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如何?

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如何?

一、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如何(论文文献综述)

谢旭峰[1](2021)在《扬州市城区11-12岁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特征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探讨小学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现状及其模式特征,分析不同性别、BMI类型儿童在不同时间段体力活动水平与模式特征的差异,以及与体质健康的关系。为增强我国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促进儿童体质健康提供一份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以扬州市邗江区某公立小学的255名11-12岁的6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加速度计以及体质测量工具对6年级学生进行体力活动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测量,设备回收后通过体力活动处理软件Acti Life 6.11.5进行数据处理。最后整合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数据,导入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α取值为0.05,即P<0.05时假设检验结果为具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儿童日均LPA、MVPA时间分别为167.2±35.5min、25.6±9.0min,日均静坐时间达到595.8±59.3min。男生MVPA时间高于女生(P<0.01),而超重肥胖儿童MVPA时间与体重正常儿童之间无差异。(2)儿童MVPA持续类型<1min的时间占比达到65.1%。男生MVPA持续类型<1min和1-3min的总时间高于女生(P<0.05),而体重正常与超重肥胖儿童之间MVPA持续类型时间占比无差异。(3)儿童上学日的LPA、MVPA时间与MVPA持续类型1-3min、3-5min和≥5min的时间占比均高于周末日(P<0.01);在校期间的LPA、MVPA时间与MVPA持续类型1-3min、3-5min和≥5min的时间占比均高于非在校(P<0.01)。(4)男生日均MVPA与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和仰卧起坐具有弱相关性(P<0.05);而女生日均MVPA与50米跑、握力、一分钟跳绳具有弱相关性,与立定跳远具有中度效应关系(P<0.05)。研究结论:(1)扬州市城区11-12岁儿童体力活动水平总体偏低,儿童的MVPA持续时间较短促、零星。(2)扬州市城区11-12岁男生LPA、MVPA高于女孩,静坐时间低于女孩,而MVPA持续类型时间占比无性别差异;超重肥胖组儿童静坐时间低于体重正常儿童,LPA时间更高,而MVPA持续类型时间占比无BMI类型差异。(3)扬州市城区11-12岁儿童在校期间体力活动水平高于非在校期间,并且非在校的MVPA持续时间更短促、零星;而上学日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周末日,其周末日的MVPA持续时间更短促、零星。(4)扬州市城区11-12岁儿童MVPA总时间与身体素质水平具有正相关。

徐媛媛,曾新颖,邱琇,方利文,王卓群,周脉耕,王临虹[2](2021)在《中国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及健康公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2015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状况及变化情况,并基于我国各省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指标进行健康公平性分析。方法基于"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集中1990年和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的相关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90年和2015年我国31个省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伤残生命损失年率(YLD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率(DALY率)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情况。基于主要疾病负担指标,应用集中指数法对儿童青少年健康公平性进行分析,评价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公平程度。结果 2015年我国22个省的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标化患病率高于20.00%,同时,16个省的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标化DALY率超过800人年/10万。31个省中,疾病负担最高的省份为新疆。与1990年相比,2015年16个省的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标化DALY率下降幅度超过10%,其中,西藏下降幅度最大,为29.94%;5个省的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有所增加。与5岁以下儿童相比,2015年各省5~9岁儿童和10~19岁青少年缺铁性贫血标化DALY率相对较高。2015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患病主要集中在经济水平相对富裕的省份(集中指数为0.01880),疾病负担也集中在相对富裕的省份(集中指数为0.01830和0.01710),与1990年相比,2015年基于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的集中指数绝对值有所增大。针对不同地区的分析结果显示,与1990年相比,2015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儿童青少年健康不公平程度有所增大,中部地区健康公平程度有所改善。结论 2015年我国31个省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分布存在差异,儿童青少年健康公平程度未得到明显改善。应持续关注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的发展趋势,考虑将相关指标应用到儿童青少年健康公平程度评价体系,从而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

