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山区兴山樱桃造林技术

干旱山区兴山樱桃造林技术

一、干旱山区侧柏山杏山樱桃造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昕[1](2021)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是在满足河道防护安全的基础上,将生态修复理念与林带植物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实践项目,旨在通过混交林带的设计途径达到河岸安全防护和河岸带原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的营造,促进自然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打造一条属于沣西新城的生态绿道。本文基于项目实践所提出的规划设计问题,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视角出发,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搭配和植物景观空间的塑造,来进行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本文将新河河堤林带分为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和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两部分。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以保留老河堤滩面上的毛白杨为主,种植混播草甸进行河堤迎水坡滩面的快速覆绿,在河滩面较宽区域,设计人工生境岛。基于不同目标导向的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根据场地条件和现状问题设计了规则或不规则的混交林植物组合: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设计了两种规则式块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防护林空间形成了满足河流生态防护需要的规则式混交林带;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通过不同树种的组合配置设计了两种风景林和三种生态林等五种不规则团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形成了具有丰富场地生境条件和风景观赏游憩功能的自然式针阔叶混交林带;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河道右岸防护林带设计沿用郊野Ⅰ段生态林带的植物组合,并在林带中嵌入具备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功能的“宫胁林”植物组团。将八种混交林植物组合在新河防护林带设计范围内进行布局,并根据设计实践中所面临的场地问题对特殊节点位置进行详细的种植设计。在进行林带施工时,根据树种的苗源和造价问题来确定每种乔灌木的栽植规格,并参考混交林的栽植实践经验和相关造林规范解决造林密度的问题。综上,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中,总结当前河流防护林带建设现状和基于多目标需求的混交林带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结合新河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新河河道迎、背水坡侧合理设计和塑造富有自然、野趣和地域特色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景观,也期望可以为其他河道的河堤林带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和借鉴。

李占坤[2](2020)在《基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山地景观规划研究 ——以包钢大青山生态基地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工作之余休憩的时间增多,乃至公众生活水平需求的日渐提高,致使市民游玩的意愿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由于近几十年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和提高,也进一步加大了人民群众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距离,还有人们生活节奏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强,也导致了广大人民群众承受的压力逐年增强。正因如此,广大人民期盼着能够返璞归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真切感受大自然。城市周边的山地景观区域,依靠其自己所富于变化的自然空间和景观特点,是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的理想区域。我们对这些山地区域内所已有的地形地貌加以利用,对原有的花草树木等植物植被进行改造,重新系统的规划山地区域内景点景观,建设一些自然景观环境优美、适合游玩休憩的场地,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和愿望。这是将山地景观生态恢复原状甚至重新建设的主要方式,对恢复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固有着重大价值。在城市周边相对适宜的山地区域进行景观建设,除了能够减少山地区域水土流失状况,还能大面积缩减现有荒山面积,实现城市周边山地区域的综合利用开发,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自我循环十分有利。同时,在适宜条件下,结合经济林构建山地区域景观,能够明显提升山地区域的经济收益。所以,对于山地区域的景观规划和建设而言,不仅能够维护生态环境、满足社会所需,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这对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本文是从景观规划的角度,对城郊生态条件较差山地区域,进行山地景观规划的探讨,研究这类山地区域的景观规划的原则和要点,对山地区域景观规划及发挥山地的游憩功能方面做出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通过对城市周边的山地生态环境及景观的恢复和重建,最终达到使得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的目的。本文所研究的山地景观规划工作是在对环境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以对包钢大青山生态基地区域的山地景观规划工作作为实践进行研究,将山地区域景观规划与环境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系统理论结合,为内蒙古中部山地区域的山地景观规划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及实践依据。通过对大青山生态基地山地景观的规划实践工作的总结,具体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在进行山地区域景观规划时,必须要遵循尊重自然法则、符合美学原则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三个主要原则。其次,从景观的层面分析,对大青山等山地区域而言的是景观规划工作,主要目的是让山地地区保持相对平稳的生态均衡,实现生态的全局性。第三,在植物种植方面,山地景观规划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绿化植树和地被恢复,而是要综合考虑山地区域的各项生态因子,将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的相关理论作为景观规划的具体指导原则,构建一个相对平稳,功能日趋健全,可自我维护并联系革新的植被系统。

税嘉陵[3](2019)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明长城是中华民族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科学信息,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边塞风情和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但在晋北明长城沿线,人类历史上大兴土木、肆意破坏森林资源及现代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行为,使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周边遗产资源的保护,对生态环境平衡也有巨大威胁,曾经长城所带来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风景林的营建是改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森林群落能够为长城沿线独立的遗产资源形成连续的保护屏障,有效减缓当地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现象,并能传承区域植被景观特色,美化景观环境,协调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晋北明长城沿线自然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平衡发展。但传统的风景林建设理论与营造模式仅仅局限于视觉效果或生态敏感度某一单方面的因素,忽略了其在遗产保护、生态修复、景观营造及经济振兴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系统数据平台,以生态规划、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林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针对晋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的特殊性,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策略与方法。本研究合理统筹生态性、文化性、景观性及经济性四大目标,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的方法及风景林规划设计的细节;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林地适宜性分析、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等,并进行加权叠加,以实现研究区风景林营造范围的选择及一般区域与重点景区的划分;结合传统造林与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空间规划与植物造景方面的方法,从晋北地区的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从植被景观风貌划定、树种选择、群落构建及基于立地类型的细班规划四方面实现创造符合生态规律与景观美学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最后以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验证该策略与方法的可实施性,探索出一套多元平衡的近自然地域性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

耿峰云[4](2018)在《平遥县土石山区抗旱造林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干旱土石山区造林困难的原因是缺水,必须采取抗旱造林技术。介绍了平遥县在干旱土石山区造林的主要经验:一是选用耐旱树种;二是整地集流;三是采用容器苗造林技术;四是保水剂应用。

