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纸黑液替代添加剂生产水煤浆技术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徐莹璐,杨纯,陈慧,刘四威[1](2021)在《有机废液水煤浆制备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5种有机废液的水煤浆制备特性,并在有分散剂和无分散剂条件下与清水对比了各废液的制浆性能。结果表明:本文涉及的5种有机废液,在添加0.3%分散剂的条件下,制备得到最优水煤浆浓度较清水高2%~4%;在无分散剂条件下,几种废液也可制备得到满足气化要求的水煤浆;制备得到的水煤浆表观粘度都随浓度升高而增大,且丙烯酸丁脂浓废液和固定床浓缩废液水煤浆表观粘度增大趋势更加陡峭。
王双妮[2](2021)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愈发重视,对废水处理和水资源保护的投入也越来越大。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并且具有一定热值,如果能将其当作资源加以有效回用,则可以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变废为宝,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备水煤浆就是一条资源化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途径。本文主要采用实验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展开研究,聚焦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水煤浆体系的分散调控机制和添加剂作用机理,以期对废水水煤浆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将高浓度有机废水分为两大类:水分含量高的工业有机废水和疏水性强含水量低的有机废液,其中疏水性强的有机废液又分为含油废液和有机溶剂,针对这些废水的不同特性展开针对性研究,进行添加剂适配性实验,并结合煤水界面特性实验得到了不同体系中添加剂的分散稳定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有机废水水煤浆中阴离子添加剂效果较好,含油废液水煤浆中非离子添加剂效果较好,有机溶剂中大分子添加剂效果较好。对于废水中的重要组分氨氮和酯类有机小分子,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吸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对添加剂在煤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获取了吸附构型等微观特性,得到分子密度分布和吸附能等数值模拟结果。研究表明,在酯类有机小分子溶液中,添加剂的吸附量增加且吸附构型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水煤浆的成浆浓度;在氨氮溶液中,添加剂的吸附量也增加但吸附构型疏松,导致水化膜中密封的水分子的数量增加,溶液中的自由水减少,不利于提高成浆浓度。运用扩展DLVO理论对浆体两相体系的分散稳定性能进行探究,考虑了极性相互作用能、静电相互作用能、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和空间稳定化作用能。结合接触角、Zeta电位、离子浓度和吸附层厚度等实验测量数据,可直接计算废液水煤浆体系中的各种相互作用能,为体系的分散调控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发现,水煤浆体系中的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和极性相互作用能均为负值,属于吸引力;而静电相互作用能和空间位阻作用能均为正值,属于排斥力。要使整个体系处于分散稳定状态,则应使体系的总相互作用能为正值。因此大分子添加剂往往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能,但同时由于其具有明显的增粘效应,需在粘度和稳定性两种性能间进行平衡衡量。
尚冰凯[3](2020)在《黑液类腐植酸的分子结构、生理活性及田间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造纸黑液是造纸工业的最大污染物。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良好的黑液资源化利用的绿色技术来实现造纸工业的清洁生产。钾碱制浆技术是采用氢氧化钾代替传统的氢氧化钠进行制浆,从而使黑液中含有植物生长必须的钾元素,利于黑液的资源化利用,是一种有潜力的绿色工艺。本文主要从4种造纸原料经钾碱制浆得到的黑液中,提取获得了类腐植酸钾物质,并与矿物源腐植酸进行了化学结构的比较,以及对黑液类腐植酸钾提高种子萌发以及促进作物生长方面的能力进行了验证;通过田间试验测试了黑液类腐植酸钾与传统肥料配施后对棉花产量,根系生长以及土壤肥力等方面的影响。(1)黑液类腐植酸物质与矿物源腐植酸组成以及化学结构的对比以非木质材料为原料制备得到的样品中,黄腐酸的含量要高于木质材料制备的样品。通过元素分析以及紫外光谱结果发现黑液类腐植酸的芳香化程度比矿物源腐植酸高,其中非木原料(麦草、竹子)样品的芳香化程度最高,分子量更小。这意味着非木原料在生物学活性方面会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同时由于芳香化程度更高,黑液类腐植酸可能会具有更复杂的分子结构。同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黑液类腐植酸与矿物源腐植酸具有相似的腐植酸特征官能团,但是官能团的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固体核磁结果说明,它们的分子结构基本相同,但是黑液类腐植酸的分子结构更加的复杂、种类更多并且芳香结构也更多。(2)黑液类腐植酸钾对于种子萌发以及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黑液类腐植酸钾显示出良好的促进种子萌发的能力,并且表现出类似植物生长素的低促高抑的特点。其中松木源的黑液类腐植酸钾在浓度在40 mg/L效果最好,而竹子源的黑液类腐植酸钾最适浓度为20 mg/L。棉花幼苗水培试验中,适宜浓度的黑液类腐植酸钾提升了棉花幼苗的各项指标,黑液类腐植酸钾(松木)在浓度为80 mg/L时对棉花幼苗各项指标具有显着地促进作用,株高和根长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了 16.27%和1 0.22%;黑液类腐植酸钾(竹子)的结果与以松木为原料的黑液类腐植酸钾的结果比较相似,不同的是,黑液类腐植酸钾(竹子)在浓度为40 mg/L时,对棉花幼苗的各项指标提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株高和根长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了 14.49%和12.23%,不同原料制得的黑液类腐植酸钾在浓度增大到100 mg/L时,均对棉花幼苗的生长产生了抑制效果。(3)黑液类腐植酸钾在大田环境中作为土壤调理剂对棉花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以及土壤肥力的变化。黑液类腐植酸钾与矿物源的腐植酸钾对棉花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都有促进作用,施用黑液类腐植酸钾时增产率最高可达到9.0%。施用腐殖酸钾的增产率最高为1 1.2%;同时两者都对棉花的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有促进的作用;对棉花根系具有刺激生长的作用,显着的增加棉花的产量;并且黑液类腐植酸钾可以促进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肥力,实现了养分的高效利用。
