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目录中史部故事类到政书类的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付鹏[1](2021)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文中提出自《史记》至《清史稿》以来的二十六部正史中,共有七部含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这七部正史目录中均有医籍着录材料。在辑录和编码7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材料,形成“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的前提下,主要进行两大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以七部正史目录出现的历史顺序,分为七章。以七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为中心,重点探讨其编撰、体例和内容。编撰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的撰修史、一代内府藏书与编目史和正史目录的史料来源。体例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文本的撰写原则和法度、与相关目录的部类比较和编撰体例特点。内容方面其一是细类分析下引述文本和种卷计数研究,其二是相关问题论述作为细类分析的拓展与延伸,其三是据细类分析统计和绘制7幅各部正史目录细类种、卷分布图,以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内容的内部结构。编撰、体例和内容的三个方面是立足于正史医籍目录文本本身的全面阐述,共同构成本文对于七部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二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通史研究与正史目录利弊评价。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之实,绘制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图,将正史医籍目录史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并分析提炼它们的内部分期和时期特征。首先分为汉至元阶段,以纪一代藏书为特征;明至今阶段,纪一代着述为特征。在此范畴下,又划分汉至隋、唐至元和明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汉至隋时期又可分为《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前33至前7间—56至106间])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特征是六略之一,医分为四。唐至元时期分《隋志》至二唐志时期(唐至五代[629-1060])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特征是子部医方,从方至科。明至今时期分《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至《清史艺文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特征是一代医着,类属森然。另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着录之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发挥的多种功用,以及正史目录的缺陷。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以期更加客观地评价正史医籍目录。通过本文的史料汇编(“附录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和系统研究(正文),一是能够补充和纠正已有专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资料的缺憾(附录)。二是对正史目录中的医籍目录首次进行通史性地整理和研究,填补正史目录之医籍目录研究空缺(第一章至第七章)。三是提出不同于传统以朝代变迁分期的正史医籍目录史分期新观点,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第八章)。四是运用数据图表,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与类系流变(第一章至第七章最后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五是分析正史医籍目录的利弊,提出“志书不同、价值迥异”的新认识(第九章)。本研究能较为清晰深刻地展现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的基本情况,揭示正史医籍目录史的一般规律,于医古文、中医文献、医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乃至为今后开展史志、私家、官修目录医籍着录和古代医学专科目录打下研究基础。
