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法预应力混凝土预留孔注浆质量研究

超声法预应力混凝土预留孔注浆质量研究

一、超声法检测预应力混凝土预留孔道灌浆质量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樊海林[1](2021)在《预应力混凝土梁孔道灌浆非线性超声检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孔道灌浆不饱满容易导致预应力钢筋锈蚀,使得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缺失,造成安全隐患。如今,针对预应力梁孔道灌浆饱满度的检测技术尚不完善,现有的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声速和幅值等线性参数变化反映灌浆质量的密实程度,但是由于在孔道灌浆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微小缺陷,这些线性参数对于微小缺陷的探测不够敏感,这就使得线性超声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采用非线性超声法检测孔道灌浆质量中的微小缺陷,作为一种尝试,以求为预应力混凝土梁孔道灌浆检测提供参考方法。文中以预设波纹管和未设波纹管的混凝土梁试件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浆液质量以及稳压时间不足所致的微小缺陷与非线性超声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进行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为了引出本文非线性超声法的研究,首先总结了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缺成因以及类型,并且针对当前各种对孔道灌浆缺陷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以及适用性进行了概述,针对经典线性超声法的局限性提出本文所研究的非线性超声法。(2)为了后续针对孔道浆液质量减少以及稳压时间不足所致的微缺陷进行检测,首先搭建了适用于混凝土模型梁试件孔道灌浆检测的非线性超声测试系统,通过测试同种配合比和尺寸的立方体试件,确定了各项非线性超声的测试参数;并且基于非线性超声测试的基本原理,提出针对灌浆过程中预设工况下产生的微缺陷的判别方法;(3)为了研究非线性参数随浆液质量减少和稳压时间不足的变化规律,论文基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理论,预设随质量和稳压时间变化的不同工况,通过分析在不同工况下非线性系数的变化规律,借以表征不同工况所致的微小缺陷。结果表明随着微缺陷的增加,相应的非线性系数亦会逐渐增大,通过非线性系数的变化程度来进行微缺陷的识别是可行的。(4)为了进行方法对比,本文亦采用经典线性超声波法对模型梁试件进行了检测,获得了超声波的声时、幅值和波速主要线性参数的特征值。通过进行相关参数在测试灵敏度上的对比表明经典线性超声波法的参数特征值变化幅度不如非线性超声法的参数变化幅度大,非线性超声法比线性超声法可以更好地识别因浆液质量减少和稳压时间不足所致的微缺陷。

陈飞[2](2020)在《沥青铺装层桥面板冲击回波响应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整个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桥梁工程的建设力度也随之增强。但是在桥梁结构整个寿命周期内,由于存在设计缺陷、施工质量不达标以及成桥后荷载作用和结构自身老化等,桥梁结构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缺陷。桥面板作为直接承受车轮压力的承重结构,在车辆荷载以及环境侵蚀等作用下,更容易遭到破坏。因此对桥面板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可有效降低桥梁维护成本,提高桥面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保障桥梁正常运营。由于目前桥面多设有沥青铺装层,因此本文在传统单层混凝土板冲击回波响应特性的基础上,开展基于冲击回波的沥青铺装层桥面板内部损伤快速检测的理论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检测方法改进等对材料属性、缺陷深度、激励位置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针对沥青——混凝土双层板,结合冲击回波响应特性以及表面波频散特性,在沥青表面和混凝土底面分别施加激励,综合识别沥青——混凝土内部缺陷。研究发现:(1)在双层混凝土板中,冲击回波可以识别不同混凝土层中缺陷;(2)在沥青——混凝土双层板中,由于沥青和混凝土的波阻抗差异较大,冲击回波只能识别单层板的缺陷,即在沥青层表面施加激励,冲击回波只能识别沥青层缺陷,无法识别混凝土层缺陷;而在混凝土层底面施加激励,冲击回波只能识别混凝土层缺陷;(3)对于浅层缺陷(深度<7cm),冲击回波频率很高,衰减很快,其在频谱图中不占主导,容易被低频信号掩盖,此时利用冲击回波无法识别浅层缺陷。因此,在沥青层表面施加激励,冲击回波只能识别深度≥7cm的沥青层缺陷。同样地,在混凝土层底面施加激励,冲击回波也只能识别深度≥7cm的混凝土层缺陷;(4)同时施加双激励可以加快单激励的检测速度,两个激励的布置距离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5)基于表面波的频散特性,当沥青层厚度在20mm~50mm之间时,表面波频散曲线“拐点”对应波长与沥青层厚度比值约为0.8。本论文有图77幅,表34张,参考文献100篇

刘嘉祺[3](2020)在《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工程节点质量验收内容及冲击回波检测图像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装配式桥梁的日益兴起有效地解决了因施工导致的各种问题,如民众生活活动范围的减少,桥梁的施工时间较长,大量的现浇施工对周围的环境的影响。装配式桥梁的建造质量决定着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年限,目前我国对装配式桥墩的质量管控缺乏相应的规范,一些已经发布的地方规范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应用范围也很小。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在装配式桥墩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综合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检测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套筒灌浆质量结果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智能识别。本文将通过对装配式桥墩施工技术的特点和施工过程的研究,总结了现有的地方标准和行业规范,结合灌浆套筒的目前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针对装配式桥墩的连接节点的设计和施工进行常见的缺陷和成因分析,目的是能够有效控制装配式桥墩施工可能会出现的缺陷,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控制内容。其中包括材料的质量,构件的制作质量和运输中应遵守的规范操作,安装和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验收的内容。