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3年第9卷分类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施伍[1](2019)在《脑干蓝斑核介导右美托咪定的镇痛和镇静作用的神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20世纪末开发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由于其中枢性抗交感特性,DEX不仅有一定的镇痛和抗焦虑作用,还可以产生类似自然睡眠的镇静作用。蓝斑核(简称蓝斑,Locus Coeruleus,LC),位于脑桥前背部,接近第四脑室下壁喙部末端,是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聚集的主要核团。由LC向下发出的纤维到达脊髓构成内源性的疼痛下行抑制调控环路。大量的研究表明DEX在脑内的作用的主要靶点是LC。然而LC是否同时介导了DEX的镇痛和镇静作用?DEX的镇痛和镇静作用的关系及其机制又是什么?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利用在体电生理技术在自由活动的小鼠上记录系统性给予不同剂量DEX对LC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并结合行为学和药理学实验,进一步研究DEX镇痛和镇静的中枢机制。方法1.机械缩足阈值的测定将小鼠放入高架金属网底板的铁笼中适应30 min。测定时,用Von Frey纤维丝垂直刺小鼠后爪脚底,用各纤维丝测定之间需间隔3秒,小鼠在受刺激时若出现快速抬足、抖足或舔足中的任意一种现象,此次刺激反应即被视为阳性反应,用up-down方法统计分析小鼠机械缩足阈值。2.热甩尾潜伏期的测定热甩尾实验中,用软毛巾将小鼠的身体轻轻包住,只露出尾巴,注意头部尤其眼部遮光可以使小鼠尽量安静,将小鼠尾端3-4 cm的尾巴浸入48℃,50℃,52℃的水浴锅中,为防止小鼠尾巴烫伤,每次测试间隔应大于10 s,以尾回缩出水面的潜伏期,即热甩尾潜伏期(tail-flick latency)为测定痛域的指标。3.鞘内注射使用微量注射器在小鼠L4-5椎间隙进针,当出现轻微甩尾反射则视为成功,30s内注射完10μL药物,并剔除有运动障碍的动物。4.镇静评分测定将单个小鼠置于干净的饲养笼中,让其自由活动,待测小鼠经过30 min的适应后,采用Chuck的镇静评定量表对其行为进行评分。5.免疫组织化学切好的脑片漂洗2次,液室温封闭1 h后,弃封闭液,加入一抗4℃孵育过夜,再弃一抗漂洗3次后加二抗,室温孵育2 h后弃二抗,漂洗3次后将脑片贴在载玻片上,封片拍摄。6.电极制作电极由16根单独绝缘的镍铬合金线(内径35μm,阻抗300900 Kohm,Stablohm 675)组成。16根微线阵列以4×4×4×4图案排列(线之间约200μm间距)。焊接到18针连接器(Mil-Max)上,焊接处用AB胶封固,裸露的镍铬合金线用聚乙二醇2000保护。7.电极埋植用异氟烷麻醉小鼠固定于定位仪上,手术期间持续气体麻醉(诱导3%,维持1.5%)。涂抹金霉素眼膏保护小鼠眼睛,用小剪刀修剪头部皮肤并用棉签清理头皮。用剪刀沿正中线剪开头皮并把它分向两边,暴露颅骨,用沾有70%酒精的棉签去除骨膜并擦干颅骨。将小鼠颅骨调整至水平位置后,在一侧目标脑区位置上方钻孔,另外再钻两个孔用来植入螺钉以确保电极阵列植入。将多根金属丝电极以下列坐标单侧植入目标脑区(AP-5.20 mm,ML-0.92 mm,DV-3.58 mm)。埋植前将电极阵列头端沾取少许Neuro-DiI染料,以用来标记埋植位置。使用3 M Vetbang组织胶涂抹于颅骨和颅钉表面,牙科水泥布满颅骨的额部和顶部以此来固定颅骨上的头件。待牙科水泥坚硬后将小鼠从定位仪上取下,并放到有电热毯的笼子里直至它苏醒,然后再放回至原饲养笼内。8.在体电生理记录神经元信号记录应在安静房间中的屏蔽箱中进行,并在小鼠电极埋植恢复7天后开始,为了减少电极脱落的风险,记录前将小鼠用异氟烷轻度麻醉后,迅速将埋植在小鼠头上的电极与记录系统相连接,将小鼠放在记录箱中自由活动30 min以适应环境,使用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同步采集小鼠腹腔注射DEX之后鞘内注射纳洛酮或育亨宾后的实时LC神经元电信号,采样频率为500 Hz,记录40 min。9.在体电生理数据分析为了筛选出高质量的单细胞聚集波,我们用Offline Sorter软件去掉和正常波峰波谷不同的明显的杂波,经筛选的数据用NeuroExplorer软件分析,可得出LC神经元的放电频率的变化图表。10.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Mean±SEM表示,两组之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之间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GraphPad Prism5.0软件绘制统计图。检验以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机械缩足阈值测定结果和镇静评分结果显示,腹腔注射低剂量DEX(0-14μg/kg)时,小鼠的机械痛和热痛阈值明显增高,而高剂量DEX(16-20μg/kg)使小鼠表现出明显的镇静,并且DEX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均有剂量依赖性。2.在体多通道电生理记录实验显示腹腔注射低剂量DEX增加LC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而高剂量DEX则抑制LC神经元的放电频率3.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显示,在距离Bregma点-5.34和-5.40两个断面,腹腔注射DEX 20μg/kg和6μg/kg相比,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活性显着下降。4.鞘内注射α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显着抑制低剂量DEX的镇痛作用,却不影响高剂量DEX引起的镇静作用5.鞘内注射吗啡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不影响DEX的镇痛作用。结论DEX通过激活LC的下行抑制系统发挥镇痛作用,并且DEX镇痛作用由脊髓α2受体介导,与脊髓的吗啡受体无关。而DEX的镇静作用则不通过LC到脊髓的下行抑制系统起作用。
张慧蕊[2](2015)在《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是指从北宋至南宋时期(960-1276)、在汉民族统治区域内的作者,所撰写的、以研究《伤寒论》为主的、独立成书的、现仍有传本存世的医学着作。本文通过对近现代多种目录书的查考,统计出该类着作原共计17种,分别为:刘元宾《伤寒括要》(1076)、韩祗和《伤寒微旨论》(1086)、庞安时《伤寒总病论》(1100)、朱肱《伤寒百问》、《南阳活人书》、《重校证活人书》(1118)、《增释南阳活人书》(经后人增释)、李知先《活人书括》(1166)、许叔微《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及《伤寒九十论》(1170)、李柽《伤寒要旨(药方)》(1171)、汤尹才《伤寒解惑论》(1173)、钱闻礼《伤寒百问歌》(1182)、郭雍《伤寒补亡论》(1195)、李子建《伤寒十劝》(1217)及杨士瀛《伤寒类书活人总括》(1260)。因朱肱《重校证活人书》文字为该作者最后成书的伤寒着作,并排除后人增释,为了解作者本人学术成果,故本文研究实为14种。这些医籍不仅代表着宋代伤寒的学术水平,更在中国伤寒学术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临床参考价值。