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兴安岭林间林缘草场的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楚博[1](2021)在《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文中认为为了对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经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以该林场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分析、现地调查和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结合林场201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2016-2018年林地变更资料,分析林场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和相应的森林资源经营技术,结果表明:(1)林场包括水源保护、生态旅游、用材林3个经营区,有林地面积54940.9 hm2,灌木林面积5887.8 hm2,森林覆被率92.46%,活立木蓄积1280813 m3,平均蓄积量仅为23.3m3/hm2,仅为中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的25.95%;天然起源幼龄林占绝对优势,均为同龄纯林,蒙古栎林和黑桦林占78.68%和18.98%。森林绝大多数处于“健康”、“亚健康”状态,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2)增加了特种用途林中的风景林,林场林种体系由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3个一级林种及7个相应的二级林种构成,形成了与水源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和用材林区对应的林种体系。(3)制定龄组调整实施方案,分步骤提出了将占绝对优势的幼龄林龄组结构进行调整的操作步骤和调整时间节点,经过5个龄级期限的调整,可使林场森林达到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面积基本相等。(4)制定了树种组成和景观改造方案,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逐渐提高林分非优势树种的混交比例形成混交林。风景林和护路林采用景观树种丰富和改善现有森林植被的森林景观,增加观景台周围可视范围森林景观美景度,改善道路内湾通透度和通直道路绿植单一状况,丰富植物科普园和“接待处”的植物种类和观赏价值。(5)针对宜林荒山荒地提出以封育草灌为主,辅以雨季穴状补播锦鸡儿灌丛草场植被恢复方案。(6)明确了林场森林抚育目标、原则、对象与措施,落实了幼中龄林抚育间伐、公益林成熟林抚育间伐和更新采伐抚育间伐技术,提出了林分改造和补植更新的具体措施。
丽娜[2](2021)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气候事件、干旱等气象灾害频发,同时草原火险等级也在逐步攀升,草原火灾正呈春、秋两季多发向全年延伸的新趋势。受气候变化影响,大部分地区进入草原火灾多发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变化对可燃物类型、可燃物累积的长期影响与对火险和火行为的短期影响相互叠加导致草原火灾的发生将进一步加剧。草原火灾作为自然灾害的重要部分,其风险评价越来越引起各国研究者们的关注。而我国气候变化影响与草原火灾风险研究比较分散,对过去影响评估较少,对未来风险评估薄弱。中国是草原大国,天然草原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火灾易发区占1/3,频发区占1/6,其中,内蒙古是我国北方草原火灾高发区。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发生草原火灾5万多次,累计受灾草原面积2亿公顷,造成经济损失600多亿元,平均每年10多亿元。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地带,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预估研究,实现内蒙古草原火灾管理由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从灾后评估向风险预估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内蒙古草原火灾的管理能力,对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制定有的放矢的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大气-植被-土壤连续系统出发,以不同季节与不同植被类型为切入点,以内蒙古草原火灾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历史灾害统计数据以及野外地面样点数据等多源数据,在了解研究区草原火灾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前提下,基于灾害风险形成机理,构建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体系,结合野外地面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构建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进而建立气候变化背景下全新的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方法,对内蒙古2001-2018年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的草原火灾风险进行动态评价与等级区划。并进一步耦合第五次气候变化模式比较计划预估模型输出数据(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预测未来不同碳排放情景下的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风险演变特征。通过研究开展,将弥补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当今草原火灾风险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内容是利用MCD64A过火面积数据对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时空分布及演变规律进行探讨与分析。草原火灾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与该区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密切相关。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不同季节草原火灾影响因子重要性识别及贡献率排序,系统揭示自然和人类活动对于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草原火灾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地区,且春季聚集性最高。在年际尺度上,2001-2009年研究区草原火灾总体上呈减少趋势,2009-2018年呈上升趋势。影响因素贡献率排序结果显示,植被指数在各季节草原火灾的贡献率均较高,其次是相关于水分条件的因子。通过影响因素和草原火灾的关系研究发现,草原火灾的发生数量与气温和降水相关的因子均呈正相关;并与春、秋季节干旱频率呈正相关,与夏季干旱频率呈负相关,与冬季干旱频率无明显关系。