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明大额支付系统顺利上线运行(论文文献综述)
周静[1](2021)在《云南烟草商业系统共享财务中心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洪辉[2](2021)在《财务共享下K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研究》文中指出
唐瀚乾[3](2021)在《云内动力财务共享中心运用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跨区域分支机构越来越多,逐步形成大型集团公司。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经济业务过多导致会计核算效率降低、财务数据不够准确、决策依据不够充分,现有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其业务发展、战略决策等需求,需要借助新的财务管理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手段越来越完善,财务共享模式逐渐成为大型集团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手段。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精简部分人员,提升财务业务处理效率,实现各项成本的节约,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财务共享模式在国外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案例实践都相对成熟,而国内引入财务共享的时间较晚,无论是共享模式、整体规划、后续运营发展都有很大不足。因此,选择怎样的财务共享模式,如何进一步优化财务共享中心的后续运营,成为我国企业建设共享中心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以云内动力为案例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主要介绍了共享中心产生的背景,关于研究共享中心的意义、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内容是文献综述,通过阅读大量财务共享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分三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第三部分内容介绍了财务管理模式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相关概念、特点、模式类型。第四部分为共享中心建立及运用的逻辑框架,包括共享中心建立的必要性、共享中心模式、环节、影响因素,以及共享中心运行的关键控制点。第五部分内容是对云内动力财务共享中心构建及运行过程进行介绍,包括云内动力基本情况,其构建共享中心的原因、实施过程、运行效果及存在问题。第六部分内容是对前文关于云内动力财务共享中心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对云内动力财务共享中心起到一定优化作用。第七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不足与展望。本文以云内动力为案例,对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及运行作为研究内容,探讨适合本土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希望对本土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有所帮助。
杨宁[4](2021)在《农村支付体系建设与改进研究 ——基于楚雄州的支付实践》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农业农村发展放在优先位置,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我国城乡二元发展的局面依然突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经济现代程度较低,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基础金融服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为视角,总结分析我国第二代支付系统上线运行后楚雄州的支付实践,全面梳理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目标,秉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分析制约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现代化的堵点、农村群众关心的焦点、支付“安全与效率”双重价值兼顾的难点,从提高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的精准度、提升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这两个维度出发,运用线性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分析、随机森林、VAR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支付系统数据与区域宏观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选取区域宏观经济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GDP作为被解释变量,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中的主要支付数据作为解释变量,求证支付系统数据是否与GDP存在相关性,并对各组支付数据与GDP的关联度进行强弱排序,通过关联性分析,搭建微观支付数据与区域宏观经济之间的“桥梁”,探寻支付数据与区域宏观经济发展的互动规律,从而找准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破解制约农村支付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堵点,发挥好支付系统数据对区域宏观经济发展监测的“晴雨表”作用,通过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持续改进区域金融宏观调控效能,夯实乡村振兴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汇聚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三农”发展。经过实证分析得出,农村支付体系建设要与我国支付系统建设发展长远规划相协调,明确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的战略定位,以市场为导向配置支付服务资源,以普惠为核心多角度提升农村支付服务质效,找准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从强化农村支付体系建设顶层设计,缩小支付体系建设地域差异和大力推广金融科技等维度补齐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短板”。建设高质量农村支付服务平台,拓展惠农支付服务功能,加强支付监管保障农村支付安全。培育良好的农村支付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群众金融素养,强化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凝聚合力打击支付违法犯罪,维护农村金融安全。