朱政[3](2021)在《中国9-17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调查我国9-17岁儿童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屏幕时间(Screen Time,ST)、肌肉力量训练(Muscle Strengthening Activity,MSA)、体质水平和超重肥胖现状,并探讨我国儿童青少年满足MVPA、ST、MSA推荐量和体质及超重肥胖的关系。研究方法共有来自2016-2018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调查(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in China—The Youth Study,PAFCTYS)的243143名9-17岁儿童青少年纳入本次横断面研究。PAFCTYS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募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儿童青少年。使用问卷调查儿童青少年MVPA、ST、MSA,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量儿童青少年体质。计算儿童青少年满足MVPA(≥60分钟/天)、ST(<2小时/天)、MSA(≥3天/周)推荐量及不同组合的比例,体质不及格率、及格率、良好率、优秀率、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采用二元逻辑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以上指标是否存在性别、学段、城乡差异,并探讨儿童青少年MVPA、ST、MSA与体质和超重肥胖的关系,调整年龄、性别、居住地、民族、家庭年人均收入、抚养状况、家庭作业时间。研究结果1.满足MVPA推荐量的儿童青少年比例为36.30%,满足ST推荐量的比例为63.10%,满足MSA推荐量的比例为46.98%,同时满足三个推荐量的比例为14.13%。与女生相比,男生更有可能同时满足三个推荐量(调整后的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a OR)=1.08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84-1.085);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a OR=0.819,95%CI:0.819-0.820)和高中生(a OR=0.505,95%CI:0.504-0.505)同时满足三个推荐量的可能性更低;与乡村儿童青少年相比,城市儿童青少年(a OR=1.151,95%CI:1.150-1.151)更有可能同时满足三个推荐量。2.儿童青少年体质不及格率为7.27%,及格率为61.14%,良好率为26.44%,优秀率为5.15%,超重检出率为13.81%,肥胖检出率为8.03%。与女生相比,男生体质达标(a OR=0.499,95%CI:0.499-0.499)、优良(a OR=0.680,95%CI:0.679-0.680)的可能性更低,超重(a OR=1.532,95%CI:1.531-1.533)、肥胖(a OR=1.934,95%CI:1.932-1.935)的可能性更高;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a OR=0.500,95%CI:0.499-0.500;a OR=0.734,95%CI:0.733-0.734)、高中生(a OR=0.623,95%CI:0.622-0.624;a OR=0.563,95%CI:0.563-0.563)体质达标、优良的可能性更低,初中生(a OR=1.016,95%CI:1.016-1.017)和高中生(a OR=1.075,95%CI:1.074-1.076)超重的可能性更高,但肥胖(a OR=0.643,95%CI:0.643-0.644;a OR=0.391,95%CI:0.390-0.391)的可能性更低。与乡村儿童青少年相比,城市儿童青少年体质达标的可能性(a OR=0.861,95%CI:0.860-0.862)更低,但体质优良的可能性(a OR=1.033,95%CI:1.033-1.034)更高,更有可能超重(a OR=1.361,95%CI:1.361-1.362)和肥胖(a OR=1.569,95%CI:1.567-1.570)。3.与均不满足推荐量的儿童青少年相比,仅满足一个推荐量(a OR=1.441,95%CI:1.439-1.442;a OR=1.346,95%CI:1.345-1.347;a OR=0.933,95%CI:0.932-0.934)、同时满足两个推荐量(a OR=2.185,95%CI:2.183-2.188;a OR=1.989,95%CI:1.988-1.991;a OR=0.902,95%CI:0.902-0.903)和同时满足三个推荐量(a OR=2.930,95%CI:2.925-2.934;a OR=2.526,95%CI:2.524-2.529;a OR=0.887,95%CI:0.886-0.888)的儿童青少年体质更有可能达标、优良,而超重和肥胖的可能性更低,且趋势检验均呈显着性(p<0.001)。研究结论1.2016-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比例超过60%,超过三分之一的儿童青少年不满足ST推荐量,超过一半的儿童青少年不满足MSA推荐量,同时满足MVPA、ST、MSA推荐量的儿童青少年比例极低,不足全体的七分之一,特别是,女生、中学生、乡村儿童青少年不能同时满足三个推荐量的风险更高。2.2016-2018年我国不到三分之一的儿童青少年体质达到了优良,而超重肥胖检出率超过五分之一。男生、中学生体质优良的可能性更低,男生更有可能超重肥胖,中学生肥胖的可能性更低,城市男生体质优良的可能性更低,城市女生体质优良的可能性更高,城市儿童青少年更有可能超重肥胖。3.与不满足MVPA、ST、MSA推荐量中任何一种推荐量的儿童青少年相比,满足其中任何一种推荐量的儿童青少年,体质达标和优良的可能性更大,而超重肥胖的可能性更小,且随着满足身体活动推荐量种类的增加,其体质达标和优良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超重肥胖的可能性就越小。