在装配式桥梁的施工中连接节点的质量决定了装配式桥梁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在采用冲击回波法进行检测套筒进行灌浆饱满度检测时,由于检测结果大部分是通过检测人员靠经验进行辨别分类,图像在识别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为此,本文将对冲击回波法检测到的数据图像进行图像处理,通过对灌浆缺陷的套筒进行检测后,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导出;通过使用PYTHON软件对图像进行灰度和二值化处理的预处理操作,使图片的信息能够被快速读取;再采用Canny算子、Sobel算子、Log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去除背景噪声,基于图像形态学的方法对冲击回波信号进行了提取;基于对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缺陷识别的研究,设计5层的CNN来实现缺陷图像的识别,过拟合的问题通过采用Dropout技术予以解决,运用卷积神经网络法深度学习的理论对图像进行缺陷识别学习后对于图像的识别正确率能够达到80%。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的节点质量对结构的安全性和整体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对节点进行灌浆饱满度检测时发现检测结果图像较为复杂,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检测数据进行智能识别,避免因为操作人员的识别误差,最后对装配式桥墩的质量控制指标内容进行研究,为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工程质量控制指标提供了参考。

何礼航[4](2020)在《基于冲击回波法的套筒灌浆缺陷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节点间连接方式以灌浆套筒连接为主,套筒内灌浆密实度将直接影响套筒的性能,由于灌浆料处于套筒壁和套筒内钢筋之间且所处空间过于狭小,现有的套筒灌浆情况检测方法不大理想。现有的套筒灌浆情况检测方法以灌浆过程中录像、有损检测法和预埋法为主,灌浆过程中录像即使出浆口顺利出浆也不能保证套筒内灌浆密实,有损检测法无法大规模使用且会对套筒造成破坏,预埋法成本较高且预埋成功率低,因此本文提出以冲击回波法进行套筒灌浆情况的检测。介绍了冲击回波法的原理,冲击回波由小锤敲击混凝土表面产生,针对冲击回波本身,进行了冲击回波的传播、应力波的基本方程、反射和透射等方面的研究,敲击产生的冲击回波被检测仪器接收后,将由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了信号处理方法上研究,根据信号处理方法的不用,分为时间差法和振动法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最后介绍了冲击回波法的检测过程,为基于冲击回波法的检测实验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了造成灌浆缺陷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及避免的方法,为模拟检测病害种类提供依据。主要包括顶部灌浆缺陷、水平灌浆缺陷、中部灌浆缺陷、钢筋偏心、钢筋缺失、灌浆料流动性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灌浆料类型和材料收缩的影响等,另外介绍了冲击回波法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为实验试件的设计提供依据。进行了埋入混凝土试件前的套筒灌浆情况检测试验,采用羊皮作为模拟灌浆缺陷的填充物,为了保证在套筒灌浆过程,在灌浆料的冲击下人为预设的缺陷位置不变,采用了时间差法对埋入混凝土试件前的套筒灌浆情况进行检测,检测后预设缺陷的准确率达到95%,能达到进一步试验要求。进行了埋入混凝土试件后的套筒灌浆情况检测试验,运用冲击回波法的两种方法对埋入混凝土后的灌浆套筒进行检测,采用时间差法检测后,检测精度为80%,能够定性定量的检测出灌浆缺陷,但是无法检测出钢筋缺失,采用振动法检测,检测精度为95%,能够检测出灌浆缺陷和钢筋缺失问题,但是采用振动法检测步骤较时间差法复杂。在实际检测中,建议先用时间差法检测后,对于存在问题区段选点进行振动法二次检测,对套筒内钢筋锚固临界点进行振动法检测,确保套筒内钢筋不缺失,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来确保检测精度和提高检测效率,结合实际工程中的检测数据,以冲击回波法来检测灌浆套筒的缺陷较为实用,本篇文章为之后编写装配式建筑验收规范提供了参考依据。

孙祥涛[5](2020)在《基于压电陶瓷超声波的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检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材料不合格、工艺水平不够等因素,实际桥梁经常出现预应力管道灌浆不密实的情况,严重威胁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运营安全。如何对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进行高效准确地检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压电陶瓷集传感和驱动为一体,具有成本低、功耗小、频响范围宽等优点,在结构无损检测和健康监测领域潜力巨大。本文利用压电陶瓷超声波,提出基于小波包分解和贝叶斯分类器的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开展了一系列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预应力管道灌浆缺陷检测的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探究压电陶瓷驱动器激发的超声波在不同管道灌浆工况下的波场分布规律,验证基于压电陶瓷超声波进行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检测的可行性,并为实验研究提供指导。(2)针对实际工程中的部分灌浆和空洞两类典型的灌浆缺陷,设计六种灌浆工况(0%灌浆、60%灌浆、90%灌浆、4cm空洞、1cm空洞、100%灌浆)的预应力管道试件进行实验研究。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整体上随灌浆缺陷程度的增大而减弱,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吻合良好。(3)利用小波包变换对接收到的超声信号进行时频分析,获得信号在不同尺度下的小波包分量,构建所有小波包分量的能量分布向量,作为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检测的特征指标。与传统的信号时域波形总能量或小波包总能量指标相比,该指标包含更多的结构信息,对灌浆缺陷更加敏感。(4)实际结构的超声波检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利用贝叶斯分类器对不同的灌浆密实度工况进行分类和识别。分别将超声信号的总能量和小波包分量的能量分布向量输入贝叶斯分类器,结果表明,以小波包分量的能量分布向量为输入的贝叶斯分类器能够有效地识别出不同的灌浆工况,具有更高的准确率。(5)本文提出的基于压电陶瓷超声波的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可实现沿管道长度方向更大范围的检测,并有潜力应用于实际预应力结构中管道关键部位的检测。实验探究了六种典型灌浆工况,若在实际应用中检测本次实验并未探究的灌浆工况,该分类方法将会把该灌浆工况分类至本次研究中与其最接近的工况。