张相刚[5](2020)在《互联网金融下的商业保理创新机制研究 ——以A公司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我国保理业务虽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迅速。目前保理企业大多为自有资金融资,企业股东的实力和企业的原有筹集资金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呈现高速发展,资金流大、用户覆盖范围较广的特点,为保理业务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保理企业融资注入了新的活力,两者的合作将利于推动各自行业的发展。本文以A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方法,在详细分析了A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的保理业务基础上,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保理的融合发展问题。首先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然后对保理业务的相关理论以及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对保理的内涵进行概述。其次,对保理业务的服务内容、特征和分类进行界定,分析商业保理的价值、比较优势和一般风险。再次,介绍互联网金融模式、特点以及互联网金融下商业保理发展动因和运行机制。然后,阐述了A公司商业保理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A公司所开展的保理业务类型及其操作条件,并归纳A公司保理业务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之处。分析互联网金融与商业保理的案例,并阐述互联网金融下商业保理发展问题,得出发展的结论和启示。最后针对互联网和商业保理融合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促进发展建议。本文研究发现:1.商业保理公司利用互联网发现新的用户资源;2.改变传统保理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成本;3.商业保理公司利用互联网金融业务扩大了业务领域。两者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商业保理业务中可能存在上游企业的信用风险和平台风险,而在P2P平台融资中则可能存在合规性问题、应收账款问题以及平台问题,两者的合作可能会增加关联风险。基于此,本文建议:1.建立更为完善和规范的监管体系,明确各部分门的监管职责和权限;2.加强行业内的信息交流,建立征信平台,将公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3.建立责权利相配的保障机制,确保在支付公司出现问题时,原有的合作业务能在相应的平台继续进行。4.引入第三方进行责任担保。
刘昕晨[6](2020)在《基于供应链金融的QJ银行微贷业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IPC小微贷款技术是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简称IPC公司)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的一种小微企业融资方案,通过简单、有效、快捷的方式为发展中国家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2005年我国开始引入以交叉检验为核心的德国IPC小微贷款技术,QJ银行作为首批试点机构于2007年底开展基于IPC技术的小微贷款业务,以门槛低、手续简单、放款快的优势迅速赢得了云南市场大部分份额。通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应用,IPC小微贷款模式带来巨大影响力的同时但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随着通货膨胀、用人成本不断攀升导致的盈利能力下滑,同业竞争严重,不断有其他的产品推陈出新,使QJ银行的IPC小微贷款产品不再具有核心竞争力,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使得风险系数增加。因此,急需对QJ银行现有的IPC小微贷款业务进行优化创新,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本文以QJ银行的IPC小微贷款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归纳总结供应链金融的主流模式,详细介绍IPC小微贷款模式,同时通过对QJ银行的现状分析以及现有的IPC小微贷款业务内容流程进行详细阐述及剖析,提出产品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根据问题将供应链金融模式与IPC小微贷款模式相结合进行优化创新,引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新模式,解决了现有微贷模式净利润降低、微贷规模遭遇瓶颈、不良率攀升、客户忠诚度低的问题。为了验证优化后的产品具有可行性,以QJ银行YS支行为试点,通过与核心企业物流公司合作进行实证案例分析,证明其具有实际运用的价值。最后,得出基于供应链金融的IPC微贷业务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能够解决QJ银行目前现存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的结论。
洪蕊[7](2020)在《新零售背景下HL购物中心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新兴消费者崛起,多元化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已逐渐成为主流零售消费业态,呈现了更丰富、多元化的租户类型和创新模式,为人们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普遍化,大众的消费习惯和交易方式已有颠覆性的变化,传统的实体零售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威胁,需及时转型,并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开拓新销售领域、打通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便捷、一体化的全方位购物体验。本文以新零售背景下HL购物中心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并对当前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思路进行论述。第二部分,阐述了与课题相关的概念,包括新零售相关理论和STP理论,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介绍了主要的分析工具,包括4C营销理论和五力模型。第三部分,介绍了购物中心的发展概况,研究新零售背景下当前购物中心采取的营销策略。第四部分,运用4C营销理论和五力模型分析工具,对新零售背景下的购物中心营销环境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通过分析找出当前购物中心营销策略所面临的问题,针对每个营销策略问题提出一一对应的优化对策。第六部分,为了使购物中心的优化策略顺利实施,以新零售为背景制定出相关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新零售背景下购物中心营销策略的优化、对新零售模式及路径的探索,丰富了当前我国新零售理论和营销策略组合在行业层面的研究,也为新零售背景下中国实体零售业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和借鉴意义。
