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英荟萃 共谱IC产业明天——上海集成电路技术创新论坛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琳[1](2017)在《释意理论视角下语篇连贯策略在模拟汉英交传中的应用报告 ——以2016中国IT领袖峰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IT行业在全球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IT界也取得了骄人的进步,涌现出了众多IT行业的领军人物和精英人才。2016中国IT领袖峰会作为行业的领头会议向世界传递了中国IT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因此,如何有效地传达中国IT行业的创新精神,增强中国IT行业在世界的影响力,是本次模拟交传实践的重要意义。交替传译是指译员在讲话人完成一句或一段的讲话后将讲话内容以流畅准确的另一种语言翻译给观众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最终实现原语与目的语的准确转换。本报告以释意理论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策略为理论指导,旨在解决交替传译过程中出现如长句结构不一致、语篇结构混乱、流水句语意模糊等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本次模拟实践,为提高译员口译能力提供有利帮助,同时,也希望能为中国IT行业口译质量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而提高中国IT行业在世界的影响力。
苏超[2](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邹磊[3](2013)在《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新丝绸之路”的兴起》文中认为古代海陆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与(中东和中亚)伊斯兰世界之间的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信仰之路,曾是近代西方世界兴起之前全球最重要的地缘经济组合和宗教文化纽带。在陷入数百年的沉寂之后,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贸易通道再次得到了激活。各种商品、人员、资金的快速流动,陆上跨境公路、铁路、管道等战略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义乌、广州等东部沿海地区再度活跃的中东商人、新“蕃坊”和清真寺,新疆、宁夏等西北省份在国家“向西开放”进程中的巨大潜力,以及中国对伊斯兰世界石油天然气的高度依赖……种种迹象表明,“新丝绸之路”正在海洋和陆地两个地缘空间同时兴起。那么,如何理解这一系列重要进展得以兴起的条件、逻辑和影响呢?这正是本文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通过对古代丝绸之路地缘(海洋和陆地)、贸易(商品与货币)、信仰(伊斯兰化)的深入考察,本文获得了观照“新丝绸之路”兴起的历史视野和研究视角。在充分借鉴既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广泛利用各种一手文献、访谈和田野调查,勾勒并剖析了海陆“新丝绸之路”的表现形式和内在机理。本文的研究认为,“新丝绸之路”的兴起同时受到双重逻辑的推动和制约:(1)石油、美元与“中国制造”三者间的全球流动;(2)中国区域和地缘战略的既有结构及其内在调整。正是在此意义上,“新丝绸之路”不是历史的简单再现,而是深嵌于当代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政治经济的权力结构之中,古代丝绸之路的部分历史遗产正是在这一系列宏观语境下才得以被激活与重组。对于义乌、广州和新疆、宁夏等地的微观考察表明,信仰纽带有效地强化了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经济纽带,并在客观上有助于中国政治版图内部的区域与地缘战略调整。与此同时,宗教因素在“新丝绸之路”上的双重嵌入,也意味着经济力量和政治版图仍是激活或制约信仰版图最重要的因素。“新丝绸之路”的政治影响在于:(1)伴随着在伊斯兰世界战略利益的深化,未来中国将不可避免且越来越多的卷入到伊斯兰世界国家间错综复杂的教派和政治关系中,而中亚和中东国家内部的族群宗教和国家建设也逐渐对于中国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具有直接而现实的溢出效应;(2)伴随着国际能源供需版图的剧变和中美战略重心的再平衡,中国将日益面临如何与美国在伊斯兰世界开展战略互动、进行利益协调的外交局面。正是在此意义上,本文对于“新丝绸之路”的研究,只是对中国国家利益全球化进程初步且局部的考察。
丁玲[4](2012)在《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国际化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行动抉择。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以后,世界多强政治格局随着冷战的结束逐步形成,其后经济全球化滚滚袭来,现代大学所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环境日新月异,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对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关国际化的实践逐步渗入到了大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人员交流和科技合作等各个方面,成为现代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与发展趋势”为论题,将中美大学作为世界大系统中的典型子系统,沿着“历史回顾——实践的现况分析与探讨——实践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的考察与比较——实践的经验提取——前景展望”为研究路径,在系统梳理中美大学国际化的演进历程之后,深入探讨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的动力、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并通过典型大学展示大学国际化实践的具体面貌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有益经验,以期为我国大学国际化实践提供启示与建议。本论文主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中美两国大学国际化历史变迁及的描述与分析。中美大学国际化的历史进程表明,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大学国际化的基本理论来源相同、基本路径相似,其大学国际化实践所勾勒的历史脉络在存在着差异的同时,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这种差异或相似之处,正是现代大学存在的历史特色和意义。从实践基础的角度看,民族传统是大学国际化发展中的双刃剑;政治因素是国际化的导航仪;而学术根基则是国际化的起跳点。从实践过程的角度看,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是从“盲从”变为“自觉”,美国大学的国际化是从“欣赏”到“借鉴与创新”。第二部分,从观念、课程、人员和学术活动四个角度,描述中美大学国际化的现况。