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虹全球采购40亿美元的机会(论文文献综述)
石宇飞[1](2020)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本质就是要使中国经济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产业结构,把中国建成一个制造业强国,装备制造业更是重中之重。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世界经济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评价。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第二阶段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到2001年中国入世前;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至2013年;第四阶段是从2013年至今。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进口和出口占世界比重持续提高,但在2013年以后增幅开始放缓,甚至停滞。中国装备制造业不同程度地面临进口和出口压力。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在2003年之前表现为比较劣势,而后则表现为比较优势。中国装备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指数2003年前后先提升而后平稳。从影响力系数变动趋势看,中国装备制造业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呈渐趋提高态势,中国装备制造业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力的提高幅度明显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诱发系数总体上呈现缓慢提高的趋势。出口和资本形成一直是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而消费和进口则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不仅对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同时也对其它产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装备制造业仅对出口项目的最终需求呈现出提高的趋势,对其它三个最终需求项目的依赖程度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从装备制造业产业角度看,装备制造业资产负债率渐趋下降,下降幅度超过中国工业总体下降水平。从装备制造业企业角度看,装备制造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资产运用效率、资金利用效果、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近期有小幅回落,营业净利率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的能力在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近些年的财务风险有所降低,企业资产主要源自负债的倾向逐步下降,但不同企业的资本结构仍然存在显着的结构性差异;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流动比率整体偏低,流动资产规模不足,但现金比率普遍较高;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总资产和固定资产周转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有所提升,但产业分工地位仍需提升。具体而言:一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通过中间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有所增加,中国装备制造业基础研发、中间品与零部件生产能力有所增加,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所提升,但最终品出口比重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提高中间品出口比重,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出口增加值结构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呈现显着差异性,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出现下降态势。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比重开始出现下降,出口之中本国中间品出口增加值重复计算部分,以及其重要组成来自国外账户重复计算部分均出现下降。三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各产业部门全球价值链前向生产长度和后向生产长度表现并不相同,而且呈现阶段性特征。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前、后向生产长度均出现增加,但产业分工地位出现下移。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形成的社会基础角度看,中国人力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技术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从经济基础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品市场,国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内需支撑,国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需支撑;从产业基础角度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产业投入所占比重仍然较低,这导致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低,科技水平相对较弱,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高新技术制造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在总量和比重上呈现出双重提高趋势,且提高幅度显着超过中低技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从制度基础角度看,阶段差异化产业政策推动装备制造大国转向装备制造强国,环境规制渐趋加强倒逼装备制造业提升排污处理能力,稳定的金融支持是装备制造业积极扩大发展的基础。中国推动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应着重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融合、加大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提升创新驱动力,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助推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王美霞[2](2020)在《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集群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区域政策关注的热点。着名经济地理学家Bathelt提出的产业集群多维分析框架从水平、垂直、制度、外部和权力关系等五个维度综合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但该框架忽视了集群“韧性”这一重要维度。已有产业集群研究成果也很少对集群韧性进行定量测评;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也多是基于单一机制的阐释,很少揭示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机制效应;对工程机械这一类型的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研究很薄弱。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梳理了该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化过程,构建了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厘清了该产业集群的多维度特征,最后总结了该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重机制,并提出了该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时-空二元视角厘清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时间上,产业集群规模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波动发展的变化过程;空间上,产业由空间分散状态逐渐演化到多核集聚,以长沙县的星沙-榔梨、岳麓区的银盆岭为主核心,以长沙市开福区沙坪、湘潭市雨湖区主城区、宁乡市东北部地区、浏阳市永安镇为次核心。空间分布格局与长株潭以工程机械为重点产业的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相耦合。该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80年代为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初步发展阶段;2001-2011年为快速成长阶段;2012年以后为转型调整阶段。根据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判断该产业集群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转型期三个生命周期阶段。(2)本研究构建了由水平、垂直、制度、外部、权力关系和韧性等维度构成的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该框架能较好地透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育特征。一是在水平维度上,规模以上主机生产企业数量呈现长期增长后小幅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模式,地域分异格局较稳定。本地新创企业、衍生企业等是该集群企业生成的主要模式。水平维度企业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而是以竞争为主导,同时竞争带来了集群创新水平的提升,推动着集群的演化。二是在垂直维度上,核心企业的本地供应商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模式,绝大部分供应商集聚分布在长沙市范围内。总体看,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垂直维度不发达。三是在制度维度上,地方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与有效的制度安排贯穿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全过程。培育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一直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重点。四是在外部维度上,外部市场导向和跨地域联系驱动着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该产业集群形成了基于供应链的跨地域生产联系。