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蚯蚓 一举多得(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徐洪岩,张明爽[1](2021)在《东北地区蚯蚓养殖方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禽粪便的产出量与日俱增。多项规定的出台限制畜禽粪便的随意抛洒及丢弃。对畜禽粪便的回收再利用方法的需求迫在眉睫。利用畜禽粪便饲养蚯蚓一举两得,即消耗了粪便,又创造了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相比于其他利用方式,养殖蚯蚓对畜禽粪便用量大、投入低、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本文介绍了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利用畜禽粪便养殖的注意事项,以及养殖蚯蚓的越冬方法,以期为东北地区蚯蚓的养殖提供技术基础。
苏治[2](2020)在《生态文明战略下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及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生态文明战略的伟大契机之下,变革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路径,改善传统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提高传统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综合研究了国内外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认为当前转变传统农业传统路径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采取何种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如何选择适宜的农业路径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传统农业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开展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明确传统农业区不同农业发展路径下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建立研究区域农业发展路径的方法体系,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为传统农业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开发、产业规划、关键决策和有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传统农业区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农业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开展了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研究,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系统动力学仿真是研究农业发展路径的适宜方法。研究籍借系统动力学协同性、整体性、时变性、动态性等特点,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有限的数据和各种反馈关系,构建了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系统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贾得乡农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研究认为系统动力学方法是研究农业发展路径的适宜方法。(2)构建了选择农业发展路径的方法体系。方法体系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①研究传统农业及循环农业发展特点和趋势;②建立传统农业、循环农业、传-循结合的5种农业发展路径及其12条子路径;③利用系统动力学,分别构建5种基础路径及其12条子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④运行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得到不同农业发展路径的运行结果;⑤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出最优的农业发展路径。(3)解决了传统农区农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通过对贾得乡的仿真研究表明,高传低循的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是贾得乡5种基础发展路径中的最优路径;系统动力学仿真及综合评价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高传低循路径的I型农业路径是最优的子发展路径。本文的农业发展路径研究方法不仅解决了贾得乡农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并且为其它传统农区选择农业发展路径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4)因地制宜地发展循环农业路径才能有效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在较为落后的中西部传统农业区全面发展循环农业并非是最佳选择,要根据地区的循环农业发展基础、农业技术水平、农民对循环农业的认可程度、循环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和区域发展的政策水平,因地制宜地采取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才能有效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5)适宜的循环农业工程建设促进区域循环农业路径的通畅。本文通过研究贾得乡建设循环农业农业工程建设的发展模式为基础,提出农业合作社促进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企业发展带动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农业园区壮大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等3种模式是适合贾得乡走高传低循Ⅰ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的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建设模式,并对各种工程设施进行了量化研究,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对贾得乡近期(2018-2025年)和中远期(2026-2040年)贾得乡的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建设进行和综合布局,有力的指导了贾得乡走高传低循Ⅰ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来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韩相龙[3](2019)在《饵料配比与调理剂对蚯蚓生长繁殖与堆肥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禽畜养殖业集约化与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肉蛋奶类需求的同时,每年产生数百万吨的禽畜粪便和农业废弃物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诸多研究表明通过蚯蚓堆肥处理有机农业废弃物已成为目前生物工程和有机肥生产研发的主要方式之一。