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纤维用耐久性抗静电剂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章佳杰[1](2020)在《基于氧化锡锑和氧化铜的织物抗静电与抗菌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纺织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抗静电作为一个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矿井、手术台等环境下,静电带来的危害难以想象。涤纶织物作为应用广泛的合成纤维,因其性能优异广受人们喜爱,但是涤纶纤维容易产生静电,因此对涤纶进行抗静电整理意义重大。另一方面,随着新冠病毒的肆虐,人们对于病毒、细菌的防控意识上升到空前高度。纺织品与人们关系密切,棉织物作为人类最早接触的织物,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棉纤维因其亲水性能优异,使得细菌容易滋生在其表面。因此,抗菌棉织物的研发意义深远。本文从静电泄露中的传导与辐射两方面入手,阐述了抗静电材料的抗静电机理与静电消除过程,并分析了现有抗静电材料的优缺点,以及抗静电整理的发展方向。使用金属氧化物对织物进行抗静电整理可以使织物快速完成静电泄露以达到抗静电功效。氧化锡锑(ATO)属于N型半导体,其表面带的电子赋予其较强的导电能力,使其可用于抗静电整理。另一方面,本文从抗菌机理入手,阐述了各类抗菌剂的作用机理以及抗菌织物的发展方向。金属氧化物可以通过光催化抗菌机理快速杀菌,且限制较小,耐久性好。氧化铜属于P型半导体,在光催化条件下可以产生活性氧,使其具备抗菌功效。本文从抗静电涤纶织物与抗菌棉织物的研发着手探究。研究氧化锡锑的抗静电涂层法与溶胶处理法对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改善效果。另一方面,运用超声化学制备表面生长氧化铜的抗菌织物。首先,以ATO共混聚氨酯制备ATO抗静电涂料,经过涂层工艺处理得到的抗静电涂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经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得到静电半衰期为0.24 s,峰值电压为297 V的抗静电涂层织物,处理后织物的经纬向抗弯刚度均有所提高,其耐水洗次数可达20次。其次,以溶胶凝胶法制备ATO溶胶。以ATO溶胶处理织物,经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得到静电半衰期为0.02 s,峰值电压为267 V的抗静电涤纶织物,其耐水洗次数可达20次。经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能谱分析(EDS)与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表征,处理后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的ATO薄膜。最后,以超声化学法将棉织物置于硫酸铜/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制备氧化铜抗菌棉织物。XRD、EDS、XPS、FE-SEM表明,织物表面生成了氧化铜,并且氧化铜均匀生长在棉织物表面。由于氧化铜处理后棉织物显示出良好的紫外防护性能,采用UPF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织物表面氧化铜含量。UPF指数为184.23的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大于99.9%。
曹红梅[2](2020)在《涤纶喷墨印花的预处理与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喷墨印花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印花工艺,分散染料墨水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虽然基于涤纶喷墨印花的预处理和分散染料墨水的研究很多,但仍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本论文围绕涤纶织物喷墨印花的二个关键因素“预处理剂和分散染料墨水”展开研究,一是选择自制的P[St-BA-F6]抗静电剂和生物黄原胶,研究了抗静电剂和黄原胶的预处理对涤纶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二是基于分散染料的研磨和复配,研究了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墨滴成像和喷墨印花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采用核壳乳液法制备了 P[St-BA-F6]抗静电剂,研究了含P[St-BA-F6]预处理剂预处理涤纶,对涤纶的喷墨印花性能以及纤维性能的影响,考察了 5种交联剂或黏合剂(PETA、ITDA、BDDMA、SJ18A和P[St-BA-D4])在P[St-BA-F6]预处理剂中的作用;采用含盐黄原胶为涤纶预处理剂,以墨滴在织物表面扩散和渗透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为原理,建立了快速评价喷墨印花图案清晰度的方法。研究了含盐黄原胶的流变性及对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以及天然黄原胶作为预处理剂的优势;研究了涉及制备分散染料墨水的主要参数,探讨了分散染料研磨难易的理论预测,制备了 7只液体分散染料(黄MC、红MC、蓝MC、紫MC、橙MC、绿MC和黑MC),研究了 3种黏度调节剂(PTF-3、CZ-1、DLY)和4种多元醇对液体分散染料(蓝MC、黑MC)流变性的影响,评价了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环保性、优势和不足;采用喷墨墨滴成像法,研究了压电式喷墨墨滴正常和非正常喷射的特点,分析了喷墨墨滴偏移运行的成因及多元醇的作用,并考察了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印花性能,评价了市售抗静电剂(LS、D30、KD10)预处理对自制分散墨水黑MC的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及聚醚F6制备的P[St-BA-F6]乳液,其平均粒径为84nm,重均分子量Mw为4606.9。P[St-BA-F6]乳液与PETA(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同时使用,不仅能增加喷墨印花的K/S值,也能获得良好的抗静电和提高抗静电的耐水洗性,同步完成喷墨印花和抗静电整理,缩短了工序。优化的预处理工艺条件为:3%P[St-BA-F6]、0.1%PETA(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焙烘温度190℃、焙烘时间45s。其余4种交联剂或黏合剂(ITDA、BDDMA、SJ18A和P[St-BA-D4])的抗静电效果不及交联剂PETA。2)采用P[St-BA-F6]乳液制备的抗静电涤纶织物,因PETA的高反应活性和三维网状的交联特征,提高了抗静电的耐水洗性;SEM和XPS测试结果表明,抗静电性能耐久性的提高主要是丙烯基(PETA)的交联反应的贡献;TG/DSC和XRD测试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涤纶纤维相比,P[St-BA-F6]乳液处理的抗静电涤纶织物的热分解温度下降了 13.4℃(5%失重),但对熔融温度和结晶度的影响很小。3)采用含盐黄原胶预处理涤纶织物,测量分散染料墨水的墨滴在织物上滴落后的长轴长度(La)和短轴长度(Lb),结合墨迹椭圆系数(T)和墨迹椭圆面积(S)两个评价指标,建立5级制分散染料墨水打印线条清晰度的评价方法,其中,T值和S值计算公式为:T=Lb/La,S=π/4·La·Lb。墨滴实验法所测清晰度与实际喷墨打印的清晰度存在着对应关系,证明采用喷墨实验法表征清晰度是可行的。4)含盐(NaC1、KCl、CaC12、MgCl2)黄原胶预处理涤纶纤维,能增加D型分散染料墨水的喷墨打印K/S值和降低经向和纬向打印线宽;优化的预处理条件为含0.3%黄原胶和0.1 mol/L氯化钙的水溶液;此时,与仅含0.3%黄原胶相比,杜邦分散大红D2551喷墨印花织物的K/S值增加了 26.99%,干/湿摩擦色牢度不低于4级。在黄原胶中加入4种盐,其黏度与剪切速率的双自然对数呈一元非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1n(η)=C0-C1,×1n(τ);二价金属盐(CaCl2、MgCl2)对K/S值的影响要高于一价金属盐,且能获得更好的喷墨打印的图案清晰度;除盐效应和静电影响外,含二价盐的黄原胶的C0值(起始流动指数)更高,导致黄原胶缓弹性回复时黏度增大,织物表面性能向各向同性转变,提高了喷墨印花的K/S值和图案清晰度。因含盐黄原胶的易水洗性,对织物透气性的影响很小,优于其他高分子物(如海藻酸钠、PTF-3)预处理剂。5)采用CS Chem3D Pro高斯软件计算染料的总位阻能,对了解分散染料的研磨难易是有帮助的;当染料分子的总位阻表现为排斥力时,染料研磨性能良好;反之,染料研磨较困难。自制的7只液体分散染料稳定性良好,加入4种多元醇,液体分散染料流变性呈塑性流体特征,剪切速率(y)与剪切应力(x)关系为:y=-C1+C2·x;并选择C*值(C1/C2)来评价染料流动性的优劣,优化的多元醇为乙二醇和丙二醇。而3种黏度调节剂(PTF-3、CZ-1、DLY)的染料溶液的流变性属于假塑性流体,不适合加入染料墨水中。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墨滴试验表明,自制墨水虽达到了喷墨印花的性能要求,但花型精细度仍不及杜邦公司生产的D型分散染料墨水。6)采用喷墨墨滴成像法,归纳了 7种不能正常喷射的墨滴类型,并分析了不能正常喷射的原因,除分散染料墨水的基本性能(电导率、zeta电位)外,认为分散染料墨水不能正常喷射的原因是墨水体系的C*值引起的,合适的C*值和体系黏度能使墨滴正常的运行,防止出现断喷和墨滴偏离现象。自制的7只分散染料墨水在3种涤纶上具有良好的印花性能。
