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农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以柳州市郊区耕地定级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维治,王海燕,冯莉莉[1](2019)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耕地质量定级方法应用比较研究——基于扬州市江都区的实证》文中提出为深入探讨耕地质量定级方法,满足当前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成效分析等现实需求,以扬州市江都区为研究区,分别运用因素法、修正法和样地法对研究区进行耕地质量定级评价,对三种方法的定级过程、应用特点、适用范围及定级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通过空间区分度(分异性)分析、空间重叠度(相同性)分析、样点相关性分析和耕地质量等、级衔接分析,从不同方面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因素法定级结果更加符合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实际。
吴靖瑶,吴克宁,李晨曦[2](2017)在《中国土地评价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运用比较分析法、计量分析法对19812015年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土地评价研究的993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当前土地评价研究热点、作者群以及主要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研究结果表明:(1)1981年以来,中国土地评价研究主要围绕"土地利用"、"土地适宜性"、"土地类型"、"土地分等定级"、"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等展开;(2)傅伯杰、杨敬锋、周勇、陈志民、林培、倪绍祥等是主要发文作者;(3)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以及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是主要的研究机构;(4)《中国土地科学》是土地评价相关研究刊载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中国土地》、《农业工程学报》以及《资源科学》是刊载土地评价研究论文重要的核心期刊。除了传统的土地评价视角下,土地利用、土地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质量、土地适宜性、土地类型、适宜性评价等问题仍是中国土地评价研究的热点方向。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土地评价领域的研究趋势。
唐锦森[3](2017)在《城市土地利用质量评价与系统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利用应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生产力为目标。土地评价就是在特定的目的下,通过对土地的自然或经济属性进行鉴定,确定土地资源利用的质量,揭示土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异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异常迅猛,城市用地范围大幅扩张,不断侵蚀城市周边的土地。土地粗放浪费、低效利用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通过分析城市土地拓展演化过程中城区土地的利用状况,以阐明在过去一定时期内,土地在各种利用方式中的质量优劣和价值大小,并以此为基础帮助人们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以深圳市作为研究区域,对全市城区土地拓展和演化过程中土地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等多重目标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土地利用形态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等四方面评价内容,包括12个可量化的评价指标。(2)完成对深圳市的土地利用质量实证研究。通过对全市10万余个地类图斑和全市经济、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全市55个街道的城市土地利用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3)针对传统的土地评价工作流程繁琐、计算量大、易出错、效率低,需要依赖较为专业的人员完成的问题,将GIS技术引入到土地评价,完成了城市土地利用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土地评价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输入计算与成果输出和分析的无缝衔接。本文中土地评价研究主要基于土地调查数据完成。土地调查数据是矢量数据,经过细致周密的分析和实地调查获得。相较于其他数据,更为全面、详细、准确地记录了土地利用现状,保证了后期指标计算和综合评价的准确性。通过上述研究,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质量得以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拓展性得到了检验。评价系统的开发,是对传统的土地评价方式的一个较大提升,可以简化计算流程、减少人为差错、提升效率。此外,由于本评价所涉及的各种数据覆盖全国并遵循同一数据标准,同时实行年度例行更新,可利用本系统实现从静态研究到动态分析,从个案研究到经常性评估,实现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作为本文研究区域的深圳市,城市化进程较为迅猛,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通过对深圳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可为其他城市提供有价值的经验。评价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应有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罗杰[4](2013)在《重庆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对耕地的影响及保护策略研究 ——基于价值分析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控制性要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极端气候频现,尤其在我国西南部地区,工程性缺水现象十分明显。为解决工程型缺水问题,2011年的中央1号文件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决定在西部有条件的区域兴建一批骨干性水源工程,缓解西南部地区干旱现象。然而,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往往是以大量优质耕地资源被淹没为代价,尤其是在我国西南部地区,优质耕园地往往分布于河谷两岸,枢纽工程建设、水库正常蓄水后,大量耕地被淹没。耕地资源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基本农田更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资源保障。目前,全国已有660多个区(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确定的0.053公顷警戒线,耕地保护形势已非常严峻,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切实保护好耕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解决人民群众的“吃水难”问题而兴建骨干性水源工程,以牺牲大量河谷地区的优质耕园地为代价,水资源利用与土地资源的利用似乎变成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从宏观层面看,水利工程的新建往往是灌溉大面积成片耕地,改善灌溉质量,提高灌溉保证率,此外还有灌区沿线人畜安全饮水、城市供水、工业供水、防洪安全等多种功能,大区域范围内耕地和人口对水资源的需求,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理由和必要性。长期以来,传统土地经济学对耕地价值的认识相当局限,只在简单的或狭义的经济价值范畴内讨论耕地价值问题,而土地所拥有的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稳定功能、代际公平外部性价值被忽视或限制了。耕地效益的低估,无法在工程方案比较中真实体现淹没损失的真正价值,耕地比较利益的低下,让被淹没的土地无法在坝址比较、水位比较中体现决定性作用,进而无法在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征地补偿中体现相应价值。大中型水利工程征收大量土地的同时也带来数量巨大的搬迁安置人口,长期以来,“重工程,轻移民”的思想在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压缩移民投资争取国家项目立项是各地普遍采取的一种策略。在此背景下,研究水利工程的耕地价值损失和耕地价值补偿已成当务之急。本文基于耕地价值视角,以构建耕地价值体系为起点,借鉴国内外关于耕地价值与耕地价值补偿的研究成果,在重庆市规划在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淹没耕地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南川金佛山、渝北观音洞、长寿龙门桥、石柱东方红四个工程作为研究区,分析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对耕地价值的影响,包括价值损失(即测算出四个库区的具体经济价值、社会稳定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和生态价值损失值),以及价值补偿(即测算出四个库区因耕地损失获得的直接价值补偿和间接价值补偿),从库区、区域不同角度分析价值损失与价值补偿对比下的耕地价值变化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提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背景下的耕地保护策略,即通过建立耕地价值损失防控体系和完善耕地价值补偿机制,从技术实施层面和政策保障层面,试图将耕地价值损失控制在最低,同时使耕地价值补偿得到最大保障,既解决“吃水难”问题,又协调“吃饭难”问题,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重庆市大中型水利工程用地特征分析本研究主要通过选取重庆市在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占地情况、占用耕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36座规划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总库容达100232万m3,淹没占地面积达到6598公顷,淹没耕地面积3808公顷,耕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57.72%;每一千万方库容(108m3)需淹没占用土地65.82公顷,其中淹没耕地37.99公顷。