宋子阳[4](2020)在《煤化工废水对水煤浆气化特性及灰渣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煤化工废水是一种排放量大、成分复杂、毒害性强的高浓度工业废水,给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也成为制约煤化工行业发展的瓶颈。利用水煤浆技术协同处理煤化工废水,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和无害化利用,近年来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煤化工废水对水煤浆气化特性和灰渣特性的影响,并对实际工业废水煤浆气化炉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结果对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有指导意义。将多种煤化工废水混合与煤粉制备水煤浆,利用Fact Sage软件模拟计算气化合成气的组成成分,并与普通洁净水煤浆气化结果对比。煤化工废水中富含各类有机物,在气化过程中充当了良好的气化原料,相同工况下,废水煤浆的有效气(CO+H2)比例相比洁净水煤浆有所增加,这说明废水的加入提高了目标气产率,并有利于降低后期气体净化成本。煤浆浓度和氧煤比是影响水煤浆气化的两个重要因素,随着二者的增大,气化炉温度均会升高,但有效气比例分别上升和下降。将模拟结果和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气化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际工况较为吻合。选取洁净水、碳化水、外来废水、洗气水和硫磺水分别与煤粉制浆后燃烧获得水煤浆灰渣,探究了各灰渣熔融特性的差异。流动温度从小到大分别为掺混洁净水、外来废水、洗气水、碳化水和硫磺水的灰渣,但总体变化范围不大。煤化工废水的加入使灰渣中生成了更多的低熔点碱金属氧化物和高熔点Al2O3,二者的相互作用并未使得灰成分中的氧化物酸碱比发生巨大改变。探究了掺混洁净水、洗气水、碳化水、外来废水的灰渣以及取自厂里的混合废水煤浆灰渣的粘温特性。煤化工废水的加入改变了水煤浆灰渣高温下的矿物质组成,气化过程中生成了更多的低熔点矿物质,使高温下的液相含量增多,矿物质类型发生转变,灰渣的高温粘度变小。实际工业气化炉的灰渣由于反应方式,气化的充分程度以及工况的不稳定性,高温粘度略有增大,但不影响气化炉液态排渣。为探究实际工业气化炉内温度场、气体浓度的分布,为工程实践提供依据,利用Fluent软件对水煤浆气化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再现了气化炉内温度场及各种气体的浓度分布等,获得气化炉出口煤气的成分;计算结果表明煤浆浓度的增大和氧煤比的降低均有利于出口煤气中有效成分比例的增大,但同时二者分别导致的炉温升高与降低问题不容忽视,直接关系到气化炉壁面的寿命和能否顺利实现液态排渣。
王石泉,贾艳梅,闵志雯,陈文,吴慧敏,蔡忠,张战利,肖国[5](2019)在《环保型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文中指出简单介绍水煤浆添加剂,阐述以废液类、含泥污类、生物质类的几种典型废弃物作为环保型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传统处理废弃物以填埋、焚烧、直接排放为主的处理方式,论述废弃物掺入水煤浆中作为环保型水煤浆添加剂的环保性、高效性、经济性.环保型水煤浆添加剂的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经济环保性能优越,具备良好的市场发展潜力.结合目前环保型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对环保性水煤浆添加剂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考与展望.
胡侠[6](2019)在《基于神华煤的多原料制浆成浆性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目前石油化工及煤化工所产生的含碳固体、液体可燃物——高硫石油焦、兰炭末及BDO焦油废液在利用或处理过程中存在利用率低、处理难、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利用水煤浆气化技术处理的方法。探究了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石油焦样、兰炭末样等固体原料的成浆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水煤浆气化中使用最为广泛、最稳定的原料煤种神华煤为主力煤种,与石油焦、兰炭末、BDO焦油废液进行掺配,探究其对神华煤掺配制浆的成浆性的影响,并探究了BDO焦油废液对成浆性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固体可燃物与神华煤掺配的成浆性预测模型。采用元素分析仪、激光粒度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水煤浆粘度计等仪器,检测并分析了不同煤质煤种、石油焦、兰炭末等固体原料成浆性的影响因素,探究原料基础性质、原料粒度中位径、原料>250μm与<30μm颗粒的粒度分布面积比α、原料中氧化物含量及官能团等因素对成浆性的影响,得出影响原料成浆性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建立单原料成浆浓度预测模型:Y=22.55-1.052Mad+0.052Aad+0.508HGI+0.156Oad+0.257D50-0.739α+1.297Na2O+0.205SO3。采用Herschel-Bulkey模型、触变环面积计算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比例石油焦、兰炭末掺配神华煤对浆体粘-浓特性、流变性、触变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石油焦的添加使同浓度浆体假塑性增强,流变指数n增大,浆体触变环面积、粘度及稳定性有所降低;而兰炭末掺配神华煤对浆体成浆浓度能提高1%,浆体粘度随着掺配量的增大而降低,触变性下降明显。BDO焦油废液对神华煤水煤浆成浆性在浆基3%以内造成浆体流变指数n降低,浆体流动性变差;添加量在3%以上后浆体流动性变好,在添加量为5%及以上时流动性达到A,且浆体粘度下降。结合BDO焦油废液部分组分对神华煤的成浆性结果,采用SEM-EDX、MAPPING及微电位仪对不同焦油废液添加量下浆体表观形貌、微区化学组成、元素分布及颗粒电负性进行表征,发现焦油废液中有机组分对浆体流变性有显着影响,而浆体粘度变化受焦油中无机金属阳离子影响;焦油废液添加量较大时,浆体形成“油包煤”结构使浆体流动性好,粘度降低。结合神华煤与石油焦、兰炭末及部分其他样品的成浆性结果,分别利用SPSS软件中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及神经网络中多层感知器建立神华煤的多原料配煤成浆浓度预测模型,经模型验证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更准确的预测成浆浓度,精确度分别为1%及0.1%。图[34]表[31]参[97]
