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瓜菜病毒病防治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莹[1](2021)在《当归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抑菌机理初探》文中提出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一味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当归需求量的增加,当归种植面积扩大,轮作周期减短,导致当归根腐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当归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对引发当归根腐病的病原菌及致病机理研究较少,为此,有必要开展当归根腐病病因调查、致病机理研究和生物防治研究。本试验对采集自甘肃省岷县十里镇寨子沟的当归根腐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从酶学层面探究了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并对拮抗该病原菌的放线菌进行了筛选、条件优化及抑菌机理初探,以期为当归根腐病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组织分离法、致病性测定、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明确了当归主要种植区甘肃岷县当归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和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对两株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的分析表明燕麦镰刀菌和锐顶镰刀菌可在多种碳源和氮源下生长,在铵态氮下生长最差,均可耐酸碱,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低。2.利用不同诱导物对两株病原菌进行诱导,发现两株病原菌均可诱导出活性较高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x)。病原菌在自然状态下侵染当归根部时,可利用当归体内的营养物质诱导病原菌产生细胞壁降解酶,进而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定殖。3.以当归根腐病病原菌为靶标菌,对实验室前期分离筛选的有较好抑菌活性的21株放线菌进行筛选,结果显示菌株221(Streptomyces alboflavus)对两株病原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4.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菌株221进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可知:菌株221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9%,发酵时间144 h,起始p H 10,装液量90 m L/250m L。5.放线菌221对当归根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机理试验表明病原菌在受到不同体积分数的发酵上清液处理后,病原菌菌丝的生长、菌丝生物量的积累、孢子的产生及萌发均受到抑制,并且随着发酵液体积分数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将不同体积分数的菌株221发酵上清液加入到已培养36 h的病原菌培养液中,96 h后测定菌丝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及PAL、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21发酵液会导致病原菌菌丝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PAL和SOD活性受到抑制,抗氧化功能受到破坏。表明放线菌221会对病原菌的细胞膜造成损害,还会影响到病原菌的抗氧化系统和蛋白质合成系统,最终影响到菌体的正常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抑菌效果。综上所述,当归根腐病病原菌为燕麦镰刀菌和锐顶镰刀菌,两株病原菌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分泌细胞壁降解酶以利于菌的侵染定殖。菌株221对两株病原菌具有良好抑制效果,可对病原菌的细胞膜、抗氧化系统和蛋白质合成系统造成损害,从而达到抑菌效果。
郭嘉华[2](2021)在《西芹腐根物质二次层析物对FOC的化感作用及其对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文中认为黄瓜枯萎病(Cucumber fusarium wilt)是黄瓜生产上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土传病害,具有毁灭性,其病原菌能以枯萎孢子的状态在土壤中生存多年,一直是制约黄瓜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策略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缺少既便捷环保又有效的防治方法。本课题组多年研究表明,西芹鲜根及根际土不同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化感抑制作用,对黄瓜枯萎病具有诱导抗性,且已研究到了六次层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但西芹腐根及根际土浸提液二次层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还尚未见报道,且用层析物诱导处理黄瓜幼苗后,其体内代谢通路和基因表达的变化也尚未研究。本研究以西芹腐根及根际土为试验材料,丙酮、乙醇和蒸馏水为浸提剂,相互组合,共得到6种浸提液,分别经过两次柱层析分离纯化,将所得流分分别作用于黄瓜枯萎病菌上,通过菌落直径和化感作用的测定,6种浸提液经两次筛选,共得到24个最佳流分;两次层析过程中,分别测定各流分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自身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镰刀菌酸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以及菌体内的保护酶活性;将筛选得到的24个最佳流分进行GC-MS检测,鉴定出流分中所含的具体物质,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化感物质;最后利用24个最佳流分作为诱导剂,研究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并对诱导抗性效果最强流分处理后的幼苗和对照的幼苗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对比诱导处理后黄瓜幼苗的基因表达和代谢通路的变化。本试验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6种浸提液经两次层析筛选共得到24个最佳流分。层析过程中所有流分与对照相比均可抑制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和孢子萌发(P<0.05),其中,西芹腐根丙酮浸提液和西芹腐根根际土乙醇浸提液二次层析最佳流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极显着,化感作用分别为29.83%、33.65%、40.51%、41.67%和37.61%、36.78%、41.80%、44.96%;对枯萎病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分别为50%、53.70%、61.57%、65.28%和57.87%、57.41%、65.28%、69.44%。(2)将西芹腐根及根际土各浸提液二次层析获得的24个最佳流分作用于黄瓜枯萎病菌后,显着影响了菌体自身的生化代谢,包括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β-葡萄糖苷酶);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镰刀菌酸含量和抗氧化系统酶活性(CAT、POD和SOD)。经测定,菌体内分泌的纤维素酶、果胶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极显着降低(p<0.05),与化感作用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三种酶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镰刀菌酸含量也显着下降,与对照差异极显着,与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化感作用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当最佳流分处理黄瓜枯萎病菌后,菌体分泌的丙二醛含量显着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说明菌体的细胞膜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其中丙二醛含量与化感作用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对于菌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内保护酶CAT、POD和SOD酶活性显着降低,与化感作用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三个酶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3)对24个最佳流分进行GC-MS检测,其中西芹腐根二次酮层物共鉴定出了30种物质;西芹腐根二次醇层物共鉴定出了22种物质;西芹腐根二次水层物共鉴定出了9种物质;西芹腐根根际土二次酮层物共鉴定出了12种物质;西芹腐根根际土二次醇层物共鉴定出了23种物质;西芹腐根根际土二次水层物共鉴定出了11种物质。其中,除了西芹腐根根际土二次水层物的主要物质为醇类,其他5种浸提液中有机酸、酯类和含氮化合物占主要成分,结合各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有机酸,酯类和含氮化合物应为主要化感物质。(4)24个最佳流分作为诱导剂,诱导处理后的黄瓜幼苗均会显着提高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其中西芹腐根二次酮层物的4个最佳流分和西芹腐根根际土二次醇层物的4个最佳流分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效果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着,分别为78.95%,78.95%,86.84%,89.47%和81.58%,81.58%,84.21%,84.21%。其中最强诱导抗性效果为89.47%,对应的流分是RRA102,故选择流分RRA102为最强流分。(5)对最强流分RRA102诱导处理后的黄瓜幼苗和对照黄瓜幼苗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差异基因322个,其中上调表达152个,下调表达170个。差异基因中228个获得GO数据库功能注释,主要富集到细胞结构、生物学过程和酶活性等诸多生理生化过程;在KEGG数据库富集分析发现,共103个基因被注释到63个通路中,显着富集在氮代谢、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代谢通路中,以上通路均与植物抗病性有关,说明黄瓜幼苗在诱导处理后激发了自身的防御系统,进而有效抑制黄瓜枯萎病的发生,为进一步更绿色有效的防控黄瓜枯萎病,挖掘抗病基因提供理论基础。
