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

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

一、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论文文献综述)

高瑞华[1](2021)在《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韩国电影字幕汉译研究 ——以《辩护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影视剧作成为了各国人民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媒介之一。由于语言交流的障碍,字幕翻译应运而生。优秀的字幕翻译不仅有利于观众欣赏影视作品,也有助于观众理解作品的文化,增强学习外语的兴趣。根据关联翻译理论,字幕翻译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译者需要正确理解源语影视作品所要传达的意图,正确评估目的语观众的认知环境,在确定翻译策略时要以最佳关联为指导原则,为目的语观众提供具有最佳关联性的作品。本研究依据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选取韩国电影《辩护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在语义关联、文化关联、场景关联三种关联场景下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对交际效果的影响,并且给出个人建议。笔者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结论:译者的翻译还是比较成功的,只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方面还需要反复斟酌。根据关联翻译理论,笔者认为字幕翻译需要满足下面的要求。在语义关联方面,译者需要准确传达原作品的语义信息,语句应该流畅通顺、简洁明了,在准确传达语义的基础上为观众提供更具关联性的语境效果。在文化关联方面,译者首先应该确保自己充分了解原影视作品中的文化意象,寻找两种语言圈的文化差异,评估不同观众认知语境的差异,在不影响剧情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内容删减、替换或保留,寻求最佳关联。在场景关联方面,译者需要关注非对话的信息媒介,结合故事发生的具体的场景,建立合适的语境,补充缺失的信息,保证交际效果。

张佳奇[2](2021)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全面考察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中的群体话语交互状况,论证群域话语概念,尝试建构群域话语分析框架,揭示互联网时代人际交流的一些新特征,探索分析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点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探究立场建构与话语协商的句法及语用特征。全文共分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概括选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梳理了网络语言研究、当代话语分析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就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进行了交代;论述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功能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梳理主要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本文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的语料来源及标注符号进行说明。第二章“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本章基于网络群体交流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网络关系的分布情况,建立“群域”概念,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群域话语的生成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媒介不只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和载体,其本身的技术导航及功能设置对信息交互模式的引导和人际互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群域中的话语交互由情景语境的触发产生,群域情景语境和话语意义之间存在一个属于话语参与者的“认知中介”,情景语境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程度与“话语基调”中成员间的“相熟度”共变,并决定“个体化”的允准程度,决定“供用特征”的潜在语义是否被触发。虚拟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高,倾向于显示易于辨识的个人风格。现实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低,话语组织受现实身份的制约,更倾向遵守现实语境的交际语用规则。本章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代话语分析理论尝试提出群域系统功能分析框架,揭示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群体话语交互情况,并提出其在语法、语用维度可探索的空间。第三章“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本章主要讨论了群域话语的基本单位“话轮”以及话语组织单位“序列”的概念界定及类型特点,并将群域话轮、序列与传统口语交际进行差异对比。本章将“群域话轮”定义为:包括多模态符号和媒介功能形式的上传一次所显示的内容。将“群域话轮”分为文本话轮、多模态话轮和界面功能话轮。结合群域交际中存在的一些独立的、可描述的普遍话语行为惯例作重点观察,将依照惯例进行组构的话语行为过程视为“序列”,并对“问答”“追补”“修补”“重复”四种主要话语行为序列进行语料观察和论述,从而探究群域话轮和序列特点。群域话轮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模态种类及模态组合的复杂表义情况;话轮呈现出不完整的会话结构;话轮很多情景中为非自然序列;在句法选择上,有明显的场景适应性。口语交际与群域交际中的话轮在性质、范畴和句法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传统交际和群域交际中序列的差异主要则体现在序列的“邻接性”关系方面。第四章“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本章吸收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究群域话语分析系统“表达层”的语篇型式,对三种主要群域话语类型的篇章进行考察和描写,并进一步概括其篇章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立足于描写和解释篇章的生成过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将话语文本的考察与主体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探索群域交际中的网络结构特征,观察话语如何参与和改变社会行为、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群域话语模式的语篇规律。基于议程设置蕴含媒介预设的元功能的认识,本章吸收“Ge M模型”对三种群域的议程设置进行建模。这种“元认知”提供了一种语义上的衔接结构,这一“衔接结构”在群体交际中是公众在篇章层面理解、认同的基础,是语篇内部元素之间建立语义关系的参考和连贯的规则。研究表明:即时通信类群是“关系衔接”篇章,以人际为基础展开语篇的互动。信息交互类群为“话题衔接”篇章,呈现子话题分层现象。视频直播类群为“内容衔接”篇章,随着内容的推进,相应的评价话语产生,在语义层面发生篇章衔接。第五章“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着眼于不同类型群域话语系统内部,考察具体语篇中立场构建和交际互动的若干语义、语用现象。重点对新闻事件涉及的群域评价中各方立场建构、意见协商所采用的语言手段进行探讨。重点吸收互动语言学范式的相关理论对群域立场建构和人际互动问题进行探究。我们结合典型个案从动态视角对群域中互动语篇中的立场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研讨,主要着眼于典型的微博新闻“评论区域”、微信朋友圈、群体互动的留言区三个重点交互场景开展研究。本章概括了群域信息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主要句法、语用策略,总结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发布的语用规则及人际语用功能。具体来看,朋友圈中的“认同”是在复杂的线上交互中通过建构增加或强化“自我属性”的动态过程,网络平台为个人自我构建社会认同提供重要语境条件。本章由观察“否定”和“肯定”的情感立场表达策略,进一步探究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第六章“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本章基于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联,探讨修辞伦理和语用原则的关系如何。