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路朝天——近年来广东话剧创作透视(论文文献综述)
杨先艺,王永东,王乔萌[1](2021)在《再现中华民族建设改革、民族奋斗与伟大复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代语境下百年中国艺术思想的话语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百年时代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思想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以时代语境和艺术演变双线并行的逻辑结构,展开了对于中国百年艺术思想发展的嬗变研究,再现了中华民族建设改革、民族奋斗与伟大复兴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百年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伴随于中国文艺事业从新民主主义文艺到社会主义文艺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性飞跃,论文从四个方面展开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历程的中国艺术发展史回顾,分别是革命时期现实主义的萌起;抗战时期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新中国建设时期现实主义的争鸣与反思;改革开放时期多元文化视域下的现代艺术繁荣。在这个恢宏而壮阔的艺术史展开中,这些艺术作品构成了革命艺术史的两个谱系:一是革命艺术的艺术演进历程;另一条是艺术作品展现党的革命征程。文章通过对中国近现代艺术百年中"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议题的回顾,鉴析了中国艺术百年的发展演变规律。百年艺术历史画卷中承载的中国精神与革命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根基。可以看到,在这百年艺术史的展开中,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艺术家自觉地用艺术作品描写并记录党为民族解放与民族崛起奋斗的画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崇高性、人民性、整体性在这百年艺术历史画卷中已直观地传达了出来,中国艺术肩负起以艺术演绎的形式记录历史、唤醒人民、号召团结的国家重任。回顾百年中国艺术发展史,中国百年艺术画轴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团结奋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缩影,同时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艺术在不断完善自身审美修辞、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推进国家形象建设、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过程之中经历与实现的伟大征程。将中国百年艺术的发展置于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长廊中进行回顾与研究,有助于我们厘清中国艺术当下及未来发展的"总体性问题"。
孟亮亮[2](2021)在《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说明
曾春艳[3](2021)在《张执浩诗歌论》文中认为大音希声,张执浩以他罕见的耐心在三十多年的诗歌写作历程中,始终遵袭着中国文学自诞生起就关注日常生活和个体生命的传统,坚持有态度、有难度的诗歌写作,不断打磨自己的诗歌质感,在多年的探索中以其丰厚而有质感的作品给当下文坛注入了朴实、纯净的生命力,尤其是他对“日常性”的开掘,在毫无诗意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歌的矿脉,让诗歌最大程度贴近日常,既使他的诗歌具有极强的异质性和辨识度,又扩展了当代诗歌的表现意义。近几年来,张执浩的诗歌质感和美学追求日渐醇熟,特别是2018年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后,评论界对张执浩诗歌成就的关注愈发呈显性,但对其诗歌的整体性研究或专项性研究仍有较多欠缺。本论文以张执浩的诗歌文本为基础,结合其散文、小说、访谈及现有研究成果,对张执浩诗歌进行整体性研究,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论述其诗歌的阶段性、日常性和抒情性,以便更好地评析张执浩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及成就。第一章梳理张执浩诗歌的创作历程。细读张执浩的七本诗集,结合其生活经验、写作经验,及不同时期的诗歌质感和美学流变,将其诗歌创作划分为:“美声”阶段甜腻亮烈的青春抒情、“撞身取暖”阶段玄思厚重的生活叙事和“宽阔”阶段豁达悲悯的中年书写,而且深入挖掘各阶段美学气质转变的原因,呈现出动态的诗歌创作历程。第二章探讨张执浩诗歌的日常性。这部分围绕三方面展开:日常生活现场入诗使诗歌具有实感,在琐碎的细节中挖掘生活的意味,探寻个体具体存在的可能性,又显示出强大的现实精神;生活化语言入诗保持了语言的鲜活性;生活化意象群的使用实现了诗歌的“及物性”。而且张执浩对日常性的开掘中融入了他“目击成诗、脱口而出”的诗学理念,具有较强的异质性。第三章分析张执浩诗歌的抒情性。张执浩诗歌的抒情性主要体现在其意象和语言两方面,本章着重论述其诗歌语言中蕴含的乡土诗情和生命诗情。在城市化进程中,故乡变得遥不可及,张执浩在一次次“离乡”和“还乡”的叙述中显现出浓郁的乡土诗情;而其诗歌中对生命苦难的喟叹和对死亡的思考又凸显出厚重的生命诗情,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李柯颖[4](2020)在《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跨国生产与文化建构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影视译制剧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绝佳载体。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是通过影视剧译制方法减少中老文化交流障碍、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中国影视剧的老挝语译制还存在着实践薄弱、理论不足、文化折扣等问题。本文的调查对象——云南皇威传媒有限公司是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乃至东南亚语译制的领头羊,本文基于对昆明、老挝两个调查地点的实地调研,针对相关译制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大量一手资料和真实数据,采用归纳研究、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综合文化研究、传播学、符号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进行译制现象的微观写作和作品解读,旨在提升对老挝语译制生产及其文化建构的认知和理解。全文共四章:第一章梳理中国影视剧对外译制业的发展历程,以及面向东南亚和老挝的影视译制发展情况。第二章结合个案调查,总结并分析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跨国联合译制生产模式、流程和内容。第三章在跨国生产与文化建构的辩证关系基础上,对老挝语译制剧进行文本分析,阐述文化建构的具体内容。第四章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问题与反思。本文研究重点是通过总结老挝语译制“生产实践”内容,分析老挝译制剧“文化产品”价值内涵,探究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文化意义”——建构老挝观众的文化认同和译制参与者的特殊文化身份,从而为减少中国影视文化向老挝传播的文化折扣,提升我国影视译制事业的理论研究与译制事业实践能力进献微薄之力。
