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神经根管定义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会旺,吴占勇,吴华荣,马建青,徐伟坤,宁胜华,孙亚东,贾丁丁,杨克[1](2021)在《显微镜辅助下改良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单侧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改良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单侧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至2018年2月采用显微镜辅助下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单侧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7~71岁,平均(61.5±6.28)岁。手术节段:L3~44例,L4~511例,L5S19例,L4~5、L5S1双节段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患者腰痛和下肢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估腰椎功能状况;测量手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Bridwell标准评估椎间融合情况,采用MacNab标准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5~98个月,平均(61.2±22.9)个月,手术时间平均(89.2±19.9)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72.9±63.1)mL,术后引流量平均(93.0±27.2)mL。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及ODI指数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腰椎前凸角较术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椎间融合按Bridwell标准Ⅰ级和Ⅱ级融合24例(92.3%);优良率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给予加强换药后切口甲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显微镜辅助下改良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单侧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取得满意的中远期临床疗效。
李加敏[2](2021)在《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试验通过介绍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并分析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该技术要点,明确其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应用开展该手术提供证据支持,同时为该手术方式普遍投入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骨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性别、年龄、手术节段统计,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并设计手术方案,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以术前、出院前、术后1月、3月、6个月和12个月VAS、JOA、ODI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末次随访应用改良版Mac Nab标准评估优良率,统计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通过术前与术后复查影像学资料比较,总结该技术要点。结果共64例完成了随访,其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54.06±11.52)岁,其中L4-5节段55例,LS-S1节段4例,L3-4节段5例,在腰椎侧方椎管华西分区中,1区7例,2a区48例,2b区9例,出院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VAS腰痛及腿痛评分与术前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年腰腿痛评分与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JOA评分逐渐上升,与术前比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等级显示:末次随访时,患者的功能障碍等级程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及12月患者的功能障碍全部转变为轻度及中度。末次随访改良Macnab评分:优43例,良1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6.88%。结论1、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腰椎侧方椎管狭窄症的新方法,其临床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腰部及下肢疼痛,促进术后患者的腰腿部功能恢复,使日常生活回复到正常状态。2、该技术在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穿刺、定位以及椎间孔成形、椎管减压。具有术中穿刺定位迅速,透视次数少,对医患辐射小,可根据减压需要对关节突进行多次及精准成形的优势,可沿关节突尖端到椎弓根1/2对侧方椎管进行充分减压,且成形手术操作安全,学习时间较短,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运用。
赵健博[3](2021)在《马尾神经冗余征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意义》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腰椎管狭窄症这种老年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腰腿痛、间歇性跛行及马尾神经损害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并且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影像学诊断是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重要一环,磁共振(MRI)技术的应用极大的增加了腰椎管狭窄症诊断的准确性。马尾神经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是一种特殊的影像学征象,好发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影像学表现为马尾神经在椎管内迂曲缠绕。既往针对RNRs的临床研究较少,临床上不够重视,缺乏对于RNRs患者症状体征以及MRI影像学的研究。对于合并RNRs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预后研究较少,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合并RNRs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并不十分明确,亟待进一步临床研究。本研究旨在明确RNRs的影像学特点,明确合并RNRs的腰椎管狭窄症与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症状体征、影像学参数以及一般资料的差异性,并明确合并RNRs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指导临床工作。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197例,行腰椎MRI检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44例,根据MRI T2WI矢状位中马尾神经是否出现迂曲缠绕现象将患者分为RNRs阳性组和RNRs阴性组。