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病变69例临床分析

胃底病变69例临床分析

一、胃底部病变69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欣[1](2021)在《双钳道内镜治疗贲门-胃底部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双钳道内镜治疗贲门-胃底部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5例贲门-胃底部黏膜下肿瘤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性内镜组(n=45,常规性内镜下黏膜剜除术)和双钳道内镜组(n=50,双钳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的BDI-Ⅱ、IADL及SF-36评分。结果双钳道内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性内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性内镜组,住院费用低于常规性内镜组(P<0.05)。双钳道内镜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低于常规性内镜组的26.7%(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BDI-Ⅱ及IADL评分均降低,SF-36评分均升高,且双钳道内镜组优于常规性内镜组(P<0.05)。结论应用双钳道内镜治疗贲门-胃底部黏膜下肿瘤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梁宏[2](2021)在《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及随访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诊断对比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21年1月间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并行病理活检首次提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8例患者和胃粘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59例患者,共计14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分析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对比及其影响因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性别及年龄分布:LGIN患者年龄分布较广,从30岁到79岁均有分布,其中60-69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比40.9%。男女比例为1.38:1;HGIN患者年龄从41岁到79岁均有分布,其中60-69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比47.5%,男女比例2.93:1。2.内镜下病变部位:LGIN病变部位有胃窦,胃体,胃角,贲门/胃底部。其中病变部位主要集中于胃窦部占71.5%,贲门/胃底部占比最少,为2.2%;HGIN主要集中于胃窦部,为54.2%,其次为胃角部,占20.3%,胃体部,占15.2%,贲门/胃底部,占5%,幽门部,占5%。3.HP感染情况:LGIN的HP感染率为18.2%,其中胃窦部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但无统计学意义;HGIN的HP感染率为37.2%,胃窦部和胃角部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无统计学意义。4.LGIN行ESD后,维持LGIN诊断的有70.6%(24/34),升级为HGIN的有23.5%(8/34),发生癌变的有5.88%。HGIN行ESD后,维持HGIN诊断的有55.4%(31/56),病变退化为LGIN的有3.57%(2/56),发生癌变的有41.1%。LGIN和HGIN患者术后病理对比及与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HP感染无关,各组间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LGIN表面充血或存在溃疡的病灶更可能发生病理升级;对于HGIN表面存在溃疡(60.9%)的病灶更可能发生癌变。5.88例LGIN患者中,完成58例随访,随访时间为1-24月,平均随访时间6.16±5.68月其中病变消退占50.0%(29/58),病变稳定占27.6%(16/58),病变进展占22.4%(13/58)。LGIN病理转归情况与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HP感染无关。结论:1.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表面充血或存在溃疡更可能发生病理升级;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表面存在溃疡的病灶更可能发生癌变;2.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具有一定癌变潜力,胃镜随访有利于发现早期胃癌。

陈媛慧,张进华,胡道予,陈晓[3](2020)在《胃底间质瘤增强MSCT影像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胃底间质瘤的增强MSCT影像特征,探索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49例胃底间质瘤的增强MSCT征象。统计病变数目、大小、生长方式、有无溃疡、有无坏死、有无消化道出血、外生型是否侵及胃脾韧带、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值、强化程度。根据病理危险度分级,对比分析上述MSCT征象;并与文献中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的CT征象对比分析。结果:最大径>5cm与≤5cm的胃底间质瘤的危险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0.709)。腔内生长、腔内外生长、腔外生长的胃底间质瘤危险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r=0.317)。有、无溃疡的胃底间质瘤危险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r=0.459)。有、无坏死的胃底间质瘤危险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0.561)。与小肠间质瘤比较,危险度为高危或非高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RR=2.096);生长方式、有无溃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胃间质瘤相比,生长方式、有无溃疡、有无坏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结论:胃底间质瘤MS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高危险度的病灶较大(>5cm)、腔外生长为主,溃疡、坏死发生率较高。胃底间质瘤危险度为高危的概率高于小肠间质瘤。与胃间质瘤不同,胃底间质瘤以腔内生长多见,腔内生长者以中危险度及以下为主,胃底间质瘤更容易出现溃疡、坏死。

