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及关键问题自制演示装置

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及关键问题自制演示装置

一、自制圆周运动中的机械能守恒及临界问题演示仪(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芳[1](2021)在《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改进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对个体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问题。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核心,探究性实验教学能更好的使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养。但显而易见的是,如今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实践调查,分析出现今物理探究性实验实施情况较差的部分原因。对教师而言,一线物理教师并不缺乏探究性实验的理论,也对探究性实验抱有热情,但一方面不确定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缺少实际可操作的探究性实验成功范例作为参考,因此本文着重于改进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并对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进行实践,分析改进后的实验方案的有效性。通过对人教版《普通物理高中教科书(2019版)》的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出适合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课本上原本就是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改进;二是对课本上设计了实验但不是探究性实验的内容,重新设计实验步骤,改进为探究性实验;三是课本上并没有安排实验的内容,开发出相应的探究性实验方案。对于这三种类型,分别挑选了相应的内容,分析前人的改进方案优缺点后,给出了新的改进方案:“楞次定律”与“气体的等温变化”两节,课本已经安排了探究性实验,但仍有不足之处,针对不足之处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优化;将课本原有的“单摆”演示实验改进为探究性实验;对“圆周运动”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了探究性实验的开发。实验方案改进后,选择“楞次定律”一节进行教育实验检测实验改进的有效性。考虑到掌握物理观念是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前提,且掌握知识是形成物理观念的前提,同时考虑到时间精力有限,因此本次前后测试题主要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先对两个班级进行前测,确定两个班级对“楞次定律”的学习准备大致相同。随机选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实施改进后的实验方案;一个班为对照班,使用课本原有的实验方案。授课结束后对两个班进行后测,并对学生就课堂感受方面进行简单访谈。经过分析使用改进后的实验方案的班级,课堂体验感较好,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有所提高。

唐晓庆[2](2021)在《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对综合性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各国为了培养出更为卓越的综合性人才力求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STEM教育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STEM教育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注重跨学科综合能力、注重学习的过程。本文基于STEM教育理念,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特点,探索STEM教育理念与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为物理学科学习提供一条可操作性的新途径,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课程开发提供新的视角,并辅以实际案例进行了相关探索。在研究过程中,得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研究成果,为下一步更深入的推广展开提供了有效支持。本论文主要分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阐述了STEM教育理念融入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在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分析STEM教育理念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可行性。明确研究的问题及方法。第二、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分析STEM教育理念与物理学科相结合的必要性。阐述了STEM物理课程的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第三、开发调研学情的问卷、梳理中考试题及教材内容,为确立主题提供客观依据。第四、根据学情及教学目标选取两个物理教学案例进行设计与实施,教学目标的设定、真实情境选择、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准备、具体实施、数据分析、论文撰写以及总结等方面探讨了STEM教育理念融入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第五、结论。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由于时间有限,在案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部分问题没有深入探讨解决,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落实。

赵雨曦[3](2021)在《中法高中物理教材科学探究活动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世界多国启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作为理科核心素养之一的科学探究,已被写入多国课程标准。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教材设计要体现课标对科学探究的要求,因此以教材为对象进行研究对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对于科学探究的研究多聚焦于理论阐述或教学策略方面,缺少对于教材本身进行解读的研究;已有比较物理教材的研究中,对法国教材了解较少。因此本研究选择中法两国具有代表性的高中物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中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期为教材编写和对科学探究的深入讨论和实践提供借鉴。本研究探讨了这样一些问题:教材中设置了哪些科学探究活动?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呈现?教材对活动的预设最终会指向在课堂教学中生成什么样的活动?等。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国内外关于科学探究内涵和物理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确定本研究的目的、对象和方法等;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构建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比较模型和进行比较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模型构建,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比较维度和维度指标,并进行具体说明;第四部分是详细的比较研究,梳理了中国人教版(2019)和法国LLS版(2019)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并运用所建构模型从教材对探究活动的内容定位、进行呈现的方式、对开展活动的预设三个维度进行比较,通过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对结果进行归纳和直观呈现;第五部分系统总结了两套教材的异同点,并基于此对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编制和教学中活动的开展提出合理性建议。希望本研究结果可以丰富教材比较和评价理论体系,同时帮助一线物理教师拓展育人视角、挖掘教学资源。