测量患者神经根管有效矢状径、硬膜囊横截面积、椎管正中矢状径、椎管有效矢状径等影像学参数,对比分析RNRs与狭窄节段、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收集患者腰腿痛、间歇性跛行距离等症状及肌力、浅感觉等体征,对比分析合并RNRs的患者与不合并RNRs患者在症状体征方面是否具有差异性。测量并计算马尾神经冗余的相对长度,评估马尾神经冗余的相对长度与患者年龄、性别、VAS评分、ODI障碍指数、狭窄节段分布情况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对这144例患者中行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间融合器置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98例患者进行后续研究。收集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一般资料并进行至少12个月的术后随访,利用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及ODI障碍指数评价患者症状功能改善情况,评价合并RNRs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的预后。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14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76例,RNRs阳性组57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2.00±12.50岁,阴性组87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6.00±14.00岁,两组性别、年龄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NRs阳性组患者中多节段狭窄的构成比例较阴性组高(50.88%vs 33.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最狭窄节段位于L4/5发生RNRs的患者共44例,与阴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NRs阳性组患者硬膜囊面积较RNRs阴性组明显减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椎管正中矢状径、椎管有效矢状径和神经根管有效矢状径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RNRs阳性组患者术前腰、腿痛VAS评分明显高于RNRs阴性组,而间歇性跛行距离明显较RNRs阴性组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NRs阳性组患者中出现下肢浅感觉减退的患者有21例(21/57),与阴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RNRs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术前肌力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马尾神经冗余的相对长度与患者狭窄节段数量有关,双节段狭窄患者冗余相对长度较单节段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冗余的相对长度与患者ODI障碍指数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硬膜囊面积、腰腿痛VA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对98例完成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间融合器置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相关的随访研究。行单节段或双节段的手术患者中,RNRs阳性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高于RNRs阴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12~27个月),RNRs阳性组与RNRs阴性组在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1年腰痛VAS评分外,RNRs阳性组在术后7天、术后3个月、术后1年腰、腿痛VAS评分及ODI障碍指数高于RNRs阴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NRs阳性组ODI改善率低于RNRs阴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马尾神经冗余征常见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尤其是多节段狭窄患者,狭窄节段位于L3-5时发生率较高。合并马尾神经冗余征的患者椎管狭窄程度较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更重,且以中央型椎管狭窄为主。合并马尾神经冗余征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年龄高于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合并马尾神经冗余征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症状和体征较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更重。马尾神经冗余的相对长度与患者狭窄节段数量具有一定的关系,双节段狭窄的患者冗余长度较单节段增加。同时冗余的相对长度与ODI障碍指数呈正相关,提示马尾神经冗余的相对长度越长,患者症状及神经功能受损可能越严重。3.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间融合器置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合并马尾神经冗余征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有效的手术方式。合并马尾神经冗余征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多,手术时间更长,术后症状及功能改善程度较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更差。马尾神经冗余征可以作为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诊断证据以及预后判断指标。马尾神经冗余征患者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刘武博[4](2021)在《MIS-TLIF单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伴椎间孔狭窄患者术后椎间孔形态变化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介绍: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失去稳定性,相对于相邻椎体向各个方向滑移而导致的一种病理过程,其可由各种因素导致,如发育不良、脊柱退行性变、创伤或是病理因素导致的继发滑脱。在退行性滑脱的患者体内,存在一个长期的下腰椎不稳、椎间盘退变、韧带松弛以及关节突关节磨损的状态,随着时间进展,腰椎的退变程度加重,最终发生退行性滑脱。严重的退行性滑脱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椎间孔狭窄,从而使患者出现反复的腰腿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疼痛可向臀部及大腿后侧放射。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在1982年被Harms等人首次提出,该技术仅需切除一侧的关节突关节,即可获得足够的空间行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及椎间融合,更大程度的避免了术中神经根牵拉及硬膜损伤。随着2002年Foley等人首次将经椎间孔腰椎椎体融合术与微创管状通道技术相结合(MIS-TLIF),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MIS-TLIF拥有更低的术中失血、更少的术后疼痛以及更短的住院时长等优点。