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婷[1](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鞠中芳[2](2021)在《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农业发展要求创新经营体系,党中央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大力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必须发挥好农业大省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步伐。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进行探究,分析现状、挖掘问题、提出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并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对本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同时对专业化与分工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经典理论进行提炼和总结,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现状,当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取得显着成效,有力推动了四川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再次,评价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水平。本文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评价了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经营规模化水平、生产组织化水平、服务社会化水平和产出高效化水平,并与其他省份做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整体来看,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有所上升,2015-2018年的综合评分由32.11分上升至33.21分,在全国排名由第18位上升至第12位,在西部地区排名由第2位下降至第3位;(2)分指标来看,四个一级指标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生产组织化得分最高,经营规模化次之,产出高效化第三,服务社会化发展最差。最后,剖析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并总结。通过前文的现状和评价分析,综合得出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规模经营化程度不高、财政扶持力度不足、农业从业人员技能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质量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创新政府扶持政策体系、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培育高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予以解决。本文经过上述研究,在两个方面取得创新:第一,建立了四川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后续学者提供借鉴;第二,从制度、财政、人力资源、经营主体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丰富了现有研究成果。同时,本文尚存在一些不足,如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内容可能不够全面、未对四川省内部各市州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做分析等。
李治兵[3](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高云亮[4](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邢伟[5](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焦小楠[6](2020)在《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基于成都市1995-2017年的实证》文中指出城乡融合背景下,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较之过去呈现出更为紧密的互动关系,二者所带来的综合效应也远远大于各自孤立的发展效应,因此,研究二者互动协同发展关系,揭示其作用规律,对于贯彻城乡融合理念,提升城市化质量与实现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都大有裨益。然而,目前关于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观点较为分散、且定量关系与实证研究相对薄弱;实践上由于多头管理、权力掣肘,难免产生矛盾与冲突。鉴于此,本文以成都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995-2017年的相关数据,系统分析二者的发展趋势与耦合规律,以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完善路径与政策建议。本文在对城市化、都市农业以及耦合协调等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梳理基础上,对当前成都市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及二者互动关系进行分析;为科学探究二者的耦合规律与内在机理,本研究建立起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立足于成都市1995-2017年的相关数据,利用R Verision3.5.0进一步分析两系统之间的关联度与协调度,并对其中的主要作用指标进行关联度排序,基于客观的数据分析结果论述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的互动效应,并针对未来的整体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经分析发现:(1)自1995-2017年,成都市城市化综合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2000年以前二者互动关系处于拮抗磨合阶段,2000年以后则保持在高水平耦合阶段,总体两系统之间互动关系紧密,且关联度大小随时间推移呈现一定波动性;(3)当前都市农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二者并未实现真正同步,这一过程需要强化政府支持作用,优化资源要素流动,从而更好地促进都市农业多元功能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融合,实现协调发展。
赵潇[7](2020)在《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以杨陵区五泉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业型小城镇量大面广,是推动我国城乡全面发展应该关注的重点。产业与空间是决定小城镇发展的两大基本和核心要素,二者的协调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成为未来农业型小城镇发展的必然途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城镇空间优化带来机遇。而五泉镇作为以农业立镇的典型代表,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相互作用,二者呈现割裂发展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镇的发展。因此,对于五泉镇这样的农业型小城镇来说,研判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发展水平和二者之间的协调状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镇空间优化的基础。研究首先通过梳理耦合关系相关理论、不同领域关于耦合关系的研究经验,总结当前耦合关系研究的一般路径,由此制定研究思路和方法,明确定性定量结合的研究整体框架;之后梳理五泉镇农业产业和城镇空间发展概况,有效把握农业型小城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具体特征及变化要素,继而运用耦合理论对耦合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耦合关系的动力因素、作用机制与表现形式;在定性分析耦合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五泉镇自身发展特征,从农业产业和城镇空间两个子系统及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出发,同时引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了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五泉镇为实践对象,对2010-2018年间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度/协调度展开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不同时间段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状态进行研究总结,分析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不协调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提出耦合发展建议;最后基于耦合关系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分别从农业产业和城镇空间出发制定现阶段五泉镇的耦合发展对策。研究表明,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具体来说,农业通过规模化促进镇村体系重构、产业化推动镇域用地结构调整,反过来,城镇空间为转移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提供硬、软件支持以及广阔的商品市场,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其次,为量化判断两系统的耦合关系,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农业型小城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评价体系,评价需综合考虑耦合系统的各个要素,并同时评价要素耦合作用的大小和协调程度。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得出,2010-2018年间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始强化;考察期间二者协调发展问题得到了改善,但相较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成熟,城镇空间仍然滞后,严重制约了二者的协调发展。最后,提出未来五泉镇应在不放松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在城镇空间建设方面加大力度,着力提升城镇吸引力和影响力,努力跟上农业产业的发展,以此提高系统协调水平。
