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OTENTIATION OF DOCETAXEL ANTITUMOR ACTIVITY BY BATIMASTAT AGAINST MOUSE FORESTOMACH CARCINOMA(论文文献综述)
周唯[1](2021)在《基于整合大数据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上市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胃癌和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目前其治疗方法以放化疗为主。复方苦参注射液是常用的抗肿瘤类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之功效,临床上多用于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本研究在整合大数据理念指导下,综合运用网状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开展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和食管癌的临床评价与机制研究,希冀为科学评价其临床疗效和揭示其分子机制提供高质量证据。研究方法1网状Meta分析首先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复方苦参注射液等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胃癌、食管癌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遴选文献,进而应用WinBugs1.4和Stata13.0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改善等结局指标进行分析,并生成网状关系图、曲线下面积图和三维数据立方体图,从而解析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其他同类注射剂相比的治疗优势与特点。2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本论文综合运用了网络药理学、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芯片Meta分析、分子对接、经典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整合分析了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食管癌的作用机制。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研究中,首先对GEO和TCGA数据库中的miRNA表达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并且对其进行靶基因预测,之后应用WGCNA对TCGA中的RNA测序数据和临床信息进行关键模块筛选,根据复方苦参注射液成分靶点和以上胃癌关键信息进行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胃癌的ceRNA网络构建。同时,本研究运用芯片Meta分析对比了关键基因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利用GO和KEGG富集分析以明确关键基因所涉及的生物调控途径;通过生存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进一步检测了关键基因对胃癌预后的意义。最后,采用分子对接验证关键基因和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相关成分的结合能力。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机制研究中,首先从GEO数据库中下载食管癌高通量测序芯片数据并进行整合差异分析;其次根据TCGA中的食管癌RNA测序数据进行关键模块构建筛选;最后根据DisgeNET数据进行食管癌疾病靶点的数据搜集。根据以上信息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从而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3分子生物学实验本研究首先采用MTT和CCK-8方法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细胞和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影响。之后分别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细胞及食管癌细胞中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本研究采用TMT方法系统研究了复方苦参注射液给药后胃癌细胞蛋白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临床评价研究本部分研究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文献68篇,涉及8种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相关胃癌患者5525名。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仅用FOLFOX相比,联合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免疫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以及减缓不良反应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多指标三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同类注射液相比在临床疗效和缓解不良反应综合评价中亦有较好排序。2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临床评价研究此部分研究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文献52篇,涉及7种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相关食管癌患者3876名。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仅用化疗相比,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恶心呕吐方面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使用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相关结局指标聚类分析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多结局指标评价中亦有明显优势。3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得到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能参与调控的ceRNA网络以及复方苦参注射液直接干预胃癌的基因靶点。对胃癌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 Meta 分析后发现关键基因 AKR1B1,CTSK,MMP2,TLR4,ADRB2,PDE1C和PTGER3在胃癌组织中具有显着差异。生存分析亦显示AKR1B1,MMP2和PTGER3在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通过激活诸如PI3K-Akt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来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调节免疫力,从而治疗胃癌。4 基于整合高通量数据分析的食管癌关键基因研究此部分旨在确定与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和预后相关的潜在关键基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织相比,癌症组织中共有134个上调和183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并且据此构建蛋白互作网络。根据度值筛选出十个关键基因(AURKA,CDC20,BUB1,TOP2A,ASPM,DLGAP5,TPX2,CENPF,UBE2C和NEK2)。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多种细胞外相关条目和ECM-受体相互作用途径均与食管癌密切相关。5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应用WGCNA方法研究基因表达数据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联系,进而结合芯片分析的差异基因、疾病数据库基因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成分对应的预测靶标进行网络药理分析。结果显示EGFR、ERBB2、CCND1和AURKA是与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相关的核心基因。此外,通过富集分析预测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还可以调控食管癌中的ERBB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6 基于蛋白组学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采取TMT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来进行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胃癌细胞后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研究发现,共有差异蛋白794个,其中包括上调蛋白490个以及下调蛋白304个。此外,结果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通过影响如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遏制胃癌进展。7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细胞和食管癌细胞的作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抑制胃癌细胞和食管癌细胞的增殖。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抑制胃癌细胞中AKR1B1和MMP2的过表达,还可以上调胃癌细胞中的PTGER3;此外,复方苦参注射液也可以下调食管癌细胞中的EGFR和AURKA的异常高表达。研究结论本论文在整合大数据理念指导下,综合运用临床大数据与生物信息大数据研究方法开展复方苦参注射液临床评价与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食管癌疗效确切且与同类注射液对比有优势或特色,其核心机制与调控胃癌、食管癌关键基因密切相关。同时,本研究还探索实践了以网状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实验为主链的中医药整合大数据研究模式,为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特别是疗效与机制评价的有效联通提供了示范与路径。