李白灵[4](2021)在《Phyphox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金秋[5](2020)在《高中生建立物理模型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文中提出物理作为自然科学,在高中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高中阶段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中“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构建、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课程标准将“模型构建”归入科学思维素养加以强调,足见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的环节。物理模型是现实中复杂的事物、规律的简化结构,反映了事物或运动规律的本质。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建立恰当的物理模型可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简单,有助于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建立物理模型,并探寻模型之间的相互联系,将现实问题模型化,并解决问题等过程。因而,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是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为了有效培养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应首先调研学生对物理模型的理解情况,发现学生在模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第一,系统地阐述了物理建模的理论基础和构建方法。本文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物理建模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什么是物理模型,高中阶段常见的模型种类、构建模型常用的方法、传统的模型教学理论、以及对学生模型构建能力考查的方式进行了综述。第二,全面地调查、分析研究了学生的建模能力。本文以教经验为基础,以物理模型理论为指导,制定调研学生建模能力的方案。以所在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卷对学生物理建模的现状进行测试。研究表明,高中生的建模和用模能力比较弱,主要的问题表现在:1.从实际情况中抽象物理模型的能力较弱;2.不善于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3.高分段比低分段学生建模能力强。根据测试反映的情况对学生及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建模能力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1.能力因素: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迁移能力弱;2.心理因素:社会舆论造成的对物理学科的恐惧心理;教育因素:陈旧思想影响下,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关注的缺失。最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物理模型构建能力的教学建议:1.精讲基础模型的构建过程,使学生熟悉建模方法;2.通过试题训练建模的迁移能力;3.防止模型的固化;4.分层教学,因材施教;5.巧用多媒体突破认知壁垒。并通过课例《抛体运动规律》分析各种策略的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以期对不同种类的物理模型教学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徐厚[6](2020)在《培养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必要的分析,是一个题意归纳与提升的研究过程。会审题,审准题,是能正确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部分高中生在做物理问题时,对物理题意的掌握不够而经常求解错误,这往往都是因为审题能力的欠缺。如果学生在做题之前就对题目有了较准确的研究,对研究对象、物理情景、环境条件、解题方法等有了思路,那么就能为高效准确地解决问题提供保障。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细心的良好习惯以应对审题过程中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对学生的个体成长和综合能力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审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相关论述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三个部分来论述培养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第一部分前言中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通过对高中学生和高中物理教师的调查问卷,从基础知识储备、建立模型、审题习惯等方面分析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培养的实际障碍;最后一部分笔者以静电场知识为主要背景找到合理的培养策略和审题步骤,并结合相应的理论研究和五年教学经验进行实践和成果展示,以及对本课题研究的总结与还存在的问题的反思。培养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形成审题能力培养方法的教学资源。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金骜[8](2020)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核心素养一词广泛地被教育工作者与学者们讨论与研究。针对物理学科特点,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其中就提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而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设计好高中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促进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是一个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根据相应的理论分析,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结构进行了深入探究。同时,基于物理教学的动态前沿,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稿,分别对部分高中生与一线教师进行了调查与访谈,旨在对当前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大致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调查结果如下:物理实验方面,学生对物理实验都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器材和课时进度等原因,做实验的机会较少,实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较为薄弱;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学生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要素基本停留在听过名字,了解一点,但涉及到物理学习中的具体应用时,除个别学生外,整体表现较为薄弱。