目前中医学术界对宋代伤寒着作全面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的创新性较为突出。本论文采用整体分析、比较法、文献计量法等研究方法,同时采用推求义例分析材料构成,在对14种着作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理清这些着作相互之间,以及与前代伤寒文献、尤其是宋定本张仲景着作之间的学术传承关系。全文共分6部,包括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宋代伤寒着作成书前的官修伤寒文献及宋元5种书目着录的宋代伤寒着作、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宋代伤寒着作的文献特点、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及影响。1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共包括政治、文化、科技、经济和气候5方面。政治文化方面,皇帝喜医、频颁医学诏令,馆阁和校正医书局整理编撰医书,士人尚医、儒医出现,这些均提高了宋代医家的学术水平。科技经济方面,印刷、造纸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图书刻售业繁荣,医学知识随着医书的普及而传播。气候方面,灾疫频现也使得医家对外感病非常重视。2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体现于现存的各代伤寒文献。从战国到三国时期,出现了伤寒药方和病案的简单记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伤寒理论。两晋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区别治疗伤寒及其他外感疾病,积累了大量的伤寒验方,并对仲景伤寒文献进行了早期整理。隋唐五代时期,随着对仲景伤寒文献的进一步收集,伤寒理论逐渐完善,出现了对伤寒验方综合分类汇总。宋以前伤寒文献一方面有对仲景伤寒文献不同程度的记载,推进了后世的校正统一,另一方面也积累了治疗外感疾病的经验,为宋代医家对《伤寒论》阐释发挥奠定了基础。3宋代伤寒着作成书前的官修伤寒文献及宋元5种书目着录的伤寒着作在宋代大量伤寒着作产生前,含有伤寒内容的官修医书共有4种,包括《太平圣惠方》、宋定本《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及《金匮要略方论》。这些医书,尤其是宋定本《伤寒论》成为宋代伤寒着作的主要参考来源。而宋代伤寒着作的大量产生,可以从宋代《崇文总目》、《遂初堂书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4种着名目录书及元代编修的《宋史·艺文志》中体现出来。4现存宋代伤寒着作通过对现存宋代伤寒着作的目录记载、成书体例及传承关系的系统研究,发现这些着作的体例和内容均各有特色。《伤寒括要》分理论诗歌和方药条文两部分,主要取材于《太平圣惠方》。《伤寒微旨论》现存版本为《四库全书》辑佚本,包含15篇医论,今《永乐大典》残卷还有关于方论的2篇佚文。《伤寒总病论》论述广义伤寒,“庞日”和小字注为庞氏观点,书中的仲景伤寒条文可能出自当时流传的异于宋定本的《伤寒论》版本。《重校证活人书》分“伤寒百问”、方药和妇儿伤寒3部分,其中“伤寒百问”为伤寒理论的101个问答,方药部分是宋定本《伤寒论》113方以及前文相关杂方,妇儿伤寒部分为妇科、儿科伤寒内容。《活人书括》现存版本无法得见,但其内容可见于朝鲜医籍《医方类聚》中,该书分为两部分,理论部分以朱肱《活人书》“伤寒百问”内容为主,中有律赋和诗歌形式,药方部分为理论部分出现的方名的具体说明。《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及《伤寒九十论》均为许叔微撰写,《伤寒百证歌》是关于伤寒的100首七言诗歌,主要取材于《活人书》的“伤寒百问”;《伤寒发微论》是伤寒相关的22篇医论,多与《伤寒百证歌》和《《伤寒九十论》内容相重;《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医案专着,记载了许氏治疗伤寒的90个病案,写作时采用先叙后议和夹叙夹议两种形式。《伤寒要旨(药方)》分“药方”和“要旨”两部分,前者收载了宋本《伤寒论》108首方剂,后者是对该本《伤寒论》同一方剂相关条文的汇总,保留了原书一些原貌。《伤寒解惑论》论述了25个伤寒相关病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内容基本依照朱肱《伤寒百问》而成。《伤寒百问歌》共载伤寒相关93篇七言诗歌,其主要内容和编排顺序基本依照《《活人书》“伤寒百问”和妇儿伤寒,几乎无钱氏个人补充。《伤寒补亡论》涉及内容范围较广,对主要论题多以问答体形式提出“雍日”提示作者郭雍自己观点,书中包含宋本之外另一版本《伤寒论》内容。《伤寒十劝》是关于医者伤寒临证的10条劝诫,观点多取自《活人书》。《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体例多参照《活人书括》,亦有律赋、诗歌等形式,其内容多涉及内科杂病。5宋代伤寒着作的文献特点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形式体例呈现多样化特点,包括医学诗歌化,这是可能受到宋代诗歌学问化影响,导致医书创作多用歌诀形式,如《伤寒百证歌》;宋代科举要求考察律赋形式,导致后者兴盛,伤寒着作中可见律赋文体,如《活人书括》;笔记实录体的“实录”特性,受到士人欢迎,伤寒医家将此文体应用到医案内容的写作,如《伤寒九十论》;问答体的应用在医书中由来已久,伤寒医书借此引发读者思考,同时还起到提示全文框架的作用,如《伤寒补亡论》。另外,现存宋代伤寒着作的内容来源较为集中,有以吸收宋本《伤寒论》为主者,如《伤寒要旨(药方)》,有以参考朱肱伤寒着作为主者,如《伤寒百问歌》,其余均为个例,如《伤寒括要》以《太平圣惠方》卷八淳化本《伤寒论》为主,《伤寒总病论》及《伤寒补亡论》中含有宋本之外另一版本《伤寒论》内容。6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宋代伤寒着作沿袭了前代的广义伤寒理论,对宋本等《伤寒论》版本进行阐释发挥,体现了宋代伤寒学以研究“伤寒病”为主的特点,完成了《伤寒论》向医学经典的转化,并且在内容、观点、认识及方法上对后世伤寒学有相当的影响,而其中的温病理论及治疗方法为温病学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准备。7结论(1)宋代伤寒着作,作为宋代医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文化、科技、经济、气候5方面,其中前两者具有重要影响。(2)宋以前伤寒文献记录了大量相关理论和方药,并且保存了较为可观的张仲景伤寒文献,为宋代伤寒着作的成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在宋代大量伤寒着作成书前,有4种宋代官修方书收载伤寒内容,这为医家撰写伤寒着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是,宋元时期目录书对宋代伤寒着作的着录并不全面,仅有20余种,而后世目录书《宋以前医籍考》则整理了历代目录记载的共70余种宋代伤寒着作,现尚有17种存世。(4)17种伤寒着作中,因《伤寒百问》及《南阳活人书》2种为朱肱早期作品,而朱氏另一着作《重校证活人书》可代表其最终学术成就,而《增释南阳活人书》为后人增释着作,故仅对《重校证活人书》作重点研究,剩余14种均各有特色。(5)14种现存宋代伤寒着作的形式体例呈多样化特点,歌诀、律赋、笔记实录体及问答体等形式较为突出。(6)14种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多以宋本《伤寒论》或朱肱的伤寒着作为依据,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内容的补充和形式的转化。