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序言 第一课)(论文文献综述)
徐国栋[1](2020)在《穿过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入典的《民法总则》》文中认为2017年的《民法总则》成为2020年的《民法典》的第一编时,立法者做出了两处实质性的改动。其一是增加紧急替代监护,这是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措施;其二是否认了法人人格权的开放性。"其一"忽略了对宠物的准监护的替代安排,这是《民法典》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结果,稍早于《民法典》颁布的新《波多黎各民法典》则赋予了有感动物以准主体的地位,使自己具有了21世纪的民法典的色彩。"其二"排除了法人有形象权。意大利的判例和学说承认私法人和公法人皆有形象权。在公共卫生危机中,我国一些公法人的形象遭到了应有的或不应有的损害,对于不应有的损害,有关主体应援引形象权应对。另外,公共卫生危机揭示了我国资源的有限性和《民法典》采用的自然人概念和自然人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原则的冲突,尽管学者呼唤回归公民概念和有限平等立场,可惜《民法典》对此无回应。
郑永恒[2](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从“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的转变是涉及社会各个层次、各个阶段普法教育的深刻变革。涉及到初中阶段的德育课程,首先体现在课程名称由“思想品德”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而名称的改变只是初中法治教育体系与方法变革的嚆矢。文章研究范围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意识培育,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的细化,深入到了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针对发现的部分问题提出了对应措施。文章在顺次界定清楚法治意识、法治意识培育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意识培育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学校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较好趋势,包括教师对法治意识培育足够重视、学生对法治意识培育态度较积极以及课堂法治意识培育形式多样等。同时调研也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部分教师将法治意识培育与知识教学割裂、采用案例教学时缺少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引导等问题、培育过程中缺少法治意识培育的评价激励手段、部分师生法律准备不足等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教师未正确认识法治知识与法治意识的关系,教师对法治案例的运用过于功利化,法治意识培育的长期性和内隐性以及法律内容的复杂性与初中学生身心成长阶段的矛盾。针对以上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文章提出法治意识培育的改进措施,包括培育理念、培育内容、培育方式三个方面。在培育理念方面,提升教师法治意识培育观念,包括将知识教学与意识培育融合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强化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主体地位和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背景;在培育内容方面,优化法治意识培育内容,包括将道德教育作为法治教育延伸细化的依托、以理性精神支撑法治意识培育和依据教材理顺法治意识培育层次;在培育方式方面,改进法治意识培育方式,包括案例运用以学生现实为终点、恰当运用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和重视课堂教学对课外活动的引导功能。在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总要求的指导下,文章依据法律知识以及法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立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意识培育的特点,将课标、教材与学生现实相统筹,法治教育、道德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充分有效发挥案例教学法在法治意识培育中的关键作用,以期服务学生现实生活、奠基学生未来法治实践。
戴娟[3](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以宪法为核心。自2016年课程改革以来,为落实中小学法治课程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是优化宪法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青少年宪法意识的现实需要。因此,本课题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进行研究,重点阐述初中宪法教育的内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的基本框架以及必要性。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教师缺乏继续学习宪法的动力,因此教师的法治素养和能力还有待提升;其次,由于宪法教育的内容过于抽象,宪法教学案例相对较缺乏,宪法相关课程安排待完善,因此宪法教育过于倚重理论灌输;再者,由于社会各方对宪法教育的重视不够,各种社会力量未形成合力,因此初中宪法教育力量比较单一。最后,初中生缺乏宪法生活经验,初中生宪法意识还相对淡薄。针对上述的问题,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在教师方面,教师要加强宪法知识的学习培训、利用平台共享宪法知识资源和改进宪法教育教学方法来增强自身的法治素养和能力;其次,通过宪法课程安排与学生实际相符合、宪法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相衔接和宪法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相融合来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再者,综合运用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来加强初中宪法教育。例如,国家完善宪法教育体系,引领法治教育落实;社会创新宪法教育形式,推动全体共同参与等。最后,增强对初中生宪法意识的培育,从而培植初中生对宪法精神的信仰。
