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腺分叶状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1](2021)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文中提出1乳腺癌筛查指南1.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screening)。
张笋燕,倪圣霞[2](2021)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纤维瘤、分叶状瘤鉴别诊断的价值及影像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纤维瘤、分叶状瘤鉴别诊断的价值,并对其影像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方法:在本院范围内,以2016年1月-2020年12月为时间节点,选取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60例,其中,纤维瘤30例(A组)、分叶状瘤30例(B组),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肿瘤边缘呈分叶状、肿瘤最大径例数较之B组,偏低(P<0.05);肿瘤内部回声均匀、BI-RADS分级为3、4A级例数与B组相比,均偏高(P<0.05)。两组肿瘤内钙化例数、阻力指数、纵横比对比,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内部回声不均匀、分叶状特征、直径较大、囊性变、血流分级为2、3级的肿块,是鉴别诊断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分叶状肿瘤的关键指标。
项茹雪[3](2021)在《犬乳腺肿瘤病例资料分析及SNW1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文中指出目的:对宠物临床犬乳腺肿瘤病例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与本病有关的因素,并通过探究SNW1在犬乳腺组织和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挖掘犬乳腺肿瘤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收集犬乳腺肿瘤病例,总结出高发因素,并将其中16例组织样本进行组织学性质鉴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印迹法以及荧光定量聚酶链式反应法检测SNW1在健康乳腺组织和不同性质犬乳腺肿瘤中的差异表达,并比较SNW1蛋白在啮齿动物和犬类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具有一致性。结果:(1)调查结果表明:犬乳腺肿瘤多发于后三对乳腺,6-13岁的小型犬和杂交犬多发;未绝育犬发病率远高于已绝育犬,占64%;(2)16例病例中恶性肿瘤高于良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主要类型有导管内乳头状瘤和腺肌上皮瘤,恶性肿瘤主要有浸润性导管癌和混合癌;(3)SNW1蛋白在犬乳腺肿瘤组织中均为阳性;在犬乳腺肿瘤组织中的SNW1表达略高于正常犬乳腺组织(p=0.067),有上升趋势;(4)SNW1蛋白在乳腺肿瘤模型小鼠组织中呈强阳性。结论:犬乳腺肿瘤高发因素与发病部位、品种、绝育情况等有关,临床中良性肿瘤主要类型有导管内乳头状瘤和腺肌上皮瘤,恶性肿瘤中浸润性导管癌和混合癌高发。推测SNW1的激活会促进乳腺肿瘤的发展,其过表达与乳腺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且该蛋白在犬类和啮齿动物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
陈亚红[4](2020)在《乳腺幼年性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对比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乳腺幼年性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病理学特征中有意义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临床病理科病理电子数据库中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发生于青春期女性的纤维上皮性肿瘤(fibroepithelial tumor),纤维腺瘤病例中筛选出20岁以下的女性、上皮及间质细胞丰富的幼年性纤维腺瘤(juvenile fibroadenomas,JFAs)103例,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219例,其中良性叶状肿瘤(benign phyllodes tumors,BPTs)159例,交界性叶状肿瘤(borderline phyllodes tumors,BoPTs)45例,恶性叶状肿瘤(malignant phyllodes tumors,MPTs)15例,根据患者年龄、肿块大小、肿块部位、肿块个数、有无复发病史等进行记录,同时选取5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PTs组内不同分级之间的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间及PTs组内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JFAs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均增生,部分病例均可见分带现象、分叶状结构、间质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等,间质间的腺体分布比较均匀,间质细胞分布均匀,束状或网状,间质细胞呈梭形,部分呈圆形、卵圆形,无或轻度异型性;导管上皮增生仍呈双层排列。14例上皮呈普通型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7例间质增生表面被覆双层上皮细胞呈裂隙状,形成与PTs相似的分叶状结构,40例间质呈黏液样变,11例间质伴胶原化,2例伴大汗腺化生,3例间质胶原化伴小血管增生,呈假血管瘤样增生(pseudoangiomatousstromal hyperplasia,PASH),6例间质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象数1-2个/10HPF,7例可见分带现象。PTs表覆上皮细胞形成裂隙状,间质增生,间质细胞呈梭形,随着分级的升高,细胞异型性越大;排列成流水状、网状或灶性密集分布或细胞致密,细胞密集区核分裂象随分级升高数量越多。二者在形态学上具有重叠性,分带现象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D34、CD10、CD117、p53在JFAs与PTs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13、P=0.000),CD34、CD117、p53在BPTs、BoPTs、MPT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24),CD10在BPTs、BoPTs、MPT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结论:1.分带现象不能作为JFAs与PTs的鉴别点。2.免疫组织化学的标记在JFAs与PTs鉴别作用有限,形态学特点依然是主要诊断依据。3.CD34、CD10、CD117、p53在鉴别JFAs与PTs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5](2019)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文中研究表明1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乳腺癌术后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李迎宾[6](2019)在《EGFR在乳腺叶状肿瘤中的表达及病理形态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双相分化的纤维上皮性肿瘤,肿瘤由良性腺上皮和间叶成分共同组成。该肿瘤较少见,发病率占乳腺原发肿瘤的0.3-1%。2012版WHO乳腺肿瘤分类中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将乳腺叶状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分类的依据主要包括肿瘤边缘浸润情况,间质细胞丰富程度、间质细胞异型性大小、间质细胞核分裂象数目、有无间质过度生长和恶性异源性成分,目前对该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形态学标准。叶状肿瘤的分子遗传学改变较复杂,免疫组化表达及基因改变在乳腺叶状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证实,在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分级中也没有确定标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在人体及生物体内主要调节正常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基因发生突变或蛋白表达异常后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有多项研究表明EGFR基因及蛋白的改变可能参与了叶状肿瘤的发生及进展。本研究运用Sanger测序方法检测良性、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中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同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GFR蛋白表达情况,对比分析EGFR基因及蛋白关系,从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角度解释乳腺叶状肿瘤的发生、发展与EGFR的关系。为乳腺叶状肿瘤的分子遗传研究及病理诊断提供有意义的指标。目的:研究良性、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EGFR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从分子遗传学角度阐述EGFR表达在乳腺叶状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分析EGFR能否成为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分级以及进行研究的遗传学标记。方法:1.运用Sanger测序的方法检测22例乳腺叶状肿瘤中EGFR基因18-2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其中良性10例,交界性6例,恶性6例。2.运用免疫组化检测22例乳腺叶状肿瘤中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良性10例,交界性6例,恶性6例。3.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1.EGFR基因的突变率在不同级别的叶状肿瘤中的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10%)、交界性(50%)、恶性(83.3%)(P<0.05)。2.叶状肿瘤中EGFR基因18外显子突变率4.5%,未发现19外显子突变,20外显子的突变率为36.4%,21外显子的突变率为4.5%。20外显子与其他外显子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3.EGFR蛋白在不同级别的叶状肿瘤间质成分的表达率分别为,良性(30%),交界性(66.7%),恶性(66.7%),不同级别叶状肿瘤间质的EGF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EGFR基因突变率40.9%,间质成分EGFR蛋白表达率为50%,EGFR基因突变率与间质蛋白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5.乳腺叶状肿瘤上皮成分EGFR蛋白表达率4.5%,上皮与间质EGFR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6.EGFR基因突变与上皮EGFR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1.EGFR基因突变率随着叶状肿瘤分级增加而增高,恶性叶状肿瘤中EGFR基因有较高突变率(83.3%),EGFR基因突变可能与乳腺叶状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2.乳腺叶状肿瘤EGFR基因突变主要位于20号外显子。3.乳腺叶状肿瘤间质成分EGFR蛋白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正相关。4.乳腺叶状肿瘤上皮EGFR蛋白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间质成分EGFR蛋白表达无相关性,表明EGFR蛋白表达在叶状肿瘤上皮增生与上皮-间质相互转化过程未起到作用。
