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沿边开放县市图书馆的工作

关于沿边开放县市图书馆的工作

一、浅议沿边开放县市图书馆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蔡晨欣[1](2021)在《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会研究》文中指出云南省教育会是云南近代历史中较为重要的教育团体,存在时间很长。它经历了组建、发展、停滞、重振四个时期,会务重心经历了兴学补政、教育研究到亲民教育的改变,组织体系前期为会长制,后期为委员制。云南省教育会积极开展教育、社会、政治活动。教育活动为最主要开展的活动,分为推广教育、研究教育、辅助教育行政三大板块。政治活动主要是参与政治改革、舆论宣传。社会活动以开办图书馆、职业介绍所等福利事业为主要方式。因为战争、经费、云南政治、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云南省教育会具有组织规模有限、教育活动比重最大、注重教育实践的特点。云南省教育会开展的活动对民国时期云南文教具有一定历史作用:第一,云南省教育会通过创办教育杂志、讲演会、讲习会等活动进行教育推广,促进国内外教育理论与教育时事在云南的积极传播,提高教育界科研能力,培养师资人才,促进近代先进教育思想在云南的推广。第二,云南省教育会积极联络省内教育界人士,举行会议提供教育建议,并关注教育界人士利益保障,凝聚教育合力,促进教育改革及教育行政制度的近代化推进。第三,云南省教育会积极参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并承办第九届教育会联合会,实现边疆与内地首次大规模教育交流,促进云南教育与全国教育近代化同步发展。第四,云南省教育会通过开办活动进行教育交流,鼓励教育研究,使教育界及学校加强对教学研究的热情,提高教员教学水平。第五,通过出版杂志、创办开智印刷公司、创办图书馆等方式,开阔民众视野、教化民众、改良风气,推进了云南文化的近代化。结语部分在总结了前文对云南省教育会的研究基础上,认为云南省教育会对云南文教的发展具有一定示范性。研究云南省教育会对当代教育团体在推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凝聚教育合力、推动教育改革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张晨瑶[2](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赵晓光[3](2019)在《广西边境地区越籍非法劳工的协同治理及其优化研究 ——以东兴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西南边境地区跨境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广西与越南接壤的边境地区,受到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综合影响,涌入大量越籍非法劳工。这些非法劳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边境地区的用工荒,但也破坏了边境管理秩序和冲击了劳动力市场,如果非法劳工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随着广西边境地区进一步开放,必将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如何化解广西边境地区越籍非法劳工带来的诸多困境,优化广西边境地区非法劳工的现有治理路径,对于维护广西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越籍非法劳工的治理为研究对象,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工具分析非法劳工问题。首先对广西边境地区越籍非法劳工的现状、成因、影响及治理的历程进行概述;然后以东兴市越籍非法劳工的协同治理实践为例,运用访谈法对东兴市有关治理主体进行访谈,了解了东兴市越籍非法劳工的基本情况及协同治理的措施,得出东兴市在非法劳工协同治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多元治理主体失灵、治理主体协同合作不畅、治理手段单一及治理效能不足的困境,其原因是协同治理意识薄弱、协同治理法律制度不健全、非政府主体发育不良、协同治理机制供给不足;最后基于困境和原因的分析,构建出广西边境地区越籍非法劳工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即提升治理主体的协同治理意识、创新多元治理方法协同推进、培育多元治理的主体结构、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徐凌玉[4](2018)在《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文中研究表明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建筑遗存,但由于长期受到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管理不善等问题的困扰,遭到大规模破坏甚至快速消逝,其保存状况令人堪忧。目前,社会各界对长城文化遗产仍缺乏整体性认知,从“防御体系”概念出发的保护意识与保护策略付诸阙如,亟待采取措施,加强整体性保护研究与实践工作。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是由长城本体、屯兵系统、烽传系统与驿传系统共同构成的具有层次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复杂防御体系。论文基于对明长城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认知,以军事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性保护策略与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基于长城相关历史资料、资源调查数据、实地考察测绘成果等,运用GIS空间分析、数据处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明长城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所涉及的信息采集、价值评估、保护划界、修复策略、保护大纲编制等问题进行详细探讨。1)从空间人文视角,获取全面、真实的遗产信息,建构多层次、多维度的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系统,进行明长城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2)构建完整的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对其内在价值进行定性描述,对其保存价值进行等级评定,对其经济价值进行量化评估,详细制定评价内容、分类依据、评价标准、工作流程;3)从宏观层面上,提出基于历史分区层次性的跨区域的保护管理划界,和基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系统性的保护范围界定方法;4)对明长城修复的理念与方法进行讨论,从微观层面上提出基于详细测绘与残损分析的长城修复设计方法;5)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总结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的总体原则,以河北地区明长城防御体系为例,从保护对象、价值评估、跨区域规划策略、系统性保护范围划定、保护修缮原则以及展示利用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提出明长城整体性保护策略,是现阶段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求,研究成果为明长城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技术支持以及保护管理的重要依据。开展明长城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的研究,对加强长城真实性、完整性认识,完善长城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与方法,提升长城文化遗产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李春梅[5](2018)在《翁丁佤族社区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佤族是我国九个“直过民族”之一,解放初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内地的特殊政策措施,帮助他们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由于特殊历史原因,他们是整体贫困程度较深的群体,面临着脱贫攻坚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并重的艰巨任务。翁丁佤族社区是我国最典型的佤族聚居区,近十年来,当地居民积极探索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能力不足,旅游发展进程缓慢。本文选择翁丁佤族社区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人力资源能本管理理论、德鲁克文化管理理论、旅游人类学“舞台真实”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整理访谈材料分析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因子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等定量研究方法对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进行评价,找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提升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本文以可行能力理论为理论来源、国内外经验为现实依据,结合佤族社区的特征,构建了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该理论分析框架的背景是旅游发展,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外部影响因素有脆弱性环境、功能性活动和地方性知识。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的关键点在于找到居民的孵化性运作能力。政府、村委会、旅游企业、专家学者和社区居民在旅游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形成宏观、中观和微观交融的合力,最终实现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的成果。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三大理论维度、六大观测指标和三十个分指标。其中,三大理论维度是善治、经济条件和社会机会。六大观测指标是旅游参与可行能力、旅游就业可行能力、旅游产品开发可行能力、旅游技能提升可行能力、旅游融资可行能力和旅游社交可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三十一个旅游可行能力评估分指标。2、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实证研究本文根据所构建的佤族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翁丁佤族社区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PSS17.0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在符合信度和效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等定量研究方法对翁丁佤族社区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进行评价,计算出居民每项旅游可行能力的评价值,进一步探究居民旅游可行能力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提升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对策。