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渡电阻熔断引起有载分接开关故障(论文文献综述)
廖军,刘之奎,蒋欣峰,李腾,丰景[1](2021)在《±1100kV换流站有载分接开关检测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昌吉—古泉±11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昌吉至古泉工程从电压等级±800k V上升至±1100k V,输送容量从640万千瓦上升至1200万千瓦,经济输电距离提升至3000km至5000km,是国家电网在特高压输电领域持续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刷新了世界电网技术的新高度,开启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新纪元,对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示范作用。本文将以该换流站为例,详尽地阐述±1100k V换流站有载分接开关检测方法,以此为鉴。
张志恒[2](2021)在《一起220 kV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故障的分析及处理》文中提出针对一起220 kV主变在运行中发生的有载开关事故,通过现场检查、电气试验和解体分析,确定事故是因在有载开关家族性缺陷停电处理过程中,对转换开关更换后连接导线螺栓未紧固到位,经过一定次数档位切换后松动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引起故障发生。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关运行检修建议。
金雷,鲁非,周凯,罗维,刘睿[3](2021)在《一起220kV变压器真空有载分接开关故障诊断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一起220kV变压器真空有载分接开关故障案例,分析了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故障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王昱皓[4](2021)在《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电气与机械特性的状态评估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电力设备的状态评估技术的研究愈发重要。有载分接开关作为有载调压变压器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是一种在不中断输出的情况下改变变压器匝数比的机械装置。保证有载分接开关的机械工艺制造水平以及运维检修水平是其正常运行的关键,它也将影响有载调压变压器以及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有载分接开关的故障是造成变压器各种事故的一种主要原因,而在有载分接开关的故障类型中,机械故障占据了绝大多数。有载分接开关的机械故障会影响其切换动作过程,导致切换过程中过渡电路的开关参数发生改变,其电气特性因而发生相应变化;另一方面,振动信号中包含着丰富的机械状态信息,机械故障的发生会使切换动作时的振动信号发生明显变化。对有载分接开关机械状态的评估关系到整个设备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此,本文从切换过程中的电气特性及机械特性两方面出发,对有载分接开关的综合状态评估技术进行研究。本文所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过程电气性能研究。为揭示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过程的电气特性,选取常用的真空式单电阻双隔离转换触点过渡结构的有载分接开关,对其过渡原理进行了研究。搭建相应的有载分接开关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研究正常工况下的有载分接开关电流、电压等电磁暂态特性,重点研究该结构过渡电路触头间的恢复电压及环路电流以验证有载分接开关可以顺利完成档位切换的必要条件。同时仿真研究不同过渡电阻阻值及多种异常状态对真空开关切换过程电磁暂态特性的影响,为有载分接开关的设计选型及状态评估提供参考。(2)有载分接开关操动过程机械振动信号特征提取算法研究。当有载分接开关发生异常状况时,其操动过程中的机械振动信号也会发生变化,其中蕴含着故障后的特征信息。为了准确的提取和反映故障特征,本文寻求更加有效且适用于有载分接开关工程领域的特征提取算法。将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引入有载分接开关机械振动信号的处理中;提出能量比值、K-L散度及自相关函数相结合的分量优选准则,以有效选取分解得到的一系列有限带宽本征模态函数;最终提取相应的样本熵、均方根值特征参数。(3)有载分接开关机械状态综合评估技术研究。在有载分接开关电磁暂态特性及振动特征提取算法研究基础之上,采用了概率神经网络,通过麻雀搜索算法对概率神经网络的平滑因子进行优化。利用Bagging集成算法,通过异构分类器的方式,将优化后的概率神经网络与其他弱分类模型进行集成。将切换过程的电流电压等电气特征参数与机械振动信号的特征参数输入至改进的集成概率神经网络中进行状态评估,最终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提高了分类准确度,可在状态评估领域中进一步应用。
殷碧华[5](2020)在《220kV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与检测》文中认为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关键设备,为电网传输交流电能,是远距离输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如何降低变压器故障程度,及时止损,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加强对电力变压器各种故障现象的监测并做好故障分析和诊断,剖析故障的产生机理、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能有效地发现早期潜伏性故障,并对已有故障的严重程度做出判断来决定设备是否需要停运退运,能有效地避免电力系统故障与连锁故障的发生和扩大。本文针对220k V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与检测,主要工作如下:(1)将变压器常见的故障以功能和部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划分为九类,“功能性”划分更能体现变压器多样性的故障特点,并详述了目前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通过声音、油位、温度等直观判断,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红外、局放等带电检测以及绕组变形、直流电阻等常规停电检测。