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体爆炸效果的计算机模拟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1](2021)在《城镇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及大气空间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关于埋地燃气管道泄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下土壤空间的泄漏扩散规律,很少聚焦于土壤-大气全过程的燃气泄漏研究,且以二维模拟为主。本文将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泄漏条件下燃气在土壤中的泄漏扩散规律,不同场景下燃气在大气空间中是否会产生聚集以及燃气从土壤泄漏到大气后产生的危险区域范围的变化情况,为预防燃气泄漏事故以及泄漏发生后的维修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城镇地下燃气管道泄漏扩散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对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得出小孔泄漏燃气泄漏速度的理论推导公式,用作后续半经验公式数据拟合的基本公式。建立每个问题的几何及数学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控制方程。研究埋地燃气管道在土壤中的泄漏扩散规律。研究得出:当土壤孔隙率为定值时,孔隙率越大,燃气的扩散速度越快;当土壤孔隙率随深度变化时,管道的埋深越深,管径越小,燃气受到的阻力越大,燃气的扩散速度越慢。泄漏孔的孔径对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程度很大,孔径越大,燃气扩散速度也越快。泄漏孔位于管道顶部时,燃气的扩散速度越快,侧壁泄漏次之,底部泄漏时间最慢。双泄漏孔的间距越小,燃气的扩散速度也越快。泄漏孔形状对于燃气泄漏的影响很小。管道压力对埋地燃气管道泄漏的影响较大,管道压力越大,燃气的泄漏扩散速度越快。在土壤孔隙率为定值时,管径及管道埋深对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很小。研究燃气在大气空间中的泄漏扩散规律。结论如下:建筑物的高度越高,燃气越容易在建筑物群空腔中发生聚积。建筑物之间的间距越大,此时的燃气会更难受到尾流的影响,燃气越难以产生聚积。泄漏孔的位置对于燃气在大气空间扩散的影响较小。对于外界风速的影响,当无外界风速时,此时燃气会竖直向上扩散,不易在建筑物群空腔中产生聚积,低风速下,燃气会在泄漏孔上游建筑物的背风侧发生一定的聚集,随着风速的增大,湍流效应不断增加,燃气又会很快的消散到大气空间中。研究建筑物以及土壤孔隙率对燃气在土壤-大气耦合空间中的扩散规律。结论如下:当地表无建筑物时,燃气会竖直向上扩散;当地表有单一建筑物时,燃气会先扩散到建筑物旁再沿着建筑物墙壁向上扩散;当地表有两座建筑物时,此时的燃气会受到多个建筑物影响,扩散被局限在地表附近。无建筑物及单建筑物工况下燃气的危险区域大小相差无几,无建筑物工况的危险区域的出现时间更晚,扩展速度更慢。土壤孔隙率越小,燃气在大气空间中的危险区域范围越小,危险区域出现的时间越早。当土壤孔隙率小于临界值时,危险区域会提早出现,且范围较大。图[63]表[7]参[83]。
李思颖[2](2021)在《电气化铁路条件下LNG运输泄漏扩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液化天然气(LNG)由于其清洁高效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运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LNG日益增长的需求,社会希望铁路行业开展LNG运输的呼声与日俱增。2020年,我国国家铁路电气化率达74.9%,铁路开展LNG运输业务,有必要对电气化铁路条件下LNG运输的安全性进行研究,为制定LNG铁路安全运输条件提供技术支持。论文调研了LNG国内运输现状,分析了LNG公路储运事故,发现近80%的事故均为罐内压力异常或管路破损而导致的LNG泄漏。LNG泄漏产生的云团具有易燃、易爆特点,尤其在电气化铁路条件下,接触网若因弓网分离而产生电火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引发燃爆事故的风险。由于隧道中LNG泄漏后不易扩散,危险性更大,因此选取在隧道中LNG铁路罐箱泄漏工况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依托项目课题,首次进行了电气化铁路条件下LNG罐箱超压排放危险性试验,并仿照试验工况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CFD)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将仿真所得数值和试验数据进行偏差分析后,验证了fluent对LNG泄露扩散仿真计算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通过研究LNG铁路罐箱的泄漏模式和泄漏机理,引入合理的计算模型,对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并设置边界条件,继而对隧道中LNG罐箱泄漏扩散进行仿真。仿真计算后得到LEL浓度和1/2LEL浓度的云团在隧道中扩散的危险区域、上方接触网电线附近的甲烷浓度数值及冻伤距离。通过研究隧道中LNG罐箱泄漏扩散对风速、环境温度、泄漏口大小的敏感性发现:风速越大,扩散达到稳定越快,危险性越小;泄漏口越大,扩散达到稳定越慢,危险性越大;环境温度越高,扩散达到稳定越快,危险性越大。且风速和泄漏口大小对隧道中LNG铁路罐式箱泄漏扩散的影响较大,环境温度对其影响较小。论文研究结果为LNG铁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相关建议,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刘增达[3](2021)在《基于气动加热的超音速战斗部装药侵彻安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超高声速武器不断成为当今众多军事强国的重点发展目标。各类导弹的飞行速度也在由亚音速、超声速不断向着高超声速过渡。当弹丸以超声速在大气当中飞行时,由于空气粘度等因素的存在,会使弹丸产生强烈的气动加热现象。使得在弹丸表面温度骤升的同时,其内部装药在热传导的作用下也承受着严重的热环境。当带有上述温度装药的弹丸侵彻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内部装药的不安定而引发早炸,从而无法达到高效毁伤的效果。因此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一种超高声速战斗部在飞行过程中的气动加热及传热以及在侵彻靶板过程中的装药安定性情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通过气动加热的概念引出研究课题的背景以及意义,并总结国内外各学者计算气动加热以及结构传热、侵彻过程的方法以及结论。2.将本文的数值模拟研究问题划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超高声速战斗部在飞行过程中的气动加热以及结构传热的热流-固耦合计算,其二是该战斗部侵彻靶板计算。设计超高声速战斗部结构的同时总结数值模拟计算所需要的各种软件、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条件以及战斗部和靶板的材料选择。3.超高声速战斗部热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得出弹体以及内部装药温度随马赫数以及攻角的变化趋势,以及隔热层能有效降低装药热量并使其温度保持均匀的结论。4.战斗部侵彻靶板数值计算,将装药温度加载到侵彻有限元模型后,计算得出该战斗部以3.5Ma和4Ma侵彻铝合金靶板过程中会发生爆炸,其余工况侵彻铝合金靶板以及合金钢靶板过程中装药始终保持安定。5.基于BP神经网络,随机抽取上述仿真结果进行学习与训练,并对剩余样本的装药反应度进行预测,其预测最大误差大约为20%,基本满足工程需求。研究结果表明,该高超声速弹丸内部装药在剧烈气动加热所产生的热环境下,在3.5Ma和4Ma侵彻铝合金靶板过程中内部装药反应度达到最大从而发生爆炸,其余工况均能保持安定。其计算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可以为后续装药安定性分析提供参考与依据。