葛婕婕[4](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打造高效课堂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教科书插图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具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情感教育载体等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科书插图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的运用研究”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第6版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为载体,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从介绍教科书插图的相关概念入手,描述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的理论基础、类型及其价值,从而明确教科书插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的运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后,发现教科书插图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未充分运用教科书的插图资源、未结合实际开发教科书的插图资源和学生对插图不重视、读图方法不当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和教学能力不足、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和价值观念存在偏差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遵循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运用的原则、提高教师运用教科书插图的技能、培养学生解读教科书插图的能力等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经济生活》中的教学内容“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为例,编写相应的教学课例,在班级中进行教学实施以及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力求做到理论分析与教学实践相统一。
李心源[5](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专家点评”栏目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正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一门学科课程。因此,如何践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高效利用教材、应用辅助文,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就成了教材编写专家和各学校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彰显教材辅助文的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立德树人任务的整体实现,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高中思想政治四本必修教材中辅助文的“专家点评”栏目。本栏目分布于四本必修教材中,不仅与教材正文相辅相成,同时也与其他辅助文密不可分。“专家点评”栏目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还能将正文中隐藏的或者是没有表达全面的知识情感进行补充和提升。但是,由于受到考试压力的影响,一些教师只重视教材正文的讲解,把“专家点评”栏目当作摆设,忽视了它的应用价值。有的教师虽然利用“专家点评”栏目,但只是走走形式,简单叙述,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注重“专家点评”栏目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本论文从“专家点评”栏目的类型、特点,设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述,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该栏目的运用原则和策略。现将论文的主体内容分成三个部分作一下简要介绍:第一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专家点评”栏目的相关理论阐释。“专家点评”栏目说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由正文和辅助文组成,其中辅助文共有五种栏目。“专家点评”栏目是五种辅助文栏目之一,主要用于解释和说明教材中的疑难问题。“专家点评”栏目分为概念型、辨析型、引用型、举例型等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专家点评”都具有独特作用。概念型“专家点评”栏目具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正文的作用。辨析型“专家点评”栏目具有帮助学生提高辨析能力的作用。引用型“专家点评”栏目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举例型“专家点评”栏目具有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作用。“专家点评”栏目具有权威性、科学性、说明性、拓展性等特点。第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专家点评”栏目运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运用“专家点评”栏目的重要性:运用“专家点评”栏目不仅是落实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实现教材高效使用的手段、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手段;运用“专家点评”栏目的必要性:有利于丰富教材的课程资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第三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专家点评”栏目运用的原则与策略。运用“专家点评”栏目时要坚持教育性、启发性、目的性等原则。“专家点评”栏目有四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运用策略。概念型“专家点评”栏目的运用策略为:议题讨论,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辨析型“专家点评”栏目的运用策略为:案例展示,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是非;引用型“专家点评”栏目的运用策略为:悦读经典,启迪学生自觉的追求智慧;举例型“专家点评”栏目的运用策略为:社会实践,探索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总之,本论文以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新颖的选材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专家点评”栏目进行分析,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刘颖捷[6](2020)在《PISA视域下统编初中《语文》与《美国语文》阅读内容结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学媒介。阅读内容结构作为教材中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展望语文教材的发展,势必离不开对本国母语教材的考察和对外国母语教材的考察。尽管国内外母语教材存在一定差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立足PISA视角,将统编初中《语文》与《美国语文》的阅读内容结构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希冀从中汲取养分,博采众长,为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提供新的思路。