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相接地故障发展成三相短路事故的防止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民[1](2021)在《铁路电力供电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路供电系统大多采用10kV、35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受限于特殊的地理条件,经常发生断线、短路等故障,同时为了实施监测、测量电网的电压和计量电能,供电系统中大量使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当系统进行倒闸操作或者发生故障时,电压互感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就会被破坏,直至电感参数与电容参数达到不利匹配后,引起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PT)励磁饱和,从而发生铁磁谐振过电压,严重影响铁路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铁路运输安全。当前,无论是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工程实践之中,都有多种铁磁谐振抑制措施,但每种措施都有它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因此必须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措施的比较分析,选用符合实际的抑制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铁磁谐振过电压机理、产生的条件以及分频、基频和高频铁磁谐振过电压的特性,介绍了现场实测数据和影响因素。通过对电压互感器中性点串接阻尼电阻抑制技术、开口三角并接阻尼电阻抑制技术和4PT、中性点接入小电阻或消弧线圈等其他抑制措施的原理分析、适用范围分析、仿真分析,综合考虑铁路供电系统常见的铁磁谐振影响因素,诸如系统外界激发方式、单相接地故障点接地电阻值、单相接地故障消失时刻等等,得出每种抑制措施的适用范围。最后本文结合临哈铁路接引电源的某变电站近年来事故案例,进一步对铁磁谐振具体特征、判断流程、处置方式、防范措施等内容进行说明。通过对比各种抑制措施的效果,采用中性点串接阻尼电阻的措施适用于各种全绝缘型电压互感器,具有应用性广泛、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自身热容量有限、只能限制本PT谐振、影响测量精度等缺陷;开口三角并接阻尼电阻的措施具有热容量较高、不影响测量精度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难以区分基波谐振和单相接地等缺陷;4PT抑制措施具有主动防御铁磁谐振的优点,但同时具有三角绕组环流较大的缺陷。中性点经小电阻或消弧线圈接地措施具有减少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几率等优点,同时也存在影响供电系统可靠性、检测系统接地故障类型不准确等缺陷。通过本文研究,希望能够为铁路供电检修维护人员深入了解PT铁磁谐振、设备实际运行中的故障判断、工程实践中PT选型及消谐措施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佳琪[2](2021)在《基于PSCAD的110kV变电站铁磁谐振的仿真及分析》文中提出
金岑[3](2021)在《基于IKH优化S-GRU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建忠[4](2021)在《煤矿电网安全分析研究》文中提出
龙威[5](2021)在《基于5G通信技术的配电网线路保护研究》文中指出
付泽宇[6](2021)在《变压器复杂和应涌流机理及其识别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各环节中重要的设备,对供电的稳定性及连续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电力系统变压器继电保护研究中,励磁涌流及其对保护的影响长期是研究的热点,而和应涌流因其发生的隐蔽性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外多个电厂、变电站出现由空投变压器导致与其并联或级联变压器产生和应涌流,不仅造成主保护的误动,一些情况下还引起了上级线路后备保护以及过流保护发生误动。在此背景下,和应涌流得到了更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对其展开了研究。由于变压器保护尚缺少针对和应涌流的识别方法,大多数依然沿用励磁涌流的识别方法,这导致在和应涌流发生时保护不能正确的识别并动作,对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因此对空载变压器合闸所引起的和应涌流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识别的方法,对于提高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复杂和应涌流产生机理,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提出了可同时识别和应涌流、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电流的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更符合实际运行情况的变压器复杂和应涌流模型,利用拉氏和反拉氏变换解出磁链的时域表达式,借助MATLAB编程计算,更准确的分析了复杂和应涌流产生的机理,为后续章节的建模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构建了复杂和应涌流模型,同时搭建了变压器内部故障电流模型。通过仿真获取了和应涌流、励磁涌流以及各种故障电流的数据。考虑了不同因素下对和应涌流的影响,使涌流识别的电流样本信号更为全面,同时对和应涌流引起保护误动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3)提出基于小波包和WOA-KELM模型的和应涌流识别方法。使用小波包对电流信号分解重构,实现了和应涌流、励磁涌流以及内部故障电流在不同尺度下的分解以及在各细节上的聚焦。通过计算相对能量比值组成特征向量,选取机器学习KELM模型将输入的数据映射到更高维空间来分类。同时引入了鲸鱼群优化算法WOA以识别准确率为适应度函数确定了 KELM中最优惩罚因子C以及核函数参数σ。结果表明使用WOA-KELM模型在识别和应涌流、励磁涌流以及内部故障电流的识别率达到了 99.44%,对比其他模型识别率更高且运算速度更快。