通过对中美大学国际化现况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发现,大学国际化理念是展开一切国际化活动的内在先导和指导国际化改革的哲学,它体现了两国国际化行动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战略要点和实践追求。大学课程国际化实践的发展展现了中美大学国际化载体内涵的不断丰富及其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员的国际流动仍旧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大学国际化的实践最基本亦是最活跃的表现之一。学术活动的国际交流,则是两国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性质和政策效果的必要条件。第三部分,对中美两国大学国际化的动机进行分析和探讨。中美大学国际化的动机将指引着两国大学的国际化实践按照时代的需求朝纵深方向发展。这些动机背后都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国际化理念因素理论、世界体系因素理论;都指向特定的目标与方向——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学术的;并涉及几对重要的内在关系——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对中美两国大学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近年来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是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环境中迅速兴起的。国际化作为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大学可持续发展的行为选择,不仅受到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三大既有条件发展的影响,而且受到国内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和影响。美国大学的国际化事业已经形成了政府、社会团体和大学互相协作、各司其职、三位一体的国际教育体系。与美国相比,中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需要进一步改善大学国际化的内部环境和土壤,使国际化实践充满了主体应具有积极性和自主性活力。第五部分,选择了中美两国几个典型大学的国际化进行经验分析,并指出观念和目标是大学国际化实践的内在意识构架,形式和策略则是大学国际化实践的外在行为支撑。第六部分,从理念和制度、课程和师资的角度探讨了中美两国大学国际化的未来,提出了对策建议。中国大学国际化面临的外部挑战,包括国际教育市场中的挑战、国际人才市场中的挑战、文化领域的挑战以及因特网带来的挑战;内部挑战,包括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挑战、管理制度的挑战。中国大学国际化实践要坚持大学国际化实践的三项基本原则,即平等性和普遍性相结合、融合性和独立性相结合、开放性和闭合性相结合;要确定大学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包括全面增强国际化意识、建立专门的国际化组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力促进人才保持和回流;要明确大学国际化的行动,包括政府层面的行动和高等教育机构层面的行动。
杨小亭[5](2012)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公共政策分析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战略需求,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公共政策理论的视角下来开展和深化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研究,为我国航天科技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以推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论文研究内容和思路为:首先,对航天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具有战略意义,而政府的公共政策对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和责任。因此,在航天科技产业已经成为紧密联结航天技术和国民经济的纽带的背景下,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分析、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以及政策策略的路径完善等角度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有助于丰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公共政策理论和航天产业政策体系,提升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国家安全目标的实现。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理论与现状的研究综述,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的研究存在以下几大问题:一是关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政策很少,缺乏针对性的公共政策支持。二是关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公共政策研究非常缺乏,研究的相关资料很少。三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公共政策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几个核心理论命题。即: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政策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公共政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需不需要特殊的产业公共政策来扶持?还是等同于一般的产业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达国家的公共政策对我国有何启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制定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关于未来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公共政策?如何来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系统来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为了回答以上几个核心问题,本文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政策研究的关键词及其含义做了回顾和重新定义。重点分析了航天产业政策和公共政策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两者在学科性质、关注层面、政策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未来发展中出现了融合趋势。