马少春[8](2020)在《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研究 ——以崇州市农业共营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农业是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管理理念和组织模式进行农业生产的资本收益率更高的农业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工业体系日趋完善、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世界大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其他现实因素,我国农业现代化发育程度偏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制度的实施使得农民能够拥有农业生产的剩余价值,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家庭结构的不断分化,农村发展出现了“土地撂荒”、“农村空心化”、“耕地细碎化”、“劳动力妇女化、老龄化”、“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既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又使得现代农业发展的推进受阻。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土地制度,那么如何在保证这一基本土地制度不变的基础上进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是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经历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组织模式的演变过程。这些模式由公司/合作社代替农户与大市场对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尽管组织模式在不断完善,但是因中介组织力量有限、缺乏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等问题,上述组织模式依旧无法有效约束各方主体行为,无法有效发挥协同效应,使得组织模式难以稳定运行,现代农业发展仍旧缓慢。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组织,有效完成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过渡,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换升级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的研究意欲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基于四川省崇州市农业共营制的案例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模块化农业产业组织的概念,并认为模块化产业组织将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种重要的组织保障。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以及关于农业产业组织理论及模式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该部分梳理了本文研究所需的指导理论,主要有现代农业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模块化理论。并基于这三种理论构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为第四章的案例分析和第五章的理论提升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为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历程。本章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变革历程,运用SCP范式对各个组织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各个阶段的产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新的矛盾时如何做出变革,从微观层面解析了已有产业组织的演进过程。第四章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崇州探索。本章首先介绍了崇州农业共营制的演化历程。其次基于第二章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农业共营制组织结构的模块化特征分析、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模块化组织的经营绩效三个方面对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第五章在前面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更进一步的逻辑思考,对案例经验进行了理论提升,提出了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运行机理。第六章提出了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黄浩原宇[9](2020)在《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渡时期,以传统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小农经济是桎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源所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村基础设施难以连片建设、农业生产长期成本较高、农业科技水平难以进步等局限。有别于以传统农户的小规模、分散化经营,家庭农场实现集约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社会化,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经营效益,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平原地区农业生产较发达,而丘陵地区地貌崎岖不平、零碎分散等特点增加了传统农业生产的难度,因而推动丘陵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对于弥补农业发展短板、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南充丘陵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规模经营理论和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理论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首先从家庭农场的历史沿革、影响因素、运行机制、发展方向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国内外家庭农场的研究动态,进一步明确了家庭农场的相关内涵及特征,然后通过对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实地调研获取数据资料,了解当地农场数量、经营规模、扶持政策、劳动力素质等情况,根据访谈结果和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资料分析当地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基于此得出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目前存在土地流转不畅限制经营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机械化进程、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致使农场融资不足、农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薄弱、现代新型农业职业人才匮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健全等限制因素。之后,系统总结出国外农业资源丰裕型、资源一般型、资源匮乏型相关代表国家家庭农场与国内典型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为南充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启示。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升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构建家庭农场金融服务体系的条件、加强丘陵地区基层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农经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具体对策建议。