现今MIS-TLIF已成为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但是由于腰椎滑脱自然病史的隐袭性,临床常见的腰椎滑脱伴双侧椎间孔狭窄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一侧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伴随着对侧的轻度症状,仅有少部分的患者表现为双侧症状。对于这些以一侧症状为主,对侧轻度症状的患者,其手术减压的范围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仅需对主要症状侧进行减压,部分学者则认为对侧也需预防性减压。因此,对于这些退行性腰椎滑脱伴双侧椎间孔狭窄且出现一侧下肢主要症状伴随另一侧轻度症状的患者,在MIS-TLIF术中行对侧减压的必要性仍然值得探讨。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一侧主要症状伴随对侧轻度症状的患者,这些患者均因退行性腰椎滑脱伴双侧椎间孔狭窄导致神经压迫症状而接受MIS-TLIF手术。我们对这些患者双侧的椎间孔、椎间隙及椎管的相关影像学指标进行对比,并评估所有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通过相关随访测量数据,探讨对于这些术前一侧主要症状伴随对侧轻度症状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在MIS-TLIF术中是否需要常规行对侧椎间孔减压。目的:探讨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伴双侧椎间孔狭窄患者的手术侧椎间孔及对侧椎间孔的影像学改变以及术后疗效,并评估这些以一侧下肢为主要症状伴随对侧下肢轻度症状的患者,是否需要对对侧进行常规减压。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齐鲁医院就诊的72例双侧下肢症状(一侧较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伴双侧椎间孔狭窄并接受MIS-TLIF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随访影像学资料以及临床疗效评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减压技术。其中男17例,女55例,平均年龄52±11岁(23~80岁)。病变节段:L3-4 2例,L4-5 51例,L5-S1 19例。使用CT横断面及矢状位重建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双侧椎间孔高度(FH)、上椎间孔宽度(SFW)、中椎间孔宽度(MFW)、下椎间孔宽度(IFW)、椎间隙高度(DH)、出口根到下位椎弓根上缘距离(RTP)、手术对侧椎管面积(CSCA)的手术前后差值,采用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评估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及疗效,其中对侧下肢VAS评分在0~3之间定义为轻度症状。结果:72例患者均获得至少2年的有效随访,随访时间在24~36个月之间,平均30.5个月。术前手术侧及对侧的平均FH、DH、SFW、MFW、IFW、RTP及CSCA 分别为:13.03±2.66mm,12.97±2.88mm;6.14±1.50mm,6.51±1.37mm;8.42±2.23mm,8.11±2.15mm;10.56±2.30mm,10.43±2.12mm;4.87±1.16mm,5.04± 1.38mm;5.97±2.04mm,6.7±2.05mm;164.36±37.13mm2。术后末次随访时手术侧及对侧的平均FH、DH、SFW、MFW、IFW、RTP及CSCA分别为:16.23±2.48mm,16.10±2.42mm;8.18±1.58mm,8.42± 1.54mm;8.71±2.10mm,8.24± 1.97;11.36±2.58mm,11.31±2.71mm;4.87± 1.16,5.04±1.38;8.58±1.26mm,9.14±1.77mm;211.59±48.12mm2。术后患者手术侧及对侧的 FH、MFW、DH、RTP以及手术对侧的CSCA均显着增加(P<0.05),并且手术侧与手术对侧FH、MFW、DH、RTP的增加值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即刻1例(1%)患者出现对侧一过性的下肢疼痛及麻木,经保守治疗后逐渐缓解。术前平均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分别为为6.11±1.67分,5.97±1.84/2.07±1.13 分,9.81±2.81 分,22.01±5.77 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15±1.62分,1.72±1.45/1.08±0.97分,20.9±3.96分,10.51 ±6.57分,末次随访时这些指标与术前相比较均得到显着改善(P<0.05)。结论:单侧减压的MIS-TLIF不仅可以改善手术侧的椎间孔高度、椎间孔宽度、椎间隙高度、出口根到下位椎弓根距离,还能同时有效改善手术对侧的椎间孔高度、椎间孔宽度、椎间隙高度、出口根到下位椎弓根距离、椎管面积。因此当退行性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的患者表现为一侧下肢症状伴随对侧轻微症状时,仅行主要症状侧的单侧入路减压、椎间融合及提拉复位即可达到神经减压、间接扩大对侧椎间孔面积的作用,一般无需常规行对侧的椎间孔减压。
努尔比亚·阿布拉[5](2021)在《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神经根型腰椎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其中,腰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是主要的临床诊断之一。由于LFS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临床对其认识不足,易引起漏诊误诊。因此,进一步探索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准确鉴别LFS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病因诊断和精准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FS通常因致狭窄因素导致椎间孔区域解剖结构的改变,并压迫脊神经根背根神经节引起下肢神经根性症状。其中,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压迫损伤的病理生理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在LFS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神经根性疼痛作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较低的临床诊断率和疗效对LFS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损害,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旨在为提高LFS的诊断水平,加强LFS对中医证型的认识,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LCCSLLRS和LDH患者,并分为LFS、LCS和LDH组。收集并整理一般资料、症状、体征、术前NRS评分、术前JOA评分、中医证型等临床指标,并进行各项临床指标的组间差异性,与LFS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评价。结果:(1)三组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显着相关(P<0.01)。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是影响LFS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1.579-10.773,P=0.004)。Kemp征(+)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67,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60%。(2)在LSS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梨状肌紧张试验(+)是LFS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2.464-40.786,P=0.001)。梨状肌紧张试验(+)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敏感性为56.7%、特异性为88.5%。