曹霞[7](2019)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两个野生动物园动物肿瘤的调查和病理学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对野生动物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研究鲜有报道,对野生动物肿瘤的发生情况了解甚少,本文通过对野生动物肿瘤病的调查、肿瘤形态学研究,为野生动物肿瘤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本文于2013年至2018年对内蒙古两家动物园野生动物肿瘤病的发生进行了调查,对收集的肿瘤组织做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结果表明:(1)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和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共计2641只(头)圈养野生动物,共检出7例肿瘤病例。其中,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共计846只(头)中有4只(头)发生肿瘤,发病率0.47%;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共计1795只(头)有3只(头)患病,发病率为0.16%;(2)7例野生动物肿瘤病确诊结果:浣熊胰腺组织结节状肿瘤,肿瘤组织具有典型胰腺腺泡结构,单克隆抗体AE1/AE3和β-Catenin阳性,诊断为胰腺腺泡细胞癌;摩佛伦羊右肾组织内结节状肿瘤,肿瘤组织呈大小不等的囊状,囊壁结构与肾小管结构相似,单克隆抗体CK7、Vimentin和P63阳性,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东北虎胸腔入口处肿瘤和肺弥散性肿瘤,肿瘤灶具有典型的鳞状细胞癌的结构,单克隆抗体AE1/AE3和CK5/6阳性,诊断为肺鳞癌;非洲狮肝脏内多囊性肿瘤和肺脏多囊性肿瘤,肿瘤组织呈大小不等的囊状,囊壁结构同胆管,单克隆抗体AE1/AE3和Villin阳性,诊断为肝内胆管囊腺癌伴肺脏转移;猕猴左肩部结节状肿瘤,肿瘤组织内可见与平滑肌细胞相似的肿瘤细胞和骨组织,单克隆抗体 Vimenntin、Calponin、SMA、Satb2、ki-67 和 Caldesmon 阳性,诊断为平滑肌肉瘤及成骨肉瘤混合瘤;小黑熊全身性结节状肿瘤,肿瘤细胞为基本形态一致、大小略有差异的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CD3阳性,诊断为T细胞性淋巴瘤;猞猁全身性肿瘤,肿瘤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红染,多数呈典型的肾形细胞核,单克隆抗体CD1a和Vimentin呈阳性,诊断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结论:(1)两家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均有肿瘤病发生,但发病率有较大差异(分别为0.47%和0.16%);(2)两家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的肿瘤为浣熊胰腺腺泡细胞癌、摩佛伦羊肾透明细胞癌、东北虎肺鳞癌、非洲狮肝内胆管囊腺癌、猕猴平滑肌肉瘤及成骨肉瘤、小黑熊T细胞淋巴瘤、猞猁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8](2017)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文中研究说明1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1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13乳腺原位(内)癌治疗指南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附录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9](2015)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文中研究说明1乳腺癌筛查指南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指南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1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
毛勤香[10](2017)在《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发病率低,异质性高,不同的特殊型癌其临床过程和预后也有所不同。查阅国内外报道,目前多是对其中某一型的某一个方面如病理、影像等方面的单独探讨,有些特殊型乳腺癌甚至多只有个案报道,研究资料局限,尚无大样本的影像和病理对照研究结果作为临床工作的指导。本课题回顾性分析一组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探讨其相对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不同特征,以期术前能作出更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更准确的判断肿瘤的生长、复发、转移、治疗前后改变及预后提供影像学方面的依据。由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是最常见的一组特殊型浸润性癌,而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淋巴结转移率及恶性程度高,本课题一并进行重点对照分析。[研究对象与方法]1.病例资料第一部分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106例,包括浸润性小叶癌41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7例;分泌型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癌9例;浸润性筛状癌6例;神经内分泌癌9例;髓样癌3例;小管癌8例,1例双侧发病;粘液癌12例;第二部分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小叶癌41例;第三部分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7例,三部分均与同时期随机抽取的作为对照组的浸润性导管癌100例进行对照分析。2、研究方法2.1设备及方法X 线摄影采用 Siemens(Mammomat Novation)及 Hologic(Selenia Dimensions)全数字化乳腺机,术前摄头尾位、内外斜位,部分加摄侧位片及局部点压放大摄影,均全自动曝光。超声采用Philiph IU 22超声诊断仪,实时线阵高频探头,频率7.5-10MHz,均行乳腺和双侧腋窝扫描。术后均行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分析。2.2阅片标准由两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行回顾双盲法阅片,诊断标准参考2003年第四版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报告和数据系统(ACRBI-RADS),意见不一时,与上级医师讨论统一诊断。2.3报告分类以BI-RADS为标准完成报告的描述及分类,分为0-6类。2.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年龄间的对照采用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影像征象间的对照采用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结果]第一部分:1、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X线表现为单纯肿块偏多,而IDC多为钙化伴肿块/局灶性不对称,特殊型浸润性癌椭圆形/圆形、分叶状肿块比例(45.3%)高于 IDC(24.4%);2、出现钙化的特殊型癌总钙化率(37.4%)及其恶性钙化率(50%)均低于IDC(57%,73.7%),线样分支状钙化率(7.5%)低于IDC(17.5%);区域性和段样/线样分布率(22.5%)低于IDC(43.8%);3、特殊型癌超声混合回声(7.2%)、后方回声增强(9.6%)稍高于IDC(3.8%、3.8%),混合回声团块的最短径(>4.5cm)、X线和超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率(100%、50%、83.3%)均明显高于 IDC(0%、0%、0%),高龄率(≥51 岁)特殊型癌(83.3%)明显高IDC(33.3%);4、特殊型癌X线和超声诊断低估率(25.2%,23.1%)均高于IDC(11%,3.8%);诊断低估主要集中于形态规则肿块及结构扭曲:5、特殊型癌Luminal A型率(27.1%)高于IDC(2%),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率(10.3%,3.7%)低于IDC(22.0%,8.0%),淋巴结转移率(31.8%)低于 IDC(54.0%)。第二部分:1、浸润性小叶癌主要表现为单纯肿块(34.1%),而IDC多为钙化伴肿块/局灶性不对称,X线肿块形态、边缘、密度与浸润性导管癌无统计学意义:ILC结构扭曲和局灶性不对称比例(25.0%,13.6%)高于IDC(9.1%,2.7%);2、浸润性小叶癌线样分支状钙化比例(6.7%)低于IDC(17.5%),中间型钙化比例(33.3%)高于IDC(14.0%),区域性、段样/线样分布比例(0.0%,20.0%)低于 IDC(14.0%,29.8%);3、超声浸润性小叶癌肿块边缘浸润/毛刺状比例(93.1%)高于IDC(54.4%),后方回声衰减比例(75.9%)高于IDC(29.1%),二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浸润性小叶癌结构扭曲和局灶性不对称的Luminal A型占比(27.3%,30%)均高于IDC(0.0%,0.0%),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比例(9.1%,0.0%)均低于 IDC(30.0%,37.5%);5、浸润性小叶癌诊断低估率(19.5%)高于IDC(11.0%),诊断低估主要集中于结构扭曲和局灶性不对称。