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病人为中心 加快医院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人民医院(论文文献综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宁政办发[2021]70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2021年9月7日(此件公开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仉振宇[2](2021)在《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的有序健康推进与高质量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功能逐渐完善,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镇化建设正由传统的“注重规模”向新型的“提升质量”转变。然而,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增长方式粗犷、资源配置低效、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稳步提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城镇集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绿色生态、水源保障、城乡统筹、教育创新以及文化繁荣等8个维度构建了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借助Matlab软件,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从而计算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分维度评价指数。其后,借助ArcGIS、GeoDA以及GS+等软件,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以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定量地研究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评价指数均值由26.91提高到31.75,整体增长幅度为17.99%,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空间分布不均”的空间分布特点。在分维度评价指数中,经济发展、绿色生态以及城乡统筹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相对较高,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镇集聚以及文化繁荣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则相对较低。(2)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H-H型集聚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最主要的集聚类型。集聚类型之间的演变与转换主要集中在H-H型和L-H型集聚之间以及L-L型和H-L型集聚之间,空间格局演变较为稳定,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均较为显着。核心热点区呈现出“先东移-后西迁”的变化特点,核心冷点区空间格局较为稳定,未发生显着变化。(3)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自组织性和空间变异性较强,变异程度呈现出加深态势,空间变异影响范围有所缩小,变异随机性有所增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格局演变的显着程度有所加深。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在各个方向上的均质性有所减弱,东-西方向以及东北-西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较差,空间变异最为显着。空间变异结构特征由“双核”逐渐转变为逐步融合的“三核”,“东高-西低”以及“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结构性差异显着。(4)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建设能力是影响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财政支持、区域创新能力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布局、城镇人力资本具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本文在开展驱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黄河流域各省市在城镇化质量提升过程中应着重补齐短板项,增强优势项,以进一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3](2021)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提出宁政发[2021]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2021年2月26日(此件公开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康正宁[4](2020)在《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机理与投入产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基础设施正处在高速建设中。信息化成为这场建设的主角之一,而智慧城市是其高级的表现形式,它是信息化的城市形态,更是新型城市建设的理念,是城市发展的新方式。基础设施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从多种途径拉动经济增长。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有助于直接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升我国城市经济社会运行效率,还为美化城市生态、减少交通拥堵、解决“马路拉链”等遗留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相关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对智慧城市尤其是其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的测度和评价能为政府部门和城市规划者的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目前,智慧城市的评价方法多针对信息系统项目,并主要集中在局部地区、特定产业部门以及特定项目的效益评估上,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研究和测度的文章较少。本文从研究经济学领域中智慧城市相关文献开始,参考了大量信息系统评价的文献,从经济学经典理论导出进一步研究方法。