(3)在LFS和LDH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前倾疼痛缓解(+)、Kemp征(+)、直腿抬高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倾疼痛缓解(+)(95%CI 1.202-15.195,P=0.025)、Kemp 征(+)(95%CI 1.767-27.538,P=0.006)、直腿抬高试验(+)(95%CI 0.047-0.647,P=0.009)均为 LFS的独立影响因素。取各项独立影响因素ORs值的整数作为风险评分,制定简易诊断量表。根据总风险评分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最佳诊断临界值为6分,曲线下面积为0.793,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88%。结论:LFS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在不同类型腰椎疾病中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中医证型在一定程度上为LFS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本研究结果可提高LFS的临床诊断水平,为合理、精准及个体化的诊疗提供依据。二、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评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程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旨在为LFS的诊断和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经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和LCCSLLRS患者,并分为LFS和LCS组。收集并整理X线、CT和MRI相关影像学指标,并进行各项影像学指标的组间及组内差异性分析,定量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影像特征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LFS在神经根型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较常见,其中椎间孔狭窄最常受累节段为L4-5(53.3%)。(2)根据X线测量指标分析LFS组脊柱排列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矢状面运动范围在L5-S1椎间孔水平明显增大(P<0.001)、背伸角在L3-4/L4-5椎间孔水平明显减小(P<0.05),动力移位距离和冠状位Cobb角明显增大(P<0.01)。(3)根据CT测量指标分析椎间孔区域形态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椎间孔面积明显减小,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体高度、椎弓根高度均明显降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和N-E角明显增大,小关节退变分级和椎间盘真空征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析MRI测量指标发现,在责任椎间孔节段LFS组椎间孔狭窄分级、腰椎间盘退变分级、Modic改变和许莫氏结节发生率高于L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LFS组不同影像学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24至+0.886)。其中,椎间孔高度与椎间孔面积呈显着正相关(r=0.554),与N-E角呈低度负相关(r=-0.368)。椎间孔宽度与椎间孔面积呈低度正相关(r=0.444)。小关节退变分级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呈高度正相关(r=0.886)。椎间盘退变分级与中、后-椎间隙高度呈高度负相关(r=-0.775,r=-0.824)。椎间盘退变分级与真空征呈低度正相关(r=0.420)。椎间盘退变分级与椎间楔形角呈低度正相关(r=0.498)。(6)根据ROC分析发现,椎间孔高度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9.34mm、曲线下面积为0.971、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7.7%;椎间孔面积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36.95mm2、曲线下面积为0.904、敏感度为91.0%、特异度为80.0%。(7)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臀部疼痛(+)、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的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LFS具有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定量影像指标的诊断临界值为LFS提供诊断依据;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不同退变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构成了较复杂的椎间孔狭窄体系,其中纵向狭窄因素较为关键;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LFS的特异性临床症状提供了客观依据。综上,通过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评估责任椎间孔的异常解剖学特征对LF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三、腰椎间孔狭窄症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椎间孔狭窄模型(CCD模型)中DRG损伤性NP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通路和作用于靶点的中药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明确LFS的DRG压迫损伤机制,为LFS的诊断和中医药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来自GEO数据库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核心基因的PPI网络,并以核心基因(靶点)作为切入点进一步进行候选组分及关键组分的筛选,根据获得的组分列表收集作用于靶点的中药,最终成功构建靶点—组分—中药网络,并系统地分析靶点、组分与中药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1)对CCD大鼠模型和假手术组大鼠差异表达基因数据进行标准化及处理,共筛选出151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892个,下调基因有618个,考虑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是DRG损伤性NP的潜在靶点。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两组基因数据具有可比性,经热图分析发现样本重复性好,可用于后续研究。(2)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上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黏附因子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等。下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谷氨酸能突触通路、PPAR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突触间信号传递、跨突触膜通道、门控通道活动、钙离子结合等。(3)通过构建PPI网络并利用cytoHub插件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其中CASP3、IL-6、TP53、MMP9、IGF1在NP中的作用机制相对明确。(4)本研究通过核心基因获得的关键组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5)通过靶点-组分-中药网络获取的关键中药包括沙棘、麻黄、紫苏、芫荽、金银花、柴胡等。