王文将[7](2019)在《木质素准液体燃料的清洁能源技术与生物质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能源物质,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化石能源的用量与日俱增,因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终有一日,将不能够满足人类生活与发展的需求。另外,当前各国所关注并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生产的替代石油液体燃料陷于前景不明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中。因此,寻找新型能源尤为迫切,本论文技术利用木质素高分散性、高含氧量以及高热值的特点,通过添加分散剂和乳化剂,采用新的生产工艺,使木质素微细颗粒可以与柴油均匀混合作为一种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准液体燃料,实现替代柴油燃料为交通工具提供能源动力的目的。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基于能源再利用、原料易于获取的目的,以制浆造纸黑液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工艺提取木质素并对提取木质素的最佳pH值、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了探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为2、温度为50℃、反应时间4 h。因木质素的密度、颜色与提取工艺等因素有关,通过计算文中提取的木质素密度约为1.4 g/cm3,颜色为棕色。(2)对(1)中提取的木质素进行改性处理,而后将改性后的木质素加入市售0号柴油中,再经乳化工艺制成木质素准液体燃料,不同的乳化工艺条件直接影响木质素乳化柴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文中对木质素乳化柴油的最佳木质素含量、乳化剂含量、乳化时间、以及乳化转速等因素进行了探究,最终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木质素的添加比例为9%、乳化剂含量为4%、乳化时间为20 min、乳化转速为10000 r/min为宜。将上述制成的木质素准液体燃料和柴油作为柴油机的工作燃料,对比两种燃料条件下柴油机的运行状态,并分别记录在同种工况下木质素准液体燃料的消耗量、市售柴油的消耗量以及尾气排放量等数据。由实验结果得知:柴油机使用木质素准液体燃料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使用木质素准液体燃料尾气排放要优于使用柴油的尾气排放。同时也发现:木质素颗粒尺寸越小,木质素替代柴油的量就越多。(3)本文对木质素准液体燃料做了推广研究,在工程现场实验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木质素准液体燃料可以实际运用于柴油发动机。为了探究木质素准液体燃料的经济可行性,论文最后对木质素准液体燃料独立生产体系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本文对其生产成本以及各种工况下的项目投资、运行成本等进行了全面经济性估算,以求为木质素准液体燃料的生产工艺提供经济性评价依据。由估算结果可知,木质素作为准液体燃料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压力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谯雨[8](2019)在《模拟鲁奇气化废水制水煤浆的成浆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奇气化废水含热值且成分复杂,主要包括二氧化碳、酚、氨、油、脂肪酸和少量硫化氢等,所以这种工业有机废水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不经处理就任意排放容易造成水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以往处理鲁奇气化废水的方法大多成本高,而且效果差,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既简单且成本低的工艺,使鲁奇气化废水资源得以利用。水煤浆的特点之一是燃烧效率高和污染排放低,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替代油的浆体燃料和气化原料,并且它能够很好的适应制浆用水。所以本文利用鲁奇气化废水与低阶煤制备得到水煤浆,即鲁奇气化废水水煤浆,既减少了废水排放,节约了制浆所用纯净水,又实现了使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资源化的目的。本实验研究了鲁奇气化废水水煤浆成浆特性,并探讨了这种新型浆体的可行性。为了研究鲁奇气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成浆特性,测定了去离子水制备的常规水煤浆和鲁奇气化废水制备的鲁奇气化废水水煤浆的参数,如浓度、表观粘度和剪切速率等,并对两种水煤浆的“粘度-浓度”特性曲线和定粘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由结果可知鲁奇气化废水能够使水煤浆的定粘浓度有所提高。对比常规水煤浆和鲁奇气化废水水煤浆的流变性能,发现鲁奇气化废水不但对水煤浆的流变性能没有影响,还能使浆体的粘度降低,更有利于水煤浆应用。观察析水程度研究两种浆体的稳定性,结果显示鲁奇气化废水水煤浆的析水程度更低,说明鲁奇气化废水的掺入能提高浆体稳定性。为了研究鲁奇气化废水主要成分对水煤浆成浆特性的影响,分别模拟不同浓度梯度的苯酚和氨氮废液,将其与实验煤样制成水煤浆。测定所制浆体的浓度、表观粘度和剪切速率等参数,并对常规水煤浆和废液水煤浆的定粘浓度和“粘度-浓度”特性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苯酚能够使水煤浆的定粘浓度得到提高,氨氮会降低水煤浆的定粘浓度。对比研究了废液水煤浆和常规水煤浆的流变特性,发现苯酚,氨氮均不会改变水煤浆的流变特性,其中苯酚对浆体粘度的降低起着有利的作用;氨氮对浆体粘度的降低有负面作用。通过废液水煤浆和常规水煤浆析水程度的研究,可以发现随着苯酚含量的增加,水煤浆的稳定性随之变好;氨氮对浆体稳定性的提高有利。通过测定水煤浆Zeta电位和煤水接触角研究鲁奇气化废水水煤浆的成浆机理。通过Zeta电位的测定,结果显示苯酚对浆体Zeta电位影响不大,说明苯酚对水煤浆的稳定性几乎无影响;氨氮使水煤浆的Zeta电位绝对值变大,且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浆体Zeta电位绝对值随之增加,说明氨氮能提高浆体的稳定性。通过接触角的测定,可以发现苯酚能增强煤粒表面的润湿性,降低水煤浆的粘度,有利于成浆;氨氮能减弱煤粒表面的亲水性,增加水煤浆的粘度,不利于成浆。