许羽茜[2](2020)在《《杭州府志·艺文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杭州府志·艺文志》的纂修是典藏杭地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明清至民国四种《杭州府志·艺文志》为探究对象,比较其中艺文志着述差异,探究其差异成因,以总结明清至民国之际《杭州府志·艺文志》对地方文化的典藏、发展的多元价值,补弥学界研究方志艺文志的不足。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本文写作缘起及研究意义进行说明,并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分为地方志艺文志研究及《杭州府志》研究两层面进行简述。第一章针对方志艺文志的起源进行概述,包括方志之源、艺文志之源、方志及艺文志的比较分析,以藉此说明艺文志研究在方志整体研究中的价值意义,及其目前尚未被关注的重要作用。第二章就明清至民国之际四种《杭州府志·艺文志》的发展概况进行梳理,先简述明清浙江地区方志与方志学的发展,其後就“杭州府”及“杭州府志”进行概念厘定,最後分述(成化)《杭州府志》、(万历)《杭州府志》、(乾隆)《杭州府志》、(民国)《杭州府志》中的艺文志概况。第三章将三种明清至民国《杭州府志·艺文志》进行差异比较,先就艺文志体例及类目进行概述,再具体比照诸种《杭州府志·艺文志》体例及类目、着述作者、编纂群体、着述沿袭的差异。经过比较,发现体例及类目差异上:三种《杭州府志》均为“纲目体”,承袭“四部分类法”,仅在子目(门类、属类)中进行增删调整;着述作者差异上,(万历)《杭州府志》更重五代宋元前代着述者的作品收录,而(乾隆)《杭州府志》、(民国)《杭州府志》则收录大量同时期当朝着述者的作品;在编纂群体形成差异上,(万历)《杭州府志》以地方官员编纂为主,而(乾隆)《杭州府志》以杭地府县学的教谕及贡生为主,(民国)《杭州府志》中纂修群体无明显的偏重,地方官、府县学生及乡贤儒士参与比重相类。第四章对明清至民国《杭州府志·艺文志》差异成因做探讨,经过分析,大致原因有:第一,因受制於官修政令,《杭州府志·艺文志》的纂修者无法搨脱政治主体性因素,纂修者须秉持儒学正统思想对艺文作品进行删取;第二,不同时期杭州地区艺文志取选标准,在极大程度上受到当时学风、文潮及术业的影响。虽然杭州地区的方志艺文志作品的选取在历时因素上有承有变,但仍较为明显地体现出杭地所独有的地方学术文化特点;第三,受制於当时杭州地区文人作品的传播与接受程度差异,不同版本《杭州府志·艺文志》收录情况相应产生差异,由此可反观当时当地的乡贤文化与本土文人的学风、学派及影响。总之,其所现的是明清至民国之际杭地官修政令、乡绅社会、文学表徵、学术考据、书院文化及科举名士等多方面因素融合的结果。论文末尾对明清至民国之际《杭州府志·艺文志》研究全文进行了回溯,就其沿袭变革所呈现的学风转变及价值意义进行了总结。
杨臣[3](2020)在《清苑艺文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苑地处冀中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明清时期曾为保定之附郭邑,畿辅之要会。文化、教育一度繁荣。可谓人文荟萃,代不乏人。载入国史、地志之贤能者,为数不少,其中生前有着述遗留後世者亦占有较大比例。通过《清苑县志》可以查考清苑自古以来的着述文献以及文化发展等情况。清苑自建县以来,修县志数次,留存至今的有明嘉靖十七年刻《清苑县志》六卷,李廷宝纂修;清康熙十六年刻《清苑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时来敏修,郭棻等纂;清同治十二年刻《清苑县志》十八卷首一卷,李逢源修,诸崇俭纂;民国二十三年印《清苑县志》,金良骥、刘云亭修,姚寿昌纂。其中除[嘉靖]《清苑县志》未设置艺文类,其余各志皆有设立,但艺文多是诗文篇目的汇编,而非专录着作目录。[民国]《清苑县志》较之以往不同,设立了着述一门,着录着作二十四种,所收录并不全面,且其中与清苑无关联之着述数种也收录在内,有失恰当。本文之主体部分特查考搜1前人之着述,从现存各版《清苑县志》及其他相关文集、目录等着作中查考到清苑之着述百余种,并分别按经、史、子、集、丛书、西学六部分加以着录,且只着录1949年之前的清苑着述。其中,经部着作涉及易类、诗类、礼类、春秋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史部着作涉及纪事本末类、传记类、诏令奏议类、地理类、政书类、金石类;子部着作涉及儒家类、兵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集部着作涉及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丛书部两种;西学部三种。以上各类书中,以史部地理类地方志的修纂及集部别集类的成就最为突出。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介绍清苑之建置、地理范围、教育及科举、藏书及刻书等概况;第三部分为主体部分,着录广为搜1到的建国之前的清苑着述;第四部分对清苑着述做了综合的探究;第五部分对着述中的三种重要的且他人未曾专门研究的文献进行较为详细的个案考述,以期从整体到局部全面反映清苑着述之面貌。最後为结语。
宋若谷[4](2020)在《敦煌残写本《阃外春秋》(P.2501/P.2668)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2501/P.2668两份文书所存《阃外春秋》残卷是此书在世间仅存唯一版本,亦是现在仅有的中古时期通代编年体战争史书,在文献学和史料学两方面均有重要价值。通过对写卷字体,每行字数,修改程度的分析,发现两份写卷出自不同的抄写者之手。是书编写背景与唐代树立儒家为主的正统观念有很大关系,同时此阶段史学之发展,贡举考试录取人数较少且受士族挤压及唐代“公共知识”体系建立对作者知识结构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亦是促使书写成的重要因素;另据献书表可知,《阃外春秋》原书所记起周武王灭商,讫唐太宗擒窦建德两千年间征战谋略之事。据现存写卷内容的比对分析,可证是书体例从史论、用词及叙述基本是模仿《春秋左传》,在此基础上作者还有自己的改编与创造。其中P.2668仅存283行,所录《阃外春秋》一、二卷事,其中卷二后半部分残缺,所记事从周武王灭商至韩信破赵,共计有28事;P.2501现存400行,所录《阃外春秋》四、五卷事,其中卷四前半部分残缺,所记事从西汉宣帝赵充国破羌至东汉献帝刘晔谏刘勋,共计38事。《阃外春秋》之名在传世史籍多有记载,主要以目录书为主,据此可以分析史书部类变化原因及其传播情况。在系统分析是书成书背景及内容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此书在史学史、文献学、叙事学上的独特价值,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唐代政治文化、史学史及中古文献奠定基础。