接着本文分析了城市化和信息化的互动对智慧城市带来的影响,引出了智慧城市的理念,并研究了智慧城市的内涵,而后界定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范围,从信息化和城市化的不同视角对智慧城市建设框架进行研究,然后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的成功智慧城市试点案例;深入研究了智慧城市基础设建设对经济拉动的机理,理清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非基础设施的投资顺序,并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产业带动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影响经济产出的背后机制;然后使用了投入产出法对我国智慧城市相关产业部门的投资拉动效应进行了评估,评估了投资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部门间拉动的增加值和对就业的拉动效力,阐述了对智慧城市分析的启示;最后,综合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评估我国70个试点智慧城市的经济效率。现有研究在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拉动效应时,多局限于对总产出的拉动效应,而对增加值和就业的拉动效应的估算是创新的方式。本文基于WIOD非竞争投入产出表,运用里昂惕夫需求拉动模型,从总产出、产出增加值、就业三个维度实证测算了各行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中国试点智慧城市从国家选定并公布、城市开始建设至今共3年有余,从城市视角对智慧城市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本文综合使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效率进行静态和动的评价。首先根据2014年数据,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下,综合使用三阶段数据包络模型和超效率分析模型估计了我国试点城市中70个地级市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率,然后使用Malmquist指数法比较试点城市在加入试点前的2011年和加入试点后2014年经济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最后使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估算城市基础设施对产出的系数,并分析各城市经济效率。我国地区投资效率差异明显,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分析发现试点城市中武汉的效率最高,石家庄、太原、无锡等九个城市经济发展受到源自教育、人口等方面的约束。根据Malmquist模型的分析发现,在2011到2014年间,试点城市Malmquist指数几何平均值为1.021,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且上升幅度高于全国效率提升幅度。我国试点城市效率改善主要源于综合效率改善,综合效率提升又主要源于资源利用效率上升。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基础设施效率进行了再评估,发现管道等市政设施一方面对产出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劳动或资本影响投入产出效率。SFA分析也表明无效率,并非环境噪声等难以控制的因素是我国各试点城市产出低于生产前沿的主要原因。这也进一步说明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应当以基础设施投入为主。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政策建议,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从城市视角出发先行规划,按不同城市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个性化建设方案。优先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并灵活的采取不同的投资形式。在设计时多考虑产业协同的作用,促进产城融合的新型智慧城市形态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将对未来城市居民生活造成全面影响,智慧城市的规划也牵涉到城市政治、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本文侧重于分析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率研究,是我国现阶段的智慧城市的重点问题。未来分析可向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长期经济效应,智慧城市上层应用系统的深入研究,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对政治、文化方向扩展。在数据允许前提下,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使用本文的方法对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更加准确的测度。
王锋[5](2020)在《单位制背景下第一代工业移民的身份认同 ——以宁夏石嘴山市石炭井矿务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伟大的成果,随着时代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在关注取得的宏观成绩同时,我们也应该将目光投向经历这段伟大历程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史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微观镜像。基于这点思考,本研究将目光投向在家乡宁夏石嘴山市开发建设历史上起重要作用石炭井矿务局,希望通过描摹援建宁夏贺兰山煤炭基地的第一代工业移民的生活史图景,唤醒他们心中的集体记忆,并对其不同历史阶段的身份认同进行分析,进而思考单位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本研究将围绕以上主旨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石炭井第一代工业移民在个人生活轨迹的变化过程中对于单位制的形成、发展、变革有着怎样的记忆,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在移民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文化适应过程?第二,他们的个体身份及身份认同在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受到怎样的影响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三,随着单位制度的消解,曾经的共同体生活发生变化,这些曾经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异乡“单位人”他们现在的社会关系又如何,而社区能否让他们获得一种新的共同体式的生活?通过田野调查,本研究发现,在新中国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石炭井矿务局第一代工业移民群体相应地有着不同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在1958年开始的创业年代,他们更多的回忆是建矿初始的艰苦条件和将青春奉献给国家建设的自豪,体现出作为“单位人”和工人阶级高度的认同感;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个体的经历与时代伤痕相关联,回忆本身体现出对那个时代的反思。虽然伴随着伤痛,但革命话语下“工人阶级老大哥”的身份仍然让他们有着高度自我认同;改革开放伊始到20世纪90年代,石炭井矿务局一度处在最辉煌的历史时期,单位制度也形成全面的“福利堡垒”,他们对于“工人阶级”和“单位人”的认同感达到顶峰;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国企改制,单位制呈现出由“共同体”向“原子化”转变的倾向,石炭井矿务局第一代工业移民群体也从“单位人”逐步向“社会人”转变,在经历了集体的迷茫后,他们希望重新建立自身新的身份认同。作为“单位人”的石炭井第一代工业移民从全能的单位中走出,走向分化,原子化趋势逐步增强。社区试图重建“共同体”,但存在着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社区共同体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的阶段。我们需要总结单位制度的有益功能,在网格化社区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共同体。
