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GDP将首破六千亿大关(论文文献综述)
戴方怡[1](2019)在《分税制下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财政努力是地方政府为达到潜在财政能力而通过经济或政治手段调整政府行为的过程。地方政府财政努力是对地方政府主动筹集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量化表示,它刻画了努力行为的实现程度。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基于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将其归为两大类,一类是财政资源分配因素,包括财政资源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即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另一类是非财政资源分配因素,包括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工业化水平、区域开放度、收支压力、政府间财政竞争、税收积极性和征管效率等。本文关注的焦点是财政资源分配因素中的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度的影响。在研究地区间财力差异问题时,大多数学者一般都侧重于分析财力差异与包括转移支付制度在内的财税体制的关系,这种研究为如何直接治理过大的差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是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程度及其相关影响机制的研究对正确认识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形成原因、治理方向以及财税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方面现有的研究不多,实证分析也大多是建立在省级数据基础上的传统计量分析法。而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财政管理制度,市县级财政在地方政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且县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县级财政实现了我国近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和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本文试图应用全国省市县三级财政数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度做大致的测算和分析。同时基于空间溢出视角,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对测算出来的财政努力度做计量检验、模型估计和效应分解,试图理清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的行为规律,以期为推进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与财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经验数据和实证参考。文章发现一些地方收支矛盾尖锐,财力缺口较大;地方债问题突出,危及财政安全;转移支付未发挥均等化作用,且结构不尽合理;财政努力度存在较大改进空间,且地区差异较大。针对研究结论本文结合近期高层经济会议热点和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痛点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可行建议如下:一是加快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二是推进财政供给侧改革,弥补财力缺口;三是规范地方债融资机制,防控财政风险;四是完善转移支付激励机制,提高财政汲取积极性。
许爱心[2](2016)在《影响中国游客出境游消费决策因素的实证研究 ——以泰国市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泰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景观、人文资源丰富,泰国旅游业是一个建在海滩、寺庙、微笑等形象上的产业。长期以来,泰国旅游业以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基础,并通过历代人的努力,使得旅游业在泰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称得上支柱性产业。中国毗邻泰国,人口众多,赴泰旅游成本低且交通便利,已经成为泰国第一大旅游客源国。中泰两国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史,早在汉唐时期,中泰两国就有紧密的关系,公元1-5年西汉时,中国航船就来过泰国。然而,中泰两国旅游业关系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本文从泰国目前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以及中泰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出发,对赴泰国旅游消费的中国游客做了问卷调查,并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泰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游客赴泰国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游客的旅游行为的深入研究,将各指标交叉分析,得出多项结论,如:中国出境旅游潜力巨大,中等收入家庭以及高学历、从事较高职业收入职业的中青年逐渐成为了泰国出境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并且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消费者去泰国旅游的目的以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为主;泰国出境旅游者还是主要通过互联网获取旅游方面的相关信息;消费者在选择旅游线路时价格是他们所考虑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决定性或者是唯一的因素。从泰国出境旅游者未来的消费趋势来看,大多数旅游者更愿意选择旅行社进行出国旅游活动等结论。这些研究结论对优化旅游营销策略、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建立市场合作机制、对于泰国旅游行业的发展预期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从而为中国和泰国的旅游研究实践、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战略、旅游管理的规范化、中泰两国旅游市场之间的交流融合以及旅游行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刘峰[3](2015)在《建行辽宁省分行私人银行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私人银行业务具体指的是商业银行为拥有巨额财富的富裕人士和家庭提供差异化、专业化以及私密化的高级金融服务项目。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人士正在不断的增加,理财需求也日益高涨。基于上述主要原因,本文选择了建行辽宁分行私人银行的业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省私人银行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关于私人银行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并且使用SWOT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组合分析。然后建立在组合分析结论的基础之上,本文对建行辽宁分行私人银行的总体营销战略以及私人银行的营销战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制定了私人银行的营销战略。紧接着对私人银行的业务营销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对建行辽宁分行私人银行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机制展开了细致的探讨。