黄婷[5](2017)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宝塔区流域、安塞县纸坊沟流域、吴旗县金佛坪流域、米脂县高溪沟流域、宜川县交子沟流域五个流域的典型人工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调查和室内分析,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流域、不同立地类型群落物种组成及植物多样性,探讨不同立地类型群落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不同林龄刺槐、山杏林下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探索不同海拔下植物群落的动态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研究物种在各流域分布情况不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在五个流域均有分布,山杏(Armeniaca sibirica)主要分布在米脂、吴起、延安、宜川流域,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主要分布在米脂、吴起、宜川流域,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主要分布在米脂、宜川流域,苹果(Malus pumila)在米脂、延安、宜川三个流域均有种植,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主要分布在吴起流域,河柳(Salix chaenomeloides)主要分布在安塞流域,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主要分布在宜川流域。各流域均以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半小灌木和半灌木较少,该区世界广布的科占据主要地位,菊科、蔷薇科是本地区的主要科。宜川峁顶主要以人工经济林为主,上、中、下坡位以人工乔木林为主,沟谷以草本为主;延安和安塞流域的峁顶均以草本为主,上、中、下坡位以人工乔木和灌木林为主,沟谷以草本为主;吴起和米脂峁顶以人工乔木林为主,其他坡位以人工乔木林和灌木林为主,并辅以少量草本。坡度大于30°范围内的群落中物种较多,陡坡物种较少。各流域阳坡均分布刺槐等乔木林,各流域半阴坡和半阳坡分布的物种较其他坡向多,安塞和延安流域阴坡均分布有灌木林。吴起的草本群落较多,其他流域的群丛均以木本群落为主,宜川的群落相似性高于其他流域,应考虑立地条件的综合效应,合理配置林分。2.不同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及环境解释宜川流域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高于其他流域,延安的Simpson指数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较低,优势种地位突出,群落处于发展变化阶段。随着海拔升高,群落均匀度指数降低,优势度十分明显。半阴坡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植被多样性最高,而阳坡最低,坡度越大,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越高,在平缓的半阴坡营造侧柏林和刺槐林更加利于植被恢复。处于下坡位的群落内物种更加均匀,中、下坡位营造植被有利于植被恢复。半阴坡的中、下坡位更适于营造植被,而在阳坡的造林应以保护和恢复草本群落为主,仅在水分条件较好、能够满足乔木或灌木生长的坡面微地形内,进行适当比例的乔、灌、草复合配置丰富群落层次结构,优化群落生态功能。3.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研究刺槐群落林下群落各演替阶段物种丰富,属较少的科和单种属植物在群落中占明显优势,退耕年限达到30a时,刺槐群落郁闭度达到最大,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等在各演替阶段林分下都有分布,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受到各生态因子的影响,年限、植株密度、土壤全磷、土壤碳氮比是影响刺槐群落林下物种演替的主要生境因子。影响刺槐群落林下物种组成因素主要来源于退耕年限、植株密度、郁闭度、胸高断面积等植物特性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土壤碳氮比、氮磷比、碳磷比等土壤性质两类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4、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研究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与上层林分的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林下植物的组成和多样性指数随上层林分退耕年限的增加发生波动。幼龄山杏群落林下植物以野苜蓿和猪毛蒿为主,物种种类较多,植物长势较好,中龄山杏群落林下植物以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为主,物种种类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植物长势减弱,高龄山杏群落林下植物以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和翻白萎陵菜(Potentilla discolor)为主,物种种类增加,多样性升高,植物长势变好。林下植物的丰富度主要受植株密度和坡向影响;优势度及均匀度主要受坡度影响,物种多样性主要受胸高断面积和郁闭度影响。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受山杏群落的郁闭度、胸高断面积、植株密度、坡度、坡向的影响较大。5、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及环境解释不同海拔梯度范围物种分布均以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为主,其中菊科最多,高海拔处四大科占比较低海拔处高。乔木和灌草层的物种丰富度均呈单峰格局,海拔是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影响因子,其解释了总物种丰富度45.1%(P<0.01)的变差;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物种的优势度和均匀度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但波动幅度不大;随着海拔升高,群落相似度减弱,物种代替速率增加;海拔主要影响物种丰富度,坡度主要影响群落优势度及均匀度。综上,各流域在平缓的半阴坡营造侧柏林和刺槐林、陡坡发展灌木更加利于植被恢复,米脂、吴起、延安、宜川流域应大力发展山杏林,在人工经营过程中适当引入猪毛蒿、草地早熟禾能促进林下植物群落演替,米脂、吴起、宜川流域发展小叶杨群落,米脂、宜川流域营造油松群落,米脂、延安、宜川营造经济树种苹果,吴起营造沙棘群落,宜川流域继续发展花椒群落。各流域以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可适当在阴坡引入灌木促使人工林配置合理,根据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规律对低海拔区和高海拔区的群落进行适当人为管理,结合植物特性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达到较好的植被恢复效果。

周狄[6](2017)在《辽西山地乡土树种开发利用途径》文中研究表明该文分析了辽西山地乡土树种没有很好发展的原因,对现有乡土树种开发利用的现状做了分析,提出了主要乡土树种开发利用的途径和研究课题。根据文献记载和生产上的应用,辽西山地乡土树种的开发主要有华北落叶松、侧柏、小叶杨、小青杨、青杨、山杨、蒙古栎、胡枝子、小叶锦鸡儿、山杏等。

