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板驱动矩形空腔STOKES流动的数值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杨延锋,姜根山,于淼,姜羽,刘月超[1](2021)在《声流理论及其传热传质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声流现象作为非线性声学中重要的物理问题在国内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既无专着又无综述性文章介绍。鉴于此,该研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声流的概念及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工程应用,并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声流的研究现状,使读者能系统性地了解声流的对象、方法、原理和实际应用——特别是声流效应在促进传热传质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潘恺[2](2021)在《带自由液面问题的绝对位置-压力格式粒子有限元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流体模拟方法主要以欧拉法为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欧拉方法具有处理流体大变形的能力。然而,对于带自由液面的流动以及运动边界问题欧拉法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在基于网格的拉格朗日模型中,网格会随着连续体一起移动,运动过程中边界和界面能够自然地被跟踪和识别。然而,当变形大到一定程度时,网格会极度扭曲,求解精度下降甚至不收敛。因此,传统拉格朗日有限元方法通常只能处理小变形的流动问题。绝对节点坐标(ANCF)单元由于采用了斜率坐标来描述局部方向,这允许使用少量单元来表示复杂的形状,因此最近被应用到流体模拟领域,特别是充液系统自由液面的大变形模拟。此外,采用绝对节点坐标作为主变量使得流体可以自然地与固体有限元程序以及多体系统算法相结合构成一个统一的复杂系统。尽管如此,基于完全拉格朗日描述的绝对节点坐标单元仍受到网格极端变形以及复杂接触边界的限制。粒子有限元方法(PFEM)是一种基于背景网格的粒子方法,它使用更新的拉格朗日描述并通过有限元网格离散求解域。有限元网格的节点可以看作是粒子用来传递流体的动量及其所有物理性质,这些粒子可以自由移动甚至与主体区域分离。因此,本文在绝对节点坐标法的基础上,结合粒子有限元方法高效的网格更新技术来描述带自由液面的流动问题,不仅可以和多体算法相结合,还适用于各类复杂的边界。此外,在算法方面做了相关改进,避免了传统拉格朗日方法因网格畸变而带来的时间步长限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绝对节点坐标法和完全拉格朗日公式建立了不可压缩牛顿流体的二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罚函数方法处理流体的近似不可压缩性,同时给出了广义粘性力和惩罚力对应切线刚度矩阵的显式表达式。为了在全局坐标系下建立刚-液系统的统一模型,采用绝对节点坐标参考节点(ANCF-RN)来描述刚性贮箱的运动,并引入拉格朗日乘子施加自由滑移和非穿透约束。为了保证长时间仿真的稳定性,采用Bathe复合积分格式求解液-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通过相关算例来验证ANCF流体单元的大变形能力。将不同外激励形式下监测点的自由液面位移和压力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并进行相关的收敛性分析,指出采用传统绝对节点坐标单元求解流体问题的实用性及局限性。结合绝对节点坐标思想和传统拉格朗日粒子有限元方法,提出采用线性单元描述的绝对位置-压力格式的粒子有限元方法(AP-PFEM)。根据伽辽金有限元方法推导更新构型下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并采用规避inf-sub条件的有限增量微积分法则(FIC)对质量守恒方程进行压力稳定化处理。为了提高求解精度,采用具有高频数值耗散特性和二阶精度的广义-α法进行时间离散并通过“离散-预估-校正”格式求解系统动力学方程。在“离散-预估-校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流线积分的“预估-离散-校正”模型,其中预估过程使用显式流线积分来预测流体域的非线性初始迭代构型。这种根据当前背景网格所对应的流线预测模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传统拉格朗日模型所面临的时间步长限制问题,尤其是在一个时间步长内可能出现的单元反转情况。此外,采用绝对位置作为运动主变量可以直接对当前网格节点位置进行更新来满足动量守恒方程。接着,在流线积分预测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考虑不同时刻流线的变化。通过算例验证所提算法在复杂流动以及大时间步长下的稳定性。研究传统采用非滑移边界粒子有限元方法(PFEM)的特点,发现当采用较粗的网格离散求解域时边界的粘滞效应会对整体流场造成很大影响。由于PFEM的拉格朗日特性及网格更新过程,使得自由滑移边界的施加存在困难。因此,借助每一时刻生成的虚拟接触单元来识别真实接触节点,并通过拉格朗日乘子引入自由滑移约束,将绝对位置粒子有限元方法与多体算法相结合,建立统一的拉格朗日耦合系统。为了避免大时间步长下界面节点在大曲率边界上出现偏离,对凹曲面边界情况下边界节点出现的位错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法。传统拉格朗日方法在求解管道进出口边界和驱动边界问题时需要特殊处理,主要是涉及到流体粒子在运动过程中无法保持进出口的剖面形状。因此,同样借助虚拟接触层的思想施加进出口以及驱动边界条件。通过若干数值算例验证了自由滑移边界在粗网格及较大时间步长下仍具有良好的质量守恒特性,并将压力计算结果与文献数值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所提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详细讨论和分析了采用自由滑移边界的三维绝对位置粒子有限元方法(3D AP-PFEM)在仿真过程中容易遇到的网格变形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采用一致法向施加自由滑移约束来消除压力场的非物理振荡以及虚假的速度场。为了避免仿真过程中接触面网格的过度扭曲,并同时保持固体壁面的几何特征,提出一种有效的接触节点识别方法以及接触面网格光滑方法,并对接触面容易出现的凹陷进行修补。此外,通过自由液面网格加密以及液面通量调整对仿真过程中造成的流体质量损失进行修正。本文提出的基于绝对位置-压力格式的粒子有限元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给出的相应改进算法对工程上充液多体系统的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求解思路。
齐梓丞[3](2021)在《不可压流体动力学计算中的三角形谱元法》文中研究说明流体力学的研究从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发展到数值研究,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但是数值模拟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寻找更高效的数值模拟算法成为计算流体力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谱元法结合了谱方法的高精度、收敛快以及有限元方法的灵活性等特点,是一种对描述问题的泛函直接离散的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方法。因此,谱元法逐渐成为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主流研究方向。从球面上映射的点集优化积分点的初值,即等面积坐标点,构造出高精度积分点的三角形谱元法。采用方程的弱形式离散,速度压力单一网格方法,即所谓的PN?PN算法。该方法中速度和压力采用相同阶数积分点进行逼近,在每步压力解出之后,再对其进行NP空间到PN-2空间过滤,保证计算的稳定性。通过以上方法直接求解具有解析解的定常Stokes方程的莫法特漩涡、方腔顶盖驱动流和定常Navier-Stokes方程的圆柱绕流算例。结合时间和空间的离散方法,对流部分使用AB2格式显式处理,扩散部分使用BDF2格式隐式处理。采用高阶的分步法,即旋度形式的压强投影格式模拟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算例。通过Matlab中的Delaunay Triangulation类进行网格的自动生成,利用该类方法建立网格拓扑关系,生成单元定位向量;利用最小势能原理,通过Jacobian矩阵生成几何变换矩阵,完成局部坐标到整体坐标的转换。结合相关算法,考虑边界约束条件的处理,完成算例在程序中的实现。研究表明:本文对三角形谱元的积分点进行了优化,通过对二维流体动力学算例,验证了使用积分点构造三角形谱元的可行性;作为三角形谱元法求解二维定常与非定常不可压流体动力学的尝试,为相应三维问题的求解打下基础;通过对算例的分析,与传统三角形谱元的精度和效率进行了对比,发现在解的局部存在微小的不稳定性,原因初步分析可能来自单元积分算子精度和整体不可压条件的处理。