因此,在总结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较好的先进国家进行专门性研究。以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为典型代表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公共政策对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些国家普遍重视公共政策对于航天产业的扶持,注重军用与民用技术协调发展,通过综合运用计划与市场手段来促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参考和借鉴。此外,文章运用国家利益理论、公共政策决策的回避责难动机理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多源流模型、公共政策战略目标设定的SWOT理论以及创新政策工具理论等来分析和解答了论文核心理论命题。认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当前,我国传统的国家利益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由单一的国家安全目标转变为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并重。在航天技术领域内,也体现为原来的航天技术为保卫国家安全的军事行业转变为保卫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双重目标的产业。由由于传统体制和机制的路径演化和依赖等原因,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在于传统单一的国家安全和军事管理特征造成的产业体制分割和多头管理;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特征导致的初期发展资金支持不足;高度安全性和保密性的产业特征造成的技术优势实施转化应用的能力薄弱。当前,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依然十分缺乏,且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在政策利益主体诉求不一,政策环境已经发生巨变的情况下,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正在不断的形成和相互演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从战略意图、现实需求、政策环境和政策实践四个因素来看,我国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制定的政策窗口需要相应的公共政策来加以支撑。为此,文章在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为个案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SWOT分析以及主体责任分类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在未来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的作用,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整合各个部门的利益,建立统一的推行制度的行政组织体系和管理架构;发挥政府管理监督的作用,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安全把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航天技术应用技术交流和转化平台和技术国家安全标准系统。发挥政府政策规划的作用,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国家层面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创业引导基金和产业扶持基金。航天技术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需要创新政策来扶持发展。完善未来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公共政策需要:(1)提供供给型政策:包括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专项政策。(2)提供环境型政策:包括金融、税收补贴以及法律规则等方而的专项政策,最为重要的是要建立航天技术军转民风险预警与管理体制机制,制定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标准,消除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制度障碍。(3)提供需求性政策:包括在政府采购、服务外包、以及国际贸易保护等相关方面的公共政策。最后,本文认为社会经济状况或发展水平是一国或地区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政府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它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或根本的一条是从本国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现实国情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现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应该采取分阶段、渐进性的发展路径。大体上可能历经政府主导型、国有大型航天集团主导型和成熟市场主导型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三个发展阶段。最终达到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双重战略目标要求的理想状态。
林雯[6](2012)在《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发源地在北美,研究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本论文把研究对象时间段设定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也就是从1991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不但占据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领先地位,而且最具特色。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华文网络文学在复杂的各种外因(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和内因(新媒体数字化发展)的影响下,发生了分化。本论文采取纵横两个方向的比较研究方法,在媒体理论的基础上论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性和个性。纵向是以时间为轴线,研究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北美网络文学社群(论坛、网刊和网站),对发表在这些网络媒体上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个案研究与文本分析,梳理、归纳、总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的特点与成果。