周映君[5](2020)在《纪录片《麦当劳难民》创作报告》文中指出王府井,北京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午夜降临之后的王府井依旧人声鼎沸,灯火阑珊,然而有一群人却背着行囊趁着夜色走进麦当劳,为最基本的生存与睡眠作斗争,他们就是“麦当劳难民”。北京的“麦当劳难民”是一群有故事的人,白天的他们隐于人潮混迹于各大餐厅捡饭,晚上蜷缩在各个麦当劳的角落寻求片刻的安宁。初来北京的“麦难民”是一群怀抱希望与理想的北漂青年,努力多年的他们仍然无法实现阶级的跨越,甚至无法保障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因为社会压力、家庭困境以及身体原因,他们被迫开始了在麦当劳的流浪日子。本片选取了两位“麦当劳难民”为主人公,以访谈和跟拍的形式建构出了一个“麦难民”的故事,解答了作者拍摄前对于“麦难民”的思考,他们为什么流浪?何以维生?麦当劳与“麦难民”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吉俊虎[6](2019)在《刘恒影视文学研究》文中提出百余年来的电影史实说明,文学是“电影的素材基地”,中国电影一直与文学保持着亲密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前期,我国影坛出现一次艺术高峰,电影导演“第五代”崛起,确立了中国电影的世界形象,为电影史留下了诸多经典作品。这批作品中,在影视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刘恒的身影。之后,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迎来了新时期的第二个高峰,如在“新写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从现实真实状态中发掘人的生存状态,用更贴近生活的笔法呈现现实的作品,其中也有刘恒的身影。不论从投身影视创作的时长、创作作品的数量,还是从其艺术成就、商业口碑等角度看,刘恒都堪为一典型代表。他的创作实践及作品值得深入研究。文乃言之载体,言为心声,刘恒的内在品格和创作理念是支撑他影视文学创作的主要力量。他性格谦和温厚,人生阅历丰富,文学修养厚重,又能坚守社会使命感进行创作,将文字融汇进生命,不断在剧本创作中表达深刻的思考。首先,他认为写小说和写剧本是一样的性质,只要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哪一种方式都是有意义的。其次,他能正确理解影视艺术创作的综合性,影视文学仅是要素之一,所以应在这一环节中追寻意义。第三,刘恒对投拍后适当改动剧本表示理解,但出于对作品的责任感,不会放任他人修改,而是在“妥协”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另外,他对改编、作品结构与人物形象塑造问题等问题都有自己明确的理念。刘恒是在内、外因合力作用下走上影视文学创作之路的,文革结束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思潮,给中国文学和电影创作带来了又一个“蜜月期”是外因;刘恒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他作为新写实小说创作主将,在故事的构思、主题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及语言的驾驭方面的优势是内因。刘恒影视实践早期,主要是对自创小说的改编,之后,他将改编的笔端转移到对他人小说的改编上,扩大了改编对象的选择范围,在影视文学质量与数量方面有了突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改编理念与创作原则,进而进入了直接创作影视文学阶段。角色意识确立,创作日趋成熟。刘恒影视文学的主题内涵丰富,主要有:直面“食”“色”本性;从人物的行为表现和命运结局等呈现的宿命观;将目光放在社会底层普通老百姓身上,对善良、豁达、诚信等传统价值观内蕴的挖掘;对战争与人性之间关系的阐释,战争是冷酷无情的暴力手段,而人性是柔软的温情寓所,战争最终以它的残酷打败温情、泯灭人性了吗?刘恒在作品中给出了他的思考;对时代主旋律精神内涵的丰富阐释,《云水谣》《集结号》等集中体现了新主旋律的特点。他的创作始终跟随时代,且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文学细腻地感受关照着人的改变,描述出在外在环境的冲击下,信仰、勇气、毅力、真诚、美好等珍贵品格的价值所在。刘恒把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放在首位。他的作品总的主旨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笔揭示生存的本相,以此探寻人生命的哲学意义,这一探讨自然离不开“人与生活”的纠葛故事。总体来看,刘恒用“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和挣扎在生活中的“小人物”、英雄主义男性、各色次要人物、及人物群像等一系列符合大众审美况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关于英雄人物的定位,刘恒向来坚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人物更接地气,能够真实地触动大众,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刘恒影视文学情节结构丰富多样,多见的是戏剧式情节,这是对我国叙事传统与民族性的坚持。此类情节采用渐入式的开端,在镜头缓缓的移动中,拉开故事的序幕,人物渐次登场,人物关系也不急于揭示,而是在对话中逐渐清晰起来,让观众随着眼前生活图卷的展开,渐渐走入剧中人物的情境中。矛盾冲突与结构方面,多样而复杂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多重人物关系相互连结,使剧情朝着看似合理却又无可奈何的方向发展刘恒的影视文学“不甘平凡”,情节的安排在震慑人的情感传达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刘恒将自己的小说作品影视化,台词口语化与方言使用是最突出的变化,他刻意通过“蒙太奇思维”手法,将电影化的想象意识投射到文字中,特别是心理蒙太奇的运用,将主客观、幻觉与现实进行交叉表现,将人物的意识通过潜意识里思绪的无序切换,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转换成视觉呈现。刘恒常常通过人物的对话与心理描写控制节奏,在情感发展大趋势的牵引下使局势有张有弛,调控着剧情的节奏。在表达人物内心时,常以“通感”的艺术手段来使抽象的情感外化。刘恒试图借鉴“色彩视像化”手段,通过对色彩和声音的营造,选择合适的意象,调节自身的语言模式与表达方式,借象征内涵丰富情节意蕴。刘恒影视文学的艺术风格首先体现在着力最多的人物塑造方面,他的影视文学常常从平民视角展开叙事,关注小人物、“多余”人,对人物形象的多角度、多面向呈现,描述社会底层普通民众的生存现状,揭示精神方面的困境。