(7)宋代伤寒着作对张仲景伤寒学术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后世伤寒学派及温病学说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楠[3](2014)在《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1912-1949)是传统本草向现代中药学过渡的关键时期,在中药学术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民国学者“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在继承传统本草学术基础上,融汇吸纳现代科学知识、技术与方法,并开展中药科学研究,推动中药学术发展,更为现代中药学奠定基础。民国时期留下了大量中药文献,为我们研究该阶段中药学术发展提供宝贵资料,目前民国中药文献的价值越来越为学术界所关注,并已在文献保护与整理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但相关研究尚显不足,一方面,还未发现以民国期刊内刊载的中药论文为对象的研究;另一方面,亦未发现民国中药着作与中药论文相结合,从整体角度探索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研究。本研究基于民国时期中药文献展开,以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为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内容的梳理,结合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分析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特色与影响,为当前中药学发展提供借鉴。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目录学、版本学、计量文献学、口述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同时参考历史学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这些文献,分析其具体内容中表现出的学术思想与特点,探讨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脉络及其规律。研究对象以民国时期中药着作、期刊中药论文为主,具体选择标准如下:着作选择标准:①成书时间为1912-1949年之间;②内容或部分内容与中药相关;③铅印本、石印本、油印本、稿本、抄本等各种版本,不论是否正式出版均纳入研究之列;④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⑤中文着作。期刊中药论文选择标准:①论文发表时间为1912-1949年之间;②内容或部分内容与中药相关;③期刊检索范围包括中医药期刊与其他期刊两部分,其他期刊主要包括药学期刊、西医相关期刊及各科研机构连续发行的研究报告等;④期刊发行地区为中国大陆;⑤中文论文。文献搜集方法:首先利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民国时期总书目》、《中文期刊大词典》、《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以及中药史、中药文献方面着作,等获取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刊载中药论文的期刊线索;其次以民国、中药、国药、汉药、本草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查阅相关论文,获取资料及相关线索;第三,以民国、中药、本草、汉药为关键词,在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主要图书馆网站查询馆藏图书与期刊目录;第四,根据搜集的线索展开实地调研工作,查阅原始资料,对于重要内容通过抄录、复印、拍照等方式加以保存。文献分析方法:对获得的资料,根据文献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整理与分析方案。中药着作整理与分析:①对搜集的中药着作进行编目,核实着作名称、作者、出版者、成书年代、出版时间、版本情况、馆藏信息等内容;②阅读着作内容,撰写图书简介;③根据着作内容的学术特点进行分类;④横向比较不同类别图书间的差异,归纳民国时期中药图书的共性,分析不同类别图书的个性特征;纵向比较该类着作在不同历史时期间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探讨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分析其对现代中药学术产生的影响。期刊中药论文整理与分析:①阅读论文内容,提炼作者主要学术观点;②根据内容与学术观点,对搜集到的中药论文进行分类;③总结民国时期中药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与特色。结合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从整体角度分析两者在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全面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的特点及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探索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整体脉络、学术特点及其对现代中药学术的影响。在本研究调研过程中,共阅览民国时期中药着作182种,其中各图书馆藏原本161种,《中国本草全书》收录的民国中药着作影印本21种;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着录着作26种,着录信息有误的着作31种。阅览期刊50种,其中中医药期刊45种,研究报告2种,西医药期刊3种,全文阅览中药论文400余篇,浏览并纳入统计分析论文1000余篇。论文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对民国以前的“本草”,民国时期的“本草”、“中药”、“国药”、“汉药”,以及现代“中药”等概念加以辨析,同时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从“本草学术主流”与“本草学术分支”对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的脉络进行简要梳理,总结本草学术发展特点。第三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文献概述”,分为“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三节。“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按文献的内容特点分为“综合类中药着作”、“临床应用类中药着作”、“专题研究类中药着作”、“辞典类中药着作”、“教材类中药着作”、“科普类中药着作”、“生药研究类中药着作”等七类,简要介绍每类着作的总体特点及代表性着作的学术特色。“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则首先介绍收录中药论文的相关期刊简要情况,重点分析民国时期中药论文的内容特点,并将其分为“中药学术发展”、“中药临床应用”、“中药知识整理”、“中药科学研究”、“中药专题研究”等五类。