过梦瑶[10](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园规划 ——以鱼龙山产业园为例》文中指出基于乡村振兴政策的背景,结合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因此合理的规划有利于产业园区内提高产业综合效益,从而实现产业振兴。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功能大于形式、以人为本、以农为本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实例研究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从产业景观、廊道景观和农村聚落景观以点、线、面的方式,将农业产业园规划为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以产业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本文是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规划设计参数与方法,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案例进一步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思路加以揭示。通过现场调研和专家问卷等调查方法确定农业产业园的景观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专家打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分析评价结果,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和案例分析启示对规划区进行规划设计。具体研究如下:1)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农业产业园做的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文献进行梳理,提炼出对本文研究内容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规划设计技术参数与方法。2)通过对澄迈农业示范区、杨家坨现代生态农业园和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三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案例进行解读,得到案例启示:(1)因地制宜:保护规划原有的格局。(2)生态优先: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营造。(3)产业集群:形成高效的产业联动。3)通过现场调查和查阅文献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筛选出农业产业园景观评价指标,最后确定了包含二级评价指标、三级评价指标和评价因子层的综合评价体系,二级评价层包括2个指标,三级评价层包括4个指标,因子评价层包括21个指标。通过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并完成一致性检验。得出在二级指标层中自然属性指标权重最高,在三级指标中农业生产景观权重最高,在评价因子中农业生产景观的矩阵中产业景观权重最高;农业生态景观矩阵中河流水面景观权重最高;在农村聚落景观矩阵中农村聚落景观权重最高;在农业服务设施景观矩阵中农业观光园景观和道路景观权重相对较高。4)根据AHP评价结果,结合案例剖析从中提取出对本案规划具有借鉴意义的指导思想,通过对项目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确定规划定位与目标,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要素类型,将规划区形成以“一环、一带、三板块、五区、多景点”的景观空间规划,对产业景观、廊道景观和聚落景观规划,以及重点景观节点打造,全面搭建产业园的规划设计。5)通过对鱼龙山现代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之后,并对规划后的鱼龙山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效益预测,分别是社会效益:规划后的园区道路密度有很大的提升,有利于产业的运输,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实现生活富裕;生态效益:规划后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科学而合理的改善,有助于打造生态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科学的规划后园区的主导产业经济将占园区经济的93%,可以实现产业振兴。通过效益预测可知园区科学规划后可以达到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进而推进乡村振兴。
二、成都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4.2.2 时变性检验 |
4.3 实证研究 |
4.3.1 TVP-SV-VAR模型 |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
5.1.1 PVAR模型构建 |
5.1.2 变量和数据 |
5.2 实证研究 |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方差分解 |
5.3 区域差异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内涵与特征的研究 |
1.3.2 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研究 |
1.3.3 关于测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研究 |
1.3.4 关于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研究 |
1.3.5 文献简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 |
2.1.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专业化与分工理论 |
2.2.2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2.2.5 理论启示 |
3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
3.1.1 专业大户规模有效增长 |
3.1.2 家庭农场数量显着增加 |
3.1.3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提升 |
3.1.4 农业龙头企业实力显着增强 |
3.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
3.2.1 财政扶持体系逐步优化 |
3.2.2 农业服务主体多元化 |
3.3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取得的成效 |
3.3.1 新产业新业态有效提升 |
3.3.2 农业经济实力增强 |
3.3.3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
3.4 本章小结 |
4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评价分析 |
4.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评价指标的设计 |
4.1.1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4.1.2 指标选取的方法 |
4.1.3 指标选取的依据 |
4.1.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
4.2.1 赋权方法的对比分析 |
4.2.2 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指标体系 |
4.3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测算 |
4.3.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3.2 确定指标权重 |
4.3.3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4.4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测算结果分析 |
4.4.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整体评价 |
4.4.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分项指标分析 |
4.5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与典型省份的对比分析 |
4.5.1 四川省与江苏省对比分析 |
4.5.2 四川省与甘肃省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 |
5.1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
5.1.1 农业规模经营难度大 |
5.1.2 财政扶持力度不足 |
5.1.3 农业从业人员技能不足 |
5.1.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质量不高 |
5.1.5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
5.2 推进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
5.2.1 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5.2.2 因时因地因业制宜,创新政府扶持政策体系 |
5.2.3 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
5.2.4 打破“量大不优”格局,培育高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5.2.5 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服务保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4)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问题意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梳理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现实表现 |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
三、推进乡村振兴 |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基于成都市1995-2017年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城市化的研究 |
1.2.2 关于都市农业的研究 |
1.2.3 关于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二者交互耦合关系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2.1.1 城市化 |
2.1.2 都市农业 |
2.1.3 耦合与协调 |
2.1.4 城市化与都市农业交互耦合关系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城市发展阶段说 |