本章就群域话语交际中的修辞伦理问题进行类型概括,并探讨相应类型的生成动因与监管的伦理对策,进一步提出与群域交际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为下一步网络群域话语语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七章“群域话语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应用”,本章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具体探讨群域话语研究的价值。理论意义方面,主要从新媒体话语的系统构建、多模态修辞学及网络语用学理论的系统构建、“网络民族志”的理论探索三大方面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预测和监督方法;有利于推进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建设。第八章“结论”,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陈述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主要结论包括:群域话语功能分析框架的提出;“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群域话轮的界定及与传统话轮的差异问题;群域语篇型式的概括;群域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问题;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扩展语料观察的规模。进一步关注新兴话语形式和范畴的对应规律、主要语篇型式在群域中的句法功能表现,深入探究“个体化”如何在群体中“汇流”“演化”等问题。

薛悦[3](2020)在《关联理论视阈下习近平着作复句日译对比研究 ——兼论对日话语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着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中体现,其外译是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相关文本进行日译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相关着作的原文及两个日译本为语料,探讨复句日译问题。通过考量译者与受众双方思维过程,厘清翻译-接受过程中双方思维异同,为习近平相关着作及中央文献日译提供翻译策略,助力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本文所指习近平相关着作的译本是由中央编译局组织翻译的『中华民族の伟大な复兴を目指す中国の梦』『改革の全面的深化について』『全面的な法に基づく国家统治』『党风·廉洁政治建设と反腐败闘争』以及由中国外文局组织翻译的『习近平国政运営を语る』(第一巻)、『习近平国政运営を语る』(第二巻)。由于译者不同,双方译文处理也存在诸多不同,为对比研究提供了现实保障。本文研究对象为复句。汉日复句无论是定义还是分类均有一定相通之处,为日译提供了语言学基础。同时,二者也存在诸多不同,需译者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实现跨文化交际。习近平相关着作善用复句,语言气势磅礴、振奋人心。内容中既出现了不少并列铺排结构,也存在有标、无标复句混杂的复杂结构。日译中,由于汉日语法及逻辑思维的不同,这些复杂结构往往容易成为日译的难点,需译者对原文各分句信息进行重新整合,以实现达意,如完全保留原文结构进行日译,则容易影响交际效果。因此,本文详细探讨复句日译问题,现阶段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关联理论认为翻译即“交际”,在该理论视阈下,原文与受众不是难以平衡的天平两端,需要各自作为交际中一环,发挥自身作用,为实现交际,译者与受众需共同合作。因此,本文将译者与受众共同纳入考量,借鉴该理论中“推理-明示”“心力-效果”“认知语境”“最佳关联”等几个重要概念,归纳总结了习近平相关着作中有标、无标复句类型及各自日译方法,详细梳理了译本异同,探讨了复句日译及接受情况。译本对比结果显示,习近平相关着作复句日译译本处理同中有异。有标复句译本处理一致性较高,无标复句译本间体现了更强的差异性。在详细归纳总结了各句式日译方法基础上,本文将译文未采用顺译,而采用变序、转译等手法进行日译的例句视为体现了译者“额外心力”,通过译者访谈,明确了翻译中译者思维过程,更为真实的还原了译文背后译者诸多考量。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央文献日译译者“推理-明示”的“心力”主要面向原文,但是并非单纯忠实于原文,译者“额外心力”中,综合考虑了文意、语境、句长、逻辑等多方因素,且兼顾受众理解。以译本对比结果为基础,本文将译本处理一致的例句视为双方译文均已具备足够的关联,未详细进行受众调查。同时,聚焦译本处理差异性较大的例句,通过对受众进行问卷及访谈,探讨了译文接受效果。首先,问卷结果群体差异性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是否接触过中国政治,与个别题目接受度选择构成关联,职业及日译文期待则与各题目均未构成关联。其次,通过进一步分析问卷及访谈结果可知,受众“推理”过程中“心力”主要面向交际,受众希望复句结构体现日本政治文献文体特点,且主题突出、前后结构呼应、逻辑通畅、句长适中。因此,相关译文整体接受良好,同时由于受众与译者对日译文关注焦点有所差异,也存在一些译者心力与接受效果不相匹配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有标复句中多重复句及无标并列关系,个别内容存在逻辑不清、主题不明、难以理解等问题。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基础在于译者与受众间实现“互明”,这一观点正体现了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所强调的“融通中外”逻辑内涵。因此,本文将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重点置于缩小译者与受众认知语境差距方面,从译者、受众、中央文献文本传播模式等几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以翻译贡献于对日、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具体策略。以译者为中心,提出现阶段复句日译应进一步回应受众期待,实现“最佳关联”,明确了各句式日译策略,为习近平相关着作等中央文献复句日译提供了可参考意见。以受众为中心,明确了现阶段受众对我国政治文本整体认知情况,并探讨了进一步提升日本受众认知语境的策略、方法,强调需社会形成合力,在提升其对我国文化感知力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对中央文献等政治文本整体接受水平。以中央文献传播模式为中心,指出线性传播模式已不能满足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需要,应实现“传播-反馈”双向循环,既让受众听到我们的声音,也让我们听到受众的声音。只有通过不断明确受众心理,促进译者与受众间形成互明,中央文献翻译才能更好的实现“融通中日”“融通中外”,发挥其在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曹馨予[4](2020)在《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新闻维译研究 ——以《新疆日报》为例》文中提出新闻在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生活与新闻密切相关。新闻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简洁性等特点,因此新闻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译者要保证译文精简准确、通俗易懂,读者才愿意读、读得懂,才能使新闻更为有效地传播。以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翻译就是一种交际,而翻译的过程就是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行为,因此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具有强大的解释力。笔者以《新疆日报》(2018-2019年)国内新闻中政治类和生活类的汉语新闻文本为语料来源,探讨了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在翻译汉语新闻时为了获得成功的翻译而采取的一些翻译方式,并从中得到了关联理论对汉语新闻维译的三点启示,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关联理论对汉语新闻维译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证明了关联理论在汉语新闻维译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绪论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等内容;论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关联理论与新闻翻译以及关联理论下的新闻翻译;第三部分从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明示推理、最佳关联三个内容来解释分析译者在翻译汉语新闻中的词、短语、句子和修辞时会采取什么样的翻译方式;第四部分主要探讨关联理论对汉语新闻维译的启示;第五部分对关联理论在汉语新闻维译方面进行总结。