五是在权力关系维度上,长株潭工程机械企业间存在明显的权力不对称关系,核心企业处于集群网络中心位置并已嵌入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较高环节,具有绝对技术优势并占据交易主动权,是集群知识和技术转移扩散源。最后,在韧性维度上,该产业集群韧性大致呈现波动变化到总体增长的变化过程。综合上述各维度特征来看,该集群还不是一个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3)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是多种机制综合效应的结果,且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机制的影响力不同。具体来说,该集群是在区域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前提下,通过偶然因素触发、衍生机制、集聚效应、政策干预、核心企业引领等多种机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产业发展基础提供了该集群成长的潜力以及抵抗危机的能力。1960年代,浦沅和一机部建机所受政治因素驱动内迁至常德,后又搬迁至长沙,成为长株潭地区进入工程机械产业领域的偶然事件,“区位机会窗口”被打开。母公司衍生和创业衍生等企业衍生方式是促进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的关键机制。市场需求是工程机械产业成长的持续动力,市场竞争促使核心企业走向国际化。随着本地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空间集聚效应显现,本地供应专业化程度提高,熟练劳动力增长,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逐步完善,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群发展。核心企业主导着集群网络,发挥了集群“知识守门人”的作用,推动了集群权力关系、外部等维度的发展,其战略决策又影响集群整体韧性。最后,制度安排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4)针对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存在的垂直维度不发达、集群企业没有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本研究最后初步提出要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建立广泛的集群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策略,以期尽快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黄颖川[3](2020)在《SG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益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广告为国内广告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但同时,以提供品牌策略、品牌规划、广告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等服务为主的传统广告公司面临淘汰危机。SG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省第一家上市的大型综合性广告公司,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客户提供整合营销传播服务,主要包括品牌管理、媒介代理和自有媒体三大类业务。受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媒体等新技术和新发展模式的影响,公司既有业务体系受到了严峻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SG公司正面临一系列新抉择。因此需通过SWOT战略分析,研究提出了SG公司未来发展定位、发展思路与战略选择,以及战略实施保障条件和对策措施。本文在系统阐释SG公司发展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竞争态势基础上,从经营管理、技术与人才、财务、市场等微观方面,对公司未来发展条件进行了深入剖析,新业务领域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SG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研究分析表明,把握全球广告营销产业发展趋势,打造大数据研发及全营销服务。为此,SG公司需要建立平台战略的创新思维,变革传统的营销产业商业模式,激活客户需求,提升全营销业务协同发展的盈利增长空间,构建多方共赢的数字化全营销产业生态平台,抢占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创造高于行业平均值的资产回报及盈利增长水平。这一战略实施,需进一步增强公司上下的战略执行意识,强化SG公司总部战略管理中心的职能,进一步提升SG公司整体战略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国有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通过深度挖掘产业链的核心增长点,找准切入点,推动企业向高价值数据产业链延伸,进而掌握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控制权,完成对数字化全营销领域的产业延伸。同时,根据发展战略要求,完善人力资源规划、岗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激励与约束等机制建设,为企业战略发展与后续运营,提供根本保障。围绕战略发展目标,加强资源配置与资源共享能力,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数量庞大广告客户群优势,解决广告子公司和分公司散点化问题,提升运营效能。以SG大数据中心为依托,打造数字化战略平台,实现由传统广告营销策划公司,向中国数字化全营销价值链的整合者目标进发。
吴言波[4](2020)在《联盟组合配置、知识耦合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能对现有技术范式形成颠覆,同时还可能对现有商业模式产生破坏。但面对技术范式转变与不稳定的客户需求现状,往往需要跨越组织边界的知识与技能,使得外部网络成为技术研发中越来越重要的源泉。因此,企业选择不同行业属性或者跨越不同知识边界的成员构建联盟网络关系,来增强技术范式领域横向或者纵向的交叉融合,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当企业同时与多个合作伙伴保持直接的联盟关系时,就被称为联盟组合。联盟组合利于企业跨越联盟边界开展跨组织学习,并成为联盟间异质性知识和资源流动的有效载体。另外,它还有助于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避免企业陷入技术创新中的“锁定效应”。目前,已有研究文献关注到联盟组合配置给焦点企业带来的创新收益,但对联盟组合配置如何作用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及其具体作用情境,现有文献仍鲜有展开深入研究,且已有的研究中,其研究结论仍存在一定的分歧。为此,本文在借鉴和融合已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以社会网络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知识创造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等视角,紧密围绕“联盟组合配置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建立“联盟组合配置—知识耦合—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框架。并将以下三个子问题为主要核心线索来剖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1)焦点企业构建的联盟组合中,其联盟组合配置与自身的创新能力有何关系?(2)联盟组合配置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影响路径是什么?(3)不同联盟管理能力(合作前瞻能力和关系治理能力)对上述作用机制是否会产生不同影响?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对其进行了探究。1.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了制造领域、生物领域、以及电子信息领域3家典型的企业,来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以源于实践的理论构想,初步形成了联盟组合配置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提出了本研究的初始假设命题,其指出:联盟组合中联盟伙伴多样性、关系联结强度、网络位置权力和共同愿景能通过提高辅助性知识耦合与互补性知识耦合,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2.基于所构建的初始理论分析模型,提出了联盟组合配置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并通过对385家本土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的采集,进一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对联盟组合配置、知识耦合与企业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引入联盟管理能力这一调节变量,从权变视角深入考察不同情境下联盟组合配置对知识耦合的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实证检验,最终形成了联盟管理能力(合作前瞻能力和关系治理能力)影响联盟组合配置与知识耦合关系的调节效应模型。基于以上的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焦点企业所构建的联盟组合中,其联盟组合配置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实地访谈以及对385家企业的问卷研究表明,联盟组合中联盟伙伴多样性、关系联结强度、网络位置权力、共同愿景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2.联盟组合配置通过影响知识耦合进而作用于企业创新能力。本文通过结构方程对385家企业的数据建模发现:辅助性知识耦合在联盟伙伴多样性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成立,互补性知识耦合在联盟伙伴多样性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辅助性知识耦合和互补性知识耦合分别在关系联结强度、网络位置权力、共同愿景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联盟管理能力在联盟组合配置对知识耦合的作用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对385家企业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除了合作前瞻能力、关系治理能力分别对关系联结强度与辅助性知识耦合之间的调节作用没有获得支持外;合作前瞻能力和关系治理能力分别在联盟伙伴多样性、网络位置权力、共同愿景与辅助性知识耦合之间存在显着的调节作用;合作前瞻能力和关系治理能力分别在联盟伙伴多样性、关系联结强度、网络位置权力、共同愿景与互补性知识耦合之间存在显着的调节作用。总体而言,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对“联盟组合配置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其主要的研究贡献表现如下:1.进一步明确了联盟组合配置的内涵及维度。本文认为联盟组合配置是焦点企业通过联盟组合所能获取信息和资源的质量、数量、以及多样性,获取网络资源的有效性,以及焦点企业在跨组织领域中地位的灵活性或稳定性。