郭首邑[4](2021)在《箭射式悬浮弹的折叠翼结构设计及悬浮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悬浮弹作为一种采用子母式的低空悬浮式武器,在内部子弹被抛射出后,悬浮装置将提供适配的升力,实现子弹的悬浮状态。目前,弹体的悬浮装置均采用电驱式装置或气囊式装置,该种悬浮装置所需承载能量较高或易受周围工作环境影响,因此为在空中建立一道可保持长时间悬浮状态的纵向式立体屏障,选取火箭弹作为母弹弹体及确定悬浮装置由旋翼和气囊两部分组成后,对整个悬浮装置进行了具体结构设计和仿真研究分析。在确定整个悬浮装置的基础上,对可折叠式的旋翼和气囊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在选取折叠式旋翼的基本尺寸参数后,提出两种折叠展开机构的设计方案,并确定转动式折叠展开机构方案为最终设计方案;利用Solid Works三维软件和AutoCAD软件绘制出该方案下的三维模型图、零件爆炸图及折叠机构原理图;设计出锁紧机构的运动由弹簧驱动的滑块完成,并完成了其三维模型图的构建。此外,在综合分析各种气体的特点后,确定了可折叠式气囊装置的内部填充气体为氦气,并设计出气囊的折叠过程。基于设计的折叠展开结构,利用ADAMS软件对整个展开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展开时间、驱动力、角速度等基本性能参数的运动规律,得出将转动速率控制在41.8mm/s时,此时运动所需时间、驱动力、摇杆的转动范围及质心偏移距离都在合理的设计范围内,保证了设计机构运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给定各装置的升力占比后,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和实际工程计算方法得出一定高度下,气囊所需的体积和旋翼所需的转速;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流场模拟仿真,获得工作状态下的旋翼流场特性,得出翼尖处的速度和压强数值较高,气动扰流明显,对整个装置的气动性能影响较大;该状态下的升力系数及实际提供的升力也可保证设计的装置可实现悬浮状态且具备良好的气动性能。
戴佩汝[5](2020)在《基于物联网的可燃气体检测与预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物联网十三五规划”以来,射频识别技术、传感网、M2M系统框架和云计算形成了“物联网时代”的关键技术。运用于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安全等重大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可小觑。本文分析了蓝牙无线电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相关控制算法,详细的描述了基于物联网的可燃气体检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了完成此课题,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分析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与设计,通过蓝牙无线电技术,将手机和控制系统进行了无线连接和数据交互。研究可燃气体检测与预警系统,将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火灾声光报警器等重要设备的功能实现。对于本课题系统的搭建及设计,硬件上采用Altium Designer绘图软件,对控制系统主板的电路进行设计绘画。软件上使用Keil编译软件,对系统的逻辑控制器(STM32F103RCT6)进行逻辑编程,使用蓝牙串口助手界面,实现对控制系统的无线控制。同时还采用了MATLAB仿真软件,对设计电路以及系统的相关控制算法进行了模拟仿真。本论文采用的主要控制算法为PID控制算法,在本论文中,主要应用在控制排气扇的转速。系统会根据可燃气体探测器检测到的可燃气体浓度高低,运用PID算法对排气扇的速度进行调节控制。基于物联网的可燃气体检测与预警控制系统,无论是在工业控制领域还是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意义,时时刻刻地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以及社会安全,其研究意义重大。
谢尚群[6](2020)在《综合管廊燃气舱预混爆炸超压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能有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规范城市管线布局。然而,综合管廊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管线众多,一旦发生燃爆极易引发连锁及耦合灾害事故。燃气管线因泄漏引发的爆燃往往会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故综合管廊在规划设计初期必须考虑众多不稳定因素,其中燃气管线是否入廊就是一个焦点问题。通常情况下,入廊燃气管线采用单独成舱的办法,将燃气管线与其他管线分隔开,一方面降低燃气爆炸事故风险,另一方面避免管廊耦合灾害事故发生。本文通过确定最不利工况条件,阐明燃气舱预混爆炸事故中超压作用影响因素,旨在评估超压作用对舱室结构的危害性,分析燃气入廊的可行性,探讨了综合管廊安全防护措施,进一步提高综合管廊燃气舱结构布局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本文采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狭长有限空间预混可燃气体点燃后的火焰传播阵面形态、影响因素和传播机制。搭建了缩尺寸的燃气舱模拟实验平台,开展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实验,发现管廊两侧通风口具有泄压作用,能有效降低管廊结构安全风险;同时,分别构建了二维/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将实验数据和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计算过程非线性模型求解更为复杂,但三维数值模型考虑因素较为全面,与实际物理模型的契合度更高,模拟结果更贴近于实验测试值。本文以一个已建成的综合管廊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考虑了管道、支架、灭火器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的超压影响,建立了燃气舱独立通风分区典型结构特征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在标准设计工况条件下,分析了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征,发现管道支架等障碍物会阻碍预混气体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过程,造成障碍物四周扰流的增强和局部压力激增,支架的存在能够引起壁面峰值超压和峰值超温在发展稳定期的持续波动,从而影响管廊本体结构载荷。本文研究了甲烷-空气预混浓度和点火位置对预混可燃气体爆炸的超压超温影响,发现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点燃后产生的火焰燃烧阵面作用于舱室壁面的峰值超压和峰值超温具有相同的发展趋势,根据预混气体的燃烧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Ⅰ燃烧快速发展期、Ⅱ燃烧发展稳定期、Ⅲ燃烧跃升期和Ⅳ震荡回调期。其中壁面峰值超压和峰值超温均出现在Ⅲ燃烧跃升期;进而确定了燃气舱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的最不利工况条件,即甲烷-空气预混浓度为9%、点火源位于管廊中部。研究发现该工况条件下,预混气体爆炸产生的最大峰值超压和最大峰值超温均高于其它工况。分析了最不利工况条件下爆炸冲击波对壁面的超压作用规律,并对燃气舱本体结构进行了安全校核,发现结构边缘和中部的弯曲是综合管廊燃气舱本体结构的主要失效模式。针对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约束性条款,本文进行了拓展性研究。通过改变管线布局和通风分区长度来进一步探讨燃气舱本体结构的抗爆性。文章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冲击波传播特征影响,分析了预混可燃气体爆炸冲击波作用于燃气舱壁面的最大峰值超压、峰值超温变化规律。CFD仿真结果表明:在燃气舱内增设供水管和增加独立通风分区长度并不增加廊内可燃气体爆炸超压风险。因此,仅从燃气舱本体结构抗爆的角度出发,探寻综合管廊内管线的合理布局,以提高综合管廊对管线的容纳能力;规划综合管廊独立通风分区长度的合理范围,以减少关键节点设置(如隔离门)。综合管廊的设计,尤其是燃气舱中的管线布局优化和通风分区长度确定,应更加注重对人员逃生、管廊通风、成本效益等多因素综合决策优化分析。本文揭示了综合管廊燃气舱内预混爆炸冲击波的传播机制,明确了甲烷-空气预混爆炸的超温、超压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评估燃气入廊风险、完善燃气舱的安全设计理念,提高综合管廊燃气舱安全防护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参考。