王金乾[9](2019)在《煤转化废弃物制备水煤浆成浆特性及优化配比专家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煤转化废水是一种排放量大、组分复杂、可生化性较差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处理程度不够就排放,势必会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较高的风险,故煤转化废水的处理一直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化工污泥、高碳渣等煤转化固体废弃物也存在类似的问题。采用水煤浆技术协同处置固液废弃物,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系统地探究了多种煤转化废弃物对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机理,并开发了一款用于优化多种废水制浆配比的专家系统,研究结果对于煤转化废弃物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将多种污泥、发酵药渣、高碳渣等固体废弃物与煤粉掺混制备水煤浆,考察了固废水煤浆的成浆性能,并与去离子水水煤浆进行比较。由于废弃物具有的吸水性强、孔隙发达的特点,废弃物的掺混增大了水煤浆的粘度,不利于成浆,且废弃物掺混量越大,成浆浓度下降越明显。三种废弃物水煤浆均表现出了剪切变稀的假塑性特征,拟合流变模型参数,发现废弃物水煤浆比去离子水水煤浆的流变指数n更小,说明废弃物的加入增强了水煤浆的假塑性,这有利于水煤浆的储存、运输和雾化。此外,污泥、药渣、高碳渣等固体废弃物能够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使析水率明显下降。将气化炉废水、二沉池废水这两种煤气化废水分别用于制备水煤浆,并与去离子水水煤浆进行比较,探究了三种水煤浆成浆性的差异,并采用zeta电位、接触角的手段分析煤表面特性,研究了其分散稳定的机理。两种废液均可以降低水煤浆的成浆浓度,且气化炉废水的影响更大。三种水煤浆均表现出一定的假塑性和触变性,且强弱关系为气化炉废水>二沉池废水>去离子水。废液的加入增强了水煤浆的稳定性,且气化炉废水的促进效果更好。探究了废水中氨氮、挥发酚类物质对水煤浆粘度的影响,氨氮的影响与溶液的pH值有关,而在废水有机质浓度范围内,酚类物质的影响较小。废液水煤浆的稳定性是溶液中氨氮、有机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氨氮的加入会影响煤表面的荷电情况,改变煤粒间的静电斥力。两亲有机分子则会增强煤的亲水性,增大水化膜厚度,进而减弱颗粒间的疏水作用,使颗粒间的“团聚”减弱。为了优化制备水煤浆时的废水配比,研究开发了“多种废水制备水煤浆智能化配置专家指导系统”软件,包含“系统介绍”、“数据管理”、“最佳配比”、“预测浓度”、“工艺流程”这五个栏目的内容及功能,以废水的成分(氨氮、COD、钠、钾、硫酸盐等)为输入因子,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废水煤浆成浆浓度预测模型,并采用穷举的方式实现了废水优化配比模型。此外,对开发的专家系统软件进行全面而细致地功能测试,保障软件的正常操作使用。
汪逸[10](2019)在《有机废水及其复杂组分对水煤浆添加剂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环境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日益关注。有机废水的成分复杂,且来源繁多,除了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之外,还含有金属阳离子、悬浮物、氨氮等,若不经处理而随意排放会引起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有机废水的常规处理大多成本较多,工序复杂,且不能对废水进行统一处理,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成本较低、工序简单的有机废水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水煤浆是一种新型煤基液态燃料,作为我国锅炉燃料以及气化原料已经取得了广泛应用,利用水煤浆技术处理有机废水能够将废水中的有机质回收,达到了有机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目的。但是由于有机废水成分复杂,这些组分会在水煤浆制备过程中对浆体及添加剂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废水水煤浆的成浆性能。本文研究了有机废水水煤浆的浆体性质、分散剂的适配性规律,金属离子对浆体性质及分散剂的影响,以及有机废水中复杂组分对稳定剂的影响。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实验选取了煤化工工艺产生的洗气水、碳化水、硫磺水和外来废水等四种废水分别与不同的分散剂进行废水水煤浆的制备,煤种选用神华煤,研究废水对水煤浆的浆体性质的影响以及分散剂的适配性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废水对水煤浆性质的影响不同,碳化水由于含有大量的氨氮因而不利于成浆,其他的废水含有还原性物质改变了煤的表面特性促进成浆;与去离子水相比,实验所用废水的掺入增强了浆体的假塑性,对流变曲线进行幂率模型拟合,得到的稠度系数增大,流变指数减小,假塑性增强;在稳定性实验中,碳化水的掺入增强了稳定性,而其他废水的掺入则对稳定性不利。对分散剂的适配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中呈现出多核芳烃类分散剂的效果最好,烷烃类分散剂效果较差的规律,而在废水中则差别不大,这是由于在废水中废水对水煤浆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对分散剂所造成的影响差异并不明显。研究了六种金属离子对浆体性质的影响以及与分散剂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Fe3+会增大浆体的表观粘度,Cu2+会降低粘度,Mg2+、Ca2+、K+、Na+则没有明显的影响,从稳定性实验中发现Fe3+和Cu2+的掺入提高了浆体的稳定性,其余离子则没有明显的影响。采用ICP-OES、EDS对金属离子在煤水界面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吸附前后水中的Fe3+和Cu2+的浓度有明显下降,并且在煤表面检测到了铁和铜元素含量有明显的上升,其他离子在水中或煤表面则没有明显变化,说明Fe3+和Cu2+在煤表面发生了吸附。实验还发现,Fe3+与分散剂溶液混合时会产生絮状不溶性沉淀物质,结合Fe3+浓度的变化认为是产生了络合物,对该沉淀物进行了FTIR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与原分散剂相比出现了峰形的变化和偏移,说明在反应过程中有结合水的生成以及磺酸基和Fe3+的络合作用这两个过程的出现,由此可见Fe3+的掺入会与分散剂生成络合物,导致分散剂“失活”。另外对掺入了金属离子的水煤浆进行了Zeta电位的测量,发现CWS-Fe有明显的上升,CWS-Cu有明显下降。研究了有机废水中的不同组分对水煤浆稳定剂的影响,分别在浆体中掺入了氨氮、COD以及无机电解质进行水煤浆的制备,对浆体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氨氮的掺入导致浆体的稳定性有所下降,COD的掺入则没有明显的影响,无机电解质的掺入导致稳定性有明显的下降,且呈现出离子价态越高,下降的程度越明显的趋势。另外还对稳定剂的用量和种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稳定剂添加量的增加,浆体的假塑性越强,稳定性越好,综合分析后得到,若水煤浆要求的储存时间较长,可以掺入0.10%的黄原胶;若储存时间要求较短,则可以掺入0.05%的黄原胶。
二、造纸黑液替代添加剂生产水煤浆技术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造纸黑液替代添加剂生产水煤浆技术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废液水煤浆制备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 |