徐宇飞[3](2021)在《郭霍氏芽孢杆菌DDWB菌株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杀线活性成分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根结线虫病是一类重要的土传病害,危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主要作物每年因线虫危害造成的损失达1000亿美元。化学药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使得环境压力增大,抗性问题突出,而生物农药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可以作为化学药剂的补充或替代。实验室前期在菜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强杀线虫活性的郭霍氏芽孢杆菌(Bacillus kochill)DDWB,这是该种属的菌株第一次被发现具有杀线虫活性,而此前该菌株只发现于果蝇肠道与食物中,也并未见其对人畜有害。本课题对该菌进行深入研究,以南方根结线虫J2校正死亡率以及细菌OD600nm的值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法以及正交试验设计筛选优良的发酵条件,并测定其发酵液的稳定性;用酸沉淀法提取脂肽、硫酸铵沉降蛋白等方法对其杀线虫活性成分进行提取验证,确定其杀线虫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单因素法筛选芽孢杆菌DDWB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得到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提取物、最佳无机盐为KCl;在此基础上继续采用单因素法筛选出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添加量分别为2%、1%和4%;根据两组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筛选确定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蔗糖2%,酵母提取物1%,氯化钾2%。2.采用单因素法对芽孢杆菌DDWB的发酵条件进行筛选,得到最佳初始pH为8,最佳装液量为250 m L锥形瓶装入150 m L培养基,最佳发酵时间为48 h,最佳转速为160 rpm,最佳发酵温度为31℃。3.测定了芽孢杆菌DDWB发酵液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酸碱条件和紫外照射均会降低发酵液的杀线虫活性,紫外照射时间超过4 h后,其活性开始降低。此外,次生代谢产物对温度反应不敏感且可以稳定遗传给后代,具体表现为4℃可储存60天,25℃可储存9天,超过该天数后活性明显下降。4.将发酵液用浓盐酸处理后用甲醇抽提得到的沉淀物,得到粗提物。将其稀释100倍,测得对南方根结线虫J2致死率为94.73%。但是该粗提物活性并不稳定,4℃条件存放6天,降低至1.59%。然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失活的粗提物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可以达到94.44%,对苦苣根结线虫病的防效达到82.24%,均显着优于发酵液的效果。5.测定通过硫酸铵沉降得到的粗蛋白的杀线虫活性,结果显示0-3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降得到的粗蛋白对南方根结线虫J2的活性较弱,处理24 h后杀线率只有15.38%;30%-6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降得到的粗蛋白对南方根结线虫J2的活性较强,处理24 h后杀线率为84.67%。
季晴宇[4](2021)在《番茄感TYLCV基因挖掘及ty-5抗病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茄科番茄属一年或多年生植物,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中的一类单链环状DNA病毒,主要由烟粉虱(Bemisia tabaci)传播。该病毒是威胁番茄的重要病毒。番茄受TYLCV侵染后,常表现出叶片卷曲黄化、植株矮小等症状,严重影响番茄产量。目前发现的抗TYLCV基因有Ty-1、Ty-2、Ty-3、Ty-4、ty-5和Ty-6,应用于抗性育种的有Ty-1、Ty-2和Ty-3。长期使用固定的抗病基因、病毒的变异以及病毒的复合侵染都会导致基因的抗性被突破。因此,对新抗原基因的研究以及在抗病育种中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ty-5基因抗性获得机制及育种应用开展研究,已知ty-5基因对TYLCV具有高抗性,其在感病材料中等位基因Ty-5功能的丧失可以赋予植株抗性,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以及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对参与Ty-5致病过程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及验证,此外也对ty-5基因的HRM分子标记进行开发及应用,主要获得结果如下:1.利用RNA-seq技术对接种TYLCV的番茄感病材料Moneymaker和编辑材料Moneymaker-Ty-5进行测序分析,根据GO注释,KEGG通路富集以及表达差异分析,共筛选到12个参与Ty-5致病过程相关候选基因;2.利用VIGS技术成功构建了11个候选基因表达载体,并在感病材料Moneymaker中对这些基因分别进行基因沉默,人工接种TYLCV,通过表型鉴定和 qRT-PCR技术对候选基因分析进行功能确认,进一步确定Solyc01g007280,Sllyc04g077340、Solyc12g100030为关键基因,为后续对感病基因Ty-5分子机理的研究及其相关基因在抗病育种应用奠定基础;3.本研究针对抗病番茄材料AVTO1227和感病番茄材料Moneymaker编码区的一个导致蛋白变异的核苷酸差异位点,开发了抗TYLCV基因ty-5的分子标记HRM-ty-5,为ty-5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解昆仑[5](2020)在《控制三种西瓜病毒病的dsRNA表达与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西瓜是我国重要的水果,其种植面积、产量和消费量都居世界第一。西瓜病毒病的发生是阻碍西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侵染西瓜的几十种病毒中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种类最多、发生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其中尤以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西瓜花叶病毒和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最为常见,并且在田间发生多为复合侵染,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真核生物自身的一种防御机制,在植物抗病毒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可以诱导植物产生RNAi,对植株外用dsRNA时可以发挥作用。基于该原理,本研究针对ZYMV、WMV和PRSV-w 3种病毒,建立了能够生产以病毒为来源的dsRNA的原核表达体系,探明了病毒不同片段dsRNA、不同的施用时间对各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并通过获得嵌合表达3种病毒目的片段的dsRNA,实现同时控制3种病毒的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高效的dsRNA原核表达和释放体系。根据实验室已有的ZYMV、WMV和PRSV-w的基因组序列,分析各病毒的序列保守性,并以此为基础分别扩增ZYMV的3′UTR、6K2、HC-Pro、NIb、P3和WMV的CP、CI、NIb、P1、P3以及PRSV-w的CP、HC-Pro、NIa、NIb和P3基因长度为200-300 bp的片段,以pGEM-T Easy和L4440两种载体为骨架构建了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RNAⅢ酶缺陷型菌株HT115,实现了dsRNA的原核表达。在此基础上,对dsRNA的诱导表达和释放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IPTG诱导浓度为4 mM、诱导时间为5 h、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输出功率为300 W的条件下破碎5 min,细胞可以有效产生和释放dsRNA。(2)分别评价了3种病毒不同基因片段dsRNA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在西瓜植株上采用喷施的方法施用dsRNA,设计先喷施dsRNA、后接种病毒进行预防试验,统计分析接种植株的病情指数评价预防的效果,发现ZYMV的HC-Pro、3′UTR、6K2、NIb和P3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6.5%、76.4%、70.7%、63.4%和41.8%;WMV的CI、NIb、P1、CP和P3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6.7%、75.6%、69.8%、68.6%和65.2%;PRSV-w的HC-Pro、NIa、P3、CP和NIb的相对防效分别为65.4%、54%、50.7%、48.7%和47%。说明ZYMV的HC-Pro片段、WMV的CI片段以及PRSV-w的HC-Pro片段对各病毒的预防效果最好。设计先接种病毒、后喷施dsRNA的治疗试验。分析发现外源喷施dsRNA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统计发现该方法防治病毒病的时效性较差。(3)建立了嵌合表达3种病毒基因片段的dsRNA原核表达体系,并进行了抗病毒效果评价。利用同源重组的方式将3种病毒的不同基因片段进行融合,获得能够同时表达3种病毒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体系。通过外源喷施和3种病毒混合摩擦接种,证实该方法可以用于3种病毒的预防,相对防效能达到50.9%,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方法防效单一的缺点。
