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服务器还看Java(论文文献综述)
王影[1](2021)在《办公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现在已经是信息化时代,随着当下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几乎每个公司都会用到不同的公司内部办公管理系统,为人员管理、办公流程、公司信息发布等方面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办公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各部门的办公效率,还能够更快速的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本课题设计的流程管理系统通过在流程模板管理页面对流程进行配置,自行定制出执行审批的部门和审批的规则,可应用于各行各业。除流程管理功能外,该系统还具有登陆认证、用户、角色的添加与起停用、角色与权限之间的绑定等功能,通过将这些功能与流程管理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系统安全且正常的运行。本文一共分为六个大的章,第一个章节对当前背景和办公管理系统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与介绍;第二个章节介绍了办公管理系统使用到的B/S(浏览器/服务器)相关技术,对数据库相关知识以及项目中使用到的缓存技术(Ecahe+Redis)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分析对比市面上常用的后端框架技术,选出适合本项目的框架SpringBoot;第三个章节对办公流程系统的总体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的整体业务逻辑框架进行了设计,对数据可视化技术框架进行了设计与选型,以及对一些基础功能进行了介绍(菜单组件折叠,Druid监控,皮肤更换);第四个章节介绍了本项目的系统管理模块(用户,部门,菜单,角色,字典,定时任务),并对系统权限控制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与说明,对定时任务的实现方案也进行了描述;第五个章节介绍的是项目的核心模块—流程管理模块(流程、表单等),其中表单管理实现了表单字段动态自定义,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灵活度和用户操作的自由度;第六个章节为该项目的总结。
刘银峰[2](2021)在《四川省电力公司基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中信息的爆炸性发展与国网公司“十四五”规划关于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在互联网技术、智能电网、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对省级电网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国网总部对基建全过程管理效率的整体规划,提升国网公司信息化和智能化电网建设水平,实现电网基建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效性、平稳性和规范性等要求,电网建设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对电网建设全过程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电网基建相关业务需求和实现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电网全过程基建管理的软件系统。在基建全过程管理中,从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电网工程建设的现状,开发研究了一套针对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系统。本文将针对其中的进度、安全、质量、技术等项目管理为重点,实现工程建设管理过程的规范、高效、便捷性能。有利于电网工程建设的顺利推动。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过程建设管理理念,大大开阔对工程建设方面的眼界,尤其是需要借鉴成功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增加了对电网工程建设的信心。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具有先进工程管理理念的信息管理系统,满足国网公司电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信息化需求。使得国网公司各层级的信息通信更便捷、更先进、更标准、更精细,确保公司各项资源安排和经营行为的合理提供有力支撑,大大的提升了电网公司工程建设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崔旭东[3](2020)在《文档共享转换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通信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网络视频会议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它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多个地方的用户互联,从而实现即时互动的沟通。在这类视频会议系统中,要想进行资料的共享,必须增加一个双流模块。有了它之后,双方才能看到本地PC机上PPT、Word等数据文档。但这种数据传输是单向的,只能一端发送,一端观看。对于许多客户群体来说,他们需要双方同时对文档进行讨论和修改。传统的资料共享方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整合、优化多种文档编辑和转换技术,并实现了一种Web应用服务器:文档共享转换服务器。该系统基于J2EE架构,使用Tomcat作为Web应用服务器,使用Open Office提供文档编辑服务,使用JODConverter对文档(PPT,Word,Excel等Office文档)进行转换,使用ICEPdf对PDF文档进行图片转换处理。该系统可以对多种文档格式进行转换,为数据会议中的电子白板提供文档转换服务。它同时也能为第三方的应用提供服务。论文讨论了文档共享转换服务器的总体分析、详细设计与具体实现,并进行了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文档共享转换服务器达到了设计的目标。