第三部分:1、浸润性微乳头状癌(52.4%)和浸润性导管癌(46.4%)X线均以钙化伴局灶性不对称/肿块多见,IMPC肿块呈圆形/椭圆形比例(26.7%)高于IDC(4.7%);2、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间型钙化率(33.3%)高于IDC(14.0%),段样/线样分布率(8.3%)低于IDC(29.8%);3、浸润性微乳头状癌ER和PR均呈高表达(82.4%,52.9%),分子分型三阴性率(0.0%)低于IDC(8.0%);4、浸润性微乳头状癌>5cm肿块比例(33.3%)明显高于IDC(3.5%);淋巴结III级转移率(47.0%)高于IDC(14.0%);5、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本组2例低诊断,1例诊断为BI-RADS3类为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晰肿块,1例BI-RADS4a类为成簇中间型钙化。[结论]1、特殊型癌X线单纯肿块偏多,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率高于IDC;钙化少见,恶性钙化形态及分布低于IDC;超声混合回声团、后方回声增强较IDC多见,部分病例结合X线和临床可推测其病理类型;总体而言,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与良恶性病变有一定重叠,诊断低估率高于IDC,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分子分型LuminalA型和Luminal B型占比较IDC高。2、浸润性小叶癌X线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形、边缘毛刺状肿块,与IDC鉴别困难;其次为结构扭曲和局灶性不对称,分子分型Luminal A型高于IDC,结构扭曲不易显示且诊断易被低估;中间型钙化比例高于IDC,线样分支状钙化和区域性、段样/线样分布低于IDC;超声后方回声衰减和边缘浸润/毛刺状较IDC多见,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联合运用2种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确诊仍需病理检查。3、浸润性微乳头状癌X线和超声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伴钙化多见,与IDC鉴别困难;当表现为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晰肿块时,与良性肿瘤鉴别困难;中间型钙化率高于IDC,段样/线样分布比例低于IDC;浸润性微乳头状癌>5cm肿块明显高于IDC,Ⅲ级以上淋巴结转移率高于IDC,恶性程度高。
二、乳腺分叶状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分叶状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筛查指南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超声检查 |
1.3.3 乳腺临床体检 |
1.3.4 乳腺自我检查 |
1.3.5 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70岁 |
1.4.3 70岁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5.1 罹患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地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
3.6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图像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分期 |
4.1.3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患者的应用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⑴妊娠期妇女。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准备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后处理 |
4.4 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不完全 |
4.5.2 评估完全 |
5影像学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学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要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乳腺磁共振成像引导 |
5.2.4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5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 |
6.1 标本类型及固定 |
6.1.1 标本类型 |
6.1.2 标本固定 |
6.2 取材及大体描述规范 |
6.2.1 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 |
6.2.2 真空辅助微创活检标本 |
6.2.3 乳腺肿块切除标本 |
6.2.4 乳腺病变保乳切除标本 |
6.2.4.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4. 2 取材 |
6.2.5 乳腺切除术(包括单纯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术) |
6.2.5.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5. 2 取材 |
6.2.6 SLNB |
6.3 病理学诊断分类、分级和分期方案 |
6.3.1 组织学分型 |
6.3.2 组织学分级 |
6.3.3 乳腺癌的分期 |
6.3.4 免疫组织化学和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
6.3.5 病理报告内容及规范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
7.1.2. 1 临床Ⅰ、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临床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含以下因素时应谨慎考虑行保乳手术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学检查 |
7.1.6. 4 随访和局部复发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系统性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剂量和照射技术 |
9.4.1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4.2 常规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人群选择(表4) |
1 0.1.2.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禁忌证 |
1 0.1.2.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1.2. 6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注意事项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1.3.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3.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4. 2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方案 |
1 0.1.4. 6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2.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谈话 |
1 0.2.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2.4. 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4. 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和方案调整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局部和全身处理 |
1 0.2.5. 1 局部处理 |
1 0.2.5. 2 全身处理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1. 2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相关概念 |
1 0.3.1. 4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绝经定义参见附录Ⅷ) |
1 0.3.1. 5 晚期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6 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2. 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附录Ⅶ) |
1 0.3.3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3. 1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3. 2 抗HER2单抗使用的注意事项 |
1 0.3.3. 3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详见14.2章节内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终末期乳腺癌患者姑息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病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 |
11.1随访和评估 |
11.2临床处理和康复指导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2.1乳房重建的目的 |
12.2乳房重建的指征 |
12.3乳房重建的类型 |
12.4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2.5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2.6乳房重建术后评价系统 |
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
13.1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3.4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3.5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4.1 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标准 |
