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黑人种族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

东南亚黑人种族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

一、东南亚的黑色人种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赵明龙[1](2019)在《越南京族的起源与形成——骆越文化研究系列之七》文中指出越南京族的起源与形成,是古代中越族群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根据考古发现,在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的蒙古人种不断南迁,并与今越南北部的澳大利亚人种、印度尼西亚人种通婚融合,逐步形成早期的骆越族群,其文化特征主要有和平文化、北山文化、多笔文化等。到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以越南冯原文化和东山文化为主要特征,反映了中国南方族群与越南族群交往交流与交融达到新阶段,从而不仅促进越南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而且加快了骆越族群的提纯,去黑呈黄种人。秦汉至宋初,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交趾等与内地交往交流交融更加频繁,最终使交趾(安南)的骆越族群逐步演变成京族,成为宋代在今越南北部建立的李朝的主体民族;广西等地的骆越族群也在宋代演变成壮族。因此,宋代是广西壮族和越南京族最终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赵永胜[2](2019)在《南诏与真腊兴起和孟高棉语民族分布格局的演变》文中提出隋唐时期是孟高棉语民族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中国西南地方政权南诏和中南半岛古代国家真腊的兴起及其特殊的政治关系和治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孟高棉语民族的分布态势和演变趋势。在不同势力相互角逐博弈过程中,中国西南的孟高棉语民族进一步向边地以及中南半岛北部迁徙,增强了中南半岛北部孟高棉语民族的力量,为新的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高棉人逐渐完成对扶南人等孟高棉语民族的融合,其分布区不断扩大,成为孟高棉语民族中最强大的势力,今泰国境内的孟人在与高棉人交汇过程中开始衰落;高棉人、孟人和北方高棉语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今天的老挝成为各方孟高棉语民族交汇融合之区,对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李猛[3](2019)在《李光耀民族国家建构构想及实践研究(1959-1990)》文中研究说明李光耀作为新加坡的建国之父,其建国理念与实践至今仍对新加坡民族国家建构起着引导与借鉴的作用。因此,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系统梳理李光耀民族国家建构构想及其实践,一方面对于拓宽李光耀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范围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另一方面对理解当代新加坡民族国家建构状况与民族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选题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选题的来源与意义,对选题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与界定,国内外学界有关该选题的研究综述,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论文采用的研究途径。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新加坡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基础,重点论述新加坡族群结构的形成过程以及三大族群的国家认同情况;第二章为1959年至1965年李光耀民族国家建构的构想,重点论述李光耀马来亚国家建构构想转变为新加坡民族国家建构构想的原因、经过以及两种构想的主要特征;第三章为李光耀民族国家建构构想的实践,重点论述新加坡独立建国后李光耀践行的以威权制度为核心的国家建构与以多元一体为核心的民族建构:第四章为李光耀民族国家建构的成效及问题,重点论述李光耀执政后新加坡各族群的国家价值观的变化。结语部分在正文论述的基础上,总结全文,分析李光耀民族国家建构构想的变化与具体实践产生的现实原因与主要影响。并结合当下历史环境对当代新加坡的族群问题与国家发展提出建议。

宋云龙[4](2019)在《柬埔寨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研究(1953-—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对柬埔寨外部合法性的确认和柬埔寨内部民族国家体制的建立,柬埔寨最终完成民族国家建立的任务。然而,与众多东南亚国家一样,柬埔寨面临着保持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充实民族国家内涵、最大化的发挥民族国家的凝聚力的问题。因此,不同时期的领导人进行了类似但差异明显的民族政策实践活动,以解决新兴民族国家政治制度的脆弱性和民族认同感较低等问题。柬埔寨民族政策及其实践有着独特的历史基础和自身的特点。其中,高棉人在民族关系、国家的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主导地位是柬埔寨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的根本影响因素。法国在柬埔寨建立殖民统治后对柬埔寨疆界、民族关系、制度体系等民族国家因素的注入以及由此造成的影响构成了柬埔寨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的重要因素。柬埔寨建立与西方相似的政治制度与管理体制、推行“高棉化”民族政策实践举措是柬埔寨独立以来民族政策实践的主要内容。柬埔寨的民族政策与实践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和挑战。柬埔寨政治制度的稳定性是至关民族政策实践成功与否的关键。政治制度的认可度及其能否经受住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冲击是检验柬埔寨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的重要标准。同时,强调高棉一体与保持各民族身份多元特质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平衡也同样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总体而言,柬埔寨的民族政策实践效果呈现曲折、螺旋式上升,各族的认同感不断增强,政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当然,在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的过程中,柬埔寨也因政策设计、整合方式不当出现了众多的问题,甚至造成政权的更迭和国内少数民族暴动或叛乱。柬埔寨政府在提升各族的经济发展水平、减少贫困以及缩小各族彼此之间的差距等方面还需更加努力。总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柬埔寨独立以来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全面分析并探寻柬埔寨民族政策实践的特点、成效与制约因素。

