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苯胺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小林[1](2021)在《南京市某脱硫脱硝装置生产基地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南京市某脱硫脱硝装置生产基地的现场调查,了解其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发现现场防护措施不到位的地方,并提出整改意见。方法 2019年7月1日—8月2日期间,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实验室理化检测及接害岗位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开展调查。结果南京市某脱硫脱硝装置基地生产期间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其他粉尘、玻璃钢粉尘、聚丙烯粉尘、电焊烟尘、苯乙烯、二甲基苯胺、二甲苯、过氧化甲乙酮及氮氧化物等化学有害因素,电焊弧光和噪声等物理因素。其中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2.9 mg/m3、氮氧化物≤1.3 mg/m3、苯乙烯≤42.7 mg/m3、二甲苯≤36.3 mg/m3、噪声的8 h等效声级≤84.1 dB(A)、电焊弧光≤0.145μW/cm2,均符合接触限值的要求。但2号厂房内的玻璃钢粉尘为2.5 mg/m3、苯乙烯为42.7 mg/m3、二甲苯为36.3 mg/m3,已接近限值,打磨、切割等岗位的噪声也较高。其余各项防护设施和管理制度基本符合标准规范。结论南京市某脱硫脱硝装置生产基地各项措施基本到位,管理人员专业负责,职业卫生现况较好,在接纳所提意见并认真整改的前提下,其发生职业病的可能性不大。
徐惠惠,于小平,黄艳[2](2020)在《联苯胺致职业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恐惧疾病现状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联苯胺致职业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恐惧疾病的现状。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的苯胺致职业性膀胱癌患者85例,选择同期进行健康检查健康人群85例,利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同时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对患者的恐惧疾病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生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影响、个人信仰及独立能力等生存质量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年龄<60岁,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联苯胺接触时间<15年,膀胱癌分期为III期,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社会、家庭支持高的患者生存质量较高(P<0.01);观察组患者生理健康、社会维度等恐惧疾病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患者年龄<60岁,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肿瘤病灶发生转移,肿瘤出现复发,肿瘤TNM为III期IV期,有社会支持患者恐惧疾病评分高,恐惧疾病程度高(P<0.01)。结论通过对联苯胺致职业性膀胱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恐惧疾病现状的调查,可以为医护人员及家属尽早发现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点,及时给予患者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周昊[3](2021)在《职业性苯暴露矩阵建立及生物效应因子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苯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和生产原料,已广泛应用在各行业中。职业性苯暴露的危害主要是长时间低剂量暴露引发的慢性中毒和短时间高剂量暴露引发的急性中毒。常通过呼吸道吸入及接触皮肤吸收进入生物体内引起损害。多年来,我国一直以监测空气中苯浓度作为评价苯暴露量。苯职业暴露矩阵可对缺乏职业监测数据的苯暴露水平进行评估,可分析不同职业及工种间的苯暴露水平的差异,也可分析苯暴露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于生物个体的苯职业暴露史,利用苯职业暴露矩阵可对生物个体的瞬时暴露水平及累积暴露量进行估值,进而评估个体暴露量。本研究旨在构建我国不同行业的苯职业暴露矩阵并开发相应的计算机查验系统。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暴露风险水平的评估及职业危害的监控等提供数据支撑。职业性苯暴露可引起造血系统为主的多种疾病,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利用公开数据库中不同职业性苯暴露水平的工人的外周血中的lnc RNAs和m RNAs表达谱进行鉴定和分析,从分子水平上筛选可能在苯暴露致白血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认识苯及苯的代谢物引起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以期寻找职业性苯暴露的早期监测和预警的潜在靶点。肿瘤细胞通过抑制细胞分泌增殖因子使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失调。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类型的差别和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互作的不同使微环境中癌症的免疫反应存在差异,这种变化对肿瘤患者预后影响较大。本研究应用RNA-seq数据集的遗传和临床特征,利用ESTIMATE和CIBERSORT描述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互相作用,评估免疫细胞群与预后结果之间的关系,建立最佳的DLBCL患者的个性化风险预测预后模型,为阐明职业性苯暴露致白血病的发病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苯职业暴露矩阵,筛选可能在苯暴露致病过程中关键基因,建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个性化风险预后预测模型三个阶段研究,阐述职业性苯暴露风险、致病机制和个性化预后预测。第一部分研究通过收集1949年至2018年间涵盖66个职业和91个工种的共计5807条苯职业暴露环境监测数据,采用五折交叉验证方法分别对不同类型数据(短时间暴露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进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工作,其中暴露的时间趋势为固定效应变量,而暴露的工种和厂区则作为随机效应变量。通过不断优化模型参数,确定最优模型结构,并利用相关系数和Bland-Altman图对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最后,利用全部数据集拟合最终模型并构建特定时间-职业和工种的苯职业暴露矩阵。第二部分研究收集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苯职业暴露数据集(GSE5073718),该数据集包括4例慢性苯中毒患者、3名苯作业工人(苯暴露组)和3名未接触苯的健康对照者。获取数据集中lnc RNA和m RNA表达谱,采用R软件limma软件包筛选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基因集富集(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识别出显着富集在生物过程(process progression,BP)和KEGG通路的基因集,利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通过检索相互作用基因的搜索工具STRING 10.5在线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第三部分研究收集TCGA网站中229名DLBCL患者全转录组测序的数据。使用ESTIMATE和CIBERSORT算法估计22种浸润免疫细胞的数量。