刘齐月[6](2020)在《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黄瓜棒孢叶斑病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提出黄瓜棒孢叶斑病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黄瓜种植区新流行的一种气传病害,在症状上易与黄瓜其他病害混淆,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潜伏期短、传播迅速,具有多次重复侵染,严重威胁着黄瓜生产。明确黄瓜棒孢叶斑病在黑龙江省的分布,并对病害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及早期预测,对于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黑龙江省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对疑似该病的致病菌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建立并优化了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黄瓜棒孢叶斑病在黄瓜上的侵染动态与田间流行进行监测,得到以下结果:1.于2018-2019年调查了黑龙江省黄瓜主产区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在调查的17个村中,只有齐齐哈尔的大民村、小花力村和大花力村没有发现黄瓜棒孢叶斑病,其他村均有危害;牡丹江和佳木斯地区发病率较高,平均病情指数达到25.8,而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地区发病率较低,平均病情指数为8.34。个别发病较为严重的地区为齐齐哈尔市的小五福马村、佳木斯的临江村和亨利村,病情指数分别为32.7、46.5和32.9。2.基于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肌动蛋白actin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CAF2(5’-GCCTCGAGCTGTTTTCCGTAAGT-3’)/CAR2(5’-CCGATCATGATACTGGCAGTGGTC-3’),以标准品构建实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并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最优体系为:退火温度为60℃、DNA模板量为3μL、引物量0.2μL(10 mmol·L-1)。此方法对黄瓜棒孢叶斑病菌DNA浓度检测下限为1.36×10-6ng·μL-1;对该体系进行组内与组间的重复性与稳定性检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3.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检测五种不同抗性黄瓜品种接种棒孢叶斑病菌后不同时间叶片中病菌的动态变化,得到在4 h-8 h(Cq值<30)时,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开始侵染高感和感病品种,在8 h-12 h时开始侵染中抗、抗病和高抗品种,根据黄瓜棒孢叶斑病病情分级标准,当Cq值<21时,病情级别为1;Cq值<19时,病情级别为2;Cq值<17,病情级别为3;Cq值<14,病情级别为4。4.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田间棒孢叶斑病的发生与流行。在监测期间,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得的大棚内孢子浓度与显微计数所得孢子个数的变化大致走向相似,说明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监测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可操作性。为更灵敏快速地预测预报黄瓜棒孢叶斑病提供新方法。
彭海莹[7](2020)在《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分别是由寄生疫霉烟草致病变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和基生根串株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引起的,是危害烟草最主要的土传病害,近年来二者常复合发病,大大加重了烟草的病害程度,导致经济损失严重。本文主要用两株优良的生防菌株产紫青霉Q2和棘孢木霉MX分别与植物诱抗剂——氨基寡糖素(A)进行复配,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其对烟草的促生效果,以及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防病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平板对峙试验结果显示,产紫青霉Q2和棘孢木霉MX对烟草黑胫病菌和根黑腐病菌均有较强的拮抗效果,其中Q2对烟草黑胫病菌和根黑腐病菌的抑制率为62.86%和59.32%,MX对黑胫病菌和根黑腐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0.48%和73.46%。另外,Q2的发酵滤液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对黑胫病菌和根黑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1.72%和69.14%,对根黑腐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9.99%,对黑胫病菌孢子囊产生的抑制率为85.74%,对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65.12%。2、试验证明氨基寡糖素不会影响两种生防菌生长,可以混合使用。盆栽促生试验说明,棘孢木霉MX与产紫青霉Q2均有较好的促生作用,其中单独使用木霉MX的促生效果明显优于青霉Q2,在第40 d时表现最为明显,他们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后能更好地发挥促进烟草植株生长的效果,其中MX+A的促生效果最好,在40天时MX+A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分别比CK提高了48.62%、13.87%、33.01%、22.17%,也显着增加了烟草植株的鲜重、干重、根冠比,分别比CK高出32.26%、52.13%、21.15%。3、盆栽防病试验说明产紫青霉Q2和棘孢木霉MX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都有较好的防病效果,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单独使用木霉MX对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51%、64.69%,单独使用青霉Q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34%、65.75%。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后防病效果更佳,其中Q2+A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08%和74.88%,MX+A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防病效果分别为69.34%和74.40%。4、在田间采用生防菌结合威百亩熏蒸的方法对烟草三种土传病害进行防治,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病原菌分布不均匀,造成发病率和防病效果有一定偏差,但总体来看,施加生防菌后对烟草黑胫病、青枯病和根黑腐病的防治均有一定效果,并且其长势好于空白对照,其中产紫青霉Q2的对烟草黑胫病、青枯病和根黑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0.32%、34.19%、46.84%,棘孢木霉MX对烟草黑胫病、青枯病和根黑腐病的防效分别为64.30%、32.72%、39.03%。5、在分别接种烟草黑胫病菌和根黑腐病菌后,产紫青霉Q2和棘孢木霉MX与氨基寡糖素组合使用后均能有效诱导烟草植株内PAL、SOD、POD活性的升高,增强烟草的抗病性,并且能提高根系活力和促进烟草植株叶绿素的合成。另外,烟草在病原菌胁迫下,使用Q2和MX与氨基寡糖素处理能有效降低其丙二醛含量从而减少烟草植株受病害胁迫的损害程度,并且能提高烟叶中脯氨酸的含量从而提高烟草植株的抗逆性,尤其以组合处理Q2+A处理最为显着,其次为MX+A。总体来说,产紫青霉Q2和棘孢木霉MX对病原菌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于田间烟草病害的防治也有较好的效果,与氨基寡糖素进行复配后既能促进烟草植株的生长,也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增强植株抗病性,这为研究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生物防治技术提供了新的方法。
苏代发,童江云,杨俊誉,陈杉艳,罗志伟,沈雪梅,赖泳红,Jamil Arslan,魏世杰,崔晓龙[8](2019)在《草莓病毒病及其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对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 SVBV)、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 SMoV)、草莓皱缩病毒(strawberry crinkle virus, SC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 SMYEV)和草莓潜隐环斑病毒(strawberry latent ringspot virus, SLRSV)等5种草莓主要病毒的分类、分布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草莓病毒的检测方法(指示植物检测、电镜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传播媒介(蚜虫、蓟马、粉虱、线虫和真菌)、脱毒方法(高温脱毒、化学试剂脱毒、茎尖脱毒、高温-茎尖结合脱毒和超低温脱毒)及草莓病毒病的防治(脱毒苗运用、田间管理、抗病毒品种和阻断传播媒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草莓生产中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李俊香[9](2019)在《甜瓜棒孢叶斑病菌鉴定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甜瓜(Cucumis melo L.)是我国最重要的葫芦科作物之一,栽培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为害甜瓜的病害多达数十种,其中真菌病害最为普遍,侵染的真菌种类也较多,而且仍然存在新突发病害。本文鉴定一种甜瓜叶斑病,研究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筛选针对该病菌的杀菌剂,以期指导该病害的防控;同时应用农杆菌介导方法,创建该病菌的突变体库,为致病基因研究奠定基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甜瓜棒孢叶斑病菌鉴定2015年10月在我国广西武鸣甜瓜主要种植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一种叶斑病。将病样分离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多基因鉴定和致病性试验鉴定病原菌。