赵王伶[5](2020)在《抑制类流行语探究 ——以“虽然我A,但是我B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些构式从语表形式看是转折句,但构式中前后填充的内容并不表转折,甚至毫不相干,但它既然存在于语言交际中,就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网络用语多为现代汉语传统成分的变形,其发展演变多遵循一定的规律,常常是从某一个广泛被人们认知的语言结构框架演变而来,如本文的研究构式“虽然我A,但是我B啊”是由现代汉语典型转折句式“虽然...但是...”发展变化而来,总的语表框架大体相似,但语义内涵却有质的差别。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当一种语言体系原有的结构意义无法满足发展中的交际需要时,人们往往就会利用原有结构的相似性,发现新的语言概念。通过探究分析我们发现,“虽然我A,但是我B啊”是在汉语转折关联系统压制下完成的语言成分变形,两者有同也有异,两者并存并没有违反语言的经济原则,反而把新的活力注入现代汉语之中,使之丰富社会语言。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我A,但是我B啊”是在交际双方会话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成分变形,特殊会话含义研究能帮助听话者更好地把握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对于日常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发挥极大的作用。同时,会话总是离不开主观动因,主观化推动语义演变,同时语义演变又反作用于主观化。主观化的推动因素是听话者结合会话和语境进行的语用推理,语用推理推动语用意义的演变。主观化的机制包括语义的重新调整及结构的重新分析[1]。本文主要以构式压制视角考察“虽然我A,但是我B啊”压制的类型和机制,从语表、语用和语义内容上对抑制类流行语压制力进行分析,并发现原有的转折系统与该流行语中的转折系统压制力不同,特殊会话含义理论和主观化是其有力的支撑。

逯若焰[6](2020)在《基于关联理论的《开讲啦》节目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语用理论,此理论认为人们语言上的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而话语标记语就是一种很好的明示交际的语言手段,具有促进语言交际寻求最佳关联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对关联理论和话语标记语进行相关阐述之后,以关联理论为视角,对话语标记语进行解读且把话语标记语的类型进行重新分类,将它分为明示类标记、推理类标记、强调类标记、矛盾类标记和暗含类标记五大类,五大类中还各自包含若干小类。本文选取2019年中央台《开讲啦》栏目中的30期节目作为语料库,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根据上述分类来考察节目中各个角色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再对其表现进行原因分析。另外,在关联理论指导下对节目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进行探讨,归纳出此类节目话语标记语的一些语用价值,并对话语标记语在语言交际中的使用提出一些启示和建议。

张强[7](2019)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译实践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中医术语集》气功、太极部分》文中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ICD)首次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列入分类系统,经过10年的努力,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WHO-ICTM)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进入主流医学体系有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支持WHO-ICTM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应世卫组织的要求制作其中医药术语集。笔者参与气功和太极术语的翻译制作任务,并形成草案版本。作为世界文化的瑰宝和中国文化的宝藏,中医药越来越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和接受,中医术语的翻译研究也趋近系统化、丰硕化。然而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中医气功学与中医太极学,由于其名词术语充斥着大量的宗教名词术语以及一些专用名词术语,在过去的翻译中缺乏统一的、标准的翻译方式,故学术界对气功、太极术语的翻译研究相对较少。中医气功、太极类文本的翻译有利于气功、太极的国际推广,同时可为继承和弘扬中医气功、太极文化提供参考价值。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术语集气功和太极术语部分的翻译实践工作,涉及4117个词条术语,共计约20万字。由于此文本属于中医类文本,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因此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既需要照顾原文本,在翻译时不能忽略中医文化,同时又要兼顾目的语读者,力求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将中医文化词汇及其内涵表达出来,故如何选取合适的翻译指导理论以及翻译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了气功与太极部分共计297词条(约2万字)作为翻译实践对象,以关联理论作为翻译指导理论,结合相关翻译案例深入探讨,以期为中医气功、太极类文本的翻译提供翻译思考与借鉴。本翻译实践报告一共由四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为翻译项目概述,主要阐述项目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主要包括译前的准备工作、译中的实践工作以及译后的审校工作;第三章为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章节,笔者从宗教词汇、中医文化负载词、句子以及语篇四个层面出发,重点阐述了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直译法、音译法、意译法、音意译结合法、省译法、增译法、归化法、异化法等翻译方法,对中医气功、太极的术语翻译进行了详细全面的案例分析解读;第四章为翻译实践总结部分。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笔者深刻的认识到中医气功太极类文本因更具有民族性,其翻译学术研究可借鉴的相对来说更少。要想做好该领域的翻译工作,一方面必须提高译者的双语能力,同时又要深入研究中医气功太极专业领域,了解词汇内涵,才能形成优秀的翻译作品。本翻译实践报告可为相关类似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参考,同时为气功太极的国际传播做出贡献。

柳家琪[8](2019)在《《白夜追凶》中的冲突性话语研究》文中认为冲突性话语,也叫做争论性话语,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话语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冲突性话语是交际双方或多方在观点、兴趣和愿望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产生的一种对抗性的交际行为;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冲突性话语是一种包括争执、争吵、争论、反对和辩驳等在内的复合言语行为。本文立足于言语行为理论,以热播网剧《白夜追凶》为语料来源,采用观察描写、理论阐释、归纳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式,全面详细地描绘和分析热播网剧《白夜追凶》中冲突性话语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言语行为表现形式,然后从顺应-关联模式的视角出发,结合不礼貌话语策略的相关理论,围绕剧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冲突性话语进行语用学研究与分析,对引发剧中冲突性话语产生的因素、导致冲突发生或矛盾升级的冲突性话语策略展开研究和论述,尽可能详细地展现冲突性话语的具体特征,并归纳其在言语交际活动中的主要语用功能。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研究的选题背景、论文研究的对象——冲突性话语的界定和主要特征、国内外关于冲突性话语研究的历史回顾、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立足于言语行为理论,结合语料实例,对剧中冲突性话语在开始、展开和结束三个发展阶段中的具体实现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梳理,同时结合图表进行了有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第三章立足于顺应-关联模式理论的主要观点,对影响剧中冲突性话语生成与理解过程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归纳和讨论。第四章立足于不礼貌话语策略的相关理论,对不礼貌冲突性话语的引发策略和回应策略以及冲突性话语在交际活动中的主要语用功能进行归纳和论述。其中,对冲突性的引发策略以及缓和性的回应策略进行了重点讨论。第五章为全文的结语部分,对论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展望进行了总结和概述。本文的研究结果,在理论上可以验证言语行为理论在分析冲突性话语上的可行性,同时也可以检验顺应-关联模式、不礼貌话语策略在解读冲突性话语交际活动方面的有效性;在实践上可以指导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如何有效避免、缓解和消除冲突性话语的负面影响,为和谐人际交往活动减少交际矛盾和冲突提供建议,为人们提高语言交际与消解冲突的能力、调解人际关系以及维护社会和谐提供可行的方法和借鉴。