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惩罚性回归分析和列线图模型来构建和评估预后免疫评分PIS模型,以进行整体生存预测。通过GSEA生成了免疫基因预后评分IGPS,并在独立的GSE10846数据集中应用Cox回归进行验证分析。结果:1.通过不断优化模型结构,本研究确定出两种模型的最优参数,并基于全部数据集进行最终参数的输出,在苯的短时间暴露浓度模型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模型中,工种和厂区变量的方差之和分别占总方差的94.76%和67.92%。苯的短时间暴露水平在1982年之前呈线性下降趋势,之后又出现缓慢的上升趋势,且多数职业和工种的苯暴露浓度均超过了国家所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10 mg/m3)。对于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而言,其总体变化趋势为2007年之前呈现显着的下降趋势,而后各年间浓度水平趋于平稳,直到2016年各职业的暴露水平又再次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但对暴露行业整体而言,大部分职业和工种的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值仍处于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以下(6 mg/m3)。2.苯中毒组有222个基因上调,苯暴露组有21个基因上调。苯中毒组和苯暴露组中以下基因表现出同向变化趋势:KCNJ15、CXCR1、PI3、LINC02597、CYP4F3、ALPL、KRT237。在苯暴露组表达上调的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也表现出上调趋势,其中KCNJ15、CXCR1、CYP4F3、KRT23最为明显。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于免疫反应、防御反应、和炎症应答生物学过程。蛋白互作的关键蛋白对比分析发现,CXCR1、CCR2、STAT3和PIK3CD为苯暴露致病风险的关键基因。3.Kaplan–Meier曲线分析和对数秩检验发现DLBCL中TME中活化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NK)细胞比例较高的病例表现出明显较短的总存活率(P<0.001),而静息NK细胞更能代表患者的TME理想结果(P=0.001)。活化的和静止的NK细胞是DLBC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后HR为1.72(95%CI[1.20-2.48];P=0.001)和0.53(95%CI[0.37-0.76];P=0.005)。预后不良与DLBCL样本中活化的NK细胞的TME浸润增加和静息NK细胞的TME数目减少有关。应用LASSO法对五种免疫细胞建立了DLBCL患者的个性化风险预后预测模型。五种类型的免疫细胞(活化和静止的NK细胞、Tregs、以及M0和M2巨噬细胞)来建立微环境免疫评分PIS模型,将DLBCL患者分为两个风险组,高PIS组的患者预后明显较差,HR=2.16(95%CI,[1.33-3.50];P=0.002)。并应用8个基因的HR进行加权建立了以IGPS为独立影响因素(HR:2.14,95%CI[1.40-3.28])的预后模型,该模型在验证数据集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免疫评分及其相关结果的差异归因于参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八个特定免疫基因。结论:本研究构建出的职业暴露矩阵可作为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苯暴露评价的暴露浓度数据库,用于职业性苯暴露的风险评估和卫生监管。不同苯暴露水平下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KCNJ15、CXCR1、PI3、LINC02597、CYP4F3、ALPL、KRT237在苯暴露组和苯中毒组均显着上调。而KCNJ15、CXCR1CYP4F3、KRT237基因上调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相关。职业性苯中毒致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改变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应答有关。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互作影响DLBCL患者的临床结局和分子特征,与基于NK细胞、Tregs和巨噬细胞的PIS模型相比,基于免疫相关基因特征的预后模型预测效果最佳。
邹之雄,于静,杨颖,陈丽丽,金硕,王玥[4](2020)在《苯胺生产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某苯胺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煤尘、矽尘、苯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化氢、氨、苯及噪声。除空压机巡检工接触噪声声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他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该企业采取的各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总体有效,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预防和控制。
张玉秀[5](2020)在《焦化废水处理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布特征、传质规律和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一方面是处理工艺中搅拌、曝气等操作和蒸发的作用,有毒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从污水中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活性污泥中吸附并富集了部分有毒有害污染物,如重金属与疏水性多环芳烃化合物,成为二次污染物。由此而言,污水处理厂既是污染治理单位,又是污染产生单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比如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和逸散有待解决,并在健康风险评价和环境污染评价的基础上认识其危害。以往的研究专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没有对工业废水尤其是焦化废水进行研究与讨论,迄今为止,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和规律尚未了解。本论文基于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工艺(A/O/O)中水相、气相中VOCs的分布特征,首次估算了我国焦化废水处理行业的VOCs排放当量和总排放量,评估了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VOCs排放产生的健康风险、环境污染的程度,指出长期在焦化废水处理工程现场的工作人员存在癌症和非癌症风险,明确了在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VOCs在水相、大气环境和活性污泥中的分配行为以及VOCs的去向,讨论了VOCs排放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原位污染控制的对策,减少VOCs的排放。本论文结论如下:(1)通过焦化废水A/O/O工艺处理过程中VOCs在水相和气相的分布特征,估算焦化废水处理行业VOCs的排放量,研究发现:在各处理单元中共检测出17种气态VOCs,主要是苯系物、卤代烃和氯代苯化合物;在逸散的VOCs中,苯的浓度最高,达180.49μg m-3;气态VOCs的浓度范围为28.56-857.86μg m-3,大小顺序为:原水池>厌氧池>脱氨塔>前段好氧池>后段好氧池>外排池,与工艺特征有关;该焦化废水处理厂VOCs的总排放速率为1773.42 g d-1,可估算VOCs的年排放量为0.65 t,排放当量为1.18 g m-3,根据中国每年产生约3.4×108 m3焦化废水量,可估算焦化废水处理行业VOCs的年排放量约为402 t。(2)根据VOCs在气相、水相、污泥相的浓度水平、分配行为和传质过程的研究发现:在各相中苯系物浓度之间以及它们与总苯系物浓度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随着废水的处理,废水中COD、TOC逐渐降低,VOCs水相浓度逐渐降低,VOCs气相浓度也降低;焦化废水中总苯系物的浓度达397.19μg L-1,水相中苯系物浓度随着工艺的处理呈现下降趋势。