翟祝贺[3](2017)在《漆纶耐久性抗静电剂的合成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涤纶作为日常生活最常用的合成织物,由于涤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与抗腐蚀性能,但由于其分子间存在大量的共价键,故容易产生和聚集电荷,并且其疏水性大,电荷逸散困难,不可避免的要产生静电。本文以对苯二甲酸和三乙醇胺及三乙醇胺甜菜碱和邻苯二甲酸苷作为起始原料,合成具有抗静电性的对苯二甲酸季铵盐及邻苯二甲酸季胺盐,需要通过高温改性整理,将具有极性季铵盐结构的异极性分子以共结晶的形式镶嵌入涤纶纤维(或织物)的高分子链中。利用裸露在纤维表面的季铵盐阳离子吸收水分、逸散集聚的静电,从而赋予涤纶织物的吸湿抗静电效果。以对苯二甲酸、三乙醇胺为起始原料,首先合成对苯二甲酸酯,然后以氯乙酸钠为季铵化试剂,合成的酯季铵化合成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物料比为1:2,反应时间为1.5h,反应温度为170℃。以三乙醇胺甜菜碱和邻苯二甲酸苷作为起始原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邻苯二甲酸季铵盐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1h,原料配比为1:2。本文以邻苯二甲酸酐、羟基季铵盐或氨基甜菜碱为反应原料,将与涤纶分子中结构相似的非极性结构和极性较大的的季铵盐或甜菜碱结构引入到同一个分子结构中,得到具有非极性和极性基团的异极性化合物。利用与涤纶非极性结构相似相溶的原理,通过高温改性整理,将具有极性季铵盐结构的异极性分子以共结晶的形式镶嵌入涤纶纤维(或织物)的高分子链中。利用裸露在纤维表面的季铵盐阳离子吸收水分、逸散集聚的静电,从而赋予涤纶织物的吸湿抗静电效果。利用活性染料常用的三聚氯氰为反应桥接基团,将平面性较好的直链型季铵盐或甜菜碱基团引入,得到具有反应性基团、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中羟基形成共价键结合的反应型季铵盐。在与活性染料染色相似的碱性条件下对纤维素纤维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弱化或消除纤维素表面的负电荷,同时利用库伦力结合染料分子,使活性染料分子中的反应性基团与纤维素纤维以共价键结合。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考察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三因素在三水平上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以三乙醇胺、苄基氯为起始原料,通过季铵化反应合成中间体三乙醇胺季铵盐。探讨了投料比、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产物的影响,以红外光谱、熔点等手段解析了产物的结构和性质;研究了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以邻苯二甲酸酐与三乙醇胺季铵盐的酯化反应,用减压蒸馏器进行蒸馏,从而得到邻苯二甲酸酯季铵盐。探讨了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产物产率的影响。以红外光谱、熔点等手段解析了产物的结构和性质;考察了实验合成的相似相溶的抗静电剂整理织物涤纶后的抗静电性能和耐久性能;抗静电剂的表面电阻率符合GB/T12703.4-2008的B级要求,半衰期符合GB/T12703.1-2008的A级要求。
郁锋[4](2017)在《羊毛织物功能性后整理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后整理是给予面料以实用效果(不透水、不毡缩、不蛀、免烫、耐燃等)和形态效(光洁、挺括、绒面等)的技术处理方式。对羊毛织物拒水及抗静电后整理进行了分析,确定其最佳工艺并对整理后织物相应性能做测试评价,对比分析试剂的优缺点,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实验分别优化了低温拒水剂和LS-7500对羊毛织物拒水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出低温拒水剂的最佳工艺为:拒水剂浓度为30 g/L,焙烘时间为3min,焙烘温度为120℃;拒水剂LS-7500的最佳工艺为:浓度为30-40 g/L,焙烘时间为3min,焙烘温度为150℃。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种拒水剂的性能有所不同,LS-7500的水洗牢度相对较好,虽然工艺条件相对要求更高,高温焙烘使成本有所增加且耗费大量能源,但其拒水性能明显更好。本文优化了抗静电剂对羊毛织物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工艺为:焙烘时间3min,焙烘温度140℃,整理剂浓度30 g/L。虽然可以通过增加抗静电剂的浓度使织物上的静电压降低,但应同时考虑在半衰期较短条件下所对应的静电压,避免试剂使用上的浪费。本实验对羊毛混纺织物进行阻燃后整理实验,制定相关的工艺参数,测试,并比较阻燃后整理后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为公司新涉及的织物家装面料提供有效的科学参考依据。
肖有游[5](2014)在《高性能聚酯纤维吊装带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聚酯纤维吊装带不仅具有强度高,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而且在柔韧性、弹力回复性、耐磨性和抗酸方面均有极佳的表现,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当中。然而,聚酯纤维由于结构对称,分子链上没有亲水性基团,因此吸湿性差,静电现象严重,容易在织物的表面聚集电荷而对吊装带的使用造成不利的因素和甚至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由于聚酯纤维的氧指数低,因此容易燃烧且燃烧时伴随严重的熔滴,这对吊装带的大量使用和贮存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涤纶吊装带进行改性。溶胶-凝胶技术是采用金属醇盐或无机盐为前躯体,采用一定反应条件,通过醇解或水解缩合形成溶胶。通过溶胶整理在纺织物上形成透明的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薄膜,能赋予织物特殊的功能。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采用自制的硅水溶胶和不同添加剂进行掺杂改性得到复合水溶胶,然后对聚酯吊装带进行改性整理,以期提高聚酯吊装带的抗静电性和阻燃性能。1)选取不同细度的涤纶工业长丝为原料,先对它们进行了力学和热性能的测试,然后由编织工艺制备出了不同型号的聚酯纤维吊装带,力学性能测试证明制备的吊装带符合力学安全使用要求。2)以硅酸四乙酯为前驱体,表面活性剂聚三梨酯-80(T-80)为改性剂,制备具有抗静电功能的复合水溶胶。环境扫描图证明整理后的在纤维表面形成均匀的薄膜,抗静电测试结果表明,当T-80添加量为4g/L时,涤纶吊装带的表面电阻可以降到109级数;整理后的抗静电涤纶吊装带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在经过30次的水洗后,它的表面电阻为2×1011 Ω。3)采用阻燃剂FQ202对涤纶吊装带进行阻燃整理,得到最佳的整理工艺为:阻燃剂FQ202选择用量为160g/L,烘焙温度为170℃,烘焙时间为180s。4)采用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氨基磺酸作为阻燃剂,掺杂到硅水溶胶里,制备出磷.氮-硅协效的整理剂。热重分析表明硅溶胶整理后的涤纶织物在高温区域热的稳定性比未处理涤纶更好,锥形量热测试结果证明硅溶胶整理后涤纶织物的热释放速率和总释放热都比未处理涤纶有明显下降。整理后的涤纶吊装带不仅阻燃性得到了提高,同时,由于羟基亚乙基二膦酸是多元醇的酸,具有良好的吸湿效果,整理后的涤纶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性功能。
徐岽双[6](2012)在《苯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抗静电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利用苯胺(ANI)改性聚丙烯腈(PAN)纤维以改善其抗静电性能。分别采用溶液聚合法和乳液聚合法制备PAN/PANI纤维,并对其抗静电性能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聚丙烯腈纤维的预处理条件,先确定预处理溶液,然后探讨了不同温度、不同处理时间、不同处理液浓度等条件对聚丙烯腈纤维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然后,依据质子酸掺杂苯胺聚合的导电机制,确定了制备PAN/PANI纤维掺杂酸的选择。并分别以盐酸(HCl)、对甲苯磺酸(TSA)、磺基水杨酸(SSA)为掺杂酸利用溶液聚合法制备PAN/PANI-HCl纤维、PAN/PANI-TSA纤维、PAN/PANI-SSA纤维。又以DBSA为掺杂剂和乳化剂利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PAN/PANI-DBSA纤维,探讨了掺杂酸的选择与用量、引发剂的选择与用量、苯胺单体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各种酸掺杂的PAN/PANI纤维的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最佳条件为1.5mol/L的NaOH溶液在80℃时处理20min。掺杂酸、引发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聚丙烯腈纤维的抗静电性能的影响显着。当HCl浓度为1mol/L、TSA浓度为1.2mol/L、SSA浓度为1.25mol/L,APS浓度为50-60g/L,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2h就可以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出抗静电性能较好的PAN/PANI-HCl纤维、PAN/PANI-TSA纤维、PAN/PANI-SSA纤维。当APS与AN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掺杂酸DBSA用量为24mg/L,反应温度为15℃,聚合时间为6h可以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出抗静电性能较好的PAN/PANI-DBSA纤维。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电阻为1012Ω,苯胺改性后聚丙烯腈纤维的电阻最低可降至103-106Ω。说明苯胺改性后的PAN/PANI纤维已具备很好的抗静电性能。