从水库规模来看,大型水库工程淹没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平均比例为58.91%,中型水库工程淹没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平均比例为53.12%。说明在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中,耕地的淹没损失比重较大,单位库容淹没的耕地面积较大。2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占用耕地的影响Ⅰ——价值损失通过采取收益还原法、替代法、影子价格法等方法,对南川金佛山、渝北观音洞、长寿龙门桥、石柱东方红四个库区耕地经济价值、社会稳定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和生态价值进行了测算,其中耕地经济价值损失所占比重最高,分别为44.45%、45.05%、42.43%、51.21%。石柱东方红库区因种植辣椒这种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比例较大,其耕地经济价值水平是四个库区中最高,这表明种植经济作物比重越高,越利于提高耕地的经济价值产出水平;其次是耕地生态价值,生态价值损失所占比重分别为32.93%、32.36%、30.91%、26.05%;这揭示出,耕地生态价值在耕地综合价值中占有较大比例,在耕地利用和征用过程中必须使具有外部性的生态价值得以体现,否则将大大低估耕地价值,降低耕地的比较效益,导致耕地朝着非农用地快速转用。总体来看,四个库区耕地价值损失总体与库区淹没和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成正比,耕地损失越多,耕地价值损失越大,这表明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减少耕地占用是减少耕地价值损失的根本所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循节约集约用地原则,采取各种工程措施降低对耕地的占用。3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占用耕地的影响Ⅱ——价值补偿通过构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影响下区域耕地价值补偿框架,构思耕地补偿价值测算方法,对南川金佛山、渝北观音洞、长寿龙门桥、石柱东方红四个库区直接价值补偿和间接价值补偿进行了测算,对耕地价值补偿制度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四个库区耕地直接价值补偿和间接价值补偿进行测算,四个库区耕地直接价值补偿总体与库区淹没和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成正比,耕地损失越多,耕地直接价值补偿越大。从新增或改善灌面间接价值补偿来看,以农业灌溉为主要功能的水利工程或虽不以农业灌溉为主,但其用于农业灌溉的供水量较大的水利工程,因新增和改善灌面效益较大,其间接价值补偿水平更高。从库区新增水域间接生态价值补偿来看,四个库区总体与库区淹没耕地数量成正比,耕地淹没越多,新增水域生态价值补偿越大。建议完善耕地征用价值补偿体系,通过向占用耕地者征收耕地生态补偿费的形式将具有外部性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纳入到价值补偿体系中实现内部化;提高耕地征用价值补偿标准,以测算出的库区耕地实际承载着的各种功能价值水平为依据进行补偿标准的确定,使补偿标准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损失耕地的价值水平。4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背景下邻近耕地价值变化分析通过对小区域即四个库区的研究发现,耕地价值变化程度与耕地损失量成正比关系,且总体呈减少变化,表明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损失耕地的价值补偿不够充分,急需提高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耕地开垦费等补偿标准。从各构成部分来看,水利工程修建导致耕地生态价值损失较大,表明生态价值是耕地综合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急需完善耕地价值补偿体系,把生态价值等外部性价值纳入到补偿体系中,提高耕地价值补偿水平。从大区域角度看,以农业灌溉为主要功能的水利工程所在区域-南川区和石柱县,或虽然不以农业灌溉为主,但其用于农业灌溉的供水量较大,折算耕地面积仍能大于损失耕地面积的区域-渝北区,其耕地价值总体呈增加变化。反之,以工业或城镇供水为主要功能的水利工程所在区域-长寿区,因新增或改善灌面少,其耕地价值总体呈减少变化。这揭示出在进行水利工程功能设计时,尽量多为农业灌溉提供保障,使新增或改善灌面效益较大,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影响下区域耕地损失价值可通过间接方式得以充分补偿。5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背景下耕地保护策略Ⅰ——建立价值损失防控体系基于耕地价值损失量化的基础上,在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背景下试图构建一套耕地价值损失防控体系,达到耕地保护、减少耕地价值损失的效果。耕地价值损失防控体系的概念可解释为,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基于满足工程安全、适度工程投资和水库功能不降低的前提下,以优化水库工程规模和减少耕地价值损失为目标,通过建立集约用地指标评价体系,以提高水利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防范耕地的粗放利用;在水利工程建设各阶段,通过优化工程选址、科学工程布置、论证水库规模、优化设计方案等技术手段,最终达到节约用地、减少占用耕地的目标,将耕地价值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围。水利工程建设用地集约用地指标评价体系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指数法,进行集约度评价,达到防范及纠正价值损失的目的。直接用地的集约评价结果,南川金佛山水利工程集约利用度最高(0.7531),接近高效利用,主要表现在其集约用地结构、集约用地效益及耕地价值损失方面。其单位蓄水量淹没土地面积、淹没耕地面积均属最低值,说明其坝址选取位置合理;水库淹没经济指标适度,其供水灌溉效益也表现明显,单位水利用地灌溉面积、供水人口、蓄水量均表现优异,说明该水利工程功能定位合理,以农业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为主的水库功能提升了其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益;其单位蓄水量淹没的耕地价值损失值也最低,说明其淹没耕地量较小,相应地价值损失值也较低。相反,以工业供水和城市供水为主的渝北观音洞、长寿龙门桥水利工程在效益方面表现较差,其供水结构、水库功能还需进一步优化配置。间接用地的集约评价结果,渝北观音洞水利工程集约度分值最高,接近高效利用;长寿龙门桥水利工程次之,属中度利用;南川金佛山水利工程和石柱东方红水利工程土地集约度分值均较低,属低效利用。水利工程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技术方法和措施方面,主要通过坝址选择比较、水位比选、坝型优化、渠线设计、减少搬迁人口规模、优化专业项目复建、工程防护措施、土地复垦等手段达到节约用地、少占耕地,控制价值损失的目的。6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背景下耕地保护策略Ⅱ——完善耕地价值补偿机制通过对耕地价值损失的相关计算,可以明确库区耕地价值损失的具体量化值,与现行的水利工程征地补偿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现行政策耕地补偿体系的缺陷与不足。完善耕地价值补偿机制主要从以下7个方面展开:明细耕地产权关系,界定耕地所有权、使用权主体;完善耕地征用价值补偿体系;提高耕地征用价值补偿标准,合理确定征地补偿补助倍数和耕地年亩产值;建立区域长效补偿机制;完善立法,确认各主体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资源税费制度;建立向市场机制过渡的耕地价值补偿体系。
刘明香[5](2013)在《农用地流转价格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农用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农用地的价值构成及价格评估方面的认识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土地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农用地的流转、转用、征收等现象越来越普遍,理清农用地的价值构成,合理的估算和判定农用地流转的价格,建立完善的农用地流转价格评估体系,对促进农用地合理流转、保障农胡2切身利益、保护农用地、改革农用地使用制度和征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得出农用地的价值及价格构成的基础上,根据农用地流转时权属及用途是否转变将农用地流转类型进行划分,构建完善的农用地流转价格体系,并以长沙市岳麓区征收价格为模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和归纳得出农用地总价值由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三部分构成。(2)构建了由集体内流转价格、集体内转用价格、集体外征农价格和集体外征收价格组成的农用地价格体系,并明确了四种价格的构成及其内涵。(3)以长沙市岳麓区为例,采用收益还原法计算其经济价格为30.4288(万元/hm2):社会价格包括社会保障价格和社会稳定价格两部分,采用“分解求和”法计算社会保障价格为153.6579(万元/hm2),采用耕地开垦法测算的社会稳定价格为34.9557(力元/hm2);采用固碳制氧法计算生态价格为59.6394(万元/hm2)。