袁丽华[5](2019)在《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境民族是与民族国家伴生的产物,进入民族国家时代以后,原本模糊的边缘被主权国家清晰的国界所代替,于是,原本同源的民族被国界线划分为不同国家的公民,形成跨境民族。在这种背景下,建立与地理边界一致的心理边界、塑造跨境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是民族国家势必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中缅跨境德昂族的历史叙述,分别从自上而下的民族国家构建及中缅德昂族对国家进行自下而上的回应为基本思路,试图对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与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的互动关系进行专门探讨。除导论与结语外,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对德昂族发展演变与跨境民族的形成进行梳理。“德昂”作为一个专有的称呼首次出现在史籍中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在此之前,德昂族的历史与布朗族、佤族的先民杂糅在一起,其所居住的区域历来多民族杂居,由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并趋同的现象,这造成德昂族的历史演化具有多元性、交融性和复杂性,而且,由于传统文献中德昂族的族源、祖属、历史演化传承关系记载的匮乏,我们只能借助少量史料和德昂族的神话传说、古歌古调来探索德昂族的历史源流。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正是德昂族在传统史籍中的模糊性,为当今德昂族知识精英“传统的发明”、历史叙述的展开提供了多元性的基础。德昂族长期处于中国王朝国家的政治、文化影响之下。1960年中缅边界勘定完成后,有形的国界将一个民族划分为不同国家的公民,因此,对于中国德昂族而言,王朝国家对德昂族先民分布地区进行的持续并逐步深入的经略与浸润是德昂族建构民族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历史基础,其王朝国家意识的构建是中国历代王朝国家对其经营及互动的结果。而对于缅甸德昂族来说,要将本民族历史纳入到缅甸历史的框架中,建构起对缅甸国家的认同观念,则要困难得多。第二章主要探讨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与国家认同。在王朝国家时期,中央王朝通过对德昂族进行持续不断的历史书写与直接或间接的治理,对德昂族先民的王朝国家意识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国家通过民族识别、民族调查,确立德昂族在国家中的正式成员地位之后,民族国家背景下的历史书写更加细致深入,使德昂族产生了对国家的认同,并影响了德昂族的集体记忆,也促发德昂族自下而上地建构历史叙述,形成对民族国家历史的回应。这反映在德昂族的历史叙述的具体文本中,如《滚思艾、妈阿嘎》中太阳爸爸和青龙妈妈的故事、葫芦起源传说中与汉族兄弟关系的描述等构成了德昂族的历史记忆,它建立起华夏各民族的根基性感情,成为中国德昂族国家认同的基础;通过确立德昂族与历史上“金齿国”的关联,构建德昂族与历史上其他各民族共同开发西南边疆的历史,从而将德昂族的历史纳入到华夏历史的整体框架中,塑造德昂族国家认同的历史基础;而德昂族浇花节的设立则是属于对历史记忆的重新建构,其固然有加强族群认同与经济利益的考量,但通过这种差异性历史记忆的叙述和书写,也凸显了跨境德昂族在国家权力的介入下开始强调心理边界,以及对国家叙述的主动回应。通过对历史叙述的综合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是通过发掘业已存在的、但被“主体历史”覆盖的德昂族先民的历史,来充实丰富与王朝国家联系,建构对国家的认同。第三章主要探讨缅甸民族国家进程中缅甸德昂族的历史叙述。缅甸自独立以后一直推进多民族国家的构建,经过几十年的经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历史和现实的需要出发,作为绝对主权的体现,缅甸国家的统治权力势必建立自上而下的历史书写,显示国家权力的存在。另一方面,缅甸境内的德昂族为了表现“政治忠诚”,也需要自下而上地建构起与现代统属关系相适应的历史表述,来建立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缅甸德昂族的历史叙述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首先,通过建构与缅甸的历史关联,在缅甸的历史中找到归属感,重塑对缅甸的国家意识。其次,在文字创制时,最终以缅甸语文字的声母与韵母组合,拼制而成德昂文字,建立与缅甸国家的文化关联;最后,割裂与中国的历史联系,建构起与缅甸国家共同的历史纽带。但是,由于缅甸王朝国家时期并未对德昂族进行有效的治理,缅甸德昂族与所在国缅甸的历史关联要弱于中国,加之缅甸国家历史书写中存在的大缅族主义的倾向,从而导致缅甸德昂族的历史叙述具有双重面向:一方面受到缅甸自上而下国家历史书写的影响,在其具体历史叙述的内容上表现出对缅甸国家历史自下而上的回应,主动将德昂族的历史纳入到缅甸国家历史的整体框架之中;另一方面,由于缅甸民族整合的不彻底性,导致了缅甸在历史叙述中未能完全割裂历史上与中国的纽带,表现出了与缅甸民族国家构建和民族整合策略不一致的历史叙述话语。第四章对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与国家认同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中缅德昂族回溯性历史叙述的考察,我们发现中缅德昂族的历史叙述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从共性上来说,二者出于强化民族认同的动机,通过回溯性的历史叙述凸显各自在国家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构建中缅德昂族在各自国家历史从边缘到中心地位的蜕变。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的差异性也是很明显的。中国德昂族对于中国历史认同构建的历史过程是基于历史上王朝国家对西南边疆德昂族先民分布地区逐步深化的经营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王朝国家由上而下的“持续不断地典范历史的书写”。因此,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是通过发掘业已存在的、但被“主体历史”覆盖的德昂族先民的历史,来充实丰富与王朝国家联系,呈现的是历史叙述的客观性与现实指向性的结合。而缅甸德昂族则与中国德昂族不一样。缅甸德昂族历史叙述的现实指向性全面压倒了历史的客观性,“现在中心观”对其历史叙述有着强烈影响。加之缅甸国家历史书写中存在的大缅族主义的倾向,从而导致缅甸德昂族的历史叙述体现出“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综上,跨境民族是两国或多国之间边界逐渐明晰化与法理化的结果,是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产物。作为跨境民族的中缅德昂族,他们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但其历史叙述和文化建构却指向不同的认同建构,通过历史文化认同构建起来的身份认同,是为他们选择所属国的国家认同服务的。