彭勇[7](2020)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跨域风险分析技术和应用》文中认为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ICS)是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石化、水利设施、交通设施和核设施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神经中枢。现代工控系统的本质是感知、计算、通信和控制功能深度融合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随着工控系统同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的集成融合,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边界日益交叠,全球互联、信息和物理融合的新信息空间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网络安全威胁也从信息空间渗透到物理空间,震网事件等实证了网络攻击能对关键基础设施信息物理系统产生重大物理破坏后果,甚至影响国家安全。本文围绕如何建模、评估和抵御网络攻击对关键基础设施信息物理系统产生物理后果这一核心问题,针对什么是工控系统信息物理跨域攻击以及如何为工控系统开展风险评估和安全分析这两个问题开展研究。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什么是工控系统信息物理跨域攻击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关键基础设施信息物理系统(Critical Infrastructure-Cyber-Physical Systems,CI-CPS)体系结构模型、CI-CPS运行分析模型以及信息物理攻击形式化描述和建模,从而构建了普适于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工控系统信息物理跨域攻击分析框架。该框架能指导并应用于以工控系统信息物理跨域攻击为特点的工控系统风险评估、工控软件安全、工控系统实验平台和分析应用领域。2)在工控系统风险评估领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域划分和攻击模式优化的工控系统信息物理跨域攻击图分析方法,该方法降低了复杂度,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可操作性;提出了一种结合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D-S证据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定量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为国家标准“GB/T 37980-2019信息安全技术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检查指南”的实施提供了支持。3)在工控软件安全领域中,提出了一种以工控软件配置文件为污染源的基于动态污点分析的模糊测试(Fuzz测试)方法,改进了模糊测试方法,探索了工控系统应用软件安全黑盒测试的新方向;提出一种基于控制流混淆的安卓工业应用软件的代码保护方法,增强了混淆强度,降低了混淆成本,增加了代码保护强度。4)在工控系统实验平台方面和分析应用方面,提出并建设了虚实结合的工控系统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能支持所提出的工控系统信息跨域攻击分析框架和相关研究;提出了特征化工业控制协议交互行为特征的工控系统场景指纹,该指纹具有广谱的工控系统网络攻击和异常发现能力,可进一步应用在工控系统网络威胁发现和异常检测等工作中。
曾洋[8](2020)在《烧结钕铁硼模压成型过程的自动化设计与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烧结钕铁硼因其优异的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是目前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稀土永磁体材料。随着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以及用工、材料成本的增加,现有的成型工艺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自动化成型解决方案已成为钕铁硼生产企业发展转型的必经之路。同时,现有的工艺优化周期长和成本高,不适用于当前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行业发展趋势。因此,对烧结钕铁硼模压成型设备进行自动化设计,以及利用数值仿真技术对成型工艺进行优化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市场价值。在深入了解钕铁硼生产企业的模压成型工艺过程的基础上,对该工艺过程进行优化,将原有工序划分为四个工位模块,并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提出了一种保持现有生产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成型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工位模块的功能划分及动作要求,明确相应机械结构的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并利用SolidWorks三维绘图软件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及三维建模,完成串联回转式成型方案的布局设计。针对现有工艺优化过程存在的问题,引入数值仿真技术对钕铁硼的模压成型工艺进行仿真分析。为了提高仿真模型的准确性,首先通过抽板实验测量钕铁硼粉末的堆积角,采用MATLAB对结果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堆积角度为31.58°,然后利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进行虚拟参数标定实验,完成动摩擦系数的标定,标定结果为0.0757。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压成型的离散元仿真模型,采用单因素法分析摩擦系数和压制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模压成型过程的影响。最后,选取高径比、内摩擦系数和压制速度三个因素,分别取三个水平,进行了正交实验,同时选取压制力峰值、脱模力和内应力波动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通过综合平衡法得出了压胚综合性能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即高径比为1、内摩擦系数为0.55和压制速度为150mm/s。
陈海燕[9](2020)在《抛光打磨作业场所铝粉的爆炸危险评价及受限空间燃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增多,涌现出大批抛光打磨作业企业。此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粒度一般较小,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的特点,易引起燃烧、爆炸。近年来,粉尘爆炸事故日益频发,在这些粉尘爆炸事故中,金属粉尘尤其铝粉尘爆炸占据大量比例,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与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抛光打磨作业场所发生铝粉爆炸事故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应用尖点突变理论,将导致铝粉爆炸事故的人、机、管、环等外部因素及铝粉自身固有危险性(内因)作为爆炸事故的两个控制变量,构建了铝粉爆炸事故尖点突变模型,探讨了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对铝粉爆炸事故的致因过程,得到了铝粉爆炸的11个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权重,并据此建立了抛光打磨作业场所铝粉爆炸外部不安全因素危险性评价方法,运用突变级数法进行递归运算,最终得到作业场所外部不安全因素危险性总隶属函数值,由此可判断作业场所的安全等级。