横向是以地域划分,把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放入世界文学格局与中华文化概念中,与北美英文文学、大陆网络文学、东南亚文学等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北美网络华文文学创作者身处西方文化环境之中,这种跨文化、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创作特色与意义。本论文也探讨了当今在新媒体语境中和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文学的各种文化艺术样式。如Iphone、Ipad、电子书等新兴科技,这些新媒体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接受的形式,进而导致了文学形态的总体改变。论文最后,通过追踪几个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成名的网络写手,在以后十多年中的创作方向与成就,论述无论是网络文学变成纸质印刷品,还是在网上收费阅读,都是在消费时代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网络文学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夏德元[7](2011)在《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文中提出人与媒介的关系,是传播社会学和媒介环境学应该加以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但是,目前所见的传播社会学和媒介环境学着作,大多侧重大众传播媒介与人的关系,而且又多局限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和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这样的研究取向有非常明显的功利色彩,即站在往往是极其庞大也极其强大的大众传播机器的立场上,把人作为受媒介影响和被动适应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的对象来加以讨论,几乎完全无视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尤其是具体的个人)对媒介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性运用。同时,无论是激进的还是悲观的抑或审慎乐观的立场,已有研究多缺乏人与媒介关系的历史考察和现实考量之间的逻辑联系。人是传播的动物,也是最善于使用媒介的动物。但最初,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能无法借助任何媒介,人只能作为媒介本身来进行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的依赖关系发生了变化,人们之间通过语言等媒介进行交往,人类交往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社会分化为阶层,人与媒介的关系也发生分离。一部分人垄断了媒介,垄断了传播权。传播的权利与义务开始失衡。大众传媒的出现与社会分工的细化同步发生,媒介的社会作用日益明显。随着电子媒介的产生,媒介化社会雏形初具。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彻底改变了人们关于世界的观念,也对人类的行为方式、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谓“地球村”的想象日益变为可以感知的现实。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传播学意义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媒介化社会阶段。在媒介化社会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无一例外地处在电子传媒覆盖之中,它所构筑的虚拟现实无时不在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传播与社会生活的深层互动日益彰显,昔日大众传媒的受众逐渐嬗变为作为传受合体的“电子媒介人”,并且正在试图通过与昔日强大无比的大众传播机器的平等对话进而有望成为新的传播主体。随着社会媒介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尤其是进入电子媒介时代以来,电子媒介人数量的与日俱增,已经从总体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传播格局。多种自媒体的兴起,使“人人皆媒体”成为可能和现实;过去由大众传播机构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统治阶层、强权国家和跨国利益集团对媒体实施控制的难度加大;人类有希望进入一个自由传播的新时代。与前辈相比,电子媒介人在传播自由上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但是,也遇到了多重困惑、矛盾或冲突。作为掌握着传播新技术、缔造着或接受了网络虚拟文化或称电子文化的新人类,在目前这个新老交替、新旧文化、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时代,必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扰。在代际意义上,电子媒介人对世界的认知和知识体系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与他们的父辈大异其趣;在“想象的共同体”层面,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因整体上向电子媒介人转变的速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其文化观念也存在一定的隔阂;在文化认同上,因为互联网交往的全球性和互联网文化的开放性,不同民族国家的电子媒介人之间的差异,反而小于与本民族国家人们之间的差异,换言之,电子媒介人之间的文化认同,可能高于本民族国家内的代际认同,这可能带来电子媒介人的角色错位和心理失衡;电子媒介人的蜕变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自然生长过程,其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人格的偏差和扭曲,比如网络依赖和电子沉迷等,这些也成为电子媒介人的现实困境。全球媒介化社会的形成,为不同国家民族个体参与世界史的创造和多姿多彩的发展都提供了新的机遇,传播的权利和义务分离的状态将得到进一步改观,电子媒介人在克服了诸多现实困境之后,必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媒介人的成长,也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创造了条件,对消除种族隔阂和文化歧见产生积极的作用。电子媒介人的自由自主自律的传播,还为媒介化社会的新型组织关系的建构提供了助力;互联网,尤其是方兴未艾的社会网络化媒体,可以实现“让人们自己组织起来”的理想,使全球社会的治理,达到和谐共生、无为而治的境界。社会的媒介化,电子媒介人的崛起,打破了过去几千年来形成的地域疆界,“电子边疆”渐露端倪;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活动空间得到空前拓展,在宇宙尺度上,一直可以延伸到系外行星,在微观尺度上,则可深入到细胞、分子,乃至基因内部。所有这些变化,无不对现行社会体制和文化观念提出了挑战,给治国理政、国计民生、文化教育、外交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亟待研究的课题。