并从伙伴维度、关系维度、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四个方面,将联盟组合配置划分为联盟伙伴多样性、关系联结强度、网络位置权力和共同愿景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结合联盟伙伴多样性、关系联结强度、网络位置权力以及共同愿景的已有研究,开发联盟组合配置的测量量表并应用于本文的实证研究中,从而有助于弥补社会网络理论对联盟组合配置的解释空白,拓展社会网络理论的情景边境。2.解析了联盟组合配置如何作用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本质过程,推动了知识耦合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为联盟组合管理和创新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已有的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解析了联盟组合配置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系统地把联盟组合配置、知识耦合与企业创新能力理论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将知识耦合的本地知识和非本地知识、相似知识和异质性知识等性质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并按其性质将知识耦合提炼为辅助性知识耦合和互补性知识耦合两个重要方面。在探究“焦点企业的联盟组合配置如何发挥作用”这一研究命题基础上,打开并挖掘出联盟组合配置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的黑箱,在引入知识耦合(辅助性知识耦合和互补性知识耦合)作为不同维度的联盟组合配置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中介变量时,建立了“联盟组合配置—知识耦合—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框架。3.阐释了联盟管理能力对联盟组合配置与知识耦合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机制。现有文献较少从联盟管理的权变视角来关注联盟组合配置的作用情境,本文认为联盟组合配置对知识耦合的作用效果,会受到联盟管理能力的影响而呈现出差异性的改变。因此,本文将联盟管理能力的两个维度(合作前瞻性和关系治理能力)作为调节变量,考察联盟组合配置对知识耦合关系的影响。研究显示,不同的联盟管理能力影响了联盟组合中的知识耦合机制,这一研究结论延伸了现有联盟组合和知识耦合研究的纵深度,并为焦点企业在不同的联盟管理能力下配置恰当的联盟组合战略和知识耦合方式提供了新的管理思维和实践指导。
李天树[5](2020)在《三星家电四川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是韩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企业,在2019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5位,同时也是全球知名跨国企业三星集团旗下最大的子公司。三星电子在全球近80个国家拥有研发、生产和销售法人机构,全球员工总数超过30万,在三星电子众多产品线中,以彩电和冰箱洗衣机为主的家电产品销售额在世界上高居榜首。三星从1992年8月中韩建交开始,就开启了其在中国业务的布局之路,1995年1月,为扩大在中国的业务领域,三星在中国正式建立总部,1996年三星在中国北京注册成立了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经过20多年的经营,三星家电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优异的成绩,三星彩电全国市场份额一度达到20%以上,冰箱洗衣机全国市场份额一度达到10%以上。2009年2月,我国实施了全面家电下乡推广活动,孕育了家电行业新的市场和发展,促进了国内外众多家电品牌商的发展壮大。同时伴随着工业技术的成熟以及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发展,家电行业壁垒不断降低,规模化生产的扩大导致市场容量日渐饱和,生产趋于过剩,三星家电市场开始受到严峻的挑战,加上其市场中低端产品线的缺失,高端市场又受到国内外品牌的挤压,三星家电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原有市场份额不断被竞争品牌吞噬。2016年9月2日,三星手机高端产品系列GALAXY Note7爆炸事件发生,同年9月30日韩国国防部宣布萨德反导系统的最终部署地,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反韩潮,三星家电在中国市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市场份额一路下滑,至2019年12月三星彩电全国市场份额仅为3.9%,冰箱全国市场份额仅为2.6%,洗衣机全国市场份额仅为2.1%。与此同时,三星家电在市场运营中有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阶段的各种问题也被持续放大,在如此背景下,如何处理好以上种种关系、促进全国市场的销售提升成为眼下三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三星家电在四川市场的实际情况,运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STP分析法等理论,对三星家电四川市场的现状和问题,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内部环境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对三星家电四川市场进行了重新细分和定位,以传统4P模型为基础,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大板块提出新的市场策略,以完成三星家电在四川市场的既定销售任务并提升市场份额,以实现三星家电在四川市场的战略部署。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其它家电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郝嘉宇[6](2020)在《HX电器并购DZ绩效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国人对家电的需求量逐年提高,家电行业快速发展,更多企业涌入市场,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并购这一扩大市场份额、加强企业竞争能力的手段。其中有失败的案例但也不乏成功的案例。本文以HX电器并购DZ为研究案例,运用案例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通过并购动因、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方法,介绍HX电器并购DZ的基本情况,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启示。HX电器是我国大型的家用电器制造企业,DZ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东芝旗下从事电视机及相关周边设备、商用显示器等业务的子公司。HX电器并购DZ属于家电市场行业内跨国并购,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次通过宏观与行业两个角度来分析当时的环境,并且介绍两家企业的情况和并购过程,分析并购动因。然后,重点的分析了HX电器并购DZ前后的绩效,从而得出HX电器的盈利、偿债、营运以及发展四大能力在并购后的变化情况,结合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得出此次并购对HX电器绩效影响。通过研究表明,HX电器在并购DZ之后并未扭转其盈利能力下降的趋势,但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与发展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同时也提升了品牌价值,扩展了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可见此次并购对HX电器的绩效整体影响是有益的,提升了其品牌竞争力,扩大了海外市场范围。本文分析了HX电器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为以后企业海外并购提供参考经验,警惕了海外并购企业对风险进行防范,对其他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皓玥[7](2019)在《我国家电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和不断饱和的国内市场,处于成熟期的家电产业如何取得突破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家电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试图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但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家电企业而言,机遇与风险并存。一方面,一些家电企业为了寻求市场与技术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以提升其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些家电企业过度投资,不但未获得核心技术,还消耗了自身资本。因此,研究我国家电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变得更加重要。本文基于对我国家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分析,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作用。研究方法主要为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首先在众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模型中选择钻石模型,从理论上系统分析我国家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结合我国家电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状况,进一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阐述我国家电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其次结合具体案例对我国家电企业基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海尔和海信近年来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分析,认为两个公司虽然“走出去”的时间和目的各不相同,但是最终都选择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实践证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使得家电企业钻石模型的四个方面有所增强,从而提升家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根据以上理论及案例分析结论,提出提升我国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郑凯仪[8](2019)在《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研究 ——以澳柯玛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应用,智慧家电渗透率快速提升,消费需求逐渐向差异化转变,研发创新能力成为家电企业竞争的关键点。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灵活运用成本控制方法来稳固自身的市场地位。