1.1 试验仪器 |
1.2 试验物料 |
1.3 试验方法 |
2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有机废液常规水煤浆制备特性 |
2.2 有机废液原始水煤浆制备特性 |
3结语 |
(2)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浆制备合成气技术发展现状 |
1.2.1 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高浓度有机废水水煤浆气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水煤浆添加剂概述 |
1.3.1 水煤浆添加剂的分类 |
1.3.2 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1.3.3 水煤浆添加剂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
1.4 悬浮液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机理研究 |
1.5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1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 |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本文研究方法及路线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引言 |
2.2 煤粉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
2.2.1 煤粉制备 |
2.2.2 粒径分布 |
2.2.3 分子结构 |
2.2.4 微观形貌 |
2.3 水煤浆浆体制备及性能表征方法 |
2.3.1 水煤浆的制备 |
2.3.2 水煤浆的浓度 |
2.3.3 水煤浆的稳定性 |
2.3.4 水煤浆的流变性 |
2.4 添加剂吸附特性表征实验方法 |
2.4.1 添加剂吸附量测量 |
2.4.2 吸附层厚度测量 |
2.5 煤水界面特性表征 |
2.5.1 接触角测量 |
2.5.2 Zeta电位测量 |
2.5.3 表面张力 |
2.6 液相特性表征 |
2.6.1 含水量测量 |
2.6.2 离子浓度测量 |
2.6.3 有机物成分分析 |
2.6.4 废水主要指标测量 |
2.7 本章小结 |
3 工业有机废水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废水水煤浆添加剂的适配性研究 |
3.3.1 阴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
3.3.2 阳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
3.3.3 非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
3.3.4 添加剂对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 |
3.4 废水水煤浆复配添加剂的适配性研究 |
3.4.1 阴离子-阴离子添加剂复配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
3.4.2 阴离子-阳离子添加剂复配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
3.5 添加剂在煤表面的作用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工业有机废水中氨氮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氨氮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 |
4.3.1 添加剂的吸光度与浓度间的关系 |
4.3.2 氨氮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
4.3.3 氨氮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厚度的影响 |
4.4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简介 |
4.4.1 力场 |
4.4.2 牛顿运动方程 |
4.4.3 周期性边界条件 |
4.4.4 系综 |
4.4.5 计算时间和步长 |
4.4.6 控温控压方法 |
4.4.7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主要设置 |
4.5 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4.5.1 模拟参数设置 |
4.5.2 模拟结果分析 |
4.5.3 吸附能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5 工业有机废水中酯类有机小分子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 |
5.3.1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
5.3.2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厚度的影响 |
5.4 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5.4.1 模拟参数设置 |
5.4.2 模拟结果分析 |
5.4.3 吸附能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6 含油废液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3 含油废液煤浆的添加剂适配性研究 |
6.3.1 含油废液煤浆的成浆特性 |
6.3.2 含油废液煤浆的稳定性 |
6.4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添加剂适配性研究 |
6.4.1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成浆特性 |
6.4.2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稳定性 |
6.5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作用机理研究 |
6.5.1 含油废液水煤浆中的煤粉特性 |
6.5.2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分散稳定机理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有机溶剂废液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 |
7.3 相互作用能计算方法 |
7.3.1 极性相互作用能 |
7.3.2 静电相互作用能 |
7.3.3 范德华相互作用能 |
7.3.4 空间稳定作用能 |
7.4 实验结果讨论 |
7.4.1 废液水煤浆的微观形貌 |
7.4.2 不同添加剂的分散效果 |
7.4.3 黄原胶含量对浆体性能的影响 |
7.4.4 Zeta电位测量值 |
7.4.5 接触角测量值 |
7.4.6 离子浓度 |