赵永胜[6](2017)在《多点起源与平行发展:中南半岛孟高棉语民族起源新论》文中认为文章以泰国东北青铜文化为中心,对中南半岛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进行考察。泰国东北青铜时代遗址所体现的"稻作文化""镯文化""非兵器文化""象文化""贝文化"表明,泰国东北青铜文化和周边的中国西南青铜文化、越南的东山文化属于全然不同的文化类型,为孟高棉语民族先民独立创造的文化。在西南方向,泰国东北青铜文化与泰国中部湄南河平原青铜文化汇合后,对暹罗湾附近地区的青铜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东南方向,泰国东北青铜文化通过泰柬边境进入柬埔寨洞里萨湖地区,对该地区的三隆盛文化产生了影响,继而波及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泰国东北青铜文化对其西北、正北、正东方向其他地区青铜文化的影响不大。种种迹象表明,孟高棉语民族在多点起源、平行发展、密切联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现代分布格局。

蒋炳庆[7](2017)在《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基于东姑·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时期族群利益博弈的视角》文中提出作为一个多族群国家,马来西亚依然面临着民族国家建构的重任。历史的、深入的分析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既有相当的学术意义,也可以为我们研究其他国家的民族国家建构提供相当的参考和借鉴。选题在对民族国家建构相关的概念界定基础上,根据具体国情从族群利益博弈的视角,对东姑·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执政期间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梳理,对其间不同时间段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状况进行了相应的定性描述。同时,选题剖析了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制约性因素,并就日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路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选题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由来和意义,对国内外学界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阐释选题的创新之处与不足,分析选题的研究方法,阐释选题相关的基本概念,梳理学界民族国家建构的理论,分析影响民族国家建构的主要因素和介绍论文的大体结构。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二战结束前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奠基。该章主要分析当今马来西亚以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等为主的族群结构的形成,以及英国殖民统治对日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影响。第二章主要介绍二战后马来亚争取独立以及东姑·拉赫曼执政期间的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主权独立、疆域定型和延续至今的国家制度体系的确立,是二战结束后到“5.13事件”期间,马来亚(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成果。此间,马来族与其它族群,特别是马来族与华族间的利益博弈,马来亚(马来西亚)政府总体上选择的是一种“妥协式同化”民族国家建构路径,从而使得马来西亚族群关系显得相对平稳,国家建构平稳推进。第三章主要介绍“5.13事件”后到1990年马哈蒂尔宣布“新经济政策”结束期间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历程。“5.13”事件是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转折点。掌握政权的马来族精英利用此次事件,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教措施,在族群利益的博弈中进一步强化了马来族的优势地位,确立了马来人主导的“威权政治体制”。此间,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选择的是“威权主导下的同化”路径。马来人主导的政府虽极力推行文教等方面的同化措施,但收效甚微。第四章主要介绍马哈蒂尔主政下政府采取“小开放政策”期间的民族国家建构的历程。“小开放”政策的推行以及“小开放”局面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哈蒂尔基于对族群利益博弈的认知,调整民族国家建构路径的产物。马哈蒂尔宣布“新经济政策”终结和提出了“2020年宏愿”后选择的此种具有开放和包容特征的民族国家建构路径对缓解马来族与其它族群间的利益冲突,维系主导族群与其他族群的稳定关系有着重要意义。不过,直到马哈蒂尔下台,乃至现在,马来西亚族群的整合和民族的建构依然没有取得太多的实质性进展。结语部分主要是在前面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总结全文,分析了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总体状况,阐释了制约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特别是民族建构深入推进的因素,并就马来西亚今后民族国家建构的路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赵明龙[8](2016)在《试论骆越族群及其在东南亚的后裔》文中研究说明文章认为,当今东南亚的壮泰族群1是古骆越族群的后裔,他们不是像早先一些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是从中国北方迁徙而来的,而是从中国古代骆越地区迁徙至东南亚各国。中国——东南亚的壮族、傣族、布依族和侬族、岱族、泰族、佬族、掸族等民族有历史渊源关系,并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基因。

马晓帆[9](2016)在《汝买人民族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云南西南边疆德昂族的一个支系汝买人的身份认同变迁历程来探讨内部族群结构多元的跨界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建构路径问题。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实地田野作业的考察能够发现,当下德昂族社会存在着以汝买人为中心来整合民族一体性意识的身份认同建构模式。这种对民族认同的引导和调适现象通过汝买人的族源记忆、族称建构和文化实践得以扩展和生成。本文旨在指出,首先,汝买人族源在德昂族各支系中具有特殊性,其历史上的族群身份与氐羌和百越互有联系,多族群互动交融在历史脉络中演变的结果造成了今天汝买人较明显的“傣化”现象,使该群体的族源历史表述朝着傣族起源说倾斜并长期得以维系。而当下德昂族以汝买人为表述主体的民族历史重构是基于汝买人起源于中国西南,后逐渐迁入缅甸的事实,与德昂族其他支系由缅甸迁入中国的历史背景相异,这是德昂族得以凭藉汝买人族源神话和族群源流重构民族历史的前提。其次,汝买人族群内部异质性较强,多元因素的交织影响到了其族称的表述与建构,使其民族认同具有差异性和两可性。但其民族认同的特点并不只来源于原生情感的影响,还与历史上社会关系的流变和国家对法定族称的界定密切相关。而族称的使用惯性和身份表述的主观定义又使汝买人民族认同带有滞后性和波动性,这些因素造成了其民族认同意识的模糊。此外,德昂族内部族群结构的多元化也在民族认同的建构中形成阻力。面对“德昂”这一身份建构问题,一方面国家政策在外部扭转着人们刻板的傣族认同意识,另一方面在内部,汝买人通过族称的自我建构以及对“德昂”新族称意义性的诠释,重建了民族认同。最后,汝买人在与缅甸德昂族跨界互动中,通过民族文化的交流强化了德昂族的身份意识,同时进行了自觉的族群文化差异性建构,重点将与族群起源存有联系的龙阳符号吸纳进来,使其族群象征以龙阳模式的独特形象得以呈现,重构了自身的族群性。在此基础上,精英阶层顺势把龙阳标志广泛运用到本民族各种交流媒介中,整合了德昂族各支系的民族认同感,以龙阳符号发明与建构为主导的文化实践在此起到了维系边缘民族“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