关思雨[5](2020)在《中国古代书目的文献价值揭示原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书目是生发于“中国古代”这一特定地域和时域的学术文化,在揭示文献价值时带有特殊的历史与民族印记。本文通过探究中国古代丰富的书目实践和目录学理论,研究中国古代书目揭示文献价值的方法、标准与特征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以期全面总结中国古代书目的文献价值揭示原理。本文在绪论以下,首先总结现代文献价值揭示方法,提供背景介绍与对比依据,之后力求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书目的文献价值揭示原理进行考察和论述。一是提出部次法、类序法、提要法三种主要的文献价值揭示方法和小注与按语两种作为补充的文献价值解释方法,认为部次法建立基本的价值结构和价值选择,类序法确立价值评判的基本依据和建立“是”与“非”的二元话语体系,提要法以“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种诠释学方法揭示具体文献的价值;二是从内容标准、思想标准、作者标准、风格标准和版本标准五个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文献揭示价值时评判是非的表征和深层依据;三是总结出中国古代书目揭示文献价值的主要特征是伦理性突出与客观性缺失,从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文化中分析其原因和合理性。
方啸天[6](2019)在《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文中提出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作为近代出版业执牛耳者,在历史类书籍的出版上拥有丰硕成果,直接推动了近代史学的发展。同时,这些成果更反映出以商务印书馆为典型的出版业与近代史学之间的关联,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轨迹与特点也能在其中觅得线索。然而,学界涉及多零星碎语,不成篇章。有鉴于此,本文力图通过整理近代商务印书馆在历史类出版物上的重要成绩,发掘其中所具有的史学价值和影响,从而彰显商务印书馆的史学贡献以及与近代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全文除绪言、结语外,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一章。第一章论述在近代主客观因素驱动下,商务印书馆具有盎然生命力与稳固的基础,与此同时,探讨近代史学在历史叙事方式上的发展需求和商务印书馆应对这种需求所做的有效实践。第二章通过阐述张元济与王云五各自领导的史籍出版道路,总结商务印书馆在整理史籍方面的成绩,并讨论这些史籍成果与近代史家间的互动反馈。第三章依据近代中西史学交汇的文化背景,叙述商务印书馆在不同时期出版外国史着作的变化,以及出版中国历史人物传记与年谱的新突破,并着重论述何炳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历史类书籍上所作的贡献。第四章根据近代历史学分科分工的特点,论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文化史丛书》和“大学丛书”与这一学科发展趋势之间的联系,以及两种丛书各自的史学成果与价值。第五章从多元出版的角度出发,论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和以《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为代表的工具书对近代史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各自的史学成果与价值。
李立然[7](2019)在《《畿辅艺文考》研究》文中认为《畿辅艺文考》是晚清乐亭人史梦兰为襄助《畿辅丛书》汇刻活动而编纂的一部地方艺文目录。其主要收录自战国至晚清畿辅人的书目,体现着史梦兰存人存书的意识。因为《畿辅艺文考》成书以后未被刊刻出来,只以稿本和抄本的形式在少数人手中流传,所以目前已知其有三个版本:稿本、定州王氏藏钞本、朱丝栏钞本,均藏于国家图书馆。其中定州王氏藏钞本内容最全,字体最工整,遂《地方经籍志汇编》将其收录影印,后郭万青先生又以其为底本点校整理。本次研究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畿辅艺文考》的三个版本进行考述,并明确其编纂体例,探究其价值意义。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共分四章,构成对《畿辅艺文考》的主要研究内容,下编为对郭万青点校本的校正勘误内容。第一章:重点说明史梦兰对畿辅文献整理的贡献,以及本文研究对象《畿辅艺文考》的版本优劣问题。首先,从史梦兰的生平经历入手说明其“京东第一人”称号的实力。正是品性优良、才识过人、善于修书的特点使他有机会参与到晚清畿辅刻书修志的文化活动中。其次,再参考《尔尔书屋文钞》中的书信材料以及黄彭年、王树枏等人的行状、年谱史料来证明史梦兰参与光绪《畿辅通志》和襄助《畿辅丛书》刊刻的事实,并推断出《畿辅艺文考》创作的大致时间,由此为本文《畿辅艺文考》研究奠定基础。