VOCs的归趋主要包括挥发、污泥吸附、生物降解、随出水外排等4种途径,苯系物进水总质量负荷为594.30 g d-1,出水排放为66.47 g d-1(占11.18%),随外排污泥去除的有123.28 g d-1(占20.74%),挥发、降解共占68.07%,苯系物的总去除率为88.82%。废水处理过程中VOCs排放的影响因素有水相VOCs浓度、曝气量、VOCs的物理化学性质、水温、停留时间等。原位污染控制对策有尽量减少曝气量、对高负荷排量处理单元加盖密封并收集处理、提高处理效率以降低废水中VOCs浓度等,实现VOCs的减排。(3)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性法(MIR)估算臭氧生成潜势(OFP),采用SOAP法估算了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数据表明,废水处理区的平均OFP水平(1136.27±154.11μg m-3)高于WHO提出的100μg m-3的空气质量指南,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的6种化合物是间二甲苯(36.0%)、甲苯(20.8%)、对二甲苯(13.5%)、邻二甲苯(10.6%)、苯乙烯(6.8%)和苯(5.3%)。所排放的气态VOCs中,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贡献最大的6种分别是苯乙烯、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4)评估了焦化废水处理单元中VOCs的排放引起的健康风险。在各个废水处理单元中,与气态VOCs相关的致癌风险在3.0×10-5-7.8×10-4之间,高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公众可接受的健康风险水平(1×10-6);原水池逸散的苯系物引起的非致癌风险最高,苯的非癌风险HR为3.008,超过1,存在确定的非癌症风险。由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可知,长期在焦化废水处理厂工作的员工存在苯的暴露风险,包括癌症风险和非癌风险。
冯书静[6](2020)在《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文中指出温州矾矿指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及周边乡镇的明矾石矿区。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察温州矾矿大岗山、水尾山和鸡笼山三个矿段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材料和口述史资料,展开技术史视角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本论文不仅弥补了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揭示温州矾矿工业遗址、工业考古与技术史的关系,以及工业考古个案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资料,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以及特定时期内矾矿的历史影响;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探讨各遗址的历史年代问题及遗址布局存在的科学内涵,考察温州矾矿“水浸法”炼矾工艺及设施改进;依据历史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复原并绘制焙烧炉炉型结构示意图,展示温州矾矿焙烧及炉型演进情况;比较古今中外炼矾工艺,探讨温州矾矿炼矾工艺技术的独特性;基于本文对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研究,总结关于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观点如下:保存和复原包含在温州矾矿工业遗址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初步确定其历史年代,即温州矾矿明矾业最晚始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庚辰日;清早期为民营生产模式,清中期开始官营,清末出现民营股份制经营模式;民国(1912-1949)期间的经营模式为官督商办;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矾矿于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从私营、公私合营逐渐走向国有企业模式。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明矾产地分布情况,结合温州矾矿历史阶段的明矾外销,探讨温州矾矿明矾业的历史重要性;发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温州矾矿明矾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对温州矾矿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进行全面而详细的阐释。田野调查研究认为,温州矾矿开采最开始采用露天法,清朝时期采用无留柱窿道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其中,溪光采矿遗址和雪花窟遗址均为无留柱窿道法;溪光采矿遗址约为清代中期或更早,雪花窟采矿遗址大约为晚清时期;水尾山深洋矿洞群和鸡笼山南洋矿洞群均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对于采矿业来讲,矿产资源本身的储量、质量及开采技术可行性是其工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需要却是采矿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矾矿炼矾车间选址和布局,按照工业地理学理论建设,反映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之间的互补与联系。对温州矾矿技术发展特征及内涵进行新解释。综合分析发现,温州矾矿600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浸法”炼矾工艺,其核心为煅烧-风化-溶解-结晶;虽然该工艺比较保守,但其各生产工序的设施在不断演进。其中,借助CAD复原焙烧炉,考察炉型演变序列,阐释业已消逝的传统焙烧技术,为明矾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见证;结合矾矿明矾产量,对焙烧炉生产技术与明矾产量关进行了新解释。同时,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温州矾矿的加温溶解主要采用逆流循环洗涤法;矾矿炼矾场址的各工序按地势由高到低布置,遵照物料运输最省力原则,其对机械化生产前的工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工业考古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将其扩展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比较分析西方工业考古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工业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历史文献考察和田野考古调查,借助多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阐释工业遗址的历史价值、科技内涵等内容。同时,工业考古为技术史研究提供详实的物质证据和数据信息,技术史反过来又有助于工业考古阐释其背后的技术特征及内涵和工业社会等深层次内容。