使刘恒的影视作品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层次。其次,他的影视作品以零度视角审视故事情节,隐没宏大的时代背景等体现出新写实主义的风格,第三,为调适审美大众化需求,刘恒影视作品内容方面符合大众审美心理,乡音的使用、简单有力的对话个性化对白凸显人物,另外在戏剧性叙事、平民色彩方面都聚力于大众化传达。总之,刘恒对电影市场的认知与众不同,他从不把自己拘囿于作家“套子”,总是灵敏地审度时势,市场潮流的需要、大众审美的趋向,都在刘恒创作的考虑因素中。他像水一样自如地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照着社会的变化,用一如既往真挚的笔锋、变化多端的题材来反映时代和处于时代中的人群。刘恒的创作经历值得总结,他在文学性、故事戏、电影性、思想性方面的实践,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唐绪超[7](2018)在《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审美取向与人文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产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大陆独立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在当下中国,独立纪录片以与主流纪录片相补充、相对立的形式而存在,它以个人化的视角通过影像的方式表达了创作者对社会生活及人类命运的理性思考,更具有独立精神和人文关怀。在纪录片这个影像的大家族当中,独立纪录片与主流纪录片二者相辅相成,研究独立纪录片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不仅对其自身有重要的文本意义,对主流纪录片而言,也有可借鉴之处;中国大陆的独立纪录片因其特殊的发展背景,在审美取向与人文价值两方面有着其它影像类型所不具备的特质与意义,以这两方面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于丰富整个纪录片的研究至关重要。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法结合案例分析法,并从美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借鉴相关内容。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独立纪录片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中国独立纪录片进行概念的界定、内涵的外延和发展历程的梳理。其中,将发展历程分为以精英文化为主导的探索期、内省与自觉的成熟期、DV盛行的平民期、网络新媒体加持的广泛传播期四个阶段。第二部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审美取向研究。这一部分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审美取向主要划分为拍摄手法的纪实化与直接化、题材选择的平民化与边缘化、影像品格的诗意化与实验化、记忆之美的个人化与碎片化四个方面,并结合具体的作品对每一个审美取向呈现出的特点做了详尽的剖析。第三部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人文价值研究。这一部分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人文价值主要划分为精英意识的批判与反思、大众立场的关照与弘扬、社会问题的镜像与映照三个方面。第四部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问题反思。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中国独立纪录片自身发展的不足、外部环境的困扰、问题解决之策略三个方面。首先,自身发展的不足包括道德与伦理困境、取材边缘化的泛滥、对西方话语权的迎合三方面的问题;其次,外部环境的困扰包括资金的来源困难、播放渠道的狭窄、与先进制作理念的脱轨三方面的问题;最后,给出了三点建议性的问题解决策略,分别是提高创作者的专业技能与理论水平、搭建好完善的创作平台与播映渠道、提升文化自信并借鉴国外制作经验。最后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
孙少石[8](2018)在《电信诈骗犯罪及其治理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电信诈骗与公安打防之间的互动为对象,探讨在互联网兴起的背景下,以电信诈骗为代表的网络犯罪的特征、手法、组织形式、它对公安传统刑侦体制带来的挑战,以及公安的回应。电信诈骗于1997年始于中国台湾地区,至2008年在台湾岛内泛滥成灾,从2004年开始,电信诈骗从台湾传入大陆,并在大陆迅速发展蔓延。目前,已经形成若干个有地域特征的职业犯罪群体,他们与台湾的诈骗团伙构成两大派系,对大陆实施诈骗。近十年来,电信诈骗的增速远远高于其他犯罪类型,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社会损失惨重,其危害性已经不容低估。依托于互联网及各种社交软件,电信诈骗犯将一个完整的犯罪过程切割成若干个环节,派生出提供通讯线路和专业洗钱的灰色产业生态。这些环节之间通过外包或者众包,分工不断细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时犯罪风险得以分散。就由此带来电信诈骗没有传统作案现场可言的问题,同时造成了没有物理痕迹可供勘察和提取的后果,让诈骗犯在自身无需空间位移的前提下,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施远程侵害。电信诈骗的这种犯罪手段天然地决定了它的犯罪组织形态必定有别于传统的金字塔形式,表现为各个环节之间松散、混沌、非结构的特征。面对这一颠覆时空维度的犯罪,公安机关长期以来处于疲于奔命的被动局面。对于承担一线打击任务的县级公安来说,持续的客场作战让他们在案侦经费、警力部署、对外协作等方面上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扭曲和紧张。结果就是,公安机关普遍不会打击、不敢打击,甚至不想打击电信诈骗。由于击中了公安的软肋,电信诈骗逐步成为犯罪的洼地。这就是为什么近些年,在暴力犯罪和传统侵财类犯罪平稳和收敛的情况下,左右全国刑事案件发案走势的是电信诈骗的原因。在公安系统单打独斗已经无力应付局面的情况下,穷则思变。首先是中央政府开始制定国家层面的行动计划,通过系统性的制度调整扭转颓势,即综合施策。其中的核心在于银行、通讯两大与电信诈骗紧密联系的系统与公安系统的协同,在本文中以银行和警方的协作作为主线展开。通过对案件侦办平台和反诈骗中心的机制梳理,呈现银行是如何向公安机关开放银行卡的查询、止付、冻结权限的,建立了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工作机制。公安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有跨地区才能搜集线索和反制诈骗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公安完全受诈骗犯摆布的窘境。另一方面,公安自身也在组织调整。公安机关的领导管理体制是“双重领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这一体制内嵌于一个更为基础性的治理模式:行政发包制。这种以行政治理任务层层下达和指标分解为特征的治理模式的集中表现就是属地管辖,反映在公安侦查上,即总是以本辖区作为基地展开打击、防控。这一制度安排对于明晰属地责任无疑是有意义的,但同时它也难以避免地造成各管一摊、各自为战的局面。