李婷[6](2019)在《典型复杂工程结构智能声波无损评价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复杂工程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经过复杂工艺加工而成,桥梁预应力结构和风电叶片就是两种典型复杂工程结构。桥梁预应力结构将高抗拉强度钢绞线与高抗压强度混凝土进行复合优化设计而成,使桥梁的跨度越来越大;风机叶片的腹板结构把碳纤维或玻璃纤维与树脂进行复合而成,既降低其自重,同时提高了叶片的强度,使风机叶片的长度超过100米。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各类构件的承载能力,复合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多并且尺寸越来越大。这类大尺寸复合构件的加工制造工艺一般比较复杂,具有材料和构件同时成形的特点,各类因素容易使构件产生制造质量问题,如桥梁预应力结构管道内注浆不密实,风机叶片腹板结构粘接、脱胶缺陷。复合构件是工程的关键构件,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如何提高大尺寸复合构件的生产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无损检测技术对大尺寸复杂工程结构的加工质量与应用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非复合构件及小尺寸试样的声波无损评价技术,大尺寸复合构件的评价对声波无损评价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是检测效率要求更高,二是对复合结构的评价精度要求更高,三是对评价系统具有智能化需求。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研制了基于GPS秒脉冲高精度同步的声波收发无线系统。针对桥梁预应力结构注浆现场远距离声波透射法检测高效率、高精度的需求,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声波收发分离,利用GPS秒脉冲,研制了高精度同步采集硬件系统。基于LabVIEW实现可用性强、灵活性、可重用性、可扩展性、效率高及自动化程度高的应用程序,开发了自动提取声时算法,并将评判标准嵌入软件。模型试验和现场工程应用表明,该系统可同时用于复杂桥梁检测现场的透射法和反射法,仪器可达纳秒级同步,抗干扰能力强,并实现了智能化实时评价,提高了检测效率。(2)研制了高性能声波收发实时同步定位采集系统。针对风电叶片大面积快速C扫描的需求,以FPGA作为主控器,实现纳秒级脉冲超声同步控制,结合LabVIEW软件的多线程生产者消费者架构,极大地提高处理速度,实现1 KHz以上的脉冲重复频率。针对腹板波回波重叠混杂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使用匹配追踪(MP)算法分解信号,并对算法进行改进,为适应超声回波幅度衰减和频率渐变的特性,增加调频因子,提高了 MP算法析出弱回波信号的性能。(3)提出了基于优化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算法的复杂结构声波缺陷信息处理方法。针对预应力注浆管道结构各向异性、形状不规则的特点而导致的回波信号受干扰严重、模态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的HHT算法,该算法将冲击回波数据经过带通滤波预处理、互补集总经验模态分解(CEEMD)、固有模态函数(IMF)筛选以及希尔伯特变换,能有效地区分不同大小注浆缺陷。仿真模型、实验模型测试及现场应用测试验证了算法有效性与实用性。(4)发展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风电叶片超声检测缺陷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将传感器获取的低层次信号输入深度学习网络结构,提取出对于缺陷分类有重要作用的特征用于自动检测。以实际风电叶片不同类型缺陷的超声检测数据为基础,设计了二维小波包变换CNN(WPT-CNN)和一维单点时域CNN两种深度学习模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二维的WPT变换结果输入CNN能提供更多特征信息从而有效减少模型对网络深度的依赖,而采用单点时域波形作为深度CNN的输入则需要将网络层数增加才能提高模型的性能。(5)发展了基于多点阵列DCNN模型的预应力管道注浆缺陷声波检测自动识别方法。该模型的输入是将一定区域内的多个信号有序组织起来形成阵列,从而提供更稳定的“集中”化区域特征信息和空间结构化信息,以利于DCNN模型的训练和预测。通过仿真和实际预应力模型验证了 DCNN架构在预应力管道缺陷检测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多点阵列CNN模型比基于单点信号的CNN结构有更高的缺陷分类及预测能力。

吴瑞[7](2019)在《桥梁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综合检测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越河谷海峡、城市道路等障碍的现代大跨度桥梁一般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后张法桥梁通过预埋预应力管道、张拉预应力钢筋、灌注水泥砂浆并封锚的施工工序实现预应力作用。作为关键施工工序之一的管道灌浆可能因灌浆料配比不合理、压浆工艺不恰当等原因造成灌浆不密实现象,严重影响桥梁承载性能和耐久性。因此需要一种可靠的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检测技术,保证预应力桥梁安全建设和使用。在用于工程领域的无损检测技术中,探地雷达法被广泛应用于路基路面和隧道衬砌的检测,对检测预应力桥梁管道灌浆密实度的应用较少。冲击回波等效波速法(IEEV)在灌浆密实度检测领域有一定工程应用,但一直存在工作效率低、无法定位缺陷埋深等局限。所以为有效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度,本文结合探地雷达法和IEEV法进行综合检测试验,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处理和正演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出不同工况下的灌浆密实度检测效果,探明了单一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综合检测的优越性。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参考工程实际制作了混凝土梁板物理模型,模型中设置不同灌浆密实度、不同管道孔径、不同管道间距以及不同材质的预应力管道。选用GSSI公司的SIR-3000型探地雷达和1600MHz雷达天线对模型进行了检测。利用RADAN7软件对检测数据处理后发现,指数增益和反褶积两种处理手段更适合用于灌浆检测。将二维雷达剖面组装成三维雷达图像,通过分析二维和三维数据识别出灌浆密实和不密实的PVC管道,并证明探地雷达针对灌浆不密实程度、微小空洞、金属管道的检测存在局限。(2)基于IEEV法的SBA-HTF检测仪对混凝土梁板模型进行管道灌浆密实度检测,采用MEM频域解析后得到频域波形图和等值线图。根据数据中的卓越周期和标定波速分析了管道灌浆缺陷情况,表明IEEV法在利用探地雷达定位出管道位置的前提下对PVC管道和金属管道均可准确检测,并能够探测微小空洞。(3)利用Matlab进行了探地雷达正演模拟,基于时域有限差分原理建立了管道灌浆病害模型,真实还原了探地雷达波的检测过程。正演模拟灌浆密实度检测与物理模型检测结果一致,并增加了灌浆料内壁脱粘、灌浆料不同龄期和管道泌水病害等特殊工况,模拟证明了探地雷达可以有效识别特殊工况。(4)通过物理检测试验和正演模拟证明了探地雷达可进行管道埋深定位和空洞检测,而IEEV可识别微小缺陷和金属管道检测。故本文提出了探地雷达全域扫描、IEEV精确检测的综合检测方法,为无损检测综合技术运用于工程实际提供了参考价值。

张赞[8](2018)在《部分叠合砼剪力墙约束搭接连接性能检验检测和抗震试验》文中研究说明对于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竖向钢筋连接方式,哈尔滨工业大学课题组提出的约束搭接连接经过试验和实际工程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搭接性能。而课题组前期多为探索性试验,对于规范要求搭接长度ll=la下的约束搭接连接性能有待完善;与此同时现阶段对于装配式施工质量问题并没有相应的竖向连接检验检测相关规范,制约了装配式结构的推广;此外,结合整体式剪力墙搭接可靠、叠合式剪力墙便于运输等优势,本文首次提出预制部分叠合板式剪力墙制作与构造方法,并进行了约束搭接连接机理及检验检测相关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为了完善搭接长度ll=la时约束搭接连接性能,并探索灌浆施工不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的解决方案,基于搭接长度ll=la完成了不同配箍率、不同灌浆饱满度/混凝土密实度、不同混凝土强度的18个约束浆锚搭接连接试件及36个约束砼锚搭接连接试件的拉拔试验。试验表明,提高配箍率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灌浆不饱满/混凝土不密实对钢筋搭接性能的影响。