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ecological sequence of Hipparion fauna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Neogene(论文文献综述)
李维东[1](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刘实航[2](2019)在《吕梁山西麓柳林地区晚中新世-上新世磁性地层学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地区保存着连续完整的新近纪风成红粘土沉积序列,其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与古环境信息,是了解亚洲内陆干旱化形成与发展和东亚季风发展演化的重要载体。吕梁山位于黄土高原东侧,其西麓红粘土堆积序列中底部普遍存在砂砾石层和化石层等水成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很好地指示出中新世-上新世内吕梁山隆升以及山前盆地演化阶段,红粘土上部未受到外部因素干扰的沉积序列则记录了黄土高原东部地区粉尘堆积变化、生态环境特征以及气候变化事件。本文通过对吕梁山西麓地区柳林县复兴村红粘土剖面开展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获得了复兴剖面新的磁性地层学结果。在此基础上整合之前学者的研究资料,对于中新世-上新世内吕梁山构造变化、柳林地区古环境演变有了新的认识,并对黄土高原六盘山东西部地区红粘土堆积起始时间差异原因进行探讨。初步结果如下:1.系统岩石磁学结果表明,复兴红粘土剖面的磁性矿物主要为准单畴(PSD)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且含有一定的赤铁矿;2.通过磁性地层学研究,确定了柳林复兴红粘土剖面记录了晚中新世和上新世C2An.2n-C3Bn的极性带序列,年代跨度约为7.2-3.1 Ma。剖面涵盖了保德组(约7.2-5.33 Ma)和静乐组(5.33-3.1 Ma)两个地层单元。通过磁性地层年代控制点,得出底部两层化石层年龄分别为6.4-6.3Ma和5.8-5.7Ma,这与周边地区红粘土剖面中哺乳动物化石层的年代较为吻合,同样也确保了本文古地磁年代的准确性;3.复兴剖面红粘土沉积序列中存在三层砾石层,分别为前人研究过的复兴剖面约37 m处较厚的砾石层,51.6 m处较厚的砾石层,以及17.6 m处存在间断的砾石层。其年代分别约为6.25-6.2 Ma、5.75-5.5 Ma和3.9 Ma。三层砾石层主要由灰岩和砂岩组成磨圆度较好。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底部6.25-6.2 Ma和5.75-5.5 Ma两层砾石层指示了在该时期吕梁山发生了两次快速隆升事件。最上部3.9 Ma砾石层更多代表了吕梁山在此期间受到强烈风化剥蚀作用,当然也不排除构造因素的影响;4.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地质资料整理,在黄土高原六盘山以东地区红粘土剖面底界年龄普遍集中在8.1 Ma左右,而黄土高原六盘山以西地区红粘土底界年龄为25-22Ma。而在更西部的亚洲内陆,例如阿尔金地区、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国西南部等地区,则保存有始新世和渐新世的风尘红粘土沉积。通过整理前人研究结果以及文章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造成黄土高原东西沉积起始差异的原因主要有:1)在渐新世-早中新世青藏高原隆升使中国西部出现大范围干旱化区,这为西部风成红粘土堆积提供了物源;2)青藏高原使西风带产生狭管效应致使粉尘穿过青藏高原地区峡谷进入宽阔区域后动能减弱迅速沉积;3)青藏高原北部隆升(15-5 Ma)加强了西伯利亚高压使其不断壮大最终穿过西风以及地形阻隔在黄土高原东部沉积;4)西北地区干旱化更加剧烈造成干旱化面积扩大,六盘山隆升、鄂尔多斯夷平面消失,东部沉降为粉尘堆积提供了良好的沉积环境。
李杨璠[3](2017)在《陕西府谷喇嘛沟动物群晚中新世三趾马化石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西省府谷县老高川乡的王大夫梁剖面堪称陕北“三趾马红土”的代表性剖面,在同一地点采集到3个不同层位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数千件,材料丰富、保存较为完好。是中国晚中新世-早上新世地史时期非常重要的化石宝库,也是这一时期地层学、化石埋藏学以及古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窗口。作为新生代地层中最重要的化石物种之一,三趾马类(Hipparionine)因其标准化石的属性对生物演化、地层学、古生态学和古地理学等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对产自该剖面下化石层——被命名为喇嘛沟动物群的近百件三趾马属(Hipparion)化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对喇嘛沟动物群、地质年龄约为7.4 Ma的28件三趾马头骨和下颌骨,以及26件/组头后骨骼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研究:(1)对化石材料进行了化石描述和摄影记录;(2)将本地材料与收藏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VPP)的亲缘关系较近属种进行了详细对比。得出结论:(1)经过详细形态鉴定,这些化石材料全部属于贾氏三趾马(Hipparion chiai);(2)这些材料都是贾氏三趾马,但与产自蓝田地区灞河组的贾氏三趾马表现出明显且稳定的细小差别,结合时代先后顺序总结出演化规律;(3)通过古三趾马亚属成员间的比较得出该亚属性状演化的极性和方向,也展示出这个亚属和三趾马亚属成员之间的联系,喇嘛沟动物群的贾氏三趾马很可能是贾氏三趾马与腔脊三趾马中间的过渡类型。种内变异幅度大,种间区别不明显一直使三趾马分类学研究困难重重,颊齿冠面特征随磨蚀出现的年龄变异是形成种内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对28件头骨和下颌骨化石研究发现,它们的年龄分布可以形成较为连续的个体发育序列。通过对这些化石所含齿列进行观察,我们总结出上下颊齿前后齿壁及上颊齿后窝后壁的开放时间、次附尖位置变化、原尖、次尖外形变化等一系列年龄变异规律。同时采用CT技术,结合4枚孤立上颊齿和2枚下颊齿的传统切片观察,对我们总结出的规律进行了验证。这些规律是我们将喇嘛沟动物群原来鉴定的贾氏三趾马(H.chiai)和腔脊三趾马三趾马相似种(H.cf.coelophyes)修订为贾氏三趾马(H.chiai)的重要依据;同时借助这些规律排除年龄变异的干扰从而体现真正的种间差别,揭示出古三趾马亚属演化过程中性状演化的极性方向。最后我们根据喇嘛沟动物群三趾马的运动功能学以及食草动物牙齿化石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对喇嘛沟动物群的生态环境及气候背景进行了复原,得出结论:(1)7.4 Ma的府谷地区是由C3植物占主导的开放草原生态环境;(2)这里气候温和,降水受亚洲季风控制,处于夏季季风影响范围西部边界的西侧。