对于传统犯罪问题或者治理问题,由于空间跨度低,这一制度大致行而有效地运作,但对于电信诈骗这一同时牵扯多个地方受害者、公安的犯罪,以行政发包制为底色的侦查模式自然表现出一种无所适从,县级公安处在一个上下左右缺乏有力支援的孤岛上,换言之,透过电信诈骗,我们应该看到传统治理模式正在经受社会整体变迁带来的挑战。那么,作为回应,公安部开始推动强化上级公安对下级公安在组织、指挥、技术、专家、对外协助等方面的支撑,形成集约作战的新机制,以全国一盘棋对冲电信诈骗这张犯罪黑网。这隐含的是对以行政发包制为内核的传统治理模式的调整。通过对电信诈骗和政府打击治理互动的复盘,一条暗线贯穿始终,那就是集权与分权:互联网加剧了经济自由化的程度,电信诈骗或者网络犯罪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它将自由以极端的形式彰显出来,但在这个局面中,其实公安、银行、通讯各个系统也出现了过度分权以至于资源支离破碎的状况。因此看似是对立的两个面向,但二者有内在的相通性。换言之,着眼于电信诈骗问题的解决,却不仅仅局限于电信诈骗,在治理社会问题过程中,制度自身也在收敛和矫正。本研究系法律的经验研究,以事实分析带动推理论证。通过长期、沉浸地在公安机关的调研,对电信诈骗现象、公安侦查、公安管理制度、警银合作等方面做通盘、系统性把握,全景式呈现公安系统与电信诈骗的博弈格局。尽管本研究针对的是当下的一种犯罪现象,也许这个现象本身只是昙花一现,但可以预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网络犯罪在数量、规模还会增加,其手段、形式还会翻新,因此以电信诈骗这一现象作为样板,提取与反思政府因应网络犯罪、新型问题的治理经验,居危思危,是本研究更为长远的立意与抱负。
黄新炎[9](2018)在《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文中指出上海纪录片发展,依托于上海影视,尤其是依托于上海电影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上海电影发展历史中具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其透露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始终影响着上海影视的发展,也影响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无论在思想理念,还是技术手法和人才培养方面,与上海电影关系渊源很深的上海早期纪录片创作和上海科教纪录片创作,相对而言,更为直接地影响了本文所关注研究的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和进步。从1980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组开始,由电影纪录片面来的电视纪录片开始有了正规军,为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创作发展提供了人员、经费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本文基于简要回溯深厚的上海影视文化历史影响的视野,梳理研究了 1980年至2017年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述其各个历史阶段的创作实践及理念发展、代表作品及传播效果,初步归纳并勾勒出这个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脉络、衍变轨迹及文化影响。伴随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起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上海纪录片人,继承了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具有中国新现实主义特征的民生电影精神,比较自觉地把拍摄对象聚焦于市民百姓,深入里弄和街头进行纪实创作,通过讲述基层社会和市民百姓故事来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实。1986年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努力扩大上海纪录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认真学习日本、美国等国外相对先进的纪录片理念,使“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流派成为当时上海纪录片创作的主要理念及手法。于是,上海纪录片开始自觉塑造能使人有感同身受的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传统的工农兵形象,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生动画面而拥有广泛传播的影响力,注重运用长镜头技术来体现纪录片创作的改革及影响力,从而使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特征基本成型,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伴随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初步辉煌,中国第一个电视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应运而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该纪录片栏目的开设与播出,是“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在体制内确立的标志,在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其间,《纪录片编辑室》不仅探索纪录片栏目化生存之道,引领上海纪录片乃至影响了全国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发展繁荣,而且在针对纪录片创作过度使用或者违反真实性原则使用“真实再现”“情景再现”创作手法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情景模拟”的观点及主张。另外,《经典重访》的创意及创作、拍摄和传播,对优秀纪录片的再传播、再学习,都进行了很好的商业化探索,也开启了类似纪录片续集拍摄制作的先河,具有积极的历史影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纪录片编辑室》经历了从辉煌趋于平淡,其中既有上海纪录片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时代变化方面的因素。2002年,上海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又迈出了重要而历史性的一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该频道的创立,在拓展国内外纪录片传播影响的同时,很好地进行了上海纪录片创新发展及传播方面的积极探索,获得了不少较为成功的进步发展。其中在商业化背景下创设的《大师》栏目,能够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弘扬名家大师精神,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人文情感和价值观引领,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档案》栏目则通过从历史中去仔细找寻,挖掘以上海档案为主的生动故事,以悬念、模拟和动画等手段提升系列纪录片的影响力和观赏性。