研究发现翁丁佤族社区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总体偏低,所调查的六大旅游可行能力指标中,只有旅游社交可行能力较强,旅游参与可行能力、旅游就业可行能力、旅游产品开发可行能力、旅游技能提升可行能力和旅游融资可行能力都较弱。本文比较分析了翁丁三个村寨的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现状,发现旅游发展程度较高的翁丁大寨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明显高于旅游发展程度较低的另外两个村寨,说明旅游发展的程度强弱与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成正向关系。3、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佤族旅游社区居民的孵化性运作能力分别是旅游参与可行能力、旅游就业可行能力、旅游产品开发可行能力、旅游技能提升可行能力和旅游融资可行能力。这些能力的增强能促进其他旅游可行能力的提升,因此,佤族社区内外部力量发挥合力的关键点在于提升这五大旅游可行能力。本文提出三大保障机制,制定翁丁佤族旅游社区“前台开发+后台保护”的旅游发展规划政策;激发居民自身的内生动力:提出多元主体提升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设想,让政府、村委会、旅游企业、专家学者和居民等责任主体在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中发挥的应有功能,进而提炼出五大孵化性运作能力的提升对策。本文的创新点有三:第一,研究视野创新。本文具有国际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视野,通过对巴厘岛文化旅游成功经验的分析思考翁丁佤族社区的旅游发展问题,并结合人类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开展跨学科研究;第二,研究内容创新。本文将可行能力理论引入佤族旅游社区,将翁丁佤族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首次关注佤族社区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提升问题,是我省旅游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也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第三,理论分析模式创新。本文构建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这是对可行理论在旅游研究领域的拓展,是提升佤族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实践探索,对我国少数民族社区居民自主参与旅游经营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庆华[6](2018)在《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文中认为妈祖信仰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揭示了闽粤先民在台湾的移民、开发的历史进程。长期以来,饱受儒家文化渲染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往往十分重视并强调以官方上层士大夫所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力,而忽视了民间庶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1684年以后,台湾被纳入清政府的统治管辖,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交织推动,大量闽粤移民移居台湾,为妈祖信仰提供了类似大陆的土壤环境。此外,移民社会时期的台湾社会又滋生了信仰妈祖的心理需求,妈祖信仰得以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发展。如今台湾妈祖信仰的传播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兴盛程度甚至超过信仰源生地福建,其原因何在?我们应当回归历史的理路和脉络去追寻答案。清代是奠定台湾妈祖信仰发展的重要关键历史时期,通过人员、仪式、寺庙、组织的推动,台湾妈祖信仰得以空前发展,并与地方社会融合,成为整合地方社会人群的重要民间信仰。人员方面,清代的官员、士绅、住持僧、郊商等成为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重要携带人群;仪式方面,借由闽粤祖籍地民众及官府的祭祀仪式,民众得以通过仪式增强认同感,官员则增强使命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寺庙方面,清代台湾妈祖庙在结合清政府、台湾地方政府、地方士绅及民间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联系纽带作用;组织方面,台湾地方社会成立各种以妈祖为祭祀主神的神明会,对于解决地方矛盾,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段海波[7](2018)在《“一带一路”建设下的滇缅边境贸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依靠出口、投资等方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下降。2013年,为深化体制改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政府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提出联动六十多个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经济、文化互相包容的利益共同体。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境,优越的区位优势使云南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省份。云南省面向“三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肩挑“两洋”(太平洋、印度洋);而缅甸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沿线国家,其地理位置对于中国发展东亚、东南亚市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滇缅边境贸易作为我国边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发展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滇缅边境贸易发展为研究主题。首先,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与滇缅边境贸易的关联性,重点关注“一带一路”建设为滇缅边境贸易提供发展契机和滇缅边境贸易发展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两个方面;其次,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滇缅贸易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分别从缅甸方面对滇缅贸易的制约因素、云南方面对滇缅贸易的制约因素及其他方面对滇缅贸易的制约因素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接着,以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案例,重点剖析作为滇缅贸易重要支撑的瑞丽试验区发展现状及对滇缅边境贸易发展的影响;最后,主要从增大境外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强化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开拓合作领域;打造跨国产业链,促进资本和其他经济资源在区域范围内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的总体建议出发,分别就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进政治互信与文化交流、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商品竞争力、优化和提升边境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力促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建立犯罪打击联动机制等方面提出本文研究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PHUNG THI SINH[8](2017)在《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和越南河江省1955年至2000年间民族政策及其实施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来探讨两国两地的民族政策及其对当地少数民族带来的影响。希望这样的研究可以总结相关的历史的经验,为进一步改善两省少数民族的生活,推动两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一点绵薄的贡献。云南与河江两省都位于离本国政治经济中心较为偏远的地区,又都地处国家的边境,在国防和安全上地位重要。云南和河江两省是中越两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居住地,这两个地区曾经见证并迎接了很多少数民族大规模的迁徒和定居,并形成了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两省的民族文化特色。由于两省彼此交界,很多少数民族早就有了血统、婚姻、风俗习惯以及文化的联系,这种血缘和历史的联系,长久以来是两国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然而,由于两省的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远离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此地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水平还低于国内大多数省份,如何教育和动员当地少数民族利用本地、本民族的各种资源和优势,克服本地的各种困难和劣势,缩小与国内其它地区、其它民族的差距长期以来一直是两国和两省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越南和中国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党的理论基础,其中包含了民族理论。在制定和推行各自民族政策时,中国和越南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的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因此虽然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越南和中国两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还是有各自的特点,这是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的内容。