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校风与学校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程颖[1](2018)在《学校组织管理氛围视域下的教师激励问题研究 ——以X县6所初级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每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氛围,不同的管理氛围对教师激励会有不同的影响。良好的学校组织校风严谨、管理务实高效,在这种管理氛围中教师关系融洽、精神高涨、工作效率高;反之,不良的组织管理氛围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因此,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加强学校组织管理氛围的良性构建,重视学校的组织管理氛围对教师激励的影响意义重大。第一部分,主要包含相关的理论及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等。从学校组织管理氛围角度研究教师激励的问题,并运用相关的理论来分析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教师激励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研究学校组织管理氛围下的教师激励情况。主要从领导威信、领导关怀、领导作风、制度建设和管理系统化五个维度对不同性别、差异年龄段、不同职务、差别学科、不同职称和不同工作年限教师的研究,分析其对教师激励的差异情况。第三部分,分析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教师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利用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发现在学校组织管理氛围中不同的维度对教师激励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差异,而主要表现在少数领导威信不高、学校领导关怀不足、领导作风缺少民主、个别学校的制度存在偏差和管理缺乏系统性等问题。第四部分,切实激励教师的对策。学校的组织管理氛围方面对教师的激励应注重:树立领导威信,完善领导激励;加强领导关怀,重视情感激励;改善领导作风,鼓励教师参与激励;落实制度建设,保障发展激励;加强管理系统化,实现目标激励。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教师激励不仅从国家、社会角度关注,学校组织管理方面也应该加强。于是从学校组织管理氛围角度分析教师激励的问题,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教师有不同程度的激励作用,学校组织管理氛围的不同维度对教师激励影响均具有显着作用。
安梅[2](2018)在《山东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随着“协作计划”的深入开展和大学扩招的现实机遇,到山东高校求学的维吾尔族大学生日益增多。维吾尔族大学生作为大学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特性,给山东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维吾尔族文化与儒家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维吾尔族大学生有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求知欲望。因此,在山东高校建设维吾尔族大学生优良学风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能为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论文主要从四部分论述研究,首先对优良学风进行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概述。概念是研究的基础,“学风”一词从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界定和外延。文中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三个领域分析学风的含义,并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学风标准,阐述优良学风的具体要求。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选取山东部分高校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个人基本情况和学风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维吾尔族大学生在报考方式、宗教信仰、高中就读地区、预科教育、汉语水平等方面与汉族大学生存在差异。并且部分维吾尔族大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欠佳、考风存在偏差和校园文化活参与不积极等问题。然后,基于维吾尔族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维吾尔族大学生特性,进行原因分析,主要从文化、教育、学校管理、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探析。发现文化方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语言体系等成为影响学生之间互动学习、社会适应缓慢的主要因素。教育方面的基础教育、预科教育、双语教育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学校管理方面,维族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教材辅助欠缺、教学校园服务不全面等带来学习、校园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问题。另外,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维吾尔族大学生优良学风形成的进程。最后,根据个体特性和维吾尔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就维吾尔族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提出以正视文化认同、发挥好维吾尔族个体的重要作用为基础;加强经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动力;关注个体差异,完善学校管理为重点;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辅助的学风建设机制。
雷励华[3](2017)在《技术扩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何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或政策的实施,最终都需要通过教师的有效执行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改革结果。教师因此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专业发展在整个教育乃至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深刻改变教育的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机遇方面,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环境、方法、手段、方式与途径,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应用视频案例资源开展校本培训、网络研修与自主研修正成为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重要补充。在挑战方面,信息技术成为了教师学习的对象,教师必须要具备有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够有效开展教学。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体系以及教学观念等方面都提出新要求。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由此成为了亟需研究的问题。就我国来说,国家制定了各种促进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开展了各种形式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或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但从结果来看,尽管这些培训的实施有效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但与人们的预期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显着的表现就是中小学课堂教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还没有显着提高。