何平[10](2015)在《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与东南亚现代南岛语系诸民族的形成》文中指出从目前所能接触到的资料和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南岛语民族的发源地就在中国南方地区。具体地说,今天的南岛语民族包括了发源于中国西南和中国东南两个地区的两大群体。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确切地知道南岛语民族的先民最早是在什么时候从中国南部迁入东南亚地区的,但许多证据表明,今天东南亚地区的南岛语系诸民族主要是由两大批体质特征不尽相同的群体先后迁入当地并继续相互混合以后发展形成的。

二、东南亚的黑色人种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南亚的黑色人种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越南京族的起源与形成——骆越文化研究系列之七(论文提纲范文)

一、越南骆越族群的形成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
        1. 和平文化。
        2. 北山文化。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
    (四)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1. 青铜文化时代。
        2. 铁器文化时代。
    (五)讨论与分析
        1. 印度尼西亚人种。
        2. 孟高棉语民族。
        3. 蒙古人种。
二、京族的族源
    (一)中外学者对京族族源研究述评
        1. 土着说。
        2. 外来说。
        3. 融合说。
    (二)讨论与分析
        1. 京族族源为“土着说”不准确。
        2. 京族族源主体“外来说”不科学。
        3. 笔者赞同京族族源“融合说”。
三、越南骆越族群与中国骆越族群的联系与区别
    (一)从古人类起源看,中越骆越人种来源不同
    (二)从骆越族群形成时间来看,中越骆越族群大体相当
    (三)从物质文化联系来看,中越骆越先民物质文化联系非常密切,并互动发展
    (四)从语言来看,中越骆越族群语言不是一个语系
结语

(2)南诏与真腊兴起和孟高棉语民族分布格局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孟高棉语民族及其分布
二、南诏孟高棉语民族向边地的流动
三、真腊兴起与中南半岛孟高棉语民族的变化
四、孟高棉语民族在今老挝的交汇融合
五、结语