丁星星[7](2012)在《纤维面料的抗静电剂研究》文中指出合成纤维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如热性能(热稳定性好)、机械性能(良好的弹性、不易变形、穿着挺括、耐磨)、化学性能(耐溶剂性、易洗快干)和价格低廉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并且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另一方面,合成纤维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缺点。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材料,分子链长、结构紧密且亲水性基团缺乏,因此化学纤维普遍存在着吸湿能力差、透气性不好、容易积聚静电、易吸灰,染色困难等方面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成纤维的发展,所以必须对合成纤维进行必要的改性。大力发展兼具特殊性能、手感好,穿着舒适的差别化纤维是目前合成纤维发展的方向。本论文深入讨论了纺织纤维抗静电整理的发展、国内外抗静电剂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静电的产生和危害、抗静电剂的种类、基本结构及性质,介绍了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机理、纺织材料抗静电整理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抗静电性能的因素,并且介绍了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针对国内外对合成纤维的大力开发和国内抗静电剂的生产能力不足,且高性能新产品抗静电剂生产能力小,品种少,不能满足国内合成材料的需求的现状,本抗静电研究中心自制了一种通用永久型抗静电剂。该抗静电剂不仅广泛适用于PVC、PP、PE、ABS等各种塑料橡胶制品的抗静电改性,通过改性的塑料表面电阻率由1014降至1010,而且对纤维面料的抗静电改性上有出色的表现,通过整理的纺织面料电阻率由1016降至109。本文研究了通用型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机理、合成工艺,讨论了其化学反应过程,并用自制的抗静电剂和国内知名名牌的抗静电产品做了对比研究。在控制抗静电剂整理工艺参数——整理剂浓度、烘培温度、烘培时间、不同温湿度、不同PH值,不同水洗次数上,对多种面料做了静电改性实验,最后做了详细数据分析,得出在抗静电剂浓度20g/L,烘焙温度170℃,烘焙时间2min,空气相对湿度为40℃,工作液PH值在弱酸或弱碱的条件下,整理后的织物抗静电性能最好。本研究成果适用于各种纤维面料,但因自制通用永久型抗静电剂的化学结构同涤纶的化学结构相似,在固化整理中能和含涤织物产生共融共晶作用,因此本抗静电剂对含涤织物的抗静电处理效果最佳。本抗静电剂合成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适合大批量加工生产。
薄文华,李迎秋[8](2010)在《合成纤维抗静电加工技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着重阐述了耐久性抗静电法合成纤维材料的加工方法,详细介绍了暂时性抗静电法和耐久性抗静电法的工艺方法及特点,着重对表面改性(后加工法)、抗静电剂混入法、导电纤维混入法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从而分析出每种方法的优劣性,并对今后抗静电纤维的研究开发方向作了说明。
郭静[9](2008)在《高分子抗静电剂—含锌聚醚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说明高分子抗静电剂具有与基体树脂相容性好、抗静电效果稳定、持久等优点,是抗静电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制备和研究了三种不同的高分子抗静电剂,首先制备了聚醚酯酰胺(简称PEEA)及MDI扩链聚醚酯酰胺(简称M-PEEA),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TOM)研究了PEEA、M-PEEA的结构与性质,考察了PP/PEEA、PA6/M-PEEA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吸湿性、可染性及抗静电性;为了提高高分子抗静电剂的耐热性、改善其抗静电效果,研究采用三步法合成工艺制备了己二酸基、辛二酸基、癸二酸基含锌聚醚酯酰胺(简称PEEAM),并采用FTIR,XRD,DSC,热重分析(TGA)等方法研究了PEEAM及其中间产物的结构与性质,对比分析了不同二羧酸基PEEAM对聚酰胺的流动性、力学性能、抗静电和吸湿性的影响,发现己二酸基PEEAM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效果最好;为提高己二酸基PEEAM的分子量和可纺性,研究以MDI为扩链剂制备了具有较高分子质量和良好抗静电效果的己二酸基MDI扩链含锌聚醚酯酰胺(简称M-PEEAM),用FTIR,XRD、DSC、动态流变仪研究了M-PEEAM及其与聚丙烯和聚酰胺6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质,并就PA6/M-PEEAM、PP/M-PEEAM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抗静电性等与国外抗静电剂进行了对比。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1)以己内酰胺、己二酸、聚乙二醇(简称PEG)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制备PEEA。首先己二酸与PEG反应制备聚醚酯(简称PEE),然后PEE与聚己内酰胺反应制备PEEA。在PEEA合成中加入MDI获得具有较高分子量的M-PEEA。FTIR和XRD研究表明:反应得到了目标产物;DSC分析表明:PEE含量增加,PEEA的熔点下降,结晶温度升高;M-PEEA较PEEA有更好的耐热性和较高的分子量。PP/PEEA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和吸湿性随PEEA含量和PEEA中PEE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共混纤维有较好的可染性。PA6/M-PEEA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吸湿性随M-PEEA含量增加而增强;共混纤维强度在M-PEEA含量为6%时有最大值。(2)以氧化锌、己二酸(或辛二酸、癸二酸)、PEG和己内酰胺为原料,通过三个反应制备PEEAM。研究了酯化反应规律,考察了PEEAM及其中间产物的结构与性能。发现酯化反应在反应时间为3.5~4h达到平衡。FTIR和XRD研究表明:成功合成了各阶段的目标产物。DSC分析表明:PEEAM的玻璃化温度和熔融温度随着PEEM含量和二羧酸的亚甲基数的增加而下降,结晶放热和结晶温度随PEEM含量的增加有最小值。TGA分析表明:PEEAM的热稳定性与PEEM含量和二羧酸种类关系不大,热失重速率随PEE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EEAM的分子量随着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大,10小时左右趋于平衡;PEEAM的分子量随PEEM含量的增加而减小。(3)将PEEAM与PA6共混制备PA6/PEEAM复合材料。发现复合材料的熔融流动指数随PEEAM含量、PEEAM中PEEM含量及二羧酸的亚甲基数的增加而增加。PA6/PEEAM复合材料有“基体-微纤”结构,当PEEAM含量增加至6%以上时,微纤呈网络状分布在基体中。PA6/PEEAM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随着PEEAM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多次水洗后,共混纤维的比电阻为108-109Ω·cm,静电半衰期小于10s。不同二羧酸基PEEAM与PA6的共混纤维中,己二酸基PEEAM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最好,并优于PEEA或M-PEEA与PA6的共混纤维。PA6/PEEAM共混纤维的保水率随PEEAM中PEEM含量和PEEA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条件下,二羧酸的亚甲基数越大,其对应的共混纤维的保水率越小。共混纤维的强度随PEEAM含量的增加,先小幅上升,而后逐渐下降。(4)在PEEAM合成中加入扩链剂MDI制备M-PEEAM。发现MDI有明显提高反应速度的作用。FTIR分析表明:成功合成了各阶段目标产物,PEG的分子量对产物结构无明显影响。XRD研究表明:M-PEEAM结构与PA6、PEG不同,是一种新的物质,而M-PEEAM衍射峰的弱化说明M-PEEAM中的PA与PEEM链段有较强的相互作用,限制了PA6、PEEM各自独立的结晶;去除未反应的单体可以提高PA6和PEEM链段的独立结晶能力。M-PEEAM在DSC曲线上出现的双吸热峰与放热峰表明M-PEEAM有一定程度的微相分离。M-PEEAM的动态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频率(ω)的增加而增大,表明其具有粘弹性,在实验选择的ω范围内,其主要表现为粘性流动。复数粘度(η*)随ω的升高线性地降低,随温度提高而略有降低,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行为。(5)将M-PEEAM与PA6共混制备PA6/M-PEEAM复合材料。