杨春白雪[6](2020)在《基于GIS的宁夏生态移民活动空间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移民工程是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完成“精准扶贫”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生态移民新村是政府主导规划并建设,用来安置生态移民的村落,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种非自发形成、历史文化沉积很少的乡村聚落关注较少,对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后重构的活动空间研究较为鲜见。本文以宁夏生态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电话咨询、解译遥感影像、实地调研,运用RS与GPS,确定宁夏生态移民新村位置、基础设施要素位置,以及村民日常活动地点,利用ArcGIS10.2,对移民新村基础设施、村民个人活动地点进行可视化表达,运用改进潜能模型、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村民活动空间的时空分异特征和生态移民对新活动空间心理感受分异。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人居自然环境质量评价采用GIS与RS技术,选取地形、土地、植被、气象、水文等自然因子,以30m×30m栅格为基本单元,在评价单因子人居自然适宜性的基础上,构建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以298个宁夏境内生态移民新村地理位置结合HEI模型结果,探讨宁夏生态移民新村自然适宜性特征及其空间差异。宁夏生态移民新村内部基础设施步行可达性评价,运用改进潜能模型与GIS空间分析结合的方法,选取12个典型案例村,测度生态移民新村的基础设施步行可达性,以此分析宁夏生态移民村内活动空间适宜性。宁夏生态移民对新活动空间的心理感受评价,以青铜峡市生态移民安置区同乐村、同富村为例,基于“3S”技术、满意度问卷调查对生态移民新村的活动空间进行评价,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村民满意度的因子进行探测与分析,以期为生态移民工程后期建设和活动空间优化提供指导。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生态移民新村宏观布局上看,移民活动空间自然适宜性等级较高,显示出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在安置区选址上遵循了效益最大化原则,48.99%的生态移民村处于高度适宜区。基于宁夏人居环境指数的宁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宁夏境内不同区域的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性的限制性特征,定量揭示宁夏不同地区人居环境自然条件的空间规律性。(2)从生态移民新村村内微观结构上看,案例村的村内基础设施步行可达性程度较好。不同生态移民案例村的步行可达性存在显着差异,但与其所处沿黄经济区、中部干旱带和宁南山区等宁夏内部分区位置无关;基础设施空间分布形态对步行可达性评价有直接影响,步行可达性评价分值由高到低的基础设施空间分布特征依次是点状分布、连续分布、离散分布;基础设施空间分布形态遵循一定空间分布规律,基础设施空间分布呈点状分布、连续分布、离散分布等状态的村落,其大部分基础设施分别在以质心出发300m范围内、600m范围内、600m以外区域。(3)从生态移民新村村民心理感受上看,案例村中生态移民对新活动空间基本满意。移民年数与活动空间满意度强相关,随着移民年数增加,村民对活动空间的满意度总体趋势呈上升势态且从变化曲线来看,活动空间满意度还在提升中,但明显表现为高—低—高的倒置抛物线特征。本研究把生态移民适应新活动空间的过程划分为“哺乳期”、“断奶期”、“自立期”;不同活动空间满意度人群其活动空间存在空间分异,满意度高值人群活动范围较广,活动空间满意度低值人群活动范围窄。
黄靖雯[7](2020)在《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间节点的临近,国家扶贫工作也有条不紊逐步推进。基层作为扶贫政策执行的最终落实单位,承担着扶贫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任。但与此同时总有不法分子在扶贫资金诱惑下选择贪污腐败,不仅损害人民利益,还污染政治环境、阻碍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央纪委在2018年开展的专项调查展示国家对腐败问题的重视和治理扶贫领域基层腐败的决心,为扶贫领域基层反腐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人民主体理论及中国共产党人治腐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案例汇总、整理和剖析七省扶贫腐败专项治理曝光案例,总结现象规律,寻求扶贫领域基层腐败产生原因,并以此思考预防治理基本对策。整理发现,当前扶贫领域基层腐败主要表现为厚亲待友、挪用资金、侵占骗取以及收费受贿等类型,体现出腐败主体集中于村级干部、牵涉领域范围较为广泛、分布地区差距较大、涉案金额数目差距较大且小额居多等特征。扶贫中基层腐败的主要原因在思想素质层面主要表现为思想腐朽落后、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政治和文化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等;政治层面主要表现为监督以及公开制度不够明确、法律法规设计留白、基层扶贫的管理体系设计有待完善等;经济层面主要表现为薪酬及激励体制设计有待改进等。针对扶贫领域基层腐败问题,基于以上观察结果和原因分析,本文从思想素质、政治体制设计、经济激励三个维度构建预防和治理扶贫领域基层腐败对策体系。首先在思想素质层面主要建议提高干部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弘扬民主法治思想;其次在基层反腐机制层面主要建议健全扶贫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公开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最后在经济激励层面主要建议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和激励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及管理。
