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领导人必须建设性地工作

政治领导人必须建设性地工作

一、参政议政要在建设性上下功夫(论文文献综述)

张湘钧[1](2021)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邓清[2](2021)在《新时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 ——以民建贵州省委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四新”“三好”目标要求的提出,各民主党派积极作为,将参政议政能力的建设与提升作为工作的重点。本文以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及政治学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首先概述了民建贵州省委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其当前在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如参政议政人才短缺、建言献策与理论研究能力薄弱等。其次深度剖析产生困境的原因,即部分成员政党意识薄弱、参政议政社会基础薄弱、机制不健全等。最后从加强理论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完善机制等方面出发,对进一步提升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水平提出对策,以期提高参政议政实效。

董鹏林[3](2021)在《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人民政协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唯一由界别组成的政治组织,其性质定位和功能优势都需要依托界别才能得以良好实现。界别是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单位,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在中国制度体系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制度意义。随着新时代国家治理复杂性的日益增长,基于界别组成的人民政协具有应对国家治理复杂性日益增长问题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断赋予人民政协新定位新使命,开始深度挖掘人民政协界别制度所蕴含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规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步骤,提出了界别优化的问题,足见人民政协界别问题的重要性。既然人民政协界别制度蕴含着丰富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什么其仍面临社会影响力偏弱,社会认同感不足等问题呢?其原因是复杂的。由此,从其生成演进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面临的问题与不足等方面来全方位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界别相关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界别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学术界在中共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支撑的基础上,采用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学等学科的理论工具对界别问题进行了丰富的深具启发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为实现界别进一步优化,推进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深化界别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资源。尽管如此,学术界对人民政协界别问题仍存在认识不清、论述不透,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制度比较方法等方法,对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演进、面临的不足与优化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强调系统全面的同时也注重针对性,以此来加深社会对人民政协界别制度价值和制度优势的认识和理解。具体而言,论文在结构安排上主要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价值、国内外关于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首先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如职业代表制、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以及界与界别等几个概念,为认识界别问题提供良好的理论视角;其次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产生的政治上的包容性、设置上的平等性、组织上的精英性与运行上的协商性等几方面特征。之后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有助于政治吸纳、政治社会化以及政治协调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对人民政协界别有了一个直观和整体的认识与印象。第三章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如统一战线思想、政党理论、人民政协思想与人民民主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如和同思想、中庸思想、仁政思想和天下为公思想等。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基于人民政协界别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的学术判断,将在鸦片战争后产生的“合群”思想作为人民政协界别制度开始萌发的起点。由此可分为,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2012),快速发展阶段(2012至今)等四个阶段,这表明了界别制度的内生性。其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与酝酿而厚积薄发的演进过程,是中国人民的重大制度创造,不仅在中国具有重要制度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第五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本章是由第四章衍生出来的,是对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深入分析,主要分析了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也就是推动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动力;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趋势与主要经验。以此为认识界别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奠定基础。第六章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不足与优化路径。主要论述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包括社会影响力不足、界别设置重叠交叉、界别委员身份认同感不强、界别履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优化界别的主要原则,要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吸纳性与代表性、扩大政治参与和实现政治稳定三个方面的张力,将这些张力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界别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界别优化的具体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调整与优化政协界别设置,改善界别委员结构与履职效果,建立健全界别履职常态化机制平台等几个方面优化策略。本文的创新观点有:一是提出人民政协界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制度成果,是对各类民主制度实践经验的集大成的结果。二是人民政协界别呈现出差序结构,具有政治社会化、政治吸纳与政治协调的功能。三是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是在统战逻辑、资政逻辑和社会逻辑等三重逻辑的互动共构之下实现的。总之,本文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来系统研究人民政协界别,丰富了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成果,为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李娜[4](2020)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思考》文中认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作为参政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影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意义重大。现阶段,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面临质量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界别优势减弱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要从政治站位、服务中心、拓宽思路、提升质量、创新模式和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不断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孙曈[5](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左殿升[6](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赵安琪[7](2020)在《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众参政议政意识的觉醒,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公共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地方政府的有效治理变得尤为重要。有效治理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媒体作为公众与地方政府间沟通的渠道,为公众行使监督权提供了路径。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融媒体拓宽了公众的监督途径,丰富了公众与媒体的监督形式,使得融媒体监督在地方政府治理中发挥出更显着的效应。