严灼[4](2020)在《空腔和细水雾协同抑制受限空间瓦斯爆炸传播研究》文中提出煤矿瓦斯爆炸一旦发生,会在瞬间产生大量的高温火焰、有毒气体和巨大的冲击波超压,并迅速在受限空间内传播,破坏周围设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探索新型的抑爆材料、抑爆装置和阻火材料,避免爆炸发生或尽可能减小爆炸强度,对煤矿瓦斯爆炸以及地下管廊气体爆炸事故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研究等方法,对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规律及机理、空腔和细水雾协同抑爆规律及性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冲击波阵面基本方程,推导了冲击波阵面参数计算式,得出了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相互碰撞、追赶以及遇刚性壁面发生反射时的波阵面方程式;推导了爆炸冲击波在截面突变情况下的波阵面参数计算式,得出冲击波由小面积截面巷道进入大面积截面巷道时,冲击波压力会发生衰减,且当巷道截面积变化程度较大时,会加速冲击波的衰减进程;分析了反射波对燃烧波传播的影响,得出当反射波与燃烧火焰相遇时,会明显抑制火焰传播,甚至造成火焰熄灭,影响程度与反射波强度、燃烧波传播速度及管道结构有关。(2)对体积分别为 0.03m3(长宽比 5/3、3/5)、0.05m3(长宽比 5/2、1、4/25)、0.08m3(长宽比8/5、5/8、1/10)的8种不同尺寸空腔开展了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研究,发现长宽比4/25(体积0.05m3)、5/8(体积0.08m3)、1/10(体积0.08m3)的空腔具有抑爆功能,其中,长宽比1/10空腔的抑爆性能最好。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发现空腔体积和长宽比对其抑爆性能的影响规律:当空腔体积较大,长宽比较小时,抑爆性能较好;当空腔体积较小,长宽比较大时,抑爆性能较差。建立了超压衰减系数、火焰大小衰减系数、火焰速度衰减系数与空腔体积和长宽比的耦合关系式。(3)建立了与实验研究相同条件的数值模型,对体积分别为0.03m3(长宽比5/3、3/5、4/15)、0.05m3(长宽比5/2、1、4/25)、0.08m3(长宽比5/2、8/5、1、5/8、2/5、1/10)的12种不同尺寸空腔开展了抑制瓦斯爆炸传播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研究结果的符合程度较高,说明数值模型、数值方法和网格划分是合理的,数值模拟结果也验证了超压衰减系数、火焰速度衰减系数计算公式的正确性。通过模拟爆炸火焰和冲击波在空腔内的传播过程,揭示了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作用机理。(4)分别选用长宽高为 200×1250×200、200×2000×200 和 500×800×200 的 3种具有抑爆性能的空腔,开展不同空腔和细水雾协同抑爆实验,发现空腔和细水雾协同具有更好的抑爆性能,且对火焰的衰减作用优于对冲击波超压的衰减作用,空腔出口处冲击波超压、火焰大小和火焰速度衰减幅度最大,空腔入口衰减幅度次之,破膜前测点略有衰减。研究发现500×800×200空腔和细水雾的协同抑爆性能最好,当喷雾45s时,空腔出口处冲击波超压、火焰大小和火焰速度衰减率分别为46.7%、98.7%、56.6%(相比无细水雾实验),火焰几乎消失。(5)对空腔和细水雾协同抑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空腔长度和细水雾喷雾时长对协同抑爆性能的影响规律:增加空腔长度,能加大细水雾雾区长度,从而延长细水雾与爆炸冲击波和燃烧波的作用时间,增强抑爆效果;延长喷雾时间可以提高空腔内细水雾浓度,从而提高抑爆性能,但随着细水雾的飘落和由于细水雾浓度增加而产生的凝并,使得细水雾达到一定浓度后将不会继续提高,实验中,达到该浓度的最佳喷雾时长为45s。以上研究成果对煤矿井下巷道或地下管廊可燃气体爆炸隔爆抑爆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图[94]表[51]参数[98]
李博[5](2020)在《可压缩方腔流动的数值模拟和噪声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航空运输业对静音飞行的要求,航空噪声亟待解决,而起落架舱等方腔结构对飞机噪声贡献日益凸显。因此,近年来对方腔流动的模拟和控制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旨在采用高精度数值算法模拟方腔流致噪声,并对其进行主被动控制,探索潜在的噪声控制机理。首先,基于伴随方法开展了方腔流动的敏感性分析。其次,针对二维亚声速方腔开展了噪声的主动控制研究。最后,针对三维复杂方腔流动开展了基于多孔壁面的被动控制。本文具体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伴随方法开展了不同来流条件下,方腔流动对外部扰动的敏感性的参数研究。在方腔流动的控制研究中,敏感性幅值最高的位置是施加激励最优的位置,能够用最小的输入能量得到流场最大的响应。基于不同来流条件下(Ma=0.2~0.5,Re=3000,5000 和动量厚度 θ=1/32.8L,1/52.8L)方腔流动的高精度直接数值模拟,开展了流场对后拐角附近扰动的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方腔流动对后拐角附近的扰动最敏感区域主要集中在边界层的起始位置、方腔上剪切层内和后拐角附近。来流Ma或者Re增加时,敏感性幅值增大,腔内流动的敏感性分布变得复杂。方腔前缘上游最敏感性的区域位于边界层内,可压缩性增强时,上游最敏感的位置向边界层发展起始位置偏移。但是,总体上是靠近方腔前缘位置的,说明在前缘布置控制激励能够适应大范围的流动条件。同时,腔内的敏感性增强。当来流速度增大到一定幅值或者来流边界层薄时,腔内和后拐角附近出现明显的敏感性分布,幅值甚至比前缘上游高,腔内的高敏感性分布暗示在腔底布置激励也是抑制后拐角辐射噪声的有效手段。(2)结合敏感性分析结果,采用预测控制技术开展了非定常可压缩方腔流致噪声的长时域控制研究。在方腔前缘附近边界层内施加二维时空变化的体积力,研究了Ma=0.5,Re=5000的二维方腔的噪声主动控制。首先研究了能够同时捕捉方腔剪切层和后拐角辐射噪声的目标区域对噪声的控制,结果表明近场声源区的压力振荡分布发生了改变,并且在全辐射方向上噪声得到抑制,总声压级最大降幅约2dB。通过本征正交分解发现,腔内流动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只是能量从大尺度结构转移到较小结构。同时还分别对比了只控制后拐角辐射噪声和剪切层噪声对总辐射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控制剪切层噪声对远场噪声影响不大,而只控制后拐角辐射噪声对远场辐射噪声抑制明显,上游辐射方向能够降低噪声3 dB,为主动控制工作提供了依据。(3)采用高精度隐式大涡模拟,基于多孔介质材料开展了三维方腔噪声的被动控制研究。研究发现,将方腔固壁底板更换成多孔壁面,腔内的压力脉动和噪声辐射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为了探索孔隙度和流动特性及降噪特性间的关系,本文考察了四种不同孔隙率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孔隙率时,孔隙率越大,噪声抑制效果越好。当孔隙率达到11.2%左右,腔内前缘附近的噪声降低幅度大于10dB,控制效果达到最佳。随着孔隙率从11.2%进一步增加到19.27%,控制效果接近饱和。平均流特性表明多孔介质会在腔底壁面产生吹吸效应,改变腔内大尺度环流和剪切层的结构,并且控制效果主要受吸气作用的强弱影响。此外,本征正交分解结果表明,控制后剪切层被能量较低的小尺度结构所主导,剪切层与腔内环流的相互作用减弱。后拐角附近的涡角相互作用也被抑制,因而声反馈较低,从而降低了自持振动和噪声辐射。
