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挤压滚圆造粒材料的流变学和力学性能

适用于挤压滚圆造粒材料的流变学和力学性能

一、适合挤出-滚圆法造粒的物料流变力学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闫宪尧[1](2021)在《钙铈基复合材料吸收CO2强化生物质水蒸气气化制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钙循环的吸收CO2强化生物质水蒸气气化制氢技术利用钙基材料的原位C02捕集,不仅可以获得较高H2浓度与产量,同时可以实现CO2富集,具有良好应用前景。钙基材料的高活性和稳定的循环捕集CO2性能是获得高效生物质气化制氢的关键之一。然而由于高温烧结,天然钙基材料捕集CO2性能随循环次数衰减较快,使生物质气化循环中的制氢性能较低,从而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为了使钙循环强化生物质水蒸气气化获得更高捕集CO2和制氢效率,本文以CaO为CO2吸收剂、CeO2作为制氢催化剂,合成了一系列高活性钙铈基复合材料;分别采用Ca12Al14O33与赤泥增强钙铈基材料的抗烧结性能与催化焦油裂解性能,进一步提高钙铈基材料的循环捕集CO2与强化制氢性能,通过微观表征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钙铈基复合材料强化生物质气化过程高效捕集CO2与强化制氢机理,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通过湿混合法制备了钙铈复合材料,研究了多次循环中该复合材料强化生物质气化制氢特性,设计了 L12(4×23)正交实验并获得了该材料在吸收CO2强化生物质制氢中的最佳反应条件,分析了 CeO2对材料中CaO晶粒尺寸及多次循环中颗粒尺寸的影响,阐明了多次循环中生物质灰对复合材料反应性能的影响机制,揭示了钙铈复合材料具有较高捕集CO2性能与强化制氢性能的机理。研究发现,CeO2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提高了 CaO的捕集CO2性能;当CaO/CeO2质量为90:10时,20次生物质气化循环后H2浓度与产量依然分别可达77.8vol.%与 141.8mL/g,分别为 CaO 的 1.49 与 1.81 倍。为了进一步提高钙铈复合材料在吸收CO2强化制氢中的循环稳定性,提出采用Ca12Al14O33作为惰性支撑体增强钙铈复合材料性能,通过湿混合法制备了具有更高循环稳定性的钙铝铈复合材料。研究了 Ca12Al14O33对钙铈复合材料的循环捕集CO2与强化生物质气化制氢的影响;探讨钙铝铈复合材料的活性位强度、化合价与电子态特性,分析了其在多次循环前后的碳酸化动力学特性、微观形貌与孔隙结构演变特性,揭示了 Ca12Al14O33与CeO2协同提高CaO强化生物质气化制氢性能与CO2捕集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Ca12Al14O33使钙铈复合材料在多次循环中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CeO2使复合材料获得了较高碳酸化反应速率,同时增强了 Ca12Al14O33对CaO的稳定和抗烧结作用,CeO2和Ca12Al14O33对复合材料的共同作用使CaO的CO2吸收量在20次循环后提高了 2.4倍;10次生物质气化制氢循环后,钙铝铈复合材料使生物质气化合成气中H2浓度与产量分别可达78.7vol.%与120mL/g,分别是煅烧石灰石的2.5与4.8倍。在生物质气化制氢循环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钙铝铈复合材料对焦油裂解的催化性能,提出采用工业固废——赤泥作为添加剂,通过湿-机械混合法合成了赤泥修饰钙铝铈复合材料。研究了赤泥预处理方式对钙铝铈复合材料碳酸化特性的影响,获得了赤泥对钙铝铈复合材料循环捕集CO2性能、催化制氢与焦油裂解转化的影响规律,探讨了赤泥修饰复合材料在多次循环中物相组成、电子特性及微观形貌的演变,阐明了赤泥修饰对钙铝铈复合材料捕集CO2、强化制氢与催化焦油裂解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多次循环中赤泥中的Fe2O3与CaO反应生成了Ca2Fe2O5,提高了钙铝铈复合材料中的氧空位浓度,增强了CaO与CeO2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了 CO2捕集,为水气变换与焦油裂解等反应提供活性位点;10次循环后使用赤泥修饰复合材料时合成气中H2浓度与产量分别为69.1vol.%与596.2mL/g,分别比未修饰复合材料提高了 43%与65%。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从原子尺度系统研究了生物质气化制氢条件下钙铈复合材料表面的CO2吸附特性,揭示了 Ce掺杂与H2O协同促进CO2吸附的机理;探究了 CaO表面生物质气化中典型反应——水气变换反应路径,阐明了 CaO强化水气变换制氢的机理;分析了钙铈复合材料表面对水气变换反应活化能与反应路径的影响,获得了 Ce掺杂对水气变换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e掺杂提高了邻位O原子的活性,使表面具有更高的CO2吸附活性,并且在H2O存在时与CO2成键更稳定;水气变换反应中的速率限制步骤H2O分子的解离在CaO表面自发进行,并且Ce的掺杂使O-H键进一步断裂的活化能得到了明显更小,降低了 CO2生成与吸附的活化能,使H2在表面自发脱附,从而获得良好的制氢性能。

许志康[2](2019)在《钠基CO2固体吸附剂制备改性及成型研究》文中认为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进行CO2减排已成为国际社会近年来的重要议题。燃煤电厂作为CO2主要的固定排放源,发展与其相匹配的碳减排技术势在必行。在众多CO2捕集技术中,碱金属基固体吸附剂干法CO2捕集技术以其再生能耗低、对设备无腐蚀、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钠基吸附剂价格低廉,再生温度低,理论脱碳量高,具有更高的工业应用潜力。但目前钠基吸附剂CO2吸附容量尚不具备商业竞争力,且制备改性的研究尚不充分,同时对于作为迈入工业应用关键步骤的成型工艺研究稀缺。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固定床反应器,本文开展了粉体钠基吸附剂制备及相关改性机理研究;依据制备改性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吸附剂组份利用挤出-滚圆法进行钠基吸附剂成型工艺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考察了焙烧温度和浸渍方式对Na2CO3/γ-Al2O3粉体吸附剂孔隙结构和CO2吸附性能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因Na2CO3的负载,γ-Al2O3载体部分表面羟基的配位环境发生变化,使其脱除温度提前至300-400°C。焙烧温度在200-400°C内,由于少量结晶水和表面羟基的脱除,吸附剂孔隙结构随焙烧温度增加有所改善,CO2吸附性能有所提高;提高至500°C和600°C,吸附剂出现烧结,孔道数目下降,CO2吸附性能下降;表明400°C是合适的焙烧温度。超声与常规浸渍,等体积与过量浸渍制备的Na2CO3/γ-Al2O3吸附剂的孔隙结构和CO2吸附性能无明显差异。综合考虑,选取常规浸渍法制备Na2CO3/γ-Al2O3吸附剂;Na2CO3负载量低于33 wt%的吸附剂制备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更高负载量采用过量浸渍法。根据筛选出的制备工艺,研究了碳酸化反应温度和Na2CO3负载量对Na2CO3/γ-Al2O3吸附剂CO2吸附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CO2吸附量粉体钠基吸附剂。吸附剂CO2吸附量随碳酸化温度增加而降低,50°C为最佳反应温度。Na2CO3设计负载量在25-50 wt%时,吸附剂CO2吸附量随负载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负载量在33-40 wt%之间时,CO2吸附量维持在2.2-2.4 mmol·g-1之间;负载量为35 wt%时,CO2吸附量最高,约2.4 mmol·g-1。负载量增加,孔隙结构逐渐变差,碳酸化转化率逐渐降低;负载量在40 wt%以上时,碳酸化转化率明显降低。为进一步提高钠基吸附剂的碳酸化反应活性,研究了MgO掺杂影响机理,获得了MgO掺杂量对较高Na2CO3负载量(30 wt%)吸附剂CO2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MgO掺杂后,部分镁离子会进入γ-Al2O3的晶格缺陷位点中,形成Mg-Al复合氧化物。结合TG-FTIR,进一步证实MgO掺杂吸附剂碳酸化反应后,除了NaHCO3,生成了有利于Na2CO3吸附CO2的Mg6Al2CO3(OH)16·4H2O。掺杂1 wt%MgO,吸附剂CO2吸附性能有所提高;继续提高掺杂量,由于孔隙结构恶化,其对CO2吸附的抑制作用大于MgO增加起到的促进作用,吸附性能反而低于未掺杂的吸附剂。Avrami分数阶动力学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钠基吸附剂CO2吸附过程。基于挤压—滚圆法,开展了钠基吸附剂成型造粒工艺探索,初步形成钠基吸附剂成型工艺路线。通过实验摸索,获得了合适的挤压和滚圆操作参数,制备出圆整度较高的球形吸附剂颗粒。由于成型的密实化作用,挤压滚圆成型制备的颗粒(未焙烧)相比于直接破碎的颗粒机械性能提高,但CO2吸附性能有所下降。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成型颗粒,焙烧时由于CMC-Na裂解扩孔作用,大孔隙随焙烧温度增加逐渐增多,导致颗粒抗压强度逐渐下降,但颗粒碳酸化反应气体的扩散阻力减小,参与反应的Na2CO3数量增加。焙烧温度从200°C到500°C,CO2吸附量逐渐提升;600°C时由于颗粒粒子烧结导致比表面积下降较多,CO2吸附量与500°C焙烧时基本持平,但抗压强度降幅较大。不同焙烧时间的成型颗粒机械性能无明显差距,CO2吸附性能接近。合适的焙烧温度为500°C,焙烧时间2 h。添加CMC-Na时,随着添加量增加(0-2 wt%)成型颗粒CO2吸附量增加;添加量为2 wt%时,吸附量达到1.98 mmol·g-1;由于表面大孔隙增多,机械性能发生退化。微晶纤维素添加后对成型颗粒CO2吸附量提升效果劣于CMC-Na,焙烧后颗粒结构松散,机械性能差。因此选择CMC-Na为扩孔粘结剂,添加量为2 wt%时,对应的成型颗粒具有良好的脱碳-再生循环稳定性。

施敏蛟[3](2019)在《利用建筑废弃物粉料制备人造骨料》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废弃物粉料是大量建筑垃圾中的一类,具有粒径小、成分复杂、产量巨大、污染严重以及利用率较低的特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着巨大的限制。目前对建筑废弃物粉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其作为掺合料添加入混凝土制品中,但当建筑废弃物粉料的掺量大于30%时,其对混凝土制品的性能(力学性能、干缩性能等)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处理方法无法很好的解决过量堆积的建筑废弃物粉料,如何更有效的将建筑废弃物粉料加以利用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人造骨料主要通过后期加工将粉状材料团聚凝结在一起形成骨料状,再通过后期一些处理手段(常见的有高温烧制,如陶粒),增强其力学强度等性能,这个方法可以将粉状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这种解决思路为建筑废弃物粉料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本文探究利用建筑废弃物粉料制备人造骨料的过程以及人造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主要开展了一下几项工作:首先通过选用盘式造粒机(搅拌成粒法)制备人造骨料,对造粒过程中的机械因素包括转盘直径、圈高、转盘转速、转盘倾斜角度以及喷水方式进行造粒探究,结果表明:(1)转盘的直径由人造骨料的产量决定,但直径超过5.5m后,骨料成型反而会产生难度,转盘的圈高与直径成正比关系,圈高的大小会对成型骨料的粒径和产量产生影响,一般取圈高为0.2倍的转盘直径。本实验中转盘直径取750mm,圈高取150mm。(2)转盘的倾斜角度和旋转速度对人在骨料成型的大小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人造骨料直径的大小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转盘的转速与转盘的倾斜角度相互关联,两者间通过计算公式可以相互换算。试验过程中可以得到,当转盘倾斜角度为45°时,转盘转速为25r/min时,所成型的骨料粒径较均匀,尺寸分布在10mm左右。然后,再利用建筑废弃物粉料制备人造骨料,在制备骨料的过程中通过添加水泥、矿渣以及氢氧化钙等掺合料对骨料的配合比进行探究,以及对骨料的养护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水泥掺量能够大幅提升骨料的抗压强度,但是水泥也属于高耗能产品,因此在进行试验时需要尽可能降低水泥的掺量,因此通过添加矿渣和氢氧化钙来提升骨料强度降低水泥用量。(2)氢氧化钙在人造骨料中具有一个最佳掺量3%,在此掺量下,人造骨料的强度性能最佳,随着矿渣掺量的增加,人造骨料的强度也逐渐增加,而且矿渣掺量可以降低人造骨料的吸水率,在实验中取矿渣掺量为20%。(3)CO2养护相对于一般的室内正常养护对人造骨料的抗压强度有着大幅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大幅降低骨料的吸水率,CO2养护对人造骨料后期硬化有巨大的贡献。最后,将不同种类的骨料应用在混凝土中(天然骨料、人造骨料以及陶粒),并对各种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干缩性能以及界面过渡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造骨料混凝土在力学性能上还是比天然骨料混凝土差20%左右,但比陶粒混凝土高了2-3倍。人造骨料混凝土的干缩性能比较稳定,界面过渡区比较稳定,缺陷较少。这些实验结果对于人造骨料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建筑废弃物粉料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解决方法。