(6)根据候选中药的药味和归经进行分析发现,药味多属苦、甘。归经则以肝经居多。结论:本研究认为,CASP3、IL-6、TP53、MMP9、IGF1等核心基因及其免疫炎症和神经传导相关信号通路在DRG损伤性NP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为LFS的分子诊断开发和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关键组分,以及沙棘、麻黄、金银花、柴胡、黄芩等中药在DRG损伤性NP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为LFS的处方探索和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谈俊[6](2021)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总结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磨除部分滑脱下位椎体后上缘骨质,进行神经根腹侧减压,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对象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集31例(平均年龄(74.3岁)男性16例,女性15例)腰椎退行性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的高龄患者,均行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数据由重庆市中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提供)。手术部位为L4/5,病程约(7.1士3.1)月,病程时长介于4月至15月之间,以上实验对象腰4、5神经分布区均存在神经根性症状。术前积极评估患者病情情况,本次实验研究所有实验对象均无腰椎不稳症状,并采用腰椎侧位、动力位X线片等测量方式明确实验研究对象腰L4/5椎体滑脱程度位于Ⅰ度内。椎间盘上下直径、及椎间孔前后径和神经根直径由MRI测得,并以此评估椎体滑脱诱发的椎间孔狭窄程度,同时探讨椎体滑脱后下位椎体对神经根受压程度的影响。而后在局部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下通过低温等离子双极射频探查上关节突腹侧及椎间孔内血管、韧带和神经,咬除部分孔内韧带,使用镜下高速电动磨钻(16000转/秒),磨除上关节突肩部增生骨质,充分暴露盘黄间隙,扩大椎间孔的前后径,而后使用髓核钳咬除神经根背侧褶皱增厚的黄韧带,暴露神经根背侧大部,行神经根背侧减压,充分清除神经根周围瘢痕组织,使用髓核钳摘除突出的髓核,继续使用磨钻磨除滑脱下方椎体后上缘骨质和增生的骨性小结构,并咬除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及纤维环,进行腹侧减压。通过麻醉监护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充分评估患者手术耐受性,同时记录患者手术时长,密切随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通过术前及术后腿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改良Mac Nab标准用于疗效评估,通过腰椎站立侧位X线片、MRI进行术后神经减压的影像学评估,滑脱率评估腰椎滑脱程度。结果:本研究所有实验对象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耐受性良好,手术时长均为(115±20.5)min。随访并记录患者的诊治情况(以术前及术后3天、3月、6月及9月分别记录)。下肢放射痛VAS评分为(6.2±1.2)%、(1.9±1.0)%、(1.7±1.0)%、(1.6±0.8)%,(1.2±0.8)%,ODI评分为(69.2±5.8)%、(30±4.7)%、(250±4.7)%、(16.1±0)分,(14.1±0)%,术后均显着改善(P<0.05)。所有实验研究对象均未发生神经损伤、关节突关节破坏等并发症。在术后9月评估患者的手术疗效(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进行比对评估),结果提示:优良率达到87.1%(优24例,良3例,差0例)。其中四例满意度欠佳,术后受压神经根分布区麻木症状改善不明显,经保守治疗2月后症状消失,其他病例无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出血及类脊髓高压综合征等手术并发症。术前和术后9月腰椎滑脱率差异无显着性差异,[(18.0±5.1)%vs(18.5±5.1)%,t=-0.523,P=0.616]。结论:术前行腰椎侧位X线确定椎体滑脱程度,采用MRI测量相关椎体椎间孔的垂直直径及前后径长、椎间盘垂直直径,以及神经根直径等检测手段,仔细评估椎体滑脱程度,确定椎间孔狭窄情况,以及神经根受压程度等。于局部麻醉下,使用脊柱内镜下动力磨钻系统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术,开阔并暴露手术视野,充分打磨椎体滑脱平面的下位椎体后上缘骨质。本实验研究发现,该术前评估、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不仅可以扩大椎间孔前后径,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同时可以最大程度保护关节突关节及脊柱稳定性不受破坏,为高龄退变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切实可行的临床思路及治疗方案。
路凯[7](2021)在《补肾壮筋汤配合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补肾壮筋汤配合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由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一科收住的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入院时的顺序分别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30例患者。全部患者进行基础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补肾壮筋汤,每日一剂,早晚餐后30分钟温服。本次研究包括3个疗程,第一个疗程为术后1周内,第二个疗程为术后1-2周,第三个疗程为术后2-4周。询问和记录所有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相对应时间VAS评分、腰椎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收集和整理临床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腰椎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经统计学分析后结果如下: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P=0.784>0.05,无明显差异;治疗1周后VAS比较P=0.854,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VAS比较P=0.917,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VAS比较P=0.030,具有统计意义。2.腰椎JOA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P=0.826,无明显差异;治疗1周后JOA比较P=0.113,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JOA比较P=0.069,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JOA比较P=0.002,有统计意义。3.