刘振山[4](2016)在《陕北黄土地貌分类及黄土地层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和实施,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农牧业生产基地和旅游基地,陕北地区的工程活动正在不断加强。但是,对于陕北地区黄土的区域工程性质研究还很少。作为工程地质条件必不可少因素的黄土地貌和黄土地层,也应是陕北黄土工程地质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考察,研究了陕北黄土地貌分类体系和黄土地层的基本特征。首先,在总结了黄土地貌主要成因,确定了黄土地貌的分类原则的基础上,对陕北的黄土地貌类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新的陕北黄土地貌分类体系。该分类体系兼顾了全面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接着明确了第四系各时代的划分界线,确定了陕北黄土地层序列划分应该遵守的标准。最后按照三条野外调查路线,研究了陕北地区部分典型黄土地层剖面,总结了三条路线上黄土剖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整个陕北黄土地层在黄土层、古土壤层、标志层、厚度、粒度等方面的规律。本研究结果为陕北的黄土工程建设提供了地质参考和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惠争闯[5](201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天水盆地中新世孢粉记录及其环境变化研究》文中提出新生代以来,全球环境最突出的变化是温度的阶段性急剧下降和两极冰盖的形成。亚洲最为显着的地质环境变化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季风环境的形成、亚洲内陆的干旱化。这些全球性意义的重大环境事件发生的时代、原因和机理是地球科学诸多研究领域共同关心、但未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青藏高原东北缘天水盆地位于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北内陆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的交汇地带,并处“季风三角区”的顶点部位,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同时区内新近纪地层广泛发育,记录着该区新近纪环境变化的信息。研究显示,六盘山以东的红黏土形成的最早年龄为8 Ma左右,而以西临夏盆地中新世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并且动植物化石记录都表明在中新世早-中期气候温暖湿润、晚中新世以来气候干旱化。而近年Guoet al. (2002)通过对天水地区秦安郭家镇一带新近纪红层(底界年代为22 Ma左右)的粒度、矿物组合和磁化率的研究认为其为风尘沉积,从而推断亚洲内陆干旱化在22 Ma以前就已经开始。基于上述问题,鉴于天水盆地缺乏系统的有效气候环境代用指标-孢粉学方面的研究,本文选取已有高精度古地磁年代控制的崖湾剖面进行系统的孢粉学研究,获得了17.1-6.1 Ma的孢粉记录,在孢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崖湾剖面孢粉记录显示,研究区17.1~6.1 Ma期间古环境分别在14.7 Ma、11.7 Ma、8.5 Ma发生了三次转变:17.1~14.7 Ma植被是以榆属(Ulmus)、栎属(Qercus)和桦属(Betula)为主的暖温带阔叶林,同时具有向北亚热带过渡性质的森林植被景观,气候温暖湿润,温度、降水的季节变化不明显;14.7~11.7Ma植被仍然是以榆属和桦属为主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但此时森林相当开阔,气候相对前期变干;11.7~8.5 Ma植被类型可能是以桦属和栎属为主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相对前期气候变湿;8.5-6.1 Ma开始发育以禾本科(Po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和蒿属(Artemisia)为主的森林草原,气候温暖半干旱/半湿润。2.应用共存分析法,在孢粉分带的基础上定量估算了各时段的古气候参数。17.1~14.7 Ma,年均温(MAT):20.9~13.3℃;最热月均温(WMT):25~22.5℃;最冷月均温(CMT):5.9~1.9℃;年较差(DT):25.8~12.3℃:年均降雨量(MAP):1389.4~797.5mm;最大月降雨量(MMaP):268.1~161.4mm;最小月降雨量(MMiP):14.1~6.9 mm。14.7-11.7 Ma,MAT:14.6-11.3℃;WMT:27.4-19.8℃;CMT:5.5~-0.3℃;DT:27.6~12.8℃;MAP:1254.7~601.1 mm;MMaP:218.8~141.5 mm;MMiP:14.1~6.9 mm。11.7~8.5 Ma,MAT:14.6~10.2℃;WMT:27.4~19.8℃;CMT:5.5~-0.2℃; DT:25.8~12.8℃;MAP:1254.7~797.5 mm;MMaP:237.5~137.3 mm; MMiP: 14.1~5.8 mm。8.5~6.1 Ma,MAT:14.6~9℃;WMT:27.4~18.7℃;CMT:5.5~-4.4℃; DT:26.9~15.5℃;MAP:1254.7~573.9 mm;MMaP:218.8~129.4 mm;MMiP: 14.1~5.8 mm。3.从中新世天水地区孢粉记录和亚洲内陆广大地区中新世气候状况来看,亚洲内陆干旱化很可能起始于晚中新世(7~8 Ma),和中国北方三趾马红黏土开始沉积时间一致。8.5 Ma以后研究区气候转向温暖半湿润/半干旱,可能与北极冰盖的间歇性生长、晚中新世频繁发生的El Nino现象以及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隆升有关。4.通过对植被变化特征和古气候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发现,东亚夏季风在中新世经历了17.1~14.7Ma强盛期,14.7~11.7 Ma减弱期,11.7~8.5 Ma增强期和8.5~6.1 Ma明显减弱期。17.1~8.5 Ma期间东亚夏季风演化过程分别与中中新世气候最佳期(MMCO)、中中新世变冷、热带辐合带(ITCZ)北移相对应,表明中新世期间东亚夏季风的演化主要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由于现代亚洲季风具有水热同期的性质,11.7~8.5 Ma冷湿的水热组合特征可能说明,现代意义上的亚洲季风在8.5 Ma以前还未出现。