文中在研究的时候还使用了PEST方法和波特五力模型方法确定建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建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和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带来具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欧玲[4](2015)在《信息产业区位因素及对该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宏观及微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互联时代的到来及全球一体化的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加速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战略支柱型产业。本文基于区位因素,区位理论以及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在深化强调传统区位因素影响力变化的同时对信息时代突显的信息产业所特有的新型区位因素进行研究,并研究信息产业空间布局演化规律。在宏观层面实证分析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现状及区位因素对我国信息产业的空间布局的影响,总结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对策。同时在微观层面上以我国川渝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该地区的区位因素优劣对承接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发展规划。本文研究对我国乃至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研究具有理论及实践性意义,以促进其更加健康稳定高速的发展。首先,本文界定了信息产业的定义与分类,分析得到信息产业集知识密集型、高创新型,高收益、高风险,高竞争性,高关联性等特点于一身,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战。本文还就区位因素、区位理论、产业布局等基础理论进行了概述,认为基于信息产业的特点,在信息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出现由集聚向扩散发展的演化趋势。影响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传统区位因素的影响力可能发生变化,并且将会产生一些新型的区位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影响信息产业的空间布局,并对这些区位因素的影响力进行分析。然后,本文从宏观层面实证分析区位因素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由全球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发展概况出发,运用区位商与市场份额的计算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信息制造业和以软件业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的区位商及市场份额均排在全国前列,中西部城市信息产业开始出现比较强劲的发展势头。紧接着对我国信息产业传统及新型区位因素对其空间布局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选取其中七个代表性区位因素建立层次指标评价体系,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再计算得出各地区综合得分及排名,分析在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合理空间布局。接着,本文从川渝地区为例在微观层面上实证分析区位因素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运用SWOT法对川渝地区信息产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验证信息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布局趋势,并提出区位因素影响下该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最后,结合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现状以及区位因素影响下合理布局的实证分析,总结得出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认为目前我国信息产业依然主要集聚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这三个区域,但中西部地区承接这些地区梯度式的信息产业转移也在提速中,整个布局呈现总体集中平稳但扩散趋势逐渐明显的特点,区域间差距缩小。指出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集聚总体稳定中存在局限,扩散不足。提出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规划方向、实施策略,以及政府措施方面的几个建议。
黄聪英[5](2014)在《论实体经济》文中研究表明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保证。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世界各国曾经十分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积累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宝贵经验。然而,20世纪末尤其是21世纪以来,欧美不少发达国家逐渐忽视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不断萎缩,虚拟经济日益膨胀,最终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洗礼之后,世界各国重新深刻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纷纷制定了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苗头初显,引起了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关注。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重振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梳理了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界定了实体经济的范畴,总结了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中国、德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及这些国家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和复苏成效,探讨了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研究了中国省域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产业和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状况,最后系统论述了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周建元[6](2011)在《调控型公共财政论》文中提出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经济理论选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大,都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公共财政的要求。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认识公共财政体制则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建国以来,我国主要出现过生产建设财政、双元财政和公共财政三种财政模式。