第二章是对云南和河江两省的少数民族概况的一个介绍,包括两省少数民族的数量,民族名称,近现代经济社会文化的特点等等。第三章探讨这一时期云南和河江两省的民族经济政策,分析云南“兴边富民”和河江“135项目”的重大经济政策,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探讨这一时期两省的民族文化政策,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艺术的保存和发展,历史古籍的搜集和保存,文化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实践。第五章讨论的是两省的民族教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这一时期两省对少数民族教育都非常重视,制定了和不断调整民族教育的政策,在发展民族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绩。但两省的具体做法上还是有自己的特点,值得相互比较和借鉴。第六章探讨两省少数民族政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依靠各方面条件的配合,但最主要的是依靠少数民族自己的力量,这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所以这一时期,两国两省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自身干部的培养和建设,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出规划安排,为少数民族培养了许多干部。结论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做了提炼和概括。

完颜邓邓[9](2017)在《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又明确提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组成部分,是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态。当今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实现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转变,能够扩展公共文化资源的传播范围,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是借助新技术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性选择。由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过程中对数字化设施设备的建设、公民数字素养的教育培训以及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不仅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而且有助于消除数字鸿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界定相关概念,阐释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分析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促进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意义及相关制度建设,调查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分析造成不均等的现实原因,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并提出其运行策略。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1)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应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文化权益理论要求政府为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服务过程应重视公众参与,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对公众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以提高服务的利用率。依据公平正义理论,实现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需要首先建立制度,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发展水平,服务中应将那些获取服务困难的群体作为重点,均等化是动态变化的、是相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强化政府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职能,满足所有公民的数字文化需求,建立公民需求表达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2)在国家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及若干地方性数字文化项目的推动下,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水平与数字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区域、城乡与群体差距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本文运用所构建的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不同地域、城乡、群体间的评价,发现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薄弱,这些地区为特殊群体提供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明显不足,整体上与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存在显着差距。造成非均等问题的关键因素是制度安排的非均等或相关制度的缺失,包括国家长期区域有别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同地区当地政府财政能力的差异、公共文化行业缺乏专门的法律支持、电信普遍服务与信息无障碍发展缓慢等。由于均等化的实现依靠公众的需求与利用,公民自身的经济条件差距、数字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差距等微观因素对非均等造成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为此,实现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必须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3)通过对国外实践的调查分析,表明国外经验对于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具有借鉴意义。主要有:完善制度体系是实现均等化的根本保障、普及信息基础设施与提高公民数字素养是均等化的基本前提、应用信息无障碍技术是促进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均衡服务对象是实现均等化的必然路径、发展社会合作是实现均等化的必要助力。(4)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统筹兼顾与重点保障、动态发展原则,构建由目标、对象、责任主体、方式四要素构成的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为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与供给者推进均等化提供一种模式。根据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非均等的现实问题,将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与特殊群体作为重点对象,将提高对这些地区与群体的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作为目标,政府部门、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力量都是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参与主体,负有不同的责任,确立标准、实施评价是促进均等化的有效方式。(5)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的运行需要从制度环境、服务供给、技术应用、人文与素养四个层面加以推进。制度环境层面,构建以均等化为导向的法律政策体系;细化服务标准,评估实施效果;确立服务均等化评价标准,评估均等化程度。服务供给层面,改变服务的单一供给方式,发展多元供给主体;明确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实施分众化供给。技术应用层面,改造数字服务网站,实现无障碍化;推动辅助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人文与素养层面,构建均等化组织文化,培育服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公众素养的教育培训,提高服务的利用率。

王振[10](2016)在《晚清“蛮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依据文明开化程度不同,中国古代自先秦以来便将居住在华夏民族周边的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和北狄。其中,“南蛮”主要是泛称居住在长江以南的各个民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随着民族融合趋势的推进,先秦的华夏族及后来的汉族与南方的“蛮族”逐渐在政治、经济及文化交流中趋于融合,部分“蛮族”的生产方式、价值认同、文化生活在与汉族的频繁交流中逐渐趋同,且在中原王朝的政治文化视野中获得等同华夏的地位认同,成为华夏民族和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因此,“蛮”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其存在的地域范围也处于历史性变化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并不相同。整体来说,“蛮”的具体分布范围在中原王朝文明开化的主动努力和“蛮”自身的自主归化中不断缩小。春秋时期,晋文侯始设行政机构管辖“蛮”地。秦并天下,威服蛮夷,设桂林、南海、象郡开拓岭南,逐步加强对“蛮”的统治。战国以至秦汉,历朝历代对长江以南“蛮疆”的控制持续加强,然长江流域之江左和江右诸地经济开发水平依然不高,“蛮”的分布范围仍然非常广大。魏晋以来,江南一带开发因中原动荡和汉人南迁明显加速,开启了我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自北向南转移的发展进程。宋廷南迁后,江南一带作为中国经济重心和文化堂奥的地位得到确立。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如向属“蛮”地的福建在宋代因文化学术昌盛而有“海滨邹鲁”之称。在此背景下,“蛮”在江南的分布范围迅速萎缩,而到明清时期,“蛮”的具体分布范围则主要局限在云南、广西等西南省份除腹里①以外的边疆和偏远地区。