唐革亮[9](201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治语篇主要涉及国家或政党的方针政策与态度立场,是政治话语的主要表现形式,政治语篇的对外翻译直接影响到对外政治话语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汉语政治语篇的翻译研究以中央重要政治文献的英译为主,资深译员、外宣工作者、翻译研究者围绕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体会、原则目标和策略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多种层面和维度的探讨。但是,已有研究往往以宏观论述或个案分析为主,描述性和解释性不足,对汉英语言的结构差异关注较多,忽视了翻译中的选择对目标语语篇意义的建构作用。名词化具有重新识解经验的概念功能,能够将由动词识解的过程意义、形容词识解的属性意义等重新识解为事物,是主要的语法隐喻资源,在科技语篇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1998a)。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同样存在大量名词化表达,如“现代化”modernizatio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党的建设”Party building等。然而,学界对于此类语篇中名词化表达的翻译方法及语篇建构功能却鲜有系统研究,一些翻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答,诸如如何翻译源语语篇中的名词化,如何翻译为目标语语篇中的名词化,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动因与功能等。鉴于此,研究政治语篇翻译中的名词化现象具有一定必要性,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名词化的使用情况和翻译方法,还可以揭示名词化对政治语篇及政治话语的建构作用。本研究主要在观察名词化分布的基础之上总结并概括政治语篇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发现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探究其背后的理据,阐释其在意义及社会层面的建构功能,从而为翻译实践及教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本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表达具有何种分布与特征?呈现何种翻译模式和规律?(2)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如何翻译?(3)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究,本研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及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提出的“对等-转移”渐变体思想(Matthiessen,2014)为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建立了描写框架。此外,本研究还以“翻译再实例化”(de Souza,2010;Yang,2015)模型为基础,对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阐释框架。对名词化翻译实例的观察,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方法,对名词化的分布及翻译策略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本研究自建的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由47篇十八大以来的重要党政文献及其官方译文组成,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环境等多种话题,平行语料库总容量接近100万字词。本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1)名词化现象在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大量分布。从频数来看,英语译文中名词化的使用高于汉语原文,但使用频率相当,说明目标语语篇与源语语篇的隐喻度在整体上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了文体风格的对等。此外,汉英不同名词化类型在语篇中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汉语以转类型名词化为主,英语则以派生型名词化居多,主要受汉英语言的类型因素影响。其中,政治语篇英译文中,派生词缀-tion/-sion、-ment、-ance/-ence、-ty、-ing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汉语原文中能产性较高的词缀为“-性”、“-率”、“-力”、“-化”、“-主义”,与英语的接触以及社会的发展是现代汉语派生名词化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汉语政治语篇中的高频转类词为“发展”、“建设”、“工作”、“改革”和“安全”,高频转类名词化结构为“NP+VP”结构,在没有形式标记的限制下,汉语存在大量兼类及活用的转类名词化。英语转类型名词化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居多,政治语篇英译文中出现的高频转类词为reform、work、support、use、control,这些词以名词性用法为主,表明其在共时层面的隐喻性有所削弱。短语层面的名词化结构“NP的VP”和“V-ing of”在整体上具有名词性,结构的组成成分具有一定临场性,且相对词汇层面的名词化保留了更多过程意义。(2)名词化翻译策略可概括为对等翻译和转移翻译两种,对等翻译还原了原文的名词化表达式,而转移翻译则改变了原文的识解方式,对目标语语篇意义进行重新建构。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将汉语名词化结构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是译者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比例达到47.7%,一方面说明了汉英名词化结构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政治语篇时倾向于保留原文中隐喻式表达,以实现语篇在意义识解方式上的对等。本研究发现名词化对等翻译包括“系统型”和“实例型”两种具体类型,前者为两种语言之间高度对应的名词化,如“重要性”importance、“全球化”globalization,后者为译者根据语境选择的临时性对等,如“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但是,并非所有的汉语名词化表达都适宜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例如“化”字格和数式短语等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有时并不具备系统型对等项或不宜进行异化翻译,译者则需要采用转移翻译策略。基于名词化自身的概念功能,本研究认为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在对外政治话语建构中具有凝练中国概念、中国道路和核心价值表述的作用。(3)转移翻译策略还可进一步分为隐喻化转移和去隐喻化转移两种具体类型。隐喻化转移翻译将原文中的非名词化表达翻译为译文中的名词化,去隐喻化转移翻译则将原文中的名词化表达翻译为其他非隐喻化结构,两者可以通过与同级其他词组转换、升级为小句、降级为零对应的翻译方法实现。其中,隐喻化转移翻译在政治语篇翻译中更为常见,比例约为去隐喻化转移翻译的三倍,说明英语的名词化选择更加丰富,在政治语篇建构中发挥了更多积极作用。对具体译例的质化分析表明语言系统因素、语篇类型因素、情景语境因素和文化语境因素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对译者的选择产生主要影响,译者通过识解方式的转换使目标语语篇符合目标语语言系统的表达规范,顺应目标语语境,从而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在政治语篇翻译中起到了重构原文信息和结构、简化译文表达、概括原文及译文上下文语义内容、释义原文复杂语义的功能,增加了目标语语篇的可读性,从而有助于对外政治话语能见度的提升。本研究在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体裁选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名词化翻译研究,发现了政治语篇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分析了其背后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并从更深的意义层面阐释了其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建构功能。本研究对翻译实践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能够提高译者的建构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时还从语言使用层面揭示了对外政治话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为话语体系研究作以补充。