草原火灾数量与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值呈正相关关系,且发生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2)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本章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出发,首先,利用三种不同火源因子建立草原火灾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Fire Source Hazard Index,FSHI);其次,利用植被连续度、植被类型和土壤湿度建立可燃物危险性指数(Fire Fuel Hazard Index,FFHI);再次,通过计算在多种气候因子条件综合作用下的草原火灾发生概率作为孕火环境危险性指数(Fire Environmental Hazard Index,FEHI);最后,利用上述三个指数建立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上的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草原火灾进行危险性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异质性。季节分布上,草原火灾危险性最高的为春季、其次为秋季、再次为夏季、危险性最低为冬季。在空间分布上,极高度危险性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中、高度危险性分布于研究区典型草原区,低度危险性分布在荒漠草原区。(3)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研究本章结合三期不同年份的野外地面生物量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来反演研究区历年产草量,并根据草原火灾面积来计算历次草原火灾造成的产草量损失率表征研究区草原火灾敏感性,利用承灾体暴露性,以及对草原火灾的区域管理能力等因子作为适应性来构建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的草原火灾脆弱性进行评价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火灾春季脆弱性分布范围广,等级高;其次为秋季草原火灾脆弱性,再次为冬季,最低为夏季。空间分布上极高度脆弱性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东南部草甸草原区,高度脆弱性分布在研究区典型草原区东部,中度脆弱性分布在典型草原区西部。(4)内蒙古草原火灾动态风险评价本章节从综合灾害风险二因子理论出发,根据草原火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基于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建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草原火灾爆发典型年份(2003、2008年)和草原火灾较少典型年份(2013年)以及对2001-2018年的草原火灾进行风险动态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2003年研究区草原火灾风险主要集中于春季,其风险范围广且极高度风险聚集性强。2005年草原火灾风险主要集中在秋季,极高度风险集中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东北角至兴安盟阿尔山市与蒙古国相接壤的边境区。而2013年,研究区未出现极高度的草原火灾风险。研究区中东部草甸草原区各季节草原火灾风险普遍大于其它地区。(5)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预估本章通过耦合CMIP5气候变化模式与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RCP4.5和RCP8.5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和末期(2080-2100年)的草原火灾危险性进行预估,并假设脆弱性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预估未来不同碳排放情景下的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升高,研究区未来气候将出现持续偏暖、偏湿润。对未来不同草原类型变化的预测发现,RCP4.5/8.5情景下的研究区东部草甸草原边界外扩,面积增加;典型草原区在RCP4.5情景下向西移动明显,在RCP8.5情景下则向东侵入明显;荒漠草原面积范围减少,且向东和向南稍有不明显的移动现象。21世纪中期的草原火灾风险在RCP4.5情景下强度高于RCP8.5情景,而RCP8.5情景下中度及以上等级风险分布范围更广;在末期,RCP8.5情景下的草原火灾风险等级上更高,极高度风险面积占比相比于基准期和RCP4.5情景增加19.5%和17.8%。其中春季草原火灾风险的增幅最大,其次为夏季,再次为秋季,增幅最小的为冬季。
刘佳蕊[3](2020)在《文旅融合下阿尔山乡村民宿空间环境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乡村休闲游作为城市居民持续增长的愿望,是国家乡村振兴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战略的抓手,承接着城市人口对乡土文化的消费需求,探寻着现代生活与乡土情怀融合的多种可能性。但大量资本的涌入,外来人口的频繁移动和短期停留,加快了乡村人地关系的改变,更凸显出农民主体的大拆大建、私搭乱建、权属纠纷等问题。部分地区由于传统农家环境与在地情感联结的割裂瓦解,难以提供理想的乡野生活空间环境,正面临着现实的尴尬。同时,指导和监管体制、机制的滞后,使得实践中不乏缺少生态性、文化性、地域性、前瞻性的开发行为,形成了脆弱的循环系统,难以使原住民、新村民、体验群体共享最大化的文旅效益。乡村民宿作为互联网时代下兴起的文旅产品,需要房主、投资人、设计者、运营人员等多方的参与。持续向好的发展前景以及投资回报比作为一把双刃剑,生成了大基数、多表征的在线产品,更新出日趋理性成熟的市场环境。同时,也使不少冲动的实践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突发考验下,其中主业经营型、扩张型、短线型、低风险分析型的民宿受到最大冲击,产业体系丰满度、延伸性、关联性较弱的民宿需要较长时间恢复。但不少基础夯实、品质优越的乡村民宿,通过隔离期的自我沉淀,已重新振作回归市场。计划通过进一步评估、预测政策法规、商业竞争和不可抗力的影响,以提升风险应对能力;通过部署多层次的体验内容、承担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展现品牌情感个性的凝聚力,以牵引潜在市场的用户流量;通过置入非标准化产品的产销功能、在地乡村集群的关联性,文化特色的美学表达,以强化自我成长的能力。空间环境作为乡村民宿形象感知的现实基础,设计方案的表达和选取是夯实产业系统的基础环节,其风格效果的呈现具有影响消费者旅游决策的作用。因此,本文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面对乡村民宿定位中对功能属性、消费属性、文化属性权重的加强,将置入具有美好生活具象体验与联想意义的空间环境作为设计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结合阿尔山文旅资源现状,以文化形象协同性、空间体验辨识性、情感审美导向性为原则,推演文旅资源梳理组合、民宿形象定位、空间情感塑造、精神环境渲染的设计方法及策略。期望通过构建高度匹配、立体感知、多点交互的环境设计体系,使乡土文化复兴持续发展并起到补充城市文化价值的作用。最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文旅效益的最大化。