刘定慧[7](2020)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从学科发展到理论建设也都日臻完善。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现象更是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由于语言接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着力较多,研究得也更为深入。而对汉语与外语之间相互接触的研究稍显薄弱,而就汉语与外语接触的研究而言,也主要集中于对汉语与英语、日语的接触研究,对汉语与其他外语的接触研究则关注不够。“五·四”时期开始,很多充满时代色彩的俄源词开始批量进入到汉语中,其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学者关于汉语外源词的论着中,大多比较重视英源词和日源词的研究,而对俄源词的研究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先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的俄源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本土化规律和动因以及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已有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语言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汉俄语言接触中的汉语俄源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进行了研究。本章以重要的中俄(苏)交往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将俄源词的引进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解体至今的新时期。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检索俄源词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CC语料库》中的最早出现时间,界定了现有俄源词出现在汉语中的大致时间范围,从而将其归并到本文所划定的相应历史时期对其引进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汉俄语言接触范围、接触方式和接触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对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在汉俄语音对比的基础上,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音节结构演变及汉俄音系匹配方面呈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俄源词语音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其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十分普遍的音节结构演变现象。本文发现,不仅俄语中独有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演变,而且汉俄语言中共有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演变。据本文分析,增加音位和删减音位是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主要方式,并且呈现出以增加音位为主的特点。汉俄音系匹配则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发现,用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的现象在汉俄语言接触中十分普遍。并且本文还发现了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辅音的特殊情况。通过对具体匹配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后,本文分析出了汉俄音系匹配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匹配和条件匹配。结合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后,本文认为,汉俄语音差异是促使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词汇借用过程中的知觉映射、音系知觉原则等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因素则是促成汉俄音系出现多种匹配形式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第四章主要对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利用汉俄两种语言的大型综合语料库对俄源词在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和表意方面的本土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方面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产生了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这些构词方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全新的构词语素、构词模式,还将特殊构词中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也同时带到了汉语中,从而对汉语产生了影响。俄源词进入汉语在表意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通过音义相兼、词义变化、语用意义变化、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一系列适应汉语语言体系的变化,俄源词在实现表意本土化的同时,也在填补汉语语义空缺、促使汉语语义系统重新调整方面影响了汉语。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俄源词进入汉语后词汇本土化的动因既有适应汉语语言环境的语言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及文化因素等语言外部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本章结合几个大型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筛选出来的近1000个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状态进行了宏观界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俄源词在汉语中已经失去活力,只有少部分俄源词继续在汉语中维持活力。为了进一步考察俄源词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状态,本文从存有活力的俄源词中甄选出了被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俄源词作为考察样本,结合其在《人民日报》(2015-2019)中的使用情况,对其活力程度和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样本中的俄源词虽然都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活力状态,但是其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程度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使用频次、语义表达、语法功能、语用范围和语用领域等语言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均会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产生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演变规律有了更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而且对汉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也有了更系统地把握。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非亲属语言之间词汇借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词汇借用现象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和深化。
