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钢3号高炉喷煤系统改造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张福明[1](2019)在《中国高炉炼铁技术装备发展成就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近40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钢铁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中国高炉炼铁技术装备在大型化、现代化、高效化、长寿化等方面发展成就显着。2000年以来,一批5 000m3以上特大型高炉、500m2以上大型烧结机、7.63m超大容积焦炉和年产400万t/a以上大型球团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一系列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炼铁关键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取得重大应用成效。在技术装备大型化的同时,高炉富氧喷煤、无料钟炉顶、煤气干法除尘、顶燃式热风炉及高风温、高效低耗烧结技术、大型清洁炼焦技术等先进技术及其装备研发与应用成效显着,有力推动了炼铁技术装备进步。到21世纪中叶,中国钢铁工业格局和流程结构将发生重大变革,减量化、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将是未来一个时期炼铁技术装备的主要发展趋势。
邓孝天[2](2019)在《提高达钢5#高炉喷煤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炉喷煤是指在高炉在冶炼过程中,直接从风口向炉内喷吹经过研磨的煤粉的一种工艺,是高炉冶金工业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四川达钢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和试验适宜的煤种和合理的配煤比,以提高喷煤比,降低喷煤成本,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兰炭和干熄焦除尘灰作为相对廉价的固体燃料适量配入喷吹用煤,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本文通过对达钢现有喷吹用煤和兰炭、除尘灰的可磨性、燃烧性、爆炸性、反应性研究得出:(1)兰炭粉煤达到了达钢高炉喷吹用煤的标准,可以在达钢高炉进行混合喷吹。但是兰炭粉煤的水分高,灰分高、恒容低位发热值低、可磨性较差,单混合喷吹比例应≤20%。(2)干熄焦除尘灰的反应性、燃烧性、可磨性都较差,但从节约成本,利用废弃资源的角度出发,5%的配加比例是合理的。(3)经过工业试验证明,20%兰炭粉煤+45%恒大煤+30%瑞升烟煤+5%干熄焦除尘灰的混合煤配比确实具备良好的经济性能及喷吹性能。(4)20%兰炭粉煤+45%恒大煤+30%瑞升烟煤+5%干熄焦除尘灰的混合煤配煤方案在在粒度组成为小于200目的比例为60%,水分含量1%及富氧2-3%的条件下能达到最好的燃烧效率。(5)在为期一个月的工业试验过程中,5#高炉采用了20%兰炭粉煤+45%恒大煤+30%瑞升烟煤+5%干熄焦除尘灰的混合煤配煤方案,经济技术指标有较大的提升,综合燃料比降低了1.69kg/t;焦比降低了7.18kg/t;喷煤比提高了5.48kg/t。5#高炉使用混合煤试验方案每年能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则为1566万元。
TISCO;[3](2018)在《发扬工匠精神 不断创新 为“中国制造”作出更大贡献》文中研究说明太钢始建于1934年,前身为西北炼钢厂。伴随着改革开放,太钢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7年与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相比,太钢钢产量从94.02万吨增加到1050.26万吨,其中不锈钢从4093吨增加到413.64万吨,成为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全球不锈钢领军企业。一、技术装备不断升级更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太钢开始加大基建投资规模。"六五"期间,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安装的第一台氩氧精炼炉,于1983年9月17日在太钢正式投