蚯蚓堆肥不仅能有效缓解有机废弃物带来的环境压力,同时生产的蚯蚓和蚯蚓粪可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变废为宝。目前蚯蚓堆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蚯蚓处理单一禽畜粪便或蚯蚓自身生长繁殖效率方面,对于多种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堆肥的生长繁殖和蚯蚓堆肥质量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以牛粪和蘑菇菌渣为原料,研究不同饵料配比(牛粪与蘑菇菌渣干重比分别为1.5:1,1:1,0.5:1)和添加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钠调理剂(添加柠檬酸钠1 g·kg-1,3g·kg-1,5 g·kg-1)对蚯蚓生长繁殖性能及堆肥质量的影响。取得如下结论:1、适宜的饵料配比和柠檬酸钠调理剂浓度对蚯蚓堆肥中蚯蚓粪理化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蚯蚓堆肥过程中蚯蚓粪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逐渐增高,而全碳和有机质含量逐渐下降。三个不同饵料配比处理中,以R2处理(牛粪与菌渣干重比为1:1)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增幅最高,分别较初始时上升38.79%,63.33%和40.63%,堆肥结束时的蚯蚓粪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最高,同时种子发芽指数也最高,达到134.83%。柠檬酸钠调理剂试验中,随时间推移,蚯蚓粪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呈现升高而全碳和有机质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其中以N2处理(柠檬酸钠添加3 g·kg-1)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较初始增加最多,分别提高33.96%,63.33%和24.00%,堆肥结束时的蚯蚓粪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处理中最高。堆肥结束时N2处理种子发芽指数较初始GI增长28.74%,达到144.87%处于最高水平。2、适宜的饵料配比和调理剂浓度可显着提高蚯蚓粪微生物数量。饵料配比试验与调理剂试验中蚯蚓粪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随着堆肥的进行逐渐增多。饵料配比试验中堆肥结束时细菌数量以R3处理(牛粪与菌渣干重比为1.5:1)最高达120.37×105 CFU·g-1,R2次之,真菌与放线菌数量均以R2处理最高,分别为20.59×103 CFU·g-1和4.31×105 CFU·g-1,较初始分别提高137.76%和171.07%。添加柠檬酸钠调理剂试验中,蚯蚓粪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以N2处理即柠檬酸钠添加3 g·kg-1时最高,分别为119.81×105 CFU·g-1、23.55×103 CFU·g-1和8.71×105 CFU·g-1,较初始分别增加73.86%、173.52%和312.80%。3、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生长繁殖性能有显着的影响。蚯蚓平均增重和蚯蚓平均日产茧数表现趋势在饵料配比试验和调理剂试验中相似,均表现为蚯蚓前期增重较快,后期增重放缓;蚯蚓产茧均出现于堆肥第15天,随后第30天达到最高产茧高峰,后期产茧有所下降。饵料配比试验中以R2处理对蚯蚓生长繁殖能力提升效果最为明显,蚯蚓平均日增重最高为148.30 mg·d-1,平均产茧量最高,达到1.63个·条-1·天-1,调理剂试验中,以N2处理对蚯蚓生长繁殖能力提升效果最显着,蚯蚓平均日增重达到181.00 mg·d-1,蚯蚓平均产茧量最高达到2.09个·条-1·天-1。4、适宜饵料配比与调理剂浓度可以显着提高蚯蚓粪中植物激素与氨基酸含量。饵料配比试验中氨基酸总量以R2处理最高,分别较R1和R3处理提高了3.59%和9.48%,植物激素ABA和IAA含量同样以R2处理较高,分别为52.44μg·g-1和3.21μg·g-1;调理剂试验中氨基酸总量以N2处理最高达到8.73 g·100g-1,较N1和N3处理分别提高2.83%和7.38%,植物激素ABA和IAA含量同样以N2处理较高,分别为55.44μg·g-1和3.83μg·g-1。通过以上分析表明:牛粪与菌渣混合作为蚯蚓堆肥饵料时,牛粪与菌渣的干重比为1:1时蚯蚓生长繁殖性能最佳、堆肥质量最好;以柠檬酸钠为调理剂时,以3 g·kg-1的添加浓度最为适宜,蚯蚓堆肥综合效果最佳。本研究获得牛粪与菌渣混合进行蚯蚓堆肥的饵料配比和调理剂浓度两个工艺参数,同时建议将氨基酸和植物激素含量(IAA与ABA)作为区别于普通有机肥的蚯蚓粪生物有机肥特有的两个质量评价指标,为利用蚯蚓堆肥处理农业废弃物资源,生产优质蚯蚓粪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曾燕[4](2019)在《梧州市蚯蚓养殖见闻》文中指出养殖场的畜禽粪便一直是养殖户和周边村民的心头之痛,不过,梧州市已经有能人找到了解决办法,不仅解决了心头痛,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养殖场里的牛粪全部拉去喂蚯蚓,蚯蚓粪又成了种菜的好肥料,一举多得。"说起养蚯蚓这件"新鲜事",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坡头村养殖户黎建忠充满信心。近年来,梧州市龙圩区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提升贫困村及贫困群众造血功能、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积极发动种养殖能手回乡创业,从外地返乡养殖蚯蚓的黎建忠便是其中一员。
霍成梅[5](2019)在《农作物秸秆生态循环利用》文中研究说明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秸秆,传统做法是把秸秆焚烧,既污染环境又不产生经济效益。邯郸市曲周县菇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废弃的作物秸秆,加入牛粪发酵腐熟,作为姬松茸栽培料。利用姬松茸菌渣进行蚯蚓养殖,建立生态果园,果树行距间养殖蚯蚓,蚯蚓粪又可以做成优质有机肥料。创造本村和周边群众就业,为农村闲散劳力提供了良好就业平台。辐射周边村户养殖蚯蚓,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
朱俊峰,于书云,林雨鑫,阮丽莎,朱杰,杨建生[6](2018)在《规模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浅析》文中研究指明规模奶牛场养殖粪污作为主要的农业污染源之一,一项突出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规模奶牛场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随着奶牛养殖规模化的不断扩大,其产生的大量粪污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规模奶牛场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将奶牛场粪污作资源化处理加以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奶牛场粪污的污染问题,同时还能实现粪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本文主要探讨了规模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与认识,为解决规模奶牛场粪污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实现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