关小红[6](2013)在《基于生态准则的县域土地整治分区研究 ——以广西隆安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以往土地整治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着效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命题相结合,新时期土地整治的目标不再仅限于增加耕地,保护生态环境被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扩张的压力下,土地整治的目标、模式与途径如何确定,是今后土地整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土地整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土地整治的内涵,确定土地整治的目标为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强度和改善生态环境,并以土地整治的目标作为构建土地整治综合评价的依据。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在区域土地整治适宜性和土地整治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土地整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乡镇土地整治的条件并将区域土地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的整治区,并对不同土地整治分区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土地整治模式。隆安县属于北部湾经济圈,位于南宁市西南面,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隆安县作为南宁市重要的卫星城市,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建设用地扩张、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也将进一步加大,粮食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同时隆安县是喀斯特地区,在地形地貌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隆安县为例,在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县域的农用地整治潜力、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土地复垦潜力和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进行测算,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对隆安县各乡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强度和改善生态环境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将隆安县划分为河谷农果区、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最后对不同整治分区提出不同的土地整治模式。
崔峰[7](2013)在《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文中认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与物质保障。在一定地域条件下,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经济(Economy)构成开放复杂的动态巨系统(PREE系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则是这个巨系统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利用土地创造物质财富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也是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的过程,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变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作为研究自然与人文过程的理想切入点,越来越受到国际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其研究内容也从全球气候变化效应扩展到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过程、驱动机制及资源、生态环境效应等多方面。其中,LUCC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与评价、LUCC的微观机理与过程研究是当前LUCC研究的两个热点。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等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不同特点。选择较小空间范围的典型区域进行研究,是深入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规律、驱动力及生态环境效应的有效途径。城市边缘区作为地处城乡交错地带的LUCC典型区域,具有不同于城市建成区与乡村腹地的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和机制。无论从时间尺度还是从空间尺度上看,城市边缘区都是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天然实验室和最佳尺度。因此,加强具有不同地域和土地利用特征的城市边缘区LUCC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的研究,既能为有关部门提供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机制的信息,进而为采取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对进一步夯实区域LUCC研究基础,深化中国LUCC研究及城市边缘区LUCC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江宁区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南京市城市边缘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是进行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动态变化、驱动机制及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的典型案例。有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的基础理论,分析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功能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南京市城市边缘区——江宁区实例,遵循“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生态环境响应”的研究路径,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模型构建法、定量分析法等,分别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驱动机制及生态环境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具体研究方法如下: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包括城市与乡村、郊区、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区和城乡交错带,阐明了本研究使用“城市边缘区”这一表述的原因;其次,基于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特点与功能的分析,揭示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互动机理;第三,通过引入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土地利用变化效益等指标或模型,对江宁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第四,在系统阐述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第五,从价值量(货币化)角度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进行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三种评价方法的比较,采用Costanza等的生态服务价值模型,并对谢高地等的“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价值系数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对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进行评价;第六,从物质量(非货币化)角度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进行研究: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引入“市公顷”概念,构建“市公顷”模型框架下的均衡因子与动态产量因子计算方法,并采用复种指数对耕地类生态足迹进行修正,进而定量评估江宁区199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足迹;第七,基于土地利用宏观结构调整和布局的视角,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在系统阐述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评估模型框架及方法的基础上,依据PSR模型框架构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共27个指标),并运用物元模型对江宁区2005-2010年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一方面,在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内、外两种作用力的共同影响下,生态环境不断演化;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会对土地利用变化发挥直接或间接的约束作用。(2)1996-2010年,江宁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耕地、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明显减少,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林地面积明显增加,其它土地面积则变化很小;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总体上表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土地、耕地明显减少,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迅速增加,是江宁区1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趋势;15年间,江宁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增加、优势度减小、均匀度提高的特点,反映出人类活动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干扰程度不断加大。(3)导致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土地利用经济效率差异等。