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出于保护患者隐私,去掉性生活能力选项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ODI评分,P=0.653,无明显差异;治疗1周后ODI比较P=0.412,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ODI比较P=0.172,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ODI比较P=0.01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补肾壮筋汤配合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式较单纯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腰椎管狭窄症术后VAS评分、腰椎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补肾壮筋汤可以有效缓解LSS患者腰腿部酸困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并且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肖亮星[8](2021)在《牵引锻炼颈托研制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约占60%-70%,颈椎牵引是其重要非手术治疗途径。本文基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康复理论指导,研制牵引锻炼颈托;通过临床试验研究牵引锻炼颈托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受试者的作用,分析了牵引干预对受试者颈椎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了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受试者颈椎的生物力学影响。本文通过牵引锻炼颈托的设计研制,及其临床试验研究和生物力学分析,明确其临床适应症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1)基于颈椎牵引重量、时间、角度的设计理念,临床安全、有效、良好顺应性的设计原则,历经6次设计构想与方案评估,研制得到牵引锻炼颈托。(2)招募20名神经根型颈椎病志愿者,使用牵引锻炼颈托进行静力牵引和颈肌抗阻锻炼30分钟,每天2次,疗程4周,整体评价法、JOA评分法、VAS评分法和NDI评分法评价临床症状,Borden和CCI测量法评价颈椎生理曲度,颈椎CT影像资料三维重建测量各椎间孔面积。(3)采集典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受试者颈部CT影像资料,三维重建获得颈椎全节段完整有限元模型,在头颈位置前屈20°不同牵引力线方向(前倾20°、10°、中立位0°、后倾10°、15°)进行受力分析。结果:(1)研制成由上托、下托、牵引和锻炼结构组成的牵引锻炼颈托。上托托于下颌骨和枕骨及下托托于肩部进行固定。通过手动牵引和前屈、后伸阻抗自主运动锻炼颈肌肉。其牵引行程改变0-35mm,牵引力线范围是前倾25°至后倾15°,头颈位置改变范围是前屈20°至后伸45°,具颈椎固定和抗阻锻炼功能。(2)临床研究发现牵引锻炼颈托显着降低受试者的整体评分、JOA评分、VAS评分和NDI评分,改善临床症状。治疗后Borden和CCI测量参数分别增加46.54%和36.21%,提示其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治疗主要增加C4-C5和C5-C6椎间孔面积。(3)有限元分析发现,牵引可以增加椎间孔的上下径,且随牵引角度增加而提高。牵引提高关节突关节间距,降低钩椎关节间距,牵引提高颈部下段关节突应力。椎间盘前端间距随从前到后牵引力线改变提高,椎间盘后端间距趋势与前端相反。牵引提高椎间盘髓核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结论:研制具有颈部固定、有效牵引和抗阻锻炼三大功能的牵引锻炼颈托,安全性和顺应性良好。该产品可以显着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调整颈椎生理曲度,增加椎间孔面积,调节颈椎应力分布,恢复正常生理弯曲和生物力学特征。本研究基于产品研制、临床试验和生物力学分析,揭示牵引锻炼颈托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为其临床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思琪[9](2021)在《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症状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上,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纤维环断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节段脊神经根或脊髓而产生的一组症状体征。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变(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radiculopathy,LDHR)是指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而产生的肌肉或皮节分布区疼痛、无力和麻木的临床综合症。而其中麻木和疼痛是LDH令患者最感困扰的两大主要神经根病变症状。LDHR常被归属于中医学中的“腰痛”、“痹证”、“顽麻”的范畴。目前临床上对于腰痛已有多种治疗方式,但针对以麻木为主的神经根症状的有效手段较少,临床疗效较差。针刀疗法在治疗LDH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针刀神经触激术同时具有松解肌肉和触激神经的作用,在LDHR治疗中具有优势。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针刀神经触激术缓解LDHR具有较高有效性和安全性。本课题探讨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LDHR的临床疗效,为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本病提供实践依据和循证依据。研究目的:1.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明确针刀神经触激术在LDH及神经根病变治疗中的作用,评价其与电针、常规针刀治疗相比,对改善腰部疼痛及神经根病变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治疗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指导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LDHR的临床实践。2.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神经触激术治疗LDH的临床疗效优劣,为神经触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高级别循证证据。研究方法:1.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针刀科就诊并确诊为LDH并且伴有明显神经根病变症状的患者共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电针组、常规针刀组和针刀触激组,每组各3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其他两组均采用针刀治疗,常规针刀组采用常规针刀松解术治疗,针刀触激组采用针刀刀神经触激术治疗,每周1次,连续干预4周。记录三组治疗结束后的疗效,疗效观察及评价标准选用VAS评分、JOA评分、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2.计算机检索已发表神经触激术治疗LDH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论文,提取文献资料有效率、VAS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数据后使用Revman5.3软件行Meta分析,并评价异质性和评估偏倚风险。研究结果:1.通过VAS评分对比患者疼痛和麻木程度,治疗后两组的腰痛和麻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确改善(P<0.05),且针刀触激组显着优于常规针刀组和电针组(P<0.05)。2.通过JOA评分量表对比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腰部活动功能情况,治疗后三组患者腰部活动障碍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针刀触激组明显优于常规针刀组和电针组(P<0.05)。3.Meta分析显示已有研究中神经触激术在治疗LDH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P<0.05),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研究结论: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LDHR的临床疗效较常规针刀和电针治疗的临床疗效好。在本研究的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血肿、剧烈疼痛、重要神经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说明针刀神经触激术在LDHR的临床应用中较为安全可行。已有研究表明神经触激术治疗LDH疗效显着,安全性良好。