张健[4](2020)在《基于云服务的滚动轴承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设备是企业生命的主体、生命线,因此设备故障诊断往往被企业视为重中之重。近些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设备故障诊断和云计算技术的深入结合已经逐渐成为了大势所趋。基于云服务的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通常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数据的监控、收集、传输、储存,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尽早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以达到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目的。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云服务的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以旋转设备的滚动轴承作为监测对象,阿里云服务器为主要平台,采用B/S的结构模式,用户可方便快捷通过移动端和PC端访问。故障诊断系统主要采用目前技术较为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的SpringBoot框架,作为一个微服务开发框架,使用SpringBoot可快速搭建起一个分布式系统,同时还可为用户定制符合实际业务场景的系统,对企业需求进行专业定制,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节约成本。人机交互页面展示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轴承的速度加速度频谱图、包络时域波形、包络频域波形,结合故障诊断的国际标准,判断是否有故障发生,并且可以判断故障发生的严重程度。当确定故障发生时,产生告警信号到用户界面,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同时系统支持故障信息上传下载,通过与专家系统相连接,可进一步对故障分析处理。将故障诊断系统部署至阿里云服务器,对系统进行调试调优,系统图形显示清晰明了,数据分析合理正确,功能实用全面,成功验证了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设备运行中潜在故障和已发生的初期故障,证明故障诊断系统在企业设备生产运行过程中可发挥有效作用。
赵思远[5](2020)在《基于Java NIO的高性能网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通信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网络的应用范围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在面向消费者的领域,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用户激增,网络用户的用网时长和发起的请求数量也急剧增长。在许多应用场景如在线教育、商城抢购、流媒体直播、即时通信等系统中,庞大的用户规模带来了超高的并发量。响应时间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指标,为了能够迅速对请求进行响应,网络应用需要具有很高的并发处理能力。Java程序运行在JVM上,具有平台无关的特性,其完备的标准库与庞大的生态环境使得Java语言在服务器开发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使用传统的Java网络技术开发的服务器无法支撑日益增长的并发量,一旦遇到高并发流量,传统服务器会出现性能骤降甚至崩溃的情况,严重影响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研究可以应对高并发网络流量的高性能Java网络技术是十分必要的。Java中传统的IO流是单向的,面向字节的,阻塞的IO方式,本文分析了基于IO流构建的网络应用模型,探究其无法支撑高并发流量的原因。随后,本文介绍了NIO技术,NIO是一种双向的,面向缓冲区的,非阻塞式的IO方式,在分析使用NIO技术构建的网络模型并探究其优劣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Reactor服务器模型,在传统IO方式与NIO多种不同模型之间进行性能对比测试,并分析多种方式之间出现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以选择最适合高并发应用场景的编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服务器在处理10 000并发时的平均响应时间为2.09毫秒,CPU占用率为68.5%。基于NIO的多Reactor服务器模型与传统IO服务器模型相比不仅能处理高达10 000以上的并发流量,同时服务器负载较其他NIO服务器模型相比也处于较低水平。然而单台服务器的性能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处理能力,通常需要多台服务器协同工作。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算法,将整个系统的压力合理分配到多台服务器上,以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最后,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即时通信系统,并对其进行测试,验证了新的系统模型能够提供更高的并发性能。
舒冲冲[6](2020)在《车载设备数据通信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与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网络的推广和应用。车辆运输公司可以在车辆上装载各种车载设备,并将它们接入互联网,来达到对车辆的远程监控与管理。需要监控与管理的车辆一般较多,所以车辆运输公司需要一个专门的车辆监控管理平台来处理与众多车载设备之间的通信问题。但是,在实现一个车辆监控管理平台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市面上并没有一套适用于车载设备与监控管理平台之间通信的框架。因此针对车载设备所依据的自定义协议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可以自动处理来自车载设备的字节流数据,并且可以远程控制车载设备,同时也提供了处理多媒体数据和文件数据功能的数据通信框架。本框架总体分为三部分:信令处理模块、多媒体模块、文件处理模块。信令处理模块用来处理对车载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指令控制。多媒体模块用来处理监控管理平台与车载设备之间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文件处理模块用来处理车载设备发送过来的各种文件。信令处理模块又分为五层:序列化层、编解码层、传输层、业务层、监视层。序列化层提供各消息的序列化方式,编解码层仿照Hibernate使用注解标注字段的类型和位置实现自动编解码操作,传输层使用Netty网络框架来实现传输协议,业务层用仿照SpringMVC的RequestMapping来标记将要处理此协议条目的方法来实现协议条目的自动处理,监控层提供监视系统的接口。多媒体模块基于车载设备信令处理模块,并采用Javacv和FFmpeg来对传输过来的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文件处理模块同样基于车载设备信令处理模块,并利用各种通用的文件服务器来保存各种文件数据。到目前为止,框架的大部分已经完成,并且帮助一家危险品车辆运输公司开发了自己的车辆监控管理平台。