元文革[7](2015)在《京津冀生态涵养区主要森林群落特征及生态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揭示京津冀生态涵养区主要森林类型群落基本特征及其生态功能与群落特征的关系,是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基础,对于提高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京津冀生态涵养区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站监测和标准地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数量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量化分析了该涵养区不同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生态位等生态特征和森林群落植物生物量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区域内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吸收SO2、吸收氮氧化物、滞尘能力等生态功能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主要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特征表现为,(1)主要森林群落在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表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均小于草本层。(2)主要森林群落间异质性差异显着,且灌木层与草本层在异质性差异方面表现出不一致的结果。灌木层中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针阔混交林(AF)、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纯林群落和油松、蒙古栎针阔混交林(CF)、蒙古栎纯林群落和油松、蒙古栎针阔混交林(DF)、油松、蒙古栎针阔混交林和杂木林群落(FH),这4对群落相异性系数最大,异质程度高,而蒙古栎纯林群落和杂木林群落(DH)相异性系数最小,共有种最多,异质程度最低;草本层相异性系数最大的出现在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群落和杂木林群落(EH)之间,相异性最小的出现在华北落叶松林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i)白桦混交林群落(AE)之间;(3)主要森林群落中的14种主要乔木、15种主要灌木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结性。乔木种对中,联结性最高的为[青杄(Picea wilsonii)、白杄(Picea meyeri)],联结性最低的是(油松、白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白杄]、(樟子松、青杄);灌木种对中联结性最高的为[酸枣(Ziziphus jujuba)、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联结性最低的是[孩儿拳头(Grewia bilob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2.主要森林群落树种生态位特征体现在,森林群落主要乔木、灌木树种生态位宽度存在较大差异,各树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度差异显着。乔木树种中,针叶树种较阔叶树种生态位要宽,但蒙古栎除外;灌木树种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三裂绣线菊,生态位宽度最小的是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乔木树种对中,生态位重叠最大的是(华北落叶松、白桦),生态位重叠最小的是[华北落叶松、山荆子(Malus baccata)];灌木树种对中,生态位重叠最大的是[鼠李(Rhamnus davurica)、胡枝子],生态位重叠最小的是[锐齿鼠李(Rhamnus arguta)、孩儿拳头]。3.主要森林群落生物量分布格局表现为,不同森林群落生物量分布格局尽管大致相同,但是不同森林类型之间有一定差异。一般规律是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油松林生物量在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不同树种所形成了森林群落生物量分布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树干生物量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始终处于领先位置,而枝叶生物量和树根生长量呈现出阶段性交替增减变化。4.不同森林群落水源涵养功能特征体现在,枯落物及土壤水文特性有明显差异,但总体变化趋势一致。枯落物厚度、储量、持水能力、拦蓄能力等特征都表现出针叶林高于阔叶林或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的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Q=alnt+b),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V=Ktn);土壤持水能力、拦蓄能力等特征都表现出针叶林高于阔叶林;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的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关系(Y=A·XB)。混交林的土壤渗透能力大小顺序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针叶林森林群落在吸收SO2、吸收氮氧化物、滞尘能力等生态功能要高于阔叶树形成了森林群落,但是在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功能方面阔叶树形成的森林群落却明显高于针叶树形成了森林群落。总的来看,针叶树形成的森林群落总体生态功能要高于阔叶树形成了森林群落。

胡畔[8](2012)在《基于耗水规律的密云水源林营造技术与设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以往的水源林造林规划设计里,存在功能目标模糊不清、树种选择及配置单靠经验和标准随意组合、缺乏对某个具体功能目标的定量描述与验证等问题。根据“十二五”关于开展低耗水水源涵养林营造技术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北京地区关于低耗水特性树种分类、林分结构对森林水文的影响、部分乡土树种的耗水量经验模拟公式以及基于“近自然理念”的密云不同立地条件水源林树种配置的相关研究成果,参考北京市水源保护林建设技术规程,以密云古北口镇北甸子村人工造林为例,进行了以相对低耗水量水平为目标(林分生长季耗水量不超过195mm,约占设计水平年降水量的35%)、兼顾经济景观效益的造林规划设计,总结了一套通过林分结构指标(树种、郁闭度、密度、林龄)与气象资料估算林地的林冠截留量、枯落物截留量、径流量、土壤蒸发量和耗水量(5-10月份累计值)的计算方法,并以此验证了规划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密云“低阳薄坚”立地条件下,需采取综合抗旱造林措施以改善立地条件;应选取耐旱能力强、具备单位叶面积低蒸腾速率或中等蒸腾速率的侧柏、油松、栓皮栎、刺槐、五角枫(元宝枫)为建群树种;为兼顾景观和林产游憩效益,选取黄栌、山杏等灌木作为搭配树种;营造初植密度为70株/亩的灌木-稀植乔木混交林能够满足耗水量目标。

李秀芬[9](2012)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盐碱地利用和造林技术研究方面,世界多国包括中国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还远没有适应盐碱地绿化美化的需求。该项研究选择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采用随机区组、多因素正交试验等田间试验设计进行了盐碱地造林技术、造林树种适应性和耐盐生理指标的测定,在对测定数据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树木耐盐有关的多个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评价,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黄河三角洲土壤粘重,试验地为重壤土和轻粘土;通透性差,土壤总孔隙度为:38%-50%,非毛管孔隙最大值为:6%;含盐量高,为2 g.kg-1-6 g.kg-1;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低,有机质只有4.68 g.kg-1,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0.74mg.kg-1、13.14 mg.kg-1和168mg.kg-1。试验地表层土壤含盐量随时间的变化受到基部土壤含盐量的影响;土壤含盐量的水平分布与土壤含水量负相关;土壤含盐量的垂直分布形态也受到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当表层土壤含水量接近或不足5%时,土壤含盐量的垂直变化大。2.三种不同客土处理(基部加10cm河沙、加10cm稻糠、加5cm河沙+5cm稻糠)试验表明:绒毛白蜡三种客土造林成活率分别为对照的135%、134%和127%;刺槐是190%、176%和149%;侧柏都为对照的181%。绒毛白蜡和侧柏的株高、地径生长也显着高于对照。对绒毛白蜡而言,土壤含盐量越高,其客土造林效果越明显,在重度盐碱地造林成活率、高、径生长分别是对照的200.6%、224.3%、196.0%;客土不同处理之间以基部加入10cm稻糠效果最好。不同树种最佳的基盘配方不同,绒毛白蜡和侧柏以草炭含量30%和50%为好,而刺槐是70%。基盘配方对沙柳的成活和生长影响不大。3.造林地的含盐量对造林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绒毛白蜡和侧柏在含盐量高的地块上成活率显着降低,在轻、中、重三种不同地块上,绒毛白蜡的成活率分别为94.1%、83.3%和22.2%,侧柏的成活率分别为88.9%、72.2%和11.1%;而刺槐除了与含盐量有关外,还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成活率分别为33.3%、16.7%和77.8%。不同树种的高、径生长都是在轻度和中度盐碱地生长良好,而重度盐碱地明显制约树木的生长。4.对树种耐盐性试验中采用的16个树种的生理指标SOD、POD和CAT活性,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MDA含量,细胞膜透性进行了测定,发现不同树种间叶绿素与可溶性糖、SOD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2和0.657;SOD和CAT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2,POD与相对电导率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31。5通过分析评价提出:构树、绒毛白蜡、紫穗槐、侧柏、沙柳、枸杞,对盐碱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作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的首选树种;中等推荐树种有:木槿、合欢、君迁子、金银花、桑树和刺槐;本次研究不推荐树种:白榆、臭椿、毛桃和山杏。