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更多地考查内部活动,忽视了对上下游企业和竞争对手相关的各个价值活动进行综合分析,无法满足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而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方法要求站在战略的高度,找出企业内部和外部价值链上的关键节点,对驱动该节点的关键因素进行有效管控,被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应用在管理活动中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澳柯玛集团是我国白色家电行业的老牌公司,在现代制造行业较为典型,对其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实践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文章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运用价值链工具对澳柯玛集团成本控制进行研究。从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两个具体维度介绍澳柯玛集团的成本构成及基于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内容。基于以上分析挖掘出其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如主营业务收入下滑、市场占有率较低、缺乏对研发环节的投入、仓管效率低以及尚未布局智慧物流体系等。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拟出解决的建议,具体包括找准定位、探索多元销售渠道、加大研发投入、与供应商建立同盟、与智慧物流企业合作。根据本文对澳柯玛的案例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企业要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将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思想贯穿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同时,在多元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找准定位培养核心竞争力。凭借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化,使信息能够在业务流程中快速、准确地传递,进而提高效率,积累成本优势,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戴其文[9](2017)在《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和塑造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支巨大力量,深刻地改变着国内区域经济的框架构造。全球化与地方化过程是并存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产生作用。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家角色的转型,强化了国家角色的重要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的内陆转移,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贫穷地区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持续扩大已成为经济增长背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民族的团结、和政治的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论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新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探索新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过程、空间演化规律与机理。以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研究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广西作为沿海的西部落后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效应明显。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自贸区的建设显着地推动了广西各地区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基础理论,建立分析框架。以广西各地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衡量全球化,从政策视角解读地方化,包含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具体选择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作为地方化的表征指标。在考察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组织。以此为依据分别从全球化参与程度和地方化政策两个视角对广西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城市尺度上的剖解。从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系的视角,以县域尺度探讨广西水平层面上的空间差异。总结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规律特征。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研究证实了从全球化和地方化视角探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机制具有可信的解释力。全球化和地方化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垂直差异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方面的地方化因素也推动了城市间等级差距的扩大。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是单独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而是二者相互交织产生合力,借助于政府的角色,通过政策的落实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广西逐步形成"一主两副"的多中心结构和"西弱东强"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市之间层级逐渐拉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空间结构原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全球化和地方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政府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空间结构的惯性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3)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贸易、外资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在广西的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不仅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甚至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广西经济全球化的参与格局变化重塑了省内经济地理格局,改变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4)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产业结构是地方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综合表现,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国家力量和地方力量交互影响的产物。广西各地市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采矿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普通劳动力依赖较强,分布较为分散,而高关联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本、技术、人力、集聚有着较高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分工和协作,集聚在不同的中心城市并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集群。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导致产业空间发生重组,促进了城市垂直差异的扩大。(5)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产业园区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推手和重要增长极。园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拉大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推动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广西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分布在中心城区、次级中心城区及相邻的县域,等级性特征明显,不仅反映了广西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还会进一步拉大城市间的垂直差距。(6)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的水平差异影响不明显,而地方化产生显着作用,证实了多尺度和多机制框架对于分析欠发达地区省内不平衡现象的适用性。地理、环境和民族综合分析框架也证实了地理、环境和民族等地方化因素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论证了地理和环境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础结构特征,其对发展的严重制约难以完全克服。广西存在显着的异质空间结构,一些地方化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效应。