根据问卷分析情况,可分别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方面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展开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如何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并对相应的教学设计提出了相关策略,分别是:因“课”制宜,选择适宜的实验对象,巧妙引导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善于运用物理思想方法,启迪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合理安排多种类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在实验教学中以情动人,传递科学态度与责任。其中贯穿物理教学中常见的课程类型(概念课与规律课)、物理思想方法(模型建构法、假设法、类比法和控制变量法)、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和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物理实验教学,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最后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所提出的教学设计的相关策略,选择“力的分解”进行了完整的教学设计,将设计应用于课堂实践教学中,并做出总结与反思,力求为高中生和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些许参考与借鉴。

刘慧娟[9](2020)在《高中物理力学自制教具的制作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着重提升其核心素养,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并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物理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而实验作为物理学的主要学习手段,学习物理必定离不开实验教学仪器,但是物理学中所有的知识点都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是不现实的。这时,在物理教学中自制教具便成为实验教具的有力补充,极其有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笔者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到国内外自制教具的研究现状,发现关于中学物理力学模块的系统性研究和相应自制教具较少。深入一线调研,了解到现阶段实验室器材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并发现中学多数教师缺乏自制教具的经验和相应的培训,他们自制教具的能力有待提高,但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对自制教具的需求却是非常大的,广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本文就是研究高中物理力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应用,凸现自制教具的教育功能。查阅相关文献、书籍,总结了自制教具改进和创新的基本要求、方法及流程。从设计思路、制作方法、教学中的应用、教具的特点四个方面,详细制作了力学部分自制教具,如相互作用力探究仪、平抛运动演示仪等,为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教学需要提供补充,同时也为一线教师自制教具提供参考。结合自身制作教具的经验,总结出关于改进或创新教具的四点建议:一是教师要善观察、勤思考、敢动手、重合作;二是教师要经常留意或组织学生收集材料;三是学校要大力支持并提供自制教具的工具、场地和资金等必要条件;四是教育相关部门组织培训,比如组织培训或开展相关研讨会。在理论知识的指引下,将自制教具应用于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笔者在实习学校选取两个班级,实验班选择融入自制教具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制教具的活动中。通过实践发现,自制教具能够将生活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做中学”,在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建设;学生参与自制教具,一方面通过亲身实践锻炼了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还有效提升了其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据此,针对教学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传道授业”要激发学生兴趣,促其课后主动参与;二是开设特色校本课程,设置教具展示场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发现学生的思维开阔,总会有一些新的思路展现给教师和其他学生。因此,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融入来自学生的动力,能不断地改进或创新教具,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补充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教学需要,还可以为一线教师自制教具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使自制教具的教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邹学枫[10](2020)在《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新媒体联盟于2017年在《地平线报告》表示深度学习在以后的5年甚至更久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物理核心概念反应了物理事实中最本质的东西,用物理核心概念组织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对零散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高中物理如何以核心概念的形式组织学生深度学习,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本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通过对核心概念和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仔细的梳理后,系统介绍了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以及核心概念组织深度教学的价值。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发现核心概念的研究主题方面就物理学科而言主要是与学习进阶与核心素养两大主题结合,对核心概念的深度学习研究较少,且对于深度学习的研究,国外研究内容比国内较为丰富,主要体现在对深度学习定义的研究,由于教育系统内深度学习的复杂性和人类学习的多样性,深度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并未明确。第二,基于已有的深度学习路线,建立了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过程模式,具体模式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课中深度加工阶段、课后反思与评价阶段三个部分。