黄虹溥[6](2020)在《消声器声学特性计算的流声耦合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升工程机械产品的舒适性,需要设计与进排气噪声频谱相匹配、性能优良的消声器对进排气噪声进行控制。消声器产品研发一般分为概念阶段、设计阶段、制造阶段、测试阶段以及量产阶段。为了提高研发效率、降低制造测试成本,数值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研发过程中。在概念阶段中消声器产品外观、内部结构的选型将受安装空间和产品成本的限制,因此需要数值方法能够高效地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筛选。相较于其它数值方法,有限元方法具有能够考虑三维复杂结构、不受平面波截至频率限制以及计算效率高等优点。尽管如此,商业软件采用的传统有限元计算方法无法考虑消声器内部的气体流动影响,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偏差仍然会导致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增加。考虑到消声器产品研发需求,本文将在传统有限元计算方法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一类能够考虑流声耦合效应的消声器声学特性计算方法。考虑到有流和无流两种条件下的消声器声学特性存在着联系,提出使用基于Helmholtz方程的有限元方法为概念阶段中的消声器产品进行选型。通过对双级膨胀腔和三通穿孔管消声器的声学特性进行计算,发现可调整消声器进出口管位置和内部结构来满足进排气噪声控制的不同需求。同时,无流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将为消声器声学特性对气体流动的敏感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在产品设计阶段中,消声器声学特性的计算需考虑非均匀流的影响。若消声器内部的马赫数低于0.3时,流场与声场的耦合作用可认为是单向的。通过忽略声场对于流场的影响,基于运流声场控制方程建立了消声器声学特性的流声单向耦合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两步计算:第一步是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在流场网格上获取消声器内部气体流速的稳态分布;第二步是使用线性插值方法来确保流场信息有效地传递到声学网格中实现声学计算。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进行计算,发现气体流动对共振频率的影响很显着。为了降低声学特性对气体流动的敏感性,引入了锥形管来降低掠过流条件下小孔处的气流速度。通过对三通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进行详细研究,明确了掠通混合流形式下的穿孔区域边界类型选取的原则。为了进一步考虑流场与声场间的双向耦合作用,通过对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建立了线性Navier-Stokes方程的频域有限元计算方法。相较于Helmholtz方程和运流声场控制方程,线性Navier-Stokes方程中的扩散项、对流项和反应项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声学模型。侧支结构和截面突扩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流声双向耦合作用下的声能量转化和涡声耗散会改变声学特性和影响消声器入射声压和透射声压的提取精度。考虑到线性Navier-Stokes方程求解变量增加带来的计算效率问题,给出了三类方法来降低有限元计算自由度。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有流条件下的Helmholtz共振器、双级膨胀腔消声器以及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给出了降低消声器声学特性对气体流动敏感性的解决方案。针对消声器产品测试阶段中出现的特定流速条件下透射声压大于入射声压的现象,提出了流声耦合作用下的线性判稳方法来预测流致噪声。该方法不考虑消声器壁面的振动,认为放大的声能量来自于不稳定的涡流结构(水力模式)与侧支结构的声学模态间的流声耦合振荡。通过假定声学系统的振荡问题是从线性状态逐步发展到非线性状态的,采用了基于控制理论的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和声能稳定判据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给出了系统失稳程度的评价指标。与Helmholtz共振器和直通穿孔管消声器的台架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流致噪声发生的频率以及对应频率的声压大小排序。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声学系统的散射矩阵和反射矩阵的调整对于声学系统不稳定性的影响。
何博宇[7](2020)在《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方腔内传热传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扩散对流中包含的流体流动和传热传质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与工业界的各个领域中,例如空气污染物的输运、晶体的生长、核废料的储存、金属的凝固过程等。当前,许多学者运用数值方法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研究。相比于普通的方腔自然对流问题,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几何结构更为复杂,方腔内含有可导热体是很普遍的情况。作为高效的数值方法,格子Boltzmann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易于并行化和节省计算时间的优点,因而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使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带有导热隔板方腔中的双扩散自然对流。首先,利用热质耦合的格子Boltzmann方法对带有导热隔板的复合腔体的双扩散自然对流进行数值模拟,其中考虑了导热隔板的宽度变化。分析了不同瑞利数Ra、导热率比Kr、浮升力比N以及隔板宽度w对腔体内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导热率比与隔板宽度对腔体内流体流型有很大影响,当w>10时,局部Nusselt数和Sherwood数的分布曲线存在拐点。另外,浮升力比的绝对值|N|和瑞利数Ra的上升能够有效增强腔体内传热传质效率。其次,研究了磁场对带有导热隔板的方腔中双扩散自然对流的影响。格子Boltzmann方法用于求解无量纲的控制方程。得到了各种参数比如热瑞利数Ra、哈特曼数Ha、导热隔板长度Lf、磁场角度?和浮升力比N下的流线、等温线和等浓度线。结果表明,传热传质机理受哈特曼数Ha的影响,流动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磁场角度。得到了最佳磁场角度——90°,即在该角度可获得稳定且最大的传热和传质速率。此外,还得到了平均Nusselt数和Sherwood数的拟合方程。再次,数值分析了纳米流体在具有双导热隔板的方腔中的双扩散自然对流问题。将正弦边界条件施加于填充有Cu水纳米流体的封闭方腔的右侧壁,在控制方程中使用Maxwell-Garnett模型来修改受Cu纳米颗粒影响的流体物性参数。控制方程是通过格子Boltzmann来求解。研究了热瑞利数Ra、纳米粒子体积分数φ、相位偏差ξ和导热率比Kr的影响。结果表明,隔板的位置是控制纳米流体传热和传质速率的主要因素,平均Nusselt数和Sherwood数与纳米粒子体积分数的变化呈线性关系。此外,得到了一个最佳的相位偏差值——π/4,在该处可获得最大的传热和传质效应增强。并且,导热率的增加能带来传热和传质的增强。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带有导热隔板的方腔内的双扩散对流研究及相似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张欣尉[8](2019)在《基于水下枪低阻发射的内弹道及多相流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水下枪炮的发射方式主要有全淹没式发射和密封式发射,但这两种发射方式均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中全淹没式发射时,因身管内充满水,射击过程中阻力大、膛压超高,必须采用减装药等方式来保证发射安全性,因此获得的弹丸初速较低,毁伤威力不足;而水下密封式发射,由于其膛口水密封装置结构复杂,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水下连发射击环境。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低阻的水下发射新方法——水下枪炮气幕式发射。该发射方式可以利用现有滑膛式枪炮,在不需要额外的膛口复杂水密封装置前提下,对弹、药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引导部分弹后气体实时排除身管内水柱,实现水下枪炮的低阻、高速发射。针对这种新方法,开展了水下枪气幕式发射内弹道及气液相互作用特性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设计并搭建了水下枪可视化射击实验系统,首先开展了空气中发射、水下全淹没式发射和密封式发射的内弹道性能实验,在此基础上,设计气幕式射弹(包括中心喷孔和侧壁喷孔两种射弹),开展了多工况气幕式发射内弹道特性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最大膛压相同条件下,气幕式发射比全淹没式发射初速高,并且上述两种发射方式在初速相当条件下,气幕式发射的最大膛压远低于全淹没式发射,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新发射方式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另外,密封式发射的内弹道性能与空气中发射相近。(2)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水下枪气幕式发射的内弹道及多维多相流模型,针对典型实验工况开展数值模拟,获得了内弹道特性参数及气液两相流场气幕演化、湍流强度、压力、速度和温度的时空分布特性。