刘天元[8](2020)在《膀胱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采用以分析流行病学为基础的研究进行一项Meta分析,分别探讨吸烟、饮酒、咖啡以及糖尿病与膀胱癌发病危险的关系,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膀胱癌防治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膀胱癌的发生、降低膀胱癌的发病率。方法:制定检索策略,全面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EMBASE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等数据库。结合选取中文检索关键词如:“膀胱肿瘤”、“吸烟”、“烟草”、“香烟”、“饮酒”、“酒精”、“咖啡”、“糖尿病”、“危险因素”以及英文检索关键词如:“bladder cancer”、“bladder carcinoma”、“smoke”、“smoking”、“tobacco”、“tabac”、“cigarette”、“alcohol”、“liquor”、“wine”、“coffee”、“espresso”、“diabetes”、“diabetes mellitus”、“DM”、“risk factors”、“risks”等作为检索词。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期间,国内外期刊文献公开发表报道的关于膀胱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按照相关纳入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文献信息。按Meta分析要求整理数据,建立数据库。用stata15.0进行Meta分析和相关图形的绘制。评价饮酒、吸烟、咖啡以及糖尿病与膀胱癌危险度的关系。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5篇。其中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19篇,中文文献6篇;19篇病例对照研究,6篇队列研究。结果显示:(1)饮酒与膀胱癌发病危险度整合后的OR=1.13(95%CI 0.95~1.33,P>0.05),无统计学差异。(2)吸烟与膀胱癌发病危险度整合后的OR=2.26(95%CI 1.94~2.64,P<0.05),相比于每日吸烟<20支或烟龄<20年者膀胱癌危险度整合后的OR=1.76(95%CI1.22~2.55)、OR=1.48(95%CI 1.18~1.86),每日吸烟≥20支或烟龄≥20年者膀胱癌危险度整合后的OR=2.85(95%CI 1.76~4.60)、OR=2.68(95%CI 1.65~4.3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随着吸烟数量及烟龄的增加,膀胱癌危险度显着增加。(3)咖啡与膀胱癌危险度整合后的OR=1.40(95%CI 1.21~1.63),其中每日咖啡饮用量<3杯者整合后的OR=1.43(95%CI 1.33~1.53),每日咖啡饮用量≥3杯者整合后的OR=1.88(95%CI 1.28~2.75),结果表明咖啡也是引起膀胱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且危险度随着咖啡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4)糖尿病与膀胱癌发病危险度整合后的OR=1.43(95%CI 1.11~1.83,P<0.05)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癌的演变过程是多因素的,研究数据显示,吸烟、咖啡以及糖尿病均是膀胱癌的危险因素,其中大量吸烟以及过度饮用咖啡会显着增加膀胱癌的发病危险度,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防控措施;而膀胱癌患者与非膀胱癌患者相比饮酒的比例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纳入文献的数目有关,今后仍需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数据证实。
姜鑫[9](2020)在《木制家具喷漆房的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家具总量的不断增加和不断发展。随着喷漆房在家具领域得以广泛的应用,家具制造行业在大型喷漆房方面需求量不断增长。然而在家具行业的家具喷涂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危害因素,主要是苯、甲醛、苯胺等高毒物质,并且许多家具制造企业的施工作业现场环境恶劣,存在高毒物质等严重超标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并以木制家具喷漆房中常见的甲苯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及CFD方法为研究手段,结合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计算对喷漆房内的速度场、温度场以及浓度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研究分析了改变不同条件的情况下,室内气流组织中的甲苯速度场、浓度场及温度场的分布状况,得到在不同条件分布下,气体的速度、浓度、温度对喷漆房内气流组织的影响,提出喷漆房气流组织结构的优化方案。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喷漆房内部的选定测点位置进行气体速度、浓度、温度等进行测量,得到喷漆房内部的气体速度、浓度、温度的分布规律。根据分析对比家具喷漆房内现场甲苯的浓度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工作场所允许浓度情况,研究出木制家具喷漆房的危害情况。其次根据当前喷漆房的几何模型和送风方式等进行选择,以及湍流数值模拟理论,确定喷漆房浓度场、速度场等数值理论模型的控制方程,并且根据现场的实际测量结果对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进行假设。再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某木制家具喷漆房建立物理模型,并对室内甲苯气体浓度场、速度场等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喷漆房内不同环境下的甲苯气体浓度场、速度场等分布情况,分析研究CFD仿真模拟技术在室内气流组织模拟中的可行性。然后通过CFD仿真模拟技术对木制喷漆房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场、速度场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原有物理模型基础上改变喷漆房的送风速度、排风口位置和污染位置等,计算出当送风量、排风量及改变源位置等条件改变情况下,人体站姿状态下气流组织的速度、温度、浓度及分布特征。得出喷漆房内甲苯的浓度值较低且适宜人体施工的最佳方案。即通过FLUENT数值模拟技术对室内环境下的甲苯温度场、速度场、浓度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对室内污染物控制的决策提供参考。再针对家具喷漆房的室内气流组织分布情况进行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运用软件模拟不同通风方式下喷漆室内的气流组织情况,比较不同送风形式下的室内气流组织及通风性能。比较不同因素(比如送风速度、送风形式、室内温度等)下的室内空气品质及通风性能。在此基础之上,对喷漆房的气流组织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过后的喷漆房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在保证喷漆房速度和温度都达到设计要求的基础之上,找出了喷漆房气流组织最为环保节能的工艺参数组合方案。最后将试验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对家具涂装作业工艺提出可量化的、易操作的建议,对职业卫生要求提出可行性方案,即对室内污染物控制的决策提供参考。
钟瑾慧[10](2020)在《某钢铁企业车间环境粉尘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钢铁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钢铁产量逐年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与消费国。但在钢铁生产加工过程中,冶炼产生烟气中的粉尘和空气污染物通过设备逸散到车间内,污染车间环境,腐蚀设备,危害职工身体健康。本文基于某钢铁厂现场调查与工程分析,在车间内进行采样,分析各车间环境中粉尘污染物浓度、产生源及污染特征,找出污染物危害的关键控制点:采用Excel、origin8.0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综合评价车间内粉尘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以及近几年工艺改进前后车间粉尘浓度的变化。得到以下结论:钢铁厂车间环境粉尘包括烧结车间破碎、筛分、烧结过程和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粗精轧钢作业时产生的粉尘、萤石混合性粉尘及矽尘。