同时,上海纪实频道在努力适应现代消费的环境变化,积极改革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及制播模式。2014年,上海纪实频道上星播出,全方位适应国际化、网络化、全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推进上海纪录片的最新发展。近年来,上海纪录片在探索更为客观真实的市民百姓生活系列纪录片《急诊室故事》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使自觉融合客观纪实与主观制作为一体的系列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很快上马,极大地提振了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上海纪录片人积极推出融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为一体的《横穿美利坚》,强化国际合作和品牌营销,还拍摄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海上丝绸之路》,以独有的上海纪录片表达方式参与国际传播并产生积极影响。为了尽可能客观而全面深入地研究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历史,笔者采访了10位涉及上海纪录片发展历史的名人,设计并收集了《大师》栏目的前测、后测的调查问卷及研究,收集了《纪录片编辑室》创立至今播出的纪录片节目表和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从创立至2017年的获奖纪录片名录,并且将其相关文字资料都列为附录,作为本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李冠骏[10](2017)在《周浩纪录片研究》文中指出自90年代新纪录运动以来,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始终沿着体制边缘艰难地前行,从早期建构审美乌托邦的想象与反叛,到新世纪以来向社会和大众意识的回归,独立纪录片在承担着留存记忆、映照现实的理想愿景同时,也成功引领了一大批愿意独立发声的同行者。南方周末及新华社摄影记者出身的周浩,希望摘掉有色眼镜重新表达自我对世界的态度,由此加入了独立纪录者的行列。作为一位有着体制内身份却坚持跳出体制内视野的导演,周浩区别于其他纪录片导演的最大特质就是他十几年的记者生涯,这成就了他的作品兼具深度报道与直接电影的表现风格。他关注公共空间的流转与社会群体的生存境遇,凭借异常冷静的视角观察着当下社会,他还在一部部作品中,摸索着纪实与真实之间的本质关系,视点的游移与主体意识的介入使他巧妙地规避了预设架构的方式;他的作品从不会流露出批判的锋芒,而是为了呈现一个本真的社会,他用独特的镜头节奏打破社会意识的隔膜,试图建构一种影像与现实双向互通的交流模式。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新纪录运动的概念在消散,但纪实精神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吸引了更多有志之士,以纪实精神为旗帜,以鲜活的在场感感知着当下社会。虽然表达空间还多受限制,但独立纪录片已经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纪录产业的融合与商业模式的出现也为纪录片带来了日益多元的发展机遇。本论文将主要采用“作者论”与多学科理论下的文本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辅以对纪录片导演的访谈,聚焦周浩的纪录片创作,并对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趋向做整体的梳理与观照。绪论部分概述了周浩的成长经历和职业转向,并结合其纪录片的创作历程,进行概括性的评述,梳理周浩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同时对独立纪录片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爬梳剔抉,继而阐明本论文的核心思路及创新点。第一章“纪实的突围:周浩纪录片的话语表达与美学流变”。本章旨在浅析周浩纪录片作品在风格、视点和题材方面蕴含的特质,找寻周浩作品中静态的话语表达和动态的美学流变。一、周浩纪录片风格的形成深受其职业经历影响,他也继承并发扬了直接电影的美学风格,最终让自己的创作形成了兼具深度报道与直接电影的复调表达;二、周浩在其创作中不依赖单一的视点进行影像表达,而是在“摄像机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基础上,重新思索导演与摄影机、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了一种游移的创作视点;三、周浩的纪录片将公共空间视为其影像表达的重要舞台,他的纪录片题材都与公共空间领域的运转与流通息息相关,不论是群体描写还是单个人物刻画,都是对公共空间下生存关系的拷问。第二章“现实的投影:周浩纪录片的空间呈现”。本章旨在通过周浩对公共空间的重构来分析纪录片中空间意象的表达与生成。一、通过对中国纪录片和周浩作品中关于公共空间题材的书写来找寻纪录片空间表达的源起;二、以纪录片《棉花》为例,分析这部影片中通过跨地域空间的并置推进,来呈现对断裂社会和农工命运的考察;三、从周浩纪录片中提取“临时的家”的空间意象,反思漂泊与离乡给人们带来的困境与转变;四、通过《急诊室》和《差馆》两部作品映射多元牵制的社会语境,呈现公共机构运转下的焦虑与迷惘,表达公共空间交往中的撕扯关系。第三章“混沌的真实:周浩纪录片的主体意识建构”。本章通过导演主体意识的介入与建构,探讨纪录片真实性、伦理与道德、社会意识偏离等问题的产生与消解。周浩的纪录片一直在反思导演与被摄对象的关系演变,导演在承担了纪录片原罪之痛的同时,也试图用主体意识的介入消解社会意识的偏见与异化,周浩在主体意识介入的同时也做好了留白,让观众能够在真实影像的感召下,重塑对社会意识的觉知与体认。第四章“成长的觉醒:独立纪录片生产机制的转变”。本章选取笔者与周浩、郭静、吴建新三位纪录片导演的访谈,并结合导演的创作路径来探析当下中国纪录片生产机制的转变,主要从导演多重身份的构成、体制内外的合作、纪录片的制作到传播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期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之路提供经验与参照。结语部分总结了周浩纪录片之路的探索与突破,拒绝被定义和标签化,在观照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同时,也持续思索着纪实与真实之间的冲突与纠葛,在独立纪录片迎来回归大众的机遇时,他的创作历程对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中国纪录片也在彷徨与期待中开始颠覆过去。
二、大路朝天——近年来广东话剧创作透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路朝天——近年来广东话剧创作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1)再现中华民族建设改革、民族奋斗与伟大复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代语境下百年中国艺术思想的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时期现实主义的萌起(1921—1937) |
(一)“西学东渐”下文艺意向的“中西合璧” |
(二)觉醒年代的艺术革命与使命担当 |
