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两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何为[1](2020)在《行政协议识别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行政协议识别一直是行政协议纠纷处理的起始点。行政协议识别的标准紧扣定义而生,而行政协议定义的确定又以公私法二分理论为基础。由于公私法二分理论立论不稳,且过于陈旧无法对新的法律关系进行界分,导致以其为理论基础的行政协议在定义上无法确定。由于行政协议的定义无法确定,无法同民事合同截然区分开来,所以逻辑上由定义而生的识别标准也无法确定,裁判者无法准确地实现行政协议识别。尽管在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裁判者进行着行政协议识别活动,但是其所采用的现有识别标准都存在内在缺陷,无法有效地实现行政协议的识别,且造成了纠纷解决的拖沓和同案不同判。既然不存在完美的行政协议识别标准,可以将行政协议同民事合同截然区分开来,那么以定分止争为目的的司法活动,就不应当继续偏执于行政协议识别。立法者应当将凡是缔约主体为行政主体的协议纠纷都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内,规定裁判者在诉讼程序上利用行政诉讼程序,在法律适用上参照适用全部民事法律规范,兼顾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对相关纠纷进行处理。
崔艳英[2](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认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陶金[3](2020)在《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研究》文中指出德里达是当代法国思想界中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以“解构”闻名于世,并深刻地影响了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诸多领域。而在德里达众多的作品之中,其对《斐德罗篇》的解读既体现了柏拉图思想的深邃,也体现了解构策略的精髓,因此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极具学术研究的价值。本文以德里达解读《斐德罗篇》为研究对象,从两个方向展开论述:一方面,笔者梳理《斐德罗篇》中关于修辞术、辩证法、逻各斯、书写的论述,从而说明《斐德罗篇》对德里达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在梳理德里达思想的同时关注德里达对《斐德罗篇》中关于书写、逻各斯等思想的改造。在研究的切入点上,以隐喻为线索对相关文本进行细致的研究,并紧密结合当时的思想背景。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三个紧密结合着的观点:首先,逻各斯本身充满了隐喻因素,德里达带领我们认识了逻各斯固有的晦暗与不明。逻各斯的神圣地位体现在它对理式等本源性概念的沟通之中,但是德里达向我们揭示了这一地位的来源乃是基于隐喻;其次,逻各斯神圣地位的瓦解则标志着“书写”的诞生,逻各斯因此成了“替补”,而书写本身的隐喻性展现了一幅“逻各斯的边缘”的图景;最后,书写的隐喻、嬉戏的图景解放了文本的意义。书写在隐喻的作用下形成了流动的意义链条,呈现出“嬉戏”的特征。文本由书写构成,文本内部的结构因书写的流动而难以把握,文本的意义也无法被还原为单个的、确定的、实在化的意义,并呈现出“播撒”的特征。但这并非说明德里达的意义思想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德里达以“句法的嬉戏”、书写与阅读的交织来说明传统的以目的论为基本特征的意义思想的局限性。本文的意义在于,梳理清楚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既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柏拉图思想中的内部矛盾,尤其是他关于语言与理式的矛盾态度,也能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德里达的解构策略的内涵。
张学文[4](2019)在《索绪尔对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开创的结构语言学,不仅对现代语言学的建立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而且为现代符号学的创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索绪尔是西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语言学转向”的理论先声,对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兴起与发展影响深远。本文着力从索绪尔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剖析这一影响所生成的现代西方形式美学发展的深层机理和内在特征。为此,本文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本论题的研究概况及意义。第一章对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阐述。该章首先通过将索绪尔置于语言学的发展史中,凸显了索绪尔对传统语言学的超越。接着,分点论述了索绪尔语言学研究的根本旨趣,以及其对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的构成、语言符号的性质、语言系统的两大关系以及符号的二重性等问题的阐发。此外,还探讨了同类西方美学史着作所关注不够的《教程》中索绪尔对历时语言学以及地理语言学的论述,并归纳了索绪尔语言学的理论特色及个性。此后,本文便进入了索绪尔之于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影响问题的探讨,共包含以下几章:第二章:索绪尔对文学审美性研究的影响。俄国形式主义所提出的“文学性”概念集中蕴含了这一时期文学审美性研究的理论精华。索绪尔语言学对于文学性而言,虽然不具有发生学意义,但却是“文学性”这一概念生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没有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滋养,诗学与语言学的联姻、文学性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方案,都不可能发生。第三章: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的文学史论研究的影响。索绪尔语言学中对共时与历时的关系的阐述,使西方形式美学的文学史论研究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在系统观的加入下,文学史的发展呈现为文学审美范式的演进,而文学审美范式演进的实质是形式间的互渗与裂变,它的动力是文学语言、文学形式的“陌生化”。第四章: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作品结构论的影响。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明确地区分了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这为现代形式美学向内转起到了推动作用。韦勒克(RenéWellek,1903-1995)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这一对概念移植到了文学理论当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他的作品结构理论。第五章: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艺术本体论研究的影响。