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具体如下: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缘由、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对语文教材和阅读内容结构的概念下定义,阐释研究意义,介绍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PISA国际测评项目的演变、PISA2018阅读素养定义的变化及PISA2018阅读素养框架,总结PISA2018新变化给教材带来的启示。第三章,主要论述中美语文教材的编写理论依据,梳理两国教材的发展历史,介绍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与《美国语文》的编排结构与板块设置。第四章,基于PISA的文本维度和批判性思维维度对两国教材的选文系统、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进行分析。在文本维度方面,研究选取两国教材的主题内容、选文体裁和非连续性文本进行对比。在批判性思维维度方面,研究主要通过对练习系统的分析体现两国教材对批判性思维的关注。第五章,基于PISA2018新变化带来的启示与上述研究结果,从关注阅读目标与认知过程、多文本阅读、数字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方面对教材的编排与使用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从国际视角出发,采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中美两国教材的阅读内容结构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为我国语文教材的建设与使用提供参考,也为中美教材的阅读内容结构比较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洪多誾[7](2019)在《面向在韩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汉语教材分析 ——以韩国出版教材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为吸引中国游客,世界各国普遍放宽了对华签证政策,此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并使得中国游客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这其中也包括韩国,为了接待中国游客,很多从事旅游行业人员有必要学习汉语。随着想要学习旅游汉语的学习者越来越多,旅游汉语教材变得必不可少。但是,为初级或入门学习者设计的教材并不多见,现有的教材较多注重“实用性”和“流利性”,目的是“速成教育”。因此,本文所研究的语言教育的适切性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汉语教材评估出发,运用教材分析理论,从结构、语言要素、语言技能和职务适合度等方面分析两种教材的优劣势。得出将初级旅游汉语教材作为专门用途教材的有效性。本文组织框架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旅游汉语这一专门用途汉语,给出了旅游服务领域专门人员的职务定义,并结合赴韩中国人的增加带来的对旅游从业者汉语要求的增加,阐释了初级旅游汉语教育和教材的重要性。第三、四部分则从教材分析理论出发,对比了韩国出版的两种教材的内容设置:包括结构、语言要素、语言技能和职务适合度。第五部分在第四部分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分析结果的解释,提出了教材编写的改善方案。最后在结语部分总结了本研究对于汉语对外教育的意义。
陈雅丽[8](2019)在《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的教材衔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需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赋予了道德教育新的时代任务。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两个学段的道德教育教材衔接对新时代青年学生道德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教材的有效衔接,提升各学段道德教育的连贯性、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教材的衔接问题虽然在教材改革过程中有所改善,但本文通过对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教材内容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发现,大学与高中教材衔接中显着存在的三个问题:不同教育阶段、同一教育阶段、同一门课程教材的目标划分没能很好体现层次上、逻辑上的递进,道德教育内容在教材中分布零散,大学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较文件化等。因此,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教材衔接应从教育目标分配、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教材编写团队改进等方面做出进一步优化,要确立整体意识,明确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总体性目标和阶段性任务,以单元活动探究和典型事例的形式集中呈现教材内容,提升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教材管理机制的融合,以加强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教材的有效衔接。
武婧[9](2019)在《高中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高中历史教学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战争史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占有很高比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史因其丰富的素材,成为了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战争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不仅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而且能够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当前高中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尚未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足够重视。通过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涉及战争史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战争史在高中教科书中涉及内容多、分布范围广,且主要集中于“政治史”部分,其呈现方式以背景、影响为主。以此为基础,本文亦梳理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相应战争史教学的具体要求。总体而言,新课标对战争史教学的要求,主要集中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以及国际意识三个方面。