借助于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内卷化”概念,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也陷入了内卷化的困境,即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有增长无发展”的发展形态。针对于当前的教师专业内卷化发展困境,国内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策略等方面。如果从导致教师专业内卷化发展困境的原因来看,当前普遍实施的集中式教师培训是导致这种内卷化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集中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是以技术理性主义思想为指导,其优势在于能够在短期内培养大量的教师,以满足教师数量与质量短缺等问题。但这种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最大不足在于把教师当作是被培训的对象,强调要向教师传授大量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忽视了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导致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客体性异化。因此教师主体性专业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教师主体性专业发展的关键点在于能够为教师创设良好的环境,以使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其主体性地位。而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为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可能。因此,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以使教师主体性能够得到发挥,成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针对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师主体性的专业发展环境,本研究从生态学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并将研究问题转变为“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师主体性专业发展生态”。研究首先基于技术社会学理论对技术扩散对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分析教师与技术关系的理论框架,基于该框架提出了技术与教师的互利共生关系以及技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在此基础之上,以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构建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理论模型,详细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生态主体结构、生态环境结构与生态关系结构,深入探讨了生态系统当中部分生态因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方式与路径。接着以该理论模型为基础,提出并验证了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因子模型,找出生态系统当中能够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因子。再接着基于生态因子模型做了两个方面的量化研究:一是对生态环境与生态因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生态环境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特征,以及生态因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度特征与人口学特征;二是从教师对待学习与应用技术的价值观念、教师技术应用行为与技术学习行为等方面实证分析了教师面向技术环境的技术适应特征。为了保证上述各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本研究对限制性因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技术适应特征进行案例分析,在对上述两项量化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生态因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性特征。最后,以上述各项理论与量化研究的结果为基础,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师主体性专业发展生态的思路与策略,以回应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张文景[4](2017)在《中小学校训发挥训育功能的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论述逻辑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历史上的校训何以演变为今天的样子,二是校训所内含的理念如何转化为实践。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研究过程做了描述。认为研究者对校训研究偏重于大学,对中小学校训的研究较少;偏重对校训形式及内容的研究,对校训功能的研究较少。第二、三章采用比较的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梳理校训发展的过程,即校训的形式和思想的来源以及校训名称的产生。通过分析校训的内容和形式,揭示了校训的演变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立足于当代背景,提出无论在学校转型、规范办学还是文化治校的背景下,校训都有新的意义。同时,从文化的视域下,对校训进行再理解。第四、五章则系统地阐述校训及学校理念体系的构建与重述,以及以校训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如何渗透在学校之中,成为规范。第四章说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校,应根据学校面对不同的机遇和挑战,采取不同的路径对校训价值进行构建或重述。第五章通过案例分析,阐述校训所内含的价值如何转化和渗透到学校的制度、课程、仪式庆典、物质环境等诸多方面。归纳出校训发挥训育或教育功能的主要机制和次要机制。结论部分反思了不同角色,即校长、教师、学生在校训发挥教育功能的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
栗晓云[5](2016)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研究 ——基于学校组织管理氛围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教育的基础在于教师,而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关系教育目标的实现。我国拥有庞大的乡村教师队伍,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乡村教师队伍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乡村教师专业成长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也制约了乡村教师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将乡村教师专业成长作为研究方向,又因为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和乡村教师成长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因此试图从学校组织管理氛围视角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理论。本部分主要阐述了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和相关理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终身学习理论;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理论有领导魅力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作风理论。