(3)李光耀民族国家建构构想及实践研究(1959-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来源与意义
        (一) 选题的来源
        (二) 选题的意义
    二、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 族群与民族
        (二) 民族国家建构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有关李光耀的基本史料
        (二) 国内外对新加坡族群情况的研究
        (三) 国内外对李光耀执政时期新加坡民族国家建构的研究
    四、研究途径与方法
    五、选题的创新与不足
        (一) 选题的创新之处
        (二) 选题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加坡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基础
    第一节 新加坡三大族群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新加坡的族群结构的定型与民族主义的产生
    小结
第二章 1959年至1965年李光耀民族国家建构的构想
    第一节 李光耀民族国家建构构想的形成与马来亚国家建构的提出
    第二节 马来亚国家建构的失败与新加坡国家建构的提出
    小结
第三章 李光耀民族国家建构构想的实践
    第一节 李光耀执政时期的国家建构
    第二节 李光耀执政时期的民族建构
    小结
第四章 李光耀执政时期民族国家建构的成效与问题
    第一节 稳定融合的多元社会
    第二节 国家认同下的文化价值缺失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柬埔寨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研究(195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来源与意义
        (一) 论文选题来源
        (二) 研究意义
    二、柬埔寨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研究的相关综述
        (一) 对柬埔寨各民族历史起源与发展的研究
        (二) 对高棉人及其支系的早期发展研究
        (三) 对山地高棉人的相关研究
        (四) 对柬埔寨越人和华人的研究
        (五) 柬埔寨占族的相关研究
    三、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的方法
        (一) 文章的创新点
        (二) 研究途径与方法
    四、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柬埔寨多元民族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高棉族的起源发展及其认同
        一、高棉族的由来与发展
        二、柬埔寨独立前的高棉族认同变化与发展
    第二节 占族的起源发展与认同
        一、柬埔寨占族的由来与发展
        二、柬埔寨占族认同的形成
    第三节 柬埔寨其它民族的由来、发展与认同
        一、山地高棉人的来源发展与国家认同
        二、越人、华人与泰老民族的来源与认同问题
    小结
第二章 西哈努克—朗诺时期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953-1975)
    第一节 1953—1975年柬埔寨民族政策的目标设想与价值底蕴
        一、西哈努克时期民族政策的目标构想
        二、朗诺时期柬埔寨民族政策的目标选择
        三、西哈努克—朗诺时期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其表现
    第二节 1953—1975年柬埔寨民族政策实践
        一、柬埔寨独立初期的政治整合
        二、柬埔寨独立初期的民族整合与治理
        三、柬埔寨独立初期的国民教育整合
    第三节 1953—1957年柬埔寨民族政策实践成效
        一、各民族高棉认同的初现
        二、影响西哈努克—朗诺时期民族政策实践的因素
    小结
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975-199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柬埔寨的民族政策构想与价值底蕴
        一、民主柬埔寨时期的民族政策构想
        二、金边政权时期的民族政策构想
        三、柬埔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政策的价值底蕴与表现
    第二节 柬埔寨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政策实践
        一、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整合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整合
        三、柬埔寨社会主义时期的文教整合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政策实践成效分析
        一、社会、政治停滞与恢复
        二、民族整合失范与认同重建
        三、制约柬埔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政策实践的因素