通过这些检测手段和试验方法,为诊断分析提供支撑依据,更准确、科学反映变压器的健康状况和内部潜在故障。(2)结合故障诊断的需要,提出了将故障树分析法应用于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分析与检测中,把最终发生的故障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故障发生的一切原因为目的,从而理清故障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从表象到本质,从总体到局部逐渐细化,用清晰易懂的树形图清楚的表达故障发生的原因及现象,有利于实现对完整变压器系统故障和部位故障的综合考虑。(3)通过变压器的故障实例说明对变压器进行故障模式与故障树分析对于设备的运维以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指导意义,更有利于运行和检修人员了解变压器的状况,合理安排检修维护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变压器运行中实际巡视维护的建议,多角度全方位的保障变压器的安全稳定。
傅建军,付垒,万堃[6](2019)在《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用1拖2整流变压器的运行与维护》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加强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用1拖2整流变压器的运行与维护,保证烧碱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经验。
祝小松[7](2019)在《基于虚拟样机的有载分接开关典型故障模拟与优化设计方法》文中认为变压器是变电的关键环节,在电网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变压器的稳定运行对于保证电网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有载分接开关作为有载调压变压器中唯一可动部件,可实现电压的平滑调节,在电网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有载分接开关的广泛使用,由于分接开关设备故障问题而引起电力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供电质量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有载分接开关故障机理与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提出了有载分接开关虚拟样机搭建与多维度优化设计方法,并搭建了有载分接开关振动检测平台对模型和数据进行了校验。主要工作如下:(1)广泛调研了国内外有载分接开关故障类型与数据,分析了有载分接开关电气和机械动作配合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有载分接开关故障数据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得到了有载分接开关的典型故障类型,以及典型故障特征与故障机理。(2)本文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并结合数学约束方程,首次提出了有载分接开关虚拟样机的混合建模方法,依据此方法搭建了有载分接开关虚拟样机模型,详细介绍了分接开关内部机械机构与原理。结果表明,在保证虚拟样机搭建正确有效的前提下,采用混合建模方法能够大大减少有载分接开关建模工作量,提高建模效率,缩短研发周期。(3)为提取分接开关振动信号,在有载分接开关虚拟样机的基础上搭建了有限元子模型,结合基本动力学方程,并利用微暂态求解方法与罚函数法接触控制实现了瞬态振动信号的高频率采集。搭建了有载分接开关振动检测试验平台,采集了典型故障振动信号,利用变分模态分解的方法将试验与仿真振动信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振动信号具有很好的吻合度,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样机搭建与高频信号采集方法的正确性,为有载分接开关的故障诊断与识别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4)基于有载分接开关虚拟样机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多维度优化设计方法。采用快捷易懂的模块设计形式,提出了四模块优化设计步骤——目标模块、样机关联模块、数值计算模块、优化设计模块,同时根据有载分接开关自身结构属性与特点,介绍了不同模块内部的计算与分析方法。基于有载分接开关机械疲劳优化实例,对多维度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维度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满足不同优化类型的设计要求,实现了最佳设计方案的快速抓取,对于提高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张知先[8](2019)在《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分析与状态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载分接开关(on-load tap-changer,OLTC)是变压器实现调压操作的核心组部件,其运行状态对变压器的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OLTC的状态可通过分析OLTC动作时产生的振动信号进行诊断,该方法易于实现现场应用。针对目前基于振动信号的OLTC状态诊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工程需要,本文基于OLTC自身的特点,结合现代信号分析、异常检测、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开展变压器OLTC振动信号分析与状态诊断方法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有:(1)研究了OLTC振动信号的采集与预处理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多个测点的检测效果,提出一种有利于检测OLTC本体状态、传动机构状态的加速度传感器布置方案。分析了OLTC振动信号的常见噪声,提出基于维纳滤波器的OLTC振动信号降噪算法。