第二部分,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部分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和访谈总结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态度不端正、教育观念落后、专业知识缺乏、专业能力不够。第三部分,影响乡村教师成长的原因分析。本部分主要从学校组织管理氛围的视角分析影响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因。通过利用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发现学校组织管理氛围除管理系统性因素外,其他各维度均与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可以影响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44.7%。基于此,分析影响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有领导威信不足、领导关怀不够、领导作风不当、制度落实不到位等方面。第四部分,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针对本研究所发现的问题,本文认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还应当在学校组织管理氛围方面进行有针对性改进,其中包括:树立领导威信,引领教师成长;改进领导作风建设,推进教师成长;落实制度建设,保障教师成长;加强教师信息化管理,全方位支持教师成长。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学校组织管理氛围视角研究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和乡村教师专业成长之间呈显着相关,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可以影响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44.7%。
李希贵[6](2011)在《普通高中学校组织氛围的诊断研究 ——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文中指出论文旨在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普通高中学校组织氛围的结构及其诊断的理论,提出适用于我国普通高中学校自我诊断并能促进学校改进和效能提升的具有新意的技术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分析、综述国内外学校组织氛围研究与实践的发展与现状、经验与启示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的现实需求,阐述了学校组织氛围的内涵,以及基于学生发展视角进行学校氛围诊断的重要性。(2)运用基于社会表征理论的质性方法较为深入地探查和分析了我国普通高中学校组织氛围的框架、结构和诊断指标,提出了学校组织氛围自我诊断的轮状结构理论:立足于学生发展,从同伴、教师、课程与教学、管理、资源与环境、文化等六大方面对其进行整合性诊断。其中应重点关注学生与教师、管理者之间感知的差异。(3)在文献分析、访谈与开放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普通高中学校组织氛围诊断量表》学生版、教师版和管理人员版,测试数据分析和实际不同学校氛围诊断结果分析表明各指标下的项目与理论构想拟合好,各版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同时,实际诊断结果比较发现,学生与教师间感知差异的深入分析能帮助很好地进行学校组织氛围诊断,为学校管理的改进与效能提升提供明确方向。(4)基于北京十一学校的行动研究印证和表明:深入学校内部进行组织氛围状况的自我诊断,立足于学生发展,从中发现学校管理改进的关键性问题,是有效改进学校管理、优化学校组织氛围、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杨辉[7](2008)在《大学校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校风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的建设、发展以及优秀人才的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法、文献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大学校风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大学校风的研究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在阐述校风的起源和演变及校风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大学校风的内涵和外延,提出大学校风就是一所高等学校的全体师生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实践活动中,经过长期努力,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行为风尚;是全体师生的思想、道德、纪律、作风以及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大学校风作为一种教育现象,是一种稳定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无形的法规,体现在学风、教风、和作风三个方面。为了更进一步理解大学校风,本文揭示了中国大学校风与大学校训、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等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大学校风的特点,提出大学校风具有全局性、内隐性、外显性和渐进性四个特点。第二、探讨了大学校风特有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具体提出大学校风具有陶冶、调节、凝聚、激励、教化五个方面的功能,大学校风对健全人格、丰富学识、创造未来都有着终身的影响。大学校风功能的实现不能脱离大学文化这个主旋律。第三、对大学校风用语的表述进行了研究。具体提出大学校风用语的表述必须遵循整体方向性原则、简洁凝练性原则、时代开放性原则、丰富多样性原则;在表述内容上,大学校风要体现出传承民族文化、尊重学术自由、提炼大学精神、彰显特色个性和服务“三风”建设等方面;在表述的具体用语上,大学校风要注意句式和词性的选择。第四、在上述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对已有大学校风的分析,对一些特色校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总结了我国现有大学校风的内涵、类型等,提出几乎每一个大学校风都比较强调道德修养、个人素质、知识真理和服务社会的内容,这种强调也与大学校风的目标、功能不谋而合。本文进而对中国大学校风做了归类分析,将已有大学校风分为道德修养型、素质能力型、知识真理型和社会政治型四个基本类型。另外,还归纳了一些其它类型,包括凝聚行为准则、提炼学科性质、彰显学校特色、追求与时俱进、呼唤现代意识的大学校风。这些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大学校风的认识。大学校风的确立是一个动态的、革故鼎新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断的充实与完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更深入的研究。
李连根[8](2008)在《论校风建设》文中指出学校是传播人类精神文明和培养造就人才的专门机构和场所,校风起着重要作用。校风建设内容是全面的,保证培养人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和道德素质。学校教育以健康育人为宗旨,学校校风的内容由学校领导和领导部门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组成。