最终,电子媒介人在全球范围的崛起及其传播主体性的普遍回归,为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8](2011)在《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费泳[9](2010)在《戏曲电视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戏曲在当代的生存状况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自80年代戏曲与电视“结缘”、“联姻”后,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两者结合的探索与实践。30年过去了,对于“戏曲电视”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积累还是实践探索,都需要梳理与总结。本文试图以戏曲电视为主体,以戏曲电视栏目为案例,以收视率等社会效果为客观依据,对戏曲和电视的结合作一“解剖式”研究,以探求戏曲电视之未来走向以及戏曲应如何借用现代传媒力量吸引当代观众。第一章“电视戏曲”与“戏曲电视”。旨在梳理戏曲与电视各自的特点,廓清“电视戏曲”与“戏曲电视”的概念,对戏曲与电视的结合作一历史回顾,并回答在不同阶段,戏曲与电视的结合给双方发展带来的影响。第二章“戏曲电视栏目”。意在通过考察全国戏曲电视栏目,试对其进行分类,并对全国有较高收视率的两个戏曲栏目进行剖析探究,总结其成功之道。第三章“戏曲电视人”。将目光聚焦在戏曲电视编导和戏曲节目主持人身上,充分分析人的因素,以期挖掘戏曲电视栏目的生命力与影响力。第四章“戏曲电视艺术”。力图从大众审美取向的流动性、大众与精英的审美互动角度,探析戏曲电视之未来走向。结语:本文认为在当今信息多元时代,只有对“戏曲电视”、“剧场戏曲”、“网络戏曲”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才能不断吸引当代观众。并再次重申中国传统戏曲必须紧密依附于时代才能得到时代回应这一理念。
孔寒冰[10](2009)在《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学科分类是工程教育和科技教育管理的重大议题(theme),理想与实际的差距又使之成为一个严重问题(problem)。本文首先展现其相关背景,包括现有学科分类和实践的复杂景象、相应研究工作的欠缺和滞后,以及新世纪工程科技和工程教育的巨大变革对新的工程学科框架的迫切需要。本文分六章探讨工程学科框架的形态和性态。第1章“引言”,提出并界定了研究问题与解题思路。第2章“文献探讨”,辨析“工程”、“学科”、“专业”三个基本概念,梳理相关知识论、本体论和框架理论的理论元素,以便后续章节具体应用。第3章是框架形态研究,用第一手材料展现和分析中、美、俄、英、法、德、日、澳8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学科框架,是为第5章的实证研究提供可靠数据的基础。第4章是框架性态定性分析与综合,借助系统过程方式,以大量经考证的历史性资料,从工程活动、工程学科、工程知识体形成模式、工程职业、工程职能、工程过程、工程应用拓展与价值等多个侧面,挖掘出工程学科知识本体的基本元素,构筑了相应的本体模型,对其内涵和可能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第5章是框架性态实证研究,借助SPSS软件对被统计工程学科进行了多维标度分析(MDS)、因子分析(FA)和聚类分析(CA),给出表征框架性态的多个图谱,对可视化结果,以及所有框架全样本的主因子提取与可视化分析,并简要说明了它们的应用。第6章“结论”,总结全文主要工作,阐明创新点和研究不足,对未来研究予以展望。本文研究工作的结果表明:一、工程学科具有框架形态的多样性.各具特色的框架形态,分类层次、学科总数和学科名称不完全相同,当然各自的功用也不尽相同:三个英语国家的工程学科分类标准具有较宽的适用性,既用作统计,也供教育、研究、招生、就业等相关使用;而其他国家的分类标准则表现出应用的“专属性”,一些国家甚至在同类型应用中又有多个专门的标准。学科框架运作于不同的主客观环境,不加剪裁地照搬照抄以谋求统一框架显然并不可取。二、工程学科具有本体元素的同一性.不同学科框架具有相似的内在性态,即具有内在的知识本体元素同一性。框架性态蕴含在本体的基本概念集合中,包括与基础工程学科的同源派生关系、与数学及相关自然科学的亲缘互补关系、在功能对象领域的基本分布状态、在生命周期中的主要运作阶段、对工程科技的物质,以及能量和信息的负载状态。加上学科的结构指数,工程学科知识本体完整地表达了框架的性态和形态。三、工程学科框架的图谱给人新的认知.对12个框架1327个学科样本的多元分析与可视化,确认了工程学科体系中的设计、制造与矿业工程、物理学与电气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学、数学的显着地位和作用;机械工程和力学是工程知识本体中最具普遍性的要素,对其他工程学科起着一种基础作用;工业工程在传统框架中处于弱势地位,大力发展与之关联的生产、经营和工程服务类的学科应成为新建框架的重要考虑。框架间的根本差异主要是在生产、经营、生命和生态等功能领域的不同侧重,以及对科学依赖或技术依赖的倾向性。四、工程学科框架的全貌得以清楚展现.由于直接采用原始资料,译词反复求证、认真校订,尽可能避免了国外信息的以讹传讹和先入为主。对全球代表性国家的典型学科分类的相对客观清晰的描述,展现了生动而丰富多彩的工程学科面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讯基础。五、学科、专业和工程概念得到进一步甄别.本文初步辨析和厘定了它们的内涵、区别与联系。除了给出“工程”的知识、活动和专业的三重定义外,本文还阐释了“学科”不是科学的专属品,科学以外的学问也可以有自己的学科;“专业”(profession)以及专业界、专业人才、专业领域、专业教育、专业资格论证等等术语中的“专业”,都是专门职业的意思,中国大学里的“专业”(相当于program)则是专门学业的意思。三个术语的内涵虽有重大区别,但可借助它们的知识定义和专业(组织)定义紧密联系。21世纪工程和工程教育的发展呼唤新的工程学科框架,以解放和促进工程科技生产力。加强工程学科知识系统的核心成分,调整学科结构,开辟新的领域,发展工程服务等等,均是构建新框架的重要途径。作为重要的理论主张,本文提出用“工程链”统合工程的过程链与价值链,对它的创新实践将创造一个“大E”的工程。
二、精英荟萃 共谱IC产业明天——上海集成电路技术创新论坛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英荟萃 共谱IC产业明天——上海集成电路技术创新论坛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释意理论视角下语篇连贯策略在模拟汉英交传中的应用报告 ——以2016中国IT领袖峰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任务描述 |
(一) 任务背景介绍 |
1.1.1 任务背景 |
1.1.2 交替传译 |
(二) 任务意义与价值 |
二、译前准备 |
(一) 分析任务性质 |
(二) 制定术语表 |
(三) 提高自身素养 |
三、翻译任务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
(一) 理论基础 |
3.1.1 释意理论 |
3.1.2 语篇连贯 |
(二) 长句结构不一致问题 |
3.2.1 重新断句 |
3.2.2 调整语序 |
(三) 流水句语意模糊问题 |
3.3.1 整合句子信息 |
3.3.2 增删句子信息 |
(四) 语篇结构松散问题 |
3.4.1 增补逻辑关系 |
3.4.2 解释隐含意义 |
四、译后总结 |
(一) 收获与价值 |
(二) 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新丝绸之路”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一览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问题缘起 |
2、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研究方法 |