吕国庆[10](2016)在《中国装备工业创新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放眼全球,中国装备工业的产业规模已超过美、日、德等发达国家,位居全球首位,但整体上存在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美国“再工业化”、日本《2015年版制造白皮书》及德国“工业4.0”战略等重振制造业举措的实施和推进,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中低端分流”的趋势逐渐显现,中国制造因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面临巨大的挑战。由此,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中国制造2025”—未来10年的顶层规划和路线图,力争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从经典的区位分析向现代流空间转变,创新已成为学界研究的核心领域,创新网络构建的相关议题顺势成为经济地理学者服务社会、创新学科理论的重点之一。纵观现有研究,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创新网络的探讨可以分为两大学派:一是以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的新区域主义,强调创新主体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并相互竞争、合作,尤其强调创新的粘性和根植性;二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全球生产网络学派,强调全球扩散及地方制度响应,重视跨界网络的创新联系。近年来,很多学者逐渐意识到单一尺度的片面性,两大分支开始融合,出现了“全球管道—本地蜂鸣”、“超越新区域主义”以及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的GPN1.0和GPN2.0等学说。尽管学界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有益成果,但并未注意到因创新类别不同而导致网络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异质性。事实上,由于创新来源“二分法”的存在,科学学习(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简称STI)和经验学习(Doing, Using, Interacting,简称DUD有着迥异的创新合作方式和空间尺度特点。以STI为主要创新来源的产业,更关注正式研发活动、高学历人才应用、与知识机构的紧密联系;以DUI为主要创新来源的产业,更强调产业链上客户、供应商甚至同行之间的合作。与此同时,由于知识机构与制造链环节企业的区位因子有较大差异,这两类产业在重要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空间尺度上也存在较大差别。以上缺陷反映在中国创新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尽管开始重视并强调全球/跨区域管道的建设,但却并未降低对局地创新网络的依赖,普遍将构建本地创新网络,培育本地创新合作伙伴作为开展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追赶的重要途径。装备工业创新网络构建和空间尺度的经验性研究也不例外,普遍忽视了STI与DUI不同的创新特点,强调并鼓励产业集群的建设以促进本地网络的创新合作。以上不足导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制造业采取了几乎“一刀切”的“向园区集中”的布局战略。但是,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装备工业的产业链被不断拉长,产业分工逐渐细化,全球化设计、全球化零部件制造、本地化成套组装与销售已成为装备工业较为普遍的生产组织方式,由此,我们不禁要问:装备工业合理的创新网络空间尺度是什么?地理邻近是否必须?这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答案仍待回答。本文以中德合作研究项目“中国装备工业企业创新合作网络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层级式产业集群内部技术权力突破与创新升级研究”等国际级、国家级课题为支撑,通过对上海临港、山东东营、厦门集美和中德装备工业博览会的多次访谈与调研,运用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在系统梳理创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创新网络结构及其空间结构的背景条件、分析维度和作用机制,并以1985-2012年中国装备工业联合发明专利及2013年上海国际机床展、2013年上海工业国际博览会和2015年上海工业国际博览会调研问卷、6家装备制造企业的访谈资料为素材,对中国装备工业创新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全球化与地方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既包括地方向全球的扩展,也包括全球向地方的细化,是一个空间过程与结果的不同表现。地方、区域、国家、全球等不同空间尺度之间的作用、演化和重构,使得创新越来越明显地集聚于全球特定的区域内并出现大量跨区域甚至跨界的创新联系,一个多空间尺度相互交织的创新网络逐渐浮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网络的构建是企业从自身需求出发,根据STI/DUI创新模式的需求,为获得所需的技能、知识和技术而进行的外部合作伙伴的搜寻和连接活动,这一过程使企业处于网络之中,也受到区域创新资源禀赋的影响。企业、网络、情境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带来创新空间和模式选择上的差异。阶段性特征、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以及合作伙伴之间的邻近性特征是网络形成和演化的根本动力,三者紧密互动、相互交织,使得网络中创新知识的生产、扩散及交流过程与机制、行为主体构成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创新网络的组织结构与空间模式出现迥异的表现。第二,中国装备工业创新网络的结构及其空间响应特征:①企业属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一般来说,国有/大型企业在政府显性或隐性的支持下,掌控着创新所需的科技、资金资源并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巨大市场需求可以带来装备工业创新累积的循环性,从而更具创新性并成为中国装备工业创新网络的主体。②网络结构方面,一方面,合作伙伴类型较多的企业,其创新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产业伙伴的重要程度大于知识伙伴,即:基于多元集成和产品定制的特点,装备工业合作创新模式以纵向为主。③受限于中国装备工业的整体市场范围和发展阶段,国家层面是寻找创新合作最为重要空间尺度,省域尺度的重要性最低;创新空间的延展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特别是海外合作伙伴较多的企业,其创新能力较强。第三,区域创新资源影响装备企业创新能力的途径包括:专业化人才的供给、研究机构的质量和城市的吸引力等三个方面。鉴于装备工业所涉及制造技术、材料技术、模具技术、检测技术等前竞争技术的门槛高、技术研发“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特点,其开发主体往往是具有较高声望的理工科大学或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的声誉可以调节创新网络构成和空间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市成为发达城市企业最重要的合作尺度,而位于欠发达城市的企业则倾向于国内、省内合作,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导致网络层级特征的极化,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发达城市成为最重要的资源集聚地、创新来源和合作对象。但是,区域环境要素及政府的政策支持更多与激进式创新相关,加之空间延展是装备工业创新网络空间响应的主要趋势,由此,区域创新资源禀赋状况对装备工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直接效应微弱。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针对现有实证范式的“分野”,利用联合发明专利、问卷调研和企业调研等多种绩效衡量指标来刻画创新网络;其次,引入组织学习理论中关于STI/DUI两种创新模式分异,构建了创新网络结构及空间响应的分析框架;再次,修正了产业集群对于提升装备工业创新能力的认识。
二、长虹全球采购40亿美元的机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虹全球采购40亿美元的机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
1.1.1 选题意义 |
1.1.2 选题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其发展问题 |
1.2.2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1.2.3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测度与评价 |
1.2.4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效应研究 |
1.3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产业发展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 |
2.1 产业及其国际竞争力定义与内涵 |
2.1.1 产业 |
2.1.2 竞争力 |
2.1.3 国际竞争力 |
2.1.4 产业国际竞争力 |
2.2 产业竞争力及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2.2.5 产业结构理论 |
第3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与发展特征 |
3.1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 |
3.1.1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萌芽期 |
3.1.2 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期 |
3.1.3 装备制造业稳定发展期 |
3.1.4 装备制造业发展转型期 |
3.2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特征 |
3.2.1 品牌经营意识持续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足 |
3.2.2 整体技术含量持续改善,上下游产业链衔接愈加紧密 |
3.2.3 国际化合作趋势凸显,服务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
3.2.4 多角度入手,侧重节能环保 |
3.2.5 区域分布多样化和区位集中化 |
第4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与国际竞争力表现 |
4.1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 |
4.1.1 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总体稳定 |
4.1.2 装备制造业企业经营成效改善明显 |
4.2 国际竞争力波动中提升 |
4.2.1 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
4.2.2 出口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波动中提高 |
4.2.3 贸易竞争力总体提升,但结构差异显着 |
第5章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度与分析 |
5.1 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框架与数据来源说明 |
5.2 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分析 |
5.2.1 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体出口情况分析 |
5.2.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构成分析 |
5.3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析 |
5.3.1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度方法 |
5.3.2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分析 |
5.3.3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分析 |
5.4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