周朝军[7](2020)在《飞机客舱CCS系统仿真平台的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对于选择飞机作为出行工具的乘客而言,他们对于飞机客舱的网络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飞机客舱原有的基础网络设施已经开始无法满足旅客的各种需求,怎样去设计出能解决当前问题的网络架构已经成为了客舱制造商和相应设备供应商的当务之急。然而想要设计出合适的网络架构并不容易,新的网络架构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经过充分的评估和检测,同时想要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就必须知道怎样去挑选适合的工具和网络测试环境。以前的网络评估和检测方式主要是通过经验去分析网络架构的可行性,但对应大型的复杂网络来说,单凭经验去评估将存在很大的问题,会因为很多无法预知的问题而没法找到网络架构设计的要点。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新的网络架构检测技术,其具备特有的关于网络规划和设计的方法,为网络架构的设计带来了客观可靠的定量分析依据,使得网络建设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使得网络建设过程中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针对目前现有的三种网络仿真方式(网络仿真、网络模拟和测试床)做了分析,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的具备真实、底成本、灵活及高扩展性特点的网络仿真平台。本文中先是对CCS仿真平台的背景和实现意义做了阐述,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本文中使用到的相关技术做了简单介绍,然后从业务功能和非业务功能等方向去完成仿真平台的需求分析,同时也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架构,接着根据需求分析完成了仿真平台的基础架构设计和音频服务架构设计,确定了内话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协议并完成了仿真平台的实现,最后基于Linux操作系统搭建测试环境,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展示出仿真平台对于实际运行环境的模拟十分成功,并且性能方面也能满足预期的需求。
尹钰[8](2019)在《面向Web的地理叙事地图应用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随着Web技术的高速发展,Web应用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的WebGIS在数据可视化方面已有深入的研究,并且广泛应用在空间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地图应用场景的出现,用户不仅仅满足于通过地图获取单一的地理信息,更希望地图应用能够展示更多的非地理信息。地理叙事的地图应用,是指将文本媒体的适当结构特征转移到地图应用上,使地图应用能够表达更多的非地理信息。因此,利用当前的Web技术实现以地理叙事为主的地图应用显得越来越有必要。针对上述需求,本文采用Node.js、MongoDB、Vue.js等技术,实现了一个具有多种地理叙事地图结构,提供从叙事地图的构建、浏览到叙事地图的共享等一系列的叙事地图服务的地理叙事地图应用平台,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国内外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和叙事地图应用设计要点进行了相关研究及归纳总结。(2)建立了三种叙事地图模型:基于位置的叙事地图模型、基于主题的叙事地图模型及基于章节的叙事地图模型。针对每一种叙事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组织方式。(3)针对叙事地图应用平台模型多样化、终端多端化的特点,设计了易于扩展、前后端分离的网络结构,同时将平台的实现分为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存储三个方面。(4)实现了面向Web的地理叙事地图应用原型平台。网络结构前后端通信基于Ajax,并引入Token的认证思想,使用JSON Web Token实现跨域身份认证;客户端基于Vue.js框架,对于叙事所需的地理空间数据展示引入OpenLayers可视化框架进行实现;应用服务器采用面向资源的架构,设计了Restful风格API,开发和运行环境采用具有良好并发能力的Node.js,并基于Express中间件的思想实现服务器端模块化;数据存储采用操作简便、易扩展的NoSQL数据库MongoDB作为主要的存储手段。最后,基于以上的研究、设计与实现,分别对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了功能测试,并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对平台进行了性能测试,平台实现的功能得到了验证。本文实现的地理叙事地图应用平台具有实际可用性,同时具有易于扩展、可跨平台、交互性强等多方面的优势。本文所做工作为下一步设计结构更加多样,内容更为丰富,适合商业化,可进行规模化推广的地理叙事地图应用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韩刚强[9](2019)在《工程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和制造业不断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在全国各地开展,这对工程件的运输有了很大的需求。而工程物流即是针对工程件进行运输的物流,同传统物流业不同,工程物流的运输对象往往是非标准件,形状各异,重量和体积一般都很大。由于这种非标准件,工程物流过程是一个非标准化的作业,导致工程物流业内没有一套完整的业务规范和一个规范的业务平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软硬件系统,实现了工程物流流程管理和仓库智能管理平台。首先本文明确客户的需求,确定详细的工程物流流程,和工程物流仓库操作规范。根据具体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设计一个软硬件解决方案。硬件系统使用物联网的架构思想,实现了车辆在途监控系统和复杂金属环境下的室内定位系统,分别用于监控车辆在运输途中的状态信息,自动定位入库货物的库位信息并上传服务器。软件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RESTful(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传递)风格,分为前端网页和后台服务器两大部分。前后端使用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协议进行请求和响应,使用WebSocket协议进行消息推送。然后具体设计实现了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使用Spring框架、Spring MVC框架、Spring Security框架、MyBatis框架、Dubbo框架、Nginx框架进行架构。