徐永[6](2010)在《吕梁山西麓新近纪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及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新近纪红粘土堆积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变化信息,它真实而详细地记录了东亚季风的发展演化过程和亚洲内陆干早化的历史,对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载体。在黄土高原东部粉尘堆积的起始时间和西部秦安地区相差较大,而且直接不整合覆盖在中生代砂岩之上,所以粉尘堆积的研究有利于了解黄土高原东部鄂尔多斯地块中上新世的构造运动。黄土高原的红粘土堆积被普遍认为是风成堆积,所以较老的风成堆积可以为季风的早期演化和长尺度的古气候变迁提供证据。在吕梁山前红粘土堆积中时常夹杂有砂砾石层、湖相层和化石层等典型的水成物质,这些物质良好地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吕梁山山前盆地的演化,中上新世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及气候变化事件。在详细调查研究区新近纪地层的基础上,选择了位于吕梁山西麓中部的石楼,复兴和卫家洼3个红粘土剖面,对其进行详细的岩石磁学、磁极性地层、粒度、磁化率、沉积速率、古生物等方面的工作,并和北部保德和府谷地区的红粘土堆积进行对比,研究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古地磁年代、沉积环境、形成过程等,进而探讨吕梁山以及鄂尔多斯地块晚新生代的沉积演化,黄土高原中-上新世的环境变迁。吕梁山西麓红粘土上部颜色较深,呈深红棕色或紫红色,成壤作用较强,较下部质地均一,纯净。下部颜色稍浅,呈浅棕红色、淡红色、黄色,其间常夹杂有灰白色砂层、砂砾石层,灰绿色、灰白色的湖相层和数层化石层。这套红土序列的起始年龄集中在7-11Ma。野外岩性特征以及粒度、磁化率、石英颗粒的微形态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石楼地区红粘土和黄土高原其他地区典型红粘土堆积显示出相似或者相同的特征,判断石楼地区红粘土为风成沉积,而详细的磁性地层研究显示其底界年龄约为11Ma,这是黄土高原东部发现最老的风成物质。复兴和卫家洼红粘土的下部则含有粗颗粒物质,甚至砂层、砂砾石层,磁化率也极低,部分层段还有层理等明显水流作用的痕迹,表明其形成过程中有水流作用的参与。根据红粘土的粒度、磁化率和沉积速率的变化,结合岩性特征和古生物化石,我们将东亚季风演化分为出现并剧烈波动(11.0-8.0Ma),相对加强(8.0-6.5Ma),极度变化(6.5-4.8Ma)和进一步增强(4.8-2.6Ma)四个阶段。
邹和平,张珂,刘玉亮,李刚[7](2010)在《鄂尔多斯地块北部中、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分布于鄂尔多斯地块北部杭锦旗与和林格尔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该区中、新生代岩浆源区的组成、变化及其所反映的地质意义。杭锦旗与和林格尔分别有早白垩世(Ar-Ar年龄为126.2Ma)和晚中新世(Ar-Ar年龄为6.4Ma)玄武岩分布。杭锦旗早白垩世玄武岩的SiO2(46.93%~47.93%)较低而碱含量较高(K2O+Na2O为5.75%~6.21%),组合指数σ为6.7~8.0,K2O>(Na2O-2),属于碱性系列的钾质粗面玄武岩;其Mg#值为32.4~32.8,Ni、Cr含量低于20μg/g,反映玄武岩浆形成后经历过橄榄石和单斜辉石分离结晶等后期演化作用;其Nb、Ta相对于La亏损,初始87Sr/86Sr为0.7062,εNd(t)为-12.25,反映岩浆源区主要为富集EMI型地幔。和林格尔晚中新世玄武岩为橄榄拉斑玄武岩,其组合指数σ为2.1~2.8,Mg#值变化于46.7~52.4,Ni含量变化于111.1~125.8μg/g,Cr为123~178μg/g,Mg#值和Ni、Cr含量的变化反映岩浆原生程度随时间变新有所增大;其Nb、Ta相对富集,具有相似于OIB的微量元素特征,但仍表现相对富集的Sr-Nd同位素性质,初始87Sr/86Sr比值变化于0.7051~0.7053,εNd(t)为-1.91~-0.74,推测为软流圈与EMI型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杭锦旗与和林格尔玄武岩的207Pb/204Pb比值都较低,△207/204为3.6~6.5,△208/204>60,均具EMI型Dupal异常。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表明,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鄂尔多斯地块所处的岩石圈自早白垩世以来发生过较小规模的伸展减薄作用,但其伸展减薄和被改造的程度远弱于华北东部。
李建星[8](2009)在《吕梁山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文中研究说明山体隆升剥蚀及热历史恢复是国内外新生代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新生代隆起定型的吕梁山分割了原鄂尔多斯盆地为现今鄂尔多斯盆地和沁水盆地,对比研究吕梁山及其东西两侧的两个沉积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可为研究盆地后期经受的改造作用提供新的信息。同时吕梁山也是越过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界的的第一大山系,其隆升过程研究可从时间角度约束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所能影响到的东北部边界。吕梁山山前新生代沉积物组成、空间分布、沉积环境及时代确定是研究吕梁山新生代晚期隆升剥蚀以及黄河形成与演化的关键。本论文分别从山前盆地和山体出发,采用多手段研究吕梁山新生代隆升剥蚀过程。从山体入手,根据定性研究结果将吕梁山分为北中南三段,分别采用裂变径迹定年方法,确立吕梁山隆升的期次、幅度及时间,探讨其新生代隆升的时间阶段性和空间区域性。从山前盆地入手,采用岩相学分析与古地磁定年相结合,约束吕梁山晚期隆升剥蚀过程。结合盆地和山体两方面研究结果恢复吕梁山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山体不同部位裂变径迹研究表明吕梁山新生代至少经历了58Ma、49-53Ma、38-43Ma和26Ma四次间歇性隆升,隆升幅度北中南有异。吕梁山中段于58Ma发生首次抬升,此次抬升可能未波及到南北两段;49-53Ma吕梁山北中段一起隆升,但中段隆升幅度大于北段,南段未记录此次事件。38-43Ma,吕梁山整体隆升。约26Ma,吕梁山再次发生全面抬升,奠定了吕梁山的主体格局。吕梁山山前砾石层的空间分布特征、砾石成份与毗邻基岩区的耦合关系以及典型剖面沉积学研究表明砾石层是吕梁山新生代隆升剥蚀的产物,10-6.5Ma(古地磁年龄)是吕梁山晚期隆升剥蚀的时间。