王炳南[4](2021)在《身体活动、户外时间、近距离用眼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1)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及危害。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用眼负担日益加重,近视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上升更加迅速。2018年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八部门的调研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患病率已高达53.6%,近视对国家安全、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2)国家和社会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重视。国家和全社会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现象,国家卫建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3)身体活动、户外时间、近距离用眼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影响。研究表明,身体活动、户外时间、近距离用眼等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献综述及当前研究的不足:国内外研究多注重身体活动总时间对近视的影响,而忽略了身体活动的高中低水平对近视影响的差异,且身体活动对近视的影响是否受到户外时间的干扰,尚存在争议;当前文献多将所有的近距离用眼作为统一的变量探索或着重探讨读写对近视的影响,而用电脑、用手机、玩掌上游戏机、弹奏乐器等其他近距离用眼对近视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最后,当前研究多为横断面调查,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后近视进展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还较少。研究目的:(1)分析不同强度身体活动(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的影响,以及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的影响是否受到户外时间因素的干扰;(2)分析不同类型近距离用眼(读写、用电脑、用手机、玩掌上游戏机、演奏乐器等)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的影响;(3)通过一年的队列研究,分析身体活动、户外时间及近距离用眼对已经近视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影响。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丰富我国近视研究的内涵,为完善我国儿童青少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推荐标准、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理论依据。(2)实践意义:学校和家长可以根据研究结果调整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户外时间和近距离用眼模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研究对象:本研究于2019年10~11月开展测试与调查工作,调查对象为上海市小学生和初中生。调查对象的选择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各抽取3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1所公办小学和1所公办初中,共抽取6所小学和6所初中。在小学3~5年级和初中6~9年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作为调查与测试对象,共选取72个班级的2015名学生。对参加过基线横断面研究对象中近视儿童青少年进行一年的随访研究,共795人。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身体活动、户外时间、近距离用眼、儿童青少年、近视相关的图书、政策文件、期刊文献等数据资料。(2)问卷调查法:使用国际身体活动问卷-短卷测量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使用户外时间问卷测量儿童青少年户外时间,使用近距离用眼问卷测量近距离用眼水平。(3)测量法: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儿童青少年视力。(4)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上海市3~9年级中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为61.7%,且有显着的性别差异和学段差异,女生近视患病率高于男生,初中生近视患病率高于小学生。(2)上海市3~9年级儿童青少年的每日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和户外时间分别为55.0±49.1min、35.2±35.3min、40.1±35.6min、75.3±58.2min。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OR=0.874,95%CI:0.776~0.984,P=0.000)、户外时间(OR=0.750,95%CI:0.642~0.875,P=0.004)与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高强度身体活动、户外时间对儿童青少年视力有保护作用,且高强度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视力的保护作用受户外时间的影响。(3)上海市3~9年级儿童青少年的每日近距离总时间、读写时间、看电脑时间、看手机时间、玩掌上游戏机时间和演奏乐器时间分别为388.0±183.2min、281.4±136.4min、17.9±36.9min、48.9±55.4min、8.5±30.3min,男女在读写时间、看电脑时间、玩掌上游戏机时间、弹奏乐器时间上有显着性差异,其中男生读写时间、弹奏乐器时间显着少于女生,而看电脑时间和玩掌上游戏机时间显着多于女生。小学生在近距离用眼总时间、读写时间、看电脑时间、看手机时间上均显着少于初中生。近距离用眼总时间(OR=1.039,95%CI:1.007~1.071,P=0.015)、读写时间(OR=1.086,95%CI:1.039~1.135,P=0.000)和看手机时间(OR=1.150,95%CI:1.021~1.294,P=0.021)与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有正相关关系,乐器弹奏时间对读写时间有替代效应而与近视患病风险呈负相关关系(OR=0.711,95%CI:0.575~0.880,P=0.002),看电脑时间与近视患病风险的正相关关系只存在于小学生(OR=1.473,95%CI:1.062~2.044,P=0.020)中,这说明,读写、看手机、看电脑是儿童青少年视力的危险因素。(4)初中生近视进展速度显着快于小学生,在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各种因素中,只有户外时间与而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有负相关关系(B=-0.032,P=0.032),而高、中、低强度身体活动和读写时间、看电脑时间、看手机时间、玩掌上游戏机时间和演奏乐器时间均未发现与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有显着相关性,这说明,这说明只有户外时间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目前上海市3~9年级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患病率为61.7%,近视患病率较高。高强度身体活动、户外时间对儿童青少年视力有保护作用,且高强度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视力的保护作用受户外时间的影响。读写、看手机、看电脑是儿童青少年视力的危险因素。在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各种因素中,只有户外时间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社会、学校和家长,要认识近视的危害,重视孩子近视,合理安排教学课程,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督促儿童青少年多进行身体活动,并且要重视其强度,尽可能在户外进行高强度身体活动。

褚昕宇[5](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贾新星[6](2021)在《家庭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研究 ——以上海市初中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从以往研究看,大多集中在学校体育方面,而忽视了家庭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结合前人研究和相关理论基础,首先,设计调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然后了解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活动和家庭因素的基本情况,探究家庭因素中对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影响作用的因素,最后提出改善家庭因素、提升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上海市1145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设计符合本研究的《家庭体育物理因素问卷》、《家庭体育行为因素问卷》和《家庭体育心理因素问卷》,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7、0.928和0.944;结构效度分别为0.838、0.919和0.945;收敛效度均大于0.5;区别效度均满足AVE开根号值大于各成对维度的相关系数。(2)上海市初中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为57.710±36.874min/d。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区域对上海市初中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进行分析,男生高于女生,预初班高于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外环外高于内环内、内外环间,差异均具有显着性。(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抚养方式对上海市初中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具有显着影响(4)家庭体育物理因素方面,家庭体育器材装备和家庭体育空间对上海市初中生MVPA均具有显着性影响。其中,男、女生在家庭体育器材装备上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区域的学生在家庭体育器材装备和家庭体育空间上均存在显着差异。(5)家庭体育行为因素方面,家庭表率支持、家庭经济支持和家庭静态行为限制对上海市初中生MVPA均具有显着性影响。从人口统计学角度看,不同性别、年级和区域在家庭表率支持、家庭静态行为限制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6)家庭体育心理因素方面,父母期望对上海市初中生MVPA具有显着性影响。其中,男女生在父母期望和父母态度上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父母态度上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论:(1)上海市初中生总体的身体活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存在一定差距。其中,男生身体活动水平高于女生,预初班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高于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级,外环外高于内环内、内外环间。(2)家庭基本因素,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抚养方式可以显着影响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3)充足的家庭体育器材装备和合理配置的家庭体育空间可以显着影响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有助于促进其自主参加身体活动。(4)家庭的表率支持、经济支持可以正向影响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更好地培养初中生参与身体活动的习惯,家庭静态行为限制为初中生参与身体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5)父母对参与身体活动的期望和态度,可以影响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