黄怡凌[7](2021)在《提高距离保护耐受过渡电阻及过负荷能力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距离保护是线路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单相高阻接地与非全相过负荷情况下,现有距离保护的应对措施还不够完善。本文对提高距离保护耐受过渡电阻与过负荷的能力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根据高阻接地时暂态量衰减较快的特征,定义了能够体现暂态量特征的半波衰减均比Wδ、半波奇异值比WA以及能谱熵WE,并结合贝叶斯分类器构建了接地故障分类器,应用于区分低阻接地与高阻接地。(2)提出了U cos φ/U1 cos φ1特征判据,应用于识别过负荷(含非全相过负荷)与单相接地,并分别结合U cos φ、接地故障分类信息完善了相间故障、单相高阻接地的识别环节。(3)提出了过渡电阻计算新方法。推导了过渡电阻、衰减时间常数与时延系数的关系,并应用最小二乘拟合与拍现象从广义S变换系数矩阵中提取衰减时间常数与时延系数,构建了高阻接地时的第三个独立方程(经典方案仅可列写两个独立方程),实现了过渡电阻的求解。(4)提出了基于过渡电阻计算值的阻抗特性自适应调整方法,以及零序保护自适应方法,并结合接地故障分类器形成了一种低阻接地时直接开放、高阻接地时定值随过渡电阻自适应的改进保护方案。应用MATLAB/SIMULINK对上述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案在应对各类过负荷时,均能够实现“短路时按相开放,过负荷时可靠闭锁”;在应对各类接地故障时,具有“低阻接地快跳,全线耐高阻”的性能特点。
王铭灏[8](2021)在《计及电压扰动的光伏输出特性及其对保护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规模光伏发电系统多通过电力电子设备集中并入交流电网,深刻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物理结构以及作用规律,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又提出了新要求,受物理拓扑结构和非线性受控源双重影响下,其故障后暂态特性与传统同步机有很大差异,传统故障分析理论和交流继电保护在大规模高比例光伏并网的新环境下都面临着极大考验,外部因素如网侧电压扰动,以及自身因素如控制环节的动态性能对光伏故障谐波特性有着深刻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考虑不同场景下的光伏故障谐波特性及其对保护的影响机理。本文以光伏交流集中并网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网侧电压严重跌落和相邻变压器空载合闸场景下光伏输出电流二次谐波分量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与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主变低压侧区内三相短路故障的场景,分析了锁相环在其输入电压信号严重跌落时的工作性能,研究了锁相环动态特性对光伏输出特性的影响,指出在光伏接入弱电网场景下,并网点发生电压严重跌落会导致锁相环误差增大,导致光伏输出电流中含有大量谐波分量,进而影响主变差动保护的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记忆电压的锁相环改进方案,有效改善了三相短路故障下光伏输出特性,解决了主变差动保护二次谐波制动判据误闭锁的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相关分析和改进方案的正确性。(2)针对相邻变压器空载合闸的场景,分析光伏逆变器交直流侧电压扰动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一步通过列写光伏控制结构传递函数,揭示网侧电压扰动下光伏输出电流二次谐波分量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针对弱电网中光伏场站主变轻微故障场景,研究了光伏电流较高的二次谐波含量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并从优化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控制环节中加入陷波器的抑制措施,仿真结果验证了相关分析和改进方案的正确性。(3)针对光伏送出线发生经过渡电阻短路时传统距离保护可能无法正确动作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指出现有自适应距离保护存在区外故障误动的风险,并在现有自适应曲边四边形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基础上,划定不同延时的动作区域,与相邻线路配合;针对可能存在的误动的情况,分析相应的故障位置和过渡电阻大小规律,通过分析零序电流相位与故障电流相位关系,近似求取线路短路阻抗,构成保护的辅助判据;最后通过实际故障数据和仿真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吴羽翀[9](2021)在《多馈入交直流互联系统广域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逐步建立起电网规模和电压等级均处于世界前列的交直流互联系统,我国各大区域电网通过交、直流输电形式实现互联。但与此同时,传统基于集中参数模型的继电保护技术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工频电气量信息构造保护原理,而交直流互联系统故障时的非线性特征导致传统故障分析方法不再适用,在直流接入场景下传统继电保护可能发生拒动或误动。