肖义男[8](2020)在《基于战略调整的融创中国并购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并购市场风生水起,并购案例的数量逐年增加,并购规模日益扩大,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近年来,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出台《资管新规》,全面收紧房地产信托以及地产债融资,使得房企融资渠道缩窄;土地政策更加严格,土地价格上涨;政府出台限购政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而不是炒的立足点,房地产市场的外部环境并不明朗。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进入了白银时代,走到了发展转型的路口,实力雄厚的品牌房企纷纷布局自己新的战略高地,并购是企业扩大自身规模、跨足新的产业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房地产市场的并购案例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通过并购房地产企业不仅可以避开过热的土地一级市场,获得价格合适的土地资源,扩大规模,而且还可以使企业进入新领域,寻求多元化发展,获得协同价值。众多学者对房地产市场的并购案例进行的研究分析可以为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转型提供前车之鉴,推动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转型的平稳健康发展。本文从融创中国转型阶段两项并购案例入手,分析其以主业为中心进行的多元化战略布局调整,首先介绍了融创中国的公司概况和发展阶段划分,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战略,以及其在转型阶段并购乐视网和万达文旅。其次对融创中国的两起并购案例进行了分析,从并购动因、并购风险和并购绩效三方面展开案例分析。最后对房地产企业的并购行为提出了相关建议,应当谨慎选择并购目标,并购前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采用合理的融资方式等来规避并购风险、注重与并购企业的财务、业务、文化方面的整合等,为其他房地产企业并购立标杆,进而推动房地产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基于上述内容,本文进行了研究总结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罗懿[9](2020)在《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6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发布,其中一项内容就是自然人社会信用,而诚信纳税又是自然人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纲要实施6年多来,我国人口规模大、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等原因加大了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建立的难度,使其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加上税收问题,特别是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个人所得税问题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政府亟需制定一套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本文运用协同治理理论,以昆明市为例,研究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问题。通过查找梳理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结合访谈交流获得的信息资料,分析昆明市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自然人纳税义务履行监管成本高;涉税数据采集难度大;诚信纳税评价机制缺失;诚信纳税管理配套机制不健全;合法涉税权益保护机制仍需完善等问题及其成因,借鉴国内自然人社会信用管理和国外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提出重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机制;完善自然人诚信纳税法律体系;打造全国统一的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共建诚信纳税社会环境四方面的对策建议,得到建立健全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实现路径的研究结论。本文分5部分,分别是导论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思路等;第一章分析了协同治理这一理论工具对研究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这一问题的适用性;第二章以昆明市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运行情况为例,分析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三章归纳整理国内自然人社会信用管理和国外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分析其借鉴价值;第四章从协同治理理论的视角,提出完善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得出完善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的实现路径。