根据Java设计原则和面向接口的设计思想,服务器采用纵向分层设计,主要分了六层,以增加项目的可扩张性和可维护性。采用横向分子服务的设计,增加项目的可扩展性,提高服务器的并发性能。然后阐述了服务器实现过程的使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数据库软删除的实现、自定义异常的实现、自定义JavaBean验证模块的实现、单元测试的实现、公共抽象Dao的实现、JavaType-JDBCType转换器的实现、JSON序列化反序列化方法的实现、自定义Spring MVC转换器的实现、使用自定义SpringMVC拦截器解决跨域问题、动态权限管理模块的实现、层次化角色的B+树生成算法的设计、使用Hudson、Maven和Git实现大规模工程项目的自动化构建和自动部署。介绍完后台服务器的设计实现,本文介绍了前端网页的具体实现。简单介绍Vue的快速构建思想。介绍了底层6个组件的实现、底层API方法的实现和底层数据本地化存储。在底层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32个网页页面和页面之间的跳转逻辑,并介绍了页面的布局、每一个页面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分析了服务器的并发性能和稳定性能。在客户高并发性和高稳定性的需求下,设计实现了一种分布式服务器架构,在前端网页层面采取Nginx进行负载均衡,在业务逻辑实现层采用Dubbo框架进行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和负载均衡,在数据库层面采用MySQL-Proxy实现主从复制和读写分离。通过三个层面的负载均衡,将服务器的网络带宽、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内存和磁盘的负载均衡到了多个物理主机上,有效的提高了服务器的并发性能。同时通过多点部署大大提高了服务器的稳定性能。然后对设计实现的单点部署的服务器和分布式服务器分别进行了压力测试,分析验证分布式服务器相对于单点服务器在并发性能和稳定性能方面的提升。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整理所有的设计的成果,用到的关键技术,并阐述了设计实现的工程物流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可以改进优化的地方,并就这些点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唐慧[10](2018)在《基于V2X车联网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车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V2X通信逐渐被应用到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中。基于V2X(包括V2V、V2I、V2N、V2P等)的车联网与Telematic车联网相比,给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带来巨大革新,通过V2X通信真正将人、车、路和其他交通对象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体。同时,有更多的车辆、行人等交通信息需要采集、融合与分析处理。这给车联网信息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平台设计时需要解决V2X车联网带来的新的问题。论文通过分析V2X车联网发展中信息平台面临的新的挑战,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从信息平台系统架构、软件架构、数据通信管理、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几个方面展开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已解决V2X多源信息采集与传输、关联信息存储、交通信息交互与分析等方面的问题。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设计工作:本文研究是在建立在实验室项目的基础上,项目中车联网系统主要由车载智能信息设备(OBE-On Board Equipment)、路侧设备(RSE-Road Side Equipment)、汽车与道路基础设施的集成系统(VII-Vehicle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后台信息服务中心、移动终端APP等组成,其中后台信息服务中心就是V2X车联网信息平台。首先,针对V2X车联网信息平台目前存在数据信息量大、功能少、应用种类繁多,重复开发,功能紊乱,差异性不明显,兼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围绕车联网中车辆信息、路侧设备监测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后台服务信息的分发为中心的V2X车联网信息平台架构。其次,论文通过研究分析V2X车联网信息平台的软件功能及结构组成,综合考虑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实现V2X车联网信息平台的软件架构和应用分析模型。最后,论文针对可跨平台运行的友好特征和处理大数据问题,采用Java、.net、SH、B/S和C/S等技术进行平台设计与开发,分别设计了Dispatcher调度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与关联数据库,实现人、车、路的信息交互、存储、分析和处理。通过平台的搭建和关键技术的实现,结合V2X车载终端与路侧设备的典型应用,实现了V2X车联网信息平台基本功能,可以实现对车辆状态信息的采集、存储与轨迹回放,实现基于V2X路侧设备的交通信息采集与交通信息推送等功能,实现了车、路与信息平台的信息交互。
二、应用服务器还看Jav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服务器还看Java(论文提纲范文)
(1)办公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1.4.1 流程审批模块设计 |
1.4.2 流程模板设计 |
1.4.3 用户权限管理设计 |
1.5 研究实现效果 |
1.5.1 研究效果 |
1.5.2 拟解决问题 |
第二章 办公流程系统的后端技术研究 |
2.1 数据库相关知识 |
2.1.1 数据库概念介绍 |
2.1.2 MySQL介绍 |
2.2 缓存技术相关知识 |
2.2.1 缓存概念介绍 |
2.2.2 Redis介绍 |
2.2.3 Ehcache介绍 |
2.2.4 缓存所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2.3 Spring+SpringMVC |
2.3.1 Spring概念介绍 |
2.3.2 SpringMVC概念介绍 |
2.4 SpringBoot |
2.5 SpringCloud |
2.5.1 微服务的主要功能 |
2.5.2 微服务特点 |
2.5.3 SpringCloud-Eureka |
2.5.4 SpringCloud-Feign |
2.5.5 SpringCloud-Hystrix |