由此可知,通过战争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民族观、国家观,以及国际意识的形成。为进一步了解高中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实际情况,笔者以扬州市M中学部分教师、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与访谈两种方式进行实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知,目前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有家国情怀教育目标,然而却未能将其贯彻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第二,教师因未能深入挖掘战争史教材内容,出现了家国情怀培养素材使用不足或者单调的问题。第三,部分教师未能把握战争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尺度,因而,使得家国情怀教育呈现出内容过多或不足两种倾向。基于此,笔者以实际调查为根据,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提出了三点教学建议。首先,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其次,家国情怀教育需要注重“战争细节”,善用教学机智,并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最后,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需要教师把握培养的“尺度”,既不可涉及过多内容以喧宾夺主,亦不可对其忽略不计。
蒋小微[10](2019)在《初中《思想品德》与《道德与法治》比较研究 ——以人教社2013年版和2016年版教材为例》文中提出教材建设历来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尤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改革开放以来初中政治课教材历经三次名称上的统一,先后分别是《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和《道德与法治》,教材版本也经历了“一标一本”、“一标多本”和“一标一本”方案指导下的多次变更。细数教材历年来的变革,都与时代发展诉求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转变有关。本次初中政治课教材使用的统编《道德与法治》,首次将“法治”一词纳入初中政治课教材名称;全国统一教材版本又重新使用“一标一本”方案。目前对于初中政治课教材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教材内容、教材结构和教材呈现方式进行定性分析。以人教社2013年版《思想品德》和2016年版《道德与法治》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教材文本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教材内容上,新编教材更加紧扣时代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并且以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为追求。在框架结构上,新编教材更是展现了其逻辑的严谨和科学性。在语言风格上,新编教材也更为生动形象且富有阅读性。在实践层面上,新编教材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结合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有占四分之三多的教师对教材总体编写持较为喜欢态度,学生中表示比较喜欢新版教材的近八成,可以发现教材受师生欢迎程度与教材编写质量高低程度成正比,但也可以发现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水平的不同和学生诉诸于教材现实要求的差异同样影响着师生对教材的满意程度。综合对两版教材的比较研究发现,为使《道德与法治》有效性充分发挥,需从教材使用主体——师生出发探究教材改革对教学带来的启示,进而要求教师应从观念上转变自身角色定位,同时密切联系学生现实需求差异设计教学,共同呈现优质课堂。
二、《公民》(序言 第一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民》(序言 第一课)(论文提纲范文)
(1)穿过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入典的《民法总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序言 |
二、《民法典》第34条第3款的来由及其引申 |
三、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与野生动物地位改善 |
四、有感动物的主体地位及其准监护 |
五、动物地位提升与绿色原则 |
六、法人人格权是否仅限名称、名誉、荣誉三权 |
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有可能把《自然法总则》还原为《民法总则》 |
八、结论 |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意识培育相关概述 |
(一)法治意识与法治意识培育 |
1.法治意识 |
2.法治意识培育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意识培育 |
1.培育的主体 |
2.培育的平台 |
3.培育的目标期待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法治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 |
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需要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意识培育现状调研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意识培育总体状况 |
1.教师对法治意识培育足够重视 |
2.学生对法治意识培育态度较积极 |
3.课堂法治意识培育形式多样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意识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1.部分教师教学时将法治意识培育与知识教学割裂 |
2.部分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时缺少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引导 |
3.法治意识培育的评价激励手段欠缺 |
4.部分师生对基本法律条文内容准备不足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意识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部分教师未正确认识知识教学与意识培育的关系 |
2.部分教师对法治案例的运用过于功利化 |
3.法治意识的内隐性及其培育的长期性 |
4.法律内容的复杂性与初中学生身心成长阶段的矛盾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意识培育的改进策略 |
(一)提升教师法治意识培育理念 |
1.将知识教学与意识培育融合于课堂教学全过程 |
2.强化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主体地位 |
3.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背景 |
(二)优化教材中法治意识培育内容的运用 |
1.依据教材理顺法治意识培育层次 |