热性质研究表明:M-PEEAM使PA6/M-PEEAM的熔融温度降低,结晶温度下降。非等温结晶研究表明:降温速度增加,PA6/M-PEEAM复合材料的结晶峰变宽,结晶温差(ΔTc)增大,结晶温度(Tp)降低,半结晶时间(t1t2)减小,结晶的不完整性增大;相同降温速度下,M-PEEAM的Tp小于PA6/M-PEEAM的Tp,M-PEEAM含量增加,Tp略有下降,ΔTc减小,说明M-PEEAM有推迟结晶的作用。PA6/M-PEEAM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符合Jeziorny方程,结晶速度常数(Zc)随降温速度的提高而增大;Ozawa方程描述PA6/M-PEEAM复合材料的结晶过程存在一定缺陷;莫志深方程可用于描述PA-4(含PEEAM4%的PA6/M-PEEAM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其相关系数F(T)随相对结晶度的增大而增大,α值变化不大,在1.4-1.59之间。PA6/M-PEEAM复合材料的复数模量(G*)、G’和G“随ω的增大而增大:η*随着ω的增大而略有减小,表现出明显的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行为。损耗因数tanδ随着ω增加有最大值。Cole-Cole曲线表现为η“先随η’增加而减小,达到最小值后又有所增加,有拖尾现象,η*与1/T有线性关系。PA6/M-PEEAM复合材料具有基体.微纤两相结构。PA6/M-PEEAM共混纤维的回潮率随M-PEEA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比电阻和静电半衰期随M-PEEAM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共混纤维的抗静电耐久性好,对环境湿度依赖性小。PA6/M-PEEAM和PA6/PEEAM对比发现,两者抗静电性相近,但前者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可纺性。对比实验表明,PA6/M-PEEAM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抗静电性达到或超过国外抗静电剂水平。(6)将M-PEEAM与PP共混制备PP/M-PEEAM复合材料。热性质研究表明:PP/M-PEEAM复合材料在166~167℃附近有一个大的吸热峰,在50℃和218℃附近有二个小吸热峰,多峰效应表明PP和M-PEEAM为不相容体系;M-PEEAM含量对PP/M-PEEAM的熔点影响不大。PP/M-PEEAM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研究表明:降温速度对PP/M-PEEAM复合材料的ΔTc,、Tp,t<sub>1/2的影响规律与PA6/M-PEEA相同。相同降温速度下,PP的Tp大于PP/M-PEEAM复合材料的Tp,说明M-PEEAM对PP/M-PEEAM的结晶有一定阻碍作用。PP/M-PEEAM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符合Jeziorny方程。PP/M-PEEAM复合材料的G*、G’和G“随着ω的增大而增大;η*随着ω的增大而略有减小,表现出明显的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行为。损耗系数tanδ随着ω增加有最大值。Cole-Cole曲线表现为η“先随η’增加而减小,达到最小值后又有所增加,有拖尾现象,η*与1/T有线性关系。PP/M-PEEAM复合材料具有两相结构。PP/M-PEEAM共混纤维的回潮率随M-PEEA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共混纤维断裂强度、比电阻和静电半衰期随M-PEEAM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对比实验表明,PP/M-PEEAM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抗静电性达到或超过国外抗静电剂水平。
刘继宪,唐建国,王瑶[10](2008)在《新型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FP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有机硅氧烷(K-5)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梳形分子结构的抗静电剂,通过其分子链上的活性反应基团在纤维表面交联固化形成抗静电网络而赋予纤维耐久的抗静电性能。利用差热扫描(DS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对抗静电剂及以其制备的纤维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抗静电剂组分经历一个明显的放热交联反应过程后固着在纤维表面。抗静电剂用量0.5%的纤维的比电阻值小于108Ω·cm,经过标准洗涤以后,纤维比电阻值的变化在一个数量级以内,耐久性能优良。抗静电纤维的动摩擦因数为0.22,静摩擦因数为0.27,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
二、纤维用耐久性抗静电剂及其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纤维用耐久性抗静电剂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氧化锡锑和氧化铜的织物抗静电与抗菌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抗静电 |
1.2.1 静电的产生 |
1.2.2 抗静电理论 |
1.2.3 抗静电方法 |
1.2.4 抗静电材料 |
1.2.5 抗静电测试指标 |
1.3 抗菌 |
1.3.1 抗菌机理 |
1.3.2 常见抗菌材料 |
1.3.3 抗菌整理的加工方法 |
1.4 纳米金属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
1.4.1 溶胶凝胶法(sol-gel) |
1.4.2 水热法 |
1.4.3 化学共沉淀法 |
1.4.4 超声化学法 |
1.4.5 其他方法 |
1.5 氧化锡锑(ATO) |
1.5.1 ATO的性质与结构 |
1.5.2 ATO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5.3 ATO溶胶的制备和应用 |
1.6 氧化铜(CuO) |
1.7 本实验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器材 |
2.3 ATO抗静电涂层的抗静电性能探究 |
2.3.1 ATO浓度对于抗静电效果的影响 |
2.3.2 聚氨酯质量分数对于抗静电效果的影响 |
2.3.3 焙烘温度对于抗静电效果的影响 |
2.3.4 焙烘时间对于抗静电效果的影响 |
2.3.5 三因素正交试验 |
2.4 ATO溶胶的合成与抗静电性能测试 |
2.4.1 锡锑摩尔百分比对于ATO溶胶性能的影响 |
2.4.2 老化时间对于ATO溶胶性能的影响 |
2.4.3 焙烘温度对于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2.4.4 焙烘时间对于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2.4.5 ATO溶胶的抗静电正交实验 |
2.5 氧化铜棉织物的制备 |
2.5.1 棉织物的前处理 |
2.5.2 超声功率对于棉织物上氧化铜负载量的影响 |
2.5.3 溶液浓度对于棉织物上氧化铜负载量的影响 |
2.5.4 超声时间对于棉织物上氧化铜负载量的影响 |
2.5.5 烘干温度对于棉织物上氧化铜负载量的影响 |
2.6 测试与表征 |
2.6.1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测试 |
2.6.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6.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6.4 X射线能谱(EDS)测试 |
2.6.5 抗静电性能测试 |
2.6.6 抗弯刚度测试 |
2.6.7 抗紫外性能测试 |
2.6.8 抗菌性能测试 |
2.6.9 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ATO抗静电涂层织物 |
3.1.1 ATO浓度对于抗静电织物性能的影响 |
3.1.2 聚氨酯质量分数对抗静电织物性能的影响 |
3.1.3 焙烘温度对于抗静电织物性能的影响 |
3.1.4 焙烘时间对于抗静电织物性能的影响 |
3.1.5 ATO浓度,聚氨酯质量分数,焙烘温度的三因素的正交实验 |
3.1.6 水洗实验 |
3.2 ATO溶胶处理抗静电织物的制备 |
3.2.1 处理后织物的XRD分析 |
3.2.2 处理后织物的XPS分析 |
3.2.3 ATO的 EDS分析 |
3.2.4 锡锑摩尔百分比对于织物性能的影响 |
3.2.5 陈化时间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3.2.6 焙烘温度对于织物性能的影响 |
3.2.7 焙烘时间对于织物性能的影响 |
3.2.8 正交试验 |
3.2.9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 |
3.2.10水洗实验 |
3.3 纳米氧化铜抗菌棉织物的制备 |
3.3.1 整理后织物的的XRD图 |
3.3.2 处理后织物的XPS图 |
3.3.3 超声处理织物的EDS图 |
3.3.4 超声功率对于织物上氧化铜含量的影响 |
3.3.5 超声时间对于织物上氧化铜含量的影响 |
3.3.6 溶液浓度对于织物上氧化铜含量的影响 |
3.3.7 烘干温度与织物上氧化铜含量的影响 |
3.3.8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 |
3.3.9 抗菌测试 |
3.3.10 水洗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实验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涤纶喷墨印花的预处理与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酯织物印花新技术进展 |
1.1.1 聚酯织物印花方法比较 |