我国现有公共财政理论的基本主张是,财政从竞争性领域大幅度收缩乃至彻底退出。根据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公共财政能够较好地规范政府和市场行为,能够较好地解决财政“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但无法应对经济周期波动这一现代市场经济的大敌,在我国处于内外经济非均衡这一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现有的公共财政理论己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研究提出了调控型公共财政这一新理论,认为调控型公共财政是我国乃至当前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都应该采取的财政模式,也是可以预见的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财政模式。一是社会的分工和发展要求财政具有公共性。财政的公共性,是指财政应具有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公共财政的形成是导源于社会分工。分工导致社会产品分化为盈利性产品和非盈利性产品,盈利性产品可以由市场机制有效提供,非盈利性产品则必须由公共财政提供,因此,社会要发展,需要以财政的公共性为前提。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财政具有反周期能力。现代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平衡性,其表现就是经济的周期性。世界经济从亚当·斯密时代、马克思时代、凯恩斯时代到最近的“次贷危机”时期,市场经济的波动性始终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市场经济的非均衡性始终无法消除,只有运用财政手段调控才能使市场的非均衡性得到缓解,这就要求现代财政必须具有调控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为财政模式的选择带来了三大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要求我国财政必须具有公共性和调控性。一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外部经济冲击持续存在,这将成为我国经济平衡的巨大威胁。二是我国财政模式的选择存在效率约束条件。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出现了要素成本上升、三大战略性产业见顶、人口老龄化过快等问题,今后我国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大滞胀问题。三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无论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在迅速扩大,而且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还会进一步加大。新中国财政经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前三十年是计划经济体制,后三十年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轨经济体制。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模式变更的基本脉络是从调控型财政模式走向调控型公共财政模式,这一过程的终点应该是财政公共性和调控性的平衡点。公共财政能够与原生的市场经济相匹配,这是其与生产建设型财政的本质区别,但公共财政不能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匹配,不能很好地应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公共财政因此又是一种消极的财政体制。公共财政的理论渊源是经济自由主义,其政策主张的实质就是自由放任,这种主张纯粹是从财政收支平衡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是一种消极落后的财政模式。单纯的公共财政体制,将使财政体制丧失资源配置职能和“相机抉择”能力。本研究构建了财政效率全覆盖模型,并结合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研究了我国公共财政带来的效率损失。笔者根据三种财政模式设计了三种财政政策方案,测算结果表明,如果实施纯公共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将难以应对外部冲击而陷于崩溃,财政自身也难保。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历史上“量入为出”的理财思想是我国政府财政思想的主流;我国经济发展中频繁出现“过热”现象,公共财政具有遏制“投资饥渴症”和经济“过热”的功能;公共财政在保持收支平衡和方便管理上,均具有操作性上的明显优势。而调控型公共财政是对公共财政的扬弃,调控型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包括公共财政目前的所有范围,以弥补市场的失灵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但由于我国经济内外非均衡性长期存在,调控型公共财政的管理始终要把调控性放在重要地位,并兼顾领先经济周期和适应经济周期的双重需要。总之,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对于生产建设财政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调控型公共财政是对公共财政的继承和发展,能将财政的调控性和公共性有机结合起来,因而是符合我国和世界市场经济国家需要的财政模式。我国财政模式从公共财政过渡到调控型公共财政,将是一个革命性突破和财政管理的必然趋势。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提出了现代财政的“双性定律”。本研究认为“调控性”和“公共性”这“双性”是现代财政的根本内涵,是具有永恒性的范畴,也是现代财政的根本属性,必须上升为定律,即“财政双性定律”,为世界各国制定财政政策提供依据。(2)认为调控型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体制。本研究认为,公共财政只解决了市场的结构缺陷,并没有解决市场的波动性缺陷,因而公共财政是与自由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体制,而调控型公共财政才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调控型公共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理论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3)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大滞胀理论。由于面临着要素成本低廉优势正在被急剧削弱、三大战略性产业出现见顶迹象、人口老龄化可能提前到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引擎开始出现衰竭问题,我国今后要不断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这可能导致资产价格轮番上涨,并将不断削弱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我国经济可能落入“中国式滞胀陷阱”。(4)认为我国目前的公共财政本质上是一种消极财政观。本研究认为,公共财政是与“自由放任”的亚当·斯密时代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是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公共财政认为市场可以自动实现均衡,否认现代市场经济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因而主张放弃财政的调节职能,听任市场自由波动。在我国今后经济崛起的非均衡国际经济环境下,运用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必然导致我国经济难以稳定增长。(5)提出了“调控性-公共性”这一财政体制分析框架。所有财政体制选择的分析都离不开历史分析,研究历史数据和历史事件是财政体制选择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财政历史的过程中,大多仅停留在集权和分权的分析上。本研究通过建立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调控性一公共性”分析盒式框架,分析了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趋势,且分析结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是令人满意的。