二、革命战争时期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1937—1949) |
(一)战地艺术的形成与重塑 |
(二)民族形式与艺术自觉的形成 |
(三)文艺新方针的确立 |
三、新中国建设时期现实主义的争鸣与反思(1949—1979) |
(一)以工农兵艺术为表现题材的创作阶段 |
(二)艺术的分疏阶段 |
(三)人民艺术的启蒙阶段 |
四、改革开放时期多元文化视域下的现代艺术繁荣(1979—2021) |
(一)“伤痕艺术”和“生活流”艺术思潮 |
(二)“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艺术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
(三)新世纪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 |
(四)新时期党的文艺思想及其主流价值观 |
(五)新时期以来其它艺术种类的繁荣 |
五、结语 |
(3)张执浩诗歌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张执浩的诗歌写作历程 |
第一节 “美声”阶段:青春写作的精神诉求 |
一、诗歌启蒙 |
二、走向自觉的写作 |
第二节 “撞身取暖”阶段:下潜生活的玄思探索 |
一、叙事元素的融入扩展诗歌文本的内部空间 |
二、丧母经验丰厚诗歌的情感容量 |
第三节 “宽阔”阶段:中年情怀的随性书写 |
一、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 |
二、重新审视故乡和童年 |
第二章 张执浩诗歌的日常性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现场入诗 |
第二节 生活化语言的使用 |
第三节 生活化意象群 |
第三章 张执浩诗歌的抒情性 |
第一节 诗意的自然意象 |
第二节 饱含审美情感的诗歌语言 |
一、浓郁的乡土诗情 |
二、厚重的生命诗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跨国生产与文化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课题的缘起 |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影视剧“走出去”相关研究 |
(二)中国影视剧译制产业与发展的研究 |
(三)老挝传媒影视业发展的研究 |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一)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二)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 |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
五、调查研究的对象与实施策划 |
(一)调查研究的对象 |
(二)调查研究的实施计划 |
第一章 中国影视剧对外译制业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剧译制业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初步发展时期 |
二、改革开放后短暂辉煌时期 |
三、新千年多元化发展时期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剧东南亚语译制业的发展概况 |
一、中国影视剧东南亚语译制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影视剧东南亚语译制的发展优势 |
三、中国影视剧东南亚语译制业的现状调查 |
第三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发展概况 |
一、老挝国内传媒业发展背景 |
二、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发展特点 |
三、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个案调查 |
第二章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跨国生产 |
第一节 老挝语译制剧的跨国联合译制生产模式 |
一、跨国联合译制生产模式的形成历程 |
二、跨国联合译制生产模式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老挝语译制剧跨国生产的生产流程 |
一、翻译 |
二、审稿与审查 |
三、选角与培训 |
四、棚内实录阶段 |
五、后期合成 |
第三节 老挝语译制剧跨国生产的主要内容 |
一、老挝语译制剧的作品情况 |
二、老挝语译制剧的传播情况分析 |
第三章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文化建构 |
第一节 老挝语译制跨国生产与文化建构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剧的亲缘文化共鸣 |
第三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剧的普世价值传达 |
第四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剧的国家形象重识 |
一、国家形象:从刻板印象到立体现代 |
二、国民形象:从单一片面到生动多元 |
第五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剧的译者文化身份建构 |
一、跨国交流的文化中介 |
二、跨国文化的作者和受众 |
第四章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问题与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文化折扣问题 |
一、文本语义韵味流失 |
二、译制工作的行为方式差异 |
三、受众接受差异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反思与建议 |
一、优化影视译制内容,降低文化折扣影响 |
二、拓展传播渠道,加强跨国交流合作 |
三、坚持和而不同,实现民心相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影视剧东南亚语译制情况统计 |
附录2 2014-2019年皇威传媒译制作品片单统计表 |
附录3 老挝国家电视台2019年4月节目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纪录片《麦当劳难民》创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麦当劳难民》创作设想 |
第一节 创作来源 |
第二节 创作主题的选择 |
一、“麦难民”的流浪初衷 |
二、“麦难民”的生存状态 |
三、麦当劳的互生社会 |
第三节 创作对象的选择 |
第二章 《麦当劳难民》创作过程 |
第一节 叙事结构的设计—平行蒙太奇 |
第二节 镜头语言的设计—减少技术干预 |
第三节 后期剪辑的设计—朴素的剪辑风格 |
第三章 《麦当劳难民》的作品效果 |
第一节 独立纪录片的边缘化探索 |
一、悲剧性的自我反省 |
二、伦理道德的自我审视 |
第二节 影像与声音的诗意化表达 |
第三节 对纪录片真实性的理解 |
一、不回避纪录片的作者性 |
二、不回避创作者的介入 |
第四章 结语 |
第一节 不足之处 |
第二节 结语 |
第三节 致谢 |
参考文献 |
创作手记 |
(6)刘恒影视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几点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刘恒人格理想与影视文学创作观念 |