陈赋光[9](2007)在《大学生感知的校风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外校风研究者对校风的认识不一致,导致了校风概念的混乱。研究者关于校风属性问题的争论,事实上是对校风的表现形式问题存在不同的意见,即在关于校风应该如何表现和如何描述问题上意见分歧。不同的校风定义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前提,即校风是学校的环境特征。学校成员感知的校风是校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直接对学校成员产生作用,可能更具研究价值。高校校风作为一所高校的社会心理环境,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处于空白。本研究以大学生感知的校风作为研究对象,编制了《高校校风问卷》(大学生版)(PSCQ-U)。PSCQ-U包括教育风气、学习风气、科研风气、道德风气、人格风气和理想风气6个分问卷,共72个题项。问卷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记分,依次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说不清楚、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正面陈述的题项给分依次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反面陈述的题项给分依次为1分、2分、3分、4分和5分。各个维度得分的均分接近5表示大学生感知的校风状况很好,依次为比较好、一般、比较差,均分接近1表示大学生感知的校风状况很差。本研究使用PSCQ-U和SCL-90两个测量工具,评估了大学生感知的校风水平和心理症状水平,考查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校校风问卷》(大学生版)(PSCQ-U)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2)大学生被试感知的校风均分为3.42±.42。(3)同一高校的大学生对校风的感知存在显着差异(p<.01)。(4)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总体心理症状并不十分严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和忧郁。(5)大学生感知的校风水平与心理症状水平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5),具体而言,大学生感知的校风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精神病性等方面的心理症状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5)。(6)大学生感知的高校人格风气、道德风气和教育风气与大学生的心理症状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1或p<.05);具体而言,教育风气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和精神病性等方面的心理症状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5);道德风气与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多方面的心理症状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1或p<.05);人格风气与大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心理症状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1或p<.05)。(7)大学生感知的校风中,教学负责方面的教育风气与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忧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方面的心理症状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1或p<.05);文明纯洁、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勤俭节约等方面的高校道德风气与大学生多数的心理症状都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1或p<.05);积极乐观的高校人格风气与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心理症状都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1或p<.05);活泼健康的高校人格风气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方面的心理症状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1或p<.05);严守纪律的学习风气与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症状都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1或p<.05)。(8)感知的校风较好的大学生其心理症状显着低于感知的校风较差的大学生(p<.05);心理症状较低的大学生其感知的校风显着优于心理症状较高的大学生(p<.01)。(9)大学生感知的高校道德风气对5种心理症状(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偏执)指数有预测作用;人格风气对4种心理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精神病性)及总症状指数有预测作用。(10)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对感知的高校人格风气以及感知的总校风有预测作用;精神病性症状对感知的高校教育风气有预测作用;躯体化症状对感知的高校道德风气有预测作用。
王彩霞[10](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力图对中国学校校训的历史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从而揭示校训和教育的关系,从校训的变化反观中国教育的发展。蕴涵传统文化和体现时代精神的校训在百年发展中发生了变化,它的变化暗合了教育的变迁,它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由传统走向近代进而步入现代的光辉历程。 由于学界对校训本身历史的研究少之又少,更没有从校训和教育这一关系去阐述校训,因而本文力图做此尝试。从校训本身的发展变化折射中国教育的变迁,这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也存在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是本文独有的视角。 本文运用了历史文献法、比较法、语言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系统考察了校训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变,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教育的关系问题,从而揭示校训作为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本文第一、二、三章,从校训的渊源、产生和演变三方面进行阐释,力图揭示人们耳熟能详的校训是如何起源,如何发展和流变的。中国古代学校特别是书院已存在校训的原型,只是没有校训的明确概念名称而已。近代以来,教会大学把西方“motto”(校训)这一实体引入中国,但未为中国学者所关注。直到甲午战后,“校训”二字从日本引进,这样校训才以正式的中国式名称固定下来。日本“校训”概念和西方教会大学校训实体双重影响,使得中国古代校训原型得以明确化、概念化,古代校训转型为现代校训。从此中国校训发展进入了多样化的新阶段,校训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作为学校的一种标志而被提升为学校制度。当然,中国近代校训只是援引了日本“校训”这一概念名称、借鉴了西方大学校训这一制度实体,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则主要突显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西方校训在指导思想上和表现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不同的校训反映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民族思维和语言习惯。 第四、五章,从校训的形式和内容入手,阐释校训无论内容还是形式的变化都反映了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不同时期校训采用的句式、词语组合、用词的词性、词语的来源方式,是很不相同的。不同时期校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校训类型很不相同。这种校训形式和内容的变化,正反映和折射了中国教育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特点。 以上介绍了校训的源流、形式和内容,那校训到底是什么,即校训的本质是
二、论校风与学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校风与学校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学校组织管理氛围视域下的教师激励问题研究 ——以X县6所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的作用不容小视 |