杨秋子[4](2020)在《内镜下小胃间质瘤切除治疗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黏膜下间叶源性肿瘤,多发生在胃部(60%),称为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s),其中直径小于2cm的称为小GSTs。大多数GSTs具有恶性潜能。既往GSTs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近年随着内镜技术发展,内镜下微创切除成为部分GSTs治疗的选择方法之一。本文旨在回顾分析GSTs临床病理特点,评估内镜下切除小GSTs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内镜下切除并经病理诊断的GSTs病例120例,对切除标本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分析内镜下切除GSTs的临床特征、超声内镜(EUS)特点、手术结果及并发症、病理特点、风险分级及随访复发情况。应用单因素ANOVA分析GSTs的EUS特点与危险度分级相关性,应用卡方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和t检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和不同大小GSTs穿孔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1)共纳入120例GSTs患者,人口学特点:男:女为1:1.3,平均发病年龄为60.07±9.69岁。病变大小:1.59±0.98cm(范围:0.3-6cm),小GSTs即直径小于2cm共94例(78.3%,范围:0.3-2cm),非小GSTs即直径大于2cm 26例(21.7%,范围:2.1-6cm)。病变部位:胃底64例,胃体45例,胃窦8例,贲门3例。临床症状:无症状患者占18.3%,腹痛(38.3%)、腹胀(20.0%)、反酸烧心(11.7%),其中有1例患者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在风险分级中,92例(76.7%)为极低风险,19例(15.8%)为低风险,8例(6.7%)为中度风险,1例(0.8%)为高度风险,其中2例小GSTs为中高度风险。(2)GSTs患者EUS多表现为均匀或不均与低回声灶,边界清楚,起源于固有肌层。小GSTs中回声不均匀、内部钙化比例较整体低。对不同危险度分级分别对各类回声表现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回声异质性(P=0.015)和钙化(P=0.021)与危险度分级相关,边界(P=0.200)与囊性变(P=0.839)与危险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3)120例GSTs中有119例内镜下成功切除,其中ESD39例,ESE32例,EFTR45例,STER3例。26例非小GSTs(2.1-6.0 cm),94例为小GSTs(0.3-2cm)。1例因病变与周围组织广泛紧密黏连ESD剥离困难转外科行腹腔镜手术。其中54例(45.0%)穿孔,包括45例(37.5%)主动性穿孔(或全层切除)和9例(7.5%)并发穿孔,所有穿孔均在内镜下修复。所有患者均有少量术中出血,于术中应用内镜下止血。术中无肿瘤破裂。1例患者术后出现气腹,经保守治疗后好转。3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给予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日为5.78±1.75天。(4)对不同内镜下治疗方式的完整切除率、穿孔率和平均住院日进行统计分析,提示各组间穿孔率和平均住院日有显着差异(P<0.001,P<0.001)。在穿孔率上,ESE(18.7%)和EFTR(100%)较ESD(2.5%)和STER(0)高。(5)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小GSTs组和非小GSTs组,在肿瘤位置分布上,小GSTs位置分布胃底(58.5%)居多,非小GSTs分布胃体(53.8%)居多。小GSTs在年龄(P=0.592)、性别(P=0.499)、穿孔率(P=0.354)、平均住院日(P=0.615)上与非小GSTs无统计学差异。(6)病理组织类型显示梭形细胞型(99.2%),上皮细胞型(0.8%)。8例核分裂数大于5/50HPF,其中2例为小GSTs。小GSTs核分裂数较非小GSTs低。8例Ki67大于5%,其中有5例为小GSTs。免疫组化示CD117、CD34和DOG1阳性率分别为99.2%、99.2%、95.8%,有9例SMA性,S-100、SOX10均为阴性。(7)预后及随访:术后门诊及内镜随访28±8个月(范围:6-48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及新发肿瘤、转移。结论:1.GSTs多分布于胃底、胃体,贲门及胃窦相对少见,男女比为1:1.3。小GSTs位置分布胃底居多,非小GSTs分布胃体居多。2.EUS显示的回声异质性、钙化与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相关。3.小GSTs核分裂数较低,危险度分级低于非小GSTs。4.内镜下微创切除小GSTs是安全、有效的,且复发率低,肿瘤直径不是内镜下治疗的绝对禁忌。穿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ESE和EFTR穿孔率较ESD和STER高。