因此,本文围绕交流线路故障引发换相失败的场景,对直流线路保护、交流线路保护及交流线路重合闸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取得了如下的成果:针对直流线路区内故障保护耐过渡电阻能力差,区外故障保护易误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负极电压差的直流线路纵联方向保护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不同时段内换流器的运行工况,推导了交流系统馈入直流系统的电流微分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交流侧故障分量网络,建立正负极电压差的计算模型,并通过比对正负极电压差与实际电压差的一致性程度,构建可以识别直流线路区内外故障的保护方法。针对交流线路故障引发换相失败导致保护拒动、误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恰似因子的交流线路距离保护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不同时段内换流器的导通状态,推导了直流系统馈入交流系统电流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交流侧故障分量网络,建立了计及当前直流系统馈入电流影响的虚拟故障位置方程。然后,利用多时间断面信息构成的方程组,求解虚拟故障位置,并通过比对虚拟故障位置与实际故障位置的一致性程度,构造故障恰似因子用以识别不同类型故障。针对交流线路故障恢复电压和电弧电压幅值较低导致难以正确区分永久性与瞬时性故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瞬时功率的单相重合闸故障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永久性与瞬时性故障情况下的交流侧网络,构建了交流线路两端瞬时功率差的计算模型,并将瞬时功率差分解为受线路两端电流影响与仅受线路单端电流影响的虚拟瞬时功率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受线路两端电流影响的虚拟瞬时功率在永久性故障情况下不为零,在瞬时性故障情况下为零的特征,构造故障性质识别判据用以区分永久性与瞬时性故障。针对交直流互联系统广域保护的相关研究较少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相似度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广域后备保护新方法。首先,根据本文提出的直流线路保护和交流线路保护的动作信号,并结合其他元件的动作情况,形成动作矩阵。然后,通过提取实际保护信号,并衡量实际动作信号与动作矩阵的余弦相似度,实现故障元件的可靠、快速识别。
周晓东[10](2021)在《交直流受端系统暂态稳定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消费分布不均衡,特高压直流输电可实现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且线路造价低、功率损耗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方案。目前,我国形成了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庞大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受交直流电网交互作用及直流系统控制策略的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十分复杂。此外,直流系统承担着巨大的输送任务,一旦发生故障导致直流系统闭锁,其引发的功率转移将威胁到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情况下的稳定问题,寻找混联系统的稳定边界及失稳抑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有:针对直流受端系统故障过程的稳定评估问题,结合交直流受端系统换相失败等特性,构建了一种准确反映稳定程度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动态能量模型。首先,构建了端口能量表达式,表征交直流混联系统中各个端口动态能量的大小。然后,将端口能量的概念推广到在系统范围内使用,推导出构造系统总动态能量的一般方法。进一步,计及从故障发生到重合闸后加速跳开断路器的故障全过程,推导出适用于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总动态能量表达式。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动态能量模型的准确性。针对直流受端系统重合闸时间计算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能量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最佳重合时刻计算方法。计及逆变侧换相失败在故障过程中的影响,推导了重合于故障时的能量累积速率,精细刻画了重合于故障时动态能量的累积或消耗过程。以系统所累积的动态能量最小为目标,找寻最佳重合闸时间,并且揭示了在最佳重合闸时间合闸的运行点轨迹将经过新平衡点,而不在最佳重合闸时间合闸的运行点轨迹将不经过新平衡点。仿真结果验证了最佳重合闸时间计算方法对提升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性。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暂态失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能量抑制的直流受端系统稳定控制策略。计及直流逆变侧的控制器的影响,详细推导了三相短路及单相短路故障场景下的动态能量累积速率表达式,精细刻画了故障中控制参数对动态能量累积或消耗的影响。通过在动态能量累积速率表达式中提取出跟逆变侧控制器相关的函数项,基于抑制直流侧端口动态能量的想法,提出了暂态失稳抑制措施。该控制策略通过抑制故障过程种的能量累积速率,增加了极限切除时间。仿真结果验证了动态能量抑制控制措施对提升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性。