最后,以实物为依据对三个版本进行描述,并进行必要的考证。又通过文本对比发现定州王氏藏钞本和朱丝栏钞本都源自稿本,稿本和朱丝栏钞本可以用来校正定州王氏藏钞本的讹误。第二章:主要说明条目的体例安排与分布特点。遂运用文本细读和分析归纳的方法总结出条目的组成部分“作者、书目、篇卷、小注”在体例安排上的细节问题,并分析出四种不同的条目编纂模式。而多样的条目编纂模式与《畿辅艺文考》收目繁杂的特点有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两次大的数据分析,一方面掌握条目中作者、书目、散篇目的数量,归纳出各个时间段条目呈现的特点。另一方面参考相关目录书,对全本所列书目进行性质判断,并依照《四库全书总目》的四部分类标准进行类例统计,以便探究畿辅不同时期的学术倾向。另外,为探究出条目着录的依据与来源,对小注也进行分析。第三章:重点探讨解题辑录的特点与来源问题。辑录解题是全书的特色,其内容偏于作者小传和书目的说明,较少校勘与版本方面的说明。将引文材料与原书对比,发现其解题有一个剪裁与组合的加工过程。又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四库全书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国朝畿辅诗传》是其主要辑录来源。同时,解题下面的十几条按语体现着史梦兰的编书思想,为全书增添了光彩。第四章:主要探讨《畿辅艺文考》的价值。首先,将其与同时期以及后出的畿辅系列书目作出对比,发现不论是从收书量还是从解题内容来看,《畿辅艺文考》在保存畿辅文献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其次,借助第二章书目类例统计的结果以及对全书1305个作者的地域统计情况,认为该书在反映畿辅学术与文化的时空分布特点方面具备重要的史料价值。最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说明《畿辅艺文考》辑录体解题目录的编纂体例可为后世方志艺文编纂提供参考价值。下编部分,运用考证的方法,以郭万青先生整理本为底本,以稿本、朱丝栏钞本为对校本,并参校其他相关书目,展开校正工作,以提高《畿辅艺文考》书目文献的准确性。考虑到全本篇幅繁重,所以在文本录入中,只截取需要校正的内容进行罗列。
李明奎[8](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提出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程希[9](2019)在《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书香门第,五百年忠厚人家。宝应朱氏作为明清江淮间名门望族,历经二十余代、五百余年,向以诗书继世、忠厚传家,风雅不辍、弦歌不息,几于代代有作、人人有集。明清两代朱氏一门共造就学人70位、着述260种,现存者亦达110种之多,群星璀璨、着作如林。其着述涵盖经、史、子、集四部,对经学、文学、史学、文献学、小学、金石学、医学、农学、水利学等门类均有涉猎,合义理、考据、辞章三门学问,而尤以文学、经学、理学名世,诞生了朱应登、朱曰藩、朱克生、朱经等诗文名家及朱泽沄、朱彬、朱士端等经学、理学宿儒,成就卓着、泽被后世,堪称明清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学术世家之典范。宝应朱氏绝大多数学人及着述产生于清代,其涉猎之广、研探之深、影响之远,在清代学术史上颇为罕见。朱氏家学顺应时代学术发展之主潮,呈现出由文学而理学而朴学的脉络,又深深植根于扬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充分吸收历代先贤尤其是扬州学派诸儒的学术精髓,同时打上了宝应学术以宋学为特色的地域文化烙印,为窥探清代学术发展奥曲之窗口。清代宝应朱氏家学在外部广泛汲取吴派、皖派及其他学派、学人之优长,择善而从、视野广阔,既重视考据、义理,又不废辞章,不别门户、不畏权威,以朴学为主而兼取宋学之长;在家族内部宝应朱氏家学传承有序,历来主张谨身节用、注重实学,并与宝应、扬州等地学术世家互相联姻,取长补短、砥砺共进,为家学传承持续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保障了宝应朱氏家学始终具有旺盛的学术生长力。理学方面,宝应朱氏自明代即有理学传统,至清初朱泽沄力倡程、朱,排抵陆、王,与亲密学侣王懋竑一道以考据之法精研朱子之学,为当时及后世学人所称道和取法。其朱子学为清代理学史之重要一环,其学术统系为宝应学人如刘台拱、成孺等接续,又为扬州学派汉宋兼采的融通之学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来源,其考据方法亦被族人朱彬、朱士端等取法并发扬光大。创辟之功,足可称道。朴学方面,朱彬、朱士端作为清代朴学主流流派——扬州学派的代表学人,在礼学、《说文》学、金石学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朱彬《礼记训纂》一书为清人新疏十三经不可或缺之重要一种,体现了扬州学派以汉学为主而兼采宋学,视野宏通、惟善是从、求古学之是的学术特色,为清代《礼记》学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礼学史上亦占据重要地位。而朱士端以小学为根底,兼以金石学考合经、史,考据之学愈加精纯。此外,其《说文校定本》《强识编》等书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纠驳亦多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在《说文》学领域理当占据重要一席。文学方面,宝应朱氏首先即以文学世家的面目闪耀于世,名播江淮,如明代朱应登,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引为同调,跻身“十才子”之列;其子朱曰藩,与何良俊、黄姬水等人开创“金陵六朝派”,亦引领一时风会。