结合试验结果与搭接机理模型,推导、简化并提出了搭接长度ll=la时螺旋箍筋环径的限值与不同直径钢筋的螺旋箍筋体积配箍率计算公式,并给出相应配筋建议表格。为了填补装配式约束浆锚搭接连接检验检测相关标准的空缺,采用超声法对3种不同饱满度试件分别在灌浆前、后不同龄期沿灌浆孔道进行检测,发现灌浆后声速明显大于灌浆前声速,且声速差异随灌浆龄期的增长而增大。表明超声波声速能真实有效地反映试件灌浆饱满度。在此基础上建立超声波传播路径计算模型,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引入声速比为判定指标,提出约束浆锚搭接连接灌浆饱满度超声检测方法。确定了样本选择与测点布置,给出了检测步骤、判断饱满度准则及记录表格。为了提高构件制作安装效率,结合整体式与叠合式剪力墙各自的优点,采用搭接区叠合、整体预制的思路,首次提出了预制部分叠合板式剪力墙制作与构造方法。为了进一步验证其连接及抗震性能,进行了3片预制部分叠合板式剪力墙试件的制作、安装及拟静力试验,并与课题组完成的3片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试件和3片普通现浇剪力墙试件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约束砼锚搭接连接的预制部分叠合板式剪力墙,竖向钢筋搭接可靠,滞回曲线较饱满且无明显刚度退化,延性系数较高,试验结果类似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试件。与现浇剪力墙试件相比,其承载力较低但延性及耗能能力更好,均满足于抗震性能要求。

唐文洋[9](2018)在《基于小排列弹性波的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一直是公路工程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如何能快速、高效和准确地检测出混凝土结构缺陷是未来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关键。目前使用最广的无损检测方法为超声波法、电磁波法和冲击回波法。其中冲击回波法作为最有前景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也存在很多缺点,如预应力孔道内空洞不易识别,检测结果不直观,检测效率低等。本文依托“自触发源阵列式全波场成像技术及设备研发”项目,提出基于小排列弹性波检测混凝土质量的方法,探讨小排列弹性波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厚度、裂缝和预应力孔道内的空洞的可行性。小排列弹性波是以冲击回波法为基础,使用多道传感器与冲击震源以小排列排布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利用多道波信号的直达波与反射回波来进行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通过合理的测点布置,多道传感器能在测点多次重复检测,对单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有修正作用,达到提高精度和结果可靠性的目的。本论文通过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来研究小排列弹性波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可行性,主要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总结并归纳混凝土缺陷的分类以及混凝土结构缺陷对应的检测方法,并分析了现有无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本论文研究使用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2.介绍弹性波理论和冲击回波法原理,提出并验证了基于小排列弹性波检测混凝土强度、裂缝和预应力孔道内空洞的方法。3.围绕小排列弹性波,用ANSYS/LS-DYNA与Tesseral 2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道间距、源检距及测线布置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验证了多道频谱叠乘处理方法的可行性。4.通过现场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及小排列弹性波方法检测混凝土结构缺陷可行性,总结了小排列弹性波法的优缺点,为阵列式全波场检测技术提供思路。

曹慧珺[10](2018)在《基于冲击回波法对灌浆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其孔道灌浆质量是保证发挥作用的关键;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结构只有保证内部灌浆质量改善结构抗震性才能更好地响应建筑工业化的号召。无论是预应力孔道抑或套筒连接装配式构件,内部灌浆质量直接影响结构承载力和耐久性,因此对其内部灌浆质量检测不可或缺。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并结合实际模型实验分析不同灌浆质量混凝土模型的冲击回波响应,为冲击回波法识别具体灌浆缺陷及评判灌浆质量好坏提供依据。首先从弹性波基本方程出发,详细说明弹性波在不同介质的传播规律,并从应力波的激发、传播及信号分析三方面重点阐述了冲击回波法的基本原理。其次,针对预应力孔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灌浆缺陷,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以及制作实际孔道模型获得应力波在不同灌浆情况下波形响应,不仅验证了冲击回波法的可靠性,还进一步得到随着空洞规模增大管顶反射能量增大,混凝土底部反射能量减小的特征;利用频域振幅比和导纳能反映不同灌浆缺陷响应特征;根据获得的响应特征进一步制作实体模型,在实际模型实验中大缺陷会发生明显绕射,小缺陷有反射信号伴随出现,改变激振锤直径、检测间距以及检测方向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对于厚度较小的构件选择小直径激振锤检测,根据检测对象的跨度合理选择检测间距,对构件两侧进行检测来提高检测缺陷精度,可以以此运用到实际工程检测中以准确判定缺陷类型。对于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灌浆套筒施工可能出现的灌浆缺陷进行有限元模拟以及制作实际模型,成功检测缺陷位置证明了冲击回波法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管顶反射能量随着空洞增大而增大,混凝土底部反射能量反之减小的响应特征在实体模型检测中未能很好体现。最后,通过将有限元分析和模型试验正演得出的缺陷响应特征运用到实际工程预应力桥梁检测中,反演判断缺陷类型和检测位置,并通过钻芯破梁验证,验证结果与反演结果吻合,在实际工程灌浆质量检测中应用冲击回波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超声法检测预应力混凝土预留孔道灌浆质量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法检测预应力混凝土预留孔道灌浆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预应力混凝土梁孔道灌浆非线性超声检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孔道灌浆质量无损检测研究现状
        1.2.2 超声波法研究现状
        1.2.3 非线性超声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缺陷及其检测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预应力孔道灌浆缺陷分析
        2.2.1 孔道灌浆缺陷成因
        2.2.2 孔道灌浆缺陷类型
    2.3 预应力梁孔道灌浆缺陷检测方法及适用性
        2.3.1 冲击回波法及其适用性
        2.3.2 超声波法及其适用性
        2.3.3 其他检测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孔道灌浆非线性超声测试原理及系统研究
    3.1 引言
    3.2 非线性超声测试基本原理