陈欢[7](2021)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等时替代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流行的慢性疾病,该问题亦可延续至成年时期,对生命健康带来许多隐患,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数年来居高不下。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不足或(和)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过多的现象。多项研究指出,充足的身体活动时间和较少的久坐行为对预防保持健康体重状态有着重要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选取上海市中小学生为测量与调查对象,通过客观测量其身体活动、久坐行为时间以及身高体重(转化为身体质量指数)。本研究旨在:(1)调查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PA、SB以及超重肥胖现状;(2)调查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PA、SB水平以及超重肥胖现状的学段差异;(3)分别运用单因素回归模型和分配模型分析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低强度身体活动(Light-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LPA)、SB和BMI的相关关系;(4)采用等时替代模型(Isotemporal Substitution Model,ISM)分析每天15min或30min的MVPA、LPA和SB时间相互替代对于不同学段(小学与初中)的儿童青少年BMI的效应,并比较每天30min或15min替换效应的差异,从而更加精确预测在一天中不同活动行为的时间的变化对健康结果的影响,为儿童青少年的一天行为时间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6所中小学共27个班级的486名6~16岁中小学生。其中,男生239人,女生247人,小学生(1~5年级)279人,初中生(6~9年级)207人。其次,通过加速度计客观测量其PA和SB水平;采用身高和体重测量仪测量身高、体重。随后,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单因素模型、分配模型和等时替代模型三种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为了以30min或15min为单位来分析各行为间替代的效应,首先将MVPA、LPA与SB的时长分别除以常数30或15。以BMI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为协变量,以MVPA、LPA和SB为自变量(不同模型纳入数量不同),建立三个模型,具体过程如下(以30min为单位为例):(1)单因素模型:BMI=(b1)某行为+(b5)协变量,模型1~3分别以SB、LPA、MVPA为自变量,协变量皆为性别和年龄,探究特定行为与BMI的关系;(2)分配模型(模型4):BMI=(b1)SB+(b2)LPA+(b3)MVPA+(b5)协变量,该模型以LPA、MVPA和SB为自变量,以性别和年龄为协变量,b1表示在调整LPA和MVPA后(LPA和MVPA时长不变),每额外增加30min的SB对BMI的效应,b2、b3分别表示LPA、MVPA对BMI的独立效应;(3)等时替代模型:以模型5为例,BMI=(b2)LPA+(b3)MVPA+(b4)加速度计穿戴时长+(b5)协变量,该模型以性别、年龄以及加速度计穿戴时长为协变量,LPA、MVPA为自变量进入该模型,但SB变量本身并不进入该模型,即控制总活动时间(MVPA时间+LPA时间+SB时间)不变的条件下,b2、b3表示分别用30min的LPA、30min的 MVPA替代30min的SB对BMI的效应,模型6和模型7分别表示LPA、MVPA被其他两种行为替代后对BMI的效应。最后,根据等时替代效应的回归系数(即b值)和BMI总体均值计算BMI变化率,具体为BMI变化率=(b/18.62)×100%。在本研究的数据统计结果中,p<0.05时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纳入的中小学生中,平均年龄为11.38±2.16岁,BMI为(18.62±3.51)kg/m2,超重的有96人,占19.8%;肥胖的有25人,占5.1%。小学生的超重肥胖率显着低于初中生(P<0.01)。小学生参与低强度身体活动的时间显着长于初中生(t=24.37,P<0.01),参与SB的时间则显着短于初中生(t=-19.69,P<0.01),而小学生与初中生参与MVPA的时间不存在显着差异(t=0.76,P>0.05)。单因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年龄性别影响后,小学生的单因素模型(模型1~3)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和年龄后,小学生的低强度身体活动与BMI存在显着性负相关关系(β=-0.27,P<0.01,95%CI:-0.43~-0.10),而SB、MVPA与BMI无显着性相关(P>0.05)。初中生的 MVPA与BMI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β=-0.23,P<0.01,95%CI:-1.90~-0.56),而SB、LPA与BMI均无显着性相关关系(P>0.05)。分配模型中调整了性别、年龄、SB和MVPA的影响后,结果显示小学生每增加30min的LPA时间可减少0.25 kg/m2的BMI(β=-0.25,P<0.05,95%CI:-1.00~0.04),即减少了BMI总体平均水平的1.34%,可见LPA与BMI的相关关系独立于SB和MVPA;而增加30min的SB或MVPA后对BMI无显着影响。初中生每增加30min的MVPA可减少1.22 kg/m2的BMI(β=-1.22,P<0.01,95%CI:-1.91~-0.52),即降低了BMI总体平均水平的5.90%,也说明了MVPA与BMI的相关关系独立于SB和LPA;而增加30min的SB或LPA均未引起BMI的显着变化(P>0.05)。等时替代模型结果显示,控制混杂因素后,初中生平均每天用30min的MVPA替代同等时间的SB或LPA可分别使BMI减少1.25kg/m2(β=-1.25,95% CI:-1.94~-0.57)、1.29 kg/m2(β=-1.29,95%CI:-2.00~-0.58)。小学生用30min的LPA替代SB后可减少0.26kg/m2的BMI(β=-0.26,95%CI:0.44~-0.09)。而SB虽然未独立影响小学与初中生的BMI,但其替代小学生的LPA与初中生的MVPA均显着提高了其BMI水平。其他行为替代方式与BMI无显着性相关关系。另外,当采用15min为单位进行等时替换分析时,发现30min的活动间替换所降低BMI的效益是15min的活动替换效益的2倍。研究结论:本次研究测量的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较低,肥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小学生的LPA与BMI具有独立相关关系,初中生的MVPA与BMI具有独立相关关系。不同活动行为与BMI的等时替代关系存在学段差异,建议上海市小学生在现有活动基础上增加LPA时间并减少SB时间,而初中生则建议尽量将部分LPA或SB转换为MVPA,而非简单增减活动的绝对时间,从而获得最高的健康效益。对于大部分中小学生,在不具备每天重新分配30min的SB到PA的可行的客观条件下,可先将每天进行15min的活动行为时间重新分配的方法确定为可行的目标,如每天用15min的MVPA替代SB,逐渐过渡到每天进行30min的行为替换,从而减少过多SB产生的负面健康效益。