二、单相接地故障发展成三相短路事故的防止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相接地故障发展成三相短路事故的防止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电力供电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2 铁磁谐振过电压机理的发展历程 |
1.3 铁磁谐振抑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破坏谐振条件 |
1.3.2 阻尼谐振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铁磁谐振产生的机理 |
2.1 电力系统接地方式 |
2.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2.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2.1.3 中性点通过电阻接地 |
2.2 铁磁谐振产生的机理及参数范围 |
2.3 铁磁谐振的基本特性 |
2.3.1 分频铁磁谐振的特性 |
2.3.2 基频谐振过电压的特性 |
2.3.3 高频谐振过电压的特性 |
2.4 铁磁谐振过电压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3 铁磁谐振现场监测数据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铁磁谐振现场监测数据 |
3.2 铁磁谐振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技术研究 |
4.1 电压互感器高压侧中性点阻尼型消谐 |
4.1.1 PT高压侧中性点阻尼型消谐装置工作原理 |
4.1.2 常见的PT高压侧中性点接非线性电阻消谐器 |
4.1.3 中性点阻尼型消谐的特点 |
4.2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并接阻尼电阻消谐 |
4.2.1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并接阻尼电阻消谐技术机理 |
4.2.2 开口三角并接阻尼消谐与中性点串接阻尼消谐的区别 |
4.2.3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并接阻尼电阻消谐装置改进方案 |
4.2.4 微机消谐装置 |
4.2.5 可调电阻消谐技术 |
4.2.6 开口三角并接阻尼电阻的仿真分析 |
4.3 其他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技术 |
4.3.1 零序电压互感器(4PT)抑制技术 |
4.3.2 系统中性点接入小电阻或消弧线圈消谐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践 |
5.1 临哈铁路电源接引的那林套海220kV变电站35kV频烧保险故障分析 |
5.1.1 故障现象 |
5.1.2 使用的电压互感器情况 |
5.1.3 检查试验情况 |
5.1.4 故障原因分析 |
5.1.5 处理措施建议 |
5.2 临哈铁路毛德呼热变配电所10kV电压互感器烧毁故障分析 |
5.2.1 基本事件回顾 |
5.2.2 实验测试与原因分析 |
5.2.3 防治PT爆炸措施的经济性分析 |
6. 新型消谐装置研究 |
6.1 消谐装置工作原理 |
6.2 消谐装置工作流程 |
6.3 消谐装置仿真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变压器复杂和应涌流机理及其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和应涌流机理 |
1.2.2 和应涌流对保护影响 |
1.2.3 和应涌流的识别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复杂和应涌流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和应涌流产生模型分析 |
2.3 和应涌流机理 |
2.3.1 和应涌流机理 |
2.3.2 复杂和应涌流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和应涌流与故障电流建模及误动实例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于PSCAD/EMTDC的复杂和应涌流建模 |
3.2.1 PSCAD/EMTDC简介 |
3.2.2 复杂和应涌流模型 |
3.3 变压器内部故障电流建模及仿真 |
3.3.1 变压器相间故障及接地故障 |
3.3.2 变压器匝间故障 |
3.4 复杂和应涌流影响因素 |
3.4.1 合闸角 |
3.4.2 剩磁 |
3.4.3 系统阻抗 |
3.5 误动实例分析 |
3.5.1 实例分析1 |
3.5.2 实例分析2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小波包和WOA-KELM的和应涌流识别研究 |
4.1 引言 |
4.2 相关理论 |
4.2.1 小波包变换 |
4.2.2 核极限学习机(KELM) |
4.2.3 鲸鱼优化算法(WOA) |
4.3 特征提取 |
4.4 WOA-KELM模型和应涌流识别 |
4.4.1 WOA-KELM模型 |
4.4.2 识别验证 |
4.5 与其它识别模型对比 |
4.6 本章小节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提高距离保护耐受过渡电阻及过负荷能力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提高距离保护耐受过渡电阻能力的研究现状 |
1.2.2 提高距离保护耐受过负荷能力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广义S变换的单相接地故障分类研究 |
2.1 引言 |
2.2 单相经过渡电阻接地的时频特征分析 |
2.2.1 单相经过渡电阻接地的工频量分析 |