        3.2.1 基本原理
        3.2.2 测试方法
    3.3 信号处理方法
    3.4 非线性超声测试系统研究
        3.4.1 非线性超声测试系统搭建
        3.4.2 测试参数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浆液不足时孔道灌浆的非线性超声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件制备及工况设计
        4.2.1 试件设计
        4.2.2 工况设计
        4.2.3 试件制作
    4.3 测试方案
        4.3.1 测试仪器
        4.3.2 测点布置
        4.3.3 测试过程
    4.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4.1 梁试件纯混凝土区的非线性系数变化规律
        4.4.2 梁试件在未设波纹管时的非线性系数变化规律
        4.4.3 梁试件在设置波纹管时的非线性系数变化规律
    4.5 线性超声法测试的试验研究
        4.5.1 试验目的
        4.5.2 线性超声法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判别方法
        4.5.3 测试仪器参数设置及测试方案
        4.5.4 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
    4.6 非线性超声法与线性超声法测试结果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稳压期不足时孔道灌浆的非线性超声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工况设计及测试方案
        5.2.1 工况设计
        5.2.2 测试方案
    5.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3.1 梁试件纯混凝土区的非线性系数变化规律
        5.3.2 梁试件在未设波纹管时的非线性系数变化规律
        5.3.3 梁试件在设置波纹管时的非线性系数变化规律
    5.4 线性超声法测试的试验研究
        5.4.1 试验目的
        5.4.2 测试仪器参数设置及测试方案
        5.4.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5 非线性超声法与线性超声法测试结果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沥青铺装层桥面板冲击回波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冲击回波法理论背景
    2.1 应力波在半无限体中的传播规律
    2.2 应力波在板状结构中的传播规律
    2.3 冲击回波的Lamb波理论解释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ABAQUS的双层板冲击回波有限元模拟分析
    3.1 ABAQUS有限元分析简介
    3.2 冲击回波法在双层板中的适用性分析
    3.3 不同属性材料的双层板有限元数值模拟
    3.4 缺陷深度对沥青—混凝土双层板冲击回波信号的影响
    3.5 激励位置对冲击回波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双通道无损检测冲击回波响应特性研究
    4.1 双激励单传感器模式
    4.2 双激励双传感器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表面波的频散特性探究沥青浅层缺陷识别
    5.1 不同沥青层厚度工况下表面波频散特性
    5.2 表面波频散特性识别浅层缺陷的适用性研究
    5.3 不同激励频率对表面波频散特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工程节点质量验收内容及冲击回波检测图像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施工质量控制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施工质量控制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装配式桥墩施工质量存在缺陷的原因分析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施工常见缺陷及施工质量提升措施
    2.1 引言
    2.2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施工常见缺陷
        2.2.1 套筒和金属波纹管定位偏差现象和危害
        2.2.2 灌浆不密实现象和危害
        2.2.3 钢筋偏心现象和危害
        2.2.4 套筒插筋缺失现象和危害
        2.2.5 其他缺陷
    2.3 节点质量提升措施
        2.3.1 针对施工常见缺陷的避免措施
        2.3.2 质量提升措施
    2.4 本章小结
3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节点灌浆质量检测方法
    3.1 冲击回波法检测套筒灌浆密实度
    3.2 .检测原理
    3.3 检测方法
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冲击回波套筒灌浆检测
    4.1 灌浆密实度的检测和图像获取
    4.2 冲击回波法检测图像的预处理及边缘检测
        4.2.1 冲击回波法检测图像预处理
        4.2.2 数字图像的原理
        4.2.3 图像预处理及二值化
        4.2.4 图像的边缘检测
    4.3 神经网络原理
        4.3.1 单元神经
        4.3.2 神经网络结构
        4.3.3 神经网络学习策略
    4.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检测图像识别
        4.4.1 卷积
        4.4.2 池化
    4.5 Dropout防止过拟合
    4.6 基于CNN的缺陷识别仿真实验
        4.6.1 CNN的缺陷识别训练结果
        4.6.2 CNN的缺陷识别测试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工程质量控制指标内容研究
    5.1 材料质量控制内容
    5.2 设计质量控制内容
    5.3 构件的制作与运输质量控制内容
    5.4 安装与施工质量控制内容
    5.5 施工验收质量控制内容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基于冲击回波法的套筒灌浆缺陷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灌浆套筒的发展历史
        1.3.2 灌浆套筒的性能研究
        1.3.3 灌浆套筒缺陷的检测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基于冲击回波法的灌浆套筒检测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冲击回波法的概述
        2.2.1 冲击回波的传播
        2.2.2 应力波的基本方程
        2.2.3 应力波的反射和透射特性
        2.2.4 冲击回波的信号处理方法
        2.2.5 时间差法
        2.2.6 振动法
    2.3 冲击回波法的检测过程
        2.3.1 激振和采样
        2.3.2 测点布置
        2.3.3 测量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套筒灌浆缺陷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套筒灌浆缺陷的类型及成因
        3.2.1 套筒顶部灌浆缺陷
        3.2.2 套筒水平灌浆缺陷
        3.2.3 套筒中部灌浆缺陷