(2)通过实验研究了铝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揭示了微米级铝粉粒径与最低着火温度之间的关系。铝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随着铝粉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铝粉浓度为4.55kg/m3时,铝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为585℃。进一步研究了粒径、浓度、压强对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规律,在得到最佳分散压力和敏感浓度的基础上,拟合出了铝粉粒径与铝粉最低着火温度的关系式。(3)运用20L球形爆炸装置,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粒径和水含量对铝粉爆炸下限的影响规律;同时也得到了粒径、点火延迟时间、浓度对铝粉爆炸特性的影响敏感度排序是依次降低的。分析了爆炸产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较小爆炸压力下存在未反应铝粉团聚在一起呈絮状;在较大爆炸压力下铝粉爆炸产物较分散;相同浓度条件下铝粉爆炸过程则主要受氧气扩散和铝粉颗粒的熔融控制。(4)利用数值模拟,以昆山铝粉爆炸事故的除尘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袋式除尘器内粉尘浓度分布,得到了悬浮于集尘桶内铝粉的浓度分布和集尘桶内铝粉受潮后发生自热反应的温度场分布状况。结合实验所得铝粉最低着火温度和爆炸下限,建立了除尘器集尘桶安全状态评价模型,对除尘系统温度以及粉尘浓度的监测提供了依据。
王亚鹏[10](2020)在《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优化配置与仿真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流行病疫情等突发事件频发不断,应急医学救援作为一项济人民群众生命之危、保人民群众生命之安的基础性和兜底性工作,其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危化品事故剧增且大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深入开展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研究成为一种发展所需和大势所趋,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作为实施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工具载体和物质支撑,是研究的关键内容与重点问题之一。针对当前国内外危化品事故救援与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两者结合性研究比较缺乏甚至缺失而两者融合研究又非常必要和急迫的矛盾与现实,论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与军队重点科研项目,以危化品事故为前提,以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为对象,重点围绕装备需求分析、体系构建、模块化编配、效能仿真评估等问题开展系统融合研究,以期解决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中“装备需求有哪些?”“装备体系是什么?”“装备应如何编配?”“装备效能怎么样、如何评?”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为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及装备建设、发展与运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其他类似领域应急医学救援装备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基础理论分析了危化品事故发生机理,明确了危化品发生泄漏和未发生泄漏两种模式下事故演变链条,每个模式分别有五个演变链条,得出了火灾、爆炸和中毒是危化品事故“头三号公敌”的结论,并把此三个事故类型确定为论文的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以往危化品事故伤情分析,总结了危化品事故伤情分布规律;在分析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一般流程基础上,分析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八项基本原则,总结提炼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五大环节和四个关键步骤。(2)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从两个方面分析界定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内涵,从四个方面剖析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特性,明确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研究边界;创新性地引入应用场景分析法,从环境、用户需求和方法手段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3)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化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梳理构建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库;采用德尔菲法对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库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模块、9个二级模块和34个三级模块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面向危化品火灾、爆炸和中毒三类事故救援任务的装备模块体系。(4)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及编配研究在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体系框架下,综合运用市场调研法、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细化构建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共包括215类装备(模块);在对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人员进行单元编组设计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研究设计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在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中的编配方案:指挥、侦检洗消、分类后送、急救处置、手术、重症监护、病房、特诊、药房和勤务保障等10个装备单元,215类装备(模块),共计1456件(台/套)装备。补充模块包括危化品火灾、爆炸和中毒三个事故类型救援模块,共计350件(台/套)装备。(5)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仿真评估研究在分析界定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内涵基础上,确定了采用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评估的基本理念,运用集对分析法构建了“基于对比择优”和“基于对比定位”的两类仿真评估模型;通过分析影响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的两大因素,构建了侦检装备、洗消装备、防护装备、急救装备、后送装备等五类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典型装备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结合防护服效能评估和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示例说明了评估模型的应用。