(二)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教师激励的影响不容忽视 |
(三) 以学校组织管理氛围为视角对教师激励问题进行的研究不多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 激励 |
(二) 教师激励 |
(三)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 |
四、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教师激励的研究 |
(二) 关于学校组织管理氛围研究 |
(三)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与教师激励相关性的研究 |
(四) 文献综述小结 |
五、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师激励的相关理论 |
一、教师激励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一) 教师激励的含义 |
(二) 教师激励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
(三) 教师激励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
二、学校组织管理氛围相关理论 |
(一)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内涵 |
(二)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与教师激励的关系 |
第二章 中学组织管理氛围下的教师激励情况分析 |
一、X县学校组织管理氛围的总体情况 |
二、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于教师的激励的情况分析 |
(一) 领导威信对教师激励的情况分析 |
(二) 领导关怀对教师激励的情况 |
(三) 领导作风对教师激励的情况 |
(四) 制度建设对教师激励的情况 |
(五) 管理系统化对教师激励的情况分析 |
三、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教师激励的差异情况调查 |
(一)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不同性别教师的激励情况分析 |
(二)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不同年龄段教师激励的情况分析 |
(三)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不同学科教师激励的情况分析 |
(四)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不同职称教师激励的情况分析 |
(五)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不同职务教师激励的情况分析 |
(六)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不同工作年限的教师激励情况分析 |
四、从学校组织管理氛围的角度分析教师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少数学校领导威信不高 |
(二) 学校领导关怀不足 |
(三) 学校领导作风缺少民主 |
(四) 个别学校的制度存在偏差 |
(五) 学校管理缺乏系统性 |
第三章 改善学校组织管理,切实激励教师发展 |
一、树立领导威信,完善领导激励 |
(一) 重视自身增效素养,建立共享愿景 |
(二) 以身作则,提升威信力 |
二、加强领导关怀,重视情感激励 |
(一) 了解教师的工作与生活 |
(二) 关注不同阶段教师的需求 |
(三) 注重学校人际关系的优化 |
三、改善领导作风,鼓励教师参与激励 |
(一) 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注重民主管理 |
(二) 听取教师意见,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决策 |
四、落实制度建设,保障发展激励 |
(一) 维护公平公正的学校制度 |
(二) 确立合理有效的福利制度 |
(三) 完善进修和晋升制度 |
(四)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
五、加强管理系统化,实行目标激励 |
(一) 促进学校管理理念创新 |
(二) 从行政管理向专业引领发展 |
(三) 注重管理与激励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山东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概念界定及相关概述 |
(一)优良学风的内涵与要求 |
1.优良学风的含义 |
2.优良学风的要求 |
(二)维吾尔族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
1.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
2.学校整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
3.新疆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
4.国家团结统一的坚实基础 |
(三)维吾尔族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可行性 |
1.文化存在内隐相通处 |
2.民族具有强烈归属感 |
3.个人拥有强烈学习意识 |
二、山东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山东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学风现状 |
1.山东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基本概况 |
2.山东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学风的基本情况 |
(二)山东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学风的存在问题 |
1.学习积极性欠佳,学习效果一般 |
2.考风存在部分偏差 |
3.民族校园文化活动不足 |
三、山东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学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文化方面 |
1.民族文化不同,思维方式转化慢 |
2.生活方式不同,文化适应不均衡 |
3.语言体系不同,互动学习受限 |
4.宗教信仰不同,民族交往受局限 |
5.行为规范不同,民族印象刻板 |
(二)教育方面 |
1.地区发展不同,基础教育水平有限 |
2.国家政策惠及,预科教育质量不均衡 |
3.汉语教学统一,维、汉双语教育欠缺 |
4.父母受教育程度低,教育能力有限 |
(三)学校管理方面 |
1.教师管理缺少专业民族教师队伍 |
2.学生管理欠缺分类评价 |
3.教学管理缺乏针对性 |
4.校园管理不全面 |
(四)社会环境方面 |
1.社会转型背景下,市场化价值观明显 |
2.网络信息时代下,民族观受影响 |
四、山东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路径探析 |
(一)“修身克己”:正视文化差异,发挥主体作用 |
1.重视文化认同,均衡文化适应 |
2.调节学习心理,规范学习策略 |
3.主动交流学习,消解刻板印象 |
(二)“尊师好学”:加强经济发展,强化教育质量 |
1.加快经济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水平 |
2.改善预科管理,提高学生生源质量 |
3.注重双语教育,完善汉语教育的衔接 |
4.加强家庭教育,构建“学习型”家庭氛围 |
(三)“重教亲仁”:关注个体差异,规范学校管理 |
1.完善教学条件,营造和谐自学环境 |
2.调整教学模式,健全民族教师队伍 |
3.完善校园服务,丰富校园民族活动 |
4.端正学生评价,规范学生分类管理 |
(四)“敏思好古”:强化价值观教育,形成良好环境 |
1.强化价值观教育,自觉弘扬主旋律 |
2.增强民族观教育,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技术扩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1.4.1 技术社会学理论 |
1.4.2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1.4.3 主体性教育思想与教师主体性专业发展 |
1.4.4 生态学理论与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关键问题与特色创新 |
1.6.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技术扩散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环境影响研究 |