分析了OLTC振动信号与OLTC动作时序的关联关系,分析了OLTC不同动作阶段振动信号的波形特征,设计了基于Teager能量算子-双门限法的OLTC振动信号阶段划分方法,基于该方法检测了并联OLTC动作时间一致性。(2)研究了OLTC振动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针对OLTC振动信号的典型特征,提出基于CEEMD的OLTC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提出基于S变换-SVD的OLTC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提出基于GHM多小波变换的OLTC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提出时频域划分线、时频矩阵变异系数、奇异向量重心等特征参量。分析了OLTC处于不同状态时,特征参量的变化。(3)研究了基于振动信号的OLTC状态诊断方法。提出基于局部异常因子的OLTC异常状态诊断方法,基于待测样本与正常样本集的比较,发现和确定异常状态的严重程度。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OLTC故障模式识别方法。开展了OLTC状态诊断方法的现场应用研究,基于对OLTC工作原理的分析,对OLTC不同工作位置的振动信号进行了类别划分。现场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OLTC状态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刘钊,冯正军,胡嘉,李晓溪[9](2016)在《110kV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轴销脱落故障分析》文中提出针对一起变压器保护动作情况,通过油化试验、高压试验以及设备解体检查,确定变压器跳闸的主要原因是有载分接开关机构轴销脱落故障,深入分析轴销脱落的原因,提出防止轴销脱落的措施和建议。
李海凤[10](2016)在《基于高压侧取压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负荷多样化致使电压波动问题日趋严重。在无功功率充足的情况下,配电变压器采用有载调压技术是稳定电压最有效的方式。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技术在未来电网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和学者针对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研究室在前期针对该项目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果,并成功研制出变压器样机。然而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高低压绝缘问题,严重影响到其运行的可靠性。作为分接开关的反并联晶闸管位于高压侧,而触发电路以及控制系统位于低压侧,这种方式下,当高压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位于低压侧的控制系统以及位于高压侧的分接开关都将承受较高的电压,利用电源变压器和光电耦合器来实现高低压绝缘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致整个调压装置损坏。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本实验室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光纤通信技术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效果,于是选择将光纤通信与有载调压结合,利用光纤通信技术高压电气隔离的优势,设计了反并联晶闸管光纤触发电路,以及双向晶闸管光纤启动电路,利用光纤技术成功的解决了无触点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高低压绝缘问题,但是由于光纤通信成本较高,不利于今后大面积的推广及应用。为了解决此问题,以便推进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配电变压器的工程应用,本文设计出一种新的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技术方案,即基于高压侧取压的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技术方案。从配电变压器高压侧A相绕组两分接头间取电压,一方面为整个控制系统提供电源,一方面用于检测电压,这样控制系统和分接开关同样都位于配电变压器高压侧,从根本上解决了高低压侧绝缘问题。本研究方案设计出新的启动方式,不需要专门的启动支路。利用额定档分接开关的导通连接高压绕组与中性点来进行配电变压器的启动。具体过程为在配电变压器上电的瞬间,单片机监控系统存在一定的延时,通过设计触发电路,额定档分接开关利用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导通,同时为了防止非额定档分接开关也导通产生环流,在非额定档分接开关与熔断器之间安装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这样在上电瞬间只有额定档分接头与中性点间处于导通状态,正常启动无触点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待单片机控制系统延时结束后,进入正常的调压程序,实现有载自动调压。在实验室应用该研究方案进行模拟实验,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一台带有过流保护的三相调压柜、一台0.4/10kV升压变压器组成高压调压器,模拟电网电压的变化给30kVA-10/0.4k V的实验样机供电,分别在空载、阻性负载和阻感性负载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能够正常启动且可以进行平稳的调压。实验室模拟实验可行后,将该实验装置带到哈尔滨格瑞德电力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进行现场带负荷试验,启动可靠,运行平稳,最后应用该实验方案制作出试验样机,在本车间内作为厂用变挂网运行,样机运行将近一年未出现任何问题。
二、过渡电阻熔断引起有载分接开关故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渡电阻熔断引起有载分接开关故障(论文提纲范文)
(1)±1100kV换流站有载分接开关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典型的有载分接开关故障 |
2 换流站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振动检测方法 |