2、资料来源 |
第四章 篇章结构 |
第二章 地缘、贸易与信仰: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再思考 |
第一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海洋与陆地 |
1、海舶连大食,丝路通天方 |
2、海陆丝路的历史性兴替 |
第二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 |
1、商品结构 |
2、结算货币 |
第三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伊斯兰化 |
1、历史进程 |
2、信仰遗产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中东石油与海上“新丝绸之路” |
第一节 海上“新丝绸之路”的结构性条件 |
1、“中国制造”与经济沿海化 |
2、中东石油与中国的能源依赖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与中东石油的双向流动 |
1、贸易伙伴 |
2、结算货币 |
第三节 贸易与信仰:海上“新丝绸之路”上的“义乌现象” |
1、义乌小商品的中东生意 |
2、义乌穆斯林社群的形成 |
第四节 海上“新丝绸之路”的现实挑战 |
1、中国制造的升级压力 |
2、中东石油的政治风险 |
3、海上运输的安全隐患 |
第四章 西部开发、向西开放与陆上“新丝绸之路” |
第一节 陆上“新丝绸之路”的国内动力 |
1、西部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 |
2、向西开放与海陆地缘平衡 |
第二节 陆上“新丝绸之路”的政治基础 |
1、边界稳定与政治互信 |
2、共同打击“三股势力” |
3、区域性多边合作机制 |
第三节 陆上“新丝绸之路”的物质载体 |
1、作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跨国公路 |
2、作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跨境铁路 |
3、作为陆上能源通道的油气管道 |
第四节 中国西北省份与伊斯兰世界 |
1、新疆与中亚地区 |
2、宁夏与阿拉伯世界 |
第五章 “新丝绸之路”的内在逻辑与国际效应 |
第一节 “新丝绸之路”的内在逻辑 |
1、石油、美元与中国制造的全球流动 |
2、中国的区域与地缘战略之内在调整 |
第二节 “新丝绸之路”的国际效应 |
1、中国在伊斯兰世界战略利益的深化 |
2、中美在伊斯兰世界互动格局的形成 |
第六章 结论:古今视野中的“新丝绸之路”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深刻变革 |
第二节 海陆地缘的新处境 |
第三节 宗教因素的双重嵌入 |
第四节 中国外交的新课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核心概念辨析以及理论依据阐述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2 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的历史脉络 |
2.1 大学国际化实践的中国脉络 |
2.2 大学国际化实践的美国脉络 |
2.3 比较与探讨 |
3 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的现况 |
3.1 中国大学国际化实践的现况 |
3.2 美国大学国际化实践的现况 |
3.3 比较与探讨 |
4 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的动机 |
4.1 中国大学国际化实践的动机 |
4.2 美国大学国际化实践的动机 |
4.4 比较与探讨 |
5 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的影响因素 |
5.1 外部环境 |
5.2 内部因素 |
5.3 启示与思考 |
6 中美若干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实践的经验与特色 |
6.1 中国大学的经验与特色 |
6.2 美国大学的经验与特色 |
6.3 启示与思考 |
7 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的未来 |
7.1 大学国际化实践的推进趋势 |
7.2 中国大学国际化的挑战与应对 |
7.3 启示与思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公共政策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研究的问题提出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概念与理论 |
2.3 研究的内容 |
2.4 本研究的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中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3.1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历程与现状 |
3.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的发展 |
3.3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比较与启示 |
4.1 全球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4.2 美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与经验 |
4.3 俄罗斯航天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4 欧盟的航天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5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基于国家利益理论的航天技术产业政策分析 |
5.1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特征 |
5.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中的国家利益转变 |
5.3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利益主体的政策诉求分析 |
5.4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政策风险的类型与回避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时间窗口”的研究 |
6.1 公共政策制定的多源流分析模型及其修正 |
6.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的多源流分析 |
6.3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制定的政策要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政策工具的选择分析 |
7.1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7.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主体的责任分析 |
7.3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原则与逻辑 |
7.4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工具供给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界定 |
