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分娩期母血和脐血血清叶酸水平。分析分娩期母血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母血及脐血叶酸水平关联;分析分娩期母血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母血及脐血叶酸水平影响;分析分娩期母血血清维生素D状况对叶酸胎盘转运效率(脐血/母血叶酸水平比值)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动物、细胞和人群实验研究,分析母体维生素D缺乏对胎盘叶酸转运的影响,包括三个实验。实验一,构建孕期维生素D缺乏小鼠模型,分析母体孕期维生素D缺乏对胎盘叶酸转运泵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二,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分析骨化三醇(活性维生素D3)对人胎盘滋养细胞(HTR8/SVneo)叶酸转运泵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三,分析孕妇分娩期维生素D缺乏对人胎盘叶酸转运体泵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脐血叶酸在母体分娩期维生素D缺乏致子代宫内生长迟缓的中介效应。队列研究发现,分娩期母血和脐血叶酸平均浓度分别为19.28和31.77(nmol/L),相关分析发现,分娩期母血维生素D水平与母血叶酸水平(r=0.476,P<0.01)及脐血叶酸水平呈正相关(r=0.338,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分娩期母血维生素D缺乏降低母血和脐血叶酸水平,但不影响胎盘叶酸转运效率。体内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母体孕期维生素D缺乏对胎盘叶酸转运泵(pcft和rfc-1)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发现,不同时点(12、24、36)h和不同剂量(10、100、500)n M组之间活性D3对HTR8/SVneo细胞叶酸转运泵(PCFT和RFC-1)m 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人群实验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孕妇分娩期母血血清维生素D缺乏组胎盘叶酸转运泵(PCFT和RFC-1)m RNA表达水平也无明显差异。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脐血叶酸水平在母体分娩期维生素D缺乏致子代宫内生长迟缓发挥完全中介效应。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本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孕早期和孕晚期母血及脐血血清维生素D缺乏,不仅降低胎儿宫内生长和增加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而且干扰了男童婴幼儿期生长的速度和追赶加速度。2.母体分娩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母血和脐血叶酸水平正相关;母体分娩期血清维生素D缺乏虽不影响母血叶酸胎盘转运,但降低母血和脐血叶酸水平;母血和脐血叶酸水平降低可能是母体孕期维生素D缺乏诱发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机制。

张俏俏[5](2020)在《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骨化三醇对VLBWI骨代谢与疾病的影响》文中指出第一部分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目的:通过测定不同胎龄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分析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入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早产儿256例为研究对象。按胎龄分为<28周(n=13)、28-31+6周(n=79)、32-33+6周(n=64)、≥34周(n=100)四组。所有早产儿于生后24小时内采集静脉血2m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四种营养状况:维生素D严重缺乏(<10 ng/ml)、维生素D中度缺乏(≥10-<20 ng/ml)、维生素D不足(≥20-≤30 ng/ml)及维生素D适宜(>30 ng/m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D中位数为11.10 ng/ml(范围2.10~43.45ng/ml);维生素D严重缺乏、中度缺乏、不足、适宜的比例分别为42.58%、44.92%、10.16%、2.34%。2.胎龄<28周、胎龄28-31+6周、胎龄32-33+6周和胎龄≥34周四组早产儿血清25-(OH)D中位数分别为8.07 ng/ml、10.26 ng/ml、12.21 ng/ml、11.59 ng/ml,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早产儿维生素D严重缺乏比例分别为69.23%、45.57%、32.81%、43.00%;中度缺乏比例分别为30.77%、46.84%、48.44%、43.00%;不足比例分别为0.00%、7.59%、15.63%、10.00%;适宜比例分别为0.00%、0.00%、3.13%、4.00%,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早产儿出生体重、头围、身长与维生素D营养状况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136、0.195、0.202,P<0.05。结论:1.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D水平低下,维生素D缺乏普遍,且有近一半早产儿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2.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胎龄无明显相关。3.早产儿宫内发育与出生时维生素D营养状况呈正相关。第二部分骨化三醇对VLBWI骨代谢与疾病的影响目的:通过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补充骨化三醇及维生素D3的临床对照研究,探讨活性维生素D制剂对骨代谢指标及相关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入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NICU、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的出生体重<1500g的VLBWI为骨化三醇组(n=40),随其后入院的第一个VLBWI为对照组(n=40)。两组早产儿在喂养耐受后(骨化三醇组为10.26±3.76天,对照组为10.65±5.20天)均给予维生素AD(维生素D 500IU,维生素A 1500IU)每日1粒,骨化三醇组每日加服骨化三醇0.125ug,对照组每日加服维生素D3 400IU。两组早产儿在生后24小时内及生后1月时分别测定血清25-(OH)D、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钙、磷水平,矫正胎龄(Correct gestational age,CGA)40周时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并收集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可比性分析:(1)两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等基本资料以及出生时血清25-(OH)D、ALP、钙、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TPN持续时间、喂养方式、钙磷摄入量、添加维生素D时间以及咖啡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早产儿生后1月时血清25-(OH)D水平、血ALP、血钙、血磷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CGA40周时身长、体重、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围产期合并症比较:骨化三醇组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早产儿BPD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败血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早产儿无创通气时间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骨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补充骨化三醇与补充维生素D3对骨代谢的影响无明显差异。2.极低出生体重儿补充骨化三醇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BPD的严重程度,降低败血症的发生率。