2.1 有载分接开关振动声学测试方法 |
2.2 检测解决的问题 |
2.3 检测依据 |
3 检测内容 |
3.1 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电机电流检测 |
3.2 换流变有载分接声学振动检测 |
3.3 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过渡电阻检测 |
结束语: |
(2)一起220 kV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故障的分析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事故过程 |
1.1 事故经过 |
1.2 设备参数 |
2 现场检查与电气试验 |
2.1 外观检查 |
2.2 电气试验 |
3 有载分接开关吊芯检查 |
4 有载分接开关故障原因分析 |
5 结语 |
(3)一起220kV变压器真空有载分接开关故障诊断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故障及现场检查情况 |
2.1 现场外观检查情况 |
2.2 现场试验情况 |
2.3 分接开关现场检查情况 |
3 厂内检查情况 |
3.1 厂内试验情况 |
3.2 解体检查情况 |
4 分接开关过渡电阻故障模拟试验 |
4.1 过渡电阻丝参数 |
4.2 实验室模拟试验 |
4.3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5 故障原因分析 |
6 防范措施及建议 |
7 结束语 |
(4)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电气与机械特性的状态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研究现状 |
1.2.2 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过程电气特性研究现状 |
1.2.3 有载分接开关机械振动信号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有载分接开关状态评估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过程电气特性研究 |
2.1 有载分接开关结构和功能 |
2.2 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过程原理分析 |
2.2.1 有载分接开关过渡电路 |
2.2.2 有载分接开关过渡电路切换动作原理 |
2.3 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过程电磁暂态仿真 |
2.3.1 真空式有载分接开关电磁暂态仿真模型 |
2.3.2 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过程仿真分析 |
2.3.3 过渡电阻对切换过程的影响 |
2.3.4 有载分接开关机械故障电磁暂态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载分接开关机械振动信号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
3.1 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基本原理 |
3.2 IMF分量优选准则 |
3.2.1 虚假分量筛选 |
3.2.2 噪声分量筛选 |
3.3 特征参数选取 |
3.3.1 样本熵 |
3.3.2 均方根值 |
3.4 实例分析 |
3.4.1 CEEMDAN分解过程 |
3.4.2 IMF分量优选 |
3.4.3 特征参数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集成概率神经网络的有载分接开关状态评估技术研究 |
4.1 概率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4.2 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概率神经网络 |
4.2.1 麻雀搜索算法原理 |
4.2.2 麻雀搜索优化概率神经网络模型 |
4.3 改进的集成概率神经网络 |
4.3.1 Bagging集成算法原理 |
4.3.2 改进的集成PNN |
4.4 有载分接开关状态评估模型 |
4.5 实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220kV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与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变压器故障检测研究现状 |
1.2.1 基于DGA的故障检测方式 |
1.2.2 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检测方式 |
1.2.3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理论基础 |
2.1 电力变压器故障分类 |
2.1.1 绕组 |
2.1.2 铁心 |
2.1.3 分接开关 |
2.1.4 引线 |
2.1.5 套管 |
2.1.6 绝缘油 |
2.1.7 冷却系统 |
2.1.8 保护与测示系统 |
2.1.9 油箱 |
2.2 直观判断 |
2.2.1 外观判断 |
2.2.2 声音 |
2.2.3 温度 |
2.2.4 油位 |
2.3 带电检测技术 |
2.3.1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检测技术 |
2.3.2 红外诊断方法 |
2.3.3 局部放电 |
2.4 停电检测技术 |
2.4.1 绕组直流电阻检测 |
2.4.2 绝缘电阻及吸收比、极化指数检测 |
2.4.3 绝缘介质损耗检测 |
2.4.4 绕组变形检测 |
2.4.5 工频耐压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故障树分析 |
3.1 故障树分析法介绍 |
3.2 故障树分析法流程 |
3.2.1 故障树建立 |
3.2.2 故障树符号 |
3.3 电力变压器故障树 |
3.3.1 变压器故障主树 |
3.3.2 变压器故障子树 |
3.4 故障树可靠性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压器故障实例分析 |
4.1 故障实例 |
4.1.1 变电站概况 |
4.1.2 设备相关信息 |
4.1.3 历史故障处理情况 |
4.1.4 故障树分析方法判断 |
4.2 变压器巡视维护建议 |
4.2.1 专业巡视 |
4.2.2 日常维护 |
4.2.3 安装验收 |
4.2.4 资料汇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6)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用1拖2整流变压器的运行与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 1拖2整流变压器及其特点[1] |