2.1 技术扩散研究概述 |
2.1.1 技术扩散研究发展历程 |
2.1.2 有关技术扩散的主要观点 |
2.1.3 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扩散 |
2.2 教师与技术关系的历史回顾 |
2.2.1 教师与传统技术 |
2.2.2 教师与现代技术 |
2.3 教师与技术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
2.3.1 教师与技术关系反思 |
2.3.2 分析教师与技术关系的框架 |
2.4 教师与技术的互利共生关系 |
2.4.1 教师与技术的共同目标 |
2.4.2 教师与技术的相互建构 |
2.4.3 教师与技术的相互补充 |
2.5 技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 |
2.5.1 以社会为中介的影响 |
2.5.2 以学校教育为中介的影响 |
2.5.3 技术对教师的直接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模型研究 |
3.1 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
3.1.1 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内涵 |
3.1.2 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特征 |
3.2 教师专业发展系统的生态主体结构 |
3.2.1 教师个体 |
3.2.2 教师群体 |
3.2.3 教师群落 |
3.3 教师专业发展系统的生态环境结构 |
3.3.1 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界定 |
3.3.2 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的多层性 |
3.3.3 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的多维性 |
3.4 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的关系结构 |
3.4.1 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与限制 |
3.4.2 教师对环境的适应与改造 |
3.4.3 生态因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
3.5 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因子模型研究 |
4.1 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因子模型理论建模 |
4.1.1 生态因子选取 |
4.1.2 生态因子理论模型构建 |
4.2 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因子实证调查实施 |
4.2.1 调查问卷编制 |
4.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2.3 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因子模型量化检验 |
4.3.1 模型检验方法 |
4.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4.3.3 研究假设检验 |
4.4 生态因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分析 |
4.4.1 自我环境生态因子影响特征 |
4.4.2 学校环境生态因子影响特征 |
4.4.3 社会环境生态因子影响特征 |
4.5 生态因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
4.5.1 案例研究方案设计与案例研究实施 |
4.5.2 技术性生态因子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4.5.3 非技术性生态因子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技术环境的教师技术适应特征量化研究 |
5.1 教师技术适应性理论界定 |
5.1.1 适应与适应性 |
5.1.2 教师技术适应性 |
5.2 教师技术适应性特征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5.2.1 研究框架确立与调查问卷制定 |
5.2.2 研究对象选取与调查实施 |
5.3 教师对待学习与应用技术的价值观念 |
5.3.1 教师对技术普及的认识 |
5.3.2 教师对技术价值的认识 |
5.3.3 教师对技术培训的认识 |
5.4 教师技术学习行为的适应性特征分析 |
5.4.1 教师对技术学习的期望 |
5.4.2 教师技术学习方式 |
5.5 教师技术应用行为的适应性特征分析 |
5.5.1 教师技术应用困境 |
5.5.2 教师技术应用频率 |
5.5.3 教师技术应用阶段 |
5.5.4 教师技术应用方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技术支持的教师主体性专业发展生态建构研究 |
6.1 主体性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构建的原则 |
6.1.1 有助于教师自主性的发挥 |
6.1.2 有助于教师能动性的发挥 |
6.1.3 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 |
6.2 应用技术优化教师主体性专业发展生态的思路 |
6.2.1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个性化 |
6.2.2 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制定精准化 |
6.3 应用技术优化教师主体性专业发展生态的策略 |
6.3.1 构建区域中小学教师基本信息数据库 |
6.3.2 构建基于TPACK框架的视频案例资源 |
6.3.3 构建区域教师教育资源智能推送系统 |
6.3.4 构建区域教师发展生态网络观测平台 |
6.3.5 构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精准化决策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取得成果 |
7.2 后续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有关教师技术适应特征的问卷调查 |
附录3: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中小学校训发挥训育功能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 对中小学校训的研究 |
(二) 对校训功能的研究 |
(三) 校训如何发挥功能的研究 |
(四) 概念界说 |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二章 校训的起源与演变 |
一、校训的起源 |
(一) 校训的形式之源 |
(二) 校训的思想之源 |
(三) 校训的产生 |
二、校训的演变 |
(一) 传统文化为主:建国前的校训 |
(二) 政治激励: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校训 |
(三) "百花齐放":改革开放后的校训 |
三、教育发展与校训演变 |
(一) 教育发展与校训形式变化 |
(二) 教育发展与校训内容变化 |
第三章 学校理念体系的构成和意义 |
一、学校理念体系的构成 |
(一) 校训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关系 |
(二) 校训与"三风"的关系 |
二、重申中小学校训的意义 |
(一) 文化核心之作用 |
(二) 规范办学的述求 |
(三) 学校整体转型的抓手 |
三、文化视域下对校训的再理解 |
(一) 基本假设、价值、人工层面:校训的层次 |
(二) 校训价值:校训发挥教育功能的核心 |
第四章 返本与开新:校训价值的构建与重述 |
一、校训价值的构建 |
(一) 以凝聚力量为目的构建校训:以佛山市第三中学为例 |
(二) 以推陈出新为目的构建校训:以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为例 |
二、校训价值的重述 |
(一) 结合时代需求与教育理念变革进行重述:以上海市明强小学为例 |
三、校训建构和重述的机制 |
(一) 协商机制 |
(二) 宣传机制 |
第五章 内生与外展:校训价值的转化 |
一、以校训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
(一) 校训在塑造学校制度文化中的作用 |
(二) 明强校训与制度建设 |
二、以校训为核心设计仪式庆典 |
(一) 仪式庆典的意义 |
(二) 明强小学依据校训价值设计仪式庆典的实践 |
三、以校训为核心的物质文化设计 |
(一) 校训对物质文化塑造的作用 |
(二) 依据校训进行物质文化设计的实践 |
四、校训价值转化的机制 |
(一) 前提与标的:校训价值的认同 |
(二) 校训价值转化的主要机制:有意识的角色示范、讲授以及指导 |