第一节 刘恒的人格理想 |
第二节 刘恒的影视文学观念 |
第二章 刘恒影视文学创作实践 |
第一节 刘恒从小说到影视创作转型的内、外因 |
第二节 刘恒对自创小说的影视改编 |
第三节 刘恒对他作的影视改编 |
第四节 刘恒的影视文学创作 |
第三章 刘恒影视剧主题研究 |
第一节 直面“食”“色”本性 |
第二节 宿命主题 |
第三节 对善良、豁达、诚信等传统价值观内蕴的挖掘 |
第四节 对战争与人性的重新审视 |
第五节 对时代主旋律精神内涵的丰富阐释 |
第四章 刘恒影视剧人物的独特书写 |
第一节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小人物 |
第三节 男性主人公英雄形象的重构 |
第四节 次要人物 |
第五节 人物群像 |
第五章 刘恒影视文学情节、冲突与结构 |
第一节 戏剧式情节 |
第二节 冲突与结构的个案分析:以《菊豆》为例 |
第六章 刘恒文学语言与影像语言的转译 |
第一节 台词与人物行动语言 |
第二节 编剧技巧:陌生化手法构建生活隐喻 |
第三节 时空与节奏 |
第四节 制造画面感 |
第七章 刘恒影视文学的艺术风格 |
第一节 对人物的冷峻描摹 |
第二节 “新写实”创作风格 |
第三节 大众化的审美追求 |
结语 |
附录一:刘恒作品年表 |
附录二:刘恒影视文学主要作品剧情梗概 |
附录三:刘恒受访统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审美取向与人文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独立纪录片概述 |
第一节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概念与内涵 |
第二节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审美取向 |
第一节 拍摄手法的纪实化与直接化 |
第二节 题材选择的平民化与边缘化 |
第三节 影像品格的诗意化与实验化 |
第四节 记忆之美的个人化与碎片化 |
第三章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人文价值 |
第一节 精英意识的批判与反思 |
第二节 大众立场的关照与弘扬 |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镜像与映照 |
第四章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问题反思 |
第一节 自身发展的不足 |
第二节 外部环境的困扰 |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对策 |
结语 |
附录1:纪录片创作手记 |
附录2:独立纪录片作品参考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拍摄的作品 |
致谢 |
(8)电信诈骗犯罪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为何,以及如何研究电信诈骗 |
第一节 引子:徐玉玉事件 |
第二节 问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电信诈骗的总体态势 |
二、电信诈骗简史 |
三、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梳理 |
一、电信诈骗的专题研究 |
二、犯罪的组织结构 |
三、“郡县国家”的新挑战 |
第四节 田野调查与全文安排 |
第一章 电信诈骗的底层驱动逻辑:以基层社会治理为视角 |
第一节 地域化的犯罪 |
第二节 一个草台班子的诈骗故事 |
第三节 茶叶经济、教育与犯罪的关系建构 |
第四节 基层政府的困惑 |
第二章 如何“组装”电信诈骗:对犯罪组织及其形成机理的考察 |
第一节 涌现与电信诈骗 |
第二节 电信诈骗的核心:纪律型组织 |
第三节 电信诈骗的辅翼:松散型组织 |
一、通讯流的形成 |
二、资金流的形成 |
第四节 互联网对犯罪组织形态的改造 |
第三章 基层公安打击电信诈骗为何被动:从公安内部透视 |
第一节 问题视角的切换 |
第二节 电信诈骗的反侦查与犯罪的跨区域 |
一、银行卡 |
二、第三方支付工具 |
三、虚拟充值卡 |
四、水房 |
第三节 制约公安侦办电信诈骗的结构性因素 |
一、经费保障不足 |
二、警力资源受限 |
三、协作制度不畅 |
第四节 重重困局中的公安系统 |
第四章 电信诈骗治理中的系统协同:以警银合作为主线 |
第一节 寻找破局点:解铃还须系铃人 |
第二节 “总对总”的制度理由 |
第三节 协同的常态化经营 |
一、线上协同的侦办平台 |
二、线下互动的反诈骗中心 |
第四节 由治理电信诈骗反观国家治理能力 |
第五章 “典型案例”是如何产生的:公安的破案与“共谋” |
第一节 以攻为守:以专项行动为背景 |
第二节 受害者维权与警察破案并行 |
第三节 杀金:“投资失败”的幕后 |
第四节 “典型案例”的制造过程 |
一、县公安局的选择:挑案子 |
二、市公安局的选择:软化考核 |
三、省公安厅的选择:质量让步于数量 |
第五节 公安的适应与专项行动的扭曲 |
第六章 当刑侦体制遭遇电信诈骗:行政发包制的局限与调整 |
第一节 当刑侦体制遭遇电信诈骗 |
第二节 刑侦体制的制度沿革 |
第三节 公安的“分田到户”与行政发包制的死穴 |
第四节 例证:再看徐玉玉事件 |
第五节 作战新机制:主动上抓一级 |
研究总结: 从社会变迁反思电信诈骗及其治理 |
第一节 问题的再界定 |
第二节 电信诈骗与互联网生态的一体关系 |
第三节 分权的限度及其与有效治理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依托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1980年前) |
第一节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电影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上海电影的国内外影响力 |
第二节 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纪录影像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纪录片的民族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的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第三节 站在上海科教片肩膀上的创作及传播 |
1.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片的起步及影响 |
2. 1980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
3.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对上海纪录片发展的贡献 |
第二章 起步于改革开放和关注百姓生活(1980-1993) |
第一节 在外宣名义下悄然起步 |
1. 从“专题片”到“纪录片” |
2. 以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实现“请进来”“走出去” |
3. 从友好城市电视节到上海电视节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二节 市井民生影像的真切记录 |
1. 向日本等外国同行学习纪录片创作新理念 |
2. 深入上海里弄去创新纪录片拍摄 |
3. 走向街头再现新时代上海百姓生活景象 |
4. 真实记录国内外重大政治关系变化后的民情生活 |