“蛮”在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和发展水平上与中原王朝存在区别,且属中央王朝的统辖范围,但历朝历代对“蛮”的统治多属羁縻安抚,故对“蛮”的统治与防范一直共同存在,“蛮防”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容规避的客观现象。在清王朝的天下观念中,“蛮”既指王朝版图以内的西南各少数民族,也包括传统习惯线以外的缅甸、越南等藩属国。因而,“蛮防”既包括对境内之“蛮”的设防,也包括对境外藩属之“蛮”的设防,主要包括内防和边防两个层面。其中,清代“蛮防”之边防主要是指中越边防和中缅边防。在内防层面上,为控制“蛮疆”,汉唐以至明代分别实行过边郡制度、羁縻州制度和卫所制度,对“蛮”的控制虽持续加强,可一直未超脱羁縻安抚的政策窠臼。清初,清政府继承了明代的卫所制度,致力于恢复“蛮疆”经济,使滇桂两省之腹里范围显着扩大。为加强“蛮疆”控制,清政府不仅在滇桂驻防大量绿营,而且将内地的基层行政体制和控制模式在“蛮疆”推广开来。平定“三番之乱”后,清政府在“蛮疆”的统治秩序逐渐稳定。雍正初年,雍正皇帝支持云贵总督鄂尔泰在“蛮疆”大规模推进“改土归流”,以流官之设、绿营布防和汛塘体系将清政府在“蛮疆”的统治推进到腹里以外的边疆偏远地区。与明代的卫所制度相比,清代在“蛮疆”设置的汛塘数量相对较少,分布范围却更为广泛,对“蛮疆”偏远地区的控制也更为有效。“改土归流”将清政府对“蛮疆”的控制推进到新的历史高度,在“蛮防”建设、“蛮疆”控制和“蛮疆”开发上构建起相对稳定的良性互动机制。过去内地民人绝敢擅入的“蛮疆”腹地成为长江中下游诸省流民移民垦殖、开矿设厂的沃土,“蛮疆”腹里之外在内地移民经营下得到开发,一些地方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开化程度上甚至等同腹里,齐同内地。1840年以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冲击下开始面对内忧外患的双重危机,对“蛮疆”的控制能力大为减弱。与此同时,英法等国为开拓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相继将“蛮疆”纳入侵略视野。英国依托印度侵占缅甸后,希望经由云南联通长江流域。法国侵占越南后,在企图经红河沟通云南的同时,还积极要求修建自越南到云南或广西的铁路。在此背景下,英法两国对“蛮疆”的渗透和侵略逐步加强。1840年以前在“改土归流”后形成的“蛮防”建设、“蛮疆”控制和“蛮疆”开发的良性互动机制逐渐在“蛮疆”地缘安全危机和清政府的控制颓势中趋向失灵。受此影响,“蛮疆”内防危机频发。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蛮疆”爆发了杜文秀等领导的各族人民大起义。此时,云南绿营经乾嘉年间裁减,数量大为减少,且战斗力低下。杜文秀起义的熊熊烈火虽被清政府扑灭,却使其对云南“蛮疆”的控制能力大为消弱。与此同时,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所裁广东兵勇大量流入广西。加之,广西天灾不断,民生萧条,匪患频发。咸丰皇帝甫登基,广西各地多如牛毛的会匪、土匪及流匪便引起了清政府最高层的重视。在对广西各地匪患围追堵截近一年后,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逐渐发展壮大,遁出广西成长为强烈撼动清政府统治乃至与之分庭抗礼的农民政权。直到清朝灭亡,广西匪患未得肃清。尤其是在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练勇及后来的新军建设中大量裁减兵勇,因安置不当,导致大量被裁兵勇流落各地,就地为匪,成为“蛮疆”内防安全的重要隐患。相比1840年后“蛮疆”日益恶化的地缘安全局势及由此带来的外防危机,“蛮疆”内防危机虽较此前严重,却非关乎清政府生死存亡的肘腋之患。1840年后,清政府“蛮防”安全面对的威胁主要来自英法两国对越南、缅甸等邻国的侵略及由此带来的边防危机。在边防层面上,1840年前,清政府依靠宗藩体制将越南、缅甸等邻国纳入“以藩为屏”的边防体系。在宗藩关系下,清朝作为“天朝上国”,本着“以大事小”的原则,可应藩属国请求出兵帮其平定叛乱,而越南、缅甸等属国则本着“以小字大”的原则,定期向清朝朝贡,请求册封。一般情况下,清朝不干涉越南、缅甸内部事务,双边边界纠纷也能在宗藩体制内得以妥善化解。即便如此,中越、中缅之间依然存在一条相对明晰的传统习惯线。清政府在传统习惯线内侧依托有利地形构建了一条由边关、边卡、边隘和边峒等防御要塞构成的军事边防线。在宗藩体制下,中越边防和中缅边防的主要任务并非防御对方军事入侵,而是更加侧重查禁私越等边境管理事务。1840年后,随着英、法等西方势力开始介入越南、缅甸等邻国。中越、中缅边防的地缘安全局势、边防对象和边防任务都发生明显变化。中法战争后,越南沦为法国保护。随后,英国宣布吞并上缅甸。中越、中缅宗藩关系事实终结,清王朝依托宗藩体制构建的“以藩为屏”的边防体系在“蛮疆”方向彻底瓦解。随着中越、中缅勘界工作的进行,清政府不得不面对以强为邻的地缘安全现实。为此,1885年前后,清政府依靠云贵总督岑毓英和广西提督苏元春等封疆大吏开始在“蛮疆”推进绿营裁整,编练练勇及新军,购置新式枪械,修整边防炮台,开办军事学校,以近代边防建设增强“蛮疆”边防。另外,清末,清政府还在“蛮疆”大力推进边疆新政,通过移民实边、兴办近代工业、振兴商业、举办近代教育、筹建铁路、完善电报通讯网络,将“蛮疆”的开发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蛮防”安全应当构建在蛮防建设、蛮疆控制和“蛮疆”开发良性互动的基础之上。1840年后,清政府在“改土归流”中构建的蛮防安全机制在内忧外困的国家颓势及由此带来的地缘安全危机中出现问题后,又在1885年后的蛮防建设、蛮疆新政和蛮疆开发中在近代化的轨道上进入到一个艰难的重建和调适过程中,对“蛮防”安全和“蛮疆”稳定产生了重大历史影响。

二、浅议沿边开放县市图书馆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沿边开放县市图书馆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考察云南教育会对民国云南教育近代化的作用
        (二)云南省教育会研究对当今教育团体的运行具有借鉴作用
    二、选题意义
        (一)云南省教育会研究是对教育史研究的扩充
        (二)云南省教育会对当代教育团体在运作与功能上具有借鉴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中国近代教育会现状
        (二)云南省教育会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
        (一)教育会
        (二)教育近代化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云南省教育会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一节 云南省教育会产生外在背景
        一、清末推行新式教育的需要
        二、结社传统与结社热潮的影响
    第二节 云南省教育会产生的内部条件
        一、云南近代教育的发展需要
        二、云南新士绅阶层与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推动
第二章 云南省教育会的总体情况
    第一节 云南省教育会发展概况
        一、兴学补政:云南教育总会组建时期(1909-1912)
        二、研究教育:云南省教育会发展时期(1913-1927)
        三、改造重组:云南省教育会停滞时期(1927-1931)
        四、亲民教育:云南省教育会重振时期(1931-1949)
    第二节 云南省教育会的成员情况、组织结构与经费情况
        一、云南省教育会的成员情况
        二、云南省教育会的组织结构
        三、云南省教育会的经费情况
    第三节 云南省教育会的性质
第三章 云南省教育会的主要活动
    第一节 发展教育
        一、开设学校,推广教育
        二、发展学术,研究教育
        三、办理学务,辅助教育
    第二节 其他活动
        一、参与政治
        二、开展社会活动
第四章 云南省教育会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第一节 云南省教育会的特点
        一、组织规模有限
        二、活动以教育活动为主
        三、注重教育实践
    第二节 云南省教育会的历史作用
        一、推进云南近代教育发展
        二、促进云南近代文化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顶层设计
        2.2.2 地方政策规划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3 沈阳经济区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3.4 哈长城市群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3)广西边境地区越籍非法劳工的协同治理及其优化研究 ——以东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选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非法劳工及其治理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非法劳工及其治理的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工具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边境地区
        2.1.2 广西边境地区
        2.1.3 非法劳工
    2.2 理论工具—协同治理理论
        2.2.1 协同治理的理论渊源
        2.2.2 协同治理的基本内容
    2.3 协同治理理论与非法劳工治理的契合性分析
        2.3.1 动态治理层面上的契合性
        2.3.2 多元治理主体上的契合性
        2.3.3 开放治理层面上的契合性
第三章 广西边境地区越籍非法劳工的概述
    3.1 广西边境地区越籍非法劳工的现状
        3.1.1 越籍非法劳工的数量
        3.1.2 越籍非法劳工的特征
    3.2 广西边境地区越籍非法劳工的成因
        3.2.1 经济利益的驱动
        3.2.2 便利的地理环境
        3.2.3 入境就业办证手续复杂
        3.2.4 广西边境地区劳动力短缺
    3.3 广西边境地区越籍非法劳工的负面影响
        3.3.1 破坏边境管理秩序
        3.3.2 扰乱社会治安
        3.3.3 冲击劳动力市场
    3.4 广西边境地区越籍非法劳工治理的历程
        3.4.1 前期加强边境管控:打击非法入境人员
        3.4.2 后期由堵转疏:推进中越跨境劳务合作
第四章 东兴市越籍非法劳工的协同治理实践
    4.1 东兴市越籍非法劳工的基本情况
        4.1.1 越籍非法劳工的数量
        4.1.2 越籍非法劳工的行业分布
        4.1.3 越籍非法劳工的薪酬待遇
    4.2 东兴市越籍非法劳工协同治理的措施
        4.2.1 协同意识:积极培育协同治理意识
        4.2.2 协同制度:规范跨境务工流程
        4.2.3 协同平台:构建协同合作平台
        4.2.4 协同行动:开展协同治理行动
    4.3 东兴市越籍非法劳工协同治理的评价
第五章 东兴市越籍非法劳工协同治理的困境及原因
    5.1 东兴市越籍非法劳工协同治理的困境
        5.1.1 协同主体困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不足
        5.1.2 协同合作困境:政府部门协同合作不畅
        5.1.3 协同手段困境:行政治理为主,治理手段单
        5.1.4 协同效果困境:跨境协作不畅,治理效能不足
    5.2 东兴市越籍非法劳工协同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5.2.1 协同治理意识薄弱
        5.2.2 协同治理法律制度不健全
        5.2.3 非政府主体发育不良
        5.2.4 协同治理机制供给不足