其中课前准备阶段包含核心概念教学目标的确定、预评估、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激活原有知识四个部分;课中深度加工阶段包含选择性习得、整合知识信息、批判性分析、知识的构建与转化和问题的解决与迁移应用共五个部分;课后评价阶段包含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在不改变NRC与Hewlett的深度学习能力框架3大维度下,将原来的6个指标细化为11个指标,构建了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指标分析框架。其中,认知领域为5个一级指标:知识的构建、批判性思维,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自我领域分为4个一级指标:学习动机、自主学习、学习毅力和学会反思;人际领域分为团队协作和有效沟通2个一级指标。并以此框架编制了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第三,通过对585名在校高中生的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现状调查发现:(1)目前高中生在知识的构建和学习动机两个指标相对较好以外,知识的融合、知识的应用、批判性思维、问题的解决、自主学习、学习毅力、学会反思、团队协作、有效沟通等9个指标得分相对偏低;(2)在深度学习水平上高二年级比高一年级高一点,但是两个年级没有显着差异;(3)男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普遍比女生要高,主要在认知领域和个人领域存两个领域有显着差异,但是在人际领域上没有显着的差别;(4)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得知,阻碍学生深度学习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方面,包含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包括教学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第四,基于对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深度学习的调查结果分析后,结合本文构建的深度学习一般路线,总结出了如何促进高中生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比如在课中的深度学习加工阶段,基于深度学习特点和发生机制提出了四种教学策略分,别是基于任务驱动,提高高阶思维能力;通过概念图、思维导图以及各学科相互融合的方式提高知融合能力,基于问题式和项目式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通过圆周运动的教学实践后的测试发现实验班的总成绩、浅层学习成绩和深层学习成绩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班,且本文提出的深度学习模型和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对深层次知识的学习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浅层知识的学习作用并不明显,其次对于深度学习能力框架下知识的建构、知识的融合、知识的应用、批判性思维、学习动机、学会反思、团队协作、有效沟通8个一级指标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于问题的解决、自主学习、学习毅力3个一级指标提高并不明显。

二、自制圆周运动中的机械能守恒及临界问题演示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制圆周运动中的机械能守恒及临界问题演示仪(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改进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国内外已有研究
2 改进原则及理论基础
    2.1 改进原则
    2.2 核心概念
    2.3 理论基础
3 改进案例
    3.1 圆周运动
    3.2 机械能守恒定律
    3.3 楞次定律
    3.4 单摆
    3.5 气体等温变化
4 实践效果分析
    4.1 实践对象
    4.2 实践过程
    4.3 效果分析总结
5 反思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的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前测试题
附录3 后测试题
附录4 课后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2)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三、理论探讨
    (一)跨学科学习过程中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的设计原则
    (三)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影响因素
    (四)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可行性
四、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调查
    (一)研究的总体设计
    (二)问卷维度设计
    (三)调查实施
五、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学物理课程设计依据
    (一)在教学中STEM课堂类型的操作步骤
    (二)课程主题选择依据
    (三)确定课程主题
六、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学物理课程设计
    (一)新授课《天平的构造及使用》课程内容设计
    (二)初高中衔接课《弹珠的运行轨迹》课程内容设计
七、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实施
    (一)《天平的构造及使用》课程的实施
    (二)《弹珠的运行轨迹》课程的实施
八、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三)研究不足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的调查
    附录二 《天平的构造及使用》前测问卷
    附录三 《弹珠的运行轨迹》前测问卷
    附录四 《天平的构造及使用》访谈问卷
    附录五 《弹珠的运行轨迹》后测问卷
致谢

(3)中法高中物理教材科学探究活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科学探究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2.物理教材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
        3.不同国家的物理教材存在差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界定科学探究内涵的研究
        2.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
        3.科学探究视角下的教材比较研究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文本分析法
        3.比较研究法
二、理论概述
    (一)对科学探究的理论探讨
        1.科学探究的涵义
        2.物理教材中的科学探究
    (二)理论基础
        1.教育信息技术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元认知理论
        4.教育传播理论
三、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的比较分析维度
    (一)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定位
        1.所属物理学板块
        2.内容对象
    (二)科学探究活动的呈现方式
        1.栏目设计
        2.信息符号
    (三)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预设
        1.活动开展方式
        2.开展活动的探究水平
四、中法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分析与比较
    (一)中法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内容定位的比较
        1.教材结构对比