“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则以调研资料为基础,对纳入研究的中药着作数量、馆藏情况、类别、成书年代以及十种主要中医药期刊内中药论文的发表比例、中药论文的分类构成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求反映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的大致情况。第四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民国时期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文化思想以及科学引进等因素对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第五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探析”,分析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及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通过上述五部分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作为文献载体,忠实地记录下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历程,同时作为当时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也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取得新的发展,通过着作编排体例、形式等变化得到体现,并最终以中药着作的形式系统地展现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的总体框架;着作与期刊的流通,促进了中药学术的交流,期刊中药论文的出现,则使学术交流与争鸣更为活跃;科普着作与论文则很好地促进了中药知识普及,使更多的社会民众了解并认可中药。二、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众多因素影响,其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甚为深远。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总体特征为,在继承传统本草学术的基础上,通过融汇吸纳现代科学知识、技术、方法,发展中药学术。具体表现为“发扬传统”、“复古求新”、“中药科学化”三种倾向,其中“发扬传统”在民国中药学术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复古求新”则通过回溯中药学术源流,正本清源,提供新的探索思路;“中药科学化”是民国中药学术发展的新风向。三、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对今天中药学术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中药辞典、中药科普着作等,在今天仍是中药着作的重要形式,在中药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教材的编写与中药学校教育的开展,更与当前的中药教育模式密切相关;中药临床应用的深入探索,为现代“临床中药学”奠定基础;科学研究的开展则为中药学术发展提供新思路,并从民国时期的萌芽,逐渐发展为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等众多研究领域及其分支学科。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促进中药学术发展仍是摆在每一位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民国时期的许多学术思想颇具启发意义,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为当前的中药学术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借鉴。
高凯敏[4](2014)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简史》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西医结合是一支与中医、西医并列的医疗卫生力量。皮肤病学是临床上一门重要的学科。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不断取得可喜的进步。本文从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两个方面对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学术发展史包括6部分内容: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分类;中西医皮肤病名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的几种诊疗模式;常用中医治法适应证的研究;常见病、疑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举隅和皮肤科常用中药临床疗效和药理实验的研究。对个别事物的分类,标志着人们对于事物共性认识的深度。皮肤病的分类方法,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皮肤病学的发展水平。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分类,分别介绍了中医外科学对皮损形态的分类、中西医汇通着作的皮肤病分类方法、当代西医的皮肤病分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皮肤病分类。通过对皮肤病分类方法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展示了对皮肤病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西医传入之后,中西医学术的交流,首先面临着中西医病名的对照的问题。近代最早的皮肤病专科着作中,西医皮肤病名都是直接音译的词汇,后来才出现固定、通用的中文名称。现代医家对于中西皮肤病名的对照研究不断成熟,开始对皮肤病名命名规律及中西皮肤病名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出版了《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和《国际皮肤病分类与名称》。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演变标志着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不断发展,不同的时期、背景下,有不同的诊疗模式的出现。本文分别阐述了皮肤病的诊疗模式由单纯中西药相加使用,到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再到辨证微观化的发展过程。