王启东[7](2010)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天灾频传,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联合国在1992年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在1997年于日本签署《京都议定书》,订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规范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1990年的5.2%。该议定书为具有温室气体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并于2005年2月6日正式生效,开启进入全球合作抗暖化的实践阶段。随着中国的“增长”、“崛起”和“发展”作为全球化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是国际焦点,不仅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关注,而且受到各方的重视和讨论。全球问题必须以宏观面来检视,本文从全球治理出发,以国际关系及国际法的视角考察,从历次主要国际环境会议和多方立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依议定书的规定有共同的责任,但不承当减量的义务。美国曾以中国没有承当义务为由退出公约,后虽然签下巴里岛路径图,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依然掣肘中国。欧盟也软硬兼施,加上原本和中国同盟的小岛国联盟,因国土即将淹没,面临生存问题,与中国也渐生芥蒂。且中国的环境生态脆弱,近年来天灾不断,面临国内外的压力,必须严肃正视。中国高经济成长带来高污染,污染排放量跃登世界第一。然而国内还有很多人的生活落后,脱离贫穷必须经济发展。在环保与经济成长冲突下,本文检视国际合作及法律规范,国内对环境治理全面检视实践面,以及未来的走向。考察中国目前成就,展望未来以达成可持续发展成为目的。这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生活的大革命,势必无可回避。
二、河南GDP将首破六千亿大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GDP将首破六千亿大关(论文提纲范文)
(1)分税制下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理论分析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财政能力 |
2.1.2 财政努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财政分权理论 |
2.2.2 转移支付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 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的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说 |
2.3.1 影响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的因素分析 |
2.3.2 影响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的理论模型分析与研究假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现状及分析 |
3.1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现状分析 |
3.1.1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
3.1.2 分地区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
3.2 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现状分析 |
3.2.1 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分析 |
3.2.2 分地区财政自给能力分析 |
3.3 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分析 |
3.3.1 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内容 |
3.3.2 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与结构分析 |
3.3.3 分地区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与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测算及分析 |
4.1 测算模型构建 |
4.2 数据来源与系数测算 |
4.3 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
4.3.1 各省财政努力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
4.3.2 省、市、县财政努力度比较分析 |
4.3.3 分区域财政努力度差异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1.1 变量定义及其计算处理 |
5.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与验证 |
5.2.1 模型设计 |
5.2.2 空间矩阵设置 |
5.2.3 莫兰检验 |
5.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空间计量模型的检验与选择 |
5.3.2 全国计量模型结果与分析 |
5.3.3 分地区计量模型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影响中国游客出境游消费决策因素的实证研究 ——以泰国市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前沿与文献述评 |
2.1 理论前沿 |
2.1.1 市场学理论 |
2.1.2 旅游行为理论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中国国内研究现状 |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泰国入境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
3.1 泰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 |
3.1.1 泰国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 |
3.1.2 旅游外汇收入 |
3.1.3 泰国入境旅游的类型 |
3.2 中国旅游市场的状况 |
3.2.1 中国的旅游业 |
3.2.2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的概况 |
3.2.3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现状与展望 |
3.2.4 中国游客赴泰国旅游状况 |
4 出境游消费影响因素的基本框架 |
4.1 调查目的和重点 |
4.2 调查研究对象 |
4.3 问卷设计与投放 |
4.4 研究框架与分析 |
4.4.1 泰国出境旅游消费决策因素假设 |
5 影响中国游客泰国游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研究 |
5.1.1 问卷分析方法 |
5.1.2 样本总量人口统计特征 |
5.2 出境游客的旅游动机 |
5.2.1 整体特征 |
5.2.2 不同人口特征的出境游客动机比较 |
5.3 中国出境游客出游意向 |
5.3.1 出境游客的理想出游时间 |
5.3.2 出境游客的理想出游方式 |
5.4 出境游客的决策因素分析 |
5.4.1 出境游客的决策信息来源 |
5.4.2 出境游客选择旅行社出游的影响因素 |
5.5 中国游客对泰国出境旅游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
6 泰国开发中国游客市场的对策 |
6.1 加强与各行业的合作,运用互联网加大宣传 |
6.2 分析中国游客的旅游动机,发展旅游新业态 |
6.3 加大泰国整体形象的营销策略 |