徐冬平[7](2018)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200400 mm、干燥度12的内蒙古高原南缘和长城沿线地区,属于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在当前国际社会对生态脆弱地区高度关注和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肩负生态屏障、区域均衡发展等重要使命的北方农牧交错区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然而,北方农牧交错区作为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地表水资源已几近枯竭。而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无序使用,更是加剧了区域的水危机,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危及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有必要从水资源约束视角关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式与布局问题,在有限水资源支撑下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在对既有北方农牧交错区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与北方农牧交错区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北方农牧交错区典型代表区域——通辽市作为案例地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判定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北方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认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问题在于水资源的缺乏与传统农业过度开发引起的区域水资源部门间配置不合理导致的生产发展矛盾,以及传统农业过度开发有限水资源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水资源为条件约束,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传统农业发展路径、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等3种路径的综合仿真研究,探究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基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最优路径,具体构建农业、农牧、牧业等3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并在各模式经济效益分析基础上,依据技术难易、经济投入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将各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细分为6种具体子模式,以供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选择。为更好指导区域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本研究以乡镇为行政单元,从现状、发展优先状态和水资源制约等3种发展状态开展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研究,并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开展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综合布局研究,最终形成如下研究结论。(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通过对退耕还牧、循环经济等发展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研究,并对运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模拟期末循环经济路径下GDP总量分别为传统农业路径和退耕还牧路径下的1.08和1.95倍,用水效率分别为1.41倍和1.82倍,这说明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能够延长产业链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较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较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2)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可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供多种选择。通过构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改变了长期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区缺乏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指导体系的现状,有效地促进了循环农业经济优势和价值的发挥。研究表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比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体系的人均收入提高了47.44%,用水效率提高了80.75%,地均效率提高了80.96%,总用水量节约了18.43%,总占用土地面积节约了18.53%;循环牧业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均有相应提高。同时,研究按照发展阶段不断高级化和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化的原则设计了循环农业经济子模式,既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也农牧交错区实现循环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科学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是合理布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基于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过度发展的事实,提出层级递进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思路,并开展了通辽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的综合研究,研究表明与发展优先农牧及生态优先空间分区相比当前状态下分别有16个和26乡镇过度开发了农业,分别占乡镇总数的21%和33%。