玉山[4](2020)在《内蒙古草原火行为及其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是我国草地资源大省,也是草原火易多发地区,年均草原火面积居全国之首。草原火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避免的干扰因子,如果草原火失去控制形成灾害,就会造成严重损失。草原火的燃烧和蔓延机理直接关系到草原火预测预警、草原火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管理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对草原火行为进行深入全面的定量研究。本论文通过对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的可燃物野外调查和室内燃烧试验,分析了内蒙古草原可燃物燃烧特性、草原可燃物时空分布、草原火时空特征及对火灾碳排放量估算,并基于草原火燃烧实验对草原火行为模型参数进行了本地化处理,利用Python程序语言基于CA和GIS技术,构建了适用于内蒙古草原火行为模型,实现对草原火蔓延的模拟。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内蒙古草原火多发的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地区的70种主要草原可燃物野外调查为基础,应用锥形量热仪进行燃烧实验,获取了可燃物的10个燃烧参数。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草地类型可燃物燃烧难易程度进行低、中、高定级,为模型模拟提供参数支撑。结果表明歪头菜、菊等19种植被类型易燃性较高,大针茅、毛连菜等25种植被类型易燃性中等,鸢尾、鳞叶龙胆等26种植被类型易燃性较低。(2)结合遥感与地面监测数据,对内蒙古草原火以及可燃物量时空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草原火的年动态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00-2016年的17年间共发生的草原火燃烧面积为5298.75 km2,年均311.69 km2。内蒙古草原火主要集中在春季,火烧面积占全年总火烧面积的57.75%。草原火发生季节差异较强,4月草原火烧面积就约占总面积的1/3;秋季的9、10月份亦为草原火多发期。从空间分布上看,内蒙古草原火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两大草原以及阿尔山西部的草原地区。(3)通过大量野外调查与采样,结合室内控制燃烧实验,测定并计算了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计量参数和单位质量可燃物的碳释放量,分析了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内蒙古草原在2000~2016年的17年间草原火总碳排放量为2.24×107 kg,年均碳排放量为1.32×106 kg。碳排放量年际变化不大,2000-2016年碳排放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斜率为-4.57,表明略有下降的趋势。从空间上看,碳排放呈现出内蒙古东中部为高碳排放区,西部为低排放区,整体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边境地区排放量尤为集中。(4)基于王正非原始模型,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并辅以遥感技术,主要针对可燃物配置格局系数(Ks)和风速更正(Kw)两项指标,优化和修正了王正非火速模型,使部分模型参数本地化。结合Himawari-8数据获取草原火发生的同步观测信息,转换为真实草原火过程参数,进而推算草原火蔓延速度(R),获取常数c(c=0.35)值,对Kw风作用系数进行修正。根据改进的王正非火速模型模拟值与卫星遥感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在所模拟预测的3个时段的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误差小于10%,可以看出改进参数模型模拟结果精度具有一定可靠性。(5)基于改进后的王正非草原火蔓延模型,引入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CA),利用Python程序语言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和Arcpy站点包构建草原火蔓延CA-王正非模型,实现了草原火场的动态模拟。将修正后CA-王正非模型与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接连发生的两起草原火遥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随着可燃物配置更正系数的增加,火蔓延速度、火线强度、火焰长度均呈现升高的态势。此外,基于模型模拟的4个时段的过火面积和监测的实际燃烧过火面积的重叠部分占监测的实际燃烧面积的87.49%,认为CA与GIS结合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程宇琪[5](2019)在《多伦县草原植被覆盖与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其关系》文中认为蒸散对草地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内蒙古退化草地的蒸散变化,有利于了解该地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水循环,并对该地区草地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以内蒙古多伦县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17年间生长茂盛期的MODIS数据反演了近17年该区域植被覆盖度及其日蒸散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分析了土地利用和草地退化对蒸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SEBAL模型反演多伦县日蒸散量是可行、合理的。(2)除湿润草地外,其它植被类型的日蒸散量分布与植被盖度分布在空间上呈现一致性。(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森林的植被覆盖度最高,其次是农田、居民建设用地;水域的日蒸散量最高,其次为林地和农田。(4)研究区以Ⅲ和Ⅳ等级草地为主,共占据草地总面积的98%。低等级草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而优质草地面积呈上升趋势,说明多伦县草地环境得到一定改善。(5)研究区草地植被盖度与日蒸散量呈现同步年际动态变化。除Ⅰ级草地日蒸散量有下降趋势外,其它等级的草地日蒸散量变化不明显。(6)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是决定日蒸散量的重要因素,即日蒸散量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逐步增加。
都静[6](2019)在《东北地区铦囊蘑属的形态分类及其DNA条形码研究》文中提出铦囊蘑属是一类常见的野生真菌,该属子实体菌盖多为暗色,具有囊状体,孢子有明显的淀粉质反应,菌丝缺少锁状联合。其中很多种类都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本研究基于采集和借阅的44份标本对来自东北地区14个铦囊蘑属种类进行详细的形态学描述,从中选取鉴定准确的32份标本进行DNA条形码片段的筛选,最后进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首先,通过对东北地区铦囊蘑属的14个种进行详细的形态描述,总结出分类检索表,并阐述了子实体、菌褶、菌柄、孢子及囊状体等的特征对铦囊蘑属属内种间的分类价值。随后,基于14个种的32份标本,分别测定ITS、nrLSU、RPB2、tef-α四个片段,将ITS分为ITS1和ITS2,共六条片段进行DNA条形码的分析,通过种内种间的序列差异分析、种内与种间距离频率的分布分析、邻接树的构建,结果发现只有ITS片段的分析结果显示最小种间差异大于最大种内差异;种内与种间距离频率分布结果显示种内与种间有明显的距离;在进行邻接树的构建时,ITS片段能将这14个种准确的区分。而片段ITS1、ITS2、nrLSU、RPB2、tef-α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认为ITS片段可以作为铦囊蘑属的DNA条形码。最后,基于ITS片段对东北地区铦囊蘑属的14个种重建其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这14个种分为五个分支,Clade 1分支包括M.grammopodia,特征为菌盖较大,呈灰色调,菌柄表面有扭转的纵条纹,囊状体呈钩状;Clade 2分支包括M.brevipes,主要特征为菌盖中等大小,呈扁半球状,菌柄表面有纤毛状鳞片及细条纹。Clade 3分支包括:M.exscissa,M.substrictipes和M.verrucipes,该分支的主特征为菌盖颜色较浅、表面光滑,孢子较大。Clade 4分支包括:M.strictipes,M.graminicola,M.subalpina,M.leucopoda,M.melaleuca,M.arcuata,M.stridula和M.cognata,其特征为菌盖呈钟形,菌褶黄色、污白色或粉白色,菌柄颜色较浅,基部膨大,菌柄表面有纵向条纹分布;Clade 5分支包括M.porphyropoda,特征为菌盖较小,具有紫色的菌柄,无囊状体。本研究结果支持前人的研究结果,为后期铦囊蘑属的分子系统学的构建提供研究基础。