在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的符号形式哲学中,美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扇面。作为一名新康德主义者,卡西尔吸收了索绪尔语言学,开辟了康德人类学未曾关注的语言符号维度,对康德美学进行了拓展和丰富,并对形式美学的艺术本体论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第六章:索绪尔对形式美学审美愉悦价值研究的影响。伴随着二十世纪人类生存境况以及艺术现实的转变,艺术带给人的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解放感,审美愉悦在形式美学中具有了不同的内涵和价值。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的符号学美学鲜明地体现了这样一种突变,而他的符号学美学的建构,正是以索绪尔的语言学为方法论基础的。索绪尔所开创的结构形式美学在现代西方形式美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理论的独特性在于它浓厚的语言论色彩;其局限性在于过于强调语言系统的封闭性,而忽视了语言的开放性和交际性,未能贯通语言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教程》中译本的出版,对我国新时期美学起到了一定的“语言启蒙”的作用,推动了我国美学和文论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西方结构形式美学的理论历程对我国当代文艺美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董兴彬[5](2019)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文中认为文本是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要面对和处理的对象之一,文本构成了文化和文明的基础,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从古至今都有出于自身目的所形成的对文本的解读,这种解读促进了文本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构筑了丰富的文本理论世界。同时,文本也是连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桥梁,它给人类以可见的形式表达思想,成为人类文明的构造材料,进而形成了充分的知识资源储备,这种知识资源的储备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关涉文本研究的诸学科领域所形成的研究思路、基本范式和基本经验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参考。无论是从学科发展角度,还是从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角度,重视文本作用,进行文本研究都是必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对文本的关注程度与文本的重要性似乎并没有成正比,虽然在其他学科中,对文本的系统研究并不缺乏,我们也在不断借鉴其研究成果,但是对教育文本的关注,并不能仅仅局限在借鉴上,借鉴中的融合和借鉴之后的自我成长应该是关注的重心。正是基于上述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考量,本文形成了下述研究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关注国内外文本研究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相关问题,并在综述中明晰教育、政治性、网络、线上线下等关键词是必须被包含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内的,并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处在一种“教育——被教育”的实践关系中,其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社会关系的限定。在综述的基础上,为体现研究的普遍适用性,明确了本文所探讨问题的语境,即本文所称的文本对象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体,虽然与学科专业主体相比相关的文本问题研究并没有呈现出巨大的、本质上的差异。在研究和阐述中也相应兼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主体,特别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认识结构中会有较多涉及。此外还概述了本文的总体框架、研究思路和意义。第二章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的总结梳理。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等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提供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创作中的“通变”之思、“重写”之辨、“类书”之形和“用典”之体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使用和创作提供了有益启示。对西方的文本主义、符号学、语言学以及诠释学等理论的借鉴,为准确合理获取文本意义提供了参照途径和方式。第三章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的阐述。在第一章综述的基础上,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厘清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区分标准。按照文本主要功能、文本的重要性以及文本的内容呈现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进行了分类。在其特征认识上,认为间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本质属性。此外,还有基于其存在形态和功用的特征表述。第四章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在对其结构分析上,认为其存在着组织结构和认识结构。在其功能分析上,认为其具有信息负载和叙事功能、表达和促动功能、联结和构建功能、意识形态功能以及传承功能。第五章主要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和转化。在生成前提上阐述了其生成根源、生成背景和目标预设。其生成条件则包含了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在生成过程上,明确阐述了其生成起点、生成的展开和生成的终点。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转化主要从功能转化、形式转化和内容转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一定的阐述。认为它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离因素。针对主体而言,其具有产生理解、引导行为、引发情感、引起信仰和生成智慧等作用。同时也关注了其在网络社会活动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束语是对全文和写作的总结。包括在写作中还未完全解释的疑惑、后续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等。