至清代,宝应朱氏在辞章之学上亦不稍懈,不仅参与人数多、着作数量众且广涉诸体,在诗、词、文、赋、诗文评等各领域均有作品问世,其中朱克生、朱经、朱士端之诗歌,朱彬、朱士端之古文,朱宗大、朱彬之诗话,朱彬、朱士端、朱效靖之家集编纂,皆各具面目,为人称道。此外,清代宝应朱氏学人在史学、文献学上亦有建树。如朱克简、朱泽沄之政论、史论,朱克生、朱士达等参与方志纂修,朱克生、朱辂、朱百遂等对谱牒、传状的编撰,或有裨时政,或以古鉴今,或保存史料,均为世所需,去取得当,为有用之学。概而言之,清代宝应朱氏学人众多、着述宏富,在理学、朴学、文学等领域成就突出,在方志、家谱、年谱、行状等地方文献及家族文献的编纂上亦有重要建树,无愧“江淮文献巨族”的称号。其由文学而理学而朴学的家学传承脉络又与明清学术潮流暗合,为明清学术世家的典型范例;其躬行实践、不慕荣利、实事求是、宏通广大的学术品格和学术追求,亦足堪后世学人取法效仿。
张固也[10](2018)在《古代目録中史部故事类源流新探》文中研究表明故事类的设置,并非源于《七録》。《晋中经簿》开创四部分类法,其丙部就有旧事、职官、仪典、法制四类,合编成一卷。从《隋书·经籍志》着録情况推测,故事鼎盛于晋代,主要记载朝政制度事例,兼具杂史、传记性质。隋唐以後,律令格式体制确立,援用事例的空间减小;六部行政体制确立,记载制度的典籍日丰。于是传统故事衰落,官曹职掌充斥,渐成鸠占鹊巢之势。清《四库全书总目》政书类并非如其序文所説从故事类发展而来,而是彻底废弃了传统故事类,将类似图书改入杂史、传记等类,另以"兼六职之全"的典制之书爲纲,以五部官曹职掌爲目,将各类制度专书统合爲一,创建了一个全新类目。其没有合并与吏部对应的职官类,实属不妥。
二、古代目录中史部故事类到政书类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目录中史部故事类到政书类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
第一节 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种卷计数与略序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二章 《隋书·经籍三子·医方》 |
第一节 编撰 |
一、四部分类的出现与定型 |
二、七分法的复古与成熟 |
三、七分与四部共荣 |
四、七分与四部融合 |
五、关于撰者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分集甲乙丙 |
二、细类分析 |
三、医方、道经、佛经的种卷计数与序文 |
四、相关问题论述 |
五、种卷分布 |
第三章 《旧唐书·经籍志·丙部子录》之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盛唐开元官修目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 |
二、中、晚唐时期的官修目录编修活动 |
三、《旧唐志》的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之明堂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新唐志》的撰修背景 |
二、《新唐志》的史料来源 |
三、《新唐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堂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子类·医书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宋史》的撰修背景 |
二、《宋志》的史料来源 |
三、《宋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宋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六章 《明史·艺文志·子类·艺术类·医术》 |
第一节 编撰 |
一、《明史》的撰修经过 |
二、明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明志》的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七章 《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医家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清志稿》的撰修经过 |
二、清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清志稿》的史料来源 |
四、《清志稿》后的相关目录撰修活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清志稿·医家》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八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流变 |
第一节 汉至隋时期: 六略之一,医分为四 |
一、《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公元前33至前7间—公元75至106间]) |
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 |
第二节 唐至元时期: 子部医方,从方至科 |
一、《隋志》至两唐书时期(唐至宋初[629-1060]) |
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 |
第三节 明至今时期: 一代医着,类属森然 |
一、《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 |
二、王绍曾《清志稿拾遗》至《清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 |