1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4.3 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原则 |
1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5.1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5.2诊断 |
15.3治疗原则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7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
17.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
17.2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
17.3对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建议 |
17.4 BRCA1/2基因突变检测流程、质控及报告内容和解读规范 |
18乳腺癌多基因精准检测和精准治疗指南 |
19乳腺肿瘤整合医学的其他问题 |
19.1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
19.2乳腺癌营养治疗指南 |
附录 |
(2)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纤维瘤、分叶状瘤鉴别诊断的价值及影像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影像特征分析 |
2.2 恶性、交界性及良性分叶状肿瘤的亚组分析 |
3 讨论 |
(3)犬乳腺肿瘤病例资料分析及SNW1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犬乳腺肿瘤概述 |
1.2 SNW1 的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犬乳腺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调查与分析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4 讨论和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SNW1 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 |
3.1 犬乳腺肿瘤组织的组织学性质鉴定 |
3.2 免疫组化法检测SNW1 在犬乳腺肿瘤中的表达 |
3.3 免疫印迹法检测SNW1 在犬乳腺肿瘤中的表达 |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NW1 在犬乳腺肿瘤中的表达 |
3.5 SNW1 在犬和啮齿动物乳腺肿瘤中表达情况的比较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乳腺幼年性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对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样本病例资料 |
2.实验材料 |
3.制作组织芯片 |
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步骤 |
5.免疫组化结果判读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超声检查 |
1.3.3 乳腺临床体检 |
1.3.4 乳腺自我检查 |
1.3.5 乳腺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70岁 |
1.4.3 70岁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5.1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地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
3.6 乳腺超声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图像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分期 |
4.1.3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患者的应用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准备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绘制动态增强曲线 |
4.3.2. 5 弥散加权成像扫描 |
4.4 诊断报告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不完全 |
4.5.2 评估完全 |
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要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乳腺磁共振引导 |
5.2.4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5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术后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 |
6.1 乳腺癌术后病理学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 |
6.2 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规范 |
6.2.1 一般项目 |
6.2.2 手术标本情况 |
6.3 组织病理学诊断内容 |
6.3.1 原发灶 |
6.3.1. 1 组织学类型 |
6.3.1. 2 组织学分级 |
6.3.1. 3 肿瘤大小 |
6.3.1. 4 肿瘤累及范围及手术切缘 |
6.3.2 淋巴结状态 |
6.3.2. 1 区域淋巴结 |
6.3.2. 2 SLNB |
6.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容 |
6.5 病理科医师签名、报告日期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
7.1.2. 1 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临床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保乳治疗后与局部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学检查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剂量和照射技术 |
9.4.1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4.2 常规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适应证 |
1 0.1.2. 2 禁忌证 |
1 0.1.2. 3 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辅助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附录Ⅵ、Ⅶ)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表5) |
1 0.1.3. 1 适应证 |
1 0.1.3. 2 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附录Ⅷ) |
1 0.1.3. 5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适应证 |
1 0.1.4. 2 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新辅助治疗的适宜人群 |
1 0.2.1. 1 一般适合临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 |
1 0.2.1. 2 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 |
1 0.2.2 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新辅助治疗前的谈话 |
1 0.2.4 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常用的含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附录Ⅵ、Ⅶ)及注意事项 |
1 0.2.4. 3 疗效评估及治疗的疗程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处理 |
1 0.2.5. 1 手术分类 |
1 0.2.5. 2 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检查及病理学疗效判定 |
1 0.2.5. 3 术后辅助治疗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 |
1 0.3.1. 1 适应证 |
1 0.3.1. 2 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内分泌药物 |
1 0.3.1. 4 内分泌一线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5 内分泌解救治疗(二线及以上)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适应证(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 |
1 0.3.2. 2 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化疗方案和注意事项(附录Ⅵ、Ⅶ) |
1 0.3.3 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3. 1 适应证 |
1 0.3.3. 2 相对禁忌证 |
1 0.3.3. 3 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详见下文14.2章节内容) |
1 0.3.3. 6 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液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 |
1 1.1 随访和评估 |
1 1.1.1 随访频率 |
1 1.1.2 随访检查项目 |
1 1.1.3 随访评估项目 |
1 1.1.3. 1 上肢功能评估 |
1 1.1.3. 2 并发疾病风险评估 |
1 1.1.3. 3 生活方式评估 |
1 1.1.3. 4 心理和社会支持评估 |
1 1.1.3. 5 性生活和生育评估 |
1 1.2 临床处理和康复指导 |
1 1.2.1 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
1 1.2.1. 1 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
1 1.2.1. 2 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 |
1 1.2.1. 3 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 |
1 1.2.2 并发疾病 |
1 1.2.2. 1 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管理 |
1 1.2.2. 2 骨折风险管理 |
1 1.2.3 生活方式管理 |
1 1.2.3. 1 体质量管理 |
1 1.2.3. 2 营养与运动 |