王培然[8](2020)在《中国西北城市经济绿色转型研究 ——水平评估、政策导向与企业认知》文中提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在不断显现。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等。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要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理论指导,经济绿色转型是必由之路。经济绿色转型是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关键手段,更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西北地区地域辽阔,能源资源丰富,资源型城市较多,主导产业多为工业。与我国中、东部地区相比较,西北地区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均衡,城市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自动修复能力弱等多方面问题,经济绿色转型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科学合理地测度城市经济绿色转型水平,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融于经济建设中,对于实现西北城市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利用Undesirable-SBM模型测度了西北城市2008-2017年的经济绿色转型效率。西北城市经济绿色转型效率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经济绿色转型效率较好的地区为陕西省和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经济绿色转型效率整体较差。其中,经济绿色转型效率最好的城市为榆林市、延安市、庆阳市和克拉玛依市,最差的城市为吴忠市和中卫市。同时,利用熵权法测算了西北城市经济绿色转型水平。总体上,西北城市经济绿色转型水平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极慢,大部分城市的年平均增长率介于0.01-0.02之间;经济绿色转型水平较低,大部分城市的经济绿色转型水平介于0.2-0.5之间。其次,利用Python文本分析法,对西北地区工业绿色转型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西北城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工业绿色转型的政策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陕西和甘肃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宁夏、青海和新疆一直处于相对较滞后的地位。2008-2011年,各省每年出台的政策数量不超过500条,整体处于较低水平。2011-2015年,各省出台的政策数量有了一定提高,但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2015-2017年,各省关于工业绿色转型政策的出台速度有了较大提升,甘肃省增速最大。在提取政策文档的关键词进行文本分析时,发现“建设”和“企业”在所有词语中词频最高,权重最大,位居前两名,“质量”、“污染”、“节能”等词语的权重也相对较大。部分省份中“扬尘”、“燃煤”、“锅炉”、“机动车”、“燃气”等词语的权重也排在前十名之内。从西北地区出台关于工业绿色转型政策的城市数量来说,城市数量整体处于逐渐增加趋势。最后,综合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析企业认知视角下的城市经济绿色转型。从城市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因素来看,企业家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政策支持,权重值为0.2939,其次是自然环境,权重值为0.2028,再次是资源禀赋,权重值为0.1943,最后是经济水平和技术创新,权重值分别为0.1660和0.1430。关于企业绿色转型路径,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选择最多的是严格规范企业的生产方式,在环境保护方面选择最多的是减少人为污染排放,在科技创新方面选择最多的是改进或发明新的专利,在效率提升方面选择最多的是对职工进行培训。企业进行绿色转型的主要动力是政府提倡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绿色文化,以及供应商的绿色战略及环境管理技术引进的影响。
王玲[9](2019)在《西北民族地区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差异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三个维度(收入、教育、健康)的基础上将环境指标作为同级指标进行合并后构建人类绿色发展指数;依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西北民族地区29个地州市人类绿色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进行测度分析。通过对西北民族地区29个地州市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四个分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的测算分析总结出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仍然是一种较粗放的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绿色、集约化经济仍处于萌芽状态。在对各分项指标以及影响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增长的各指标贡献率差异的分析得出西北民族地区各地州市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增长主要受健康指数贡献率的影响,其次是收入指数和环境指数贡献率的影响,教育指数贡献率影响较低,且比较平稳。根据以上差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经济方面,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民族地区间经济交流,缩小区域间差距,促进整个区域共同发展。教育方面,加大对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保障等的投入;大力促进地方职高和技校的发展;改变民俗观念。健康方面,完善社会福利配套设施,提高民族地区人口健康水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追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共同促进民族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民族地人类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0](2018)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修订本)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宁政发[2018]3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按照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已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将《纲要》(修订本)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
二、以病人为中心 加快医院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人民医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病人为中心 加快医院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人民医院(论文提纲范文)