当前,学界对于地方政府治理的研究多是从治理模式、治理路径的宏观方向出发,对于媒体监督在地方政府治理的作用研究则多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缺少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融媒体监督效应的研究,因此,以治理理论、政治沟通理论为理论基础,围绕地方政府治理、融媒体、监督效应等关键词进行研究,对促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提升融媒体监督效应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探讨融媒体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路径与发挥监督效应的一般性规律问题是本论文的主旨。在既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选取具体的实证案例进行研究。电视问政作为借助融媒体平台而开辟的全新问政节目,是媒体和公众行使监督权利、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形式,也是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有效性的具体实践。选取电视问政这一地方政府治理中的融媒体监督实践为研究切入点,切合研究主题,使得论证更具应用性。通过介绍电视问政节目的流程与角色设置,可以分析融媒体平台如何发挥监督作用,公众又是如何借助融媒体平台行使监督权利。通过分析出电视问政对于地方政府治理的监督效应,归属到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的一般性规律,对于改进电视问政的内容与形式,更好的发挥融媒体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效应提供一定的思考与借鉴。本论文以监督效应为中心展开论述,从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的具体监督实践出发,梳理2017年—2019年之间的14期电视问政节目的内容,分析R市电视问政与政府治理的关系和监督现状。再选取样本,既对监督效应进行实际效果的微观量化,又对监督效果进行宏观的分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面论证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效应。最终由电视问政这一具体案例延伸,对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进行分析,探究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不足的困境与原因,以此提出构建以电视问政为中心的民主监督体制、公众协同治理的完善对策,完善融媒体监督机制,来实现地方政府的有效治理,使得地方政府向着政治民主化、治理现代化方向迈进。

任惠宇[8](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国民主的肥沃土壤,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统筹推进七大协商民主建设,形成完整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这就为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在新的起点把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等协商民主形式推向新高度,有利于整合七种协商民主形式并形成实践联动,促进人们形成高度的协商意识,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当前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探索中不断向前推进,它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层次的民主实践,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以显着优势激发中国协商民主持续形成新优势,显现出令人振奋的光明前景。但现实地看,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比如七大协商民主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形成高效的制度联动?如何形成常态化运作机制?如何引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人们内心深处扎根并把协商精神进行深度内化?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和探索,成为新时代下学界和实务界共同面对的现实课题。本文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生性特点,从含义特征、价值作用、途径形式、理论基础、发展轨迹、现状境况、破解路径等多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行系统研究。论文由以下六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重点说明为什么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进行这一选题研究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述。一是对民主、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含义进行了界定;二是明确了协商民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征;三是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和作用;四是确定了中国协商民主的框架结构和内在涵义;五是指出了构成中国协商民主的基本要素;六是指明了实现中国协商民主的多种渠道和可能的实践形式;七是对中国协商民主的多元运作渠道进行了概括。第三章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现实基础。本章从文化渊源和理论根基两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其文化渊源主要基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理念,其理论来源体现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思想、政党理论、统一战线思想和群众观等维度。此外,还聚焦政治和国情两个维度阐述了我国协商民主的现实基础问题。第四章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轨迹。本章以历史为坐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把整个历史轨迹分为萌芽形成阶段、正式确立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恢复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并对每个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人推进协商民主的贡献也进行了同步探讨,比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推动。第五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现实境况。本章对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历史成就进行了基本概述,这些成就体现在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更为成熟、新时代人大立法协商日益呈现发展的特色化、新时代政府协商局部制度化初步实现、新时代基层协商民主制度模式创建持续升温等层面,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了分析,这些挑战主要包括新时代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总体质量不高、新时代协商民主内容边界不清实践方式不新、新时代协商主体的协商素养与能力有待提升、新时代协商民主文化培育处于缺位状态、新时代中国协商民主制度机制尚不完善。第六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推进路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要以新时代习近平协商民主理念为实践原点,其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一是以新时代习近平协商理念为牵引,加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力度;二是厘清新时代中国协商民主内容边界,创新实践方式;三是提升新时代协商主体的协商素养与能力,实现高效协商;四是全方位推进协商民主文化培塑,促进新时代协商文明的早日生成;五是加快推进新时代协商民主制度机制的构建与完善,迈向协商规范化法治化的新阶段。

杜俊奇[9](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周文华[10](2019)在《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并把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在报告中他还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从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统一战线的相关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统一战线工作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不仅是高校统战工作和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党的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党外代表人士比较集中的地方,它不仅在数量上占据着独特的优势,而且在推动高校改革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的总体构思:先是,从基本概念入手对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积极意义进行概述;接着,对其理论和实践依据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最后,提出做好这一工作的对策。全文分为五章,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单独列章,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阐述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大体上总结国内外研究基本情况,对文章的重难点及创新点进行解说,最后概括本文写作的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第二章正文: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概述,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及阐述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积极意义。第三章正文: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依据。从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方面进行论证。第四章正文: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现状调查分析。通过现状调查总结取得的工作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五章正文:新时代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从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途径入手进行对策探究。篇末结束语:今后,还需要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不断丰富这一课题,让统一战线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参政议政要在建设性上下功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政议政要在建设性上下功夫(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 ——以民建贵州省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