(三) 校训价值转化的次要机制:人工层面的表达与强化 |
结语 |
一、不同角色在校训发挥教育功能中的作用 |
二、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部分中小学校训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5)乡村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研究 ——基于学校组织管理氛围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三、概念界定 |
(一) 乡村 |
(二) 乡村教师 |
(三) 教师专业成长 |
四、文献综述 |
(一) 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相关研究 |
(二)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对乡村教师专业化影响的研究 |
五、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理论 |
一、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内涵 |
二、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相关理论 |
(一) 终身学习理论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三、学校组织管理氛围相关理论 |
(一)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内涵 |
(二)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相关理论 |
第二章 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
一、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总体情况 |
二、关于教师的专业态度相关情况调查 |
(一) 教师对职业要求态度的情况分析 |
(二) 对从事教师职业态度的情况分析 |
三、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相关情况调查 |
(一) 教师的学生观情况分析 |
(二) 教师课程观情况分析 |
(三) 教师评价观情况分析 |
四、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相关情况调查 |
(一) 教师关注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情况 |
(二) 教师阅读人文历史类书籍情况 |
(三) 教师掌握教育相关知识情况 |
五、关于乡村教师专业能力的相关情况调查 |
(一)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情况分析 |
(二) 教师合作交流和开发校内资源情况分析 |
六、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 |
(一) 专业态度不够端正 |
(二) 教育观念较落后 |
(三) 专业知识储备缺乏 |
(四) 部分专业能力缺乏 |
第三章 影响乡村教师成长的原因分析——基于学校组织管理氛围的分析 |
一、学校组织管理氛围与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特定的关系 |
(一) 不同学校组织管理氛围的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差异分析 |
(二)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与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分析 |
(三) 学校组织管理氛围不同维度对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分析 |
二、学校组织管理氛围主要因素 |
(一) 领导威信不足 |
(二) 领导关怀不够 |
(三) 领导作风不民主、领导不作为 |
(四) 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 |
(五) 学校管理系统性 |
第四章 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 |
一、树立领导威信,引领教师成长 |
(一) 以德树威 |
(二) 以才树威 |
二、增强领导关怀,了解教师成长需求 |
(一) 关心教师的生活 |
(二) 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 |
三、改进领导作风建设,推进教师成长 |
(一) 选拔储备干部时,任人唯贤 |
(二) 听取教师意见,广纳贤良,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决策 |
(三) 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支持 |
四、落实制度建设,保障教师成长 |
(一) 学校制度建设要体现公平公正 |
(二) 落实校本教研制度 |
(三) 创造活跃的教科研氛围 |
(四) 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 |
(五)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
五、加强教师信息化管理,全方位支持教师成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普通高中学校组织氛围的诊断研究 ——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学校氛围”概念的界定 |
1.1.1 学校氛围界定中的三方面争议 |
1.1.2 学校氛围的定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校组织氛围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2.1 杜威等人的相关理论 |
2.2 学校氛围的结构 |
2.2.1 制度层面、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划分 |
2.2.2 生态、环境、组织和文化的划分 |
2.2.3 人类环境的三维划分 |
2.2.4 社会秩序和社会行为的两重划分 |
2.3 学校氛围的测量工具 |
2.3.1 组织氛围描述问卷(OCDQ) |
2.3.2 组织氛围指数(OCI)和高中特征指数(HSCI) |
2.3.3 学校氛围测评表(CFK) |
2.3.4 学校环境问卷(SLEQ) |
2.3.5 有效学校问卷(ESB) |
2.3.6 学校组织健康量表(OHI) |
2.3.7 学校环境全面评定量表(CASE) |
2.3.8 学校氛围清单(SCI) |
2.3.9 综合性学校氛围调查(CSCI) |
2.3.10 学校氛围测评工具(SCAI) |
2.3.11 学校氛围评估量表(ESC) |
2.4 学校氛围改进 |
2.4.1 Howard 等人关于学校氛围改进的理论阐释 |
2.4.2 NSCC 关于学校氛围改进的观点 |
2.5 国内学者对学校氛围研究的成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普通高中学校组织氛围诊断的指标建构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与过程 |
3.2.1 基于社会表征理论的访谈法 |
3.2.2 参与者基本情况 |
3.2.3 访谈过程、访谈提纲和开放式问卷的内容 |
3.2.4 数据处理 |
3.3 主要结果 |
3.3.1 同伴关系 |
3.3.2 教师 |
3.3.3 课程与教学 |
3.3.4 管理 |
3.3.5 资源与环境 |
3.3.6 文化 |
3.4 普通高中学校组织氛围诊断指标的结构图式及其基本含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普通高中学校组织氛围诊断量表的研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被试 |
4.2.2 问卷 |
4.2.3 研究程序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4.3.2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
4.3.3 管理者问卷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学校组织氛围诊断与特征分析: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 |
5.1 目的 |
5.2 方法 |
5.2.1 被试 |
5.2.2 研究工具 |
5.2.3 程序 |
5.2.4 统计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不同地区学校组织氛围的差异比较 |
5.3.2 同一地区不同办学条件学校的学校氛围差异比较 |
5.3.3 学生、教师与管理者对学校氛围的知觉差异分析 |
5.3.4 典型学校的学校氛围诊断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普通高中学校组织氛围诊断与学校管理改进——以十一学校为例 |