这说明当前状态下,通辽市的农业发展呈过度开发态势,需要通过改变当前的发展路径来扭转这种态势。(4)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综合布局明确了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的空间格局。确定了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的4条原则和4种方法。并在遵循原则的情况下,利用综合布局方法,实现了通辽市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时空结合的多尺度动态布局,有利于区域实现循环经济促动下的稳步发展,有利于区域循环农业经济实现长效的发展,这为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内生动力。(5)提出了推行农业生产组织有效地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在对循环农业经济技术采用模式综合布局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推行农业生产组织有效地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推行循环农业经济时要将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与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相结合,利用循环经济的技术模式来丰富组织模式的内容,利用组织模式来推动技术模式的发展,相互支撑。本研究提出了适合北方农牧交错区的4种组织模式,分别是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和生态园区等4种组织模式,并建议不同的组织形式与相适应的循环农业经济技术模式相结合,以更好地推动通辽是循环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刘春荣,王登亮,吴雪珍,郑雪良,杨海英,徐霄,毛正荣[8](2017)在《柑橘园生猪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文中认为衢州市是浙江省柑橘生产大市,现有柑橘面积3.1×104hm2多,柑橘生产需要大量的有机肥。衢州又是生猪养殖大市,2012年生猪饲养量761.47万头,排泄物量大面广,在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建设生态家园的过程中,生猪饲养规模逐步缩减,至2016年全市生猪饲养量减少到227.80万
张泳桢[9](2016)在《蚯蚓对猪粪中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及对动物的促生长和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缓解规模化猪场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利用猪粪养殖蚯蚓,一方面实现猪粪的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实现高值化利用,利用蚯蚓作为畜禽蛋白饲料来源,实现“猪-蚯蚓-蚯蚓粉-畜禽”的循环利用。利用蚯蚓处理猪粪,研究蚯蚓对猪粪重金属(Cu、Zn、Pb、Cr、Cd和As)的富集作用;在蚯蚓基料中添加微量元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来探讨其对蚯蚓的存活率和产蚓茧数的影响;再将蚯蚓粉按1%(Ⅱ组)、3%(Ⅲ组)和5%(Ⅳ组)的比例添加到宁都黄鸡的日粮中,对照组(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保持各组日粮中粗蛋白相同,研究其对宁都黄鸡生产性能、生化指标及其肝脏和肌肉中重金属(Cu、Zn、Pb、Cr、Cd和As)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蚯蚓对猪粪中重金属富集效果猪粪经蚯蚓处理后,蚯蚓粪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了30.9%,全氮、全磷和全钾分别提高了18.68%、35.93%和22.5%。蚯蚓对重金属Cu、Zn、Pb、Cr、Cd和As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富集系数分别为0.35、0.27、0.11、0.84、13.07和13.56,富集效果为As>Cd>Cr>Cu>Zn>Pb。2添加微量元素对蚯蚓的存活率和产蚓茧数的影响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的添加量分别为0.75、0.75和0.5 mg/kg时,蚯蚓存活率和产蚓茧数最高。3日粮中添加蚯蚓粉对宁都黄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Ⅰ组相比,Ⅲ组和Ⅳ日增重分别提高了9.42%和19.98%,Ⅱ组降低了7.33%;Ⅲ组和Ⅳ组料重比分别提高了12.64%和22.45%,Ⅱ组降低了6.04%。Ⅲ组和Ⅳ组的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17.39%、34.78%,Ⅳ组经济效益明显。4日粮中添加蚯蚓粉对宁都黄鸡血液指标的影响随着试验进行,TP、ALB、GLB的含量都有所提升(P>0.05)。GOT和GPT的活性均有所降低,Ⅳ组分别降低了19.43%和22.0%(P>0.05);BUN的含量都有所提升,但Ⅳ组只增加了3.15%;Ⅰ组、Ⅱ组和Ⅳ组SOD含量分别提高了21.57%、8.24%和41.19%,Ⅲ组则降低了7.74%。Ⅳ组与Ⅰ组、Ⅱ组、Ⅲ组血清中SOD的含量差异显着(P<0.05);CHE的含量都呈下降的趋势,分别降低了15.15%、16.33%、11.33%和3.86%;AKP的含量都呈上升的趋势,分别提高了5.74%、1.09%、20.68%和4.01%;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和Ⅳ组GSH-PX的含量分别提高了6.59%(P>0.05)、8.69%(P>0.05)和15.37%(P<0.05);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清中CAT的含量分别提高了3.52%(P>0.05)、10.25%(P>0.05)和18.64%(P<0.05)。5日粮中添加蚯蚓粉对宁都黄鸡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影响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肝脏和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猪粪经蚯蚓处理后,降低了蚯蚓粪中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蚯蚓对猪粪中重金属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富集大小顺序分别是As>Cd>Cr>Cu>Zn>Pb;在蚯蚓养殖基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微量元素可提高蚯蚓的存活率及产蚓茧数。日粮中添加蚯蚓粉可提高宁都黄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宁都黄鸡肌肉和肝脏重金属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李凤莲[10](2016)在《规模牛场牛粪的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文中提出目前,规模奶牛养殖场粪便污染环境严重,是阻碍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将粪便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是目前规模养殖场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经过调查和归纳总结,认为将牛粪制作卧床垫料,或将牛粪进行生物处理,养殖无菌蝇蛆和蚯蚓,是解决当前规模奶牛养殖场粪便污染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还可作为再生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一、牛粪的卧床垫料利用技术