车间环境中的粉尘及二氧化硫污染主要集中在烧结车间,2017-2019年粉尘的浓度范围依次为 2.03-7.50 mg/m3、2.55-6.83mg/m3、1.77-15.27mg/m3,2019年配料室圆盘给料机、单辊破碎机、振动筛三个采样点粉尘浓度显着增加,接近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炼铁车间主要控制点是烧结矿、球团矿给料机及高炉炉体平台处粉尘的排放;2017-2019年炼钢车间炉后平台点位粉尘浓度均达最高,分别为11.89 mg/m3、10.57 mg/m3、8.93 mg/m3,成为炼钢车间粉尘污染关键控制部位;轧钢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控制在4.89 mg/m3之内,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主要控制粗轧机、中轧机处的扬尘污染。根据粉尘检测结果针对车间主要污染控制点,进行车间相应除尘设施改进:2019年在烧结车间现有半干法脱硫处理工艺上引入活性炭,并在机尾加入电除尘器,降低配料室圆盘给料机、单辊破碎机、振动筛处粉尘浓度;2018年针对炼铁车间扬尘增设加湿机及雾状水管除尘装置并采用重防腐涂料涂覆于管道内壁,抑制管道设备腐蚀,烧结矿、球团矿给料机点位粉尘浓度由5.60 mg/m3降至4.54 mg/m3,高炉炉体平台浓度由5.72 mg/m3降至4.57 mg/m3;转炉炼钢车间2018年新增总风量100万Nm3/h的三次负压除尘系统,车间各点位粉尘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转炉炉后平台控制点浓度由10.57 mg/m3降至8.93 mg/m3;2017年轧钢车间设置了轴流风机及喷淋、喷雾除尘装置,18-19年加速冷却、粗轧机点位粉尘浓度均出现小幅下降。对于车间粉尘的危害,钢铁厂各车间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针对污染物种类及来源,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针对在岗员工实行系统的职业健康监护,按规定佩戴合格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成立环境安全管理机构,并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制度。
二、苯胺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苯胺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市某脱硫脱硝装置生产基地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生产工艺流程 |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和接触程度 |
2.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2.4.1 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
2.4.2 物理因素检测结果 |
2.5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
2.5.1 防尘毒 |
2.5.2 防噪声防电焊弧光措施 |
2.5.3 个人防护用品 |
2.6 总体布局 |
2.7 应急救援设施 |
2.8 职业卫生管理 |
2.9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
3 讨论 |
(2)联苯胺致职业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恐惧疾病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1.1 观察组 |
1.1.1. 1 纳入标准 |
1.1.1. 2 排除标准 |
1.1.2 基本情况 |
1.2 方法 |
1.2.1 患者生存质量评价 |
1.2.2 患者恐惧疾病现状调查 |
1.2.3 观察指标 |
1.3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 |
2.2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单因素分析 |
2.3 两组患者恐惧疾病进展评分 |
2.4 观察组患者恐惧疾病评分的单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职业性苯暴露矩阵建立及生物效应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职业性苯暴露矩阵及查验系统的构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方案设计 |
2.2 职业监测数据收集 |
2.3 苯职业暴露矩阵构建 |
2.4 职业暴露矩阵验证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数据描述 |
3.2 职业暴露矩阵 |
3.2.1 苯短时间暴露浓度职业暴露矩阵 |
3.2.2 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职业暴露矩阵 |
3.3 职业暴露矩阵评价 |
3.4 职业暴露矩阵查验系统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基于数据库的职业性苯中毒致白血病分子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数据基本特征 |
2.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4 差异表达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
2.5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2.6 基因集富集分析 |
2.7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
3 结果 |
3.1 不同苯暴露水平组的差异表达基因 |
3.2 差异表达基因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分析 |
3.3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 |
3.4 基因集富集分析 |
3.5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评分模型的构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基因表达数据收集 |
2.1.1 数据收集 |
2.1.2 RNA-seq来源的表达数据的预处理 |
2.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模型构建 |
2.2.1 ESTIMATE计算肿瘤纯度 |
2.2.2 CIBERSORT计算浸润肿瘤的免疫细胞的概况 |
2.2.3 LASSO回归模型套索模型免疫分数的建立 |
2.3 DLBCL免疫细胞浸润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 |
2.3.1 DLBCL免疫分数的nomogram建立 |
2.3.2 DLBCL免疫分数的nomogram验证 |
2.4 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 |
2.5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2.6 预后分析 |
2.7 GEO独立数据集验证 |
3 结果 |
3.1 TCGADLBCL患者的基本信息 |
3.2 DLBCL中浸润肿瘤的免疫细胞的概况和预后 |
3.3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在DLBCL的预后价值 |
3.4 建立DLBCL的预后免疫评分模型 |
3.5 DLBCL免疫评分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
3.6 识别PIS相关的生物学影响 |
3.7 PIS的生物学功能和关键基因 |
3.8 GSE10846 数据集中的验证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职业性苯暴露的风险评价方法及危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苯胺生产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 果 |
2.1 原辅料及生产工艺流程 |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2.3 检测结果 |
3 讨 论 |
(5)焦化废水处理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布特征、传质规律和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焦化废水的来源和特征 |
1.2.1 焦化废水的来源 |
1.2.2 焦化废水的特征 |
1.2.3 焦化废水的危害 |