孙涛涛[8](2021)在《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的第四位主要危险因素、仅次于高血压、吸烟和高血糖,缺乏身体活动还会增加青少年抑郁的患病风险。青少年时期的身体活动除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外,该时期养成的行为习惯还会延续到成年之后,对其后续生活产生长远的影响。社区是青少年除了学校之外所处时间最长的重要居住环境,为明确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社区环境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对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人群的影响差异,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以贵州省贵阳市、黔南州、毕节市的青少年和社区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运用青少年身体活动调查问卷(PAQ-CN)、青少年久坐行为调查问卷(ASAQ-CN)、以及研制的社区环境问卷、社区工作人员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对贵州省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及其与社区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贵州省12-18岁青少年身体活动平均得分为2.20±0.57(男:2.27±0.59、女:2.14±0.55)、久坐行为达到5.15±3.71h/day(男:5.23±3.64h/day、女:5.08±3.34h/day);总体屏幕时间达到1.37±1.45h/day(20.9%未达标),其中男生1.44±1.52h/day(21.8%未达标),女生1.30±1.38h/day(20.1%未达标);主干家庭孩子身体活动水平得分最高(2.28±0.58)、单亲家庭孩子久坐时间最长(6.02±1.30h/day);13岁的孩子身体活动达到最高水平(2.42±0.54);回归分析显示:“社区体育宣传”对城市地区青少年身体活动的adj R2=10.6%、农村地区青少年adj R2=3%;“运动场所类型”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adj R2=10.8%、高中生adj R2=6.1%;“社区绿化地带”对女生身体活动adj R2=4.2%、男生adj R2=3%;“社区同伴”对单亲家庭孩子的adj R2=23.3%、核心家庭adj R2=11.4%。结论:贵州省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较低,男生身体活动水平略高于女生;贵州省社区内可玩耍的绿化地带、社区整体的观赏性对女生和初中生的影响更大;交通安全对女生、初中生以及城市的青少年影响更大;女生和城市地区青少年以及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社区内同伴的影响;社区环境首要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因素是运动场所的数量、种类,以及体育氛围。建议:1)结合初中生、女生的兴趣爱好,丰富贵州省社区运动场所类型;2)结合初中生、女生需求,改善贵州省城市社区周边交通安全状况;3)以初中生和女生为重点,采用城市为主、农村为辅的方式加强贵州省社区体育宣传;4)以高中生、女生、单亲家庭孩子为重点,加强贵州省城市社区邻里互动。

陈琦琦[9](2021)在《小学生互动性健康素养与拒绝敏感性对自我超越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小学生的自我超越、互动性健康素养、拒绝敏感性现状及其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明确自我超越、互动性健康素养、拒绝敏感性三者的相关关系;探讨互动性健康素养和拒绝敏感性对自我超越的影响,为小学生自我超越相关研究和开展心理健康干预方案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对吉林省安图县所在的三所小学五、六年级自愿参加本研究的712名小学生进行整群抽样,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一般人口学资料、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量表、中文版青少年自我超越量表、拒绝敏感性量表进行调查。所有问卷整理、编码后录入,采用SPSS26.0,检验水准P<0.05。结果:(1)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712名研究对象其平均年龄为10.65±0.54岁;女生332人(46.6%),男生380人(53.4%);五年级371人(52.1%)、六年级341人(47.9%)。独生子女411人(57.7%),非独生子女301人(42.3%);汉族为534人(75.0%)、朝鲜族为127人(17.8%)、其他民族51人(7.2%);班干部236(33.1%)、非班干部476(66.9%)。(2)研究对象自我超越得分为48.28±8.63,其中女生、六年级、班干部、睡眠时间≥9小时、不使用电子产品、很关注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好、父母关系温馨、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与父母居住、民主型教养方式、自评学习压力小、形象评价很满意、成绩评价很优异、总体评价很优异的研究对象自我超越得分较高。(3)研究对象互动性健康素养得分为112.53±21.80,其中女生、班干部、睡眠时间大于9小时、不使用电子产品、很关注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好、父母关系温馨、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与父母居住、父母为民主型教养方式、学习压力小、形象评价很满意、成绩评价很优异、总体评价很优异的研究对象互动性健康素养得分较高。(4)研究对象拒绝敏感性得分为33.90±7.48,其中女生、五年级、11岁、汉族、独生子女、非班干部、不使用电子产品、不参加业余活动、睡眠时间7-9小时、不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家庭成员关系差、与其他人居住、父母关系冷淡、父母教养方式为忽视型、父母文化程度低、形象自评很不满意、成绩自评很差、总体自评很差的研究对象拒绝敏感性得分较高。(5)研究对象自我超越的影响因素:互动性健康素养及其子维度与自我超越及其子维度呈正相关,(r=0.363至0.692,P<0.05),拒绝敏感性及其子维度与自我超越及其子维度呈负相关(r=-0.657至-0.537,P<0.05);分层线性回归显示,一般人口学特征中性别、使用电子产品、班干部、学习压力、家庭成员关系、父母关系、健康状况关注情况、居住情况、形象自评、成绩自评、总体自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进入回归方程(F=7.369,R2=0.273)解释27.3%的变异度,互动性健康素养进入回归方程(F=18.957,R2=0.521)解释52.1%的变异度,拒绝敏感性进入回归方程(F=30.146,R2=0.643)解释64.3%的变异度。结论:(1)小学生自我超越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待提高。其中女生、六年级、班干部、睡眠时间越长、不使用电子产品、关注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好、父母关系温馨、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与父母居住、民主型教养方式、对自身总体评价越高的研究对象自我超越得分越高。(2)研究对象的互动性健康素养水平可以正向影响自我超越,研究对象的拒绝敏感性水平可以负向影响自我超越。建议今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要关注该群体互动性健康素养的提高和拒绝敏感性的降低,同时注意关注家庭及其个性特点上具有脆弱性的小学生群体的个别化心理咨询,以此提高整个小学生的自我超越水平,保持或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