蔡文淼[4](2015)在《高炉喷吹半焦的冶金性能试验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炉喷煤是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喷煤量的持续上升,为进一步降低喷煤成本,钢铁企业试图寻找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煤种。半焦以其优良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逐渐被各大钢铁企业所采用。结合相关理论和试验研究,本文选取烟煤、无烟煤、天元半焦、富油半焦和科林斯达半焦5种试样。通过对试样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灰分组成及灰熔点特性、可磨性指数、爆炸性、着火点、燃烧性能和反应性能等相关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结合试样燃烧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确定适宜的半焦配加量,以达到最佳的喷吹效果和实现半焦资源的高效利用。对高炉喷吹用煤和半焦的基础物化性能研究可以得出:3种半焦均无粘结性,可用于高炉喷吹,并且硫含量低,有利于降低高炉的硫负荷。但是高炉喷吹用半焦的灰分含量比较高,氢含量和发热值都相对较低,会导致高炉在风口区域的理论燃烧温度有所降低。同时,3种半焦的可磨性指数都相对较低,这对提高磨机产量是不利的,并且不利于降低磨煤机功耗。高炉喷吹用煤和半焦的燃烧性能、反应性能和输送性能是选择喷吹用煤的重要指标。对于燃烧性能、反应性能和输送性能差的煤粉,可以通过合理的配煤以实现高炉喷吹煤粉的性能要求。本文运用热重法研究分析试样的燃烧性能和反应性能,并从燃烧动力学入手,深入考察半焦的燃烧机理。结果表明:配加半焦后,混合试样的燃烧性能和反应性能随半焦配加量的增加而有所改善,但半焦配加量超过50%时,混合试样的燃烧性能和反应性能变化趋于平缓;燃烧动力学方面,半焦配加量超过50%时,混合试样的表观活化能迅速增加。根据煤和半焦各自的化学组成特征,结合试验研究,高炉喷吹混煤不但能够改善单一试样的性能,并且能够扩大喷吹煤种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中配加天元半焦、富油半焦和科林斯达半焦3种半焦可用于高炉喷吹,并且混合试样可以获得更优良的冶金性能。半焦配加量增加后,不利于改善煤粉的输送过程和在高炉风口回旋区的燃烧过程。综合考虑混合试样在高炉喷吹条件下的燃烧过程和输送过程,以及在高炉冶炼过程中未燃煤粉的消耗能力、煤焦置换比、高炉燃料比以及生铁生产成本等。结合燃烧动力学,可以得出煤中半焦的适宜配加量可达40%左右。
周飞,俞金城,彭黎明[5](2014)在《安徽长江钢铁公司3号1080m3高炉喷煤设计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安徽长江钢铁公司二期技改工程的3号高炉喷煤设施的技术装备及工艺特点,一些先进的技术在本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如热风炉废烟气回收利用技术、采用泄压风机取代仓顶除尘器工艺技术、3罐并列的喷吹罐组应用、单总管加炉前单分配器的浓相输送技术等。上述技术的成功应用与技术改造,为该高炉实现快速达产、节能降耗创造了良好条件。
邓勇[6](2014)在《云南省某钢厂高炉最佳煤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炉喷煤是现代高炉进行下部调剂的主要方法之一。所谓高炉喷煤,就是将煤粉颗粒磨细后从风口直接喷吹进入高炉。研究高炉喷煤对于降低炼铁成本、强化冶炼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炉生产中,常用单位生铁的喷煤量,即煤比这一指标来衡量喷煤情况。虽然喷煤能给高炉带来经济效益,但煤比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煤气利用率变差、煤焦置换比下降,甚至会产生悬料、难行等事故,严重影响高炉冶炼过程。因此,煤比并非越大越好,每个高炉都存在一个煤比平衡点,把平衡点的煤比定义为最佳煤比,在最佳煤比冶炼下的高炉经济效益最大。本文首先建立了高炉喷煤的物理模型,利用物理模型结合高炉中复杂的化学反应,通过公式推导建立了高炉喷煤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云南省某钢厂1号高炉的现场数据和操作记录,通过计算分析了目前1号高炉喷煤后对各个指标的影响以及各指标对煤比的限制关系。过程及结果如下:结合煤比增加情况,通过计算理论燃烧温度,得到理论燃烧温度随着煤比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鼓风动能的数值,得到煤比增加后,鼓风动能增大的结果;利用建立的风口回旋区和死料柱的数学模型,计算了风口回旋区的形状和死料柱的高度;利用喷煤后需要风温进行热量补偿的公式,计算出风温了提高后可以增加的煤比;计算了富氧与煤比的关系;利用1号高炉全焦冶炼时作为基准期,计算了煤比增加后的置换比,并分析了焦比和燃料比的变化情况;通过对炉顶煤气成分的检测,计算出了1号高炉的煤气利用率;分析了未燃煤粉在1号高炉内的行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效益指数的概念,建立了综合效益指数的计算公式,利用公式计算出了综合效益指数的数值,并结合煤比的变化得到了综合效益指数的变化规律。结合喷煤后各个因素对高炉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到结论:在目前工艺条件下,1号高炉的最佳煤比为150kg/t左右。通过系统计算1号高炉的最佳煤比,建立了一个计算高炉最佳煤比的系统方法。结合1号高炉的原料情况,提出了1号高炉提高最佳煤比的具体改进措施。最后,通过建立的煤气流数学模型,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喷煤后的高炉煤气流分布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模拟结果与结论吻合。