第三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成型特征及传播影响 |
1. 表现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工农兵形象 |
2. 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而拥有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
3. 自觉注重长镜头技术运用来体现思想理念的改革进步 |
第三章 《纪录片编辑室》的空前引领及历史影响(1993-2002) |
第一节 《纪录片编辑室》诞生与上海纪录片勃兴 |
1. 《纪录片编辑室》:从上海到全国的传播影响 |
2. 《纪录片编辑室》与“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
3. 《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化特色及不足 |
第二节 现场实地再现平民感受及心态 |
1. 记录大上海发展与新上海人的生活感受 |
2. 再现新上海建设与老上海人的生活情感 |
3. 《纪录片编辑室》人的思想精神与纪录情怀 |
第三节 值得再认识的“情景模拟” |
1.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搬演”“真实再现”和“情景再现” |
2. 为何应该是“情景模拟”? |
第四节 《纪录片编辑室》从辉煌趋于平淡 |
1. 自身原因 |
2. 时代因素 |
第四章 消费主义环境下的商业化之路(2002—2014) |
第一节 《经典重访》:跨越时空对话的商业与人文考量 |
1. 《经典重访》的历史背景及商业人文考量 |
2. 《经典重访》的内容选择 |
3. 《经典重访》的重访策略 |
4. 《经典重访》的收视率及传播效果 |
第二节 消费历史档案资料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从《星期五档案》到《档案》 |
2. 利用老上海档案的独特性打造品牌效应 |
3. 《档案》栏目纪录片创作特色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消费历史名人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大师》栏目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品位 |
2. 《大师》作品的传播影响力实证研究 |
第四节 构建领风气之先的商业化运作平台 |
1. 《东方全纪录》的商业化运作及效果 |
2. 《上海100》:与自己相遇的上海新时代城市纪录片 |
第五节 适应消费主义环境的纪录片创作管理改革 |
1. 拓展纪录片认识,丰富频道栏目 |
2. 实行制播分离,效率效益考核和增加自制纪录片 |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的纪实坚守与创新发展(2014—2017) |
第一节 坚守纪实精神及当代创新 |
1. 《急诊室故事》:涉及敏感题材与谨守客观真实 |
2. 《人间世》:主体选择与纪实精神高度融合的创新成功 |
第二节 强化国际合作与品牌营销 |
1. 《横穿美利坚》项目的创新意义与摄制策略 |
2. 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融为一体的创作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
1.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与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2. 《海上丝绸之路》的上海表达及传播影响 |
3. 其他融入或配合“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第四节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
1.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管理机制创新 |
2.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 |
结语:上海纪录片的宏观回溯及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发展宏观回溯 |
1. 平民生活的人文表达 |
2. 创新纪实的海派表达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周浩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周浩纪录片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纪实的突围:周浩纪录片的话语表达与美学流变 |
第一节 风格定位:深度报道与“直接电影”的复调表达 |
第二节 视点变奏:身份的转换与距离的保持 |
第三节 题材聚焦:社会群像的多样书写 |
第二章 现实的投影:周浩纪录片的空间呈现 |
第一节 周浩公共空间纪录片的突破与特质 |
第二节 断裂与贴合:跨地域空间的全景呈现 |
第三节“临时的家”的空间意象 |
第四节 撕扯的公共空间 |
第三章 混沌的真实:周浩纪录片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一节 纪实与真实:纪录片“原罪说” |
第二节 偏见与异化:纪录片的观照与审视 |
第三节 重塑与建构:纪录片的直白与留白 |
第四章 成长的觉醒:独立纪录片的生产机制转变 |
第一节 边界的模糊与交融 |
第二节 独立纪录片的制作转型 |
第三节 纪录片的全媒体传播 |
结语 |
附录一 导演生平及获奖情况 |
附录二 纪录片导演访谈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大路朝天——近年来广东话剧创作透视(论文参考文献)
- [1]再现中华民族建设改革、民族奋斗与伟大复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代语境下百年中国艺术思想的话语嬗变[J]. 杨先艺,王永东,王乔萌. 艺术百家, 2021(05)
- [2]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D]. 孟亮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张执浩诗歌论[D]. 曾春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国影视剧老挝语译制的跨国生产与文化建构研究[D]. 李柯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5]纪录片《麦当劳难民》创作报告[D]. 周映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刘恒影视文学研究[D]. 吉俊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审美取向与人文价值研究[D]. 唐绪超.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8]电信诈骗犯罪及其治理研究[D]. 孙少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9]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D]. 黄新炎. 苏州大学, 2018(01)
- [10]周浩纪录片研究[D]. 李冠骏.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