温棚[4](2019)在《负载益生元和活性物质的静电纺结肠靶向运输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功能活性物质(如蛋白、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等)具有抗氧化、抗结肠癌等多种生理活性。然而,其在加工过程中易受温度和有机溶剂等因素的影响而失活,在消化吸收过程中亦会受到上消化道的屏障作用及肝脏的首过效应导致可及性差,从而限制了活性物质的口服应用。研究表明,通过构建结肠靶向运输体系可实现功能物质的有效封装及在结肠处的靶向释放,利于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与其它方法相比,基于静电纺丝技术构建结肠靶向运输体系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包埋率高等优点。特别地,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可以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通过选择不同的核、壳层材料可以保护活性物质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并实现结肠靶向释放。然而,目前尚未见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负载大分子和小分子活性物质多糖基结肠靶向运输体系的研究,而体系中加入益生元是否会影响活性物质的结肠靶向性和活性亦未见报道。因此,本论文首先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蛋白模型,探讨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蛋白的结肠靶向运输体系的可行性;然后进一步研究该体系对于功能蛋白(藻蓝蛋白,PC)及小分子活性物质(槲皮素,Q)靶向递送的适用性;最后,初步探究了益生元与活性物质协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负载牛血清白蛋白的静电纺结肠靶向运输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首先采用离子凝聚法制备负载BSA的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子(BCNP)。适宜的制备条件为壳聚糖(CS)浓度3 mg/mL,CS与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4:1,初始pH5.3。透射电镜(TEM)结果显示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约为20 nm。然后将上述制备的BCNP与聚乙烯醇(PVA)混合作为核层、海藻酸钠(SA)和聚氧化乙烯(PEO)作为壳层,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形貌良好、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膜。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的结果表明SA和PEO、CS和PV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体外模拟释放的结果显示在模拟胃液(SGF)和小肠液(SIF)中,BSA的累计释放量<18%;在模拟结肠液(SCF)中,20 h内的累计释放量为75%,表明BSA的释放行为具有结肠靶向性。释放动力学研究表明,BSA在SGF和SIF中的释放遵循Fickian扩散机制,而在SCF中遵循case II释放机制。FTIR和圆二色谱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制备过程及静电纺丝过程对BSA的二级结构未有显着影响(P>0.05)。(2)负载益生元和藻蓝蛋白的静电纺结肠靶向运输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基于BSA的研究结果,为考察所构建的结肠靶向体系对功能蛋白活性的影响,本章制备了同时负载益生元(选择低聚半乳糖,GOS)和PC的纳米纤维膜。在SGF和SIF转运6 h后,纤维膜中PC的累计释放量约15%,而在SCF中PC的累计释放量达82%。特别地,GOS的添加促进了益生菌的增殖、提高了纤维膜中PC的结肠靶向递送性及释放速率。释放动力学结果表明在SGF和SIF中,纤维膜中PC的释放机制也是基于Fickian扩散,而在SCF中的释放遵循super case II释放机制,包括基材的溶胀和溶蚀,其中以纤维膜的溶蚀为主。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负载GOS和PC的纤维膜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趋势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其IC50值分别为22.31、17.12和11.63 mg/mL,且GOS和PC具有协同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所得纤维膜对正常肠粘膜细胞CCC-HIE-2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表明负载GOS和PC的纤维膜可以应用于功能蛋白的结肠靶向递送并保持生理活性。(3)负载益生元和槲皮素的静电纺结肠靶向运输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体系对小分子物质靶向递送的适用性,本章制备了同时负载GOS和Q的纳米纤维膜。该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50%DPPH抑制浓度(DC50)为522.13μg/mL。在SGF和SIF中,Q的累计释放量为20%,而在SCF中可以实现约73%的释放。同样地,GOS的添加提高了Q的释放速率。与PC类似,负载GOS和Q的纤维膜对Caco-2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趋势,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其IC50值分别为3.52、2.08和1.51 mg/mL,且GOS和Q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此外,所得纤维膜与正常肠粘膜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表明所得纤维膜亦可应用于小分子活性物质的结肠靶向递送并发挥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功能。(4)纤维膜中益生元和活性物质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研究初步研究了负载GOS和活性物质(PC或Q)的纤维膜对细胞周期、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GOS和活性物质的两种纤维膜可通过上调P21、抑制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以及通过线粒体通路的介导,以减少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和促进细胞色素C释放来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且GOS和活性物质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本论文为负载益生元和活性物质结肠靶向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对促进静电纺丝技术在生物活性物质的包埋、靶向释放及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范德军[5](2019)在《偏心转子挤出机流场和混合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文中认为偏心转子挤出机是一种基于体积脉动塑化输运原理的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其独特的几何拓扑结构和复杂的运动规律可以实现体积拉伸形变作用支配的塑化输运过程,具有较好的混合能力。鉴于其加工原理的特殊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偏心转子挤出机的流场和混合性能进行研究,能够直观展示物料的混合过程,对偏心转子挤出机的工艺优化和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对偏心转子挤出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数值模拟的基础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POLYFLOW对偏心转子挤出机熔体输送段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详细分析其流场的分布特点,通过计算偏心转子挤出机在不同工艺条件、结构参数下的容积效率,探索不同因素对其熔体输送效率的影响规律,然后在流场模拟结果的基础上运用粒子示踪法对混合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使用后处理模块POLYSTAT统计各混合特性参数,通过改变转速、转子半径、偏心距、转子螺距和间隙研究各因素对偏心转子挤出机混合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偏心转子挤出机的容积效率和熔体泄露程度随转速的增加变化不明显,但当转子半径和间隙增大时,容积效率逐渐减小,泄漏程度增加,相反的,当转子螺距和偏心距增加时,容积效率逐渐增加,熔体泄漏程度减小。通过分析示踪粒子在一个转动周期内各混合特性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概率密度函数、百分位数变化规律,发现随着体积拉伸形变作用时间的增加,物料在偏心转子挤出机中的混合效果越来越好。通过分析不同工艺条件和结构参数下各混合特性参数的变化趋势,发现粒子在偏心转子挤出机中的停留时间分布几乎不受结构参数影响,但受转速影响较大。当转速增加时,粒子停留时间减少但流场强度增加,在转速为45r/min时粒子经历的最大剪切速率和最大拉伸速率增加最快、最大时均混合效率和最大混合指数为极大值点,此时混合效果最佳;当增加转子半径和偏心距时不同百分位数下各混合特性参数逐渐增加,说明增加转子半径和偏心距有利于提高偏心转子挤出机的混合性能;当转子螺距和间隙增加时各混合特性参数减小,表明转子螺距和间隙过大将会削弱偏心转子挤出机的混合性能。利用偏心转子挤出机在不同转速下混合性能的对比实验,发现实验结果与本文的数值模拟结论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