6.1 基于三方验证的学校氛围诊断 |
6.1.1 师生关系诊断 |
6.1.2 教师工作诊断 |
6.1.3 学校活动和环境诊断 |
6.2 围绕问题的学校管理改进措施 |
6.2.1 学校组织结构构建 |
6.2.2 管理制度建设 |
6.2.3 改造流程,重点工作标准化 |
6.2.4 项目研究,难点问题专项突破 |
6.2.5 加强文化建设 |
6.3 学校组织氛围优化的效果 |
6.3.1 对学校氛围改进的效果——以师生关系为例 |
6.3.2 学生发展的显着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统计(2006年至今) |
附录: 普通高中学校组织氛围三类(学生、教师、校长)问卷题目汇总表 |
致谢 |
(7)大学校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何谓大学校风 |
1.1 大学校风的内涵 |
1.1.1 何谓校风 |
1.1.2 中国大学校风的起源及演变 |
1.1.3 对大学校风的正确理解 |
1.2 大学校风的外延 |
1.2.1 学风 |
1.2.2 教风 |
1.2.3 作风 |
1.3 大学校风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
1.3.1 大学校风与大学校训 |
1.3.2 大学校风与大学精神 |
1.3.3 大学校风与大学文化 |
1.4 大学校风的特点 |
1.4.1 全局性 |
1.4.2 内隐性 |
1.4.3 外显性 |
1.4.4 渐进性 |
第二章 大学校风的功能 |
2.1 陶冶功能 |
2.2 调节功能 |
2.3 凝聚功能 |
2.4 激励功能 |
2.5 教化功能 |
第三章 大学校风用语的表述 |
3.1 大学校风用语的表述原则 |
3.1.1 整体方向性原则 |
3.1.2 简洁凝练性原则 |
3.1.3 时代开放性原则 |
3.1.4 丰富多样性原则 |
3.2 大学校风蕴涵的内容 |
3.2.1 传承民族文化 |
3.2.2 尊重学术自由 |
3.2.3 提炼大学精神 |
3.2.4 彰显特色个性 |
3.2.5 服务“三风”建设 |
3.3 大学校风用语的具体表述 |
3.3.1 大学校风句式的表述 |
3.3.2 大学校风词性的表述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校风的个案研究 |
4.1 大学校风用语的内涵 |
4.1.1 强调道德修养 |
4.1.2 培养素质能力 |
4.1.3 重视知识真理 |
4.1.4 要求服务社会 |
4.2 大学校风的类型 |
4.2.1 道德修养型 |
4.2.2 素质能力型 |
4.2.3 知识真理型 |
4.2.4 社会政治型 |
4.2.5 其他类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论校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9)大学生感知的校风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校风研究述评 |
1.2 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
2 研究一《高校校风问卷》(大学生版)初测问卷的编制 |
2.1 目的 |
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3 研究二《高校校风问卷》(大学生版)正式问卷的确定 |
3.1 目的 |
3.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3.5 高校校风问卷(大学生版)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 研究三大学生感知的校风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
4.1 目的 |
4.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5 讨论 |
5.1 关于研究大学生感知的校风的价值 |
5.2 关于《高校校风问卷》(大学生版) |
5.3 大学生感知的校风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5.4 大学生感知的校风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10)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及其它们的相互关系 |
第一章 校训的渊源 |
第一节 校训的辞源略考 |
第二节 中国校训之源 |
一、中国校训思想之源 |
二、中国校训形式之源 |
三、中国古代的“校训” |
第三节 西方校训之源 |
一、西方校训思想之源 |
二、西方校训形式之源 |
三、西方最早的校训 |
第四节 中西校训渊源之异同 |
一、中西校训思想渊源之异同 |
二、中西校训形式渊源之异同 |
第二章 校训的产生 |
第一节 西方“motto”(校训)的舶来 |
第二节 日本“校训”二字的传入 |
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最早的校训 |
第三章 校训的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前校训:传统文化为主体 |
一、19世纪末——1914年:校训突出传统“德性”文化特点 |
二、1915年——1937年:校训多样与校训统一之争 |
三、1937年——1949年:校训出现新气象 |
第二节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校训:政治激励为主流 |
一、1949年——1966年:政治激励成为校训主流 |
二、1966年——1978年:校训停滞于口号标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校训:多元并存为主导 |
一、1978年——1992年:校训延续陈式 |
二、1992年——21世纪初:校训多元并存 |
第四章 校训的形式 |
第一节 校训的句式和词语组合 |
一、校训的句式 |
二、校训的词语组合 |
第二节 校训用语的词性和校训的来源方式 |
一、校训用语的词性 |
二、校训的来源方式 |
第五章 校训的内容 |
第一节 校训用语的内涵 |
一、各种形式的校训用语的内涵 |
二、大中小学校训用语的内涵 |
第二节 校训的类型 |
一、道德修养型校训 |
二、知识真理型校训 |
三、社会政治型校训 |
四、其它类型校训 |
第六章 校训的本质 |
第一节 有关校训本质的探讨 |
一、校训是训育的内容 |
二、校训是学校摘取格言、国家教育方针形成的座右铭 |
三、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准则,是学校的奋斗目标 |
第二节 校训和学校文化诸要素的关系 |
一、“学校文化”概述 |
二、校训和学校文化诸要素的关系 |
(一) 校训和学校观念文化的关系 |
(二) 校训和学校物质文化的关系 |
第三节 校训是学校文化的统帅 |
第七章 特色校训 |
第一节 “形神一贯”的校训 |
第二节 “形变神聚”的校训 |
第三节 “无形有神”的“校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四、论校风与学校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校组织管理氛围视域下的教师激励问题研究 ——以X县6所初级中学为例[D]. 程颖.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2]山东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研究[D]. 安梅. 曲阜师范大学, 2018(01)
- [3]技术扩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研究[D]. 雷励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1)
- [4]中小学校训发挥训育功能的机制[D]. 张文景.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5]乡村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研究 ——基于学校组织管理氛围视角[D]. 栗晓云.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6]普通高中学校组织氛围的诊断研究 ——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D]. 李希贵. 天津大学, 2011(05)
- [7]大学校风研究[D]. 杨辉. 山西大学, 2008(04)
- [8]论校风建设[J]. 李连根.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04)
- [9]大学生感知的校风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 陈赋光. 广西师范大学, 2007(05)
- [10]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 王彩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