张寿荣,于仲洁[7](2014)在《中国炼铁技术60年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了中国60多年来炼铁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国炼铁工业的发展可分为奠定基础、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3个阶段。分析了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在资源、能耗、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中国炼铁工业未来的发展。
孟祥龙,张福明,曹朝真[8](2014)在《首钢高炉喷煤技术发展与创新》文中研究说明首钢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在国内率先开始了高炉喷煤的工业尝试,在随后几十年时间里,先后经历了几个具有不同时期特点的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高炉不断大型化的趋势,与大型高炉相配套的制粉喷煤系统相继在首钢的迁钢和京唐等地获得应用。如今,整合了浓相长距离输送、风口均匀喷吹、全自动控制等技术的具有首钢特色的大型高炉喷煤系统已在首钢广泛应用。
郄亚娜[9](2014)在《喷吹煤造气高炉煤气流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为降低冶炼成本,目前高炉多采用喷吹煤粉工艺以降低焦炭的入炉比例。为提高喷煤量和煤粉燃烧率,现已在提高喷吹煤粉技术和改进设备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不过,对于高炉冶炼而言,喷吹煤粉也给冶炼带来某些不利影响。课题组于2003年提出了高炉喷吹煤造气新工艺,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该工艺主要是把从狭小的风口喷煤改为炉外造气,向高炉喷入煤造气。新工艺以喷吹煤造气代替喷吹煤粉,可以减小高炉冶炼的复杂程度,避免喷煤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计算流体力学(CFD)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法,计算得到喷吹煤造气高炉内煤气流分布特点。分别以高炉下部和高炉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高炉下部风口区域和高炉整体二维数学模型。根据高炉内煤气流流动特点,建立守恒方程。利用双欧拉模型模拟高炉下部风口回旋区的形成过程及风速对回旋区的深度和高度的影响。回旋区大小随风速提高而增大,但无论风速大小,回旋区都1.0s后趋于稳定;全焦冶炼条件下,风口回旋区气相沿风口中心线O2逐渐消失,CO2先升高后降低,同时伴随着大量CO生成;在喷吹煤造气工艺中,高炉下部热量补偿有两种途径,即提高富氧率和提高煤造气温度。将这两种途径有效结合对高炉下部热量补偿更有效;高炉整体数学模型中考虑了回旋区、死料柱、滴落带、块状带等的影响,实现了煤气流动与传热的相互耦合,得到了炉内煤气流场、温度场、压力场的变化规律及软熔带的位置等;喷吹煤造气时,固定煤造气中CO含量,炉内温度随H2含量的增高而降低,但H2含量超过15%后炉内温度变化减慢;固定煤造气中H2含量,炉内温度随CO含量提高而有所上升。
王志[10](2013)在《干熄焦除尘灰的高炉喷吹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高炉炼铁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焦炭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于焦炭对高炉炼铁的必要性和炼焦煤资源的短缺,高炉生产者开始尝试用其它燃料来代替焦炭。高炉生产者已经开发了多种燃料进行喷吹来代替部分焦炭,这些喷吹的燃料包括油、煤粉和天然气,而高炉喷煤是最有效的减少高炉焦炭消耗的技术。在过去的十年,高炉喷煤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并且成为了一种十分成熟的技术。高炉喷煤比不断增加,而适合高炉喷吹的无烟煤资源是有限的。近年来,干熄焦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干熄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干熄焦除尘灰。干熄焦除尘灰与无烟煤化学组成非常相似,而且干熄焦除尘灰的粒度与高炉喷吹的煤粉粒度也非常接近。因此,可以探索干熄焦除尘灰代替部分无烟煤进行高炉喷吹的可行性。干熄焦除尘灰用来高炉喷吹不仅可以节约无烟煤资源,降低炼铁成本,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由于干熄焦除尘灰明显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优势,研究干熄焦除尘灰的高炉喷吹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课题试验煤种是某大型钢铁企业提供的3种高炉喷吹用煤及干熄焦除尘灰,设定了7种混合煤方案。根据该钢铁企业高炉喷吹效果发现影响喷吹效果的指标主要是煤粉的反应性及燃烧性,而煤的可磨性好坏是影响制粉成本的主要因素。因此,本试验研究内容为4种单种煤及7种混合煤的可磨性、反应性及燃烧性研究,最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选出最佳的配煤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干熄焦除尘灰与其余3种单种煤相比,其可磨性、反应性和燃烧性都相对较差。如果混合煤中配入适当比例的干熄焦除尘灰,对混合煤的喷吹性能影响很小。初步研究表明:干熄焦除尘灰配入混合煤的比例小于5%时是可以用来高炉喷吹的。