刘小雪[6](2019)在《国内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研究现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我国30余年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学者主要致力于从整体上介绍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索绪尔的语言(哲学)思想、索绪尔版本学、符号学、"系统"理论方面文章的研究,尚缺乏对《教程》中"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系统研究。所以这一类型的文章属于索绪尔《教程》中的研究空白点,需要广大学者进一步地思考和解读。
章红新[7](2018)在《基于依存关系的英汉句法协同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是由人驱动的、多层面的、复杂自适应、自组织系统,我们可以也应该按照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系统论的分支协同学为系统的运动变化建立模型,探讨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协同语言学用协同学的方法研究语言。科勒提出了短语结构语法的框架下的句法协同模型。句法的研究依赖于其研究范式,仅仅使用短语结构语法不足以发现句法结构的规律性;而且依存语法比短语结构语法更适合语言结构的描述,更能突出构成语言的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在依存语法框架下探讨句法协同模型。本研究利用大规模的真实语言行为数据(英、汉两种语言各六个相同规模的新闻语料依存树库),挖掘英语以及汉语在句法层面共同的语言结构规律,探讨基于依存关系的句法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基于配价理论和依存语法的句法协同子系统模型。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创新是:探讨了12个基于依存语法的属性/单位,它们均符合齐普夫相关分布,因而是基本的语言单位/属性,均为语言多样化进程的结果。这些单位/属性包括三类:A.依存结构“从属词+支配词=句法功能”对应的七种组合以及依存距离;B.广义配价(节点从属词的数量)和配价模式;C.其他单位/属性,如位置和节点在依存树中的层级、(节点对应子树的)长度、句长以及依存树的树宽和树高等。提出了“概率功能模式”和“词性配价能力概率模式”;提出了依存句法框架下的“共功能度”和“多功能度”概念,为“概率功能模式”和“概率配价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持,证明了其合理性。探讨了依存距离的变化趋势,发现了依存距离本身的正负值频次的秩次交替变化的规律。在句法属性的关系方面,发现A)幂律函数y=axb能为“句长—句中词性型符—句中依存关系型符”之间的“三角关系”建模。B)在“树高—句长—树宽”之间的“三角关系”中,树高/树宽与句长之间的关系均可以用幂律函数建模。树高和树宽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逻辑斯蒂函数建模。最宽层级与树宽之间的乘积接近句长。C)零截尾负二项模型能为“配价—长度—依存距离”之间的“三角关系”建模。D)中英文线性位置与子树长度之间的关系发展趋势完全相反,中文为正相关,而英文为负相关。所在层级的位置与子树长度基本符合古德公式。相同句法功能在第二层的位置,其分布符合扩展正二项模型。E)“位置—长度—层级”之间的“三角关系”中,零截尾负二项模型能描述层级—长度关系。一个幂律函数和指数函数的组合函数可以很好地拟合英文层级—位置关系数据。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依存关系的句法协同子系统,该模型包括语言外的4种因素,10种句法属性/单位和它们之间存在的13种关系,是对语言协同系统的一次有益扩充。
李文新[8](2018)在《索绪尔语言本体论视域下的符号观研究——以人们把所指等同于事物为切入点》文中认为索绪尔语言学有两个层面,即本体论层面和符号学层面;本体论是索绪尔语言学的基础,符号学建立在本体论的基础之上。本体论视域下的符号观要求符号从系统内部产生,即能指和所指是语言系统切分出来的,但对有实体指称的词而言,它们的概念却是外部事物强加给语言的,并非源自语言系统。索绪尔的符号定义因此陷入矛盾之中,这是索绪尔本人及其研究者把所指等同于事物的根本原因。
谢刚[9](2018)在《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研究 ——关于语言及语言学范式的现象学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起普遍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够概括出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是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的旨归所在,也是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旨趣。时至今日,在语言学发展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形势下,索绪尔已然成为一个没有被充分理解和重视的名签,语言学正在背离索绪尔的初衷向畸态化的方向发展。索绪尔思想的价值不仅仅于在他对语言普遍性的揭示,对索绪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不应拘泥于对其着作的文本式解读及思想阐释。事实上,索绪尔思想的精髓在于索绪尔对语言普遍性的理性思考以及语言学研究的本质认识。继承和发展索绪尔思想就是在批判中认识到索绪尔思想的真理性和局限性,推进语言及语言学本体论及认识论研究。本研究以胡塞尔现象学观念为理论指引,以索绪尔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为主线对索绪尔思想进行重新诠释以期实现两个目标:第一,以哲学眼界反思索绪尔理论的实质,论证索绪尔理论的科学性和局限性,加深对语言及语言学本质的认识;第二,基于对索绪尔思想及语言本体的哲学反思,批判生物主义、经验主义以及心理主义语言观,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语言研究范式。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对任意性的论证。索绪尔把任意性视为语言构造的首要原则和真理。但是,他对任意性原则的论证是不明晰的。这也是任意性原则仍存在争议的根本原因。把所指与能指的任意性联结归因于心理同一性是索绪尔逻辑论证出现混乱、错误的根源。能指与所指的心理同一性是在符号意指行为中实现的。符号意指行为不仅仅是符号行为,它主要涉及观念的直观行为。索绪尔把观念的直观行为——意指直接排除在符号理论之外,是其任意性原则诠释不明晰的根本原因。从意指的角度论证任意性就是强调观念——所指的重要性,即在所指与能指的连接中,重要的不是能指而是所指。从命名的意向行为看,意向性指向本质直观形成的观念,符号的物理形式仅仅为观念提供一个可感的形式。观念与物理形式在符号的意向行为中结合为统一体。本质直观的观念与客观实在对象不存在直接、必然的联系,客观实在只是为意向行为提供感性材料。观念的形成基于先验逻辑由感性直观向本质直观的超越。如果没有本质直观的超越,语言是不可能挣脱客观实在的束缚实现其对客观世界的指称。因此,能指与所指之所以任意地联结、语言符号之所以任意地指称并不是没有道理、不可论证的。任意性的道理就是先验意指。第二,对线性原则的论证。线性原则的本质是语言与内时间意识的内在同一关系。索绪尔强调线性原则意在指出语言的系统性。虽然,索绪尔也意识到语言系统与时间存在联系,但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这一联系实质上是内时间意识对客体系统的构造性功能。从线性讲语言系统,从内时间意识讲语言系统就是强调先验时间意识对语言系统生成的绝对构造效应。只有从内时间意识这个绝对源点出发才能纠正索绪尔对线性原则诠释的心理感觉主义偏误。