(2)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概述 |
2.1.1 城镇化相关概述 |
2.1.2 城镇化质量相关概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及分析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人文历史概况 |
3.1.4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平台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平台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
3.3.2 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
3.3.3 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4.2 Matlab熵值法权重计算 |
4.2.1 方法编程实现 |
4.2.2 指标权重确定 |
4.3 评价结果分析讨论 |
4.3.1 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
4.3.2 城镇化质量分维度评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
5.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关联格局演变 |
5.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3 热点分析 |
5.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异质格局演变 |
5.2.1 空间结构变异 |
5.2.2 方向维度变异 |
5.2.3 三维空间变异 |
5.3 本章小结 |
6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 |
6.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性分析 |
6.1.1 资源禀赋 |
6.1.2 地方政策 |
6.1.3 区域发展 |
6.1.4 国家战略 |
6.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模型比选 |
6.2.3 回归计算 |
6.2.4 结果分析 |
6.3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 |
6.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6.3.2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快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 |
6.3.3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坚持市场导向与企业核心 |
6.3.4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循环经济与改革开放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机理与投入产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论文结构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一、从智慧城市的研究对象方面 |
二、从智慧城市的评价形式方面 |
三、从智慧城市实践的指导方面 |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 |
二、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智慧城市评价相关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经济学相关的基础理论 |
一、宏观经济理论 |
二、福利经济学理论 |
三、公共经济学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投入产出理论模型 |
二、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三章 智慧城市内涵及其建设模式的研究 |
第一节 智慧城市的内涵及建设意义 |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 |
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界定 |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
第二节 城市化与信息化互动对智慧城市的影响分析 |
一、城市化与信息化互动对智慧城市的管理领域影响 |
二、城市化与信息化互动对智慧城市的社会领域影响 |
三、城市化与信息化互动对智慧城市的经济领域影响 |
四、城市化与信息化互动对智慧城市的影响小结 |
第三节 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化模式 |
一、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
二、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框架 |
第四节 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化模式 |
一、城市化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
二、城市化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框架 |
第五节 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
一、国外智慧城市案例分析 |
二、国内智慧城市案例分析 |
第四章 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提升经济效率的机理 |
第一节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非基础设施投资顺序的研究 |
第二节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产业带动效应研究 |
一、公共设施投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
二、智慧城市相关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促进作用的研究 |
第三节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和启示 |
第五章 我国智慧城市相关行业对经济拉动作用分析及对智慧城市的启示 |
第一节 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分析 |
一、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
二、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
三、封闭经济下的拉动效应 |
四、非竞争投入产出框架 |
第二节 我国各智慧城市相关行业投入对经济拉动作用分析 |
一、各部门直接消耗系数测算 |
二、各部门总产品的完全拉动系数测算 |
三、各部门增加值拉动系数测算 |
四、各部门就业拉动系数测算 |
五、智慧管网和地下综合管廊投资拉动案例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和启示 |
第六章 我国试点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比较分析 |
第一节 DEA和 SFA模型的应用分析 |