2.2.2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与农业现代化理论 |
2.2.3 农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
2.2.4 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3章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成都市城市化发展现状 |
3.1.1 人口城市化 |
3.1.2 经济城市化 |
3.1.3 空间城市化 |
3.1.4 社会城市化 |
3.2 成都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
3.2.1 经济水平 |
3.2.2 社会水平 |
3.2.3 生态水平 |
3.2.4 工程水平 |
3.3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的互动效应 |
3.3.1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互动的社会经济表征 |
3.3.2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互动的内在动力机制 |
第4章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模型构建 |
4.1 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方法 |
4.1.3 评价指标体系 |
4.2 数据标准化 |
4.3 指标赋权 |
4.4 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模型 |
4.4.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4.4.2 综合评价模型 |
4.4.3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5章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5.1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联分析 |
5.1.1 计算灰色关联度 |
5.1.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5.2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协调分析 |
5.2.1 综合发展评价分析 |
5.2.2 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第6章 对策建议 |
6.1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6.2 相关建议 |
6.2.1 科学规划土地利用,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
6.2.2 坚持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
6.2.3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升都市农业科技含量 |
6.2.4 强化政府支持作用,优化资源要素流动与配置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以杨陵区五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概念界定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型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小城镇产业与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
1.2.3 研究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理论:耦合系统的整体性与动态性 |
2.1.2 耗散结构理论:耦合系统的开放性 |
2.1.3 协同理论:耦合系统的协同性 |
2.1.4 耦合理论:耦合系统的不确定性 |
2.2 耦合关系的一般研究路径 |
2.2.1 建立指标体系 |
2.2.2 构建评价模型 |
2.2.3 判定耦合状态 |
2.3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的研究思路 |
2.3.1 研究整体思路 |
2.3.2 研究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3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机理分析 |
3.1 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发展概况 |
3.1.1 总体概况 |
3.1.2 农业发展现状 |
3.1.3 空间建设现状 |
3.2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的动力因素 |
3.2.1 资源禀赋 |
3.2.2 政策导向 |
3.2.3 市场经济 |
3.2.4 农业科技 |
3.3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
3.3.1 产业发展推动城镇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3.3.2 城镇空间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3.4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的表现形式 |
3.4.1 耦合状态下的农业劳动力转变 |
3.4.2 耦合状态下的镇村体系布局 |
3.4.3 耦合状态下的农业产业布局 |
3.4.4 耦合状态下的农业设施配置 |
3.5 本章小结 |
4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评价 |
4.1 评价原则与逻辑 |
4.1.1 评价原则 |
4.1.2 评价逻辑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选取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3 耦合关系评价 |
4.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2 评价数据收集与处理 |
4.3.3 评价结果统计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耦合协调度的数理分析 |
4.4.2 验证与耦合阶段分析 |
4.4.3 对策略制定的指导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发展对策 |
5.1 策略研究框架及制定重点 |
5.2 着力提升镇村空间发展水平 |
5.2.1 优化镇村空间布局 |
5.2.2 提升镇区空间吸引力 |
5.2.3 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
5.3 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
5.3.1 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
5.3.2 完善涉农产业结构 |
5.3.3 优化农民培训体系 |
5.4 建立协调发展共识和跟踪机制 |
5.4.1 建立系统协调发展共识 |
5.4.2 建立耦合发展跟踪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创新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1 :五泉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
附录2 :五泉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评价因子信息数据处理结果 |
致谢 |
(8)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研究 ——以崇州市农业共营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农业产业组织理论及其模式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农业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国外典型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存在的研究局限 |
1.4.3 后续研究建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现代农业理论 |
2.1.1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
2.1.2 现代农业的重点内容与支撑体系 |
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1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 |
2.2.2 新产业组织理论 |
2.3 模块化理论 |
2.3.1 模块与模块化的内涵 |
2.3.2 模块化的特征 |
2.3.3 模块化的结构类型 |
2.4 理论分析框架 |
2.4.1 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与模块化:耦合分析 |
2.4.2 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理论:分析框架建构 |
第三章 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历程 |
3.1 农户所有的家庭经营(1949-1953) |
3.2 合作社组织(1953-1978) |
3.3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组织(1978-1993) |
3.4 基于双层经营制度的创新组织(1993-至今) |
3.4.1 龙头组织带动型 |
3.4.2 “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崇州探索 |
4.1 崇州农业共营制的演化历程 |
4.1.1 农业共营制的产生: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2010-2012) |
4.1.2 农业共营制的发展:“1+4”模式(2012-2015) |
4.1.3 农业共营制的完善:引入农业产业化企业(2015-2017) |
4.2 崇州农业共营制组织结构的模块化特征分析 |
4.2.1 可分解性分析 |
4.2.2 独立性分析 |
4.2.3 通用性分析 |
4.2.4 延展性分析 |
4.2.5 小结 |