通过内时间意识认识语言,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语言感知(言语)与言语之间由心理感觉主义所制造的裂隙被先验的时间意识所消除,语言的系统性本真地显现。第三,对语言社会属性的论证。从形式面揭橥语言的社会属性,即把语言定义为“表现差异的纯粹价值体系”是索绪尔对语言做出的最具创造性和活力的论断,也是结构主义思想的标志性特征。然而,索绪尔仅是从强制性上理解语言的社会属性,并没有对社会属性的内在逻辑做出明确论证。语言的社会属性具有强制性的根本原因是先验交互主体间性,它表现为社会成员之间的意识交往行为。人只有凭借社会交往才能实现自我的异化与同化。自我异化与同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体两面。在社会行动中与自我打交道的不是无生命的事物而是有生命的他者。人与他者的社会交往过程就是意识交融,这是社会生活世界的意义具有普适性的源泉和根本保证。反过来,人在社会生活世界的意义所圈定的界限内生活、交往。因此,语言的社会属性不能简单地被解释为强加在人之上的制度、习俗、文化等,更要从内在逻辑理解为何一切社会存在具有强制力。社会存在的强制力就是由社会交往所达成的先验契约关系决定,它萌蘖于先验主体间的意识交往与融聚。第四,对语言研究范式的思考。索绪尔对语言学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语言研究范式的转换,即从经验实证主义的历史比较语言学转向语言本体的理性研究。语言研究范式对语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规定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虽然自索绪尔之后,语言及语言学的价值日益得到重视和凸显,语言学理论层出不穷,但是语言愈来愈让人们感到困惑。究其根本,语言研究范式已经背离了索绪尔的语言学范式向碎片化,程式化蜕变。(1)不可否认,包括索绪尔的心理主义在内的其他研究范式,如乔姆斯基的生物主义范式、认知主义范式存在诸多缺陷,但至少这些语言学范式的转换是基于对语言本质的理性思考,它们同未加反思地套用理论的实用主义语言研究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实现语言本质认识上的突破,进而实现对意识与人的认识的突破,反思、批判以往语言学范式并实现语言研究范式的革命是语言学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本研究拟提出一种观念论(意识哲学)的语言研究范式,即现象学的语言研究思路,理由有两方面:其一,现象学是关于观念、形式、社会的纯粹逻辑的科学,它对一切社会存在给出了本源性理据;其二,现象学不仅是意识的、观念哲学、也是本体哲学和社会哲学,这与语言的本质是一致的。哲学作为严格科学始终被胡塞尔奉为哲学事业的理念。与此类同,寻求语言的普遍性被索绪尔视为其语言学探索的理想。然而这种理念和理想在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不断强势化的影响下被嘲弄为形而上学无意义的思维游戏。面对精神文化的荒原,语言研究所要做的不是对语言的肢解而是要立足于人的精神世界这个阿基米德点来寻求语言与精神世界的联系。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自信地说对语言和人有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科学认识,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黄山[10](2018)在《课堂话语研究:学术史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任何一场教育变革或课程改革都不甘于停留在理念和政策层面,只有切实发生在课堂教与学中的深刻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落实观念并实现愿景。课堂研究是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也是建构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础。作为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空间,课堂可以从多层面和多视角进行分析。绝大部分的课堂教与学活动都是依赖师生言语互动来实现的,因此语言与话语是课堂分析的重要线索和视角。目前,课堂话语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问题领域。教与学活动为课堂话语研究提供大量真实而生动的经验材料,同时语言与话语理论为解释师生互动提供视角和议题。当前课堂话语研究在方法论上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分析框架和观察工具更加精细,描述师生话语的方式更加多样,解释师生互动现象的视角更加多元。然而,研究方法的进步却使话语研究对课堂的“解构”大于“重构”。同时,由于目前用来描述和解释课堂话语现象的理论本身没有重要进展,而且现实的课堂情境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因此课堂话语研究对语言与话语和课堂教与学的理解没有实质发展,课堂互动的经验数据接近饱和,当前课堂话语研究也难以产生新的结论。为了解释并解决上述问题,研究者们已经通过一系列综述性研究来梳理和评论课堂话语研究的得与失。由于缺乏评论已有研究的适切的视角和立场,综述性研究大多重在“述”,而难以为后续研究确定新的学术起点。本研究尝试以“学术史”作为一种可能的解决路径。通过对课堂话语这一问题领域的学术史考察,本研究试图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和演进,揭示语言与话语理论和课堂研究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视角再现并解释当前课堂话语研究的进展与困境,最终尝试从两个学科领域的关系中寻求新的研究起点。具体的研究目标与内容可以分解为如下问题:1.课堂话语研究这一问题领域是如何形成的?从语言与话语理论和课堂研究各自的发展历程中能够找到哪些线索?2.围绕理论基础、核心问题、重要事件、关键人物和经典案例等线索,能够梳理出课堂话语研究怎样的研究脉络和学术演进?3.课堂话语研究的脉络和演进揭示出语言与话语理论和课堂研究怎样的互动关系?4.未来的课堂话语研究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求突破?作为与课堂话语研究毗邻的两大“母问题”领域,语言与话语理论和课堂研究是课堂话语研究形成议题和领域的逻辑起点。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从语言与话语理论和课堂研究各自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中,寻找两个学科领域发生关联的学理线索和事实依据,以确定课堂话语领域的学术起点和最初使命。在问题领域的形成过程中,课堂话语研究受到更大范围的教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思潮的影响,与语言与话语理论产生互动,并与实践层面的课堂变革形成互动。由此,课堂话语研究先后形成两种研究范式。第三章和第四章从理论基础和研究进路、研究方法和重要议题以及特征与局限等方面,分别梳理课堂话语问题领域形成之后的两种研究范式——“过程—产出”范式和“描述—解释”范式的研究脉络和学术演进。第五章首先再现课堂话语研究从确定问题领域到形成两种范式的研究脉络和学术演进,并围绕学理基础、核心问题、研究路径、结果指向以及特征与局限等问题对两种范式的课堂话语研究作出比较。并且,明确提出语言与话语理论和课堂研究的互动关系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研究的三种关系模型,揭示并解释当前课堂话语研究的瓶颈,最终尝试在多学科研究的“版图”中为课堂话语研究再定位:以“超学科”研究为愿景,以机构话语研究和基于学科内容的课堂互动分析为路径,重拾教学研究的立场和使命,回归教与学的问题本身来解释课堂语言与话语现象。