周慧梅[6](2020)在《早产儿出院后喂养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早产儿出院后喂养规范化管理与非规范化管理对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同影响,评价实施规范化喂养管理的效果,为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6年6月-2019年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北院儿童保健科随访体检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按照2016年《中华儿科杂志》发表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进行随访和喂养指导分为规范化喂养组和非规范化喂养组。收集两组矫正胎龄40周、矫正6月龄和矫正12月龄的体重、身长、头围数值,将数值输入WHO Anthro软件(version3.2.2)得到年龄的体重Z值(WAZ)、年龄的身长Z值(LAZ)、年龄的头围Z值(HCZ)、身长的体重Z值(WLZ)。使用2005版《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估神经系统发育,选取矫正6月龄和矫正12月龄的发育商。将两组WAZ、LAZ、HCZ、WLZ、发育商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Z值、发育商的分布及变化特点,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差异。结果1、规范化喂养组和非规范化喂养组矫正6月龄和矫正12月龄WAZ、LAZ、HCZ均>0;规范化喂养组和非规范化喂养组矫正胎龄40周WAZ、LAZ、HC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喂养组矫正6月龄和矫正12月龄WAZ、LAZ、HCZ均高于非规范化喂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喂养组和非规范化喂养组WAZ、LAZ、HCZ均呈上升趋势,且矫正胎龄40周至矫正6月龄增速快于矫正6月龄至矫正12月龄。2、规范化喂养组和非规范化喂养组矫正胎龄40周、矫正6月龄和矫正12月龄WLZ均>0;规范化喂养组和非规范化喂养组矫正胎龄40周和矫正6月龄WL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规范化喂养组矫正12月龄WLZ高于规范化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LZ均呈上升趋势,规范化喂养组矫正胎龄40周至矫正6月龄增速快于矫正6月龄至矫正12月龄,非规范化喂养矫正6月龄至矫正12月龄增速快于矫正胎龄40周至矫正6月龄。3、规范化喂养组和非规范化喂养组矫正胎龄40周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超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喂养组矫正6月龄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均低于规范化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喂养组矫正12月龄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超重率均低于非规范化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规范化喂养组矫正6月龄和矫正12月龄神经系统发育商均高于非规范化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发育商矫正12月龄均较矫正6月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规范化喂养组矫正6月龄和矫正12月龄发育商偏离率均低于非规范化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早产儿出院后规范化喂养者其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优于非规范化喂养者。2、早产儿出院后规范化喂养的推广和实施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邱辰[7](2020)在《北京市323例1~<2月龄婴儿身长体重发育及喂养方式状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1~<2月龄婴儿身长体重发育状况及不同喂养方式间婴儿体格发育的差异,为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在北京市某城区医院出生、并于2017年8月-2019年7月来医院进行出生后1~<2月龄健康检查的婴儿体检资料,对婴儿的体重和身长,以及喂养方式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方法,分析不同性别间及不同喂养方式间婴儿体重身长的差异。结果在323名婴儿中,完全母乳喂养率为59. 4%,男女婴儿完全母乳喂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 321,P=0. 190)。男孩1~<2月龄时的体重身长,以及生后至1~<2月龄的体重身长增长值均明显高于女孩相应的体重身长和体重身长的增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男女婴儿完全母乳喂养组1~<2月龄时的体重及体重增长值均明显高于非完全母乳喂养组的体重和体重增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体格发育,母乳喂养率尚低。应进一步加强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率。