胡超祎[5](2020)在《衡阳地区315例进展期胃癌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分析衡阳地区胃癌的临床特点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补充衡阳地区进展期胃癌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诊断和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院2017年01月01日—2019年05月31日共315例进展期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软件采用IBM SPSS 21.0,对临床资料进行频数分析,对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卡方检验。对其中99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例进一步用卡方检验分析单个危险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本组进展期胃癌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18:1,中老年组(60-69岁)占比最高(34.6%),80.6%的病例长期居住地为县或者县级市,农民为主。第一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75.9%)为常见,并发症常为贫血(37.1%)、出血(32.7%);胃窦(54.4%)和胃体部(30.5%)为好发部位,肿瘤最大径<5cm(42.2%)常见,以BorrmannⅢ型(46.3%)、腺癌(71.4%)、低分化(40.6%)、弥漫型(15.9%)常见,Ⅳ期(16.8%)常见。经大体标本病理检查有19.0%的明确有血管癌栓侵犯,43.2%的病例有转移表现。2.进展期胃癌临床特征单因素分析:2.1衡阳地区城镇患者在发病年龄(P=0.020)、职业(P=0.000)上的分布有显着差异。不同性别组与肿瘤发病部位(P=0.007)、肿瘤大小(P=0.043)、病理类型(P=0.007)之间有着显着差异。不同年龄与肿瘤部位(P=0.281)、大小(P=0.184)、WHO分型(P=0.940)、cTNM分期(P=0.281)、是否转移(P=0.515)组间无明显差异。2.2肿瘤部位与是否表现腹胀、腹痛(P=0.024)有显着差异。肿瘤大小(P=0.018)和部位(P=0.000)组间与梗阻表现有显着差异。WHO类型和Borrmann分型组间无显着差异(P=0.249),但是和肿瘤部位组间有显着差异(P=0.009)。肿瘤转移与WHO类型(P=0.007)组间有明显差异,与肿瘤部位(P=0.469)组间无明显差异。3.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3.1本组病例共检淋巴结2058枚,转移淋巴结427枚,平均送检(20.79±9.50)枚/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5.7%,总LNR=20.7。3.2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P=0.000)、年龄(P=0.041)、Borrmann分型(P=0.007)、cTNM分期(P=0.000、血管癌栓侵犯(P=0.000)等因素对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明显差异。3.3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OR=10.406,95%CI(2.867-37.771),P=0.000)、发病年龄(OR=1.064,95%CI(1.003-1.129),P=0.041)、血管癌栓侵犯(OR=11.660,95%CI(2.848-47.745),P=0.001)为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衡阳地区进展期胃癌易患人群为60岁以上男性农民,临床主诉多为腹胀、腹痛,BorrmannⅢ型多见,好发于胃中下部,腺癌多见,Lauren分型弥漫型多见,大体类型溃疡型多见,肿瘤好发部位和长江以北地区不同。2.衡阳地区城乡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肿瘤发病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特征有性别差异但无年龄差异。3.发病年龄、肿瘤大小、血管癌栓侵犯均为本地区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指标。

王晓燕,刘云云,王玉欣,张石玉,王晓松[6](2020)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效果及继发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效果及继发出血独立危险因素,为后续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1-2017-12期间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共122例临床资料,记录临床疗效及继发出血情况;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继发出血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整块切除率达100.00%(122/122),治愈性切除率为91.80%(112/122);手术用时27~132(76.50±10.78)min;ESD继发出血共22例,发生率为18.03%,未见穿孔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部位、操作时间及术后病理类型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ESD继发出血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贲门-胃底部病变、早期胃癌及操作时间过长是导致患者继发出血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行ESD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良好;其中贲门-胃底部病变、早期胃癌及操作时间≥60min患者继发出血风险更高。