习海[10](2020)在《F村镇银行反洗钱管理内控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近年来中国出现了大量洗钱犯罪的现象,且数额不断增多,手段日趋先进,甚至洗钱活动呈国际化趋势发展。犯罪分子利用银行洗清非法资金,扰乱了金融秩序,危及金融安全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对社会安定和金融机构自身发展伤害巨大。银行业是打击洗钱犯罪的主战场,应当树立与机构规模、业务风险相适应的反洗钱风险管控措施,有效履职反洗钱法律义务。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作为新兴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反洗钱工作由于起步晚,整体发展较为滞后,导致村镇银行反洗钱内控管理能力弱化,与国内外高压的反洗钱监管形势相悖。识别并评估村镇银行反洗钱内控管理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策略,对提高村镇银行履职效能,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F村镇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以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反洗钱内控管理风险进行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内外关于反洗钱风险评估、银行反洗钱管控的相关研究进行阐述。其次分析F村镇银行反洗钱风险及管控现状,找出F银行反洗钱内控管理存在问题。并从F村镇银行内部环境风险、员工操作风险和内部监管风险3个单元、12个一级指标,40个二级指标,通过专家对指标的赋值,使用yaahp程序进行分析,得出三个单元的权重比。然后根据近三年来对F村镇银行反洗钱履职的情况对二级指标进行打分,通过层次分析法定量计算出F村镇银行反洗钱内控管理评估得分。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F银行反洗钱内控管理策略,即强化内控环境控制、加强控制措施效果管理和提升内部管理监督三个部分。
二、昆明大额支付系统顺利上线运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明大额支付系统顺利上线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3)云内动力财务共享中心运用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共享服务 |
第二节 共享服务效应与作用 |
第三节 财务共享中心应用与优化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财务管理模式 |
二、财务共享服务 |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规模经济理论 |
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三、资源配置理论 |
第四章 建立并运用财务共享中心的逻辑框架 |
第一节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 |
一、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 |
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
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 |
第二节 企业财务体制与财务共享模式 |
一、基本模式 |
二、市场模式与高级市场模式 |
三、独立经营模式 |
第三节 影响财务共享中心运用的环节和因素 |
一、组织机构 |
二、业务流程 |
三、会计核算模式 |
四、人员岗位职责 |
第四节 财务共享服务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控制点 |
一、信息技术与服务平台 |
二、业务流程再造 |
三、人员岗位职责的明确 |
第五章 云内动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用与实践 |
第一节 云内动力基本概况 |
一、云内动力组织架构与业务概况 |
二、云内动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动因 |
三、云内动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范围 |
四、云内动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原则 |
五、云内动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目标 |
第二节 云内动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用与实施 |
一、信息技术与服务平台运用实现业财一体化 |
二、业务流程再造确保业务各环节无缝对接 |
三、明确人员岗位职责保障共享服务顺利进行 |
第三节 云内动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效果 |
一、会计核算 |
二、财务管理 |
第四节 云内动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业务流程问题 |
二、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
三、财务共享中心人员流失情况严重 |
四、预算管理问题 |
第六章 云内动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优化与保障措施 |
第一节 建立财务共享质量控制体系 |
第二节 重视人才培养,完善晋升制度 |
第三节 建立信用等级制度及责任制度 |
第四节 搭建安全高效的信息系统平台 |
第五节 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
第六节 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
一、财务维度 |
二、客户维度 |
三、流程维度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农村支付体系建设与改进研究 ——基于楚雄州的支付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支付体系与宏观经济发展关联性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总体述评 |
1.3 技术路线图和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图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发展现状 |
2.1 支付及农村支付体系基本概念 |
2.1.1 支付的基本概念 |
2.1.2 农村支付体系的基本概念 |
2.2 现状及存在问题 |
2.2.1 楚雄州经济发展概况 |
2.2.2 楚雄州农村支付体系核心数据指标 |
2.2.3 楚雄州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
2.2.4 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农村支付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探析 |
3.1 关联性分析适用的模型 |
3.1.1 线性回归分析 |
3.1.2 灰色关联分析 |
3.1.3 随机森林实证分析 |
3.1.4 VAR模型分析 |
3.2 上述实证模型可行性分析 |
3.3 实证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 |
3.3.1 支付数据与GDP关联且有强弱之别 |
3.3.2 支付数据能敏锐反映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
3.3.3 农村支付体系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 |
第四章 改进农村支付体系的对策 |
4.1 明确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的战略定位 |
4.1.1 以市场为导向配置支付服务资源 |
4.1.2 以普惠为核心多角度提升农村支付服务质效 |
4.1.3 找准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
4.2 补齐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的“短板” |