于冰洁[8](2020)在《阜阳地区健康足月儿辅食添加类型对贫血发生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的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量较正常范围有所降低。贫血是儿童生长发育期间常见的一种症状,可引起机体多脏器系统损害,对成年后的某些慢性疾患的发生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6月至12月龄是婴儿辅食添加的主要阶段,在成长过程中的合适月龄里添加适当类型的辅食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和婴儿贫血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主要讨论阜阳地区不同的辅食类型对足月儿贫血发生率的影响,从而科学、合理的指导阜阳市婴儿辅食的添加,使之在一定范围上降低阜阳地区婴儿贫血的发生率。方法 本研究将临床资料分成常规喂养组及干预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在阜阳市各级妇幼机构常规体检的92例婴儿为常规喂养组,分别在6月龄、12个月龄查末梢血血红蛋白值。选择在我院新生儿随诊中心的93例婴儿为干预组,在6月龄时查末梢血血红蛋白值,且指导家长根据健康处方进行合理的辅食添加后,在12月龄时再测定末梢血血红蛋白值。统计数据,分析比较常规喂养组和干预组不同辅食添加类型及不同抚养人居住地贫血的发生率,并分析比较辅食添加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呼吸系统及消化道感染率有无影响。结果 1.常规喂养组婴儿的贫血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婴儿的贫血发生率,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抚养人居住地的不同对常规喂养组及干预组的婴儿贫血发生率有影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常规喂养组的婴儿较干预组患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高。4.常规喂养组的婴儿生长发育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阜阳地区婴儿添加的辅食结构不合理,辅食的添加类型对婴儿贫血的发生及生长发育有显着的影响。在婴儿的喂养中,需积极科学的添加辅食,尤其是鸡蛋、精肉等来源于动物的食品。

李菲[9](2020)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收集及分析早产儿体重、身长以及神经心理发育评价结果,探讨早期干预对体格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神经心理发育的相关因素。方法: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保健中心体检的10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早期干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交流、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分为干预组(n=54)与对照组(n=52)。两组早产儿分别在纠正月龄为3月、6月龄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在纠正月龄为2月、3月、4月龄时行神经运动20项检查。在纠正月龄为6月、12月龄时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在纠正月龄为6月龄时行神经心理发育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出生体重、胎龄、性别、围产期并发症、带养人学历、家庭月收入、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贫血、新生儿低血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纠正月龄3月和6月龄时,干预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值、体重Z评分值、身长Z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纠正月龄为2月、3月、4月龄时,干预组通过神经运动20项检查的人数构成比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纠正月龄为6月、12月龄时,干预组儿童的Gesell五个能区发育商较对照组儿童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纠正月龄为6月龄时,粗动作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与GA呈正相关;精细动作DQ值与GA呈正相关;适应性行为DQ值与GA、带养人学历呈正相关,语言DQ值与带养人学历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胎龄越小,神经心理发育相对落后。2.早产儿给予营养、喂养指导,可以促进体格发育。3.早产儿给予强化训练和异常姿势干预,可以改善神经心理发育。4.带养人较高学历可以促进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