二、太钢3号高炉喷煤系统改造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钢3号高炉喷煤系统改造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炉炼铁技术装备发展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发展现状 |
2.1 高炉 |
2.2 烧结 |
2.3 球团 |
2.4 焦化 |
3 主要技术创新成就 |
3.1 富氧喷煤技术 |
3.2 高效长寿技术 |
3.3 高风温技术 |
3.4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 |
3.5 高效低耗烧结技术 |
3.6 球团技术 |
3.7 大型高效焦化技术 |
4 发展趋势与展望 |
4.1 技术装备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4.2 总体发展趋势 |
4.3 产业发展格局 |
5 结语 |
(2)提高达钢5#高炉喷煤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炉喷煤的意义和发展现状 |
1.1.1 高炉喷煤的意义 |
1.1.2 国内外高炉喷煤的发展与现状 |
1.2 高炉喷煤对煤粉的要求 |
1.2.1 高炉喷吹的煤种 |
1.2.2 高炉喷吹用煤的工艺性能 |
1.2.3 性能要求 |
1.3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背景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炉喷煤基础理论研究 |
2.1 喷煤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
2.1.1 煤粉燃烧对风口回旋区的影响 |
2.1.2 不同煤种气化能力 |
2.1.3 未燃煤粉气化对高炉冶炼过程影响 |
2.2 煤粉在高炉内的燃烧及特点 |
2.2.1 未燃煤粉在高炉内的行为研究 |
2.2.2 高炉内煤粉的燃烧特点 |
2.3 喷煤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
2.3.1 对炉缸煤气量和燃烧带的影响 |
2.3.2 对理论燃烧温度影响 |
2.3.3 对料柱阻损和热交换影响 |
2.3.4 喷煤对铁矿石还原的影响 |
3 达钢喷吹用煤的物理化学性能 |
3.1 达钢喷吹用煤的试验煤样 |
3.2 煤的可磨性能试验设备及方法 |
3.2.1 实验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3 煤的燃烧性试验研究设备及方法 |
3.3.1 实验设备 |
3.3.2 燃烧率的测定方法 |
3.3.3 煤粉燃烧率 |
3.3.4 实验方案 |
3.4 爆炸性试验的设备及方法 |
3.4.1 实验原理、设备及方法 |
3.5 煤的反应性试验研究设备及方法 |
3.5.1 煤粉气化原理 |
3.5.2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可磨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1 单种煤数据 |
4.1.2 单种煤可磨性试验数据分析 |
4.1.3 混合煤可磨性试验数据 |
4.1.4 混合煤可磨性试验数据分析 |
4.1.5 小结 |
4.2 燃烧性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单种煤燃烧性的试验数据 |
4.2.2 单种煤燃烧性的试验数据分析 |
4.2.3 混合煤燃烧性的试验数据 |
4.2.4 混合煤燃烧性的数据分析 |
4.2.5 小结 |
4.3 爆炸性试验结果分析 |
4.3.1 单种煤爆炸性试验数据 |
4.3.2 单种煤爆炸性数据分析 |
4.3.3 混合煤爆炸性试验数据 |
4.3.4 混合煤爆炸性数据分析 |
4.3.5 小结 |
4.4 反应性试验结果分析 |
4.4.1 单种煤试验煤样粒度分布 |
4.4.2 单种煤反应性试验结果 |
4.4.3 单种煤反应性试验数据分析 |
4.4.4 反应后损失率 |
4.4.5 混合煤反应性试验结果 |
4.4.6 混合煤反应性试验数据分析 |
4.4.7 混合煤反应后的损失率 |
4.4.8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混合煤的优化选择及工业试验 |
5.1 混合煤试验方案经济性评价 |
5.2 混合煤试验综合性能评价 |
5.3 混合煤其他条件下的燃烧性能 |
5.3.1 混合煤不同粒度的燃烧试验方案 |
5.3.2 混合煤不同粒度的燃烧试验数据及分析 |
5.3.3 达钢喷吹用混合煤煤粉粒度的选择 |
5.3.4 混合煤不同水分含量的燃烧试验方案 |
5.3.5 混合煤不同水分含量的燃烧试验数据及分析 |
5.3.6 达钢喷吹用混合煤煤粉水分的选择 |
5.3.7 混合煤不同富氧条件的燃烧试验方案 |
5.3.8 混合煤不同富氧条件的燃烧试验数据及分析 |