2.2.2 单相经过渡电阻接地的暂态量分析 |
2.3 基于广义S变换的暂态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
2.3.1 广义S变换的定义与计算 |
2.3.2 应用广义S变换提取暂态故障特征 |
2.4 基于暂态故障特征与分类理论的接地故障分类方法 |
2.4.1 分类理论的基本原理 |
2.4.2 应用分类理论与故障特征进行接地故障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U cos φ_1/U_1 cosφ_1的过负荷识别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电压余弦Ucosφ的特征分析 |
3.2.1 过负荷时Ucosφ的特点分析 |
3.2.2 接地故障时Ucosφ的特点分析 |
3.2.3 Ucosφ识别过负荷与接地故障的局限性 |
3.3 Ucos φ/U_1 cos φ_1的特征分析 |
3.3.1 各类运行工况下Ucos φ/U_1 cosφ_1的取值分析 |
3.3.2 Ucosφ/U_1 cosφ_1的特征分析总结 |
3.4 应用Ucos φ/U_1 cosφ_1与故障分类方法进行过负荷识别 |
3.4.1 接地故障分类方法在识别高阻接地与过负荷中的应用 |
3.4.2 接地故障与事故过负荷的识别算法 |
3.5 仿真验证 |
3.5.1 相间故障的仿真 |
3.5.2 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 |
3.5.3 过负荷的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提高线路保护耐受过渡电阻能力的研究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暂态时频特征的过渡电阻计算方法 |
4.2.1 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衰减系数提取算法 |
4.2.2 基于拍现象的时延系数提取算法 |
4.2.3 利用衰减系数与时延系数计算过渡电阻 |
4.3 基于过渡电阻值的自适应保护方案 |
4.3.1 自适应零序保护 |
4.3.2 自适应阻抗动作特性 |
4.4 具有耐受高阻接地能力的保护方案 |
4.5 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计及电压扰动的光伏输出特性及其对保护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侧电压严重跌落下光伏输出特性及其对保护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2 相邻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光伏输出特性及其对保护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3 光伏接入对线路距离保护影响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网侧电压严重跌落时光伏输出特性对变压器保护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
2.1 引言 |
2.2 光伏并网系统及控制策略 |
2.2.1 正常运行控制策略 |
2.2.2 低电压穿越策略 |
2.2.3 锁相环原理 |
2.3 网侧电压严重跌落条件下锁相环性能对光伏故障特性的影响 |
2.3.1 基于小信号模型的锁相环动态性能分析 |
2.3.2 锁相环动态性能对光伏输出特性影响分析 |
2.3.3 光伏输出谐波特性对差动保护的影响分析 |
2.4 基于记忆电压原理的锁相环改进措施 |
2.4.1 记忆电压原理 |
2.4.2 锁相环改进措施 |
2.5 仿真验证 |
2.5.1 网侧电压严重跌落条件下锁相环性能验证 |
2.5.2 锁相环改进措施有效性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邻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光伏输出电流二次谐波分量对变压器保护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邻变压器空载合闸下光伏二次谐波电流产生机理 |
3.2.1 相邻变压器空载合闸的影响分析 |
3.2.2 光伏输出电流中的二次谐波产生机理 |
3.2.3 系统参数对二次谐波的影响 |
3.3 光伏输出电流二次谐波产生过程影响分析及其抑制措施 |
3.3.1 光伏二次谐波电流产生过程影响分析 |
3.3.2 光伏输出二次谐波电流的抑制措施 |
3.4 仿真验证 |
3.4.1 电网强弱程度对光伏输出电流二次谐波影响仿真验证 |
3.4.2 光伏电源与普通电源输出电流二次谐波仿真对比 |
3.4.3 相邻变压器空载合闸下光伏主变差动保护性能分析 |
3.4.4 光伏二次谐波电流抑制措施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送出线距离保护适应性分析及改进方案研究 |
4.1 引言 |
4.2 光伏场站侧距离保护适应性分析 |
4.2.1 传统距离保护 |
4.2.2 现有自适应距离保护原理 |
4.2.3 现有自适应距离保护存在的问题 |
4.3 基于多判据融合的自适应距离保护改进方案 |
4.3.1 动作区域划分及整定原则 |
4.3.2 自适应距离保护辅助判据 |
4.4 仿真验证 |
4.4.1 区内故障仿真验证 |
4.4.2 区外故障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多馈入交直流互联系统广域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1.2.1 直流线路保护方法 |
1.2.2 交直流互联系统交流线路保护及自适应重合闸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交直流互联系统直流线路保护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正负极电压差的计算模型 |
2.2.1 交流系统馈入直流系统的电流微分表达式 |
2.2.2 正负极电压差的计算模型 |
2.3 基于正负极电压差的直流线路纵联方向保护方法 |
2.3.1 区内外故障特征 |