张程[7](2019)在《胃黏膜下病变诊疗分析及超声内镜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胃黏膜下病变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内镜探查到的胃黏膜下病变多为良性病变,却也存在少数恶性或潜在恶性病变,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手段对胃黏膜下病变的进行诊断与鉴别。普通内镜对于对胃黏膜表面显示良好,但无法评估黏膜下病变。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结合了胃镜与超声技术的优势,可对胃黏膜下病变的起源层次、大小、回声结构进行评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本研究主要探讨胃黏膜下病变诊疗特点及超声内镜对胃黏膜下病变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2005-2017年间在我院内镜中心行超声内镜检查并初步诊断为胃黏膜下病变的患者资料,总结各种胃黏膜下病变内镜及超声特点、影像学检查、诊疗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及随访情况。结果:2005-2017年间,我院内镜中心行EUS检查初步诊断为胃黏膜下病变的患者共5201例,男女比例为1:1.50,患者年龄在12-89岁之间,中位年龄55岁。EUS初步诊断为胃黏膜下病变者中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s)发病率最高(60.35%),异位胰腺(21.17%)、脂肪瘤(6.65%)次之,其余病种均较少见。EUS下胃GISTs主要多位于胃底、胃体,起源于固有肌层;异位胰腺多位于胃窦,起源于黏膜下层为主;胃脂肪瘤多位于胃窦、胃体,起源于黏膜下层;胃平滑肌瘤多位于贲门处,主要起源于固有肌层;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多位于胃体、胃底,起源于黏膜下层为主;炎性纤维性息肉均位于胃窦,起源于黏膜下层为主;孤立性胃曲张静脉好发于胃底,起源于黏膜下层为主;胃神经鞘瘤、胃囊肿、深在性囊性胃炎及胃血管相关病变因术后病理符合例数过少,难以汇总病变特征。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EUS对各类病变的阳性预测值各不相同,胃脂肪瘤的诊断符合率最高(70.83%),间质瘤次之(67.14%),胃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胃炎性纤维性息肉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43.75%、29.41%,其他病变因样本量过少难以进行有效的总结与统计。随访发现胃黏膜下肿瘤病灶在随访期间体积常无明显增长或增长缓慢,术后多无复发,仅少量胃GISTs病例术后随访发现复发。本组胃GISTs发病率最高,样本量最大。EUS初诊胃GISTs并接受切除治疗者中,共计378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与EUS初步诊断相一致。EUS初诊胃GISTs而术后病理结果不符合者共计185例,误诊病种达23种,以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异位胰腺最为常见。病理组织通过内镜或外科手术切除获得,内镜手术成功率稍低于外科手术(P<0.001),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657)。在性别、年龄、瘤体≥3cm、病灶表面糜烂或溃疡、出血、钙化、内部液化坏死等特征中寻找与胃GISTs良恶性相关的因子,发现瘤体≥3cm(P<0.001)、表面糜烂溃疡(P<0.001)、液化坏死(P<0.001)、出血(P=0.042)、患病年龄(P=0.025)与间质瘤高侵袭风险有关。另一方面,肿瘤内部钙化(P=0.263)、患者性别(P=0.646)与侵袭危险度无明显相关。结论:胃黏膜下病变好发于中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涉及病种广泛,胃GISTs最为多见。EUS可有效评估各类胃黏膜下病变的部位、起源层次、内部回声、边界等信息。EUS的诊断符合率因病种而异,对于脂肪瘤、间质瘤的诊断价值相对更高,对胃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胃炎性纤维性息肉的诊断价值仍有待提高。手术与内镜治疗均为胃黏膜下病变的有效处理方式。胃黏膜下病变多进展缓慢,临床上常表现为良性进程,但也存在小部分恶性表现。对于胃GISTs、神经内分泌肿瘤、深在性囊性胃炎,术后定期随访是必要的。EUS在胃黏膜下病变的随访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可评估疾病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杨琰琰[8](2019)在《平凉市人民医院经胃镜诊断24160例上消化道疾病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由于缺少相关统计研究,平凉市城乡居民上消化道疾病分布特征仍不明确,上消化道早癌检出率很低。本研究通过分析平凉市人民医院经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疾病的检查结果,了解平凉市城乡居民上消化道疾病分布特征,以期为平凉市上消化道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至2017年平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胃镜中心检出的17848名患者共24160例上消化道疾病确诊病例。选取相对多发的前16种疾病,将其按类型分为炎症、溃疡、息肉、癌症和其它,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少儿组(18岁及以下)、青年组(19至44岁)、中年组(45至59岁)、老年组(60岁及以上)。主要疾病均依照性别和年龄统计分析,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了3年来各种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趋势,统计胃癌及癌前病变多发部位。结果: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和胃癌是平凉市城乡居民多发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构成。除胃息肉女性多于男性外,其它疾病男性多于女性。除胃癌以60岁及以上人群为高发年龄段,其它疾病均以45至59岁为高发年龄段。各种疾病三年中的检出数量均呈逐年增加,且以45至59岁和19至44岁人群为主。胃溃疡的发病部位中,贲门胃底部少于远端胃,贲门胃底部是胃癌最多见的部位,且增长速度最快。结论:应将胃镜检查纳入平凉市45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常规体检项目。在日常胃镜操作中,需仔细观察贲门胃底部。在临床中,应针对患有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着重开展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和治疗。