王思琪[7](2018)在《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的研究》文中指出樟子松是欧洲赤松在欧亚大陆东部地区传入我国后衍生而出的一个地理变种,其天然林在我国主要分为红花尔基地区的沙地樟子松和大兴安岭地区的山地樟子松两种类型。基于其对西北等地区干旱、恶劣的气候条件天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虫能力好、作为森林碳汇项目具有很强的开发前景等种种优势,在我国引种范围十分广泛。然而樟子松引种地的人工林衰退以及天然更新困难问题一直存在,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对我国各引种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群落的形成、发展与稳定性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本文对目前我国关于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困难的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营林技术、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或可解释樟子松人工林出现问题的原因。本文对红花尔基地区30个天然林样地与9个人工林样地进行采样,人工林根据引种方式差异,将直接移栽天然林幼苗的林地称为野生苗林地,从天然林地采集种子引种培育的林地称为实生苗林地。使用SSR分子标记法对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樟子松种群内变异较大,种群间变异较小,温和的环境压力可以增强樟子松对环境适应性完成对部分基因的筛选工作。樟子松天然林在41~50a林龄范围内、人工林在21~40林龄阶段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的引种方式对樟子松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影响较大,为了充分考虑森林的利用与保护,更好的保存樟子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增加人工林造林地的林地复杂性,在培育人工林时避免密集采种,理论上天然林地幼苗引种栽培更利于樟子松遗传多样性的保留。
赵红艳[8](2017)在《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湿地植物是湿地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除了能给人类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外,在保护环境、促淤造陆、调节气候、降解污染、遗传多样性研究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水禽栖息地,随着对于水禽相关研究的深入,湿地植物成为鸟类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以湿地植物群落为主的景观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及人们对湿地认识的片面性,对湿地的破坏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日益加剧,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部分丧失、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衰退,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制约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从科研价值、环保价值、经济价值或社会效应而言,湿地的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都有待于系统及全面的研究。选择适用的湿地植物是退化湿地恢复的关键途径。湿地植物区系的研究可为生态恢复中工程物种的选择、群落合理配置和恢复指标的确立等提供科学依据,是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基础。本文采用野外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中国湿地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种类数量:经过调查统计分析,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共有149科580属2501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22科29属73种,裸子植物3科5属8种,被子植物124科546属2420种,包括单子叶植物35科192属963种,双子叶植物89科354属1457种,野生的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有231 1种。中国湿地外来维管束植物有189种,隶属47科93属,其中睡莲科种类最多,占12.16%;有意引入的种类有167种,无意引入的种类有22种,美洲是中国外来入侵种的主要来源地。中国重点保护湿地植物现已知的种类有29科45属74种,其中被列入国际IUCN物种红色名录的有36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11种,二级保护植物有20种。2.优势科属: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中优势科、属十分明显,优势科占到总科数的22%,但是属数占到了总属数的60%,种数更是占到了90%,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中优势属占到了总属数的22.41%,但是所含种数占到了总种数的69.8%,由此可见,科和属的优势现象非常明显。3.生活型:生活型是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其中乔木、灌木、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分别有76、154、565、9和1697种,分别占总种数的3.04%、6.16%、22.6%、0.36%和 67.85%。4.生态类型:生态类型是以湿生植物为主,半湿生植物、湿生植物、两栖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分别有488、1482、44、154、246和59种,各占总种数的 19.5%、59.26%、1.76%、6.16%、9.84%和 2.36%。5.区系特点: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成分类型复杂,科的分布区有8个类型7个亚型,其中热带分布科有61科,占总科数的42.96%,温带分布科有25科,占总科数的17.61%,从科级水平看,热带成分的科数占明显优势,热带亲缘关系明显;属的分布区有14个类型和27个亚型,其中热带分布属有241属,占总属数的44.46%,温带分布属有210属,占总属数的38.75%;中国特有属有13属,占总属数的2.94%,从属级水平看,分布类型多样,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与世界植物区系有着丰富的地理联系;以热带性质分布和温带性质分布为主体,热带成分的属数略占优势,本区系在发展过程中与热带植物区系和温带植物区系的关系最为密切,高比例的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表明了本区系的亚热带性质和过渡性。6.保护管理: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资源丰富,由于人类的过度采伐、开垦、采收、生活污水的排放等使湿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一些种类的利用如果超过植物本身或者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将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有物种灭绝的风险。我们在资源的开发上要做到科学合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栽培引种方面需要谨慎,以免造成入侵,同时还要完善湿地保护区,吸收相关专业管理人才,完善科研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