二、气体爆炸效果的计算机模拟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体爆炸效果的计算机模拟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及大气空间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燃气管道泄漏扩散理论基础 |
2.1 气体扩散的基本控制方程 |
2.1.1 连续性方程 |
2.1.2 能量方程 |
2.1.3 动量方程 |
2.1.4 组分方程 |
2.1.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2.2 湍流模型 |
2.2.1 标准k-ε模型 |
2.2.2 RNG k-ε模型 |
2.2.3 Realizable k-ε模型 |
2.3 管道泄漏的几种模型 |
2.3.1 小孔模型 |
2.3.2 大孔模型 |
2.3.3 管道断裂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埋地燃气管道在土壤中泄漏扩散的研究 |
3.1 Fluent软件的发展介绍 |
3.2 几何模型及初始条件设置 |
3.2.1 几何模型 |
3.2.2 网格划分 |
3.2.3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设置 |
3.2.4 条件参数的选取 |
3.3 土壤对管道燃气在土壤中泄漏的影响 |
3.3.1 土壤孔隙率对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 |
3.3.2 随深度变化的孔隙率对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 |
3.4 泄漏孔对管道燃气在土壤中泄漏的影响 |
3.4.1 泄漏孔孔径对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 |
3.4.2 泄漏孔位置对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 |
3.4.3 泄漏孔形状对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 |
3.4.4 双泄漏孔间距对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 |
3.5 管道对管道燃气在土壤中泄漏的影响 |
3.5.1 管道压力对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 |
3.5.2 管道直径对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 |
3.5.3 管道埋深对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燃气在大气空间中的扩散研究 |
4.1 几何模型与条件设置 |
4.2 建筑物高度对燃气在大气空间中扩散的影响 |
4.3 建筑物间距对燃气在大气空间中扩散的影响 |
4.4 泄漏孔位置对燃气在大气空间中扩散的影响 |
4.5 风速对燃气在大气空间中扩散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燃气在土壤-大气耦合空间中的危险区域变化情况 |
5.1 模型的建立与条件设置 |
5.1.1 几何模型 |
5.1.2 网格划分 |
5.1.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设定 |
5.2 建筑物对燃气危险区域的影响 |
5.3 土壤孔隙率对燃气危险区域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电气化铁路条件下LNG运输泄漏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LNG泄漏扩散实验研究 |
1.2.2 国内外LNG泄漏扩散仿真模型研究 |
1.2.3 国内外LNG泄漏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
1.2.4 国内外LNG泄漏扩散影响因素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电气化铁路条件下LNG运输泄漏事故及危险性分析 |
2.1 LNG储运事故分析 |
2.2 LNG铁路运输危险性分析 |
2.3 电气化铁路条件下LNG运输危险工况分析 |
2.3.1 电气化线路条件下LNG运输危险因素研究 |
2.3.2 电气化铁路条件下LNG运输危险工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LNG泄漏扩散机理及模型选择 |
3.1 LNG泄漏扩散机理研究 |
3.1.1 LNG泄漏形式 |
3.1.2 LNG泄漏扩散物理过程 |
3.2 扩散行为的影响因素 |
3.3 隧道中LNG泄漏扩散CFD仿真的模型建立 |
3.3.1 .SST k-ω湍流模型 |
3.3.2 组分输运模型 |
3.3.3 DPM模型 |
3.4 空旷环境下LNG罐箱超压排放仿真模型建立 |
3.4.1 Realizable k-ε模型 |
3.4.2 Mixture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隧道中LNG罐箱泄漏扩散仿真 |
4.1 CFD仿真流程简介 |
4.2 几何建模 |
4.2.1 LNG铁路罐式箱结构参数分析 |
4.2.2 三维几何物理模型的构建 |
4.3 网格划分 |
4.4 隧道中稳定风场数值模拟 |
4.5 边界条件与参数设定 |
4.5.1 泄漏质量流率计算 |
4.5.2 物性设置 |
4.5.3 其他设置 |
4.6 仿真模拟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隧道中LNG罐箱泄漏扩散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5.1 泄漏扩散风速敏感性分析 |
5.2 泄漏口径敏感性分析 |
5.2.1 泄漏口径的选择 |
5.2.2 不同泄漏口径的仿真结果 |
5.3 泄漏扩散温度敏感性分析 |
5.4 LNG铁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相关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仿真可靠性验证 |
6.1 电气化线路下LNG罐箱超压排放危险性试验 |
6.2 LNG罐箱超压排放CFD仿真 |
6.3 仿真和实验数据对比分析 |
6.4 误差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气动加热的超音速战斗部装药侵彻安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气动加热以及传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关于装药安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数值模拟仿真方案设计 |
2.1 超高声速战斗部结构设计 |
2.2 超高声速战斗部气动加热及传热方案设计 |
2.2.1 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 |
2.2.2 流-固耦合计算 |
2.2.3 材料选择 |
2.2.4 计算条件 |
2.3 内部装药侵彻安定性方案设计 |
2.3.1 基于Ansys Ls-Dyna软件数值模拟 |
2.3.2 材料选择 |
2.3.3 计算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弹丸及内部装药气动加热及传热分析 |
3.1 数值计算方法 |
3.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 |
3.3 数值模拟算例验证 |
3.4 气动加热及传热数值计算 |
3.4.1 计算条件及参考点设置 |
3.4.2 外流场温度分析 |
3.4.3 弹体温度分析 |
3.4.4 内部装药温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战斗部侵彻过程中装药安定性分析 |
4.1 数值计算方法 |
4.1.1 基本方程 |
4.1.2 Johnson-Cook本构模型 |
4.1.3 随动硬化模型 |
4.1.4 点火增长模型模型 |
4.2 材料参数及内部装药温度加载 |
4.3 内部装药安定性判据 |
4.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5 战斗部侵彻靶板数值模拟 |
4.5.1 战斗部侵彻铝合金靶板数值模拟 |
4.5.2 战斗部侵彻合金钢靶板数值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装药反应度预测模型 |