陈检明[9](2018)在《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体会及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胸部外科疾病种类及症状非常的繁多,一些常见的、多发的胸外科疾病基本对患者自身有着不同的影响。结合该类疾病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临床分析,做好前期诊断准备工作,结合病情变化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治疗。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腔镜手术形式的应用优势突出,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甚至超过其效果,单孔胸腔镜手术形式在胸部疾病诊断及临床治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结合单孔胸腔镜手术形式的具体要求,对不同类型的胸部疾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效果进行临床参数分析,疗效优异。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中分别对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自发性气胸、胸部外伤、胸腔积液、纵膈肿瘤、肺叶切除、食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自发性气胸、胸部外伤、胸腔积液、纵膈肿瘤、肺叶切除、食管疾病中治疗和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患者对该治疗方式满意度比传统开放性手术明显高许多。同时该技术形式以微创治疗为主,对患者自身身体、生理、心理的创伤影响较小,需要心胸外科医护人员按照微创手术的应用流程要求及适应症、禁忌症严格执行,提升整体治疗的效果。研究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方式在胸部疾病诊断及治疗中应用优势明显,和传统开放性手术术式相比,整体治疗效果比较高,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李冰,齐志鹏,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任重,时强,陈涛,蔡世伦,钟芸诗[10](2017)在《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胃底部小及微小胃肠间质瘤价值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治疗胃底部小及微小(直径<2 cm)的胃肠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FTR治疗胃底部小及微小(直径<2 cm)胃肠间质瘤13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131例病人经术前超声内镜检查示14例(10.7%)具有胃肠间质瘤高风险特征,病变直径为1.0(0.21.7)cm;EFTR整块切除122例,整块切除率为93.1%,非整块切除病灶经行再次切除后均全部切除;中位手术时间为30(10113)min,19.1%(25/131)手术时间≥60 min,术中未发生较大量的出血,亦无中转手术的病例,术后住院时间为4(112)d。1例(0.8%)在术后出现明显气腹,使用20G穿刺针进行减压治疗后好转;1例(0.8%)在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伴发热及局部肺不张,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好转;术后4例(3.1%)病人发生电凝综合征,予以禁食、输液、静脉使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后好转。对于非完整切除和具有超声内镜高风险特征的病灶的病人,未实施外科手术及放化疗等追加治疗,而是密切随访。术后随访时间为33(1854)个月,未见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直径<2 cm的胃部胃肠间质瘤在病人有意愿治疗的情况下应尽早行内镜下切除治疗,而EFTR治疗位于胃底部的胃肠间质瘤虽然有一定技术难度,但安全有效。

二、胃底部病变69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底部病变6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双钳道内镜治疗贲门-胃底部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BDI-Ⅱ、IADL及SF-36评分比较
3 讨论

(2)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及随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1.性别及年龄分布
    2.内镜下病变部位
    3.HP感染情况
    4.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对比及影响因素
    5.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理转归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粘膜上皮内瘤变转归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胃底间质瘤增强MSCT影像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
    2.检查方法
    3.图像定性分析
    4.图像定量分析
    5.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临床资料
    2.增强MSCT表现
讨 论