刘洪妍[2](2021)在《光控释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联合抗肿瘤治疗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许多抗肿瘤药物,如化疗和放疗药物等,因其缺乏肿瘤靶向性,副作用大,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不利影响。基于肿瘤靶向药物递送系统(DDSs)的多药联合治疗在癌症治疗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其中,刺激敏感性药物递送系统通过控制药物在肿瘤部位释放,进一步提高肿瘤靶向性,改善癌症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利用磷脂材料DPPC(1,2-二棕榈酰-sn-甘油-3-磷酸胆碱)和光敏剂Zn Pc(PEG)4(2-(12-羟基-1,4,7,10-四氧十二烷基)酞菁锌)构建热敏脂质体,赋予脂质体分子成像、光动力和光热治疗的能力,并在脂质体内部包裹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制备成脂质体Zn Pc(PEG)4:DOX@Li POs。结果表明,Zn Pc(PEG)4能够降低DPPC脂质体的粒径,提高包裹DOX的稳定性;与只装载光敏剂的Zn Pc(PEG)4@Li POs脂质体和只装载阿霉素的DOX@Li POs脂质体相比,Zn Pc(PEG)4:DOX@Li POs具有更强的ROS生成能力、产热性能和光触发的阿霉素控释性能;细胞实验结果显示,Zn Pc(PEG)4:DOX@Li POs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并造成更多的凋亡细胞比例,证明Zn Pc(PEG)4和DOX的协同肿瘤细胞杀伤效果;负载Zn Pc(PEG)4的脂质体比同等浓度的游离Zn Pc(PEG)4产生更强的细胞内ROS,并且,细胞定位实验分析表明,Zn Pc(PEG)4:DOX@Li POs在溶酶体和线粒体中都有分布,暗示其活性作用位点;荷瘤小鼠在体研究表明,Zn Pc(PEG)4:DOX@Li POs具有较高的肿瘤靶向性,显着增强了抗癌效果、减少了肝脏滞留作用,并且,组织病理分析结果显示,对各重要器官没有明显的损伤。由光敏剂Zn Pc(PEG)4构建的脂质体,是一种结合光疗的靶向控释给药系统,可用于靶向递送其他抗肿瘤分子药物,具有优异的应用价值。
韩宜芯[3](2021)在《氨来呫诺通过靶向抑制脂多糖活化巨噬细胞中的磷酸二酯酶4B发挥抗炎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1996年,氨来呫诺经美国FDA批准成为第一个治疗口腔溃疡的处方药。世界上迄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它用作治疗口腔溃疡的一线药物。然而,作为一个能改善经典炎症(以“红、肿、热、痛”为特征的炎症,亦称为“热炎症”)的老药,其精确的分子机制及作用靶点尚不明确。反而近年来关于氨来呫诺在代谢性炎症(相对于热炎症称其为“冷炎症”)方面的作用备受关注。现有研究证明,氨来呫诺对于二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肥胖患者有确切的治疗效果,此作用是通过抑制冷炎症靶点IKKε/TBK1 同源激酶来实现的。但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介导的热炎症中,IKKε的敲除不仅未造成促炎因子表达减少反致其增加。同时也正是在这一炎症模型中,IKKε/TBK1抑制剂氨来呫诺却展现出明确的抗炎效果,这表明IKKε/TBK1一定不是氨来呫诺对抗热炎症的作用靶点。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氨来呫诺在热炎症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静脉注射LPS引起小鼠内毒素血症作为热炎症体内模型、LPS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作为体外模型,分别以Griess法和ELISA法测定氨来呫诺对热炎症相关因子的效果。以全波长酶标仪扫描氨来呫诺的激发-发射3D扫描图谱以获得其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并使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确定其在巨噬细胞中的分布特征。在巨噬细胞中,通过RT-qPCR、报告基因、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研究氨来呫诺对LPS活化的NF-κB和MAPK/AP-1通路中关键信号事件的作用。最后,利用分子对接、荧光偏振、无细胞体系酶活实验、基因静默等技术确定氨来呫诺在热炎症中的作用靶点。结果:LPS致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中的IL-6及TNF-α浓度显着上升,氨来呫诺能显着降低这两种炎症因子的水平,并压制该模型小鼠腹腔灌流液中TNF-α增高。在LPS活化巨噬细胞体外模型中,氨来呫诺不仅能抑制TNF-α的分泌,还能减少NO的释放以及其合成酶iNOS的活性和表达,并且促进抗炎因子IL-10分泌。机制研究表明,氨来呫诺能减少IκBα磷酸化并阻止其降解,抑制了随后的NF-κB p65亚单位易位入核及转录因子NF-κB的活性;另一方面,可阻止ERK1/2磷酸化及下游的AP-1活化;同时,氨来呫诺可持续增高LPS刺激的巨噬细胞内cAMP的水平、活化其效应蛋白PKA,并影响cAMP/PKA信号调控的胞内氯离子水平和尼日利亚菌素介导的IL-1β释放。而cAMP对抗剂可抵消氨来呫诺对炎症介质NO、TNF-α的抑制作用。我们还发现氨来呫诺自身具有荧光,其最佳激发/发射波长为352nm/398nm。利用其荧光特性,我们检测到氨来呫诺孵育巨噬细胞十分钟即可完成入胞、主要分布区域为细胞质。分子对接预测,在细胞质中它可能通过π-π堆积和离子键结合到PDE4B水解cAMP的活性口袋中。荧光偏振实验显示,PDE4B可使氨来呫诺的荧光偏振值单向、持续变大,意味着氨来呫诺的确可直接与人PDE4B酶结合;而加入另一种非选择性PDE抑制剂IBMX可部分对抗该结合。在无细胞体系酶活抑制实验中,氨来呫诺不仅可直接抑制PDE4B活性(IC50=11 μM),也对PDE1A、PDE3A、PDE3B 有效,IC50 分别为 18μM、3 μM、18μM,因此氨来呫诺对PDE的抑制作用是非选择性的。但在RAW264.7细胞中,PDE3选择性抑制剂并不影响LPS诱导的炎症因子分泌,而敲低PDE4B后氨来呫诺的抗炎作用全部消失。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氨来呫诺是一种非选择性PDE抑制剂。在LPS活化的巨噬细胞中,氨来呫诺能靶向抑制PDE4B减少其底物cAMP水解,进而激活cAMP的效应激酶PKA。活化的PKA不仅能够通过阻止IκBα的降解及随后的p65转位入核来减少转录因子NF-κB活化,还通过减少ERK1/2的磷酸化来抑制AP-1的转录活性。而对NF-κB及ERK/AP-1两条信号通路的抑制最终会表现为促炎因子iNOS和TNF-α表达水平的降低,从而缓解热炎症。
刘洋[4](2021)在《具核梭杆菌促进食道鳞状细胞癌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肠道微生物具核梭杆菌已被证实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在结直肠癌及食道癌患者中,具核梭杆菌的富集与疾病预后不良有关。化疗目前仍然食道癌重要治疗策略。然而,化疗耐药被视为改善食道癌患者预后的主要障碍,为了提高食道癌患者的生存率,深入了解食道癌的化疗耐药的机制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具核梭杆菌通过调节自噬通路,促进食道鳞状细胞癌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有助于发现具核梭杆菌在食道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新机制。研究方法:利用12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标本,qPCR方法检测肿瘤内具核梭杆菌DNA含量,并与化疗反应(RECIST、SUV值、肿瘤消退分级)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具核梭杆菌与食道鳞状细胞癌细胞TE8及TE10共培养,通过透射电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粘附,侵入行为并检测自噬情况,分别加入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顺铂、多西紫杉醇,自噬抑制剂氯喹及抗生素,利用IncuCyte进行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检测及使用免疫印迹分析等方法检测食道鳞癌的自噬及耐药相关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284例食道鳞癌样本的ATG7蛋白表达,进一步证明具核梭杆菌的DNA含量与食道鳞状细胞癌的自噬水平相关。结果:利用qPCR方法验证食道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内具核梭杆菌DNA水平与新辅助化疗及辅助化疗的疗效呈负相关。在细胞实验中,发现具核梭杆菌作为胞内菌,可以粘附和侵入到食管鳞癌细胞内并存活,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及抑制凋亡,对多西紫杉醇、5-氟尿嘧啶和顺铂产生耐药性,并可以诱导食道鳞癌细胞自噬的发生,上调自噬蛋白ATG7及Beclin-1表达,促进LC3B II/I比值的升高,通过加入ATG7的小干扰RNA,自噬抑制剂氯喹或使用抗生素,可以逆转具核梭杆菌诱导的食道鳞癌细胞的化疗耐药,在284个临床样本中也验证了肿瘤内具核梭杆菌的DNA含量与ATG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具核梭杆菌可以通过上调ATG7,促进食道鳞状细胞癌的自噬,继而诱导食道鳞癌细胞产生化疗药物耐药。
崔英杰[5](2020)在《靶向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微管是由α/β微管蛋白组成的异二聚体,是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管不断地聚合与解聚的动力学特性使其在细胞的多种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干扰微管蛋白聚合和解聚的动态动力学平衡,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生长。因此,微管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有效靶点之一。作用于紫杉醇位点和长春碱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抗有丝分裂剂,但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毒性。另外,耐药性的产生,尤其是P-gp介导的多药耐药性,也降低了这些药物的有效性。此外,紫杉醇等微管蛋白抑制剂的溶解性较差,需使用化学助溶剂溶解,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等问题。靶向秋水仙碱结合位点抑制剂一般不是多药耐药外排泵的底物,可以克服由P-gp介导的耐药性的产生,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依然有效。靶向秋水仙碱位点的抑制剂除了抗有丝分裂外,还具有血管阻断(扰乱)作用,作为血管破坏或阻断剂,发挥抗肿瘤作用。在前期研究中,本课题组以秋水仙碱结合位点为靶点,基于茚并吡唑这一优势结构,通过在茚并吡唑的7位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发现了强效微管蛋白抑制剂LL01。LL01不是P-gp底物,对多药耐药细胞、紫杉醇耐药肿瘤细胞同样有效,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本论文针对目前临床应用的微管靶向抑制剂存在的不足,以LL01的结构为基础,致力于发现高效低毒、高水溶性、抗耐药的靶向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茚并吡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为进一步明确茚并吡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水溶性,本研究对茚并吡唑6位和7位酚羟基上的取代基、3位的芳胺,进行了系统的结构修饰。茚并吡唑衍生物的合成以5,6-二羟基-1-茚酮为起始原料,将两个酚羟基选择性地进行保护或取代,经与LiHMDS或NaH反应,再与各种取代异硫氰酸苯酯亲核加成,经水合肼环合后,将茚并吡唑NH甲基化。脱去酚羟基保护基,引入各种取代基或再经过衍生,构建N-甲基茚并吡唑衍生物系列化合物。基于保护基(TBS、MOM或其组合)的不同、取代基引入的次序不同等,共设计了5条合成路线,合成了茚并吡唑类衍生物33个,发现了一系列高活性茚并吡唑衍生物。