4.2.1 强化农村支付体系建设顶层设计 |
4.2.2 缩小支付体系建设地域差异 |
4.2.3 大力推广金融科技 |
4.3 建设高质量农村支付服务平台 |
4.3.1 拓展惠农支付服务功能 |
4.3.2 加强支付监管保障农村支付安全 |
4.4 培育良好农村支付生态环境 |
4.4.1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群众金融素养 |
4.4.2 强化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4.4.3 联合打击支付违法犯罪确保支付安全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互联网金融下的商业保理创新机制研究 ——以A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保理研究的发展动态 |
1.2.2 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发展动态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比较分析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商业保理的理论及发展现状 |
2.1 商业保理的内涵与界定 |
2.1.1 商业保理的内涵 |
2.1.2 商业保理的界定 |
2.2 商业保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2.2.1 商业保理的发展 |
2.2.2 商业保理的现状 |
2.3 商业保理的优势与风险 |
2.3.1 商业保理的优势 |
2.3.2 商业保理的风险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保理的创新机制研究 |
3.1 互联网金融模式 |
3.1.1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特点 |
3.1.2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
3.2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保理发展的动因 |
3.2.1 提高互联网金融信息利用效率 |
3.2.2 提高保理效应 |
3.2.3 提高资源配置效应 |
3.2.4 降低投资风险 |
3.3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保理的运行机制 |
3.3.1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保理的运行方式 |
3.3.2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保理的运行过程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保理案例研究 |
4.1 A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的现状 |
4.1.1 A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概况 |
4.1.2 A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保理业务优势及风险 |
4.1.3 A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保理业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
4.2 A公司与P2P平台合作案例分析 |
4.2.1 A公司与上市系平台P2P平台(B平台)合作优势及问题分析 |
4.2.2 A公司与民营系P2P平台(C投资平台)的合作优势及问题分析 |
4.2.3 爱投资及电e金服案例分析及启示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完善法律法规 |
5.2.2 完善监管体系 |
5.2.3 设立征信平台 |
5.2.4 建立保障机制 |
5.2.5 引入第三方进行责任担保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供应链金融的QJ银行微贷业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相关文献综述 |
1.3.2 IPC微贷技术相关文献综述 |
1.3.3 供应链金融相关文献综述 |
1.3.4 供应链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文献综述 |
1.3.5 文献综述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2.1.1 供应链金融模式 |
2.1.2 IPC微贷模式 |
2.2 供应链金融相关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共生机制理论 |
第三章 QJ银行微贷业务状况分析 |
3.1 QJ银行及小微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
3.1.1 QJ银行发展简述 |
3.1.2 QJ银行小微贷款业务发展简述 |
3.2 QJ银行小微贷款业务及流程介绍 |
3.2.1 产品介绍 |
3.2.2 操作流程 |
3.3 QJ银行小微贷款业务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1 QJ银行微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
3.3.2 QJ银行小微贷款业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解决路径 |
3.4.1 依托现有IPC微贷客户群,特色化服务 |
3.4.2 核心企业主导,拓展上下游客户 |
3.4.3 引入第三方监管 |
3.4.4 优化微贷调查流程 |
第四章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微贷业务优化方案 |
4.1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微贷业务的设计思路 |
4.1.1 总体设计思路 |
4.1.2 业务参与者定位 |
4.2 QJ银行微贷业务优化的主要内容 |
4.2.1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定位优化 |
4.2.2 QJ银行微贷业务流程优化 |
4.2.3 监管体系的优化 |
4.2.4 配套服务优化 |
4.3 QJ银行微贷业务实施流程 |
4.3.1 与核心企业合作 |
4.3.2 调查阶段 |
4.3.3 贷款审批与放款 |
4.4 供应链金融与QJ银行微贷业务结合的优势分析 |
4.4.1 完善扩大客户网 |
4.4.2 与现有产品契合度高 |
4.4.3 形成产品竞争力 |
4.4.4 降低风险提高利润 |
第五章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优化业务案例分析 |
5.1 案例背景介绍 |
5.1.1 行业选择 |
5.1.2 市场份额分析 |
5.1.3 客户需求分析 |
5.1.4 货运物流行业供销关系 |
5.1.5 供应链模式下供销关系 |
5.2 实际案例操作方案 |
5.3 核心企业还款能力分析 |
5.3.1 核心企业财报主要科目分析 |
5.3.2 核心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
5.3.3 核心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5.3.4 结论 |