5.3.9 达钢喷吹用混合煤富氧率的选择 |
5.4 达钢影响喷煤比的因素 |
5.4.1 达钢5#高炉喷煤现状 |
5.4.2 5#高炉影响喷煤比的因素 |
5.4.3 5#高炉提高煤比的措施 |
5.5 工业试验过程及指标 |
5.6 试验方案经济效益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6.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发扬工匠精神 不断创新 为“中国制造”作出更大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术装备不断升级更新 |
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持续变革 |
三、不断完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体系 |
四、做强以不锈钢为首的钢铁主业 |
五、绿色发展和绿色产品 |
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
七、新起点上的新展望 |
(4)高炉喷吹半焦的冶金性能试验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喷煤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1.1 国外喷煤技术的发展 |
1.1.2 国内喷煤技术的发展 |
1.1.3 喷煤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 高炉喷煤的意义 |
1.3 高炉喷吹用煤 |
1.3.1 我国煤炭的分类 |
1.3.2 高炉喷吹用煤的种类 |
1.3.3 喷吹用煤的基础性能 |
1.3.4 煤粉的混合喷吹 |
1.4 高炉喷吹半焦的研究现状 |
1.5 高炉喷吹半焦的意义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2 高炉喷吹用半焦 |
2.1 生产半焦用煤 |
2.2 半焦的生产工艺流程 |
2.3 半焦的性质和用途 |
3 高炉喷吹用煤和半焦的试验研究 |
3.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3.2 灰分组成及灰熔点特性 |
3.2.1 灰分组成 |
3.2.2 灰熔点特性 |
3.3 高炉喷吹用煤和半焦的可磨性 |
3.3.1 试验设备 |
3.3.2 试验方法 |
3.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高炉喷吹用煤和半焦的着火点 |
3.4.1 试验设备 |
3.4.2 试验方法 |
3.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高炉喷吹用煤和半焦的爆炸性 |
3.5.1 试验设备 |
3.5.2 试验方法 |
3.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 高炉喷吹用煤和半焦的流动性 |
3.6.1 试验设备 |
3.6.2 试验方法 |
3.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高炉喷吹用煤和半焦的热重分析 |
4.1 燃烧性能研究分析 |
4.1.1 试验设备 |
4.1.2 试验方法 |
4.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燃烧动力学研究 |
4.2.1 热分析动力学表达式 |
4.2.2 动力学参数的处理方法 |
4.2.3 动力学参数的求解与分析 |
4.3 反应性能研究分析 |
4.3.1 试验设备 |
4.3.2 试验方法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部分试验数据 |
附录Ⅱ CARR指数及评价 |
附录Ⅲ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5)安徽长江钢铁公司3号1080m3高炉喷煤设计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配置概述 |
2 工艺设计特点 |
2.1 热风炉废烟气的利用 |
2.2 泄压风机取代仓顶除尘器技术 |
2.3 3罐并列的喷吹罐组设计 |
2.4 单总管加单分配器输送技术 |
3 过程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特点 |
3.1 过程检测 |
3.2 控制系统 |
3.2.1 喷吹罐全自动倒罐 |
3.2.2 全自动喷吹 |
3.2.3 事故状态下的安全联锁 |
4 生产实践 |
5 结语 |
(6)云南省某钢厂高炉最佳煤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炉炼铁过程 |
1.2 高炉喷煤 |
1.3 高炉喷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喷煤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
1.3.2 喷煤冶炼特点的研究 |
1.3.3 合理煤比的研究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高炉喷煤数理模型 |
2.1 1号高炉本体 |
2.2 数学模型 |
2.2.1 高炉喷煤计算模型 |