赵恒佩,刘敏,张庆峰[10](2020)在《社区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模式在0~1岁婴儿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健康教育路径在临床保健中对社区0~1岁婴儿健康管理的效果,为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0~1岁婴儿健康管理工作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文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出生的婴儿1 624人,随机分为健康教育路径组和对照管理组,统计两组婴儿身高、体重、头围、血红蛋白数值,进行综合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健康教育路径组与常规管理组比较,婴儿生长发育曲线正性发展趋势更佳。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增加0~1岁婴儿家长对科学育儿知识的汲取率,提高其科学喂养的质量,促进食物转换的科学性,保证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减少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儿保科推广使用。

二、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体格发育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体格发育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EENC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临床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1.2.2 早产儿干预方法
        1.2.3 体格生长评价标准[11]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早产儿基本情况
    2.2 两组早产儿体格生长情况单因素比较
    2.3 早产儿体格生长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2)中西部不同民族地区养育照护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抽样方法
    1.3 研究工具与内容
    1.4 调查方法
    1.5 儿童身体测量方法
    1.6 质量控制
    1.7 相关定义及评价指标
    1.8 统计学方法
    1.9 分析框架
2 结果
    2.1 儿童基本情况
    2.2 不同地区养育照护情况比较
        2.2.1 看护人及家庭一般情况
        2.2.2 看护人健康知识素养
        2.2.3 家庭卫生情况
        2.2.4 儿童喂养情况
        2.2.5 儿童预防保健
        2.2.6 儿童管教情况
        2.2.7 儿童早期教育情况
    2.3 不同地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状况比较
        2.3.1 儿童体格发育情况
        2.3.2 儿童常见病患病情况
        2.3.3 儿童意外伤害情况
        2.3.4 儿童早期发展情况
    2.4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 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2.4.2 儿童常见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2.4.3 暴力管教的影响因素分析
        2.4.4 早期发展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中西部地区养育照护状况
        3.1.1 看护人健康知识素养情况
        3.1.2 家庭卫生情况
        3.1.3 儿童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情况
        3.1.4 儿童预防保健服务情况
        3.1.5 儿童早期教育情况
    3.2 中西部地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2.1 儿童体格发育
        3.2.2 儿童常见病患病情况
        3.2.3 儿童伤害管教情况
        3.2.4 儿童早期发展情况
全文总结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养育照护与儿童早期发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成果

(3)宫外生长迟缓早产儿出院后不同营养策略对体格及神经发育的近期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分组
        1.2.2 调查与随访
        1.2.3 生长发育评估标准
        1.2.4 神经系统评估
        1.2.5 神经系统干预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出院后喂养方式及神经系统非特异性干预比较
    2.3 出院后体格发育指标比较
    2.4 出院后神经发育指标比较
3 讨论

(4)叶酸水平降低在孕期维生素D缺乏引起子代生命早期生长迟缓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一 孕期不同阶段维生素D状况与子代生命早期生长迟缓的关联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研究二 母体分娩期维生素D状况对叶酸水平及胎盘叶酸转运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点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母体孕期维生素D状况与不良妊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骨化三醇对VLBWI骨代谢与疾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对象选择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分组方法
        2 方法
        2.1 标本收集
        2.2 数据统计
        2.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早产儿基本情况
        2 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及营养状况
        3 不同胎龄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及营养状况
        4 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骨化三醇对VLBWI骨代谢与疾病的影响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对象选择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资料采集
        2.2 分组
        2.3 相关诊断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分析
        2 两组早产儿可比性分析
        3 两组早产儿骨代谢指标比较
        4 两组早产儿疾病比较
    讨论
        1 骨代谢指标分析
        2 围产期合并症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早产儿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6)早产儿出院后喂养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英文索引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
        2.2.2 规范化喂养管理方法
        2.2.3 体格发育指标测量
        2.2.4 神经心理发育评估
        2.2.5 评价指标
        2.2.6 体格发育指标和神经系统发育评价方法
        2.2.6.1 体格发育指标评价方法
        2.2.6.2 神经系统发育指标评价方法
        2.2.7 质量控制标准
    2.3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体格发育指标Z值
        3.2.1 年龄的体重Z值(WAZ)比较
        3.2.2 年龄的身长Z值(LAZ)比较
        3.2.3 年龄的头围Z值(HCZ)比较
        3.2.4 身长的体重Z值(WLZ)比较
        3.2.5 营养失衡比较
    3.3 神经系统发育指标
        3.3.1 神经系统发育商的比较
        3.3.2 神经系统发育偏离率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规范化喂养管理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4.2 规范化喂养管理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北京市323例1~<2月龄婴儿身长体重发育及喂养方式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婴儿喂养方式
    2.2 婴儿体重身长发育状况
    2.3 婴儿体重身长发育与婴儿喂养方式
3 讨论