柳林新近纪地层剖面揭示了剖面尺度上红粘土与水成堆积物的关系,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区域上吕梁山山前的水成堆积物呈楔状“侵入”于红粘土的中下部。新发现了再搬运的红粘土及钙质结核,为红粘土成因解释提供了新的资料,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其形成于8Ma,暗示了吕梁山地区曾经堆积了早于8Ma的红粘土。在柳林剖面新近纪地层精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资料认为吕梁山山前新近纪(原)保德组下部砂砾石是水成堆积,上部棕红色粘土与棕黄色钙质结核层为风成堆积,中部则为二者的过渡地段,即原保德组包含了下部水成堆积和上部风成堆积。这有悖于《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对组的定义,应予解体。解体后保德组下部的水成堆积物称为芦子沟组,相当于初始定义的“芦子沟系”或“芦子沟砾岩”;保德组上部风尘堆积仍称之为保德组。新生代以来,吕梁山及西部鄂尔多斯盆地一直处于抬升剥蚀状态,缺失新近纪以前沉积。10-6.5Ma,吕梁山快速隆升,在山前堆积了芦子沟组。约8Ma起,吕梁山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开始广泛接受风尘堆积。1.6Ma黄河贯通南北新生代地堑,此后不断振荡下切,切入基岩。
李敬卫[9](2009)在《甘肃灵台邵寨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地层及古气候记录》文中研究说明近二十年来,下伏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之下的红粘土风尘堆积序列成为古气候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关于气候指标的运用、沉积起源及动力机制等尚存在不同认识。本文对黄土高原地区六盘山以东邵寨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地层和粒度、磁化率及色度等替代性环境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邵寨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地层学表明,邵寨地区的风成沉积至少在约6.7 MaB.P.前就已经开始,约6.7-5.25 MaB.P.的沉积地层可能为受到水流改造的次生红粘土,5.25 MaB.P.以后则为典型的风成沉积。2.邵寨红粘土剖面的磁化率与色度a*值在数学上没有严格的相关性,但在构造时间尺度上,二者具有极好的对应性,这说明红粘土的磁化率值与色度a*值具有同样的古气候意义,但色度a*值较磁化率的反映更灵敏。3.根据磁化率及色度指标,5.25-2.6 MaB.P.夏季风变化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约5.25-4.95MaB.P.和4.3-3.65 MaB.P.时段,夏季风相对较强,约4.95-4.3 MaB.P.时段夏季风相对较弱,但具有从弱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3.65-2.75 MaB.P.夏季风大幅振荡,阶段性上升,约3.65 MaB.P.和2.75MaB.P.都是重要的气候转折点。4.邵寨红粘土剖面大于32μm的粒度百分含量平均约为8.24%,而此粒级的颗粒在极端风暴情况下的搬运距离仍十分有限,这表明在上新世时期冬季风是大气粉尘的主要搬运动力。在邵寨红粘土剖面的粒度记录中,2.75 MaB.P.是一个重要的界限,在此之后冬季风强度明显加强。5.对磁化率、色度及粒度指标的对比表明,5.25-2.6 MaB.P.在构造时间尺度上冬、夏季风是同时增强的。
张军[10](2008)在《陇中盆地秦安—天水地区新近纪沉积物成因与环境变化》文中研究表明新近纪环境变化研究是全球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关系到正确认识和解释中新世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过程、南北半球冰盖形成等许多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我国新近纪以来环境演变研究对于认识亚洲内陆干旱化、亚洲季风形成与演化以及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形式、幅度及其环境影响具有重要价值。陇中盆地东南隅的天水-秦安地区处于南部西秦岭、北部华家岭与东部六盘山所围陷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单元的敏感部位,是研究构造与气候变化的理想之所。这一区域广泛发育的新近纪沉积地层,是研究这一地区的环境变化的天然载体。但与同属陇中盆地的临夏盆地、兰州盆地、西宁盆地等相比,对天水-秦安盆地研究相对薄弱。2002年,郭正堂研究员等报道了本区发现22Ma以来类似第四纪黄土的风尘沉积,提出亚洲内陆干旱化可能始于22Ma,使这一区域成为研究的热点地区。但是从整个陇中盆地来看,具有相似构造与沉积环境背景的临夏盆地、兰州盆地等新近纪都沉积了广泛的河湖相沉积,古生物资料也反映出当时气候较湿润。而且在天水盆地之内,也存在大面积的典型河湖相地层序列,与其报道的新近纪地层风成说存在矛盾。为查清这一矛盾问题,正确理解天水-秦安地区新近纪沉积物的成因及环境变化,本文基于大量野外考察所获取的地质、地貌、古生物等资料,开展了天水盆地从南到北的一系列新近纪典型沉积剖面的地层序列、岩性特征、磁性地层学、沉积相演化及沉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等的对比与分析,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横跨整个盆地南北的下山、尧店和喇嘛山三个新近纪典型剖面的地层对比,利用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和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年代控制,建立了天水盆地从17.02~1.4Ma的新近纪地层年代序列。依据天水盆地代表性剖面的岩性组合、地层接触关系和地层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哺乳动物化石和前人研究获取的新近系下伏的火山岩年龄,宏观上将天水盆地新近系地层划分为四段,自下而上依次为:“下红层”甘泉组、“班马层”尧店组、“上红层”杨集寨组和“上绿层”喇嘛山组,其年代分别为22~11.70Ma、11.70~7.1Ma、7.1~4.07和3.6~1.4Ma。2.通过对QA-I剖面、典型湖相和下山剖面沉积物以及黄土的各种粒度参数指标、地球化学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发现QA-I剖面沉积物与典型湖相和下山剖面沉积物特征更为接近,却是与黄土相差较远,明显不具有类似风尘沉积特性。从沉积物中提取的有机生物标志化合物、镜下微形态和硅藻指标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QA-I剖面与尧店、喇嘛山剖面典型湖相沉积具有环境成因上的相似性,可能为洪泛平原或湖滩泥坪沉积的产物。