拜俊飞[6](2018)在《碳纳米管/炭复合微球的挤出滚圆法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独特的多级孔结构使其成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吸附材料,在污水处理、血液灌流、中药提纯等诸多领域有潜在应用。工业中生产的CNTs多为粉末状团聚体,无法直接用作液相吸附材料。制备CNTs宏观体尤其是CNTs球形吸附材料是CNTs在吸附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前提。本文采用挤出滚圆法并经炭化处理成功制备了具有表面光滑和粒径均一的碳纳米管/炭(CNT/C)复合微球,经过冻铸法和碳酸钾(K2CO3)活化法进一步调控了微球的多级孔结构,使其对不同分子量(或尺寸)的毒素都展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以微晶纤维素(MCC)作为辅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CNTs复合微球,通过调节辅料的添加比例,水的加入量和滚圆转速等参数,获得了合适的制球工艺参数。MCC加入比例为2:1(与CNTs质量比)、水加入量在3:1-4:1(与MCC质量比)之间、滚圆转速为500 rpm时,挤出滚圆法制备微球的可操作性好,所得微球表面光滑、粒径分布窄,炭化后平均粒径约为1.2 mm,平均抗压力为5.14 N,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均相对较好。分别采用冻铸法和K2CO3活化法对复合微球的孔结构进行了调控。冻铸法中以水为溶剂,将挤出微球在液氮中进行冻铸处理后再炭化可以获得孔径分布为100-1000 nm的大孔结构,实现微球内部和表面的连通。K2CO3活化法可以显着增强微球中的微孔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当K2CO3添加比例为2:1(与酚醛树脂质量比)、活化温度为900℃时,可获得微孔结构发达且具有一定强度的复合微球。以商用血液灌流吸附剂活性炭和大孔树脂微球作为参照,研究了CNT/C复合微球对中分子物质的吸附,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制备的复合微球在吸附量和吸附速率方面均具有显着优势,其中经冻铸法调控孔结构的样品对溶菌酶的吸附量是商用样品的3-6倍。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研究表明,中分子物质在复合微球中的吸附符合单层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则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此外,探索了CNT/C复合微球在人参皂苷提纯中的应用,与商用样品相比,复合微球在吸附量和洗脱性两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最终提取率也显着高于商用样品,有望作为一种新型中药提纯材料。

詹嘉[7](2017)在《离心—包衣法制备聚合物/阻锈剂微胶囊及其阻锈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造成的混凝土耐久性的丧失,已经成为我国混凝土建筑工程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无机阻锈剂在许多的工程实践中都被证明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阻锈方式,但存在易流失、毒性大等缺点,阻锈效能较低。将阻锈剂进行微胶囊化,提高其在混凝土中的稳定性并延缓释放,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离心-包衣法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缓释微丸制备技术,本文首次采用此法制备聚合物/Ca(NO2)2、聚合物/MFP、聚合物/氢氧化物三种微胶囊,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缓释性能、阻锈效果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为阻锈微胶囊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首先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筛选,通过正交实验发现,离心制粒过程中转盘转速为500r/min,风机转速为400r/min,蠕动泵转速为15r/min以及喷气压力为0.10MPa时制备的微丸综合性能最佳。通过对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发现聚合物对芯材实现了完整包覆,且壁材增重率越大,壁材越厚;微胶囊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力学强度。对于聚合物/Ca(NO2)2微胶囊,采用离子色谱法分别测定了模拟混凝土孔隙溶液中不同壁材和增重率的微胶囊的释放速率,发现微胶囊壁材增重率越大释放速率越慢,PMMA为壁材的微胶囊的释放速率快于EC为壁材。模拟溶液中的PDS和EIS测试表明,微胶囊壁材为PMMA、增重率为20wt%、添加量为20g/L时,钢筋具有较高的腐蚀电位,且容抗弧半径较大,钢筋腐蚀程度最低。在混凝土中,当微胶囊的掺量为0.5wt%、粒径为60-80目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提升最多;混凝土RCM实验表明,微胶囊的掺量越多、粒径越小,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也越小,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升更多;随着微胶囊掺量的增多,钢筋的腐蚀电位逐渐升高,容抗弧半径也随之增大,阻锈效果更好。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模拟溶液中聚合物/MFP微胶囊的释放速率,发现EC为壁材且增重率大的微胶囊释放速率更慢;模拟溶液中的PDS和EIS测试发现,壁材增重率为20wt%的PMMA/MFP微胶囊,在整个浸泡期间具有较高的腐蚀电位和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且容抗弧半径较大,阻锈效果更好;增加微胶囊的掺量,可以提升浸泡后期钢筋的腐蚀电位和容抗弧半径,使腐蚀反应更难发生。混凝土中的PDS和EIS测试表明,微胶囊可以提高钢筋的腐蚀电位和电荷转移电阻,且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混凝土中微胶囊的掺量越多,阻锈效果越明显。通过TG测定了浸泡在模拟溶液中不同壁材及增重率的聚合物/氢氧化物微胶囊的释放速率,同时测定溶液pH值的变化,发现氢氧化物微胶囊在模拟溶液中能够缓慢释放出OH-,延缓溶液p H值的下降;电化学测试表明,芯材为Ba(OH)2、壁材为PMMA、增重率为20wt%的微胶囊钢筋腐蚀速率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且容抗弧半径也较大,阻锈效果最好;结合钢筋断面腐蚀情况,发现微胶囊的添加量越多钢筋腐蚀程度越低。混凝土中,微胶囊的加入也可以有效延缓混凝土环境pH值的降低,并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混凝土电化学测试表明,氢氧化物微胶囊能提高氢氧化物的阻锈能力,在实验后期微胶囊能够提高钢筋的腐蚀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并使电荷转移电阻增大,且随着微胶囊掺量的增多,阻锈性能逐渐提升。

李继彦[8](2013)在《基于磷酸钙骨水泥的多孔微球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外伤、感染和肿瘤等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自体骨和异体骨是常用的骨修复材料。但自体骨来源有限以及异体骨存在的免疫排斥反应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所以如何构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应答特性、基因激活特性和促进新生组织形成功能的生物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微球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并且微球堆积体的孔隙连通性非常优异,有利于骨缺损部位的填充和修复。传统的陶瓷微球需要经高温烧结,不利于负载药物和生物活性成分,以高分子为基体的微球缺乏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磷酸钙骨水泥为原料,分别采用液滴冷凝法和挤出-滚圆法制备了粒径可控的多孔磷酸钙微球,并对微球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微球的强度、抗崩解性、降解性、细胞相容性和骨诱导性等方面的性能。为了提高本研究制备的微球的细胞生物学性能,本研究首先采用聚乙二醇(PEG)水溶液对磷酸钙骨水泥固化体进行表面改性。经PEG处理后,骨水泥固化体表面被规则的片状结晶覆盖,形成规则片状结晶的原因主要是PEG的加入一方面提高了溶液的离子浓度,从而减缓溶液中离子的扩散速度;另一方面PEG与钙离子螯合,减慢了羟基磷灰石的结晶速度。MC3T3-E1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规则片状拓扑结构有利于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通过液滴冷凝法制备了粒径在0.3~3mm可控的磷酸钙微球。通过滴重法,从理论上探讨了各因素对微球粒径的影响。随着液固比的变化,微球的总孔隙率介于40%~60%,显孔隙率介于20%~60%,孔隙之间连通性良好。由于研究发现硅酸钙具有优异的矿化性和骨诱导性,所以,在微球中添加一定量的硅酸钙以改善微球的理化性能和成骨能力。微球强度随着硅酸钙添加量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当硅酸钙添加量为20%时,微球的强度是不添加硅酸钙的微球2倍。复合硅酸钙的微球在PBS中浸泡2周仍未出现明显的崩解现象,比不含硅酸钙的微球的抗崩解时间提高了10倍。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添加20%硅酸钙的微球比不含硅酸钙的微球细胞相容性好,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兔子股骨缺损修复实验结果表明,微球的组织相容性良好,植入4周时微球被纤维组织和骨组织包裹,并且周围有血管生成;随着植入时间延长至8周,微球内部出现纤维组织和少量的新骨,微球完全被骨组织包裹;16周时各微球样品内外都有大量的骨组织,骨母细胞和骨细胞数量明显下降,这说明骨的成熟度提高。兔子背部竖脊肌8周的植入实验结果表明,微球(d=2mm)间的孔隙有利于血管化。微球的体内植入实验结果还发现硅酸钙的添加促进了微球的体内降解,但添加量过大会使微球因在体内降解过快从而影响微球的骨传导性。适当的添加量是利用硅酸钙改善微球强度和成骨性能的关键。挤出-滚圆技术很少被用于无机复合微球的制备,本研究以壳聚糖为赋形剂,磷酸钙骨水泥为主要原料,通过挤出-滚圆的方法制备了粒径均一,抗崩解性良好的磷酸钙微球。挤出-滚圆法可以制备粒径在0.3~3mm可控的微球,效率高,微球圆度好。挤出-滚圆过程中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微球内磷酸钙原料颗粒之间接触更加紧密,赋性剂只是填充在磷酸钙原料颗粒之间,不影响磷酸钙骨水泥的水化结晶,所以水化后以针棒状结晶为主。微球的抗崩解性优异,在PBS中浸泡2周仍没有明显的崩解现象;微球强度接近松质骨。通过PEG溶液浸泡后,微球表面被规则片状结晶所覆盖,微球内小于100nm的微孔所占比例增大,100~1000nm的微孔所占比例减小,结晶形貌的变化改变了微球内孔径分布的分布。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规则片状形貌促进了细胞的增殖。为了满足大块骨缺损的填充修复,通过真空浸渍的方法,以PLGA为粘结剂,制备了磷酸钙微球支架。CT结果显示磷酸钙微球支架的平均孔隙率为35.36%±1.18%,孔隙连通性良好,微球之间孔隙基本保留下来。采用过程法对微球堆积过程进行模拟,模型的平均孔隙率是40.3%±0.11%,孔隙完全连通。连通的孔隙结构有利于新骨组织的长入,同时也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输送和代谢物的排出。