5.4.1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长度分析 |
5.4.2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分析 |
5.5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度 |
5.5.1 增加值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构建 |
5.5.2 中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 |
第6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基础分析 |
6.1 生产要素 |
6.1.1 人力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
6.1.2 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
6.1.3 技术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
6.2 需求条件 |
6.2.1 国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内需支撑 |
6.2.2 国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需支撑 |
6.3 产业基础 |
6.3.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 |
6.3.2 高新技术制造业作为中间投入总量和比重双重提升 |
6.4 制度基础 |
6.4.1 阶段差异化产业政策推动装备制造大国转向装备制造强国 |
6.4.2 环境规制渐趋加强倒逼装备制造业排污处理能力 |
6.4.3 稳定的金融支持是装备制造业积极扩大发展的基础 |
第7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略 |
7.1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7.1.1 国际贸易竞争力有提升但趋势减速,且结构分化明显 |
7.1.2 产业科技创新中间投入仍显不足 |
7.1.3 国内消费和进口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
7.1.4 样本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渐趋下降,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下降 |
7.1.5 垂直专业化比重出现逆转下降,产业国际分工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 |
7.1.6 “逆全球化”潮流影响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自主创新能力还需提升 |
7.2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解决方略 |
7.2.1 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融合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
7.2.2 加大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提升创新驱动力 |
7.2.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助推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
7.2.4 提升全球价值链引领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2 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产业集群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进展 |
2.4 研究评述 |
3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 |
3.1 产业集群时空演化分析 |
3.2 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3.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判断 |
3.4 小结 |
4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多维度分析 |
4.1 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 |
4.2 水平维度:主机生产企业 |
4.3 垂直维度:配套产业 |
4.4 制度维度:政策支持 |
4.5 外部维度:外部市场、技术和跨地域联系 |
4.6 权力关系维度: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
4.7 韧性维度:抵抗力与恢复力 |
4.8 小结 |
5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
5.1 路径依赖 |
5.2 市场需求与竞争 |
5.3 企业地理集中与集聚经济效应 |
5.4 核心企业在权力关系网络中的主导作用 |
5.5 制度安排 |
5.6 小结 |
6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 |
6.1 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
6.2 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 |
6.3 建立广泛的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 |
6.4 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
6.5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图表目录 |
湖南省各级政府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衍生企业对应序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和参与的相关课题 |
致谢 |
(3)SG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战略管理文献研究 |
1.2.3 广告行业文献综述 |
1.2.4 SWOT分析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SG公司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2.1 政治环境 |
2.2 经济环境 |
2.3 社会环境 |
2.4 技术环境 |
2.5 产业环境分析 |
2.6 竞争对手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G公司发展条件分析 |
3.1 SG公司发展历程 |
3.2 组织与经营管理能力 |
3.3 创新能力 |
3.4 市场能力 |
3.5 财务与资本运营能力 |
3.6 SG公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G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4.1 公司使命、愿景与价值观 |
4.2 SG公司发展SWOT分析 |
4.3 战略指导原则 |
4.4 战略定位与目标 |
4.5 战略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G公司战略实施保障条件与对策措施 |
5.1 成立战略管理中心,加强战略组织保证 |
5.2 通过资本运作,打造数字化全营销体系 |
5.3 加强能力建设、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 |
5.4 打造高效运营平台,提升支持效能 |
5.5 以SG大数据中心为依托,打造数字化战略平台 |
5.6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联盟组合配置、知识耦合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关键概念界定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联盟组合相关研究综述 |
2.1.1 联盟组合的概念辨析 |
2.1.2 联盟组合内涵界定 |
2.1.3 联盟组合形成动因研究 |
2.2 联盟组合配置研究综述 |
2.2.1 联盟组合配置的内涵及来源 |
2.2.2 联盟组合配置的构成要素 |
2.2.3 联盟组合配置与企业创新的研究现状 |
2.3 知识耦合相关研究综述 |
2.3.1 知识耦合的内涵 |
2.3.2 知识耦合构成要素 |
2.3.3 网络视角下知识耦合的形成机制 |
2.4 联盟管理能力相关研究综述 |
2.4.1 联盟管理能力的内涵 |
2.4.2 联盟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 |
2.5 研究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联盟组合配置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案例研究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设计 |
3.2.1 案例选择 |
3.2.2 数据收集 |
3.2.3 数据分析过程 |
3.3 案例企业简介 |
3.3.1 东方电气集团 |
3.3.2 丝丽雅集团 |
3.3.3 长虹集团 |
3.4 案例内数据分析 |
3.4.1 联盟组合配置 |
3.4.2 知识耦合 |
3.4.3 企业创新能力 |
3.5 跨案例比较研究 |
3.5.1 联盟组合配置与知识耦合 |
3.5.2 知识耦合与企业创新能力 |
3.5.3 联盟组合配置与企业创新能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联盟组合配置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 |
4.1 联盟组合配置与企业创新能力 |
4.1.1 联盟伙伴多样性与企业创新能力 |
4.1.2 关系联结强度与企业创新能力 |
4.1.3 网络位置权力与企业创新能力 |
4.1.4 共同愿景与企业创新能力 |
4.2 联盟组合配置与知识耦合 |
4.2.1 联盟伙伴多样性与知识耦合 |
4.2.2 关系联结强度与知识耦合 |
4.2.3 网络位置权力与知识耦合 |
4.2.4 共同愿景与知识耦合 |
4.3 知识耦合与企业创新能力 |
4.4 知识耦合的中介作用 |
4.5 联盟管理能力的调节作用 |
4.5.1 合作前瞻能力的调节作用 |
4.5.2 关系治理能力的调节作用 |
4.6 联盟组合配置对企业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原则 |
5.1.2 问卷设计过程 |
5.1.3 问卷防偏措施 |
5.2 研究变量度量 |
5.2.1 联盟组合配置 |
5.2.2 知识耦合 |
5.2.3 联盟管理能力 |
5.2.4 企业创新能力 |
5.2.5 控制变量 |
5.3 问卷的预调研 |
5.3.1 小样本分析方法 |
5.3.2 小样本数据分析 |
5.3.3 问卷定稿 |
5.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5.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5.4.2 样本特征描述 |
5.5 主要实证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1.1 联盟组合配置 |
6.1.2 知识耦合 |
6.1.3 联盟管理能力 |
6.1.4 企业创新能力 |
6.2 联盟组合配置影响企业创新能力机理的验证 |
6.2.1 初步数据分析 |
6.2.2 初始模型构建 |
6.2.3 整体模型的初步拟合 |
6.2.4 整体模型的修正与确定 |
6.2.5 中介效用的分析与验证 |
6.2.6 模型效应分解 |
6.2.7 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汇总 |
6.3 联盟管理能力的调节作用验证 |
6.3.1 相关分析 |