冯长红[10](2011)在《冀北接坝山区沙化土地动态与生态工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冀北接坝山区地处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具有其特有的脆弱性,是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地,同时是影响京津地区的主要沙源地和风沙通道。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和自然条件,加上长期以来人类不合理的过度开垦和放牧,该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严重威胁着京津地区生态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研究该区域土地沙化动态规律、植被类型及演替规律,对生态工程项目实施成效进行评价,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其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丰宁县小坝子乡为主要试验区,从2006到2009年,应用恢复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解译与地面判读相结合,点上试验和重点踏查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小坝子沙化土地来源、成因和变化规律,植被类型和演替规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生物结皮的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工程措施对该地区生态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初步探明了小坝子地区风沙运动和沙地形成的因素。即受地质地貌和气候因子的影响在小坝子和其上部坝上地区产生沙源—狭管地形、气候因子、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洪水加速风沙流的形成—受地形、地貌因素影响阻挡沙流,产生沉积或堆积汇。小坝子土地沙化既有本地沙,同时浑善达克沙地和坝上地区也是小坝子沙地形成的重要因素。(2)小坝子地区沙化土地遥感解译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中从增加耕地面积、广种薄收、毁林开荒、超载过牧的状态转变为以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的变化,有林地、疏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人工草地面积增加。沙化面积从迅速扩大到逐步稳定和缩减;沙化程度也由加重到逐步减轻,体现了土地利用方式对沙化的形成和变动的作用。(3)小坝子地区植被分为寒温带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和半灌丛、草原4种植被型和15种群系。植物种类丰富,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是典型的森林—草原过渡型植被。(4)生态工程措施可以明显的促进植被的恢复。作为对照的放牧地的植物种数、盖度、生物多样性、群落均匀度均明显的低于实施各项工程措施的地区。而且封育造林短期内对植被恢复的促进效果比沙地封育明显。(5)在小坝子沙化地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肥力与土壤水分含量是植被生长的限制因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以及土壤水分表现出较大的因子负荷量,是该区域植被恢复的主导因子。(6)土壤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发育与其介质种类、坡向、枯落物盖度相关。生物结皮改变了沙地表面和其下的土壤机械组成、化学组成,减少了雨水向土壤中的入渗,深层土壤含水量降低,但由于生物结皮强大的持水力使表层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结皮下土壤温度降低,使其蒸散量低于裸沙。(7)植被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速,减少风蚀。不同下垫面平均气温观测值相差较大,其中裸沙地的温度最高;不同植被的平均温度也有明显的差异,植被具有明显的降低空气温度的作用,不同植被对降低气温的功能顺序为:人工乔木林>天然灌木林>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地表温度与下垫面类型和植被盖度密切相关。植被具有明显的调节土壤温度的功能,天然灌木林对土壤温度的调节功能明显高于人工乔木林、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三种植被。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存与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含水量与植被的耗水明显相关。林间土壤含水量低于其它植被下的土壤含水量,而放牧地的土壤含水量则始终处于最高值。