1.1.2 涂料印花技术研究进展 |
1.1.2.1 新型涂料的研发 |
1.1.2.2 涂料印花用粘合剂 |
1.1.2.3 涂料印花用交联剂 |
1.1.3 转移印花技术研究进展 |
1.1.4 微量聚合印花技术研究进展 |
1.2 喷墨印花设备及原理 |
1.2.1 喷墨印花设备的发展历程 |
1.2.2 喷头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
1.2.2.1 连续喷墨喷头 |
1.2.2.2 按需喷墨喷头 |
1.3 分散染料墨水的研究进展 |
1.3.1 分散染料的性能 |
1.3.1.1 分散染料的基本性能 |
1.3.1.2 液状分散染料 |
1.3.2 分散染料喷墨墨水的组成 |
1.3.2.1 分散染料墨水的性能要求 |
1.3.2.2 分散剂 |
1.3.2.3 有机溶剂 |
1.3.3 功能性喷墨墨水 |
1.4 纺织品喷墨印花预处理 |
1.5 喷墨印花清晰度评价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醚抗静电剂制备及对涤纶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抗静电剂P[St-BA-F6]的合成 |
2.2.3.2 涤纶织物预处理液配制 |
2.2.3.3 PET织物的预处理及喷墨印花 |
2.2.4 测试方法 |
2.2.4.1 P[St-BA-F6]乳液性能测试 |
2.2.4.2 印花颜色特征测试 |
2.2.4.3 抗静电性能测试 |
2.2.4.4 织物风格测试 |
2.2.4.5 扫描电镜测试(SEM) |
2.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4.7 热分析(TG-DSC) |
2.2.4.8 X-单晶衍射(XRD)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St-BA-F6]乳液的性能特征 |
2.3.1.1 乳液稳定性 |
2.3.1.2 乳液粒子的结构特性 |
2.3.2 P[St-BA-F6]乳液预处理对喷墨印花颜色和静电性能的影响 |
2.3.2.1 焙烘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2.3.2.2 P[St-BA-F6]浓度的影响 |
2.3.2.3 P[St-BA-F6]预处理织物的CMYK墨水的应用性能 |
2.3.3 P[St-BA-F6]预处理涤纶织物抗静电耐久性机理 |
2.3.4 P[St-BA-F6]预处理涤纶织物的热性能和结晶性 |
2.3.5 P[St-BA-F6]预处理涤纶织物的力学性能和织物风格 |
2.3.6 交联剂在聚醚抗静电剂预处理中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喷墨印花清晰度评价方法及黄原胶预处理的印花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含盐黄原胶的制备 |
3.2.3.2 对比用高分子预处理剂的制备 |
3.2.3.3 涤纶织物的喷墨印花 |
3.2.4 测试方法 |
3.2.4.1 表观色深K/S值 |
3.2.4.2 喷墨印花织物的色牢度 |
3.2.4.3 织物透气性 |
3.2.4.4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3.2.4.5 扫描电镜测试(SEM) |
3.2.4.6 墨滴扩散和渗化性能 |
3.2.4.7 喷墨打印线宽 |
3.2.4.8 流变性 |
3.2.4.9 废水特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喷墨印花清晰度快速评价方法建立 |
3.3.1.1 分散染料墨水在滤纸和织物上的扩散性能差异 |
3.3.1.2 印花清晰度快速评价方法的建立 |
3.3.2 喷墨印花清晰度评价的依据 |
3.3.3 含盐黄原胶对喷墨印花打印线宽和起始流动指数的影响 |
3.3.3.1 含盐黄原胶的喷墨印花打印线宽 |
3.3.3.2 含盐黄原胶的起始流动指数 |
3.3.4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对喷墨印花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 |
3.3.4.1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对喷墨印花K/S值的影响 |
3.3.4.2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对喷墨印花色牢度的影响 |
3.3.5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的特点及优势 |
3.3.5.1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织物的透气性和易水洗性 |
3.3.5.2 含盐黄原胶和其他高分子物预处理剂的比较 |
3.3.5.3 含盐黄原胶和其他高分子物印花织物废水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墨水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染料研磨 |
4.2.3.2 涤纶织物预处理及喷墨印花工艺 |
4.2.4 测试方法 |
4.2.4.1 分散染料及墨水性能测试 |
4.2.4.2 墨滴扩散和渗化性能 |
4.2.4.3 环保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液体分散染料的研磨效率及理论预测 |
4.3.1.1 液体分散染料的研磨效率 |
4.3.1.2 分散染料研磨难易的理论预测 |
4.3.2 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基本性能 |
4.3.3 辅助添加剂对液体分散染料流变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4.3.3.1 聚丙烯酸增黏剂对液体染料流变性的影响 |
4.3.3.2 多元醇对墨水流变性的影响 |
4.3.4 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性能 |
4.3.4.1 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稀释稳定性 |
4.3.4.2 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环保性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分散染料墨水喷墨墨滴形态及印花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测试方法 |
5.2.4.1 流变性 |
5.2.4.2 颜色特征 |
5.2.4.3 抗静电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压电式喷墨墨滴正常和非正常运行特点 |
5.3.1.1 压电式喷墨墨滴正常运行特点 |
5.3.1.2 压电式喷墨墨滴非正常运行特点 |
5.3.2 压电式喷墨墨滴偏移运行的成因及多元醇的作用 |
5.3.2.1 压电式喷墨墨滴偏移运行的成因 |
5.3.2.2 墨水体系C~*值对压电式喷墨墨滴运行的影响 |
5.3.3 自制分散染料墨水在不同织物上的印花性能 |
5.3.4 抗静电剂预处理对分散染料墨水印花性能的影响 |
5.3.4.1 预处理剂浓度对印花织物静电性能的影响 |
5.3.4.2 预处理剂浓度对颜色特征值的影响 |
5.3.5 预处理剂浓度对色牢度和水洗残液色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3)漆纶耐久性抗静电剂的合成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特色与创新 |
2.涤纶抗静电剂的要求和合成理论 |
2.1 涤纶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
2.1.1 静电和抗静电的机理 |
2.1.2 涤纶抗静电的特性及机理 |
2.2 涤纶抗静电剂的合成理论和方法 |
2.2.1 技术思路和角度 |
2.2.2 环境要求 |
2.2.3 合成工艺及方法 |
3.涤纶抗静电剂的应用及检测 |
3.1 抗静电剂的应用 |
3.1.1 纺纱加工 |
3.1.2 织布生产 |
3.1.3 服饰及家居 |
3.2 涤纶抗静电剂性能的检测方法 |
3.2.1 电荷衰减时间 |
3.2.2 电荷量法 |
3.2.3 电阻率法 |
3.2.4 动态静电压法 |
4.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4.1 实验试剂 |
4.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设备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收率结果分析 |
4.4.2 抗静电性能电阻值Rx结果分析 |
4.4.3 抗静电性能比电阻值Rb结果分析 |
4.4.4 抗静电性能静电压值结果分析 |
4.4.5 抗静电性能半衰期值结果分析 |
4.4.6 整理后织物经水洗前后静电压值分析 |
4.4.7 整理后织物经水洗前后半衰期值分析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羊毛织物功能性后整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天然纤维 |
1.2 羊毛纤维的概述 |
1.2.1 羊毛的结构 |
1.2.2 羊毛纤维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 |
1.3 羊毛织物功能性后整理的概述 |
1.4 功能性后整理的现状和发展 |
1.5 功能性后整理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羊毛面料的拒水整理工艺研究 |
2.1 拒水整理的概述 |
2.1.1 拒水定义 |
2.1.2 拒水原理 |
2.1.3 拒水整理的影响因素 |
2.1.3.1 织物外表面粗糙程度 |
2.1.3.2 织物的毛细孔隙 |
2.1.3.3 织物表面的残留物质 |
2.1.4 拒水剂的分类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接触角的测定 |
2.2.6 抗湿性(泼水性能)测试 |
2.2.7 耐洗性测定 |