在PDA平板上,病原菌菌落圆形,中间墨绿色,边缘浅褐色,气生菌丝茂盛。分生孢子呈圆柱形或倒棍棒形,单生或串生,直立或稍微弯曲,具0-13个隔膜,大小为3.1-6.4×14-138.9μm。通过克隆并测定该菌的4个保守序列ITS1,2、ITS4,5、ACT和TUB2,说明该菌为多主棒孢。甜瓜叶片上分离纯化的病原菌回接到甜瓜幼苗,表现出与病害调查时田间相似的症状并再次分离到同一病原菌。该菌通常危害植物叶片引起叶斑病,寄主广泛。接种该病原菌的西瓜(Citrullus lanatus)和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及离体叶片也可以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源是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适宜氮源是KNO3、NaNO3和蛋白胨,适宜温度是25-29°C,适宜pH是6-9。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碳源是蔗糖和葡萄糖,pH是5-8。2、甜瓜棒孢叶斑病菌杀菌剂筛选为筛选甜瓜棒孢叶斑病菌的高效杀菌剂,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2种杀菌剂对甜瓜棒孢叶斑病菌Cc-SY和Cc-12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WP对甜瓜棒孢叶斑病菌Cc-SY和Cc-12菌株的EC50都最小,病菌对它的敏感性最高,抑菌效果最好;30%苯醚甲环唑SC、40%氟硅唑EC和80%福美双WG对甜瓜棒孢叶斑病菌Cc-12菌株的EC50均小于5μg/mL,抑菌效果较好,但在Cc-SY菌株上抑菌效果减弱。在试验浓度下,2个甜瓜棒孢叶斑病菌供试菌株对25%嘧菌酯SC、75%百菌清WP和90%多菌灵WG都非常不敏感,说明这3种杀菌剂对甜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控不能起到有效作用。3、甜瓜棒孢叶斑病菌全基因组测序对多主棒孢甜瓜分离物Cc-12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大小为44 M的基因组序列。以模式真菌的分化时间作为校正时间,估算C.cassiicola的分化时间为82.5 Mya。细胞降解酶是真菌成功侵染并定殖寄主的重要因子,注释结果显示葡萄糖苷水解酶有351个。4、农杆菌介导的多主棒孢遗传转化本研究利用ATMT转化技术,将T-DNA随机插入到甜瓜棒孢叶斑病菌基因组中,获得了具有潮霉素抗性的甜瓜棒孢叶斑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初步建立了稳定高效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甜瓜棒孢叶斑病菌遗传转化体系。同时,优化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转化效率可以达到每106个分生孢子转化获得102-148个转化子。这为获得致病突变体材料提供潜在可能,为深入研究多主棒孢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突变体分子鉴定检测到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片段特异条带,Southern blot杂交结果表明T-DNA是随机整合到Cc-12菌株基因组中的,突变体单拷贝比例为90%。表型变异突变体对其进行致病性试验。筛选出3株无致病力突变体(CT0001,CT0022和CT0013),1株致病力严重减弱突变体(CT0005)。利用TAIL-PCR技术和多主棒孢的基因组数据,进一步获得了这4株单拷贝插入低致病力突变体T-DNA的侧翼序列。这些结果为进一步鉴定致病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任琴琴[10](2019)在《甜瓜种质PI420145抗蔓枯病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文中认为甜瓜蔓枯病是由真菌Didymella.Bryoniae(Auersw.)Rehm.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严重影响甜瓜的产量和质量。利用抗病资源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甜瓜蔓枯病的一种最有效方法。国际上已有6份公认抗源(PI140471、PI157082、PI511890、PI482398、PI482399 和 PI420145),并用 PI140471 进行了甜瓜品种改良。但是,关于6份抗源的抗性基因精细定位和功能分析的文章鲜见报道,这不利于更好地利用其进行甜瓜品种遗传改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因此,在前期研究PI420145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其与感病品种‘白皮脆’进行杂交,构建F1、F2群体;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筛选极端抗感单株,用于BSA-seq测序分析;对甜瓜蔓枯病基因进行定位及其相关基因分析和差异表达的circRNA进行功能验证,为甜瓜蔓枯病抗性育种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具体研究如下:1分子标记辅助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甜瓜蔓枯病极端抗感单株为构建抗感基因池,快速准确筛选抗感单株,用于抗蔓枯病基因的精细定位,本试验以感病品种‘白皮脆’和抗源PI420145为试验材料,进行杂交,构建F2群体,利用分子标记SCAR1800对F2群体的96株植株进行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扩增出20株PI420145带型和22株‘白皮脆’带型,由此可知,筛选出20株感病植株和22株抗病植株。进一步对筛选出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进行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接种5天对病情进行统计分析表明:20株抗病植株中,筛出高抗、抗、中抗植株分别有8株、9株、3株;22株感病植株中,筛选出感病、高感植株分别有7株、15株。抗感分子标记辅助筛选与离体叶片接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68。因此,两种方法结合共筛选出极端抗感单株分别为17株和15株。2甜瓜PI420145抗蔓枯病候选基因定位分析本试验以PI420145和‘白皮脆’为抗感材料,构建F1、F2群体,并获得极端抗感基因池,进行BSA-seq测序,将甜瓜蔓枯病基因定位到第6号染色体上的1540000到2540000的1 Mb区间内;通过SNP筛选分析,筛选到2574个SNP位点,其中非同义突变的SNP位点有141个,分布在51个基因上面。将51个基因与甜瓜基因组参考数据库(DHL92)比对,发现基因MELO3C006302.2的产物是抗性蛋白。qRT-PCR验证表明:接种前后基因MELO3C006302.2在PI420145和感病亲本‘白皮脆’中表达模式分别为“上调(0-2d)-下调(2-3d)-上调(3-5d)”和“下调(0-5d)”。因此,推测MELO3C006302.2为甜瓜蔓枯病抗性候选基因。3不同抗性甜瓜接种蔓枯病菌后circRNA的抗病相关基因分析本试验利用鲁秀梅(2018)筛选到的差异表达的circRNA,通过聚类分析,接种0天和接种2天后,在PI420145和‘白皮脆’中,分别筛选到4个和3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通过qRT-PCR验证,接种前后,基因LOC103487795在PI420145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白皮脆’通过序列比对及基因功能注释,发现基因LOC103487795与抗病性相关,因此认为基因LOC103487795是甜瓜PI420145中的抗蔓枯病相关基因。
二、瓜菜病毒病防治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瓜菜病毒病防治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当归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抑菌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当归的研究现状 |
1.1.1 当归的资源分布及应用 |
1.1.2 当归病害的研究进展 |
1.2 植物病原物的研究现状 |
1.2.1 机械压力 |
1.2.2 细胞壁降解酶 |
1.2.3 致病毒素 |
1.2.4 植物激素 |
1.2.5 胞外多糖 |
1.3 拮抗放线菌研究现状 |
1.3.1 拮抗放线菌概述 |
1.3.2 拮抗放线菌资源现状 |
1.3.3 放线菌资源的开发 |
1.3.4 拮抗放线菌的生防机制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图 |
2 当归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当归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 |
2.2.3 分离物的致病性检测 |
2.2.4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
2.2.5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6 当归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7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当归根腐病症状 |
2.3.2 致病性检测结果 |
2.3.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3.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5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3 当归根腐病病原菌致病机理初探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菌株的活化 |
3.2.3 细胞壁降解酶的制备 |
3.2.4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5 酶活力的测定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3.2 病原菌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 |
3.3.3 不同诱导物诱导病原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4 拮抗当归根腐病病原菌放线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活化菌种 |
4.2.3 拮抗F1 和F16 的放线菌初筛 |
4.2.4 拮抗F1 和F16 的放线菌复筛 |
4.2.5 菌株221 发酵条件优化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拮抗放线菌的初筛 |
4.3.2 拮抗放线菌的复筛 |
4.3.3 菌株221 发酵条件优化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5 拮抗菌株221 抑菌机理初探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的制备 |
