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范小梅[1](2021)在《从“追赶”到“跨越”: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发展递进》文中提出教育现代化既是新时代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手段,也是目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短板,其发展由此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梳理薄弱学校内涵、发展视角递进和可行性发展框架,客观呈现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产生、发展、改造的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薄弱学校应面向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重视集群效应,催生"新型校校合作";加强文化特质淬炼,助力差异化发展;具化内生目标,构建互补共生发展新常态,以此实现从"追赶"向"跨越"的实践递进。
周浩[2](2021)在《基础教育资源互联网共享的发展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建设理念的不断升级,互联网共享时代随之到来。资源共享因为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增进收益上的优势,正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逐渐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设理念也在不断升级,各种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及软件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家政策的主要方向是致力于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的提高,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深化“三个课堂”和线上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在资源共享上仍面临着校际资源共享壁垒、资源开发利用单一和信息化应用水平等现实问题,在现有政策上存在着落实性不足、针对性不强和深入性不够等客观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研究我国基础教育资源互联网共享的发展历程,梳理国家政策相关内容和产业发展概况,分析政策具体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加快建立统一资源平台,实现跨区域资源流通,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以及构建资源认证体系等措施。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优化信息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国家政策需要在完善信息化顶层设计、推动教育理念更新和探索资源共享新机制等方向上加大制度创新。实践充分证明,基础教育资源互联网共享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优化师生素养等方面都具有着现实意义。
暴占杰[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杨小微,游韵[4](2021)在《教育现代化的中国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全球现代化"后来者"的中国,要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教育现代化道路,应持何种视角并据此指导自己的行动。通过透析历史与当下背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土基因成为探寻要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教育现代化中国视角的基本构成,包括中国现代化的性质研判、立场持守和视角选择;厘清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要义,在于对经典现代性的扬弃;梳理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维度以及重政策导向、抓主要矛盾、唤基层活力等重要特征。从这一视角出发,聚焦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如下基本判断:激活内生动力、选择跨越式发展路径、提升特色意识和创新精神,以期形成中国教育现代化"一地一案、分区推进"和"一校一策、生动发展"的局面。
陈友谊,廖伟,邹强[5](2021)在《教育信息化:助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新选择——基于咸宁市咸安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农村义务教育要实现均衡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是必由之路。为了助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不少农村学校以信息化建设为改革突破口,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农村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发展成效。咸宁市咸安区依托信息化创新机制体制,优化教育治理能力,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不断缩小城乡区域间、校际间差距,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新路径。
张小梨[6](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提出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刘孟祎[7](2020)在《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日益凸显,这其中就包括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不仅促使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使教育资源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方法更加合理化,随着高质量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系统地研究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面临着一些共性的挑战,目前河北省还没有形成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机制。本文旨在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索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河北省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借鉴。绪论部分主要阐明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一部分从基本理论出发,对文章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同时详细阐述了城乡融合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公平三个理论,奠定文章的基础;第二部分从教育信息化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逻辑关系入手,分析信息化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以及能够实现的可能性;第三部分梳理了河北省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实践,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基础上对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成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四部分从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和体系不完善、教育信息资源供给难以满足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和信息化教育队伍薄弱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河北省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五部分从多个角度给出了河北省加快推进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结语部分,总结概括上文中心内容,并对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进行展望。
聂玉[8](2019)在《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现阶段正处于国家机构改革和X自治区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期,也是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机构调整和改革的重要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质量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其对教育行业信息化的统筹管理和主导推进作用,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和发展,进而促进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本文主要以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为研究对象,以其在信息化方面的职能定位为出发点,以信息化建设任务目标为牵引,梳理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通过查阅文献、对比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涉及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统筹规划、技术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最后结合我国及X自治区教育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及现阶段拓展目标,借鉴先进省份实践经验,建议通过充分重视并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统筹管理和规划、推进信息新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的创新融合、加强教育行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快速提升本地区信息化水平。本次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借鉴当前扶贫攻坚工作经验和路径探讨教育行政部门如何通过行政管控和政策引导解决偏远及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攻坚问题。二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相融合,探讨如何利用新技术加强X自治区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统筹管理和规划,优化和完善教育行业安全维稳、资源共享、因材施教、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升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