1 1.2.3. 3 吸烟饮酒、保健食品和膳食补充剂 |
1 1.2.4 心理和社会支持 |
1 1.2.4. 1 心理支持 |
1 1.2.4. 2 社会支持 |
1 1.2.5 性生活和生育 |
1 1.2.5. 1 性生活 |
1 1.2.5. 2 生育及生育功能保留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 2.1 乳房重建的目的 |
1 2.2 乳房重建的指征 |
1 2.3 乳房重建的类型 |
1 2.4 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 2.5 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
1 3.1 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 3.1.1 定义与分类 |
1 3.1.1. 1 LCIS |
1 3.1.1. 2 DCIS |
1 3.1.2 自然病程和预后 |
1 3.1.2. 1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 |
1 3.1.2. 2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因素 |
1 3.1.3 诊断 |
1 3.1.3. 1 LCIS的诊断 |
1 3.1.3. 2 DCIS的诊断 |
1 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 3.2.1 手术治疗 |
1 3.2.2 非手术治疗 |
1 3.2.3 预防性治疗 |
1 3.2.3. 1 药物预防性治疗 |
1 3.2.3. 2 预防性双乳切除术 |
1 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 3.3.1 局部治疗 |
1 3.3.1. 1 手术 |
1 3.3.1. 2 放疗 |
1 3.3.2 系统性治疗 |
1 3.3.2. 1 化疗 |
1 3.3.2. 2 内分泌治疗 |
1 3.3.2. 3 靶向治疗 |
1 3.4 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 3.5 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 4.1 标准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 |
1 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 4.2.1 治疗原则 |
1 4.2.2 方案选择 |
1 4.3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则 |
1 4.3.1 辅助治疗适应证 |
1 4.3.2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用药推荐 |
1 4.3.3 曲妥珠单抗在辅助治疗中的心脏毒性 |
1 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含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 5.1 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 5.2 诊断 |
1 5.3 治疗原则 |
1 5.3.1 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复发 |
1 5.3.2 乳房切除术后复发 |
1 5.3.3 胸壁复发 |
1 5.3.4 孤立的腋窝淋巴结复发 |
1 5.3.5 锁骨上淋巴结复发 |
1 5.3.6 内乳淋巴结复发 |
1 5.3.7 放射治疗技术 |
1 5.3.8 全身治疗策略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4.1治疗目标 |
16.4.2治疗方案 |
16.4.3治疗原则 |
16.4.4放射治疗 |
16.4.5手术治疗 |
16.4.6镇痛药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6.5.1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
16.5.1.1作用原理 |
16.5.1.2适应证 |
16.5.1.3临床用药及使用方法 |
16.5.2双膦酸盐的使用适应证和用药时机 |
16.5.3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6.5.4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
16.5.4.1用药时间 |
16.5.4.2停药指征 |
16.5.5生化标志物 |
16.5.6临床资料和专家观点 |
16.5.6.1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作用 |
16.5.6.2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
16.5.6.3乳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 |
16.5.6.4发生SRE后是否换药预防SRE再次发生的问题 |
1 7乳腺癌患者BRCA 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
17.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
17.2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
17.3对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建议 |
17.4 BRCA1/2基因突变检测流程、质控及报告内容和解读规范 |
17.4.1检测前咨询 |
17.4.2突变检测及验证 |
17.4.3检测后咨询 |
17.4.4 BRCA1/2基因检测结果的解读 |
18乳腺癌多基因精准检测指南 |
附录 |
附录Ⅰ遗传性高危人群 |
附录Ⅱ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Ⅲ超声检查报告范本 |
附录Ⅳ乳腺MRI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Ⅴ乳腺病理学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Ⅵ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新辅助化疗方案 |
1.不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2.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附录Ⅶ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
1.联合化疗方案 |
2.单药化疗方案 |
3.HER2阳性患者化疗方案 |
附录Ⅷ绝经的定义 |
附录ⅨVNPI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修订小组成员 |
(6)EGFR在乳腺叶状肿瘤中的表达及病理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标本来源 |
1.2 临床病理资料收集 |
1.3 测序实验仪器设备 |
1.4 测序实验试剂 |
1.5 免疫组化实验仪器 |
1.6 免疫组化实验试剂 |
2 测序实验方法 |
2.1 肿瘤组织DNA提取 |
2.2 EGFR引物设计 |
2.3 PCR扩增 |
2.4 PCR产物割胶纯化 |
2.5 Sanger测序实验 |
2.6 测序及数据分析 |
3 免疫组化实验方法 |
3.1 石蜡组织切片及前期处理 |
3.2 免疫组化染色 |
3.3 免疫组化结果判读标准 |
4 结果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乳腺叶状肿瘤形态学特征 |
2. 叶状肿瘤中EGFR基因突变结果 |
2.1 良性、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 |
2.2 EGFR基因4个外显子中的突变情况 |
3. 叶状肿瘤中EGFR免疫组化表达结果 |
3.1 乳腺叶状肿瘤间质成分EGFR蛋白表达情况 |
3.2 EGFR基因突变与间质成分蛋白表达的关系 |
3.3 乳腺叶状肿瘤上皮成分EGFR蛋白表达情况 |
3.4 乳腺叶状肿瘤上皮成分EGFR蛋白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关系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征及EGFR与其他生物学标记研究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索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内蒙古西部地区两个野生动物园动物肿瘤的调查和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野生动物肿瘤的流行情况及病因 |
1.1.1 野生动物肿瘤的流行情况 |
1.1.2 野生动物肿瘤的病因 |
1.2 与本研究相关的肿瘤疾病 |
1.2.1 胰腺腺泡细胞癌 |
1.2.2 肾透明细胞癌 |
1.2.3 肺鳞癌 |
1.2.4 肝内胆管囊腺癌 |
1.2.5 平滑肌肉瘤及成骨肉瘤混合瘤 |
1.2.6 T细胞淋巴瘤 |
1.2.7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1.3 肿瘤诊断方法 |
1.3.1 影像学诊断技术 |
1.3.2 病理组织学诊断技术 |
1.3.3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及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动物、病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肿瘤发病情况调查 |
2.2.2 大体病变观察 |
2.2.3 病理组织学观察 |
2.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3 结果 |
3.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3.2 浣熊胰腺腺泡细胞癌 |
3.2.1 剖检病变 |
3.2.2 病理组织学变化 |
3.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3.2.4 讨论 |
3.3 摩佛伦羊肾透明细胞癌 |
3.3.1 剖检病变 |
3.3.2 病理组织学变化 |
3.3.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3.3.4 讨论 |
3.4 东北虎肺鳞癌 |
3.4.1 剖检病变 |
3.4.2 病理组织学变化 |
3.4.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3.4.4 讨论 |
3.5 非洲狮肝内胆管囊腺癌 |
3.5.1 剖检病变 |
3.5.2 病理组织学变化 |
3.5.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3.5.4 讨论 |
3.6 猕猴平滑肌肉瘤及成骨肉瘤 |
3.6.1 剖检病变 |
3.6.2 病理组织学变化 |
3.6.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3.6.4 讨论 |
3.7 小黑熊T细胞淋巴瘤 |
3.7.1 剖检病变 |
3.7.2 病理组织学变化 |
3.7.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3.7.4 讨论 |
3.8 猞猁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3.8.1 剖检病变 |
3.8.2 病理组织学变化 |