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茚并吡唑6位酚轻基上的取代基以乙基为活性所必需,其它取代基,如甲基、丙基和体积大的基团均影响其与微管蛋白的结合,活性大大降低或丧失;茚并吡唑7位酚羟基的取代基必须长度适中,且含一个氢键供体,如末端酰胺、羟基、氨基等,能与Ⅰ区与β-微管蛋白交界处的α微管蛋白亚基,如Ser178α等形成氢键结合。茚并吡唑3位的芳胺占据微管蛋白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Ⅲ区,当该区结合基团为苯环时,间位取代为活性必需,而对位取代导致活性丧失。间位的取代基必须含氢键受体杂原子,如乙氧基、丙酰基、甲酯、乙酯等,以维持与Ⅲ区Tyr202β和Asn167β的氢键结合;在酯类衍生物中,乙酯为优选,其次为甲酯,而异丙酯的活性降低;Ⅲ区结合基团也可以是杂环,如6-乙氧基吡啶。7-(3-氨基丙氧基)-3-(3-乙氧基苯基氨基)茚并吡唑衍生物的盐酸盐ID08和7-(3-氨基丙氧基)-3-(6-乙氧基吡啶-2-氨基)茚并吡唑衍生物的盐酸盐ID25具有良好的水溶性(>1 mg/mL)。ID08和ID25能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IC50分别为3.65和3.13μM。对包括紫杉醇耐药的多株肿瘤细胞具有极高的抗增殖活性,GI50在3-15 nM。在细胞水平,ID08和ID25能够抑制或干扰微管和微丝的形成。通过EBI竞争实验,证明了它们作用于秋水仙碱结合位点。ID08和ID25能使HepG2细胞有丝分裂停滞于G2/M期,诱导HepG2细胞细胞凋亡。ID08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迁移的作用。此外,ID08可以抑制cMet和AKT激酶的磷酸化。在HCT116和HepG2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口服给药ID08或ID25(25mg/kg)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抑制率超过50%。在HepG2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尾静脉注射给药5mg/kg或10mg/kg,每两天一次,ID08对肿瘤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4%和68%,且对动物体重没有影响。化合物ID08和ID25有望作为临床候选药物或候选化合物,进行系统性临床前抗肿瘤活性评价。二、苯并呋喃并吡唑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在前期对茚并吡唑6位、7位和3位结构修饰的基础上,本部分拟对茚并吡唑母核进行修饰,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将茚并吡唑母核4位的亚甲基替换为氧原子,设计、合成苯并呋喃并吡唑衍生物。以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与氯乙腈经Hoesch反应引入乙酰基,再在在弱碱条件下分子内环合,将6位羟基甲基化,得到6-甲氧基苯并呋喃-3-酮。将6-甲氧基苯并呋喃-3-酮与LiHMDS反应后,与间位取代的异硫氰酸苯酯亲核加成,再经水合肼环合。研究发现,除了生成苯并呋喃并吡唑衍生物外,还伴有开环而生成的吡唑衍生物,二者分离困难。因此,对合成的5个苯并呋喃并吡唑类衍生物和5个吡唑衍生物进行了初步抗肿瘤增殖活性研究。所有的苯并呋喃并吡唑类衍生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均没有活性。除了苯并呋喃并吡唑3位为间乙氧基苯胺取代的化合物BF01外,其它苯并呋喃并吡唑类衍生物活性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活性较弱。BF01对K562和A549细胞的GI50分别为0.26和0.19μM。相反,5个吡唑衍生物对这三株肿瘤细胞均有活性,吡唑3位苯胺的间位取代基为甲酸甲酯时活性最高,其次依次为乙氧基、氰基、N-甲基甲酰胺和甲酰胺。甲酸甲酯衍生物PY02对K562、MCF-7和A549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GI50分为0.021、1.7和0.19 μM。PY02能够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IC50为7.30μM。由于合成及分离的原因,没有对该类化合物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但PY02的发现为后续吲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奠定了基础。三、吲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为进一步提高吡唑衍生物PY02的活性,本部分采用构象限制的化合物设计策略,将PY02分子中的苯环和吡唑环骈合,引入天然抗微管蛋白抑制剂秋水仙碱、CA-4、鬼臼毒素等分子中常见的3,4,5-三甲氧基苯基药效团,设计了新型吲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以不同取代的2-氟苯甲酸为原料,与含不同取代基的苯胺反应,合成各种取代的2-氟苯甲酰胺中间体。经劳森试剂将羰基转换为硫羰基,再经水合肼环合,合成了 23个吲唑类衍生物。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吲唑环上6位取代优于其它位置的取代,6位甲基或甲氧基为优选;吲唑环上3位的3,4,5-三甲氧基苯基为活性必需基团,当3,4,5-三甲氧基苯基被其它烷氧基苯基取代后,抗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其中,6-甲基吲唑衍生物IZ03和6-甲氧基吲唑衍生物IZ06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结肠癌HCT116、HT29、SW620细胞,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包括紫杉醇耐药的A549细胞,具有强抗增殖活性,GI50在8-96 nM。IZ03和IZ06靶向微管蛋白秋水仙碱结合位点,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破坏肿瘤细胞内微管网络,使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停滞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此外,IZ03和IZ06还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通过对肿瘤相关的15种激酶进行抑制实验,证明IZ06对这些激酶没有脱靶效应。在HCT116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以25 mg/kg的剂量口服给药,IZ06较IZ03和阳性对照5-Fu表现出更好体内抗肿瘤作用,肿瘤生长抑制率达58.9%,对小鼠体重没有明显的影响,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或候选化合物作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本研究对茚并吡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结构修饰,明确了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发现了水溶性好的强效微管蛋白抑制剂ID08和ID25,解决了微管蛋白抑制剂常见的溶解度差和耐药性问题。通过苯并呋喃并吡唑衍生物的研究,进而设计、合成和发现了新型吲唑类靶向秋水仙碱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IZ06。这些强效微管蛋白抑制剂,特别是ID08和ID25,具有优良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将继续开展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等临床前系统药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刘超[6](2020)在《苦参碱衍生物M19的芳香化结构修饰以及骨靶向前药研究》文中认为对具有明确药理活性的中药活性单体进行必要的化学结构优化,继而开发各种可靠稳定的新型药物是中药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硫代苦参碱衍生物M19(13-氨甲基-18-硫代苦参碱)是前期所开发的来自于传统中药苦参的高生物活性中药单体衍生物,前期研究已证明M19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骨质疏松活性,但其也存在分子脂溶性较差、结构不稳定以及细胞毒性还有待改善等问题。此外,由于M19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易发生脱靶效应,难以直接作为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提高M19的成药性并使其具有对骨质疏松症的精准治疗能力,本文围绕M19开展了传统化学结构修饰以及骨靶向多肽缀合物前药两种优化策略的探索。首先,本文对M19进行了芳香疏水基团引入的传统化学结构修饰策略。我们采用Discovery studio 2.5软件将基于靶点晶体结构所设计的一系列M19芳香化衍生物与其抗骨质疏松靶点核糖体蛋白S5(RPS5)进行了Lib Dock分子模拟对接,虚拟筛选出了综合打分最高且在化学手段上能够实现的目标化合物M54(13-二硫代氨甲基甲酸苄酯-18-硫代苦参碱)。随后我们以槐果碱为原料,经过硫代、迈克尔加成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等反应顺利完成了M54的实验室合成,总收率8.8%,化学性质表征均经过ESI-MS,1H-NMR,13C-NMR确证。结构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M54水溶液在14天内未发现明显降解产物,较原型药物M19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高。体外生物活性表征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原型化合物M19,其细胞毒性得到了降低并且其对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抑制作用得到了提高。随后,我们通过慢病毒对RAW247.6细胞中的RPS5进行敲除,围绕M54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进行了验证并证实了我们虚拟筛选靶标选择的正确性。体内实验显示M54仍具有较好的抗骨质疏松活性,能够明显改善卵巢切除小鼠骨质的丢失并改善了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Tb.N),单位体积骨表面积(BS/TV)等相关参数。最后,我们还针对M54实验室合成产率低下,合成步骤繁琐以及无法大规模生产等问题,对其合成工艺开展了研究。我们采用二氯甲烷代替原甲苯作为反应溶剂,解决了副产物难以处理导致产率低下的问题,并成功实现了一锅法制备M54-3,两步收率可达到40.4%。随后我们考察了精制方法并最终选用乙醇作为精制溶剂,成功解决了二氯甲烷的溶剂残留问题并且产物纯度达标。最后我们开展了放大合成,采用了百克级规模的原料投料,并能够成功获得百克级别的成品,纯度>98%,总收率28%。该部分工作表明,芳香化结构修饰成功改善了M19的化学结构稳定性,细胞毒性以及破骨细胞分化生长抑制活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M19的成药性,使得最优衍生物M54具备了开发成为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潜力。更重要的是,我们首次报道了基于靶点RPS5晶体结构的苦参碱衍生物设计与虚拟筛选工作,该虚拟筛选结果与M54实际生物活性的提高相符,大幅提高了苦参碱衍生物开发研究的效率,对包括苦参碱在内的抗骨质疏松活性中药单体成药性提高研究都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意义。此外,我们所开发的合成工艺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目标化合物的产率和纯度并且二氯甲烷溶剂残留达标,将原克级别的合成能力大幅提高到了百克级别,满足了后续研究对原料药的需求,使得最优衍生物M54具备了开发成为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基础条件,同时也为其他类似生物碱类中药活性单体的工艺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其次,本文对M19开展了基于多肽-药物缀合物(PDCs)的前药修饰策略。我们将M19与具有骨靶向性质的多聚天冬氨酸通过组织蛋白酶K二肽底物亮氨酸-精氨酸相连接,设计得到了基于M19的骨靶向PDCs。随后我们通过固相多肽合成法(SPPS)与液相化学结合的方法成功合成系列目标缀合物,纯度>95%,总产率约在30%左右。结构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各多肽缀合物水溶液在14天内未发现明显降解产物,较原型药物M19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高。随后的生物活性表征实验结果显示,缀合物能够在组织蛋白酶K的作用下4小时内释放出95%以上的原型药物,80分钟内与羟基磷灰石产生95%以上的结合并且能够在糜蛋白酶的环境中保持结构的稳定,具备良好的药物释放效率、骨组织亲和性以及水解酶稳定性。此外,相较于原型药物M19,缀合物的细胞毒性效应得到了降低,并且除缀合物BTM19-1以外,缀合物对破骨细胞活性的抑制效果与原型药物相当。该部分研究结果表明,靶向前药修饰在稳定分子结构并赋予M19骨靶向性质的同时,还降低了原型药物的细胞毒性,保持了原型分子对破骨细胞的抑制活性,同样成功提高了M19的成药性。此外,该工作也是骨靶向PDCs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研究中的首次报道,我们所开发的该骨靶向PDCs构建策略适用性较广,为基于中药单体或其衍生物的其他类似骨靶向修饰工作提供了研究思路。