分析了水下枪弹前身管内气幕演化4个典型阶段的相互耦合规律,揭示了气幕式发射的减阻机理,即:在弹丸启动前,部分弹后空间燃气被引导至弹前喷出形成气幕,实时排开了身管中水柱,随后弹丸在低压气幕中运动,从而实现了水下枪低阻、高速发射。(3)通过改变装填与结构参数,数值分析了水下枪气幕式发射的内弹道及枪管内多相流场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针对中心喷孔(Ф=3mm)气幕式射弹,在装药量一定条件下,控制弹前平均通气质量流率从74.3g/s升高到87.9g/s时,存在一个最佳的通气质量流率81.5g/s,此工况下内弹道性能最优;随着水深从1m增加到100m,相当于枪口外部环境压力增大,通气质量流率也应适当增大,如100m水深时,通气质量流率需要提高至约88.0g/s,否则内弹道性能会有所下降。在装药量和弹丸质量相同条件下,增大弹丸中心喷孔直径,弹头压力降低,但弹丸初速和推进效率也降低;在装药量、弹丸质量和喷孔面积相同条件下,采用4个侧壁喷孔的气幕式射弹,其初速和推进效率比中心喷孔的射弹高。说明喷射模式和结构参数是决定气幕式发射内弹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以上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高膛压下,气幕式发射相较于全淹没式发射的优势。在弹重相同、装药量和最大膛压相当的条件下,水下枪采用气幕式发射方式时,最大膛压和弹丸初速分别为353.2MPa和775.1m/s,而采用全淹没式发射方式时,最大膛压和弹丸初速分别为383.3MPa和582.8m/s,进一步从理论上说明了气幕式发射新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全淹没式发射,可以控制膛压、提高初速,获得接近空气中发射的内弹道性能。(4)建立了水下枪密封式发射内弹道及膛口多相流理论模型,基于Fluent软件,对变参数条件下的膛口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受气液界面和弹底的共同影响,水下密封式发射时马赫盘结构在弹丸出膛70μs时就已形成。而空气中发射时,仅受弹底影响,弹丸出膛200μs时仍未形成马赫盘。水下密封式发射时,自由膨胀区远小于空气中发射,马赫盘上游流场中参数变化规律与空气中发射相似,但马赫盘下游各参数均呈波动分布,分布特性较空气中发射复杂。不同装药量条件下,密封式发射的膛口Taylor空腔轴向最大位移随时间近似呈线性增长。
赵俊龙[9](2019)在《空腔和堆积型多孔介质中瑞利-贝纳德对流的热脉动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由松散颗粒填充的堆积型多孔介质是重要的建筑保温材料,其内部的流体传热通常被假设为纯粹的导热。然而实际中流体形成的自然对流,会降低材料的保温性能。因此堆积型多孔介质中自然对流的传热规律,以及孔隙参数对传热特性的影响机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堆积型多孔介质材料为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多孔介质中RBC对流进行研究,并从脉动效应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孔隙参数对系统传热的影响机理。RBC系统的热脉动效应,是指流体的脉动运动与系统传热能力的关系。通过研究热脉动的频率特征,建立微观流动结构运动规律与系统宏观时均传热参数的联系,是本文分析多孔介质RBC系统传热变化机理的基本思路。研究时,根据标准空腔RBC系统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建立热脉动效应理论,然后使用相关理论分析多孔介质RBC系统传热特性的变化机理。空腔RBC模拟采用LBM方法和改进的网格设置方法,研究了层流至强湍流时RBC系统的热脉动现象。模拟结果显示,层流与强湍流RBC系统热脉动由大尺度环流脉动主导,无量纲特征频率满足Ra-1/6标度律;弱湍流状态热脉动由羽流运动主导,无量纲特征频率满足具有双阶段特征的Ra2/7标度律。以标度律为核心,根据特征频率的转变,可以解释空腔RBC系统中大尺度环流反转等特殊现像的发生机理,从而有效分析系统传热特性的复杂变化。空腔RBC实验则使用与仿真相同的参数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了准二维空腔RBC系统中的温度脉动现象。实验所得温度信号的特征频率标度律,与模拟结果一致,验证了模拟研究所得结论的合理性,并证明了LBM方法在RBC热脉动问题研究中的有效性。最后本文以空腔RBC系统热脉动效应理论为基础,使用统计的方式分析了Ra=106~1.5×108时不同孔隙率和填料颗粒直径的多孔介质中,RBC系统的数值模拟结果。数据证明,多孔介质RBC系统热脉动效应满足理想状态RBC系统热脉动效应的基本标度律规律,但是孔隙参数对低Ra数系统的传热特性具有更大的影响。根据热脉动效应随孔隙参数变化的基本规律,本文预测了颗粒尺寸过小或孔隙率过低时,多孔介质RBC系统可能在较低Ra范围内发生传热特性的突变,并分析了突变发生的机理与条件。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与相关结论,不仅为多孔介质保温材料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依据,也为其它多孔介质传热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孟晟[10](2019)在《燃烧器几何结构对于非预混旋流燃烧热声不稳定的影响及其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意识的提高使燃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的减少成为现代工业燃烧设备的主要挑战之一。特别在锅炉,燃气轮机和内燃机这些主要动力发电装置中,对于低排放的政策和产业规范也越来越严格。但是,由于大型油气电站锅炉容积热负荷高、燃烧强度大速率快,氮氧化物排放较高。同时重油复杂特性、复杂湍流和燃烧的相互作用,均使得燃烧流场参数组织与液滴雾化蒸发着火之间的耦合关系难以得到有效优化。国际上对燃烧振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等紧凑受限空间内预混燃烧的火焰结构、声场作用以及采用燃烧主动控制方法抑制燃烧振动;对于大型油气燃烧锅炉这样大尺度、非预混燃烧炉膛内燃烧振动研究罕见,特别是大型锅炉采用低氮燃烧系统后的燃烧振动新现象的诊断和控制基本未触及。为了研究非预混火焰在声场激励下的响应,本文搭建了非预混燃烧试验台。为了研究重油锅炉的燃烧热声不稳定及氮氧化物排放情况,模拟和实验分析了炉膛的线性热声特性。为了研究多孔板的吸声特性,搭建了阻抗管试验台,分析了腔室长度和偏流速度对于多孔板吸声特性的影响。首先,研究了燃烧室几何结构改变对于非预混火焰声场响应的影响。在三个不同入口段长度下,研究了火焰热释放率在声场激励下的响应特性。通过声学模拟得到了在不同入口段长度下的燃烧室不同声学模式。通过实验和模拟分析,可以得到在不同入口段长度下火焰的热释放率响应受到不同燃烧室声学模式的影响,包括入口段模式、燃料管模式等。探究了火焰分隔板对于火焰声场响应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声场频率对于火焰响应的非线性激励作用。其次,建立了重油锅炉一维热声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炉膛不同纬度上的热声线性增长率,得到了模型参数、入口段长度变化和火焰分隔板对于燃烧热声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稳定模式接近炉子的自然一阶纵向模式。不稳定模式下炉膛呈现对火焰指数和时间延迟的依赖性。在移除六个火焰分隔板后,火焰的时间延迟减少。另外,结合入口长度的减小,炉子在一阶纵向模式附近变得稳定。这些改进应用于实际锅炉中并消除了振动的可能性。通过扩展一维热声分析方法将其应用于沙特延布油气锅炉,预测并分析了入口段长度变化和油枪位置对于线性热声不稳定增长率的影响。再次,分析了火焰分隔板对于重油锅炉炉膛的氮氧化物排放和热声不稳定的影响。当燃烧不稳定发生时,利用三维声学来预测炉膛的压力模式和线性增长率。随着安装的火焰分隔板数量的增加,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减少。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燃烧器出口处的几何形状变化可以显着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六个火焰分隔板的存在会影响锅炉的燃烧不稳定性。一维热声分析方法和三维有限元分析与圆柱火焰和具有空间分布时间延迟之间的比较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延迟附近都出现了负增长率即稳定区间然后,研究比较了不同腔室长度下,设计在同一吸声频率下的不同多孔板在不同偏流速度下的吸声曲线。实验和理论研究了偏流速度对于双层多孔板的吸声特性。偏流速度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双孔板结构在线性状态下的吸声性能,而且还影响了高压振幅引起的非线性效应。两个偏流速度之间的比率极限由0.25-4给出。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双孔板法通过调整偏流速度可以实现较宽的衰减范围。利用这种双板装置可以分别调节两个板处的偏流速度,并使阻尼器在以选择性目标吸收频率下工作。最后,通过实验和数值研究了位于燃烧室入口部分的多孔板的阻尼性能。声激励下火焰响应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入口处安装多孔板有两个作用:一是声衰减;另一个是压力模式和燃烧器相位的重新分配。此外,结果表明,对于非预混火焰当燃烧不稳定性由入口压力波动引起时,入口声场模态形状的改变更加有效。