5.2.3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5.2.4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生物量的影响 |
5.2.5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孢子产生的影响 |
5.2.6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2.7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5.2.8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5.2.9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菌株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5.2.10 扫描电镜下病原菌孢子的形态变化 |
5.2.11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
5.3.2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5.3.3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孢子产生的影响 |
5.3.4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3.5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5.3.6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3.7 菌株221 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8 扫描电镜下病原菌孢子的形态变化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西芹腐根物质二次层析物对FOC的化感作用及其对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黄瓜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
1.1.1 黄瓜枯萎病发病症状与发病规律 |
1.1.2 黄瓜枯萎病致病机制 |
1.1.3 黄瓜枯萎病抗病机理 |
1.1.4 黄瓜枯萎病防治措施 |
1.2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
1.2.1 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
1.2.2 化感物质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
1.2.3 化感物质的鉴定方法 |
1.2.4 化感作用防治植物病害机理 |
1.3 植物诱导抗性的研究 |
1.3.1 植物诱导抗性的定义 |
1.3.2 诱导因子 |
1.3.3 植物诱导抗性的机制 |
1.4 植物抗病研究过程中转录组学的应用 |
1.4.1 转录组学的技术方法与原理 |
1.4.2 转录组学的应用及发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2 西芹腐根及根际土浸提液层析流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西芹腐根及根际土各浸提液第一次层析流分对FOC的化感作用 |
2.2.2 西芹腐根及根际土各浸提液第二次层析最佳流分对FOC的化感作用 |
2.2.3 西芹腐根及根际土各浸提液层析流分对FOC的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 讨论 |
3 西芹腐根及根际土浸提液层析流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分析 |
3.2.1 西芹腐根及根际土各浸提液层析流分处理FOC后对菌体分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
3.2.2 西芹腐根及根际土各浸提液层析流分处理后对FOC产生镰刀菌酸含量的影响 |
3.2.3 西芹腐根及根际土各浸提液层析流分处理后对FOC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3.2.4 西芹腐根及根际土各浸提液层析流分处理后对FOC菌体内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 |
3.2.5 西芹腐根及根际土各浸提液二次层析最佳流分处理后FOC的化感作用与不同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4 西芹腐根及根际土各浸提液二次层析最佳流分中化感物质的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化感物质的鉴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西芹腐根丙酮浸提液二次层析最佳流分的化感物质成分分析 |
4.2.2 西芹腐根乙醇浸提液二次层析最佳流分的化感物质成分分析 |
4.2.3 西芹腐根蒸馏水浸提液二次层析最佳流分的化感物质成分分析 |
4.2.4 西芹腐根根际土丙酮浸提液二次层析最佳流分的化感物质成分分析 |
4.2.5 西芹腐根根际土乙醇浸提液二次层析最佳流分的化感物质成分分析 |
4.2.6 西芹腐根根际土蒸馏水浸提液二次层析最佳流分的化感物质成分分析 |
4.3 讨论 |
5 西芹腐根及根际土各浸提液二次层析最佳流分对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西芹腐根各浸提液二次层析最佳流分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 |
5.2.2 西芹腐根根际土各浸提液二次层析最佳流分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 |
5.3 讨论 |
6 西芹腐根及根际土浸提液二次层析最强流分RRA102 诱导处理后黄瓜幼苗的转录组学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检测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数据处理 |
6.2 测序数据结果分析 |
6.2.1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
6.2.2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6.2.3 主成分(PCA)分析 |
6.2.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6.2.5 差异基因表达水平聚类分析 |
6.2.6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6.2.7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功能富集分析 |
6.3 讨论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郭霍氏芽孢杆菌DDWB菌株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杀线活性成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根结线虫对植物的影响 |
1.1.1 根结线虫的生活史 |
1.1.2 根结线虫的发生与为害 |
1.2 根结线虫病的防治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物理防治 |
1.2.3 化学农药防治 |
1.2.4 生物农药防治 |
1.2.4.1 细菌 |
1.2.4.2 真菌 |
1.2.4.3 病毒 |
1.2.4.4 放线菌 |
1.3 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 |
1.3.1 次生代谢产物 |
1.3.1.1 蛋白类 |
1.3.1.2 脂肽类 |
1.3.1.3 其他物质 |
1.3.2 诱导抗性 |
1.3.3 定殖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线虫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供试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培养基优化 |
2.2.1.1 单因素法筛选最佳碳源 |
2.2.1.2 单因素法筛选最佳氮源 |
2.2.1.3 单因素法筛选最佳无机盐 |
2.2.1.4 单因素法筛选碳源的最佳添加量 |
2.2.1.5 单因素法筛选氮源的最佳添加量 |
2.2.1.6 单因素法筛选碳源的最佳添加量 |
2.2.1.7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成分 |
2.2.2 发酵条件优化 |
2.2.2.1 初始pH |
2.2.2.2 装液量 |
2.2.2.3 发酵时间 |
2.2.2.4 接种率 |
2.2.2.5 转速 |
2.2.2.6 温度 |
2.2.3 发酵液活性物质稳定性 |
2.2.3.1 温度稳定性 |
2.2.3.2 酸碱稳定性 |
2.2.3.3 紫外稳定性 |
2.2.3.4 遗传稳定性 |
2.2.3.5 储藏稳定性 |
2.2.4 发酵液活性物质提取 |
2.2.4.1 脂肽类物质提取及活性测定 |
2.2.4.2 蛋白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
2.2.5 温室盆栽试验 |
2.2.5.1 粗提物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
2.2.5.2 粗提物对苦苣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
2.2.5.3 土壤虫口密度统计 |
2.2.6 粗提物防治机制 |
2.2.6.1 裂根试验验证黄瓜的诱导抗性 |
2.2.6.2 粗提物对线虫的侵染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3.1.1 碳源的优化 |
3.1.2 氮源的优化 |
3.1.3 无机盐的优化 |
3.1.4 各元素最佳添加量 |
3.1.5 正交试验结果 |
3.2 发酵条件优化 |
3.2.1 初始pH |
3.2.2 装液量 |
3.2.3 发酵时间 |
3.2.4 接种率 |
3.2.5 转速 |
3.2.6 温度 |
3.3 发酵液活性物质稳定性 |
3.3.1 温度对发酵液杀线虫活性的影响 |
3.3.2 pH对发酵液杀线虫活性的影响 |
3.3.3 紫外对发酵液杀线虫活性的影响 |
3.3.4 DDWB菌株杀线虫活性的遗传稳定性 |
3.3.5 4℃储存时间对发酵液杀线虫活性的影响 |
3.3.6 25℃储存时间对发酵液杀线虫活性的影响 |
3.4 提取物的杀线虫活性 |
3.4.1 提取物的杀线虫物质活性追踪 |
3.4.2 甲醇提取物的室内毒力测定 |
3.4.3 甲醇提取物的盆栽防治效果 |
3.4.3.1 甲醇提取物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
3.4.3.2 黄瓜盆栽试验中土壤虫口密度的测定 |
3.4.3.3 甲醇提取物对苦苣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
3.4.4 粗提物的防治机制 |