熊燕,曲彦婷,张悦,魏殿文,陈立娟[9](2015)在《大兴安岭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在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商业采伐的重要转折期,林下经济的发展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结合调查现有林下经济种类及发展情况,总结出大兴安岭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提出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马玉宝,闫伟红,李志勇,赵来喜,田青松,师文贵,姜超,王凯,李临杭[10](2014)在《北方地区披碱草属野生牧草资源的搜集与评价》文中提出通过对北方地区披碱草属野生牧草资源的搜集,获得了披碱草属123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得到了一批优良野生牧草种质材料,如老芒麦、披碱草、垂穗披碱草等。其中绝大多数为栽培牧草的野生种或野生近缘种。这些材料通过在太仆寺旗科研基地的种植与评价表现出:老芒麦更适合于补播改良天然草场和建立人工草场;披碱草可作为抗性品种的选育材料,也可作为培育高产新品种的基础材料;而垂穗披碱草更适应在高海拔的高寒湿润地区的推广应用。
二、大兴安岭林间林缘草场的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兴安岭林间林缘草场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森林经营研究进展 |
1.1.1 森林分类经营技术 |
1.1.2 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 |
1.1.3 森林生态采伐技术 |
1.1.4 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 |
1.1.5 生态旅游经营技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扎赉特旗概况 |
2.1.2 神山林场概况 |
2.2 研究资料收集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分析 |
2.3.2 现地调查 |
2.3.3 归纳总结 |
2.4 森林健康评价标准 |
2.5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 |
2.5.1 评价指标 |
2.5.2 森林生态功能指数计算方法 |
2.5.3 森林生态功能及等级划分标准 |
3 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3.1 林地面积分析 |
3.2 林木蓄积资源分析 |
3.3 森林(林地)分类分析 |
3.3.1 公益林(地) |
3.3.2 商品林(地) |
3.4 有林地资源分析 |
3.4.1 起源 |
3.4.2 林种 |
3.4.3 龄组 |
3.4.4 优势树种 |
3.5 灌木林资源分析 |
3.5.1 起源 |
3.5.2 林种 |
3.5.3 主要树种 |
3.6 森林资源质量分析 |
3.6.1 森林健康 |
3.6.2 森林自然度 |
3.6.3 群落完整性 |
3.6.4 林地生产力分析 |
3.6.5 生态功能等级分析 |
3.7 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分析 |
3.7.1 森林资源现状 |
3.7.2 林种体系特点 |
3.7.3 有林地资源龄组结构特点 |
3.7.4 优势树种及树种组成特点 |
3.7.5 宜林地资源的特点 |
3.8 森林资源经营的特点 |
4 神山林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
4.1 生态旅游优势分析 |
4.1.1 具有独特的花岗岩地貌 |
4.1.2 具有神秘悠远的蒙元祭祀文化 |
4.1.3 旅游资源丰富且结合性好 |
4.2 生态旅游生物资源现状分析 |
4.2.1 景观植物资源分析 |
4.2.2 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
4.3 生态旅游景区林种树种分析 |
4.3.1 林种组成分析 |
4.3.2 树种配置分析 |
4.4 各景点基本情况分析 |
4.4.1 石老爷峰景区分析 |
4.4.2 博格达乌拉敖包景区分析 |
4.4.3 情侣峰景区分析 |
4.4.4 韶荣奥拉景区分析 |
4.5 神山林场生态旅游特点分析 |
5 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经营对策 |
5.1 林种体系完善对策 |
5.2 龄组结构调整对策 |
5.3 树种组成和景观改造对策 |
5.3.1 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改造对策 |
5.3.2 风景林和护路林改造对策 |
5.4 宜林地植被恢复对策 |
5.5 森林抚育措施改善对策 |
5.5.1 森林抚育目标 |
5.5.2 森林抚育原则 |
5.5.3 森林抚育对象与措施 |
5.5.4 抚育间伐技术 |
5.5.5 林分改造措施 |
5.5.6 补植更新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气候变化对草原火的影响研究 |
1.3.3 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
1.3.4 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风险预估研究 |
1.3.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撑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灾害系统理论 |
2.1.2 自然灾害风险形成理论 |
2.1.3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理论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自然概况 |
2.2.3 社会经济概况 |
2.2.4 研究区历史草原火灾概况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遥感影像数据 |
2.3.2 气象数据 |
2.3.3 社会经济数据 |
2.3.4 未来模式比较计划数据 |
2.3.5 野外生物量采集实验 |
2.3.6 其他辅助数据 |
2.4 研究方法 |
2.4.1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 |
2.4.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
2.4.3 核密度分析 |
2.4.4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计算 |
2.4.5 极端气候指数计算 |
2.4.6 随机森林模型 |
2.4.7 熵权法 |
2.4.8 统计降尺度方法 |
第三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分布特征 |
3.1.1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间分布特征 |
3.1.2 内蒙古草原火灾空间分布特征 |
3.2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分析 |
3.2.1 内蒙古草原火灾年际尺度演变规律 |
3.2.2 内蒙古草原火灾空间演变规律 |
3.3 内蒙古草原火灾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 |
4.1 草原火灾危险性形成机理及概念框架 |
4.2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内蒙古草原火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特征 |