胡烟茹[7](2020)在《仿生矿化磷酸钙纳米探针用于肿瘤协同治疗研究》文中指出全世界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飞速增长。在过去几年中,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x)被视为癌症治疗的“明星”催化剂。作为一种天然高效的生物催化酶,GOx可以特异性地催化葡萄糖降解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H2O2)。这种催化反应不仅可以消耗葡萄糖,饿死肿瘤细胞,其生成的H2O2还可用于实现其他癌症疗法。然而,GOx作为一种蛋白酶,存在很多缺陷,例如稳定性低、半衰期短、在体内循环容易被降解、全身毒性大等。因此如何有效地将GOx输运到肿瘤部位而不影响其活性是决定其生物医学应用的关键。本论文利用GOx对金属离子如Ca2+的吸附作用,以GOx作为模板,通过原位仿生矿化的方法制备磷酸钙(CaP),构建了两种基于GOx的CaP纳米探针,并探索了它们在肿瘤细胞水平和活体实体瘤水平上的协同治疗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GOx为模板,通过原位仿生矿化的方法得到GOx-CaP纳米颗粒,然后负载精氨酸(L-Argnine,L-Arg),实现“葡萄糖+O2→葡萄糖酸+H2O2”和“H2O2+L-Arg→L-瓜氨酸+NO”两步级联化学反应,在肿瘤细胞内消耗O2和葡萄糖的同时生成高浓度NO,实现饥饿治疗和气体协同治疗。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GOx-CaP-L-Arg纳米探针具有p H响应的降解行为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在4T1细胞内有效生成NO,通过NO与GOx的协同作用,使细胞存活率降低83%。这些结果表明GOx-CaP-L-Arg纳米探针可用于肿瘤饥饿和气体协同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2.以GOx为模板,通过原位仿生矿化的方法制备锰掺杂磷酸钙(Mn CaP),得到GOx-Mn CaP纳米颗粒,然后负载阿霉素(Doxorubicin,DOX),构建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且具有肿瘤酸响应行为的纳米探针,用于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指导及级联反应增强的癌症协同治疗。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GOx-Mn CaP-DOX纳米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随p H下降响应释放的Mn2+可以进行MRI成像,在酸性条件下(p H 5.0)其纵向弛豫率(r1)值达到13.06 m M-1 s-1;对4T1荷瘤小鼠瘤内注射GOx-Mn CaP 4小时后,肿瘤与正常组织(T/N)对比率达到240.85%。此外,动物实验结果表明GOx-Mn CaP-DOX可以显着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而对照组肿瘤的体积则达到了初始的9.6倍。这些结果都表明GOx-Mn CaP-DOX可用于肿瘤MRI示踪的饥饿/化学动力学/化疗协同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综上,本课题成功构建了基于GOx的CaP纳米探针,实现了肿瘤的协同治疗,且所制备的载体材料Ca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该研究有望为肿瘤多模式协同治疗的设计和构建提供指导,为各种酶的仿生矿化及其转化应用奠定基础。
牛威[8](2020)在《PD-L1单克隆抗体联合益生菌在胃癌中的治疗作用与机制》文中提出目的:1.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胃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死亡率极高。目前免疫治疗策略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其中,PD-1/PD-L1抑制剂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免疫哨点单克隆抗体药物。有报道指出,一种名为Atezolizumab的PD-L1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治疗泌尿系统肿瘤。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案可以缓解胃癌的继续发展。2.本研究首先基于临床样本,检测患者体内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PD-1/PD-L1的表达情况,并筛选出胃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中差异性的肠道益生菌菌群。采用PD-L1单克隆抗体和益生菌联合应用的方式,通过细胞实验和体内实验两方面观察对胃癌的治疗效果,并探讨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为提高胃癌的免疫治疗效果、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延缓疾病进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1.第一部分:为探讨PD-1/PD-L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差异性的肠道菌群分析。我们收集筛选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胃癌根治术、并且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80例,并且随机选取20例患者的正常胃组织作为空白对照。收集以上患者粪便,同时收集同年龄段、同时期、同性别的正常体检者粪便。采用IHC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D-1、PD-L1和CD8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和q RT-PCR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水平。同时对胃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通过细菌培养对胃癌患者和正常体检者的粪便进行差异性菌群的鉴定。应用益生菌干预SGC7901胃癌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和益生菌+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检测两组细胞的凋亡、周期变化和侵袭能力。应用该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2.第二部分:为观察PD-L1单克隆抗体联合益生菌对胃癌的疗效,我们进行了荷瘤鼠实验。实验分组如下:SGC7901细胞胃癌模型组、益生菌+模型组、PD-L1单抗+模型组和PD-L1单抗+益生菌+模型组,各组小鼠于21天脱颈椎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称重、计算肿瘤体积。采用Western-Blot和q 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情况。3.第三部分:为探讨PD-L1单抗和益生菌联合对胃癌治疗作用的机制,采用第二部分体内实验的分组。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NF-β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趋化因子CXCL9和CXCL4的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检测脾脏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水平。采用Western-Blot和q 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的CD4、CD8、PD-L1、PD-1表达水平。结果:1.第一部:IHC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细胞膜内高表达PD-1、PD-L1(P<0.05),胃癌细胞核内高表达CD8(P<0.05)。Western-Blot和q RT-PCR检测发现,胃癌组织表达PD-1、PD-L1的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生存分析结果表示,肿瘤分期和CD8+T细胞的浸润可作为胃癌术后复发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D-L1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应用益生菌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P<0.05),促进胃癌细胞停留在G2/M期(P<0.05),降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同时,胃癌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用于后续实验。2.第二部分:体内实验结果:应用PD-L1单克隆抗体和双歧杆菌联合可抑制胃癌的增长(P<0.05)。Western-Blot和q RT-PCR实验结果显示,PD-L1单克隆抗体和双歧杆菌联合能降低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PD-1和PD-L1的表达(P<0.05)。3.第三部分:应用PD-L1单克隆抗体和双歧杆菌联合能够升高荷瘤鼠血清中的IL-2、IFN-γ、TNF-β等Th1型细胞因子(P<0.05);降低IL-4、IL-6、IL-10等Th2型细胞因子(P<0.05)和CXCL9和CXCL4的含量(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应用PD-L1单克隆抗体和双歧杆菌联合能增加小鼠脾脏内CD4+T和CD8+T细胞的含量(P<0.05)。