一、新时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相关概念
        1.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
        2.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二)相关理论
        1.习近平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
        2.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力建设理论
        3.统一战线学说
二、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现状
    (一)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取得的成绩
        1.提升了参与政治协商的能力
        2.提高了开展专题调研的能力
        3.增强了社情民意撰写的能力
    (二)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困境
        1.参政议政人才短缺
        2.参政党整体建言献策能力薄弱
        3.理论研究能力薄弱
三、新时代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面临困境的成因
    (一)参政党部分成员政党意识薄弱
    (二)参政议政建设社会基础薄弱
    (三)参政议政机制不健全
    (四)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相对薄弱
四、新时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提升的路径
    (一)加大理论研究,增强参政议政理论建设
        1.加强对参政议政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2.借鉴国外政党建设理论的有益成果
    (二)开展内部教育,增强参政议政思想建设
        1.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和政党理论
        2.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参政议政组织基础
        1.加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2.做好政治交接工作
    (四)加强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提供参政议政制度保障
        1.完善相关制度
        2.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五)完善相关机制,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效率
        1.建立健全参政议政人才选用机制
        2.强化成果转化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实录
附录3:2017 年-2019 年民建贵州省委社情民意采用情况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价值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
    2.1 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
        2.1.1 职业代表制
        2.1.2 统一战线
        2.1.3 人民政协
        2.1.4 协商民主
        2.1.5 界与界别
    2.2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
        2.2.1 政治上的包容性
        2.2.2 设置上的平等性
        2.2.3 组织上的精英性
        2.2.4 运行上的协商性
    2.3 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
        2.3.1 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
        2.3.2 人民政协界别的主要功能
第3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3.1.1 统一战线理论
        3.1.2 政党理论
        3.1.3 民主政治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3.2.1 统一战线思想
        3.2.2 人民政协思想
        3.2.3 人民民主思想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和同思想
        3.3.2 中庸思想
        3.3.3 仁政思想
        3.3.4 天下为公思想
第4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
    4.1 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
        4.1.1 合群救国思想的兴起与各界联合的实践(1840-1910)
        4.1.2 政党中心主义的确立与职业代表制思想的传播(1911-1926)
        4.1.3 国共政争与职业代表制的制度实践(1927-1948)
    4.2 人民政协界别的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
        4.2.1 “五一口号”的发布与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1948-1949)
        4.2.2 代行人大职权期间政协界别的设置与运行(1949-1954)
        4.2.3 人大召开后政协界别的曲折发展(1955-1966)
    4.3 人民政协界别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至2012)
        4.3.1 “阶级”话语的空间压缩和重塑
        4.3.2 改革开放新时期各界别整合与发展
        4.3.3 “界别”概念的提出与界别设置的不断调整
    4.4 人民政协界别快速发展阶段(2012 至今)
        4.4.1 新时代大统战格局的提出及对界别发展的意义
        4.4.2 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定位与各界别的发展
        4.4.3 政协界别优化问题提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日程
第5章 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
    5.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三重逻辑
        5.1.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统战逻辑
        5.1.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资政逻辑
        5.1.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社会逻辑
    5.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主要特征
        5.2.1 宏观层面:政协界别基本结构的日趋完善
        5.2.2 微观层面:政协界别调整策略的综合运用
    5.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基本经验
        5.3.1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5.3.2 坚持同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相适应
        5.3.3 坚持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
第6章 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6.1 当前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主要问题
        6.1.1 政协界别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不足
        6.1.2 政协界别设置重叠交叉与涵盖面不足
        6.1.3 政协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不强
        6.1.4 政协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不健全
    6.2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基本原则
        6.2.1 处理好一元领导与多元合作间的张力
        6.2.2 处理好政治吸纳与利益代表间的张力
        6.2.3 处理好政治稳定与政治参与间的张力
    6.3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主要路径
        6.3.1 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
        6.3.2 优化政协界别设置与界别委员结构
        6.3.3 增强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
        6.3.4 建立健全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义阐释: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
    (二)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民主党派生存发展和职能发挥的重要环节
二、问题探析:现阶段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质量参差不齐是现阶段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突出表现
    (二)专业化程度不高是现阶段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核心问题
    (三)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是现阶段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外部环境
    (四)界别优势减弱是现阶段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