        2.科学探究活动的板块分布
        3.不同核心内容的活动数量
    (二)中法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呈现的比较
        1.中法教材探究活动栏目统计分析
        2.中法教材呈现探究活动的信息符号统计分析
    (三)中法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开展预设的比较
        1.活动方式
        2.探究水平
五、中法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比较结论和实践建议
    (一)比较结论
    (二)实践建议
        1.对物理教材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建议
        2.对课堂教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建议
结论
    (一)研究的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设置的科学探究活动
附录 B法国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设置的科学探究活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高中生建立物理模型能力的现状与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物理模型及相关理论
    2.1 模型的概念
    2.2 物理模型
    2.3 物理模型的分类
    2.4 模型构建
    2.5 建模能力
    2.6 高中阶段的建模能力培养
    2.7 物理建模能力的考查
3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测试
    3.1 测试目的
    3.2 测试对象
    3.3 测试内容
    3.4 测试过程
    3.5 测试结果统计
    3.6 测试结果分析
4 学生建模能力现状及成因分析
    4.1 学生建模能力现状
    4.2 学生建模能力较弱的成因
    4.3 培养建模能力的教学建议
    4.4 .建模教学实例
5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测试一
附录2 测试二
附录3 测试三
附录4 测试四
致谢

(6)培养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框架
第2章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现状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审题能力的调查研究与审题障碍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问卷设计
    3.4 调查过程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6 审题障碍分析
第4章 培养学生物理审题能力的策略
    4.1 牢抓常规学习,立足基础审题
    4.2 强调情景建立,借助草图审题
    4.3 建立物理模型,通过模型审题
    4.4 应用数形结合进行物理审题分析
    4.5 利用微型实验,辅助学生审题
    4.6 深挖关键词句,细致全面审题
    4.7 规范的审题步骤与环节
第5章 物理审题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
    5.1 个案形式审题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5.2 课堂形式审题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5.3 课堂教学成果
第6章 总结
    6.1 小结
    6.2 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基础
        2.1.1 核心素养
        2.1.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1.3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2.2 本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三种教学方法
第三章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1.1 问卷的设计
        3.1.2 调查的实施
    3.2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3.2.1 问卷信度与效度的分析
        3.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 教师访谈及结果分析
        3.3.1 访谈提纲
        3.3.2 访谈结果与分析
    3.4 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的总结分析
第四章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4.1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
        4.1.1 有关物理概念教学的案例展示
        4.1.2 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形成与特点
        4.1.3 有关物理规律教学的案例展示
        4.1.4 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形成与特点
    4.2 在实验教学中用物理思想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
        4.2.1 模型建构法
        4.2.2 类比法
        4.2.3 假设法
        4.2.4 控制变量法
    4.3 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4.3.1 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4.3.2 分组实验中的应用
        4.3.3 课外小实验中的应用
    4.4 用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4.4.1 用物理学家求真精神和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求真务实的意识
        4.4.2 用物理学家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4.3 用物理学家的奉献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和关注人类的意识
第五章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设计及实施
    5.1 实验教学设计中的相关策略
        5.1.1 因“课”制宜,选择适宜的实验对象,巧妙引导学生形成物理观念
        5.1.2 善于运用物理思想方法,启迪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
        5.1.3 合理安排多种类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
        5.1.4 在实验教学中以情动人,传递科学态度与责任
    5.2 教学设计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5.2.1 教学设计案例
        5.2.2 将教学设计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高中物理力学自制教具的制作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2.1 教具
        1.2.2 自制教具
    1.3 理论依据
        1.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3.2 “从做中学”理论
        1.3.3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中物理力学自制教具的现状调研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一线调研概况