二、养殖蚯蚓 一举多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殖蚯蚓 一举多得(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蚯蚓养殖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蚯蚓养殖 |
1.1 蚓种选择 |
1.2 畜禽粪便预处理 |
1.3 养殖方法 |
2 蚯蚓养殖注意事项 |
2.1 蚯蚓习性 |
2.2 蚯蚓养殖密度 |
2.3 退化现象 |
3 蚯蚓越冬期管理 |
4 结论 |
(2)生态文明战略下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及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循环农业理论 |
2.1.1 循环农业理论背景 |
2.1.2 循环农业概念 |
2.1.3 循环农业发展原则 |
2.1.4 循环农业理论基础 |
2.2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1 系统动力学概念 |
2.2.2 系统动力学主要特点 |
2.2.3 系统动力学理论进展 |
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上级行政单元 |
3.1.2 行政区划 |
3.1.3 地理位置 |
3.1.4 地理环境 |
3.1.5 物产资源 |
3.1.6 经济发展 |
3.1.7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数据来源 |
3.3 研究区农业循环建设工程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 |
4.1 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 |
4.2 因果关系分析 |
4.3 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 |
4.4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 |
5.1 循序渐进的农业生产模式 |
5.1.1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
5.1.2 初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5.1.3 中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5.1.4 高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
5.2 三类农业发展路径 |
5.2.1 传统农业发展路径 |
5.2.2 循环农业发展路径 |
5.2.3 传-循结合农业路径 |
5.3 不同农业路径下系统动力学仿真 |
5.3.1 不同农业发展路径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5.3.2 不同农业发展路径下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 |
5.3.3 仿真结果综合评价 |
5.3.4 仿真结果综合分析 |
5.4 农业子类发展路径仿真结果 |
5.4.1 农业子类发展路径 |
5.4.2 农业子类发展路径仿真结果 |
5.4.3 仿真结果综合评价 |
5.4.4 仿真结果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循环农业工程建设研究 |
6.1 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
6.1.1 农业合作社促进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
6.1.2 企业发展带动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
6.1.3 农业园区壮大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
6.2 循环农业工程效益量化研究 |
6.2.1 农业合作社促进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效益量化研究 |
6.2.2 企业发展带动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效益量化研究 |
6.3 循环农业工程布局研究 |
6.3.1 现状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布局 |
6.3.2 近期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布局 |
6.3.3 中远期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布局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饵料配比与调理剂对蚯蚓生长繁殖与堆肥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 |
1.1.1 农业废弃物的传统处理方式 |
1.1.2 农业废弃物堆肥处理 |
1.2 牛粪和蘑菇菌渣的来源和处理现状 |
1.2.1 牛粪的来源和处理 |
1.2.2 蘑菇菌渣的资源化利用 |
1.3 蚯蚓堆肥技术 |
1.3.1 蚯蚓堆肥概述 |
1.3.2 影响蚯蚓堆肥因素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饵料配比对蚯蚓生长繁殖与堆肥质量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蚯蚓 |
2.1.2 蚯蚓堆肥原料 |
2.1.3 蚯蚓饲养工具 |
2.2 试验设计 |
2.3 养殖过程 |
2.3.1 基质的制作 |
2.3.2 蚯蚓的饲养 |
2.4 样品采集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5.1 蚯蚓堆肥过程中蚯蚓粪理化指标测定 |
2.5.2 蚯蚓堆肥过程中蚯蚓粪微生物数量测定 |
2.5.3 蚯蚓堆肥过程中蚯蚓生长繁殖指标测定 |
2.5.4 蚯蚓粪的氨基酸与植物激素含量测定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7 结果与分析 |
2.7.1 蚯蚓堆肥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 |
2.7.2 蚯蚓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
2.7.3 蚯蚓生长繁殖指标的变化 |
2.7.4 蚯蚓粪的氨基酸与植物激素含量 |
2.8 小结 |
第三章 调理剂对蚯蚓生长繁殖与堆肥质量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养殖过程 |
3.4 样品采集 |
3.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7 结果与分析 |