1.3 VOCs的特点和排放 |
1.3.1 VOCs的定义 |
1.3.2 VOCs的种类和性质 |
1.3.3 VOCs的危害 |
1.3.4 VOCs的排放源 |
1.3.5 VOCs的排放规范 |
1.4 废水处理厂中的VOCs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废水中VOCs的采集和测定方法 |
1.4.3 液面上VOCs气体的采集和测定方法 |
1.5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工艺 |
1.5.1 预处理技术 |
1.5.2 生物处理技术 |
1.6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焦化废水处理工艺运行情况和特征 |
2.1 引言 |
2.2 焦化废水处理厂 |
2.2.1 基本情况 |
2.2.2 工艺流程 |
2.2.3 工程设计参数和构筑物参数 |
2.3 A/O/O工艺处理过程 |
2.3.1 预处理阶段 |
2.3.2 生物处理阶段 |
2.4 各阶段水质特征 |
2.4.1 样品采集 |
2.4.2 水质分析检测 |
2.4.3 水质特征分析 |
第3章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水相VOCs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试剂材料 |
3.2.2 采样方法 |
3.2.3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相中苯系物的分布 |
3.3.2 污泥中苯系物的含量 |
3.3.3 苯系物的去除效果 |
3.3.4 苯系物浓度的相关性 |
3.3.5 水相苯系物、COD和 TOC的浓度变化 |
3.3.6 水相和污泥相中苯系物的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气态VOCs分布特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和方法 |
4.2.1 仪器、试剂材料 |
4.2.2 采样方法 |
4.2.3 测定方法 |
4.2.4 排放速率的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气态 VOCs 的分布特征 |
4.3.2 VOCs浓度之间的相关性 |
4.3.3 气态VOCs与 COD、TOC之间的关系 |
4.3.4 气相和水相中苯系物的相关性 |
4.3.5 理论恶臭浓度 |
4.3.6 排放速率的估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 VOCs 的气液传质 |
5.1 引言 |
5.2 理论基础 |
5.2.1 双膜理论 |
5.2.2 双阻力模型 |
5.2.3 去除机制 |
5.2.4 污染物的传质通量 |
5.3 国内外研究情况 |
5.4 影响VOCs排放的因素 |
5.4.1 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
5.4.2 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
5.4.3 有机物浓度的影响 |
5.4.4 处理工艺的影响 |
5.5 质量平衡分析 |
5.5.1 质量平衡分析方法 |
5.5.2 质量平衡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VOCs排放的健康风险评价和污染评价 |
6.1 引言 |
6.2 毒性和污染评价方法 |
6.2.1 挥发性有机物的毒性 |
6.2.2 癌症风险评价方法 |
6.2.3 非癌症风险评价方法 |
6.2.4 臭氧生成潜势的计算方法 |
6.2.5 二次气溶胶形成潜势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癌症风险评价 |
6.3.2 非癌症风险评价 |
6.3.3 臭氧生成潜势 |
6.3.4 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 |
6.3.5 污染控制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工业考古研究 |
1.1.1 工业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
1.1.2 国外工业考古研究 |
1.1.3 国内工业考古研究 |
1.2 明矾史研究 |
1.2.1 国外明矾史研究 |
1.2.2 国内明矾史研究 |
1.3 温州矾矿相关研究 |
1.4 小结 |
2 论文选题 |
2.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2.3 研究方法 |
2.4 史料来源 |
2.5 创新点 |
3 温州矾矿历史文献考察 |
3.1 地理、地质概况 |
3.2 历史沿革 |
3.2.1 明清时期 |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 |
3.2.3 新中国成立后 |
3.3 生产状况 |
3.4 运输销售 |
3.5 采矿炼矾工艺技术 |
3.5.1 采矿工艺技术 |
3.5.2 主要炼矾工艺技术 |
3.5.3 其他炼矾工艺技术 |
3.6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 |
3.6.1 资源综合利用 |
3.6.2 矿区整改及环境治理 |
3.7 工人教育及企业办社会 |
3.8 小结 |
4 温州矾矿田野考古调查 |
4.1 采矿遗址 |
4.1.1 溪光采矿遗址 |
4.1.2 水尾山采矿遗址 |
4.1.3 雪花窟采矿遗址 |
4.1.4 南洋400平硐 |
4.1.5 南洋312平硐 |
4.2 炼矾遗址 |
4.2.1 鸡角岭炼矾遗址 |
4.2.2 溪光炼矾遗址 |
4.2.3 福德湾炼矾遗址 |
4.2.4 主厂区炼矾遗址 |
4.2.5 其他炼矾遗址 |
4.3 小结 |
5 温州矾矿炼矾工艺及设施演进 |
5.1 “水浸法”炼矾工艺化学原理 |
5.2 焙烧及其设施 |
5.2.1 第一代焙烧炉 |
5.2.2 第二代焙烧炉 |
5.2.3 第三代焙烧炉 |
5.2.4 第四代焙烧炉 |
5.3 风化及其设施 |
5.3.1 无底木桶浸取设施 |
5.3.2 石-竹-草结构风化车间 |
5.3.3 砖-瓦-木结构风化车间 |
5.4 溶解及其设施 |
5.4.1 逆流循环洗涤溶解 |
5.4.2 滚筒洗砂-蒸汽加温溶解 |
5.5 结晶及其设施 |
5.5.1 简易结晶设施 |
5.5.2 矿硐内结晶设施 |
5.5.3 半机械化结晶设施 |
5.6 小结 |
6 讨论 |
6.1 温州矾矿历史价值 |
6.1.1 遗址年代问题 |
6.1.2 温州矾矿在中国明矾石矿中的历史情况 |
6.1.3 历史时期内的明矾外销 |
6.2 温州矾矿技术价值 |
6.2.1 炼矾工艺技术特征及内涵 |
6.2.2 焙烧炉演变序列 |
6.2.3 中外非金属矿工业遗存比较 |
6.3 工业考古的几点思考 |
6.3.1 基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
6.3.2 中国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之关系 |
7 结语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7-2019年间对温州矾矿相关人员的采访情况 |
附录B 温州矾矿老窑(即二代焙烧炉)二十四工种岗位资料 |
附录C 解放前温州矾矿使用的部分生产工具草图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语料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1.6 已有成果研究综述 |
1.6.1 语言接触研究 |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3.1 大批俄苏译着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
3.2.3 特殊匹配 |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3.3.1 汉俄语音差异 |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
4.2.3 音译形式独立 |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
4.3.1 音义相兼 |
4.3.2 词义变化 |
4.3.3 语用意义变化 |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2 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
5.2.1 活力程度 |
5.2.2 活力特征 |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膀胱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及方法 |
1.文献数据采集 |
1.1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研究对象 |