王雪毓[9](2011)在《淀粉基水分散体薄膜包衣材料及其释放行为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药物制剂理论的不断更新,极大地促进了药物新剂型的发展,使得药物制剂的研究已从简单的传统剂型进入到药物传递系统时代。特别是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更是凭借其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和生物利用度已经成为当今医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此而引起的研制和开发适合的新型载体材料及相关制剂技术,建立有效的给药体系已成为当前制药业的迫切任务。因此,开发适合水分散体薄膜包衣的淀粉口服药物缓控释载体材料和包衣技术既符合现代给药系统的发展趋势,也能拓宽淀粉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采用高温高压-酶解协同修饰方法对淀粉进行改性,获得重均聚合度范围较宽的改性淀粉,使其符合缓控释给药系统的要求;并利用多功能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小角X-射线散射和凝胶渗透色谱-激光光散射联用等技术对改性前后的淀粉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以改性淀粉作为微丸薄膜包衣的新材料,根据水分散体薄膜包衣材料的制备要求及其包衣特点,研究了淀粉基水分散体的流变学规律、粒径、稳定性等性质。采用流延法制备淀粉游离膜,并对其成膜性、透湿性以及在模拟人工胃液和模拟人工肠液中的消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合水分散体薄膜包衣的淀粉包衣液体系。以5-氨基水杨酸和胰岛素为模型药物,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载药丸芯,探索了包衣条件对包衣效果及微丸释药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低温水分散体包衣技术,在研究各种因素对制剂成型的影响和优化制剂工艺的基础上,构建淀粉基水分散体薄膜包衣缓控释微丸新型给药系统。体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以水为溶剂,选取重均分子量为3.07×104g/mol的改性淀粉作为薄膜包衣材料,包衣液固含量为8%(w/w),选择1,2-丙二醇作为增塑剂,其添加量为10%(w/w),控制包衣增重量为30%(w/w),所制得的薄膜包衣微丸无论是载小分子的化学药物还是多肽蛋白质大分子药物,在模拟人工胃液和人工小肠液中的释药率约为28.26%,在模拟结肠环境中释放30h后释药率可达90%左右,表明所制备的改性淀粉基水分散体薄膜包衣微丸具有良好的缓控释释药性能,其释药机制主要为扩散控制释放机制以及渗透压驱动作用协同机制,释药速率取决于淀粉膜的结构与性质、包衣厚度、模型药物分子量及其在溶出介质中的溶解性、衣膜中的扩散性等。所建立的释药动力学方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Ritger peppas方程和Logistic模型。采用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和先进的免疫组化技术,对载体材料和给药系统在大鼠消化道中的药物释放行为和药效学等进行验证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有效的胰岛素剂量水平下,淀粉基水分散体薄膜包衣胰岛素微丸制剂则呈现出较好的药物缓控释性能,无“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现象出现,释放规律良好,与体外模拟实验结果趋势一致。本论文以自然界中资源丰富和生物相容性好的高直链玉米淀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重组协同酶修饰技术,获得了具有良好耐酸和耐酶解性能的改性淀粉,以其作为水分散体薄膜包衣载体材料所构建的膜控型微丸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的药物缓控释性能,能够保护药物生理活性,延长药物释放时间,提高药物给药效果。这将为淀粉作为水分散体包衣薄膜以满足药物在消化道的缓控释放奠定了基础,也为淀粉深加工及可再生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琼琼[10](2011)在《铵离子交换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氨氮是水质指标中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生生物毒性提高的一种重要污染物。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目前去除氨氮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其利弊及限制因素。离子交换法以其特有的优点成为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去除氨氮的新型方法。本研究以广州茂名高岭土为原料,通过对其改性制备高性能铵离子交换材料,并通过不同改性方法对比,得到最佳改性方法。本文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铵离子交换容量的影响:高岭土与改性剂的质量比、改性温度、煅烧升温速率、保温时间等。通过铵离子交换容量(CEC)测定,所制备材料的铵离子交换容量大于75 mg/g,可用于水处理过程中氨氮的脱除。本文通过XRD、SEM、NMR、IR及XPS等表征手段对高岭土的改性过程和改性产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XRD结果表明,改性过程改变了高岭土原土的结构,由原来的层状结构变为立方结构;从SEM谱图可以看出高岭土的表观形貌在改性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高岭土原土表观形貌大,呈层片状结构,而改性材料层片状结构消失,颗粒细小,呈分散状态;NMR测定数据显示,样品中骨架Al在改性前后的化学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27Al中大部分六配位变为四配位;29Si在改性前后变化不大,只有少量的层状和枝状硅氧四面体变为链中间硅氧四面体。本文对材料离子交换过程中影响因素、离子交换动力学过程和离子交换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从结果可以看出,Langmuir模型与Freundlich模型相比更能反映离子交换规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准确的描述铵离子交换材料交换NH4+的过程。由于改性粉体材料直接用于水处理脱除氨氮,会导致固液分离困难,增加处理水的水头损失,不利于工业应用。为了提高材料的实际应用性能,本研究将医药用挤出-滚圆机引入实验,将粉体材料制备成一定粒径的球形多孔颗粒,以方便应用于工业和生活氨氮废水的处理。在颗粒成型工艺中,本文研究了造孔剂种类选择、造孔剂加入量、煅烧升温速率、煅烧温度、保温时间、退火降温速率等对颗粒成型及离子交换性能影响。

二、适合挤出-滚圆法造粒的物料流变力学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合挤出-滚圆法造粒的物料流变力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钙铈基复合材料吸收CO2强化生物质水蒸气气化制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化石能源
        1.1.2 CO_2捕集
        1.1.3 氢能概述
    1.2 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简介
        1.2.1 生物质水蒸气气化制氢技术简介
        1.2.2 吸收CO_2强化生物质水蒸气气化技术简介
    1.3 钙基材料吸收CO_2强化生物质水蒸气气化制氢研究现状
        1.3.1 常规钙基材料吸收CO_2强化生物质气化制氢研究
        1.3.2 提高钙基材料的循环CO_2捕集性能研究
        1.3.3 提高钙基材料对生物质气化制氢中的催化性能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节
2 实验系统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钙基材料循环CO_2捕集实验
    2.3 钙基材料吸收CO_2强化生物质气化制氢实验
    2.4 物相与微观结构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钙铈复合材料吸收CO_2强化生物质气化制氢特性
    3.1 引言
    3.2 钙铈复合材料的制备
    3.3 物相分析
    3.4 钙铈复合材料的循环CO_2捕集特性
    3.5 钙铈复合材料强化浒苔及其焦气化制氢特性
        3.5.1 CeO_2添加量的影响
        3.5.2 CaO/C摩尔比的影响
        3.5.3 正交实验
        3.5.4 循环次数的影响
    3.6 颗粒粒径分布特性
    3.7 XPS分析
    3.8 微观结构分析
    3.9 本章小结
4 Ca_(12)Al_(14)O_(33)对钙铈复合材料吸收CO_2强化生物质气化制氢的影响
    4.1 引言
    4.2 钙铝铈复合材料的制备
    4.3 物相分析
    4.4 钙铝铈复合材料的循环捕集CO_2特性
    4.5 钙铝铈复合材料吸收CO_2强化生物质气化制氢特性
    4.6 CO_2-TPD分析
    4.7 XPS分析
    4.8 微观结构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赤泥对钙铝铈复合材料吸收CO_2强化生物质气化制氢的影响
    5.1 引言
    5.2 赤泥修饰钙铝铈复合材料的制备
    5.3 赤泥修饰钙铝铈复合材料的循环捕集CO_2性能
    5.4 物相分析
    5.5 赤泥修饰钙铝铈复合材料吸收CO_2强化甘蔗渣气化特性
    5.6 EPR分析
    5.7 XPS分析
    5.8 微观结构分析
    5.9 赤泥修饰钙铝铈复合材料流态化下强化生物质气化制氢特性
    5.10 本章小结
6 在生物质气化制氢时钙铈复合材料吸附CO_2的DFT研究
    6.1 引言
    6.2 计算方法
    6.3 CaO与钙铈复合材料的体相晶胞分析
    6.4 钙铈复合材料的吸附CO_2分析
        6.4.1 钙铈复合材料吸附CO_2的构型
        6.4.2 钙铈复合材料吸附CO_2的电子特性
    6.5 钙铈复合材料的吸附H_2O分析
        6.5.1 钙铈复合材料吸附H_2O的构型
        6.5.2 钙铈复合材料吸附H_2O的电子特性
    6.6 预先吸附H_2O钙铈复合材料的CO_2吸附分析
        6.6.1 预先吸附H_2O钙铈复合材料吸附CO_2的构型
        6.6.2 预先吸附H_2O的钙铈复合材料吸附CO_2的电子特性
    6.7 钙铈复合材料的H_2O与CO_2同时吸附分析
    6.8 本章小结
7 在生物质气化制氢时钙铈复合材料强化水气变换的DFT研究
    7.1 引言
    7.2 计算方法
    7.3 CaO表面WGS反应中单一吸附质的吸附分析
        7.3.1 CaO表面WGS反应中单一吸附质的吸附构型
        7.3.2 CaO表面WGS反应中单一吸附质吸附的电子特性
    7.4 CaO表面WGS反应路径及活化能分析
        7.4.1 CaO表面WGS反应中吸附质的共吸附分析
        7.4.2 CaO表面WGS反应的还原路径分析
        7.4.3 CaO表面WGS反应的羧基路径分析
        7.4.4 CaO表面WGS反应的羧基-羟基路径分析
        7.4.5 CaO表面WGS反应的双羟基路径分析
        7.4.6 CaO表面WGS反应路径的计算方法对比
    7.5 钙铈复合材料表面WGS反应活化能分析
        7.5.1 钙铈复合材料表面WGS反应还原(a)路径吸附质的吸附分析
        7.5.2 钙铈复合材料表面WGS反应还原(a)路径吸附质的共吸附分析
        7.5.3 钙铈复合材料表面WGS反应还原(a)路径的活化能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建议
    8.1 全文总结
    8.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ENGLISH DISSERTATION
    Paper Ⅰ:CeO_2-modified CaO/Ca_(12)Al_(14)O_(33) bi-functional material for CO_2 capture and H_2 production in sorption-enhanced steam gasification of biomass
    Paper Ⅱ: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absorption-enhanced steam gasification of Enteromorpha prolifera and its char using Ce-doped CaO material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钠基CO2固体吸附剂制备改性及成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影响
        1.1.2 温室气体排放的应对政策与措施
    1.2 CO_2 捕集与封存技术介绍
        1.2.1 燃烧前脱碳技术
        1.2.2 燃烧中CO_2 捕集技术
        1.2.3 燃烧后CO_2 捕集技术
    1.3 碱金属基固体吸附剂捕集CO_2 技术研究现状
        1.3.1 钾基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1.3.2 钠基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1.4 催化剂、吸附剂成型技术介绍