        3.2.4 套筒钢筋偏心
        3.2.5 套筒钢筋缺失
        3.2.6 灌浆料流动性随时间变化
        3.2.7 灌浆料类型和材料收缩
    3.3 冲击回波法检测套筒灌浆的影响因素
        3.3.1 试件厚度
        3.3.2 套筒布置方式
        3.3.3 箍筋及钢筋网片
        3.3.4 测点布置及混凝土表面情况
    3.4 本章小结
4 埋入混凝土试件前的冲击回波法检测试验
    4.1 引言
    4.2 试验概述
    4.3 冲击回波法(时间差法)检测试验
        4.3.1 冲击回波法检测试验设备
        4.3.2 冲击回波法(时间差法)检测步骤
        4.3.3 冲击回波法(时间差法)缺陷布置
        4.3.4 冲击回波法(时间差法)检测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埋入混凝土试件后的冲击回波法检测试验
    5.1 引言
    5.2 试验概述
    5.3 试件设计
    5.4 试件制作
    5.5 试件测点分布
    5.6 冲击回波法(时间差法)检测试验
        5.6.1 冲击回波法(时间差法)判断依据
        5.6.2 冲击回波法(时间差法)检测结果
        5.6.3 冲击回波法(时间差法)检测结论及建议
    5.7 冲击回波法(振动法)检测试验
        5.7.1 冲击回波法(振动法)判断依据
        5.7.2 冲击回波法(振动法)检测结果
        5.7.3 冲击回波法(振动法)检测结论及建议
    5.8 实际检测工程中的应用
        5.8.1 工程概述
        5.8.2 现场检测
        5.8.3 判定依据
        5.8.4 检测结果
        5.8.5 检测结论
    5.9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基于压电陶瓷超声波的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检测国内外现状
        1.2.1 冲击回波法
        1.2.2 超声波法
        1.2.3 探地雷达法
        1.2.4 红外热成像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压电陶瓷超声波的基本理论
    2.1 压电陶瓷传感器
        2.1.1 压电材料概述与分类
        2.1.2 压电效应
        2.1.3 压电陶瓷主要性能参数
        2.1.4 压电方程
    2.2 基于压电陶瓷的损伤评估方法
        2.2.1 被动式损伤评估
        2.2.2 主动式损伤评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超声检测数值模拟
    3.1 压电陶瓷超声波数值模拟方法
    3.2 有限元模拟基本理论
    3.3 多物理场有限元模型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小波包变换和贝叶斯分类器的密实度评估方法
    4.1 小波包变换
    4.2 贝叶斯分类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超声检测实验研究
    5.1 实验过程
        5.1.1 后张法预应力管道灌浆试件
        5.1.2 密实度检测实验
    5.2 时域信号分析
    5.3 时频信号分析
    5.4 密实度工况分类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典型复杂工程结构智能声波无损评价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复杂工程结构无损评价概述
        1.2.1 复杂工程结构无损评价的重要意义
        1.2.2 工程声波无损评价的优势
    1.3 声波无损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声波检测装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声波无损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复杂工程结构声学无损评价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智能无线声波无损检测系统研究
    2.1 高精度同步无线声波采集系统研究
        2.1.1 高性能无线声波采集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2.1.2 高性能无线声波采集系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2.1.3 基于GPS的高性能无线同步方法
    2.2 无线声波无损检测系统智能化软件设计
        2.2.1 人机交互软件设计
        2.2.2 首波自动化判读算法
    2.3 无线装置试验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性能实时定位超声检测系统研究
    3.1 高性能实时定位超声采集系统
        3.1.1 实时定位超声采集系统整体结构框图
        3.1.2 实时定位超声采集系统底层数字电路研制
        3.1.3 实时定位超声采集系统FPGA程序开发
    3.2 实时定位超声检测系统智能化软件开发
        3.2.1 实时定位超声检测系统人机交互软件设计
        3.2.2 实时定位超声检测系统快速定位扫描算法设计
        3.2.3 基于匹配追踪的超声回波信号分解算法
    3.3 实时定位超声检测系统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HHT算法的复杂工程结构缺陷特征识别方法研究
    4.1 HHT的基本原理及在复杂工程结构缺陷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4.1.1 HHT的基本原理
        4.1.2 HHT在预应力管道注浆缺陷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4.2 优化的希尔伯特黄变换算法
        4.2.1 CEEMD与EEMD的效果比较
        4.2.2 基于CEEMD的HHT算法的缺陷识别
        4.2.3 优化的HHT算法
    4.3 基于优化的HHT算法的仿真缺陷识别性能分析
        4.3.1 预应力管道缺陷数值模拟
        4.3.2 仿真数据分析
    4.4 基于优化的HHT算法的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深度CNN的风电叶片超声检测缺陷识别方法研究
    5.1 CNN基本原理及在超声缺陷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5.1.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5.1.2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5.1.3 CNN在缺陷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5.2 一维和二维CNN的风电叶片缺陷识别方法
        5.2.1 风电叶片试样介绍及超声检测数据获取
        5.2.2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二维CNN架构
        5.2.3 基于单点时域信号的一维CNN架构
    5.3 风电叶片超声测试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点阵列预应力管道声波检测缺陷识别方法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及多点阵列的引入
    6.2 多点阵列CNN算法预应力管道仿真模型验证
        6.2.1 预应力管道仿真模型多点阵列声波数据集的获取
        6.2.2 多点阵列CNN的架构设计