1.1 1拖2整流变压器 |
1.2 1拖2整流变压器的特点 |
2 整流变的运行 |
2.1 整流变的投运 |
2.2 整流变的停运 |
3 1拖2整流变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
4 整流变渗漏油故障 |
4.1 整流变渗漏油故障的分类 |
4.1.1 整流变内渗漏油故障 |
4.1.2 整流变外渗漏油故障 |
4.2 整流变渗漏油故障的原因分析和维修方法 |
4.2.1 焊接处渗漏油 |
(1) 原因分析。 |
(2) 处理措施。 |
4.2.2 密封件渗漏油 |
(1) 原因分析。 |
(2) 处理措施。 |
4.2.3 法兰连接处渗漏油 |
(1) 原因分析。 |
(2) 处理措施。 |
4.2.4 铸铁件渗漏油 |
(1) 原因分析。 |
(2) 处理措施。 |
4.2.5 螺栓或管子螺纹渗漏油 |
(1) 原因分析。 |
(2) 处理措施。 |
4.2.6 散热器渗漏油 |
(1) 原因分析。 |
(2) 处理措施。 |
4.2.7 瓷瓶及玻璃油标渗漏油 |
(1) 原因分析。 |
(2) 处理措施。 |
4.2.8 气体继电器的渗漏油故障 |
(1) 原因分析。 |
(2) 处理措施。 |
5 整流变有载开关的运行 |
6 整流变有载开关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 |
6.1 电动操作机构故障 |
(1) 调挡电动机不转。 |
(2) 凸轮控制器坏。 |
(3) 有载开关挡位内外显示不一致。 |
6.2 有载开关挡位内过渡电阻故障 |
(1) 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
(2) 处理措施。 |
6.3 有载开关室内的油严重碳化变质 |
(1) 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
(2) 处理措施。 |
6.4 有载开关内部老化 |
(1) 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
(2) 处理措施。 |
7 整流变其他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 |
(1) 整流变油箱内有强烈而不均匀的噪声和放电声音。 |
(2) 整流变油枕或防爆管喷油。 |
(3) 整流变在正常负荷情况下, 油温不断升高。 |
(4) 在整流变的引出套管上有大的裂纹, 表面有放电及电弧的闪络痕迹。 |
8 结语 |
(7)基于虚拟样机的有载分接开关典型故障模拟与优化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振动声学检测法 |
1.2.2 虚拟样机技术 |
1.2.3 结构优化设计 |
1.3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2 有载分接开关动作原理与故障归纳 |
2.1 引言 |
2.2 有载分接开关电气与机械配合原理 |
2.2.1 有载分接开关总体结构 |
2.2.2 电气与机械配合原理 |
2.3 典型故障特征与机理 |
2.3.1 有载分接开关故障类型统计状况 |
2.3.2 有载分接开关典型故障的机理与规律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有载分接开关虚拟样机建模与信号提取方法 |
3.1 引言 |
3.2 数学约束方程与虚拟制造混合快速建模方法 |
3.2.1 数学控制方程 |
3.2.2 有载分接开关计算机虚拟制造 |
3.2.3 有载分接开关虚拟样机模型 |
3.3 基于中心差分法的高频振动信号提取方法 |
3.3.1 有限元子模型 |
3.3.2 基本动力学方程 |
3.3.3 微暂态求解 |
3.3.4 面-面接触与罚函数法收敛控制 |
3.3.5 高频振动信号采集 |
3.4 本章小结 |
4 有载分接开关虚拟样机校验 |
4.1 有载分接开关振动检测试验 |
4.1.1 试验原理 |
4.1.2 试验条件 |
4.1.3 有载分接开关试验平台搭建 |
4.1.4 传感系统搭建 |
4.2 弹簧磨损的故障模拟 |
4.3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调解 |
4.4 试验与仿真信号的对比校验 |
4.5 本章小结 |
5 有载分接开关的多维度优化设计方法 |
5.1 引言 |
5.2 多维度模块设计 |
5.2.1 目标模块 |
5.2.2 样机关联模块 |
5.2.3 数值计算模块 |
5.2.4 优化设计模块 |
5.3 分接开关疲劳优化实例 |
5.3.1 优化目标 |
5.3.2 疲劳寿命计算 |
5.3.3 优化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分析与状态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有载分接开关结构简介 |
1.2.1 真空组合式有载分接开关 |
1.2.2 真空复合式有载分接开关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2 有载分接开关状态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的采集与预处理 |
2.1 引言 |
2.2 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的采集 |
2.2.1 变压器用真空复合式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采集 |
2.2.2 换流变用真空组合式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采集 |
2.2.3 换流变用并联油浸组合式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采集 |
2.3 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的预处理 |
2.3.1 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降噪 |
2.3.2 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阶段划分 |
2.3.3 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包络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3 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分析与特征提取 |
3.1 引言 |
3.2 模态分析法 |
3.2.1 CEEMD与其它模态分析方法的比较 |
3.2.2 基于CEEMD的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特征提取 |