        1.4.1 成型方式
        1.4.2 成型助剂
    1.5 本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1.5.1 钠基吸附剂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5.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装置、方法与误差分析
    2.1 实验样品制备
        2.1.1 负载型钠基吸附剂粉体制备
        2.1.2 MgO掺杂钠基吸附剂制备
        2.1.3 钠基吸附剂成型制备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2.2.1 小型固定床脱碳系统
        2.2.2 CO_2 吸附量计算方法
        2.2.3 挤出-滚圆装置
    2.3 表征手段
        2.3.1 氮吸附仪
        2.3.2 X射线衍射仪
        2.3.3 X射线荧光光谱仪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2.3.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2.3.5 热重-傅利叶红外联用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联用技术
        2.3.6 精密压力试验机和脆碎度测试仪
    2.4 误差分析
        2.4.1 误差来源及计算方法
        2.4.2 各实验系统误差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粉体负载型钠基吸附剂制备研究
    3.1 焙烧温度对钠基吸附剂的影响
        3.1.1 不同焙烧温度下吸附剂的CO_2 吸附性能
        3.1.2 不同焙烧温度下吸附剂微观结构
        3.1.3 吸附剂焙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3.2 浸渍方式对钠基吸附剂的影响
        3.2.1 常规浸渍VS超声浸渍
        3.2.2 等体积浸渍VS过量浸渍
    3.3 碳酸化反应温度对钠基吸附剂CO_2 吸附性能的影响
    3.4 Na_2CO_3 负载量对钠基吸附剂CO_2 吸附性能和表观结构的影响
        3.4.1 不同负载量吸附剂的CO_2 吸附性能
        3.4.2 不同负载量吸附剂孔隙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gO掺杂对钠基吸附剂影响机理研究
    4.1 不同MgO掺杂量吸附剂的脱碳特性
        4.1.1 MgO掺杂吸附剂的制备
        4.1.2 MgO掺杂吸附剂的CO_2 吸附性能
    4.2 不同MgO掺杂量吸附剂的微观结构
        4.2.1 吸附剂的孔隙结构
        4.2.2 吸附剂的表观形貌
    4.3 MgO掺杂吸附剂碳酸化反应前后的物相变化
        4.3.1 XRD分析
        4.3.2 TG-FTIR分析
    4.4 MgO掺杂吸附剂改性机理解释
    4.5 CO_2 吸附动力学研究
        4.5.1 吸附动力学模型介绍
        4.5.2 吸附剂CO_2 吸附动力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钠基吸附剂成型制备工艺探索
    5.1 成型钠基吸附剂的制备
        5.1.1 挤压工艺参数分析
        5.1.2 滚圆工艺参数分析
    5.2 挤压滚圆成型对钠基吸附剂的影响
        5.2.1 孔隙结构
        5.2.2 机械性能
        5.2.3 CO_2 吸附性能
    5.3 焙烧温度对成型吸附剂的影响
        5.3.1 焙烧温度对成型吸附剂CO_2 吸附性能与机械性能的影响
        5.3.2 成型吸附剂颗粒焙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5.3.3 成型吸附剂颗粒焙烧过程中的孔隙结构变化与晶粒堆积状态
        5.3.4 焙烧温度对成型吸附剂性能影响机制分析
    5.4 焙烧时间对成型吸附剂的影响
    5.5 扩孔粘结剂含量对成型吸附剂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与发表的论文

(3)利用建筑废弃物粉料制备人造骨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建筑废弃物的危害
        1.1.2 建筑废弃物处理现状
        1.1.3 建筑废弃物粉料及利用现状
    1.2 人造骨料的研究背景
        1.2.1 人造骨料的概况
        1.2.2 人造骨料的成型工艺
        1.2.3 人造骨料的硬化工艺
    1.3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选题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方法和原材料
    2.1 试验方案
        2.1.1 探究建筑废弃粉料制备人造骨料
        2.1.2 探究人造骨料混凝土的性能
    2.2 试验原材料
        2.2.1 建筑废弃物粉料
        2.2.2 水泥
        2.2.3 矿渣粉
        2.2.4 氢氧化钙
        2.2.5 骨料
    2.3 试验方法
        2.3.1 原材料测试方法
        2.3.2 人造骨料性能测试方法
        2.3.3 混凝土性能的测试方法
第3章 制备建筑废弃物粉料人造骨料的试验研究
    3.1 试验设计
    3.2 人造骨料成型工艺试验研究
        3.2.1 转盘直径、圈高以及喷水方式
        3.2.2 转盘的倾斜角度和旋转速度
    3.3 人造骨料配合比试验研究
        3.3.1 喷水量
        3.3.2 建筑废弃粉料的粒径对骨料性能的影响
        3.3.3 水泥掺量
        3.3.4 矿渣掺量
        3.3.5 Ca(OH)_2 掺量
        3.3.6 水泥、矿渣、氢氧化钙的复掺
    3.4 人造骨料养护方式试验研究
        3.4.1 天然空气养护
        3.4.2 CO_2 养护
        3.4.3 同步碳化造粒
    3.5 人造骨料微观形貌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废弃物粉料人造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4.1 试验设计
    4.2 混凝土试验原材料及其性能
        4.2.1 水泥
        4.2.2 粗骨料
        4.2.3 细骨料
        4.2.4 水
    4.3 试样配比、制备与养护
        4.3.1 混凝土试件的配比
        4.3.2 混凝土试件的制备
        4.3.3 混凝土试件的养护
    4.4 混凝土试件力学性能测试
        4.4.1 混凝土试件抗压试验
        4.4.2 混凝土试件抗折试验
    4.5 混凝土试件干缩试验
    4.6 混凝土试件界面过渡区研究
        4.6.1 试件制备
        4.6.2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微观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负载益生元和活性物质的静电纺结肠靶向运输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的缩略语注释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活性物质
        1.1.1 生物活性物质的简介及应用
        1.1.2 生物活性物质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2 结肠靶向运输体系
        1.2.1 结肠的生理特征
        1.2.2 结肠靶向运输体系负载功能活性物质的意义
        1.2.3 结肠靶向运输体系的原理与类型
        1.2.4 纳米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口服结肠靶向运输体系中的应用
    1.3 静电纺丝技术
        1.3.1 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及类型
        1.3.2 静电纺丝技术在包埋生物活性物质中的研究现状
        1.3.3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作为靶向运输体系的优势
        1.3.4 利用静电纺丝构建多糖基结肠靶向运输体系所需解决的问题
    1.4 本论文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负载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2.2.2 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子包封率的测定
        2.2.3 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子的稳定性研究
        2.2.4 负载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2.2.5 负载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纤维膜的结构表征
        2.2.6 纤维膜中牛血清白蛋白的结构研究
        2.2.7 纤维膜中牛血清白蛋白的释放性能研究
        2.2.8 纤维膜在模拟消化液中表面形貌的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子的制备
        2.3.2 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的结构表征
        2.3.3 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的稳定性分析
        2.3.4 纺丝溶液组成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2.3.5 纺丝工艺参数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2.3.6 负载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纤维膜的结构表征
        2.3.7 纤维膜中牛血清白蛋白的结构研究
        2.3.8 纤维膜中牛血清白蛋白的释放性能及机制研究
        2.3.9 纤维膜在模拟消化液中的表面形貌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负载益生元和藻蓝蛋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壳聚糖/藻蓝蛋白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3.2.2 负载益生元和藻蓝蛋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3.2.3 负载益生元和藻蓝蛋白纳米纤维膜的结构表征
        3.2.4 负载益生元和藻蓝蛋白纳米纤维膜的体外益生作用研究
        3.2.5 纤维膜中藻蓝蛋白的释放性能研究
        3.2.6 负载益生元和藻蓝蛋白纳米纤维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3.2.7 负载益生元和藻蓝蛋白纳米纤维膜的抗癌活性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壳聚糖/藻蓝蛋白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3.2 益生元的筛选
        3.3.3 负载益生元和藻蓝蛋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3.3.4 负载益生元和藻蓝蛋白纳米纤维膜的结构表征
        3.3.5 负载益生元和藻蓝蛋白纳米纤维膜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研究
        3.3.6 纤维膜中藻蓝蛋白的释放性能及机制研究