二、干旱山区侧柏山杏山樱桃造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山区侧柏山杏山樱桃造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河堤林带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1.1.2 我国河堤林带景观建设的不足之处
        1.1.3 风景园林学在河堤林带设计中承担重要角色
        1.1.4 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方法需要探索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相关概念
        1.3.1 河道与河岸
        1.3.2 林带、河岸林带与河堤林带
        1.3.3 沿河防护林
        1.3.4 混交林带
        1.3.5 河流廊道
        1.3.6 河流生态系统
        1.3.7 绿道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河堤林带建设
        1.4.2 防护林设计研究
        1.4.3 混交林设计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项目背景
    2.1 项目概况
        2.1.1 新河河道概况
        2.1.2 上位规划条件
        2.1.3 规划设计范围
    2.2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2.2.1 场地现状
        2.2.2 规划设计问题提出
    2.3 新河河堤林带定位
    2.4 新河河堤林带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2.4.1 新河河堤林带分段
        2.4.2 新河河堤林带的种植规划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林带设计
    3.1 场地认知
        3.1.1 场地周边环境
        3.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3.1.3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功能定位
    3.2 规则式混交林带设计研究
        3.2.1 农田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3.2.2 防浪林带设计研究
        3.2.3 道路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3.2.4 设计研究小结
    3.3 新河城市段混交林带设计
        3.3.1 树种选择
        3.3.2 规则式块状混交林带设计
        3.3.3 城市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3.3.4 新河城市段林带栽植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林带设计
    4.1 场地认知
        4.1.1 场地周边环境
        4.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4.1.3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功能定位
    4.2 基于景观和生态目的的林带设计研究
        4.2.1 生态风景林带设计研究
        4.2.2 风景林带设计实践
        4.2.3 景观生态林带设计实践
        4.2.4 生态景观林带设计实践
        4.2.5 设计研究小结
    4.3 新河郊野Ⅰ段混交林带设计
        4.3.1 树种选择
        4.3.2 不规则团状混交林带设计
        4.3.3 郊野Ⅰ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4.3.4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栽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林带设计
    5.1 场地认知
        5.1.1 场地周边环境
        5.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5.1.3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功能定位
    5.2 “宫胁法”造林研究
        5.2.1 宫胁造林法
        5.2.2 宫胁法的造林步骤
        5.2.3 具体实践研究
    5.3 新河郊野Ⅱ段混交林带设计
        5.3.1 树种选择
        5.3.2 新河林带“宫胁法造林”设计
        5.3.3 郊野Ⅱ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5.3.4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栽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附录-Ⅳ 苗木表索引
    表A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表B 新河郊野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表C 新河公园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2)基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山地景观规划研究 ——以包钢大青山生态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进展
        1.2.1 国外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进展
        1.2.2 国内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进展
    1.3 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的发展趋势
        1.3.1 生态恢复产业概况
        1.3.2 行业规模不断增加
        1.3.3 修复治理系统化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山地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概述和思路
    2.1 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基本概念
    2.2 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基本思路
    2.3 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基本原则
    2.4 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目标
    2.5 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评价标准
    2.6 山地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指导理论
        2.6.1 恢复生态学原理
        2.6.2 景观生态学
        2.6.3 生态保育理论
第三章 包钢大青山生态基地山地景观规划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现状分析
        3.1.3 地形地势地貌
        3.1.4 气候条件
        3.1.5 植被
        3.1.6 水系及水资源
        3.1.7 土地利用现状
        3.1.8 主要旅游资源
    3.2 景观总体规划
        3.2.1 指导思想
        3.2.2 景观规划依据
        3.2.3 规划设计理念及目标
        3.2.4 规划设计原则
        3.2.5 景观生态模式分析
        3.2.6 大青山生态基地景观总体布局
        3.2.7 建设用地规划
        3.2.8 功能分区及景点分布规划
        3.2.9 交通组织规划
        3.2.10 游览线路规划
    3.3 分区及游憩项目规划说明
        3.3.1 栽培管理区
        3.3.2 生态教育区
        3.3.3 生态实训区
        3.3.4 生产经营区
        3.3.5 修养管理区
        3.3.6 生态林区
    3.4 种植规划
        3.4.1 种植类型
    3.5 造林工程设计方案
        3.5.1 建设目标
        3.5.2 立地类型
        3.5.3 林种和树种的确定
        3.5.4 造林技术设计
        3.5.5 抚育与管护
        3.5.6 苗需求测算
    3.6 服务设施规划
        3.6.1 导游牌、路标
        3.6.2 园灯、公用电话
        3.6.3 厕所分布
        3.6.4 垃圾箱及垃圾站
        3.6.5 景区级服务设施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其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与现状情况
        1.1.2. 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对长城现状改善的意义
        1.1.3.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植树造林等领域的广泛利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实践研究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晋北明长城—研究范围
        2.1.2. 遗产廊道
        2.1.3. 风景林
        2.1.4. 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2.2. 风景林营建理论
    2.3. 国内外实践研究
        2.3.1. 遗产廊道研究概况
        2.3.2. 风景林研究概况
        2.3.3. 总结
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探讨
    3.1. 影响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基本要素
        3.1.1. 自然地理要素
        3.1.2. 人工环境要素
        3.1.3. 社会环境要素
    3.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原则
        3.2.1. 系统优化原则
        3.2.2. 植物造景原则
        3.2.3. 凸显地域特色原则
        3.2.4. 生态位原则
    3.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
        3.3.1. 风貌保护策略
        3.3.2. 生态修护策略
        3.3.3. 景观营造策略
        3.3.4. 经济振兴策略
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
    4.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目标
        4.1.1. 保证长城及沿线遗产资源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及高效性
        4.1.2. 维护长城沿线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4.1.3. 确保文化遗产与风景林的景观视觉质量
        4.1.4. 保障长城沿线城镇经济效益的提升
    4.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意义
    4.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方法
        4.3.1. 遗产保护角度-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
        4.3.2. 生态修复角度-林地适宜性评价
        4.3.3. 景观视觉角度-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与可视域分析方法
        4.3.4. 经济发展角度-经济林范围选择
    4.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流程
        4.4.1. 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思路
        4.4.2. 控制风景林营造范围
        4.4.3. 界定风景林重点景区位置及范围
5.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研究
    5.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风貌控制
        5.1.1. 整体风貌控制
        5.1.2. 分区风貌控制
    5.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树种选择
        5.2.1. 树种选择的原则
        5.2.2. 树种选择的步骤
    5.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植物群落构建
        5.3.1. 植物群落设计的原则
        5.3.2.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选择
        5.3.3. 植物群落种植密度设计
        5.3.4. 植物群落种植点配置
        5.3.5.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表达方法
    5.4. 基于立地类型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细班规划
        5.4.1. 一般区域风景林细班规划
        5.4.2. 重点景区细班规划
        5.4.3. 公路绿廊细班规划
6. 实例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
    6.1. 研究区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区域位置
    6.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
        6.2.1.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
        6.2.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景区界定
    6.3.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
        6.3.1. 风景林风貌控制
        6.3.2. 风景林树种选择
        6.3.3. 一般区域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4. 重点景区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5. 公路绿廊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平遥县土石山区抗旱造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抗旱造林树种的选择
    1.1 油松
    1.2 侧柏
    1.3 山桃
    1.4 山杏
2 造林整地技术
    2.1 鱼鳞坑整地
    2.2 水平阶整地
3 容器苗造林技术
4 抗旱技术措施
    4.1 保水剂 (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酸钾) 应用
    4.2 塑膜覆盖
    4.3 截干造林技术

(5)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2.2 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3 林下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1.2.4 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适应性研究
    1.3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样地选择
        2.2.3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流域人工植物群落组成分析
        2.3.2 不同立地条件人工植物群落组成分析
        2.3.3 不同立地类型人工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及环境解释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样地选择
        3.2.3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3.2.4 数据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流域人工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3.3.2 不同海拔人工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3.3.3 不同立地条件人工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3.3.4 陕北黄土丘陵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因子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演替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样地选择
        4.2.3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4.2.4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4.3.2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优势种的更替
        4.3.3 人工刺槐群落林分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动态特征
        4.3.4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动态特征
        4.3.5 影响不同退耕年限刺槐群落林下物种组成的生境因子分析
        4.3.6 影响不同退耕年限刺槐群落林下物种组成的因子方差分解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演替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样地选择
        5.2.3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5.3.2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科属种组成
        5.3.3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数量特征
        5.3.4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5.3.5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聚类分析
        5.3.6 演替序列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5.3.7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CCA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及环境解释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样地的布设及群落调查
        6.2.3 生态因子获取
        6.2.4 测定方法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科属种组成分析
        6.3.2 不同海拔梯度上物种α多样性变化规律
        6.3.3 不同海拔梯度群落β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
        6.3.4 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子解释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7.2 不同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环境解释
    7.3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研究
    7.4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研究
    7.5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及环境解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样地中所涉及的植物种类
致谢
作者简介