二、双板驱动矩形空腔STOKES流动的数值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板驱动矩形空腔STOKES流动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声流理论及其传热传质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声流理论 |
1.1 声流控制方程 |
1.2 声流流函数方程 |
2 固体表面附近声流的流场结构研究 |
2.1 二维圆柱体外声流的流场结构 |
2.2 二维球体外声流的流场结构 |
2.3 二维矩形空腔中声流的流场结构 |
3 声流强化传热传质的研究 |
3.1 二维圆柱外声流强化传热传质分析 |
3.2 二维球外声流强化传热传质分析 |
3.3 二维矩形通道中声流强化传热传质分析 |
3.4 声流强化传热声学参数分析 |
4 结 论 |
(2)带自由液面问题的绝对位置-压力格式粒子有限元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2 绝对节点坐标单元流体模拟概述 |
1.3 粒子有限元方法简介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网格更新-Delaunay三角剖分 |
1.3.3 自由液面以及流-固界面识别 |
1.3.4 粒子有限元方法与其他数值方法的对比 |
1.4 拉格朗日流体边界处理方法概述 |
1.4.1 自由滑移边界 |
1.4.2 进出口边界及驱动边界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二维绝对节点坐标有限元方法 |
2.1 引言 |
2.2 完全拉格朗日描述的不可压缩牛顿流体 |
2.3 绝对节点坐标四节点平面单元 |
2.4 运动和变形描述 |
2.4.1 惯性力和外力虚功 |
2.4.2 粘性力虚功 |
2.4.3 体积应变能和广义罚力 |
2.4.4 动力学方程 |
2.5 绝对节点坐标参考节点及约束方程 |
2.5.1 绝对节点坐标参考节点(ANCF-RN) |
2.5.2 节点约束方程 |
2.6 Bathe复合积分法求解动力学方程 |
2.6.1 Bathe复合积分法 |
2.6.2 广义惩罚力对应雅克比矩阵 |
2.6.3 广义粘性力对应雅克比矩阵 |
2.7 数值算例 |
2.8 绝对节点坐标单元描述流体的局限性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绝对位置-压力格式粒子有限元方法及流线积分预测模型 |
3.1 引言 |
3.2 绝对位置-压力格式粒子有限元方法 |
3.2.1 运动描述 |
3.2.2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
3.2.3 伽辽金等效积分及其弱形式 |
3.2.4 稳定化的质量守恒方程及其弱形式 |
3.2.5 有限元空间离散 |
3.2.6 时间积分方案及方程求解 |
3.2.7 绝对位置-压力格式粒子有限元求解流程 |
3.3 显式流线积分预测方法 |
3.3.1 显式流线积分 |
3.3.2 改进的显式流线积分 |
3.4 数值算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绝对位置-压力格式粒子有限元方法自由滑移边界及进出口边界处理 |
4.1 引言 |
4.2 自由滑移边界 |
4.2.1 三种流-固边界以及与离散化的关系 |
4.2.2 AP-PFEM流-固边界条件处理 |
4.2.3 自由滑移边界接触点位置校正 |
4.3 进出口边界及驱动边界处理 |
4.3.1 进出口边界处理 |
4.3.2 驱动边界处理 |
4.4 时间积分方案及方程求解 |
4.5 数值算例 |
4.5.1 自由滑移边界及充液多体系统验证算例 |
4.5.2 驱动边界和进出口边界验证算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维带自由液面流动问题求解 |
5.1 引言 |
5.2 一致法向和自由滑移边界条件 |
5.2.1 节点一致法向 |
5.2.2 特征接触节点判断 |
5.2.3 自由滑移约束 |
5.3 Sliver单元清除 |
5.4 流-固接触界面网格处理 |
5.4.1 接触界面网格凹陷修补 |
5.4.2 接触界面网格光滑 |
5.5 质量保持和修正方法 |
5.5.1 自由液面网格细化处理 |
5.5.2 全局质量修正 |
5.6 数值算例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FIC压力稳定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不可压流体动力学计算中的三角形谱元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
2 数学基础 |
2.1 本章引言 |
2.2 Hilbert空间和Banach空间 |
2.2.1 Hilbert空间 |
2.2.2 Banach空间 |
2.2.3 空间L~P(Ω) |
2.2.4 空间L_ω~p(a,b) |
2.3 Sobolev空间及其范数 |
2.3.1 空间H~m(a,b)和H~m(Ω) |
2.3.2 空间H_0~1(a,b)和H_0~1(Ω) |
2.4 算子的运算规则 |
2.4.1 向量的基础运算 |
2.4.2 梯度散度旋度 |
2.5 函数谱近似基础 |
2.5.1 Jacobian多项式 |
2.5.2 Chebyshev多项式 |
2.5.3 Legendre多项式 |
2.6 三角形谱元法单元构造 |
3 谱元法求解定常Stokes方程 |
3.1 本章引言 |
3.2 基本方程 |
3.3 弱形式及其矩阵形式 |
3.4 不可压条件处理 |
3.5 数值算例及分析 |
3.5.1 Moffatt eddies |
3.5.2 方腔顶盖驱动流 |
3.6 本章小结 |
4 谱元法求解定常Navier-Stokes方程 |
4.1 本章引言 |
4.2 基本方程 |
4.3 弱形式及其矩阵形式 |
4.4 不可压条件处理 |
4.5 数值算例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谱元法求解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 |
5.1 本章引言 |
5.2 基本方程 |
5.3 数值离散方法 |
5.3.1 空间离散的选择 |
5.3.2 时间离散的选择 |
5.4 不可压条件处理 |
5.5 数值算例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程序说明及代码 |
A.1 程序说明 |
A.2 程序编写 |
A.3 核心代码 |
致谢 |
(4)空腔和细水雾协同抑制受限空间瓦斯爆炸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瓦斯(可燃气体)爆炸理论及爆炸参数研究现状 |
1.2.2 瓦斯(可燃气体)爆炸传播规律研究现状 |
1.2.3 瓦斯(可燃气体)爆炸抑爆技术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总体思路 |
2 瓦斯爆炸传播规律及动力学特征分析 |
2.1 瓦斯爆炸化学反应机理 |
2.1.1 瓦斯爆炸基本反应 |
2.1.2 瓦斯爆炸反应机理 |
2.1.3 瓦斯爆炸动力演化过程 |
2.2 瓦斯(可燃气体)爆炸冲击波理论 |
2.2.1 爆炸冲击波理论模型 |
2.2.2 爆炸冲击波阵面参数的计算公式 |
2.2.3 爆炸冲击波的反射、碰撞、追赶演化特征 |
2.3 瓦斯(可燃气体)爆炸冲击波在巷道中传播规律 |
2.3.1 冲击波在平直巷道中的传播规律 |
2.3.2 冲击波遇截面突变巷道时的变化规律 |
2.4 瓦斯爆炸燃烧波与冲击波的相互作用 |
2.4.1 燃烧波和冲击波的相互作用对瓦斯爆炸传播规律的影响 |
2.4.2 瓦斯爆炸反射波对燃烧波影响 |
2.5 瓦斯爆炸破坏效应及作用机理 |
2.5.1 燃烧波和冲击波的破坏效应 |
2.5.2 爆炸冲击波的破坏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3 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研究 |
3.1 瓦斯爆炸传播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案 |
3.1.1 实验系统 |
3.1.2 实验方案 |
3.2 瓦斯爆炸在平直管道中传播衰减规律实验研究 |
3.2.1 瓦斯爆炸冲击波在平直管道中的传播特征 |
3.2.2 瓦斯爆炸火焰在平直管道中的传播特征 |
3.2.3 小结 |
3.3 体积0.03m~3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研究 |
3.3.1 长宽比5/3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 |
3.3.2 长宽比3/5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 |
3.3.3 小结 |
3.4 体积0.05m~3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研究 |