李胜利[10](2018)在《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世界经济转型发展的飓风席卷全球之时,思变创新、转型跨越成为时代主题词。语言作为时代发展的活化石,始于实践,终于应用。今天的英语教学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应用型英语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时代新使命。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选取国内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以英语类专业教师教学体验、学生学习体验为调查内容,结合麦可思提供的中国英语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相关定制化数据,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其次,选取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以及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共3所作为质性研究样本,通过解读不同属性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在转型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行动选择与教学组织再造四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评估诊断教学转型的制约瓶颈,反思剖析转型困难的深刻根源,探索总结推进转型的实践策略。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逻辑严密性,本研究在对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借鉴与适切性改造的基础上,尝试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建构了一个融“制度供给——制度认同——行动选择——组织再造”为一体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式理论框架。该教学转型框架宏微共现,中观拓展。首先,在大学组织视域下探讨教学转型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反应。在这个教学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多重博弈中,检视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适配状况。其次,利用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对教学转型的正式制度供给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论证。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之间交叉关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组合情况,各种情况为教学组织提供不同的制度供给选择。再次,本研究建构的“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通过促成教学转型制度环境的宏观框架、学院及教学组织的中观框架及教师教学转型认同与行动的微观框架之间的互动与耦合,深描出了一个“鲜活真实的教学转型全景世界”。教师对教学制度的认同程度和行动选择状况构成教学转型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基于学校、院系(部)组织及教师的转型行动反馈,本研究聚焦中观教学组织再造。本研究围绕应用型本科组织场域中,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为何迟迟难以推进这个核心问题,综合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整合量化调查与质性深访的结果,在借鉴与改造新制度主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和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实践为主线,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路径进行探索。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通过构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分析转型内外环境,探究教学转型在四个维度上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第二,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整体扫描、问题凝练及瓶颈聚焦;第三,通过对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跟踪调查及对教师的深度访谈,深描教师教学转型的情感挣扎,探索教学组织再造的创新实践,重构教学转型理论,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转型策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研究所建构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打造了环环相扣的行动链(Action Chain)。教学转型在四大因素(教学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转型行动选择和教学组织再造)和三大机制(合作机制、心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下螺旋上升演进。第二、在应用祛魅——理性附魅——创新返魅的教学转型逻辑指引下,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的教学转型,可能需要经历从学术型英语教学向应用型英语教学的“一次转型”和从传统通用英语(EGP)教学向“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二次转型”。与此同时,推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也做出配套的应用型转型。院校属性、生源状况以及教学基础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和特殊性特征。本研究针对英语类专业教学提出以下转型建议:第一,在提升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力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使教学转型制度供需匹配;查缺补漏,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不留空白;强化升级,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时俱进;坚守底线,使教学转型制度有令必行;沟通协调,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多元完善。第二,在强化教学转型制度认同方面,激发教学转型原动力,满足转型教师的利益诉求及心理动机;把握教学转型继发力,深化转型教师的制度认知;锁定教学转型趋向力,激发教师教学转型的参与动机;明辨教学转型指示力,转变教师的转型参与态度。第三,在促进转型行动理性高效方面,导航定向,明确教学转型路向何方;绘就蓝图,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转型发展;取舍有度,突出教学转型重难点。第四,在教学组织再造提质增效方面,再造流程,环节入手;以生为本,能力导向;创新教学,强化应用;技术支撑,补齐短板;管理转型,共治共享。

二、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论文提纲范文)

(1)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韩国电影字幕汉译研究 ——以《辩护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提出问题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影视剧字幕翻译与关联翻译理论
    2.1 影视剧字幕翻译的特点
    2.2 关联翻译理论
        2.2.1 关联理论
        2.2.2 关联翻译理论
    2.3 关联翻译理论在影视剧字幕翻译中的适用性
第三章 《辩护人》字幕翻译的汉译分析
    3.1 语义关联
    3.2 文化关联
    3.3 场景关联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2)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本文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应用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网络语言研究
        (二)当代话语分析研究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
    四、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主要观点
        (二)功能语篇分析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
    五、本文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取向
        (二)研究方法
    六、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第二章 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
    一、“新媒体群域”的概念及类型特征
        (一)“新媒体群域”释义