6.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4.1 加强交通的便捷性 |
6.4.2 增强饮食的多元化 |
6.5 提高旅游业人员的中文水平 |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对中国赴泰国旅游的调研结果的总结 |
7.2 设计问卷调查以及调研中的不足之处 |
7.2.1 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
7.2.2 需要改进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建行辽宁省分行私人银行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私人银行概念及其发展进程 |
2.1.1 私人银行定义及特点 |
2.1.2 私人银行的作用 |
2.1.3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2.1.4 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
2.2 基本营销理论 |
3 建行辽宁省分行私人银行的营销外部和内部环境分析 |
3.1 建行辽宁省分行私人银行的营销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建行辽宁分行私人银行营销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2 建行辽宁省分行私人银行营销的需求分析 |
3.1.3 建行辽宁省分行私人银行营销的竞争环境分析 |
3.2 宁省建行私人银行的营销内部环境分析 |
3.2.1 渠道建设分析 |
3.2.2 产品创新分析 |
3.2.3 模式创新分析 |
3.2.4 人才培养分析 |
3.2.5 制度建设分析 |
4 建行辽宁省分行私人银行营销战略制定 |
4.1 建行辽宁省分行私人银行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 |
4.1.1 营销外部环境下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
4.1.2 营销内部环境下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4.1.3 SWOT组合分析及结论 |
4.2 建行私人银行营销战略分析 |
4.2.1 建行及私人银行简介 |
4.2.2 建行总行私人银行的营销战略 |
4.2.3 建行辽宁省分行私人银行的实施指导原则 |
5 建行辽宁省分行私人银行营销策略设计 |
5.1 建行辽宁分行私人银行营销策略制定 |
5.1.1 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 |
5.1.2 制定一对一营销模式的战略即一户一册 |
5.1.3 制定合理的品牌营销策略 |
5.1.4 制定新渠道营销策略 |
5.2 产品策略 |
5.2.1 产品研发需从客户需求出发 |
5.2.2 建立多层次的产品体系 |
5.2.3 建立开放式的产品架构 |
5.2.4 探索私人银行产品创新 |
5.3 销售策略 |
5.3.1 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价 |
5.3.2 建立适当的促销策略 |
5.4 渠道策略 |
5.4.1 渠道策略设计 |
5.4.2 建立直接分销渠道 |
5.4.3 建立间接分销渠道 |
5.5 品牌策略 |
5.5.1 用服务建立私人银行品牌 |
5.5.2 用产品建立私人银行品牌 |
6 建行辽宁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专业人才培养 |
6.2 部门协调机制建立 |
6.3 技术平台支撑保障 |
6.4 绩效考核体系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信息产业区位因素及对该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宏观及微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1.1 信息产业及其分类、特点及发展趋势 |
2.1.2 区位及其特征 |
2.1.3 区位因素的内涵及特点 |
2.1.4 区位理论的发展及优化 |
2.2 产业空间布局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
2.2.1 产业空间布局理论概述 |
2.2.2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进展 |
2.2.3 增长极理论研究进展 |
2.3 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研究进展 |
2.3.1 国外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研究现状述评 |
2.3.2 国内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研究现状述评 |
2.3.3 国内外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专门研究 |
2.3.4 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研究发展趋势 |
第三章 信息产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及信息产业空间布局演化规律探讨 |
3.1 信息产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 |
3.1.1 信息产业传统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 |
3.1.2 信息产业新型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 |
3.1.3 小结 |
3.2 信息产业空间布局演化规律探讨 |
3.2.1 区位因素对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影响的历史变化 |
3.2.2 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动态需求 |
3.2.3 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演化趋势 |
第四章 区位因素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影响的宏观层面实证分析:全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
4.1 全球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发展概况 |
4.1.1 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
4.1.2 全球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 |
4.2 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现状分析 |
4.2.1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
4.2.2 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 |
4.3 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现状实证分析 |
4.3.1 方法选取 |
4.3.2 数据的选取与计算 |
4.3.3 结果分析 |
4.4 我国信息产业区位因素分析 |
4.4.1 我国信息产业传统区位因素分析 |
4.4.2 我国信息产业新型区位因素分析 |
4.5 我国信息产业区位因素对其空间布局影响实证分析 |
4.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5.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区位因素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影响的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以川渝地区为例 |
5.1 川渝地区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发展概况 |
5.1.1 川渝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
5.1.2 川渝地区信息产业区域内空间布局发展现状 |
5.2 川渝地区信息产业区位因素SWOT分析 |
5.3 区位因素影响下川渝地区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