    小结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的民族政策目标构想与实践(1991—2013)
    第一节 柬埔寨新时期民族政策目标设想与价值取向
        一、新时期柬埔寨民族政策实践的目标方案
        二、新时期柬埔寨民族政策实践的价值底蕴与表现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柬埔寨的民族政策的实践
        一、新时期的政治制度建构
        二、多元一体的民族整合与治理
        三、新时期以来的国民教育整合
    第三节 新时期柬埔寨民族政策实践的成效与制约因素
        一、政治整合效果初现,但还有待提高
        二、民族关系和谐、民族融入度不断提高
        三、影响柬埔寨新时期民族政策实践的因素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德昂族族源、演变与跨境民族的形成
    第一节 德昂族的族源及历史演变过程
        一、德昂族历史记忆中的族源传说
        二、关于德昂族族属的讨论
        三、历史文献中德昂族的演变及空间分布
    第二节 德昂族的迁徙
        一、德昂族集体记忆中的迁徙传说
        二、历史文献中德昂族的迁徙
    第三节 中缅边界的勘定与跨境德昂族的形成
        一、历史上中缅沿边地带的变迁对德昂族先民的影响
        二、中缅边界的勘定与中缅跨境德昂族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与国家认同
    第一节 历史书写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自上而下的视角
        一、王朝/民族国家对德昂族及其先民的历史书写
        二、王朝国家对德昂族先民地区设置经营的历史书写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德昂族的身份赋予与建设扶持
        四、王朝/民族国家的历史书写及设置经营与德昂族国家认同建构
    第二节 神话/传说与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自下而上的回应之一
        一、德昂族起源传说及其对典范历史叙述的回应
        二、德昂族汉族兄弟、孔明传说对典范历史叙述的回应
    第三节 金齿国的传说与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自下而上的回应之二
        一、典范历史叙述中的金齿国
        二、德昂族对金齿国的表述
        三、德昂族“金齿”的历史建构与国家认同
    第四节 浇花节仪式的建构与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自下而上的回应之三
        一、浇花节的仪式叙事与身份认同建构
        二、浇花节仪式与传说的互构
        三、浇花节仪式叙事的功能性分析
    小结
第三章 缅甸民族国家构建与缅甸德昂族的历史叙述
    第一节 缅甸德昂族与缅甸民族国家的构建
        一、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进程
        二、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的缅甸德昂族
    第二节 缅甸历史书写及其对缅甸德昂族历史叙述的影响
        一、缅甸历史文献与国家历史书写
        二、教科书中缅甸国家的历史书写
        三、缅甸国家历史书写对缅甸德昂族历史叙述的影响
    第三节 缅甸德昂族的回溯性历史叙述与国家认同
        一、中缅边界变迁与缅甸德昂族的历史叙述
        二、缅甸德昂族的回溯性历史叙述
        三、缅甸民族国家构建与缅甸德昂族历史叙述的双重面向
    第四节 缅甸德昂族文字创制与历史叙述
        一、缅甸国家语言文字政策
        二、缅甸德昂族语言文字概况
        三、缅甸德昂族文字的创制
        四、缅甸德昂族文字创制与民族/国家认同建构
    第五节 缅甸德昂族龙阳文化的建构与历史叙述
        一、缅甸德昂族节日文化建构
        二、从龙蛋变王裔到缅甸德昂族龙阳传说——对族源的重新表述
        三、缅甸德昂族龙阳文化的建构与认同
    小结
第四章 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比较
        一、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的民族政策背景
        二、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的差异
        三、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差异成因
    第二节 中缅德昂族的跨境互动与历史叙述
        一、中缅德昂族族源传说的互动
        二、中缅德昂族仪式叙事的互动
        三、德昂文字的跨境共享
        四、中缅德昂族跨境互动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多点起源与平行发展:中南半岛孟高棉语民族起源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泰国东北青铜文化的创造者并非黑色人种和外来移民
二、泰国东北青铜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孟高棉语民族的先民
    (一)稻作文化
    (二)镯文化
    (三)非兵器文化
    (四)象文化
    (五)贝文化
三、泰国东北青铜文化对周边地区青铜文化的影响
四、正确认识泰国东北青铜文化对孟高棉语民族起源的作用