6.3.2 模型回归分析 |
6.3.3 回归结果汇总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联盟组合配置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探讨 |
6.4.2 知识耦合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探讨 |
6.4.3 合作前瞻能力的调节效应探讨 |
6.4.4 关系治理能力的调节效应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三星家电四川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2 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市场营销基本概念 |
2.1.1 市场营销 |
2.1.2 市场营销策略 |
2.2 市场营销策略方法 |
2.2.1 PEST分析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SWOT分析法 |
2.2.4 STP分析法 |
3 三星家电四川市场的发展概况 |
3.1 三星家电中国的发展概况 |
3.1.1 三星集团的发展历程 |
3.1.2 三星家电业务发展概况 |
3.1.3 三星家电业务中国发展概况 |
3.2 三星家电四川市场发展概况 |
3.2.1 三星家电四川市场管理体系 |
3.2.2 三星家电四川市场整体特征 |
3.3 三星家电四川市场营销问题 |
4 三星家电四川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 |
4.1 三星家电四川市场宏观环境PEST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4.2.2 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4.2.3 市场新进入者的威胁 |
4.2.4 来自替代品的威胁 |
4.2.5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
4.3 三星家电内部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会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5 三星家电四川市场STP分析 |
5.1 市场重新细分 |
5.1.1 按照消费者群体细分 |
5.1.2 按照产品功能细分 |
5.1.3 按照产品价格细分 |
5.2 目标市场的重新确定 |
5.3 产品的重新定位 |
6 三星家电四川市场营销策略 |
6.1 产品策略 |
6.1.1 品牌策略改进 |
6.1.2 产品管理策略 |
6.1.3 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
6.2 价格策略 |
6.2.1 定价基本策略 |
6.2.2 定价调整方向 |
6.3 渠道策略 |
6.3.1 渠道规划与管理 |
6.3.2 渠道零售终端管理 |
6.4 促销策略 |
6.4.1 广告策略 |
6.4.2 促销活动 |
6.4.3 公共关系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HX电器并购DZ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企业并购研究 |
1.2.2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研究 |
1.2.3 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预期创新点 |
2 并购的相关理论 |
2.1 并购绩效的界定 |
2.2 交易费用理论 |
2.3 协同效应理论 |
2.4 垄断优势理论 |
2.5 市场势力理论 |
3 HX电器并购DZ案例介绍及动因分析 |
3.1 HX电器和DZ的基本情况 |
3.1.1 HX电器并购DZ环境 |
3.1.2 HX电器基本情况 |
3.1.3 DZ基本情况 |
3.1.4 HX电器并购DZ的流程 |
3.2 HX电器并购DZ的动因 |
4 HX电器并购DZ的绩效评价 |
4.1 财务绩效评价 |
4.1.1 盈利能力评价 |
4.1.2 偿债能力评价 |
4.1.3 营运能力评价 |
4.1.4 发展能力评价 |
4.2 非财务绩效的评价 |
4.2.1 HX电器品牌价值的提升 |
4.2.2 HX电器的全球化布局 |
4.2.3 HX电器资源的有效共享 |
4.3 并购结果与启示 |
4.3.1 明确自身并购目标 |
4.3.2 并购后的恰当整合方式 |
4.3.3 并购中的风险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家电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及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1.2.2 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家电产业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对外直接投资对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2.1 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理论模型选择 |
2.1.1 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 |
2.1.2 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理论模型选择 |
2.2 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2.2.1 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 |
2.2.2 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2.3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
3.1 我国家电产业发展现状 |
3.2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分析 |
3.2.1 我国家电产业生产要素分析 |
3.2.2 我国家电产业需求条件分析 |
3.2.3 我国家电产业相关与支持产业分析 |
3.2.4 我国家电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分析 |
3.2.5 我国家电产业的政府政策与机遇 |
3.3 我国家电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劳动力转移,缺乏高端人才 |
3.3.2 缺乏核心科技 |
3.3.3 品牌优势不足 |
3.4 我国家电产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家电企业基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
4.1 海尔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
4.1.1 全球市场份额扩大,海外营收增加 |
4.1.2 完善供应链体系,产能显着提升 |
4.1.3 研发与科技竞争力增强 |
4.2 海信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战略资产 |
4.2.1 进行绿地投资,实现降本提效 |
4.2.2 取得战略性资产,快速抢占市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提升我国家电产业的政策建议 |
5.2.1 加快政府相关政策出台,促进家电产业对外直接投资 |
5.2.2 家电企业要关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风险控制和企业内部整合 |
5.2.3 关注新需求,增强家电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
5.2.4 完善家电制造产业链,实现上下游协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研究 ——以澳柯玛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实践借鉴 |
2.1 价值链分析相关理论 |
2.1.1 价值链管理理论 |
2.1.2 成本控制理论 |
2.1.3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理论 |
2.2 国内外价值链管理实践总结 |
2.2.1 国外价值链管理实践借鉴 |
2.2.2 国内价值链管理实践借鉴 |
2.3 相关理论启示与实践借鉴 |
第3章 澳柯玛基于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分析 |
3.1 澳柯玛基本情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澳柯玛战略定位分析 |
3.1.3 澳柯玛经营成果现状 |
3.2 澳柯玛内部价值链成本控制分析 |
3.2.1 澳柯玛内部价值链概述 |
3.2.2 生产成本控制 |
3.2.3 营销成本控制 |
3.2.4 研发成本控制 |
3.2.5 采购成本控制 |
3.3 澳柯玛外部价值链成本控制分析 |
3.3.1 外部价值链成本概述 |
3.3.2 纵向价值链分析 |
3.3.3 横向价值链分析 |
第4章 澳柯玛价值链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
4.1 成本转移能力较弱,主营业务业绩下滑 |
4.2 销售渠道建设滞后,市场占有率低 |
4.3 研发投入较少,人才缺口较大 |
4.4 仓管效率较低,供应商管理不健全 |
4.5 忽视智慧物流体系,产销信息不通 |
第5章 澳柯玛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建议 |
5.1 找准定位,打造超低温冷链品牌 |
5.2 搭建销售平台,探索营销多元渠道 |
5.3 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和培养人才 |
5.4 原材料闭环管理,与供应商建立同盟 |
5.5 与智慧物流企业合作,提高反应速度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区域与案例选择 |
1.4.1 研究区域 |
1.4.2 案例选择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全球化与地方化 |
2.1.2 欠发达地区 |
2.1.3 垂直差异与水平差异 |
2.1.4 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 |
2.2 基础理论 |
2.2.1 区域发展理论 |
2.2.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
2.2.3 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理论 |
2.2.4 制度经济地理学理论 |
2.3 研究进展 |
2.3.1 区域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发展 |
2.3.2 全球化、地方化与区域发展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1.1 城市中心性的测度 |
3.1.2 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评估 |
3.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3.2.1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测度 |
3.2.2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
3.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 |
3.3.1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
3.3.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2 研究方法 |
4.2 贸易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2.1 对外贸易与贸易依存度的城市差异 |