2.2.8 白度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低温型拒水整理剂对羊毛织物影响的研究 |
2.3.1.1 低温防水剂浓度的影响 |
2.3.1.2 温度的影响 |
2.3.1.3 时间的影响 |
2.3.2 LS-7500 拒水整理剂对羊毛织物影响的研究 |
2.3.2.1 LS-7500 防水剂浓度的影响 |
2.3.2.2 温度的影响 |
2.3.2.3 时间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羊毛面料的抗静电整理工艺研究 |
3.1 抗静电整理概述 |
3.1.1 纺织静电的起电机理 |
3.1.2 织物抗静电整理基本原理及方法 |
3.1.2.1 混入导电纤维材料 |
3.1.2.2 添加抗静电纤维 |
3.1.2.3 抗静电后整理 |
3.1.3 抗静电整理剂的分类 |
3.1.4 抗静电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评价 |
3.1.4.1 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
3.1.4.2 抗静电剂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 |
3.1.4.3 高分子聚合物结构的影响 |
3.1.5 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测试方法及测试标准 |
3.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半衰期及静电电压的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烘焙温度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
3.3.2 烘焙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
3.3.3 整理剂浓度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
3.3.4 AL抗静电整理剂对羊毛染色织物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羊毛织物的阻燃整理工艺研究 |
4.1 阻燃整理的概述 |
4.1.1 纤维阻燃技术 |
4.1.1.1 纤维的燃烧机理 |
4.1.1.2 纤维的阻燃机理 |
4.1.2 阻燃整理的方法 |
4.1.3 阻燃效果测试方法 |
4.1.4 阻燃剂的分类 |
4.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极限氧指数(LOI) |
4.2.5 断裂强力 |
4.2.6 白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焙烘温度对羊毛织物阻燃效果的影响 |
4.3.2 焙烘时间对羊毛织物阻燃效果的影响 |
4.3.3 阻燃剂用量对羊毛织物阻燃效果的影响 |
4.3.4 优化工艺条件下羊毛织物的性能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性能聚酯纤维吊装带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酯纤维 |
1.1.1 聚酯纤维的发展简史 |
1.1.2 聚酯纤维的结构与性质 |
1.1.3 聚酯工业长丝的发展与应用 |
1.2 聚酯纤维阻燃整理研究进展 |
1.2.1 阻燃整理改性机理 |
1.2.2 聚酯纤维阻燃改性方法 |
1.2.3 聚酯纤维阻燃整理用阻燃剂 |
1.3 聚酯纤维抗静电整理研究进展 |
1.3.1 抗静电整理机理 |
1.3.2 抗静电整理方法 |
1.3.3 涤纶织物用抗静电整理剂 |
1.4 聚酯纤维与溶胶-凝胶技术 |
1.4.1 溶胶-凝胶的基本原理 |
1.4.2 溶胶-凝胶的工艺过程 |
1.4.3 溶胶-凝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
1.5 吊装带的概述 |
1.5.1 吊装带的特点 |
1.5.2 我国的吊装带行业状况 |
1.5.3 吊装带技术的发展趋势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课题的创新与特色之处 |
第二章 聚酯纤维吊装带的制作及其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涤纶工业长丝的力学性能测试 |
2.2.4 涤纶吊装带的力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涤纶工业长丝的拉伸力学性能 |
2.3.2 涤纶工业长丝的热性能 |
2.3.3 吊装带的结构 |
2.3.4 吊装带的生产工艺 |
2.3.5 吊装带的力学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溶胶-凝胶技术对涤纶吊装带的抗静电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SiO_2/T-80水溶胶的制备 |
3.2.4 抗静电整理工艺路线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iO_2/T-80水溶胶制备的影响因素 |
3.3.2 SiO_2/T-80水溶胶制备工艺的确定 |
3.3.3 T-80的质量浓度对抗静电性的影响 |
3.3.4 耐水洗性测试 |
3.3.5 力学性能测试 |
3.3.6 T-80掺杂硅溶胶的整理机理初步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阻燃剂整理聚酯吊装带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阻燃吊装带的制备 |
4.2.4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Q202的用量对吊装带阻燃性能的影响 |
4.3.2 烘焙温度对吊装带阻燃性能的影响 |
4.3.3 烘焙时间对吊装带阻燃性能的影响 |
4.3.4 阻燃整理前后的热性能分析 |
4.3.5 耐水洗性分析 |
4.3.6 力学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硅溶胶掺杂阻燃剂对吊装带阻燃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3 阻燃整理液的制备 |
5.2.4 整理工艺 |
5.2.5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垂直燃烧测试 |
5.3.2 氧指数测试 |
5.3.3 热性能分析 |
5.3.4 锥形量热分析 |
5.3.5 表面形貌的观察 |
5.3.6 抗静电性测试 |
5.3.7 力学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6)苯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抗静电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抗静电聚丙烯腈纤维的发展状况 |
1.2.1 聚丙烯腈纤维的国外发展状况 |
1.2.2 聚丙烯腈纤维的国内发展状况 |
1.3 研究聚丙烯腈纤维抗静电技术的重要性 |
1.3.1 PAN 纤维静电现象及产生原理 |
1.3.2 PAN 纤维静电的危害 |
1.3.3 开发抗静电聚丙烯腈纤维的意义 |
1.4 改善聚丙烯腈纤维抗静电性的方法 |
1.4.1 PAN 纤维的后整理法 |
1.4.2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法 |
1.4.3 酶处理法 |
1.4.4 共混法 |
1.4.5 共聚法 |
1.4.6 复合纺丝 |
1.5 聚苯胺的研究进展 |
1.5.1 聚苯胺概述 |
1.5.2 聚苯胺的合成 |
1.5.3 聚苯胺的结构 |
1.5.4 聚苯胺的基本特征 |
1.5.5 聚苯胺导电纤维研究进展 |
1.6 苯胺改善聚丙烯腈纤维抗静电性的优越性 |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与过程 |
2.2.1 PAN 纤维预处理 |
2.2.2 ANI 的提纯 |
2.2.3 溶液聚合法制备 PAN/PANI 纤维 |
2.2.4 乳液聚合法制备 PAN/PANI 纤维 |
2.2.5 PAN/PANI 纤维的后处理 |
2.3 聚合物的性能测试 |
2.3.1 电阻率的测定 |
2.3.2 增重率的测定 |
2.3.3 纤维拉伸强度的测试 |
2.4 聚合物的表征 |
2.4.1 扫描电镜分析 |
2.4.2 红外表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预处理条件对 PAN 纤维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1.1 预处理液的选择 |
3.1.2 碱溶液浓度对 PAN 纤维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1.3 预处理温度对 PAN 纤维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1.4 预处理时间对 PAN 纤维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2 酸掺杂机理以及掺杂酸的选择 |
3.2.1 酸掺杂苯胺聚合的机理 |
3.2.2 掺杂酸的选择 |
3.3 溶液聚合法制备 PAN/PANI 纤维 |
3.3.1 掺杂酸对溶液聚合法制备 PAN/PANI 纤维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3.2 引发剂对溶液聚合法制备 PAN/PANI 纤维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3.3 反应时间对溶液聚合法制备 PAN/PANI 纤维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3.4 反应温度对溶液聚合法制备 PAN/PANI 纤维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3.5 红外光谱分析 |
3.3.6 扫描电镜分析 |
3.3.7 拉伸性能分析 |
3.4 乳液聚合法制备 PAN/PANI 纤维 |