其中,人口增长是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中最具活力的驱动力之一;经济增长是推动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工业化和城镇化对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差异巨大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率指数,促使江宁区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总之,城市向外扩张力和城市边缘区内部作用力均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有重要影响,其本质是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对不同用地类型间边际效用的比较。(4)1996-2010年,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趋于减少,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15年间,江宁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水文调节和废物处理的生态服务价值降幅最大,仅原材料供给价值呈稳定增长态势。(5)15年来,江宁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均在降低,生态赤字较为明显。其中,2010年江宁区总的生态赤字达75.42466×104hm2,相当于当年江宁区总生态承载力的722.47%,即全区生态足迹已经超过其生态承载力的7.22倍,表明江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生态环境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也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6)2005年之后,政府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产生了明显的生态环境绩效,6a中江宁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整体上呈“安全”状态,但安全水平较低,需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其中,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GDP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等对江宁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作用;而单位耕地薄膜用量、环境治理完成投资总额占GDP比例、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指标则是制约江宁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因素;(7)建议从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强化生态用地保护、优化土地利用配置模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改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苏文地[8](2012)在《热带县域农业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海南省儋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热带区域农业资源得天独厚,不仅水、气候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而且作物品种繁多,农作物在单位面积和时间所提供的生物量和周转率不但高而且快,这些都赋予了热带区域以巨大的生产潜力,开发潜力巨大。然而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能力地不断提高,热带区域的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但是在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农民仍然凭着经验从事农业生产,盲目的滥用农业资源,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这不仅并非是最好的生产模式,而且也极大地浪费农业资源。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热带区域的农业资源,本研究在农学、地统计学与作物种植区划管理、计算机等理论学科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网络信息服务技术,根据数据库数据编码标准,成功建立了儋州市农业资源数据库。系统从结构、功能和行为的形式化规范等角度构建平台无关模型,以面向服务构架系统结构模型和农业资源空间数据服务中间件为基础,实现热带农业资源的高效管理、快速更新和有效共享,为特色农产品的优化布局、海南特色资源的挖掘以及海南农业资源数字化管理提供信息支持的具有热带特色的县域农业资源管理系统。在用户界面上,成功设计了不同的功能界面。通过不同的界面,系统将各部门用户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在获得各用户的数据、专业支持上保护系统数据的安全。研究的系统是基于B/S结构并且采用多种用户类型的网站模式,通过WebGIS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互查,并将功能结果数据以图形化的形式显示给用户。再者系统运用模块化的结构设计,为系统预留了一定的空间,方便系统业务、功能的进一步的扩充、完善。系统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信息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通过系统能为用户提供信息、农业技术支持,为热带区域的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直观、快速的决策参考。以便农业管理部门及时地对热带作物农业生产作出作物布局优化、对热带农业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等,以达到促进热带区域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热带农业作物产量、增加生产者收入的目的。
刘金国[9](2011)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城市化外力和农民权益保护内力以及政府引导力等合力作用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切身利益,提高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效率,建立完善的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就成为我国政府关注和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国有建设用地价格评估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与方法,已经形成以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为核心的城镇地价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集体建设用地价格评估的相应技术规范,为此,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大背景下,研究其价格评估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论文采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扭曲原因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价值的本质入手,利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微观经济学价值论、产权经济学价值论、资源环境经济学价值论,构建一个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市场供求关系的土地价格机制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模型,建立了与城镇地价相衔接的集体建设用地地价体系,显化了集体建设用地资产的真实价值,并以吉林省为例,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通过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价格体系,以期为政府决策和解决地价实际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建立我国集体建设用地估价范程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持,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集体建设用地合理、有序、高效流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在剖析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界定了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疏理,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归纳了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研究内容,为论文的以下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归纳总结了地租理论(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和区位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理论,分析了各个理论对集体建设用地评估的指导作用,旨为研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构建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扭曲理论分析框架,在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与问题分析基础上,着重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机制入手,探讨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扭曲的原因,认为缺乏集体建设用地估价规范是其价格扭曲的表层原因,政府与市场失灵是其价格扭曲的深层原因,而对集体建设用地价值认识模糊才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扭曲的根本原因。第四部分,从价值的本质出发,利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微观经济学价值论、产权经济学价值论、资源环境经济学价值论,构建了多维度的“完整土地价值”,在此基础上,完善了集体建设用地价值体系。