一、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
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和相关说明 |
第三节 智慧城市之间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比较——DEA模型 |
一、静态效率比较——三阶段DEA 模型和超效率DEA 模型 |
二、动态效率比较——Malmquist指数模型 |
第四节 智慧城市之间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评价——SFA模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和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与启示 |
一、结论 |
二、政策启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单位制背景下第一代工业移民的身份认同 ——以宁夏石嘴山市石炭井矿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重难点 |
1.理论价值 |
2.现实意义 |
3.研究重难点 |
(三)概念界定及相关综述 |
1.单位制度相关综述 |
2.移民问题相关综述 |
3.身份认同相关综述 |
4.石炭井地区简介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框架 |
3.研究方法 |
一、石炭井矿务局历史沿革 |
(一)单位社区石炭井矿务局的建立与发展 |
1.石炭井矿务局的建立与发展 |
2.石炭井矿务局所辖主要生产单位 |
3.石炭井矿务局第一代工业移民人员构成 |
(二)体制改革下的矿务局单位变迁(1960——2000) |
1.石炭井矿务局的体制变迁 |
2.石炭井矿务局单位社区变迁 |
二、单位制创立发展的集体记忆 |
(一)创业年代的时代背景 |
(二)创业年代“单位人”记忆 |
1.艰苦创业的身体记忆 |
2.封闭亲密的集体记忆 |
3.平等光荣的生命记忆 |
4.从“移民”到“扎根”的身份记忆 |
(三)“特殊时代”的集体反思 |
1.生产的延续 |
2.政治的强化 |
3.个体的时代伤痕 |
(四)改革初期的鼎盛时代 |
1.鼎盛时期的官方叙事 |
2.单位人口中“最好的年代” |
三、石炭井矿务局的分立改制 |
(一)分立改制的背景和措施 |
1.分立改制的背景 |
2.分立改制的措施 |
(二)分立改制后的石炭井矿务局 |
1.改制后的“单位人” |
2.“单位共同体”的终结 |
3.煤城的暮年记忆 |
四、单位制发展变迁的认同与适应 |
(一)第一代石炭井工业移民身份认同 |
1.“强化”历史:“开拓者”的身份认同 |
2.逃离边缘:家属工的日常实践 |
3.“身份”重置:第一代工业移民及其后代生活轨迹 |
(二)集体记忆与认同架构 |
1.身份认同共同体的架构 |
2.时代与制度的共同强化 |
3.共同体的破碎与重构 |
(三)石炭井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 |
1.移民文化适应的内容 |
2.汉族移民与回族文化交往 |
结语 |
(一)重新认识单位体制 |
(二)构建新单位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基于GIS的宁夏生态移民活动空间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生态移民新村活动空间适宜性宏观评价 |
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 宁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单要素分析 |
3.3 宁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 |
3.4 宁夏生态移民新村自然适宜性空间分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移民新村活动空间适宜性微观评价 |
4.1 改进潜能模型的构建 |
4.2 基础设施空间特征 |
4.3 基础设施步行可达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移民活动空间适宜性满意度评价 |
5.1 问卷数据分析 |
5.2 活动空间感知因子提取与探测 |
5.3 活动空间感知因子内部探测 |
5.4 个人与家庭因素探测 |
5.5 不同满意度人群的活动空间分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3.1 思路与方法 |
1.3.2 创新点与难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与基层扶贫工作 |
2.1.2 基层腐败与腐败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与人民主体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治腐基本理论 |
第3章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现状分析 |
3.1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基本状况及案例选取说明 |
3.1.1 基层腐败基本状况 |
3.1.2 案例数据选取说明 |
3.2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问题分类 |
3.2.1 精准扶贫中厚亲待友的腐败 |
3.2.2 精准扶贫中挪用资金的腐败 |
3.2.3 精准扶贫中侵占骗取的腐败 |
3.2.4 精准扶贫中收费受贿的腐败 |
3.3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问题的特征 |
3.3.1 腐败主体趋于村级干部 |
3.3.2 腐败涉及领域较为广泛 |
3.3.3 腐败分布地区差距较大 |
3.3.4 小额资金腐败较为频发 |
3.4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危害性分析 |
3.4.1 腐败频发危害基层政治建设 |
3.4.2 腐败问题制约基层经济发展 |
第4章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原因 |
4.1 基层扶贫领域文化及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
4.1.1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有所欠缺 |
4.1.2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文化及民主法治素养有待提高 |
4.2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
4.2.1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内部监督有待完善 |
4.2.2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外部监督有待加强 |
4.3 基层扶贫工作中法律与公开制度有待完善 |
4.3.1 基层扶贫工作中法律与查处机制有待改进 |
4.3.2 基层扶贫工作中信息公开和管理有待增强 |
4.4 基层扶贫工作中薪酬与激励方式尚有欠缺 |
4.4.1 基层扶贫工作中薪酬设计造成失衡心理诱发腐败 |
4.4.2 基层扶贫工作中保障与激励措施的效力有待提升 |
第5章 治理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的对策 |
5.1 提高文化及政治素养 |
5.1.1 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 |
5.1.2 提高文化和民主法治素养 |
5.2 健全权力运行中的监督体系 |
5.2.1 完善基层扶贫工作内部监督 |
5.2.2 增强基层扶贫工作外部监督 |
5.3 完善扶贫相关法律体系和公开制度 |
5.3.1 加强扶贫领域法治建设和查处力度 |