3.4.1 掺杂酸对乳液聚合法制备 PAN/PANI 纤维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4.2 APS 对乳液聚合法制备 PAN/PANI 纤维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4.3 聚合时间对乳液聚合法制备 PAN/PANI 纤维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4.4 反应温度对乳液聚合法制备 PAN/PANI 纤维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4.5 红外光谱分析 |
3.4.6 扫描电镜分析 |
3.4.7 拉伸性能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纤维面料的抗静电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纤维面料的抗静电整理发展概述 |
1.1.1 化学纺织纤维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2 纺织抗静电整理的发展 |
1.2 国内外抗静电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小结 |
2.理论部分 |
2.1 静电的产生及危害 |
2.1.1 纺织静电的起电机理 |
2.1.2 静电的危害 |
2.2 纺织材料的抗静电理论 |
2.2.1 纺织品抗静电剂整理的技术思路和角度 |
2.2.2 纺织材料抗静电整理的方法、理论 |
2.3 抗静电剂的简介及作用机理 |
2.3.1 抗静电剂的种类、基本结构及性质 |
2.3.2 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
2.3.3 影响抗静电性能的因素 |
2.3.4 通用永久型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
2.4 织物抗静电性能测试方法 |
2.4.1 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测试方法及测试标准 |
2.4.2 织物抗静电性能测试及分析 |
2.5 小结 |
3.实验部分 |
3.1 实验材料 |
3.1.1 织物种类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织物的抗静电整理工艺 |
3.3 织物性能检测 |
3.3.1 抗静电性能测试 |
3.3.2 耐洗性能测试 |
3.4 测量步骤 |
3.4.1 电荷面密度的测量 |
3.4.2 织物表面电阻率、体电阻率的测量 |
3.5 不同因素对纤维的抗静电性能影响 |
3.5.1 不同浓度的抗静电剂整理 |
3.5.2 不同烘焙温度的抗静电剂整理 |
3.5.3 不同烘焙时间的抗静电剂整理 |
3.5.4 不同湿度的抗静电剂整理 |
3.5.5 不同 PH 值对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5.6 不同水洗次数对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4.结果与讨论 |
4.1 整理工艺对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4.1.1 抗静电剂浓度对 4 种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 |
4.1.2 不同烘焙温度对 4 种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4.1.3 不同烘焙时间对 4 种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4.1.4 不同湿度对 4 种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4.1.5 不同 PH 值对 4 种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4.1.6 不同洗涤次数对 4 种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4.2 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与成果 |
致谢 |
(9)高分子抗静电剂—含锌聚醚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静电的产生与危害 |
1.2 电荷的散逸与静电的消除 |
1.3 聚合物的抗静电方法与进展 |
1.3.1 表面接枝共聚改善聚合物的抗静电性 |
1.3.2 等离子体处理改善聚合物的抗静电性 |
1.3.3 表面整理改善聚合物的抗静电性 |
1.3.3.1 涂覆表面活性剂或抗静电剂 |
1.3.3.2 聚合物表面化学整理 |
1.3.3.3 表面涂覆(镀)金属或其氧化物 |
1.3.4 本体化学改性法-无规共聚改善聚合物的抗静电性 |
1.3.5 共混改善聚合物的抗静电性 |
1.3.5.1 与导电填料共混 |
1.3.5.2 与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共混 |
1.3.5.3 与抗静电剂共混 |
1.4 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及其进展 |
1.4.1 吸湿导电机理 |
1.4.1.1 外部抗静电剂的吸湿导电机理 |
1.4.1.2 内部抗静电剂的吸湿导电机理 |
1.4.2 内部导电通路机理 |
1.4.2.1 渗流理论 |
1.4.2.2 隧道理论 |
1.4.3 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
1.4.4 晶须尖端放电机理 |
1.4.5 电晕放电机理 |
1.5 影响抗静电性能的因素 |
1.5.1 相对湿度的影响 |
1.5.2 温度的影响 |
1.5.3 相容性的影响 |
1.5.4 材料的超分子结构的影响 |
1.6 抗静电剂的研究进展 |
1.6.1 高效盐类抗静电剂 |
1.6.2 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 |
1.6.2.1 聚醚及聚醚酯型 |
1.6.2.2 季铵盐型高分子抗静电剂 |
1.6.2.3 磺酸盐型高分子抗静电剂 |
1.6.3 复合抗静电剂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醚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聚醚酯酰胺(MDI扩链聚醚酯酰胺)及其共混纤维的制备 |
2.2.2.1 聚醚酯酰胺制备 |
2.2.2.2 MDI扩链聚醚酯酰胺制备 |
2.2.2.3 共混纤维的制备 |
2.2.3 PEEA及其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
2.2.3.1 分子结构的测试 |
2.2.3.2 热性能测试 |
2.2.3.3 X射线衍射测试 |
2.2.3.4 形态结构测试 |
2.2.3.5 分子量的测试 |
2.2.3.6 共混纤维抗静电性能的测试 |
2.2.3.7 共混纤维力学性能的测试 |
2.2.3.8 共混纤维的吸湿性的测试 |
2.2.3.9 共混纤维的可染性的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EEA的结构与性质 |
2.3.1.1 PEE和PEEA的分子结构 |
2.3.1.2 PEEA的热性质 |
2.3.1.3 PEEA的分子量 |
2.3.2 PP/PEEA共混纤维的性质 |
2.3.2.1 PP/PEEA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能 |
2.3.2.2 PP/PEEA共混纤维的回潮率 |
2.3.2.3 PP/PEEA共混纤维的强度 |
2.3.2.4 PP/PEEA共混纤维的可染性 |
2.3.3 M-PEEA的结构与性质 |
2.3.3.1 M-PEEA的结构 |
2.3.3.2 M-PEEA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3.3.3 M-PEEA的热性质 |
2.3.3.4 M-PEEA的分子量 |
2.3.4 M-PEEA对PA6的改性 |
2.3.4.1 PA6/M-PEEA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 |
2.3.4.2 PA6/M-PEEA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 |
2.3.4.3 PA6/M-PEEA共混纤维的吸湿性能 |
2.4.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锌聚醚酯酰胺合成与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含锌聚醚酯酰胺(PEEAM)的制备工艺 |
3.2.3 酯化反应转化率的测试 |
3.2.4 PEEAM的结构与性能 |
3.2.4.1 红外光谱测试 |
3.2.4.2 X-射线衍射测试 |
3.2.4.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试 |
3.2.4.4 热重分析测试 |
3.2.4.5 分子量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EEAM制备机理分析 |
3.3.2 聚乙二醇与脂肪族二元酸锌的酯化反应的研究 |
3.3.3 二羧酸锌、PEEM和PEEAM红外光谱分析 |
3.3.4 X-射线衍射分析 |
3.3.5 PEEAM的DSC |
3.3.5.1 PEEM含量对DSC的影响 |
3.3.5.2 脂肪酸的种类对DSC的影响 |
3.3.6 PEEAM的TGA |
3.3.6.1 二羧酸种类对PEEAM的TGA的影响 |
3.3.6.2 PEEM含量对PEEAM的TGA的影响 |
3.3.7 PEEAM的分子量 |
3.3.7.1 时间对分子量的影响 |
3.3.7.2 PEEM含量对PEEAM的分子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A6/PEEAM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 |
4.2.2 PA6/PEEAM共混纤维的制备 |
4.2.3 PA6/PEEAM共混纤维性能的测试 |