2.将道德教育作为法治教育延伸细化的依托 |
3.以理性精神支撑法治意识培育 |
(三)改进法治意识培育方式 |
1.案例运用以学生现实为终点 |
2.恰当运用学生学习的功利性 |
3.重视课堂教学对课外活动的引导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概述 |
第一节 初中宪法教育内涵 |
一、宪法 |
二、宪法教育 |
三、初中宪法教育 |
第二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基本框架 |
一、理念依据 |
二、思路设计 |
三、内容分析 |
四、教学建议 |
五、评价建议 |
第三节 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的必要性 |
一、优化宪法课程和教学的必然要求 |
二、落实好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 |
三、增强青少年宪法意识的现实需要 |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取得的成绩 |
一、教材中体现的宪法知识和内容有所加强 |
二、教师对于宪法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 |
三、初中生对母法与子法内容有了一定了解 |
四、初中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有了基本认识 |
五、初中生对国家权力与职责有了初步理解 |
第二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法治素养和能力待提升 |
二、宪法教育过于倚重理论灌输 |
三、初中宪法教育力量比较单一 |
四、初中生的宪法意识相对淡薄 |
第三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教师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 |
二、宪法教育的内容过于抽象 |
三、宪法教学案例相对较缺乏 |
四、宪法相关课程安排待完善 |
五、社会各方对宪法重视不够 |
六、初中生宪法生活经验缺乏 |
第三章 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提高教师自身法治素养和能力 |
一、教师加强宪法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
二、教师利用平台共享宪法知识资源 |
三、教师改进宪法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
第二节 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一、宪法课程安排与学生实际相符合 |
二、宪法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相衔接 |
三、宪法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相融合 |
第三节 运用各种力量来加强初中宪法教育 |
一、国家完善宪法教育体系,引领法治教育落实 |
二、社会创新宪法教育形式,推动全体共同参与 |
三、学校优化法治教育课程,增强宪法教育成效 |
四、家庭发挥熏陶育人功能,巩固宪法教育成果 |
第四节 增强对初中生宪法意识的培育 |
一、增强初中生对权利义务的理解 |
二、加深初中生对国家权力的认识 |
三、培植初中生对宪法精神的信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4)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有关教科书插图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有关教科书插图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插图与教科书插图的概念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的概念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二)信息加工理论 |
(三)先行组织者理论 |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的类型 |
(一)根据插图位置划分插图类型 |
(二)根据插图风格划分插图类型 |
(三)根据插图数量划分插图类型 |
四、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的价值 |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四)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 |
(五)提供情感教育载体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的运用情况调查及问题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的运用情况调查 |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运用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未充分运用教科书的插图资源 |
(二)教师未结合实际开发教科书的插图资源 |
(三)学生对插图不重视,缺少读图意识 |
(四)学生读图方法不当,缺乏对插图的分析能力 |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运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教师面临考试升学的工作压力 |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 |
(三)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
(四)学生受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 |
(五)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 |
(六)学生的价值观念存在偏差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运用的策略 |
一、遵循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运用的原则 |
(一)针对性原则 |
(二)主体性原则 |
(三)科学性原则 |
(四)趣味性原则 |
二、提高教师运用教科书插图的技能 |
(一)课前备课仔细研究教科书插图 |
(二)课堂教学合理使用教科书插图 |
(三)课后延伸灵活运用教科书插图 |
三、培养学生解读教科书插图的能力 |
(一)强化学生的读图意识 |
(二)传授学生科学的读图方法 |
(三)引导学生读懂插图留白信息 |
第四章 教科书插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课例 |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 |
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中插图的运用 |
三、《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科书插图运用的教学效果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5)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专家点评”栏目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专家点评”栏目的相关理论阐释 |
(一)思想政治教材中“专家点评”栏目的说明 |
1.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辅助文 |