7.5 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 |
7.6 黄原胶作用机理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附录 界面相互作用能的计算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黑液类腐植酸的分子结构、生理活性及田间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造纸黑液 |
1.1.1 造纸黑液的来源与危害 |
1.1.2 黑液处理方法 |
1.1.3 造纸黑液的资源化再利用方法 |
1.2 钾碱制浆工艺以及制浆黑液在农业中的应用 |
1.2.1 钾碱制浆工艺 |
1.2.2 钾碱制浆黑液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
1.3 腐植酸 |
1.3.1 概念 |
1.3.2 腐植酸的组成与结构 |
1.3.3 腐植酸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第2章 黑液类腐植酸的组分以及分子结构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黑液类腐植酸钾的组分 |
2.3.2 结构分析及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液类腐植酸钾的生物活性测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黑液类腐植酸钾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2 黑液类腐植酸钾对棉花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液类腐植酸钾的田间试验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案 |
4.2.1 黑液类腐植酸钾的田间试验设计 |
4.2.2 黑液类腐植酸钾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
4.3 试验结果 |
4.3.1 不同肥料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4.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4.3.3 不同处理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
4.3.4 不同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情况 |
4.3.5 黑液类腐植酸钾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煤化工废水对水煤浆气化特性及灰渣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和我国能源的消费现状 |
1.1.2 煤化工废水的排放现状及基本特性 |
1.1.3 煤化工废水传统治理技术路线 |
1.1.4 水煤浆技术的发展情况 |
1.2 废水对水煤浆气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1 工业废水对气化合成气的影响 |
1.2.2 废水中碱金属对煤和煤焦气化的催化机理 |
1.3 水煤浆灰熔融特性的研究进展 |
1.4 水煤浆灰粘温特性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的准备 |
2.1.1 煤样的制备与粒度分析 |
2.1.2 煤化工废水的来源及成分分析 |
2.2 水煤浆的制备方法及仪器 |
2.3 水煤浆灰渣的制备方法及仪器 |
2.4 水煤浆气化灰渣粘温特性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
2.5 水煤浆灰渣熔融特性研究方法 |
2.6 其他分析方法及仪器 |
2.7 本章小结 |
3 煤化工废水对水煤浆气化合成气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气化过程模拟方法 |
3.3 不同煤浆浓度下废水对水煤浆气化合成气的影响 |
3.4 不同氧煤比下废水对水煤浆气化合成气的影响 |
3.5 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工业炉结果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4 煤化工废水对水煤浆灰渣特性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煤化工废水对水煤浆灰渣熔融特性的影响 |
4.3.1 不同煤化工废水对水煤浆灰渣熔融特性的影响 |
4.3.2 水煤浆气化灰渣的微观形貌分析 |
4.4 煤化工废水对水煤浆灰渣粘温特性的影响 |
4.4.1 水煤浆气化灰渣的高温粘度曲线 |
4.4.2 水煤浆气化灰渣高温下的矿物质转化 |
4.5 本章小结 |
5 水煤浆气化炉气化过程数值模拟 |
5.0 引言 |
5.1 气化炉物理数学模型的建立 |
5.1.1 气化炉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
5.1.2 基本假设 |
5.1.3 求解器参数 |
5.1.4 边界条件 |
5.2 数值模拟结果 |
5.2.1 结果分析 |
5.2.2 煤浆浓度和氧煤比对气化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环保型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煤浆添加剂 |
1.1 水煤浆添加剂的种类 |
1.2 水煤浆添加剂分散剂作用机理 |
1.2.1 提高煤粒之间润湿度 |
1.2.2 增强煤粒间的静电斥力 |
1.2.3 空间隔离位阻效应 |
2 环保型水煤浆添加剂 |
2.1 废液类水煤浆添加剂 |
2.1.1 印染废液 |
2.1.2 造纸废液 |
2.1.3 焦化废水 |
2.2 含泥污型水煤浆添加剂 |
2.2.1 城市污泥 |
2.2.2 工业泥污 |
2.2.3 含油污泥 |
2.3 生物质型水煤浆添加剂 |
2.3.1 水生植物类 |
2.3.2 生物质肥 |
2.3.3 农村秸秆 |
3 未来发展之思考与展望 |
(6)基于神华煤的多原料制浆成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煤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2.1 国外水煤浆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国内水煤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2.3 成浆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 水煤浆制浆原料的研究现状 |
1.3.1 含碳固体可燃物、废弃物制浆研究 |
1.3.2 工业废水掺配制浆研究 |
1.4 水煤浆成浆性预测模型研究 |
1.5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2 实验部分 |
2.1 煤样的制备 |
2.1.1 煤质分析 |
2.1.2 原料灰成分及熔融温度分析 |
2.1.3 原料粒度分析 |
2.2 水煤浆的制备与浆体性能评价 |
2.2.1 水煤浆的制备 |
2.2.2 水煤浆浆体性能测试 |
2.3 实验多原料的FT-IR检测 |
2.4 样品电负性检测 |
2.5 样品表观形貌及微区化学组成检测 |