第六章 广西边境地区越籍非法劳工协同治理的路径优化
    6.1 提升治理主体的协同治理意识
        6.1.1 树立政府组织的协同治理意识
        6.1.2 增加企业的协同协作意识
        6.1.3 强化社会公众的协同监督意识
    6.2 创新多元治理方法协同推进
        6.2.1 法律手段:完善协同治理的法律制度
        6.2.2 市场手段:约束企业的行为偏好
        6.2.3 科技手段:加快信息数据库建设
    6.3 培育多元协同治理的主体结构
        6.3.1 强化政府组织的主导作用
        6.3.2 完善企业和公众的基础作用
        6.3.3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补充作用
    6.4 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6.4.1 完善中越遣返合作机制
        6.4.2 完善政府内部协同机制
        6.4.3 优化社会参与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保护长城文化遗产的紧迫性
        1.1.2 长城保护工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1.3 长城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概念辨析
        1.2.3 研究范围界定
    1.3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3.1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基础性研究
        1.3.2 长城保护历程研究
        1.3.3 国内外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
        1.3.4 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发展
        1.3.5 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与有待完善之处
        1.3.6 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材料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材料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系统建立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
        1.5.2 建立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估体系
        1.5.3 划定明长城防御体系分区域、分层级的保护范围
        1.5.4 探讨明长城相关遗迹保护与修复方法
        1.5.5 确立明长城整体性保护策略中跨区域协同的管理模式
    1.6 研究创新
        1.6.1 空间人文视角下的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1.6.2 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明长城价值评估体系
        1.6.3 基于明长城真实性与完整性的防御体系保护范围界定
        1.6.4 基于精细测绘与残损分析的明长城遗迹保护与修复策略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明长城防御体系系统构成与数据库建设
    2.1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层次体系研究
        2.1.1 明长城军事防御制度
        2.1.2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层次体系布局
    2.2 明长城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2.2.1 明长城文化遗产要素认知与分类
        2.2.2 明长城相关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与构成
        2.2.3 明长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与构成
    2.3 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2.3.1 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背景
        2.3.2 明长城防御体系数据库的总体构成
        2.3.3 明长城防御体系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
        2.3.4 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应用及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研究
    3.1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内容及方法
        3.1.1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的内容及发展
        3.1.2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方法
    3.2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意义及框架
        3.2.1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意义
        3.2.2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框架
    3.3 明长城文化遗产内在价值评估
        3.3.1 明长城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认定(OUV)
        3.3.2 明长城文化遗产内在价值分类评估
    3.4 明长城文化遗产保存价值评估
        3.4.1 明长城遗产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4.2 明长城环境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4.3 明长城保存价值评估过程与结论
    3.5 明长城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评估
        3.5.1 明长城经济价值调查问卷设计
        3.5.2 明长城经济价值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明长城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4.1 基于文化遗产完整性与真实性的长城保护原则
        4.1.1 完整性保护概念
        4.1.2 真实性保护概念
        4.1.3 明长城防御体系完整性与真实性保护原则
    4.2 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总体原则
        4.2.1 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规条例
        4.2.2 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总体性原则
    4.3 明长城保护区段划分原则与方法
        4.3.1 基于明长城防御体系层次性的保护区段划分方法
        4.3.2 明长城文化遗产跨区域的协同保护办法
    4.4 明长城保护范围界定办法
        4.4.1 相关法规条例中对于明长城保护范围的界定
        4.4.2 基于层次体系的明长城保护范围划定
        4.4.3 明长城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界定示意
        4.4.4 长城保护区划范围内的已有违规建筑与构筑物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明长城遗迹遗存残损分析及修复方法研究
    5.1 明长城遗迹遗存的破坏原因
        5.1.1 明长城遗迹遗存自然因素的残损
        5.1.2 明长城遗迹遗存人为因素的残损
    5.2 明长城遗迹遗存修复基本原则
        5.2.1 现有长城保护维修基本准则
        5.2.2 国外遗迹遗存修复基本理念
        5.2.3 明长城遗迹遗存修复原则探讨
    5.3 明长城物质遗存维修情况与展示方法
        5.3.1 长城物质遗存维修的基本情况
        5.3.2 明长城物质遗存病害类型及维修方法
        5.3.3 明长城文化遗产的展示技术与策略
    5.4 明长城军事防御工事修复设计研究——以徐流口敌台为例
        5.4.1 明长城防御工事修复设计思路与理念
        5.4.2 徐流口地区长城遗址历史与区域分析
        5.4.3 徐流口地区长城防御工事残损分析与保护方法
        5.4.4 长城遗址保护与修复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专题研究——以河北地区为例
    6.1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研究背景及总体原则
        6.1.1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研究背景
        6.1.2 现阶段长城保护规划大纲与省级保护规划存在问题
        6.1.3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编制的总体原则
    6.2 长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及基本框架
        6.2.1 长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
        6.2.2 省级长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基本框架
    6.3 河北长城概况及其保护发展
        6.3.1 河北省明长城概况
        6.3.2 河北省长城保护发展
    6.4 河北地区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内容分析
        6.4.1 河北地区明长城保护对象界定
        6.4.2 河北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6.4.3 河北明长城规划策略
        6.4.4 河北明长城保护范围划定
        6.4.5 河北明长城保护修缮原则
        6.4.6 河北明长城展示利用策略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附录A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数据库聚落数据逻辑图
附录B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经济价值评价问卷调查
附录C 徐流口地区明长城保护修复设计
附录D 河北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翁丁佤族社区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1.1.2 国内旅游发展趋势对旅游社区居民能力的挑战