活血化瘀法、养血润肤法、清热凉血法和补肾法等是祖国医学重要的治疗法则,并且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皮肤科工作者不但对这些重要法则的适应证进行了探讨和临床疗效观察,而且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现代实验研究,本文对活血化瘀法、养血润肤法、清热凉血法和补肾法这些中医治法在皮肤科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红斑狼疮、银屑病、硬皮病、天疱疮、湿疹等疾病是目前皮肤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这些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已经彰显出明显的优势,本文分别对红斑狼疮、银屑病、硬皮病、天疱疮、湿疹这些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和研究概况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目前,对于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于中药的现代研究成果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本文对现代药理证实的具有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抑制变态反应的20味皮肤科常用药的临床疗效观察和药理实验研究概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学科发展史分3部分,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的成立和发展;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的创刊与贡献;代表性专业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建设及专业教育概况;几部代表着作的主要内容和几位代表人物的贡献和学术思想等。
李静,张藜莉,李洪梅,见立佳,焦建辉[5](2009)在《122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使用药物情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门诊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方法:取煤炭总医院2009年3月门诊糖尿病患者处方,对其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分析判断指标。结果:用降糖药的同时使用治疗合并症用药,各种药物DUI的范围:最低为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0.34,最高格列美脲2.01。结论: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用药复杂,应个体化用药,合理用药。
朱永刚,李明,赵志刚[6](2009)在《2005~2007年我院颅内动脉瘤相关用药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2005~2007年北京天坛医院颅内动脉瘤患者相关用药情况。方法:采用药历管理软件对2005~2007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颅内动脉瘤治疗需要各类药物联合使用,针对手术治疗、辅助治疗、并发证治疗选用恰当的药物。结论:用药情况与治疗原则相符,为该病种的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严明[7](2007)在《期刊论文索引的现状与用户需求》文中提出本文对期刊论文索引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剖析,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提出了改进性建议。
慕景强[8](2005)在《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期间,社会几乎一直处在动荡不安中。可以说,民国的历史是一部政权频繁更迭、战乱不断的历史。在大部分时间里,统治阶层无暇顾及医学教育,当然这也和清末、民初西医教育一直为外国势力所垄断有关。统治阶层无暇顾及医学教育的结果,使医学教育几乎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当局虽偶有教育改革政令,多数情况下应者寥寥。政府的不作为,却也给了医学教育自由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在1926年至1937年这段时间里,政局相对稳定,民国西医发展也流派纷呈,成为民国西医教育发展的辉煌时期。 我国西医教育源于传教士。从客观上讲,传教士和教会医院在把西医引进中国和培训医务人员上功不可没。另外,西方国家在中国的西医派别之争,在学术上起到了百家争鸣的效果,这也促进了民国西医学术的发展。但这些传教士与国外政府或团体,有些是为本国的侵略政策服务,也有一些是抱着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的原因来到中国办医学教育。所以,我们对西医来华的评价在看到贡献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其负面影响。 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便是重新去追寻那段历史,尽量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从中探寻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脉络,总结得失,给历史以应有的尊重:谁为民国的西医教育做出了贡献?有哪些贡献?民国为新中国的医学教育又贡献了什么?如何评价民国的西医教育? 由于一篇论文无法面面俱到,综合各方面因素,本文最终选择从四个角度切入民国医学教育的历史。也就是说,本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四章。 第一章从时间维度上对民国西医教育做一个总体的把握。为了研究的方便,把民国西医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时期来展开:奋力前行的萌芽时期(1912年——1926年);西医教育本土化及其鼎盛时期(1927年——1937年);逆境图存的低谷时期(1937年——1949年)。本章对民国前期西医的出现及其发展情况亦作了简要的回顾,作为本章第一节的内容。 第二章对民国西医高等教育采取了从类型切入,进行分类研究。分类的依据既考虑了各院校的主办者,又考虑创办的时间顺序,分为四类,每一类选取其典型代表进行论述:教会医学在民国期间无论在办学数量还是在办学质量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影响也最大,因此,教会西医高等教育便作为第一种类型,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以其鲜明的特点和高质量而成为教会医学教育的典型代表;第二种类型为国民政府办西医高等教育(含国立和省立),主要以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和上海医学院为例;第三种类型为外国政府或财团办学,主要选择同济作为例子;受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一些实业家开始创办教育——国内私人办学为第四种类型。并且在章末对这四种类型院校的办学经验及其得失进行了对比分析。
陈丽萍,江海云[9](2003)在《2002年敦煌学研究论着目录索引》文中指出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02年中国大陆出版敦煌学研究的相关着作共56部,公开发表论文404篇。本文拟分专着与论文两个部分对当年敦煌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介绍。其中论文部分又以敦煌文献、敦煌宗教、敦煌史地、敦煌石窟艺术考古与保护、敦煌语言文字与文学、敦煌学史、专着评介、学术动态及其他等专题分类索引,以供学界查阅。