(7)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基于东姑·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时期族群利益博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一) 选题的由来
        (二) 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马来西亚民族建构或国族建构
        (二) 马来西亚主要族群的历史演变
        (三) 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与族群政策
        (四) 马来西亚的族群政治
    三、选题的创新与不足
        (一) 选题的创新之处
        (二) 选题的不足
    四、选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五、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 族群和民族
        (二) 国家建构、民族建构与民族国家建构
        (三) 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
    六、民族国家建构的相关理论与影响因素
        (一) 民族国家建构的相关理论
        (二) 影响民族国家建构的因素
    七、选题的结构
第一章 二战结束前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奠基
    第一节 二战结束前马来族的发展与认同
        一、现代马来族的渊源
        二、马来族的伊斯兰化
        三、二战前的马来人认同
    第二节 二战结束前华族的发展与认同
        一、两次鸦片战争前的华族移民
        二、两次鸦片战争后的华人移民
        三、二战结束前的华族认同
    第三节 二战结束前印度族的发展与认同
        一、二战结束前马来亚的印度移民
        二、印度人的认同
    第四节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
        一、现代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疆域的确立
        二、当代马来西亚族群结构形成
        三、现代政治制度的引入与现代精英的培育
    小结
第二章 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起步
    第一节 从“马来亚联盟”到“马来亚联邦”
        一、“马来亚联盟计划”的兴衰
        二、马来亚联邦计划的由来与推行
    第二节 族群政治形成与马来亚联邦的独立
        一、马来亚族群政治的形成
        二、马来亚联邦宪法与马来亚独立
    第三节 马来亚(马来西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构
        一、从马来亚到马来西亚
        二、拉赫曼政府民族国家建构的努力
    小结
第三章 马来族优势的强化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
    第一节 “5. 13事件”及其影响
        一、“5.13事件”的背景
        二、“5.13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
    第二节 “5.13事件”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的建构
        一、拉赫曼政府应对危机的举措与拉赫曼时代的终结
        二、“新经济政策”背景下的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
    小结
第四章 “小开放”环境下的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
    第一节 “小开放政策”出台与“小开放”局面形成的背景
        一、应对族群政治运作新状况的需要
        二、化解族群关系潜在性危机的需要
        三、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大变动使然
    第二节 “小开放”政策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的建构
        一、塑造马来西亚民族目标的提出与族群政策的微调
        二、适度温和的“国家发展政策”
        三、相对宽容的文教政策
        四、些许变化的政治氛围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试论骆越族群及其在东南亚的后裔(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岭南的骆越族群
二、骆越族群南迁及其后裔
    (一)越南骆越族群及其后裔
    (二)老挝骆越族群及其后裔
    (三)泰国、缅甸骆越族群及其后裔
三、骆越族群后裔的文化基因
    (一)基因遗传比较
    (二)语言基因比较
    (三)那文化的基因
四、结语