3.4.1 长宽比5/2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 |
3.4.2 长宽比1/1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 |
3.4.3 长宽比4/25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 |
3.4.4 小结 |
3.5 体积0.08m~3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研究 |
3.5.1 长宽比8/5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 |
3.5.2 长宽比5/8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 |
3.5.3 长宽比1/10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 |
3.5.4 小结 |
3.6 空腔特征参数影响抑爆性能量化分析 |
3.6.1 冲击波超压衰减系数与空腔体积和长宽比的耦合关系 |
3.6.2 爆炸火焰大小衰减系数与空腔体积和长宽比的耦合关系 |
3.6.3 爆炸火焰速度衰减系数与空腔体积和长宽比的耦合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4 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数值模拟研究 |
4.1 数值模型及数值方法 |
4.1.1 数值模型 |
4.1.2 数值方法 |
4.1.3 边界条件 |
4.2 瓦斯爆炸在平直管道中传播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4.2.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4.2.2 数值模拟结果 |
4.2.3 小结 |
4.3 体积0.03m~3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数值模拟研究 |
4.3.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4.3.2 数值模拟结果 |
4.3.3 小结 |
4.4 体积0.05m~3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数值模拟研究 |
4.4.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4.4.2 数值模拟结果 |
4.4.3 小结 |
4.5 体积0.08m~3空腔抑制瓦斯爆炸传播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4.5.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4.5.2 数值模拟结果 |
4.5.3 小结 |
4.6 空腔抑爆性能量化分析及抑爆机理探讨 |
4.6.1 空腔抑爆性能量化分析 |
4.6.2 瓦斯爆炸冲击波和火焰在空腔中的传播过程 |
4.6.3 空腔抑制瓦斯爆炸火焰和冲击波传播机理探讨 |
4.6.4 小结 |
4.7 本章小结 |
5 空腔和细水雾协同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研究 |
5.1 细水雾发生系统与实验方案 |
5.1.1 细水雾发生系统 |
5.1.2 实验方案 |
5.2 200×1250×200空腔和细水雾协同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 |
5.2.1 200×1250×200空腔协同细水雾对瓦斯爆炸冲击波传播的影响 |
5.2.2 200×1250×200空腔协同细水雾对瓦斯爆炸火焰传播的影响 |
5.2.3 小结 |
5.3 200×2000×200空腔和细水雾协同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 |
5.3.1 200×2000×200空腔协同细水雾对瓦斯爆炸冲击波传播的影响 |
5.3.2 200×2000×200空腔协同细水雾对瓦斯爆炸火焰传播的影响 |
5.3.3 小结 |
5.4 500×800×200空腔和细水雾协同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实验 |
5.4.1 500×800×200空腔协同细水雾对瓦斯爆炸冲击波传播的影响 |
5.4.2 500×800×200空腔协同细水雾对瓦斯爆炸火焰传播的影响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可压缩方腔流动的数值模拟和噪声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气动噪声研究简介 |
1.2 方腔噪声研究简介 |
1.2.1 方腔流致噪声研究进展 |
1.2.2 流致噪声机制及理论 |
1.2.3 起落架舱研究进展 |
1.3 噪声控制研究简介 |
1.3.1 伴随方法及敏感性分析 |
1.3.2 基于伴随方法的主动控制研究进展 |
1.3.3 基于多孔介质的被动控制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数值方法 |
2.1 控制方程 |
2.2 空间离散格式 |
2.2.1 DRP格式 |
2.2.2 紧致格式 |
2.2.3 高波数滤波 |
2.2.4 HWCNS格式 |
2.2.5 拉伸网格变换 |
2.3 时间离散格式 |
2.4 边界条件 |
2.4.1 无反射边界条件 |
2.4.2 固壁边界条件 |
2.4.3 海绵层技术 |
2.5 伴随数值模拟方法 |
2.5.1 优化控制方法 |
2.5.2 目标函数 |
2.5.3 伴随Navier-Stokes方程 |
2.5.4 敏感性分析 |
2.5.5 基于梯度的线性搜索算法 |
2.5.6 控制优化迭代 |
第3章 亚音速方腔流动的敏感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值方法 |
3.2.1 问题描述及参数设置 |
3.2.2 算例验证及网格收敛性 |
3.2.3 伴随过程的敏感性设置 |
3.2.4 扰动幅值对流场响应的影响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a变化对敏感性结构的影响 |
3.3.2 动量厚度对敏感性结构的影响 |
3.3.3 Re变化对敏感性结构的影响 |
3.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伴随的二维方腔噪声优化控制 |
4.1 引言 |
4.2 数值方法 |
4.2.1 基于伴随的优化控制策略 |
4.2.2 反声源方法验证 |
4.2.3 方法和控制设置 |
4.3 全辐射方向的控制 |
4.3.1 目标函数的收敛情况 |
4.3.2 噪声场 |
4.3.3 流动结构的模态分解 |
4.4 时域T_a/T对控制的影响 |
4.4.1 目标函数的收敛曲线 |
4.4.2 噪声特性 |
4.5 目标区域对控制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孔介质的三维方腔噪声被动控制 |
5.1 引言 |
5.2 三维方腔构型及计算方法 |
5.2.1 M219构型与计算参数 |
5.2.2 网格及边界条件设置 |
5.2.3 来流条件设置 |
5.2.4 网格收敛性 |
5.2.5 多孔壁面设置 |
5.3 三维方腔流动 |
5.3.1 方腔自激振荡特性 |
5.3.2 方腔流动声学特性 |
5.4 孔隙度方腔噪声控制的影响 |
5.4.1 腔底总体声压级 |
5.4.2 腔内壁面声压级 |
5.4.3 全场声压级 |
5.5 噪声控制机理分析 |
5.5.1 壁面吹吸特性 |
5.5.2 时均流动特性 |
5.5.3 涡动力学特性 |
5.5.4 模态分解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附录A 伴随方程 |
A.1 二维Navier-Stokes方程 |
A.1.1 线化方程 |
A.1.2 带控制力的控制方程 |
A.2 伴随方程推导 |
A.2.1 伴随算子 |
A.2.2 伴随方程 |
A.2.3 伴随方程左端项的推导 |
A.3 无反射边界条件 |
A.3.1 一维特征分析 |
附录B 敏感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消声器声学特性计算的流声耦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消声器声学特性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1 解析方法 |
1.2.2 数值方法 |
1.3 消声器流声耦合问题研究现状 |
1.4 消声器自激振荡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无流状态下消声器声学性能计算与分析 |
2.1 声波控制方程 |
2.2 有限元方程 |
2.2.1 近似形式 |
2.2.2 边界条件 |
2.3 传递损失 |
2.4 消声器声学性能计算与分析 |
2.4.1 双级膨胀腔消声器 |
2.4.2 三通穿孔管消声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声单向耦合计算方法 |
3.1 运流声场控制方程 |
3.2 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3.3 流声单向耦合方法 |
3.3.1 计算流程 |