        1.1.3 云南省翁丁佤族旅游社区发展的困境
        1.1.4 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机遇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进展与述评
        1.3.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
        1.3.3 可行能力研究
        1.3.4 研究综述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技术路线
        1.5.4 论文框架结构
        1.5.5 研究内容
        1.5.6 研究重点和难点
        1.5.7 研究贡献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居民可行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2.1.2 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2.1.3 佤族旅游社区的特点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源能本管理理论
        2.2.2 德鲁克文化管理理论
        2.2.3 旅游人类学“舞台真实”理论
        2.2.4 可行能力理论
        2.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 现实依据
        3.1.1 巴厘岛成功经验借鉴
        3.1.2 中国旅游社区成功经验借鉴
        3.1.3 佤族社区居民的特征分析
    3.2 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要素
        3.2.1 旅游发展背景
        3.2.2 脆弱性环境
        3.2.3 功能性活动
        3.2.4 地方性知识
        3.2.5 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估分析
        3.2.6 孵化性运作
        3.2.7 旅游保障
        3.2.8 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主体
        3.2.9 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成果
        3.2.10 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3.3 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3.3.3 指标体系的内涵
    3.4 评价量表制作、定量指标测量和定级
        3.4.1 评价量表制作
        3.4.2 定量指标测量
        3.4.3 定量指标定级
    3.5 调查问卷结构
    3.6 研究假设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实证研究
    4.1 案例选择
    4.2 资料收集
    4.3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发展概况
        4.3.1 沧源旅游业发展现状
        4.3.2 翁丁佤族社区旅游发展历程
        4.3.3 翁丁佤族社区的管理模式
    4.4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主要特征
        4.4.1 旅游参与可行能力特征
        4.4.2 旅游就业可行能力特征
        4.4.3 旅游产品开发可行能力特征
        4.4.4 旅游技能提升可行能力特征
        4.4.5 旅游融资可行能力特征
        4.4.6 旅游社交可行能力特征
    4.5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价
        4.5.1 翁丁大寨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价
        4.5.2 翁丁新芽和下寨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价
        4.5.3 翁丁大寨与翁丁新芽下寨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价比较
        4.5.4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价
    4.6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现状分析
    4.7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存在的问题
        4.7.1 旅游参与能力不足
        4.7.2 经济条件差
        4.7.3 社会机会少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5.1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参与可行能力的提升对策
        5.1.1 增强居民的旅游参与动机
        5.1.2 扩展居民的旅游参与机会
        5.1.3 培育居民的旅游参与能力
        5.1.4 建立居民旅游参与意愿表达的有效机制
    5.2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就业可行能力的提升对策
        5.2.1 发展“休闲农业+文化旅游业”
        5.2.2 培养新型佤族农民
        5.2.3 吸引佤族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
        5.2.4 发展居民“互联网+旅游”的能力
        5.2.5 推进农村旅游电子商务
    5.3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产品开发可行能力的提升对策
        5.3.1 培育居民将佤族文化与旅游产品融合的能力
        5.3.2 培育居民鉴别佤族文化的保护性要素和开发性要素的能力
        5.3.3 提升居民将佤族文化“活化”传承的能力
        5.3.4 提升居民开发体育旅游产品的能力
        5.3.5 提升居民设计文化旅游产品的能力
    5.4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技能提升可行能力的对策
        5.4.1 培育居民保护传统宗教文化的意识
        5.4.2 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5.4.3 培养佤族本土旅游人才
        5.4.4 强化居民成人继续教育培训
        5.4.5 开展居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
    5.5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融资可行能力的提升对策
        5.5.1 树立居民正确的金融观念
        5.5.2 提供商业银行小额贷款
        5.5.3 推广居民农村互助资金
        5.5.4 完善居民农业保险制度
    5.6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的保障机制
        5.6.1 政策规划保障
        5.6.2 居民内生动力激发保障
        5.6.3 外部多元主体支持保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旅游发展程度与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成正向关系
        6.1.2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价值偏低
        6.1.3 翁丁佤族社区需要制定本土旅游规划政策
        6.1.4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提升对策
        6.1.5 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能指导实践
    6.2
        6.2.2 研究内容创新
        6.2.3 理论分析模式创新
    6.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展望
        6.3.1 研究对象可延伸至其他佤族旅游社区
        6.3.2 拓展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其他影响因素
        6.3.3 探讨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孵化性运作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人员记录表
    附录三 部分访谈内容
    附录四 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维度和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及结果
    附录五 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六 旅游社区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七 翁丁佤族社区图片
    附录八 翁丁村村规民约
    附录九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大陆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二、台湾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三、日本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第三节 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点
        一、地方社会人群的整合问题
        二、中央与地方的连结问题
        三、妈祖信仰与华夷秩序
        四、民族国家视野之外的妈祖信仰
第二章 清代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渠道
    第一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一、元明清时期的对台政策及移民概况
        二、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第二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军方渠道
        一、妈祖与施琅收复台湾
        二、妈祖与平定朱一贵起义
        三、妈祖与平定林爽文叛乱
        四、妈祖与平定蔡牵叛乱
        五、妈祖与戴潮春事件
        六、妈祖与王得禄平定海寇
    小结
第三章 清代台湾不同人群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第一节 妈祖庙管理人与妈祖信仰的传播
        一、关渡宫庙祝协助清军
        二、双慈亭住持僧安葬地方官员
        三、台南大天后宫住持僧与朱术桂
    第二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一、地方官员兴建、重修妈祖庙