二、关于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两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两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行政协议识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问题的源起和研究目的 |
1.2 .问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行政协议概念和内涵的研究 |
1.3.2 .对行政协议识别的研究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5 .本文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概念分析法 |
1.5.3 .实证分析法 |
2.行政协议概念识别 |
2.1 .概念识别流程的设定 |
2.2 .行政协议词义识别 |
2.2.1 .“行政协议”的语素分析 |
2.2.2 .作为词组的“行政协议” |
2.2.3 .作为复合词的“行政协议” |
2.2.4 .“行政协议”的最大词义范围 |
2.3 .行政协议同周边概念的区分 |
2.3.1 .“行政协议”和“民事合同”的差别 |
2.3.2 .“行政协议”和“单方行政行为”的差别 |
2.3.3 .“行政协议”和“行政指导”的差别 |
2.3.4 .行政协议同周边概念区分的结果 |
2.4 .小结 |
3.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出台前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行政协议识别 |
3.1 .司法实践中的识别 |
3.2 .司法实践中识别的基础 |
3.3 .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出台前我国行政协议司法实践的整体特征 |
3.3.1 .案件数量起伏较大 |
3.3.2 .行政协议识别是案件的主要争点 |
3.3.3 .行政协议案件涉及的主要是资源行政管理和城乡建设行政管理活动 |
3.3.4 .大量涉行政协议案件最终未以行政协议案由处理 |
3.4 .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出台前最高法院识别行政协议的司法实践 |
3.4.1 .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出台前最高法院识别行政协议的两种策略 |
3.4.2 .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出台前最高法院对于非典型行政协议的识别 |
3.4.3 .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出台前最高法院处理行政协议纠纷的特点 |
3.4.4 .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出台前最高法院处理行政协议纠纷存在的问题 |
3.4.5 .问题产生的原因 |
3.4.6 .对相关问题的反思 |
4.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和参考性案例对行政协议识别的影响 |
4.1 .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对行政协议识别的影响 |
4.1.1 .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对行政协议识别标准的调整 |
4.1.2 .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对行政协议审判的其他调整 |
4.1.3 .调整后的识别标准依然无法解决行政协议识别问题 |
4.1.4 .行政协议司法解释传递出的信号 |
4.2 .参考性案例对行政协议识别的影响 |
4.2.1 .参考性案例细化了行政协议识别的标准 |
4.2.2 .细化的识别标准依然无法解决行政协议识别问题 |
5.去行政协议识别的纠纷路径重构 |
5.1 .改变行政协议纠纷处理的整体思路 |
5.2 .适用行政诉讼程序对行政协议纠纷处理 |
5.3 .审理行政协议纠纷参照适用全部民事法律规范 |
5.4 .将缔约主体为行政主体的协议纠纷都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内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隐喻:柏拉图与德里达 |
第一节 柏拉图对语言的哲学思考 |
一、作为真理载体的语言 |
二、“自然论”与“约定论”之争——语言何以指称事物 |
三、虚假陈述的意义——突破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的教条 |
第二节 德里达隐喻思想概述 |
一、隐喻力量的磨损——通向哲学文本中的隐喻 |
二、哲学话语与隐喻力量“分——合”的张力 |
三、隐喻与科学之间裂缝的重新铭写 |
第三节 过渡:柏拉图与德里达的交汇 |
一、意义目的论的消解 |
二、实在之谜 |
第二章 隐喻与逻各斯——对逻各斯权威地位的再思考 |
第一节 修辞术与辩证法——逻各斯/书写对立模式的序幕 |
一、修辞术的界定与范围 |
二、柏拉图的辩证法——对理式世界的探索 |
三、修辞术与辩证法的对立 |
第二节 逻各斯/书写的对立 |
一、逻各斯释义 |
二、好的书写/坏的书写——书写的隐喻 |
第三节 逻各斯/书写对立模式的消解 |
一、作为在场者的逻各斯——表音文字的形而上学 |
二、“逻各斯之父”的隐喻——逻各斯的在场之源 |
三、“逻各斯之父”与“善”的隐喻 |
第三章 隐喻与书写——“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后的重构 |
第一节、Pharmakeia——Pharmakon——Pharmakeus 链条的重构 |
一、Pharmakeia的引诱与Pharmakon的无法决断性——神话隐喻与哲学话语的交织 |
二、作为Pharmakeus与 Pharmakos的苏格拉底——“原初语境”下的逻各斯与书写 |
三、作为绘画的pharmakon——向家族场景(family scence)过渡 |
第二节 “家族场景”的隐喻 |
一、书写的嬉戏场景——书写的民主隐喻 |
二、神圣的铭文——苏格拉底与父亲的隐喻 |
第三节 作为书写结构的文本 |
一、书本隐喻的终结 |
二、书写与阅读的交织——德里达文本思想的内部构成 |
三、文本意义的播撒 |
结语 |
一、 在场的崩溃 |
二、 面向未来的逻各斯 |
三、踪迹化的书写 |
四、展望: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索绪尔对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索绪尔的生平与着述 |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三)本文所关注的问题及研究思路 |
一、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 |
(一)索绪尔结构语言学思想的理论背景 |
(二)结构语言学的理论内涵 |
1.语言研究的目的:语言的一般特征 |
2.语言研究的对象:语言与言语 |
3.语言符号的构成:能指与所指 |
4.语言符号的性质:任意性、系统性、差异性 |
5.系统的两大关系: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 |
6.语言符号的二重性:共时性与历时性 |
(三)语言演变的机制:结构的能产性 |
(四)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理论特色及个性 |
1.主体的显现与隐没 |
2.语言系统的独立性 |
3.共时的阐释模式 |
4.极强的可操作性 |
二、索绪尔对形式美学文学审美性研究的影响 |
(一)科学化诉求——审美性研究的起点 |
(二)对语言学方法的强调 |
(三)审美性的生成:陌生化、隐喻与换喻 |
(四)文学性的根基——语言的美学功能 |
三、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文学史论研究的影响 |