(8)阜阳地区健康足月儿辅食添加类型对贫血发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个人简介
    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综述 辅食添加对婴幼儿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早产儿的救治现状
        1.1.2 新生儿疾病与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预后
    1.2 早产儿早期干预的研究现状
        1.2.1 早产儿早期干预的国内现状
        1.2.2 早产儿早期干预的国外现状
    1.3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1.4 研究方法介绍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本研究的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本研究的方法
        2.2.2 体格测量方法
        2.2.3 营养与喂养
        2.2.4 早期干预和训练
    2.3 体格生长评价
    2.4 20项神经运动检查
    2.5 Gesell 发育量表
        2.5.1 Gesell 发育量表测试内容
        2.5.2 DQ 的计算及 Gesell 发育诊断量表的分级标准
    2.6 问卷调查
    2.7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标准
    2.8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1.1 干预组和对照组基本资料及围产期资料比较
        3.1.2 干预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期间的主要并发症资料
        3.1.3 干预组和对照组家庭资料比较
    3.2 纠正月龄3月及6月时,干预组和对照组体重、身长值比较
    3.3 纠正月龄3月及6月时,干预组和对照组体重、身长Z评分比较
    3.4 20项神经运动评估结果
    3.5 纠正月龄6 月龄时的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
    3.6 纠正月龄12 月龄时的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
    3.7 纠正月龄6月龄时,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4.2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4.3 影响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10)社区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模式在0~1岁婴儿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管理组
        1.2.2 健康教育路径组
    1.3 制定健康教育路径量表[8-9]
        1.3.1 出院7日内
        1.3.2 8日至1月
        1.3.3 1个月
        1.3.4 2~3个月
        1.3.5 4~6个月
        1.3.6 7~9个月
        1.3.7 10~12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体格发育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EENC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临床结局的影响[J]. 冯彩丽,冀京雷,冯会敏,王文丽,范雪爱. 重庆医学, 2022(03)
  • [2]中西部不同民族地区养育照护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研究[D]. 朱贤.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宫外生长迟缓早产儿出院后不同营养策略对体格及神经发育的近期影响[J]. 武宜亮,殷其改,霍汝亚寒,崔新华,盛红,刘恒.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1(02)
  • [4]叶酸水平降低在孕期维生素D缺乏引起子代生命早期生长迟缓中的作用[D]. 章恒.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5]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骨化三醇对VLBWI骨代谢与疾病的影响[D]. 张俏俏. 青岛大学, 2020(01)
  • [6]早产儿出院后喂养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价[D]. 周慧梅. 南华大学, 2020(01)
  • [7]北京市323例1~<2月龄婴儿身长体重发育及喂养方式状况分析[J]. 邱辰.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0(02)
  • [8]阜阳地区健康足月儿辅食添加类型对贫血发生率的影响[D]. 于冰洁.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9]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对照研究[D]. 李菲. 兰州大学, 2020(01)
  • [10]社区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模式在0~1岁婴儿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赵恒佩,刘敏,张庆峰.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20(01)

标签:;  ;  ;  ;  

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身体发育的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