3.通过天水盆地大量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的空间分布、组成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分析,认为当时环境是比较适合大型哺乳动物生活的湖滩泥坪或近水环境,气候相对湿润。根据丰富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埋藏情况和沉积速率也显示>6Ma以前该区没有风尘沉积埋藏完整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可能性。4.根据野外考察,初步确定了天水盆地新近纪古湖沉积分布的大致范围。并依据天水盆地沉积岩性组合和岩相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前陆盆地性质和构造特征分析,建立了天水盆地新近纪沉积模式。天水盆地新生代以来划分为六个演化阶段:>22Ma,盆地雏形阶段;22Ma~11.67Ma,构造活动与盆地形成阶段:11.67Ma~7.1Ma,构造活动与盆地发展阶段;7.1Ma~<4.07Ma,构造抬升与盆地萎缩阶段;<4.07Ma~3.6Ma,构造隆升与盆地消亡阶段;3.6Ma~1.4Ma,山间盆地阶段。5.从风尘的物源、搬运动力、堆积地貌、保存和气候条件等方面讨论了天水盆地中新世不具有风尘堆积形成与保存的条件。同时将天水盆地与同属统一陇中盆地的临夏盆地、兰州盆地的沉积特征进行对比,结合陇中盆地哺乳动物以及临夏盆地和河西走廊酒泉盆地孢粉资料,进一步对天水盆地中新世风尘堆积提出质疑,并认为亚洲内陆的干旱化很可能始于8Ma左右,并非所谓的风尘堆积所指示的是从22Ma就开始的。
二、The ecological sequence of Hipparion fauna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Neogen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ecological sequence of Hipparion fauna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Neogene(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势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植被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
3.1 研究理论 |
3.1.1 物源分析 |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
3.2 测试方法 |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3.2.2 重矿物分析 |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
3.3 实验样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吕梁山西麓柳林地区晚中新世-上新世磁性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红粘土沉积序列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研究进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
2.2 黄土高原东部地层学与古气候学研究进展 |
2.2.1 生物地层学 |
2.2.2 磁性地层学 |
第3章 剖面特征与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3.1 研究剖面特征 |
3.2 样品采集 |
3.3 样品实验分析方法 |
3.3.1 古地磁实验 |
3.3.2 岩石磁学实验 |
第4章 岩石磁学结果 |
4.1 岩石磁学基本理论 |
4.1.1 磁性矿物 |
4.1.2 磁化率 |
4.1.3 其他磁学指标介绍 |
4.2 柳林剖面岩石磁学结果 |
4.2.1 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结果 |
4.2.2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结果 |
4.2.3 磁滞特征 |
4.2.4 总结 |
第5章 磁性地层学及其构造和环境意义 |
5.1 磁性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介绍 |
5.2 特征剩磁获取与极性柱建立 |
5.2.1 特征剩磁获取 |
5.2.2 磁性地层序列建立 |
5.3 磁性地层结果及讨论 |
5.3.1 复兴剖面年代框架建立 |
5.3.2 复兴剖面砾石层构造和古气候意义 |
5.3.3 复兴剖面红粘土高沉积速率探讨 |
5.3.4 黄土高原东西部沉积起始差异探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陕西府谷喇嘛沟动物群晚中新世三趾马化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2 方法和材料 |
1.2.1 方法 |
1.2.2 缩略词 |
第二章 喇嘛沟动物群的三趾马化石 |
2.1 化石系统描述 |
2.1.1 头骨 |
2.1.2 下颌骨 |
2.1.3 门齿和犬齿 |
2.1.4 上颊齿 |
2.1.5 下颊齿 |
2.2 头后骨骼 |
2.2.1 胫骨 |
2.2.2 腓跗骨(跟骨) |
2.2.3 胫跗骨(距骨) |
2.2.4 掌骨 |
2.2.5 跖骨 |
2.2.6 指骨/趾骨 |
2.3 比较和讨论 |
2.3.1 对喇嘛沟动物群内三趾马种类的鉴定讨论 |
2.3.2 与几种中国北方三趾马属成员的比较 |
2.3.3 古三趾马亚属(Hippotherium)的演化关系初探 |
第三章 颊齿的年龄变异研究 |
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2 上颊齿列个体发育序列与年龄变异分析 |
3.2.1 贾氏三趾马(Hipparion chiai)上颊齿发育序列 |
3.2.2 腔脊三趾马相似种(Hipparion cf. ceolophyes)上颊齿发育序列 |
3.2.3 上颊齿发育序列年龄变异分析 |
3.3 下颊齿列个体发育序列与年龄变异分析 |
3.3.1 贾氏三趾马(Hipparion chiai)下颊齿发育序列 |
3.3.2 腔脊三趾马相似种(Hipparion cf. ceolophyes)下颊齿发育序列 |
3.3.3 下颊齿发育序列年龄变异分析 |
3.4 对孤立颊齿逐层切片的补充观察 |
3.4.1 孤立上颊齿逐层切片观察与分析 |
3.4.2 孤立下颊齿逐层切片观察与分析 |
3.5 讨论和总结 |
3.5.1 讨论 |
3.5.2 总结 |
第四章 喇嘛沟动物群三趾马的生态学意义 |
4.1 运动功能学分析 |
4.2 化石牙釉质稳定碳氧同位素结果和分析 |
4.2.1 材料和方法 |
