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气生血贴中阿魏酸皮肤透过率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薛也,高鹏,罗世雄,窦博鑫,辛嘉英[1](2020)在《脂肪酶催化阿魏酸甘油酯的合成》文中研究表明阿魏酸甘油酯是一种具有较高水溶性的阿魏酸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可应用于食品中。试验探究在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下,阿魏酸与甘油合成阿魏酸甘油酯的工艺,并探索其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温度60℃,转速70 r/min,酶用量10%(以质量计),时间10 h,展开剂选用三氯甲烷-苯-甲醇-乙酸,展开剂比例为32︰20︰1.5︰1,在此条件下阿魏酸的转化率最高,为85.30%。同时对阿魏酸及阿魏酸甘油酯清除DPPH自由基的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阿魏酸甘油酯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强于阿魏酸。
刘林杰[2](2014)在《当归活性组分阿魏酸的电化学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药活性组分分析,常用的分析手段包括色谱法、光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色谱-质谱联用和电化学分析等。在众多的分析技术中,电化学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便、不破坏样品、响应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另外也可以实现对样品的原位、实时,活体和现场测定。目前,电化学分析方法已被应用于中药活性组分的定量分析,中药活性组分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天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等相关领域。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电化学分析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样品检测的可行性。因此开发新型的电极修饰材料,制备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中药活性组分的电化学分析,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石墨烯(graphene)是由sp2杂化的单层碳原子通过紧密的排列成正六边形蜂窝状结构的一种新型的二维平面结构的碳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好的生物相容性、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导电性等特征。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现已在分析化学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将石墨烯应用于中药活性组分的电化学分析研究,不仅可以拓展石墨烯材料在生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而且可为中药活性组分的电化学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当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也均有记载,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有补血活血、润燥滑肠、调经止痛、生肌健骨的功效,为常用的传统中药。当归的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类及其异构物、香豆素类、黄酮类以及有机酸类和当归多糖等。当归的不同提取部分显示不同的药理活性,当归水提液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损伤作用,当归挥发油对子宫平滑肌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当归醇提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功效,当归中性油及酸性成分亦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构建及其对当归活性组分的灵敏测定及当归提取物和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成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功能化的石墨烯纳米片(PDDA-G),采用滴涂法构建了PDDA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PDDA-G/GCE),以此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对阿魏酸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表明PDDA-G/GCE对阿魏酸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显着地提高了阿魏酸的信号强度,该电化学传感器也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通过优化实验参数,建立了一种对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其线性范围为8.95×10-8mol/L~5.29×10-5mol/L,检测限(S/N=3)为4.42×10-8mol/L,用于实际样品中阿魏酸的定量分析,结果满意。2通过一步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将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直接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得到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ERGO/GCE), ERGO/GCE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以此电极为工作电极,探究了阿魏酸在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并建立了阿魏酸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用于阿魏酸的含量测定,其线性范围为8.49×10-8mol/L~3.89×10-5mol/L,检测限(S/N=3)为2.06×10-8mol/L。对一些试验参数,如ERGO沉积时间、pH和富集条件等进行了优化,推算了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计算了电极的有效电化学表面积。·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对阿魏酸的测定也表现出良好的精密度、较好的稳定性和可再生性,可以应用于当归药材和生物样本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3通过构建磷脂双分子层(s-BLM)修饰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对s-BLM进行破坏,模拟人体内羟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氧化损伤过程,而后以[Fe(CN)6]3-/4为探针溶液,依据修饰电极在探针溶液中响应电流值的变化,判断羟自由基对s-BLM的损伤程度。向Fenton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阿魏酸,依据阿魏酸加入前后响应电流值的变化判断阿魏酸对s-BLM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归活性成分阿魏酸可以有效地保护s-BLM免受由羟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唐凤岚,王敬山[3](2013)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补气生血贴中阿魏酸的皮肤透过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薄层色谱扫描法(TLCS)测定补气生血贴中阿魏酸的皮肤透过率的方法。方法:分别选取3位受试者A、B、C,将贴片贴于神厥穴,贴药时间分别为12h、24h、36h,然后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分别测定贴前与贴后不同时间阿魏酸的含量。层析条件:日本岛津CS-930反射线性扫描,λR=370nm,λs=310nm,SX=3。结果:阿魏酸在0.6~2.6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阿魏酸含量随着贴片时间的增长而减少,表明阿魏酸的皮肤透过率随贴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结论:实验表明贴片的有效成分阿魏酸可透过皮肤被吸收,并且吸收良好,为复方中药贴片的质量控制指标提供了依据。