        (二)以媒介划分的群域交际类型
    二、新媒体群域话语系统功能分析
        (一)群域话语系统的语境层
        (二)群域话语系统的内容层
        (三)群域话语系统的表达层
        (四)群域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框架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
    一、“群域话轮”的界定及类型
        (一)学界相关分析
        (二)“群域话轮”的含义
        (三)“群域话轮”的类型及特点
    二、群域交际中的序列
        (一)序列的类型
        (二)序列的特征
    三、与传统话轮、序列的异同
        (一)话轮上的异同
        (二)序列上的异同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
    一、什么是群域语篇型式
    二、群域语篇的“议程设置”模型
        (一)群域版式结构建模
        (二)群域媒介“议程设置”与文本意义的关联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群域语篇型式探究
        (一)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二)群域语篇型式的研究设计
    四、群域语篇型式的主要特征
        (一)“度值”与语篇结构序列
        (二)个体选择与语篇集群行为的趋同和趋异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
    一、“立场表达”的相关研究
    二、群域立场表达的常用手段及功能
        (一)人际隐喻
        (二)即时转喻
        (三)指称与互文
        (四)元话语与话语标记
        (五)语气与情态表达
    三、群域立场表达的主要媒介场景及策略、语用取效
        (一)群域新闻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
        (二)微信朋友圈的发布者身份与立场建构策略
        (三)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及语用规约
    一、修辞伦理研究的理论发展
    二、群域话语违背修辞伦理的常见问题
    三、修辞伦理问题的成因与伦理对策
        (一)修辞问题的成因
        (二)伦理对策
    四、群域交际修辞的语用规约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群域话语研究理论的多领域发展及应用
    一、理论的多领域发展
    二、现实应用
        (一)有利于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研究的深入
        (二)有利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系统构建,推进国家话语生态建设
        (三)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观察视角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一)提出新媒体群域话语的系统功能框架
        (二)探究了“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
        (三)界定了“群域话轮”的概念
        (四)概括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模式及功能
        (五)归纳了群域立场表达常用的句法、语用策略
        (六)探索了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
        (七)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
    二、不足与期待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关联理论视阈下习近平着作复句日译对比研究 ——兼论对日话语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价值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价值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习近平着作翻译研究综述
        2.1.1 文本分析视角下习近平着作翻译研究
        2.1.2 传播视角下习近平着作翻译研究
    2.2 复句研究综述
        2.2.1 汉语复句定义及分类
        2.2.2 日语复句定义及分类
        2.2.3 汉日复句相关研究
        2.2.4 复句翻译研究
    2.3 对外话语体系研究综述
        2.3.1 政治理论视角下对外话语体系研究
        2.3.2 传播理论视角下对外话语体系研究
        2.3.3 话语理论视角下对外话语体系研究
第三章 理论综述
    3.1 关联理论
        3.1.1 理论缘起
        3.1.2 关联理论概述
    3.2 关联翻译理论
        3.2.1 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
        3.2.2 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3.3 本文理论框架
第四章 译者“心力”:习近平着作译本对比研究
    4.1 有标复句特点及日译情况概述
        4.1.1 因果类分句特点及日译处理
        4.1.2 并列类分句特点及日译处理
        4.1.3 转折类分句特点及日译处理
    4.2 无标复句特点及日译情况概述
        4.2.1 关联词省略式无标复句
        4.2.2 并列关系
        4.2.3 连贯关系
    4.3 小结
        4.3.1 译者心力概述
        4.3.2 意与形间的关联
第五章 接受“效果”:习近平着作日译交际效度研究
    5.1 问卷及访谈概况
        5.1.1 问卷及访谈设计
        5.1.2 问卷及访谈实施概要
        5.1.3 受访者基本情况
        5.1.4 问卷调查群体差异分析
    5.2 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
        5.2.1 复句结构与交际
        5.2.2 文化与交际
    5.3 小结
        5.3.1 受众心力概述
        5.3.2 交际过程:译者与受众心力对比分析
第六章 关联原则与对日话语体系构建
    6.1 日本受众的认知语境
    6.2 译者:习近平着作复句日译关联原则
        6.2.1 复句结构之最佳关联
        6.2.2 文化信息之足够的关联
    6.3 受众:认知语境的发展路径
    6.4 关联理论交际观与中央文献外译传播模式
第七章 终章
    7.1 内容与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局限与前瞻
        7.3.1 局限与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要旨
附录
博士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4)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新闻维译研究 ——以《新疆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及目的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联理论的研究
        1.2.2 关联理论的应用研究
        1.2.3 新闻翻译研究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对象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关联理论与新闻翻译的论述
    2.1 关联理论主要内容
        2.1.1 认知语境
        2.1.2 明示-推理
        2.1.3 最佳关联
    2.2 新闻及新闻翻译
        2.2.1 关于新闻的界定
        2.2.2 关于新闻翻译的界定
    2.3 关联理论下的新闻翻译
3 关联理论指导下汉语新闻维译研究
    3.1 认知语境下的汉语新闻维译分析
        3.1.1 相同认知语境下的新闻维译
        3.1.2 不同认知语境下的新闻维译
    3.2 明示-推理下的汉语新闻维译分析
        3.2.1 补充信息
        3.2.2 省略信息
        3.2.3 改写信息
    3.3 最佳关联下的汉语新闻维译分析
        3.3.1 词汇层面
        3.3.2 句法结构层面
        3.3.3 修辞层面
4 关联理论对汉语新闻维译的启示
    4.1 新闻译者要准确理解并传达新闻作者的意图
    4.2 新闻译者需要准确预判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
    4.3 新闻译者兼顾新闻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抑制类流行语探究 ——以“虽然我A,但是我B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对象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理论与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论证思路
        1.4.1 研究价值
        1.4.2 论证思路