4.2.2 碳同位素和晚中新世的饮食 |
4.2.3 晚中新世水的δ18O和环境 |
4.2.4 晚中新世府谷温度重建 |
4.3 晚中新世府谷生态环境和古气候讨论和重建 |
4.3.1 对以前生态学结论的讨论 |
4.3.2 晚中新世府谷生态环境重建和古气候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论文中使用的三趾马化石测量数据 |
附录Ⅱ 喇嘛沟动物群三趾马头骨及下颌化石详细描述 |
附录Ⅲ 论文中使用头后骨骼化石与孤立颊齿编号信息 |
附录Ⅳ IVPP化石观察对比记录 |
附录Ⅴ 喇嘛沟动物群化石稳定碳氧同位素实验数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图版说明 |
图版 |
(4)陕北黄土地貌分类及黄土地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黄土地貌的研究现状 |
1.2.2 黄土地层的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陕北地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 |
2.1 陕北地区位置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 |
2.4 气候 |
2.5 区域地层 |
2.6 区域构造及区域地质发展史 |
第三章 陕北黄土地貌分类体系研究 |
3.1 黄土地貌的成因 |
3.1.1 新生带构造运动(内营力) |
3.1.2 黄土的岩土性质 |
3.1.3 外营力 |
3.1.4 人类活动的影响 |
3.2 黄土地貌分类原则 |
3.2.1 成因形态相结合的原则 |
3.2.2 全面性原则 |
3.2.3 系统性原则 |
3.2.4 实用性原则 |
3.3 陕北黄土地貌分类体系 |
3.3.1 黄土侵蚀-构造堆积地貌 |
3.3.1.1 黄土覆盖的山地 |
3.3.1.2 黄土覆盖的河流阶地 |
3.3.1.3 断陷盆地 |
3.3.1.4 黄土高平原和台地 |
3.3.2 黄土现代构造地貌 |
3.3.3 黄土湿陷地貌 |
3.3.4 黄土侵蚀地貌 |
3.3.4.1 地表水力侵蚀地貌 |
3.3.4.2 地下水力潜蚀地貌 |
3.3.4.3 蚀余地貌 |
3.3.4.4 重力侵蚀地貌 |
3.4 小结 |
第四章 黄土地层划分标准 |
4.1 第四纪各地层时代的界线 |
4.1.1 第四纪下界问题(Q/N) |
4.1.2 早更新世与中更新世的界线(Q1/Q2) |
4.1.3 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的界线(Q2/Q3) |
4.1.4 晚更新世与全新世的界线(Q3/Q4) |
4.2 陕北黄土地层序列的划分标准 |
第五章 陕北黄土地层剖面及基本特征 |
5.1 陕北黄土地层剖面 |
5.1.1 榆阳区-黄陵黄土剖面(路线A) |
5.1.1.1 榆林双山黄土剖面 |
5.1.1.2 横山狄青塬黄土剖面 |
5.1.1.3 靖边破山黄土剖面和沙渠村黄土剖面 |
5.1.1.4 宝塔区任家窑子黄土剖面 |
5.1.1.5 甘泉油粉沟黄土崩塌剖面 |
5.1.1.6 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和清池碾沟黄土剖面 |
5.1.1.7 黄陵北巨头黄土剖面 |
5.1.1.8 沿线黄土地层特征 |
5.1.2 佳县-延长黄土剖面(路线B) |
5.1.2.1 佳县方塌黄土剖面和马铺村黄土剖面 |
5.1.2.2 米脂水草沟剖面和杜家石沟剖面 |
5.1.2.3 绥德韭园沟地质剖面 |
5.1.2.4 延长张家滩黄土剖面和四原黄土剖面 |
5.1.2.5 沿线黄土地层特征 |
5.1.3 吴起-清涧黄土剖面(路线C) |
5.1.3.1 吴起土佛寺黄土剖面、铁边城黄土剖面和后袁老庄黄土剖面 |
5.1.3.2 志丹八大黎黄土剖面 |
5.1.3.3 安塞化子坪黄土剖面 |
5.1.3.4 子长芋则湾黄土剖面和钟山石窟黄土剖面 |
5.1.3.5 清涧高杰村黄土剖面和麻谷岔黄土剖面 |
5.1.3.6 吴堡县城黄土剖面和李家塔黄土梁峁地质剖面 |
5.1.3.7 沿线黄土地层特征 |
5.2 陕北黄土地层的基本特征 |
5.2.1 陕北地区黄土-古土壤序列中黄土层的特征 |
5.2.2 陕北地区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古土壤的特征 |
5.2.3 陕北黄土地层厚度特征 |
5.2.4 陕北黄土地层的粒度特征 |
5.3 陕北第四系黄土沉积环境的演变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青藏高原东北缘天水盆地中新世孢粉记录及其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晚新生代环境变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1.1 深海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全球晚新生代气候变化背景及驱动机制 |
1.1.2 植物化石记录的我国晚新生代环境演化特征 |
1.1.3 动物化石记录的我国晚新生代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
1.1.4 地质记录揭示的我国晚新生代环境特征 |
1.2 选题依据、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剖面古地磁年代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貌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植被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2.2 区域地层概况 |
2.3 剖面与磁性地层年代 |
2.3.1 剖面特征 |
2.3.2 磁性地层年代 |
第三章 天水盆地崖湾剖面孢粉记录与古环境演化 |
3.1 孢粉化石的提取及结果 |
3.1.1 孢粉化石提取步骤 |
3.1.2 孢粉统计鉴定 |
3.1.3 孢粉浓度分析和辛普森指数(Simpson's index)的计算 |
3.2 孢粉记录的其他影响因素 |
3.2.1 岩性和沉积环境 |
3.2.2 构造活动 |
3.3 崖湾剖面孢粉记录与孢粉组合带的划分 |
3.4 代表性属种的生态环境 |
3.5 崖湾剖面孢粉记录揭示的古植被和古环境演化 |
第四章 天水盆地中新世古气候定量恢复 |
4.1 共存分析法(Coexistence Approach)概述 |
4.1.1 共存分析实现过程 |
4.1.2 共存分析法优缺点 |
4.2 天水盆地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共存分析 |
4.2.1 17.1~14.7Ma共存分析结果 |
4.2.2 14.7~11.7Ma共存分析结果 |
4.2.3 11.7~8.5Ma共存分析结果 |
4.2.4 8.5~6.1Ma共存分析结果 |
4.3 古气候参数反映的中新世天水盆地气候演化趋势 |
第五章 天水盆地孢粉记录对亚洲内陆干旱化和东亚夏季风的指示意义 |