3.4.4.1 粗提物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诱导抗性 |
3.4.4.2 粗提物对线虫侵染的影响 |
3.4.5 粗蛋白对根结线虫的室内毒力 |
4 讨论 |
4.1 发酵条件优化的必要性 |
4.2 发酵液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4.3 粗提物对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问题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番茄感TYLCV基因挖掘及ty-5抗病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
1.1 TYLCV的生物学特性 |
1.2 TYLCD的发生与传播 |
1.3 TYLCD的发病规律和症状表现 |
1.4 TYLCD的防治措施 |
2 番茄抗TYLCV研究进展 |
2.1 抗TYLCV基因研究进展 |
2.2 感病基因在抗病中的研究进展 |
2.3 番茄TYLCD的抗性鉴定 |
3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研究进展 |
3.1 VIGS载体 |
3.2 病毒侵染方式 |
3.3 VIGS技术的应用 |
4 SNP分子标记开发的研究进展 |
4.1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 |
4.2 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 |
4.3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 |
4.4 测序法(GBS) |
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参与Ty-5致病过程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结果基础数据分析 |
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3 基因GO功能整体分析 |
2.4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5 qRT-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 |
2.6 差异基因的筛选 |
3 讨论 |
第三章 感病基因Ty-5相关候选基因的功能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候选基因VIGS载体的构建 |
2.2 VIGS技术验证感TYLCV候选基因功能 |
2.3 对候选功能基因进一步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番茄ty-5基因抗TYLCV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感材料的ty-5基因序列差异比对 |
2.2 HRM分型结果分析 |
2.3 测序结果分析 |
2.4 不同检测方法基因型对比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控制三种西瓜病毒病的dsRNA表达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西瓜病毒病研究现状 |
1.1.1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 |
1.1.2 西瓜花叶病毒 |
1.1.3 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 |
1.2 “RNAi”的发现与分子机制 |
1.3 喷施诱导的基因沉默 |
1.3.1 dsRNA的生产 |
1.3.2 dsRNA进入植物细胞 |
1.3.3 dsRNA分子在植物细胞中的移动 |
1.4 植物病毒病与喷施诱导的基因沉默 |
1.4.1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策略 |
1.4.2 喷施诱导的基因沉默应用于植物病毒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ds RNA的原核表达及其对ZYMV的防治效果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ZYMV毒源、菌株及侵染性克隆 |
2.1.3 试剂盒及其他试剂 |
2.1.4 引物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构建发卡结构的dsRNA |
2.2.2 构建普通结构的dsRNA |
2.2.3 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2.2.4 dsRNA的消化验证 |
2.2.5 dsRNA喷施液的制作 |
2.2.6 喷施ds RNA防治ZYMV |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发卡结构的dsRNA构建结果 |
2.3.2 普通结构的dsRNA构建结果 |
2.3.3 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2.3.4 dsRNA的消化验证 |
2.3.5 dsRNA的释放 |
2.3.6 ds RNA对 ZYMV的防治 |
2.4 讨论 |
第三章 西瓜花叶病毒ds RNA的原核表达及其对WMV的防治效果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目的片段的扩增与载体构建结果 |
3.3.2 WMV的 ds RNA的诱导表达 |
3.3.3 ds RNA对 WMV的预防效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ds RNA的原核表达及其对PRSV-w的防治效果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目的片段的扩增与载体构建结果 |
4.3.2 PRSV-w的 ds RNA的诱导表达 |
4.3.3 ds RNA对 PRSV-w的预防效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组合dsRNA防治3种病毒 |
5.1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 |
5.2.1 利用ZYMV的HC-Pro片段的ds RNA预防WMV和 PRSV-w |
5.2.2 组合治疗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黄瓜棒孢叶斑病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研究现状 |
1.2.1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生概况 |
1.2.2 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 |
1.2.3 黄瓜棒孢叶斑病症状 |
1.2.4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病规律 |
1.2.5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 |
1.3 植物病原菌检测方法 |
1.3.1 传统鉴定及检测技术 |
1.3.2 免疫学检测技术 |
1.3.3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进展 |
1.4.1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概况 |
1.4.2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 |
1.4.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特点 |
1.4.4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应用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和方法 |
2.1 黑龙江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调查与病原菌鉴定 |
2.1.1 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调查 |
2.1.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2.1.3 致病性测定 |
2.1.4 病原菌形态鉴定 |
2.1.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2.2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2.2.3 试验方法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黄瓜叶片棒孢叶斑病菌潜伏侵染量动态变化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田间棒孢叶斑病发生与流行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龙江省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与病原菌鉴定 |
3.1.1 黑龙江省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 |
3.1.2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分离及形态鉴定 |
3.1.3 致病性测定 |
3.1.4 分子鉴定 |
3.2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3.2.1 病原菌DNA的检测 |
3.2.2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特异性引物的检测 |
3.2.3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标准品以及目的基因的鉴定 |
3.2.4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基因组DNA浓度测定结果及拷贝数的换算结果 |
3.2.5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优化 |
3.2.6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标准曲线 |
3.2.7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灵敏度检测 |
3.2.8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组间及组内重复性和稳定性 |
3.3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黄瓜棒孢叶斑病菌潜伏侵染量动态变化 |
3.3.1 黄瓜叶盘的病情分级 |
3.3.2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结果与分析 |
3.3.3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潜伏侵染量动态变化分析 |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田间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与流行 |