2.2.2 高炉风口回旋区的数学模型 |
2.2.3 高炉死料柱的数学模型 |
2.2.4 高炉煤气流的数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钢厂1号高炉喷煤现状及最佳煤比的确定 |
3.1 1号高炉的生产现状和喷煤水平 |
3.1.1 高炉的装备特点 |
3.1.2 高炉的生产现状 |
3.1.3 高炉的喷煤水平 |
3.2 1号高炉最佳煤比的确定 |
3.2.1 喷煤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 |
3.2.2 喷煤对鼓风动能的影响 |
3.2.3 喷煤后风口回旋区及料柱压力的变化 |
3.2.4 风温与煤比的关系 |
3.2.5 富氧率与煤比的关系 |
3.2.6 煤比与焦比燃料比的关系 |
3.2.7 煤气利用率与煤比的关系 |
3.2.8 对未燃煤粉的研究 |
3.2.9 用综合效益分析法计算最佳煤比 |
3.2.10 综合分析最佳煤比 |
3.3 计算高炉最佳煤比的系统方法 |
3.4 达到最佳煤比的措施 |
3.4.1 磨煤系统和喷吹系统的能力 |
3.4.2 原料的质量 |
3.4.3 上下部调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煤后煤气流的数值模拟 |
4.1 喷煤后煤气流分布的重要性 |
4.2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简介 |
4.3 计算模拟过程 |
4.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1 云图和矢量图分析 |
4.4.2 沿着高炉高度方向点线图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中国炼铁技术60年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炼铁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
1.1 奠定基础阶段 |
1.1.1 恢复生产时期 |
1.1.2 学习前苏联技术时期 |
1.1.3“大跃进”时期 |
1.1.4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1.1.5 独立发展时期 |
1.1.6“文革”时期 |
1.2 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阶段 |
1.2.1 宝钢炼铁技术引进 |
1.2.2 武钢3 200 m3高炉建设 |
1.2.3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企业技术改造 |
1.3 自主创新阶段 |
1.3.1 大批新炼铁装备建成投产, 设备大型化、现代化加速 |
1.3.2 京唐5 500 m3高炉的设计建设 |
1.3.3 炼铁系统的技术进步 |
2 中国高炉炼铁存在问题和未来展望 |
2.1 存在的问题 |
2.1.1 国内自然资源短缺 |
2.1.2 能耗水平过高 |
2.1.3 对环境的严重影响 |
2.2 未来发展的展望 |
(9)喷吹煤造气高炉煤气流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 |
1.1.1 高炉炼铁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 |
1.1.2 高炉炼铁面临的新挑战 |
1.1.3 高炉炼铁工艺的新发展 |
1.2 高炉喷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喷煤发展现状 |
1.2.2 国内高炉喷煤现状 |
1.2.3 高炉喷煤存在的问题 |
1.3 高炉喷吹新工艺研究进展 |
1.3.1 高炉喷吹塑料 |
1.3.2 喷吹天然气 |
1.3.3 全氧混合喷吹 |
1.3.4 喷吹焦炉煤气 |
1.3.5 高炉炉顶煤气循环利用 |
1.3.6 高炉喷吹煤造气新工艺 |
1.4 数值模拟在高炉冶炼中的应用 |
1.4.1 数值模拟应用于高炉炼铁过程的必要性 |
1.4.2 高炉数值模拟现状 |
1.5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炉内煤气流流动特点及模拟方法 |
2.1 高炉内煤气流的主要影响因素 |
2.1.1 装料制度的影响 |
2.1.2 风口回旋区及死料柱的影响 |
2.1.3 软熔带的影响 |
2.2 计算流体力学简述 |
2.3 计算流体力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
2.3.1 前处理 |
2.3.2 求解 |
2.3.3 后处理 |
2.4 本课题中模型的选择 |
第3章 高炉下部风口区域数值模拟 |
3.1 高炉风口回旋区形成过程模拟 |
3.1.1 气固两相流模型的选择 |
3.1.2 多孔介质模型处理固相颗粒 |
3.1.3 基本假设 |
3.1.4 建立物理模型 |
3.1.5 控制方程 |
3.1.6 边界条件 |
3.1.7 计算模拟过程 |
3.1.8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2 高炉全焦冶炼回旋区燃烧现象数值模拟 |
3.2.1 基本假设 |
3.2.2 控制方程 |
3.2.3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2.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3 喷吹煤造气风口前热量补偿 |