5.1 崖湾剖面孢粉记录对亚洲内陆干旱化的指示意义 |
5.2 崖湾剖面孢粉记录揭示的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 |
5.2.1 17.1~14.7Ma东亚夏季风强盛期 |
5.2.2 14.7~11.7Ma东亚夏季风明显减弱期 |
5.2.3 11.7~8.5Ma东亚夏季风增强期 |
5.2.4 8.5~6.1Ma东亚夏季风剧烈减弱期 |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6)吕梁山西麓新近纪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及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中国北方晚新生代红粘土研究进展 |
1.2.1 红粘土的沉积成因 |
1.2.2 磁性地层学的研究进展 |
1.2.3 粒度研究进展 |
1.2.4 磁化率研究进展 |
1.2.5 生物地层研究进展 |
1.2.6 其他方面的进展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实物工作量及创新性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实物工作量 |
1.4.3 创新性 |
第二章 吕梁山西麓新近纪红粘土地层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分布及地层特征 |
2.3 石楼剖面地层特征 |
2.4 复兴剖面地层特征 |
2.5 卫家洼剖面地层特征 |
2.6 地层小结 |
第三章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
3.1 磁性地层学基础及原理 |
3.1.1 铁磁性物质的存在及其对古地磁场信息的记录 |
3.1.2 磁性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
3.1.3 磁性地层学的原理 |
3.2 样品采集与测量 |
3.3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岩石磁学性质 |
3.3.1 K-T,J-T曲线 |
3.3.2 磁滞回线 |
3.3.3 热剩磁特征 |
3.4 磁性地层结果 |
3.4.1 石楼剖面 |
3.4.2 复兴剖面 |
3.4.3 卫家洼剖面 |
3.5 吕梁山西麓其他剖面的磁性地层结果 |
3.5.1 保德冀家沟剖面 |
3.5.2 保德剖面 |
3.5.3 府谷剖面 |
3.6 磁性地层与生物地层对比 |
3.6.1 复兴、卫家洼和石楼剖面 |
3.6.2 吕梁山西麓其他地区的化石层 |
3.7 磁性地层小结 |
第四章 吕梁山西麓新近纪红粘土的粒度和磁化率特征 |
4.1 石楼剖面 |
4.2 复兴剖面 |
4.3 卫家洼剖面 |
4.4 北部府谷剖面 |
4.5 粒度和磁化率小结 |
第五章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沉积特征及其记录的构造和环境演化信息 |
5.1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形成过程 |
5.1.1 石楼红粘土的形成过程 |
5.1.2 复兴和卫家洼红粘土的形成过程 |
5.1.3 红粘土的成因讨论 |
5.2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最早堆积时间 |
5.3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所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 |
5.3.1 粒度和磁化率的古气候意义 |
5.3.2 石楼剖面记录的中上新世黄土高原的古气候环境 |
5.3.3 吕梁山麓其他地区的响应 |
5.4 吕梁山山前盆地新近纪沉积演化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鄂尔多斯地块北部中、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地质特征 |
2 地球化学特征 |
2.1 实验方法 |
2.2 主量元素 |
2.3 微量元素 |
2.4 Sr、Nd、Pb同位素 |
3 讨 论 |
3.1 玄武岩的源区特征 |
3.2 动力学意义 |
4 结 论 |
(8)吕梁山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1.1.1 研究区新生代地层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1.1.2 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1.2 理论研究进展 |
1.2.1 从山体出发研究山体隆升 |
1.2.2 从盆地出发研究山体隆升 |
1.2.3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2 前新生代地层及构造演化 |
2.2.1 吕梁山及周缘地区前新生代地层 |
2.2.2 吕梁山及周缘地区构造演化 |
2.3 前新生代地层的抬升剥蚀 |
2.3.1 地层分布格局指示的隆升剥蚀特征 |
2.3.2 地层剥蚀厚度指示的隆升剥蚀 |
2.3.3 裂变径迹揭示的隆升剥蚀 |
2.3.4 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吕梁山山前新近纪地层 |
3.1 柳林剖面新近纪地层 |
3.1.1 剖面概况 |
3.1.2 剖面组成 |
3.1.3 物质组成及沉积环境 |
3.1.4 再搬运的红粘土及其意义 |
3.1.5 磁性地层学 |
3.2 红粘土成因讨论 |
3.2.1 红粘土的定义 |
3.2.2 从反面看红粘土成因 |
3.2.3 对红粘土其他成因的解释 |
3.2.4 红粘土与泥岩的区别 |
3.3 新近纪地层的再厘定 |
3.3.1 北部地区新近纪地层 |
3.3.2 中部地区新近纪地层 |
3.3.3 南部地区新近纪地层 |
3.3.4 新近纪地层再划分 |
3.4 红粘土与水成堆积物之间的关系 |
3.4.1 露头尺度红粘土与水成堆积物的关系 |
3.4.2 区域尺度红粘土与水成堆积物的关系 |
第四章 吕梁山新生代隆升史一 |
4.1 盆山耦合理论 |
4.2 芦子沟组中砾石层研究 |
4.2.1 北段(保德—五寨)砾石层及可能物源 |
4.2.2 中段(临县—清徐)砾石层及可能物源 |
4.2.3 南段(石楼—灵石)砾石层及可能物源 |
4.2.4 吕梁山东及山间盆地砾石层及可能物源 |
4.2.5 砾石层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 砾石层的时代及其意义 |
4.3.1 冀家沟剖面及化石层的古地磁记录 |
4.3.2 其他剖面砾石层的古地磁年代及其意义 |
4.3.3 从山前砾石看吕梁山隆升 |
4.4 晋陕段黄河的形成与演化 |
第五章 吕梁山新生代隆升史二 |
5.1 裂变径迹研究山体隆升的理论基础 |
5.1.1 裂变径迹定年的基本原理 |
5.1.2 裂变径迹的退火带划分 |
5.1.3 径迹长度及其意义 |
5.1.4 径迹年龄及其意义 |