(一)历时研究的新起点 |
(二)体裁、风格的互渗与裂变 |
(三)审美范式演进的动力:陌生化 |
(四)共时与历时的辩证统一 |
四、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作品结构论的影响 |
(一)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 |
(二)艺术品:服务于审美目的的符号结构 |
(三)自足的作品结构 |
五、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艺术本体论研究的影响 |
(一)人·符号·文化 |
(二)语言与神话 |
(三)艺术作为符号形式 |
六、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审美愉悦价值研究的影响 |
(一)符号帝国:新的生存境况 |
(二)作者之死:等待救赎的主体 |
(三)文本的快乐:解放之途 |
结语 |
(一)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与美学的理论特色 |
(二)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与美学研究的理论局限性 |
(三)索绪尔语言学进入中国及其当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可能性 |
1.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状况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状况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框架、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
1.3.2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
2.1.3 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观念和实践 |
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中国文脉 |
2.2.1 传统“通变”之思 |
2.2.2 传统“重写”之辨 |
2.2.3 传统“类书”之形 |
2.2.4 传统“用典”之体 |
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西方思想荟萃 |
2.3.1 细读:文本主义的核心指向 |
2.3.2 表意:符号学的内在指称 |
2.3.3 语境:语言学的总体揽括 |
2.3.4 理解:诠释学的灵魂寓所 |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
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内涵 |
3.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含义 |
3.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区分标准 |
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分类 |
3.2.1 按文本主要功能的分类 |
3.2.2 按文本重要性的分类 |
3.2.3 按文本内容呈现的分类 |
3.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特征 |
3.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根本属性:间性 |
3.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一般特征 |
第四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结构与功能 |
4.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结构 |
4.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组织结构 |
4.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认识结构 |
4.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功能 |
4.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信息负载和叙事功能 |
4.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表达和促动功能 |
4.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联结和构建功能 |
4.2.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意识形态功能 |
4.2.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传承功能 |
第五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转化与优化 |
5.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 |
5.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前提 |
5.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条件 |
5.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过程 |
5.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转化 |
5.2.1 从功能上的转化 |
5.2.2 从形式上的转化 |
5.2.3 从内容上的转化 |
5.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优化 |
5.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应用现状 |
5.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优化路径 |
第六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地位和作用 |
6.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地位 |
6.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
6.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在网络社会活动中的地位 |
6.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在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 |
6.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作用 |
6.2.1 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作用认识 |
6.2.2 基于网络社会活动的作用认识 |
6.2.3 基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作用认识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国内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研究现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现状 |