        二、地方官员主持妈祖祭祀仪式
        三、台湾地方官员保护妈祖庙公业
        四、地方官员请求加封封号、颁赐匾额
        五、妈祖庙奉祀地方官员
    第三节 士绅、郊商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一、凤山县双慈亭的重修
        二、二林仁和宫的重修
        三、鹿港天后宫的兴建、重修
    第四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在原住民地区的传播
        一、琅峤地区的妈祖信仰
        二、岸里社平埔族地区的妈祖信仰
    小结
第四章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及祭祀仪式
    第一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
        一、郡城天后宫
        二、北港朝天宫
    第二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祭祀风俗及祭仪
        一、信仰风俗
        二、祭祀仪式
    小结
第五章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与地方社会整合
    第一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
        一、参与公益事业
        二、移民精神安慰
        三、同乡联系纽带
        四、教育教化民众
        五、军事战略防御
        六、处理族群纠纷
    第二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与地方社会整合
        一、清代台湾寺庙文化权力的来源及获取途径
        二、清代台湾寺庙示禁碑与地方社会治理
        三、清代台湾寺庙在地方社会发挥影响的可能性解释
    小结
第六章 清代台湾民间社会与妈祖信仰
    第一节 民间社会与清代台湾妈祖庙香资捐题
        一、乾隆初年澎湖渔民对天后祭祀的捐题
        二、乾隆年间屏东双慈宫的捐题
        三、嘉庆年间台南通济宫的捐题
        四、道光年间阿猴慈凤宫的捐题
        五、道光年间龙溪妈祖庙的捐题
        六、咸丰年间香山长佑宫的捐题
    第二节 妈祖会与清代台湾社会组织及开发
        一、妈祖会与台湾社会开发
        二、明清台湾家族社会的妈祖信仰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7)“一带一路”建设下的滇缅边境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文献述评
    三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概念介绍与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 “一带一路”倡议
        二 边境贸易
    第二节 滇缅边境贸易的地位和特征
        一 滇缅边境贸易概述
        二 滇缅边境贸易的地位
        三 滇缅边境贸易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
        二 要素禀赋理论
        三 需求相似理论
第二章 “一带一路”建设与滇缅边境贸易的关联性
    第一节 “一带一路”建设为滇缅边境贸易提供发展契机
        一 优化和提升边境贸易基础设施建设
        二 助推滇缅边境贸易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三 扩大滇缅边境开发、开放程度
        四 提升滇缅经济联系与交往水平
    第二节 滇缅边境贸易发展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一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计划
        二 滇缅边境贸易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促进作用
第三章 “一带一路”建设下滇缅边境贸易面临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来自缅甸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 缅甸对外经贸战略的转变
        二 缅甸政府对中缅关系的认识变化反复
        三 缅甸民间对华认识偏误
        四 缅北民族武装冲突
    第二节 来自云南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 产业结构单一
        二 省内物流成本居高难下
        三 进出口贸易通关的便利化程度低
        四 外贸人才不足
    第三节 其他制约因素分析
        一 复杂的国际关系与贸易竞争
        二 边境地区犯罪活动频繁、法律意识淡薄
第四章 典型案例分析—瑞丽边贸口岸建设与滇缅边境贸易
    第一节 瑞丽边贸口岸:中国对缅贸易的最大陆路口岸
    第二节 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对滇缅边境贸易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跨国人才
        二 增进政治互信与文化交流
        三 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商品竞争力
        四 优化和提升边境贸易基础设施建设
        五 大力促进口岸通关便利化
        六 建立犯罪打击联动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起
    2. 研究成果述评
    3. 本论文的主要资料
    4. 研究对象与思路
    5. 研究方法
    6. 特色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与越南民族政策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和越南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越南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两国实践的差别
        一、民族成分确定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小结
第二章 云南与河江省的民族状况
    第一节 两地地理概况
        一、云南省地理概况
        二、河江省地理概况
        三、两地地理概况比较
    第二节 两地民族状况
        一、云南省民族状况
        二、河江省民族状况
    第三节 两地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一、云南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二、河江省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三、两地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比较
    小结
第三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经济政策
    第一节 云南省民族经济政策
        一、1955年-1977年
        二、1978年-1991年
        三、1992年-2000年
        四、民族经济政策的成就和存在问题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经济政策
        一、1955年-1975年
        二、1976年-1986年
        三、1986年-2000年
    第三节 两地经济政策比较
        一、政策的相同点
        二、政策的差异点
        三、云南省的民族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四、对两地民族经济政策的思考
    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文化政策
    第一节 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一、1955年-1977年
        二、1978年-1991年
        三、1990年-2000年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文化政策
        一、1955年-1985年
        二、1986年-2000年
    第三节 两地民族文化政策比较
        一、政策的相同点
        二、政策的差异点
        三、云南省民族文化政策经验对河江省的启示
    小结
第五章 两地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一节 云南省民族教育政策
        一、1955年-1977年
        二、1978年-1991年
        三、1992年-2000年
        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教育政策
        一、1955年-1985年
        二、1986年-2000年
    第三节 两地民族教育政策比较
        一、政策的相同点
        二、政策的差异点
        三、云南省的民族教育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小结
第六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第一节 云南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一、1955年-1977年
        二、1978年-2000年
    第二节 河江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一、1955年-1985年
        二、1986年- 2000年
    第三节 两地民族干部政策比较
        一、政策的相同点
        二、政策的差异点
        三、云南省民族干部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云南少数民族支系,称谓及居住地表
附表二: 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系属
附表三: 云南省四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数表
附表四: 河江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整理项目
附表五: 河江省田野调查说明
后记

(9)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综述
        1.2.2 国内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
2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2.1.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2.1.2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
    2.2 理论依据
        2.2.1 文化权益理论
        2.2.2 公平正义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2.3 制度背景