第五部分,根据土地估价的原则与理论,研究了土地经济价值评估常用的三种估价方法(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法),并对各个估价方法的特点作了比较,分析了各个估价方法在评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时注意事项,确定利用成本法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在归纳土地生态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价值概念,确定利用条件价值法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生态价值予以评估。第六部分,以吉林省为例,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吉林省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与问题;其次,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对吉林省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再次,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值模型,选择案例对集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流转价值进行了评估。第七部分,构建了“产权、市场、价格”三位一体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运行对策。第八部分,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本文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周秋文[10](2011)在《基于GIS的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文中指出川西高原处于青藏高原的东缘,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生态和环境意义,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任何不合理的生态旅游活动都可能对川西高原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环。川西高原面积广大,不同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和旅游资源状况有一定差异,因此采用合理的区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方法,对川西高原进行评价和分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地生态保护的分区和措施,对于保护脆弱的川西高原生态环境和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出发,得出区域生态旅游适宜度的四个影响因素: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旅游基础条件、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并对川西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川西高原生态旅游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3个要素层、18个指标的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以GIS技术为基础,以1km栅格为评价单元,在咨询相关专家后,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ARCGIS中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进行了评价和分区,为川西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将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划分为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适宜区面积约为45251km2,占评价总面积的18.7%;较适宜区面积约为70882 km2,占评价总面积的29.3%;较不适宜区面积约为78656 km2,占评价总面积的21.4%;不适宜区面积约为74072 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30.6%。在研究区生态旅游适宜度单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生态旅游区、生态培育区、生态保护区三个等级的旅游地生态保护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最后,本文从旅游规划、政策法规、文化保护、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川西高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途径与对策。
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农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以柳州市郊区耕地定级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农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以柳州市郊区耕地定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耕地质量定级方法应用比较研究——基于扬州市江都区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区概况 |
(二)数据来源 |
二、耕地质量定级 |
(一)因素法定级 |
(二)修正法定级 |
(三)样地法定级 |
1. 定级因素因子体系建立 |
2. 因素分级记分规则表的编制 |
三、定级结果及对比分析 |
(一)级别面积集中度分析 |
(二)级别面积分析 |
(三)级别空间重叠率分析 |
(四)等、级衔接分析 |
1. 定级指数与分等指数相关性分析 |
2. 级别序列与等别序列衔接情况分析 |
四、结论 |
(2)中国土地评价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1 研究方法 |
1.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2 土地评价研究宏观特征 |
2.1 研究时段及其特点 |
2.1.1 起步阶段(1981~1986年) |
2.1.2平稳增长阶段(1987~2004年) |
2.1.3 快速增长阶段(2005~2015年) |
2.2 关键词分析 |
2.3 发文作者共现分析 |
2.4 研究机构分析 |
2.5 发文期刊分析 |
3 结论 |
(3)城市土地利用质量评价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简况 |
1.2.1 国外研究简况 |
1.2.2 国内研究简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概况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圳市城市土地利用质量评价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土地利用形态评价 |
3.2.1 拓展演化速度指数 |
3.2.2 拓展演化人口弹性系数 |
3.2.3 斑块面积指数 |
3.2.4 斑块形状指数 |
3.2.5 混合利用指数 |
3.3 社会效益评价 |
3.3.1 交通密度指数 |
3.3.2 人口密度变化率 |
3.4 生态效益评价 |
3.4.1 人均绿地指数变化率 |
3.4.2 开敞空间影响指数 |
3.4.3 区域香农多样性指数 |
3.5 经济效益评价 |
3.5.1 拓展演化GDP弹性系数 |
3.5.2 GDP密度 |
3.6 土地利用质量综合评价 |
3.6.1 评价指标的同趋势化和无量纲化 |
3.6.2 层次分析法 |
3.6.3 权重的确定 |
3.6.4 计算结果和评价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土地利用评价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业务背景与需求分析 |
4.1.1 业务背景 |
4.1.2 功能需求分析 |
4.1.3 性能需求分析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系统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
4.2.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2.3 开发方式的选择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4 系统主界面设计 |
4.5 用户权限控制 |
4.6 数据库设计 |
4.6.1 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
4.6.2 数据库整体结构设计 |
4.6.3 空间数据库设计 |
4.6.4 属性数据库设计 |
4.6.5 元数据库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利用评价系统的功能实现 |
5.1 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介绍 |
5.2 系统权限控制机制的实现 |
5.3 系统主界面实现 |
5.4 空间数据库连接 |
5.5 地图操作模块主要功能的实现 |
5.5.1 数据展示与图层管理功能 |
5.5.2 数据查询功能 |
5.5.3 地图输出功能 |
5.6 指标计算模块主要功能的实现 |
5.6.1 模块功能实现流程 |
5.6.2 二级指标测算与输出 |
5.7 综合评价模块主要功能的实现 |
5.7.1 模块功能实现流程 |
5.7.2 评价分值计算 |
5.7.3 评价结论查询与统计分析 |
5.7.4 专题地图制图 |
5.8 系统测试 |
5.8.1 测试环境 |
5.8.2 测试过程 |
5.8.3 测试结果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重庆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对耕地的影响及保护策略研究 ——基于价值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水利工程建设与耕地价值的相关研究 |
2.1.1 耕地价值构成 |
2.1.2 耕地价值研究方法 |
2.1.3 耕地价值实证研究 |
2.1.4 水利工程与耕地价值 |
2.2 大中型水利工程征地补偿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非自愿移民政策研究 |
2.2.2 国内水库移民补偿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
2.2.3 国内水库移民补偿政策的实证 |
2.3 水利用地项目集约利用研究 |
第3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水利用地的概念及范围 |
3.1.2 水利用地的内涵辨析 |
3.1.3 水利水电工程分等定级 |
3.1.4 耕地与耕地功能 |