5.1 BP神经网络结构 |
5.2 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
5.3 数据样本 |
5.4 训练与预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箭射式悬浮弹的折叠翼结构设计及悬浮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悬浮弹的研究现状 |
1.2.1 悬浮弹的悬浮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翼面的折叠展开技术的研究技术现状 |
1.3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悬浮弹的悬浮方案选取及母弹的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悬浮弹的具体工作过程及弹道特性 |
2.2.1 悬浮弹的工作过程 |
2.2.2 悬浮弹的弹道特性分析 |
2.3 悬浮子弹的悬浮方案选取 |
2.3.1 螺旋桨或旋翼 |
2.3.2 喷气式反推力装置 |
2.3.3 浮空气球和浮空气囊 |
2.3.4 升力源方案的选取 |
2.4 悬浮弹母弹的方案设计 |
2.4.1 母弹的设计要求 |
2.4.2 母弹的内部组成及分类 |
2.4.3 母弹的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悬浮子弹折叠翼的结构设计 |
3.1 引言 |
3.2 悬浮子弹的总体悬浮装置设计 |
3.3 折叠翼设计的目标参数分析 |
3.3.1 折叠翼的基本尺寸参数分析 |
3.3.2 折叠翼的结构设计要求分析 |
3.4 折叠翼的基本尺寸参数设计 |
3.4.1 基本尺寸参数设计的设计过程和要求 |
3.4.2 旋翼的翼型设计 |
3.4.3 旋翼的桨叶数k |
3.4.4 旋翼的直径和桨盘载荷 |
3.4.5 旋翼的宽度 |
3.4.6 旋翼的实度 |
3.4.7 旋翼的安装角 |
3.5 折叠翼的折叠展开机构的总体结构设计 |
3.5.1 折叠展开机构的设计要求 |
3.5.2 折叠方案介绍 |
3.5.3 折叠展开机构的结构设计 |
3.5.4 锁紧机构的结构设计 |
3.6 气囊的总体设计 |
3.6.1 气囊的内部气体选取 |
3.6.2 气囊的结构设计 |
3.6.3 气囊的充气过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折叠翼展开过程的运动学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ADAMS介绍 |
4.3 运动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1 工作环境的设置 |
4.3.2 约束关系的建立 |
4.3.3 建立仿真模型 |
4.4 运动学的仿真结果分析 |
4.4.1 折叠机构展开的时间和角度 |
4.4.2 折叠机构展开所需的转动力矩 |
4.4.3 折叠机构展开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
4.4.4 摇杆的转动角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悬浮弹的整体悬浮性能分析 |
5.1 研究方法分析 |
5.1.1 理论研究方法 |
5.1.2 CFD流场模拟仿真方法 |
5.1.3 实验方法 |
5.2 气囊提供升力的计算 |
5.2.1 气囊部分的理论计算 |
5.2.2 气囊部分的实际工程计算 |
5.3 旋翼提供升力的计算 |
5.3.1 基于动量理论的理论分析 |
5.3.2 基于叶素理论的理论分析 |
5.3.3 基于动量-叶素理论的实际计算 |
5.4 悬浮状态下整体装置的流场仿真分析 |
5.4.1 模型和计算域模型的建立 |
5.4.2 网格的划分 |
5.4.3 计算条件的设置 |
5.4.4 仿真结果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物联网的可燃气体检测与预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
1.2 可燃气体检测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1 可燃气体检测系统的发展过程 |
1.2.2 可燃气体检测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
1.3 可燃气体检测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1.4.1 论文的内容安排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可燃气体的硬件检测 |
2.1 系统硬件总电路原理图 |
2.2 系统硬件主要元件 |
2.3 系统主要电路介绍 |
2.3.1 传感器采集电路 |
2.3.2 最小系统电路 |
2.3.3 OLED显示电路 |
2.3.4 蜂鸣器电路 |
2.3.5 排气扇电机控制电路 |
2.3.6 总开关电源 |
2.3.7 系统的硬件实物 |
2.3.8 硬件电路设计小结 |
2.4 系统设计方案的实现 |
2.4.1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
2.4.2 物联网技术的需求分析 |
2.4.3 可行性分析 |
2.4.4 设计的说明 |
2.4.5 设计功能及原理 |
2.4.6 系统实现逻辑框图 |
2.4.7 系统的测试调试 |
2.4.8 小结 |
第3章 排气扇的速度控制算法设计 |
3.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
3.2 PID控制算法的详细分析 |
3.2.1 PID控制算法的基本思想 |
3.2.2 PID控制算法分析 |
3.2.3 PID算法的形成 |
3.2.4 PID算法的数学模型 |
3.2.5 小结 |
3.3 PID控制算法MATLAB软件仿真调试 |
第4章 可燃气体检测预警实验 |
4.1 可燃气体检测系统的搭建 |
4.2 装置搭建思路 |
4.3 可燃气体检测实验 |
4.3.1 仪器 |
4.3.2 接线方式 |
4.3.3 检测需求 |
4.3.4 实验步骤 |
4.4 实验分析 |
4.4.1 LED状态显示 |
4.4.2 预警判断的控制 |
4.5 脉冲过程参数控制 |
4.6 实验数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综合管廊燃气舱预混爆炸超压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综述 |
1.3.1 综合管廊发展现状 |
1.3.2 预混可燃气体爆炸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综合管廊内燃气爆炸的理论基础 |
2.1 爆炸冲击波 |
2.2 燃气爆炸特点 |
2.3 燃气爆炸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
2.4 燃气爆炸基本概念与理论 |
2.4.1 热爆炸理论 |
2.4.2 链式反应理论 |
2.4.3 缓燃、爆燃与爆轰 |
2.4.4 火焰传播速度与燃烧速度 |
2.4.5 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相关爆炸参数 |
2.4.6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
2.5 有限空间预混可燃气体火焰传播影响因素 |
2.6 障碍物诱导作用下的有限空间气体火焰加速传播机制 |
2.7 本章小结 |
3 综合管廊燃气舱爆炸超压实验 |
3.1 实验装置 |
3.2 实验过程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综合管廊燃气舱爆炸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
4.1 CFD方法介绍 |
4.2 物理模型 |
4.3 数学模型 |
4.3.1 流体基本方程 |
4.3.2 湍流模型 |
4.3.3 组分运输方程 |
4.3.4 燃烧模型 |
4.4 数值求解方法 |
4.4.1 设置求解器 |
4.4.2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的设置 |
4.4.3 点火初始条件及监控点设置 |
4.5 模拟结果的验证与对比 |
4.5.1 二维、三维数值模型网格对比 |
4.5.2 网格划分及网格无关性检验 |
4.5.3 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燃气预混、点火条件对爆炸超压的影响 |
5.1 预混浓度对综合管廊爆炸超压超温的影响 |
5.1.1 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征分析 |
5.1.2 预混浓度对壁面压力及温度的影响 |
5.2 点火位置对综合管廊爆炸超压超温的影响 |