(一) 索绪尔语言理论总体论述 |
1. 从整体上介绍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 |
2. 索绪尔的语言 (哲学) 思想 |
3. 索绪尔版本学 |
(二) 符号学 |
(三) “系统”理论 |
(四) 共时与历时 |
(五) 其他 |
1. 应用性文章 |
2. 比喻 |
3. 杂类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结束语 |
(7)基于依存关系的英汉句法协同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论 |
1.1 选题 |
1.1.1 语言是一个系统 |
1.1.2 基于短语结构语法的句法协同模型 |
1.1.3 依存语法和短语结构语法的比较 |
1.2 选题价值和意义 |
1.3 论文的结构 |
2 理论来源 |
2.1 协同语言学 |
2.2 配价理论 |
2.3 齐普夫分布、省力原则以及多样化进程 |
2.3.1 齐普夫定律 |
2.3.2 省力原则 |
2.3.3 多样化进程相关假设 |
2.3.4 导致多样化进程的多种因素 |
2.3.5 多样化进程的特征 |
2.3.6 为多样化进程建模 |
2.4 影响句法系统的语言外部因素 |
2.4.1 工作记忆容量有限 |
2.4.2 省力原则 |
2.4.3 依存距离最小化 |
2.4.4 本节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路线、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路线 |
3.2 以依存树库为语料 |
3.2.1 从图论到依存树库 |
3.2.2 本研究的语料 |
3.3 研究方法和工具 |
3.4 定义属性 |
3.5 动链——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 |
3.6 拟研究的关系 |
3.7 从定律到理论 |
3.8 本章小结 |
4 句法单位/属性分布 |
4.1 词性分布 |
4.1.1 引言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2.1 从属词词性分布 |
4.1.2.2 支配词词性分布 |
4.1.2.3 词性分布拟合 |
4.1.2.4 句内含多少词性型符? |
4.1.3 本节小结 |
4.2 依存关系/句法功能的分布 |
4.2.1 引言 |
4.2.2 结果和讨论 |
4.2.2.1 所有句法功能分布拟合 |
4.2.2.2 句中含有功能型符的分布 |
4.2.2.3 词性和句法功能的对应关系 |
4.2.2.4 定语的分布规律 |
4.2.2.5 状语的分布规律 |
4.2.2.6 主语的分布规律 |
4.2.2.7 宾语的分布规律 |
4.2.2.8 汉语中“的”字结构的分布规律 |
4.2.3 本节小结 |
4.3 依存结构的组合分布 |
4.3.1 引言 |
4.3.2 结果和分析 |
4.3.2.1 组合4:“从属词+支配词”词性二元对分布 |
4.3.2.2 组合5:“从属词+[ ]=句法功能”分布 |
4.3.2.3 组合6:“[ ]+支配词=句法功能”分布 |
4.3.2.4 组合7:完整依存结构分布 |
4.3.3 本节小结 |
4.4 依存距离和依存方向的分布 |
4.4.1 引言 |
4.4.2 结果和讨论 |
4.4.2.1 依存距离的分布规律 |
4.4.2.2 四个典型的依存距离 |
4.4.2.3 依存距离变化时的依存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
4.4.2.4 依存距离正负交替变化的总趋势 |
4.4.2.5 依存距离最小化的几个机制 |
4.4.3 本节小结 |
4.5 广义配价的分布 |
4.5.1 引言 |
4.5.2 提取配价动链和动链长度 |
4.5.3 结果与讨论 |
4.5.3.1 配价的分布 |
4.5.3.2 词性和配价 |
4.5.3.3 依存树根节点配价能力分布 |
4.5.3.4 配价动链相关研究 |
4.5.4 本节小结 |
4.6 广义配价(词性)模式的分布 |
4.6.1 引言 |
4.6.2 结果与分析 |
4.6.2.1 广义配价(词性)模式的秩频分布 |
4.6.2.2 动词广义配价(词性)模式 |
4.6.2.3 名词广义配价(词性)模式 |
4.6.2.4 形容词广义配价(词性)模式 |
4.6.3 小结 |
4.7 广义配价(功能)模式的分布 |
4.7.1 引言 |
4.7.2 结果与分析 |
4.7.2.1 广义配价(功能)模式秩频分布 |
4.7.2.2 动词广义配价(功能)模式 |
4.7.2.3 名词广义配价(功能)模式 |
4.7.2.4 形容词广义配价(功能)模式 |
4.7.3 本节小结 |
4.8 位置的分布 |
4.8.1 引言 |
4.8.2 结果与讨论 |
4.8.2.1 位置1、2、3 的分布 |
4.8.2.2 句法功能在句中的相对位置分布 |
4.8.2.3 核心位置分布 |
4.8.3 本节小结 |
4.9 长度(句长)分布 |
4.9.1 引言 |
4.9.2 结果与讨论 |
4.9.2.1 长度和句长分布模型 |
4.9.2.2 长度和句长时序图 |
4.9.2.3 长度动链 |
4.9.3 本节小结 |
4.10 所在层级的分布 |
4.10.1 引言 |
4.10.2 研究方法 |
4.10.3 结果与讨论 |
4.10.3.1 层级数的秩频 |
4.10.3.2 层级与频次之间的关系 |
4.10.3.3 依存树树形典型代表 |
4.10.3.4 层级动链分布 |
4.10.3.5 层级动链长度分布 |
4.10.3.6 层级动链长度的动链分布 |
4.10.4 本节小结 |
4.11 树宽分布 |
4.11.1 引言 |
4.11.2 结果与分析 |
4.11.2.1 树宽秩频分布 |
4.11.2.2 树宽与频次之间的关系 |
4.11.2.3 树宽动链分布 |
4.11.2.4 一些树宽的分析 |
4.11.3 本节小结 |
4.12 树高分布 |
4.12.1 引言 |
4.12.2 结果和分析 |
4.12.2.1 树高秩频分布 |
4.12.2.2 树高与频次关系 |
4.12.3 本节小结 |
4.13 本章小结 |
5 探求关系——依存树结构特征探索 |
5.1 句长与依存树宽/高之间的关系 |
5.1.1 引言 |
5.1.2 结果与讨论 |
5.1.2.1 句长与依存树宽/树高 |
5.1.2.2 依存树宽和树高 |
5.1.2.3 句长、最宽层级以及宽度 |
5.1.3 本节小结 |
5.2 长度与句中词性、依存关系型符之间的关系 |
5.2.1 引言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2.1 长度与句中依存关系以及词性型符 |
5.2.2.2 依存关系型符以及词性型符之间的关系 |
5.2.3 本节小结 |
5.3 配价和长度、依存距离 |
5.3.1 引言 |
5.3.2 结果和分析 |
5.3.2.1 配价和子树长度 |
5.3.2.2 配价和依存距离 |
5.3.2.3 子树长度和|依存距离| |
5.3.2.4 协同模型更改为基于节点 |
5.3.3 本节小结 |
5.4 位置与长度 |
5.4.1 引言 |
5.4.2 结果与讨论 |
5.4.2.1 线性位置以及子树长度之间的关系 |
5.4.2.2 所在层级中的位置以及子树长度之间的关系 |
5.4.2.3 支配词下所在位置以及子树长度之间的关系 |
5.4.2.4 相同功能的词在第二层的位置与子树长度 |
5.4.2.5 更新模型 |
5.4.3 本节小结 |
5.5 所在层级与位置和长度 |
5.5.1 引言 |
5.5.2 结果与讨论 |
5.5.2.1 位置与所在层级 |
5.5.2.2 层级与子树长度 |
5.5.2.3 模型添加层级与位置和子树长度之间的关系 |
5.5.3 本节小结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索绪尔语言本体论视域下的符号观研究——以人们把所指等同于事物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解释、争论以及实质 |
二、索绪尔语言学、语言本体论、索绪尔的符号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
(一) 索绪尔语言学和语言本体论 |
(二) 语言本体论和索绪尔的符号学 |
三、本体论视域下的符号观及其缺陷 |
(一) 本体论视域下的符号观 |