3.4.1 田间病情指数的调查结果 |
3.4.2 三种方法孢子数量监测结果 |
4 讨论 |
4.1 黑龙江省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调查 |
4.2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选择 |
4.3 黄瓜棒孢叶斑病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评价 |
4.4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病菌潜伏侵染量的检测和动态分析 |
4.5 监测田间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发生的动态分析与流行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烟草黑胫病概况 |
1.1.1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及危害 |
1.1.2 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传播 |
1.1.3 烟草黑胫病的症状 |
1.1.4 烟草黑胫病的防治现状 |
1.2 烟草根黑腐病概况 |
1.2.1 烟草根黑腐病的发生及危害 |
1.2.2 烟草根黑腐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传播 |
1.2.3 烟草根黑腐病的症状 |
1.2.4 烟草根黑腐病的防治现状 |
1.3 青霉和木霉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1.3.1 青霉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1.3.2 木霉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诱抗剂氨基寡糖素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供试试剂 |
2.1.4 供试仪器 |
2.2 方法 |
2.2.1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2.1.1 烟草黑胫病的分离与鉴定 |
2.2.1.2 烟草根黑腐病的分离与鉴定 |
2.2.2 生防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2.2.2.1 生防菌与病原菌的对峙培养 |
2.2.2.2 生防菌发酵滤液对两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2.3 生防菌发酵滤液对根黑腐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2.4 生防菌发酵滤液对黑胫病菌孢子囊产生及游动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3 氨基寡糖素与两种生防菌的相容性试验 |
2.2.4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对盆栽烟草幼苗的防病促生试验 |
2.2.4.1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对盆栽烟草幼苗的促生试验 |
2.2.4.2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对盆栽烟草黑胫病的防病试验 |
2.2.4.3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对盆栽烟草根黑腐病的防病试验 |
2.2.5 田间烟草病害的防治试验 |
2.2.6 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对两种烟草病害防御酶的影响 |
2.2.6.1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测定 |
2.2.6.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
2.2.6.3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 |
2.2.7 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对两种烟草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 |
2.2.7.1 叶绿素的测定 |
2.2.7.2 根系活力的测定 |
2.2.7.3 丙二醛的测定 |
2.2.7.4 脯氨酸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防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3.1.1 生防菌对两种病原菌的拮抗效果 |
3.1.2 生防菌发酵滤液对两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1.3 生防菌发酵滤液对烟草根黑腐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1.4 生防菌发酵滤液对黑胫病菌孢子囊产生及游动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 氨基寡糖素与两种生防菌的相容性试验 |
3.3 两种生防菌分别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对盆栽烟草幼苗的防病促生试验 |
3.3.1 两种生防菌分别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对盆栽烟草幼苗的促生试验 |
3.3.2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对盆栽烟草黑胫病的防病效果 |
3.3.3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对盆栽烟草根黑腐病的防病效果 |
3.4 三种烟草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
3.5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防御酶的影响 |
3.5.1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影响 |
3.5.2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3.5.3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
3.6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的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 |
3.6.1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6.2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的根系活力的影响 |
3.6.3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的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6.4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的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生防真菌产紫青霉Q2 和棘孢木霉MX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4.2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复配的盆栽促生防病效果 |
4.3 生防菌结合威百亩熏蒸对三种烟草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
4.4 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影响的生理分析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甜瓜棒孢叶斑病菌鉴定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多主棒孢的研究进展 |
1.1.1 多主棒孢的分类地位和特征 |
1.1.2 多主棒孢的寄主范围及危害 |
1.1.3 多主棒孢叶斑病的防治 |
1.2 根癌农杆菌介导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2.1 ATMT技术在真菌上的应用与发展 |
1.2.2 根癌农杆菌及其介导的真菌遗传转化 |
1.2.3 ATMT相对于其他转化技术的优点 |
1.2.4 ATMT技术在真菌中的研究趋势 |
1.2.5 ATMT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
1.2.6 ATMT技术的未来及在真菌中的进一步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甜瓜棒孢叶斑病菌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菌株 |
2.2.2 试验试剂 |
2.2.3 供试培养基 |
2.2.4 仪器设备 |
2.2.5 试验方法 |
2.2.5.1 甜瓜棒孢叶斑病的标本采集 |
2.2.5.2 病原菌的分离及纯化 |
2.2.5.3 病原菌菌落形态观察 |
2.2.5.4 病原菌分生孢子形态观察 |
2.2.5.5 甜瓜棒孢叶斑病菌菌丝DNA提取 |
2.2.5.6 DNA提取质量和浓度检测 |
2.2.5.7 甜瓜棒孢叶斑病菌的分子鉴定 |
2.2.5.8 甜瓜棒孢叶斑病菌致病性测定 |
2.2.5.9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5.10 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5.11 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5.12 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5.13 病原菌分生孢子的萌发规律和方式 |
2.2.5.14 pH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5.15 碳源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5.16 培养基种类对产孢的影响 |
2.2.5.17 不同杀菌剂对甜瓜棒孢叶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2.2.5.18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甜瓜棒孢叶斑病的田间症状 |
2.3.2 甜瓜棒孢叶斑病菌菌落形态 |
2.3.3 甜瓜棒孢叶斑病菌显微形态 |
2.3.4 甜瓜棒孢叶斑病菌菌丝DNA提取质量和浓度 |
2.3.5 甜瓜棒孢叶斑病菌分子鉴定 |
2.3.6 甜瓜棒孢叶斑病菌致病性测定 |
2.3.7 温度对Cc-12 菌株生长的影响 |
2.3.8 pH对 Cc-12 菌株生长的影响 |
2.3.9 碳源对Cc-12 菌株生长的影响 |
2.3.10 氮源对Cc-12 菌株生长的影响 |
2.3.11 Cc-12 菌株分生孢子萌发规律和特点 |