5.2.1 点火位置对壁面压力及温度的影响 |
5.2.2“双波峰”结构工况分析 |
5.2.3 最不利超压工况分析 |
5.3 危险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燃气舱结构形式对爆炸超压的影响 |
6.1 管线布置形式对壁面超压及超温的影响 |
6.1.1 系统形式概述 |
6.1.2 管线布置形式对壁面超压及超温的影响分析 |
6.2 燃气舱长度对爆炸超压的影响 |
6.2.1 系统形式概述 |
6.2.2 燃气舱长度对壁面超压影响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跨域风险分析技术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安全研究 |
1.2.2 工控系统信息物理跨域风险研究 |
1.2.3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平台研究 |
1.3 论文研究路线、结构和创新 |
1.3.1 研究路线和结构 |
1.3.2 主要创新和成果 |
第二章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跨域攻击分析框架 |
2.1 引言 |
2.2 CI-CPS体系结构模型 |
2.2.1 工业控制系统参考模型 |
2.2.2 CI-CPS体系结构模型 |
2.3 CI-CPS运行双环分析模型 |
2.3.1 CI-CPS运行双环模型 |
2.3.2 CI-CPS运行双环模型形式化描述 |
2.3.3 工控系统信息物理攻击场景分析 |
2.4 信息物理攻击形式化和建模 |
2.4.1 信息物理攻击形式化 |
2.4.2 信息物理攻击建模 |
2.5 化工厂仿真系统攻击与影响分析 |
2.5.1 信息物理攻击实验方法 |
2.5.2 信息物理攻击影响度量 |
2.5.3 化工厂仿真系统 |
2.5.4 TE过程跨域攻击和影响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风险评估 |
3.1 引言 |
3.2 基于安全域条件约束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攻击图 |
3.2.1 问题的形式化定义 |
3.2.2 基于安全域条件约束的攻击图生成算法 |
3.2.3 基于安全域条件约束工控系统攻击图生成算法复杂度分析 |
3.2.4 实验分析 |
3.3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
3.3.1 工业控制系统风险评估层次结构建立 |
3.3.2 基于D-S证据理论的证据合成 |
3.3.3 工业控制系统风险评估流程 |
3.3.4 电厂控制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安全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动态污点分析的工业软件模糊测试 |
4.2.1 方法和流程 |
4.2.2 实验和结果 |
4.3 基于控制流混淆的工业应用软件保护 |
4.3.1 软件混淆技术 |
4.3.2 控制流混淆变换方法 |
4.3.3 应用软件实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平台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平台 |
5.2.1 典型工控系统体系结构 |
5.2.2 工控网络安全研究应用需求 |
5.2.3 工控综合实验平台建设 |
5.2.4 信息物理跨域攻击分析示例 |
5.3 工业控制系统场景指纹异常检测 |
5.3.1 工业控制系统实验场景 |
5.3.2 工业控制系统场景指纹提取方法 |
5.3.3 工业控制系统基于场景指纹的异常检测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8)烧结钕铁硼模压成型过程的自动化设计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钕铁硼粉末成型工艺现状 |
1.2.2 粉末压制成型的仿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钕铁硼自动成型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钕铁硼自动成型的总体设计要求 |
2.2 模压成型过程的生产现状 |
2.3 自动化成型方案设计与选择 |
2.3.1 各工位功能划分 |
2.3.2 总体方案设计及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各工位的结构设计 |
3.1 上料工位结构设计 |
3.1.1 上料工位结构设计思路 |
3.1.2 上料工位结构设计方案 |
3.1.3 上料工位工作原理 |
3.2 成型工位结构设计 |
3.2.1 成型工位结构设计思路 |
3.2.2 成型工位结构设计方案 |
3.3 下料工位结构设计 |
3.3.1 下料工位结构设计思路 |
3.3.2 下料工位结构设计方案 |
3.4 清理工位结构设计 |
3.4.1 清理工位的结构设计思路 |
3.4.2 清理工位结构设计方案 |
3.4.3 清理工位工作原理 |
3.5 工位布局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压成型过程的EDEM模拟仿真及分析 |
4.1 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与EDEM简介 |
4.1.1 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 |
4.1.2 EDEM软件介绍 |
4.1.3 接触模型的选择及介绍 |
4.2 钕铁硼的虚拟参数标定 |
4.2.1 堆积角实验测量 |
4.2.2 虚拟实验标定 |
4.3 模压成型过程的EDEM仿真分析 |
4.3.1 模压成型仿真模型 |
4.3.2 颗粒流动状态分析 |
4.3.3 不同速度下对模压成型过程的影响 |
4.3.4 不同摩擦系数对模压成型过程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压成型工艺优化分析 |
5.1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 |
5.2 正交表设计 |
5.2.1 确定因素水平 |
5.2.2 确定正交表格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指标的极差分析 |
5.3.2 正交实验的方差分析 |
5.3.3 综合平衡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抛光打磨作业场所铝粉的爆炸危险评价及受限空间燃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铝粉爆炸事故致因分析及危险性评价 |
2.1 突变理论概述 |
2.2 铝粉爆炸事故尖点突变模型研究 |
2.3 作业场所铝粉爆炸危险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铝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试验研究 |
3.1 铝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
3.2 最低着火温度试验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铝粉爆炸特性的试验研究 |
4.1 铝粉爆炸下限试验装置及方案 |
4.2 铝粉爆炸下限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铝粉其它爆炸特性参数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受限空间铝粉浓度及温度数值模拟研究 |
5.1 CFD数值模拟概述 |
5.2 袋式除尘器模型及边界条件 |
5.3 袋式除尘器内铝粉浓度分布模拟 |
5.4 袋式除尘器温度分布数值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 作业场所及受限空间铝粉爆炸危险性评价实例应用 |
6.1 昆山铝粉爆炸事故 |
6.2 昆山爆炸事故外部不安全因素危险性评价 |
6.3 除尘器集尘桶铝粉爆炸尖点突变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优化配置与仿真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基本概念约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研究现状 |
1.4.2 应急医学救援装备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相关理论分析 |
2.1 危化品事故发生机理及伤情分析 |
2.1.1 危化品事故发生机理分析 |