二、《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3年第9卷分类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3年第9卷分类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脑干蓝斑核介导右美托咪定的镇痛和镇静作用的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处理 |
3.结果 |
3.1 腹腔注射DEX对小鼠机械性触诱发痛有镇痛和镇静作用 |
3.2 DEX对 LC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
3.3 较高剂量的DEX(20μg/kg)降低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活性 |
3.4 DEX对小鼠机械痛和热痛的镇痛作用均由α_2 受体介导,镇静作用不由α2受体介导 |
3.5 吗啡受体不介导DEX的镇痛作用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2)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几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
2 研究概况 |
2.1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伤寒着作 |
2.1.1 宋本《伤寒论》 |
2.1.2 《金匮玉函经》 |
2.2 宋代阐释发挥《伤寒论》的着作 |
2.2.1 韩祗和《伤寒微旨论》 |
2.2.2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
2.2.3 朱肱《伤寒百问》、《活人书》系列 |
2.2.4 许叔微伤寒三书 |
2.2.5 郭雍《伤寒补亡论》 |
2.2.6 其他医家及着作 |
2.3 宋代综合性方书中的伤寒内容 |
2.3.1 《太平圣惠方》伤寒内容 |
2.3.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内容 |
2.3.3 《圣济总录》伤寒内容 |
2.3.4 《普济本事方》伤寒内容 |
2.3.5 其他综合性方书中的伤寒内容 |
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
3 研究范围及方法 |
3.1 研究范围 |
3.2 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
1 政治背景 |
2 文化背景 |
3 科技背景 |
4 经济背景 |
5 气候背景 |
6 小结 |
第二部分: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 |
1 战国至三国时期 |
2 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五代时期 |
4 小结 |
第三部分:宋代伤寒着作成书前的官修伤寒内容及宋元史志书目着录的宋代伤寒着作 |
1 宋代伤寒着作产生前的官修伤寒文献 |
1.1 《太平圣惠方》中的伤寒文献 |
1.2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伤寒着作 |
2 宋元5种史志书目对宋代伤寒着作的着录 |
3 小结 |
第四部分:现存宋代伤寒着作 |
1 刘元宾与《伤寒括要》(1076) |
1.1 目录记载 |
1.2 全书体例 |
1.3 传承关系 |
1.4 小结 |
附:《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补注通真子脉要秘括》 |
2 韩祗和与《伤寒微旨论》(1086) |
2.1 目录记载 |
2.2 全书体例 |
2.3 传承关系 |
2.4 小结 |
附:关于《四库》本《伤寒微旨论·温中篇》与《阴证略例》相关篇章的比较 |
3 庞安时与《伤寒总病论》(1100) |
3.1 目录记载 |
3.2 全书体例 |
3.3 传承关系 |
3.4 小结 |
附:庞安时其余着作史志目录记载 |
4 朱肱与《重校证活人书》(1118) |
4.1 目录记载 |
4.2 全书体例 |
4.3 传承关系 |
4.4 小结 |
5 李知先与《活人书括》(1166) |
5.1 目录记载 |
5.2 全书体例 |
5.3 传承关系 |
5.4 小结 |
附:《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的相关记载 |
6 许叔微与《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1170) |
6.1 目录记载 |
6.2 全书体例 |
6.3 传承关系 |
6.4 小结 |
7 李柽与《伤寒要旨(药方)》(1171) |
7.1 目录记载 |
7.2 全书体例 |
7.3 传承关系 |
7.4 小结 |
8 汤尹才与《伤寒解惑论》(1173) |
8.1 目录记载 |
8.2 全书体例 |
8.3 传承关系 |
8.4 小结 |
9 钱闻礼与《伤寒百问歌》(1182) |
9.1 目录记载 |
9.2 全书体例 |
9.3 传承关系 |
9.4 小结 |
10 郭雍与《伤寒补亡论》(1195) |
10.1 目录记载 |
10.2 全书体例 |
10.3 传承关系 |
10.4 小结 |
11 李子建与《伤寒十劝》(1217) |
11.1 目录记载 |
11.2 全书体例 |
11.3 传承关系 |
11.4 小结 |
12 杨士瀛与《伤寒类书活人总括》(1260) |
12.1 目录记载 |
12.2 全书体例 |
12.3 传承关系 |
12.4 小结 |
第五部分: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特点 |
1 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形式体例 |
1.1 诗歌学问化与学问诗歌化 |
1.2 律赋的兴盛与医书中的律赋 |
1.3 笔记实录体在医案中的应用 |
1.4 问答体对经典医籍的继承 |
2 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内容来源 |
2.1 以吸收宋本《伤寒论》为主者 |
2.2 以参考朱肱伤寒着作为主者 |
2.3 其他类伤寒文献来源 |
3 小结 |
第六部分: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
1 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 |
2 宋代伤寒着作对后世的影响 |
2.1 对后世伤寒学的影响 |
2.3 对后世温病学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七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 宋代伤寒着作历代史志书目记载 |
1.1 《伤寒微旨论》 |
1.2 《伤寒总病论》 |
1.3 朱肱医学着作 |
1.4 《活人书括》 |
1.5 许叔微伤寒着作 |
1.6 《伤寒要旨(药方)》 |
1.7 《伤寒百问歌》 |
1.8 《伤寒补亡论》 |
1.9 杨士瀛医学着作 |
2 宋代伤寒着作正文前后所附内容 |
2.1 《伤寒微旨论》 |
2.2 《伤寒总病论》 |
2.3 《重校证活人书》 |
2.4 《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 |
2.5 《伤寒百证歌》 |
2.6 《伤寒要旨(药方)》 |
2.7 《伤寒解惑论》 |
2.8 《伤寒补亡论》 |