三、路径构建:现阶段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路径方法
    (一)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职能和使命
    (二)服务中心:参政议政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
    (三)拓宽思路:具备全球视野,拓宽参政议政思路
    (四)提升质量:提升参政议政质量
    (五)创新模式:创新参政议政模式
    (六)组织建设:加强组织建设

(5)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三)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点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2. 研究视角创新
        (二) 论文不足之处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一) 认同
        (二) 政治认同
        (三) 政党认同
    二、 参政党认同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 调查基本内容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第九部分 (开放题)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一、核心概念解析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工具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三、问卷整体设计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一) 身份认同
        (二) 制度认同
        (三) 政党认同
        (四) 文化认同
        (五) 政策认同
        (六) 发展认同
        (七) 小结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一) 权利认知差异
        (二) 利益认知差异
        (三) 政治参与差异
        (四) 政治沟通差异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六) 小结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一)相关概念辨析
        1.地方政府治理
        2.融媒体监督
        3.监督效应
        4.电视问政
    (二)理论基础
        1.治理理论
        2.政治沟通理论
二、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的现状
    (一)山东省R市的基本情况
        1.R市政府治理与融媒体建设的现况
        2.R市电视问政的兴起
    (二)R市电视问政的监督程序分析
        1.R市电视问政的监督形式
        2.R市电视问政的问题来源
        3.基于融媒体平台的电视问政角色分析
    (三)R市电视问政在政府治理中的监督内容
        1.各期问政节目的监督内容
        2.R市电视问政中反映的问题分析
    (四)R市电视问政在政府治理中的监督现状分析
        1.2019年第4期电视问政的案例回顾
        2.2019年第4期电视问政的监督成果
        3.R市电视问政在政府治理中的监督现状
三、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效应分析
    (一)R市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微观监督效应分析
        1.样本选择与变量设定
        2.R市电视问政中的政府回应效度
        3.R市电视问政的问题整改效度
        4.小结
    (二)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积极效应
        1.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2.扩大监督覆盖面,提升地方政府治理透明度
        3.建立民意诉求新渠道,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效益
    (三)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消极效应
        1.监督趋于流于形式
        2.缺乏有力的问责功能,被问政单位消极应对
    (四)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溢出效应
        1.促进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变
        2.提高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
四、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存在消极效应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消极效应表现
        1.问政内容缺乏公共性,难以形成公共政策
        2.问政主体参与不够,监督效果打折扣
        3.问政程序反馈不够,监督缺乏有效性
    (二)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存在消极效应的问题分析
        1.融媒体的公信力危机
        2.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危机
        3.舆论与法治的冲突
    (三)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存在消极效应的原因分析
        1.媒体自身体制的制约
        2.融媒体监督中法律法规的缺位
        3.民主监督的机制缺陷
        4.地方政府治理中的行政文化困境
五、地方政府治理中提升融媒体监督效应的路径分析
    (一)构建以电视问政为中心的民主监督机制
        1.创新电视问政的监督形式,提升监督效能
        2.明确融媒体监督机制,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
    (二)深挖监督问题公共性,实现公众协同治理
        1.完善监督问题的公共性机制
        2.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实现协同治理
    (三)突破传统行政文化桎梏,增强行政执行的过程监督
        1.创新行政文化
        2.增强行政执行的过程监督
    (四)强化问责功能,完善政府决策评价体系
        1.强化治庸问责功能
        2.完善行政决策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述
    2.1 民主、协商民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含义
        2.1.1 民主的含义
        2.1.2 协商民主的含义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含义
    2.2 协商民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征
        2.2.1 协商民主的一般特征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征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与作用
        2.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作用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基本框架
        2.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
        2.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框架
    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构成要素
        2.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取向
        2.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参与主体
        2.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
        2.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手段
    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现途径与形式
        2.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现途径
        2.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
    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运行渠道
        2.7.1 政党团体
        2.7.2 政府机关
        2.7.3 政协组织
        2.7.4 人大机关
        2.7.5 人民团体
        2.7.6 基层组织
        2.7.7 社会组织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文化渊源
        3.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根基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现实基础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基础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国情基础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轨迹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探索历程
        4.1.1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开辟
        4.1.2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推进
        4.1.3 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思考
        4.1.4 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提升
        4.1.5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轨迹
        4.2.1 初步萌芽阶段(1921—1949 年)
        4.2.2 正式确立阶段(1949—1957 年)
        4.2.3 曲折发展阶段(1957—1976 年)
        4.2.4 恢复发展阶段(1976—1982 年)
        4.2.5 创新发展阶段(1982—2012 年)
        4.2.6 全面发展阶段(2013 年—至今)
第5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现实境况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成就概述