2.3.2 保护判据 |
2.3.3 保护定值的整定方法 |
2.3.4 换流器运行工况改变对于保护方法的影响 |
2.4 仿真分析 |
2.4.1 直流线路经不同过渡电阻故障的仿真结果 |
2.4.2 直流线路不同位置处发生故障的仿真结果 |
2.4.3 不同采样频率下直流线路故障的仿真结果 |
2.4.4 逆变侧区外发生故障的仿真结果 |
2.4.5 与行波保护、微分欠压保护的仿真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交直流互联系统交流线路保护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直流系统馈入交流系统电流 |
3.3 交流线路发生不同类型故障时的虚拟故障位置方程 |
3.3.1 单相接地故障时的虚拟故障位置方程 |
3.3.2 两相相间故障时的虚拟故障位置方程 |
3.3.3 其余类型故障时的虚拟故障位置方程 |
3.3.4 基于故障恰似因子的交流线路距离保护方法 |
3.4 仿真分析 |
3.4.1 交流线路区内发生经不同过渡电阻故障的仿真结果 |
3.4.2 交流线路区内不同位置处发生故障的仿真结果 |
3.4.3 不同采样频率下交流线路故障的仿真结果 |
3.4.4 交流线路背侧直流系统发生故障的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直流互联系统交流线路单相重合闸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性质故障下的瞬时功率 |
4.2.1 永久性故障下的瞬时功率 |
4.2.2 瞬时性故障下的瞬时功率 |
4.3 单相重合闸故障性质判据及实现方案 |
4.3.1 不同性质故障的特征 |
4.3.2 故障性质识别判据 |
4.4 仿真分析 |
4.4.1 交流线路发生经不同过渡电阻的瞬时性故障 |
4.4.2 交流线路不同位置处发生瞬时性故障 |
4.4.3 交流线路发生经不同过渡电阻的永久性故障 |
4.4.4 交流线路不同位置处发生永久性故障 |
4.4.5 换相失败场景下故障性质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交直流互联系统广域保护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向量相似度的交直流互联系统广域保护策略 |
5.2.1 广域保护策略 |
5.2.2 各元件保护动作信号的选择 |
5.2.3 多馈入情况下保护方法和广域保护策略的适用性分析 |
5.3 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10)交直流受端系统暂态稳定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最佳重合闸时间研究现状 |
1.2.3 高压直流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直流受端系统故障过程动态能量模型 |
2.1 引言 |
2.2 端口能量模型 |
2.3 系统动态能量通用模型 |
2.4 交直流混联系统下的动态能量模型 |
2.5 仿真验证 |
2.5.1 系统动态能量小于临界能量 |
2.5.2 系统动态能量大于临界能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流受端系统最佳重合闸时间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及逆变侧多桥臂同时导通的动态能量累积速率 |
3.3 基于动态能量的直流受端系统最佳重合闸时间分析 |
3.3.1 最佳重合闸时间计算 |
3.3.2 系统运行点轨迹分析 |
3.4 仿真验证 |
3.4.1 动态能量累积速率仿真 |
3.4.2 最佳重合闸时间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流受端系统暂态稳定控制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及逆变侧控制参数的动态能量累积速率 |
4.3 基于动态能量抑制的直流受端系统暂态稳定控制策略 |
4.4 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四、单相接地故障发展成三相短路事故的防止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电力供电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技术研究[D]. 张天民.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基于PSCAD的110kV变电站铁磁谐振的仿真及分析[D]. 王佳琪. 沈阳工业大学, 2021
- [3]基于IKH优化S-GRU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方法研究[D]. 金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4]煤矿电网安全分析研究[D]. 李建忠.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基于5G通信技术的配电网线路保护研究[D]. 龙威.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变压器复杂和应涌流机理及其识别方法研究[D]. 付泽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提高距离保护耐受过渡电阻及过负荷能力的方法研究[D]. 黄怡凌.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8]计及电压扰动的光伏输出特性及其对保护的影响研究[D]. 王铭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9]多馈入交直流互联系统广域保护策略研究[D]. 吴羽翀.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10]交直流受端系统暂态稳定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 周晓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