2.9 《伤寒十劝》 |
3 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相关列表 |
3.1 《伤寒括要》 |
3.2 《伤寒微旨论》 |
3.3 《伤寒总病论》 |
3.4 《重校证活人书》 |
3.5 许叔微伤寒三书 |
3.6 《伤寒要旨(药方)》 |
3.7 《伤寒百问歌》 |
3.8 《伤寒解惑论》 |
3.9 《伤寒十劝》 |
3.10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 |
(3)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民国中药文献研宄概况 |
参考文献 |
1 前言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民国时期以前“本草”的概念 |
1.1.2 民国时期“本草”、“汉药”、“国药”、“中药”的概念 |
1.1.3 小结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资料搜集方法 |
1.3.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
2 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 |
2.1 本草学术主流 |
2.2 本草学术分支 |
2.3 小结 |
3 民国时期中药文献概述 |
3.1 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 |
3.1.1 综合类中药着作 |
3.1.2 临床应用类中药着作 |
3.1.3 专题研究类中药着作 |
3.1.4 辞典类中药着作 |
3.1.5 教材类中药着作 |
3.1.6 科普类中药着作 |
3.1.7 生药研究类中药着作 |
3.2 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 |
3.2.1 收录中药论文的期刊简介 |
3.2.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的内容 |
3.3 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 |
3.3.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的计量分析 |
3.3.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的计量分析 |
4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 社会环境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2 文化思想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3 科技引进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4 经济因素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5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探析 |
5.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3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形式上的结合 |
5.2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 |
5.3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新进展 |
5.3.1 中药基原考订 |
5.3.2 中药实验研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4)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1. 前言 |
1.1 概念界定 |
1.1.1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汇通” |
1.1.2 “皮肤病学”与“皮肤性病学”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中国近现代皮肤病分类方法的沿革 |
2.1 中医外科学对皮损形态的分类 |
2.2 中西医汇通着作的皮肤病分类 |
2.3 当代西医学的皮肤病分类 |
2.4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皮肤病分类 |
2.5 小结 |
3. 中西医皮肤病名称对照研究 |
3.1 近代皮肤病名称对照研究 |
3.2 现代皮肤病名称对照研究 |
4.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几种诊疗模式 |
4.1 中西药并用的综合治疗 |
4.2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
4.3 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 |
4.4 “引中西用”——西药中药化 |
5. 关于常用中医治法适应证的研究 |
5.1 活血化瘀法适应证的研究 |
5.1.1 硬皮病 |
5.1.2 银屑病 |
5.1.3 红斑狼疮 |
5.1.4 带状疱疹 |
5.1.5 疣类赘生物和其他皮肤病 |
5.2 养血润肤法适应证的研究 |
5.2.1 老年皮肤瘙痒症 |
5.2.2 慢性湿疹 |
5.2.3 银屑病 |
5.2.4 慢性荨麻疹和其他皮肤病 |
5.3 清热凉血法适应证的研究 |
5.3.1 银屑病 |
5.3.2 过敏性紫癜 |
5.3.3 皮炎湿疹类 |
5.3.4 荨麻疹及其他皮肤病 |
5.4 补肾法适应证的研究 |
5.4.1 脱发 |
5.4.2 黄褐斑 |
5.4.3 系统性红斑狼疮 |
5.4.4 硬皮病及其他皮肤病 |
6. 常见病、疑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举隅 |
6.1 红斑狼疮 |
6.2 银屑病 |
6.3 湿疹 |
6.4 硬皮病 |
6.5 天疱疮 |
7. 皮肤科常用中药临床疗效观察与实验药理研究 |
7.1 调节免疫中药 |
7.1.1 雷公藤 |
7.1.2 黄芪 |
7.1.3 青蒿 |
7.1.4 白芍 |
7.2 抑制变态反应中药 |
7.2.1 甘草 |
7.2.2 白鲜皮 |
7.2.3 黄芩 |
7.2.4 徐长卿 |
7.3 改善微循环中药 |
7.3.1 益母草 |
7.3.2 川芎 |
7.3.3 丹参 |
7.3.4 夏枯草 |
7.4 抑菌消炎中药 |
7.4.1 苦参 |
7.4.2 地肤子 |
7.4.3 紫草 |
7.4.4 青黛 |
7.5 抗病毒中药 |
7.5.1 大青叶 |
7.5.2 马齿苋 |
7.5.3 薏苡仁 |
7.5.4 板蓝根 |
8. 专业学会与专业期刊 |
8.1 专业学会的成立和发展 |
8.2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9. 专业医疗科研机构建设与专业教育概况 |
9.1 专业医疗科研机构建设 |
9.1.1 天津市长征医院 |
9.1.2 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9.1.3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
9.1.4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 |
9.1.5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 |