        2.2.1 实验器材的配置情况
        2.2.2 一线教师的调查情况
        2.2.3 教学内容的分析情况
第3章 高中物理力学教具的改进和创新
    3.1 关于改进和创新教具的基本问题
        3.1.1 改进和创新教具的基本要求
        3.1.2 改进和创新教具的方法
        3.1.3 改进和创新教具的步骤
    3.2 尚需改进或创新的教具
    3.3 教具的制作
        3.3.1 相互作用力探究仪
        3.3.2 平抛运动演示仪
        3.3.3 胡克定理探究仪
        3.3.4 静摩擦力演示仪
        3.3.5 伽利略理想实验演示仪
        3.3.6 其他的自制教具
    3.4 改进或创新教具的建议
第4章 高中物理力学自制教具的教学实践
    4.1 自制教具的教学实施
        4.1.1 教学实践对象
        4.1.2 实验方案
        4.1.3 运用自制教具的教学设计
    4.2 自制教具的教学效果
        4.2.1 力学知识测试效果
        4.2.2 学生的课堂表现
        4.2.3 学生自制教具展示
    4.3 自制教具的应用启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作者简历

(10)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核心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1.1.2 学生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1.1.3 促进深度学习的急需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核心概念的研究现状
        1.2.2 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
        1.2.3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核心概念
        2.1.1 核心概念的科学内涵
        2.1.2 核心概念的表述方式
        2.1.3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陈述
        2.1.4 核心概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
    2.2 深度学习
        2.2.1 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内涵
        2.2.2 深度学习的特征
    2.3 价值分析
        2.3.1 高中物理以核心概念组织教学的价值
        2.3.2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价值
    2.4 深度学习的学习路线
        2.4.1 Jensen和 Nickelsen深度学习路线
        2.4.2 深度学习过程的构建
    2.5 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认知理论基础
        2.5.1 建构主义理论
        2.5.2 情景认知理论
        2.5.3 分布式认知理论
        2.5.4 元认知理论
3 物理核心概念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问卷的编制
    3.4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3.4.1 问卷的信度分析
        3.4.2 问卷的效度分析
    3.5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5.1 高中生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情况
        3.5.2 性别对高中生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影响
        3.5.3 年级对高中生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影响
        3.5.4 高中生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调查结果与分析
    3.6 对高中物理教师关于深度学习的访谈
        3.6.1 访谈的目的
        3.6.2 访谈对象和提纲的确定
        3.6.3 访谈结果
        3.6.4 阻碍学生深度学习的相关因素分析
4 促进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4.1 课前准备阶段的教学策略
        4.1.1 基于课程标准和对学生的预评估设计教学目标
        4.1.2 构建轻松的学习环境
    4.2 课中深度加工的教学策略
        4.2.1 基于任务驱动,提高高阶思维能力
        4.2.2 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学科融合,提高知融合能力
        4.2.3 基于问题式和项目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2.4 基于混合式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4.3 评价阶段的教学策略
        4.3.1 关注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4.3.2 注重元认知策略,提倡反思性学习
5 核心概念曲线运动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
    5.1 实践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和前测
    5.3 教学实践过程
        5.3.1 圆周运动深度学习教学案例设计
        5.3.2 深度学习教学案例
        5.3.3 教学实践反思
    5.4 实践研究结果
        5.4.1 物理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5.4.2 深度学习能力后测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NSSE-China深度学习子量表
    附录2:NRC与 Hewlett的深度学习能力框架
    附录3: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4:学生问卷数据统计表
    附录5:圆周运动测试题
    附件6:深度学习能力后测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自制圆周运动中的机械能守恒及临界问题演示仪(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改进及实践研究[D]. 王庆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设计与实施[D]. 唐晓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中法高中物理教材科学探究活动的比较研究[D]. 赵雨曦.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4]Phyphox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D]. 李白灵. 宁夏大学, 2021
  • [5]高中生建立物理模型能力的现状与培养[D]. 张金秋. 西南大学, 2020(05)
  • [6]培养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D]. 徐厚. 西南大学, 2020(05)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 金骜. 延安大学, 2020(12)
  • [9]高中物理力学自制教具的制作及应用研究[D]. 刘慧娟. 鲁东大学, 2020(01)
  • [10]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 邹学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及关键问题自制演示装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