        3.3.7 负载益生元和藻蓝蛋白纳米纤维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3.3.8 负载益生元和藻蓝蛋白纳米纤维膜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3.3.9 负载益生元和藻蓝蛋白纳米纤维膜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负载益生元和槲皮素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壳聚糖/槲皮素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4.2.2 负载益生元和槲皮素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4.2.3 负载益生元和槲皮素纳米纤维膜的结构表征
        4.2.4 负载益生元和槲皮素纳米纤维膜的体外益生作用研究
        4.2.5 纤维膜中槲皮素的释放性能研究
        4.2.6 负载益生元和槲皮素纳米纤维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4.2.7 负载益生元和槲皮素纳米纤维膜的抗癌活性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壳聚糖/槲皮素纳米粒子的制备
        4.3.2 壳聚糖/槲皮素纳米粒子的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
        4.3.3 负载益生元和槲皮素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4.3.4 负载益生元和槲皮素纳米纤维膜的结构表征
        4.3.5 负载益生元和槲皮素纳米纤维膜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研究
        4.3.6 纤维膜中槲皮素的释放性能及机制研究
        4.3.7 负载益生元和槲皮素纳米纤维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4.3.8 负载益生元和槲皮素纳米纤维膜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4.3.9 负载益生元和槲皮素纳米纤维膜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纤维膜中益生元和活性物质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仪器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细胞周期研究
        5.2.2 细胞凋亡研究
        5.2.3 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有关蛋白的表达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纤维膜中益生元和藻蓝蛋白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5.3.2 纤维膜中益生元和槲皮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5.3.3 纤维膜中益生元和藻蓝蛋白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5.3.4 纤维膜中益生元和槲皮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5.3.5 纤维膜中益生元和活性物质对细胞周期的阻滞机制研究
        5.3.6 纤维膜中益生元和活性物质对细胞凋亡的诱导机制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5)偏心转子挤出机流场和混合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挤出机的研究进展
        1.1.1 传统的螺杆式挤出机
        1.1.2 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
    1.2 偏心转子挤出机的研究现状
    1.3 挤出机混合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流场和混合性能的数值模拟基础
    2.1 偏心转子挤出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1.1 偏心转子挤出机的基本结构
        2.1.2 偏心转子挤出机的工作原理
        2.1.3 偏心转子的运动学分析
    2.2 混合模拟的理论基础
        2.2.1 混合的分类
        2.2.2 混合效率
        2.2.3 混合指数
        2.2.4 停留时间
    2.3 数值模拟软件与相关技术介绍
        2.3.1 POLYFLOW软件介绍
        2.3.2 网格叠加技术
        2.3.3 用户自定义函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流场和混合性能的数值模型建立
    3.1 几何模型
    3.2 流场和混合性能数学模型的建立
        3.2.1 控制方程的选择
        3.2.2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3.2.3 边界条件的设定
        3.2.4 材料参数
    3.3 流场和混合任务的求解过程
        3.3.1 流场的求解
        3.3.2 模型长度对流场的影响
        3.3.3 网格无关性检验
        3.3.4 混合任务的求解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熔体输送段流场和混合性能的数值模拟
    4.1 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4.2 工艺条件与结构参数对泄漏的影响
        4.2.1 转子转速对泄漏的影响
        4.2.2 转子半径对泄漏的影响
        4.2.3 偏心距对泄漏的影响
        4.2.4 转子螺距对泄漏的影响
        4.2.5 间隙对泄漏的影响
    4.3 粒子的运动轨迹
    4.4 混合特性参数的统计分析
        4.4.1 最大剪切速率
        4.4.2 最大拉伸速率
        4.4.3 最大时均混合效率
        4.4.4 最大混合指数
        4.4.5 停留时间分布
        4.4.6 相邻粒子间距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艺条件与结构参数对混合性能的影响
    5.1 转子转速对混合性能的影响
        5.1.1 转速对粒子经历的最大剪切速率的影响
        5.1.2 转速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拉伸速率的影响
        5.1.3 转速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时均混合效率的影响
        5.1.4 转速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混合指数的影响
        5.1.5 转速对粒子停留时间的影响
    5.2 转子半径对混合性能的影响
        5.2.1 半径对粒子经历的最大剪切速率的影响
        5.2.2 半径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拉伸速率的影响
        5.2.3 半径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时均混合效率的影响
        5.2.4 半径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混合指数的影响
        5.2.5 半径对粒子停留时间的影响
    5.3 偏心距对混合性能的影响
        5.3.1 偏心距对粒子经历的最大剪切速率的影响
        5.3.2 偏心距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拉伸速率的影响
        5.3.3 偏心距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时均混合效率的影响
        5.3.4 偏心距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混合指数的影响
        5.3.5 偏心距对粒子停留时间的影响
    5.4 转子螺距对混合性能的影响
        5.4.1 螺距对粒子经历的最大剪切速率的影响
        5.4.2 螺距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拉伸速率的影响
        5.4.3 螺距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时均混合效率的影响
        5.4.4 螺距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混合指数的影响
        5.4.5 螺距对粒子停留时间的影响
    5.5 间隙对混合性能的影响
        5.5.1 间隙对粒子经历的最大剪切速率的影响
        5.5.2 间隙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拉伸速率的影响
        5.5.3 间隙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时均混合效率的影响
        5.5.4 间隙对粒子经历的最大混合指数的影响
        5.5.5 间隙对粒子停留时间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偏心转子挤出机混合性能的实验验证
    6.1 实验方案
    6.2 实验步骤
    6.3 实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碳纳米管/炭复合微球的挤出滚圆法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碳纳米管
        1.2.1 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
        1.2.2 碳纳米管的吸附性能
        1.2.3 碳纳米管/炭复合微球的制备
    1.3 挤出滚圆法
        1.3.1 挤出滚圆法原理简介
        1.3.2 挤出滚圆法的工艺研究
        1.3.3 挤出滚圆法的理论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问题提出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与检测
    2.1 试剂与设备
        2.1.1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碳纳米管/炭复合微球的制备
        2.2.1 挤出滚圆法制备碳纳米管/炭复合微球
        2.2.2 冻铸法调控复合微球孔结构
        2.2.3 碳酸钾活化法调控复合微球孔结构
    2.3 碳纳米管/炭复合微球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2.3.1 复合微球的形貌观察
        2.3.2 复合微球的孔结构表征
        2.3.3 复合微球的力学性能测试
        2.3.4 其他检测
    2.4 吸附性能测试
        2.4.1 吸附标准曲线标定
        2.4.2 吸附测试过程
    2.5 人参皂苷提纯实验
        2.5.1 人参皂苷标准曲线标定
        2.5.2 人参皂苷吸附实验
        2.5.3 人参皂苷洗脱实验
第3章 挤出滚圆法制备碳纳米管/炭复合微球
    3.1 挤出滚圆软材制备
        3.1.1 挤出滚圆辅料的选择
        3.1.2 辅料添加量对成球的影响
        3.1.3 水添加量对成球的影响
    3.2 挤出滚圆参数选择
        3.2.1 滚圆转速对成球的影响
        3.2.2 滚圆过程中的运动和受力分析
    3.3 挤出滚圆制备的复合微球的表征
        3.3.1 形貌观察
        3.3.2 组成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碳纳米管/炭复合微球孔结构调控
    4.1 冻铸法调控孔结构
        4.1.1 冻铸法工艺及原理
        4.1.2 冻铸溶剂的影响
        4.1.3 冻铸温度的影响
        4.1.4 孔结构变化和吸附性能
    4.2 K_2CO_3 活化法调控孔结构