3.3.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3.3.2 基本假设 |
3.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炉煤气流动数值模拟 |
4.1 基本假设 |
4.2 高炉物理模型 |
4.3 高炉内区域的划分 |
4.4 控制方程 |
4.5 求解参数条件 |
4.6 边界条件 |
4.7 求解过程 |
4.8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9 喷吹煤造气高炉炉内温度分布 |
4.10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干熄焦除尘灰的高炉喷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高炉喷煤的出现 |
1.2 高炉喷煤的意义 |
1.3 高炉喷煤的发展 |
1.3.1 国外高炉喷煤技术发展概况 |
1.3.2 国内高炉喷煤技术发展概况 |
1.4 高炉喷吹用煤的工艺性能指标 |
1.4.1 煤的可磨性 |
1.4.2 煤的反应性 |
1.4.3 煤的燃烧性 |
1.4.4 煤的流动性 |
1.4.5 煤的爆炸性 |
1.4.6 煤灰熔融性 |
1.4.7 煤的发热量 |
1.4.8 煤的灰分含量 |
1.5 高炉喷吹对煤的性能要求 |
1.5.1 原煤性能的要求 |
1.5.2 制备煤粉的质量要求 |
1.6 高炉喷吹混合煤的优势 |
1.6.1 高炉喷吹的煤种 |
1.6.2 高炉喷吹混合煤 |
1.7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
1.7.1 干熄焦除尘灰的来源及应用 |
1.7.2 高炉喷吹干熄焦除尘灰 |
1.7.3 课题的提出 |
1.7.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设备与方法 |
2.1 试验煤样 |
2.2 可磨性试验设备及方法 |
2.2.1 可磨性试验设备 |
2.2.2 煤样制粉系统 |
2.2.3 可磨性试验步骤 |
2.3 反应性试验设备及方法 |
2.3.1 煤气化原理 |
2.3.2 反应性试验设备 |
2.3.3 反应性试验步骤 |
2.4 燃烧性试验设备及方法 |
2.4.1 燃烧性试验条件 |
2.4.2 热重分析原理 |
2.4.3 燃烧性试验步骤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可磨性试验结果分析 |
3.1.1 单种煤可磨性试验数据 |
3.1.2 单种煤可磨性数据分析 |
3.1.3 混合煤可磨性试验数据 |
3.1.4 混合煤可磨性数据分析 |
3.1.5 小结 |
3.2 反应性试验结果分析 |
3.2.1 试验煤样粒度分布 |
3.2.2 单种煤对 CO2反应性结果 |
3.2.3 单种煤反应后的损失率 |
3.2.4 混合煤对 CO2反应性结果 |
3.2.5 混合煤反应后的损失率 |
3.2.6 小结 |
3.3 燃烧性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单种煤燃烧性试验数据 |
3.3.2 单种煤的着火温度 |
3.3.3 单种煤的燃尽时间与燃尽温度 |
3.3.4 单种煤的综合燃烧性能 |
3.3.5 混合煤燃烧性试验数据 |
3.3.6 混合煤的着火温度 |
3.3.7 混合煤的燃尽时间与燃尽温度 |
3.3.8 混合煤的综合燃烧性能 |
3.3.9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混合煤喷吹性能评价 |
4.1.1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2 混合煤方案评价 |
4.1.3 评价结果分析 |
4.2 结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太钢3号高炉喷煤系统改造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炉炼铁技术装备发展成就与展望[J]. 张福明. 钢铁, 2019(11)
- [2]提高达钢5#高炉喷煤量的研究[D]. 邓孝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发扬工匠精神 不断创新 为“中国制造”作出更大贡献[J]. TISCO;. 中国钢铁业, 2018(10)
- [4]高炉喷吹半焦的冶金性能试验及研究[D]. 蔡文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6)
- [5]安徽长江钢铁公司3号1080m3高炉喷煤设计特点[J]. 周飞,俞金城,彭黎明. 中国冶金, 2014(11)
- [6]云南省某钢厂高炉最佳煤比的研究[D]. 邓勇.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5)
- [7]中国炼铁技术60年的发展[J]. 张寿荣,于仲洁. 钢铁, 2014(07)
- [8]首钢高炉喷煤技术发展与创新[J]. 孟祥龙,张福明,曹朝真. 中国冶金, 2014(03)
- [9]喷吹煤造气高炉煤气流数值模拟[D]. 郄亚娜. 河北联合大学, 2014(07)
- [10]干熄焦除尘灰的高炉喷吹性能研究[D]. 王志. 武汉科技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