第四节 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 |
第九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利弊 |
第一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 |
一、正史医籍目录的各本特征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一般特点 |
第二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得失 |
一、正史目录的共性利弊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价值与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杭州府志·艺文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写作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地方志艺文志研究 |
(二) 《杭州府志》研究 |
第一章 方志艺文志概述 |
一、方志之源 |
二、艺文志之源 |
三、方志及方志艺文志 |
第二章 《杭州府志·艺文志》概述 |
一、明清浙江方志与方志学的发展 |
二、明清《杭州府志》概况 |
(一) “杭州府”概述 |
(二) “杭州府志”概述 |
三、《杭州府志·艺文志》概况 |
(一) (成化)《杭州府志·艺文志》概述 |
(二) (万历)《杭州府志·艺文志》概述 |
(三) (乾隆)《杭州府志·艺文志》概述 |
(四) (民国)《杭州府志·艺文志》概述 |
第三章 《杭州府志·艺文志》差异比较 |
一、艺文志体例及类目概述 |
二、《杭州府志·艺文志》体例及类目比较 |
(一) (万历)《杭州府志·艺文志》体例及类目 |
(二) (乾隆)《杭州府志·艺文志》体例及类目 |
(三) (民国)《杭州府志·艺文志》体例及类目 |
三、《杭州府志·艺文志》着述作者 |
(一) (万历)《杭州府志·艺文志》着述作者 |
(二) (乾隆)《杭州府志·艺文志》着述作者 |
(三) (民国)《杭州府志·艺文志》着述作者 |
四、《杭州府志·艺文志》编纂群体差异 |
(一) (万历)《杭州府志·艺文志》编纂群体 |
(二) (乾隆)《杭州府志·艺文志》编纂群体 |
(三) (民国)《杭州府志·艺文志》编纂群体 |
五、《杭州府志·艺文志》着述沿袭 |
(一) (乾隆)《杭州府志》对(万历)《杭州府志》的着述沿袭 |
(二) (民国)《杭州府志》对(乾隆)《杭州府志》的着述沿袭 |
第四章 《杭州府志·艺文志》辑录差异成因 |
一、官修政令及地方文化发展 |
(一) 官修政令 |
(二) 藏书之风 |
(三) 府学及书院文化 |
二、乡绅儒士为主导的编纂群体 |
(一) 府志编纂群体 |
(二) 乡绅儒士 |
(三) 科举题名 |
三、文学表徵与地域分布 |
(一) “浙派”诗学的发展 |
(二) 诗社集结及文学世家 |
(三) 诗与禅的融合——诗僧群体 |
四、浙东学派与志书考据 |
(一) 浙东学术的起兴 |
(二) 考据与实用学风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清苑艺文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清苑之概况 |
2.1 清苑之建置浅探 |
2.2 清苑之地理范围略述 |
2.3 清苑之教育及科举 |
2.4 清苑私家藏书及刻书 |
第三章 清苑着述总目 |
凡例 |
3.1 经部着述 |
易类 |
诗类 |
礼类 |
春秋类 |
群经总义类 |
四书类 |
3.2 史部着述 |
纪事本末类 |
传记类 |
诏令奏议类 |
地理类 |
政书类 |
金石类 |
3.3 子部着述 |
儒家类 |
兵家类 |
医家类 |
天文算法类 |
术数类 |
艺术类 |
谱录类 |
杂家类 |
3.4 集部着述 |
别集类 |
总集类 |
诗文评类 |
词曲类 |
3.5 丛书部着述 |
3.6 西学部着述 |
第四章 清苑着述情况综合探究 |
4.1 着者群体探析 |
4.2 着述类别探析 |
4.3 着述情况与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探析 |
第五章 三种重要文献之考述 |
5.1 [嘉靖]《清苑县志》考述 |
5.2 高鐈《渊颖集》考述 |
5.3 陈僖《燕山草堂集》考述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苑部分现存之金石碑刻 |
附录二 人名索引 |
附录三 书名索引 |
附录四 部分书影 |
致谢 |
(4)敦煌残写本《阃外春秋》(P.2501/P.2668)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篇:研究编 |
第一章 《阃外春秋》基本面貌 |
第一节 《阃外春秋》写卷叙录 |
第二节 《阃外春秋》成书原因 |
第三节 《阃外春秋》上献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阃外春秋》内容研究 |
第一节 《阃外春秋》的体例 |
第二节 P.2668《阃外春秋》的史文 |
第三节 P.2501《阃外春秋》史文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阃外春秋》部类归属及流传考述 |
第一节 《阃外春秋》部类归属 |
第二节 《阃外春秋》传播情况 |
第三节 《阃外春秋》之价值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下篇:释录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古代书目的文献价值揭示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创新点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文献揭示方法概述 |