        2.3.1 信息公平获取制度
        2.3.2 公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2.3.3 数字包容制度
    2.4 现实意义
        2.4.1 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2.4.2 消弭数字鸿沟
        2.4.3 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3 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现状
    3.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概况
    3.2 推进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举措与成效
        3.2.1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
        3.2.2 财政投入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3.2.3 服务覆盖面向农村基层、偏远地区延伸
        3.2.4 针对特殊群体需求整合资源
    3.3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现状调查——以文化共享工程为例
        3.3.1 调查设计
        3.3.2 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状
        3.3.3 基层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状
        3.3.4 特殊群体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状
        3.3.5 调查总结
4 影响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因素
    4.1 制度因素
        4.1.1 国家现行法律政策
        4.1.2 公共文化服务行业的制度
    4.2 经济因素
        4.2.1 地区经济发展与财政投入差距
        4.2.2 不同群体自身的经济条件差异
    4.3 文化因素
        4.3.1 公共数字文化的发展水平
        4.3.2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单位的均等化组织文化
    4.4 技术因素
        4.4.1 信息及通信技术
        4.4.2 信息无障碍技术
    4.5 素质因素
        4.5.1 公众文化素养
        4.5.2 公众数字素养
5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国外借鉴
    5.1 法律政策与标准规范
        5.1.1 政府的法律政策与标准规范
        5.1.2 行业的法律政策与标准规范
        5.1.3 公共文化机构的政策规划
    5.2 信息基础设施与设备
        5.2.1 农村与偏远地区的服务网点和宽带网络建设
        5.2.2 无障碍网站建设
        5.2.3 辅助技术产品开发
        5.2.4 辅助技术产品应用
    5.3 数字资源建设
        5.3.1 多样性资源建设
        5.3.2 专题资源建设
    5.4 数字服务
        5.4.0 公民数字素养教育服务
        5.4.1 面向农村、偏远地区的宣传推广与服务推送
        5.4.2 为特殊群体推出个性化服务项目
    5.5 国外提供的借鉴
        5.5.1 完善制度体系是实现均等化的根本保障
        5.5.2 普及信息基础设施与提高公民数字素养是均等化的基本前提
        5.5.3 应用信息无障碍技术是促进均等化的重要手段
        5.5.4 均衡服务对象是实现均等化的必然路径
        5.5.5 发展社会合作是实现均等化的必要助力
6 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构建
    6.1 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
        6.1.1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原则
        6.1.2 统筹兼顾与重点保障原则
        6.1.3 动态发展原则
    6.2 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
        6.2.1 目标与对象
        6.2.2 责任主体
        6.2.3 保障方式
    6.3 保障体系模型
    6.4 保障体系的实例分析
        6.4.1 广东省保障体系的构建举措
        6.4.2 广东省保障体系的不足与优化方案
7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的运行
    7.1 制度环境层面
        7.1.1 构建以均等化为导向的法律政策体系
        7.1.2 细化服务标准,评估实施效果
        7.1.3 确立均等化评价标准,评估均等化程度
    7.2 服务供给层面
        7.2.1 发展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
        7.2.2 明确群体差异化需求,实施分众化供给
    7.3 技术应用层面
        7.3.1 改造数字服务网站,实现无障碍化
        7.3.2 推动辅助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7.4 人文与素养层面
        7.4.1 构建均等化组织文化,培育人文精神
        7.4.2 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培训,提高服务利用率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10)晚清“蛮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一) 时间界定
        (二) 空间界定
        (三) “蛮”与“蛮防”界定
    二、研究状况的回顾与分析
        (一) “苗防”研究
        (二) 中越划界研究
        (三) 中缅划界研究
        (四) 晚清“蛮疆”开发研究
        (五) “蛮疆”边防建设研究
    三、基本思路、难点及创新点
        (一) 基本思路
        (二) 难点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1840年以前“蛮防”问题的简要回顾
    第一节 1840年以前“蛮疆”统治的加强
    第二节 1840年以前的“蛮疆”驻防体系
        一、1840年以前的“蛮疆”安全形势
        二、绿营驻防的“蛮防”价值
    第三节 1840年以前的“蛮疆”边防
        一、明代的卫所军制与“蛮防”
        二、1840年以前的中缅边防
        三、1840年以前的中越边防
    第四节 1840年以前的“蛮疆”开发
第二章 1840年后宗藩体制下的“蛮防”
    第一节 “以藩为屏”的中越边防
        一、中越宗藩关系溯源
        二、宗藩体制下的中越边防
    第二节 1840年后广西的“内防”危机
        一、道光、咸丰年间广西的“剿匪”活动
        二、清政府对“金田会匪”的早期围剿
    第三节 中法战争前的中越边境管理事件
    第四节 中缅宗藩关系下的中缅边防
        一、中缅宗藩关系溯源
        二、1840年后中缅宗藩关系的终结
        三、1840年后云南的“内防”危机
第三章 1840年后“蛮防”对象的转变
    第一节 1840年后中越边防对象的转变
        一、法国对越南与“蛮疆”的战略意图
        二、清政府对中越宗藩关系的新定位
        三、“保藩固圉”边防政策的确定
        四、清政府对中越边防问题的讨论
        五、地缘安全危机中的阮朝
    第二节 1840年后中缅边防对象的转变
        一、英国对缅甸的地缘战略意图
        二、地缘安全危机中的雍籍牙王朝
        三、清政府对英侵缅甸的反应
        四、滇缅边防压力的出现
第四章 1885年后“蛮疆”国界线的形成
    第一节 中越边界的勘划
        一、清政府对中法议界的讨论
        二、桂越边界的勘划
        三、滇越边界的勘划
        四、粤越边界的勘划
    第二节 滇缅边界的勘划
        一、滇缅分界概况
        二、滇缅北段边界争议
        三、滇缅南段未定界问题
第五章 1885年后广西的“蛮防”建设与“蛮疆”开发
    第一节 中法战后广西“蛮防”的地缘安全形势
    第二节 中法战争后广西的陆路边防建设
    第三节 中法战争后广西的“蛮疆”开发
        一、桂南边防与龙州近代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清末广西铁路筹建中的边防考量
        三、广西电报事业的举办
        四、桂西南“蛮疆”的移民实边
第六章 1885年后云南的“蛮防”建设与“蛮疆”开发
    第一节 中法战争后云南的地缘安全局势与边防建设
        一、训练练军、勇营,充实内外驻防
        二、构建近代化边防及管理机制
        三、后岑毓英时代的云南边防
    第二节 滇越铁路及其“蛮防”影响
        一、滇越铁路带来的地缘安全压力
        二、滇越铁路的近代化效应与边防价值
    第三节 晚清云南的“蛮疆”开发
        一、风光难再的滇铜业
        二、异军突起的个旧锡业
        三、其他近代事业的相继开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档案、资料类
    二 专着、译着类
    三 学术论文类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四、浅议沿边开放县市图书馆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会研究[D]. 蔡晨欣.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3]广西边境地区越籍非法劳工的协同治理及其优化研究 ——以东兴市为例[D]. 赵晓光. 广西大学, 2019(01)
  • [4]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D]. 徐凌玉. 天津大学, 2018(06)
  • [5]翁丁佤族社区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研究[D]. 李春梅. 云南大学, 2018(04)
  • [6]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D]. 赵庆华. 厦门大学, 2018(06)
  • [7]“一带一路”建设下的滇缅边境贸易发展研究[D]. 段海波.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8]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D]. PHUNG THI SINH.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D]. 完颜邓邓. 武汉大学, 2017(07)
  • [10]晚清“蛮防”研究[D]. 王振.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关于沿边开放县市图书馆的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