5.3.2 优化扶贫工作信息公开和跟踪管理 |
5.4 改进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薪酬及激励设计 |
5.4.1 合理设计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薪酬标准 |
5.4.2 科学设计基层扶贫工作人员激励方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中国西北城市经济绿色转型研究 ——水平评估、政策导向与企业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色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绿色转型的相关概念 |
2.1.1 绿色转型 |
2.1.2 绿色发展 |
2.1.3 可持续发展 |
2.1.4 绿色经济 |
2.2 绿色转型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2.2.2 绿色转型与产业演变与转型理论 |
2.2.3 绿色转型与绿色经济理论 |
2.2.4 绿色转型与循环经济理论 |
2.2.5 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理论 |
第三章 西北城市经济绿色转型效率与水平评价 |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1 Undesirable-SBM模型 |
3.1.2 熵值法 |
3.1.3 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 |
3.1.4 空间冷热点分析 |
3.1.5 数据来源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算 |
3.2.1 经济绿色转型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
3.2.2 经济绿色转型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
3.2.3 测算过程 |
3.3 城市经济的绿色转型效率 |
3.3.1 总体评价 |
3.3.2 冷热点分析 |
3.4 城市经济的绿色转型水平 |
3.4.1 基本特征 |
3.4.2 演化过程 |
3.4.3 冷热点分析 |
3.5 城市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1 指标选取 |
3.5.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3.5.3 影响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北城市经济绿色转型的政策导向 |
4.1 基于TF-IDF的文本关键词提取方法 |
4.1.1 计算词频 |
4.1.2 词频的归一化处理 |
4.1.3 计算逆向文件频率 |
4.1.4 确定权重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 经济绿色转型的政策颁布趋势 |
4.4 基于TF-IDF的文本关键词分析 |
4.5 基于jieba分词的文本词频分析 |
4.6 经济绿色转型指标的时空演变 |
4.6.1 安全生产政策导向的时空演变 |
4.6.2 环境保护政策导向的时空演变 |
4.6.3 科技创新政策导向的时空演变分析 |
4.6.4 效率提升政策导向的时空演变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认知视角下的西北城市经济绿色转型 |
5.1 研究方法 |
5.1.1 AHP层次分析法 |
5.1.2 熵权法 |
5.2 数据来源 |
5.3 城市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因素 |
5.4 企业绿色转型的路径选择 |
5.5 企业绿色转型的动力来源 |
5.5.1 政府层面 |
5.5.2 自身层面 |
5.5.3 供应链层面 |
5.6 企业在绿色转型方面的优势与障碍 |
5.6.1 企业在绿色转型方面的优势 |
5.6.2 企业在绿色转型方面的障碍 |
5.7 不同企业家对城市经济绿色转型的看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创新尝试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西北民族地区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章 西北民族地区人类社会发展现状 |
一、研究区域界定 |
二、区域概况 |
第四章 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测度模型构建 |
一、人类发展指数构成及计算方法 |
二、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测度模型构建及说明 |
三、数据来源 |
第五章 西北民族地区人类绿色发展指数测度 |
一、西北民族地区各地州市人类绿色发展指数测度 |
二、西北民族地区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等级分组及空间分布 |
三、西北民族地区(2010和2017)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对比分析 |
四、人类绿色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差异比较 |
第六章 西北民族地区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差异分析 |
一、各维度指数比较分析 |
二、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各指标贡献率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以病人为中心 加快医院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人民医院(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24)
- [2]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仉振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5)
- [4]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机理与投入产出分析[D]. 康正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5]单位制背景下第一代工业移民的身份认同 ——以宁夏石嘴山市石炭井矿务局为例[D]. 王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基于GIS的宁夏生态移民活动空间适宜性评价[D]. 杨春白雪. 宁夏大学, 2020(03)
- [7]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D]. 黄靖雯.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20(06)
- [8]中国西北城市经济绿色转型研究 ——水平评估、政策导向与企业认知[D]. 王培然. 兰州大学, 2020(01)
- [9]西北民族地区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差异研究[D]. 王玲.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10]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修订本)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8(18)
标签:生态移民论文; 移民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