3.1.5 水利工程建设征占用土地的方式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地租地价理论 |
3.2.2 外部性理论 |
3.2.3 土地系统理论 |
3.2.4 土地产权理论 |
3.2.5 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2.6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
第4章 重庆市水利工程用地现状及特征分析 |
4.1 重庆市水利工程用地现状 |
4.1.1 重庆市水资源概况 |
4.1.2 重庆市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现状 |
4.1.3 重庆市水利工程用地现状概况 |
4.2 重庆市水利工程用地时间变化 |
4.3 重庆市水利工程用地空间变化 |
4.3.1 重庆市水利工程用地空间变化 |
4.3.2 重庆市水利工程用地区域变化 |
4.4 重庆市在建水利工程用地特征分析 |
4.4.1 规划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 |
4.4.2 重庆典型水利工程概况 |
第5章 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占用耕地的影响Ⅰ—价值损失 |
5.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耕地经济价值损失 |
5.2.2 耕地社会价值损失 |
5.2.3 耕地生态价值损失 |
5.2.4 耕地价值损失特征 |
5.3 小结 |
第6章 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占用耕地的影响Ⅱ——价值补偿 |
6.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直接价值补偿 |
6.2.2 间接价值补偿 |
6.2.3 耕地价值补偿制度的完善 |
6.3 小结 |
第7章 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背景下邻近耕地价值变化分析 |
7.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7.1.1 数据来源 |
7.1.2 研究方法 |
7.2 耕地价值变化分析 |
7.2.1 库区耕地价值变化 |
7.2.2 区域耕地价值变化 |
7.3 小结 |
第8章 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背景下耕地保护策略Ⅰ——建立耕地价值损失防控体系 |
8.1 水利直接用地集约评价 |
8.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8.1.2 层次分析法 |
8.1.3 指标标准化 |
8.1.4 综合评价方法 |
8.1.5 评价结果 |
8.1.6 小结和讨论 |
8.2 水利间接用地集约评价 |
8.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8.2.2 指标标准化 |
8.2.3 确定权重 |
8.2.4 综合评价方法 |
8.2.5 评价结果 |
8.2.6 小结和讨论 |
8.3 水利工程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技术方法 |
8.3.1 规划立项阶段 |
8.3.2 工程设计阶段 |
8.3.3 工程建设阶段 |
8.3.4 建成运营阶段 |
第9章 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背景下耕地保护策略Ⅱ——完善耕地价值补偿机制 |
9.1 现行征地补偿政策及价值损失对比 |
9.1.1 现行征地补偿政策 |
9.1.2 现行征地补偿与价值损失的对比 |
9.2 完善耕地价值补偿机制 |
9.2.1 明晰耕地产权关系 |
9.2.2 完善耕地征用价值补偿体系 |
9.2.3 提高耕地征用价值补偿标准 |
9.2.4 建立区域间补偿长效机制 |
9.2.5 健全完善法律法规 |
9.2.6 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资源税费制度 |
9.2.7 建立向市场机制过渡的耕地价值补偿体系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相关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5)农用地流转价格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经济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
1.2 农用地流转中突出问题急需解决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农用地评估研究动态 |
3.1 国内研究现状 |
3.2 国外研究现状 |
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4.1 研究内容 |
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1 农用地范围的界定 |
2 农用地流转概念界定 |
3 农用地流转价格评估的基础理论 |
3.1 产权理论 |
3.2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 |
3.3 土地外部经济理论 |
3.4 农用地价值理论 |
第三章 农用地流转价格体系构建与影响因素分析 |
1 农用地价值及价格构成 |
1.1 经济、社会、生态价值 |
1.2 市场与非市场价值 |
1.3 使用价值与价值 |
2 农用地流转价格体系构建 |
2.1 集体内流转价格 |
2.2 集体内转用价格 |
2.3 集体外征农价格 |
2.4 集体外征收价格 |
3 农用地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3.1 经济因素 |
3.2 社会因素 |
3.3 生态环境因素 |
第四章 农用地流转价格评估方法选择 |
1 农用地流转经济价格评估方法 |
1.1 市场比较法 |
1.2 收益还原法 |
1.3 成本逼近法 |
2 农用地流转社会价格评估方法 |
2.1 社会保障价格的评估方法 |
2.2 社会稳定价格的评估方法 |
3 农用地流转生态价格评估方法 |
3.1 假设市场评价法 |
3.2 市场价值法 |
3.3 固碳制氧法 |
第五章 农用地征收价格测算实证分析 |
1 研究区域概况 |
1.1 自然环境概况 |
1.2 社会经济状况 |
1.3 土地利用现状 |
2 区域农用地征收价格量化 |
2.1 农用地征收经济价格测算 |
2.2 农用地征收社会价格测算 |
2.3 农用地征收生态价格测算 |
第六章 完善农用地流转价格管理对策 |
1 我国农用地流转价格管理现状 |
2 完善我国农用地流转价格管理的对策 |
2.1 农用地流转价格管理的基本手段 |
2.2 农用地流转价格管理的制度建设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成果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生态准则的县域土地整治分区研究 ——以广西隆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地整治研究综述 |
2.1 国外土地整治研究进展 |
2.2 国内土地整治研究进展 |
2.3 目前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 |
2.4 今后土地整治的发展趋势 |
第3章 土地整治分区理论依据 |
3.1 土地整治分区内涵 |
3.2 土地整治的目标 |
3.3 土地整治潜力分析 |
3.4 土地整治效益分析 |
3.5 土地整治的相关理论 |
3.5.1 人地关系协调论 |
3.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5.4 区域差异理论 |
3.5.5 土地产权理论 |
第4章 土地整治分区技术体系研究 |
4.1 土地整治分区生态准则 |
4.2 土地整治分区方法研究 |
4.3 土地整治潜力测算 |
4.4 土地整治综合评价 |
4.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3 评价单元确定 |
4.4.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5章 案例研究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1.1 区位与交通条件 |
5.1.2 自然条件 |
5.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5.1.4 土地利用状况 |
5.1.5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问题 |
5.2 隆安县土地整治潜力测算 |
5.2.1 土地整治适宜性分析 |
5.2.2 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 |
5.2.3 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测算 |
5.2.4 土地复垦潜力测算 |
5.2.5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 |
5.3 隆安县土地整治综合评价研究 |
5.3.1 隆安县土地整治综合评价因子 |
5.3.2 隆安县土地整治综合评价过程 |
5.3.3 隆安县土地整治综合评价结果 |
5.4 隆安县土地整治区域划分结果 |
5.5 隆安县各土地整治分区土地整治模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不足 |
1.5 研究区域概况 |
1.5.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1.5.2 自然地理概况 |
1.5.3 社会经济与环境概况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 |
2.1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研究 |
2.1.1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特征研究 |
2.1.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 |
2.1.3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化及机理研究 |
2.1.4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扩展模式研究 |
2.1.5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研究 |
2.2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
2.2.1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单要素的影响研究 |
2.2.2 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综合生态效应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市与乡村 |
3.1.2 郊区 |
3.1.3 城乡结合部 |
3.1.4 城市边缘区 |
3.1.5 城乡交错带 |
3.2 城市边缘区范围识别 |
3.3 基础理论 |
3.3.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3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3.3.4 系统理论 |