4.3 崇州农业共营制模块化组织中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 |
4.3.1 系统集成商制定模块化组织的运行方案 |
4.3.2 组织模块化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的竞争 |
4.3.3 政府构建多重政策支持保障模块化组织稳定运行 |
4.4 崇州农业共营制模块化组织的经营绩效评价 |
4.4.1 评价方法选择 |
4.4.2 构建指标体系 |
4.4.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运行机理分析:基于案例的逻辑思考 |
5.1 土地股份合作社与农业职业经理人互补形成合格的系统集成商 |
5.2 农业技术的进步为模块界定分割提供了前提保障 |
5.3 农业规模经营方式创新促进了模块供应商的发展 |
5.4 政府干预为模块化初期发展提供主要动力 |
5.5 供应商的区域竞争提高了模块化效率 |
5.6 区域环境优势为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
第六章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强化政府的政策扶持 |
6.2 加快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
6.3 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和主体准入制度 |
6.4 培养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专业人才 |
6.5 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
6.6 加强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推广 |
6.7 因地制宜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9)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合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界定 |
2.2 家庭农场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规模经营理论 |
2.2.2 土地产权理论 |
3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
3.1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3.1.1 经营规模和土地流转成本情况 |
3.1.2 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合作组织情况 |
3.1.3 家庭农场产业分布情况 |
3.1.4 城镇化发展与农场从业者情况 |
3.2 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来源 |
3.3 访谈结果分析 |
3.3.1 种养结合 |
3.3.2 “党支部+家庭农场+贫困户”利益联结 |
3.3.3 助力精准扶贫 |
3.4 访谈总结 |
4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4.1 土地流转困难限制经营规模 |
4.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机械化进程 |
4.3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使得农场融资不足 |
4.4 农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薄弱 |
4.5 现代新型农业职业人才匮乏 |
4.6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健全 |
5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不同资源禀赋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1.1 资源丰裕型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1.2 资源一般型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1.3 资源匮乏型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2 国内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2.1 “吉林延边”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2.2 “浙江宁波”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2.3 “湖北武汉”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2.4 “安徽郎溪”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5.3 对南充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 |
6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政策建议 |
6.1 加快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
6.2 提升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 |
6.3 完善构建家庭农场金融服务体系的条件 |
6.4 加强丘陵地区基层信息化体系建设 |
6.5 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农经人才队伍建设 |
6.6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7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访谈提纲 |
附录B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调查问卷 |
附录C 实地调研与相关文件图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园规划 ——以鱼龙山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术语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术语 |
2.1.1 农业景观 |
2.1.2 现代农业园区 |
2.1.3 农业观光园 |
2.1.4 农业产业园 |
2.2 相关理论 |
2.2.1 现代农业理论 |
2.2.2 生态农业理论 |
2.2.3 循环农业理论 |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5 可持续农业理论 |
2.3 现代农业产业园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发展趋势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澄迈农业示范区 |
3.1.1 区位分析 |
3.1.2 规划结构 |
3.1.3 产业分析 |
3.1.4 小结 |
3.2 北京苏家坨现代生态农业园区 |
3.2.1 区位分析 |
3.2.2 规划结构 |
3.2.3 产业分析 |
3.2.4 小结 |
3.3 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
3.3.1 区位分析 |
3.3.2 规划结构 |
3.3.3 产业分析 |
3.3.4 小结 |
3.4 案例启示 |
第4章 园区农业景观评价 |
4.1 二级与三级指标的建立 |
4.2 评价因子体系的建立 |
4.2.1 农业生产景观 |
4.2.2 农业生态景观 |
4.2.3 农村聚落景观 |
4.2.4 农业服务设施景观 |
4.3 权重分析 |
4.3.1 构造判断矩阵 |
4.3.2 计算其权重并完成一致性检验 |
4.4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4.4.1 二级指标因子权重分析 |
4.4.2 三级指标因子权重分析 |
4.4.3 评价因子权重分析 |
4.5 景观评价小结 |
第5章 鱼龙山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 |
5.1 项目区分析 |
5.1.1 区位交通条件 |
5.1.2 自然条件 |
5.1.3 社会经济条件 |
5.2 规划定位与目标 |
5.2.1 总体定位 |
5.2.2 功能定位 |
5.2.3 产业定位 |
5.2.4 形象定位 |
5.3 景观总体布局 |
5.3.1 规划原则 |
5.3.2 空间构成 |
5.3.3 功能分区 |
5.4 景观规划 |
5.4.1 产业景观规划 |
5.4.2 廊道景观规划 |
5.4.3 农村聚落景观规划 |
5.4.4 重点景点打造 |
5.5 基础设施规划 |
5.5.1 渠系管网规划 |
5.5.2 电力信息设施规划 |
5.5.3 标识系统规划 |
5.5.4 交通服务设施建设 |
5.5.5 商贸物流体系建设 |
5.6 效益预测 |
5.6.1 社会效益 |
5.6.2 生态效益 |
5.6.3 经济效益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业产业园景观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四、成都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研究[D]. 鞠中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4]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5]“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6]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基于成都市1995-2017年的实证[D]. 焦小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以杨陵区五泉镇为例[D]. 赵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研究 ——以崇州市农业共营制为例[D]. 马少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9]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黄浩原宇. 成都大学, 2020(08)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园规划 ——以鱼龙山产业园为例[D]. 过梦瑶.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农业论文;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