(6)辽西山地乡土树种开发利用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辽西乡土树种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2 辽西主要乡土树种开发利用的途径
    2.1小叶杨
    2.2小青杨
    2.4青杨
    2.5胡枝子
    2.6小叶锦鸡儿
    2.7蒙古栎
    2.8山杏
3 其它阔叶乔木的开发利用
    3.1糠椴
    3.2家桑
    3.3色木槭
    3.4臭椿
    3.5小叶朴
4 辽西乡土树种开发应用需要研究的问题

(7)京津冀生态涵养区主要森林群落特征及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森林群落特征
        1.2.2 森林群落结构研究
        1.2.3 群落的空间格局研究
        1.2.4 森林群落多样性研究
        1.2.5 森林生物量研究
    1.3 目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3.1 存在的问题
        1.3.2 发展趋势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收集
        2.3.2 样地调查
        2.3.3 生态位分析方法
        2.3.4 林木生物量的测定
        2.3.5 种间联结研究方法
        2.3.6 生态功能研究方法
        2.3.7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地理位置流域
    3.2 水文特征
    3.3 气候特征
    3.4 地质地貌
    3.5 自然植被
    3.6 试验区基本情况
4 主要森林群落特征分析
    4.1 森林群落概况
    4.2 森林群落的分类
    4.3 群落特征分析
        4.3.1 华北落叶松纯林群落
        4.3.2 油松纯林群落
        4.3.3 白桦纯林群落
        4.3.4 蒙古栎纯林群落
        4.3.5 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群落
        4.3.6 油松、蒙古栎针阔混交林群落
        4.3.7 阔叶混交林群落
        4.3.8 杂木林群落
    4.4 物种多样性分析
        4.4.1 α物种多样性分析
        4.4.2 β物种多样性分析
    4.5 小结
5 森林群落种间联结性分析
    5.1 森林群落植被种间联结分析
        5.1.1 森林植被主要乔木种间联结分析
        5.1.2 森林植被主要灌木种间联结分析
        5.1.3 森林植被主要乔灌种间联结分析
    5.2 森林植被种群生态位分析
        5.2.1 森林植被种群生态位宽度分析
        5.2.2 森林植被种群生态位重叠分析
    5.3 小结
6 典型植被群落生物量格局分析
    6.1 侧柏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6.1.1 数据的获得
        6.1.2 模型的确定
        6.1.3 生物量分析
    6.2 白桦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6.2.1 数据的获得
        6.2.2 模型的确定
        6.2.3 生物量分析
    6.3 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6.3.1 数据的获得
        6.3.2 模型的确定
        6.3.3 生物量分析
    6.4 油松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6.4.1 数据的获得
        6.4.2 模型的确定
        6.4.3 生物量分析
    6.5 小结
7 不同植被类型水文效应差异性分析
    7.1 针叶林水文效应差异性分析
        7.1.1 枯落物水文效应分析
        7.1.2 土壤水文效应分析
    7.2 阔叶林水文效应差异性分析
        7.2.1 枯落物水文效应分析
        7.2.2 土壤水文效应分析
    7.3 混交林水文效应差异性分析
        7.3.1 枯落物水文效应分析
        7.3.2 土壤水文效应分析
    7.4 小结
8 不同森林群落植被生态功能分析
    8.1 典型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分析比较
    8.2 典型植被保育土壤功能分析比较
    8.3 典型植被类型固碳释氧功能分析比较
    8.4 典型植被净化环境功能分析比较
        8.4.1 典型植被吸收SO2功能分析比较
        8.4.2 典型植被吸收氟化物功能分析比较
        8.4.3 典型植被吸收氮氧化物功能分析比较
        8.4.4 典型植被滞尘功能分析比较
    8.5 典型植被生态功能价值量综合评价
    8.6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讨论
    9.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附件