程明喜[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寸待宏[10](2019)在《云南边疆地区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云南省边疆地区与城市中学间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云南边疆地区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层层深化下正逐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论文以陇川县A中学为例,从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现状、软件建设现状和人员培训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并收集相关资料及统计数据,分析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学校建设与运用的具体情况,以此来了解云南省边疆地区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层原因。另一方面,应用净现值法及年限折旧法,对陇川县A中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投资效益评估。最后基于问题,从学校教育信息化规章制度、教育信息化建设软硬件运行能力保障机制、教师信息化培训及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二、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从“追赶”到“跨越”: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发展递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内涵与外延 |
二、从“追赶”到“跨越”: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发展的视角递进 |
(一)扶贫补偿视角与“扶薄” |
(二)比较优势视角与“改薄” |
(三)优质均衡视角与“优薄” |
三、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框架 |
(一)发展机制 |
第一,关注学校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动力机制。 |
第二,关注学校内部的文化创生机制。 |
(二)分维实践 |
(三)经验模式 |
四、新时代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进路 |
(一)重视集群效应,催生“新型校校合作” |
(二)加强文化特质淬炼,助力差异化发展 |
(三)具化内生目标,型构特色发展新常态 |
第一,激发教书育人内驱力。 |
第二,把握跨越发展生命线。 |
(2)基础教育资源互联网共享的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文献统计 |
二、国外研究评述 |
三、国内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基础教育资源互联网共享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基础教育网络的普及 |
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 |
二、教育信息网络建设 |
三、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
第二节 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 |
一、优质教育资源开发 |
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
三、建设“三通两平台” |
第三节 “互联网+教育”的倡导 |
一、提出“互联网+”概念 |
二、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和应用 |
三、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
第二章 基础教育资源互联网共享的政策效果 |
第一节 实现城乡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 |
第二节 促进公共服务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 |
第三节 推动“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资源全覆盖 |
第三章 基础教育资源互联网共享的具体问题分析 |
第一节 面临困境的城乡校际资源共享 |
第二节 陷入壁垒的教育资源开发利用 |
第三节 流于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 |
第四章 针对基础教育资源互联网共享的政策优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资源整合建立统一共享平台 |
一、健全国家级网络资源平台 |
二、建立区域级公共服务平台 |
三、构建校级资源共享平台 |
第二节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有效流通 |
一、鼓励城乡学校结对的行动机制 |
二、强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意识 |
三、促进三个课堂建设的深入应用 |
第三节 推动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融合 |
一、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优化教学空间 |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深化应用能力 |
三、提升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
第四节 构建统一的教育资源认证体系 |
一、完善的技术支撑和政策保障体系 |
二、全面的资源共享建设开发体系 |
三、高效的校企合作共建管理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4)教育现代化的中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背景透视 |
(一)作为先行者的西方现代化理念 |
(二)作为后来者的中国现代化定位 |
1. 康有为:“物质救国”与“以中衡西” |
2. 梁启超:“新民说”与“弃西返中” |
3. 梁漱溟:“三种路向”与“双重批判” |
(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现代化 |
1. 从新学制引进开启中国教育现代化 |
2. 以教育实验为标准的科学化进程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全面学苏、冒进改革,为“四化”服务 |
4.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从服务现代化转向自身现代化 |
二、教育现代化中国视角的基本构成 |
(一)中国现代化的性质、立场与视角 |
1. 中国现代化的性质研判 |
2. 中国现代化的立场坚持 |
3. 中国现代化的视角选择 |
(二)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及中国视角的维度构成 |
1.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要义在于对现代性的扬弃 |
2. 构成教育现代化中国视角的基本维度 |
(三)教育现代化中国视角的特殊性所在 |
1. 重政策导向,谋整体推进 |
2. 抓主要矛盾,求迎刃而解 |
3. 唤基层活力,呈生动局面 |
三、中国视角下对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判断与问题聚焦 |
(一)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动力何以内生 |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能否跨越式发展 |
(三)中国教育现代化如何实现特色发展 |
(5)教育信息化:助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新选择——基于咸宁市咸安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1.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
2.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农村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 |
二、咸安区依托信息化建设助推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实践探索 |
1.问题导向:找准影响学校发展的制约因素 |
2.价值引领:构建基于教育公平的发展定位 |
3.任务驱动:构建优质发展的实施体系 |
4.系统支持:建立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保障机制 |
三、依托信息化建设助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实践探索的思考 |
1.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应将农村特色作为基本追寻 |
2.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应体现“教育为主”的基本原则 |
3.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抓住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 |
4.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强调政府主导 |
(6)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
三、深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
一、产业发展情况 |
二、“宝安模式”内容 |
三、“宝安模式”成效 |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
一、“职教集团”背景 |
二、“职教集团”特点 |
三、“职教集团”成效 |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一、“校企合作”现状 |
二、“校企合作”内容 |
三、“校企合作”成效 |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
四、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国内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相关研究 |
2.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 |
3.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 |
4.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教育信息化 |
2.城乡一体化 |
3.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
(二)理论基础 |
1.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3.教育公平理论 |
二、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一)信息化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中的作用 |
1.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 |
2.提升教师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
3.提高学生信息化素质与学习效率 |
4.增强师生互动,实现精准教学与精准助学 |
(二)信息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可能性 |
1.信息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技术可能性 |
2.信息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方式可能性 |
三、河北省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状况 |
(一)河北省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有益探索 |
1.加强教育信息化技术装备建设 |