2.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辅助文的“专家点评”栏目 |
(二)思想政治教材中“专家点评”栏目的类型 |
1.概念型 |
2.辨析型 |
3.引用型 |
4.举例型 |
(三)思想政治教材中“专家点评”栏目的特点 |
1.权威性 |
2.科学性 |
3.说明性 |
4.拓展性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专家点评”栏目运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
(一)“专家点评”栏目运用的重要性 |
1.落实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 |
2.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3.实现教材高效使用的手段 |
4.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手段 |
(二)“专家点评”栏目运用的必要性 |
1.有利于丰富教材的课程资源 |
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
3.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专家点评”栏目运用的原则与策略 |
(一)“专家点评”栏目的运用原则 |
1.教育性原则 |
2.启发性原则 |
3.目的性原则 |
(二)“专家点评”栏目的运用策略 |
1.概念型“专家点评”:议题讨论,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 |
2.辨析型“专家点评”:案例展示,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是非 |
3.引用型“专家点评”:悦读经典,启迪学生自觉的追求智慧 |
4.举例型“专家点评”:社会实践,探索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PISA视域下统编初中《语文》与《美国语文》阅读内容结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 |
2 PISA阅读测试及其发展历程 |
2.1 PISA的发展及其演变 |
2.1.1 PISA2018 阅读素养定义的变化 |
2.1.2 PISA2018 阅读素养框架 |
2.2 PISA2018 新变化给教材带来的启示 |
2.2.1 突出阅读目的,关注阅读认知过程 |
2.2.2 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重视多文本阅读 |
2.2.3 转变阅读方式,培养数字阅读能力 |
2.2.4 关注批判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 |
3 中美语文教材概述 |
3.1 理论依据 |
3.1.1 中国课程标准 |
3.1.2 美国课程标准 |
3.1.3 小结 |
3.2 两国教材发展概览 |
3.2.1 中国教材发展概述 |
3.2.2 美国教材发展概述 |
3.3 统编本与《美国语文》的编排设置 |
3.3.1 统编初中语文的编排结构与板块设置 |
3.3.2 《美国语文》的编排结构与板块设置 |
3.3.3 小结 |
4 基于PISA维度的教材阅读内容对比分析 |
4.1 文本维度 |
4.1.1 主题内容 |
4.1.2 选文体裁 |
4.1.3 非连续性文本 |
4.2 批判性思维 |
4.2.1 两套教材阅读内容结构在批判性思维维度的体现 |
4.2.2 基于PISA2018 阅读素养框架的层级划分与统计结果分析 |
5 启示与建议 |
5.1 关注阅读目标与认知过程 |
5.1.1 “单元导语”与“预习”有助于明确阅读目标 |
5.1.2 “旁批”有助于关注阅读认知过程 |
5.2 关注多文本阅读 |
5.2.1 开发与利用非连续性文本资源 |
5.2.2 重视群文阅读 |
5.3 重视数字阅读 |
5.3.1 “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结构 |
5.3.2 将“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结构与数字阅读结合起来 |
5.4 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5.4.1 利用“双线组元”单元组织结构,培养批判性思维 |
5.4.2 利用练习系统,注重引导与启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7)面向在韩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汉语教材分析 ——以韩国出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局限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旅游汉语概览 |
2.1 作为专门用途汉语的旅游汉语 |
2.2 旅游服务领域专门人员的职务定义 |
2.3 初级旅游汉语的必要性 |
3 教材分析标准及设定教材分析项目 |
3.1 教材分析理论——教材评估模式 |
3.2 设定教材分析标准 |
4 教材对比与分析:以两种《旅游汉语》为例 |
4.1 结构 |
4.2 语言要素 |
4.3 语言技能 |
4.4 职务适合度 |
5 旅游汉语教材分析结果与改善方案 |
5.1. 教材分析 |
5.2. 改善方案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8)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的教材衔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及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
(一)研究的对象 |
(二)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道德教育概述 |
第一节 道德教育的界定和特征 |
一、道德教育的界定 |
二、道德教育的特征 |
第二节 道德教育教材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教材是道德教育知识的主要载体 |
二、教材是学生道德学习的知识经验 |
三、教材是教师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依据 |
四、教材是道德教育过程中师生沟通的主要桥梁 |
第三节 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教材有效衔接的必要性 |
一、实现道德教育与人的发展相适应 |
二、促进道德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
三、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
四、提高道德教育的教材质量 |
第二章 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教材衔接状况 |
第一节 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的横向关联 |
一、《经济生活》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分布情况分析 |
二、《政治生活》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分布情况分析 |
三、《文化生活》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的分布情况分析 |
四、《生活与哲学》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的分布情况分析 |
五、《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的分布情况分析 |
第二节 道德教育教材内容的纵向衔接 |