        4.2.1 K_2CO_3 活化原理
        4.2.2 K_2CO_3 混料比的影响
        4.2.3 活化温度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碳纳米管/炭复合微球吸附性能研究
    5.1 复合微球的吸附等温线
    5.2 复合微球的吸附速率
    5.3 吸附机理分析
    5.4 碳纳米管/炭复合微球在人参皂苷提纯中的应用
        5.4.1 人参皂苷吸附实验
        5.4.2 人参皂苷的洗脱和提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离心—包衣法制备聚合物/阻锈剂微胶囊及其阻锈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滨海环境钢筋的腐蚀
        1.2.1 混凝土中钢筋的钝化与活化
        1.2.2 钢筋腐蚀产生的原因
    1.3 钢筋锈蚀对滨海建筑的危害
    1.4 几种常用的钢筋阻锈方法
    1.5 钢筋阻锈剂的研究进展
        1.5.1 阻锈剂研究发展概况
        1.5.2 阻锈剂的阻锈机理
    1.6 微胶囊概述
        1.6.1 微胶囊技术概念
        1.6.2 微胶囊制备技术
        1.6.3 离心-包衣法制备微胶囊
        1.6.4 微胶囊阻锈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1.7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1.7.1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7.2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制备方案
        2.2.1 微胶囊的制备
        2.2.2 钢筋样条和模拟溶液的制备
        2.2.3 钢筋混凝土试块的制备
    2.3 测试方法与表征
        2.3.1 微胶囊性能表征
        2.3.2 微胶囊释放速率测试
        2.3.3 微胶囊阻锈性能测试
        2.3.4 混凝土性能测试
第3章 微胶囊制备及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工艺参数对微丸粒径的影响
        3.2.2 离心制粒工艺条件的优化选择
        3.2.3 微胶囊表面形貌分析
        3.2.4 微胶囊热稳定性分析
        3.2.5 微胶囊力学性能测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亚硝酸钙微胶囊的阻锈性能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微胶囊释放速率测试
        4.2.2 微胶囊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溶液中的阻锈性能测试
        4.2.3 钢筋断面腐蚀情况
        4.2.4 微胶囊/混凝土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单氟磷酸钠微胶囊的阻锈性能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微胶囊释放速率测试
        5.2.2 微胶囊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溶液中的阻锈性能测试
        5.2.3 钢筋断面腐蚀情况
        5.2.4 微胶囊/混凝土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氢氧化物微胶囊的阻锈性能
    6.1 引言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微胶囊释放速率测试
        6.2.2 微胶囊对模拟混凝土孔隙溶液pH值的影响
        6.2.3 微胶囊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溶液中的阻锈性能测试
        6.2.4 钢筋断面腐蚀情况
        6.2.5 微胶囊/混凝土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实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磷酸钙骨水泥的多孔微球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骨组织与骨修复
        1.2.1 骨组织
        1.2.2 骨修复
    1.3 骨修复材料
    1.4 多孔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
        1.4.1 多孔羟基磷灰石
        1.4.2 多孔磷酸三钙
        1.4.3 多孔生物活性玻璃
        1.4.4 多孔磷酸钙骨水泥
        1.4.5 多孔无机-有机复合骨修复材料
    1.5 颗粒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5.1 高分子微球
        1.5.2 无机微球
        1.5.3 复合微球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液滴冷凝法制备磷酸钙微球及其结构与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液滴冷凝法制备磷酸钙微球
        2.2.3 复合槐豆胶或黄原胶的磷酸钙微球的制备
        2.2.4 结构与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球的物相分析
        2.3.2 微球的显微结构
        2.3.3 微球孔隙率和孔径结构
        2.3.4 微球力学性能
        2.3.5 微球流动性
        2.3.6 微球抗崩解性
        2.3.8 微球影响微球粒径的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硅酸钙/磷酸钙复合微球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硅酸钙的制备
        3.2.2 硅酸钙/磷酸钙复合微球的制备
        3.2.3 载药微球的制备
        3.2.4 结构和性能表征
        3.2.5 样品的细胞学评价
        3.2.6 兔子股骨缺损修复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硅酸钙含量对微球物相的影响
        3.3.2 硅酸钙对微球微观形貌的影响
        3.3.3 硅酸钙对微球孔隙率的影响
        3.3.4 硅酸钙对微球强度的影响
        3.3.5 硅酸钙含量对微球体外降解的影响
        3.3.6 硅酸钙增强磷酸钙微球的机理分析
        3.3.7 硅酸钙对微球抗崩解性的影响
        3.3.8 硅酸钙含量对微球释药的影响
        3.3.9 生物相容性
        3.3.10 微球的体内成骨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挤出-滚圆法制备磷酸钙微球及其结构与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挤出-滚圆法制备磷酸钙微球
        4.2.3 微球的表面改性
        4.2.4 结构与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球的物相分析
        4.3.2 微球的显微结构
        4.3.3 微球的力学性能和流动性
        4.3.4 微球的抗崩解性
        4.3.5 微球的表面改性
        4.3.6 微球的孔隙结构和孔隙率
        4.3.7 微球的生物相容性
        4.3.8 微球的体外降解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磷酸钙骨水泥固化体的表面改性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磷酸钙骨水泥固化体的表面改性
        5.2.2 结构与性能表征
        5.2.3 样品的细胞学评价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表面改性的磷酸钙骨水泥固化体的物相分析
        5.3.2 表面改性的磷酸钙骨水泥固化体的显微结构
        5.3.3 表面改性的磷酸钙骨水泥固化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5.3.4 样品在 PBS 中的离子释放和 pH 值
        5.3.5 MC3T3-E1 在骨水泥固化体表面的粘附
        5.3.6 MC3T3-E1 在骨水泥固化体表面的活性评价
        5.3.7 片状形貌形成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连通多孔磷酸钙微球支架的结构与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磷酸钙微球支架的制备
        6.2.3 结构与性能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微球支架的微观形貌
        6.3.2 孔隙结构和孔隙率
        6.3.3 微球支架的力学强度
    6.4 磷酸钙微球支架的堆积模型及孔径分析
        6.4.1 规则填充和随机不规则填充
        6.4.2 过程法模拟等径微球堆积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淀粉基水分散体薄膜包衣材料及其释放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
        1.1.1 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的原理和特点
        1.1.2 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的类型及制剂技术
        1.1.3 口服缓控释微丸给药系统的建立
    1.2 聚合物水性包衣技术
        1.2.1 薄膜包衣技术概述
        1.2.2 聚合物水性包衣技术
        1.2.3 聚合物包衣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淀粉基载体材料在给药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
        1.3.1 淀粉的结构特征
        1.3.2 淀粉的改性与控缓释性能的关系
        1.3.3 淀粉基缓控释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温高压-酶解协同改性淀粉及其改性理论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主要实验材料
        2.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高温高压-酶协同改性淀粉
        2.2.2 改性淀粉聚合度的测定
        2.2.3 改性淀粉偏光显微分析
        2.2.4 改性淀粉X-射线衍射分析
        2.2.5 改性淀粉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
        2.2.6 改性淀粉红外光谱分析
        2.2.7 改性淀粉颗粒形貌分析
        2.2.8 改性淀粉热学性能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各种因素对改性淀粉聚合度的影响
        2.3.2 改性淀粉的结晶性能分析
        2.3.3 改性淀粉的颗粒形貌
        2.3.4 改性淀粉的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
        2.3.5 改性淀粉的红外光谱分析
        2.3.6 改性淀粉的热学性质
        2.3.7 改性淀粉的分子量及其构象
    2.4 本章 小结
第三章 淀粉基水分散体薄膜包衣液体系的建立与游离膜性质的考察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1.1 主要实验材料
        3.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淀粉基水分散体的制备
        3.2.2 淀粉基水分散体性质的测定