(8)基于耗水规律的密云水源林营造技术与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水源涵养林研究现状与进展
    2.1. 水源涵养林水文与生态效益
        2.1.1. 水源涵养林的降水再分布作用过程
        2.1.2. 水源涵养林的水土保持效益
        2.1.3. 水源涵养林的水质净化功能
        2.1.4. 水源涵养林的其他功能
    2.2. 水源涵养林的功能效益评价
    2.3. 水源涵养林的营造技术
        2.3.1. 水源涵养林的营造基本原则
        2.3.2. 北京水源涵养人工林造林技术
    2.4. 水源涵养林林分结构对功能的影响及低功能水源林改造
        2.4.1. 林分结构对功能的影响
        2.4.2. 低功能水源涵养林的原因与改造方法
    2.5. 研究展望与低耗水水源涵养林建设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
    3.2. 地形地貌
    3.3. 气候水文
    3.4. 地质土壤
    3.5. 植被状况
    3.6. 试验区概况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思路
    4.2. 技术路线
5. 低耗水水源涵养林耗水规律分析
    5.1. 林地蒸发散
    5.2. 植物蒸腾
    5.3. 低耗水水源涵养林造林树种选择及其单木耗水规律
    5.4. 植物蒸腾耗水的林分尺度扩展及估算
    5.5. 基于林分蒸腾耗水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
    5.6. 典型树种不同年龄阶段单木耗水估算
    5.7. 林冠截留特征与结构功能模型
    5.8. 典型林地枯落物结构对截留减沙效益的影响
    5.9. 林分结构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5.10. 基于近自然理论的密云人工水源林树种配置模式
6. 密云低山区水源林造林技术体系的构建
    6.1. 密云水源涵养林人工造林及经营基本原则
    6.2. 立地类型划分、树种选择与搭配
    6.3. 营林模式与造林技术措施
    6.4. 林分密度与耗水量水平
7. 密云低山区低耗水水源涵养林造林规划设计
    7.1. 造林地立地类型概况
    7.2. 造林地小班划分
    7.3. 古北口北甸子人工林造林规划设计原则与典型设计
        7.3.1. 北甸子造林规划设计依据
        7.3.2. 北甸子造林规划设计目标
        7.3.3. 北甸子造林模式典型设计
        7.3.4. 综合抗旱科技措施
8. 水源林典型造林模式的耗水量与水文效益估算
    8.1. 林分典型配置模式与估算内容
    8.2. 气象特征与设计典型年
        8.2.1. 降雨特征与年际差异
        8.2.2. 大气相对湿度
    8.3. 新造林生态水文效益估算
        8.3.1. 不同林分配置下的林冠截留特征
        8.3.2. 新造林坡面静态径流产沙特征
        8.3.3. 不同林分配置下新造林的土壤蒸发特征
        8.3.4. 林分耗水量
        8.3.5. 基于不同结构配置下的林地水文分配
    8.4. 中龄林生态水文效益估算
        8.4.1. 中龄林不同配置林分的林冠截留特征
        8.4.2. 中龄林不同配置下枯落物截留与静态径流产沙特征
        8.4.3. 中龄林不同配置下的土壤蒸发特征
        8.4.4. 中龄林林分耗水量估算
        8.4.5. 基于不同结构配置下的中龄林林地水文分配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果讨论
    9.2.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介绍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盐碱地资源与分布
    1.2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特点
    1.3 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
        1.3.1 灌排措施
        1.3.2 放淤压盐
        1.3.3 耕作措施
        1.3.4 化学改良措施
    1.4 盐碱地造林技术
        1.4.1 盐碱地造林技术措施研究
        1.4.2 盐碱地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1.5 树种耐盐能力评价
        1.5.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5.2 树种耐盐能力评价指标
        1.5.2.1 树种耐盐能力评价的形态指标
        1.5.2.2 树木耐盐能力评价的生理指标
        1.5.2.3 树木耐盐能力评价的综合生理指标
    1.6 盐碱地造林存在的问题
2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2.1.1 研究目标
        2.1.2 主要研究内容
        2.1.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创新点
        2.1.4 技术路线
    2.2 试验地自然条件
    2.3 试验方法
        2.3.1 整地方式
        2.3.2 土壤理化性状调查测定
        2.3.2.1 样品采集
        2.3.2.2 分析方法
        2.3.3 造林技术试验
        2.3.3.1 客土造林
        2.3.3.2 不同盐碱程度地块造林
        2.3.3.3 基盘配方造林
        2.3.4 盐碱地造林树种适应性试验
        2.3.5 生长状况调查
        2.3.5.1 成活率、株高、地径及生物量调查
        2.3.5.2 根系分布调查
        2.3.5.3 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2.3.5.4 净光合等生理指标的测定
        2.3.6 耐盐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2.3.6.1 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2.3.6.2 保护酶的测定
        2.3.6.3 渗透调节物质
        2.3.6.4 质膜透性
        2.3.7 耐盐能力评价方法
3 试验地土壤理化特征
    3.1 造林地土壤本底特征
        3.1.1 造林地地面特征
        3.1.2 土壤质地
        3.1.3 整地前各地块土壤含盐量
    3.2 造林后土壤物理性状对比
    3.3 造林后土壤水盐动态
        3.3.1 造林后土壤盐分动态
        3.3.2 不同地块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3.3.3 土壤含盐量分布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
        3.3.3.1 土壤含盐量水平分布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3.3.3.2 土壤含盐量垂直分布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3.3.3.2 表层土壤含盐量与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3.4 土壤PH值的变化
    3.5 造林后土壤养分的比较
        3.5.1 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比较
        3.5.2 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
    3.6 小结
4. 盐碱地造林技术措施
    4.1 客土造林
        4.1.1 客土造林方法
        4.1.2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效果分析
        4.1.2.1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成活率对比
        4.1.2.2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株高生长对比
        4.1.2.3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地径生长对比
        4.1.2.4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生物量对比
        4.1.2.5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根系对比
        4.1.2.6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光合速率对比
        4.1.3 刺槐客土造林效果分析
        4.1.3.1 刺槐客土造林成活率对比
        4.1.3.2 刺槐客土造林株高对比
        4.1.3.3 刺槐客土造林地径对比
        4.1.3.4 刺槐客土造林生物量对比
        4.1.3.5 刺槐客土造林根系对比
        4.1.3.6 刺槐客土造林光合对比
        4.1.4 侧柏客土造林效果分析
        4.1.4.1 侧柏客土造林成活率对比
        4.1.4.2 侧柏客土造林株高对比
        4.1.4.3 侧柏客土造林地径对比
        4.1.4.4 侧柏客土造林生物量对比
        4.1.4.5 侧柏客土造林根系对比
    4.2 不同盐碱程度地块造林试验
        4.2.1 造林方法与设计
        4.2.2 不同盐碱程度地块造林成活率
        4.2.3 不同盐碱程度地块造林树木生长状况
        4.2.4 不同盐碱程度地块树木叶片含水量的变化比较
        4.2.5 不同地块树木光合速率
        4.2.6 造林树种在不同盐渍化程度地块的受害状况
    4.3 不同基盘配方造林
        4.3.1 白蜡、刺槐、侧柏不同基盘配方造林
        4.3.1.1 白蜡、刺槐、侧柏不同基盘配方造林设计
        4.3.1.2 绒毛白蜡不同基盘配方造林效果
        4.3.1.3 刺槐不同基盘配方造林效果