Western-Blot和q RT-PCR实验结果显示,应用PD-L1单克隆抗体和双歧杆菌联合能减轻肿瘤组织的PD-1和PD-L1的表达(P<0.05),促进CD4和CD8的表达(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益生菌的数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证明益生菌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PD-L1单抗联合益生菌的方法,通过临床胃癌样本、细胞实验和体内实验等多个角度,发现与单独应用PD-L1单抗或益生菌相比,联合应用PD-L1单抗和益生菌能够降低胃癌组PD-1和PD-L1的表达,抑制胃癌的发展,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新的思路,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陈苗[9](2020)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CH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化疗药物敏感度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CHFR(checkpoint with forkhead-associated and ring finger)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与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对化疗药物敏感度之间的相关性,为肿瘤耐药的评估寻找潜在的标志物。方法:1.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胃癌组织中CHFR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状态,根据CHFR甲基化程度将胃癌组织分为高甲基化组(甲基化程度≥70%)与低甲基化组(甲基化程度<70%);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 PCR)检测胃癌组织中耐药基因ABCB1和MGMT的m RNA表达水平,并分析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和CHFR甲基化状态的关系;2.MSP检测四个胃癌细胞系中CHFR启动子甲基化状态,RT-q PCR检测四个胃癌细胞系中ABCB1和MGMT的m RNA表达水平,分析细胞中CHFR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ABCB1和MGMT表达的相关性;3.Incu Cyte S3活细胞动态成像与分析系统检测四个胃癌细胞系对奥沙利铂(L-OHP)、5-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并分析药物的敏感性与CHFR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关系;4.选取对奥沙利铂最为敏感的MGC-803细胞使用浓度梯度递增法构建耐奥沙利铂细胞株,通过Incu Cyte S3系统检测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指数,计算耐药细胞株与亲本细胞的生长倍增时间,RT-q PCR检测耐药细胞株与亲本细胞中ABCB1和MGMT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耐药细胞株与亲本细胞中ABCB1和MGMT的蛋白表达水平,MSP检测耐药细胞株与亲本细胞中CHFR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1.20例胃癌组织中CHFR启动子均发生一定程度的甲基化,其中高甲基化9例、低甲基化11例,CHFR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联,CHFR高甲基化组中ABCB1的m RNA表达水平显着低于低甲基化组(0.0005±0.0006vs.0.0313±0.0020 P<0.01),MGMT的m RNA表达水平也显着低于低甲基化组(0.0971±0.1346vs.0.1300±0.2439 P<0.05);2.胃癌细胞系MGC-803、BGC-823、SGC-7901、MKN-74中CHFR的甲基化程度分别为74.8%、74.2%、72.0%和56.3%,ABCB1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0、8.79±1.498、43.41±1.430、7453.32±12.345,MGMT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0、1.03±0.012、19.25±1.347、430.44±8.567,ABCB1和MGMT的表达水平均与CHFR的甲基化程度呈显着负相关(r=-0.991,P=0.009;r=-0.995,P=0.005);3.奥沙利铂对四个胃癌细胞系的IC50分别为4.601±0.11μɡ/ml、7.295±0.21μɡ/ml、7.373±0.32μɡ/ml、16.132±0.13μɡ/ml,5-氟尿嘧啶对四个胃癌细胞系的IC50分别3.343±0.15μɡ/ml、4.091±0.14μɡ/ml、8.721±0.16μɡ/ml、56.069±0.15μɡ/ml;四个胃癌细胞系对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均与CHFR的甲基化程度显着正相关(r=0.981,P=0.019;r=0.999,P=0.001);4.成功构建了耐奥沙利铂细胞株MGC-803/L-OHP(耐药指数4.568),MGC-803/L-OHP细胞的倍增时间(32.52±1.26 h)是亲代MGC-803细胞(27.85±1.14 h)的1.17倍;MGC-803/L-OHP细胞中ABCB1和MGMT的m 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MGC-803细胞(8.15±10.630和1.74±0.575倍,P<0.05),蛋白表达水平也显着高于MGC-803细胞(6.59倍和1.57倍,P<0.05);5.MGC-803/L-OHP中CHFR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64.97%±0.0011)较之MGC-803细胞(80.77%±0.0021)显着降低,(P<0.05)。结论:CHFR启动子的低甲基化状态与胃癌组织及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耐药的指标。
黄普觉(Ng Pu Jue)[10](2021)在《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论文将导师赵英杰教授多年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其研究和总结的部分,主要是赵英杰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此研究以赵英杰教授的临床实践为基础,挖掘其辨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独特方法,使其能够在中医药领域里,指导后学者通过“病证结合”,利用专方贯穿疾病全过程使用。方法1.理论研究部分1.1.整理古时医学圣贤及不同朝代的名医,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文献记载。主要整理其相关病名,发病的病因病机,临证时的辨证分型,不同的治疗法则、所使用的方剂及药物。1.2.检索和归纳当代近十年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报导,并把各个不同的研究进展综合起来。1.3.总结赵英杰教授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独到见解。其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不同看法进行整理归纳。2.临床研究部分2.1.通过三年跟随导师赵英杰教授门诊抄方,对赵英杰教授所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病案进行收集。总收集案例85例,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总结归纳赵英杰教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与独特的思维方法。2.2.总结归纳赵英杰教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辨治分型和使用的方药,各种临床主要表现如咳嗽、咳血、皮疹、便秘等症状的证治经验。探讨赵英杰教授在临床诊疗中如何“病证结合”,从宏观的中医整体观念,转换到微观的精准医学,把握全局,分析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特色和整体优势。2.3.对赵英杰教授所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案资料,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后续整理,展开统计分析,再总结归纳所有挖掘的数据,加以分析讨论。病例资料中,进行观察研究主要有性别与年龄,多种不同症状的发生率,常见证候,常用处方,常用药对,所有草药的四气五味与归经的分布及草药的频数和频率。3.讨论部分通过观察所收集的病例,数据挖掘结果,结合跟师三年的理论整理,再综合赵英杰教授的证治经验,作出相应的总结。探讨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提出常见症状、证候及方药的使用,使其能够在中医药领域里,指导后学者通过“病证结合”,利用专方贯穿疾病全过程使用。结果1.重点论述赵英杰教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认识,认为其病理演变过程、病因病机主要以脾气亏虚为本,癌毒、痰、瘀、热胶结为标。痰、瘀、热与癌毒可互为因果、相互搏结而形成瘤体,并夺取精气而伤害机体。然而,唯有正气虚损不足以御邪时,邪毒才得以致病,因虚而患病,因虚而致实的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本虚标实之证。2.详细介绍赵英杰教授在临床诊疗中,如何辨治非小细胞肺癌各种不同的常见症状与并发症。例如:咳嗽、咳血、皮疹、便秘等,并探讨赵英杰教授对诸多症状与疾病不同的辨证思路与处方用药的经验和体会。3.从病案选录与处方用药的分析中,发现符合标准的患者共有85例,男性共有42例,占总例数的49.41%;女性共有43例,占总例数的50.59%。年龄大概在29-92之间,平均年龄大约66.41岁。在85例患者当中,所挖掘出的临床症状共有314个;总体所使用的药物有182味,主要的药物种类,分别以最高使用率依次递减,有补气药、清热解毒药、温经散寒药、活血化瘀药、止咳平喘药;常用药物之四气以温类药为主,其次是寒类药,五味以甘味最为常见,占37.28%、其次苦味占33.43%,主要归经以脾经最为常见,占24.59%。其次肺经占22.99%。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机纲要是“脾气亏虚为本,痰热瘀毒胶结为标”而脾气亏虚为本,是发病的先决条件,可贯穿疾病始终。癌毒则是非小细胞肺癌病因病机的关键要素,而痰瘀又是形成癌毒的附加条件。治疗方面,运用复法辨治本病,强调脾肺同治,清、补并用的方法进行。再根据肺癌本虚标实的临床特点,确立以“健脾清肺”为主的治疗法则,自拟健脾益气清肺汤予以治疗。赵英杰教授独具一格地遣方用药,体现了其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特理念与精辟的见解。在众多病例和处方用药分析中,可以观察到神疲与咳嗽为诸症之首,舌脉之象则以舌暗红和脉细最为多见;基本核心处方则以健脾益肺、化痰散结、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等治法综合遣方;从总体所使用的药物显示,扶正主要是补气温阳,祛邪则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先。
二、POTENTIATION OF DOCETAXEL ANTITUMOR ACTIVITY BY BATIMASTAT AGAINST MOUSE FORESTOMACH CARCINOM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OTENTIATION OF DOCETAXEL ANTITUMOR ACTIVITY BY BATIMASTAT AGAINST MOUSE FORESTOMACH CARCINOMA(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整合大数据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上市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临床评价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整合高通量数据分析的食管癌关键基因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相关作用机制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胃癌细胞实验研究 |