3.8.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3.8.4 讨论 |
4 全文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乳腺癌筛查指南 (附录Ⅰ)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临床体检 |
1.3.3 乳腺自我检查 |
1.3.4 乳腺超声检查 |
1.3.5 乳腺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45岁 |
1.4.3 45~69岁 |
1.4.4 70岁或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6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Ⅱ)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的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Ⅲ)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6 乳腺超声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Ⅳ)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的分期 |
4.1.3 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 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后复发的监测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做好乳腺MRI检查注意事项的解释和安抚患者的工作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绘制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曲线 |
4.4 诊断报告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4.5.2 评估是完全的 |
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需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4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 (附录Ⅴ) |
6.1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 |
6.2 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规范 |
6.2.1 一般项目 |
6.2.2 手术标本情况 |
6.3 组织病理学诊断内容 |
6.3.1 原发灶 |
6.3.1. 1 组织学类型 |
6.3.1. 2 组织学分级 |
6.3.1. 3 肿瘤大小 |
6.3.1. 4 肿瘤累及范围及手术切缘 |
6.3.2 淋巴结状态 |
6.3.2. 1 区域淋巴结 |
6.3.2. 2 前哨淋巴结活检 |
6.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容 |
6.5 病理科医师签名、报告日期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7.1.2. 1 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Ⅲ期患者 (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检查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 (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irradiation, 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AJCC (第8版) 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技术和照射剂量 |
9.4.1 常规照射技术 |
9.4.2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适应证 |
1 0.1.2. 2 禁忌证 |
1 0.1.2. 3 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辅助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Ⅵ、Ⅶ)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1.3. 1 适应证 |
1 0.1.3. 2 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Ⅷ) |
1 0.1.3. 5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适应证 |
1 0.1.4. 2 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新辅助治疗的适宜人群 |
1 0.2.1. 1 一般适合临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 |
1 0.2.1. 2 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 |
1 0.2.2 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新辅助治疗前的谈话 |
1 0.2.4 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常用的含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 (附录Ⅵ、Ⅶ) 及注意事项 |
1 0.2.4. 3 疗效评估及治疗的疗程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处理 |
1 0.2.5. 1 手术分类 |
1 0.2.5. 2 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检查及病理学疗效判定 |
1 0.2.5. 3 术后辅助治疗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 |
1 0.3.1. 1 适应证 |
1 0.3.1. 2 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内分泌药物 |
1 0.3.1. 4 内分泌一线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5 内分泌解救治疗 (二线及以上) 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适应证 (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 |
1 0.3.2. 2 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化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附录Ⅵ、Ⅶ) |
1 0.3.3 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3. 1 适应证 |
1 0.3.3. 2 相对禁忌证 |
1 0.3.3. 3 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3. 6 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性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液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 |
1 1.1 康复治疗的定义 |
1 1.2 康复治疗的内容 |
1 1.2.1 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
1 1.2.1. 1 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
1 1.2.1. 2 预防或减轻上肢淋巴水肿 |
1 1.2.2 营养和运动 |
1 1.2.2. 1 饮食营养 |
1 1.2.2. 2 运动 |
1 1.2.2. 3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
1 1.2.3 心理状态的调整 |
1 1.2.4 性康复指导 |
1 1.2.5 生育指导 |
1 1.2.6 术后随访指导 |
1 1.2.7 提供综合社会支持, 恢复社会活动能力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 2.1 乳房重建的目的 |
1 2.2 乳房重建的指征 |
1 2.3 乳房重建的类型 |
1 2.4 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 2.5 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3乳腺原位 (内) 癌治疗指南 |
1 3.1 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 3.1.1 定义与分类 |
13.1.1.1 LCIS |
1 3.1.2 自然病程和预后 |
1 3.1.2. 1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 |
1 3.1.2. 2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因素 |
1 3.1.3 诊断 |
1 3.1.3. 1 LCIS的诊断 |
1 3.1.3. 2 DCIS的诊断 |
1 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 3.2.1 手术治疗 |
1 3.2.2 非手术治疗 |
1 3.2.3 预防性治疗 |
1 3.2.3. 1 药物预防性治疗 |
1 3.2.3. 2 预防性双乳切除术 |
1 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 3.3.1 局部治疗 |
1 3.3.1. 1 手术 |
1 3.3.1. 2 放疗 |
1 3.3.2 系统性治疗 |
1 3.3.2. 1 化疗 |
1 3.3.2. 2 内分泌治疗 |
1 3.3.2. 3 靶向治疗 |
1 3.4 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 3.5 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 4.1 标准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 |
1 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 4.2.1 治疗原则 |
1 4.2.2 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疾病进展治疗策略 |
1 4.3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则 |
1 4.3.1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用药推荐 |
1 4.3.2 曲妥珠单抗在辅助治疗中的心脏毒性 |
1 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含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 5.1 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 5.2 诊断 |