(4)内镜下小胃间质瘤切除治疗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及临床特点
    2 EUS特征
    3 手术结果
    4 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5 预后及随访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5)衡阳地区315例进展期胃癌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频数分析结果
    3.2 临床特征单因素分析结果
    3.3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分析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效果及继发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手术方法
    1.3 组织病理学评价
    1.4 继发出血评价
    1.5 随访及术后评价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疗效及术后病理诊断
    2.2 继发出血情况
    2.3 术后随访情况
    2.4 继发出血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2.5 继发出血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7)胃黏膜下病变诊疗分析及超声内镜在其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试剂
    2.3 超声内镜检查
    2.4 胃黏膜下病变的处理
    2.5 病理诊断
    2.6 临床数据收集
    2.7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胃GISTs
    3.2 胃异位胰腺
    3.3 胃脂肪瘤
    3.4 胃囊肿
    3.5 胃孤立性静脉曲张
    3.6 胃平滑肌瘤
    3.7 胃血管相关病变
    3.8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3.9 深在性囊性胃炎
    3.10 炎性纤维性息肉
    3.11 胃神经鞘瘤
4 讨论
    4.1 胃GISTs
    4.2 胃异位胰腺
    4.3 胃脂肪瘤
    4.4 胃囊肿
    4.5 胃孤立性静脉曲张
    4.6 胃平滑肌瘤
    4.7 胃血管相关病变
    4.8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4.9 深在性囊性胃炎
    4.10 炎性纤维性息肉
    4.11 胃神经鞘瘤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平凉市人民医院经胃镜诊断24160例上消化道疾病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操作方法
        1.2.2 诊断标准
        1.2.3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经胃镜检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性别分布
    2.2 经胃镜检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年龄分布
    2.3 经胃镜检出上消化道疾病种类及性别分布
    2.4 经胃镜检出上消化道疾病年龄差异
    2.5 经胃镜检出部分胃癌癌前病变和胃癌部位差异
    2.6 经胃镜检出上消化道疾病不同年龄趋势差异
    2.7 经胃镜检出的慢性胃炎和胃息肉的病理分型
    2.8 经胃镜检出的慢性胃炎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情况
第三章 讨论
    3.1 平凉市城乡居民上消化道疾病一般分布特征
    3.2 平凉市城乡居民胃癌及癌前病变部位特征
    3.3 平凉市城乡居民上消化道疾病发病趋势
第四章 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技术路线图
    附录Ⅱ: 典型上消化道疾病镜下图像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体会及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电视胸腔镜技术的发展
    1.2 单孔胸腔镜技术的发展
    1.3 展望
第二章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自发性气胸中的治疗效果
    2.1 资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部外伤中的应用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4.1 资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中的应用
    5.1 资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第六章 单孔胸腔镜在肺叶切除中的应用
    6.1 资料与方法
    6.2 结果
    6.3 讨论
第七章 单孔胸腔镜在食管疾病的应用
    7.1 资料与方法
    7.2 结果
    7.3 讨论
全文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胃底部小及微小胃肠间质瘤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EFTR操作方法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1.4诊断标准及并发症定义
2 结果
3 讨论

四、胃底部病变69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钳道内镜治疗贲门-胃底部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J]. 陈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05)
  • [2]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及随访的临床研究[D]. 梁宏.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胃底间质瘤增强MSCT影像特征分析[J]. 陈媛慧,张进华,胡道予,陈晓. 放射学实践, 2020(11)
  • [4]内镜下小胃间质瘤切除治疗疗效评价[D]. 杨秋子. 青岛大学, 2020(01)
  • [5]衡阳地区315例进展期胃癌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胡超祎. 南华大学, 2020(01)
  • [6]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效果及继发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探讨[J]. 王晓燕,刘云云,王玉欣,张石玉,王晓松.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20(01)
  • [7]胃黏膜下病变诊疗分析及超声内镜在其中的应用价值[D]. 张程. 浙江大学, 2019(03)
  • [8]平凉市人民医院经胃镜诊断24160例上消化道疾病特征分析[D]. 杨琰琰. 兰州大学, 2019(09)
  • [9]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体会及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D]. 陈检明. 厦门大学, 2018(02)
  • [10]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胃底部小及微小胃肠间质瘤价值探讨[J]. 李冰,齐志鹏,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任重,时强,陈涛,蔡世伦,钟芸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11)

标签:;  ;  ;  ;  ;  

胃底病变69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