2.5.6 SpringCloud-Zuul |
2.5.7 SpringCloud-Config |
2.6 后端框架对比分析与选型 |
2.6.1 Spring+SpringMVC优缺点分析 |
2.6.2 SpringBoot优缺点分析 |
2.6.3 SpringCloud优缺点分析 |
2.6.4 总结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办公流程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
3.1 办公流程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1 流程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
3.1.2 用户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
3.2 办公流程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3.2.2 系统前端框架设计 |
3.3 办公流程管理系统的基础功能实现 |
3.3.1 菜单组件折叠功能 |
3.3.2 Druid监控功能实现 |
3.3.3 皮肤组件更换功能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登录及用户模块实现 |
4.1 登录界面 |
4.1.1 登录验证码校验流程分析 |
4.1.2 登录验证码校验具体实现 |
4.2 系统管理模块 |
4.2.1 用户管理模块 |
4.2.2 部门管理模块 |
4.2.3 菜单管理模块 |
4.2.4 角色管理模块 |
4.2.5 字典管理模块 |
4.2.6 定时任务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工作流程管理模块实现 |
5.1 工作流程管理模块 |
5.1.1 流程管理模块 |
5.1.2 表单管理模块 |
5.1.3 我的流程模块 |
5.1.4 我的待办模块 |
5.1.5 我的已办模块 |
5.1.6 我的申请模块 |
5.2 系统审计模块 |
5.3 系统数据存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四川省电力公司基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基建管理系统软件系统开发技术 |
2.1 JAVA软件 |
2.2 MATLAB软件 |
2.3 JQUERY软件 |
2.4 JDBC软件 |
2.5 JAVAWEB服务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建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1 公用管理模块分析 |
3.1.2 质量管理模块分析 |
3.1.3 安全管理模块分析 |
3.1.4 进度管理模块分析 |
3.1.5 技术管理模块分析 |
3.2 系统构架分析 |
3.2.1 用户界面需求 |
3.2.2 软件需求 |
3.2.3 硬件需求 |
3.2.4 通信需求 |
3.3 安全性需求 |
3.4 故障排除 |
3.5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建管理系统设计 |
4.1 软件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4.1.1 软件设计目标 |
4.1.2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2.1 总体架构设计 |
4.2.2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
4.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 安全性设计 |
4.3.1 物理安全设计 |
4.3.2 网络安全设计 |
4.3.3 系统安全设计 |
4.3.4 应用安全设计 |
4.3.5 密码支持 |
4.3.6 操作安全 |
4.3.7 数据安全 |
4.4 系统应用平台设计 |
4.4.1 系统主要结构设计 |
4.4.2 平台公告管理设计 |
4.4.3 平台应用管理设计 |
4.4.4 平台流程设计 |
4.4.5 平台角色管理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建管理系统软件的实现 |
5.1 登录模块 |
5.1.1 登录主界面 |
5.1.2 系统登录的实现 |
5.2 软件功能模块的实现 |
5.2.1 公用管理模块的实现 |
5.2.2 质量管理模块 |
5.2.3 安全管理模块 |
5.2.4 进度管理模块 |
5.2.5 技术管理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目的 |
6.2 测试软件概述 |
6.3 整体及模块测试 |
6.3.1 测试的软硬件环境 |
6.3.2 测试内容 |
6.3.3 测试情况 |
6.4 系统性能测试 |
6.4.1 测试描述 |
6.4.2 测试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未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文档共享转换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网络视频会议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网络视频会议 |
2.2 MVC与Struts2 |
2.3 OpenOffice |
2.4 JODConverter |
2.5 ICEpdf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档共享转换服务器总体设计 |
3.1 系统设计目标 |
3.2 系统架构设计 |
3.2.1 表现层 |
3.2.2 业务逻辑层 |
3.2.3 数据访问层 |
3.2.4 数据存储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换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
4.1 文档管理子系统 |
4.1.1 数据表设计 |
4.1.2 类设计 |
4.1.3 用户鉴权 |
4.1.4 文档上传 |
4.1.5 文档下载 |
4.2 文档转换子系统 |
4.2.1 数据表设计 |
4.2.2 类设计 |
4.2.3 服务器启动和初始化操作 |
4.2.4 文档检查 |
4.2.5 文档进度查询 |
4.2.6 OpenOffice服务 |
4.2.7 ICEpdf转换 |
4.2.8 共享文档查询 |
4.2.9 图片的分页查询 |
4.3 文档共享子系统 |
4.3.1 数据表设计 |
4.3.2 类设计 |
4.3.3 分页阅读 |
4.3.4 后台管理 |
4.4 http接口说明 |
4.4.1 用户登录鉴权接口 |
4.4.2 文档检查接口 |
4.4.3 文档上传接口 |
4.4.4 文档转换接口 |
4.4.5 文档下载接口 |
4.4.6 图形通用接口 |
4.4.7 文字通用接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说明 |
5.2 基本功能测试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云服务的滚动轴承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云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