1.1.1 网络文学概念的阐述和定义 |
1.1.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定义 |
1.2 研究对象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位置与轨迹 |
1.3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
1.3.1 海内外评论家视野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以及存在的问题 |
1.3.2 本论文的意义所在与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方法和逻辑依据 |
1.4.1 亲历与口述(采访)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跨文化比较研究法 |
1.5 论文结构简述 |
第2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
2.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社群的兴起与发展轨迹 |
2.1.1 草创期(1991—1996) |
2.1.2 蓬勃期(1997—2001) |
2.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网络作者的特点 |
2.2.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北美华文新移民文学的关系 |
2.2.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作者的写作动机与类型 |
2.3 北美华文报纸文学副刊网络化 |
2.3.1 北美华文报纸发展史 |
2.3.2 网络化之后的北美华文报刊 |
第3章 北美华文网络小说中网络叙事特征 |
3.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开放性 |
3.1.1 文本的开放性 |
3.1.2 超文本的功能 |
3.1.3 多元的参照系 |
3.1.4 社群人员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
3.2 开放性文本:小说接龙 |
3.2.1 北美英文与华文网络小说接龙概况 |
3.2.2 东南亚社群泰华小说接龙概况 |
3.2.3 华文网络社群接龙小说的特点 |
3.3 跨媒体跨文化语境中网络作家的接龙小说 |
3.3.1 西方现实语境下的中国古代文化心理 |
3.3.2 西式远距离透视中的中国古典意境 |
3.3.3 象征手法与超现实的意象组合 |
3.3.4 结语 |
第4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写作新范式与新精神 |
4.1 网络文学的新媒体特征 |
4.1.1 文本载体的数字化 |
4.1.2 信息资源的多元化 |
4.1.3 全球化 |
4.1.4 虚拟性 |
4.1.5 交互性 |
4.1.6 即时性 |
4.2 网络文学的新精神 |
4.2.1 文学语言的创新 |
4.2.2 开放性与交互性的新式创作 |
4.2.3 文学理念与精神、审美与价值观的改变 |
4.3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华文文学的边界正在消解 |
4.4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通俗性与精英性 |
第5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多元形态 |
5.1 网络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
5.1.1 新媒体改变了大众生活内容和习惯 |
5.1.2 网络的多重意义 |
5.1.3 新媒体改变了文学的要因 |
5.2 媒介更新带动文学转型 |
5.3 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文学——新兴多元化的文化艺术样式 |
5.3.1 影视 |
5.3.2 动漫 |
5.3.3 社交网站 |
5.3.4 电子出版物 |
5.4 网络时代受众——接受主体的特色 |
第6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双重经验的跨文化书写 |
6.1 作为新移民的北美华文网络作家 |
6.1.1 北美华文网络作家的新移民身份特质 |
6.1.2 跨越网络与纸媒的两栖新移民华文作家 |
6.2 北美华文网络诗歌:认同困惑与家国情怀 |
6.2.1 认同困惑 |
6.2.2 家国情怀 |
6.3 北美华文网络散文:悲歌、抗诉与回望 |
6.3.1 红尘无泪篇 |
6.3.2 天涯问路篇 |
6.3.3 故国不思篇 |
6.3.4 破衣戏语篇 |
6.4 北美华文网络小说:叙事中的文化观照 |
6.4.1 在承载“文革”历史负荷中跋涉——阿黛的《处女塔》 |
6.4.2 “人生自白”的疼痛——少君的《人生自白》系列 |
6.4.3 跨文化背景下的心灵探索——阎真的《曾在天涯》 |
6.4.4 东方视角中的异域婚恋奇情——王瑞芸的《戈登医生》 |
6.4.5 女性家庭角色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探索——陈谦的《覆水》 |
6.4.6 跨域经验中的文化身份蜕变——施雨的《下城急诊室》 |
第7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女性书写 |
7.1 北美华文网络女性书写与自我认同 |
7.1.1 从自我认同到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 |
7.1.2 女性写作中的地缘情结 |
7.2 流散文学中的中华文化母题 |
7.2.1 山水母题 |
7.2.2 婚恋母题 |
7.2.3 放逐母题 |
7.3 浅谈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女性主义 |
7.3.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女性主义的特色 |
7.3.2 和谐是女性主义最终目的 |
7.4 结语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传播人假说及人与媒介关系的早期历史 |
第一节 传播的生物进化意义 |
第二节 传播的社会整合作用 |
第三节 传播革命及人与媒介的分化 |
第四节 大众传播的发展与功能异化 |
第二章 媒介化社会的肇始与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
第一节 电子媒介的诞生 |
第二节 电子空间与电子人的出现 |
第三节 电子媒介的普及与电子媒介人的诞生 |
第四节 自媒体与大众传播机器的对话 |
第三章 电子媒介人的历史地位 |
第一节 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重构 |
第二节 电子媒介人的政治经济影响 |
第三节 电子媒介人的传播社会学意义 |
第四节 电子媒介人的文化身份 |
第四章 电子媒介人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电子媒介人的观念碰撞 |
第二节 电子媒介人的伦理冲突 |
第三节 电子媒介人的人格迷失 |
第四节 电子媒介人的文化矛盾 |
第五章 电子媒介人与未来社会 |
第一节 媒介化社会个体发展的新机遇 |
第二节 媒介化社会人际互动的新模式 |
第三节 媒介化社会组织关系的新格局 |
第四节 媒介化社会人类社会的新边疆 |
结语 媒介化社会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一览 |
致谢 |
(9)戏曲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电视戏曲”与“戏曲电视” |
第一节 戏曲与电视 |