1 5.3 治疗原则 |
1 5.3.1 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复发 |
1 5.3.2 乳房切除术后复发 |
1 5.3.3 胸壁复发 |
1 5.3.4 孤立的腋窝淋巴结复发 |
1 5.3.5 锁骨上淋巴结复发 |
1 5.3.6 内乳淋巴结复发 |
1 5.3.7 放射治疗技术 |
1 5.3.8 全身治疗策略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4.1治疗目标 |
16.4.2治疗方案 |
16.4.3治疗原则 |
16.4.4放射治疗 |
16.4.5手术治疗 |
16.4.6止痛药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6.5.1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
16.5.1.1作用原理 |
16.5.1.2适应证 |
16.5.1.3临床用药及使用方法 |
16.5.2双膦酸盐的使用适应证和用药时机 |
16.5.3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6.5.4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
16.5.4.1用药时间 |
16.5.4.2停药指征 |
16.5.5生化标志物 |
16.5.6临床资料和专家观点 |
16.5.6.1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作用 |
16.5.6.2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
16.5.6.3乳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 |
16.5.6.4发生SREs后是否换药预防SREs再次发生的问题 |
附录 |
附录Ⅰ遗传性高危人群 |
附录Ⅱ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Ⅲ超声检查报告范本 |
附录Ⅳ乳腺MRI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Ⅴ乳腺病理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Ⅵ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新辅助化疗方案 |
附录Ⅷ绝经的定义 |
附录ⅨVNPI |
(9)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论文提纲范文)
1 乳腺癌筛查指南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以及分类 |
1.2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临床体检 |
1.3.3 乳腺自我检查 |
1.3.4 乳腺超声检查 |
1.3.5 乳腺磁共振 (MRI) 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49岁 |
1.4.3 50~69岁 |
1.4.4 70岁或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6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2 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Ⅱ)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3 肿块密度的描述 |
2.2.2 钙化 |
2.2.2.1 类型 |
2.2.2.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1 不对称 |
2.2.4.2 球形不对称 |
2.2.4.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3 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Ⅲ)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1肿块 |
3.4.3.1.1形状 |
3.4.3.1.2 纵横比 |
3.4.3.1.3 边界 |
3.4.3.1.4 边缘 |
3.4.3.1.5 回声模式 |
3.4.3.1.6 后方回声 |
3.4.3.2 周围组织 |
3.4.3.3 钙化 |
3.4.3.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1 三维成像 |
3.4.5.2 弹性成像 |
3.4.5.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⑴ 评估是不完全的。 |
⑵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6 乳腺超声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1 记录病灶一般信息 |
3.6.3.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3 结论 |
3.6.3.4 病灶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 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Ⅳ)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的分期 |
4.1.3 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 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后复发的监测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检查前准备 |
4.3.1.1临床病史 |
4.3.1.2 检查前做好乳腺MRI检查注意事项的解释和安抚患者的工作 |
4.3.2 MRI检查 |
4.3.2.1设备要求 |
4.3.2.2 扫描体位 |
4.3.2.3 成像序列 |
4.3.2.4 绘制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曲线 |
4.4 诊断报告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⑴ 评估是不完全的。 |
⑵评估是完全的。 |
5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需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4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 (附录Ⅴ) |
7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7.1.2.1 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2 Ⅲ期患者 (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保乳手术 |
7.1.6.1术前准备 |
7.1.6.2 手术过程 |
7.1.6.3 术后病理检查 |
7.2保乳标本的病理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全乳放疗 |
7.3.1.1适应证 |
7.3.1.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3 照射靶区 |
7.3.1.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 (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 APBI) |
7.3.2.1 适应证 |
7.3.2.2 技术选择 |
8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 (AJCC 7th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技术和照射剂量 |
9.4.1 常规照射技术 |
9.4.2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 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0.1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0.1.1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0.1.2.1 适应证 |
10.1.2.2 禁忌证 |
10.1.2.3 治疗前谈话 |
10.1.2.4 治疗前准备 |
10.1.2.5 辅助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Ⅵ、Ⅶ) |
1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0.1.3.1 适应证 |
10.1.3.2 治疗前谈话 |
10.1.3.3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0.1.3.4 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Ⅷ) |
10.1.3.5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 |
1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临床指南 |
10.1.4.1 适应证 |
10.1.4.2 相对禁忌证 |
10.1.4.3 治疗前谈话 |
10.1.4.4 治疗前准备 |
10.1.4.5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
10.2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指南 |
10.2.1 新辅助化疗的适宜人群 |
10.2.1.1 一般适合临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 |
10.2.1.2 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的可行性 |
10.2.2 新辅助化疗的禁忌证 |
10.2.3 新辅助化疗前的谈话 |
10.2.4 新辅助化疗的实施 |
10.2.4.1 治疗前准备 |
10.2.4.2 常用的含蒽环类和紫杉类的联合化疗方案 (附录Ⅵ、Ⅶ) 及注意事项 |
10.2.4.2.1 联合化疗方案 |
10.2.4.2.2 注意事项 |
10.2.4.3 疗效评估以及化疗的疗程 |
1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处理 |
10.2.5.1 手术分类 |
10.2.5.2 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检查及病理学疗效判定 |
10.2.5.3 术后辅助治疗 |
1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 |
10.3.1.1 适应证 |
10.3.1.2 治疗前谈话 |
10.3.1.3 内分泌药物 |
10.3.1.4 内分泌一线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0.3.1.5 内分泌解救治疗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1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指南 |
10.3.2.1 适应证 (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 |