4.2.2 内蒙古草原火灾可燃物危险性分布特征 |
4.2.3 内蒙古草原火灾火环境危险性分布特征 |
4.3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
4.3.1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指数的构建 |
4.3.2 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 |
5.1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 |
5.2 内蒙古草原火灾敏感性识别与量化 |
5.2.1 内蒙古草原火灾敏感性指标计算 |
5.2.2 草原火灾敏感性分析 |
5.3 草原火灾暴露性与适应性识别及量化 |
5.3.1 草原火灾暴露性计算 |
5.3.2 草原火灾适应性计算 |
5.3.3 草原火灾暴露性与适应性分析 |
5.4 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与等级区划 |
5.4.1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
5.4.2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动态风险评价 |
6.1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 |
6.2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结果 |
6.2.1 内蒙古草原火灾典型年份风险评价 |
6.2.2 内蒙古2001-2018 年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区划 |
6.3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结果的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预估 |
7.1 气候模式模拟能力评估 |
7.2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危险性因子演变分析 |
7.2.1 不同RCPs情景下气候因子变化分析 |
7.2.2 不同RCPs情景下可燃物因子变化分析 |
7.3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草原火灾危险性分析 |
7.3.1 不同RCPs情景下草原火灾危险性空间分布 |
7.3.2 不同RCPs情景下不同季节草原火灾危险性预估 |
7.4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草原火灾风险分析 |
7.4.1 不同RCPs情景下草原火灾风险空间分布 |
7.4.2 不同RCPs情景下不同季节草原火灾风险预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确定性及展望 |
8.3.1 不确定性分析 |
8.3.2 政策建议 |
8.3.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文旅融合下阿尔山乡村民宿空间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质增效的乡村旅游形象 |
1.1.2 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民宿形象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的方法、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空间环境设计的概念 |
2.1.2 乡村民宿的概念 |
2.2 国内外乡村民宿设计理论基础 |
2.2.1 地域文化传承 |
2.2.2 乡村人居环境营造 |
2.2.3 情感设计理念 |
2.3 国内外乡村民宿设计案例分析 |
2.3.1 国内乡村民宿发展及案例 |
2.3.2 国外乡村民宿发展及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旅融合与乡村民宿设计调研 |
3.1 乡村、文旅及民宿协同发展的基础 |
3.1.1 乡村生活中文化的持续积淀 |
3.1.2 乡村旅游中民宿的发展潜力 |
3.1.3 乡村系统中民宿形象的文旅内涵 |
3.2 文旅融合下乡村民宿空间环境设计的表现形式 |
3.2.1 在地旅游功能出发的设计理念 |
3.2.2 人文体验出发的室内空间环境 |
3.2.3 乡村形象出发的室外空间环境 |
3.3 文旅融合下乡村民宿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
3.3.1 文化形象协同性 |
3.3.2 空间体验辨识性 |
3.3.3 情感审美导向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旅融合下阿尔山乡村民宿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
4.1 阿尔山乡村民宿空间环境设计的整体目标 |
4.1.1 地域意象与民宿形象的高度匹配 |
4.1.2 文旅个性与空间环境的立体感知 |
4.1.3 环境体验与情感知觉的多点交互 |
4.2 阿尔山乡村民宿空间环境设计的具体内容 |
4.2.1 文旅资源梳理的朦胧意象 |
4.2.2 民宿形象、人格空间与情感环境的切实体验 |
4.3 阿尔山乡村民宿空间环境设计的应用方法 |
4.3.1 以文旅资源的组合确定民宿形象 |
4.3.2 以视觉层次的把控塑造空间情感 |
4.3.3 以环境节点的渲染实现文旅体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阿尔山西口村民宿环境设计实践 |
5.1 基本概况 |
5.1.1 辖区肌理 |
5.1.2 乡村现状 |
5.2 阿尔山西口村民宿空间环境方案设计 |
5.2.1 乡土文化指导下的认知形象 |
5.2.2 民宿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营造 |
5.2.3 精神环境的互动 |
5.3 项目实施的阶段性成果 |
5.3.1 准备阶段的数据收集整理 |
5.3.2 实施过程的简述 |
5.3.3 项目成果的预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内蒙古草原火行为及其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可燃物燃烧特性研究 |
1.2.2 基于遥感的草原可燃物载量估算 |
1.2.3 草原火碳排放研究 |
1.2.4 草原火行为研究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4.1 可燃物燃烧特性分析 |
1.4.2 内蒙古草原地上可燃物载量时空规律分析 |
1.4.3 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估算及时空规律分析 |
1.4.4 草原火行为分析 |
1.4.5 基于CA的草原火蔓延模拟研究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 |
2.1.4 水资源 |
2.1.5 草地类型 |
2.1.6 植物资源 |
2.1.7 光能 |
2.1.8 降水 |
2.1.9 风能 |
2.2 数据来源与简介 |
2.2.1 土地覆被数据 |
2.2.2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 |
2.2.3 草原火烧迹地和火点数据 |
2.2.4 Himawari-8 卫星数据 |
2.2.5 历史统计资料 |
2.2.6 野外样点采集 |
第三章 草原可燃物燃烧特性分析 |
3.1 实验 |
3.1.1 可燃物野外调查 |
3.1.2 燃烧实验 |
3.2 草原可燃物燃烧特性综合分析 |
3.2.1 主成分提取 |
3.2.2 建立因子得分模型 |
3.2.3 草原可燃物燃烧性排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燃物量和草原火的时空特征 |
4.1 内蒙古草原可燃物量时空分布特征 |
4.1.1 草原可燃物量估算 |
4.1.2 内蒙古草原可燃物量年际变化 |
4.1.3 内蒙古草原可燃物量空间分布 |
4.2 内蒙古草原火时空分布特征 |
4.2.1 内蒙古草原火年际变化 |
4.2.2 空间分布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估算 |
5.1 实验 |