3 多原料单料成浆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1 原料的基础性质 |
3.1.1 原料基础性质 |
3.1.2 原料的粒度分布及分析 |
3.2 各原料的成浆性研究 |
3.2.1 不同原料的成浆性能研究 |
3.3 原料基础性质及粒度参数对成浆性的影响 |
3.4 原料中氧化物对成浆性的影响 |
3.5 原料官能团对成浆性的影响 |
3.6 原料的单原料成浆性模型 |
3.7 小结 |
4 多原料配煤成浆性研究 |
4.1 固体原料对神华煤成浆性的影响 |
4.1.1 石油焦、兰炭末掺配神华煤的粘浓特性 |
4.1.2 石油焦、兰炭末添加量对的流变性的影响 |
4.1.3 石油焦、兰炭末添加量对的触变性的影响 |
4.1.4 石油焦、兰炭末添加量对的稳定性的影响 |
4.2 BDO焦油废液对神华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
4.2.1 BDO焦油废液掺配量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4.2.2 BDO焦油废液主要组分对成浆性的影响 |
4.2.3 添加BDO焦油废液对成浆性的影响的机理初探 |
4.3 小结 |
5 固体原料的掺配模型 |
5.1 固体原料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
5.2 固体原料的多层感知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5.3 模型的对比及验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木质素准液体燃料的清洁能源技术与生物质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木质素的结构与性质 |
1.3 木质素的应用背景 |
1.4 木质素作为准液体燃料 |
1.5 本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木质素准液体燃料的制备工艺 |
2.1 产品方案 |
2.1.1 主要技经指标 |
2.1.2 质量指标 |
2.2 材料与工艺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提取木质素工艺流程 |
2.4 木质素提取的影响因素 |
2.4.1 pH值对木质素产量影响 |
2.4.2 温度对木质素产量影响 |
2.4.3 反应时间对木质素产量影响 |
2.5 木质素/柴油制备准液体燃料的制备工艺 |
2.6 木质素准液体燃料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6.1 木质素含量对木质素乳化柴油的影响 |
2.6.2 乳化剂含量对木质素乳化柴油的影响 |
2.6.3 转速对木质素乳化柴油的影响 |
2.6.4 乳化时间对木质素乳化柴油的影响 |
2.7 小结 |
第三章 木质素准液体燃料实验测试 |
3.1 木质素燃烧特性 |
3.2 柴油机负载抽水测试 |
3.2.1 本次实验所用到的设备仪器 |
3.2.2 试验内容 |
3.3 燃烧柴油和木质素准液体燃料的柴油机测试 |
3.3.1 样品描述 |
3.3.2 试验设备 |
3.3.3 试验方法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工艺推广研究和前景 |
4.1 引言 |
4.2 木质素准液体燃料与水煤浆的比较 |
4.3 项目推广研究 |
4.4 木质素准液体燃料的实际应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木质素准液体燃料独立生产体系经济性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项目基本情况 |
5.2.1 项目建设地点 |
5.2.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5.2.3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
5.3 木质素提取设备 |
5.4 效益分析 |
5.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
5.6 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8)模拟鲁奇气化废水制水煤浆的成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文献综述 |
2.实验内容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煤表面特性的测定方法 |
2.3 水煤浆性能的研究 |
2.4 主要实验设备 |
2.5 主要实验试剂 |
3.鲁奇气化模拟废水制浆的可行性研究 |
3.1 成浆特性实验方法 |
3.2 废水水煤浆和常规水煤浆的成浆特性 |
3.3 不同水样所制水煤浆的流变特性 |
3.4 废水水煤浆和常规水煤浆的稳定性 |
3.5 小结 |
4.鲁奇气化废水主要成分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4.1 苯酚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4.2 氨氮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4.3 小结 |
5.影响鲁奇气化废水水煤浆成浆特性的机理研究 |
5.1 鲁奇气化废水主要成分对浆体Zeta电位的影响 |
5.2 鲁奇气化废水的主要成分对接触角的影响 |
5.3 小结 |
6.结论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煤转化废弃物制备水煤浆成浆特性及优化配比专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消费现状 |
1.1.2 煤转化废弃物的排放现状 |
1.1.3 煤转化废弃物的常规处置路线 |
1.1.4 水煤浆技术的发展 |
1.2 固体废弃物水煤浆成浆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1 固体废弃物水煤浆的制备 |
1.2.2 固体废弃物及水煤浆特性分析技术 |
1.2.3 固体废弃物对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 |
1.3 废水水煤浆成浆特性的研究进展 |
1.3.1 焦化废水水煤浆成浆性 |
1.3.2 印染废水水煤浆成浆性 |
1.3.3 造纸黑液水煤浆成浆性 |
1.4 人工神经网络简述 |
1.4.1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 |
1.4.2 BP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煤样的制备与粒度分析 |
2.1.2 煤转化废水的来源及成分分析 |
2.2 水煤浆的制备及成浆特性的研究方法 |
2.2.1 水煤浆的制备方法及仪器 |
2.2.2 水煤浆粘度和流变性的测量方法及仪器 |
2.2.3 水煤浆稳定性测量方法 |
2.3 煤表面特性研究方法 |
2.3.1 接触角测量方法及仪器 |
2.3.2 zeta电位的测量方法及仪器 |
2.3.3 其他理化特性的分析方法及仪器 |
2.4 本章小结 |
3 固体废弃物制备水煤浆的成浆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多种污泥水煤浆的成浆特性研究 |
3.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2 污泥微观形貌分析 |
3.2.3 污泥种类对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 |