丁克祥[4](2003)在《天然植物活性物阿魏酸》文中研究表明 美容化妆品是现代生活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然植物活性物质又是美容化妆品重要的功效成分。真正实用有效的天然功效成分如果与美容化妆品有机的结合,不仅可以保持其原有美容化妆品的天然特性,而且,还大大增加原有美容化妆品的实用性和应用范围,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大大提高原有美容化妆品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对美容化妆品中添加的天然功效成分的研究和应用一直倍受关注。最近
唐凤岚,王敬山[5](2000)在《补气生血贴中阿魏酸皮肤透过率研究》文中指出
二、补气生血贴中阿魏酸皮肤透过率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补气生血贴中阿魏酸皮肤透过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脂肪酶催化阿魏酸甘油酯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反应体系的确定 |
1.3.2 反应器的确定 |
1.3.3 展开剂的选择 |
1.3.4 单因素试验 |
1.3.5 正交试验 |
1.3.6 薄层色谱检测 |
1.3.7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反应体系及反应器选择的结果分析 |
2.2 展开剂及其比例的选择 |
2.3 基本反应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 |
2.4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2)当归活性组分阿魏酸的电化学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当归的研究概况 |
1.1.1 当归的质量标准研究 |
1.1.2 当归化学成分研究 |
1.1.3 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 |
1.1.3.1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
1.1.3.2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
1.1.3.3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
1.1.3.4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1.1.3.5 抗肿瘤作用 |
1.1.3.6 抗氧化、抗炎与抗损伤作用 |
1.2 阿魏酸的研究现状 |
1.2.1 阿魏酸的制备 |
1.2.1.1 化学合成 |
1.2.1.2 植物材料中提取 |
1.2.2 阿魏酸的药理活性 |
1.2.2.1 抗氧化 |
1.2.2.2 抗血栓、抗血小板凝聚 |
1.2.2.3 抗肿瘤、抗突变 |
1.2.2.4 抗菌消炎 |
1.2.2.5 其他 |
1.2.3 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
1.2.3.1 分光光度法 |
1.2.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3.3 薄层扫描法 |
1.2.3.4 气相色谱法 |
1.2.3.5 毛细管电泳法 |
1.2.3.6 电化学分析方法 |
1.3 中药活性成分的电化学分析研究 |
1.3.1 中药活性组分的电化学分析测定 |
1.3.1.1 电位分析法 |
1.3.1.2 库伦分析法 |
1.3.1.3 极谱和伏安分析法 |
1.3.2 化学修饰电极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中的应用 |
1.3.2.1 氨基酸修饰电极 |
1.3.2.2 表面活性剂修饰电极 |
1.3.2.3 氧化还原聚合物膜修饰电极 |
1.3.2.4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 |
1.4 石墨烯 |
1.4.1 石墨烯概述 |
1.4.2 石墨烯的应用 |
1.4.2.1 石墨烯复合材料 |
1.4.2.2 超级电容器 |
1.4.2.3 电化学传感器 |
1.4.2.4 药物载体 |
1.4.3 石墨烯的制备 |
1.4.3.1 剥离和切割法 |
1.4.3.2 氧化石墨烯化学还原法 |
1.4.3.3 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 |
1.5 天然产物抗氧化研究 |
1.5.1 抗氧化机理 |
1.5.2 抗氧化性研究方法 |
1.5.2.1 电化学定量检测 |
1.5.2.2 电化学参数评价 |
1.5.2.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石墨烯膜修饰玻碳电极对阿魏酸的灵敏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PDDA-G的制备 |
2.2.2.2 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2.2.2.3 电化学测定方法 |
2.2.2.4 样品的测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PDDA-G的表征 |
2.3.2 阿魏酸的电化学行为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3.1 PH值的影响 |
2.3.3.2 扫描速率的影响 |
2.3.3.3 富集条件的影响 |
2.3.3.4 修饰量的影响 |
2.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2.3.5 重现性与稳定性 |
2.3.6 干扰实验 |
2.3.7 样品检测 |
2.4 结论 |
第三章 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对当归和生物样品中阿魏酸的灵敏测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3.2.4 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5 电化学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ERGO/GCE的表征 |
3.3.2 电化学有效表面积的计算 |
3.3.3 阿魏酸的电化学响应 |
3.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4.1 pH值的影响 |
3.3.4.2 扫描速率的影响 |
3.3.4.3 富集条件的影响 |
3.3.4.4 沉积时间的影响 |
3.3.5 校正曲线和检测限 |
3.3.6 ERGO/GCE的重复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
3.3.7 分析应用 |
3.3.7.1 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
3.3.7.2 生物样品中阿魏酸的测定 |
3.4 结论 |
第四章 阿魏酸对羟自由基引起的磷脂双分子层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成膜液的制备 |
4.2.3 Fenton体系的构成 |
4.2.4 支撑磷脂双层膜(s-BLM)的制备 |
4.2.5 循环伏安扫描 |
4.2.6 紫外光谱法验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羟自由基对磷脂双层膜的破坏作用 |
4.3.2 Fenton体系的影响 |
4.3.2.1 H_2O_2浓度的影响 |
4.3.2.2 Fe~(2+)浓度的影响 |
4.3.3 阿魏酸对s-BLM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
4.3.4 紫外光谱法验证 |
4.4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补气生血贴中阿魏酸皮肤透过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样品液制备 |
1.2.2 对照液制备 |
1.2.3 层析条件 |
1.2.4 标准曲线的制备 |
1.2.5 稳定性试验 |
1.2.6 样品含量测定 |
2 结 果 |
3 讨 论 |
四、补气生血贴中阿魏酸皮肤透过率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脂肪酶催化阿魏酸甘油酯的合成[J]. 王艳,薛也,高鹏,罗世雄,窦博鑫,辛嘉英. 食品工业, 2020(09)
- [2]当归活性组分阿魏酸的电化学分析研究[D]. 刘林杰. 兰州大学, 2014(11)
- [3]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补气生血贴中阿魏酸的皮肤透过率[J]. 唐凤岚,王敬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13)
- [4]天然植物活性物阿魏酸[J]. 丁克祥. 中国化妆品, 2003(10)
- [5]补气生血贴中阿魏酸皮肤透过率研究[J]. 唐凤岚,王敬山. 医学文选,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