5.1.1 野外实验 |
5.1.2 室内实验 |
5.2 碳排放估算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内蒙古草原不同植物单位重量碳排放量 |
5.3.2 草原火碳排放时间变化 |
5.3.3 草原火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草原火行为模型与分析 |
6.1 火行为影响因子 |
6.1.1 可燃物因子 |
6.1.2 气象因子 |
6.1.3 地形因子 |
6.2 王正非火蔓延模型及其改进 |
6.2.1 王正非模型 |
6.2.2 模型的适宜性分析 |
6.2.3 模型的改进 |
6.2.4 模型精度检验 |
6.3 草原火行为参数计算 |
6.3.1 火蔓延速度计算 |
6.3.2 火强度计算 |
6.3.3 火焰长度计算 |
6.4 不同易燃性等级下草原火行为分析 |
6.4.1 火蔓延速度分析 |
6.4.2 火线强度分析 |
6.4.3 火焰长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CA和GIS的草原火蔓延模拟研究 |
7.1 草原火蔓延CA模拟模型构建 |
7.1.1 元胞空间 |
7.1.2 元胞邻域定义 |
7.1.3 元胞状态 |
7.1.4 状态转换规则 |
7.1.5 着火点的定位 |
7.2 草原火蔓延CA模拟模型程序实现 |
7.2.1 Python语言及Arcpy站点包简介 |
7.2.2 系统流程设计 |
7.2.3 程序实现 |
7.3 草原火蔓延CA模型验证 |
7.3.1 可燃物类型对草原火蔓延的影响 |
7.3.2 风对火蔓延的影响 |
7.3.3 地形对火扩散的影响 |
7.3.4 结果分析 |
7.4 模拟与验证 |
7.4.1 模拟 |
7.4.2 模拟结果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讨论 |
8.1.1 结论 |
8.1.2 讨论 |
8.2 论文特色与展望 |
8.2.1 论文特色 |
8.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多伦县草原植被覆盖与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其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内蒙古草地退化现状 |
1.2.2 草地植被覆盖度监测 |
1.2.3 传统蒸散量研究进展 |
1.2.4 遥感估算蒸散发研究进展 |
1.2.5 SEBAL模型估算蒸散发研究进展 |
1.2.6 蒸散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林木资源概况 |
2.1.5 草场资源概况 |
2.1.6 天然植被类型和分布 |
2.1.7 土壤 |
2.1.8 水文资源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MODIS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其他数据 |
2.3 草地等级 |
2.3.1 植被盖度的计算 |
2.3.2 草地等级划分 |
2.4 SEBAL模型遥感估算 |
2.4.1 SEBAL模型介绍 |
2.4.2 地表参数 |
2.4.3 SEBAL模型各分量 |
2.5 SEBAL模型的精度验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地表参数及气象参数空间分布 |
3.1.1 归一化植被指数 |
3.1.2 地表反射率 |
3.1.3 地表温度 |
3.1.4 地表比辐射率 |
3.1.5 平均温度和平均风速 |
3.2 整体植被盖度及蒸散量变化研究 |
3.2.1 研究区总体植被盖度及蒸散量时空变化 |
3.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植被覆盖度和平均日蒸散量研究 |
3.3 草地及其蒸散量动态变化 |
3.3.1 不同草地等级空间分布 |
3.3.2 不同等级草地面积逐年动态变化 |
3.4 不同等级草地蒸散发研究 |
3.4.1 不同等级草地蒸散发空间分布 |
3.4.2 不同等级草地蒸散发动态变化 |
3.5 草地植被盖度与蒸散发关系研究 |
3.5.1 草地植被盖度与蒸散发年际动态变化 |
3.5.2 植被覆盖度及日蒸散量关系 |
3.5.3 日蒸散量影响因子分析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东北地区铦囊蘑属的形态分类及其DNA条形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东北地区大型真菌资源概述 |
1.1.1 东北地区地形地貌 |
1.1.2 东北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研究进展 |
1.2 大型真菌研究概述 |
1.2.1 大型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1.3 铦囊蘑属简介 |
1.3.1 铦囊蘑属分类研究进展 |
1.3.2 铦囊蘑属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1.4 DNA条形码技术 |
1.4.1 DNA条形码概念 |
1.4.2 DNA条形码优缺点 |
1.4.3 真菌DNA条形码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东北地区铦囊蘑属形态分类研究 |
2.1 材料 |
2.1.1 研究材料 |
2.1.2 形态学实验仪器 |
2.1.3 显微观察所用试剂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标本采集、记录与分离培养 |
2.2.2 显微观察 |
2.3 结果 |
2.3.1 铦囊蘑属 |
2.3.2 东北铦囊蘑属检索表 |
2.3.3 东北铦囊蘑属种类的描述 |
2.4 总结 |
第三章 铦囊蘑属DNA条形码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材料 |
3.1.2 DNA条形码所需仪器设备 |
3.1.3 DNA条形码所需试剂 |
3.2 研究方法 |
3.2.1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2 引物筛选和PCR扩增 |
3.2.3 PCR反应体系组成及条件 |
3.2.4 PCR反应产物的电泳检测 |
3.2.5 PCR反应产物的测序 |
3.3 铦囊蘑属候选条形码的筛选与评价方法 |
3.3.1 序列筛选与比对 |
3.3.2 种内与种间序列差异 |
3.3.3 种内与种间距离的频率分布分析 |
3.3.4 候选DNA条形码序列是否容易获得 |
3.3.5 邻接树重建 |
3.4 结果 |
3.4.1 PCR测序结果 |
3.4.2 铦囊蘑属候选DNA条形码种内与种间序列差异比较分析 |
3.4.3 候选条形码种内和种间距离的频率分布 |
3.4.4 铦囊蘑属候选DNA条形码邻接树重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TS序列研究铦囊蘑属系统发育关系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材料 |
4.2.2 仪器及试剂 |
4.2.3 实验方法 |
4.3 数据分析 |
4.3.1 序列比对 |
4.3.2 贝叶斯法(Bayesian)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7)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樟子松研究进展 |
1.2.1 樟子松种群结构研究 |
1.2.2 樟子松遗传变异研究 |
1.2.3 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问题研究 |
1.2.3.1 环境因子 |
1.2.3.2 生物因子 |
1.2.3.3 樟子松种质资源 |
1.2.3.4 樟子松人工林立地条件与密度调控 |
1.2.3.5 遗传多样性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
1.3 分子标记的选择 |
1.3.1 主要的分子标记技术 |
1.3.2 实验技术选择标准 |
1.4 技术路线 |
1.5 樟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
1.7 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研究地点的自然概况 |
2.1 地质情况 |
2.2 土壤结构 |
2.3 气候类型 |