1 仪器与器材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蛋白组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 |
1 仪器与器材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食管癌细胞实验研究 |
1 仪器与器材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光控释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联合抗肿瘤治疗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光疗法相关介绍 |
1.1.1 光动力治疗概述 |
1.1.2 光敏剂活性原理 |
1.1.3 光动力治疗杀伤肿瘤机理 |
1.1.3.1 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
1.1.3.2 通过造成血管损伤控制肿瘤 |
1.1.3.3 引起炎症和免疫反应杀伤肿瘤 |
1.1.4 光敏剂发展历程 |
1.1.4.1 第一代光敏剂 |
1.1.4.2 第二代光敏剂 |
1.1.4.3 第三代光敏剂 |
1.2 光热治疗相关介绍 |
1.3 阿霉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发展 |
1.4 纳米颗粒载体在抗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
1.5 多模式治疗 |
1.5.1 光动力治疗增强化疗效果 |
1.5.2 光热治疗增强化疗效果 |
1.5.3 光热治疗增强光动力治疗效果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第二章 ZnPc(PEG)_4:DOX@LiPOs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剂与耗材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ZnPc(PEG)_4的合成 |
2.2.2 不同种类脂质体的制备 |
2.2.3 体外性能表征 |
2.2.4 脂质体粒径稳定性试验 |
2.2.5 脂质体载药稳定性试验 |
2.2.6 脂质体的热敏性研究 |
2.2.7 脂质体光照后温度变化研究 |
2.2.8 脂质体光照释药研究 |
2.2.9 脂质体体外ROS生成量评估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ZnPc(PEG)_4的合成 |
2.3.2 包封率测定 |
2.3.3 游离DOX和 ZnPc(PEG)_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3.4 脂质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3.5 荧光发射光谱 |
2.3.6 脂质体粒径分布及透射电镜表征 |
2.3.7 脂质体粒径稳定性研究 |
2.3.8 脂质体载药稳定性研究 |
2.3.9 脂质体的受热释药现象 |
2.3.10 脂质体光照后温度变化 |
2.3.11 脂质体光照释药研究 |
2.3.12 脂质体光照后变化 |
2.3.13 脂质体体外ROS生成量评估 |
2.4 实验小结 |
第三章 ZnPc(PEG)_4:DOX@LiPOs细胞水平的抗肿瘤活性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细胞株 |
3.1.2 试剂与耗材 |
3.1.3 仪器 |
3.2 药物及试剂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HepG2 细胞的培养 |
3.3.2 不同样品的细胞毒性实验 |
3.3.3 流式细胞术分析 |
3.3.4 细胞内ROS水平的评估 |
3.3.5 细胞内药物定位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ZnPc(PEG)_4:DOX@LiPOs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 |
3.4.2 流式细胞术分析 |
3.4.3 ZnPc(PEG)_4:DOX@LiPOs诱导更高的细胞内ROS水平 |
3.4.4 ZnPc(PEG)_4:DOX@LiPOs胞内药物释放 |
3.4.5 ZnPc(PEG)_4:DOX@LiPOs胞内分布 |
3.5 实验小结 |
第四章 ZnPc(PEG)_4:DOX@LiPOs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动物与细胞 |
4.1.2 试剂与耗材 |
4.1.3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H22 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
4.2.2 活体荧光成像 |
4.2.3 ZnPc(PEG)_4:DOX@LiPOs在体内的分布和清除 |
4.2.4 ZnPc(PEG)_4:DOX@LiPOs的体内抑瘤作用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ZnPc(PEG)_4:DOX@LiPOs增强的肿瘤靶向性 |
4.3.2 ZnPc(PEG)_4:DOX@LiPOs可以减少ZnPc(PEG)_4在肝脏中的滞留 |
4.3.3 ZnPc(PEG)_4:DOX@LiPOs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
4.3.4 ZnPc(PEG)_4:DOX@LiPOs延长H22 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 |
4.3.5 给药后正常组织的H&E染色切片 |
4.4 实验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氨来呫诺通过靶向抑制脂多糖活化巨噬细胞中的磷酸二酯酶4B发挥抗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 氨来呫诺的研究现状 |
2. 本研究的切入点 |
3. 参考文献 |
实验流程图 |
第二章 氨来呫诺抑制LPS引起的经典炎症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细胞和实验动物 |
2.1.3 仪器设备及其他材料 |
2.1.4 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LPS引起的小鼠内毒素血症 |
2.2.2 以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的水平 |
2.2.3 细胞毒作用的测定 |
2.2.4 细胞培养上清中NO水平的测定 |
2.2.5 胞内iNOS酶活的测定 |
2.2.6 iNOS蛋白表达水平的测定 |
2.2.7 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的测定 |
2.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氨来呫诺在LPS引起的内毒素血症小鼠体内的抗炎作用 |
2.3.2 氨来呫诺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剂量考察 |
2.3.3 氨来呫诺对LPS活化的RAW264.7细胞分泌NO及iNOS活性、蛋白表达的作用 |
2.3.4 氨来呫诺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上清TNF-α和IL-6水平的作用 |
2.4 讨论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氨来呫诺抑制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转录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试剂 |
3.1.2 细胞 |
3.1.3 仪器设备及其他材料 |
3.1.4 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的处理 |
3.2.2 总RNA的抽提 |
3.2.3 总RNA的反转录 |
3.2.4 以RT-qPCR法检测炎症因子的转录水平 |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氨来呫诺抑制LPS活化巨噬细胞中NF-κB和AP-1信号通路关键蛋白事件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试剂 |
4.1.2 细胞与细菌 |
4.1.3 仪器设备及其他材料 |
4.1.4 溶液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NF-κB和AP-1转录活性的测定 |
4.2.2 IκBα磷酸化、降解及p65核转位作用的测定 |
4.2.3 JNK1/2、ERK1/2和p38磷酸化作用的测定 |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氨来呫诺可抑制LPS活化的NF-κB信号通路 |
4.3.2 氨来呫诺可抑制LPS活化的AP-1信号通路 |
4.4 讨论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氨来呫诺增高LPS活化的巨噬细胞内cAMP水平及相关作用 |
5.1 实验材料 |
5.1.1 主要试剂 |
5.1.2 细胞及动物 |
5.1.3 仪器设备及其他材料 |
5.1.4 溶液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cAMP对抗实验 |
5.2.2 胞内cAMP水平的测定 |
5.2.3 胞内PKA活性的测定 |
5.2.4 骨髓源巨噬细胞的分离、分化与培养 |
5.2.5 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的测定 |
5.2.6 胞内NLRP3炎症小体活性的测定 |
5.2.7 胞内氯离子水平的测定 |
5.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cAMP对抗剂对氨来呫诺抗炎作用的影响 |
5.3.2 氨来呫诺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内cAMP水平的作用 |
5.3.3 氨来呫诺通过增高胞内cAMP产生的其他效果 |
5.3.3.1 氨来呫诺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内PKA活性的作用 |
5.3.3.2 氨来呫诺对LPS刺激的BMDMs分泌IL-10的作用 |
5.3.3.3 氨来呫诺对LPS刺激的BMDMs中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作用 |
5.3.3.4 氨来呫诺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内氯离子水平的作用 |
5.4 讨论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氨来呫诺靶向抑制巨噬细胞内PDE4B发挥抗炎作用 |
6.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6.1.1 主要试剂 |
6.1.2 细胞 |
6.1.3 仪器设备及其他材料 |
6.1.4 溶液配制 |
6.2 实验方法 |
6.2.1 氨来呫诺的荧光特性及其入胞和胞内分布特征考察 |
6.2.2 以MOE软件进分子对接 |
6.2.3 荧光偏振实验 |
6.2.4 重组人PDE4B活性抑制实验 |
6.2.5 以siRNA静默巨噬细胞中PDE4B |
6.2.6 PDE4B(+)与PDE4B(-)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水平的测定 |
6.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3 实验结果 |
6.3.1 利用氨来呫诺的荧光特性考察其入胞和胞内分布特征 |
6.3.1.1 氨来呫诺的激发-发射3D荧光图谱扫描 |
6.3.1.2 氨来呫诺入胞特征 |
6.3.1.3 氨来呫诺在巨噬细胞内分布特征的考察 |
6.3.2 以MOE软件进行氨来呫诺与PDE4B分子对接 |
6.3.3 荧光偏振法测定氨来呫诺与重组人PDE4B蛋白的直接结合 |
6.3.4 氨来呫诺对重组人PDE4B活性的作用 |
6.3.5 氨来呫诺对LPS刺激的PDE4B(-)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作用. |
6.4 讨论 |