4.2.3.1 PA6/PEEAM共混物熔融指数的测试 |
4.2.3.2 PA6/PEEAM共混纤维力学性能的测试 |
4.2.3.3 PA6/PEEAM共混纤维保水率与回潮率的测试 |
4.2.3.4 PA6/PEEAM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能测试 |
4.2.3.5 PA6/PEEAM共混纤维的抗静电耐久性测试 |
4.2.3.6 PA6/PEEAM共混物的SEM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A6/PEEAM共混物的流动性能 |
4.3.1.1 PEEM含量对PA6/MPEEA共混物的流动性能的影响 |
4.3.1.2 PEEAM含量对PA6/PEEAM共混物的流动性能的影响 |
4.3.2 PA6/PEEAM共混纤维的亲水性 |
4.3.2.1 PA6/PEEAM共混纤维的吸水性 |
4.3.2.2 PA6/PEEAM共混纤维的吸湿性 |
4.3.3 PA6/PEEAM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 |
4.3.3.1 PEEM的含量对PA6/PEEAM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3.2 PEEAM含量对PA6/PEEAM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4 PA6/PEEAM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 |
4.3.4.1 PEEAM中PEEM的含量对PA6/PEEAM共混纤维比电阻的影响 |
4.3.4.2 PEEAM的含量对PA6/PEEAM共混纤维的比电阻的影响 |
4.3.4.3 PEEAM中PEEM的含量对纤维静电半衰期的影响 |
4.3.4.4 PEEAM的含量对纤维静电半衰期的影响 |
4.3.4.5 PA6/PEEAM共混纤维的静电压 |
4.3.4.6 PA6/PEEAM共混纤维的抗静电耐久性 |
4.3.4.7 PA6/PEEAM共混纤维微观形态分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MDI扩链含锌聚醚酯酰胺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MDI扩链含锌聚醚酯酰胺的制备 |
5.2.1.1 原料 |
5.2.1.2 MDI扩链含锌聚醚酯酰胺合成工艺 |
5.2.2 M-PEEAM的结构与性能 |
5.2.2.1 红外光谱分析 |
5.2.2.2 X射线衍射分析 |
5.2.2.3 DSC测试 |
5.2.2.4 流变特性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PEEAM的合成动力学研究 |
5.3.2 M-PEEAM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3 M-PEEAM的X射线衍射分析 |
5.3.4 M-PEEAM的热性能 |
5.3.5 M-PEEAM流变性研究 |
5.3.5.1 复数模数、复数粘数与频率的关系曲线 |
5.3.5.2 动态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与频率ω的关系曲线 |
5.3.5.3 Han.曲线 |
5.3.5.4 Cole-Cole曲线 |
5.3.5.5 损耗因子tanδ与频率ω的关系曲线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PA6/M-PEEAM共混物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 |
6.2.2 PA6/M-PEEA共混物及共混纤维的制备 |
6.2.3 PA6/M-PEEAM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
6.2.3.1 DSC测试 |
6.2.3.2 SEM测试 |
6.2.3.3 流变特性测试 |
6.2.4 PA6/M-PEEAM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6.2.4.1 PA6/M-PEEAM共混纤维力学性能的测试 |
6.2.4.2 PA6/M-PEEAM共混纤维回潮率的测试 |
6.2.4.3 PA6/M-PEEAM共混纤维抗静电性能测试 |
6.2.4.4 PA6/M-PEEAM共混纤维的抗静电耐久性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A6/M-PEEAM共混物的DSC分析 |
6.3.2 PA6/M-PEEAM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6.3.2.1 PA6/M-PEEAM共混物的结晶行为 |
6.3.2.2 PA6/M-PEEAM的结晶动力学分析 |
6.3.3 PA6/M-PEEAM共混物流变性研究 |
6.3.3.1 复数模数、复数粘数与频率的关系曲线 |
6.3.3.2 动态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与频率ω的关系曲线 |
6.3.3.3 Han.曲线 |
6.3.3.4 Cole-Cole曲线 |
6.3.3.5 损耗因子tanδ与频率ω的关系曲线 |
6.3.3.6 流变行为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
6.3.4 PA6/M-PEEAM共混纤维的亲水性 |
6.3.5 PA6/M-PEEAM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 |
6.3.6 PA6/M-PEEAM共混纤维抗静电性 |
6.3.6.1 PA6/M-PEEAM共混纤维的比电阻 |
6.3.6.2 PA6/M-PEEAM共混纤维的静电半衰期与静电压 |
6.3.6.3 PA6/M-PEEAM共混纤维的抗静电耐久性 |
6.3.6.4 PA6/M-PEEAM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效果对环境湿度的依赖性 |
6.3.7 PA6/M-PEEAM共混纤维微观形态分析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PP/M-PEEAM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原料 |
7.2.2 PP/M-PEEA共混物及共混纤维的制备 |
7.2.3 PP/M-PEEAM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
7.2.3.1 DSC测试 |
7.2.3.2 SEM与OM测试 |
7.2.3.3 流变特性测试 |
7.2.4 PP/M-PEEAM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7.2.4.1 PP/M-PEEAM共混纤维力学性能的测试 |
7.2.4.2 PP/M-PEEAM共混纤维回潮率的测试 |
7.2.4.3 PP/M-PEEAM共混纤维抗静电性能测试 |
7.2.4.4 PP/M-PEEAM共混纤维的抗静电耐久性测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PP/M-PEEAM共混物的DSC分析 |
7.3.2 PP/M-PEEAM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7.3.3 PP/M-PEEAM共混物流变性研究 |
7.3.3.1 复数模数、复数粘数与频率的关系曲线 |
7.3.3.2 动态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与频率ω的关系曲线 |
7.3.3.3 Han.曲线 |
7.3.3.4 Cole-Cole曲线 |
7.3.3.5 损耗因子tanδ与频率ω的关系曲线 |
7.3.3.6 流变行为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
7.3.4 PP/M-PEEAM共混纤维微观形态分析 |
7.3.5 PP/M-PEEAM共混纤维的亲水性 |
7.3.6 PP/M-PEEAM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 |
7.3.7 PP/M-PEEAM共混纤维抗静电性及其耐久性 |
7.3.7.1 PP/M-PEEAM共混纤维的比电阻 |
7.3.7.2 PP/M-PEEAM共混纤维的静电半衰期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8.4 展望 |
致谢 |
四、纤维用耐久性抗静电剂及其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氧化锡锑和氧化铜的织物抗静电与抗菌整理研究[D]. 章佳杰. 东华大学, 2020(01)
- [2]涤纶喷墨印花的预处理与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应用[D]. 曹红梅. 苏州大学, 2020(06)
- [3]漆纶耐久性抗静电剂的合成与分析[D]. 翟祝贺. 中原工学院, 2017(04)
- [4]羊毛织物功能性后整理工艺研究[D]. 郁锋. 苏州大学, 2017(04)
- [5]高性能聚酯纤维吊装带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肖有游. 福州大学, 2014(09)
- [6]苯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抗静电性能的研究[D]. 徐岽双. 齐齐哈尔大学, 2012(02)
- [7]纤维面料的抗静电剂研究[D]. 丁星星. 中原工学院, 2012(06)
- [8]合成纤维抗静电加工技术分析[J]. 薄文华,李迎秋.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9]高分子抗静电剂—含锌聚醚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D]. 郭静. 东华大学, 2008(05)
- [10]新型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 刘继宪,唐建国,王瑶. 合成纤维,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