5.4 实证取得的效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QJ银行业务规模及业务范围扩大 |
6.1.2 风险控制更透明有力度 |
6.1.3 QJ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调查报告 |
(7)新零售背景下HL购物中心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新零售相关理论 |
一、新零售的概念和内涵 |
二、新零售主要模式 |
三、新零售的时代特征 |
四、新零售与传统零售对比 |
第二节 营销相关理论 |
一、STP理论 |
二、7Ps理论 |
三、4C营销理论 |
第三章 HL购物中心的发展概况及营销策略 |
第一节 HL购物中心发展概况 |
一、HL购物中心概况 |
二、HL购物中心经营状况 |
第二节 HL购物中心现采取的营销策略 |
一、市场调研策略 |
二、差异性市场策略 |
三、会员营销策略 |
四、员工内部关系营销策略 |
五、宣传策略 |
六、销售渠道策略 |
七、服务体验策略 |
第四章 新零售背景下HL购物中心的营销环境及其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新零售背景下HL购物中心的4C分析 |
一、顾客 |
二、便利 |
三、成本 |
四、沟通 |
第二节 新零售背景下HL购物中心营销环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一、波特五力模型介绍 |
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三节 新零售背景下HL购物中心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渠道——商品销售渠道不健全 |
二、促销宣传——网络营销宣传方式过于单一 |
三、服务过程——服务细节不到位 |
四、产品——互动体验项目少、社交化消费主力店不足 |
五、有形展示——信息沟通及购物环境展示不足 |
六、目标市场——市场定位笼统、营销不精准 |
第五章 新零售背景下HL购物中心营销策略优化对策 |
第一节 线上线下全渠道策略 |
一、建立互联网移动商城 |
二、整合品牌线上渠道与线下融合 |
三、利用品牌网络资源拓展线下营销 |
第二节 网络营销宣传策略 |
一、自媒体营销 |
二、新媒体营销 |
三、搜索引擎营销 |
第三节 服务过程策略 |
一、针对VIP会员 |
二、针对老年群体 |
三、针对中青年群体 |
四、针对儿童群体 |
第四节 产品体验策略 |
一、互动沟通体验 |
二、文化娱乐体验 |
第五节 有形展示策略 |
一、信息沟通 |
二、购物环境 |
第六节 目标市场策略 |
一、基于STP分析的市场定位优化 |
二、建立消费者数据库 |
第六章 新零售背景下HL购物中心营销优化策略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信息和技术保障 |
一、信息保障 |
二、技术保障 |
第二节 顾客体验保障 |
一、顾客体验反馈管理 |
二、智能硬件的精准监控 |
第三节 风险管理 |
一、线上渠道风险控制 |
二、线下渠道风险控制 |
三、数据泄漏风险管控 |
第七章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战略调整的融创中国并购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概念界定 |
1.6 文献综述 |
第2章 案例正文 |
2.1 企业概况 |
2.2 公司发展阶段划分 |
2.3 公司阶段性战略演化 |
2.4 公司转型阶段并购实施 |
2.4.1 融创中国并购乐视网 |
2.4.2 融创中国并购万达文旅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并购动因 |
3.1.1 多元化战略 |
3.1.2 扩充土地储备 |
3.1.3 协同效应 |
3.2 并购风险 |
3.2.1 评估风险 |
3.2.2 融资风险 |
3.2.3 支付风险 |
3.2.4 整合风险 |
3.3 并购绩效 |
3.3.1 并购短期绩效 |
3.3.2 并购长期绩效 |
第4章 房地产企业并购的建议 |
4.1 并购前做好准备工作 |
4.1.1 谨慎选择并购目标 |
4.1.2 实施详尽的尽职调查 |
4.2 并购中有效规避风险 |
4.2.1 采用合理的融资方式 |
4.2.2 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 |
4.3 并购后有效的整合 |
4.3.1 财务整合 |
4.3.2 业务整合 |
4.3.3 文化整合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自然人诚信纳税的内涵研究 |
(二)影响自然人诚信纳税的因素研究 |
(三)利用纳税人期望效用函数(A-S模型)研究税收信用 |
(四)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对自然人诚信纳税机制的研究 |
(五)文献回顾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访谈法 |
四、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协同治理理论在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的适用性分析 |
第一节 自然人诚信纳税及其管理机制 |
一、自然人诚信纳税的现实意义和内涵外延 |
二、自然人诚信纳税的管理环节和主体 |
三、自然人诚信纳税的管理子系统及其运行机制 |
第二节 协同治理理论的内涵特性及运行机制 |
一、协同治理理论的内涵及特性 |
二、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 |
三、协同治理理论的现实运用经验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一、管理对象复杂化的特点与研究对象相契合 |
二、管理主体多元化的特点与研究对象相一致 |
三、管理机制系统化的特点与研究对象相吻合 |
第二章 昆明市自然人诚信纳税协作机制运行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从个人所得税角度分析昆明市自然人诚信纳税的可行性研究 |
一、分税种角度 |
二、收入规模角度 |
三、纳税人规模角度 |
第二节 昆明市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协作机制及其运行现状 |
一、昆明市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的协作机制 |
二、自然人诚信纳税协作机制中的主体 |
三、自然人诚信纳税协作机制的主要运行方式 |
第三节 昆明市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协作机制运行存在的问题 |
一、自然人纳税义务履行协同监管成本高 |
二、自然人涉税信息数据共享难度大 |
三、自然人诚信纳税评价机制缺失 |
四、自然人诚信纳税配套管理机制不健全 |
五、自然人合法涉税权益保护机制仍需完善 |
第四节 昆明市自然人诚信纳税协作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自然人社会诚信法律体系有待完善,法律部门间协作力不强 |
二、社会信用体系管理组织松散,机制运行协同难 |
三、信息共享平台覆盖面小,信息碎片化问题依然突出 |
四、社会信用联合奖惩备忘录独立运作,未形成系统合力 |
五、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配套机制落后制约管理实施 |
六、对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的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