第二节 “电视戏曲”与“戏曲电视” |
第三节 是电视“救”戏曲还是戏曲“救”电视 |
第二章 戏曲电视栏目 |
第一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分类与播出内容 |
第二节 电视收视率 |
第三节 高收视的戏曲电视栏目——《梨园春》 |
第四节 《非常有戏》的“非常”之处 |
第三章 戏曲电视人 |
第一节 戏曲电视人的认识问题 |
第二节 戏曲电视编导的创造策划能力 |
第三节 戏曲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成功秘诀 |
第四章 戏曲电视艺术 |
第一节 观众第一 |
第二节 大众审美取向的流动性 |
第三节 大众与精英的审美互动 |
结语戏曲电视艺术:尊重与引导的辨证统一 |
参考文献 |
采访附录(一):从上海戏曲电视频道是否会关闭说起 |
采访附录(二):谈谈戏曲的荧屏化问题 |
附录(三):戏剧节目播出平台正式完成数字化、拓展性位移 |
附录(四):全国优秀戏曲电视剧获奖名单 |
附录(五):1996 年优秀戏曲电视栏目获奖名单 |
附录(六):1987 年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电视台观众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价值多元化与学科方向的迷失 |
1.1.2 新世纪呼唤工程学科的新框架 |
1.2 工程学科框架的研究问题 |
1.3 解题思路与论文结构 |
2. 文献探讨:墓本概念和理论元素 |
2.1 工程、学科和专业的概念 |
2.1.1 “工程”概念辨析 |
2.1.2 “学科”概念辨析 |
2.1.3 “专业”概念辨析 |
2.2 知识及其理论与方法 |
2.2.1 多学科的知识观 |
2.2.2 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 |
2.2.3 知识可视化 |
2.3 本体理论与框架理论 |
2.3.1 本体概念与本体论 |
2.3.2 本体的构建与实例 |
2.3.3 典型的几种框架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学科的典型框架分析 |
3.1 英语国家的典型框架与分析 |
3.1.1 美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1.2 英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1.3 澳大利亚的工程学科框架 |
3.2 欧洲大陆和日本的典型框架与分析 |
3.2.1 俄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2.2 德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2.3 法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2.4 日本的工程学科框架 |
3.3 中国的七个典型框架 |
3.3.1 研究系统的学科分类 |
3.3.2 教育系统的学科专业(专门学业)分类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解析与合成 |
4.1 工程活动及其知识体形成 |
4.1.1 从20世纪的工程成就谈起 |
4.1.2 工程学科的初生形态 |
4.1.3 工程知识体生长模型 |
4.2 工程职业、职能与过程的演化 |
4.2.1 工程职业谱系和架构 |
4.2.2 工程职能的拓展 |
4.2.3 工程过程的演进 |
4.3 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工程学科 |
4.3.1 “大E工程”模型 I:工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
4.3.2 “大E工程”模型 II:工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
4.3.3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的合成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学科框架的实证分析与应用 |
5.1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的数据描述 |
5.1.1 分析样本的选择与说明 |
5.1.2 样本变量的确定与赋值 |
5.2 可视化的工程学科框架释义 |
5.2.1 多维标度分析(MDS) |
5.2.2 工程学科框架图谱与解读 |
5.2.3 学科框架性态的初步比较 |
5.3 工程学科框架综合属性新解 |
5.3.1 因子分析(FA)和聚类分析(CA) |
5.3.2 工程学科框架的主要成分 |
5.3.3 利用因子得分的聚类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一、工程学科框架具有形态多样性 |
二、工程学科具有本体元素的同一性 |
三、框架图谱为工程学科提供了新的认知 |
四、工程学科框架的全貌得以相对准确的展现 |
五、理论和实践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得到甄别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美国 CIP的工程学科 |
附录 B 美国 CIP的工程技术学科 |
附录 C 英国 JACS的工程及其相关学科 |
附录 D 俄罗斯学科方向与专业标准分类 |
附录 E 法国 CGE硕士专业目录 |
附录 F 中国工程院学部专业标准分类 |
附录 G 框架统计变量与学科代码、名称对照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精英荟萃 共谱IC产业明天——上海集成电路技术创新论坛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释意理论视角下语篇连贯策略在模拟汉英交传中的应用报告 ——以2016中国IT领袖峰会为例[D]. 周小琳.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7)
- [2]“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3]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新丝绸之路”的兴起[D]. 邹磊. 复旦大学, 2013(02)
- [4]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及发展趋势研究[D]. 丁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5]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公共政策分析研究[D]. 杨小亭. 复旦大学, 2012(03)
- [6]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D]. 林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7]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D]. 夏德元. 复旦大学, 2011(12)
- [8]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J].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 全国新书目, 2011(03)
- [9]戏曲电视研究[D]. 费泳. 上海戏剧学院, 2010(12)
- [10]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D]. 孔寒冰. 浙江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