1.2.2 设备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成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云服务平台相关理论和技术 |
2.1 数据采集和处理 |
2.1.1 数据的采集 |
2.1.2 数据的处理 |
2.2 系统故障诊断原理与方法 |
2.2.1 故障诊断原理 |
2.2.2 故障诊断方法 |
2.3 前端工程化开发 |
2.3.1 前端Vue框架介绍 |
2.3.2 Vue开发设计过程 |
2.4 后端SpringBoot框架介绍 |
2.4.1 SpringBoot框架特性 |
2.4.2 SpringBoot框架启动流程 |
2.5 B/S架构介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和功能分析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云服务平台优势 |
3.1.2 云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
3.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用户管理 |
3.2.2 角色管理 |
3.2.3 故障诊断功能 |
3.2.4 故障告警功能 |
3.3 系统功能非需求行分析 |
3.3.1 性能需求 |
3.3.2 安全性 |
3.3.3 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 |
3.3.4 可靠性 |
3.3.5 易用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故障诊断系统模块实现 |
4.1 数据库设计 |
4.1.1 数据库选型 |
4.1.2 数据表设计 |
4.1.3 数据库连接 |
4.1.4 数据库存储 |
4.2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
4.2.1 系统用户注册 |
4.2.2 系统用户登录 |
4.3 设备监控告警模块设计 |
4.3.1 数据格式 |
4.3.2 图表工具 |
4.3.3 树形结构设计 |
4.3.4 告警阀值设置 |
4.4 专家诊断报告上传和下载模块设计 |
4.4.1 文件上传功能设计 |
4.4.2 文件下载功能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部署和调试 |
5.1 系统云服务平台搭建 |
5.1.1 服务器配置 |
5.1.2 云服务器运行环境设置 |
5.1.3 云服务器项目部署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系统登录模块测试 |
5.2.2 数据监测模块测试 |
5.2.3 设备故障告警模块测试 |
5.2.4 诊断报告传输模块测试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Java NIO的高性能网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传统IO方式及网络模型 |
2.1 TCP/IP协议 |
2.1.1 TCP/IP模型 |
2.1.2 TCP协议通信过程 |
2.2 socket编程 |
2.2.1 socket结构 |
2.2.2 编程模型 |
2.3 Java IO流 |
2.3.1 输入流和输出流 |
2.3.2 字符流 |
2.3.3 运行机制 |
2.4 传统服务器模型 |
2.4.1 单线程模型 |
2.4.2 多线程模型 |
2.4.3 线程池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NIO及高性能网络模型构建 |
3.1 Java NIO |
3.1.1 通道 |
3.1.2 缓冲区 |
3.1.3 选择器 |
3.2 NIO服务器模型 |
3.2.1 单线程模型 |
3.2.2 线程池模型 |
3.3 多Reactor服务器模型 |
3.4 性能测试 |
3.4.1 文件读写测试 |
3.4.2 网络性能测试 |
3.4.3 测试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负载均衡算法研究 |
4.1 常用负载均衡算法 |
4.1.1 轮询法 |
4.1.2 IP地址散列法 |
4.1.3 最小连接数法 |
4.2 基于服务器负载的动态负载均衡算法 |
4.2.1 负载分配模型 |
4.2.2 初始权重设置 |
4.2.3 自适应权重调整 |
4.2.4 请求调度时间模型 |
4.3 性能测试 |
4.3.1 测试环境搭建 |
4.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Java NIO的即时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架构设计 |
5.2 模块设计 |
5.2.1 心跳模块设计 |
5.2.2 用户模块 |
5.2.3 好友模块 |
5.2.4 消息模块 |
5.3 系统实现 |
5.3.1 数据报格式 |
5.3.2 解编码器 |
5.3.3 Handler |
5.4 系统测试 |
5.4.1 测试环境 |
5.4.2 心跳检测机制测试 |
5.4.3 功能测试 |
5.4.4 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车载设备数据通信框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需求分析 |
2.1 需求分析概述 |
2.2 框架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1 信令模块需求分析 |
2.2.2 多媒体模块需求分析 |
2.2.3 文件处理模块需求分析 |
2.3 框架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3章 框架整体设计 |
3.1 车辆监控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 |
3.2 数据通信框架的整体架构 |
3.3 数据通信框架的分层架构 |
3.4 数据通信框架的代码结构 |
3.5 数据通信框架的数据传输流程 |
第4章 框架详细设计 |
4.1 信令模块详细设计 |
4.1.1 序列化层详细设计 |
4.1.2 编解码层详细设计 |
4.1.3 传输层详细设计 |
4.1.4 业务层详细设计 |
4.1.5 监控层详细设计 |
4.2 多媒体模块详细设计 |
4.2.1 视频处理详细设计 |
4.2.2 音频处理详细设计 |
4.2.3 音视频处理的缓冲池 |
4.2.4 视频音频同步处理详细设计 |
4.3 文件处理模块详细设计 |
第5章 框架实现 |
5.1 序列化层的实现 |
5.2 编解码层的实现 |
5.2.1 编解码层注解的实现 |
5.2.2 编解码层核心编解码的实现 |
5.2.3 编解码层JavaBean和ProtoBuf转换的实现 |
5.2.4 编解码层Cache类的实现 |
5.3 传输层的实现 |
5.3.1 传输层启动的实现 |
5.3.2 传输层实现的优化 |
5.4 业务层的实现 |
5.4.1 业务层的指令处理 |
5.4.2 业务层的指令同步 |
5.4.3 业务层的线程同步 |
5.4.4 业务层对图片处理的实现 |
5.5 监控层的实现 |
5.6 多媒体模块的实现 |