        4.3.1.4 侧柏不同基盘配方造林效果
        4.3.2 合欢等5树种3个不同基盘配方造林
        4.3.2.1 合欢等5树种3种基盘配方造林设计
        4.3.2.2 合欢等5树种3个不同基盘配方造林效果
    4.4 小结
5 盐碱地造林树种适应性
    5.1 造林设计
    5.2. 2008年造林树种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5.2.1 不同树种成活状况分析
        5.2.2 不同树种高生长状况分析
        5.2.3 不同树种地径生长状况分析
        5.2.4 不同树种生物量调查分析
        5.2.5 不同树种根系分布调查分析
        5.2.6 不同树种叶片含水量
        5.2.7 不同树种的光合作用
    5.3 2009年造林树种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5.3.1 不同树种成活状况分析
        5.3.2 不同树种生长状况分析
    5.4 造林树种受害状况
        5.4.1 盐害症状
        5.4.2 病虫害情况
        5.4.3 其他受害情况
    5.5 小结
6 造林树种的盐胁迫生理状况
    6.1 叶片叶绿素含量
    6.2 保护酶系统
        6.2.1 SOD酶活性
        6.2.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6.2.3 CAT活性
    6.3 渗透调节物质
        6.3.1 可溶性蛋白含量
        6.3.2 可溶性糖
        6.3.3 脯氨酸含量
    6.4 细胞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
        6.4.1 MDA含量
        6.4.2 膜透性
    6.5 造林树种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6.6 造林树种生理指标聚类分析
    6.7 小结
7 造林树种耐盐性评价
    7.1 理论基础与方法
        7.1.1 理论依据
        7.1.2 树种耐盐性评价方法
        7.1.2.1 直接鉴别法
        7.1.2.2 间接鉴别法
    7.2 根据树木生长发育状况进行直接评价
        7.2.1 评价指标
        7.2.2 根据生长形态指标的层次分析模型
        7.2.3 根据形态指标的树种耐盐性评价结果
    7.3 根据耐盐性生理指标进行间接评价
        7.3.1 数据标准化
        7.3.2 根据综合生理指标的耐盐性评价模型
        7.3.3 根据生理指标的树种耐盐性评价结果
    7.4 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的比较
    7.5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特点
        8.1.2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技术
        8.1.3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树种选择
        8.1.4 造林树种耐盐性评价
    8.2 讨论
        8.2.1 进行盐碱土盐渍化程度划分和必要的改良
        8.2.2 根据土壤盐渍化程度、质地、结构等多因素综合考虑树种选择
        8.2.3 科学评价树种耐盐能力
        8.2.4 营造多树种混交林
        8.2.5 注重综合治理和盐碱地生态、资源保护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冀北接坝山区沙化土地动态与生态工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1.3.2 风沙运动规律和防治研究
        1.3.3 沙漠化土地水分动态研究
        1.3.4 沙地植被演替研究
        1.3.5 生态恢复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土壤
    2.4 植被
    2.5 气候
    2.6 水文
    2.7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3.2 研究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资料收集
        3.3.2 植被和植物群落调查
        3.3.3 土壤调查
        3.3.4 卫星遥感图像处理
        3.3.5 土壤风蚀研究方法
        3.3.6 小气候观测
        3.3.7 分析方法
4 土地利用和沙化动态研究
    4.1 土地利用和沙化土地分类
    4.2 遥感数据的解译
        4.2.1 卫星遥感信息源的选择
        4.2.2 解译标志的建立
        4.2.3 解译标志区的建立
    4.3 小坝子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格局和沙化动态
    4.4 小坝子沙化成因分析
        4.4.1 小坝子沙地的分布
        4.4.2 沙子的来源分析
        4.4.3 沙地成因分析
    4.5 小结
5 植被恢复与演替规律研究
    5.1 植物类型和分布特征
        5.1.1 植物资源与植物分布特征
        5.1.2 主要植被类型
        5.1.3 主要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
    5.2 植被演替过程分析
        5.2.1 小坝子地区植被演替过程
        5.2.2 小坝子沙地植被种群变化
        5.2.3 不同工程措施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5.3 植物多样性驱动因子分析
        5.3.1 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
        5.3.2 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关系
        5.3.3 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5.4 小结
6 沙地生物结皮的分布特征与利用技术研究
    6.1 土壤结皮
    6.2 小坝子地区土壤生物结皮的分布规律
    6.3 土壤生物结皮理化性状研究
    6.4 生物结皮固沙技术
    6.5 小结
7 生态工程治理模式与技术
    7.1 生态工程治理模式
        7.1.1 沙区防风固沙技术模式
        7.1.2 积沙坡地和流动沙丘治理模式
        7.1.3 坡地治理模式
        7.1.4 自然恢复治理模式
        7.1.5 草牛奶气生态养殖模式
        7.1.6 经济作物防风固沙模式
    7.2 植被恢复技术
        7.2.1 沙化区造林绿化技术措施
        7.2.2 活动沙地沙障固沙造林绿化技术
        7.2.3 经济作物种植技术
        7.2.4 围栏封育促进植被恢复技术
        7.2.5 沙地微环境调控技术
    7.3 结论
8 生态工程效益研究
    8.1 植被对风速和风蚀的影响
        8.1.1 不同植被特征对风速轮廓线的影响
        8.1.2 不同植被覆盖度对土壤风蚀强度的影响
    8.2 不同植被类型对小气候的影响
        8.2.1 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温度变化
        8.2.2 不同植被类型的气温变化
        8.2.3 不同植被类型对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8.3 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8.3.1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剖面含水量的变化
        8.3.2 不同植被下根系在剖面的分布特征
        8.3.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剖面含水量变化
        8.3.4 不同植被的土壤径流
    8.4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学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图

四、干旱山区侧柏山杏山樱桃造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D]. 张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山地景观规划研究 ——以包钢大青山生态基地为例[D]. 李占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D]. 税嘉陵.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平遥县土石山区抗旱造林技术[J]. 耿峰云. 山西林业, 2018(05)
  • [5]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D]. 黄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6]辽西山地乡土树种开发利用途径[J]. 周狄. 辽宁林业科技, 2017(02)
  • [7]京津冀生态涵养区主要森林群落特征及生态功能研究[D]. 元文革.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4)
  • [8]基于耗水规律的密云水源林营造技术与设计的研究[D]. 胡畔.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9]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D]. 李秀芬.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6)
  • [10]冀北接坝山区沙化土地动态与生态工程模式研究[D]. 冯长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干旱山区兴山樱桃造林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