3.2.4 污泥添加量对水煤浆流变性的影响 |
3.2.5 污泥对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 |
3.3 发酵药渣水煤浆成浆性研究 |
3.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3.2 药渣与煤的FT I R分析 |
3.3.3 药渣与水煤浆的表面形貌分析 |
3.3.4 添加剂含量对水煤浆粘度的影响 |
3.3.5 药渣掺配比对水煤浆成浆浓度的影响 |
3.3.6 药渣水煤浆的流变特性 |
3.3.7 药渣水煤浆的稳定性 |
3.4 高碳渣水煤浆的成浆特性 |
3.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4.2 高碳渣对水煤浆成浆浓度的影响 |
3.4.3 高碳渣对水煤浆流变性的影响 |
3.4.4 高碳渣对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煤气化废水与煤的共成浆特性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3 煤气化废水对水煤浆成浆特性的影响 |
4.3.1 废水煤浆的粘浓特性 |
4.3.2 废水煤浆的流变性 |
4.3.3 废水煤浆的稳定性 |
4.4 氨氮对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 |
4.4.1 氨氮对水煤浆粘度的影响 |
4.4.2 氨氮对煤粒表面的zeta电位的影响 |
4.5 挥发酚对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 |
4.5.1 挥发酚对水煤浆粘度的影响 |
4.5.2 煤粒表面的润湿性 |
4.6 废水水煤浆分散和稳定的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5 优化配比专家系统介绍 |
5.1 引言 |
5.2 专家系统功能架构 |
5.3 专家系统核心算法 |
5.3.1 废水煤浆成浆浓度预测模型 |
5.3.2 优化废水配比模型 |
5.4 专家系统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有机废水及其复杂组分对水煤浆添加剂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我国能源现状 |
1.1.2 我国有机废水排放现状 |
1.1.3 有机废水的常规处理技术 |
1.1.4 水煤浆技术的发展 |
1.2 有机废水制备水煤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焦化废水 |
1.2.2 印染废水 |
1.2.3 造纸黑液 |
1.2.4 油田废水 |
1.3 水煤浆添加剂 |
1.3.1 添加剂研究进展 |
1.3.2 添加剂作用机理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煤样的制备和粒度分析 |
2.1.2 有机废水的来源和成分分析 |
2.2 煤表面特性的测量方法 |
2.2.1 接触角测量 |
2.2.2 Zeta电位测量 |
2.3 水煤浆成浆特性的研究方法及测量仪器 |
2.3.1 水煤浆的制备及所需仪器 |
2.3.2 水煤浆成浆特性的测量方法 |
2.3.3 水煤浆流变特性的测量方法 |
2.3.4 水煤浆稳定性的测量方法 |
2.4 金属离子在煤水界面吸附特性的研究方法及测量仪器 |
2.4.1 掺入金属离子的水煤浆制备方法 |
2.4.2 金属离子浓度的测量方法及仪器 |
2.5 本章小结 |
3 废水水煤浆的成浆性及分散剂的适配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废水成分分析 |
3.3 选择合适的分散剂 |
3.3.1 选用的添加剂和煤样 |
3.3.2 各添加剂“粘度-浓度”特性曲线图 |
3.4 有机废水水煤浆的成浆特性 |
3.5 有机废水水煤浆的流变特性 |
3.5.1 有机废水水煤浆的流变特性曲线 |
3.5.2 有机废水水煤浆的流变特性曲线 |
3.6 有机废水水煤浆的稳定性 |
3.7 分散剂的适配性 |
3.7.1 分散剂对浆体成浆性的影响 |
3.7.2 分散剂对浆体稳定性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有机废水中金属离子对水煤浆影响的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有机废水中金属离子成分分析 |
4.3 金属离子对水煤浆浆体特性的影响 |
4.3.1 金属离子的掺入对流变特性的影响 |
4.3.2 金属离子的掺入对稳定性的影响 |
4.4 金属离子在煤水界面的吸附特性 |
4.4.1 金属离子在煤水界面的吸附实验 |
4.4.2 金属离子在煤水界面的吸附特性研究 |
4.5 金属离子吸附前后煤表面的元素变化 |
4.5.1 实验方法及仪器 |
4.5.2 EDS结果分析 |
4.6 金属离子的吸附对煤表面性质的影响 |
4.7 金属离子与分散剂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 |
4.7.1 金属离子与分散剂的作用现象 |
4.7.2 实验方法及仪器 |
4.7.3 FTIR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有机废水水煤浆稳定剂研究 |
5.1 稳定剂的筛选 |
5.1.1 不同种类的稳定剂对浆体特性的影响 |
5.1.2 不同用量的稳定剂对浆体特性的影响 |
5.2 有机废水中复杂组分对稳定剂的影响 |
5.2.1 氨氮对稳定剂的影响 |
5.2.2 COD对稳定剂的影响 |
5.2.3 金属离子对稳定剂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造纸黑液替代添加剂生产水煤浆技术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废液水煤浆制备特性研究[J]. 徐莹璐,杨纯,陈慧,刘四威. 东方电气评论, 2021(02)
- [2]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D]. 王双妮. 浙江大学, 2021
- [3]黑液类腐植酸的分子结构、生理活性及田间应用研究[D]. 尚冰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2)
- [4]煤化工废水对水煤浆气化特性及灰渣特性的影响研究[D]. 宋子阳. 浙江大学, 2020(08)
- [5]环保型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 王石泉,贾艳梅,闵志雯,陈文,吴慧敏,蔡忠,张战利,肖国.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6]基于神华煤的多原料制浆成浆性研究[D]. 胡侠.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7]木质素准液体燃料的清洁能源技术与生物质能分析[D]. 王文将.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8]模拟鲁奇气化废水制水煤浆的成浆性能研究[D]. 谯雨.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9]煤转化废弃物制备水煤浆成浆特性及优化配比专家系统的研究[D]. 王金乾. 浙江大学, 2019(06)
- [10]有机废水及其复杂组分对水煤浆添加剂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D]. 汪逸. 浙江大学, 2019(06)