朱厚伟[10](2021)在《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文中认为

二、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如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如何(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市城区11-12岁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特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体力活动
        2.1.2 静态行为
        2.1.3 身体素质
    2.2 关于儿童体力活动研究现状
        2.2.1 国内儿童体力活动研究现状
        2.2.2 国外儿童体力活动研究现状
    2.3 关于体力活动模式特征的研究现状
        2.3.1 关于国内体力活动模式特征的研究现状
        2.3.2 关于国外体力活动模式特征的研究现状
    2.4 关于儿童体育课体力活动的研究现状
        2.4.1 国内体育课体力活动研究现状
        2.4.2 国外体育课体力活动研究现状
    2.5 关于儿童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的研究现状
    2.6 儿童体力活动测量方法
        2.6.1 直接热量测定法
        2.6.2 间接热量测定法
        2.6.3 双标水法
        2.6.4 加速度计
        2.6.5 基于体力活动强度评述
    2.7 研究假设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测量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儿童基本情况特征
    4.2 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特征
        4.2.1 儿童总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特征
        4.2.2 儿童在校期间与非在校期间的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特征
        4.2.3 儿童体育课与大课间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特征
        4.2.4 儿童周末日与上学日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特征
    4.3 儿童体质健康水平
        4.3.1 儿童的50 米、立定跳远测试水平
        4.3.2 儿童握力测试水平
        4.3.3 儿童坐位体前屈测试水平
        4.3.4 儿童一分钟跳绳、仰卧起坐测试水平
    4.4 儿童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4.4.1 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与体质健康总体上的相关分析
        4.4.2 不同性别儿童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相关性分析
5 讨论分析
    5.1 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特征分析
        5.1.1 儿童总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特征分析
        5.1.2 儿童在校与非在校期间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特征分析
        5.1.3 儿童大课间与体育课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特征分析
        5.1.4 儿童上学日与周末日体力活动水平分析
    5.2 儿童体质健康水平分析
    5.3 儿童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相关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中国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及健康公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对象
        1.2.2缺铁性贫血疾病的定义
        1.2.3疾病负担的计算
        1.2.4集中指数法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2015年中国各省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状况及变化情况
    2.2 2015年中国各省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及变化情况
    2.3基于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公平性分析结果
3讨论
    3.1我国各省间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存在差异
    3.2我国不同省份儿童青少年健康公平程度存在差异

(3)中国9-17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总体思路及整体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2.1.1 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相关概念及对健康的影响
        2.1.2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
        2.1.3 国际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流行现状
        2.1.4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流行现状
    2.2 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2.2.1 体质的概念及重要性
        2.2.2 儿童青少年体质监测体系和标准
        2.2.3 国际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
        2.2.4 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
    2.3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和超重肥胖的关系
        2.3.1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2.3.3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2.4 小结
3 第一部分中国9-17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现状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设计及流程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3.4.1 问卷调查法
        3.4.2 数据处理
        3.4.3 数据统计
    3.5 研究结果
        3.5.1 受试者特征
        3.5.2 儿童青少年平均每天MVPA时间及满足MVPA推荐量比例
        3.5.3 儿童青少年平均每天ST及满足ST推荐量比例
        3.5.4 儿童青少年满足MSA推荐量比例
        3.5.5 儿童青少年满足MVPA、ST、MSA推荐量不同组合的比例
        3.5.6 男女、各学段、城乡儿童青少年同时满足MVPA、ST、MSA推荐量比例
        3.5.7 男女、各学段、城乡儿童青少年满足MVPA推荐量的OR值
        3.5.8 男女、各学段、城乡儿童青少年满足ST推荐量的OR值
        3.5.9 男女、各学段、城乡儿童青少年满足MSA推荐量的OR值
        3.5.10 男女、各学段、城乡儿童青少年同时满足三个推荐量的OR值
    3.6 讨论与分析
    3.7 小结
4 第二部分中国9-17岁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现状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3.1 测试方法
        4.3.2 数据处理
        4.3.3 数据统计
    4.4 研究结果
        4.4.1 儿童青少年体质各单项指标及城乡差异
        4.4.2 儿童青少年体质总分及等级分布
        4.4.3 儿童青少年BMI、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差异
        4.4.4 男女、各学段、城乡儿童青少年体质达标的OR值
        4.4.5 男女、各学段、城乡儿童青少年体质优良的OR值
        4.4.6 男女、各学段、城乡儿童青少年超重的OR值
        4.4.7 男女、各学段、城乡儿童青少年肥胖的OR值
    4.5 讨论与分析
    4.6 小结
5 第三部分中国9-17 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的关系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方法
        5.3.1 数据处理
        5.3.2 数据统计
    5.4 研究结果
        5.4.1 满足与不满足MVPA推荐量的儿童青少年各体质指标及体质总分的差异
        5.4.2 满足与不满足ST推荐量的儿童青少年各体质指标及体质总分的差异
        5.4.3 满足与不满足MSA推荐量的儿童青少年各体质指标及体质总分的差异
        5.4.4 满足不同推荐量组合的儿童青少年各体质指标及体质总分的差异
        5.4.5 儿童青少年满足MVPA推荐量与否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5.4.6 儿童青少年满足ST推荐量与否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5.4.7 儿童青少年满足MSA推荐量与否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5.4.8 儿童青少年满足不同推荐量组合与单项体质指标的关系
        5.4.9 儿童青少年满足不同推荐量组合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5.5 讨论与分析
    5.6 小结
6 全文讨论和总结
    6.1 全文讨论
    6.2 未来研究展望
    6.3 创新点
    6.4 局限性
    6.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调查问卷(学生/家长)
学习和工作经历
博士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