(9)汝买人民族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理论与研究回顾
    三、研究地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汝买人族源表述与民族认同
    第一节 族群互动中的历史记忆与族源表述
        一、族群迁徙与族群融合
        二、历史上汝买人的傣族身份意识
        三、当代汝买人历史记忆中的族源观
        四、历史互动中的族群认同
    第二节 族源神话表述与群体身份认同
        一、汝买人族源神话的记忆文本
        二、汝买人族源神话的演变脉络
        三、族源神话表述:从族群认同到民族认同
    第三节 民族历史构建下的族源表述与民族认同
        一、德昂族传统历史文本的呈现:叠合的族源观
        二、德昂族历史重构的方式:汝买人族源作为表述主体
        三、族源建构与民族认同:民族历史重构对德昂族民族认同意识的形塑作用
第二章 汝买人族称建构与民族认同
    第一节 族称的自我建构
        一、瑞丽山区汝买人的族称认同与区分
        二、瑞丽江流域汝买人的族称认同与区分
    第二节 族称的区域建构
        一、民族识别前的族群他称
        二、崩龙族称的区域建构
    第三节 族称的国家建构
        一、“崩龙”成为法定民族称谓
        二、族称的国家重建
        三、族称建构与民族认同
        四、结语
第三章 汝买人的文化实践与民族认同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身份意识
        一、宗教信仰的变迁
        二、信仰对象的建构
        三、丧葬习俗的变迁
        四、宗教实践与身份意识
    第二节 龙阳节建构与民族身份认同
        一、龙阳节建构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汝买人对龙阳节的建构
        三、德昂族对龙阳文化的理解与表述
        四、龙阳节建构中的民族认同因素
    第三节 瑞丽市德昂族学会的文化实践
        一、瑞丽汝买人族群性重建的背景
        二、瑞丽市德昂族学会的文化实践
        三、文化实践与社会结构再生产
结语
    一、汝买人对傣族身份的表述与维系
    二、汝买人对崩龙族身份的排拒与质疑
    三、汝买人对德昂族身份的认同、整合与塑造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10)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与东南亚现代南岛语系诸民族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岛语民族的起源
二、中南半岛与马来半岛现代南岛语诸民族的形成
三、东南亚海岛地区现代南岛语诸民族的形成

四、东南亚的黑色人种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越南京族的起源与形成——骆越文化研究系列之七[J]. 赵明龙.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4)
  • [2]南诏与真腊兴起和孟高棉语民族分布格局的演变[J]. 赵永胜. 世界民族, 2019(05)
  • [3]李光耀民族国家建构构想及实践研究(1959-1990)[D]. 李猛. 云南大学, 2019(03)
  • [4]柬埔寨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研究(1953-—2013)[D]. 宋云龙. 云南大学, 2019(03)
  • [5]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比较研究[D]. 袁丽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6]多点起源与平行发展:中南半岛孟高棉语民族起源新论[J]. 赵永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5)
  • [7]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基于东姑·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时期族群利益博弈的视角[D]. 蒋炳庆. 云南大学, 2017(12)
  • [8]试论骆越族群及其在东南亚的后裔[J]. 赵明龙. 百色学院学报, 2016(05)
  • [9]汝买人民族认同研究[D]. 马晓帆. 中央民族大学, 2016(12)
  • [10]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与东南亚现代南岛语系诸民族的形成[J]. 何平.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标签:;  ;  ;  

东南亚黑人种族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