第二章 “虽然我A,但是我B啊”构式分析
    2.1 “虽然我A,但是我B啊”构件分析
        2.1.1 “虽然我A,但是我B啊”构成条件
        2.1.2 变体构式“虽然我A,但是我B啊”与常规转折关系“虽然A,但是B”的对比分析
    2.2 变体构式“虽然我A,但是我B啊”语表构式特征
    2.3 “虽然我A,但是我B啊”特殊语义关系
        2.3.1 “我”语义具有特殊性
        2.3.2 “啊”语义具有特殊性
    2.4 变体构式“虽然我A,但是我B啊”中A、B的内部结构关系
    2.5 小结
第三章 “虽然我A,但是我B啊”构式考察
    3.1 “虽然A,但是B”本体研究
        3.1.1 让步关联词“虽然”历时研究
        3.1.2 转折连词“但是”
    3.2 “虽然我A,但是我B啊”构式的构式义
    3.3 “虽然我A,但是我B啊”构式压制分析
        3.3.1 “虽然我A,但是我B啊”压制的类型
    3.4 小结
第四章 构式“虽然我A,但是我B啊”语用价值
    4.1 构式“虽然我A,但是我B啊”的语用重心
    4.2 “虽然我A,但是我B啊”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价值
    4.3 “虽然我A,但是我B啊”主观化机制作用下的成效
    4.4 会话含义视角下“虽然我A,但是我B啊”的作用机制
    4.5 小结
第五章 抑制类流行语转换及对现代汉语关联系统的双重影响
    5.1 变体构式中“但是”一般不与并列转折“而”及递进转折“且”相互变换
    5.2 变体构式中“虽然”一般不与“即使”互换
    5.3 轻转复句与“虽然我A,但是我B啊”的异同
    5.4 限制类转折与“虽然我A,但是我B啊”的异同
    5.5 抑制类流行语对社会语言的双重影响
    5.6 小结
结语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关联理论的《开讲啦》节目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说明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话语标记语的命名研究
    2.2 国内外话语标记语的定义和界定研究
    2.3 国内外话语标记语的分类研究
    2.4 国内外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2.5 关联理论研究综述
第三章 话语标记语的特征和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话语标记
    3.1 话语标记语的特征
    3.2 关联理论对话语标记语的解读
    3.3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研究
第四章 《开讲啦》节目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考察
    4.1 《开讲啦》中的语料分类和统计方法
    4.2 《开讲啦》节目中话语标记语的统计分析
第五章 《开讲啦》节目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5.1 节目中话语标记语的语境关联功能
    5.2 节目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篇组织功能
    5.3 节目中话语标记语的人际互动功能
    5.4 节目中话语标记语的应用价值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的主要成果
    6.2 研究的不足
    6.3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7)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译实践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中医术语集》气功、太极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及来源
    1.2 项目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参考书籍的搜集
        2.1.2 文本类型的解读
        2.1.3 确立翻译指导理论:关联理论
        2.1.4 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使用
    2.2 翻译实践阶段
        2.2.1 项目流程
        2.2.2 原文本的翻译难点与解决策略
    2.3 译后审校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宗教词汇的翻译
        3.1.1 直译法
        3.1.2 意译法
        3.1.3 音译法
        3.1.4 音意译结合法
    3.2 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3.2.1 直译法
        3.2.2 意译法
        3.2.3 音译法
        3.2.4 音意译结合法
    3.3 句子的翻译
        3.3.1 省译法
        3.3.2 增译法
    3.4 语篇的翻译
        3.4.1 归化法
        3.4.2 异化法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本翻译项目的主要发现
    4.2 翻译实践项目的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关联理论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摘要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附录4 翻译原文及译文

(8)《白夜追凶》中的冲突性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冲突性话语的界定和主要特征
        1.冲突性话语的界定
        2.冲突性话语的主要特征
    (三)国内外关于冲突性话语研究的历史回顾
        1.国外关于冲突性话语的研究
        2.国内关于冲突性话语的研究
    (四)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1.言语行为理论
        2.顺应-关联模式
        3.不礼貌话语策略
    (五)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六)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语料来源
二、《白夜追凶》中冲突性话语的组成形式研究
    (一)冲突性话语的开始形式
        1.询问式
        2.阐述式
        3.指令式
        4.表态式
        5.小结
    (二)冲突性话语的展开形式
        1.质疑反问式
        2.反驳争论式
        3.否定式
        4.回避式
        5.言辞谩骂式
        6.更正表达式
        7.诙谐玩笑式
        8.小结
    (三)冲突性话语的结束形式
        1.转移话题式
        2.妥协让步式
        3.第三方介入式
        4.一方获胜式
        5.一方退出式
        6.客观环境终止式
        7.小结
三、《白夜追凶》中冲突性话语的成因研究
    (一)交际双方语境假设关联性的缺失
        1.言语行为关联性的缺失
        2.交际意图关联性的缺失
        3.交际主题关联性的缺失
    (二)交际双方语境假设动态性的违反
    (三)交际双方动态语境成分顺应性的缺乏
        1.心理语境顺应性的缺乏
        2.社交语境顺应性的缺乏
        3.物理语境顺应性的缺乏
    (四)本章小结
四、《白夜追凶》中冲突性话语的语用策略及语用功能研究
    (一)《白夜追凶》中冲突性话语的语用策略研究
        1.不礼貌冲突性话语的引发策略
        2.不礼貌冲突性话语的回应策略
    (二)《白夜追凶》中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1.破坏交际关系、阻碍达成交际目的
        2.消除交际冲突、达成交际共识
        3.发泄负面情绪、表达真实情感
        4.建立话语权力、占领优势话语地位
    (三)本章小结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意义
1.6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名词化研究回顾
    2.1.1 名词化的本体研究
    2.1.2 名词化的应用及实用研究
2.2 政治语篇翻译研究回顾
    2.2.1 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与批评
    2.2.2 政治语篇翻译的原则与目标
    2.2.3 政治语篇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2.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回顾
    2.3.1 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核心问题的阐释
    2.3.2 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观
    3.1.1 功能观
    3.1.2 建构观
    3.1.3 进化观
    3.1.4 社会符号观
3.2 功能视角下名词化的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3.2.1 名词化对经验的重新识解
    3.2.2 种族发生视角下翻译过程的再实例化模型