3.3.2 数据传递 |
3.3.3 数值误差 |
3.4 传递损失 |
3.5 穿孔消声器声学性能计算与分析 |
3.5.1 直通穿孔管消声器 |
3.5.2 横流穿孔管消声器 |
3.5.3 两通穿孔管消声器 |
3.5.4 三通穿孔管消声器 |
3.5.5 直通穿孔管阻性消声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线性Navier-Stokes方程计算方法 |
4.1 线性Navier-Stokes方程 |
4.2 有限元方程 |
4.3 数值计算 |
4.3.1 数值误差 |
4.3.2 计算效率 |
4.4 声能量与涡声理论 |
4.4.1 声能量 |
4.4.2 涡声理论 |
4.4.3 涡波 |
4.5 传递损失 |
4.6 典型结构消声器声学性能计算与分析 |
4.6.1 共振器 |
4.6.2 膨胀腔消声器 |
4.6.3 穿孔管消声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声耦合作用下线性判稳方法 |
5.1 声学系统判稳理论 |
5.1.1 状态空间模型 |
5.1.2 传递函数矩阵 |
5.1.3 稳定性 |
5.1.4 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
5.1.5 声能稳定判据 |
5.1.6 线性散射矩阵和反射矩阵 |
5.2 基于线性Navier-Stokes方程的流致噪声预报 |
5.2.1 不稳定声学系统的候选流速和频率 |
5.2.2 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结果 |
5.2.3 声能稳定判据的预报结果 |
5.3 实验测量 |
5.3.1 实验台架 |
5.3.2 测试过程 |
5.3.3 测量结果 |
5.4 计算实例与分析 |
5.4.1 阻式和双颈管式Helmholtz共振器 |
5.4.2 直通穿孔管消声器 |
5.4.3 反射矩阵的调整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方腔内传热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方腔内双扩散自然对流的研究进展 |
1.3 方腔内带有导热隔板的自然对流的研究进展 |
1.4 纳米流体双扩散自然对流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格子Boltzmann方法理论介绍 |
2.1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由来 |
2.2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基本模型 |
2.3 不可压格子Boltzmann方法模型的发展 |
2.3.1 D2G9模型 |
2.3.2 热格子Boltzmann模型 |
2.4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边界处理 |
2.4.1 反弹格式 |
2.4.2 非平衡态外推格式 |
2.4.3 复杂边界处理格式 |
2.5 格子单位转换 |
2.6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基本计算步骤 |
2.7 小结 |
第3章 方腔内传热传质模拟分析 |
3.1 物理与数学模型 |
3.2 格子Boltzmann模型 |
3.3 网格独立性验证 |
3.4 数值结果及讨论 |
3.4.1 瑞利数的影响 |
3.4.2 导热率比的影响 |
3.4.3 隔板宽度的影响 |
3.4.4 浮升力比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方腔内带导热隔板和磁场的传热传质模拟分析 |
4.1 物理与数学模型 |
4.2 格子Boltzmann模型 |
4.3 网格独立性和计算验证 |
4.4 数值结果及讨论 |
4.4.1 瑞利数的影响 |
4.4.2 导热隔板长度的影响 |
4.4.3 磁场倾角的影响 |
4.4.4 磁对流参数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带导热隔板的方腔内纳米流体传热传质模拟分析 |
5.1 物理与数学模型 |
5.2 格子Boltzmann模型 |
5.3 纳米流体的格子Boltzmann模型 |
5.4 网格独立性和计算验证 |
5.5 数值结果及讨论 |
5.5.1 瑞利数的影响 |
5.5.2 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的影响 |
5.5.3 相位偏差的影响 |
5.5.4 导热率比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水下枪低阻发射的内弹道及多相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下枪炮发射技术 |
1.2.2 水下气体射流 |
1.2.2.1 水下自由气体射流 |
1.2.2.2 水下受限气体射流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水下枪内弹道特性的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与测试方法 |
2.2.1 实验装置及实验弹设计 |
2.2.2 水下枪炮气幕式发射的原理 |
2.2.3 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方法 |
2.3 内弹道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密封式发射的内弹道试验结果 |
2.3.2 全淹没式发射的内弹道试验结果 |
2.3.3 气幕式发射的内弹道试验结果 |
2.3.4 三种发射方式下内弹道性能的比较 |
2.4 三种发射方式下膛口流场演变特性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水下枪气幕式发射的理论模型 |
3.1 引言 |
3.2 物理模型 |
3.3 数学模型 |
3.3.1 内弹道控制方程 |
3.3.2 多相流控制方程 |
3.3.2.1 N-S方程组 |
3.3.2.2 雷诺平均方程(RANS) |
3.3.2.3 Standard k-ε湍流模型 |
3.3.3 多相流模型 |
3.3.3.1 VOF模型 |
3.3.3.2 Mixture模型 |
3.3.3.3 水汽传热传质模型 |
3.4 数值计算方法 |
3.4.1 动网格技术 |
3.4.2 计算方法 |
3.5 数值模型验证 |
3.5.1 模拟发射实验 |
3.5.2 模型验证 |
3.5.2.1 网格模型及边界条件 |
3.5.2.2 结果验证 |
3.5.2.3 多相流模型的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4 水下枪气幕式发射典型实验工况的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网格模型及无关性验证 |
4.2.1 计算域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4.2.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3 内弹道特性分析 |
4.4 枪管内气液相互作用过程的数值分析 |
4.4.1 气幕演化特性 |
4.4.2 湍流强度分布特性 |
4.4.3 压力分布特性 |
4.4.4 速度分布特性 |
4.4.5 温度分布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5 水下枪气幕式发射内弹道及气液相互作用特性的数值预测 |
5.1 引言 |
5.2 通气质量流率对气幕式发射内弹道特性的影响 |
5.2.1 内弹道性能对比分析 |
5.2.2 气幕演化特性 |
5.2.3 湍流强度分布特性 |
5.2.4 压力分布特性 |
5.2.5速度分布特性 |
5.2.6 温度分布特性 |
5.3 水深对气幕式发射内弹道及气幕演化特性的影响 |
5.3.1 内弹道性能对比分析 |
5.3.2 气幕演化特性 |
5.4 喷射结构对气幕式发射内弹道及气幕流场特性的影响 |
5.4.1 内弹道性能对比分析 |
5.4.2 气幕演化特性 |
5.4.3 湍流特性分析 |
5.4.4 压力分布特性 |
5.4.5 速度分布特性 |
5.4.6 温度分布特性 |
5.5 水下不同发射方式下的内弹道性能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水下枪密封式发射膛口流场特性的数值研究 |
6.1 引言 |
6.2 内弹道及膛口流场数理模型 |
6.2.1 物理模型 |
6.2.2 数学模型 |
6.2.2.1 内弹道控制方程 |
6.2.2.2 膛口多相流场控制方程 |
6.3 数值计算方法 |
6.3.1 动网格技术 |
6.3.2 计算方法 |
6.4 网格模型及数值验证 |
6.4.1 计算域及网格划分 |
6.4.2 模型验证 |
6.5 发射环境对膛口流场影响的数值分析 |
6.5.1 内弹道及膛口初始流场特性比较 |
6.5.2 膛口流场特性对比分析 |
6.5.2.1 压力分布特性 |
6.5.2.2 速度分布特性及流线图 |
6.5.2.3 温度分布特性 |
6.5.2.4 波系结构分布特性 |
6.6 装药量对水下枪密封式发射膛口流场的影响 |
6.6.1 内弹道及膛口燃气喷射特性 |
6.6.2 压力分布特性 |
6.6.3 速度分布特性及流线图 |
6.6.4 温度分布特性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空腔和堆积型多孔介质中瑞利-贝纳德对流的热脉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RBC系统热脉动问题简介 |