        3.2.3 淀粉基水分散体游离膜的制备
        3.2.4 淀粉基水分散体游离膜性质的考察
        3.2.5 淀粉薄膜在模拟人体消化道中形貌的变化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淀粉基水分散体的流变性能
        3.3.2 淀粉基水分散体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3.3.3 淀粉基水分散体稳定性分析
        3.3.4 增塑剂对淀粉成膜性能的影响
        3.3.5 游离膜在模拟人工消化道体液中的消化性能测试
        3.3.6 淀粉游离膜透湿性能考察
        3.3.7 淀粉薄膜在模拟人体消化道中形貌的变化
    3.4 本章 小结
第四章 淀粉基水分散体薄膜包衣缓控释微丸给药系统的构建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主要实验材料
        4.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载药丸芯的制备
        4.2.2 淀粉基水分散体包衣液的制备
        4.2.3 微丸的薄膜包衣
        4.2.4 5-氨基水杨酸测定方法的建立
        4.2.5 胰岛素测定方法的建立
        4.2.6 薄膜包衣微丸载药量的评价
        4.2.7 薄膜包衣微丸体外模拟释放
        4.2.8 薄膜包衣微丸释药过程表面形貌的变化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淀粉基水分散体薄膜包衣缓控释微丸给药系统的构建
        4.3.2 薄膜包衣微丸载药量评价
        4.3.3 不同因素对淀粉基水分散体薄膜包衣微丸释药性能的影响
        4.3.4 释药过程中改性淀粉薄膜包衣微丸表面形貌的变化
        4.3.5 改性淀粉薄膜包衣微丸给药系统的释药机制
        4.3.6 改性淀粉薄膜包衣微丸给药系统的释药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4 本章 小结
第五章 淀粉薄膜包衣缓控释胰岛素微丸在动物体内的释放行为与药效学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5.1.1 主要实验材料和动物
        5.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5.2.2 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评价
        5.2.3 缓控释胰岛素微丸口服给药的药效学研究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评价
        5.3.2 药效学试验
        5.3.3 缓控释微丸制剂所释放的胰岛素在大鼠体内消化道上皮组织的分布
    5.4 本章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铵离子交换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污水中氨氮的来源及危害
    1.2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现状
        1.2.1 生物脱氮技术
        1.2.2 物化处理技术
        1.2.2.1 吹脱(汽提)法
        1.2.2.2 膜吸收技术
        1.2.2.3 催化湿式氧化法
        1.2.2.4 化学沉淀法
        1.2.2.5 折点氯化法
        1.2.2.6 离子交换法
        1.2.3 其他脱除氨氮技术
        1.2.3.1 液膜法
        1.2.3.2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1.2.4 氨氮去除技术研究现状
    1.3 铵离子的分析测试方法
        1.3.1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1.3.2 水杨酸-次氯酸钠比色法
        1.3.3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1.3.4 甲醛法
        1.3.5 蒸馏法
    1.4 高岭土概述
        1.4.1 高岭土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1.4.2 高岭土的分布
        1.4.3 高岭土的物化性质及应用
    1.5 高岭土改性方法
        1.5.1 表面改性
        1.5.1.1 化学包覆改性法
        1.5.1.2 煅烧改性
        1.5.1.3 偶联剂处理法
        1.5.1.4 表面吸附法
        1.5.2 酸碱改性
        1.5.3 插层改性
    1.6 造粒技术及研究现状
        1.6.1 造粒工艺研究
        1.6.1.1 雾化造粒
        1.6.1.2 搅拌法造粒
        1.6.1.3 压缩造粒
        1.6.1.4 挤出造粒
        1.6.1.5 滚动造粒
        1.6.1.6 喷浆造粒
        1.6.2 造孔剂的应用及扩孔方法
        1.6.2.1 造孔剂添加工艺
        1.6.2.2 发泡法
        1.6.2.3 溶胶-凝胶法
        1.6.2.4 离子交换法
    1.7 课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7.1 课题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 铵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CEC)
    2.3 铵离子去除率的计算
    2.4 表征分析方法
        2.4.1 扫描电镜分析(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2.4.2 固体核磁共振分析(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2.4.3 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XRD)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2.4.5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
        2.4.6 比表面积的测定
        2.4.7 机械强度的测定
第三章 铵离子交换材料的制备
    3.1 引言
    3.2 高岭土改性实验
        3.2.1 碱改性及其影响因素
        3.2.1.1 改性剂的选择
        3.2.1.2 改性正交实验设计
        3.2.1.3 改性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2.1.4 改性剂浓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2.2 煅烧改性及其影响因素
        3.2.2.1 煅烧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2.2.2 保温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3 不同改性方法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铵离子交换材料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颗粒成型工艺
    4.3 造孔工艺研究
        4.3.1 颗粒比表面积最优条件研究
    4.4 颗粒强度最优条件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铵离子交换材料脱铵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离子交换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5.2.1 溶液pH值对材料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
        5.2.2 初始氨氮浓度对材料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
        5.2.3 材料投加量对NH_4~+去除率的影响
    5.3 离子交换热力学特性研究
        5.3.1 离子交换平衡
        5.3.2 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
        5.3.3 铵离子交换材料Na~+—NH_4~+离子交换等温线的研究
        5.3.4 Killend图
        5.3.5 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5.4 等温吸附模型的建立
        5.4.1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
        5.4.2 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5.4.3 D-R吸附等温式
        5.4.4 吸附等温式的拟合
    5.5 离子交换动力学过程研究
        5.5.1 不同初始浓度下材料动力学曲线
        5.5.2 不同温度的材料动力学曲线
        5.5.3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5.4 改性高岭土对NH_4~+交换控制步骤的研究
    5.6 铵离子交换材料再生性能研究
        5.6.1 再生剂的选择
        5.6.2 再生剂浓度对再生率的影响
        5.6.3 再生次数对再生率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表征分析与机理研究
    6.1 环境扫描电镜结果与分析
        6.1.1 高岭土原土与铵离子交换材料SEM图比较
        6.1.2 不同改性方法所制备材料的SEM图比较
    6.2 能谱分析
    6.3 固体核磁共振分析
    6.4 红外光谱分析
    6.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6.6 机理研究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适合挤出-滚圆法造粒的物料流变力学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钙铈基复合材料吸收CO2强化生物质水蒸气气化制氢研究[D]. 闫宪尧. 山东大学, 2021
  • [2]钠基CO2固体吸附剂制备改性及成型研究[D]. 许志康. 东南大学, 2019(06)
  • [3]利用建筑废弃物粉料制备人造骨料[D]. 施敏蛟. 湖南大学, 2019(06)
  • [4]负载益生元和活性物质的静电纺结肠靶向运输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 温棚.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5]偏心转子挤出机流场和混合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D]. 范德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碳纳米管/炭复合微球的挤出滚圆法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D]. 拜俊飞. 清华大学, 2018(04)
  • [7]离心—包衣法制备聚合物/阻锈剂微胶囊及其阻锈性能的研究[D]. 詹嘉. 深圳大学, 2017(07)
  • [8]基于磷酸钙骨水泥的多孔微球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D]. 李继彦.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9]淀粉基水分散体薄膜包衣材料及其释放行为的研究[D]. 王雪毓.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10]铵离子交换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 刘琼琼. 天津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适用于挤压滚圆造粒材料的流变学和力学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