2.3.12 pH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13 碳源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14 培养基种类对产孢的影响 |
2.3.15 22种杀菌剂对甜瓜棒孢叶斑病菌Cc-SY菌株的室内毒力比较 |
2.3.16 22种杀菌剂对甜瓜棒孢叶斑病菌Cc-12 菌株的室内毒力比较 |
2.4 讨论 |
第三章 甜瓜棒孢叶斑病菌全基因组测序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2.1 甜瓜棒孢叶斑病菌菌丝DNA提取 |
3.2.2.2 建库测序和组装 |
3.2.2.3 基因组注释 |
3.2.2.4 比较基因组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基因组测序及组装 |
3.3.1.1 二代数据量统计 |
3.3.1.2 17-mer分析及基因组大小估计 |
3.3.1.3 三代组装数据量统计 |
3.3.1.4 基因组组装结果 |
3.3.1.5 线粒体组装结果 |
3.3.1.6 基因组组装评估 |
3.3.1.7 单碱基深度统计图 |
3.3.1.8 GC含量及深度分布分析 |
3.3.2 基因组注释 |
3.3.2.1 重复序列注释 |
3.3.2.2 基因注释 |
3.3.3 基因功能注释 |
3.3.3.1 KEGG数据库注释 |
3.3.3.2 GO数据库注释 |
3.3.3.3 Swiss-Prot数据库注释 |
3.3.3.4 NR数据库注释 |
3.3.3.5 eggNOG数据库注释 |
3.3.3.6 KOG数据库注释 |
3.3.4 非编码RNA注释 |
3.3.5 比较基因组分析 |
3.3.5.1 基因家族鉴定 |
3.3.5.2 系统发育分析 |
5.3.5.3 分化时间估算 |
3.3.5.4 基因家族扩张和收缩分析 |
3.3.5.5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3.6 病原真菌致病性研究 |
3.3.6.1 病原与宿主互作(PHI)数据库注释 |
3.3.6.2 碳水化合物注释 |
3.3.6.3 细胞色素P450 数据库(CYPs)注释 |
3.3.6.4 分泌蛋白预测 |
3.3.6.5 转运蛋白注释 |
3.3.6.6 转录因子注释 |
3.3.6.7 次级代谢产物注释 |
3.4 讨论 |
第四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甜瓜棒孢叶斑病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及质粒 |
4.2.2 供试培养基 |
4.2.3 试剂及耗材 |
4.2.4 主要仪器设备 |
4.2.5 试验方法 |
4.2.5.1 质粒提取 |
4.2.5.2 质粒转入大肠杆菌 |
4.2.5.3 质粒转入农杆菌 |
4.2.5.4 Cc-12 菌株对潮霉素的敏感性 |
4.2.5.5 Cef抑制农杆菌正常生长的浓度筛选 |
4.2.5.6 Tim抑制农杆菌正常生长的浓度筛选 |
4.2.5.7 Cc-12 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4.2.5.8 分生孢子的制备 |
4.2.5.9 根癌农杆菌细胞的制备 |
4.2.5.10 根癌农杆菌与多主棒孢菌共培养 |
4.2.5.11 转化子筛选 |
4.2.5.12 pH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5.13 共培养温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5.14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5.15 根癌农杆菌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5.16 Ca~(2+)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5.17 Cc-12 转化子基因组DNA的提取 |
4.2.5.18 Cc-12 转化子的PCR鉴定 |
4.2.5.19 Southern blot检测突变体的T-DNA插入拷贝数 |
4.2.5.20 Cc-12 转化子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
4.2.5.21 表型变异突变体筛选 |
4.2.5.22 致病性变异突变体筛选 |
4.2.5.23 热不对称PCR |
4.2.5.24 重组质粒的筛选 |
4.2.5.25 转化子完整T-DNA的扩增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质粒提取 |
4.3.2 质粒转入农杆菌 |
4.3.3 Cc-12 菌株对潮霉素的敏感性 |
4.3.4 抑制农杆菌正常生长的Cef浓度筛选 |
4.3.5 抑制农杆菌正常生长的Tim浓度筛选 |
4.3.6 Cc-12 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4.3.7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甜瓜棒孢叶斑病菌遗传转化 |
4.3.8 Cc-12 转化子的PCR检测 |
4.3.9 Southern blot检测Cc-12 转化子的T-DNA插入拷贝数 |
4.3.10 Cc-12 转化子的遗传稳定性 |
4.3.11 甜瓜棒孢叶斑病菌Cc-12 菌株转化子菌落形态特征比较 |
4.3.12 表型变异突变体致病性测定 |
4.3.13 致病性变异突变体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 |
4.3.14 T-DNA插入侧翼序列扩增 |
4.3.15 T-DNA插入侧翼序列分析 |
4.3.16 转化子完整T-DNA的扩增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部分代表性转化菌株的菌落形态 |
附录Ⅱ 表型变异突变体致病性测定(使用孢子) |
附录Ⅲ 表型变异突变体致病性测定(使用菌块) |
附录Ⅳ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甜瓜种质PI420145抗蔓枯病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甜瓜蔓枯病的发病症状 |
1.1 叶片发病症状 |
1.2 茎蔓受害症状 |
1.3 果实受害症状 |
2 甜瓜抗蔓枯病基因的定位研究 |
3 植物候选基因预测及功能验证的研究 |
3.1 遗传转化 |
3.2 qRT-PCR |
3.3 基因敲除 |
4 甜瓜抗病相关基因功能验证分析 |
第二章 分子标记辅助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甜瓜蔓枯病极端抗感单株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蔓枯病菌培养 |
1.3 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 |
1.4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蔓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鉴定 |
2.2 蔓枯病抗性离体叶片接种鉴定分析 |
2.3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与离体叶片接种方法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甜瓜PI420145抗蔓枯病候选基因的定位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蔓枯病菌的培养 |
1.3 离体菌丝块接种 |
1.4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 |
1.5 数据分析 |
1.6 极端单株基因池构建 |
1.7 数据过滤及质控 |
1.8 数据比对分析 |
1.9 SNP index计算 |
1.10 总RNA提取及抗性相关基因qRTT-PCR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甜瓜蔓枯病抗性基因表型统计及遗传分析 |
2.2 全基因测序及数据过滤 |
2.3 序列比对和测序深度及覆盖度统计 |
2.4 SNP检测和过滤结果 |
2.5 InDel检测和过滤结果 |
2.6 甜瓜抗蔓枯病基因定位 |
2.7 甜瓜抗蔓枯病候选基因筛选与鉴定 |
2.8 qRT-PCR验证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抗性甜瓜接种蔓枯病菌后circRNA的抗性相关基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蔓枯病菌培养和接种 |
1.3 总RNA提取 |
1.4 qRT-PCR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抗蔓枯病基因筛选 |
2.2 基于qRT-PCR的抗蔓枯病基因筛选 |
2.3 基于基因功能的抗蔓枯病基因筛选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瓜菜病毒病防治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当归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抑菌机理初探[D]. 张雪莹.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西芹腐根物质二次层析物对FOC的化感作用及其对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D]. 郭嘉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郭霍氏芽孢杆菌DDWB菌株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杀线活性成分初步研究[D]. 徐宇飞.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番茄感TYLCV基因挖掘及ty-5抗病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D]. 季晴宇. 扬州大学, 2021(09)
- [5]控制三种西瓜病毒病的dsRNA表达与效果评价[D]. 解昆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黄瓜棒孢叶斑病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刘齐月.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7]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 彭海莹.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8]草莓病毒病及其研究进展[J]. 苏代发,童江云,杨俊誉,陈杉艳,罗志伟,沈雪梅,赖泳红,Jamil Arslan,魏世杰,崔晓龙.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9]甜瓜棒孢叶斑病菌鉴定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建立[D]. 李俊香.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10]甜瓜种质PI420145抗蔓枯病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D]. 任琴琴.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