        6.2.3 多点阵列CNN算法仿真数据实验结果分析
    6.3 多点阵列CNN算法预应力管道实际模型验证
        6.3.1 预应力管道实际模型声波数据集的获取
        6.3.2 预应力管道实际模型测试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情况

(7)桥梁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综合检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无损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1.2.1 无损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1.2.2 探地雷达法
        1.2.3 冲击回波法
        1.2.4 超声波法
        1.2.5 红外热成像法
        1.2.6 其他无损检测方法
        1.2.7 综合检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探地雷达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冲击回波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探地雷达和冲击回波基本理论
    2.1 探地雷达电磁波基本规律
        2.1.1 Maxwell方程组
        2.1.2 本构关系
        2.1.3 电磁场波动方程
        2.1.4 平面电磁波
        2.1.5 平面电磁波的极化
        2.1.6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
    2.2 工程介质电性参数
        2.2.1 介电常数
        2.2.2 电导率
        2.2.3 磁导率
        2.2.4 电磁波传播特性
    2.3 探地雷达工作原理
        2.3.1 检测原理
        2.3.2 探测方式
    2.4 探地雷达技术参数
        2.4.1 探测深度
        2.4.2 分辨率
        2.4.3 天线中心频率
        2.4.4 时窗
        2.4.5 采样率
        2.4.6 测点间距
    2.5 冲击回波基本理论
        2.5.1 应力波传播规律
        2.5.2 应力波反射
        2.5.3 应力波激发和波速
    2.6 冲击回波工作原理
        2.6.1 检测原理
        2.6.2 应力波信号分析
        2.6.3 频谱分析方法
    2.7 本章小结
3 探地雷达法灌浆密实度模型检测试验
    3.1 物理试验模型设计制作
        3.1.1 模型尺寸设计
        3.1.2 模型灌浆病害设置
        3.1.3 混凝土板模型制作
    3.2 仪器设备和参数设置
        3.2.1 SIR-3000 型探地雷达
        3.2.2 探地雷达参数设置
    3.3 测线布置和数据采集
        3.3.1 测线布置
        3.3.2 数据采集
    3.4 RADAN7 数据处理
        3.4.1 数据编辑与基本处理
        3.4.2 数据高级处理
    3.5 检测数据分析
        3.5.1 二维图像灌浆密实度分析
        3.5.2 三维数据组装与灌浆密实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冲击回波法灌浆密实度模型检测试验
    4.1 SBA-HTF检测仪器
    4.2 IEEV法定位检测
        4.2.1 冲击回波等效波速法(IEEV)
        4.2.2 波速标定
        4.2.3 测点布置
        4.2.4 数据采集
    4.3 IEEV检测结果分析
        4.3.1 频域图
        4.3.2 等值线图
    4.4 探地雷达和IEEV检测技术总结
        4.4.1 探地雷达检测技术要点
        4.4.2 IEEV试验技术要点
        4.4.3 综合检测技术
    4.5 本章小结
5 探地雷达FDTD法正演模拟
    5.1 时域有限差分基本原理
    5.2 预应力管道灌浆模型
    5.3 不同管道灌浆密实度模拟
    5.4 不同管道孔径和间距模拟
    5.5 不同管道材质模拟
    5.6 管道内水泥砂浆不同龄期模拟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部分叠合砼剪力墙约束搭接连接性能检验检测和抗震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外预制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纵筋连接方法研究现状
        1.2.3 装配式结构竖向连接检验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约束搭接连接机理性能试验
    2.1 引言
    2.2 不同灌浆料饱满度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机理性能试验
        2.2.1 研究基础
        2.2.2 试件设计
        2.2.3 试件制作
        2.2.4 试件材料力学性能
        2.2.5 试验方案
        2.2.6 试验现象
        2.2.7 试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2.3 不同混凝土密实度下约束砼锚搭接连接机理性能试验
        2.3.1 试件设计
        2.3.2 试件制作
        2.3.3 试件材料力学性能及试验方案
        2.3.4 试验现象
        2.3.5 试验结果分析
    2.4 约束搭接连接钢筋受力机理分析
        2.4.1 钢筋混凝土接触面应力分析
        2.4.2 核心区混凝土各阶段受力分析
    2.5 约束搭接连接配筋设计建议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约束搭接连接质量检验检测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约束浆锚搭接连接灌浆饱满度检测试验
        3.2.1 试件设计
        3.2.2 试件方案
        3.2.3 试验数据
        3.2.4 试验结果分析
        3.2.5 超声波传播路径分析
        3.2.6 声速比分析
        3.2.7 数据分析结论
        3.2.8 超声法检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灌浆饱满度操作方法建议
    3.3 约束砼锚搭接连接混凝土密实度检测试验
        3.3.1 试件设计
        3.3.2 试件制作
        3.3.3 试验方案
        3.3.4 试验材料力学性能
        3.3.5 试验现象总结
        3.3.6 平均粘结应力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预制部分叠合板式剪力墙抗震试验设计
    4.1 部分叠合创新方法
    4.2 试件设计制作与安装
        4.2.1 试件设计
        4.2.2 试件制作
        4.2.3 试件安装
    4.3 材料力学性能
        4.3.1 钢筋强度
        4.3.2 混凝土强度
    4.4 试验加载方案与量测系统布置
        4.4.1 加载装置
        4.4.2 加载方案
        4.4.3 量测系统布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预制部分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试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5.1 试验现象