6.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氨来呫诺对PDE的抑制不具选择性,但其抗炎作用与PDE3无关 |
7.1 实验材料 |
7.1.1 主要试剂 |
7.1.2 细胞 |
7.1.3 仪器设备及其他材料 |
7.1.4 溶液配制 |
7.2 实验方法 |
7.2.1 HPLC法测定自制PDE粗酶活性 |
7.2.2 重组人PDE1C,PDE3A,PDE3B活性抑制实验 |
7.3 实验结果 |
7.3.1 氨来呫诺对自制PDE粗酶活性的作用 |
7.3.2 氨来呫诺对重组人PDE1C,PDE3A,PDE3B活性的作用 |
7.3.3 选择性PDE3抑制剂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NO和TNF-α的作用 |
7.4 讨论 |
7.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创新点 |
文献综述 氨来呫诺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申请 |
个人简历 |
(4)具核梭杆菌促进食道鳞状细胞癌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具核梭杆菌与食道鳞癌化疗反应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患者队列及临床病理特征 |
1.2 方法 |
1.2.1 定量实时PCR技术 |
1.2.2 治疗反应评价 |
1.2.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具核梭杆菌的对食道癌细胞的生物学的影响及化疗耐药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系 |
1.2 试剂 |
1.3 仪器 |
1.4 方法 |
2 结果 |
2.1 具核梭杆菌侵入ESCC细胞并在细胞内存活 |
2.2 具核梭杆菌可以诱导自噬的产生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具核梭杆菌通过诱导自噬促进食道鳞癌细胞的化疗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系 |
1.2 试剂 |
1.3 仪器 |
1.4 方法 |
2 结果 |
2.1 具核梭杆菌促进食道鳞癌化疗耐药 |
2.2 具核梭杆菌通过调节食道鳞癌细胞自噬而产生化疗耐药 |
2.3 具核梭杆菌DNA含量与临床样本ATG7表达相关 |
3 讨论 |
4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具核梭杆菌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靶向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微管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及相关功能 |
1 微管的结构 |
2 微管动力学特性 |
3 微管的生物学功能 |
第二节 微管与肿瘤的关系 |
第三节 微管蛋白抑制剂的作用位点 |
第四节 微管蛋白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
1 紫杉醇结合位点的抑制剂 |
2 秋水仙碱结合位点抑制剂 |
3 长春碱结合位点抑制剂 |
4 Maytansin结合位点抑制剂 |
5 抗体偶联药物 |
第二章 茚并吡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第一节 茚并吡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 |
第二节 茚并吡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合成 |
1 仪器与试剂 |
2 合成 |
第三节 茚并吡唑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1 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实验和抗细胞增殖实验 |
2 免疫荧光实验 |
3 EBI竞争实验 |
4 细胞周期分析 |
5 细胞凋亡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 |
6 细胞迁移实验 |
7 对cMet/AKT及其磷酸化的作用 |
8 化合物ID08和ID25的溶解度和logP测定 |
9 化合物ID08和ID25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苯并呋喃并吡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第一节 苯并呋喃并吡唑衍生物的设计 |
第二节 苯并呋喃并吡唑衍生物的合成 |
1 仪器与试剂 |
2 合成 |
第三节 苯并呋喃并吡唑和吡唑衍生物的活性评价 |
1 体外抗增殖实验 |
2 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实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吲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第一节 吲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 |
第二节 吲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合成 |
1 仪器与试剂 |
2 合成 |
第三节 吲唑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1 体外抗增殖实验 |
2 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 |
3 EBI竞争实验 |
4 分子对接 |
5 细胞周期分析 |
6 细胞凋亡 |
7 激酶选择性实验 |
8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小管生成实验 |
9 化合物IZ03和IZ06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化合物的~1H NMR、~(13)C NMR、HPLC、MS图 |
发表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苦参碱衍生物M19的芳香化结构修饰以及骨靶向前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一、苦参碱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在内的广泛药理作用 |
二、化学结构修饰已成为提高苦参碱成药性的重要手段 |
三、中药活性单体的靶向前药修饰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
四、总结 |
第二章 M19的芳香化结构修饰研究 |
一、本章引言 |
二、试剂与仪器 |
三、实验方法 |
四、结果与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19的骨靶向前药修饰研究 |
一、本章引言 |
二、试剂与仪器 |
三、实验方法 |
四、结果与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综述 抗骨质疏松活性中药单体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一、科研工作 |
二、参与基金项目 |
三、发表论文 |
四、申请专利 |
致谢 |
(7)仿生矿化磷酸钙纳米探针用于肿瘤协同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癌症治疗现状 |
1.1.1 化学疗法 |
1.1.2 放射疗法 |
1.1.3 高强度聚焦超声疗法 |
1.1.4 癌症饥饿治疗 |
1.1.5 化学动力学疗法 |
1.1.6 癌症多模式协同治疗 |
1.2 葡萄糖氧化酶(GOx)用于癌症治疗研究现状 |
1.2.1 GOx简介 |
1.2.2 GOx增强气体疗法 |
1.2.3 GOx增强化学动力学治疗(CDT) |
1.2.4 GOx用于癌症治疗的未来发展 |
1.3 磷酸钙(CaP)纳米载体用于癌症治疗研究现状 |
1.3.1 CaP简介 |
1.3.2 CaP的制备 |
1.3.3 CaP纳米载体在癌症诊疗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设计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磷酸钙基纳米探针(GOx-CaP-L-Arg)用于饥饿/NO气体协同治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和实验器材 |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GOx-CaP的制备 |
2.3.2 GOx-CaP的表征 |
2.3.3 GOx-CaP的 p H响应降解 |
2.3.4 酶活性检测 |
2.3.5 药物装载 |
2.3.6 体外细胞实验 |
2.3.7 溶血实验 |
2.4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2.4.1 GOx-CaP的制备和表征 |
2.4.2 GOx-CaP的 p H响应降解 |
2.4.3 酶活性检测 |
2.4.4 精氨酸(L-Arg)装载 |
2.4.5 GOx-CaP-L-Arg在细胞水平协同治疗研究 |
2.4.6 GOx-CaP的生物安全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锰掺杂磷酸钙基纳米探针(GOx-Mn CaP-DOX)用于MRI指导的饥饿/CDT/化疗协同治疗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实验器材 |
3.3 实验方法 |
3.3.1 GOx-Mn CaP的制备 |
3.3.2 GOx-Mn CaP的表征 |
3.3.4 GOx-Mn CaP的 p H响应降解 |
3.3.5 酶活性检测 |
3.3.6 GOx-Mn CaP的化学动力学活性 |
3.3.7 阿霉素(DOX)装载与释放 |
3.3.8 体外细胞实验 |
3.3.9 溶血实验 |
3.3.10 体内抗肿瘤实验 |
3.3.11 评估血液生化指标 |
3.3.12 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组织学分析 |
3.3.13 核磁共振成像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GOx-Mn CaP的制备和表征 |
3.4.2 GOx-Mn CaP的 p H响应降解 |
3.4.3 酶活性检测 |
3.4.4 体外CDT检测 |
3.4.5 GOx-Mn CaP的级联反应研究 |
3.4.6 体外MRI成像性能研究 |
3.4.7 DOX装载与释放 |
3.4.8 细胞水平抗肿瘤效应分析 |
3.4.9 动物水平抗肿瘤效应分析 |
3.4.10 体内安全性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PD-L1单克隆抗体联合益生菌在胃癌中的治疗作用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和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PD-1/PD-L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肠道菌群分析 |
1.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病例收集 |
1.1.2 细胞株 |
1.1.3 主要试剂 |
1.1.4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1.2 方法 |
1.2.1 免疫组织化学 |
1.2.2 Western Blot |
1.2.3 荧光定量PCR |
1.2.4 菌群的鉴定 |
1.2.5 细胞培养 |
1.2.6 双歧杆菌的培养 |
1.2.7 SGC7901 细胞与双歧杆菌共培养 |
1.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1.2.9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1.2.10 细胞侵袭实验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PD-1/PD-L1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2.2 PD-1/PD-L1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蛋白的表达 |