第一节 书目 |
一、书目的概念与源流 |
二、书目的类型与现状 |
第二节 文摘 |
一、文摘的概念与源流 |
二、文摘的分类与现状 |
第三节 索引 |
一、索引的概念与源流 |
二、索引的分类与现状 |
第四节 综述 |
一、综述的含义与源流 |
二、综述的分类与现状 |
第五节 述评 |
一、述评的概念与源流 |
二、述评的类型与现状 |
第六节 书评 |
一、书评的概念与源流 |
二、书评的种类与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古代书目的文献价值揭示方法 |
第一节 部次法 |
一、六分法到四分法的嬗变 |
二、部次法:衡量价值的基本结构 |
第二节 类序法 |
一、总序:确立价值评判的基本依据 |
二、类序:建立“是”与“非”的二分话语模式 |
第三节 提要法 |
一、“知人论世”:作者生平的介绍 |
二、“以意逆志”:建构思想的典籍 |
第四节 小注和按语 |
一、小注 |
二、按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古代书目的文献价值揭示标准 |
第一节 内容标准:经史为尊 |
一、尊经:学术观念与政治观念统一 |
二、重史:经史同源与史评是非并重 |
第二节 思想标准:儒家为尚 |
一、以儒家思想“纲纪群籍” |
二、以儒家思想“评判是非” |
第三节 作者标准:人品为重 |
一、以作者人品为标准的原因 |
二、以作者人品为标准的体现 |
第四节 风格标准:实用为要 |
一、“器之用”:服务读者与科学研究 |
二、“道之用”:治国理政与辨章学术 |
第五节 版本标准:宋元为佳 |
一、内容之善:以学术价值为准 |
二、外形之善:以文物价值为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古代书目的文献价值揭示特征 |
第一节 伦理性突出 |
一、文献与“人”关系 |
二、文献的伦理限制 |
第二节 客观性缺失 |
一、客观性存在的依据 |
二、客观性陷落的尺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商务印书馆成长环境及近代史学发展需求 |
第一节 作为新式出版平台的有利环境 |
一、新式学堂的兴起 |
二、传统书业的没落 |
三、上海地区优越的人文地理条件 |
第二节 近代史学发展的客观因素 |
一、历史叙事方式的改变 |
二、商务印书馆新编历史教科书的有效实践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
第一节 早期史籍出版意识的变化 |
一、出版史籍的殷鉴救亡意识 |
二、自觉保存古代史学成果的意识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史籍出版双轨及其史学价值 |
一、张元济的史籍出版道路及其史学价值 |
二、王云五的史籍出版道路及其史学价值 |
三、商务印书馆出版史籍与史家反馈互动 |
第三章 中西交汇下历史类书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外国史着作出版的不断成熟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人物传记出版上新的突破 |
一、《少年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二、《中国史学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第三节 何炳松与商务印书馆历史类书籍的出版 |
一、何炳松重视西洋史学着述的出版方向 |
二、何炳松主编《史地小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第四章 分科分工下的历史类书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文化史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一、出版《中国文化史丛书》的史学酝酿 |
二、《中国文化史丛书》的组稿与来源 |
三、《中国文化史丛书》史学价值及意义 |
第二节 “大学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一、出版“大学丛书”的前期酝酿 |
二、“大学丛书”中历史类书籍质量的两重保证 |
三、“大学丛书”中历史类书籍的高质量 |
四、“大学丛书”的史学意义 |
第五章 杂志、工具书的出版及其史学贡献 |
第一节 《东方杂志》及其史学价值 |
一、史学史及史学方法研究类成果 |
二、中国史研究类成果 |
三、世界史研究类及其他成果 |
四、《东方杂志》的史学意义 |
第二节 出版工具书及其史学价值 |
一、《中国人名大辞典》及其史学价值 |
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及其史学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畿辅艺文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史梦兰与《畿辅艺文考》 |
第一节 史梦兰的乡隐人生 |
第二节 对畿辅文献整理的贡献 |
一、编纂四大方志 |
二、参与光绪《畿辅通志》体例编纂 |
三、襄助《畿辅丛书》刊刻 |
第三节 《畿辅艺文考》版本考述 |
一、编纂体制 |
二、稿本 |
三、钞本 |
四、版本比较 |
第二章 《畿辅艺文考》书目着录 |
第一节 条目编纂 |
一、着录内容 |
二、着录方式 |
第二节 条目统计与分析 |
一、条目统计 |
二、作者多条目者统计 |
三、着录特点 |
第三节 小注分析 |
一、小注内容 |
二、小注来源考 |
第四节 书目分类 |
第三章 《畿辅艺文考》的辑录体解题研究 |
第一节 解题安排 |
一、解题内容 |