3.7.1 蚯蚓堆肥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 |
3.7.2 蚯蚓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变化 |
3.7.3 蚯蚓生长繁殖指标的变化 |
3.7.4 蚯蚓粪的氨基酸与植物激素含量 |
3.8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 |
4.1.1 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生长效果的影响 |
4.1.2 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繁殖效果的影响 |
4.2 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粪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1 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粪pH的影响 |
4.2.2 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粪全碳和有机质的影响 |
4.2.3 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粪C/N的影响 |
4.2.4 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粪肥效的影响 |
4.3 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粪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
4.3.1 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粪GI的影响 |
4.3.2 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3.3 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粪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3.4 饵料配比和调理剂对蚯蚓粪植物激素IAA和 ABA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农作物秸秆生态循环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姬松茸 |
1、引进开发 |
2、药用价值 |
3、栽培技术 |
二、蚯蚓的养殖 |
三、蚯蚓粪 |
(6)规模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奶牛场粪便污染现状 |
2 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办法 |
2.1 奶牛场粪尿厌氧处理还田 |
2.2 奶牛场粪便异位发酵肥料化 |
2.3 奶牛场粪便固液分离处理综合利用 |
2.4 奶牛场粪便养殖蚯蚓 |
2.5 奶牛场粪便制作基质栽培食用菌 |
(7)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评述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1.1 气候变化对农牧交错区影响研究 |
2.1.2 农牧交错区水资源利用研究 |
2.1.3 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功能研究 |
2.1.4 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研究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1 农牧交错区演变研究 |
2.2.2 农牧交错区人地关系研究 |
2.2.3 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2.2.4 农牧交错区研究方法 |
2.3 研究述评 |
2.3.1 研究现状述评 |
2.3.2 研究启示 |
第三章 研究理论基础 |
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环境承载力理论 |
3.4 循环经济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
4.1 案例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4.1.1 案例区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2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发展路径分析 |
4.2.1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地位与作用分析 |
4.2.2 水资源对传统农业发展路径约束效应分析 |
4.2.3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
4.3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
4.3.1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 |
4.3.2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
4.4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
4.4.1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 |
4.4.2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
4.5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5.1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 |
5.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
5.2.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结构分析 |
5.2.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5.2.3 农业循环经济子模式研究 |
5.3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
5.3.1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结构分析 |
5.3.2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5.3.3 牧业循环经济子模式研究 |
5.4 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研究 |
6.1 层级递进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
6.2 农牧空间功能发展现状 |
6.3 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
6.3.1 发展优先农牧空间功能各项指标评价 |
6.3.2 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
6.4 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
6.4.1 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各项指标评价 |