2.3 PD-1/PD-L1 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 RNA的表达 |
2.4 CD8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2.5 生存分析 |
2.6 胃癌患者肠道菌群检测 |
2.7 两组细胞中细胞凋亡的情况 |
2.8 两组细胞中细胞周期的检测情况 |
2.9 两组细胞中细胞侵袭水平的比较 |
3 讨论 |
4 小结 |
二、PD-L1单抗联合益生菌对胃癌的疗效观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与耗材 |
1.2 方法 |
1.2.1 Western Blot法 |
1.2.2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1.2.3 荷瘤鼠成瘤实验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PD-1和PD-L1在各组小鼠中蛋白水平的检测 |
2.2 PD-1和PD-L1在各组小鼠中基因水平的检测 |
2.3 PD-L1单克隆抗体联合双歧杆菌对小鼠肿瘤增殖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三、PD-L1单抗联合益生菌对胃癌治疗的作用机制 |
1.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脾脏淋巴细胞的制备 |
1.2.2 ELISA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炎症因子检测 |
2.2 流式细胞检测脾脏CD4+T细胞和CD8+T |
2.3 Western Blot检测CD4、CD8、PD-1和PD-L1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4、CD8、PD-1和PD-L1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肠道菌群及免疫治疗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
1.肠道菌群与胃癌 |
1.1 胃癌及胃部疾病中的微生物群 |
1.2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意义 |
1.3 益生菌、益生元与肠道菌群 |
2.免疫检查点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
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
4.食管癌和胃癌的免疫微环境 |
5.PD-L1、PD-L2和PD-1 在胃癌中表达 |
6.PD-L1、PD-L2、PD-1 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7.胃粘膜和胃粘膜的免疫检测点PD-1/PD-L1/PD-L2 及其临床意义 |
8.胃癌的PD-L1靶向治疗 |
9.PD-L1对肿瘤的调节机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胃癌组织和细胞中CH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化疗药物敏感度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一 胃癌组织中CHFR启动子DNA甲基化状态及其与耐药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 |
实验二 胃癌细胞系中CHFR启动子DNA甲基化状态及其与化疗药物敏感度相关性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实验三 人胃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MGC-803/L-OHP的构建及CHFR启动子DNA甲基化状态的检测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CHFR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发生及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治疗法则及方药 |
2. 西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
2.1 非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现况 |
2.2 非小细胞肺癌病因和发病机制 |
2.3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类与肺癌分期 |
2.4 肺癌的诊断 |
2.5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赵英杰教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学术思想 |
1. 赵英杰教授学术渊源 |
1.1. 从医之路 |
1.2. 经典启蒙,大师熏陶 |
1.3. 专攻恶性肿瘤 |
2. 病因病机理论 |
2.1. 癌毒是条件 |
2.2. 痰瘀乃形成癌毒的必要条件 |
2.3. 痰瘀乃癌毒转移的关键 |
2.4. 失去平衡是发病的关键 |
3.“扶正抑癌”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基本原则 |
3.1. 扶正抑癌的基本内涵 |
3.2. 扶正抑癌,以平为期 |
3.3. 扶正抑癌,恢复升降出入 |
3.4. 扶正抑癌,改变机体及肿瘤微环境 |
4. “病证结合”思维贯穿肿瘤疾病的治疗过程 |
4.1. “病证结合”的原理探讨 |
4.2. “病证结合”要点探讨 |
4.3. “病证结合”组方思维探索 |
4.4. “病证结合”的治疗法则:专病、专方、专药 |
5. 复法大方乃抗肿瘤的首要策略 |
5.1. 复法大方的概念及源流 |
5.2. 运用复法大方在肿瘤疾病的理论 |
5.3. 复法大方处方有序,主次分明 |
6. 配合西医治疗,分段论治 |
7. 以人为本,带瘤生存 |
8. 重视“治未病”思想指导肿瘤的防治 |
8.1. 未病先防 |
8.2. 既病防变 |
9. 倡导药食同源,心药并用,身心并调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赵英杰教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证经验总结 |
1. 本虚标实是肺癌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性质 |
2. 脾肺并治是辨治肺癌的重要法则 |
3. 复法以治,健脾清肺贯彻始终 |
4. 重视脾胃,固护中州 |
5. 清肺热配伍健脾或温阳之品 |
6. 谨守病机,分期辨治 |
6.1. 中西医结合,分段论治,重视并发症调治 |
7. 治疗肺癌的用药心得,专病专方专药 |
7.1. 精于配伍,擅用药对 |
7.2. 主证的治疗及用药 |
7.3. 常见兼证的治疗及用药 |
7.4. 慎用走窜虫类药 |
7.5. 重视活血化瘀 |
7.6. 擅用重剂,拯救顽疾 |
8. 验案举隅5例 |
8.1. 验案一: 肺癌第Ⅲ期放化疗后,3年内纯中药治疗肿瘤缩小并消失 |
8.2. 验案二: 肺腺癌根治术后,纯中药抗复发或转移 |
8.3. 验案三: 肺癌伴骨转移 |
8.4. 验案四: 肺癌第Ⅲ期化疗期间,无放疗或手术 |
8.5. 验案五: 肺癌第Ⅳ期,伴肝转移,脑转移,化疗全程配合中药辅助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证治规律的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中医辨证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资料整理 |
3.2. 数据预处理 |
3.3. 挖掘目标及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一般情况 |
4.2.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频数分析 |
4.3.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证候的频数分析 |
4.4.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法的频数分析 |
4.5.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药物频数分析 |
4.6.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药物四气频数分析 |
4.7.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药物五味频数分析 |
4.8.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药物归经频数分析 |
4.9.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最高频数的前十味药物的用量频次分析 |
5. 数据挖掘 |
5.1. 聚类分析结果 |
5.2. 药物之间关联度分析 |
5.3. 熵聚类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分析 |
6. 分析讨论 |
6.1. 一般情况,年龄 |
6.2. 一般情况,性别 |
6.3. 症状和体征频数分析 |
6.4. 证候频数分析 |
6.5. 方剂频数分析 |
6.6. 中药频数分析 |
6.7.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分析 |
6.8. 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
6.9. 新方分析 |
7. 研究创新点 |
8.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POTENTIATION OF DOCETAXEL ANTITUMOR ACTIVITY BY BATIMASTAT AGAINST MOUSE FORESTOMACH CARCINOMA(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整合大数据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上市后评价研究[D]. 周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光控释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联合抗肿瘤治疗作用的研究[D]. 刘洪妍.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3]氨来呫诺通过靶向抑制脂多糖活化巨噬细胞中的磷酸二酯酶4B发挥抗炎作用[D]. 韩宜芯.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4]具核梭杆菌促进食道鳞状细胞癌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D]. 刘洋.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5]靶向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D]. 崔英杰. 山东大学, 2020(11)
- [6]苦参碱衍生物M19的芳香化结构修饰以及骨靶向前药研究[D]. 刘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7]仿生矿化磷酸钙纳米探针用于肿瘤协同治疗研究[D]. 胡烟茹. 深圳大学, 2020(10)
- [8]PD-L1单克隆抗体联合益生菌在胃癌中的治疗作用与机制[D]. 牛威.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胃癌组织和细胞中CH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化疗药物敏感度相关性的研究[D]. 陈苗.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4)
- [10]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研究[D]. 黄普觉(Ng Pu Jue).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