一、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教材内容的总体分布情况分析 |
二、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教材内容的总体衔接情况分析 |
第三节 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的比较与衔接研究 |
一、道德教育目标的比较与衔接 |
二、教学内容的比较与衔接 |
三、教材体例结构、逻辑的比较与衔接 |
第三章 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教材的衔接建议 |
第一节 明确道德教育课程的总体性目标和阶段性任务 |
一、确立整体意识,明确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总体性目标 |
二、遵循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规律,规划道德教育阶段性目标 |
第二节 改革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 |
一、以单元活动探究的形式集中呈现道德教育内容 |
二、添加生活化的典型事例辅助道德教育原理 |
第三节 提升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教材管理机制的融合 |
一、加强教材建设规划顶层设计 |
二、加强不同教育阶段教材编写人员的沟通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高中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家国情怀与战争史教学 |
第一节 家国情怀内涵及其演变 |
一、中国古代社会家国情怀的内涵 |
二、近代以来家国情怀内涵的发展 |
三、家国情怀的当代内涵 |
第二节 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必要性 |
一、战争史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分布分析 |
二、新课标对战争史家国情怀培养的要求分析 |
第三节 战争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义 |
一、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
二、促进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的形成 |
三、促进学生平等、包容、开放国际意识的形成 |
第二章 高中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中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学生调查情况及分析 |
三、教师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 |
四、教师访谈情况及分析 |
第二节 高中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培养目标流于形式 |
二、教学素材选用单调 |
三、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过多或不够 |
四、教师自身理论与能力素养不足 |
第三章 高中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
第一节 高中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途径 |
一、根据课程标准,层层具化家国情怀培养目标 |
二、深入挖掘教材,着眼课文辅助系统 |
三、整合课程资源,采取多样教学素材 |
四、关注战争细节,创设历史情境 |
五、善用中外对比,树立国际视野 |
六、因时制宜,巧用教学机智 |
第二节 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注意事项 |
一、掌握家国情怀培养的“度” |
二、注重课堂小结中的“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初中《思想品德》与《道德与法治》比较研究 ——以人教社2013年版和2016年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 创新及不足 |
一、初中政治课教材改革历程回溯 |
(一) 初中政治课教材改革的主要历程 |
(二) 教材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
(三) 教材改革系统性有待完善 |
二、初中政治课教材文本比较 |
(一) 教材内容设计比较 |
(二) 教材框架结构比较 |
(三) 教材语言风格比较 |
三、初中政治课新教材使用的满意度调查 |
(一) 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
(二) 初中政治课新教材使用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四、初中政治课教材改革比较对教学的启示 |
(一) 准确理解和把握《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
(二) 针对学生现实需求优化教学设计 |
(三) 及时收集教材使用的反馈和总结以完善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对教材促教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对教材促学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教师对教材促教满意度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学生对教材促学满意度调查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公民》(序言 第一课)(论文参考文献)
- [1]穿过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入典的《民法总则》[J]. 徐国栋. 法学评论, 2020(05)
-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意识培育研究[D]. 郑永恒.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研究[D]. 戴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的运用研究[D]. 葛婕婕.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5]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专家点评”栏目的运用研究[D]. 李心源.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PISA视域下统编初中《语文》与《美国语文》阅读内容结构比较研究[D]. 刘颖捷.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面向在韩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汉语教材分析 ——以韩国出版教材为例[D]. 洪多誾. 浙江大学, 2019(01)
- [8]大学与高中道德教育的教材衔接问题研究[D]. 陈雅丽.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 [9]高中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研究[D]. 武婧. 扬州大学, 2019(02)
- [10]初中《思想品德》与《道德与法治》比较研究 ——以人教社2013年版和2016年版教材为例[D]. 蒋小微. 苏州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