孟浩,赵广民,王俊峰,张志成,关凯,任大江,李放[10](2021)在《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否椎间孔切开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采用与不采用椎间孔切开的临床结果。[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6月,对68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其中,早期的38例行单纯单开门成形术(非切开组),后期的30例行单开门成形联合椎间孔切开术(切开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早期并发症方面,切开组30例中,仅1例(3.33%)出现术后脑脊液漏;非切开组38例中,7例(18.42%)出现肩背轴性疼痛症状,6例出现(15.79%) C5神经根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颈痛和上肢痛VAS评分均显着下降(P<0.05),而JOA评分均显着增加(P<0.05)。术后各时间点切开组的上肢痛VAS评分均显着优于非切开组(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椎管矢状径均较术前显着增加(P<0.05);未次随访时切开组神经根管直径较术前显着增加(P<0.05)。[结论]椎间孔切开可有效减少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改善根性症状。
二、腰神经根管定义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神经根管定义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显微镜辅助下改良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单侧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3 讨 论 |
(2)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进展 |
2.1.1 经皮脊柱内窥镜髓核摘除技术(Percutaneouse endoscopic lumbar disc ectomy PELD)的发展研究 |
2.1.2 小结 |
2.2 并发症及其预防 |
2.2.1 神经根损伤 |
2.2.2 日光烧灼综合征 |
2.2.3 硬膜囊撕裂 |
2.2.4 血肿 |
2.2.5 术后复发 |
3 资料与方法 |
3.1 资料 |
3.1.1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1.2 研究对象 |
3.2 方法 |
3.2.1 一般临床资料 |
3.2.2 手术过程 |
3.2.3 手术疗效的评估 |
3.2.4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基本数据 |
4.2 近期结果 |
4.3 术后临床疗效 |
4.4 影像学结果 |
5 讨论 |
5.1 术后疗效 |
5.2 “腰椎侧方椎管”华西分型 |
5.3 “V”区解剖 |
5.4 经皮脊柱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 |
5.4.1 操作要点 |
5.4.2 技术优势 |
5.4.3 临床价值 |
6 结论 |
7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附件 |
致谢 |
(3)马尾神经冗余征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两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特殊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研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MIS-TLIF单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伴椎间孔狭窄患者术后椎间孔形态变化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及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腰椎间孔狭窄症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解剖学基础与中西医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 腰椎间孔狭窄症致病因素与西医诊治现状 |
2.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中医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2. 分组依据 |
3.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
4.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患者人口学和疾病特征 |
2. 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差异性分析 |
3. LFS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其诊断价值评价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2. 分组及评价依据 |
3. 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
4. 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 |
5.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 |
2. LFS脊柱排列特征 |
3. CT测量指标分析 |
4. MRI测量指标分析 |
5. 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6. 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 |
7.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LFS的常规影像学特征分析 |
2. 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的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基因芯片来源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数据处理和差异基因的筛选 |
2.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PPI网络分析及核心基因筛选 |
4. 核心基因相关候选成分及关键成分筛选 |
5. 中药匹配并构建靶点-成分-中药网络 |
6. 中药特征分析 |
讨论 |
1. 上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2. 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3. 核心基因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
4. 核心成分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
5. 中药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
6. 本研究的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补肾壮筋汤配合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资料方法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4.不良事件处理 |
5.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1.一般资料 |