2.1.2 危化品事故响应等级分析 |
2.1.3 危化品事故伤情分析 |
2.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特点分析 |
2.2.1 事发突然难预测,应急响应时效强 |
2.2.2 伤病员量大集中,现场急救任务重 |
2.2.3 致伤因素较复杂,专业救治要求高 |
2.2.4 工作环境较险恶,紧急救援效率低 |
2.2.5 特殊药材需求急,药材筹措难度大 |
2.2.6 参与救援部门多,力量协同困难多 |
2.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流程分析 |
2.3.1 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勤务一般流程 |
2.3.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基本原则 |
2.3.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关键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及模块化研究 |
3.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内涵与特性 |
3.1.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内涵 |
3.1.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特性 |
3.2 基于应用场景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 |
3.2.1 应用场景分析基本结构 |
3.2.2 基于条件/环境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 |
3.2.3 基于用户需求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 |
3.2.4 基于方法手段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 |
3.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优化设计 |
3.3.1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库初步设计 |
3.3.2 基于德尔菲法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确定 |
3.3.3 面向任务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及编配研究 |
4.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构建原则 |
4.1.1 依法构建 |
4.1.2 立足现有 |
4.1.3 突出应急 |
4.1.4 规模适度 |
4.1.5 系统配套 |
4.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构建方法与流程 |
4.2.1 市场调研法 |
4.2.2 文献分析法 |
4.2.3 专家咨询法 |
4.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及编配方案 |
4.3.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框架 |
4.3.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编组分析 |
4.3.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化编配方案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仿真评估研究 |
5.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仿真评估理论基础 |
5.1.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内涵 |
5.1.2 仿真评估理论 |
5.1.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模型 |
5.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5.2.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
5.2.3 典型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
5.2.4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
5.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5.3.1 侦检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2 洗消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3 化学防护服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4 集体防护方舱/帐篷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5 化学急救箱/盒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6 化学急救车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7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4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模型应用示例 |
5.4.1 防护服效能评估示例 |
5.4.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示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体系构建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构建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化编配专家咨询表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四、气体爆炸效果的计算机模拟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及大气空间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D]. 张俊.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1)
- [2]电气化铁路条件下LNG运输泄漏扩散研究[D]. 李思颖.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基于气动加热的超音速战斗部装药侵彻安定性分析[D]. 刘增达. 中北大学, 2021(09)
- [4]箭射式悬浮弹的折叠翼结构设计及悬浮性能分析[D]. 郭首邑.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物联网的可燃气体检测与预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戴佩汝.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4)
- [6]综合管廊燃气舱预混爆炸超压影响因素研究[D]. 谢尚群.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7]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跨域风险分析技术和应用[D]. 彭勇.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8]烧结钕铁硼模压成型过程的自动化设计与仿真分析[D]. 曾洋.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9]抛光打磨作业场所铝粉的爆炸危险评价及受限空间燃爆特性研究[D]. 陈海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10]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优化配置与仿真评估研究[D]. 王亚鹏. 军事科学院,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