(4)身体活动、户外时间、近距离用眼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及危害
        1.1.2 国家和社会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重视
        1.1.3 身体活动、户外时间、近距离用眼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身体活动
        2.1.2 户外时间
        2.1.3 近距离用眼
        2.1.4 近视
    2.2 国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户外时间、近距离用眼水平及其对近视影响的研究
        2.2.1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对近视影响的研究
        2.2.2 儿童青少年户外时间及其对近视影响的研究
        2.2.3 儿童青少年近距离用眼水平及其对近视影响的研究
    2.3 国内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户外时间、近距离用眼水平及其对近视影响的研究
        2.3.1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对近视影响的研究
        2.3.2 儿童青少年户外时间及其对近视影响的研究
        2.3.3 儿童青少年近距离用眼水平及其对近视影响的研究
    2.4 文献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测量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研究结果
        4.1.1 横断面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4.1.2 身体活动、户外时间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的影响
        4.1.3 近距离用眼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的影响
        4.1.4 身体活动、户外时间、近距离用眼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影响:一年的纵向研究
    4.2 分析讨论
        4.2.1 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及其特征
        4.2.2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分析
        4.2.3 儿童青少年户外时间分析
        4.2.4 儿童青少年近距离用眼水平分析
        4.2.5 身体活动、户外时间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的影响
        4.2.6 近距离用眼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的影响
        4.2.7 身体活动、户外时间、近距离用眼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影响
5 结论、建议与展望
    5.1 结论
    5.2 建议
    5.3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学习工作经历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习惯
        2.1.1 习惯的定义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2.2 体育锻炼习惯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理论基础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3.1.2 跨理论模型
        3.1.3 自我决定理论
        3.1.4 社会认知理论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3.3 本章小结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4.2.3 问卷发放情况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4.3.2 身体活动量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4.4.1 访谈对象简介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4.6 本章小结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5.2.4 层次聚类分析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10 致谢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6)家庭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研究 ——以上海市初中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有待提升
        1.1.2 国家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工作非常重视
        1.1.3 身体活动有助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
        1.1.4 家庭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身体活动
        2.1.2 家庭因素
        2.1.3 相关研究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生态学理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3 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家庭相关因素
        2.3.1 家庭基本因素对学生身体活动的影响
        2.3.2 家庭体育因素对学生身体活动的影响
    2.4 总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
        3.1.2 确定最小样本量
        3.1.3 调查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问卷信效度检验
        4.1.1 家庭体育物理因素问卷
        4.1.2 家庭体育行为因素问卷
        4.1.3 家庭体育心理因素问卷
    4.2 人口统计学基本信息
    4.3 身体活动的差异分析
        4.3.1 不同性别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
        4.3.2 不同年级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
        4.3.3 不同区域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
    4.4 家庭基本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4.4.1 描述性分析
        4.4.2 差异性分析
        4.4.3 相关分析
        4.4.4 回归分析
    4.5 家庭体育物理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4.5.1 描述性分析
        4.5.2 差异性分析
        4.5.3 相关分析
        4.5.4 回归分析
    4.6 家庭体育行为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4.6.1 描述性分析
        4.6.2 差异性分析
        4.6.3 相关分析
        4.6.4 回归分析
    4.7 家庭体育心理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4.7.1 描述性分析
        4.7.2 差异性分析
        4.7.3 相关分析
        4.7.4 回归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发放学校汇总表
附录2 《家庭因素与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研究》调查问卷效度检验表
附录3 《家庭因素与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4 《家庭体育物理因素问卷》
附录5 《家庭体育行为因素问卷》
附录6 《家庭体育心理因素问卷》
附录7 专家访谈提纲
致谢