1.3 课题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 |
1.4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4.1 空腔RBC系统热脉动的研究现状 |
1.4.2 多孔介质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
1.4.3 LBM方法简介 |
1.4.4 研究现状总结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 |
第2章 LBM方法模拟Rayleigh-Bénard对流的网格数量估算准则 |
2.1 引言 |
2.2 LBM模拟RBC对流问题的基本方法 |
2.2.1 RBC对流的基本模型 |
2.2.2 数值模拟的参数换算 |
2.2.3 LBM模拟RBC对流的基本方程 |
2.3 LBM模拟RBC对流问题的网格数量估算准则 |
2.3.1 计算收敛条件及讨论 |
2.3.2 计算收敛性准则的推导 |
2.3.3 物理合理性准则的推导 |
2.3.4 网格数估算公式 |
2.3.5 虚拟马赫数与网格设定准则的推广 |
2.4 网格数量估算准则的应用与验证 |
2.4.1 网格设定准则满足网格无关性的验证 |
2.4.2 使用虚拟马赫数的网格设定准则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腔Rayleigh-Bénard对流热脉动效应的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空腔RBC系统热脉动现象的信号特征 |
3.2.1 脉动信号的提取与计算 |
3.2.2 空腔RBC系统热脉动的特征信号与特征频率 |
3.3 层流状态热脉动效应研究 |
3.3.1 层流脉动的概念 |
3.3.2 一阶固有频率的特征及标度律 |
3.3.3 二阶固有频率特征及标度律 |
3.4 湍流状态热脉动效应研究 |
3.4.1 羽流频率特征及标度律 |
3.4.2 混合层失稳频率和大尺度环流脉动频率标度律 |
3.5 过渡状态热脉动效应及LSC反转现象研究 |
3.5.1 无反转时角涡体积的热脉动平衡 |
3.5.2 LSC反转的热脉动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腔Rayleigh-Bénard对流热脉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与实验流程 |
4.2.1 准二维实验腔体设计 |
4.2.2 实验装置介绍 |
4.2.3 实验操作流程 |
4.2.4 实验误差分析 |
4.3 实验数据采集及处理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层流状态热脉动的特征频率标度律 |
4.4.2 过渡状态热脉动的特征频率标度律 |
4.4.3 湍流状态热脉动的特征频率标度律 |
4.4.4 低频滤波信号的标度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堆积型多孔介质内Rayleigh-Bénard对流热脉动效应的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孔介质建模与模拟方案 |
5.3 基准多孔介质模型的热脉动效应模拟研究 |
5.3.1 热脉动信号的空间分布与特征信号提取 |
5.3.2 特征频率与流动结构的对应关系 |
5.3.3 基准模型热脉动的特征频率关联式 |
5.4 孔隙参数对热脉动效应特征频率的影响 |
5.4.1 填料颗粒尺寸对特征频率的影响 |
5.4.2 填料孔隙率对特征频率的影响 |
5.5 孔隙参数对RBC系统传热能力的影响 |
5.5.1 多孔介质RBC系统Nuavg-Ra与 f*-Ra的对应关系 |
5.5.2 小颗粒多孔介质RBC系统的传热特性突变 |
5.5.3 低孔隙率多孔介质RBC系统的传热特性突变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燃烧器几何结构对于非预混旋流燃烧热声不稳定的影响及其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清单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烧热声不稳定 |
1.2.1 流体不稳定 |
1.2.2 火焰不稳定 |
1.2.3 火焰-涡团耦合 |
1.2.4 当量比波动 |
1.2.5 雾化和蒸发过程的影响 |
1.3 燃烧热声不稳定的实验和模拟研究现状 |
1.3.1 燃烧热声不稳定的实验研究现状 |
1.3.2 燃烧热声不稳定的模拟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燃烧热声不稳定研究现状 |
1.4 燃烧热声不稳定的被动控制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2.非预混火焰在声场激励下的响应 |
2.1 引言 |
2.2 实验设置 |
2.3 燃烧室声学模式分析 |
2.4 燃烧器入口段长度对火焰声场响应的影响 |
2.5 火焰分隔板的影响 |
2.6 非线性压力响应 |
2.7 本章小结 |
3.重油锅炉旋流燃烧热声不稳定一维分析 |
3.1 引言 |
3.2 热声线性模型 |
3.2.1 纵向模式 |
3.2.2 横向模式 |
3.2.3 垂直模式 |
3.3 燃烧器燃烧模拟 |
3.4 重油锅炉热声不稳定的一维分析 |
3.4.1 火焰指数和时间延迟的影响 |
3.4.2 燃烧器入口段长度的影响 |
3.4.3 火焰分隔板的影响 |
3.5 沙特延布660 MW油气锅炉热声不稳定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4.重油锅炉的低NOx燃烧及三维热声不稳定分析 |
4.1 引言 |
4.2 重油锅炉热声不稳定的三维模拟 |
4.3 重油锅炉炉膛燃烧模拟 |
4.4 火焰分隔板对于炉膛NOx排放的影响 |
4.5 火焰分隔板对于炉膛燃烧不稳定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单层多孔吸声板吸声特性 |
5.1 引言 |
5.2 偏流下多孔吸声板吸声理论 |
5.3 实验设置 |
5.4 单层多孔板的吸声特性 |
5.4.1 理论计算比较 |
5.4.2偏流下单层多孔板吸声特性的模拟和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双层多孔吸声板的吸声特性 |
6.1 引言 |
6.2 理论计算 |
6.3 实验设置 |
6.4 双层多孔板的吸声特性 |
6.4.1 偏流速度的影响 |
6.4.2 压力幅值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多孔吸声板在非预混火焰强迫声场下的被动控制 |
7.1 引言 |
7.2 实验设置 |
7.3 多孔板的吸收特性 |
7.4 多孔吸声板对非预混火焰声场响应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1.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8.1.2 主要创新点 |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教育背景 |
发表论文 |
授权专利 |
项目经历 |
四、双板驱动矩形空腔STOKES流动的数值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声流理论及其传热传质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杨延锋,姜根山,于淼,姜羽,刘月超. 振动与冲击, 2021
- [2]带自由液面问题的绝对位置-压力格式粒子有限元方法研究[D]. 潘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不可压流体动力学计算中的三角形谱元法[D]. 齐梓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空腔和细水雾协同抑制受限空间瓦斯爆炸传播研究[D]. 严灼.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2)
- [5]可压缩方腔流动的数值模拟和噪声控制研究[D]. 李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6]消声器声学特性计算的流声耦合方法研究[D]. 黄虹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
- [7]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方腔内传热传质研究[D]. 何博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基于水下枪低阻发射的内弹道及多相流特性研究[D]. 张欣尉.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9]空腔和堆积型多孔介质中瑞利-贝纳德对流的热脉动效应研究[D]. 赵俊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燃烧器几何结构对于非预混旋流燃烧热声不稳定的影响及其控制研究[D]. 孟晟. 浙江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