第六章 区位因素影响下的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对策 |
6.1 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特点及趋势 |
6.1.1 承接全球信息产业纵向转移 |
6.1.2 集中度相对平稳 |
6.1.3 信息产业东、中西部差距缩小 |
6.1.4 积极的政策导向 |
6.2 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 |
6.2.1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局限性 |
6.2.2 我国信息产业扩散力不足 |
6.3 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规划方向 |
6.3.1 传统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
6.3.2 新型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
6.4 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实施策略 |
6.4.1 依据人才聚集地布局 |
6.4.2 依据信息技术创新需求布局 |
6.4.3 依托交通运输条件布局 |
6.4.4 依托信息消费市场需求布局 |
6.5 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政府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基本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论实体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金融危机暴露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 |
二、脱实向虚是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风险 |
三、复苏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 |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 |
一、实体经济的国外研究动态 |
二、实体经济的国内研究动态 |
第三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一章 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
三、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二、内生技术变化理论 |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
四、政府干预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简要评论 |
第二章 实体经济的范畴界定 |
第一节 实体经济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
一、实体经济的概念 |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 |
三、实体经济的功能 |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 |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 |
第三节 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
一、第三产业的范畴界定 |
二、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分析 |
一、德国道路 |
二、美国道路 |
三、日本道路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
一、注重创新制造技术 |
二、培养优质人力资源 |
三、拓宽国际销售市场 |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第三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
一、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 |
二、要培育国际高端品牌 |
三、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
四、要保持健康的产业结构 |
五、要科学应对产能过剩 |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回归 |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德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第五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分析(Strength) |
一、实体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
二、技术创新体系稳步形成 |
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
四、产业链成熟劳动力丰富 |
第二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劣势分析(Weakness) |
一、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 |
二、科技创新体制尚不健全 |
三、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
四、职业技术教育不够发达 |
第三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y) |
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机遇 |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机遇 |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 |
第四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挑战分析(Threat) |
一、产业空心化趋势 |
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
三、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
第六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省域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一、广东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二、福建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实体经济产业的实证分析 |
一、传统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
二、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 |
第三节 实体经济企业的实证分析 |
一、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上汽集团为例 |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福耀玻璃为例 |
第七章 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实力 |
一、着力化解产能过剩 |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第三节 激发企业活力,坚守实体经济 |
一、重振企业家精神 |
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
三、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
四、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
第四节 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实体经济 |
一、制订发展规划,推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
二、优化社会氛围,营造勤劳创业的外部环境 |