2.4 植被覆盖 |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樟子松SSR引物确定 |
3.2.2 樟子松DNA提取 |
3.2.2.1 实验器材 |
3.2.2.2 主要试剂 |
3.2.2.3 实验前准备工作 |
3.2.2.4 实验步骤 |
3.2.2.5 DNA质量与浓度调节 |
3.2.3 樟子松PCR扩增 |
3.2.4 樟子松PCR产物加荧光 |
3.2.5 评估樟子松的遗传多样性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 |
4.1.1 樟子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的遗传结构分析 |
4.1.2 樟子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 樟子松各种群不同龄级间遗传多样性差异 |
4.2.1 天然林不同龄级间遗传多样性差异 |
4.2.2 野生苗林不同龄级间遗传多样性差异 |
4.2.3 实生苗不同龄级间遗传多样性差异 |
4.2.4 相同龄级间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差异 |
4.2.4.1 第一龄级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差异 |
4.2.4.2 第二龄级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差异 |
4.2.4.3 第三龄级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差异 |
4.2.4.4 第四龄级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差异 |
4.2.4.5 第五龄级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差异 |
5 讨论 |
5.1 樟子松人工林与天然林遗传多样性差异 |
5.2 樟子松各种群不同龄级间遗传多样性差异 |
5.3 人工林中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变化的原因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湿地定义 |
1.2 湿地植物 |
1.3 中国湿地植物研究概况 |
第2章 中国湿地的自然条件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状况 |
2.4 水文状况 |
2.5 土壤状况 |
第3章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野外调查 |
3.3.2 湿地植物种类的确定 |
3.3.3 外来植物的确定 |
3.3.4 重点保护湿地植物的确定 |
3.3.5 生活型和生态类型的确定 |
3.3.6 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确定 |
第4章 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组成 |
4.1 种类 |
4.1.1 种类数量 |
4.1.2 生活型 |
4.1.3 生态类型 |
4.1.4 红树植物 |
4.1.5 海草种类 |
4.1.6 栽培种类 |
4.1.7 外来种 |
4.1.8 重点保护植物 |
4.2 科的组成 |
4.2.1 科内属的组成 |
4.2.2 科内种的组成 |
4.2.3 优势科 |
4.2.4 单属科 |
4.3 属的组成 |
4.3.1 属的大小 |
4.3.2 优势属 |
4.3.3 小属 |
4.3.4 少型属 |
4.3.5 单型属 |
第5章 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分析 |
5.1 科的区系成分 |
5.1.1 蕨类植物科的区系成分 |
5.1.2 种子植物科的区系成分 |
5.2 属的区系成分 |
5.2.1 蕨类植物属的区系成分 |
5.2.2 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 |
5.3 区系组成特点 |
第6章 讨论 |
6.1 种类组成丰富 |
6.2 区系成分方面 |
6.3 优势科属明显 |
6.4 特有现象 |
6.5 种类地理分布方面的特点 |
6.6 资源植物丰富 |
第7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大兴安岭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资源优势 |
2大兴安岭林下经济模式 |
2.1食用菌产业 |
2.2北药产业 |
2.3林下观赏植物产业 |
2.4林果产业 |
2.4.1浆果 |
2.4.2坚果 |
2.5林菜产业 |
2.6林下养殖产业 |
2.7森林旅游业 |
3发展对策 |
3.1选出有优势和潜力的产业扶持 |
3.2提高林下产业的科技含量 |
3.3加强优惠扶持政策 |
3.4因地制宜,适度发展 |
3.5建立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 |
3.6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与森林资源产权制度 |
3.7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
(10)北方地区披碱草属野生牧草资源的搜集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披碱草属野生牧草资源的搜集 |
1.1 搜集前的准备工作和方法 |
1.2 搜集的地理范围及分布 |
1.3 搜集的野生牧草名录 (见表1) |
1.4 核心种质资源的搜集 |
2 披碱草属野生牧草资源的评价 |
2.1 披碱草属野生牧草种质特性及田间农艺性状评价 |
2.1.1 评价圃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主要内容与方法 |
2.1.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5. 1 物候期 |
2.1.5. 2 越冬率 |
2.1.5. 3 牧草产量 |
2.1.6 农艺性状评价 |
2.2 披碱草属野生牧草的进一步研究 |
3 讨论与结论 |
四、大兴安岭林间林缘草场的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D]. 王楚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D]. 丽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文旅融合下阿尔山乡村民宿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 刘佳蕊.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4]内蒙古草原火行为及其模拟研究[D]. 玉山.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5]多伦县草原植被覆盖与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其关系[D]. 程宇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6]东北地区铦囊蘑属的形态分类及其DNA条形码研究[D]. 都静.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7]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的研究[D]. 王思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研究[D]. 赵红艳.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大兴安岭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J]. 熊燕,曲彦婷,张悦,魏殿文,陈立娟.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5(04)
- [10]北方地区披碱草属野生牧草资源的搜集与评价[J]. 马玉宝,闫伟红,李志勇,赵来喜,田青松,师文贵,姜超,王凯,李临杭. 草原与草业,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