1.3 评价指标 |
1.3.1 纳入流程 |
1.3.2 纳入文献质量评估 |
2.统计学方法 |
2.1 异质性分析 |
2.2 敏感性分析 |
2.3 发表偏倚 |
结果 |
1.文献检索 |
2.文献质量评价及研究数据整理 |
3.各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9)木制家具喷漆房的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气流组织的概述 |
1.3 喷漆房中VOCs的特性介绍 |
1.3.1 VOCs的来源 |
1.3.2 家具喷漆房中VOCs的危害研究 |
1.3.3 家具喷漆房的相关标准 |
1.4 气流组织CFD模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值模拟基本介绍与参数设置 |
2.1 数值模拟基本理论介绍 |
2.1.1 FLUENT软件介绍 |
2.1.2 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 |
2.1.3 边界条件 |
2.2 物理模型及简化假设 |
2.2.1 物理模型 |
2.2.2 模型的简化设定 |
2.2.3 其他的简化设定 |
第三章 密闭情况下的甲苯分布规律的模拟分析 |
3.1 密闭情况下的模拟参数设置 |
3.1.1 边界条件的简化设定 |
3.1.2 常规参数及条件的简化设定 |
3.1.3 模型设置的简化设定 |
3.1.4 材料设置的简化设定 |
3.1.5 计算精度的简化设定 |
3.1.6 计算精度的简化设定 |
3.1.7 求解控制的简化设定 |
3.2 密闭情况下的具体参数设置 |
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3.1 不同温度情况下甲苯分布研究 |
3.3.2 两喷漆台间距不同时的甲苯浓度研究 |
3.3.3 多个喷漆台间距不同时的甲苯浓度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风情况下的甲苯分布规律的模拟分析 |
4.1 通风情况下的模拟参数设置 |
4.2 通风情况下的具体参数设置 |
4.3 初始设置情况下的甲苯分布 |
4.3.1 初始参数介绍 |
4.3.2 计算结果分析 |
4.4 不同送风形式情况下的甲苯分布 |
4.4.1 计算参数介绍 |
4.4.2 计算结果分析 |
4.5 送风速度不同时的甲苯分布 |
4.5.1 计算参数介绍 |
4.5.2 计算结果分析 |
4.6 送风量不同时的甲苯分布 |
4.6.1 计算参数介绍 |
4.6.2 计算结果分析 |
4.7 排风口高度不同时的甲苯分布 |
4.7.1 计算参数介绍 |
4.7.2 计算结果分析 |
4.8 送风口位置不同时的甲苯分布 |
4.8.1 计算参数介绍 |
4.8.2 计算结果分析 |
4.9 送排风口形式不同时的甲苯分布 |
4.9.1 计算参数介绍 |
4.9.2 计算结果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正交试验的气流组织优化设计 |
5.1 正交试验设计基本理论 |
5.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5.2.1 试验目的及指标 |
5.2.2 确定试验因素水平 |
5.2.3 表头设计 |
5.2.4 编制试验方案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极差分析 |
5.3.2 方差分析 |
5.4 气流组织方案的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某钢铁企业车间环境粉尘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生产性粉尘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钢铁行业粉尘处理工艺 |
1.2.3 国内外烟气脱硫工艺研究现状 |
1.2.4 粉尘等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
1.3 研究对象 |
1.3.1 钢铁厂项目情况 |
1.3.2 生产规模及生产工艺流程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现场调查与工程分析 |
2.1.1 烧结车间 |
2.1.2 炼铁车间 |
2.1.3 炼钢车间 |
2.1.4 轧钢车间 |
2.2 样品的采集 |
2.2.1 现场监测采样点设置原则和方法 |
2.2.2 采样布点 |
2.2.3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
2.3 仪器与试剂 |
2.3.1 仪器设备 |
2.3.2 化学试剂 |
2.4 样品分析 |
2.4.1 车间粉尘样品分析 |
2.4.2 车间二氧化硫样品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烧结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
3.2 炼铁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
3.3 炼钢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
3.4 轧钢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 |
3.5 不同车间粉尘来源差异性分析 |
3.6 车间环境粉尘粒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粉尘污染工程控制技术 |
4.1 烧结烟气脱硫除尘控制技术 |
4.1.1 车间近几年烟气控制情况 |
4.1.2 烧结车间粉尘优化措施及控制技术 |
4.2 高炉炼铁烟气除尘控制技术 |
4.2.1 炼铁车间近几年粉尘控制情况 |
4.2.2 高炉干法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4.3 转炉炼钢烟气除尘控制技术 |
4.3.1 炼钢车间近几年粉尘控制情况 |
4.3.2 炼钢车间粉尘优化措施及控制技术 |
4.4 轧钢车间现有技术除尘效果分析 |
第5章 车间环境管理措施 |
5.1 粉尘防护措施 |
5.2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 |
5.3 卫生防护措施及管理制度 |
5.3.1 个人卫生防护措施 |
5.3.2 环境管理制度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车间采样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苯胺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市某脱硫脱硝装置生产基地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J]. 徐小林. 职业与健康, 2021(13)
- [2]联苯胺致职业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恐惧疾病现状调查[J]. 徐惠惠,于小平,黄艳. 职业与健康, 2020(24)
- [3]职业性苯暴露矩阵建立及生物效应因子的研究[D]. 周昊.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4]苯胺生产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J]. 邹之雄,于静,杨颖,陈丽丽,金硕,王玥.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0(06)
- [5]焦化废水处理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布特征、传质规律和风险评价[D]. 张玉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
- [6]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D]. 冯书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7]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D]. 刘定慧. 吉林大学, 2020(01)
- [8]膀胱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Meta分析[D]. 刘天元. 青岛大学, 2020(01)
- [9]木制家具喷漆房的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研究[D]. 姜鑫.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10]某钢铁企业车间环境粉尘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D]. 钟瑾慧.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