第三章 国内自然人社会信用管理和国外自然人诚信纳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自然人社会信用管理经验 |
一、自然人社会信用制度机制建立经验 |
二、自然人社会信用的协同治理经验 |
三、自然人社会信用信息采集经验 |
第二节 国外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经验 |
一、世界各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分类概况 |
二、市场主导型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先进做法 |
三、政府主导型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先进做法 |
四、会员制型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先进做法 |
五、其他国家的有效做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经验对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的借鉴意义 |
一、法律体系健全为税法执行和自然人诚信纳税提供支撑和依据 |
二、信息数据采集共享制度覆盖面全执行力高 |
三、社会各方协同共管思路的探索实践 |
四、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
第四章 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完善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重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机制,解决政府部门管理不协同问题 |
一、设立社会信用管理专门机构 |
二、厘清联席共建部门管理职责边界 |
三、以政务诚信为先导密切联合奖惩 |
四、形成政府部门间协同管理闭环机制 |
第二节 完善自然人诚信纳税法律体系,发挥法律协同约束力 |
一、税收实体法程序法方面 |
二、社会信用管理法律体系方面 |
三、各法律部门的协作配合方面 |
第三节 打造全国统一的信息数据共享平台,解决信息不协同问题 |
一、统一各行业领域数据信息标准 |
二、分行业领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
三、开发社会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归集各行业领域信用数据信息 |
四、优化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
第四节 共建诚信纳税社会环境,解决市场主体配合不协同问题 |
一、培育发展信用中介服务市场 |
二、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个税扣缴义务 |
三、建立多层面的社会信用管理监督共建机制 |
结论与启示 |
一、结论 |
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F村镇银行反洗钱管理内控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洗钱的定义 |
2.1.2 洗钱的过程 |
2.1.3 洗钱的方式 |
2.1.4 反洗钱和村镇银行的概念 |
2.2 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F村镇银行反洗钱内控管理现状分析 |
3.1 F村镇银行及组织结构简介 |
3.2 F村镇银行反洗钱内控管理研究 |
3.2.1 反洗钱内控机制建设情况 |
3.2.2 反洗钱法定义务履职情况 |
3.2.3 接受监管检查及处罚情况 |
3.3 F村镇银行反洗钱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反洗钱内部环境建设不健全 |
3.3.2 反洗钱员工操作控制措施效果不佳 |
3.3.3 反洗钱内部管理监督效能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村镇银行反洗钱内控管理效果评价 |
4.1 F村镇银行反洗钱内控管理效果评价指标 |
4.1.1 F村镇银行反洗钱内部环境评价指标 |
4.1.2 F村镇银行反洗钱员工操作控制措施评价指标 |
4.1.3 F村镇银行反洗钱内部管理监督效能评价指标 |
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研究方法 |
4.3 F村镇银行反洗钱风险评价结果 |
4.3.1 内部环境风险评估结果 |
4.3.2 员工操作风险评估结果 |
4.3.3 内部监管风险评估结果 |
第五章 F村镇银行反洗钱内控管理对策 |
5.1 强化内部环境建设 |
5.1.1 优化反洗钱组织架构 |
5.1.2 提升高管重视程度和履职水平 |
5.1.3 完善并细化内部控制制度 |
5.1.4 加大反洗钱员工配备 |
5.1.5 提高反洗钱技术手段 |
5.2 提升控制措施效能管理 |
5.2.1 客户身份识别工作亟待优化 |
5.2.2 重视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 |
5.2.3 提升大额及可疑交易报告分析质量 |
5.3 强化内部管理监督效能 |
5.3.1 加强内部检查和审计的有效性 |
5.3.2 修改反洗钱员工工作考核权重 |
第六章 结论和不足之处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四、昆明大额支付系统顺利上线运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烟草商业系统共享财务中心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周静.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财务共享下K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研究[D]. 李洪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云内动力财务共享中心运用实践研究[D]. 唐瀚乾.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农村支付体系建设与改进研究 ——基于楚雄州的支付实践[D]. 杨宁.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5]互联网金融下的商业保理创新机制研究 ——以A公司为例[D]. 张相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供应链金融的QJ银行微贷业务优化研究[D]. 刘昕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新零售背景下HL购物中心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洪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8]基于战略调整的融创中国并购案例研究[D]. 肖义男. 吉林大学, 2020(08)
- [9]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D]. 罗懿.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F村镇银行反洗钱管理内控风险研究[D]. 习海.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