10.3.2.2 治疗前谈话 |
10.3.2.3 治疗前准备 |
10.3.2.4 化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附件Ⅵ、Ⅶ) |
10.3.3 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指南 |
10.3.3.1 适应证 |
10.3.3.2 相对禁忌证 |
10.3.3.3 治疗前谈话 |
10.3.3.4 治疗前准备 |
10.3.3.5 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性治疗临床指南 |
10.4.1 适应人群 |
10.4.2 治疗前谈话 |
10.4.3 主要措施 |
1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0.4.4.1 疼痛 |
10.4.4.1.1 肿瘤晚期疼痛的处理应遵循三阶梯治疗原则 |
10.4.4.1.2 麻醉止痛剂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
10.4.4.1.3 麻醉止痛剂的耐药性和依赖性: |
10.4.4.2 厌食和恶液质 |
10.4.4.3 恶心和呕吐 |
10.4.4.4 疲乏 |
10.4.4.5 昏迷 |
11 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 |
11.1 康复治疗的定义 |
11.2 康复治疗的内容 |
11.2.1 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
11.2.1.1 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
11.2.1.2 预防或减轻上肢水肿 |
11.2.2 营养和运动 |
11.2.2.1 饮食营养 |
11.2.2.2 运动 |
11.2.2.3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
11.2.3 心理状态的调整 |
11.2.4 性康复指导 |
11.2.5 生育指导 |
11.2.6 术后随访指导 |
11.2.7 提供综合社会支持, 恢复社会活动能力 |
12 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2.1 乳房重建的目的 |
12.2 乳房重建的指征 |
12.3 乳房重建的类型 |
12.4 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2.5 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3 乳腺原位 (内) 癌治疗指南 |
13.1 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3.1.1 定义与分类 |
13.1.1.1 LCIS |
13.1.1.2 DCIS |
13.1.2 自然病程和预后 |
13.1.2.1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 |
13.1.2.2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因素 |
13.1.3 诊断 |
13.1.3.1 LCIS的诊断 |
13.1.3.2 DCIS的诊断 |
1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3.2.1 手术治疗 |
13.2.2 非手术治疗 |
13.2.3 预防性治疗 |
13.2.3.1 药物预防性治疗 |
13.2.3.2 预防性双乳切除术 |
1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3.3.1 局部治疗 |
13.3.1.1 手术 |
13.3.1.1.1 全乳切除术 |
13.3.1.1.2 肿物局部扩大切除术 |
13.3.1.1.3 前哨淋巴结活检 |
13.3.1.2 放疗 |
13.3.2 系统性治疗 |
13.3.2.1 化疗 |
13.3.2.2 内分泌治疗 |
13.3.2.2.1 SERM |
13.3.2.2.2 芳香化酶抑制剂 |
13.3.2.3 靶向治疗 |
13.4 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3.5 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4.1 标准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 |
1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4.2.1 治疗原则 |
14.2.2 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疾病进展治疗策略 |
14.3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则 |
14.3.1 HER-2 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用药推荐 |
14.3.2 曲妥珠单抗在辅助治疗中的心脏毒性 |
1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含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
15 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5.1 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5.2 诊断 |
15.3 治疗原则 |
15.3.1 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复发 |
15.3.2 乳房切除术后复发 |
15.3.3 胸壁复发 |
15.3.4 孤立的腋窝淋巴结复发 |
15.3.5 锁骨上淋巴结复发 |
15.3.6 内乳淋巴结复发 |
15.3.7 放射治疗技术 |
15.3.8 全身治疗策略 |
16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 概述 |
16.2 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4.1治疗目标 |
16.4.2 治疗方案 |
16.4.3 治疗原则 |
16.4.4 放射治疗 |
16.4.5 手术治疗 |
16.4.6 止痛药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6.5.1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
16.5.1.1 作用原理 |
16.5.1.2 适应证 |
16.5.1.3 临床用药及使用方法 |
16.5.2 双膦酸盐的使用适应证和用药时机 |
16.5.3 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6.5.4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
16.5.4.1 用药时间 |
16.5.4.2 停药指征 |
16.5.5 生化标志物 |
16.5.6 临床资料和专家观点 |
16.5.6.1 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作用 |
16.5.6.2 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
16.5.6.3 乳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 |
16.5.6.4 发生SREs后是否换药预防SREs再次发生的问题 |
附录 |
附录Ⅰ 遗传性高危人群 |
附录Ⅱ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Ⅲ超声检查报告范本 |
附录Ⅳ乳腺MRI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Ⅴ乳腺病理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Ⅵ 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新辅助化疗方案 |
1.不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TAC方案 |
剂量密集AC→P方案 |
AC→P/T方案 |
TC方案 |
AC方案 |
FAC方案 |
CMF方案 |
EC方案 |
剂量密集A→T→C方案 |
FEC→T方案 |
FEC→P方案 |
2.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AC→TH方案 |
剂量密集AC→PH方案 |
TCH方案 |
DH→FEC方案 |
AC→TH方案 |
TH→FECH新辅助方案 |
附录Ⅶ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
1.联合化疗方案 |
CAF方案 |
FAC方案 |
FEC方案 |
AC方案 |
EC方案 |
AT方案 |
AT方案 (Ⅱ) |
CMF方案 |
XT方案 |
GT方案 |
GC方案 |
2.单药化疗方案 |
蒽环类 |
紫杉类 |
抗代谢类 |
其他微管类抑制剂 |
3.HER-2阳性患者化疗方案 |
附录Ⅷ绝经的定义 |
附录ⅨVNPI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2015版) 》修订小组成员 |
(10)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分析 |
1. 研究对象 |
2. 仪器设备及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分析 |
1. 研究对象 |
2. 仪器设备及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分析 |
1. 研究对象 |
2. 仪器设备及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语表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乳腺分叶状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21(10)
- [2]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纤维瘤、分叶状瘤鉴别诊断的价值及影像特征分析[J]. 张笋燕,倪圣霞.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10)
- [3]犬乳腺肿瘤病例资料分析及SNW1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D]. 项茹雪. 北京农学院, 2021(08)
- [4]乳腺幼年性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对比性分析[D]. 陈亚红.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9(08)
- [6]EGFR在乳腺叶状肿瘤中的表达及病理形态特征研究[D]. 李迎宾. 郑州大学, 2019(02)
- [7]内蒙古西部地区两个野生动物园动物肿瘤的调查和病理学研究[D]. 曹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8]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7(09)
- [9]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5(09)
- [10]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分析[D]. 毛勤香.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