第4章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功能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1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特点 |
4.1.1 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4.1.2 土地利用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可变性 |
4.1.3 土地利用景观的异质性 |
4.1.4 土地利用生产力的高效性 |
4.1.5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
4.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功能及其演变 |
4.2.1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功能 |
4.2.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功能的形成及演变 |
4.3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3.1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发展演进 |
4.3.2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耦合协调机制 |
第5章 江宁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5.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 |
5.1.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
5.1.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5.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5.1.4 土地利用变化强度 |
5.1.5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 |
5.1.6 土地利用景观特征变化 |
5.2 江宁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研究结论 |
第6章 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
6.1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辨识 |
6.1.1 自然生物驱动 |
6.1.2 经济增长驱动 |
6.1.3 技术进步驱动 |
6.1.4 制度、体制与政策驱动 |
6.2 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
6.2.1 人口增长对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2.2 经济发展对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2.3 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2.4 土地利用经济效率差异对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3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模型构建 |
第7章 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研究 |
7.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类型 |
7.1.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内涵 |
7.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 |
7.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
7.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7.3.1 能值分析法 |
7.3.2 物质量评价法 |
7.3.3 价值量评价法 |
7.3.4 三种方法的比较及本文研究方法的选择 |
7.4 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评价 |
7.4.1 当量因子与价值系数的修正 |
7.4.2 生态服务总价值测算 |
7.4.3 单项生态服务价值测算 |
7.4.4 生态服务灵敏度分析 |
7.4.5 结论与讨论 |
第8章 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足迹研究 |
8.1 生态足迹概念与研究背景 |
8.1.1 生态足迹的概念 |
8.1.2 生态足迹的研究背景 |
8.2 生态足迹模型及计算方法 |
8.2.1 生态足迹需求计算方法 |
8.2.2 生态足迹供给计算方法 |
8.2.3 生态赤字/盈余计算方法 |
8.3 江宁区土地生态足迹评价 |
8.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8.3.2 参数的选择与模型修正 |
8.3.3 生态足迹需求计算 |
8.3.4 生态足迹供给计算 |
8.3.5 结果分析 |
8.3.6 结论与讨论 |
第9章 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生态安全响应研究 |
9.1 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
9.2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的表现 |
9.2.1 数量安全问题 |
9.2.2 质量安全问题 |
9.2.3 结构安全问题 |
9.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模型框架 |
9.3.1 P-S-R概念模型 |
9.3.2 EES模型 |
9.4 江宁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
9.4.1 物元分析方法的引入 |
9.4.2 数据来源 |
9.4.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9.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9.4.5 经典域及节域的确定 |
9.4.6 待评物元 |
9.4.7 结果计算与分析 |
第10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1 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2.1 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
10.2.2 强化生态用地保护,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
10.2.3 优化土地利用配置模式,合理控制城市过度扩张 |
10.2.4 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区域生态支持系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热带县域农业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海南省儋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研究概述 |
1.1 GIS简介 |
1.2 WebGIS简介 |
1.3 海南农业资源概况 |
1.3.1 海南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 |
1.3.2 海南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1.4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发展趋势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简介 |
2.1.1 自然资源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数据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3 系统总体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用户需求分析 |
3.1.2 业务需求分析 |
3.1.3 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设计原则 |
3.3 系统工作流程 |
3.4 软、硬件环境 |
3.4.1 系统运行硬件配置 |
3.4.2 系统软件环境 |
3.5 系统数据流程 |
4 数据库的建立 |
4.1 属性数据库 |
4.1.1 属性数据编码与描述 |
4.1.2 属性数据的标准化与入库 |
4.1.3 部分属性数据 |
4.2 空间数据库 |
4.2.1 空间数据的标准 |
4.2.2 空间数据编码 |
4.2.3 地图预处理及矢量化 |
4.2.4 图件拓扑校正、坐标转换 |
4.2.5 空间栅格数据 |
4.3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联 |
4.4 模型库 |
4.4.1 评价单元划分及参评因素 |
4.4.2 参评因素的量化 |
4.4.3 主成分分析 |
4.4.4 评价结果 |
5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用户界面 |
5.1.1 界面设计原则 |
5.1.2 界面设计 |
5.2 功能菜单 |
5.3 视图功能 |
5.4 查询功能 |
5.4.1 常规查询 |
5.4.2 定位查询 |
5.5 统计功能 |
5.5.1 常规统计 |
5.5.2 定位统计 |
5.6 资源布局 |
5.7 分析功能 |
5.7.1 报表功能 |
5.7.2 地统计分析 |
5.7.3 缓冲分析 |
5.8 专题图 |
5.9 农技指导服务 |
5.9.1 病虫害防治指导 |
5.9.2 施肥指导 |
5.10 数据管理 |
5.10.1 数据的更新 |
5.10.2 数据的输出 |
5.11 帮助功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特色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9)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理论 |
2.1 地租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
2.1.2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
2.1.3 新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
2.1.4 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中的作用 |
2.2 区位理论 |
2.2.1 农业区位论 |
2.2.2 工业区位论 |
2.2.3 中心地理论 |