4.2.2 贸易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3 外商投资企业与广西城市发展 |
4.3.1 外资企业的整体数量变化 |
4.3.2 外资企业的城市数量和结构变化 |
4.3.3 外资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4 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城市发展 |
4.4.1 实际利用外资的城市差异 |
4.4.2 FDI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5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6 东盟案例分析 |
4.6.1 经贸合作成果惠及广西各市而南宁受益最大 |
4.6.2 投资合作项目增多而大型企业更具潜力和优势 |
4.6.3 大型企业抓住博览会契机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结构视角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产业结构与广西城市发展 |
5.2.1 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2 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3 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3 产业集聚、专业化与城市发展差距 |
5.3.1 城市工业和制造业空间格局 |
5.3.2 城市工业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化 |
5.3.3 城市工业产业的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
5.3.4 产业集聚与专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园区视角 |
6.1 广西产业园区、高新企业与城市发展 |
6.1.1 广西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 |
6.1.2 广西高新企业的时空格局 |
6.1.3 产业园区、高新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2 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1 南宁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2 北部湾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 欠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1 以"铝产业"为主导,结构效益低 |
6.3.2 产业集聚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
6.3.3 产业间缺乏协作分工,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
6.3.4 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突出 |
6.4 产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化一地方化视角下的广西区域发展的水平差异 |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1.2 区域不平衡的测度与时空分析方法 |
7.1.3 区域不平衡的多机制分析方法 |
7.2 多层级区域不平衡分析:尺度效应 |
7.2.1 Theil指数分析结果 |
7.2.2 Theil指数的分解结果 |
7.3 区域不平衡的分布演化趋势:时空转移 |
7.3.1 区域不平衡的总体分布动态 |
7.3.2 区域不平衡的趋同分析 |
7.4 区域不平衡的空间性:时空关联 |
7.5 区域不平衡演化的内在机理:空间与非线性视角 |
7.5.1 来自线性模型的证据 |
7.5.2 来自半参数模型的证据 |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基本结论 |
8.1.1 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 |
8.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
8.1.3 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 |
8.1.4 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 |
8.1.5 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 |
8.1.6 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
8.2 政策启示 |
8.2.1 加快桂西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经济空间结构的平衡 |
8.2.2 发挥政府的关键角色,加速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结 |
8.2.3 因地制宜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
(10)中国装备工业创新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重要概念 |
1.3.1 创新网络 |
1.3.2 STI/DUI |
1.3.3 装备工业 |
1.4 研究基础与方法 |
1.4.1 研究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创新网络的文献综述 |
2.1 网络结构与空间结构 |
2.1.1 网络结构 |
2.1.2 空间结构 |
2.2 网络演化及动力机制 |
2.2.1 演化形态 |
2.2.2 演化机制 |
2.3 网络分析方法 |
2.3.1 结构分析方法 |
2.3.2 回归分析方法 |
2.3.3 空间计量方法 |
2.4 装备工业的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创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
3.1 全球生产网络 |
3.1.1 相关概念 |
3.1.2 研究脉络 |
3.1.3 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 |
3.2 区域创新系统 |
3.2.1 基本概念 |
3.2.2 主要模式 |
3.2.3 区域创新环境 |
3.3 关系经济地理 |
3.3.1 基本原则 |
3.3.2 本地交流和全球/跨区域通道 |
3.3.3 全球-地方互动的拓展研究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创新网络结构及其空间响应 |
4.1 背景条件 |
4.1.1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
4.1.2 全球卓越中心的兴起 |
4.1.3 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凸显 |
4.2 创新网络及其空间响应的分析架构 |
4.2.1 企业:行为载体 |
4.2.2 网络:结构载体 |
4.2.3 情境:地域载体 |
4.2.4 网络与情境的交互 |
4.3 多空间尺度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力机制 |
4.3.1 演化阶段的渐进性 |
4.3.2 多维邻近的叠加作用 |
4.3.3 网络地位的异质性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装备工业创新主体及其联系 |
5.1 案例企业简介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网络构成 |
5.1.3 创新环境 |
5.2 案例企业的共性特征 |
5.2.1 跨区域联系 |
5.2.2 重要合作伙伴 |
5.3 案例企业的差异特征 |
5.3.1 企业属性 |
5.3.2 创新网络 |
5.3.3 区域创新环境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装备工业自主创新联系 |
6.1 中国科技创新系统简介 |
6.1.1 主要阶段的划分 |
6.1.2 空间结构 |
6.2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6.2.1 联合发明专利 |
6.2.2 研究机构声誉 |
6.2.3 政府R&D投入 |
6.2.4 模型的设定 |
6.3 合作发明专利网络的实证结果 |
6.3.1 网络构成 |
6.3.2 空间结构 |
6.3.3 假设检验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装备工业创新格局与机理 |
7.1 问卷设计与调研实施 |
7.1.1 问卷设计 |
7.1.2 调研实施 |
7.2 变量的测度与模型建构 |
7.2.1 分析过程 |
7.2.2 聚类分析 |
7.2.3 回归模型 |
7.3 新产品创新合作网络的实证结果 |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创新的异质性分析 |
7.3.3 假设检验 |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创新网络及空间响应的作用机理 |
8.1.2 中国装备工业创新网络的主要特征 |
8.1.3 资源禀赋的区域创新效应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创新网络的科学度量与刻画 |
8.2.2 创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证案例 |
8.2.3 装备工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启示 |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科研成果 |
四、长虹全球采购40亿美元的机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研究[D]. 石宇飞. 吉林大学, 2020(03)
- [2]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D]. 王美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SG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黄颖川.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联盟组合配置、知识耦合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D]. 吴言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三星家电四川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李天树. 西南大学, 2020(01)
- [6]HX电器并购DZ绩效研究[D]. 郝嘉宇.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1)
- [7]我国家电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 刘皓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8]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研究 ——以澳柯玛集团为例[D]. 郑凯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1)
- [9]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D]. 戴其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10]中国装备工业创新网络研究[D]. 吕国庆.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