(7)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等时替代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日趋严重
        1.1.2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现状堪忧
        1.1.3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是控制肥胖的重要手段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及测量
        2.1.1 儿童青少年
        2.1.2 身体活动
        2.1.3 久坐行为
        2.1.4 身体质量指数
    2.2 等时替代方法及其应用
        2.2.1 等时替代方法来源与界定
        2.2.2 等时替代方法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2.3 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关系研究现状
        2.3.1 国外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肥胖的相关关系研究现状
        2.3.2 国内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肥胖的相关关系研究现状
    2.4 国外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等时替代关系研究现状
        2.4.1 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分别替代低强度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等时替代关系
        2.4.2 低强度身体活动替代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等时替代关系
        2.4.3 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等时替代关系的年龄差异
        2.4.4 不同时长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替代效应的比较研究
    2.5 国内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等时替代关系研究现状
    2.6 文献小结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
        3.1.2 调查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仪器测量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
    4.1 样本基本特征
    4.2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久坐行为水平和体重状态
    4.3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学段差异
    4.4 儿童青少年不同强度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关系
    4.5 30min的不同强度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相互替代与身体质量指数的关系
    4.6 15min的不同强度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相互替代与身体质量指数的关系
5 讨论
    5.1 身体活动、久坐行为水平与体重状态的讨论
    5.2 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学段差异的讨论
    5.3 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相关关系的讨论
    5.4 不同强度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相互替代与身体质量指数关系的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研究局限性与启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1 附件
    附件1 家长知情同意书
    附件2 英文缩写词汇对照表

(8)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身体活动不足对健康的危害
        1.1.2 青少年身体活动下降的后果
        1.1.3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与身体素质现状
        1.1.4 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
        1.4.1 贵州省青少年身体活动及久坐行为现状
        1.4.2 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青少年”相关概念的界定
        1.5.2 “身体活动”相关概念的界定
        1.5.3 “久坐行为”相关概念的界定
        1.5.4 “社区环境”相关概念的界定
2 文献综述
    2.1 身体活动的内涵
    2.2 国内外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
        2.2.1 国外
        2.2.2 国内
        2.2.3 小结
    2.3 国内外青少年久坐行为现状
        2.3.1 国外
        2.3.2 国内
        2.3.3 小结
    2.4 国内外关于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2.4.1 国外
        2.4.2 国内
        2.4.3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相关问卷的介绍
        3.3.1 青少年身体活动问卷(PAQ-CN)
        3.3.2 青少年久坐行为问卷(ASAQ-CN)
    3.4 社区环境问卷的研制
        3.4.1 问卷的研制依据
        3.4.2 问卷的结构与内容
        3.4.3 计分方式
    3.5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5.1 初步施测
        3.5.2 正式发放
    3.6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6.1 青少年身体活动问卷(PAQ-CN)
        3.6.2 青少年久坐行为问卷(ASAQ-CN)
        3.6.3 社区环境问卷
        3.6.4 社区工作人员问卷
        3.6.5 小结
4 结果与分析
    4.1 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家庭结构
    4.2 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现状分析
        4.2.1 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分析
        4.2.2 青少年久坐行为现状分析
        4.2.3 小结
    4.3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现状差异分析
        4.3.1 城乡之间的比较
        4.3.2 年龄之间的比较
        4.3.3 学段之间的比较
        4.3.4 性别之间的比较
        4.3.5 家庭结构之间的比较
        4.3.6 小结
    4.4 社区环境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社区环境与身体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4.4.2 社区环境与身体活动的回归分析
        4.4.3 小结
    4.5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社区环境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4.5.1 城乡之间的比较
        4.5.2 年龄之间的比较
        4.5.3 学段之间的比较
        4.5.4 性别之间的比较
        4.5.5 家庭结构之间的比较
        4.5.6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5.3.1 研究不足
        5.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青少年调查问卷
    附录二:社区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致谢

(9)小学生互动性健康素养与拒绝敏感性对自我超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理论依据及研究框架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学方法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学考虑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纳入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3.2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3 研究对象自我超越的现状及其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3.4 研究对象互动性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其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3.5 研究对象拒绝敏感性的现状及其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3.6 研究对象互动性健康素养、拒绝敏感性、与自我超越的相关性
    3.7 研究对象自我超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小学生自我超越的现状分析
    4.2 小学生互动性健康素养的现状分析
    4.3 小学生拒绝敏感性的现状分析
    4.4 小学生互动性健康素养、拒绝敏感性与自我超越的相关性
    4.5 小学生互动性健康素养、拒绝敏感性对自我超越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点
    5.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B:综述 青少年电子健康素养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 C:调查问卷
附录 D:医学伦理审查报告
附录 E:量表授权记录

四、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如何(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市城区11-12岁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特征探究[D]. 谢旭峰. 南京体育学院, 2021(02)
  • [2]中国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及健康公平性分析[J]. 徐媛媛,曾新颖,邱琇,方利文,王卓群,周脉耕,王临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06)
  • [3]中国9-17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的流行病学研究[D]. 朱政.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身体活动、户外时间、近距离用眼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影响的研究[D]. 王炳南.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6]家庭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研究 ——以上海市初中生为例[D]. 贾新星.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7]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等时替代关系[D]. 陈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8]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D]. 孙涛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9]小学生互动性健康素养与拒绝敏感性对自我超越的影响[D]. 陈琦琦. 延边大学, 2021(02)
  • [10]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D]. 朱厚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如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