5.6.1 视频播放的实现 |
5.6.2 音频播放的实现 |
5.6.3 语音对讲的实现 |
5.7 文件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6章 框架应用与测试 |
6.1 框架的应用 |
6.2 框架的测试 |
6.2.1 测试环境 |
6.2.2 功能测试 |
6.2.3 性能测试 |
6.2.4 测试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飞机客舱CCS系统仿真平台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特色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JNI技术 |
2.2 RTP/RTCP协议 |
2.3 SIP协议 |
2.4 NTP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仿真平台的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 |
3.1 仿真平台需求分析 |
3.1.1 系统功能分析 |
3.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1.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仿真平台架构设计 |
3.2.1 总体系统架构设计 |
3.2.2 基于基础功能的架构设计 |
3.2.3 基于SIP的音频服务架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CS仿真平台基础架构的实现 |
4.1 PSCU端实现 |
4.1.1 数据传输模块 |
4.1.2 SIP客户端模块 |
4.1.3 业务逻辑模块 |
4.1.4 UI模块 |
4.2 CMG端实现 |
4.3 CMC端实现 |
4.4 ACP端实现 |
4.5 菊花链环状网络搭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CS仿真平台内话系统实现 |
5.1 内话系统服务器 |
5.1.1 SIP服务器的整体架构 |
5.1.2 FreeSwitch服务器通信机制 |
5.2 内话系统客户端 |
5.2.1 客户端的总体架构 |
5.2.2 用户注册 |
5.2.3 用户会话功能的实现 |
5.2.4 音频传输模块的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CS仿真平台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系统测试 |
6.2.1 灯光、安全带等乘客服务设备状态监听 |
6.2.2 SIP内话注册 |
6.2.3 SIP内话发起和接听 |
6.2.4 广播 |
6.3 测试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面向Web的地理叙事地图应用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地理叙事概述 |
1.1.2 WebGIS概述 |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地理叙事地图结构及相关技术 |
2.1 地理叙事地图结构 |
2.1.1 基于位置的地理叙事地图结构 |
2.1.2 基于主题的地理叙事地图结构 |
2.1.3 基于章节的地理叙事地图结构 |
2.2 地理空间数据概述 |
2.2.1 地理信息数据结构 |
2.2.2 Geo JSON格式的矢量数据 |
2.3 Open Layers技术概述 |
2.3.1 Open Layers体系结构 |
2.3.2 Open Layers支持矢量数据 |
2.4 Mongo DB概述 |
2.5 Node.js概述 |
2.5.1 Node.js的特点 |
2.5.2 Express概述 |
2.6 Vue.js概述 |
2.6.1 Vue.js的双向数据绑定原理 |
2.6.2 Vue.js的组件化原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理叙事地图应用平台设计 |
3.1 平台网络结构设计 |
3.1.1 前端服务器 |
3.1.2 应用服务器 |
3.2 平台架构设计 |
3.2.1 用户管理模块 |
3.2.2 组织管理模块 |
3.2.3 事件管理模块 |
3.2.4 基于位置的叙事地图模块 |
3.2.5 基于主题的叙事地图模块 |
3.2.6 基于章节的叙事地图模块 |
3.3 数据存储设计 |
3.3.1 用户模块数据存储设计 |
3.3.2 事件元模块数据存储设计 |
3.3.3 基于位置的叙事地图模块数据存储设计 |
3.3.4 基于主题的叙事地图模块数据存储设计 |
3.3.5 基于章节的叙事地图模块数据存储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理叙事地图应用平台实现 |
4.1 服务器端实现 |
4.1.1 访问层API设计与实现 |
4.1.2 认证层实现 |
4.1.3 业务层实现 |
4.2 客户端实现 |
4.2.1 前端路由设计与实现 |
4.2.2 组件实现 |
4.2.3 页面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台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服务器端功能测试 |
5.3 客户端功能测试 |
5.3.1 管理页面测试 |
5.3.2 Journal Edit页面测试 |
5.4 性能测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工程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MVC架构的服务器设计 |
1.2.2 微服务架构的分布式服务器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系统总体方案和实现技术 |
2.1 业务需求 |
2.1.1 用户信息管理需求 |
2.1.2 基本信息管理需求 |
2.1.3 业务流程管理需求 |
2.1.4 运输车辆在途监控需求 |
2.1.5 业务统计需求 |
2.2 系统整体架构 |
2.3 硬件系统架构 |
2.3.1 车载监控系统 |
2.3.2 仓库室内定位系统 |
2.4 软件系统架构 |
2.4.1 后台服务器设计方案 |
2.4.2 前端网页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车载监控系统 |
3.1.1 方案具体实现 |
3.2 仓库室内二维平面定位系统 |
3.2.1 方案设计 |
3.2.2 方案具体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4 后台服务器设计实现 |
4.1 服务器纵向分层设计实现 |
4.1.1 持久层实现 |
4.1.2 Entity层实现 |
4.1.3 Dao层实现 |
4.1.4 Biz层实现 |
4.1.5 Service层实现 |
4.1.6 Controller层实现 |
4.2 服务器横向分子服务设计实现 |
4.2.1 公共父工程实现 |
4.2.2 公共工程实现 |
4.2.3 公共配置工程实现 |
4.2.4 公共核心工程实现 |
4.2.5 服务接口工程实现 |
4.2.6 服务实现工程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5 后台服务器关键技术 |
5.1 数据库软删除 |