2.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
3.深化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
4.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
5.推进网络教育下的教育精准扶贫 |
(二)河北省以信息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成效分析 |
1.教师、学生参与教育信息化的主观意愿及客观机会 |
2.教师、学生在参与教育信息化中的价值获得 |
3.信息化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中能发挥的作用 |
四、河北省以信息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1.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
2.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和体系不完善 |
3.教育信息资源供给难以满足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 |
4.信息化教育队伍薄弱 |
(二)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育信息化财政经费投入不合理影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
2.僵化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缺乏活力 |
3.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不成熟掣肘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
4.高素质教育信息化人才匮乏制约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
五、河北省加快推进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优化路径 |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创新区域教育体制机制 |
1.重视教育信息化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中的作用 |
2.强化省级统筹,整合教育信息化部门管理职能 |
3.加强教育督导,形成制度化的问责与评估机制 |
(二)加强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保障力度,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
1.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总量 |
2.持续保障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和有效的运行维护 |
3.形成多元化投入支持机制 |
4.坚持试点示范引领、项目引领 |
(三)优化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模式 |
1.加强面向城乡共享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
2.创新资源供给方式,鼓励多主体积极参与 |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
1.加强教师信息技能专业培训 |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教师网络研修 |
3.完善人才管理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调查问卷(教师) |
(二)调查问卷(学生) |
(三)访谈提纲(学校管理人员) |
致谢 |
(8)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框架和方法 |
四、拟解决的重点及难点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章 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概况与现状 |
一、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建设概况 |
二、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建设现状 |
第2章 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信息化建设经费严重不足 |
二、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 |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缺少维护 |
四、教育管理和督导手段落后 |
五、信息化应用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率低 |
六、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不足 |
七、信息化人员不足能力弱 |
第3章 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
一、信息化建设重视不足 |
二、信息化建设统筹管理不足 |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融合不足 |
四、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
第4章 推进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充分重视并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筹管理和规划 |
三、攻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保障 |
四、建立教育大数据平台,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五、打造教育云平台,优化教育公共服务环境 |
六、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
七、加强教育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云南边疆地区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建设在边疆地区的蓬勃发展 |
1.1.2 边疆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特殊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云南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个案研究 |
2.1 云南边疆地区教育信息化整体建设情况 |
2.2 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概况 |
2.2.1 陇川县A中学基本情况 |
2.2.2 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概况 |
2.2.3 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概况 |
2.2.4 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软件建设概况 |
2.2.5 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概况 |
2.2.6 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人员培训概况 |
2.2.7 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数据交换与共享 |
第3章 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个案建设调查分析 |
3.1 调查准备 |
3.2 基于访谈法的陇川县A中学信息化建设分析 |
3.2.1 访谈提纲 |
3.2.2 结果分析 |
3.3 基于问卷调查的陇川县A中学信息化建设效果分析 |
3.3.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2 调查结果分析 |
3.4 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4.2 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原因 |
第4章 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投资效益评估 |
4.1 评价方法 |
4.1.1 净值法 |
4.1.2 年限折旧法 |
4.2 分析评价思路 |
4.3 分析过程 |
4.3.1 投入情况 |
4.3.2 陇川县A中学历年信息化投入的收益方面 |
4.3.3 陇川县A中学历年信息化投入的耗损方面 |
4.3.4 陇川县A中学净现金值估算方面 |
4.4 结果论述 |
第5章 陇川县A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保障 |
5.1 健全学校教育信息化规章制度,提升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营能力 |
5.1.1 健全信息化规章制度,扭转错误功利心态 |
5.1.2 提升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营能力,确保投资比率合理化 |
5.2 完善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加大教学资源开发共享力度 |
5.2.1 提升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丰富信息化建设资金吸纳渠道 |
5.2.2 加快配套设施更新力度,强化教学资源开发及共享 |
5.3 强化教师信息化培训及考核,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 |
5.3.1 选拔教师分层培训,厘清培训应用侧重点 |
5.3.2 强化教育信息化管理,健全教育信息化激励机制 |
5.4 深化信息化教学及课程改革,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 |
5.5 提升高端设备利用率,建立精品课程网站提升投资效益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结论总括 |
6.1.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F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从“追赶”到“跨越”: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发展递进[J]. 范小梅.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1
- [2]基础教育资源互联网共享的发展政策研究[D]. 周浩.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4]教育现代化的中国视角[J]. 杨小微,游韵. 教育研究, 2021(03)
- [5]教育信息化:助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新选择——基于咸宁市咸安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 陈友谊,廖伟,邹强.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1(01)
- [6]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7]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刘孟祎.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X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D]. 聂玉. 吉林大学, 2019(03)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云南边疆地区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个案研究[D]. 寸待宏.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教育信息化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