        5.1.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机制更为成熟
        5.1.2 人大立法协商日益走向特色化发展轨道
        5.1.3 政府协商初步实现局部制度化
        5.1.4 基层协商民主制度模式创建持续升温
    5.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现实困境
        5.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总体质量不高
        5.2.2 协商民主的内容边界不清实践方式不新
        5.2.3 协商主体的协商素养与能力有待提升
        5.2.4 协商民主文化的培育打造处于缺位状态
        5.2.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机制尚不完善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推进路径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经验
        6.1.1 必须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
        6.1.2 必须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发展引擎
        6.1.3 必须坚决贯彻好党的民主集中制
        6.1.4 必须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互补共进
    6.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推进路径
        6.2.1 以习近平协商理念为牵引,加大新时代协商民主研究力度
        6.2.2 厘清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容边界,创新实践方式
        6.2.3 提升协商主体的协商素养与能力,实现高效协商
        6.2.4 全方位推进协商民主文化的培塑,打造协商文明
        6.2.5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机制,走向法治协商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9)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内容与框架
    六、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二)“党外”的概念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四)选好选准主委。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一)政治优势
        (二)智力资源优势
        (三)利益表达优势
        (四)社会活动优势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一)建国初期
        (二)改革开放初期
        (三)新时期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一、内部监督内容
        二、内部监督实践
        三、内部监督成效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一、制度基础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二、法理依据
        (一)根本法依据
        (二)专门法依据
        (三)行业法依据
        (四)有关法规依据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一)宗教界
        (二)工商联
        (三)村委会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一)内外监督不力
        (二)外部环境影响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一)统领推进作用
        (二)警示威慑作用
        (三)法治保障作用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立体监督
        四、坚持务实管用
        五、坚持理论创新
        六、坚持用权公开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三、谈心谈话机制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五、廉政诫勉机制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后记

(10)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重难点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新时代的内涵和特点
        2.1.2 党外知识分子与党外代表人士
        2.1.3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与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
    2.2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积极意义
        2.2.1 有助于推进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2.2.2 有助于推进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2.2.3 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2.4 有助于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
第3章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依据
    3.1 理论依据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统战工作的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统战工作思想
        3.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理念
    3.2 实践依据
        3.2.1 我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发展历程
        3.2.2 我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积极作用发挥情况
        3.2.3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及做好其思政工作的客观要求
第4章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4.1 现状调查
        4.1.1 基本情况
        4.1.2 现状分析
    4.2 取得的工作经验
        4.2.1 关心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生活
        4.2.2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4.2.3 鼓励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4.2.4 注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创新能力的培养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意识有待加强
        4.3.2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效果有待改善
        4.3.3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4.3.4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渠道有待拓展和畅通
    4.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主观原因
        4.4.2 客观原因
第5章 新时代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
    5.1 基本原则
        5.1.1 以“同心”思想为引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1.2 以求同存异为基础,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
        5.1.3 以团结联合、凝聚力量为目标,坚持“十六字”方针
    5.2 基本方法
        5.2.1 通过联谊交友工作打好基础
        5.2.2 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
        5.2.3 通过思想政治引导推进队伍建设
    5.3 基本途径
        5.3.1 树立新时代“大统战”工作观念
        5.3.2 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领导
        5.3.3 健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机制
        5.3.4 拓展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四、参政议政要在建设性上下功夫(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D]. 张湘钧.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2]新时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 ——以民建贵州省委为例[D]. 邓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3]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D]. 董鹏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4]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思考[J]. 李娜.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20(04)
  • [5]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7]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为例[D]. 赵安琪.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D]. 任惠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9]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10]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研究[D]. 周文华. 南华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政治领导人必须建设性地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