5.2 吕梁山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
5.2.1 研究对象选择 |
5.2.2 测试结果及解释 |
5.2.3 热史模拟结果 |
第六章 吕梁山及周缘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
6.1 吕梁山隆升定性研究 |
6.2 吕梁山及邻区的几次快速隆升(剥蚀)事件 |
6.3 吕梁山隆升周缘地区地质演化的约束 |
6.3.1 吕梁山隆升对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反转时间的约束 |
6.3.2 吕梁山隆升对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响应及约束 |
6.4 吕梁山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甘肃灵台邵寨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地层及古气候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经费来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三章 红粘土研究现状 |
3.1 地层学 |
3.2 沉积学 |
3.3 岩石磁学 |
3.4 物质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 |
3.5 沉积成因 |
3.6 动力机制 |
第四章 材料与方法 |
4.1 剖面概况 |
4.2 剖面描述 |
4.3 样品采集 |
4.4 研究方法 |
第五章 磁性地层 |
5.1 磁性地层学原理 |
5.2 退磁结果 |
5.3 磁性地层 |
第六章 邵寨红粘土剖面气候指标及古气候演化 |
6.1 色度记录 |
6.2 磁化率记录 |
6.3 粒度记录 |
6.4 邵寨红粘土剖面记录的冬、夏季风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陇中盆地秦安—天水地区新近纪沉积物成因与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新近纪环境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 |
1. 国际新近纪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
2. 国内新近纪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
第二节 选题的依据、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 区域研究历史与现状 |
2. 选题的依据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天水-秦安地区自然地理与地质背景 |
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与区域地质概况 |
第二节 天水-秦安地区的区域地质概况 |
1. 区域地层概况 |
2. 研究区南部地区地层与地质构造特征 |
3. 研究区北部地区地层与地质构造特征 |
第三章 新近纪典型剖面特征与磁性地层年代 |
第一节 新近纪典型剖面特征 |
1. 下山剖面 |
2. 尧店剖面 |
3. 喇嘛山剖面 |
第二节 样品采集与测试 |
第三节 新近纪磁性地层年代 |
1. 下山剖面磁性地层年代 |
2. 尧店剖面磁性地层年代 |
3. 喇嘛山剖面磁性地层年代 |
第四章 天水盆地代表性剖面新近纪沉积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沉积特征分析 |
1. 沉积环境分析 |
2. 秦安北部标志层对比分析 |
3. QA剖面局部沉积现象分析 |
第二节 微观沉积特征分析 |
1. 粒度 |
2. 地球化学 |
3. 生物标志化合物 |
4. 微形态特征 |
5. 硅藻 |
第三节 哺乳动物化石特征与环境分析 |
1. 天水盆地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分布 |
2. 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组成 |
3. 天水盆地新近纪哺乳动物指示的沉积环境 |
第五章 天水盆地新近纪沉积成因讨论及环境演化 |
第一节 天水-秦安地区新近纪沉积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 |
1. 天水-秦安地区新近纪沉积地层序列特征 |
2. 天水-秦安地区新近系地层空间分布 |
第二节 天水盆地盆地性质与沉积模式及构造沉积演化 |
1. 天水盆地新近纪盆地性质 |
2. 天水盆地新近纪沉积模式及构造与沉积演化 |
第三节 亚洲内陆干旱化问题讨论 |
1. 风尘堆积形成条件分析 |
2. 亚洲内陆干旱化问题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The ecological sequence of Hipparion fauna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Neogene(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2]吕梁山西麓柳林地区晚中新世-上新世磁性地层学研究[D]. 刘实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9(09)
- [3]陕西府谷喇嘛沟动物群晚中新世三趾马化石的研究[D]. 李杨璠. 西北大学, 2017(06)
- [4]陕北黄土地貌分类及黄土地层特征研究[D]. 刘振山. 长安大学, 2016(02)
- [5]青藏高原东北缘天水盆地中新世孢粉记录及其环境变化研究[D]. 惠争闯. 兰州大学, 2011(07)
- [6]吕梁山西麓新近纪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及古环境研究[D]. 徐永. 西北大学, 2010(09)
- [7]鄂尔多斯地块北部中、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邹和平,张珂,刘玉亮,李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01)
- [8]吕梁山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D]. 李建星. 西北大学, 2009(11)
- [9]甘肃灵台邵寨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地层及古气候记录[D]. 李敬卫.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9(07)
- [10]陇中盆地秦安—天水地区新近纪沉积物成因与环境变化[D]. 张军. 兰州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