二、解题分布特点 |
第二节 辑录来源 |
一、辑录来源 |
二、辑录方式 |
第三节 按语分析 |
一、针对对象 |
二、按语功能 |
第四章 《畿辅艺文考》的价值 |
第一节 保存畿辅文献 |
一、与同一时期畿辅艺文目的对比 |
二、与后出畿辅艺文目的对比 |
第二节 反映畿辅学术发展特点 |
一、按朝代更替来看 |
二、从四部分类方面看 |
三、从作者空间分布来看 |
第三节 编纂体例的启示意义 |
结论 |
下编:郭校本《畿辅艺文考》校正 |
凡例 |
附录 |
附录一:《畿辅艺文考》书目类例判定汇总表 |
附录二:作者籍贯统计表 |
附录三:版本图录 |
后记 |
(8)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
(一) 宝应朱氏家族文献整理 |
(二) 宝应朱氏家学宏观研究 |
(三) 宝应朱氏家学个案研究 |
(四) 研究趋势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兴起之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社会背景与文化政策 |
(二) 官方哲学与统治思想 |
第二节 人文渊薮 |
(一) 区位优越,经济发达 |
(二) 文脉深远,学术昌隆 |
第三节 家学渊源 |
(一) 明代宝应朱氏学人着述考述 |
(二) 明代宝应朱氏学行对后世朱氏家学之沾溉 |
第二章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传承谱系 |
第一节 清代宝应朱氏学人着述考述 |
第二节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之特色 |
(一) 源远流长,名家辈出 |
(二) 理学传家,尊崇朱子 |
(三) 工于诗文,兼善书画 |
(四) 立德修身,家风谨严 |
(五) 与世推移,暗合主潮 |
(六) 家族联姻,优势互补 |
第三章 清代宝应朱氏学人交游考述 |
第一节 朱泽沄交游考 |
(一) 师长前辈 |
(二) 友朋同道 |
(三) 门人弟子 |
第二节 朱彬交游补考 |
(一) 师长辈 |
(二) 友朋辈 |
第三节 朱士端交游考 |
(一) 师长前辈 |
(二) 友朋同辈 |
(三) 门人后学 |
第四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理学 |
第一节 清初理学之概况 |
(一) 清代以前之理学 |
(二) 清初之理学 |
第二节 朱泽沄之理学 |
(一) 生平学行 |
(二) 治学方法 |
第三节 朱泽沄理学思想的成就特色 |
(一) 对朱子尊、道齐头用功的论定 |
(二) 对朱子未发涵养工夫的抉发 |
(三) 对朱子经世致用思想的重视 |
第五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朴学 |
第一节 朱彬之朴学 |
(一) 广采博收,裁断准确——朱彬《礼记训纂》研究 |
(二) 择善而从,视野宏通——朱彬《经传考证》研究 |
第二节 朱士端之朴学 |
(一) 朱士端卒年及字号考辨 |
(二) 寻许氏源流,正后儒删改——朱士端之《说文》学 |
(三) 考经史文字,征诂训声音——朱士端之金石学 |
第六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文学 |
第一节 以诗阐理与以诗表情——宝应朱氏之诗歌 |
第二节 学至者文不求至而自至——宝应朱氏之古文 |
(一) 增益学问 |
(二) 裨补时政 |
第三节 吉光片羽,亦足可宝——宝应朱氏之诗文评 |
第四节 家族诗文,世世珍藏——宝应朱氏之家集编纂 |
(一) 《朱氏诗文世珍》之成书与版本 |
(二) 《朱氏诗文世珍》之内容 |
(三) 《朱氏诗文世珍》之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宝应朱氏家族世系表 |
附录二: 宝应朱氏家族世系图(一至十九世) |
附录三: 朱彬《经传考证》引人说统计表 |
附录四: 朱彬《经传考证》引书统计表 |
附录五: 朱士端《说文校定本》引书统计表 |
附录六: 朱士端《强识编》引书统计表 |
附录七: 朱士端《强识编》引人说统计表 |
附录八: 朱士端对段《注》之纠驳平议 |
附录九: 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引书统计表 |
附录十: 朱士端年谱简编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四、古代目录中史部故事类到政书类的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D]. 付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杭州府志·艺文志》研究[D]. 许羽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清苑艺文志研究[D]. 杨臣. 河北大学, 2020(08)
- [4]敦煌残写本《阃外春秋》(P.2501/P.2668)研究[D]. 宋若谷. 兰州大学, 2020(01)
- [5]中国古代书目的文献价值揭示原理研究[D]. 关思雨.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6]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D]. 方啸天. 扬州大学, 2019(02)
- [7]《畿辅艺文考》研究[D]. 李立然.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9]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D]. 程希. 扬州大学, 2019(04)
- [10]古代目録中史部故事类源流新探[J]. 张固也. 中国四库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