9.2 专业教育概况 |
9.2.1 “西学中”教育 |
9.2.2 院校学历教育 |
10. 代表着作与代表人物 |
10.1 代表着作 |
10.1.1 《皮肤新编》 |
10.1.2 《中西皮肤病学讲义》 |
10.1.3 《中西医学汇综》 |
10.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 |
10.1.5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
10.1.6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
10.1.7 《皮肤病研究》 |
10.1.8 《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皮肤科》 |
10.1.9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
10.1.10 《中西医结合临床皮肤性病学》 |
10.1.11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
10.2 代表人物 |
10.2.1 赵炳南 |
10.2.2 朱仁康 |
10.2.3 边天羽 |
10.2.4 张志礼 |
10.2.5 秦万章 |
11. 参考文献 |
12. 致谢 |
13. 个人简历 |
(5)122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使用药物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DM患者基本情况 |
2.2 降糖药的使用 |
2.3 合并症及治疗费用情况 |
3 讨论 |
3.1 治疗DM用药 |
3.1.1 胰岛素: |
3.1.2 磺酰脲类: |
3.1.3 促胰岛素分泌药 (餐时血糖调节剂) : |
3.1.4 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
3.2 合并症用药 |
3.2.1 大血管病变: |
3.2.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 |
3.2.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 |
3.3 抗高血压药 |
3.4 调节血脂药 |
3.5 中药治疗[19, 20] |
4 结论 |
(6)2005~2007年我院颅内动脉瘤相关用药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8)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的视点与方法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构及方法 |
第一章 民国西医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
一、民国前西医教育发展的简单回溯——1912年前中国西医教育的起源及发展 |
二、奋力前行的萌芽时期:1912年——1926年 |
三、西医教育本土化及其鼎盛时期:1927年——1937年 |
四、逆境图存的低谷时期:1937年——1949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西医高等教育分类研究 |
一、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类型之一——教会西医高等教育 |
二、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类型之二——政府办西医高等教育(包括国立和省立) |
三、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类型之三——外国政府或财团办学 |
四、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类型之四——国内私人办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西医高等教育个案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一、“新协和”的创立与发展 |
二、美国医学教育改革理想的实现——协和办学特点分析 |
三、协和对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的贡献——协和办学经验总结及其现实意义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西医高等教育地域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的西医高等教育 |
一、民国时期东北医情概述 |
二、民国东北地区西医高等教育特点——一主要以老哈医大为例 |
三、民国东北西医高等教育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以史鉴今——民国西医高等教育总结与启示 |
附录1 近代中国西医高等教育大事年表(1800-1949) |
附录2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三年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
四、《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3年第9卷分类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干蓝斑核介导右美托咪定的镇痛和镇静作用的神经机制研究[D]. 施伍.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2]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D]. 张慧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1)
- [3]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D]. 李楠.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4]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简史[D]. 高凯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5]122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使用药物情况分析[J]. 李静,张藜莉,李洪梅,见立佳,焦建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09)
- [6]2005~2007年我院颅内动脉瘤相关用药情况分析[J]. 朱永刚,李明,赵志刚.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04)
- [7]期刊论文索引的现状与用户需求[A]. 严明. 2007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8]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D]. 慕景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6)
- [9]2002年敦煌学研究论着目录索引[J]. 陈丽萍,江海云. 敦煌学辑刊, 2003(02)
标签:中国疼痛医学杂志论文; 伤寒论文; 中药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