三、坚持扩大内需,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
四、强化楼市调控,坚定不移遏制投机炒作 |
第五节 深化体制改革,壮大实体经济 |
一、完善科技体制,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二、深化金融改革,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三、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熟练技术工人 |
四、深化税制改革,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调控型公共财政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本研究的重大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体制理论综述 |
1.2.2 我国的主要财政体制理论综述 |
1.2.3 我国财政体制中国有经济地位的相关理论综述 |
1.2.4 当代西方公共财政体制理论综述 |
1.2.5 微观运行层面的财政理论综述 |
1.2.6 对国内外财政体制理论的总体评述 |
1.3 本研究采用的指导思想及研究方法 |
1.3.1 本研究的指导思想 |
1.3.2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 |
1.4 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1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调控型公共财政:市场经济下现代财政体制的必然选择 |
2.1 公共性及公共财政的内涵分析 |
2.1.1 对财政公共性的分析 |
2.1.2 对公共财政基本内涵的分析 |
2.1.3 公共性与财政、经济的两大矛盾分析 |
2.2 历史的新视角:财政公共性的成因分析 |
2.2.1 社会分工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 |
2.2.2 社会分工必然产生财政的公共性 |
2.2.3 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依然要保持财政的公共性 |
2.2.4 财政公共性的生产力视角分析 |
2.2.5 关于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原动力的帕累托效率分析 |
2.2.6 推进社会分工是永恒的主题,公共财政规模将持续扩大 |
2.3 关于现代经济非均衡性问题的分析 |
2.3.1 市场经济初期的经济非均衡性及其后果分析 |
2.3.2 宏观经济非均衡的激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
2.4 市场经济非均衡的必然性:从均衡工具得出的非均衡结论 |
2.4.1 凯恩斯主义并不能消除市场经济的内在非均衡性 |
2.4.2 经济动态分析:市场经济的非均衡性有强化的趋势 |
2.5 当前市场经济国家实行调控型公共财政具有必然性 |
2.5.1 财政公共性的历史地位分析 |
2.5.2 市场经济下的财政体制必须具有调控性 |
2.5.3 调控型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体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三大约束条件分析 |
3.1 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外部约束条件:小国经济体论 |
3.1.1 一个误区:我国是一个大国经济体吗? |
3.1.2 我国转轨经济下的IS-LM-BP模型均衡分析 |
3.1.3 内外均衡的米德冲突及财政政策的作用分析 |
3.2 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效率约束条件:大滞胀论 |
3.2.1 经济引擎已经出现衰竭征兆:我国实体经济将中长期下行 |
3.2.2 虚拟经济膨胀的内生化:论我国的中长期结构性通胀 |
3.2.3 “中国式滞胀”与“欧美式滞胀”的内在区别 |
3.2.4 大滞胀背景下的财政体制选择:财政政策要能遏制经济下滑 |
3.2.5 大滞胀背景下的财政体制选择:财政政策要能遏制资产膨胀 |
3.3 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社会公平收入约束条件:分配失衡论 |
3.3.1 公平分配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
3.3.2 我国分配的现状及国内外比较研究 |
3.3.3 我国收入分配失衡问题的展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财政体制演变的历史规律分析 |
4.1 调控性和公共性的冲撞:我国财政体制历史演变的总规律 |
4.1.1 我国财政体制演变的总体阶段划分 |
4.1.2 基本脉络:从调控型财政体制走向调控型公共财政体制 |
4.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
4.2.1 我国“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的形成 |
4.2.2 1953-1967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 |
4.2.3 1968-1970我国财政体制的再度集中及原因分析 |
4.2.4 1971-1979年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 |
4.3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分析 |
4.3.1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实施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分析 |
4.3.2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的演变及内在规律分析 |
4.3.3 我国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实施的意义分析 |
4.4 集权与分权的复合体:分税制及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
4.4.1 分税制:在财政分权的名义下矫正财政的过度分权 |
4.4.2 构建公共财政:力图改变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
4.5 走向财政集权:两次金融危机及两次财政矫正 |
4.5.1 东南亚金融危机及1998-2004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 |
4.5.2 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2010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种消极财政体制: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缺陷分析 |
5.1 公共财政与纯公共财政的辨析 |
5.1.1 目前国内外对“公共财政”的界定缺乏学术价值 |
5.1.2 “纯公共财政”概念的引入 |
5.1.3 本研究的“公共财政”严格限定于“纯公共财政” |
5.1.4 公共财政理论的提出是我国财政理论研究的突破 |
5.2 经济学的两大分野及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归宿 |
5.2.1 经济学的两大分野及其主张分析 |
5.2.2 公共财政的经济学理论渊源:古典经济学 |
5.3 核心职能的缺失:对公共财政职能的分析 |
5.3.1 国内外有关财政职能界定的主要观点 |
5.3.2 关于财政投资职能的一般规范分析 |
5.3.3 投资在我国经济中的决定性地位分析 |
5.3.4 借鉴:德国经济崛起时的财政职能定位分析 |
5.4 无法相机抉择:公共财政的政策障碍效应分析 |
5.4.1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分析 |
5.4.2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关键在于运用公共投资手段 |
5.4.3 总体评价:公共财政理论是缺陷明显的理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一种低效率财政体制:对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效率损失的实证分析 |
6.1 财政效率及财政效率模型的设计和运用分析 |
6.1.1 经济效率和财政效率辨析 |