5.2 自定义异常设计 |
5.2.1 Java异常 |
5.2.2 自定义异常 |
5.2.3 Dubbo中的异常传递 |
5.3 自定义JavaBean验证 |
5.3.1 Java注解 |
5.3.2 Java反射 |
5.3.3 自定义验证模块 |
5.3.4 应用自定义的验证模块 |
5.4 单元测试 |
5.4.1 Junit4 |
5.4.2 单元测试设计实现 |
5.5 MyBatis框架 |
5.5.1 抽象父类公共属性注入问题 |
5.5.2 自定义JavaType-JDBCType转换器 |
5.6 Spring MVC框架 |
5.6.1 自定义字段的JSON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方法 |
5.6.2 自定义Converter |
5.6.3 自定义拦截器解决跨域问题 |
5.7 Spring Security框架 |
5.7.1 Java类加载问题 |
5.7.2 动态权限管理模块 |
5.8 消息推送 |
5.8.1 个推 |
5.8.2 WebSocket |
5.9 自动化构建及部署 |
5.9.1 Maven项目管理 |
5.9.2 Hudson持续集成 |
5.10 数据库索引设计 |
5.10.1 索引的原理 |
5.10.2 索引的种类 |
5.10.3 索引的设计与测试 |
5.11 本章小结 |
6 前端网页设计实现与关键技术 |
6.1 网页设计实现 |
6.1.1 底层设计实现 |
6.1.2 应用层设计实现 |
6.2 网页动态生成 |
6.3 本章小结 |
7 高并发高可用服务器设计及实现 |
7.1 需求分析及初步设计 |
7.2 分布式架构设计与实现 |
7.3 压力测试 |
7.3.1 单点服务器压力测试 |
7.3.2 分布式服务器压力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项目总结 |
8.2 项目中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基于V2X车联网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汽车社会化 |
1.1.2 物联网发展 |
1.1.3 V2X通信发展 |
1.1.4 智慧交通发展 |
1.1.5 智能网联汽车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信息平台硬件搭建 |
1.3.2 信息平台架构设计 |
1.3.3 信息平台软件研发 |
1.3.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V2X车联网信息平台系统架构设计与关键技术 |
2.1 V2X车联网信息平台系统需求分析 |
2.2 V2X车联网信息平台系统架构 |
2.3 V2X车联网信息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
2.3.1 通信服务器 |
2.3.2 调度器 |
2.3.3 应用服务器 |
2.3.4 Web服务器 |
2.3.5 数据库服务器 |
2.4 信息平台系统架构的J2EE框架 |
2.5 信息平台系统架构的MVC模式 |
2.6 应用服务器框架相关技术介绍 |
2.6.1 应用服务器的Java技术 |
2.6.2 应用服务器的Spring框架 |
2.6.3 应用服务器的Hibernate框架 |
2.7 Web服务器框架相关技术 |
2.7.1 Web服务器框架的.NET平台 |
2.7.2 Web界面系统框架BPMS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V2X车联网信息平台软件架构设计 |
3.1 V2X车联网信息平台软件架构 |
3.2 V2X车联网信息平台系统功能 |
3.2.1 平台监管 |
3.2.2 数据通信 |
3.2.3 数据解析 |
3.2.4 数据存储与转发 |
3.2.5 数据分析 |
3.2.6 认证与授权服务 |
3.2.7 车辆技术管理服务 |
3.2.8 驾驶员管理服务 |
3.2.9 信息查询服务 |
3.2.10 车辆运行管理服务 |
3.2.11 数据应用与显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V2X车联网信息平台软件架构的应用开发 |
4.1 关联数据库设计 |
4.2 交互界面设计 |
4.2.1 用户登录模块 |
4.2.2 车主信息服务 |
4.2.3 车载终端远程监控 |
4.2.4 路侧设备远程监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与分析 |
5.1 运行环境 |
5.2 车载终端测试 |
5.2.1 车辆信息日志模块 |
5.2.2 车辆信息管理模块 |
5.2.3 路径回放模块 |
5.2.4 消息推送模块 |
5.3 路侧设备远程监控 |
5.3.1 路侧设备信息管理模块 |
5.3.2 交通灯信息管理模块 |
5.3.3 紧急消息推送模块 |
5.3.4 车流量统计模块 |
5.4 性能分析与测试 |
5.4.1 性能分析 |
5.4.2 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6.2 下一步工作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四、应用服务器还看Java(论文参考文献)
- [1]办公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影.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四川省电力公司基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银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文档共享转换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D]. 崔旭东.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基于云服务的滚动轴承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设计[D]. 张健.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5]基于Java NIO的高性能网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赵思远.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6]车载设备数据通信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 舒冲冲. 山东大学, 2020(11)
- [7]飞机客舱CCS系统仿真平台的设计及实现[D]. 周朝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面向Web的地理叙事地图应用平台设计与实现[D]. 尹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9]工程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韩刚强. 浙江大学, 2019(06)
- [10]基于V2X车联网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唐慧.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