6.4.3 水资源约束效应评价 |
6.4.4 水资源约束下空间功能分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空间功能分区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布局研究 |
7.1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原则与方法 |
7.2 乡镇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
7.3 旗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
7.4 市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
7.5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循环农业组织模式研究 |
8.1 家庭农场组织模式 |
8.2 合作社组织模式 |
8.3“龙头企业+农户”组织模式 |
8.4 生态园区组织模式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创新及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1 调查足迹图 |
附图2 旗县层面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
附图3 旗县层面中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
附图4 旗县层面远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
附表1 当前状态通辽市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
附表2 通辽市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
附表3 通辽市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蚯蚓对猪粪中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及对动物的促生长和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1.1 养猪业现状 |
1.2 养猪业污染现状 |
2 猪粪处理技术的研究 |
2.1 土地直接利用 |
2.2 猪粪沼气发酵处理 |
2.3 猪粪堆肥 |
2.4 蚯蚓生物堆肥 |
3 蚯蚓的相关研究 |
3.1 蚯蚓的生物学特性 |
3.2 蚯蚓对生态修复功能 |
3.3 蚯蚓对重金属富集的研究 |
3.4 蚯蚓作为动物饲料的研究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意义 |
4.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蚯蚓对猪粪中重金属富集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猪粪超高温无害化堆肥发酵 |
1.3 试验方法 |
1.4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1.5 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猪粪经过蚯蚓消解处理前后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变化 |
2.2 蚯蚓对猪粪重金属富集能力 |
3 讨论 |
第三章 养殖蚯蚓基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对蚯蚓存活率和产蚓茧数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料中添加过磷酸钙对蚯蚓存活率和蚓茧数的影响 |
2.2 基料中添加硫酸钾对蚯蚓存活率和蚓茧数的影响 |
2.3 基料中添加氯化钾对蚯蚓存活率和蚓茧数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宁都黄鸡日粮中添加蚯蚓粉对其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及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1.4 试验管理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粮中添加蚯蚓粉宁都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日粮中添加蚯蚓粉对宁都黄鸡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日粮中添加蚯蚓粉对宁都黄鸡血清生化指标及酶指标的影响 |
2.4 日粮中添加蚯蚓粉对宁都黄鸡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日粮中添加蚯蚓粉对宁都黄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3.2 日粮中添加蚯蚓粉对宁都黄鸡血液生化指标及酶指标的影响 |
3.3 日粮中添加蚯蚓粉对宁都黄鸡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10)规模牛场牛粪的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牛粪的卧床垫料利用技术 |
(一) 牛粪作为卧床垫料的优势 |
(二) 牛粪垫料制作工艺 |
1. 牛粪干燥方法 |
2. 牛粪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
3. 牛床建造设计 |
4. 牛粪垫料的使用 |
二、牛粪生物利用技术 |
(一) 牛粪养殖无菌蝇蛆 |
1. 养殖设备 |
2. 生产流程 |
(二) 牛粪养殖蚯蚓 |
四、养殖蚯蚓 一举多得(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蚯蚓养殖方法综述[J]. 刘丽,徐洪岩,张明爽. 经济动物学报, 2021(03)
- [2]生态文明战略下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及建设研究[D]. 苏治.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饵料配比与调理剂对蚯蚓生长繁殖与堆肥质量的影响[D]. 韩相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4]梧州市蚯蚓养殖见闻[J]. 曾燕. 农家之友, 2019(03)
- [5]农作物秸秆生态循环利用[J]. 霍成梅. 河北农业, 2019(01)
- [6]规模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浅析[J]. 朱俊峰,于书云,林雨鑫,阮丽莎,朱杰,杨建生. 中国畜禽种业, 2018(12)
- [7]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徐冬平. 西北大学, 2018(01)
- [8]柑橘园生猪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技术[J]. 刘春荣,王登亮,吴雪珍,郑雪良,杨海英,徐霄,毛正荣. 浙江柑橘, 2017(03)
- [9]蚯蚓对猪粪中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及对动物的促生长和安全性研究[D]. 张泳桢.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3)
- [10]规模牛场牛粪的资源化利用新技术[J]. 李凤莲. 北方牧业, 2016(04)
标签:蚯蚓论文; 农业论文; 粪便发酵养殖蚯蚓技术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