2.2.4 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中的作用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理论的提出 |
2.3.2 代表性的定义 |
2.3.3 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4 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中的作用 |
第3章 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价格问题 |
3.1 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与问题 |
3.1.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 |
3.1.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
3.2 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分析 |
3.2.1 内在因素 |
3.2.2 动力因素 |
3.2.3 政策法律因素 |
3.3 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核心问题—价格扭曲 |
3.3.1 流转价格的现状 |
3.3.2 价格扭曲理论 |
3.3.3 流转价格扭曲的原因剖析 |
第4章 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值体系构建 |
4.1 土地资源属性与功能 |
4.1.1 土地资源的属性 |
4.1.2 土地资源的功能 |
4.2 完整的土地价值构成 |
4.2.1 价值与价格 |
4.2.2 土地价值理论 |
4.2.3 土地价值构成 |
4.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值体系 |
4.3.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类型 |
4.3.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值构成 |
4.3.3 价值主体认知水平对价值的影响 |
第5章 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值评估方法 |
5.1 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
5.1.1 收益还原法 |
5.1.2 市场比较法 |
5.1.3 成本法 |
5.2 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
5.2.1 影子工程法 |
5.2.2 市场替代法 |
5.2.3 固碳制氧法 |
5.2.4 生态价值法 |
5.2.5 条件价值法 |
5.2.6 分解—综合法 |
第6章 吉林省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 |
6.1 研究区域概况 |
6.1.1 自然地理概况 |
6.1.2 土地资源现状 |
6.1.3 人口与经济 |
6.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与问题 |
6.2.1 受访农民个人基本信息 |
6.2.2 有关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调查及分析 |
6.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力分析 |
6.3.1 数据及指标的选择 |
6.3.2 灰色系统理论与模型建立 |
6.3.3 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6.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实例 |
6.4.1 估价对象 |
6.4.2 估价方法与估价过程 |
6.4.3 估价结果 |
第7章 构建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运行对策 |
7.1 构建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 |
7.1.1 明确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主体 |
7.1.2 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权能 |
7.2 完善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 |
7.2.1 城乡土地二元市场存在问题 |
7.2.2 国家政策为其指明方向 |
7.2.3 现有土地市场为其奠定了基础 |
7.2.4 确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条件 |
7.3 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价格机制 |
7.3.1 建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定级估价制度 |
7.3.2 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价格管理制度 |
7.3.3 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交易机制 |
第8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GIS的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旅游的定义与内涵 |
1.2.2 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 |
1.2.3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1.2.4 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
1.2.5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 |
1.2.6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创新点与特色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川西高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2.1 地理位置 |
2.2 旅游资源概况 |
2.2.1 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
2.2.2 旅游资源独特、珍贵,稀有性强 |
2.2.3 旅游资源富集度高 |
2.3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2.3.1 生态旅游快速发展 |
2.3.2 环境脆弱,交通条件亟待改善 |
2.4 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 |
2.4.1 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2.4.2 生态旅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3 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
3.1 评价方法 |
3.1.1 叠加分析法 |
3.1.2 人工智能法 |
3.1.3 基于 GIS 和多因子加权综合法的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 |
3.2 评价原则 |
3.3 基于生态旅游内涵的评价指标体系 |
3.3.1 生态旅游的内涵 |
3.3.2 指标选取 |
3.4 权重确定 |
3.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3.4.2 构造判断矩阵 |
3.4.3 权重计算与排序 |
3.4.4 计算指标权重 |
3.5 评价标准 |
4 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1 生态旅游资源 |
4.1.2 环境承载力 |
4.1.3 旅游基础条件 |
4.1.4 当地社会经济条件 |
4.2 单因子分析 |
4.3 综合评价 |
4.3.1 适宜区 |
4.3.2 较适宜区 |
4.3.3 较不适宜区 |
4.3.4 不适宜区 |
5 川西高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
5.1 旅游地生态保护区划与措施 |
5.1.1 生态旅游区 |
5.1.2 生态培育区 |
5.1.3 生态保护区 |
5.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5.2.1 科学编制规划 |
5.2.2 防治地质灾害 |
5.2.3 防治水土流失 |
5.2.4 保护生物多样性 |
5.2.5 加强法制建设 |
5.2.6 注重藏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5.2.7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农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以柳州市郊区耕地定级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耕地质量定级方法应用比较研究——基于扬州市江都区的实证[J]. 陈维治,王海燕,冯莉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9(29)
- [2]中国土地评价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J]. 吴靖瑶,吴克宁,李晨曦. 土壤通报, 2017(06)
- [3]城市土地利用质量评价与系统实现[D]. 唐锦森.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6)
- [4]重庆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对耕地的影响及保护策略研究 ——基于价值分析视角[D]. 罗杰. 西南大学, 2013(04)
- [5]农用地流转价格理论与应用研究[D]. 刘明香.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6]基于生态准则的县域土地整治分区研究 ——以广西隆安县为例[D]. 关小红. 广西师范学院, 2013(S2)
- [7]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D]. 崔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6)
- [8]热带县域农业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海南省儋州市为例[D]. 苏文地. 海南大学, 2012(11)
- [9]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 刘金国. 吉林大学, 2011(08)
- [10]基于GIS的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D]. 周秋文. 重庆师范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