        5.1.1 YZ-12 试件现象
        5.1.2 YZ-16 试件现象
        5.1.3 YZ-20 试件现象
        5.1.4 试件试验现象及数据对比总结
    5.2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5.3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
    5.4 试件刚度
    5.5 试件延性
    5.6 试件耗能
    5.7 试件纵筋应变
    5.8 预制部分叠合板式剪力墙承载力分析及设计与施工建议
        5.8.1 预制部分叠合板式剪力墙承载力分析
        5.8.2 预制部分叠合板式剪力墙设计与施工建议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基于小排列弹性波的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混凝土结构缺陷的分类和检测范围
        1.2.1 混凝土结构缺陷分类
        1.2.2 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范围
    1.3 混凝土结构常用检测方法
        1.3.1 混凝土结构传统检测方法
        1.3.2 混凝土结构常规无损检测方法
        1.3.3 公路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无损检测方法
    1.4 冲击回波法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5.1 问题提出
        1.5.2 课题来源
        1.5.3 研究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弹性波理论与小排列弹性波检测方法原理
    2.1 弹性波理论
        2.1.1 弹性波基本概念
        2.1.2 弹性波传播
        2.1.3 弹性波的反射与绕射
    2.2 冲击回波法
        2.2.1 冲击回波法基本原理
        2.2.2 冲击回波激发
        2.2.3 冲击回波信号处理
    2.3 小排列弹性波检测混凝土结构强度与缺陷原理
        2.3.1 混凝土强度测定原理及方法
        2.3.2 裂缝深度检测原理及方法
        2.3.3 预应力孔道内空洞检测原理及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排列弹性波数值模拟分析
    3.1 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数值模拟
        3.1.1 模型参数与建模
        3.1.2 模拟结果与分析
    3.2 混凝土结构裂缝深度数值模拟
        3.2.1 模型参数
        3.2.2 模拟结果与分析
    3.3 预应力孔道空洞及结构厚度数值模拟
        3.3.1 模型建立
        3.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4.1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
        4.1.1 模型设计
        4.1.2 模型制作
    4.2 现场试验
        4.2.1 仪器简介
        4.2.2 数据采集
        4.2.3 现场测试
    4.3 试验结果
        4.3.1 最佳源检距验证
        4.3.2 孔道内空洞
        4.3.3 混凝土结构表面强度均匀性分布
        4.3.4 混凝土表面裂缝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基于冲击回波法对灌浆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1.2 灌浆质量不密实危害
    1.3 灌浆质量检测方法
    1.4 冲击回波法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内容
    1.6 主要研究成果
2 冲击回波法原理
    2.1 弹性波理论
        2.1.1 弹性波基本方程
        2.1.2 弹性波的反射透射
    2.2 冲击回波法基本原理
        2.2.1 应力波的激发
        2.2.2 应力波的传播
        2.2.3 应力波的信号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冲击回波法在检测预应力孔道灌浆质量的应用研究
    3.1 有限元仿真分析
        3.1.1 有限元模型
        3.1.2 模拟结果
        3.1.3 检测结果分析
    3.2 模型试验分析
        3.2.1 模型制作
        3.2.2 检测仪器
        3.2.3 检测方法
        3.2.4 检测结果
        3.2.5 检测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冲击回波法在检测套筒灌浆质量的应用研究
    4.1 有限元仿真分析
        4.1.1 有限元模型
        4.1.2 模拟结果
    4.2 模型试验分析
        4.2.1 模型制作
        4.2.2 检测方法及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冲击回波法在实际工程灌浆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5.1 佛山铁路桥梁
    5.2 广梅汕铁路预制T梁
    5.3 绍诸高速预制箱梁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超声法检测预应力混凝土预留孔道灌浆质量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应力混凝土梁孔道灌浆非线性超声检测试验研究[D]. 樊海林.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沥青铺装层桥面板冲击回波响应特性研究[D]. 陈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工程节点质量验收内容及冲击回波检测图像识别研究[D]. 刘嘉祺.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4]基于冲击回波法的套筒灌浆缺陷检测方法的研究[D]. 何礼航.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基于压电陶瓷超声波的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检测[D]. 孙祥涛.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典型复杂工程结构智能声波无损评价系统研究[D]. 李婷. 湘潭大学, 2019(12)
  • [7]桥梁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综合检测试验研究[D]. 吴瑞. 西华大学, 2019(02)
  • [8]部分叠合砼剪力墙约束搭接连接性能检验检测和抗震试验[D]. 张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9]基于小排列弹性波的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研究[D]. 唐文洋.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10]基于冲击回波法对灌浆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D]. 曹慧珺. 东华理工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超声法预应力混凝土预留孔注浆质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