    3.2.3 翻译对等与转移的语法隐喻理据
    3.2.4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思路
    4.1.1 分析模式与步骤
    4.1.2 名词化的界定与识别
4.2 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4.2.1 平行语料库的发展与应用
    4.2.2 语料库的构成
    4.2.3 语料的预处理
    4.2.4 语料的检索与抽样
4.3 本研究使用的参照语料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的分布与类型
5.1 汉英名词化及其翻译策略分布
    5.1.1 汉英名词化的分布特征
    5.1.2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的分布特征
5.2 汉英派生型名词化
    5.2.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派生名词化
    5.2.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派生名词化
5.3 汉英转类型名词化
    5.3.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转类名词化
    5.3.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转类名词化
5.4 汉英短语型名词化
    5.4.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NP的VP”结构
    5.4.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V-ingof”结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
6.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的类型
    6.1.1 系统型对等
    6.1.2 实例型对等
6.2 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的翻译
    6.2.1 汉语“化”字格的翻译
    6.2.2 汉语数式短语的翻译
6.3 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6.3.1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概念表述
    6.3.2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道路表述
    6.3.3 名词化所凝练的核心价值表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
7.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类型
    7.1.1 隐喻化转移
    7.1.2 去隐喻化转移
7.2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7.2.1 语言系统因素
    7.2.2 语篇类型因素
    7.2.3 情景语境因素
    7.2.4 文化语境因素
7.3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功能
    7.3.1 重构功能
    7.3.2 简化功能
    7.3.3 概括功能
    7.3.4 释义功能
7.4 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发现
8.2 贡献及创新点
8.3 研究启示
8.4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已有研究述评
    第三节 问题聚焦与思路框架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路向分析与应用局限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的借鉴与修正
    第三节 “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研究可靠性、伦理、自反性和限制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依据
    第二节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与学的现状与问题
    第四节 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第五章 “双一流”卓越梦的辗转:公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第一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第二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第三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第四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第六章 “二等公民”的涅盘:民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第一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第二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第三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第四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第七章 “第三部门”的蹊径: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第一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第二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第三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第四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第八章 讨论与检思
    第一节 差异与趋同:教学转型案例比较
    第二节 检思与重构:教学转型理论框架完善
    第三节 策略与实践:教学转型的行动方略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三、结语:尚在征程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邀约信
    附录2: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院长)
    附录3: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学院长)
    附录4: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研室主任)
    附录5: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师及教辅)
    附录6: 访谈摘要单
    附录7: 课堂观察表
    附录8: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9: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学生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1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韩国电影字幕汉译研究 ——以《辩护人》为例[D]. 高瑞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D]. 张佳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关联理论视阈下习近平着作复句日译对比研究 ——兼论对日话语体系构建[D]. 薛悦.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4]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新闻维译研究 ——以《新疆日报》为例[D]. 曹馨予.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5]抑制类流行语探究 ——以“虽然我A,但是我B啊”为例[D]. 赵王伶.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基于关联理论的《开讲啦》节目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研究[D]. 逯若焰. 暨南大学, 2020(04)
  • [7]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译实践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中医术语集》气功、太极部分[D].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白夜追凶》中的冲突性话语研究[D]. 柳家琪. 温州大学, 2019(01)
  • [9]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D]. 唐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10]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D]. 李胜利. 厦门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