2.各项指标结果 |
3.安全性观察与随访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学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和治疗 |
2 西医学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和治疗 |
3 补肾壮筋汤方解和药理作用 |
4 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
5 补肾壮筋汤联合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评价 |
第四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浅谈中医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 |
附录1:VAS疼痛评分表 |
附录2 |
附录3:腰椎ODI评分标准 |
(8)牵引锻炼颈托研制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
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基础 |
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4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生物力学研究 |
5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概况 |
6 颈椎牵引技术的应用研究概况 |
7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颈椎牵引技术的牵引锻炼颈托研制研究 |
1 试验方法 |
2 试验过程 |
3 试验方案评估 |
4 试验结果 |
5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牵引锻炼颈托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 |
1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病作用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
1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1 结果与讨论 |
2 特色与创新 |
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9)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症状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病变的认识 |
1、病名 |
2、病因病机 |
3、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
4、小结 |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变的认识 |
1、概述 |
2、解剖与生理 |
3、病因病理 |
4、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病变的症状与体征 |
5、诊断方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
6、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临床研究进展 |
7、小结 |
第三章 针刀神经触激术的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 |
1、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原理 |
2、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
3、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器材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疗效评价指标 |
2.6 不良事件与安全性观察指标 |
2.7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第三部分 文献研究 |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资料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结局指标 |
1.7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文献纳入流程 |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估 |
2.4 Meta分析结果 |
3、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讨论与思考 |
1、目前针刀神经触激术的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探讨 |
2、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病变的有效性探讨 |
3、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病变的安全性探讨 |
4、针刀神经触激术的中医原理探讨 |
第六部分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否椎间孔切开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手术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围手术期情况 |
2.2 随访结果 |
2.3 影像学评估 |
3 讨论 |
四、腰神经根管定义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显微镜辅助下改良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单侧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J]. 王会旺,吴占勇,吴华荣,马建青,徐伟坤,宁胜华,孙亚东,贾丁丁,杨克. 实用骨科杂志, 2021(06)
- [2]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D]. 李加敏.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3]马尾神经冗余征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意义[D]. 赵健博. 山东大学, 2021(09)
- [4]MIS-TLIF单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伴椎间孔狭窄患者术后椎间孔形态变化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D]. 刘武博. 山东大学, 2021(09)
- [5]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D]. 努尔比亚·阿布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研究[D]. 谈俊.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7]补肾壮筋汤配合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路凯.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牵引锻炼颈托研制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作用机理研究[D]. 肖亮星.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9]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症状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文献研究[D]. 杨思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否椎间孔切开的比较[J]. 孟浩,赵广民,王俊峰,张志成,关凯,任大江,李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