6.1.2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投资效率的全覆盖模型 |
6.1.3 开放经济条件下衡量我国财政效率的主要指标 |
6.1.4 简化后的我国财政预算内支出效率全覆盖模型 |
6.2 三种方案:对我国2008年后积极财政政策效率的分析 |
6.2.1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 |
6.2.2 “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
6.2.3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三种应对方案的设计思路 |
6.2.4 实施“方案一”的效率损失测算 |
6.2.5 实施“方案二”的效率改善状况分析 |
6.2.6 在“次贷危机”下实施“方案三”的效率损失测算 |
6.3 对三种方案的比较分析 |
6.3.1 三种方案带来的总效率变化分析 |
6.3.2 三种方案下的我国失业率变化分析 |
6.3.3 三种方案带来的财政收入变化分析 |
6.4 财政调控优于货币调控:对2009-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分析 |
6.4.1 2009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财政政策效率尚未充分挖掘 |
6.4.2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货币政策被过度使用 |
6.4.3 “次贷危机”下中美两国的救市政策及效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成因分析 |
7.1 “量入为出”在我国历史上是主流财政思想 |
7.1.1 “量入为出”是与“治世”相适应的财政管理思想 |
7.1.2 “量出为入”是与“乱世”相适应的财政管理思想 |
7.1.3 “凯恩斯困局”及其启示 |
7.2 我国经济发展中频繁出现“过热”问题 |
7.2.1 经济“过热”与公共财政的内在关系辨析 |
7.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超高增长速度 |
7.2.3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性与公共财政理论的阶段性分析 |
7.3 投资膨胀及投资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
7.3.1 预算内投资膨胀长期是我国经济膨胀的主要原因 |
7.3.2 投资多元化有利于减少预算内财政投资 |
7.3.3 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有利于减少财政预算内投资 |
7.4 平衡财政收支缺口压力巨大 |
7.4.1 建国后长期实行平衡预算 |
7.4.2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赤字急剧扩大 |
7.4.3 我国财政赤字可能不断扩大,公共财政理论依然会有市场 |
7.5 从年度平衡预算到周期性平衡预算存在巨大跨越 |
7.5.1 年度预算平衡明了但不利于反周期 |
7.5.2 周期性预算平衡具有调控性但比较复杂 |
7.6 对公共财政理论本身的认识也需逐步深化 |
7.6.1 我国对公共财政的认识具有明显的表面性 |
7.6.2 全面认识公共财政的内涵还须结合研究国际经济思潮 |
7.6.3 我国传统财政思想对认识公共财政理论也具有重大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通往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之路 |
8.1 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分析 |
8.1.1 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的科学内涵 |
8.1.2 我国财政必须具有调控性 |
8.1.3 我国财政必须是公共性和调控性的有机结合 |
8.2 构建调控型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 |
8.2.1 坚持吸收公共财政体制已有成果的原则 |
8.2.2 坚持以财政的调控性应对我国经济内外非均衡性的原则 |
8.2.3 坚持整体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 |
8.3 构建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的若干具体设想 |
8.3.1 改变财政管理思维,变财政集权为提高财政效率 |
8.3.2 改变财政投资观点,变削减乃至取消财政投资为财政适度投资 |
8.3.3 改变预算编制方式,变单一预算为复式预算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研究范围 |
第三节、相关文献评析 |
第四节、研究方法及架构 |
注释 |
第一章 全球化治理理论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一节、全球化之概述 |
第二节、全球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二节、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三节、全球环境治理的各种组织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四节、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五节、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温室气体减排国际义务的规范分析 |
第一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
第二节、中国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现立场的国际法分析 |
第三节、《京都议定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
第四节、《京都议定书》项下中国承担的减排义务及展望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发展 |
第一节、中国关于减排国际义务的国际法理论和现实根据分析 |
第二节、中国履行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基本立场 |
第三节、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发展趋势:从巴里岛路线图到哥本哈根会议 |
第四节、欧盟地区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第五节、美国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第六节、小岛国联盟对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制度建构、成就与展望 |
第一节、理论与实践之政策工具 |
第二节、环境税收制度 |
第三节、碳排放交易制度 |
第四节、清洁发展机制 |
第五节、可再生能源制度及其它代表性制度 |
注释 |
结论 |
第一节、潮流与变迁 |
第二节、理论反思与研究发现 |
第三节、前瞻评估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历程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河南GDP将首破六千亿大关(论文参考文献)
- [1]分税制下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研究[D]. 戴方怡.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2]影响中国游客出境游消费决策因素的实证研究 ——以泰国市场为例[D]. 许爱心. 浙江工商大学, 2016(04)
- [3]建行辽宁省分行私人银行营销策略研究[D]. 刘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4]信息产业区位因素及对该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宏观及微观的实证分析[D]. 欧玲. 广西大学, 2015(02)
- [5]论实体经济[D]. 黄聪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6]调控型公共财政论[D]. 周建元. 湖南大学, 2011(04)
- [7]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D]. 王启东. 暨南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