3.3 内积变换法 |
3.3.1 基于S变换与SVD的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特征提取 |
3.3.2 基于多小波变换的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特征提取 |
3.4 本章小结 |
4 有载分接开关状态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有载分接开关状态诊断方法研究 |
4.2.1 基于局部异常因子的有载分接开关异常状态诊断 |
4.2.2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有载分接开关故障类型识别 |
4.3 有载分接开关状态诊断方法现场应用研究 |
4.3.1 同一有载分接开关不同切换动作振动信号分析 |
4.3.2 不同有载分接开关同一切换动作振动信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110kV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轴销脱落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故障判断 |
2.1 油色谱分析 |
2.2 高压试验数据分析 |
2.2.1 绝缘电阻试验 |
2.2.2 介质损耗及电容量试验 |
2.2.3 绕组直流电阻试验 |
2.2.4 低电压短路阻抗试验 |
2.2.5 铁心绝缘电阻试验 |
2.3 一次设备解体检查 |
3 故障原因分析 |
3.1 高压V相绕组直流电阻数据异常原因 |
3.2 有载油室短路过程分析 |
4 防范措施及建议 |
(10)基于高压侧取压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本实验室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案 |
1.3.1 本文完成的主要任务 |
1.3.2 研究的实施方案 |
2 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总体实施方案的设计 |
2.1 主电路总体接线图 |
2.2 调压原理理论分析 |
2.2.1 变压器调压的基本原理 |
2.2.2 本研究方案有载调压分接头的设置 |
2.3 本研究方案变压器运行流程及调压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3 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执行机构各单元组成及工作原理 |
3.1 分接开关的选择 |
3.1.1 不平衡运行过程中性点偏移情况 |
3.1.2 分接开关的确定 |
3.2 阻容吸收电路的设计 |
3.3 过渡支路的设计 |
3.4 启动功能的实现 |
3.4.1 采用蓄电池供电的启动方式 |
3.4.2 接触器启动方式 |
3.4.3 基于光纤触发的双向晶闸管启动方式 |
3.4.4 本研究方案启动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4 有载调压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
4.1.1 +5V直流电源电路单元 |
4.1.2 采集电压单元 |
4.1.3 电压过零检测单元 |
4.1.4 控制信号输出电路 |
4.1.5 复位电路 |
4.1.6 故障闭锁电路 |
4.2 软件设计 |
4.2.1 主程序的结构设计 |
4.2.2 触发分接开关子程序的设计 |
4.2.3 故障闭锁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触发电路的设计及触发功能的实现 |
5.1 SCR触发电路 |
5.2 SCR触发电路参数设计与验证 |
5.2.1 SCR触发电路元件参数选择 |
5.2.2 SCR触发电路元件参数的实验验证 |
5.3 TRIAC触发电路 |
5.4 本章小结 |
6 有载自动调压运行试验与结果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室模拟实验 |
6.3 现场带负荷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控制触发板实物图 |
附录 B 控制触发功能实验室检测实验连接图 |
附录 C 无触点有载调压装置实验室模拟实验图 |
附录 D 无触点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现场试验实物图 |
附录 E 无触点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样机实物图 |
附录 F 控制系统调压程序 |
附录 G 无触点有载调压整机实验的原理接线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过渡电阻熔断引起有载分接开关故障(论文参考文献)
- [1]±1100kV换流站有载分接开关检测方法[J]. 廖军,刘之奎,蒋欣峰,李腾,丰景. 电子世界, 2021(24)
- [2]一起220 kV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故障的分析及处理[J]. 张志恒. 黑龙江电力, 2021(06)
- [3]一起220kV变压器真空有载分接开关故障诊断及分析[J]. 金雷,鲁非,周凯,罗维,刘睿. 变压器, 2021(09)
- [4]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电气与机械特性的状态评估技术研究[D]. 王昱皓. 山东大学, 2021(12)
- [5]220kV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与检测[D]. 殷碧华.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6]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用1拖2整流变压器的运行与维护[J]. 傅建军,付垒,万堃. 氯碱工业, 2019(06)
- [7]基于虚拟样机的有载分接开关典型故障模拟与优化设计方法[D]. 祝小松. 重庆大学, 2019(01)
- [8]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分析与状态诊断方法研究[D]. 张知先. 重庆大学, 2019(01)
- [9]110kV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轴销脱落故障分析[J]. 刘钊,冯正军,胡嘉,李晓溪. 河北电力技术, 2016(03)
- [10]基于高压侧取压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技术的研究[D]. 李海凤.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