1. 整体符号观。 |
2. 符号的任意性。 |
(二) 索绪尔语言符号观的缺陷 |
1. 整体符号观的缺陷。 |
2. 符号任意性的缺陷。 |
四、结语 |
(9)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研究 ——关于语言及语言学范式的现象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文献评述 |
1.4.1 任意性 |
1.4.2 线性原则 |
1.4.3 社会属性 |
1.4.4 哲学观 |
1.5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现象学还原—“指”的追问 |
2.1 索绪尔任意性观念的实质 |
2.1.1 索绪尔任意性观念的理论背景 |
2.1.2 索绪尔任意性观念的实质 |
2.2 任意性原则的现象学还原—“指”的意向性 |
2.2.1 胡塞尔意向性观念的探源 |
2.2.2 胡塞尔意向性观念的内涵 |
2.2.3 意向性:任意性原则的现象学本质 |
小结 |
第三章 语言符号线性特征的现象学还原—“时间性”的追问 |
3.1 语言线性特征的时间性—索绪尔视角 |
3.1.1 语言线性特征诠释种种 |
3.1.2 索绪尔线性特征观念的偏误 |
3.2 语言线性特征的现象学还原—内时间意识 |
3.2.1 内时间意识的缘起、构成及意义 |
3.2.2 语言线性特征的内时间意识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语言符号社会属性的现象学还原—“他者”的追问 |
4.1 索绪尔社会语言观源考 |
4.1.1 惠特尼与索绪尔—继承与突破 |
4.1.2 保罗与索绪尔—联系与对立 |
4.1.3 库尔德内与索绪尔—交流与互补 |
4.2 语言符号的社会属性及其认识论意义 |
4.2.1 语言符号的社会属性 |
4.2.2 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社会属性揭示的认识论价值 |
4.3 语言符号社会属性的现象学还原—先验交互主体间性 |
4.3.1 “自我”与“他者”—存在的认知论难题 |
4.3.2 语言社会属性的还原及其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语言学流派批判及现象学语言学 |
5.1 语言学流派的批判性分析 |
5.1.1 语言学的生物主义—生成语言学批判与反思 |
5.1.2 语言学的主观经验主义—认知语言学批判与反思 |
5.1.3 语言学的心理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学批判与反思 |
5.2 现象学语言学的内涵与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课堂话语研究: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回顾 |
(一)课堂话语研究的主要视角、议题及发现 |
(二)当前课堂话语研究的进展与困境 |
三、研究思路 |
(一)已有研究解决困境的尝试 |
(二)学术史:一种可能的解决路径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语言与话语理论:历程与趋势 |
一、语言与话语理论的宏观发展历程 |
(一)语言研究的“三阶段说” |
(二)语言研究的“五阶段说” |
二、语言与话语理论的发展趋势 |
(一)语言与话语概念的隐喻化 |
(二)对纯粹语言学的超越 |
(三)与多学科领域的高度互动 |
第二章 课堂话语研究:背景与缘起 |
一、课堂研究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
(一)从“应然”到“实然”:课堂研究的兴起 |
(二)从“物理时空”到“意义时空”:课堂理解的变迁 |
(三)从“控制论”到“互动论”:课堂教学与研究的范式转移 |
二、语言与话语视角下的课堂研究 |
(一)教育学语言与话语意识的自我觉醒 |
(二)语言与话语理论对教育问题的介入 |
小结:课堂话语研究的多元历史和脉络 |
第三章“过程—产出”范式的课堂话语研究 |
一、课堂话语研究的“过程—产出”范式:形成与基础 |
(一)教育研究对教学效果的持续追问 |
(二)对心理学研究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
(三)对教学过程描述框架的迫切需求 |
二、基于语言与话语的教学过程描述 |
(一)课堂互动的评分系统 |
(二)课堂互动的分类系统 |
三、基于语料库的课堂互动分析 |
(一)课堂互动分析的新路径:语料库方法 |
(二)语料库在课堂话语研究中的应用 |
(三)语料库方法的得与失 |
四、课堂话语研究的“过程—产出”范式:特征与局限 |
(一)科学主义与实证研究取向 |
(二)对课堂互动过程的精细分解 |
(三)数据驱动的知识生产方式 |
第四章“描述—解释”范式的课堂话语研究 |
一、课堂话语研究的“描述—解释”范式:形成与路径 |
(一)人类学交际民族志 |
(二)自然主义与解释学 |
(三)批判话语理论 |
(四)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课堂互动的话语模式:发现与争论 |
(一)IRF结构的发现与特征 |
(二)对IRF结构的解释与争论 |
三、课堂话语的权力与意识形态分析 |
(一)权力视角下的师生互动模式 |
(二)课堂情境中的“合法”话语 |
四、指向学习过程的课堂互动分析 |
(一)合作学习的课堂话语分析 |
(二)基于学科内容的互动分析 |
五、课堂话语研究的“描述—解释”范式:特征与局限 |
(一)课堂互动过程的整体描述 |
(二)解释教学过程的多元视角 |
(三)超越教学范畴的问题导向 |
第五章 课堂话语研究的脉络与再定位 |
一、课堂话语研究的脉络与演进 |
(一)课堂话语研究的学术进程 |
(二)课堂话语研究的范式转换 |
二、语言与话语理论与课堂研究的互动关系 |
(一)跨学科研究的三种关系模型 |
(二)语言与话语视角对课堂研究的贡献 |
(三)课堂话语研究对语言学问题的回答 |
三、课堂话语研究的再定位 |
(一)以范式互补取代范式之争? |
(二)走向教育/教学语言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关于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两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行政协议识别问题研究[D]. 何为.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2]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3]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研究[D]. 陶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索绪尔对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影响研究[D]. 张学文.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D]. 董兴彬.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国内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研究现状综述[J]. 刘小雪. 汉字文化, 2019(04)
- [7]基于依存关系的英汉句法协同模型研究[D]. 章红新. 浙江大学, 2018(08)
- [8]索绪尔语言本体论视域下的符号观研究——以人们把所指等同于事物为切入点[J]. 李文新.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8(06)
- [9]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研究 ——关于语言及语言学范式的现象学反思[D]. 谢刚. 吉林大学, 2018(04)
- [10]课堂话语研究:学术史的考察[D]. 黄山.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